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精选9篇)
时
间:2017年3月10日
15:00 地
点:产科孕妇学校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责任护士:刘芳芳你好!今天我们为您进行护理查房,请不要紧张,放松一些,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
请护士长为6床妊娠合并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查房。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护理查房的目的是:,让我们大家共同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疾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通过对病情了解,大家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2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产褥期均可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刘芳芳,女,37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5年9月20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12月20日,预产期2015年9月27日,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晕,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9月20日8时出院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查体:T37.8,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0克,胎头先露,胎心音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会诊,给予半坐卧位,吸氧,B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入院后积极行术前准备,于9月21日14:15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对症处理。患者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缺陷;与医嘱绝对卧床休息以及输液有关。护理措施:
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做好预防褥疮的护理,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人生活需要并予以解决,保证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2
活动无耐力:
护理措施:
根据心功能分级决定活动量:Ⅰ级不限制一般体力活动;Ⅱ级多卧床休息,避免较强的体力活动;Ⅲ级卧床休息,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置单间,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室内温、湿度适宜。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限制食盐的摄入,不超过5克,防止钠潴留、水肿加重,少食多餐。
活动期间监测呼吸、脉搏、心率,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
焦虑:与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对治疗、预后缺乏了解,害怕死亡有关。护理措施:
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找出焦虑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是疏导。
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里紧张和顾虑,帮助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给病人讲解紧张的焦虑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安慰病人保持情绪稳定、愉快。
鼓励家属陪伴,给予心理和精神的支持。潜在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措施:
指导病人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加重心脏负担,嘱病人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输液室严格掌握输液速度。20-30滴/分为宜。
产后如有宫缩痛或伤口疼痛,应报告医生,遵医嘱应用止痛剂。以免疼痛加重心脏负担。
产后宣教,饮食宜清淡,防止发生便秘,避免用力排便,而引起心力衰竭。心功能3级以上者不能哺乳,并注意严格避孕,哺乳的产妇应避免乳胀和过度疲劳。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护理措施:
给病人讲解诱发感染的因素,如营养不良、疲劳、贫血等,指导病人注意自我保护。
保持空气通畅,减小人员探视,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协助病人勤换内衣内裤。
指导病人增加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抵抗力,适当活动,避免劳累。观测体温,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母乳喂养中断不易哺乳,与哺乳加重心脏负担有关。护理措施:
给病人讲解不易哺乳的原因,遵医嘱给予退奶。
指导家属人工喂养以及了解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心功能恢复后可开始哺乳。
上面讲诉的是术后的护理措施,我们还要了解分娩期的观察的护理要点。护理要点(1)妊娠期
①一般护理:休息与活动,每天至少有8-10h睡眠时间;根据心功能状况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及富含钙、铁物质食物,预防贫血、便秘。自妊娠16周起,食盐摄入量每天小于4-5g。孕期体重增加不应超过10kg。
②病情观察:动态监测心功能,及时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及产科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缺氧和发绀、静脉栓塞和肺栓塞、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2)分娩期
①病情观察:进行心电监护,了解其症状,注意心功能变化;注意观察产程进展,定时听胎心;对用强心药者,观察其药物反应。
②第一产程护理:协助产妇少量多餐饮食;卧床休息,侧卧位;指导减轻宫缩痛的技巧,适当给予地西泮、哌替啶(杜冷丁)镇痛;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若发现早期心力衰竭,予半卧位,遵医嘱高浓度面罩给氧,并给毛花苷C(西地兰)0.4mg加50%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注射;如产程进展受阻、胎儿窘迫或心功能不全进一步恶化,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③第二产程护理:宫口开全,嘱产妇张嘴哈气,避免屏气用力,配合医师行钳产术或抬头吸引术以缩短产程。
④第三产程护理:防止心脏负担加重,在腹部放置1-2kg沙袋24h;保证休息,遵医嘱给予产妇皮下注射吗啡5-10mg;预防产后出血,按摩子宫,并遵医嘱使用缩宫素10-20U;如产后出血过多需输血、输液时,应控制输入速度。⑤心理护理:陪伴产妇,随时与产妇交流,使之情绪稳定,配合医护工作。(3)产褥期
①一般护理:产后24h内卧床休息;指导合理饮食及协助生活护理;便秘者可用缓泻剂。
②病情观察:产后72h内严密观察产妇心率、脉搏、呼吸的变化及心功能状态,防止发生心力衰竭。
③指导喂养方式,指导心功能I、II级产妇哺乳,但避免劳累。告诫心功能III或以上者不宜哺乳,并回奶。讨论、评价与指导。
护士长:妊娠合并心脏病往往是死于并发症,请问妊娠合并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护士:常见的并发症有:心力衰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静脉栓塞和肺栓塞。护士长:妊娠合并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衰,防止心衰尤为重要,请问哪几个时期最容易发生心衰,为什么?
护士:①妊娠32--34周末,总血量增加达高峰约30%--45%;
②娩期:宫缩腹肌、骨骼肌均参加活动,周围循环阻力加大,覆压增加,内脏血管区域血流涌向心脏,心脏负担更重,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血内约500ml血随子宫收缩进入体循环,回心血量增加,加之子宫迅速缩小,覆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内脏血管内,回心血量减少,两种血流动力改变,心脏负担增加。
③产后最初3日内,血液回体循环,组织间液也回体循环,同时加重心脏负担。
护士长: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心衰的诱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护士:常见的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劳累、疼痛、腹压骤降、产妇屏气用力。护士长:下面再谈谈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有哪些?
护士:不宜妊娠的心脏病患者妊娠有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是正常妊娠的2--3倍。
护士长: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入院后一定要评估心功能情况,请问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怎样分级?
护士:心功能一般分四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Ⅱ级: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活动后心悸、轻度气促;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工作感心悸。不适、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力衰竭史者;Ⅳ级:不能进行任何的体力劳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
护士长: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过程中,一定要有预见性,早期发现病人异常情况,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心衰有哪些症状?
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3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 初产妇21例, 经产妇15例, 平均年龄27.8岁, 孕周27~41周, 平均36周。妊娠前患有的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以及妊娠期发生的心脏病:如围生期心肌病、妊娠高血压心脏病及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心功能Ⅰ~Ⅱ级23例, Ⅲ~Ⅳ级1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主要以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为主。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经及时合理的监护与处理后, 治愈27例 ( 75.0%) , 好转8例 ( 22.2%) , 死亡1例 (2.8%) 。
2护理
加强产前检查十分重要, 尤其要强调多学科间的合作, 包括产科、心脏内科、麻醉科、护理等, 还有社会的重视;并积极治疗贫血、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等, 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率。
2.1 心理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通常会精神比较紧张, 常处于比较恐惧的状态, 因此常休息不好、食欲不振、渴望家属以及亲友的安慰和陪伴。产妇入院后, 护士应给孕妇讲解必要的安全知识, 稳定孕妇心理、树立信心, 并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 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 从心理上进行安慰疏导, 消除其紧张情绪, 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对精神紧张 、焦虑或睡眠欠佳者给予镇静剂, 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2.2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分娩方式的选择
根据心脏病类型和心功能状态及产科情况来决定。有文献报道剖宫产能减少子宫收缩和产妇屏气, 不增加回心血量, 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较小, 并能消除宫缩引起的疼痛和紧张心理, 减少体力消耗及长时间子宫收缩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缩短分娩时间。剖宫产时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减少回心血量, 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降低心肌耗氧量, 预防或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2.2.1 自然分娩的护理:
临产时即给予心电监护, 监测血压、心电图, 密切观察心率、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及心功能状态, 给予氧气吸入2L/min, 输液时注意控制滴速, 防止心力衰竭发生;严密观察产程, 监测胎心胎动变化;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及早助产结束分娩;胎儿娩出后, 立即在产妇腹部放置沙袋, 并包扎腹带加压, 以免因腹压骤降而发生心力衰竭;注意观察出血倾向, 准备新鲜血浆, 产后及时输入以减少出血。尊重产妇的人格, 消除其思想顾虑, 以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产程开始予以抗生素, 并维持到产后7d, 以预防亚急性心内膜炎。
2.2.2 剖宫产术后: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预防心力衰竭和产后出血。术后24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注意监测心律, 严密观察心功能情况。术后6h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 低流量吸氧, 腹部加压沙袋24h, 以防腹压突然下降诱发心力衰竭。保持静脉输液和尿管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记录24h出入量。注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宫底下降程度, 阴道出血量, 观察有无口、鼻、腹部伤口出血及血尿现象, 同时监测PT, 在术后24~48h无明显出血时遵医嘱再度恢复抗凝治疗, 同时连续3d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
2.3 产褥期的处理
功能不全者在病情许可时应早期活动, 因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长期卧床循环缓慢, 可发生血栓[2] , 应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 定时翻身, 并应用电动气垫, 保持床铺的平整、洁净 , 保持患者皮肤的完整。防治心、肺、生殖器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睡眠时鼓励左侧卧位, 因为左侧卧位时妊娠子宫对主动脉及髂静脉的压力下降, 回心血量增加, 心排出量增加, 全身各重要脏器的血容量增加。心功能Ⅰ、Ⅱ级者可哺乳, 心功能Ⅲ、Ⅳ级者, 不宜哺乳。一般住院 1~2周心力衰竭产妇应视心功能恢复情况决定。鼓励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使其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 给予计划生育指导, 动员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施行绝育手术。
2.4 饮食护理
向孕妇和家属解释饮食的影响, 多休息, 减少活动, 指导进食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 多进含铁和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 以防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B1缺乏, 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肌变性, 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心脏扩大。限制食盐摄入量以减少水钠潴留, 防止妊娠期体质量增加, 并嘱咐孕妇进食不宜过饱, 少量多餐, 多吃蔬菜及水果, 以防便秘和增加心脏负担。根据孕妇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保证孕妇睡眠充足, 限制活动量。
总之, 心脏病患者常因妊娠及分娩使心脏负荷加重, 导致心功能下降, 诱发心力衰竭, 甚至死亡。心脏病妇女在妊娠时主要的风险是心力衰竭, 主要发生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早期, 因此成为产科危象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临床上对于妊娠晚期发生的心力衰竭, 原则上是在控制心力衰竭24~72h 后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06.
【关键词】 妊娠;心脏病;健康教育
妊娠期心脏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无论是对准妈妈还是对胎儿,心脏病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加强对心脏病孕妇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降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孕妇自觉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既是健康保健的重要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护理实践活动之一。我院近2年来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2例,效果良好,满意度提高。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心脏病准孕妇女18例,其中6例发生妊娠,均无其他合并症。年龄平均25岁,年龄最大36岁,最小19岁,风湿性心脏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正常孕妇妊娠早期并发病毒性心肌炎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共12例,剖宫产9例,阴道分娩3例,其中心力衰竭发生在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7例,孕产妇和围产儿均无死亡。
2 健康指导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护理包括心理支持、饮食管理、运动指导、预防感染、加强母儿监护、预防心衰等。在工作中实施有目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明显地提高了孕妇及家属对孕产期保健的认识水平,临床业务能力的高标准1,提高了护士工作中主动积累经验的积极性,促进护士对相关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学习,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水平整体提高。
2.1 心理护理 护士应对不同年龄、文化、婚姻等情况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有利于患者的语言进行交流。妊娠期一经确诊既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卫生宣教,既要使患者了解妊娠期心脏病对孕妇、胎儿影响,提高对此病的重视,又要认识到院外监测如果合理,可预防心衰,或心力衰竭发生后延缓进展。与家属共同合作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澄清錯误观念,鼓励其正确对待疾病,指导患者表达恐惧和所关心的事情,提供安全感,减轻疾病的负面影响。强调患者自身的优势,鼓励患者的持续的自我照顾行为。指导患者定期产前检查。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2。
2.2 饮食管理 孕妇的营养对胎儿及母体都是非常重要的。孕妇首先要做到全面、合理、摄取营养,食物应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富营养,防止便秘,孕期控制体重增长在12kg以内。孕妇的饮食宜重质不重量,符合均衡、自然地原则,不挑食、不偏食。实行少量多餐,每日分5—6餐,晚餐宜少食,防止夜间心脏病发作。控制食盐,每日少于5g。对于食欲差,进食少者,可适当增加调味品,如醋、胡椒、葱、姜。减少刺激性饮食,如禁用浓茶、咖啡、辣椒等。
2.3 护休息与活动 首先保持寝室环境安静,舒适整齐,空气新鲜。孕妇要坚持生活规律,每天保证睡眠时间10小时,中午宜休息2小时。休息时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适当做家务,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散步、练太极拳、做体操等轻度运动,时间宜在餐后1h进行。原则是以不出现心悸、气短、大汗淋漓为宜。避免感冒。注意一次运动量不要太大,日常生活中学会“惜力”,即运动量和强度不要超出身体力行的最大量,最好有5分力,只使用3分,这样利于心脏储备。注意清洁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最好不到拥挤的公共厕所。孕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进食后均应刷牙,用软毛牙刷。预防各种感染。
2.4 加强母儿监护 应有内科医师及产科医师合作。定期产前检查,正确评估母体和胎儿情况,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动态观察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及时终止妊娠。孕20周以前,每2周查1次;孕20周后,每1周查1次,重点评估心脏功能及胎儿宫内情况。妊娠36—38周入院待产。指导孕妇每日观察出入量并记录,特别注意每餐食物中的含水量(参照食物含水量表),注意出入量的平衡,如果出量少于入量500ml以上,且有轻微心悸等症状,及时就诊,以防出现心衰。教会孕妇自测脉搏及胎动。每2—4小时听胎心1次。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数不少于3次,12小时内胎动累计数不得小于10次。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保持正常的体重增加,每月不过1.5kg为宜,整个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12kg以内。
3 讨 论
心脏病孕妇应利用方方面面的知识和力量来确保自己的健康,加强自身护理,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使其生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达到预防并发症,母婴安全、健康分娩的目的,对于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小菊,梁志金.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的研究近况[J].护理学杂志,2009,24(9):83—85.
风温是外感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热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具有起病急,传变迅速,易于逆传心包等特点。可涉及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等急性疾病。
病因病机
(1)冬季气候反常不寒而暖,或春季风气当令阳气升发,均可使风邪从热化,成为风温之病邪。
(2)人体由于起居不当、过劳伤正、素体虚弱等导致卫处机能低下,而感受风温病邪而发病。
(3)风温阳热之邪,易伤津液;病情变化迅速,病位常不限于肺卫而传里。若邪热炽盛,正气又虚,病邪可由卫分直传营血或心包则为逆传;热邪内陷,则出现正虚欲脱的重证。
养生指导
(1)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2)春冬季节注意随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局面,注意冬寒春温的影响。
时间:2015-02-16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讲人:杜艳丽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病史
一、现病史:9床患者,张继成,男,84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不适1月余”入院。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咳嗽咳痰,伴双下肢重度水肿。于2月3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较前下降,二便正常,休息差。入院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四级”。
二、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无外伤、血制品使用史、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无。
三、查体: T36.4℃,P88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神志清,强迫性端坐体位。口唇指端紫绀,双下肢重度水肿。听诊:心率88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正常。
四、辅助检查:(1)心脏彩超:右心增大,三尖瓣中大量反流,主动脉瓣钙化伴少中量反流,少量心包积液,中度肺动脉高压。肺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基本正常,动脉血气回示:pH7.31,二氧化碳分压72mmHg,氧分压72 mmHg。脑钠肽8165pg/ml。(3)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RBBB,ST-T倒置。
五、治疗:入院后给予心内科一级护理,报病重,陪护1人,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心肺循环、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治疗。2月4日晨急查血气分析回示:二氧化碳分压:82 mmHg急请呼吸内科会诊:医嘱给予抗炎、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应用,定期复查血气。2月12日 血气回示:PH7.38,氧分压50 mmHg 二氧化碳分压44mmHg,医嘱停用呼吸兴奋剂,生化回示:血钾2.93mmol/L,白蛋白49g/L,医嘱给予补达秀1.0gtid,口服,人血白蛋白输注。
相关知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定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二:病因:(一)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及先天性肺囊肿所并发的肺气肿或肺纤维化。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等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脏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排痰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高压,进而发展为肺心病。
(三)肺血管疾病
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而发展成为肺心病。
三: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活动无耐力、下肢轻微浮肿。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右心衰竭,下肢水肿明显,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等。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X线检查:除原有肺疾病及肺部感染的体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症,右心室增大症,皆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2: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电轴偏右、肺性P波,也可有右束支传导阻滞。3: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室血流及右心室壁厚度,及右心扩大等。
4:血气分析: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当PaO2<60㎜Hg,PaCO2>50㎜Hg,时,提示呼吸衰竭。
5: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全血及血浆黏滞度增加,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五:治疗要点:
1: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2: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纠正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利尿剂:具有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室容量负荷,消除水肿的作用。血管扩张药:可是肺动脉扩张,减轻右心室压力负荷,如钙拮抗剂和前列环素。正性肌力药。4:控制心律失常。
5:抗凝治疗,防止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六:护理诊断及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血管阻力增高引起肺淤血、肺血管收缩导致肺血流量减少有关。
措施: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其温度、湿度适宜,每日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15-30min,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为50%-70%。
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
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同时向病人说明其意义和目的。
指导病人有效的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及缩嘴呼吸。
鼓励病人积极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痰多粘稠、体质虚弱咳嗽无力有关。措施:向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指导其进行有效排痰技巧。
观察相关因素,并消除或减少相关因素,使痰排出。排痰前向病人解释并协助其翻身、拍背、自外向内,由下向上。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3:活动无耐力
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措施:有计划地进行护理、治疗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从而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时间。
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将常用物品放在病人易拿到的地方,尽量减少病人体力消耗及病人的活动量。
给予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鼓励少量多餐,以减少用餐时的疲劳。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药,减轻心脏负荷,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4:体液过多
与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灌注量减少引起排尿减少。
措施:
1给病人讲解饮食与水肿的关系,以及有关限制饮食和饮水的必要性。
2将下肢抬高,增加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3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及摄入量。
4指导病人进食,避免摄取含钠过高食品,嘱病人进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低盐饮食。
5遵医嘱指导病人服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5: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电解质紊乱 措施:a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b吸氧护理: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氧流量1-2升/分,防止高浓度吸氧抑制呼吸,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C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应用,注意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大量使用呼吸兴奋剂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悸、呕吐、震颤、颜面潮红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
D病情观察:定期检测动脉血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昏迷等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E复查生化,对症处理。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长期卧床有关。
措施:建立压疮风险评估单,班班交接班,检查受压皮肤的情况。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与呼吸困难、疲乏等引起食欲减退有关。
七:出院健康指导:
1:坚持长期家庭氧疗,注意用氧安全,防火、防热、防震、防油。
禁烟酒,避免吸人刺激性气体。
2: 饮食指导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增加纤维素,控制碳水化合物插入量,预防便秘而引起呼吸困难。
3:预防感染
对于老年患者,应当积极预防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消除对呼吸道的刺激因素。主要包括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远离危险因素,尽量避免去交通拥挤及多雾的地方,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如油漆、清洁剂等。还应改善家里的环境,保持房间温湿度适宜,避免过冷或干燥的空气,防止呼吸道痉挛。4:药物治疗
: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继续服药。5:定期随访。护士长总结:
分享者:广医二院 妇科 李彩婵
时 间:2017
一、病史汇报
1.基本情况:黄xx,29岁,2016-16-6收入妇科。2.主诉:停经52天,下腹痛5天 3.诊断:①异位妊娠。
4.体查:T :37 P :119次/分 R:20次/分 BP:103/79mmhg,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外阴发育正常;白带不多;,无明显溃疡,出血点、宫颈无明显肥大、无举痛;宫体正常大小,前位、质中、压痛、宫体前后壁无触摸结节、宫体活动好;双附件区增厚,有压痛,右附件区压痛明显。
二、诊治经过
6-6 行妇科B超检查,盆腔杂乱回声待查,范围约44mm*28mm,盆腔不规则液性暗区,74mm*29mm回声欠均匀。考虑异位妊娠待排。6-6 完善术前准备,备皮及交叉配等。
6-6 在手术室予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输卵管切术+部分宫角切除术,术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注意阴道流血情况,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每天身体需要液体量,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6-7 术后第一天,患者无阴道流血,无头晕、头痛,肛门未排气,指导患者床上翻身,导尿管通畅,尿色清。腹部切口无渗液,腹部敷料干结。于除尿管,患者自解小便,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每天身体需要液体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6-8 术后第二天,无头晕、头痛,无腹痛及阴道流血少,肛门已排气,指导患者饮食半流,腹部切口无渗液,腹部敷料干结,予益比奥皮下注射。
6-9 术后第三天,患者一般情况可以,无腹痛及阴道流血,大便已解,小便通畅。指导患者饮食普食,腹部切口无渗液,腹部敷料干结,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予益比奥皮下注射,补充每天身体需要液体量。
三、目前情况:患者一般情况可以,无腹痛及阴道流血,大便已解,小便通畅。
指导患者饮食普食,腹部切口无渗液,腹部敷料干结。.四、检验检查情况 1.实验室检查报告:
6-6 WBC:15.54x10E6/L;HGB:95G/L;HCG:949.46U/L;PGN:20.70NMOL/L 6-8 WBC:6.63x10E6/L;HGB:64g/L;HCG:240.40U/L 2.影像学检查:B超:盆腔杂乱回声待查,范围约44mm*28mm,盆腔不规则液性暗区,74mm*29mm回声欠均匀。考虑异位妊娠待排 3.动态血压情况: 6-6入院时:103/79mmHg;
6-6手术前:95-113/71-79mmHg,术后:92-116/57-70mmHg;
五、术后护理(-)护理评估: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 1)患者的年龄29岁,职业无业 2)病情情况:停经52天,下腹痛5天 3)既往史:无
4)婚姻史:未婚未育。4)服药:无 二)护理诊断:
1、疼痛:手术伤口有关;
2、潜在的并发症:出血与手术创伤有关;
3、在的并发症感染:与手术伤口及留置导尿管有关; 4部分生活自理缺陷:与手术及术后疼痛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知识。三)护理目标:
1、患者疼痛减轻
2、术后出血少
3、患者感染得到控制
4、患者能部分自理生活
5、患者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识及术后护理知识
(四)护理措施:
(一)患者麻醉清醒后有轻微的伤口疼痛,可不使用止痛药物严重疼痛应立即报告医生。患者肩背疼痛或腹胀痛时,则协助患者勤翻身,多活动,适当局部按摩和热敷或腹壁轻轻加压,将气体排出。可协助患者取膝胸卧位,让气体上升向盆腔聚集,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胀痛难忍,按医嘱使用镇痛剂缓解疼痛。
(二)患者术后回病房,护士要及时观察穿刺孔敷料有无血液外渗、皮肤有无淤血肿块及阴道流血等,若伤口敷料有血液应及时更换敷料并给予压迫止血,24h内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病人面色、神智、肛门有无坠胀感。
(三)预防感染 合理应用抗菌素。严格按无菌技术清洁伤口和更换敷料。监测患者有无感染症状和体征,定时测量体征和脉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四)协助患者术后床上翻身,把生活用品放置患者可接触的地方,方便患者使用,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五)向病人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护理,解答患者的疑问,发放相关疾病宣教资料。
六、现在护理要点:
1、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公园漫步,避免重体力活; 2.保持心情舒畅,遇事自我开解;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65例, 初产妇59例, 经产妇6例;心功能Ⅰ级、Ⅱ级56例、Ⅲ级、Ⅳ级9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3例, 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 病毒性心肌炎3例, 风湿性心脏病5例, 原发性心肌病3例, 围生期心肌病2例, 心律失常24例, 妊娠合并其他心脏病5例;剖宫产43例, 阴道分娩22例;心力衰竭12例。
1.2 结果
6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中, 64例顺利渡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 且孕产妇未发生感染和心力衰竭, 1例在分娩后2 h内发生心力衰竭, 2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轻度窒息, 均经及时处理, 成功抢救, 无早产儿发生, 无一例母婴死亡, 母婴健康状况良好, 均平安出院。
2 护理
2.1 妊娠期的护理
①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病情严重, 多数病人存在心情急躁、紧张、惧怕心理, 而过度紧张、焦虑, 可增加心肌耗氧量, 加重心脏负荷。因此, 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 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 加强情绪控制, 避免不良刺激, 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 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让他们了解目前病人的心身状况, 减轻其心理负担,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②症状与体征的观察。助产师除及时了解掌握病人一般产科情况外, 应重视孕产妇的主诉及临床表现, 识别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 病人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促;休息时心率>110/min, 呼吸>20/min, 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或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 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 咳嗽后不消失, 应考虑有早期心力衰竭[1]。立即通知医生, 并协助病人半卧位, 高浓度面罩吸氧, 遵医嘱予强心剂, 毛花甙C 0.4 mg加入5%葡萄糖20 mL, 缓慢静脉注射, 必要时4 h~6 h重复给药0.2 mg毛花甙C;呋塞米20 mg静脉注射以减轻心脏前负荷, 酚妥拉明可减轻心脏后负荷, 尤其适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病人, 产程开始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3];心力衰竭纠正后, 尽快终止妊娠。同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悸、头痛、视力模糊等药物毒性反应[4]。
2.2 分娩期的护理
为孕妇提供一个舒适、宁静的环境, 让其绝对卧床休息, 协助其左侧卧位, 吸氧, 以防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做好病人思想工作, 解除紧张状态, 说服产妇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子宫收缩、胎头下降及胎儿宫内情况, 并遵医嘱, 适时提供吸氧[5]。做好结束分娩的一切准备工作, 准备好抢救母婴的药物, 胎儿一旦分娩, 立即压迫宫底, 在产妇腹部放砂袋, 加压以防腹压突然下降而发生心力衰竭, 为防止产后出血过多, 可静脉或肌肉注射缩宫素, 遵医嘱酌情使用地西泮、盐酸哌替啶等, 防止产后出血。加强术后腹部切口的清洁护理。
2.3 产褥期的护理
产后24 h内, 需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其半卧位或左侧卧位并根据情况吸氧, 30 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 记录1 d的出入量, 密切观察, 防止产后出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6]。有早期心力衰竭症状时, 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饮食宜清淡, 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以免用力排便引起心力衰竭或血栓脱落。心功能Ⅲ级以上者不宜母乳喂养。不宜哺乳的产妇, 采取人工喂养, 但应注意奶粉的配制、容器的选择和消毒。根据心功能情况, 安排渐进式活动计划。同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及时缓解产妇和家属的心理压力。坚持低盐、高蛋白饮食, 适量的蔬菜和水果。控制好产后感染, 遵医嘱适时使用抗生素, 每天擦洗会阴部1次, 以保证会阴清洁、舒适, 并注意恶露变化。随时指导病人家属做好婴儿脐部护理及沐浴等。恢复好并出院的孕产妇应注意适时的休息和活动、适当的饮食。产后30 d门诊复诊继续治疗, 产后80 d可以放置节育环[7]。
3 体会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妇产科严重疾病, 妊娠可加重心脏病的发展, 分娩时属于高危病人的范畴[8]。严重时可随时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护理, 减轻心脏负担, 对其胎儿、产程进展及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记录, 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观察和操作护理, 使心脏病孕妇顺利渡过孕产期。对患心脏病妊娠的孕妇, 加强孕期产检和家庭的自我监护, 做到预防和治疗同步进行, 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并发症和婴儿病死率必需的。同时注重护士理论知识、素质、护理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慧军, 江晓君.149例孕产妇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 (12) :2354-2355.
[2]吴荣霞, 朱彩云.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J].甘肃中医, 2003, 16 (9) :33.
[3]易晓燕, 陈菊, 吴红.妊娠合并心脏病4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11) :2697-2698.
[4]张利伟.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J].中原医刊, 2000, 27 (4) :63-64.
[5]关北平, 吴京来, 谢春媚.10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围生期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6 (2B) :403-404.
[6]梁改花.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08, 6 (11C) :3094.
[7]李娇娥.一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S].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8:131-133.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合并妊娠即已知有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占20%,GDM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者,占80%。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亲及胎儿均产生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占妊娠的1%-2%[1],需引起足够重视。妊娠合并糖尿病引起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科感染、畸胎儿、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6例,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例患者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6例;妊娠24-34周,年龄19-40岁,其中糖尿病合并妊娠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12例,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同时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3例。
2 治疗与转归
对16例进行血糖监测,定时定量进餐,早期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空腹3.3-5.6mmol/L,餐前30分钟3.3-5.8mmol/L,餐后2小时及夜间4.4-6.7mmol/L。早晚餐前各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对于餐后2小时及夜间血糖不达标者加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应用小剂量正规胰岛素0.1u/kg.h静滴,酮体转阴后改皮下注射胰岛素,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降血压。通过治疗,1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3 健康教育和护理
3.1 心理护理 一方面部分病人把妊娠合并糖尿病与普通糖尿病同等看待而掉以轻心,或急于求成,致使血糖控制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糖尿病本身及使用胰岛素治疗而担心胎儿畸形、早产、死胎,或担心使用胰岛素后会产生终身依赖,常有焦虑及抑郁情绪。因此,要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向其介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孕期血糖稳定的重要性及降血糖治疗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消除她们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恐惧,使其理解并积极配合系统治疗,同时提供舒适、安静、温馨的环境,让孕妇保持心情愉快,最大限度减轻甚至消除焦虑及抑郁情绪。
3.2 膳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2],既要求合理的饮食控制,又要求膳食平衡,才能达到热卡要求及饱腹感。妊娠初期一般不需要增加热量,中、后期必须依照孕前所需的热量,再增加300大卡/天,以蛋、牛奶、深红色肉类、鱼类及黄豆制品等富含高生理价值蛋白质为主。为维持血糖值平稳及避免酮血症之发生,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所以建议少量多餐,且母体空腹太久时,容易产生酮体及发生低血糖,宜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睡前要补充点心。在可摄取的份量范围内,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以糙米、新鲜蔬菜、水果等,如此可延缓血糖的升高,帮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较有饱腹感,但蜜枣、葡萄干等含糖高水果要严格控制。牛奶对补充钙质有帮助,可适度服用,以每日2-3杯为宜,过多服用牛奶也会引起血糖升高。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减少腌渍、肥肉及油炸类食物等。
3.3 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可降低血糖,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保持体重增加不至于过高,有利于血糖控制。运动前要有热身运动,运动要有规律,整个妊娠期均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发生流产或早产,活动强度仅限于有氧代谢运动,可根据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运动方式,如孕妇操训练、散步、中速走,以身体无不适及心率或脉搏控制在130次/分为宜,持续20-40分钟,每天一次,在进餐1小时后进行较合适,应避免在空腹及胰岛素剂量过大的情况下运动。有氧运动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环,分娩时有利于胎儿娩出[3]。
3.4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控制血糖的前提,只有通过恰当的血糖监测,才能保证各项治疗措施安全、有效地进行。常用监测方法是床边指尖血糖测定。对于血糖相对稳定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定期监测,一般要求测量空腹、早中晚三餐后2小时及晚上睡觉前5次血糖;对于血糖尚未稳定的患者应再加测量三餐前3次血糖和凌晨2到4点之间的1次血糖;当患者出现高血糖、低血糖症状及酮症酸中毒时,需随时测定血糖。规律的血糖监测是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特别是在应激、感染、胰島素用量改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强监测血糖,同时也应定期监测尿酮、血脂、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为医疗、护理提供依据。
3.5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在运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干预后,如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未达标,则需要使用胰岛素来调整血糖。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胰岛素样物质增加,使得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降低,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就必须相应增加,一般妊娠胰岛素需要量比非孕期增加50-100%,每人的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故在胰岛素用量上必须高度个体化[4]。使用胰岛素要注意如下几点:①使用剂量要准确,使孕妇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②注射时间要适宜,使用中效胰岛素要在餐前30-60分钟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则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③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可选择双上臂外侧、臀部、大腿外侧、腹部两侧,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皮肤发红、皮下结节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反应,出现时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同时予局部热敷及理疗等处理;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时,要观察患者有无晕针表现,注射后有无进食欲望强烈等低血糖的早期表现,出现时立即进行床边微量血糖检测以明确诊断,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汇报医师,给予葡萄糖口服,切勿等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严重时方引起注意,特别是增加胰岛素剂量时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提前做好各种预防措施。
3.6 预防感染 患者由于白细胞功能性缺陷,孕妇抵抗力下降,发生感染的机会相应增加,尤其是会阴部、生殖道、泌尿道等感染增加[5]。此外血糖、尿糖增高亦作为细菌的培养基而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营养不良、脱水造成组织修复能力降低,更易诱发细菌感染。故需加强卫生宣教,勤换洗,注意卫生。做好病房的消毒和通风,提醒患者不串病房以减少交叉感染。护士注射和穿刺等要严格无菌操作。
3.7 出院指导 出院前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要遵医嘱坚持应用胰岛素,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继续应用降血压药物,劳逸结合,注意卫生,合理饮食,定期复查。指导患者或家属识别低血糖反应及应急处理,教会自测血糖及正确使用胰岛素笔。
4 小 结
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科学护理指导下,通过心理护理、膳食指导、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应用胰岛素治疗、预防感染等系统、规律护理,最大限度减轻甚至消除焦虑及抑郁情绪,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保障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蔡红,孙虹,沈利娟.糖尿病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围生期处理[J].护理研究,2005,19(10):2029.
[2] 陈洪涛,宋小花,等.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5):426.
[3] 夏超,徐桂华.妊娠期糖尿病运动疗法研究[J].护理研究,2008,4(22):945.
[4] 王晨虹,袁荣.妊娠期胰岛素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10.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3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妊娠28~40周;8例合并子痫前期,年龄22~40周岁;24例行剖宫产术,12例经阴分娩,臀位4例,巨大儿13例。
护 理
心理护理: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心情是复杂的。妊娠能影响糖尿病,糖尿病也能影响妊娠。许多学者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人群中,焦虑与忧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所以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这些脆弱人群,除特别需要外,不要施加治疗措施,一般创造心理疏导,针对孕妇目前心理状况科学认真分析及解释,给予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并对孕产妇及家属介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孕期血糖控制稳定的重要性和降糖治疗的必要性,得到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使孕产妇得到系统支持治疗,保持心情舒畅,从而帮助孕产妇缓解和减轻甚至消除焦虑及抑郁情绪。
饮食调节指导:饮食调节治疗是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基本措施,理想的饮食既能提供维持妊娠胎儿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量和能量,又不引起餐后血糖过高。预防酮症,保持孕期正常的体重增加,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少食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谷类食物、瘦肉、新鲜蔬菜、瓜果,特别是多食苦瓜,因为苦瓜有类似胰岛素的生理活性。提倡少食多餐,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含酒饮料等。进食定时定量、多样化,不仅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谢,还能调节胰岛素的剂量,而不发生低血糖或严重的高血糖。因此在治疗期间要加强饮食指导,帮助孕妇及家属提高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认识,严格执行饮食治疗。
胰岛素治疗护理:通过饮食治疗血糖仍不能达到正常水平者,需要应用降糖药物,而降糖药物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因此妊娠期间主张应用胰岛素治疗,以减少巨大儿、新生儿损伤及剖宫产率,妊娠期胰岛素用量应根据病情及孕期进展而调整。胰岛素有短效、中效、长效和超长效,其起效和维持时间各不相同,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先抽短效再抽长效,并充分摇匀,用药须遵医嘱精确计算,注射部位多在腹部、上臂外侧、臀肌上部,采用皮下注射法在餐后30分钟用1ml针管注射,剂量要准确,防止发生低血糖。用药期间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颤抖、有饥饿感甚至昏迷等,须急测尿糖、血糖。尿酮体,以确定有无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立即饮糖水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并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分娩后由于胰岛素水平迅速下降,遵医嘱于产后24小时内将胰岛素的用量逐渐减量,并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
加强孕期管理:3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即转入高危门诊,由有经验的产科、内科医生积极配合治疗,经常进行尿常规、尿糖、血糖血生化的监测,并定期做B超检查了解胎儿情况。产检频率28周前每月1次,28~36周每2周1次,36周以后每周1次,如有异常则增加检查次数,必要时住院治疗。本组8例同时合并产前子痫,根据胎儿大小、胎盘功能和血糖控制情况,指导孕妇适时住院,做好严密监护。
坚强产前监测:妊娠合并糖尿病不是剖官产手术指征,但有合并症者除外。如产科估计胎儿宫内窘迫、产前子痫重度,首选剖官产术。手术时首选硬膜外麻醉,无剖宫产指征者均可通过阴道分娩。由于宫缩消耗大量糖元,疼痛使产妇进食减少,故应严密观察产程、缩短产程、给予持续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监测血糖、宫缩、胎儿胎心变化情况,避免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酮症酸中毒,防止产后出血。
做好新生儿护理:糖尿病产妇娩出的新生儿均按高危儿处理,24小时严密检测,查血糖、血钙、血镁,注意有无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观察有无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妊娠合并糖尿病时,高浓度的血糖通过胎盘达胎儿血循环,胎儿的高血糖使胎儿红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加,产生激发性胰岛素血症,引起低血糖。因此新生儿出生后20分钟开始喂25%~50%GS糖水,早吸吮,并注意保暖和吸氧,同时做好母乳喂养指导。
做好产后护理:由于产时消耗或术后禁食,患者进食量明显减少,再则胎盘的娩出,使体内抗胰岛素的激素迅速下降,易产生低血糖,所以应鼓励产妇进食,并定时测尿糖、血糖、尿酮,遵医嘱正确及时应用胰岛素。严密观察有无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发生,糖尿病产妇因血糖高使血液渗透压增高,而抑制白细胞的巨噬能力,降低了对感染的抵抗力,易发生各系统感染。因此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以利于恶露排出,保持腹部及侧切刀口清洁干燥,同时注意口腔、泌尿道及会阴清洁,每日2次用0.5%碘伏擦洗外阴,勤换卫生纸,做好卫生宣教,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产褥期禁止盆浴、性生活,每日侧体温、脉搏、呼吸4次,另外做好產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时排空乳房,防止乳腺炎发生。
出院指导: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做好出院宣教,帮助其制定自我护理计划及支持系统,指导产妇随访,遇有发热、恶露持续不净、尿糖变化时及时复诊,做好避孕措施。产后42天母婴健康查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适当运动和体育锻炼,做好自我监护,自测血糖、尿糖,产后6~12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减少慢性病变和并发症的发生。
讨 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要做好心理护理,鼓励她们坚持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争取使用胰岛素并说明胰岛素是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同时向其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帮助她们正确认识此病,消除焦虑、不安、抑郁等不健康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护理干预及治疗,36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因此,加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围产期母儿监护,可降低孕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马玉茹.63例糖尿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分析护理研究2001.15(2):103~104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推荐阅读:
妊娠高血压的护理查房06-0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05-24
妊娠期高血压护理查房11-04
银行合并协议09-08
合并同类项的教案07-26
合并公司设立合同范本09-09
卫生和计划生育合并10-14
《合并同类项》说课教案06-03
9.5合并同类项教案06-03
保险公司收购合并管理办法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