怎么用成语包办代替造句

2025-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么用成语包办代替造句(精选10篇)

怎么用成语包办代替造句 篇1

二、包办代替近义词

越俎代庖 [ yuè zǔ dài páo ]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意思是厨师不做饭,掌管祭祀的人(尸、祝)也不能放下祭器代他下厨房。后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越:超过。俎(zǔ):指樽俎,古代祭祀时盛酒食的器具。庖(páo):厨师。

代俎越庖 [ dài zǔ yuè páo ]

越俎代庖,也作“代俎越庖”。

一手包揽 [ yī shǒu bāo lǎn ]

不容许别人插手。

三、包办代替造句

1.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自己动脑筋,不能让家长包办代替。

2.任何工作都应群策群力而不搞包办代替。

3.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包办代替,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处生疑,在学习中去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养成良好的质疑问难的习惯。

4.要多作调查研究,想办法,出主意,不可包办代替,更不能当“太上皇”,发号施令。

5.经过研讨,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

6.你只有督促的责任,没有包办代替的权利.

7.如果父母对孩子一味溺爱,样样包办代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唯恐委屈了孩子,因而替孩子做太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

8.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

9.总之,凡事都不会替孩子包办代替,全由孩子自己来完成。

10.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你的主意,由你自己去选择。

11.董榆生心想,反正也不是他包办代替,到时候姑娘来了谁恋上爱就是谁的,他也落得做个顺水人情。

12.老套路,考核时哥们儿包办代替,回报条件加厚,及格一条红塔山,良好二条,优秀三条外加大树底下搓一顿,放假回家再大饭店的“米西”。

13.在德国,家长从来不包办代替孩子自己的事情。

14.在德国,父母从不为孩子包办代替做事。

15.大队部清帐,何组长说,工作组不能包办代替,他就把皮主席拉着参加了,被清的对像是大队长和大队会计皮三阳。

16.群众的事情,应该发动群众自己去干,不能由少数人或个别人去包办代替。

17.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广大国内企业的外贸业务由少数进出口公司包办代替的进出口贸易经营许可制,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仍在我国继续推行着。

18.过去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致使许多该学生做的事情教师包办代替了,使学生丧失许多提高能力的机会。

19.何组长掌握了斗争的策略和方式方法,首先,他把主持会议的这一角让给了皮主席,这样,既培养了干部,又避免了包办代替。

怎么用博览群书成语造句 篇2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二、成语反义词

一无所知 [ yī wú suǒ zhī ]

什么也不知道。

不学无术 [ bù xué wú shù ]

既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通“无(wú)”)术,暗于大理。”

才疏学浅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见识少,学问不深(多用于自谦)。

目不识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三、成语造句

1、要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你就必须博览群书。

2、世俗的儒生,不博览群书,除了研读经书、纬书以外,只看注解儒家经术的著作而且。

3、人们对博览群书的人推崇备至;这一点足以被视为对文学的赞扬。

4、钱钟书先生博览群书,他写的文章思路开阔,见解精辟。

5、关于是应该有选择的读书,还是应该博览群书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6、少年时代博览群书,接受儒、道两家的思想,还学过剑术。

7、他懂得很多知识,可以说是博览群书。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哥哥的学习方法。

8、中小学生应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

9、许多学者都能博览群书,广采众家之长。

10、他对国外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博览群书以寻找有用的信息。

11、他在图书馆除了参阅美国小说之外,还博览群书。

12、但他至少当过加州州长,而不是阿拉斯加州州长,并且博览群书。

13、如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现在开始看社会人文类的书如知音,故事会。

14、马尔索博览群书,兼收并蓄,又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哑剧风格。

15、我们应博览群书,使自己丰富。

16、读书有成效不在于博览群书。而在于读有用的书。

17、这个叔叔很博学。每到星期日叔叔都会到图书馆博览群书。

18、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来的大英图书馆,是一个博览群书的最佳场所。

19、世俗的儒生,不博览群书,除了研读经书、纬书以外,只看注解儒家经术的著作。

20、他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

21、只有博览群书,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才不会被人讥笑为井底之蛙。

22、她博览群书,才识过人。

23、爷爷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受到大家的敬佩。

24、聪明的人通过博览群书充实自我。

25、我国许多大教授都是博览群书,智慧过人。

26、自幼博览群书,将来必有作为。

27、现在他已博览群书,不仅读历史,还读哲学与科学。

28、她是一个博览群书,颇为文雅的女人。

29、我当然经验丰富,而且平生博览群书。

30、博览群书能使人眼界更加开阔。

31、钱钟书先生一生博览群书。

32、李白从小就博览群书,所以他满腹经纶。

33、想要才高八斗,就要博览群书。

34、大学四载,游学江城,博览群书,触类旁通,涉猎广泛,过目不忘。

35、我希望上大学能博览群书,把以前我想看但没时间看的课外书看了。

36、他是一个多面手,博览群书,兴趣广泛。

37、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

用成语狼子野心怎么造句 篇3

狼子野心是一个成语,读音是láng zǐ yě xīn,意思是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是贬义词。

二、狼子野心典故

楚国令尹子文,为人公正,执法廉明,楚国的官员和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子良,在楚国当司马,生个儿子叫越椒[1]。这天,正逢越椒满月,司马府宴请宾客,一时热闹非凡,显得喜气洋洋。子文也应邀来到司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子良,告诉他:“越椒这个孩子千万不可留。他啼哭的声音像狼嚎,长大以后必然是我们的祸害。谚语说:‘狼崽虽小,却有凶恶的本性。’这是条狼啊,你千万不能善待他,快拿定主意把他杀了。”

子良听了这番话,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过了好一阵,才断断续续地说:“我是......是他的亲生父亲,怎能忍心亲手杀......杀了他呢?”

子文一再劝说,子良终不肯听从。

子文对此事十分忧虑,在他临死的时候,把亲信们叫到跟前告诫说:“千万不能让越椒掌权。一旦他得势,你们就赶快逃命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斗般当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亲做了司马。公元前626年,越椒为夺取令尹职位,百般讨好穆王,说尽斗般的坏话。楚穆王听信了谗言,让越椒当了令尹。后来,越椒趁楚穆王死后作乱,掌权后即杀害了斗般和子文生前的亲信。 越椒的“狼子野心”发展到如此地步,是本性所致,势在必然的事。

狼子野心的故事,告诉人们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难改。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人而言)。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实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狼总是要吃人的,纵然是“狼子”,纵然是“颇驯”,只要有机会,就会露出它们的本性。那些本性不改的坏人又何尝不是呢?

三、狼子野心造句

1、近日,敌人在边境频繁调动军队,其狼子野心不言自明。

2、现在大多数的官员都是沐猴而冠,狼子野心。

3、他终于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

4、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已大白于天下。

5、他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

6、林彪的狼子野心是篡党夺权。

7、袁贼世凯,狼子野心,以意思为法律,仍欲帝制自为。

8、突来外人,狼子野心,传密大荒,惹来灾祸。

9、风侯钧鉴:呼兰狼子野心,不可不防,若我军调离,其必大军犯境。

10、何进狼子野心,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此不臣之举。

11、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洞烛幽微,最早察觉希魔的狼子野心。

12、近日,敌人在边境频繁调动军队,其狼子野心不言自明。

碧空如洗成语怎么造句 篇4

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二、碧空如洗近义词

万里无云 [ wàn lǐ wú yún ]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三、碧空如洗造句

1.来到海边,碧空如洗,湛蓝的大海吐着洁白的浪花,海水清澈无比,令人心旷神怡!

2.早晨,碧空如洗,万里无云,为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空气十分新鲜,风景十分美丽。

3.早晨,凉风习习,一望碧空如洗,阳光明媚,树上的新叶在风中欢快地摇曳生姿。

4.迷人的秋天来了,碧空如洗,秋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大地上的小草也发生了变化。你看,这儿一片青,那儿一片黄,小草为大地铺上了一床棉被。

5.我抬眼望空,而这一望却让我的眼再也挪不开,碧空如洗的天空中突然多了一些更为美妙的东西,柔软得好似棉花糖可是更像一些最纯洁的精灵,在蓝色的画布上演变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6.天高云淡,碧空如洗,好一片湛蓝澄澈的穹苍。

7.碧空如洗,万里无云,一只神骏的大鸟翔于空。

8.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毒辣、碧空如洗,伏天正最后发威。

9.清晨的天空碧空如洗,突然,一道震耳欲聋的巨响在头顶响起,吸引了大地上所有人的目光。

10.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微凉的春风徐徐吹拂,说不出的清爽怡人。

11.碧空如洗,间有丝丝白云,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鹤鸣。

12.初冬的清晨,天空湛蓝,碧空如洗,抬头望天你只能看到几片洁白的云彩点缀其上,未曾经过工业污染的世界是如此清新,如此的干净。

13.雪暴之外的天空依旧是湛蓝的,碧空如洗,苍鹰在半空中盘旋着,然而却也只能飞到半山腰的高度。

14.柳絮漫舞,微风轻拂,淡云流转,碧空如洗。

15.非格徘徊于碧空如洗的厅堂内,虽然外围侵入的雾霾厚重而积压,不过另一位彻雅的守护却是明亮而耀眼的。

16.次日,碧空如洗,南风微熏,正是个出游踏青的好天气。

17.六月十五这天,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18.碧空如洗,蓝涛如镜,星鸥点点,远云朦朦。

19.霎时间,雨过天晴,碧空如洗,彩虹就在这时飘飘然出现在天边,它那柔软的身躯宛如一条瑰丽的丝带飘洒地舒展开来。

20.脚下踩着无边海水,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21.碧空如洗,云淡风轻,古木参天,绿树成荫。

22.打开石板,顿时豁然开朗,外面碧空如洗,沙沙的芦苇声传入耳际。

23.日出中天,碧空如洗,白云飞扬,雄伟奇俊的东陵山脉在夏日烈阳的照耀下,灿如金山,犹如一副工笔画卷,美轮美奂。

24.大秦王朝的东疆,万里长空之上碧空如洗,山峦翠绿,大地生机勃勃。

25.六月天时,碧空如洗,赤日红彤彤的悬挂在万仞高空中,如火般炙耀着这个南方沿海大城市,已然整整一个白天。

26.万里碧空如洗,蔚蓝纯净透彻,不见一朵白云。

27.大殿外,空气清新,海阔天空,碧空如洗。

28.秋天的天气是凉爽的,它不再像夏天一样闷热,闷热的天气使人透不过气来,人们不开空调好像受不了似的。现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上,云彩做着各种各样的造型,真有一种秋高气爽、心胸开阔的感觉。

29.九月的手掌拂去小溪夏日的狂躁,用心聆听着秋日的私语,温顺地弹唱着九月醉人的秋歌,惹得天空湛蓝高远,碧空如洗。

成语别具一格怎么造句 篇5

1、这件衣服无论是式样或者颜色都别具一格,我一见到就喜欢上了。

2、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

3、古朴的小镇街道上,满是别具一格的建筑。

4、你的想法还真是别具一格。

5、这栋建筑的设计很是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魅力。

6、这件衣服的式样或者颜色都别具一格,我一见就想把它买下了!

7、这幅画的构思别具一格

8、她的.裙子和上衣搭配起来有别具一格的魅力。

9、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别具一格,我很喜欢

10、这间房子的装修,很有个性,别具一格

11、他别具一格的着衣风格总是令人们大吃一惊。

12、她的裙子和上衣搭配起来有别具一格的魅力

13、我们需要创新,需要别具一格。

14、这个雕塑漂亮,()放在屋子里真的很别具一格

15、只有别具一格才能创造出新的事物来。

16、在中式设计风格里又增添了一些洛可可风格,很有新意,看上去别具一格

17、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熄灭圣火方式别具一格

18、苏州园林的建造真是别具一格。

19、他尽心尽力地去工作了,虽然的设计方案是别具一格,但是要功成名就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20、小明画的画与其他人,真是别具一格。

用成语造句 篇6

2、跋山涉水:地质勘探队员不怕艰苦,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地下的报藏。

3、百看不厌:到了节日里,各个景区摆设的花朵真是让人百看不厌。

4、搬弄是非: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

5、谈笑风生: 我们在一起谈笑风生,相处得很融洽。

6、别具匠心:这篇小说让人看了回味无穷,作者确实是别巨匠心。

7、背水一战: 对手实力很强大,要想进入下一轮比赛,我们只能背水一战。

8、变幻莫测:草地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忽而雨雪交加,忽而狂风怒吼。

9、不屑置辩:孔乙己对那些嘲笑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情。

10、了如指掌: 班主任对每位同学的情况了如指掌,因而能对症下药。

11、平步青云: 他的父亲平步青云,当上了局长。

12、拔苗助长:“抢先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13、不耻下问: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14、夸夸奇谈: 大家都谦虚应答,只有他夸夸奇谈。

15、不屈不挠:战士们不屈不挠的坚守在抗震第一线。

16、伶牙俐齿: 尽管他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但事实胜于雄辩。

17、安然无恙:那次智利大地震,许多城市都毁灭了,但我叔父全家安然无恙,非常幸运。

18、平分秋色: 这次围棋比赛,两位九段平分秋色,杀成平局。

19、不可救药:他的问题很严重,已经不可救药。

20、各有千秋: 歌舞与戏剧各有千秋,不能说那种艺术形式更好。

21、不期而遇:高兴与悲伤总是不期而遇,或许这就是上帝再捉弄世俗吧!

22、不可思议:我看这那座小山觉得不可思议。

23、变本加厉:他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了。

24、不速之客:也不必说有时趁你不防钻进防盗铁门登堂入室的不速之客。

25、攻其不备: 你突然通知我去外地讲课,这是攻其不备呀,连准备课的时间都没有了。

26、不言而喻: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不言而喻了。(.)

用两个成语造句 篇7

1、这个房子的设计真是非同凡响,不落窠臼啊!

2、这个误会使得朋友们对我冷嘲热讽,我真的是一言难尽哪!

3、北京颐和园的长廊,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4、在这个果实累累的季节里,每一个农民都喜上眉梢。

5、小明的品德真是脍炙人口,众所周知!

6、我们两不约而同的想齐心合力做好这件事。

7、手不释卷的刘老师对工作一丝不苟。

8、她虽然得了一场大病,面如土色,但是还每天专心致志的读书!

9、这个小偷真是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了。

10、面对这个莫名其妙的案件,警察决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11、这个小孩每天手舞足蹈的,无忧无虑,显得多么快乐啊!

12、山里荒无人烟,要小心有野兽,日子能不过的提心吊胆的?

13、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14、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刚才还晴空万里,风和日丽,转眼间,就已经乌云密布,不一会儿,滂沱大雨便刷刷的下起来了!

15、卢沟桥上的石狮子的雕刻独具匠心,有雅俗共赏之效,真是杰出的文化瑰宝。

16、他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画家,他画的画栩栩如生!

17、我们不约而同的.说明天出去玩,第二天我迫不及待的出去跟朋友们见面。

18、这个地方的奇花异草真多,临走时恋恋不舍。

19、小明做错了事,情不自禁地低着头,一声不响。

20、故宫皇室前的几根柱子雕梁画栋,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真是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21、卢沟桥的设计真是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22、今天风和日丽,我们来到山上,好一派鸟语花香。

23、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课,虽然我一声不响地听着,但总是情不自禁的走神。

24、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考得很差,心急如焚,对于前三名,如临大敌。

25、妈妈这人很会无理取闹,已经八九不离十的事,她一声令下,胆小如鼠的爸爸只得随声附和!

26、那里的美景数不胜数,在那里那里玩肯定会快乐。

27、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知难而退。

28、因为最近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所以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29、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30、我正左右为难要不要上公车时,见大家争先恐后上车,我左思右想,见有隙可乘便一拥而上。

31、你的设计独出新裁,令人眼前一亮。

用装神弄鬼成语造句 篇8

2、在当时条件下,对瘟疫几乎是束手无策,只好求助于装神弄鬼。

3、为了装神弄鬼,欺世盗名,竟然连自己的生身父母都可以当着众人随意作贱。

4、这哪是什么治病!老巫婆装神弄鬼折腾一阵,留下一包香灰,揣着钱乐颠颠地走了,小兰子的病却愈来愈重。

5、道士只会画符念咒、装神弄鬼,怎么会真能治病呢?

6、当真相大白,这一切不过是有人在装神弄鬼。

7、你去找一个卡德留派或白纳亭派的忏悔师,把你的秘密都讲给他听吧。我可不喜欢装神弄鬼吓唬自己的人,我可不愿意用晚上怕在花园里走路的仆人。

8、让我们一起聚集起来“装神弄鬼”,声色犬马吧!一年一次,让我们都来做鬼吧!

9、有极少数人甚至到装神弄鬼的地步,鼓吹最宝贵的真理只能靠私传秘授,靠领悟文本的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

10、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不给糖,就捣蛋”的这一天,是他们可以在学校“装神弄鬼”的好日子。

11、促使她回去把衣服从头到脚换了一遍,那张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香案也悄悄地撤去了。

12、中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化是必要的`,本不用装神弄鬼,煞有介事,而且未尝不可如林琴南所言,从文学,而不是经典入手。

13、她脸皮厚嗓子好,票房里上过台,装神弄鬼三分像,加入宣传队也就挂头牌;《兄妹开荒》扮哥哥,《夫妻识字》演媳妇儿。

14、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

15、但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就是清官听讼断狱,实际上也是能审则审,审不明白就装神弄鬼和求助于刑讯逼供。

16、在热闹的农村集市上,一些江湖骗子沿街摆摊设点,算命相面,装神弄鬼,肆意吆喝,推销非法出版物。

17、马披善于装神弄鬼,蹦纵窜跳,其行为已略具表演成分。

18、小芹听了这话,知道跟这个装神弄鬼的娘说不了什么道理来,干脆躲了出去,让她娘一个人胡说。

19、这些记载或解释,把巫看作以舞降神的人,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把傩描述为祭祀和驱鬼逐疫的民间活动和宫庭活动,以及占梦活动等等。

20、这种习惯渐渐演变为今天大家所熟知的万圣节,现在父母们会鼓励自家小鬼们去邻居家装神弄鬼。

21、如果百姓向张角叩拜,也许人们会认为他是妖言惑众,装神弄鬼。

22、她扔掉了有人在街上递给她的有关装神弄鬼的小册子。

23、在这些作品中,庵观寺院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道士成为装神弄鬼的代名词,而最后发现并惩治这些淫僧恶道的,往往是正直的官员和士子。

24、他们穿着白袍披床单,装神弄鬼的,甚至还把床单罩在马上,骑着到处跑。

25、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许胡说,即不许造谣惑众也不许装神弄鬼。

用成语聪明伶俐造句 篇9

1.她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品竹调丝样样都会。

2.二月二围大仓,五谷丰登装谷仓,聪明伶俐脑中装,山珍海味往肚装,金银财宝往家装,健康平安身上装,朋友情谊心中装;祝开心快乐!

3.幼失怙恃,伶仃孤苦,却偏又聪明伶俐,读书过目成诵,下笔千言立就。

4.在跳月场上或是在用聪明伶俐造句结婚仪式上,蜡染服饰及工艺明显地标志着姑娘是否心灵手巧和聪明伶俐。

5.但是,也许是对李世民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的缘故吧,尽管双方年龄差距很大,他俩的友情更是非比寻常,堪称忘年莫逆交。

6.因为有相濡以沫,彼此尊重的夫妻,有通情达理,和蔼可亲的老人,有聪明伶俐的孩子,一副美不胜收的`画卷就缓缓的而却又掷地有声地拂过我们的心头。

7.在费伯的想象中,他们都是年富力强,逞能好斗,聪明伶俐的人。

8.看着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老师感叹道:“孺子可教啊”。

9.这个孩子聪明伶俐,简单的口算,谁也比不上他那么快,朋友们都高兴地拍着他的头说“:孺子可教。”。

用对症下药成语造句 篇10

东汉末年,有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名叫华佗。他的医术极为高明,尤其精于医道和用药,人们都争着找他看病。华佗被人们誉为“神医”,主要是由于他能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仔细诊断,找出病根,然后对症下药。

有一次,两个病人找他看病,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他们都得了头痛发热病,病一发作,头就疼得厉害,而且发高烧。

华佗仔细地询问了他们的病情,细致地摸了摸脉,然后又认真地观察了一番,最后给他们各开了一张药方。两人拿到药方,高高兴兴地抓药去了。

出门不久,他们把药方对照着看了看,觉得很奇怪:两人的症状十分相似,都是一种病,怎么药方大不相同呢?李延的药方上开的是发汗药,而倪寻的药方上开的.则是泻药。于是两人便嘀咕起来:会不会是大夫开错了药方呢?

两人又急忙回来找华佗。华佗清楚了他们提出的疑问后,笑了笑说:“你们放心吧,药方一定没有错的!”华佗又耐心地对他们解释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的症状虽然相同,但是病因却不一样。倪寻的病是由于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则是由于身体受风寒造成的。病因不同,用的药自然就不相同了呀!”“原来如此!”听了华佗的解释,两人都笑了。他们一再感谢华佗,并安心地服了药。

很快,两个人的病都好了。他们赶紧登门拜谢,对华佗一揖在地,异口同声地赞道:“先生您是神医,果然名不虚传啊!”

【求解驿站】原指医生针对病症开方用药。现在常用来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

【造句举例】杨大夫有多年临床经验,根据不同的病情,对症下药,济世救人。

【妙语点拨】华佗诊断出两个病人虽然都是头疼发热,但病因却大相径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开出不同的药方。病人抓药服食后,身体恢复健康。这启示我们,解决任何问题都应该事先做好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获。

【近义】有的放矢。

上一篇:广州小学英语下一篇:会计学会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