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精选8篇)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2.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的昼夜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提高发现及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发现生活中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理现象,激发地理探究心理,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方向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日常现象及实验,推理、想象地球自转方向及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方式

本节利用拟人化手法虚拟了一个贯穿整体探究过程的情境――爱运动的“地球先生”。利用画外音的方式以“地球先生”的口气设疑并贯穿整节课,促使学生始终对教学内容保持高度的兴趣与关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

利用充气地球仪作为道具模拟地球自转,增强空间想象力。实验演示“昼夜更替”这一内容,因考虑到并不能完全保证在暗室中进行,故由教师参与拍摄微电影的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情境:地球先生出场(配乐:《非诚勿扰》男士出场曲)。

教师引导:你们了解这位先生哪些方面呢?

学生活动:回忆旧知。

2.新课教学

活动1:区分自转与公转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这是我平时和我的几位兄弟一起做运动时的视频,你们能找到我吗?观察一下我不停地在做几种运动呢?”

【展示】Flash动画:太阳系各行星运动及地球自转、公转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思考、讨论、尝试描述并区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明确主题】“自转”运动

活动2:感受地球自转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你们能感受到我在自转吗?”

【展示】Flash动画:太阳、月亮、星星的东升西落

学生活动:感受地球自转。

①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感受到地球的自转吗?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③每组选择1位同学在纸上画出各组的想法。④4分钟后将本组想法与大家分享。

【补充】傅科摆运行的GIF动画及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观察傅科摆奇妙的运行轨迹,思考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共同总结: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地理现象感受“地球先生”的自转。

活动3:观察地球自转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仔细观察,我怎样自转的?”

【展示】Flash动画:地球自转及弹跳球、摇摆球、足球

学生活动:判断地球自转中心。

①观察判断:判断地球自转方式与三种球体旋转方式是否相同,确认地球绕一个中心轴(地轴)旋转。

②模拟自转:1位学生用充气地球仪,模拟地球绕地轴自转,另1位学生观察,并指出模拟是否正确。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如果你能在太空中看到我,请给我360°无死角的拍摄哦,仔细观察,看看我自转的方向是?”

【展示】Flash动画:地球自转(正视、俯视、仰视)

学生活动:三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①在北半球某地贴黄色,在南半球某地贴上蓝色。②1位学生自西向东匀速转动地球,另1位学生正视、俯视、仰视观察并说出观察到的自转方向,互换。③画出正视、俯视、仰视时自转方向。④推选2名代表。1名展示绘制的地球自转方向。另1名演示并说明。

教师引导:①教师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示范如何从三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

②利用钟表GIF动画解释“顺时针”“逆时针”

共同总结: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半球看,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看,顺时针旋转。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仔细观察,我自己旋转1圈需要花多长时间呢?”

【展示】Flash动画:太阳、月亮、星星的东升西落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活动反馈:地球先生:我一刻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西向东地旋转,自转1圈需要1天。

活动4: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情境承转:地球先生说:(画外音)“为了让大家了解我,我特意请朱导给我拍了一个微电影,名字叫‘我的一天’”。

(1)昼夜更替现象

【展示】微电影“我的一天”(教材活动题1模拟地球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引导:从微电影中,地球先生自转运动让地球上的人们在一天的时间里经历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微电影并思考(产生昼和夜)

【补充】晨昏线、晨线及昏线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如果我是透明的,会发生什么呢?”

【展示】透明的地球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预设:只有昼)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如果我像太阳一样,自己会发光,会发生什么呢?”

【展示】发光的地球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预设:只有白天没有夜晚,没有人类,没有动植物„„)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如果我哪天累了,不想自转了,又会发生什么呢?”

【展示】静止的地球

教师引导:是否有昼夜?地球任何地点是否能感受到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预设:有昼夜,但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课堂反馈:因为我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我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昼),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夜)。更因为我不停的自转,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每天都经历着昼夜更替现象。

(2)时差

【情境承转】地球先生:(画外音)跟你们说件有意思的事情哦~今年7月14日下午16:00(巴西时),巴西世界杯决赛拉开战幕。而中国球迷和“伪球迷”们却为了看这场决赛而与睡神苦苦抗争着„„

教师引导:为什么下午4:00球迷们会与睡神苦苦抗争呢?时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学生活动:感受地球各地时间差异。思考(预设:因为我们和巴西存在时差);分享生活中感受到的由于时差造成影响的例子。

【展示】酒店大堂不同时间的钟;香港股市下午3:00收盘;美国纽约回来后倒时差。

教师引导:时差产生原因

【提示】经度没相差15度,时间差1个小时。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活动:①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开罗、纽约三个城市。

②将北京移动至晨线上,观察当北京为早晨6:00时,开罗和纽约的时间。

③1位学生自西向东匀速转动地球,另1位学生观察三座城市日出的先后顺序,并描述所看到的。

师生共同研讨: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

【活动反馈】地球先生:因为我的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会出现时差现象。东边地点要比西边地点早看到日出。

【课堂反馈】

你们已经了解了我喜爱的自转运动,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①从南极点仰视我,我在进行着顺时针转动。②因为我在一刻不停的自转,所以,地球上就有了昼夜。③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是8月16日20:00,那时在摩纳哥运动员的家人们正准备起床。

学生活动:思考并判断真假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位爱运动的“地球先生”,认识了他喜爱自转运动。我们寻找证明他自转的证据,我们探讨他自转的规律,我们感受自转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将持续关注爱运动的他!

【拓展延伸】

①微电影:随处可见的自转影响力(实验:感受水的漩涡)②视频:科里奥利效应

(附件)

附件1:“我的一天”微电影

第1幕:教师手拿写字板,写字板上一张张呈现以下内容

微电影“我的一天”

导演:朱玲

编剧:教科书女士

演员:地球仪先生、手电筒女士

ACTION

第2幕: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在地球仪上用红旗标注北京,以北京在晨线上为基准,进行自西向东旋转)

附件2:“随处可见的自转影响力”微电影

第1幕:教师手拿写字板,写字板上一张张呈现以下内容

微电影“我自转的影响力”

导演+编剧:朱玲

演员:水先生,小红纸片姑娘

ACTION

第2幕:水的漩涡(逆时针)

小红纸片随着水流逆时针旋转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篇2

一 先学后教,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时代的飞速发展, 终身学习不仅是一种需求, 更是现代人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 这就对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在中学阶段就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 我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 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在自学过程中, 学生已会的知识点课堂上不必重复, 对那些尚不清楚的问题, 学生会带着疑问听课, 使课堂学习带有目的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 定向自学, 自主构建学习目标

为了使学生的自学带有目的性, 教师在课前要帮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然后, 学生再围绕学习目标, 查找、整理、分析资料。为强调这部分的学习, 我设计了导学案, 规定了自学必做题, 填写以下表格。

在自学完成一定的目标以后, 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正确评价自我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并写出反馈信息, 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如:“你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哪些知识需要在课内小组解决?”

2. 小组合作, 开展有效学习

通过上一环节的自主学习, 学生总结出了哪些知识点自己难以理解。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在课上组织学生交流,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开展有效学习。如在限定的15分钟里, 读“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示意图”, 尝试描述出“随太阳直射点移动, 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 实现了学习能力的互补, 优秀的学生得到了锻炼, 学困生也得到了提高, 甚至有了学习上追赶的目标。学生通过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 教师不需要再讲, 既解放了教师, 又培养了学生, 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 创新课堂, 突破重难点

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已经被学生掌握, 其他问题也已经在他们脑子里画上了问号, 接下来就看课堂解惑了。

1. 借助直观教具, 降低学习难度

工具:地球仪 (演示地球自转) ;手电筒 (模拟太阳光照) 。

过程:拉上窗帘, 关掉日光灯。派两名学生上台, 一个人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 (要指导学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转动速度) ;另一位学生手持手电筒, 用平行光束照射到地球仪上。其他学生观察昼夜更替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变化。另外,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电化设备, 直观地模拟“地球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这一自然现象。

2. 借助多媒体视频演示, 生动展示

视频课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为我们解决了很多以前教学中的难题。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子?太阳直射点到底如何变化?这些动态的变化, 仅靠语言文字的描述, 毕竟是苍白的, 但有了视频动画的展示, 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课堂上, 我给学生播放自转和公转的视频动画。动画展示简单逼真, 生动形象, 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生共同总结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3. 绘制黑板画, 多角度展示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板画, 边画边讲解, 有助于学生对图画中每个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如绘制“太阳高度示意图”、“太阳高度分布图”、“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示意图”等, 在深化知识理解的同时, 也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还可以鼓励其在教师指导下作图。相对于文字的抽象, 图形的表现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更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 每当遇到有关问题, 学生的头脑中就会自觉浮现示意图, 迅速解题。

4. 自编口诀, 浓缩记忆

学习没有捷径, 但是有窍门, 口诀就是其中一条。朗朗上口的口诀, 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内容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 备受学生推崇。尤其是它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内容, 浓缩精炼, 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如下面关于地理知识点的口诀: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 昼夜更换。绕日公转, 四季出现。自转一日, 公转一年。自西向东, 方向不变。

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 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 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 五带温不均。 (温:温度)

5. 竞争答题, 快乐学习

为了调节课堂学习氛围, 我还采用了竞赛答题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快乐学习。

例如, 我安排学生先观察教材上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然后抢答以下问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二分二至点的位置及相应日期”。反应快的学生很快说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活动结束后,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发现二分二至点所对应的日期原来也是有规律的:月份总是3的倍数, 分别是3、6、9、12月;日期上是连续数21、22、23;并且单数月对单数日, 如3月21日和9月23日, 双数月对双数日, 如6月22日和12月22日。

6. 联系生活, 激发求知欲

这一块, 我是采用设问的形式: (1)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对我市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2) 季节性的昼夜长短变化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 现在白昼时间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太阳直射点正移向哪个方向? (4) 此时南半球是什么季节?

实践证明, 这种“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模式对教学很有益处。尽管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度, 但并不能抹杀它的意义。只要我们不断探索, 一定可以找到完善该教学模式的办法, 让它在地理教学中大放光彩。

摘要:《地球的运动》一节讲述的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地球的自转及其运动规律, 是学生今后进行地理学习的“奠基课”。这对于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说, 是第一个难关, 能否过关至关重要。本文就针对这一节的教学谈一些想法。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球的运动

参考文献

[1]沈慧青.“先学后教”理念在“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探索应用[J].新课程 (小学) , 2012 (7)

[2]宋捍东.对“地球的运动”一节课活动内容的处理[J].新课程 (上) , 2011 (1)

地球运动教学中右手的妙用 篇3

关键词:地球公转 自转 五带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的运动”这一章,对于初中年级的地理学习是一部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地球运动包括围绕地轴自转运动和环绕太阳公转运动等。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都是由这两种运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地球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地球及其运动时,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一些“差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地理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以地轴为轴转动着,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文字表达方面看,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学生很容易识记。但在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就出现了差错,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地球仪、地图等,也会有部分学生出现方向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永远去亲自指导学生操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探索相应的学习方法,应该与学生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问题,在我们老师看来是很简单,但是就学生来说,在具体的判定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问题上还是吃不准,(这从我们观察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对地理知识测试中是可以看得出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准确判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呢?如何准确判定特殊地图上的方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笔者摸索出用自己的右手来判定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方向的方法、用右手判定特殊地图上的方向的方法等,操作方便、简单、灵活,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给各位同仁以便探讨。

右手妙用之一:在教学地球公转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地球公转方向的判定,我指导的方法是:让学生伸出右手,并靠近地球公转轨道,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垂直并竖直向上,掌心面对着太阳,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球的公转方向。如图1所示。

右手妙用之二:在教学地球自转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定,我指导的方法是:让学生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垂直,呈半握状,大拇指向地球仪的北极方向,那么其他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如图2所示。

联系实际,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地理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地理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联系实际教学,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地理的价值。

右手妙用之三:判定地球自转方向的方法可以用来实地操作,来判定学生所在地区地球运动的方向,即:伸直右手,掌心面向水平地面,大拇指指向当地的正北方向,那么其他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当地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判定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判定特殊地图上的方向,例如两极地区的地图,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空间想象不到位,常常搞不清两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以及东西南北方向,用右手判定法即可轻而易举解决。

右手妙用之四:对于北极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垂直,手心贴近地图上某一点,大拇指指向北极,则其他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也就是某一点东方。

右手妙用之五:对于南极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垂直,手心贴近地图上某一点,大拇指指向与南极点相反的方向,则其他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也是地图上某一点东方。

右手妙用之六:在判定地球运动方向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启发学生用右手识记地球仪上五个温度带以及划分五带的四条重要纬线,即:右手五指分别代表地球上五个温度带,中指代表热带、食指代表北温带、无名指代表南温带、大拇指代表北寒带、小指代表南寒带;指缝也可以看作地球上几条重要纬线,中指和食指的指缝代表北回归线、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缝代表南回归线、食指和大拇指的指缝代表北极圈、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代表南极圈。如图3所示。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篇4

1.3.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媒体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

【学生回答】是

【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些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提问】 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 教师转动地球仪。

【提问】 描述自转的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 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 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略。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

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提问】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演示】 地球仪自转。

【提问】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略。

【过渡】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课本第13页)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球

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

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结论:

恒星日23h56 '4''(3600)——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h(360059')——昼夜交替的周期

【板书】

【引导看书】请学生看书中第14页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同时展示模型】 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

【板书】3地球自转速度

【总结】

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60÷24=15度/每小时

【讨论】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学生回答】略。

【总结】A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B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备注:有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

【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地球的公转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指导看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5相关内容思考: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学生回答】略。

【讲解】

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地球公转的周期:

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备注:该部分可以补充右图讲解)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补充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

【板书】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课堂总结】

【探究性作业】P16活动3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3.地球自转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地球运动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篇5

1.帮助学梳理基本概念

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概念、运动规律、运动的地理意义。而其中关于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不仅仅是各章节教学任务是否能够圆满完成的的关键,同时也是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关键所在。然而“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中的基本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想要理解掌握,就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和动态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都存在较为巨大的差距,这就使得在教学中要能够切合学生的实际,巧妙的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比较和联想的方法一一突破。

1.1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以观测者的子午线为基准的时间,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有地方恒星时、地方真太阳时、地方平太阳时。而通常所说的地方时指的是地方平太阳时。

时区——空间概念——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各占经度15°。

区时——时间概念——每一时区一般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区的标准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为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地方的时间,因东经120°正好穿过杭州,所以杭州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的误差最小。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是1884年10月13日正式采用的。

1.2日界线与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

日界线:为避免日期混乱人为划定的一个界线,大致与180度经度重合。

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3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而非高度。可表示昼夜状况,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由直射点向四周做同心圆状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某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如:北京时间6月22日12点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北纬23度26分,东经120度向四周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4天文四季、气候四季与一般划分方法

天文四季:以四立为起点,夏季为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气候四季:以候平均气温10度和22度为划分界线。

一般划分:北温带国家一般的划分方法,以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依次类推。

1.5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1.6五带、热量带与温度带

五带是地球表面热量带的粗略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分为南寒带,南温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北温带又可以分出亚热带、亚寒带等热量带,找找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与极圈的关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北回归线的关系。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日均温大于等于10度的积温分出的热量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2.强化基础知识体系

每一个知识点的遗漏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解题的障碍,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们对各个基本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巩固与完善。“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考点众多,知识也比较繁杂,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就不能从宏观上把握基本的规律和原理,很容易对知识形成一知半解的认识,甚至会是东拉西扯。

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强调地球运动的“动”态,让学生用动态的眼光来对这些运动规律与原理进行分析,不可以让学生对书本上的规律死记硬背。在地球运动的规律中,起“动”的核心是“点”(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正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了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有完全掌握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例如有的学生只是掌握了两分两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但是却没有能够掌握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的运动情况。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示意图(图1),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通过该图中由A至B的时间长与纬度跨度,让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是8°/月)等进行推断。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拘泥于教材,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重组,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认识,让他们能够自己领悟教材中的知识点。在“地球运动”中,要加深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晨昏线位置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太阳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复习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时,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的侧视图,归纳出太阳直射点与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关系;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之间的关系;同一纬度地区一年中最长昼与最短昼之间的关系等。

3.对学生的能力的提升

3.1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

要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就必须要分清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其着重点在于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人文地理的重点在于原理和观念的运用和建立。区域地理的重点在于重在区域空间的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四种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提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四个主要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例如下题:

读图回答:图中河流有无凌汛现象,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通过对这幅图的观察,学生应该提取出这些信息:(1)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2)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3)时间是1月份。

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学生应该要能够做出以下判断:(1)该地地处北半球;(2)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高纬流向低纬);(3)昼短夜长。

最后得出结论:无凌汛;昏线。

3.2通过知识专题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综合联系线索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联系:

四季的形成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自然景观、气候的季节变化之间的联系。

要能够根据不同季节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判断出海陆、月份、南北半球。

掌握夏季风与冬季风的形成、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掌握台风、寒潮、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掌握相应的水文现象的季节变化,例如海水温度、盐度、季风洋流等都会随季节变化;河流补给类型不同,径流季节变化也有差别;山地雪线高低及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季节变化有关等。

对外力作用强弱的季节变化进行掌握。例如物理风化与不同季节的温差、降水有关;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侵蚀、搬运、沉积强弱不同;泥石流滑坡多发生在多雨季节;不同季节的气压和风对风力作用的强弱有关等。

对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掌握,例如气候资源与生产活动的安排如播种收获、晒盐;水资源的利用与修建水库;生物资源的利用如伐木季节、冬夏牧场的利用;能源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沼气均与季节有关等

农业生产与环境问题的季节性,例如棉花春种秋收,冬麦秋种夏收,果实秋季成熟,早茶春季收采,气温水温较高季节易出现赤潮现象,冬春季易出现沙尘暴,燃煤季节空气质量差,易发生大气污染等。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篇6

作者:徐乾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75 更新时间:2010-9-7 学科:科学 课题:地球的运动 课型:新授 教师:徐乾坤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通过分析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3、通过绘图训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激发对科学和个人内在美的追求志向。[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关注的重点由宇宙空间转到了地球本身,主要介绍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长久的热点之一。教材首先从研究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的运动规律入手,然后有选择地介绍了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典型地理意义:时差和季节变化。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如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变化产生的原因与变化规律、太阳高度变化、四季的更替等。[学情分析] 学生在升上高中之前有一年时间没有进行地理学习,就算在初

一、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副科”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很多地理基础知识已经遗忘。如何唤起他们的记忆和激发兴趣,是高一地理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节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怎样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能较好地理解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是本章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标强调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发展,切实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地方时的计算。

4、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6、昼夜长短的变化。

7、季节更替。[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红线等;多媒体课件。学具: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等。[教学方法] 解决重点 : 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讨论,确定结论。

突破难点 :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结论。研究创新 : 教师设疑,学生分组研讨,解决问题。[课时建议] 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板书)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第1课时 环节一 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

环节三

课堂评价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自传运动规律 1.自传方向

2.自传周期 3.自传速度

(二)地球公转运动规律 1.公转方向 2.公转周期

3.公转速度 展示两则案例:

案例1: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就可以得到一幅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上的恒星会呈现出这样的运动轨迹?

案例2: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说:“孩子,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50圈啦,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为什么?(2)你知道这位宇航员的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活动探究)

教师:将全班同学每4人分为一个小组,两人转动地球仪,两人把观察到的相关结果画在示意图上。学生:学生轮流转动地球仪,认真观察探讨,并把结果通过绘图等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 周期

(1)一个恒星日

(2)23小时56分4秒 • 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学生质疑、提问)

学生: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

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启发、点拨、讲解。

2、地球的公转(活动探究)

教师:任意挑选若干名学生上台表演,参与教学活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和启发。

学生:上台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表演,通过表演、纠错,逐渐掌握自转与公转过程中地球的运动状态特征。

学生自主总结: •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 周期

(1)一个恒星年

(2)365日6时9分10秒 • 速度

(1)角速度——平均为1°/每天

(2)线速度——平均30千米/每时(3)近日点速度快于远日点。

评价方案:课后完成第15页活动2、3(2)。使学生产生兴趣,同时导入新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在归纳总结中使师生共同提高。

第2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

环节三 课堂评价

一、地球的自转与时差 1.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自传(2)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 2.地方时形成

3.区时、时区及区时的计算 4.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同一时刻,家住中国北京的明明和远居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互致问候:

明明:姑姑,晚上好!

姑姑:明明,早上好!

为什么打招呼会越时间的差异呢?

二、地球自转与时差 昼夜交替

(方案1:动手演示)

(方案2:用多媒体辅助演示)

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共同完成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首先观察地球仪,找到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上面立一根牙签,用橡皮泥粘住。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明暗关系。然后转动地球仪,使牙签处被手电筒照亮,继续观察明暗关系。接着找到明暗半球的分界线(即晨昏线),观察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及移动方向。教师讲解、点拨:

1、晨(昏)线的判断。

2、晨昏线与入射光线垂直。

3、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即晨昏线是大圆)。

4、昼弧与夜弧概念。延伸拓展:

1、昼夜交替一定是自转产生的吗?通过设疑质问,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2、日照图的画法和判读,这部分可根据课时和具体条件灵活安排。地方时

(演示观察)(方案2:播放视频)

教师:伴随着昼夜交替,地球上位于同一纬度且处于夜半球(非极夜)的两个地点A、B哪个先看到日出? 学生:每组在地球仪上相应位置贴上A、B两字母,用手电照射,转动地球仪观测并回答。相对偏东的地点比相对偏西的地点先看到太阳。教师讲解:地方时的计算公式和相关规律:(1)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2)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早。

(3)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 15°,地方时相差1小时。(4)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 说明:东(+)西(-)

例题:已知淮南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差12分24秒,求淮南的经度。(116.9ºE)时区的划分和区时(读图思考)

学生:结合课本第17页图1.21和读图思考讨论。

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时区和区时,区时与地方时,讲授区时的计算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说明:当所求区时时区在已知区时时区东边时用“+”,反之用“-”。

4、国际日期变更线

(承转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时区的划分和计算方法。现在请大家思考: 教师提问:当中时区是正午12点时,问东12区和西12区各是几点?[指时区图] 学生回答:东12区是24点,西12区是0点。

教师提问:对。如果中时区是9点呢,那么东、西12区各是几点?[指时区图] 学生回答:东12区是21点,西12区是前一天的21点。教师提问:好。如果中时区是15点,东、西12区各是几点? 学生回答:东12区是次日3点,西12区是当天3点。

教师提问:很好,通过以上计算,我们知道东、西12区虽然紧相邻,但在区时计算上的特点是…… 学生回答:钟点相同,日期差1天。

教师提问:对,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转动地球仪],如果转动地球仪让大家数一数转动了多少圈,也就是过了多少天,是否容易数? 学生回答:不容易数。

教师演示、启发:[拿出另一个做了日界线标志的地球仪]现在看这个中间粘了一条红线的地球仪,再去数转动了多少圈,是否就好数了?大家看红线对着你,[转动地球仪]看,过了一圈了,又过一圈了,这就是说已过两天了。为什么粘了这条红线就容易数了呢? 学生回答:因为有了标志,作为一圈的起点和终点。

教师提问:对,我们为了计算日期也应该在地球上确定一个人为的标志,作为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因为每个地方都可以随着地球自转,自然地运行到24点进入新的一天,24点就是新的一天的0点,但全球还需要有一个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起点。这就好比让大家排成一圈报数一样,必须有个排头才能开始报数。排头与排尾之间有个界线,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也有个界线,我们叫作日界线。我们了解了日界线的由来,就是新旧日期的分界,或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但是把它划在哪里最合适呢? 学生回答:划在180°经线上,因为东、西12区相差一天。评价方案:第18页活动1、2。提出设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

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师生互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使学生认识清楚国际日界线意义。

通过演示实验,老师的启发,使学生突破国际日界线这个难点。

第3课时 环节一 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环节三 课堂评价

三、地球公转与季节 1.黄赤交角的形成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1、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演示观察)

教师:注意结合前面学生活动,运用多功能晨昏仪(或播放视频)演示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在确定直射范围和极昼极夜范围方面的意义。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总结:“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的。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播放视频)(方案2:也可用多功能晨昏仪演示)教师引导总结:

•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学生:读图思考完成有关昼夜长短部分的问题。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方案2:用多功能晨昏仪演示)

教师讲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用示意图表达)教师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小结式过渡)

4、四季的形成

练习:在下图中画出A.B.C.D四个位置地球的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方向。

学生回答:略。

提问:阅读教材P21页最后两段及P22阅读部分,回答: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学生回答: 略

讲解: 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

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四季的划分 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北温带国家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评价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方式的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由于课程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各种评价方式的适应范围不同,因此要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地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26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

3,地轴。“三个基本不变”是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两个变”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本节的评价建议如下:

1、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在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演示观察等活动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评价时重点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布置实地观测、探究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作业。例如日影的探究,测量学校所在地经度,简易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等。

使学生明白黄赤交角的存在是产生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基础。为学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做好准备。

理解并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说明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综合表现,通过练习可以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第4课时 复习课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探究学习

环节三课堂评价

一、复习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 [复习目的]

1、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规律,特点和地理意义。

2、熟练的运用地球运动的规律地理意义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复习重点] 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是高中地理的最重要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复习难点](1)恒星日与太阳日。(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3)太阳高度的计算。

(4)利用地运动知识解决实问题。[教学方法]精讲精练式教学法。

[例一]读恒星日与太阳日图1,回答下列问题: 图1(1)图中A.B两线段中:表示恒星日,表示太阳日。(2)恒星日比太阳日(长或短),原因是

。(3)地球自转的真正期是,时间为

。答案:(1)B

C(2)短

恒星日比太阳日少转59′。(3)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说明](1)恒星日:真正周期,自转360o,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科学研究用。(2)太阳日:自转360o59′,所需时间24小时,生活中应用。△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1)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2)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3)恒星日大小不变。

[例二]读图2,完成1-2题的要求(阴影为夜半球)1.图中的M地时间是

A.3月21日12时 B.3月21日8时

C.9月23日6时 D.9月23日中午13时 答案A

[点拨]从图中信息可知,晨线与子午线重合,因此一定是二分日,然后就容易判断了。M点所在子午线比晨线早6小时,即为12点,所以应选A项。2.图中表示时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东北山区的河流有春汛 B.我国的植树节马上就到来

C.M点的昼长夜短 D.此时太阳直射点是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过渡 答案B [点拨]我国植树节为3月12日,图中表示的时间为北半球春分日,即3月21日。东北地区河流春汛大约在4月份左右。图2 图3 [例三]图3是6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读图并回答: ①这一天太阳直射

线。

②在图中画一条直线表示黄道面的位置。③图中有一处的画法有错误,请改正。

④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的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点拨]这道题目是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中第一次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即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热带的范围是46°5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寒带的范围是90°-23°26′=66°34′,北温带的范围是66°34′-23°26′=43°8′。假设黄赤交角减小到23°,热带的范围是46°,寒带的范围是90°-23°=67°,北温带的范围是67°-23°=44°,即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答案]①北回归线 ②黄道面的画法通过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与赤道的交点。③正确的画法将北极圈向南移动与晨昏线相交。④热带的范围缩小;寒带的范围也缩小;温带的范围扩大。[例四]读中心点为地北极的图4,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2题: 1.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进入雨季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图4,若 图4 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 7月7日,判断3-4题: 3.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点拨]此题重点检查考生在理解了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之后,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逻辑推理和判断。该题是一道一图两设问题,第一和第二设问中都提示中心点为北极,根据平时复习,学生可以确定该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一设问中已说明阴影部分为黑夜,因此可确定阴影和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进而判断甲地时间为晨线所在经线时间相差3小时,则甲地时间为9时,第①题正确选项是B。图中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根据所学知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只能在春秋二分,由此判断图中所给时间为春分或秋分,故第②题正确选项A。第二设问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图180o的经线和时间为0时的经线,即甲地的时间为3时,北京时间和0o经线的时间相差8小时则时间为7日8时。

[例五]读图5(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提示:先判定经线的经度)

图5 图6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2.A地日期为

日。

3.A地地方时应在 时

分至

分之间 [点拨]此图右边第一条经线7月1日12时(因为每天太阳 直射的一条经线为地方时12时)。此时北京(东经120o)为 7月1日20时,正午12时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东经120o-(20时-15时)×15o),西线20o以东至东经160o为东半球,A点应标在右边第一条经线(0o)与第二条经线之间(西经 30o)之间。

本初子午线此时是12时,西经20o与本初子午线相差20o,经度相差1o,时间相差4分钟计算,相隔20o相差80分钟,所以A点的地方时在10时40分与12时之间。[答案](1)A点正确位置应在图中加粗的范围内(占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如图6(2)7,1(3)10,40,12,0 [随课练习](备注:此部分可以根 据学生实际灵活安排)读图7回答1-2题 1.A点位于

A.北极点的西南方向

B.南极点的东北方向 C.北京的东南方向 图7 D.中山站(科考站69°22′24″S,76°22′40″E)的西北方向 2.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下游出现凌汛

B.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行驶的船只正好顺水

C.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D.我国长江中正游平原农田中,油菜生长良好 3.图8为北京时间早晨6点的全球昼夜半球图,图8 分析回答:

(1)这天是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

点,A点当日的 昼长是

时。

(3)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的是

点。(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

日点附近,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风和

气团,北印度洋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5)图中C 点位于B点的 方向,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4.读太阳光照图9(阴影部分为夜半球,A为太阳直射点),完成以下要求:(1)该图表现出完整的(洲或洋)范围,这里蕴藏丰富的资源。

(2)此时地球上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3)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是

方向流向。

(4)在图上画出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与过去的一天的两条分界线,图9 并标注出经度。

(5)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

(略大于、略小于、等于)过去的一天的.范围。[参考答案] 1.C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判断,A点位于南极圈附近,在北京南。A点又在东经130o到东经160oE之间,因此可准确判断A点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2、A 3.(1)6月22日

夏至日

(2)4点

16时(3)B

B(4)远日点

东南季风

热带海洋气团(5)西南

60o34′

4.(1)南级洲

煤炭(2)北极圈以北地区(3)逆时针

(4)图略,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点为当日12点,A点所在经线为180o,即日界线,另外可知0o经线此时为零点,因此新的一天与过去一天的分界线即为0o经线和通过A点的180o经线。(5)等于

通过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节内容。

应用精讲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加强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素质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教 学 反

思 本节内容我计划使用四个课时,内容较多,难度较大。而且由于内容涉及很多数学的立体几何知识,但在讲解此部分知识同时数学并没有讲到立体几何部分,因此更增加了难度,基于以上原因,如何把新课改的思想更好的运用到本节课中,将成为完成好此节课的关键。

事实证明,把新课改的思想充分的运用到此节课当中是正确的,教学效果非常的好。这节内容的每一课时的难点都较多,如: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公转的轨道,昼半球和夜半球,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等。突破这些难点的办法主要是通过使用课件和教具。一边讲课本内容,一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一轮红日从东方慢慢升起,从西边落下,配上音乐“东方红、太阳升……”学生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好像太阳绕地球旋转,教师抓住这个司空见惯但又极易造成错觉的问题进行后面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在讲解地球的自转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演示,把屋内的光线调暗,用一盏台灯对着地球仪并进行转动,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地球的自转,并让他们自己给出相应的结论。在一些问题上还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探究,这样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方面起到了辅助性作用,使每节课都比较轻松的完成教学。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拓宽了知识面,意志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丰富,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知识层次的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教师设计的各项活动,往往就是那些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主帅,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即便发言,不是语无伦次就是不着边际,这样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

2、教师指导未能及时到位。在本节课中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储备情况和可能遇到的障碍等缺乏预见性(主要是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使指导不能做到有序到位,使得教师的作用大打折扣,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讲解本节之前先对学生初中时期的地理知识做一个复习,如经纬网,地球的基本知识等,这样教师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指导的分寸。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提高呢?

1、教师要关注差生,多进行品质教育,提供参与机会。

作为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关注所有学生。尤其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用更大的耐心去关注差生,要付诸于爱心,多采用鼓励性评价,给学生以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给差生吃“偏饭”,多提问、多参与、多关注、多激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形象,做研究型的教师。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篇7

Flash动画是当今流行的动画格式,具有强大的绘图能力和逼真的动画效果,能够绘制太阳、地球、月亮等天体的图形,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展现它们的运动关系,轻松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公转、月相的变化、地轴的倾斜等自然现象。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合理使用Flash动画,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探究性活动的开展。因此制作《地球与宇宙》Flash动画资源包作为一种微型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一、Flash动画资源包的基本概况

《地球与宇宙》Flash动画资源包收集了30个动画,动画格式均为SWF。每个动画都根据教材内容中某个环节的需要而设计,大部分动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操作方便,每个动画都能在课堂中突破教学难点,达成一定的教学效果。

1. 资源包的界面构成

资源包由3个界面构成,分别是首页、说明界面和课堂界面。界面制作精美,色彩搭配和谐,注入了宇宙和儿童的设计元素,符合教学内容的主题。

图1 首页

在说明界面中设置了动画导航栏、说明栏和动画显示区域。在动画显示区域双击动画,就能直接进入课堂界面,此界面简洁明了,突出动画展示,适用于课堂教学。

图2 说明界面和课堂界面

2. 资源包的动画目录

30个动画覆盖了五年级下《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7课教学内容和六年级下《宇宙》单元中的《月相变化》和《日食和月食》两课。详细目录见表1(动画名称上加下划线的为网络下载)。

表1

3. 资源包的下载地址

360云盘:http://yunpan.cn/cugf B375jUdTw,访问密码407e。

二、Flash动画资源包的实际应用

资源包中的动画资源可以供教师和学生自由查阅,同时也提供了下载动画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下载某个动画,插入到PPT,Authorware等多媒体课件中,使用灵活方便。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中存在困难时,教师适时地提供Flash动画给予支持,给学生探究的基础。同时,动画中的交互按钮能灵活地操作动画,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逐步呈现动画内容,有力地推动探究活动的开展。

1. 资源包的应用案例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五年级下《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第七课,本课的核心概念指向一年四季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有些地区受到阳光直射,有些地区受到阳光斜射,引起了不同地区气温不同而造成的。这是一节非常有难度的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模拟实验材料准备难度大,成本高;同时学生难以建立影子的长短与温度高低的关系。二是学生以前的概念知识根深蒂固,纠正起来困难。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知,普遍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成因的解释几乎是空白。为了突破以上疑难教学问题,笔者设计了3个动画用以辅助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图3是四季形成。尽管学生的前概念存在误差,但依然是驱动探究进程的有效动力。利用动画一能够很好展示学生的前概念,并制造认知冲突。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方向的前概念一般是正确的,在这个动画中让地球在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如图3所示)。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既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影响四季的原因,那么你们认为动画中A,B,C,D哪个点可能是夏季,哪个点可能是冬季?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会发现,用距离去解释四季的成因是无法成立的,因为这既要和地球的公转方向符合,又要和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顺序符合。此时就制造了十分强烈的认知冲突,四季的形成与两个天体的距离是无关的,那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促使学生向其他方向思考。

图3 四季形成

在动画一中A,B,C,D四个按钮可以把地球随意定位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位置,可以灵活地操作动画。由于地球的公转状态是非常宏观的,学生难以对这个现象有完整的了解,也难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去推测真实的情况。因此在课堂中,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状况,用动画动态地展现他们的想法,才能够促进他们继续交流和思考的进程。在B(夏至点),D(冬至点)还能够放大“地球”和“太阳”,显示太阳的光线(如图4所示),能够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转移。

图4

图4a是地轴的倾斜转动。动画中地球能以其中心为旋转点,按箭头方向转动约23度(如图4a所示)。在五上《光》单元中学生已经开展过关于阳光直射、斜射与升温快慢关系的研究,而这个动画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地轴的倾斜会引起地球上被阳光直射地区的改变,从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建立四季的形成与阳光的直射、斜射的联系。

图4b是地轴垂直公转。这是一种假想的状态,Flash动画能够十分轻松地表现出我们的假设。在这个动画中地球以地轴垂直的状态绕轨道公转,在B和D点上,地球被直射的点都是赤道(如图4b)。与动画1对比,就能十分形象地说明地轴的倾斜对地球上四季形成的重要作用。

以上动画的使用并不是用以替代课堂实验的开展,而是在模拟实验的各个阶段,如聚焦现象、形成假设、交流探讨、实验评价等环节中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交流和思考,从思维上更好地参与进来,为实验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 资源包的适用范围

(1)探究课

探究课是使用Flash动画资源包的主要阵地。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在探究活动中合理的使用动画资源。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模拟实验的需要产生脱节时,适时适当地展示动画,给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载体,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

(2)复习课

复习课强调的是科学概念的梳理和应用,这也需要较高层次的思维参与。由于学生对前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遗忘,因此在科学概念的梳理过程中、在概念的应用情景中,再现这些形象的动画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概念、应用概念。

(3)课外自习

Flash动画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多媒体素材,由于在课堂上展示动画的时间有限,学生对许多动画的认识不够深入。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动画,通过自主学习,接受图、文、影、音等媒体的多重刺激,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地球与宇宙的相关认知。

三、结束语

《地球与宇宙》Flash动画资源包是在教学实践中开发的应用于“地球与宇宙”领域的微型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能服务于疑难问题教学,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随着在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今后继续完善资源包的建设,如搭建网络平台、丰富动画资源内容、增加动画文字说明等,把资源包建设得更科学、实用、有价值。

摘要: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运动》和《宇宙》两个单元以宏观的天体及其运动关系作为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有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地球与宇宙》Flash动画资源包是突破以上疑难问题教学的辅助资源。认识Flash资源包的基本概况,研究资源包的实际应用,确定其适用范围,能帮助教师合理地应用动画资源,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科学探究。

关键词:Flash动画资源,探究,模拟实验

参考文献

[1]胡孔法,耿姗姗,徐绪.Flash软件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邓添.论Flash动画在中学化学课件中的应用[J].多媒体教育技术及其应用,2007(13):208-209.

“地球运动的意义”导学 篇8

一、地方时计算

古时候,各地都把当地正午太阳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这样世界上就有了无数个时间,这样的时间叫地方时。地球一天也就是24个小时自转一周(360°),即每一个小时地球转过经度15°,因此经度相差一度时间相差4分钟,而且东部时间比西部早,可利用 “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二、时区划分及区时计算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不同。为了避免世界各地的时间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1区至东12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2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7.5个经度,合为一个时区叫东西12区(如下图)。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即钟点数较大。

区时的计算公式为: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面,则用“+”,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早。反之,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面,则用“-”。)

三、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过程中,如果“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需要对日期进行变更。日界线的西侧是东12区,东侧是西12区;由于在任何时候东12区总比西12区早24小时(1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即由东12区进入西12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即由西12区进入东12区),日期要加上一天(如下图)。

四、昼夜长短变化

1.地球上的纬线

一般被晨昏线分成两个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见下图)。

2.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分别决定昼长和夜长

昼弧和夜弧的长短,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当地的地理纬度和当时的太阳赤纬(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纬度)。某地的昼长或夜长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3.不同日期的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春分秋分二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各12小时。自春分到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自秋分到来年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在不同的纬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有不同的情况。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的幅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赤道上,昼夜长短,终年不变。在南北纬30°,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4小时。在南北纬50°,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8小时。在南北纬65°,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18小时。在南北极圈,最长的白昼和最长的黑夜都是24小时。

五、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计算

1.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在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夏正冬负)。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1)同时间不同地点:太阳直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2)不同时间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A)北回归线(B)赤道 南回归线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某点A,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S1AB。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这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达到全年最小值。某点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S2AB。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这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达到全年最小值。某点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S3AB。显然∠S2AB>∠S1AB>∠S3AB,也即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某点A,当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而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南回归线以南正好相反。

例1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1~2题。

(1)该地最可能是( )

A. 北京 B. 沈阳

C. 成都 D. 海口

(2)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

A. 6月21日9时 B. 6月21日21时

C. 6月22日9时D. 6月22日21时

解析该地北京时间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为83°,即为正午太阳高度,当地时间为正午12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小时,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题中C项成都的经度符合要求。该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其昼长为14小时,从太阳升起到正午,太阳高度有0增大到83°,所以,每小时太阳高度增加约12度,当该地太阳高度为36°时,太阳已经升起3小时,北京时间为9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12个时区,且在东八区的西边,其区时应该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减去12小时,因此其区时约为6月21日21时。

答案 (1)C (2)B

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建立空间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态特点。能够读懂地球光照图,根据光照图进行侧视图和俯视图的转化,通过同学们熟悉的侧视、俯视图进行基本理论的归纳,以及时间(地方时和区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等相关推理和计算。

[【练习】]

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1.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某一游客在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6′N,120°18′E)旅游,于北京时间7时整到达某一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提供的信息。据下列信息判断2~3题:

[通告

2.该旅游黄金周的时间可能是( )

A.劳动节 B.国庆节

C.春节 D.圣诞节

3.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时间外,正确的是( )

A.①B.②

C.②③D.①②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4~5题。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5.2010年2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D.丁点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6~8题。

6.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B.bC.cD.d

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a、c、b、dB.a、b、c、d

C.d、c、b、aD.c、d、a、b

8.当c地昼最长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将右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两至日。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一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

(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________。

10.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 ________,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此时后开始向________ 移动。

(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________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5)此时(多项选择)()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

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

11.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________经线,乙:________弧,丙:________弧,丁________ 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子是________ 和 ________。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________ 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________ 。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________。

(5)甲图中,北京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 时;丙图中,北京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参考答案】]

1.C2.B3.A4.A5.B6.D7.B8.C

9. (1)上为A,下为C,左为B,右为D,左为夏至日,右为冬至日(2)均为逆时针(3)正圆B慢(4)北北长

10.(1)冬至极昼(2)23°26′S(南回归线)北 (3)66°34′8 16(4)小等长(5)BD

上一篇:企业管理制度文件下一篇:卫生健康局党组巡察整改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