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精选10篇)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1

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西庄小学

孙兆财

内容摘要:

我认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关键,因我国农村地区比较广泛。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目前有“四少”——经费少、人员配备少、体育活动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少,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在我们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远远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尤为突出。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

我说的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其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落后状况迫在眉睫。

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宣传体育教育,为体育教育鼓与呼,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这个薄弱的环节。

1、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5、学校要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6、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多给体育教师让路,开辟途径,自主研究教好体育课程之方法。

我认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关键,因我国农村地区比较广泛。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目前有“四少”——经费少、人员配备少、体育活动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少,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特别是村办小学体育经费年投入不足千元,人均不足5元;中学的经费投入相对多一些,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购置的器材本身就低质低价,加上自然损耗和人为损坏,更是雪上加霜。在运动场地上,多数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台,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因此,学校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在我们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远远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尤为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外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体育器材方面的管理也常常不能得到重视,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

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在农村中小学,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一些村办小学,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兼职来上体育课。例如本人既教语文、体育、还担任品社课、音乐课,忙的不亦乐乎。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这样的体育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我说的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其现状令人担忧。因为体育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游离于教育之外,从而使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身体素质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越来越明显。因此,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落后状况迫在眉睫。我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各位教师、家长及社会各届要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宣传体育教育,为体育教育鼓与呼,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这个薄弱的环节。

1、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开展教学评估有利于强化教育质量意识,有利于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有利于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全面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对那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坚决采取整顿措施。只有评估体系得到有效建立,才能解决教育经费极度短缺这个农村教育瓶颈,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将会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5、学校要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和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2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师资薄弱

语言教学就等同于师生交流, 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 所以教师的师资力量, 知识素养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农村小学任教的教师的知识力量都非常薄弱, 大多数教师都是兼职教师, 并不是英语专业教师, 对于英语的一些专业知识只是略有耳闻, 并不懂其中的道理和本质, 还有的农村学校英语教师人数少, 许多教师都是任教多个班的教学, 还有的是由于英语教师人数不足就让其他专业科的教师兼任英语教师, 这样就让英语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 再加上教师由于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师导致忙于批改作业, 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英语、钻研语法, 这样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这样的教学状况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严重危害到学生的学习质量, 对学生以后中学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与以后的中学英语知识严重脱节。

2.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参与度不高

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生活在一个落后的地方环境里, 导致学生的性情胆小, 言行举止都十分拘谨, 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不积极, 课堂气氛不活跃, 在语言学习中必须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 否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的, 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感。除此以外还有教师教学方法不正确, 在教师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师开始, 时间就成为教师最短缺的问题了, 由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案, 所以教师只能是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 在学生对英语内容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又开始新的内容, 这样完全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 在课堂上开小差、昏昏欲睡等现象比比皆是, 这种学习气氛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 实际上气氛好的课堂师生的学习都是非常融洽的, 学习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而学习气氛不乐观的课堂会使教师的教学态度下跌,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还有就是上课策略不科学, 上课时期仍然用普通话进行讲解, 完全忽视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二、解决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

1.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培训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现在是大势所趋的事情了, 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就必须要增强自身的知识修养, 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知识。目前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还远远达不到英语教学的水平, 对于在职的英语教师进行深入化的培训是势在必行的了, 对于教师要注重培训其授课能力、对英语知识的深度, 拓宽教师的知识面, 让教师接触到新的英语教育方式, 对于教师的英语能力的培训教育局可以统一安排, 利用假期培训上课, 安排教师到英语教育好的地方进行学习和探讨教育心得, 还有到中学去调查中学的英语教学, 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与中学衔接, 降低学生因为转变教学方式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几率, 同时淘汰一些阻碍英语教育发展的制度与措施, 不但从师资力量上进行改革, 还要对农村小学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想要改变农村小学英语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就要从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用英语复述出来, 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开设英语角活动, 邀请一些外语教师和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或者抓住学生好奇、爱动、好模仿的心理去做一些关于英语的游戏, 利用其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 教师还要对学生多做鼓励,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 利用学生爱表现的心理, 让学生通过和同学的比试来完成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英语教学事半功倍。

从某种程度来说, 小学教师比初中教师还要重要, 因为小学教师是起到一个启蒙的作用, 因此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问题的纠正就是为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打下基础, 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摘要:英语作为当今国际上运用得最广泛的语种之一, 已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实施推广。如今,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方法和效果备受关注, 但在农村小学中, 英语教育的实践并不理想, 在课程的开设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教育资源的问题上也是严重短缺的, 因而限制了英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3

一、中小学生存在的差异

1.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心理和生理特征也不同。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很高。上课时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开口,不怕出错,课堂气氛好。学生会与不会老师很清楚。而初中学生则不同,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日趋成熟,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功课的增多,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慢慢消退,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学生会与不会只有通过考试老师才能知道。

2.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小学课堂上知识含量小,难度也低,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到了初中阶段,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到语言的扩展和运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以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度和转移。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英语的教与学就会相脱离。

3.多年来,小学英语一直被作为副科对待,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初中英语是中考的必考学科,占的分值比重与数学语文两科同等,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这一学科都非常重视,而学生转变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则需要一个过程。

4.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英语学习者自身的因素。比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外界影响少,较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英语有了较长时间的接触,不再感到新鲜和好奇了。因此,一些学生出现了一些消极情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初中阶段偏科现象和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

二、解决办法

1.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要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情绪。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精心备课,上好课,课后多交流、多反思。在课堂上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情绪,比如进行一些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竞赛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2.因材施教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上,要分层次要求,布置弹性作业,使学困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任务。也可以采取降低梯度的方法,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获得成功。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在教学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教育教学材料。

3.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调整

英语课标,将学习策略做为一项课程目标,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认识,并对学习策略进行培养,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并有效地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4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被许多教师所应用。但是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重形式,轻实质,存在分组的不科学性,课堂喧哗,小组内发展不均衡,忽视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评价不合理的问题。对此,必须采用有效的合作方式,建构合理的合作小组,以及应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综合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近年来被广泛推崇和应用。它对于改善班级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批判思维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要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在接触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笔者就目前小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1.分组的不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一般采用前后桌同学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既简单又省时,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小组成员的差异,包括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有可能造成有些小组热闹非凡,而有些小组则是鸦雀无声,达不到合作的效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个人喜好的感性思维在他们的主观判断上起了决定作用,很多学生有可能会对现有的分组不太满意,造成组内成员不能友好相处,使小组处于名存实亡的尴尬局面。

2.课堂喧哗。

小组合作学习会带来较传统教学更大的噪音,这个问题在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上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英语课上有时可以看到,教师还没有交代完合作的事项和内容,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自由讨论。例如,公开课上,教师的任务是“Howtomakeapumpkinlantern?”教师将学生分小组制作南瓜灯,并观看诵读南瓜灯的制作片段和英文解释,但学生的注意力早就被南瓜所吸引,根本无暇顾及教师的提示,到最后是一群学生说着中文,做着南瓜灯,成了一堂英语课里的手工劳动课。这就造成表面上是看似热闹,而学生却没有掌握和巩固已学知识,没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小组发言人固定,忽视个体独立思考。

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会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作业,而某些小组成员却无所事事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搭车”。当小组只有一项作业、只交一份报告、只完成一份作业单和只提交一个设计方案的时候,这种现象常常会发生。在小组英语课堂上则更多地表现为:小组合作表演对话,部分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对话表演中,只说几句礼节性的口语,而活跃的学生则是滔滔不绝,小组合作完全变成了个人的表演。一些需要学生共同表演的对话也往往是小组成员中学习较好的学生给事先编排好的,部分学困生则依赖于这些同学,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4.小组合作评价不合理。

教师给予学生的小组评价往往是在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给小红花、小星星等的类似奖励,但是小组代表的发言只能代表其个人意见,教师的评价就存在了片面和不完整性。而且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时间能力进行评价,缺少对寡言少语学生的关注,导致不爱说话的学生更加不喜欢发言,造成恶性循环。

二、解决对策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优化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呢?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理论经验知识,以及结合本人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优化分组的人员

每个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好、中、差来分配,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间必须建立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只有在明白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意义后,他们才会和睦相处。强调小组间的稳定,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组作业上,而不是摆脱小组。当然,也有个别学生需要教师不断提醒他们,使他们明白,藐视合作、取笑他人、拒绝帮助别人是不可取的,也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意识建立,在低段学生中尤为重要。对于合作优胜的小组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这样学生的反应也就不同了,如果个别小组确实不能合作,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调整。

2.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学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就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从教师方面出发,在课堂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班级的所有活动都停下来,提示学生要小声说话,或者给予纪律好的小组一定的奖励。

从学生方面出发,小组内分工明确,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组长由组织能力强的人担任,负责分工,组织成员间进行有序的讨论;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则将本小组的合作情况归纳总结,在班级中交流汇报。通过设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组成员既承担个人职责,又要相互配合支持,发扬团队精神,有效完成任务。

所以,教师在平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的合作习惯,这样在上课时就会井然有序,避免混乱现象的发生。

3.任务落实到个人

针对“搭车”现象等问题,解决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作业中都负责承担独特的一部分任务,或者就是使学生各自为他们的学习负责。举例来说,对于小组的奖励是以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测验得分的总和为依据的。例如在英语对话中,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不仅要看对话的效果,还要关注成员的参与度、难易度。避免一个学生讲了一大堆,而大部分人只是当个配角。由此,小组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学会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逃避责任的人,没有“自由乘客”。对于任何一个小组来说,忽视小组中的任何一名成员的做法,都是得不偿失的。

4.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应以小组为主。合作学习是种群体的学习,也包括个人的学习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成绩好的学生是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否能带动小组里的学困生,积极配合。无论是对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只要在学习中有良好表现,教师都应给以及时的评价。对于原本只能说单词的学生,现在如果能说句子了,无论对错于否,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使他有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应该注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除了教师的评价外,小组内的同学也可以进行互评、自评,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促。教师可以采用全班表扬、小组加分,评选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最佳发言人等多种形式,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5

[摘要] 英语是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全球有4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或第二语言来使用,世界上有大量的国家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和使用,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来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英语!《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由教育部公布并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城乡试行。几年来,农村小学在英语学科的教学及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英语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小学英语课程在我省的发展仅有短短的6年。2001年,我省结合实际制定了《积极推进我省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提出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步骤是:“2001年秋季,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2003年全省城市和县级城镇以上小学、2005年全省所有小学开设英语课”。截止2006年秋,城市和县级城镇以上小学三年级起已全部开设英语课程,农村开设英语的学校数已超过90%。但是毕竟城乡之间还是存在着差距,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弊端,还需要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一)学校对英语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语文、数学是主科,是无可争辩的。至于英语,有条件就开设,没条件就不开,也属正常。有些学校即使开了课也只是摆摆花架子,装装门面,而不进行认真的教学研究与管理。

(二)师资力量不适应英语课程要求

农村小学教师的总体状况是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年龄老化,学科不配套。由于小学英语专业教师奇缺,许多学校只是无奈地安排非专业英语教师应付,加之农村小学缺少英语教学应具有的现代手段,教学信息相对比较封闭,必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中学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偏差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的基础,英语学习重在对“第二”语言的感悟,激发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自幼培养“听说”的能力,避免成人化英语的“高知低能”和“哑巴英语”。而现在中学英语教学是强势的“应试英语”,中小学英语教师难以做好和谐地衔接。

(四)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

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

(五)校外没有英语氛围

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三到四次,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并且有些学生甚至在英语教师上课说英语时,起哄或吵闹,这又影响了其他学生英语的习得。而且,目前农村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说是没有。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六)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

家长们或许都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的事,小学里只要学好语文、数学等最基础的科目就足够了,更何况一年级的孩子才六、七岁,他们在学汉语拼音时还有很大的困难,再来个英语,不是要分不清楚了吗?因此,当孩子满怀喜悦地向父母讲述对学习英语的好奇时,在取得进步向父母邀功时,父母们缺少鼓励,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而是心怀疑问:“这么小的孩子,能学好吗?”而有的家长则是虽然也能认识到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家长的英语水平一般都很低,尤其农村学生家长。当年他们都是上初中时才开始学习英语,且大多是英语学习的“失败者”或“逃兵”,对英语学习有一种畏惧和说不清的酸楚乃至抵触心理。他们虽然明白学习英语很重要,但学好太难,甚至认为我们十几岁时开始学都学不好,现在孩子从三年级(不足十岁)开始学也太难为孩子了。

(七)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英语是种活泼的语言,小学生一接触到时往往会满心欢喜,兴奋不已。可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越学越难,越学越枯燥,越学越没兴趣,逐渐丧失了学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农村小学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二、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教学指导

小学英语是启蒙和入门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开设英语课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宣传、认识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重要性,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形成了学好英语、重视英语的良好氛围。学校领导应多关注小学英语教学,着力解决一些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配备录音机、磁带等,积极为英语教学创设条件。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了电视机、教学光盘等,保障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英语教师整体素质

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英语课程的实施和改革的质量。我们应面向未来,把培训小学英语教师,学习和掌握英语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提升英语专业水平,当作一件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事来对待。采取业务主管部门宏观指导,相关部门配合,分期分批,先专职后兼职分类培训。培训时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训内容和指导思想应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究实效,把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训与专题研讨、交流、观摩有机结合起来。

(三)研究英语学科特点,营造氛围,加强教学针对性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说。英语技能的形成要依赖于课堂教学,但又不能拘泥于课堂。仅靠每节课40分钟,每周三课时的时间,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来说确实太少了。语言学习接触的“频度”比“长度”更为重要,并且语言的学习在于运用。针对农村较封闭的条件,较狭窄的学习途径,我们要利用一切时间,一切机会,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单词、句子在日常生活中交流运用,譬如可以在汉语中练习学过的英语,“我可以借你的pencil吗?”鼓励学生大胆张口说英语,与遗忘规律做斗争,营造英语“大课堂”、“大环境”。

(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许多英语教师固守传统观念,上英语课时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安安静静地听着,面无表情地读着,唯唯诺诺地应和着,这显然与英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目标相悖。时间一长,必然会泯灭学习兴趣,枯竭学习动力,把英语学习引入死角。在这一点上,首先要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只要克服信心不大,耐心不足,毅力不够等失败、挫折、焦虑心理,勇敢、顽强、信心百倍地对待英语学习,它就是件快乐的事,肯定能成功的事。其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活”“动”起来。做到每一节课任务的设计力求出新、出奇、出彩,要多样、多变、多解,尽量使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创设操练对话的语言情景,让课堂环境“轻松活泼”。

(五)改变单一的练习形式,采用灵活的形式进行练习巩固

“课堂精彩飞扬,回家隔天全忘”。这并不是学生的过错。小学生容易遗忘的心理特点,难以借助母语进行复习的学科特点,离校后缺乏语言操练环境的劣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如此尴尬的结果,在农村尤甚。所以,有必要给学生布置回家作业。但布置作业也需要技巧。枯燥无味的练习无法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进行练习。

1、改正错词

练习对象可以是几个独立单词,也可以是短文中的若干单词。这些单词中有几个字母(通常是容易错的原因字母)错了。要求学生找出来并改正。

这个练习具有挑战性,同时有针对性,符合学习理论中的强化理论。

2、看漫画,编对话

找一些四格连环画之类的趣味漫画,去掉文字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最近学过的语句编对话。如果有可能,和同伴一起表演。

这个练习的要点是要求学生使用学过的内容,促进学生回忆。连环画给予学生真实运用的情境,使练习变得有意义。如果和同伴表演,则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多种口头操练的方式

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小组合作,组与组问答,男女问答等一些口头训练方式是很常见的。课堂上尽可能的组织多种训练方式,加大学生口头输出的训练量,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六)教师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有“三心”

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学英语很费劲。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三心”:即充足的信心、足够的耐心、十足的细心。

1、充足的信心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基础差、办学条件不足失去信心,不能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激发主观因素的能动性。作为育人者,应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应勇敢的直面现实,相信用自己真诚的爱、过硬的教学技能一定能教好每一个学生。

2、足够的耐心

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这要求教师针对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搞好课堂教学设计,特别针对一些顽皮的孩子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有些孩子刚开始学英语,对非母语感兴趣,特别喜欢大喊大叫,一旦要他们写会单词,他们就会叫苦不迭,不愿去写。怎么办?我的有益做法是先找他们谈心,说明学英语写单词的利害,再耐心说服他们主动去写单词。还有些孩子不愿主动发声,教师应创设机会,在一个气氛活跃的场合,让他发音,待他有成就感后再在课堂鼓励他,这些孩子发音后,进步往往很快,师生关系往往更融洽。还有许多情况,只要老师有耐心,事情总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

3、十足的细心

“细节决定成败”,那么细心必能关注细节。教师的细心主要体现在讲课细心、批改作业细心。教师应能静心屏气,虚心教学,只有付诸细腻的情感,才有可能保持十足的细心。譬如上课中间,教师应注意学生明显情绪变化、举止异常行为。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6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集中体现,是

学生对于所学的字、词、句、篇综合能力的训练。它集中反映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想象、创作的能力,对启迪和发展学生智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却普遍存在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感觉作文难教。其主要原因,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现归类如下:

教师的因素

一、教师的指导思想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总是以仿写为主,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语气来要求学生。

以针对考试来要求学生的创作。有的甚至要求学生必须怎么写。更甚至以现成的作文要求学生背会,以应对考试。进而桎梏学生创作的思维、想象。千篇一率。没有一点的创新。

二、教师自身水平的因素:社会是进步的,知识也是在进步的。各种社会现象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做为新

时代的我们教师更应该走在知识发展的前列。但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单纯的把我们放在校园课本这个小环境中。要么作文题目一成不变,要么统一写作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怎么写。这样极大的影响学生写作文欲望。

三、教师训练、批阅的因素:教师在训练要有侧重点,对学生的要求要明确,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的训练目的。

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的观点。要学生不仅仅认识到生活中的美,也要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丑。在教学的讲评中,许多教师在对第一篇作文批阅后,在作文的讲评中,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把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强加给学生。学生收获甚微,甚至一点收获也没有。

学生的因素

一、学生缺乏创作的欲望,及动力:“写作文干什么”? 从他们的作文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学生是在给老

师完任务”的心态促使下写作文的。不就是给老师完任务嘛。只将字数划够,给老师一交就完事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没有正确的写作动机。

二、缺少积累、言之无物。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的经验少。对于日常的创作的资源积累较少,学生在写

作文时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心里知道,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说。怎么来说。

三、教师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自己的情感及观点强加给学生,使学生在写作文时,学生不敢用自己的话,来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不敢把自己真实的情感抒发出,使写出的作文不真实。而是只是为了取悦教师而写作文。从而不能写出真正的、优秀的作文。

既然在小学作文中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那么根据自己的调查和总结后,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指导思想,引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指导思想,真对学生的年龄、兴

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给出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及作文素材。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写《假如我是 》、《我学会了 》„„这样的半命题作文,由于命题灵活,不会牢牢束缚住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有话可说,也就乐意写。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的动力。

二、丰富教师自身的水平,现代教学媒体,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教师要丰富自身的业务水平。运用多种现在的教学媒体,丰富学生的知识,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进一步积累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使文章真实而感人。不做无病呻吟。

三、培养学生多动眼、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用眼睛去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用手来记录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让学生分类摘抄,把内容分成人物、动物、事件、景物四大类,再把四大类分成若干小类。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用脑来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悟使作品能融入自己的思想、观点。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四、多种训练方法。讲评方式的多样化。加强听说读写相统一的、循序渐进的训练。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7

1.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盲目追求课堂气氛, 导致课堂纪律失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 与学生平等交流, 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然而, 一些教师对这种理念的解读发生了偏差, 导致在科学课堂中, “活化”科学课堂变成了“乱”课堂, 学生坐不住, 教师也无法控制住课堂纪律, 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 教学《果实和种子》这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分组介绍带来的果实, 并小组合作, 尝试切开果实, 观察这些果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讨论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本来是挺好的, 但是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讨论交流的过程进行一些规定和控制, 使得课堂讨论处于无序状态, 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观察结果。最后临下课时, 教师只好草草地说出结论: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 果实就是种子的家;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 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些植物是不是果实;萝卜内部没有种子, 所以它不是果实;当然, 也有一些例外, 如无子西瓜、香蕉等一些果实的种子退化了, 但是它们仍然属于果实。

(2) 课堂活动设置过多, 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有的教师不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味地追求大容量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太多, 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有的教师则抱着“教得越多, 学生懂得越多”的心理, 增加教学内容, 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过多的学习内容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难以消化的。

2. 解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

(1) 讲求民主, 重建课堂秩序。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讲求民主, 科学地设置课堂的教学秩序, 重建课堂秩序。首先, 教师要以身作则, 典型引路, 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发言时, 认真观察并倾听。其次, 教师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 有礼貌有纪律地倾听, 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再次,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交流的“纪律”, 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参与到科学课堂活动中。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 英语教学 问题 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04-01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低谷状态:学生听,说,读 写的能力差;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何会有上述问题的存在呢?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学生普遍认为英语的作用不大,毕业后也几乎没机会用上它。2.虽知英语重要,但不会读、听不懂,词汇难背,句型难记,于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3.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掌握。我对上述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是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并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具体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师资问题

我县农村教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虽然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有本科文凭,但其中很大部分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的,也就是说他们原先学的是政史,语言,计算机等,后来才拿的本科英语文凭。在几所农村初中学校,由于师资缺乏,只能请代岗教师或其他专业的教师来担任英语课教学。他们专业层次低,英语水平不高。因此,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已成为燃眉之急。

(二)教情分析

农村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偏低是有目共睹的,对师资的培训任重而道远,这与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甚至背道而驰。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对英语新课改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冲击力。课程评价体系中,也还未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师生评价制度,过分的强调分数和评价的甑别功能,这都严重影响了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和推进。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风格上,土生土长在中国的学生深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环境的熏陶,养成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大多学生个体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不强,中国学生的整体学习风格表现为沉思型,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不高。在思维方式上,在母语环境里学英语,完全排斥母语的存在和影响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英语思维是由里及外、先本质后现象,属于演绎型思维。还有某些学校和教师为了营造所谓“纯目的语”的外语学习环境,禁止英语课堂上出现汉语的使用,也成为其课堂评价之一,一味地要求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方式去学习,完全排斥汉语学习的思维方式,这种“一边倒”,忽视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和正迁移是不可取的,尤其对处在低年级和低水平阶段的英语学习者不利。

二、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强化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

国家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教学设备。要提高农村的英语教学,首先需要引入一批优秀的教师。因此,国家要在政策上,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有所偏斜。要重视建设农村的水、电、学校、医院的建设,缩小城乡硬件方面的差距,提高农村中学对教师的吸引力。

农村新课程改革存在很大资金短缺的矛盾,各级部门要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增加对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体制,实现素质教育的公平化,建立较为先进的网络体系,促进城乡英语资源的共享,实现农村学校“城市化”、“均衡化”、"现代化"。同时,提高教师待遇,安抚在职教师。另外,要实现教育资金使用的公开化、明了化,加大资金使用力度,让资金得到最大价值的利用。

(二)英语师资的素质有待提高

英语教学应当重视教师的培训和科研,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农村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除了要吸引新的优秀教师外,也要充分利用现有老师资源。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各级教育机构要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要多开展英语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和校本培训,帮助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去城市学校参观、交流和学习。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在职教师的英语教学素质。

(三)学习动机的培育成为英语教学的关键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要改变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动机。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他们不正确的英语学习观。认识是行动的基础,必须先纠正认识上的错误,再落实行动上的改变。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社会对英语的巨大需求以及懂得听、说、写英语的重要性。其次,要学生帮助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后,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改变“学习英语是一件苦差事”的观念,真正喜欢上英语、爱上英语。

(四)营造家庭和社会英语教学的良好氛围

广义上的教育包括三大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这勿须多言。社会也要发挥一份力量。社会各界要尽力帮助解决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辅助设备问题。要向中学生传输正确的学习英语观,灌输不懂英语,工作艰辛等思想。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态,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塑造“学习型社会”。

总之,提高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要依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国家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村中学英语的重视,家庭要从精神等方面给予学生学习的支持,教师要改变领导方式、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班级和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我国课程改革、整个教育的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谨.改善农村初中学英语教育现状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5.6(3).

[2]李自娟.加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J].读与写杂志,2008.6.5(6).

[3]张水英.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9.6(12).

[4]鲍林荣.浅谈现阶段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管理,2009(21).

[5]孙元龙.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时代英语报.教学研究月刊,2010(11-12).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9

摘要: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所具有的教学行为和业务能力的高低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提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的促进对策。即广开校际合作,合理配备师资;立足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迎合市场经济,确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狠抓落实,建立多元、立体的师资继续教育基地。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体育师资

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承担着增进人类健康及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而占有全国85%的农村中小学校,其体育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所具有的教学行为和业务能力的高低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现阶段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模式墨守陈规,导致许多体育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者多,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少,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从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入手,培养具备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理念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乡村人口的定义,“

1、设区的市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人口,2、市或县的镇所辖居委会人口。上述以外的人口被定义为乡村人口。”[王萍萍,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战略与管理,2001(1):87]笔者将农村界定为广大的乡(镇)和村等行政区域。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国际研讨工作报告》(1995)农村教育的涵义:为农村人口设计的学习机构中进行的教育才能被认可为属于农村教育[胡森,波斯尔思伟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七卷)[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60]。因此,本文所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县城以下的乡镇和村中小学的体育专职教师。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队伍建设举步维艰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结构的合理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然而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表现为职称结构总体是以中、初级职称为主,各年龄段分布不均衡,整体结构年轻化,学历起点较低,面临着补偿性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双重压力。[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农村和薄弱地区,目的就是提高这些地区体育教育水平,促进薄弱地区人才培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有了更多选择就业方向的权利和空间。工作和生活条件、人文环境更加优越、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城市,为大学生的投资收益和价值取向创造更好的条件,也成为他们就业的首要选择。而生活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待遇薄资微薪的农村难以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同时也是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此外,骨干教师流失情况严重,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难点。

(二)贫瘠匮乏的教学条件,落后的教学模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完善的教学设备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场地、没有器材、甚至没有任何教学设备的体育教师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怎样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比,农村各类学校的实际配备显然差之千里。教学条件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方法有效改进、教学质量优化提高的重要保障。然而各级政府投入到农村中小学的资金严重短缺,有限的资金在学校上规模、求发展中只能是杯水车薪,更谈不上用这些资金投入到体育场地器材中去了。因此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足够的体育教学设施配备,且布局不合理。在教学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许多素质教育要求开展的体育教学模式便付之流水。

此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受到“运动技能”理念的束缚,过分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对体育认知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目标竞技化、单一化,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然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多重运动技能,轻学科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过多的把增进学生素质委托于陈旧体育观,对于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缺乏积极性。

(三)繁重的工作量与待遇不成正比,教师工作满意度下降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和升学率考核指标的影响,农村主管教育领导在思想上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村的许多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师不够重视,对体育教学存在偏见,体育教师待遇不公的情况时有发生。据调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普遍较大,有的教师甚至常年处于工作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然而体育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在待遇上无法体现,权益得不到保障,评职、晋级、涨工资、评先进等等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尚且机会较少,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更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四)科研条件简陋,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

随着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落实,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日益受到基础教育界的关注。中小学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提高及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是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对科研的理解不够深入,科研意识较为淡薄,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表现为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对科研方法和科研经验的掌握不够,缺少主动探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的、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思考、缺少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此外,农村学校地域闭塞、经济落后、科研条件简陋,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有限。因此体育科研氛围不浓、动力偏弱,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

(五)继续教育模式单一,体制不完善阻碍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不合格者大有人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力图通过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及其专业发展水平,但是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驱力不高,可持续性不够,继续教育的效果与其初衷相悖。这与不少学校的领导未能以长远眼光认识教师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思想认识和方向发生错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继续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模式的单

一、内容的陈旧、经费的严重缺乏等因素也是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二、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及教学工作的促进对策

要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能优质开展并良性发展,需要社会各方群聚合力,从而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全面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网络。

(一)广开校际合作,合理配备师资

多年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数由初等师范学校或高师体育院校培养,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求。地方政府可以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加快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的培养。建议与免费师范定向生的政策相结合,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设立中小学体育教育方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这个方向的生源主要是农村一些有体育特长,立意服务农村中小学的本地定向学生。教育学院也可开设体育进修班和体育函授班,使一些有体育特长和爱好体育的其它学科教师能接受正规的体育教育,能胜任体育教学。[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5]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对体育专业毕业生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到农村工作,并对到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对于骨干教师而言,还应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政策,稳定优秀师资,以保证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的质量。

此外,根据城乡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的悬殊,可以广泛开展校际之间交叉工作、交流学习的力度,吸引部分城市体育教师或专业体育人员来农村工作,更要派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到城市学校去学习经验、开扩眼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城市中小学接受农村教师的交流情况纳入办学业绩加以考评。[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同时,对校际交流活动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的体育教师流动体制,并与提职、晋职、经济补贴和奖励挂钩。

(二)立足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模式方式的集合体,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就在于它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优化教学过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和文件精神,吸取体育和教育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和新理念。在深化自己的运动技能,熟练掌握各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同时,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环境优化”、“情感驱动”、“快乐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上级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并设立体育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专人负责”,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因场地器材设施匮乏所导致的低质量状况。同时,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经费,尽可能利用社会给予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例如由政府或社会机构牵头,动员生产体育器材的企业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提供支持,而政府和学校则为这样的企业做一些宣传和鼓励,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此外,还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结合校舍、校园建设,采用包括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器材等在内的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配置。

(四)迎合市场经济,确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

各地、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有效的规定和措施,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促进农村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

首先,政府方面应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村教师的津贴和补助,严格执行体育教师工作津贴、服装发放等政策,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考核评价及奖惩机制。其次,各级学校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摆正体育教师的位置,建立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在评选先进、晋级职称、津贴福利发放上都应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并给予特殊贡献者(如体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人员、体育器材的制作人员、学校运动队教练、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合情合理的照顾。

(五)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体育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预示着体育教师的角色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到建设者、开发者和研究者的转变。

首先,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贾爱萍,传统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新课程教学之辨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通过教学反思与质疑使课程与知识达到有机整合,在潜移默化中将创造精神和创造方法传递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动适应者和探索者,才能把握时代脉搏,不被时代所抛弃。

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可以通过举办体育科研为主题的体育教师培训班,聘请科研顾问等措施,促使农村体育教师把握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对教学中出现的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科研论文,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配备电脑、书籍杂志等改善科研条件,并对有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应给予破格和奖励,提高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六)狠抓落实,建立多元、立体的师资继续教育基地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10

我国绝大多数妇女生活在农村,农村是妇女工作的主阵地。农村妇代会是最基本的农村妇女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村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在开展各项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改革的深入,农村妇女的群体机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大量农村妇女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女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大量增加,农村妇女的独立性自主性普遍增强,由此引发了从生存权到发展权等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妇女需求的多样化,因此,要满足农村不同妇女群体的需求,做好妇女工作,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妇联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强农村妇代会组织的队伍建设。

一、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是农村妇女干部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村级妇女干部平均年龄偏高,文化素质较低,创新能力较弱。这种现状很容易造成妇女干部整体活力不够,思想相对陈旧,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差,政策理解能力和办事能力不强等弱点。同时,农村妇女干部接受培训机会少,理论水平较低。据调查,每年农村妇女干部接受县级集中培训最多不超过两次,乡级培训也很少。在农村妇女干部中普遍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学习培训对农村妇女工作用处不大;二是认为年龄大了,记也记不住。再加上个别村资金紧张,没有专项培训费用,拿不出钱来也无法参加培训,导致妇女干部不能系统学习,认为不学理论工作照样做。在工作中,由于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知识了解、宣传不够,从而出现了工作不到位或工作失误。

2、农村妇女组织作用发挥呈弱化趋势。一是村妇女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低,增加了开展工作的难度。由于税费改革,对村干部编制和经费都进行了压缩,大村一般5个人,小村3个人。在换届选举中,因乡镇出台的指导性意见、村民的认识程度等因素,妇女干部进村“两委”的比例很低,大多数村妇女干部未被选入班子成员,政治经济待遇低,影响了村妇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开展工作难度和阻力。二是工资考核机制不活,导致村级妇女干部重计划生育工作,轻妇女工作。村级妇女干部一般是兼职,且绝大多数身兼妇女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税费改革后,大部分计生干部工资由财政转移支付,乡镇计生办考核兑现,妇女工作与工资报酬又不挂钩,无硬性约束机制,因此乡镇妇联就失去了对村妇女干部工作的约束力和监督力,致使部分村妇女干部思想认识发生偏差,重计生工作,轻妇女工作, 导致了工作的被动性,村级妇女组织作用发挥呈越来越弱化的趋势。三是农村妇女组织的工作能力弱。主要表现在工作方法落后,抓不住工作重点,得不到党支部的重视和支持;部分村妇女干部“双带”能力差,科技素质低,无一技之长,自身致富能力弱,有愿望、,有热情,但带领妇女群众致富的作用发挥不好,因而,降低了在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妇女组织的凝聚力。

3、农村妇女工作难开展,妇女组织角色比较尴尬。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费筹措难,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越往基层,财政拨款越紧,甚至工资都不能按时支付;越往基层,社会筹资渠道越窄,基层妇女干部往往有筹措资金压力大于工作压力之感,妇女工作一般停留在“三〃八”时组织一次妇女活动,有的甚至节日庆祝活动都省略了。县乡一级妇女工作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的很少,村级妇女工作经费可想而知。二是妇女难组织,制约了工作的开展。社会全方位开放使得一部分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的妇女去忙自己的事业,一部分妇女乐于当贤妻良母,不愿参与社会活动,要想把妇女全面组织起来较难。从某种程度讲,妇女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基层妇女干部政治地位上的不强,组织地位不高,工作经费上的缺乏,导致农村妇女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色比较尴尬。

二、加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工作的措施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中映射出:随着社会的转型、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农村妇女组织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妇女组织基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团结动员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很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基层党组织对妇女工作不重视。绝大多数支村两委干部认为妇女工作可有可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没有什么作用,因而不重视妇女组织建设,基本上都是指定妇代会主任,组织不健全;二是农村妇女组织难以发挥作用,在党组织和群众中无影响、无地位,形成了恶性循环。要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妇女组织的建设。

1、争取完善相应政策文件,使农村妇女干部配备的指标纲性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九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由于不是硬性的规定,在农村两委换届中,因两委职数较少,竞争激烈,往往不能达到“妇女有适当名额”的预期目的。两委中妇女干部数量减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也随之下降。为此,建议各级妇联逐级反映情况,争取组织、民政部门出台适合农村实际的硬性的政策规定,以确保妇女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政议政,从而增加妇女干部的数量,提高妇女干部比例。

2、坚持“党建带妇建”,建立长效的妇女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妇女工作是党的农村群众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配套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对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一要提高村妇代会主任进村委会的比例。村妇代会主任的工资、养老保险待遇要参照村定编干部执行。二要支持农村基层妇女组织依照妇联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活动经费应根据妇女人口的数量,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三要加大农村后备妇女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重视发展妇女党员,为农村妇女组织储备一批优秀的后备妇女人才。只有这样,农村基层妇女工作才能改变因基层领导重视程度、基层妇联干部争取程度、基层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而造成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的现状,为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提供长效的组织保障机制。

3、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一是不断扩大基层妇女组织网络建设。在建立、巩固、提高村妇女组织的基础上,扩大横向妇女组织建设,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个体协会组建妇女组织,扩大妇女工作覆盖面,构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与新任务需要的妇女工作网络,实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在农村妇女组织中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干部和岗位读书活动,鼓励干部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和学历学习,全面提高基层妇联干部整体素质。三是加强农村妇女组织的各项制度建设。农村妇女组织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例会制度、妇代会工作制度、妇女干部、女党员联系制度等。在村级妇代会中开展“抓两头,带中间”的争先创优和转化晋级活动,即:一类上水平、二类进档次、三类促转化,注重抓好一类妇代会的争优和后进妇代会的转化工作,带动二类妇代会的晋级。通过树典型、活动引导等措施激发组织活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四是完善妇女活动阵地建设。建立、完善“妇女之家”,村妇女组织要利用阵地,组织妇女学习、培训、活动,活跃妇女群众的生活,增强妇女组织的凝聚力。

4、强化农村妇女组织功能,构筑社会化的妇女工作运作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妇女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农村妇女组织要根据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用时代发展的要求来审视妇女工作,不断创新组织体系,强化组织功能,以进一步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一是要建立代表联系制,强化代表功能。妇联联系代表职能的关键是及时掌握妇女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贴近和了解妇女群众,真正为妇女群众代言。这就要求农村妇女组织要不断扩大妇女工作的联系面,要发挥妇女代表联系妇女群众的优势,使妇女工作的触角最大限度地深入到各层妇女群众中去,不仅可以破解农村妇女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难题,也可以使妇女工作接受不同层次的妇女群众的评议和监督,更好地履行代表、联系妇女群众的职能。二是要整合社会资源,强化服务功能。群众团体对所联系的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终的竞争将是服务能力的竞争。尽管由于资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妇女组织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比较有限,但是妇女组织可以运用社会化运作的手段,不断提升服务广大妇女群众的水平。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各类领导(协调)小组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各类女性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当前,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村妇女的群体意识也在悄然崛起,各种以女性为主体会员的专业协会如女致富带头人协会、女能手协会应运而生,这些专业协会分布在各个领域和层面,会员们有相同的文化特征、相似的生存状态和相近的发展需求,比妇女组织本身更能够了解所在组织成员的现实状态,更能够服务、代表本阶层女性的利益需求。为此,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必须不断增强包容性,培育女性的群体主体意识,促进专业协会、女性团体的健康成长,主动吸收他们为妇联的团体会员,加强对其联系、指导和服务,并通过她们达到直接、间接地服务广大妇女的目的。妇联只有注重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从单一的内循环走向社会化开放式运作,才能不断满足妇女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发展规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妇女工作体系。三要强化组织功能,增强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组织妇女是农村妇女组织的职能之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活动载体,开展形式新颖、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妇女活动,广泛吸引妇女的参与,在参与中提高妇女的素质,切入中心工作。如:在妇女中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使农村妇女掌握实用技术,创建一批以女专业户为主体的品种优、覆盖面广、集生产、培训、扶贫、服务为一体的“三八”致富龙头项目。基层妇女组织要将 “五好文明家庭” 创建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地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特色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在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弘扬文明新风、抵制封建迷信赌博等旧陋恶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妇女,找准切入点,实现党组织认可、妇女组织的知名度提高和凝聚妇女的“三赢”。

上一篇:在平湖小学留守儿童书屋捐赠仪式上的讲话下一篇: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