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渔业发展初探(共3篇)
石城县位于赣州东部,与宁化、瑞金、宁都、广昌等四个县市毗邻,境内山川秀美,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3%,是全国生态重点县之一,赣江源头发源于我县东部,水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水质优良,发展渔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 者:曾柏芳 作者单位:石城县农业局水产站 刊 名:江西水产科技 英文刊名:JIANGXI FISHERY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F307.4 关键词:
关键词:渔业,内蒙古,现状,发展对策
我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8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仅排世界第88位,属于缺水国家。此外,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目前有16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1 000m3),更有6个省(区)低于极度缺水线(500 m3)。这些地区缺乏优越的自然条件,且经济相对落后,使得其渔业发展十分缓慢。
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545.9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的1.9%,其中可利用量只有全区水资源的一半多,处于严重缺水边缘。但内蒙古相对其他缺水省份的自然优势在于湖泊众多,污染较少,环境优美,特色突出,渔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以说,内蒙古既有缺水省份的代表性,又具发展渔业的特殊性。
1 内蒙古渔业发展现状
缺水省份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限制,无法发展海洋渔业,内陆渔业的发展也非常有限,渔业发展总体水平和其它地区有很大差距。现从产量、结构、加工、产值、收入和贸易等各方面展现了内蒙古的渔业发展现状[1,2]。
1.1 内陆捕捞水产品产量
内蒙古内陆水产品捕捞产量还不到发达省份的1/10,且结构单一,鱼类以外的其它水产品基本空缺。这一方面说明内蒙古境内水域中的渔业资源并不丰富,另一方面说明内蒙古的捕捞投入或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注:所列粗体数据为相应的全国最高值,下同。
1.2 内陆养殖产量
内蒙古内陆水产品养殖产量仅为全国最高的省份(广东省)的1/40,且仍以鱼类占绝大多数,结构极其单一(见表2)。内蒙古养殖投入非常有限。有数据表明,2008年末内蒙古拥有的用于养殖的渔船仅有65艘,而江苏达到了36 709艘,同是内地省份的江西也有10 258艘。
t
从养殖水域结构上看(见表3),内蒙古淡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池塘,此外湖泊和水库也占一定比例。其他缺水省份内陆养殖量同样较低,如2007年吉林省为10.5万t,山西省为4.1万t,西藏自治区仅为87 t。
t
t
围栏、网箱、工厂化这3种先进的养殖方式在内蒙古淡水养殖中所占比重均微乎其微(见表4),说明内蒙古淡水养殖方式仍然比较原始。
1.3 养殖面积与单产
内蒙古养殖面积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劣势(见表5,表6),这是自然禀赋本身决定的,也是养殖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hm2
内蒙古养殖单产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部分水域单产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或更低,与发达省份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单产低是养殖产量不高的另一原因。
1.4 淡水苗种
注:蟹、鳖、龟、鳗类在内蒙古的投放量均为0。
内蒙古苗种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数量极少且结构单一(见表7),这是养殖产量低的第三个原因。
1.5 水产品加工
由于捕捞和养殖水平都不高,内蒙古的水产品加工水平也比较落后,与发达省份存在巨大差距。同为缺水省份的河北省水产品年加工能力也远远强于内蒙古,2006年为147 195 t,加工企业数为261个。
1.6 经济产值
渔业产量不高导致了渔业产值不高,进而导致了相应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也较低,从而使内蒙古渔业经济总产值全面落后。
万元
1.7 渔民收入
内蒙古渔民收入显著低于广东省,是因为渔业人口和产量、相关产业发展、产值等因素的综合原因;而内蒙古渔民收入低于北京(尤其是人均纯收入大大低于北京),则是因为北京拥有更加完善、先进的惠渔政策。
1.8 水产品贸易
首先数量上的差别是捕捞和养殖产量的差别决定的;其次,山东和全国的进出口均是顺差,而内蒙古则是高比例逆差。这两点都可以看出内蒙古渔业的落后。
对于内蒙古水产品贸易的高比例逆差,原因可以归结为:需求方面,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购买力也逐年增强,再加上人口绝对值的增加,水产品这类档次较高的农产品需求必然会提升;供给方面,在内蒙古,优质水域往往与大片草原相连,而内蒙古人民在传统上更习惯于发展牧业而不是渔业,再加上包头、呼和浩特等工业城市的崛起,发展渔业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需求膨胀,供给紧缩,两方面共同导致了内蒙古水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内蒙古渔业与全国发达水平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捕捞、养殖量小,种类不丰富,养殖面积小,单位产量低,水产品加工水平不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均低,水产品贸易存在巨额逆差。而国内发达渔业基本都来自沿海地区(如江苏,山东)或有大水域的内地省份(如湖北,江西),由此推断其他缺水省份的渔业现状也比较落后。事实上,根据中国渔业年鉴,这一推断是正确的。
2 内蒙古渔业发展对策
2.1 保护水域环境,发展可持续渔业
不管是发达省份还是欠发达省份,水域环境的保护都是渔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渔业发达省份的水域污染严重,政府正在大力治理;而像内蒙古这样的渔业落后省份,水域还未完全开发,工业排污不多,水质条件和环境资源相对较好。但为了发展可持续渔业,赢得长期收益,保护水域环境势在必行。
一方面是保护水质。在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保护水质的一个高效的办法是推进“以水养鱼”工程,其主要手段就是调整常规鱼的养殖结构,高投饵向少投饵乃至不投饵调整[3]。具体来说就是要控制以草鳊鱼为主的高投饵型养殖数量,大力推进以鳜鱼、河蟹为主的低投饵型以及以鲢鳙鱼为主的不投饵型养殖方式。这样既减少了人工饲料残渣对水环境的污染,又能使滤食性的鲢鳙鱼清除水中腐蚀残留物,改善水质。
保护水域环境的另一方面在于节水。城镇建设、农业灌溉、连续干旱都是制约养殖用水的因素。要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提高水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节水渔业。可从提高单位水体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方面着手[4]。
2.2 提高养殖效率,优化产品结构
以内蒙古为代表的缺水省份的渔业,在养殖面积、捕捞产量等方面与渔业发达省份相差甚远,要想提高产量产值只有提高养殖效率,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效率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科技投入。缺水省份渔业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对水产科技进行储备开发,改变“人放天养”的养殖模式,在强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及发展高效渔业上寻求突破[5]。具体包括: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起能够适应新时期渔业发展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拓宽经费渠道,强化技术服务;引进和推广本地渔业生产急需的、增产潜力大、见效快、覆盖面广的优良品种,并予以推广,使一个品种带动一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引进和开发养殖新技术,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养殖方式,开展生态养鱼、稻田养鱼等高效渔业开发模式,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占领市场制高点[5]。
优化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养殖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品种。比如,在内蒙古的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北麓和察哈尔丘陵地区分布着7万hm2盐碱水域,非常适合卤虫、盐藻及其它耐盐水生生物生长,另外还可引入辽河蟹、俄罗斯鲤鱼等耐低温、耐盐碱品种,增加经济鱼类的品种和产量。二是多养殖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如大银鱼,河蟹等。
2.3 发展特色渔业,增加渔民收入
缺水省份虽然水域面积不大,但拥有其它方面的资源优势。只要合理挖掘利用,发展地方特色渔业,仍可以使渔民增收。
内蒙古地区由于人口较少,且有相当一部分为牧民,工业相对落后,很多湖泊没有受到工业污染,水质极好。比如呼伦湖,全部依靠天然饵料增殖。经济鱼类市场前景好,价格高。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食物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吃饱,而是转向了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当地应该紧紧抓住“天然”这一特点,转特点为卖点,加强营销,开拓市场。
休闲渔业是内蒙古特色渔业发展的另一大形式。内蒙古草原广袤、湖泊清澈、风景优美,适宜旅游,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在经济发达、消费较高的地区,大力发展垂钓业,建设高档次垂钓场,增加优质垂钓品种,提高多样化服务;在城郊地区,传播渔业文化,开发农家乐一日游等渔业观光项目;发展观赏鱼养殖,建设观赏鱼养殖基地,开发引进新品种,建设观赏鱼批发市场,配套渔具和饲料经营,以促进传统渔业向多样化经营发展[6]。总之,要通过对渔业、资源、人力三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把渔业和旅游、休闲及渔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内蒙古的特色水产品是螺旋藻。据统计,内蒙古的螺旋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近三成,鄂尔多斯市还拥有全国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当地应保持螺旋藻养殖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创立自己的品牌,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争取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席之地。
2.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相关产业
渔业的发展除了发展捕捞和养殖业本身以外,还应从渔业上下游行业入手发展相关的第二、三产业,形成综合的、庞大的、健全的渔业体系。
渔业的上游行业以饲料加工业为主,应该走饲料加工业带动养殖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具体应集资引资,建设专业鱼饲料生产厂,开发多种适合内蒙古地区不同鱼类食用的饲料,为广大渔户服务。水产饲料可以立足于自有原料从而降低成本。
渔业的下游行业主要是水产品加工业和市场流通业。内蒙古的水产品加工比较落后,今后除了继续发展冷冻、仓储业外,还要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创建全国知名水产品品牌。在市场流通方面,各级渔业部门应该推进水产品集散地和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规范的渔户经纪人队伍,引导和支持渔民参与市场竞争[6]。各地还应努力培养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
另外,各级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切实可行的惠渔政策,全面调动渔民积极性,解决水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帮助渔民增收[7]。
3 结论
通过内蒙古渔业各方面数据与发达渔业省份的比较,找出了内蒙古等缺水省份渔业发展的现实差距,并提出解决对策,即保护水域环境,发展可持续渔业;提高效率,优化结构;发展特色渔业,增加渔民收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只要努力做到这4点,内蒙古一定能发展好自己特有的渔业,改变渔业落后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年鉴2009[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98-274.
[2]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年鉴2008[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83-236.
[3]孔优佳.调整渔业结构,保护水域环境[J].科学养鱼,2007(6): 3-4.
[4]王贤珍.立足资源特点,大力发展节水渔业[J].山西水利, 2004(4):51-52.
[5]陈媛媛,封平安,周小愿.陕西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9(5):43-48.
[6]乔明,刘正垣,白剑虹.内蒙古渔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方向[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14-15.
1 淡水渔业中滤食性鱼类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1.1 滤食性鱼类
滤食性鱼类是指依赖食用浮游生物生存的鱼类, 如, 鳙鱼、鲢鱼等。它们终生都生活在水中, 通过吸收水体中以悬浮颗粒状态存在的有机碳, 维持自身机体的生长及发育。这些有机碳主要包括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沉水植物发出的生物碳, 以及水体中溶解性的有机碳。其中, 浮游植物的生物碳, 主要为水中溶解性的无机碳或者是游离态的CO2。
人为地捕食滤食性鱼类、滤食性的鱼类出现自然死亡、滤食性的鱼类在生存过程中发出呼吸以及排泄等各种新陈代谢活动, 均会将滤食性鱼类在淡水系统吸收的有机碳汇集在一起, 并进行化学反应转化成低碳物质。最终使淡水渔业水域中碳含量的排放降低, 也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减少。
1.2 作用的机理
滤食性鱼类在生存过程中, 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而这些浮游生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 不断地吸收并转换水中溶解的无机碳, 以释放出有机碳, 从而降低淡水中CO2的分压。而单就浮游生物的吸收工作来讲, 它主要是吸收溶解的磷酸盐、硝酸盐等营养盐类, 在不断吸收的过程中, 水体表层水的碱度会持续的升高, 以使CO2分压进一步降低, 大气中的CO2便会扩散在淡水中, CO2扩散在淡水系统之后, 滤食性鱼类从吸收到排放, 便可以最终发挥碳汇作用。
2 淡水渔业中滤食性鱼类的碳汇作用的表现
目前, 以碳汇作用来降低大气中CO2的排放量, 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温室效应、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滤食性鱼类在淡水渔业中发挥的碳汇作用尤为显著。下面就具体地分析一下其发挥碳汇作用的表现:
2.1 碳汇作用的实现
淡水渔业中滤食性的鱼类发挥碳汇作用, 是依靠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来实现的。这种碳循环是淡水系统中各种碳元素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 其进行循环的碳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 即有机碳和无机碳。有机碳通过地表径流的输入 (多为颗粒状与溶解性的碳) 或者水体中沉积物的释放与再悬浮, 而不断增加, 通过径流输出、人类捕捞、有机质矿化降解等, 进行排放;无机碳则通过浮游动物、微生物、有机碳等发生矿化分解反应进行自生, 并通过地表径流与空气中的CO2的不断扩散输入, 而得以存在, 通过径流输出、CO2输出、土壤渗透等进行排放。
碳循环的运行大致包括对外交换以及内在的相互交换两种方式, 两种交换的开展, 分别是依靠以下途径来实施, 即:地表径流对碳进行输入及输出, 与空气中的CO2进行交换, 通过鱼类的捕捞工作将碳带出淡水系统;浮游及沉水的植物在光合作用下, 吸收利用水体中的CO2, 浮游动植物、沉水植物、底栖动物、鱼类等新陈代谢释放CO2, 溶解性的无机碳与水体中的CO2相互交换, 水体中的无机碳通过降解作用被沉水以及浮游的植物再次利用, 颗粒状的无机碳会不断地发生沉降, 并渗透进深层土壤, 最终水体中的无机碳含量便会降低。
2.2 碳汇作用的结果
滤食性鱼类所摄取的全部碳物质, 归根结底均是由淡水系统中的浮游生物产生, 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饵料, 而且这些所有的碳物质都可以最终通过粪便排放、呼吸代谢、排泄消耗以及自身生长等活动消耗殆尽。从当前各种研究工作的成果来看, 滤食性鱼类食用浮游生物, 不仅不会使淡水系统中整体的浮游生物含量降低, 还会因为鱼类的粪便及其他排泄物质的排放, 使水体中氮磷物质的循环迅速加快, 进而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使浮游生物的密度增加, 以便于继续为滤食性鱼类进行碳汇工作提供支撑。这样以来, 淡水渔业中的碳汇工作, 便会在滤食性鱼类及浮游生物二者的相生相长中持续运行。
2.3 碳汇作用的收效
从2010年的中国渔业年鉴记录来看, 每0.5kg的鳙鱼可吸收的碳量为57.85g, 每0.5kg的鲢鱼可吸收的碳量则为60.75g, 因此鳙鱼每年可以从淡水中排解出约2.81×105t的碳, 而鲢鱼也能够排放出约4.23×105t的碳。而且, 经过捕捞所排放的碳为净碳汇量, 其排放工作可以明显地补充造林工作在降低碳含量方面的不足, 并大量节省造林的投资, 从而使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做出有效的贡献。
3 淡水渔业中滤食性鱼类的碳汇作用的问题
借助于滤食性鱼类所具有的碳汇作用, 来降低CO2排放, 减缓温室效应, 已成为我国当前相关工作人员的一种共识, 此项工作切实地发挥了诸多方面的作用。但是, 当前这项工作的实施, 依然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下面就对其中几点问题加以分析:
3.1 政府引导不足
借助于滤食性鱼类所具有的碳汇作用, 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 降低温室气体效应, 是全球性的重大事务, 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引导、规范与约束, 才能够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但是, 目前, 滤食性鱼类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为了满足食用需求为目的阶段, 政府部门未能建立起妥当完善的政策以及法律体系, 以及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试验工作基地等, 为其提供指引, 这就降低了该项工作发展的力度。
3.2 缺乏正确认知
目前, 许多研究人员均认为固碳功能的实现, 必须通过细菌进行光化学反应, 或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才能够实现, 而滤食性鱼类则不具备此种功能, 无法进行碳汇工作。同时, 人们还认为滤食性鱼类在呼吸过程中还会增加CO2的含量, 这样就全面地否定了滤食性的鱼类所具有的汇碳作用。但是, 从事实上讲, 滤食性鱼类依靠浮游生物排放的碳来维持生存, 其摄入的碳要远远多于呼出的碳, 而且, 滤食性鱼类对于浮游生物的供养, 还可以使浮游生物密度增加, 以维持碳汇作用的稳定实施。所以, 滤食性鱼类的碳汇作用尚需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3.3 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当前的碳汇渔业尚处于初生阶段, 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畅通完善的机制、清晰透彻的理论, 以及深厚的工作经验, 这就使得滤食性鱼类的碳汇作用无法得到保障, 阻碍了碳汇渔业的发展。未来时期, 要想切实地使滤食性鱼类在降低碳排放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关工作人员还必须重点加强对专业理论的研究, 并且立足于科学合理的理论, 构建系统完善的碳循环模型研究体系, 以及碳汇渔业工作运行机制, 还有滤食性鱼类的碳汇作用的评价、分析、比较等工作机制, 为滤食性鱼类的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4 结语
以滤食性鱼类所具有的特有生理机能, 对淡水渔业循环系统中的碳含量进行汇集排放, 具有显而易见的成果。因此, 当前我国相关的研究人员要努力加强对滤食性鱼类相关问题的研究, 力争通过人工干预及保障, 使滤食性鱼类在降低淡水中的碳含量方面发挥更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占阳.发展碳汇渔业和低碳渔业技术是建设渔业强省的必由之路[J].江西水产科技, 2012 (13) .
[2]施陈江, 蔡春芳, 徐升宝.阳澄西湖围养滤食性鱼类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跟踪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
[3]张显良.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展望[J].中国水产, 2011 (42) .
[4]唐启升.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J].江西水产科技, 2011 (12) .
【石城渔业发展初探】推荐阅读:
农林牧渔业发展速度06-23
渔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07-21
腾冲县渔业发展规划12-02
石城县国家税务局文件10-27
石城县城乡医疗救助操作办法12-21
渔业生态试题11-17
海洋渔业局10-22
水域渔业性能的评价06-21
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07-12
渔业优质资源调查报告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