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辅导制度(通用11篇)
肖马小学
2010—201
1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制度
(一)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制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学年、学期心理辅导活动课课程计划。
(二)掌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学生。在把握保密原则的基础上,负责向学校提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信息,及时提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三)能鉴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比如神经症、精神病等)的学生,对于辅导教师没有能力解决的个案,要按规定及时转介到高一级心理咨询或治疗部门。
(四)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按专业规范进行个别辅导,并能评价和分析辅导效果;对有同质性心理问题的学生可开展针对性的小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并实施咨询记录,以备跟踪辅导和研究分析之用;指导高中学生通过学生心理社团等形式开展同伴心理互助活动。
(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按系列主题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积极参与活动课研讨活动。
(六)利用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心活动,如在辅导室内建有心理松弛区、音乐欣赏区、图书阅览区等,指导学生的自助活动。
(七)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一方面承担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指导他们设计、实施、评价心理辅导活动课;指导教师对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采用周记交流、电话沟通、面谈和网上对话等途径进行疏导和引导。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向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提供资料、建议等方式帮助全校教师学会自我心理保健。
(八)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与科研成果(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活动课教案与课件、个案分析等)评奖活动,以科研为载体,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九)积极参加市级有关工作会议,完成上一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交给的有关工作任务。
(十)积极开展升学、职业方面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利学生作出合适的选择。
(十一)为家长教育子女,社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提供建议、咨询和帮助。
一、现状描述:教师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
对于“健康”的认识, 联合国卫生组织于1989年作出了新的界定, 认为健康不仅是指肌体疾病与体弱的消失, 同时也包括心理的健全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于此, 心理健康首次被提上重要的地位得到关注。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首先是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 包括各种心理异常行为, 这是从消极的角度对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作出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 心理健康还指需要发展人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这是从积极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应然状态提出要求。
在这种对心理健康做出认识的基础上, 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调查, 其结果令人担忧。如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 中小学教师有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该报告是对辽宁14个城市167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调查后做出的。检测发现51.123%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15%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2.49%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项研究从教师心理问题的构成方面, 指出了中小学教师排在前五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症状、敌对情绪、抑郁心理、偏执人格和人际关系障碍等。
通过以上的研究活动所得出的结论, 可以对中小学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关注日常的教育新闻报道, 也可以从诸多的事件中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一个感性的认识。如各种校园暴力事件的始作俑者往往正是肩负着教书育人工作的各类教师, 因此也就有了诸如“禽兽教师”、“变态教师”之说。如此的“禽兽教师”“变态教师”虽然只是少数, 然而其暴露出来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二、问题思考: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教师作为人类精神的培育者和灵魂的塑造者, 其自身如果出现了心理问题, 后果不言而喻。一方面, 从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的底限来看, 个别的“禽兽教师”和“变态教师”为了实现其个人的非正当目的, 把学生当成是其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此时的学生在其眼中已经不再是接受教育的对象, 而只是一个个任其玩弄的木偶, 此时的教育活动也只是摧残和伤害的代名词而已。教师这个职业在这里已经成了被亵渎的对象, 这些所谓的教师已经成为了“戴着眼镜的白眼狼”。另一方面, 从一个优秀的教育者的追求来看, 教学既是一项科学性的活动, 又是艺术性的活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艺术化应该是一个优秀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教学的完美和艺术化对教师的心理品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特定的心理品质, 才能真正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摆脱教书匠的命运, 才能真正地在自己的岗位中体验到教学生命所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快乐。试想, 一个缺乏同情心和公正心的教师如何能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关注班级的弱势学生群体?一个缺乏爱心的教师如何能够在其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呢?
因此, 为了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免受伤害, 为了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名师所带给自己成长的帮助, 解决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迫在眉睫。笔者通过简单的检索发现, 有关这方面的相关论文相当丰富, 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如何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如有的研究者认为需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并列出了十种具体的措施: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供教师不良情绪的宣泄场所、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开展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加强心理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学会自我调试、给教师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等。有的研究者从社会调适、自我调适和学校管理部门调适三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需要自己学会自我调节, 注重从热爱生活、悦纳现实, 乐于交往、悦纳他人, 自爱自信、悦纳自我三个角度做出阐述。药方开了很多, 服用此药也确实在实践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药方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他们大部分都是针对教师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之后进而提出改进的策略, 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都只是在亡羊补牢。
虽然说, 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 但是在教育活动这个特殊的活动领域内, 这句话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或者说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亡羊补牢, 其实已晚。因为一旦教师出现了心理问题并进而对学生造成了伤害, 这种伤害将是无法弥补的。任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造成的伤害, 将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磨平。因此,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能仅仅依靠相应的补救措施来实现其目的, 而更需要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这里, 可以从教师准入制度开始, 通过严把教师准入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关, 争取在教师资格证书发放和教师人事录用这两个环节里利用严格的检测手段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程度, 使那些真正符合教师心理品质资格的人进入教育行业中, 同时也不让一个心理品质不合格者流进教师的群体, 这样才能从源头保证教师人群的心理健康。
三、对策建议:严把教师准入中的心理健康关
利用教师准入制度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 严把教师准入中的心理品质关, 也就是意味着将教师的心理品质作为一项考核内容纳入到教师准入过程的考核范围中来。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与确认的过程中做好教师的心理品质考核, 确定只对那些心理品质符合教师要求的人员发放证书。其次在今日教师全员实行聘任制的前提下, 用人单位在拟录用人员的时候也需要考察应聘教师的心理品质, 确保录用到心理品质健全的人进入教育领域。只有通过这样对于教师心理品质的双重考核, 才能保障每一个进入教育领域的教师都具有优秀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心理品质。
1. 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严把心理品质关
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自1993年的《教师法》第十条第一次明确提出, 后来经过试点和经验积累, 于2001年正式在全国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 改变了以往有了知识就可以做老师的局面,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对于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随着教育的变革以及对教师素质的日益提高, 原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对教师的要求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已经捉襟见肘、漏洞百出。
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主要是建立在“教学的科学性”的假设基础之上, 认为教学是一项科学性的活动, 因此, 教师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就能够很好地胜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进行教师资格认证的过程中, 主要关注的也只是申请者外在的硬性条件, 如相应的学历、知识和技能等, 而缺少对合格教师所应具有的内在心理品质的关注。如现有的《教师法》对教师任职资格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 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有教育教学能力, 经认定合格的, 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事实上, 在实际的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 也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确认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 并以此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教师标准的主要依据。
这种知识本位的教师资格考核方式在今天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目标之下已经难以适应。因为对于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来说, 仅有相应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育活动说到底还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实践性的智慧才是决定一个教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 有学者指出在衡量教师职业标准中应该采用实践思维的取向, 认为“必须在评价的指标中引入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一思想与我们今天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关注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一致的。而考察一个教师的实践能力, 显然需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因为没有合适的心理品质的参与, 教学生命至多也就是一堆堆枯燥的技能技巧的衔接和展示而已。教学的生命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殷切关注, 对教学工作的执着追求和热爱, 唯此, 教师才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放光彩。
在这个意义上, 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在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的作用, 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造成的负面伤害, 同时更为重要的, 通过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 真正的实现让那些适合从事教育工作, 并且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进入教育领域, 这既是提升教师教学生命质量的过程, 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2. 教师招聘任用过程中严把心理健康关
教师聘任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自2005年推行以来, 改变了教师铁饭碗和包分配的传统观念, 极大地活跃了教师在行业中的合理流动, 促进了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伴随着这一制度的实行, 对于教师的考核也就由传统的一重考核 (只注重教师的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的考核) 变成了双重考核 (既关注教师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的考核, 也关注教师招聘任用过程中的考核) 。这就是从教师准入过程中对于准教师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教师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更多的考察和关注的是教师静态层面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结构, 那么在教师招聘和任用环节中则可以说是更为关注教师动态层面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智慧, 后者可以成为前者在考核教师方面的有效补充。招聘环节虽然也关注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 但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智慧的掌握。同时也由于招聘环节相比起资格证书发放过程来说更易于实施和控制, 并且采用的是面对面的交流, 因此也能够更全面地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基于此, 通过招聘环节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就理所应当是考核应聘者的一个主要内容。
通过招聘环节考查教师的心理品质, 教育部也曾有明确的要求, 指出:“在公开招聘新任教师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考核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凡是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或者经严格测评存在心理问题的, 一律不得录用。”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如上海黄浦区教育局曾尝试采用上海市人事局资格评价中心所开发的16PF心理测试系统对新任教师进行测验, 并将其结果作为录取新任教师的判断指标之一。
四、结语
在教师准入的过程中, 无论是在资格证书认证环节, 还是在新任教师的聘用环节, 只有严把教师心理健康品质关, 才能真正地做到从源头上把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心理问题的出现, 也才能更好地为培养健全人格的公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 由于人的心理品质具有隐蔽性特征, 因此如何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标准加以考查和衡量, 通过何种方式来加以实施就成了需要重点关注和突破的课题。某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可以用数字来加以表达。这种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测量的认识也许过于乐观, 但是无论如何, 通过量化的方式测量和检验也好, 或者是通过质性的方式加以观察和论证也罢, 只要在教师的准入过程中真正地关注到教师的心理品质问题, 并作出积极有益的尝试,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忽视而带来的种种教育伤害。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注教师准入过程中的心理品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振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 (5) .
[2]王金道.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标准与对策的思考.教育探索, 2004 (5) .
[3]吴延玲, 宿正文.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调适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 (7) .
[4]王加绵.谈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之一、二、三.河南教育, 2003 (4, 5, 6) .
[5]姜勇, 康永祥.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改革与启示.高教探索, 2007 (5) .
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制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就其具体制度建设来说,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了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科研成果与工作成效显著。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心理辅导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不同,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差别较大,违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事件时有发生。有鉴于此,要普及、巩固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大力加快、抓紧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
二、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地位和功能
学校心理辅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核心。它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和政府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保障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顺利开展,依照法规、政策而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则、规程或行动准则,即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心理辅导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具体来说,学校心理辅导的根本制度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基本制度是指国家和政府颁布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文件和条例制度,也可称之为学校心理辅导的法规性制度;具体制度则包括心理辅导管理制度、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制度、朋辈心理辅导制度、心理健康课程管理制度、精神疾病筛查及转介制度、心理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心理辅导的伦理制度、心理辅导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心理辅导队伍的培养及督导制度等,即学校心理辅导的岗位性制度。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也迅速得到发展。
就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制度来说,为了加强和推进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部指导性文件。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1999年和2002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7部委颁布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对学校的精神卫生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特别是2013年颁布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更是从法律层面上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十年之后,2012年底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旨在全面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上述各种政策、文件,可以说就是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制度。随着这些文件、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学校都开始出现领导认识、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实施系统、心理辅导室的设置与使用、环境育人等心理辅导工作新局面。当然,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仍有一定距离。
三、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与规范
就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制度,这里以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加以说明。
为了促进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我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需要,提出了一些地方性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与规范。如《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中,对心理辅导室的基本配置和各项仪器的配置标准都有明确规定。然而,除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标准之外,还需要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规范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便于评估和管理。我们认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与规范应包括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和伦理规范等三个方面。
软件建设。包括心理测评和档案管理软件、心理辅导教师资质要求及心理辅导室的岗位规章制度等。第一,心理辅导室须配备符合我国学校实际且能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困扰的、科学的心理测评系统和档案管理软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动态监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为开展进一步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心理辅导工作中的系列档案资料,如心理咨询面谈记录、热线咨询记录、网络咨询记录、心理危机信息库及危机干预记录、与家长沟通记录、与教师沟通记录、团体心理辅导记录等,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规定按师生比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对他们的任职资格和培训经历应有要求,并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对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纳入统一的归口,并规定统一的业绩考核标准等,保证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学术会议,定期接受专业督导。第三,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制度建设,明确规章制度、工作规程、咨询程序、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等,建立健全心理辅导的预约、咨询、反馈、追踪调查等规则,明确规定心理辅导室的服务群体、开放时间,以及心理辅导教师每周需进行心理辅导的时数。
硬件建设。包括场地建设、环境要求、基础设施等。第一,学校心理辅导室应有专用场地,选址适当,本着安静又方便寻找的原则,尽量避开集体活动区等热闹场所。心理辅导室的使用面积要与在校生人数相匹配,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设置个体心理辅导区、团体心理辅导区、心理辅导教师办公区、来访者接待室和心理测评区、心理档案管理区、心理阅览区等,有些区域可以互相兼容。第二,心理辅导室的周围环境应比较整洁、幽雅和清静,室外张贴宣传展板、欢迎图标等;内部环境应温馨、舒适,让来访者有足够的安全感,特别是个别辅导等区域要保障私密性要求。第三,心理辅导室的设备分为基础设备和心理学硬件设备。常用的基础设备包括电脑、录音笔、电话机、摄像设备、隔音设备等,心理学硬件设备的配备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避免使用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的设备。如有的心理辅导室配备“宣泄人”工具,让学生采用殴打宣泄人的方式调节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会适应性的情绪调节方法,应避免使用。
伦理规范。按照心理辅导行业的一般伦理规范,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伦理规范包括:心理辅导教师应尊重来访学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有责任保护来访学生的隐私权,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有责任向来访学生说明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应用的限度;辅导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心理测量与评估过程中应考虑被测量学生的理解水平,并使用恰当的教育、心理测量工具了解来访学生的情况;鼓励心理辅导人员进行专业研究以对心理辅导工作有所贡献,在研究时应尊重参与者的尊严,防止研究对象的权益受到损害;要事先告知或征求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四、心理辅导示范校建设标准与规范
诚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一样,各地为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先后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心理辅导示范校建设标准与规范。如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和达标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同样地,从国家层面推广各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加以规范。
组织管理。包括学校领导的认识、组织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第一,学校领导需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采取切实措施做好督导检查,确保认识到位,统筹到位,分工到位,责任到位,把各项具体制度落到实处,努力为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和氛围;第二,建立学校心理辅导领导小组和工作责任小组,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规划与具体指导,并由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责任明确;第三,建设心理辅导工作的规章制度,有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具体的组织实施、指导督导、检查评估等管理制度,如岗位职责制度、心理辅导人员例会制度、督导制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心理健康课程管理制度、个体心理辅导制度、团体心理辅导制度等,并由学校领导定期检查、督促执行,推进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基础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实施系统建设、环境育人成效和专项经费投入等。第一,加强心理辅导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需按编制标准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对其任职资格有所要求;重视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定期安排心理辅导教师接受专业督导,支持他们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工作的职业发展及激励机制,落实心理辅导教师的职称评聘问题,保障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学工作量或报酬,并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第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课程实施系统建设,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中,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设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第三,优化符合心理辅导工作要求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等,发挥育人功能。加强学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小报和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向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第四,建立心理辅导工作专项经费,规定学生人均经费的最低限额,并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保障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更新,加大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投入和工作补贴,提高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育效果。包括科研与成果、工作成效等方面。学校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与省、市、区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并承担具体的研究任务。心理辅导教师队伍要有公开发表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或著作,并能够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研究工作,效果显著。特别是,心理辅导工作一定要突出学生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强调工作特色,注重工作成效,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辅导工作新亮点。
一、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二、教师不得打骂学生,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尽心尽责。
三、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学生的一言一行,课堂纪律以及作业的完成。
四、上班不迟到,不得无故缺课,若出现无故迟到、缺课现象,罚款20元。若有事需要离开,须向主管人员写出书面请假条并征得同意后方可离开,并对自己请假期间的课程做出适当的安排。
五、上班期间禁止接打电话,禁止玩手机,手机要处于静音状态。
六、值班教师要做好当天的值班工作,确保学生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时间内不得处理私人事务,不随意离岗,专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七、教师要把学生的安全和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学生负责,提高安全警惕。
八、教师在工作中要相互帮助,相互体谅,共建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对道德行为不良的教师我们将立刻做出解聘处理。
九、各辅导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每学期根据上一学期学生表现、心理状况及学习成绩、体育、健康情况,分别确定后进生名单。
二、后进生辅导、帮助责任人为班主任、学科教师。
三、教导处每学期制定帮助辅导后进生工作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
四、班主任每周定期向科任老师了解他们的情况,找他们谈心,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鼓励他们不断取得新进步。
五、要全面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组织后进生参加各项活动,补习文化知识。
六、每周家访或联系一次,搞好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
一、工作宗旨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心理咨询站(室),使之成为沟通学生思想的窗口。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调节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工作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准备,集思广益,使每一节课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带动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要有确定时间专门探讨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要多种手段相结合,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更生动、更活泼,学生的情感有所体验,行为得到矫正、强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要继续加大活动和游戏的份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做到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其次要充分利用电视、录像等手段,把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展现给学生,在课堂中播放有助于身心放松的音乐,使学生在愉快、放松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再次是把心理测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了解自身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
2、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完善心理教育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信息联系,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
加强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年级主任的联系,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帮助年级主任、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并为班主任更好了解学生,管理学生提供反馈,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加强和负责德育的处室的联系,组织做好每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3、建立个别心理辅导制度。
个别心理辅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促进全校健康心理氛围的营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不断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完善心理辅导技术,更深入地、多侧面多渠道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情况,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
(2)合理安排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时间,促进心理咨询合理化、规范化。
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安排与学生咨询的时间,制定个别心理咨询时间表。
(3)完善心理放松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室的硬件设施,为心理放松室添置橡皮人、沙袋,为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室添置空调、电扇,优化心理辅导环境。
(4)开设心理辅导信箱或者心理辅导网站,对每封信件进行答复,必要时应主动与学生联系。
(5)建立心理咨询档案。
三、工作原则
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它可使你更好地了解心理咨询。
1、整体性原则
心理咨询站(室)要发挥整体性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多方协作,共同为办好心理咨询站(室)出谋出力。
2、信赖性原则
开设心理咨询站(室),要通过诚挚的服务使学生消除顾虑,支持和信赖咨询站(室)的工作,这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3、艺术性原则 作为心理咨询站(室)服务对象,针对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年龄特征而具有独特性,心理咨询工作要讲求艺术性,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的咨询氛围。
4、保密性原则
心理咨询站(室)的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工作人员要有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才会取得服务对象的信赖,才能使咨询工作更富有生命力。
5、交友性原则
要求工作人员与咨询者交朋友,互相以自己的朋友身份出现,这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的重要保证。
6、预防重于治疗原则
要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全体师生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7、实事求是原则
高校辅导员拥有双重身份:教师、干部,是构成学校教师与管理队伍的重要环节,日常工作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常事务性管理、学生发展指引等,在工作方式上包括教育教学指引、学习生活管理、服务等。面对层出不穷的高校学生问题,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正处于较为严苛的局面,故高校辅导员制度必须升级思想理念,并制定合乎实际规律的规章制度,只有如此才能大大发挥高校辅导员制度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本文以高校辅导员制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给出建议,以期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辅导员制度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确保办学方向、培养优秀接班人,创建了高校辅导员制度,它历经了3个阶段:萌芽和确立、破坏和恢复、发展与完善。
1.1 萌芽和确立(1924—1965)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之初确立政治指导员这一制度,也就是高校辅导员制度萌发的标志,1965年教育部制定《并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标志着辅导员制度的确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依然创建了辅导员制度,但是在高校辅导员制度这一领域的发展,确实在共产党在军队方面施行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此阶段最明确的印记是规定了指导员职责并对每一作战单位指导员的配给做出了明确规定。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人民的工作重点产生了变化。为了培育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努力建造社会主义新中国,重新界定高等教育,并在军队指导员制度的现有发展上,在高校施行辅导员制度,并颁发工作条例。
1.2 破坏和恢复(1966—1983)
文革深重摧残了我国辅导员制度,使其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开始后,高校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很多辅导员遭遇无妄之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及批判,制度瓦解在即。文化大革命带给国人许多的思考,“文革”结束之后,党和国家明确的认识到,若要中国教育事业有希望,必须改革。从“文革”结束至1983年,党和国家始终试图恢复辅导员制度。1977年复原全国高考后,第二年复原辅导员制度。
1.3 发展与完善(1984—现在)
辅导员制度专业化发展基于1984年教育部准许设立思政教育专业。1984年之前的辅导员制度,主要的工作是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但是多年的教育与实践表明,完成辅导员工作不仅仅如此,它更需要专业性的知识,所以增设思政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用以缓解辅导员人才不足、辅导员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不饱满等问题。2000年之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外形势飞快变化,我国向多元化迈进,高校学生的教育问题较之以前不可同日而语,这种种问题都对辅导员的要求越发严苛。
2 辅导员工作职责具体内容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最本质的职责。自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衍生以来,无论角色职责如何转变,辅导员教育工作始终在响应着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以思想教育工作为主要内容来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应培养学生兴致,使他们发挥自己能量,在同学间起到榜样力量,借此组建出色的干部队伍。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观念上的改变,发展意味着碰撞、意味着摩擦、意味着迷茫,所有的新鲜事物与不确定的诱惑,对当今高校学生的行为及意识产生了超级大爆炸。每个高校都设立了专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排解,没有设立专职心里辅导员的学校,就要求每位辅导员兼职心理导师,这意味着高校辅导员必须会“刀枪棍棒”,成功引导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心理健康。
2.3 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辅导员是学校管理活动中必要的环节,其内容繁、广、杂,凡涉及学生的均属辅导员管理工作,当然也包括学校或院系的各类活动。
2.4 大学生班风学风建设
高校都是以班级为单元划分给各个辅导员的,所以必须让每个学生有对身为班级一份子的骄傲与维护。辅助学生组建良好的学风、班风对辅导员来说至关重要。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都是离不开班级这个单元的。班级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班干部的建设,由一批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班干部带领,整个班级的景象会大为不同。
2.5 大学生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
去高校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毕业后可以有相对的贡献,在高校读懂的、历经的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的学生高中很好,但到了大学之后会迷失自我,有较多原因是没有一个可以很好指引方向的辅导员,所以,辅导员在学生刚踏入校园伊始,就应该履行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职责,让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激励鞭策学生,使其对自己有所要求,有目标可以追逐,并有选择性地提高自己、锻炼自己。
2.6 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
较多的校园惨案都是基于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没有及时地解开,辅导员的职责就是较聪明、较公正地处理此类事件,以确保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并能睿智发现矛盾苗头,提前预防,采取措施将隐患扼杀与摇篮。
3 辅导员职责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3.1 专业性不强
辅导员这一工作入职门槛不严格、专业限制不强,不论文理科,只要具备要求的学历即可,这就导致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老师,其专业不尽相同。在我国甚至在国际上,专门针对辅导员职业的专业是很少的,所以大多数高校招聘辅导员在经历基础的笔试和粗浅的面试后,没有系统的入职培训便草草上岗,故大部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老师缺乏专业的素养。再者,由于学校部门的设置及对教师岗老师的重视,导致很多杂而乱的现象产生,原本不是辅导员的工作,最终堆积到了其手上,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对辅导员岗位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的误区。
3.2 职业性不强
从部分高校组织结构图及多数学者的研究发现,辅导员无疑是处在教师中的最靠后位置。很多问卷表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因为无法从事别的职业,而迫不得已的选择,其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谋生工具,故辅导员心里没有动力去更好地完成工作。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的高校对辅导员的晋升规定很严苛,如必须在本岗位工作满10年后方可转岗或有晋升的机会,最后的结果就是刚熟悉本岗位的辅导员离职了,再招聘一些新人,致使频繁更换,一届学生都有好几个辅导员任职过。大批量的辅导员离职、转岗,对本职工作的忠诚度及热情不够,人才流失已成常事。
3.3 归属感缺失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所要求的只是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对教学岗老师的重点关照无可厚非。相反,超级重视的教学岗和被冷漠忽视的辅导员存在极大落差,导致对辅导员队伍的构建乏力无措,使辅导员心理上受到极大的挫伤,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最后的结果就是辅导员对高校没有归属感和存在感。
4 建议
4.1 进一步明确职责边界
目前,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是杂乱而琐碎的日常事务,与其所应履行的岗位职责产生了较大的偏离,这是极为不合理的,无暇抽身最终令辅导员不能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更谈不上深层次的学术研究。所以纵观各高校,从事辅导员职务的均是一些年轻的面孔,凭借这青春的一股劲工作,但待到年岁大时,就必须要转岗。从各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比例中可以看到,辅导员的数量不是很合理,有很大的空缺,这也导致了辅导员工作权责不明情况的发生。
此外,因其工作是日常事务性的,过多的精力放错了地方,致使其本职工作没有尽职,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每位学生的个性区别化指引。而且,辅导员没有系统的学习,在学生出现不同思想状况时,辅导员就无法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偏离规定轨道,出现低效的思想政治现状。
4.2 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信息的快速更迭与学生吸收外来事物的加快,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较高的能力。因此,辅导员要与时代与时俱进,并必须要处在持续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才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苦恼,为学生服务与指导尽最大的力,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同时,辅导员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具备相应的科研创新能力。
4.3 注重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扩招导致过多的学生进入高校读书,但是如此多的学生,辅导员的数量就捉襟见肘,同时造成了工作量的增加。辅导员本职工作是辅导学生,并不是处理简单而繁杂的日常事务。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提供必要的指引,并提前发现学生问题,帮助他们妥善解决问题,作为指引者,在学生人生道路偏离时及时纠偏,这才是辅导员的主要功能。
4.4 构建合理的考评制度
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其工作中的重点,辅导员需要以重点为中心开展工作,但现实情况是,辅导员是否很好地履行了其工作职责?效果如何?这是许多高校考核的漏洞,所以必须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符合高校现实情况的考核标准。
考核辅导员是否履职有3方面作用:鉴定、导向与激励。所以,辅导员绩效考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曹建军,凌娟.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1(12):96-98.
[2]许静,欧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思考与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215.
[3]饶进,简思敏,唐玉海.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14-16.
【关键词】职业学校 心理辅导 职校内涵 学校管理 教师观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54-01
近日,读了徐国庆同志在《职教论坛》2007年10月(下)总第336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为《职校教师的心理辅导》,读后感触颇深。文中立足当前职业学校现况,深刻剖析职校劣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文化课成绩低的让人吃惊;素质偏低,存在一定的道德、心理问题等等。同时,指出了职校教师面临的种种压力:教师没有成就感,失望、无奈、迷惘;教师与学生时常发生冲突;承担普通中学教师很少承担的课程开发工作;被要求成为双师型教师。文中以上观点,本人非常赞同,作为一名职校教师,也深有同感。但文中基于以上事实,提出的职校教师只有极少数用比较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为了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职校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观点,却不敢苟同。
在我们探讨心理辅导的各种有效方法和成绩的同时,不禁要问:职校教师真的需要心理辅导吗?为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为了职业学校老师的成长,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开展教师心理辅导的消极影响。
一、心理辅导的负面性。
心理辅导是对有心理障碍的人群,为让其走出困扰,提高心理品质,而开展的心理调节过程。首先,职校教师有无心理障碍,不好界定,即便按条文我们认定某教师有心理障碍,他本人也很难接受,会产生抵触情绪;其次,普通中学教师的压力不比职校教师少,如果我们只在职校进行教师心理辅导,这无疑在告诉社会,职校教师真的有心理问题了,更会增加职校教师的心理负担;再次,有心理障碍的职校教师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对工作有点牢骚,对学生不满,对工作感到压力大,还用不到心理辅导。再说针对个别教师的心理障碍而搞全员辅导,这可害苦了大部分教师,他们没有理由跟着耗时、耗力;最后,即使真有教师出现了心理障碍,不进行心理治疗,光靠学校的辅导也难以奏效。因而,在职校进行心理辅导,会引起大部分教师的反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心理辅导的难操作性。
目前很多职校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没有普遍、规范的开展起来,更何况进行教師心理辅导。首先心理辅导教师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准,经过专业机构培训后再上岗,这个过程需要很大的人员、资金支持。现在职校缺少的是专业、技术双师型教师,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心理辅导,势必会减少专业建设,可能很多校领导难以理解,广大教师也感到不公平吧?
三、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学校即便对少数有问题的教师进行了有效的心理辅导,给了教师轻松、自信的心情,可一旦走进课堂,面对的还是那一副副熟悉的面孔,能保证教师还那么轻松吗?现在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我们只强调教师良好的心态,恐怕不能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职校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职校教师的工作地位,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是单纯靠心理辅导能解决的。我们应该从根本入手,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提升职教内涵。
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这给职校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职教教师提升自身价值的良好契机,比空洞的说教有效很多。我认为,各级政府还应在资金、招生、就业上下更大的气力来优先发展职业教育。投入更多助学金、奖学金、困难补助;招生时优先报考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校企联合。真正发挥“培养一名中职生,致富一个家庭”的职业教育优势。
我市在近几年的春季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参加高考人数中百分子五十的学生升入本科院校,让老师很有底气,体验到职校老师的成就感、幸福感。参加就业创业的学生中也有很多服务于本地经济,还能给老师不少生活上的帮助呢?职校名气大了,生源好了,学生素质高了,职校教师的地位自然也会提高。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规范教学常规,搞好教学秩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最直接的方法。现在有的职业学校因为学生素质差、不好管,就干脆撒手放羊,纪律变的松散,教学管理上不去,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学质量自然也难以提高。学校学生科、团委、学生会、保卫科、教务科等学生管理科室应职责分明、协调工作,并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这样管理制度跟上了,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素质并不差。
三、学校变管理为服务。
教师的工作是育人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不是企业里严格管理、压缩成本就能提高产能。学校要给教师宽松的成长环境,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给教师争取更多的职称地位和福利待遇,让教师有信心以校为家,以校为荣。教师的压力不仅来自学生,更重要的来自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那就是成绩的认可和职称的评定。
四、教师要做新时代的多面手。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讲,教育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认清了教师的多面角色,你就不应该有心理压力,这就是教师的职业特点。现在的素质教育、新课改,不是让学生当老老实实的听众,而是让学生发现长处,发挥特长,学到自己喜欢的技能。中职生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学好语、数、外,你让他在职业学校学好,不现实。个性的张扬、平等的对话,兴趣的培养、独到的专长,掌握了技能,参加就业,这才是中职学生的教育方向。要让教师转变这个观念,做一名双师型教师比普通中学教师难多了。这要求职校教师接受更多的培训,教师肚里的“水”多了,自然能装得下可爱的中职学生。
职校教师在工作上的确有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提出对职校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未必可行。当下要做的还是国家要重视发展职业学校,学校能正确看待教师的合理诉求,用人性化服务为教师排忧解难,规范的管理让学生健康成长,这样职校的话语权多了,学生的前途广了,职校教师地位提高了,教师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会有职业幸福感,而不必寻求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一、心理辅导室是面向学生开展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专用场所,由学校指定心理专职教师负责管理,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值班。
二、值班教师必须维护好辅导室卫生,每月进行一次大扫除,定期进行环境调整与布置,以使环境适应学生心理辅导和发展的需求。
三、心理专职教师是辅导室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人,须保管好辅导室内的公共财产和硬件设施。
四、凡心理辅导室专用设备仪器,须经学校财产登记后,有心理专职教师保管,使用。
五、心理专职教师使用设备时要做到操作正确,使用得当,平时需注意维护保养,以延长其使用期。
六、心理辅导室内所有物品不得私用或私自外借,如有特殊情况外借须经校长室批准。
七、心理辅导室内所有记录档案和个案资料,不得随意外借和透露给无关人员,如有特殊情况借阅须经校长室批准。
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即通过学生谈话把学生工作的损失降到最低,以达到“零损失”的理想目标。为全面了解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一、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要注意方法,做到重承诺、守信用;重观察、多了解;重分析、多思考;重感情、多沟通;重鼓励、多鞭策。
二、学生有下列情况者,辅导员必须及时和适时谈话:
1、学习成绩落后、品行考核不合格者;
2、有违规违纪行为者;
3、思想情绪有较大波动者;
4、有心理障碍、言行异常者;
5、受到挫折或家庭遭受意外者;
6、家庭经济困难者;
7、沉湎网络者;
8、拖欠学费者;
9、即将实习者;
10、代表校、院参加各类比赛者。
三、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必须遵循六条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平等交流的原则;
3、尊重学生的原则;
4、有备而谈的原则;
5、内容保密的原则;
6、解决问题的原则。
四、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教育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切实增强安全防患意识,确保人身、财物安全。如果发现有容易引发事故的苗头及其它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特别关注。
五、认真作好谈话记录,每学期末须将谈话记录本交院学工科查阅,并作为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的依据。
关键词:高校;心理委员;研究现状
201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WSZ004
G441
一、心理委员制度的产生
在国外,同龄人心理“助手”是在倡导学生自助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下的产物。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学校因专业人员的咨询与辅导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便尝试挑选一些学生加以训练,建立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协助辅导校内同辈学生,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日本,学校心理学模式是指针对学生学习、心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援助支持、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问。在英国,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咨询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而提供咨询服务的专职咨询师却为数不多,因而大量的咨询志愿者经过岗前培训后,就开始担任咨询师的职务,轮流值班做咨询。
在我国,自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重视,但长期以来偏重以教师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2004 年,自天津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以“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以来,从10余年的发展来看,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在国内呈现上升和稳定的发展。
二、心理委员制度在我国高校中存在的意义
近年来,受高校扩招、社会竞争、就业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了天之骄子的光环。部分在校大学生因种种压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并由此引发出大学生出走、试读、休学、退学、自杀及杀人等恶性事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全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门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更少,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需求。因此,心理委员的产生,提供了一条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同学的心中,更好地满目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理委员是专门用来行使心理危机事件的早发现与早干预职能,是为班级同学、寝室同学、以及身边朋友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帮助的人,他们是班级学生干部,他们以平等、尊重、服务同学的态度为有相关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承担或协助实施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事务或活动。 心理委员制度的建立使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入“预防——发现——治疗”的新阶段,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三、近年来心理委员制度的研究现状
从文献上来看,有部分关于心理委员的研究,主要包括杨琴(2015)对基于胜任角度的大学心理委员人格、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大学心理委员人格、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陈晓,吴月(2015)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管理模式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心理委员管理要寻找适当的管理模式。冯桂梅(2015)对高校心理委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了探究,认为高校要进行心理委员的培训,注重人员的管理,发挥更好的作用。董秀娜,刘洁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对策。来燕,刘曼曼(2013)对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模型构建的基本理论,并进行了模型的构建。闫娟丽,周生江(2013)对新疆某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进行调查,认为目前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周璠(2010)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要强化管理,积极进行有效的培训,不断提升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何思彤(2009)对如何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能动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高校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注重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能动作用。黄乔蓉(2008)对大学班级心理委员现状进行了调查,认为班级心理委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来看,其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空间。姚小燕(2010)对高校设置班级心理委员的情况进行了理论思考與实践探索,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认为要从班级心理健康实际出发,积极与具体的理论对接,理论指导实践。孔志光,王晶(2013)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夏阳,周立勇(2016)对如何提高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效能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研究认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缺乏规范的心理委员选拔程序,缺乏科学的心理委员培训机制,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具体的应对。李鹤展,黄锐豪(2012)对国内心理委员制度研究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趋势。廖夏俊(2015)对城区初中班级心理委员制度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小学要借鉴高校的经验,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芦茜(2010)从社会支持的视角探讨高校心理委员的设置,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范晴岚(2010)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与培训进行了研究,认为选拔要有一定的标准,要注重从实践锻炼与培训当中进行系统的培养。
综上所述,从研究现状与文献研究上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于对于高校心理委员的培养与培训以及高校心理委员的设置方面的研究,也有部分对于高校心理委员现状的研究。心理委员制度集中体现的问题有:心理委员的定位和工作职责不够明确;缺乏规范的心理委员选拔程序;缺乏科学的心理委员培训机制;缺乏有效的心理委员评价机制;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差。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当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琴. 基于胜任角度的大学心理委员人格、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1)
[2]陈晓,吴月.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管理模式探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4)
[3]冯桂梅. 高校心理委员的培训与管理探究[J]. 中国市场. 2015(33)
[4]董秀娜,刘洁. 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 2013(04)
【教师心理辅导制度】推荐阅读:
心理教师工作守则05-31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10-17
心理辅导、咨询教师工作职责11-27
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12-07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12-12
女教师心理健康01-12
读《教师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的心得体会12-01
高校教师心理学题库09-08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得09-24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计划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