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落实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共12篇)

落实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篇1

电白一小校长 杨隆国

我们常说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群众对学校是否满意,关键就是要看学校的教学质量了。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倍受全国人民广泛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以上阐述足以证明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和关键,学校的一切工作要紧紧围绕“提升质量”这个中心去实施开展。毫无疑问,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就必须高举教育教学质量这面大旗,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所以我校多年来狠抓教学工作,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办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建立健全了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如《备课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辅导制度》、《听课制度》等,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严格考核,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抓好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认真落实“减负”政策,坚持在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的

分的学生多达31名!此外,我校连续两次荣获茂名市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集体一等奖;多名学生分别荣获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我校被评为全国教改实验先进单位、中国科学院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全国教学改革先进集体等。在县每年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我校均荣获一等奖。

要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强管理,落实措施,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好常规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学生“轻负担,高质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实现的方法途径是什么呢?我认为只有抓好常规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才是提高教学质量途径的最佳选择。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证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做到级级过关,年段过关,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我校的做法是扎扎实实抓好常规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会学习,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达此目的,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电白县小学教学规范条例》,并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从期初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每个课时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单元检测等都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操作。如在语文教学方面,做到备课深入、细致,要在读

分等指标评定教师的教学实绩。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核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成绩统计、试卷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导处及时统计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及时向全体教师作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教师的教学情况分析表,了解情况、指导教学。学校把对各科任的教学工作检查相关资料存放到教师业务档案,把教学质量高低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并与评定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挂钩。

由于我们抓常规教学坚持不懈,我校的教学工作始终处于有效调控之中,从而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期末统考,全校80%以上的班科及格率达100%,各班科的优秀率均在85%以上,达到或超过县局下达的指标。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早操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教师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强调做到如下几点: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加大对学困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人的个体差异是自然规律,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少部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方面会遇到种种困难(我们把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是影响班级以致全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困生的转化方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转化,才能提高班级和全校的及格率。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学困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

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落实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篇2

一、抓好以往教学信息的反馈,在备课中扬长避短,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是为了上课,备好课的功夫应该用在平时。老师要备好课,不仅要备好教材,而且还要备好学生和教学方法。

1.备教材。老师在上课前,除了认真钻研教科书之外,还要认真研究老师们编制的学案、学生共同使用的教辅材料等基本的材料。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老师不妨借助网络等媒体,多方查阅资料,思考授课的最佳方法。

2.备学生。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老师最好在平时多了解学生,摸清他们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思想状态与学习方法、习惯等,同时,老师还需多方收集学生学习语言时易犯的错误和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3.备教法。在英语教学中,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结合学生的实际而机械地照搬照用,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应根据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课上辅导、课后作业批改中的反馈信息,要抓好落实,以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首先抓好课堂教学。老师要利用好学生作业中反馈的信息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好课堂教学的环节。充分发挥反馈信息的作用,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变得高效实用。

课后辅导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结对子帮扶、组建兴趣小组、举办专门的英语学习俱乐部等形式进行。老师主要是起指导作用。

作业批改能给老师一个较快的反馈。老师通常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批改,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根据这些反馈过来的信息,及时地对课堂教学做出调整,及时对学生不会、不懂的知识补充讲解、再训练巩固。

三、周练、月考、段考、期中期末考试等也是信息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落实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平时的各种考试是老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另一方面,考试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老师可以在考试之后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前,老师可以利用试卷分析进行备课。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失误做好分析与总结,同时准备在课上做好评讲。最重要的是,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备好错题本,让学生把错题相关的知识、理论等记录下来,以备复习时查阅。

通过落实以上几个方面的信息反馈,老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地调整、纠偏、补充,这样,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落实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管理质量

随着“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教育者开始将“以人为本”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期提高学校管理质量。从当前小学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学校管理质量的提升。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就迫切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因而针对小学学校管理现状以及完善化管理措施展开分析研究,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

通过分析很多小学学校的管理状况,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落后的教育模式以及陈旧的管理方法。很多小学学校仍然选用最为传统的管理方法,校长和教师按照以前所积累的管理经验来管理学生,而不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来汲取新的知识,变更自身的管理方法。这种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并不能落实因材施教,更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百分之百地消化掉老师所讲的内容。(2)教学活动、管理活动都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学习成绩而进行的。

二、基于“以人为本”,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教学中心地位

现阶段,教育考核的范围在发生着明显变化,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成为衡量教学成绩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考试成绩仅仅能够反映出学生某一阶段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不能证明学生是否掌握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将分组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合作法等方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慢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当前小学学校的现状可以看出,小学教育质量会受到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要重视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要想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就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当讲解《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采取探究合作法,让学生自己阅读,从作者诚实行动中深受感动,并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另外,探究合作法真正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

2.坚持以人为本,一切都为了学生

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其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的客体。如果脱离了学生这一客体,那么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的开展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管理活动中,都要将学生作为中心,将学生的主动性都发挥出来。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所接触的事物都是不好的,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学校管理者要围绕学生来管理学校,定期组织主题活动,让学生从主题活动中学习到一些书本之外的知识。例如,在每年的三月份,学校可以组织一场与植树节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又或者在每年的五月份、六月份组织与母爱、父爱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是否能够长远发展下去会受到管理者决策正确与否的影响。要想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就要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的建设中,积极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其自身职业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到最终学生的学习质量,再加上教学观念也会影响到教学水平。因此小学教师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鉴于此,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每年学校都要安排相关的教师进修学习,在学习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解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他们缺乏思考的想法,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管理者要让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校园活动的参与者,让整个教学活动、校园活动都变得生动起来。

总之,在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小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学校管理者要重视这些问题,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参考文献:

杨淮.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氛围[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

落实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篇4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2010年全镇教学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

西华中心小学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四日

强化质量意识 狠抓常规落实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2010年全镇教学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

西华中心小学 杨明良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强化质量意识,狠抓常规落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今年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把握教学管理的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口号是:学校围着教学转,教学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课堂转,课堂围着学生转,所有工作围着质量转。为使我校的教学工作整体有较大提高,毕业会考综合成绩在往年位次上有大的前移,在此,我代表学校及全校教师做以下表态发言。

一、总体目标

1、全面发展学生:从常规教育入手,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2、全面发展教师:丰富教学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整体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及教科研水平;

3、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努力完成小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力争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有一个的大的跨越。

二、工作思路

1、求规范:工作细节入手,成果系列呈现。即:教学管理、教研工作、少先队工作、书香校园建设等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形成表格,具体

安排一学期的工作,在各办公室内张贴。工作成果系列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开展精心安排形成系列。

2、求实效:开展一个活动,力求做到规范组织,收到实效,忌无计划、无组织、无效果的活动。

3、求整体:各项工作力求全面发展,杜绝短板现象,形成合力,促全面提高。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做好新学年教学工作,我们将重点落实在“强信念,抓管理,重实干”这九个字上。

(一)树立创优争先的信念。

拿破伦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在这里,我也说:不想考第一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不会考好成绩的教师也不是好老师。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他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我校的教育如果不能振兴,我们就会失去教师的尊严,失去人民的拥戴。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全县中心校后列,在我校教育的低谷阶段,最能考验我们的意志。如果我们能够耐下性子,能够一鼓作气,能够上下一心,共同响应冲刺的号召,就能使西小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否则,功败垂成,甚至前功尽弃,会留下无尽遗憾。若要保证我校教育的全面振兴,需要我校每一个人都应有一种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我们仍要坚持好的做法运用于实践,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和执行。同时,我们将要求每位同志都要抱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静静做事、默默工作,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教育

环境。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1、落实教学常规

(1)教师教学常规:制定常规检查制度,教导处对教师的教学常规每月检查一次,形成反馈报告,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反馈,检查记录存档。教师每两周进行一次常规自评,填写常规自评表。

(2)学生学习常规,重点培养学生三至六年级课堂做笔记,读书做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科研常规:调动学校老师全员参与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积累丰富的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归档。

2、课堂教学:我校的主流课堂教学模式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学校的每位教师要进一步熟知模式的基本流程,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和优化,定期开展主流课堂示范课、研讨课,做到研究模式但不模式化。

(三)、牢抓“质量”中心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采取以下措施: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写好批注与反思。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对于不带教案,作业未批改上课的记入考核(3)组织教师评选优质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把补困延伸到课后。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发挥鼓励的作用。

3、加强过程管理

(1)单元过关,在学完每一单元的知识后,及时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填写教师过程性教学反思记录表,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

(2)坚持月检查制度

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次检查先由教师进行自评,要有结论、检查人要签名,加盖学校公章并做详细记载。每次检查后,学校要在教师会上总结,对工作做得好的要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提出,限期整改。

(3)家长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4、加强毕业班教学管理

强化目标意识,明确责任。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

就会产生动力,将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到人,力求调动每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1)定期召开六年级教师会议,及时通报学校的工作方案和重点措施,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全年级一盘棋的思想,语、数、综合学科教师互助合作,同年级同学科交流互补,形成教育合力,团队合力,发挥团队优势。

(2)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开学初,学期中,大面积,小范围,向家长讲清形势,统一认识,帮助家长改变观念,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毕业班的教育、教学等工作,让家长积极主动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后勤工作。

(3)定期召开学生会议。让学生及早进入状态,树立毕业意识、竞争意识,在思想上加强有理想教育,在常规方面严格要求,在学习方面科学指导,在心理方面及时疏导。

(4)认真组织好每次检测及检测分析会。要让每位教师、每位学生清楚自己工作、学习的优点和不足,并能明确自己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四)坚持在实干上下功夫。

真抓才能解难题,实干才能促发展。我们只有多抓实、少应付,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有真抓实干,形成一心干事的工作作风,才能避免抓工作拈轻怕重,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的不良现象。

1.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们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钻研业务,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为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我认为,“这重要,那重要,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这中心,那中心,教育教学是中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将教育教学质量视为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旗帜鲜明抓质量,理直气壮抓教学。一是继续推进课程改革。二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进一步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3.做好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细化安全工作责任制,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做到“无缝”管理,不留盲区,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位,努力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抓,用良好的安全环境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爱岗、敬业、爱学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各位领导、老师,有一种人格叫作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作无悔人生,有一种精神叫作鞠躬尽瘁,这是对教师精神的生动写照。有着县教育局,镇教委的正确领导,有着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心,扑下身子,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思考,敢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敢于面对艰难险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凝心聚力抓质量,求真务实谋发展,就一定会取得各方比较满意的成绩!

落实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篇5

努力提高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执法公信力

摘要执法公信力,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公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以及执法机关对社会大众保持的一种信用,两者之间是互相辩证的关系,即一方面是执法者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执法工作怎么看,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反映着执法公信力。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面对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矛盾日益凸发的社会现实,如何抓住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狠抓措施落实,树立新时期人民警察的形象,提高执法公信力,是每一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执法公信力抓问题促落实树立人民警察形象公安交通管理机关

公信力,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由此出发,公信力的涵义应包括信任和信用两个方面,信用+信任等于公信力。执法公信力,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公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以及执法机关对社会大众保持的一种信用,两者之间是互相辩证的关系,即一方面是执法者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执法工作怎么看,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反映着执法公信力。而随着杭州飙车案“七十码”等网络舆论事件的发生,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面对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矛盾日益凸发的社会现实,如何-1-

抓住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狠抓措施落实,树立新时期人民警察的形象,提高执法公信力,是每一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感受,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证据意识缺乏。证据是公安机关破案的重要法宝,有了足够的证据,即使是“零口供”,也可以使犯罪嫌疑人伏法,由此可以看出证据的重要性。拿目前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办理的各类行政、刑事案件与公安机关刑侦等部门办理的各类行政、刑事案件相比,能够明显的看出,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办理案件的证据意识是如何的缺乏。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证据意识还没有在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办案民警的头脑里深深扎根。当民警办某一个案件时,可能会想到应提取哪些证据,由于证据意识不强,在办案的过程中,就会把某一个重要证据给遗忘,当再想起时,时过境迁,证据已经消失了,为时已晚,连补救的措施也没有了。二是对现场证据的固定、收集、提取不重视、不及时,甚至是不固定、不提取,导致缺乏足够的证据去证明某个事实。以及固定、提取的方法不正确,导致收集的证据缺乏应有的证明力,使证明力大打折扣。三是有选择性的使用证据,不把所提取到所有证据都附卷。当把一个案件的所有证据提取好后,民警可能出于某些想法,或者是认为某个证据没有必要附卷,只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证据附卷。如最近发生的某地一刑侦副大队长未将一份DNA检验鉴定报告附卷,私自收起,最

终导致发生一起强奸冤案,直到真凶落网后,被错抓三年的当事人才得以还清白。四是证据的保管、存放还存在疵瑕。证据和案卷同样是有保存期限的,证据一旦保管、存放不当,也容易使证据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程序意识不强。程序意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一直在强调要程序与实体并重,但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仍然存在,得不到有效改正。程序意识不强一般表现为:一是只注意案件实体的办理,有无程序或者程序对错根本不重要。二是对办案程序存在抵触情绪,认为程序是束缚办案的绳索,只是公安机关内部的一个监督规定,不必去执行。三是有了一定的程序意识,但对办案程序的具体操作方法不认真执行,只是简单的应用之。

除了上述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外,笔者认为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执法行为的不规范。在这里,可以把执法行为理解为广义的执法行为,包括民警的执法行为,如当场罚款、暂扣车辆、驾驶证,执法语言等等;包括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实行交通管制、执行警卫任务等等。而这些广泛的执法行为是在时时与人民群众打道的,如果执法行为不规范了,一旦与当事人发生冲突,损害的必定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形象和执法公信力。执法行为的不规范一般表现在暂扣车辆不开具暂扣凭证、非级别警卫任务过多等等,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存在上述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存在上述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淡薄。如前所述,证据意识、程序意识还没有在民警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在办案的过程中自然不会去提取什么证据,执行什么程序。二是证据与程序并重的意识不强。证据和程序是相辅相承的,有了足够的证据,没有程序的保障,证据的效力一样失效;程序正确,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当事人翻案一样比较容易。三是目前的警力不足,案件过多导致提取证据、执行程序时力不从心。警力不足,是全国公安机关存在的通病,但在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警力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尤其是事故处理部门。警力不足,加上案件过多,民警不可能一门心思的去管什么证据、程序,这时看重的就是实体,只要把案子处理好了,摆平了,证据、程序就显得那么不重要了,但这样的案件始终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四是发展力不足制约着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发展。发展力不足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经费不足导致不能及时购买有关的证据提取、检验、固定设备,及时、全面提取证据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技术不足导致不能正确操作有关设备,正确提取证据也就无从谈起。而技术人员不足一直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存在的一大问题。五是部分执法民警的执法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执法民警的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出现一人作恶,全家受损的现象,一个人的问题损害的是整体的形象。六是非级别警卫任务以及非警务任务需进一步规范。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受政府的领导,而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容易安排一些非级别警卫任务和非警务任务,这些任

务一多,损害的就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形象了。

三、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措施与建议 篇6

可采取下列方法:

a)通过会议或其它形式来宣贯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每个人的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例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设备维护不到位,造成精度不足;产品生产环境维持不到位,导致洁净度、相对湿度等控制不到位;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时,对产品性能指标验证不足;未充分考虑产品加工方法;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编写不到位;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不到位„„

在宣贯过程中,如能穿插具体的实例将更有说服力,同时可避免枯燥性.b)定期编制“警示”影片,组织相关人员观看,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c)上岗前,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必要时可签定“质量责任书”,以约束其质量行为.当然首先要让他们知晓其所负的质量责任,并且评价其有能力完成相应的质量工作.2 提高设计质量

可采取下列方法:

a)抓源头,切实做好与产品设计有关的评审,满足GJB9001A-2001中相应条款的要求.同时还需关注两方面的工作:

1)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即实际使用时要求产品达到的指标,含产品工作性能以及电器接口、机械接口、热接口等要求,以避免设计/检验指标与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出现偏差;

2)要让用户了解自己产品的特性,与用户充分沟通,优化产品指标,既要考虑实际应达到的工作性能,同时又兼顾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寿命等.b)严格执行“设计和开发”程序,对于产品的交付进度有特殊要求的,方式可灵活多样.例如:充分借鉴成熟产品的设计思想,针对不同处进行重点的策划评审、验证等.c)注重对设计人员进行新知识培训,且要一贯坚持,方式可灵活多样.例如:派设计人员到专业院校学习、请专业人士到承制单位授课、委托相关专业单位对承制单位设计人员实地培训等.要关注设计评审专家的专业性,要与被评审产品特性相关,且应全面,避免对产品性能达到的程度所进行的评审不到位,即未能充分发现问题或对发现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d)对于生产定型,即使用户没有强制要求,各承制单位也应该做,尤其是对那些批量生产暴露出问题的产品.同时应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用户,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甚至涉及技术指标的微调),避免带着问题生产,留下隐患.3 加强原材料2元器件的控制

可采取下列方法:

a)要充分认识原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对原材料性能研究应设立专项.可以采取奖励相关研究成果等方式,以激发科研人员对此工作的积极性.在对原材料性能未能充分掌握之前,可应用统计技术,统计各材料批次及所应用产品的性能,寻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b)应把原材料/元器件从采购文件的制定到最终使用的众多环节贯穿起来,其中相对重要的是采购文件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要与设计输入类文件作充分的对照,包括用户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相应文件,同时,应对采购文件实施动态管理;在产品研制的不同阶段,一旦用户对原材料/元器件的要求发生变化,或者设计指标的变化导致所用的原材料/元器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采购文件。

采购文件作为采购的源头,应避免出错,否则后续工作都是徒劳的,而且还会给承制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或带来其它方面的影响。

c)要加强对外协、外购厂家产品质量的控制。除了要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外,这里主要

指要加强对外协、外购厂家生产过程的监督,尤其对那些产品质量暂时尚可,但还没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手段的供方(由于受产品数量、特性的影响,通常承制单位只能选择这样的厂家做其供方)。承制单位要积极帮助这些供方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还要不断地将外协、外购产品的使用情况与生产厂家进行沟通,一旦有问题,要促使他们或与他们共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做验证。切忌采取只将外协、外购不合格品简单剔除而不与供方进行沟通的做法。进一步严控操作质量

可采取下列方法:

a)减少人员的流动性,尤其是对那些以手工操作为主、特殊工序较多的产品更应如此,可以针对人员的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工作岗位对人员的吸引力;也可以使用其它方式激励员工热爱本职工作。这比换人操作导致产品质量波动造成承制单位经济损失、声誉的降低而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b)减少产品的流动性。通过合理地编排研制、生产计划,可有效地避免产品的流动性。一旦多个用户提出的产品交付进度重叠,也可与用户先行协调,尽量将交付进度错开。还要加强产品研制、生产前期准备的计划性,避免产品在装配阶段“撞车”。

c)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可采取本文“3.1”章节的措施。

d)充分发挥检验人员对产品研制、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作用。应做到3点:

1)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中)的检验要点及检验方法要规定到位,使检验操作有依据;

2)检验员亲自操作;

3)保证检验员数量的充分性。增加产品评审力度

可采取下列方法:

a)评审会的时间要充分,不能仅限于对会议文件的审查,还要对实物产品进行审查。b)在评审过程中,不能忽略下述几点:

1)将输出与输入的文件、产品进行对照,输入包括用户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相应文件,同时对用户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元器件的规格、型号甚至是否在指定的供方购买等内容进行审查;

2)除了审查最终产品的性能外(毕竟只是抽样),还要对产品形成过程的控制情况做重点审查,直接到操作现场审查,效果更佳;

3)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对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信息,由评审组亲自向用户询问将更加真实可信;

落实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篇7

一、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时政性是政治学科的独有特点之一, 这要求我们的备课素材要比其他学科更丰富。政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想实现有效、高效, 至少要做到如下三点。

1.对教材进行二次整合, 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

精选、整合教学内容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是整合教材的依据。

课程标准是课改理念的集中体现,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 了解课标的基本精神, 从而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体会课标蕴含的教学理念, 从而掌握教材渗透的学科思想、方法, 把握教材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每一位政治教师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教材才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提供可能。

(2) 教材的二次整合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教材是教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 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高效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 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 教师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 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再度开发”, 删减、补充、延伸教材, 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首先, 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 或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对教材中的一些过时的、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知识点, 进行改进和补充, 使之更好地为教学、学生服务。

其次, 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 敢于突破思维定势, 尤其要摆脱旧教材、旧教法对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的束缚, 不能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如时事政策、影视作品、网络信息、班级活动、地方特色等资源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 对教材进行二次整合的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使学生学得有成效、有收获。

2.按照新课程理念, 了解学生。

不断探索、把握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规律, 根据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 紧紧抓住影响他们政治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确定教学的重点内容。不但要有合适的内容, 还要有合适的方法, 把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和知识性、趣味性统一起来,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3.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高中政治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确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 才能提高目标实现的有效度。

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要落实在过程中, 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与技能, 又学会方法, 增加体验,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此教师要做到:教学策略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体现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即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教学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 把它们分解到每一课的教学中, 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群”;注意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部结构和排列顺序, 讲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和谐性与整合性, 明确对各目标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 使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操作性、测量性。

二、着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实现三维目标的核心1.打破“一言堂”模式, 实现有效“讲授”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传统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几十年来高中政治课教材的内容和政治课教师讲授方式一直存在说教式的成人化倾向, 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实际,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这一直为学生所诟病。因此, 近年来, 有些政治教师力图改革教学方式, 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学, 以大量的图片、声音效果、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 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革, “讲授”仍然作为政治课“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而长久存在。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但是并不完全排斥教师的“讲授”, 而是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教学与学生的“活动—体验—表现”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围绕学生这一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改变“一言堂”的习惯做法, 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创新教学模式, 搭建有效教学的平台。

社会不断发展, 新形势、新课改对政治课教学的提出新要求, 政治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尤其迫在眉睫。教师要实现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的更新, 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的教育思想要在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教育改革的平台上实现, 高中政治学科教师必须研究教学模式, 构建符合校情、师情、生情的教学模式, 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 完成课程任务, 实现课程目标。政治课教学模式应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完善。这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3.精心打造趣味政治课堂。

(1) 把握时代脉搏是实现趣味课堂的突破口。

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就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很多中学生不喜欢政治课, 尤其是理科生, 但他们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却都情有独钟。如果能在教学中“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 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就有限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而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 轻松愉快地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书本知识, 从而达到我们的预期教学目的和要求。从天下事引起理论, 寓理论于天下事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得到启迪和教益。

(2) 积累生活素材是实现趣味课堂的基础。

中学生不同于大学生, 他们受年龄较小、知识结构单一、社会阅历较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如果教师用纯粹的专业知识教育他们, 那只能使他们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精心创设的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还可以以恰当而巧妙地引用诗文、谚语、歌曲、漫画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使学生沉浸在喜悦和享受之中。当然我们在选择事例时, 还要注意事例的趣味性、针对性。没有趣味性将与愉快教学宗旨背道而驰, 牵强附会将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4..提高内容活动化的实效。

新课程强调课堂学生活动, 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不到要求, 为此教师要做到:首先, 要优化设计教学活动:内容上———围绕重难点和值得探究的问题展开活动;方式上———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时机上———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其次, 要有合理的活动程序:活动前———要有目标、有准备;活动中———时间要有保障,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充分;活动后———要有总结、有评价。最后, 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有活动无内容的“走过场”;二是为活动而活动的“讲热闹”。

探析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措施 篇8

【关键词】工程建筑;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1.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概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管理,其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体系,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我们知道,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建筑工程管理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财产安全,而且还维系到人们的生命。从近几年来看,我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十大类商品中,房屋住宅质量问题一直位居前列,可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因此,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在工程施工管理全过程中注重影响施工质量方面的各种主要问题,不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才能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真正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而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的优质工程。

2.工程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单位方面的问题

(1)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

(2)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顾后果以垫资、压价,甚至行贿等违法手段承揽工程。

(3)为牟取利润,不计后果压低成本,自行或串通设计人员乱改设计,使用低价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放任职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粗制滥造。

(4)在竣工验收中弄虚作假,掩盖工程质量缺陷,提供虚假质量保证资料。

(5)私招乱雇,工人队伍素质低下。

2.2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监理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是委托建委质量监督站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监管理站的监督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质监站监督管理的工程项目很多,但质监站人员有限,使工作力度降低。

(2)行政监督管理的工作性质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及腐败。

(3)有的质监站政企不分,以赢利为目的办实体,有的办了监理公司,有的办实验室,强制规定检验试块必须在这里进行,这样质监站既掌握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大权,又有获取利润的商业行为。这样很难保证质监站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也给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干扰。

总体而言,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一是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人是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和水文等:三是劳动环境,如施工场所、工作空间等。复杂而多变是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影响的主要特点,例如,从气象条件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温湿度的变化,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会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再如,施工的前一工序往往可视为后一工序的环境,同理了,前一分部工程往往也就是后一分部工程的环境。如果某项施工工程管理所处区域内地质与水文差异大,不良地质多,或者雨季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都会给整个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3.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措施

從施工管理层面来看,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可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案,第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以及施工队伍自身情况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第二,要结合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并在明确了施工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以及施工措施,同时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第三,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并对施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此形成案例库,并将成熟经验逐渐转化成今后确保施工质量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由此进入良性循环,保证优质高效建筑工程的开展,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职责,对施工单位的材料报验及工序报验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准使用,同时对上一道工序未验收合格的,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充分做好过程管理,凡事均控制在萌芽状态,对工程质量按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确保的原则进行管理,从施工技术成面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相关,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科技的巨大作用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果也相应会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最终体现。这就反映出一个规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辖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此外,还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施工项目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在提高项目质量的同时,必然会增加项目成本。因此,对于施工项目而言,其追求的质量不是最高,而是最佳,换言之,以能满足没计要求和业主的期望为标准,这样一来,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就能得到有效兼顾。

4.总结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工程建设中一定要认真贯彻的重要方针。因此,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认清责任,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不断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制止和杜绝“豆腐渣”工程,从而确保我国的工程建设质量,确保现代化建设的健康、顺利进行。 [科]

【参考文献】

[1]佘远逢,丁硙.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9.12.

[2]吴立新.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12.

[3]胡铭.质量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篇9

教学质量的高低源于平时的积累。所以,保证质量就要从最基础的常规教学工作抓起,只有重视了教学的课前、课内、课后等各个环节,从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单元检测上着手,认真细化内容、目标、措施、策略、评价等,保证日常教学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有章可循,才能切实实行精细化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1.要细化教学管理制度。结合农村学校实际,要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全面细化,让教师明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例如我校顶层设计了教育教学“网格化”管理制度,构建了学校-教研组-年级学科组管理体系、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教研体系,做到“岗岗有职,人人有责”的管理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责任上移”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核心力量,着力打造上下联动的教育格局。

2.要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学校要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外,效率求在课内。通过每周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案检查、作业检查、集体备课等形式,强化教师对课标、教材、教法、学生、教具等课堂因子的深挖细研。做好不同观点的汇集、提炼,成果教案的有效推广、利用等,通过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凝聚,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3.要强化领导巡课和随堂听课。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常规和教学效果的检查与指导,要把教学监控的重点放在领导巡查和推门听课上。在学校网格化管理制度建设中,明确了学校领导在教学管理中的规定动作和内容,通过每学期校委会对领导的量化考核,强化学校领导对听课、巡查等教学常规的督导,从而促进教师把可讲的内容讲得更精彩、更实在。

二、重实效,勤研究,校本教研精细化

校本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要有效实现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就要以校本教研精细化为抓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走教育科研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为提升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1.要坚持开展好三课活动。“三课”是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立足“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通过备、说、上、评系列活动,有效开展教学精细化管理。学校要全面落实新教师上“汇报课”,解决教材关,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青年教师上“展示课”,把课改成果以课的形式展示给大家;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引领全体教师追求“理想课堂”,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2.要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学校要把科研课题研究纳入常规化管理范畴,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为目的的课题研究活动。鼓励以骨干教师为龙头,针对课堂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建立“一人一题”、“一组一题”的校本教研模式,做到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采取实践一反思一总结一应用的思路,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重培养,勤搭台,队伍建设精细化

教学质量的优劣,核心在于教师专业水平、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了常规制度和校本教研作保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证教学质量的目标仍然无法实现。所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

提高教学质量整改措施 篇10

提高教学质量整改方案

在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检测中,我校除四年级成绩位居全乡第一外,其它年级成绩均位居同年级中线以下,已严重制约着我乡教育发展。深刻反思,查找不足,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方法措施如下:

一、抓好安全工作。继续完善和认真实施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开展各种安全知识教育,狠抓日常管理。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各种逃生演练,培养学生遇事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快速安全撤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各种灾难的避灾能力。

二、严格控制师生的迟到、早退现象。充分利用夏季天长早晨和下午各增加一节课,切实保证教学时间。

三、坚持周查常规月报制度。星期日晚不仅要检查教案和各类笔记,还要检查教师用书使用情况和作业批改情况。

四、以乡县开展“成长杯”为契机,认真举行公开课比赛,加强对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师胜任教学能力。

五、间周举行全校大型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大脑,活跃校园气氛,充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聪

明才智。

六、练习内容要以课本为主,同步练习册为副。坚持一单元一测试,搞好成绩的登记和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上课不要图快,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真正理解明白,才能进行下一单元的学习。

七、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团结同学、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狠抓学风建设,给学生积极营造一种爱学、乐学、我要学的浓厚氛围。

八、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重点,全面提升我校整体办学水平。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 篇11

关键词:教学质量;备课;探究式教法;心里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55-02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它是学校各项工作永恒的主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丰富教案内容 ,提高备课的针对性

近年来,我们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时发现,教案格式和内容还显得单一,于是尝试着在原教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项内容:开头的“教材分析”和结尾的“课后小记”。这样做的好处是督促教师备课时吃透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弄清教材重点与教学重点之间的联系;课后小记包括本课成功与不足之处,学生的反映和接受情况;教具的使用情况以及改进意见;课时的分配、教学的效果、本课的心得及经验体会等。通过填实教案内容,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记录和梳理备课和授课的情况,总结经验与不足,增强备课的针对性,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

二、融入感情备课,增进课题感染力

备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人文品质的培养。充分的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性梳理,是体现方法艺术并凝聚情感的文字呈现,不管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备课,不管是哪种呈现方式,都需要把感情融入其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获得知识,教师除靠对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积极的情感投入。我们在备课时的重点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干瘪”的文字变成“感情饱满”的备课。备课时我们教师深入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将思想感情和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组合,这样凝聚着教师心血的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因为只有把感情备在了课中,讲的时候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备课的时候感情充沛了,课堂中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的碰撞,教师展现的丰富情感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感其声而动其心,从爱教师到爱这个教师的课。

三、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探究式教法

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明确强调:“……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我们曾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启发,讨论等,这些教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我愿意尝试探究式方法。所谓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要实现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念,我们认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出具有一定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情境”;通过复习、设伏、试误、质疑等,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对问题逐步进行探究;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上述教学思路实际就是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尝试,协作交流→理解深化,引申拓宽→归纳总结,反思提高。其实,在探究式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确定探究问题,即选择合适的探究“点”;二是解决探究问题,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探索的过程。我认为,只要能抓住探究式教学的这两个核心环节,就可以使探究式教学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

从运用的效果上看,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减轻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

在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都特别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此,我们在课后布置的课外作业力求“减负不减质量”。其目的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

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采用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如学习了课文后,我们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

(1)自由读你喜欢的段落,抄写课后词语;

(2)摘抄并背诵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喜欢画画的同学还可以画一幅山水画;

(3)写读后感或请你当一回导游写一段导游词。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训练,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留课外阅读的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课外阅读的作业,不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积累词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留想象的作业

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

从实际效果上看,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因此,学生的发散、变通、创新的意识得到了激发。

五、沟通师生心理,和谐师生关系

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正经受着考验,并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切实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绪、情感等多方面的沟通。在思想沟通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承担责任,展开示范教育,这种示范作用概括起来为感染力、说服力、激发力、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他们奋发学习的热情;感情沟通,人需要爱他人,更需要得到他人的爱,教师对学生应该给予春天般的温暖,使彼此之间的感情交融,这样,学生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尖锐而善意的批评就会形成良好的接受格局,对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能欣然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沟通的表现相当复杂,它是由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情景下产生心理互动的结果,这其中存在有建立在对方或自己经验基础上的心理反映模式,有些模式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因而往往不能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那么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心理沟通就一定会实现。

总之,我们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新的学习方式。换句话说,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归纳为,课前充分的准备是基础;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关键。

参考资料

[1] 李光辉.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上旬),2011,27(4):45-46.

[2] 庞宝坤.谈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5,166(4):124-125.

探析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措施 篇12

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概念,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质量管理是用来确定和达到质量规格的所有手段的总和[1]。我国《质最名词术语》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为保证和提高产品或工程质量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合、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种活动的总称。国际标准IS08402:1994对质量管理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1]

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应包括的内容是:制定质量标准, 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系统, 进行工序管理, 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 制定质量保证目标等。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首先是做好工程设计, 以确保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其次是必须做好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建设项目完善的质量体系。

建筑工程具有其他工程的相同的特性, 受到地形地貌、气象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同时由于建筑工程通常是施工条件比较艰苦。建筑工程系统工程量较大, 技术种类多而复杂, 且施工周期较长, 各专业间的配合较密切。因此,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 就需要充分运用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相互协作精神, 合理调度不同建设单位、不同工种间的相互配合, 通过强化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和进度控制,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 影响工程建筑质量的问题

要提高建筑质量, 首先就要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那么工程建筑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 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 钻孔间距太大, 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 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 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 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 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 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2) 材料因素。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2]。由于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多、用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 但采取抽检的方法, 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另外, 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大, 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 为谋取更多利益, 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 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 放任自流, 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 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 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3) 施工和管理问题。许多工程质量问题, 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图纸, 盲目施工, 图纸未经会审, 仓促施工;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钢接, 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等, 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等;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 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等。

(4) 人的因素。主要是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 决策能力就强, 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 管理制度完善, 技术措施得力, 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观念, 就会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 以出色的工作质量, 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因此, 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 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

3 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措施

要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严格控制管理工程图纸设计的程序。一项工程的建设首先是施工图纸设计,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 一定要选拔资质相应的设计单位, 同时还要把好设计经费[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竞争激烈, 当然也不能为减少一点设计经费聘请个体、或个人设计, 以免造成设计中的质量问题, 还要注意有些设计单位为了多收设计费故意增加材料用量而提高工程造价, 并且必须把好施工图纸设计关。

(2) 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 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施工中不遗琐碎, 不留后患。

(3) 严格把好施工合同签订这关。施工队伍选定后, 建设单位即应与其签订施工合同 (或协议) , 把甲乙双方的关系用法律条文固定下来, 合同内容必须是严密过细, 条款详尽, 责任明确, 奖罚分明, 要求合理, 手续完备, 查核有据。合同签订前与上一级主管业务部门报告, 合同签订后, 经当地公证部门公证, 以便受法律监督。

(4) 严格控制工程竣工验收。竣工验收, 是基础上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 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 要严格执行国家、军队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 逐项验收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具体可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查看、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 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棍凝土试块、构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 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阳台倒泛水, 水管、卫生设施接头冒水, 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实测, 主要是现场实测, 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部位和技术上特殊要求的进行实测。

(5) 严格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 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 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4]。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 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 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总之,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 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推动力在各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建筑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提高工程质量要从细部着手, 警钟常鸣!

参考文献

[1]鲁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Z].2009 (6) .

[2]齐义喜, 韩毅.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的探究[Z].2010 (17) .

[3]张强, 范志涛.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措施[Z].2010.

上一篇:新任副科领导干部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实习期的自我鉴定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