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中国现代史(精选8篇)
1923年2月,张君劢对清华学子做了题为《人生观》的讲演,引起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异议,拉开了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科学派”之间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历史上称之为“科玄论战”。论战的焦点集中在:①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②对科学与西方文明的认识;③对中国文明的态度。论战实质是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问题。2.《新潮》
1919年1月的由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创办的五四时期的进步刊物之一。主要发起人为罗家伦、傅斯年等。曾得到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支持。创刊后,因其仿效《新青年》,鼓吹“伦理革命”,反对纲常名教,提倡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鼓吹“文学革命”,大量刊载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作品,在进步的知识分子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在五四运动后,由于受胡适的影响,逐渐向右转。共出版三卷十二期,1922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二号后停刊。3.《新青年》
1915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更名而来的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刊物之一。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早期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不断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状况的文章,逐步成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刊物。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到1922年7月终刊出9卷54号
4.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建了陆军军官学校。(2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廖仲恺任党代表。(1分)黄埔军校是一所新型的军官学校,不仅重视军事素质的培养,还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分)5.整理党务案
是一九二六年五月,继中山舰事件之后,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抛出的限制共产党、夺取革命领导权的反动提案。其中规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省党部、特别市党部中担任执行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全体执行委员的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须全部交出;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员的指示,均须先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始能发出。总之,所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限制和打击共产党在国民党中的领导地位。
6.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分)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维护农工利益的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纲领有一致之处,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等。(2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分)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是毛泽东为了支持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到湖南湘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写的著名报告。发表于1927年3月。文章的主要思想是:充分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指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是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在农村,农民推翻地主阶级的武装和政权,建立自己的武装和政权是完全必要的;那些攻击农民运动的言论,是站在地主阶级方面打击农民革命斗争的反动言论。这篇文章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经典文献。
8.“好人政府”
1922年5月,胡适、蔡元培、王宠惠、罗文干等16人,在《努力周报》上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2分)提出建立“好政府”的主张,当时被称作“好政府主义”。认为中国的腐败主要是好人自命清高,不肯出来当政的缘故;只要好人挺身而出,组织一个宪政的、公开的、实行有计划的政治的政府,中国就能得救。(2分)9月,直系军阀吴佩孚操纵组成以王宠惠为首的内阁,实践了“好人政府”的理论。由于军阀的操纵和控制,该内阁无法实践其具体政治主张,至11月间,因曹锟为首的保定派军阀的反对而垮台。(1分)9.联省自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部分地方军阀为保持地方割据而提出的主张。1920年7月,湘军总司令谭延闿在湖南人赶走张敬尧之后,以避免卷入南北战争为借口,通电号召“湘人治湘”。11月又通电主张“联省自治”。
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熊希龄则进一步主张仿照美国联邦制,由各省制定省宪法,实行“自治”,并号召召开联省会议,成立联省自治政府,以此改良腐败的政治,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广东军阀陈炯明、云南军阀唐继尧等通电响应,形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要求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浪潮。1924年,一些进步人士也曾利用这一口号,推动浙江自治和苏、浙、皖三省联省自治,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孙传芳的斗争。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后,联省自治的口号无人再提。10.工农武装割据
是毛泽东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在开创和坚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守提出来的一个科学概念。即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阵地三位一体的思想,亦称“红色政权”的理论。它是关于农相。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11.《井冈山土地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开展了土地革命。1928年12月,在总结了并冈山根据地创建一年来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后,由毛泽东起草并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共9条14款。主要内容是: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并由其进行分配;分配土地的数量标准和区域标准;山林分配法;土地税之征收等。这个土地法的颁布,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由于缺乏经验,土地法出有一些不足,如没收所有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权属苏维埃政府而不是农民,禁止土地买卖等。12.中原大战
1930年国民党内北伐后失势的改组派联合反共右倾西山会议派和冯、阎、桂军阀发起夺权挑战蒋介石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内战,共产党称之为蒋冯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战争在11月正式爆发,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关键时刻,蒋介石得到张学良的帮助,迅速取得了胜利。此战巩固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及其政权中的地位,张学良及其东北军也顿时身价倍增,但是此战却给广大民众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使国民党最终丧失民心。
13.新月人权派:
又称“新月派”或“人权派”,[1分]是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1分]出现的以胡适、罗隆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松散联合的政治派别,[1分]因创办《新月》月刊和主张“人权”而得名。[2分]
14.中国国民党改组派
又称改组同志会。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国民党内的主要反对派。1928年冬成立于上海,主要负责人是陈公博、顾孟余等,奉汪精卫为领袖。(2分)宣称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却又反对共产党。反对独裁,揭露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得到了不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拥护,最盛时会员达1万多人。在国民党“三大”和中原大战期间其反蒋活动达到高潮。(2分)蒋介石采取又拉又打方式分化瓦解,1931年初,汪精卫在香港发表宣言,宣布解散改组同志会。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作,改组派不复存在。(1分)
15.法币政策:
1935年11月,〔1分〕国民党政府实施的废除银本位制,改用纸币的币制改革。〔2分〕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分〕
16“东北易帜”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继任奉天督办、东北保安司令,不顾日本的一再阻挠和压力,于7月1日通电宣布与南京方面停止军事行动,又派人与蒋介石洽谈统一事宜。(1分)10月8日,张学良接受国民党中常会任命的国民政府委员职,又达成东北统归于国民政府的4点协议。12月29日,张学良与张作相等联名通电声称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30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2分)国民政府实现了南北统一。(2分)17.瓦窑堡会议 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12月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会后,毛泽东根据中央的决议,在共产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决议和报告分析了“九·一八”事变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基本变化,指出了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决议和报告着重阐明了建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会议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瓦窑堡会议为迎接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8.洛川会议
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了正式制定其在全面战争时期的行动方针和具体政策、正确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发出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伟大号召。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新形势,指出共产党同国民党的争论已经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而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为此,会议决定: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乱后战场,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在一切国统区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会议在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变为民族战争的历史关头、及时地规定了党的正确路线、纲领和政策,为实现党对抗记战争的领导,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19.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是1939年1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日问题和国共关系问题。(2分)关于抗日问题,全会仍旧标榜“抗战到底”;关于国共关系问题,会议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秘密通过了《防止异党活动办法》,设立了防共委员会。这次会议标志着抗战以来国民党在联共政策上的改变,给国共关系蒙上了阴影。(3分)
20.减租减息
是中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在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1分)基本原则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2分)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生活,增强了农民抗日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联合了地主一致抗日,壮大了抗日力量。(2分)
21.《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洛川会议制定并通过的全面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基本政治主张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具体政策的一个纲领。基本内容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实行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防;建立抗日的民族团结。纲领主张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是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指针,是反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有力武器。
22.史迪威事件 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42年3月至1944年10月,蒋介石与史威迪之间围绕着美国援华战略物资的分配、调整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以及国民党军队的改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蒋因不满史威迪与中共联系并进行军备支持而不断对美施压以致史于1944年10月被召回国,它表明美对华政策的转变,从开始积极支持中国抗战,支持史的主张变为最后接受蒋的要求,扶蒋反共控制干涉中国内政。
23.长沙大火:
1938年冬,〔1分〕日本侵略军占领武汉,进入湖南北部,国民党政府惊慌失措,以焦土抗战为名,下令火烧长沙,(1分)自11月12日晚间纵火,至14日大火熄灭,全城房屋大部焚毁,居民被烧死二万余人,财产损失无数。(2分)之后,日本侵略军并未立即进攻长沙。国民党政府为了推卸责任,将指挥纵火的长沙警备司令等3人枪决。(1分)
24.西南联大
抗日战争期设于昆明的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0月25日开课。1938年4月,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学。设理、工学院子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后亦迁至展明)。1939年后,共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等5个学院,以及2个专修科。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解散,北大、清华、南开分别迂回北平(今北京)、天津复校。8年中华业生约2000人。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大后方的民主堡垒”,震惊中外的“一二一”反内战反暴行斗争就发端于西南联大。
25.重庆谈判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在重庆举行的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篡夺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反人民的内战。为了伪装和平,蒋介石于1945年8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谈判进行43天,最后签订了“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国共双方达成了同意长期合作,避免内战等一系列有利于建设国家的共识。重庆谈判使共产党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取得民心等,有重要的意义。
26.《中美商约》
是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于1946年在南京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简称。条约经历了3年的谈判酝酿,最终以互惠,对等的形式规定了两国国民在对方领土上的权利,美方法人团体与中方法人团体有同样的权利等诸多内容。但是因为当时中国生产落后,远洋运输又不发达,中国人民无法实现该约规定的权利。该约缔结之后,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的普遍反对。
27.“五四指示”
即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根据日本投降以后国内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引导农民积极性,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有计划地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引向深入,而颁发了这项指示。规定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调整为平分土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同时要求在1946年底前全部或大部分解决土地,发动群众,执行群众路线,禁止命令主义,包办,代替,恩赐。使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2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于同年10与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施行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大纲是土地政策的法律化,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公布和实施,使得全国掀起了土地改革的高潮,消灭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完成了农村生产关系的伟大变革,满足了广大贫雇农对土地的迫切要求。这对于巩固解放区,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9.金圆券法案
即国民党政府为避免货币的破产于1948年8月19日颁布的《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废除法币,另外发行金圆券,以金圆券1元折合法币8百万元的比率收兑法币,并强制收兑民间金银外币。金圆券发行后,以比法币更快的速度贬值,不到10个月,发行额就增加了65万倍,批发物价随着上涨120万倍以上。1949年7月2日,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的前夜,宣告金圆券作废。
3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1分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会议要求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禁止给党的领导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道名和企业的名字。(2分)它规定了中共对夺取全国胜利和在全国胜利后的基本政策。为夺取革命胜利,推动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2分)
31.《美中关系白皮书》
是美国国务院于1949年8月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共分八章,回顾了从《中美望厦条约》签定到1949年的中美关系。(2分)白皮书的主旨在为美国对华政策作辩护,把美国在中国的失败归于国民党的腐败,而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误。其结论是中国内战国民党的失败超出美国政府的控制能力,也是无可避免的。白皮书发表后,毛泽东连续写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五篇文章、新华社发表了《无可奈何的供状》对其进行了揭露和批评。(3分)
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23日由冯玉祥发动的针对直系的政变。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统治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政变后,冯玉祥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清室迁出紫禁城,驱除溥仪出宫。
曹锟贿选
1923年6月,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指示其党羽采用各种手段进行“逼宫”,把总统黎元洪逼出北京,为自己上台扫清了道路。但曹锟既想登上总统宝座,又要披上“合法”外衣,于是就以巨款贿赂国会议员,选举他当上总统。9月,在总统选举的预选会上,曹锟以5000元一张选票,到处收买议员,又以40万元的高价,收买了国会议长,共用去贿赂款1350余万元。就这样曹锟贿选当上了大总统。史称曹锟为“贿选总统”。
郭松龄倒戈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由于地盘分配问题导致奉系内部矛盾激化,奉军土派将领郭松龄决心推到张作霖,清除洋派代表杨宇霆等而发动的倒戈事件。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起兵开始反奉,次日,又在滦州宣布倡导和平,班师回奉,要求张作霖下野,查办杨宇霆,拥护张学良为总司令。郭松龄反奉以他本人被杀而告终。郭松龄事件导致奉系军阀与直系军阀联合对抗冯玉祥的国民军,国民军退往西北。
古史辨派
标量名词短语是采用各种标量手段标示量范畴的名词短语。本论文聚焦合指量和非合指量这一目标, 以标量手段的扩展和深化研究为主线, 在对以往标量手段分析整理的基础上, 探寻新的标量手段的形式类型、语义范畴、表达制约条件和语用规则。此项研究可以在名词短语研究的薄弱环节上取得较大进展, 对于进一步完善汉语语法学体系有重要意义;对于改进多种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环节有实用价值, 可为立足于汉语的语言工程研究中的名词短语语义语法属性标注以及名词短语与谓词的组配规则研究提供参考性成果。
论文以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 从静态分布、动态分布、语篇功能等层面全方位地考察汉语含标量成分名词短语的各种语法语用属性;以结构功能、表达功能为主线构建层级分类系统, 对各功能大类、小类进行描写和解释;在分布特征和功能分析中, 把标量名词短语和相关词语进行系统的比较, 尝试对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的关系做出新的解释。全文构架为:1.绪论;2.名词短语标量手段分析;3.表示合指量和非合指量的标量名词短语研究;4.结论。
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
第一, 界定了标量名词短语的研究范围。标量名词短语是采用各种标量手段标示量范畴的名词短语, 标量手段复杂多样, 类似于语义框架中的触发词, 我们将其分为名词短语内部的标量手段和外部的约束手段两类。
第二, 系统考察了“方位词‖数量︱ (+X) ”的标量手段。我们把“方位词‖数量︱ (+X) ”作为整体所表示的规定范围的数量意义称作“范围量”。从形式上, 方位词和数量词语是组构关系, 内容上, “范围量”是方所意义和数量意义经过重新分析组构后产生的新的意义, 属于量范畴的一个次范畴, 是复杂短语形式表示的范畴。“范围量”包括总量和部分量两种, 不同的方位词在标量内容和组构方式上各具特色。论文通过对“上类方位词+数量 (+X) ”的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 得出了两个系列。一是标示“范围量”意义的典型形式到非典型形式的序列:“上/下+数量 (+X) ”﹥“以上/以下+数量 (+X) ”﹥“上面/下面+数量 (+X) ”;二是标量短语的独立性由强到弱的系列:“以上/以下+数量 (+X) ”﹥“上面/下面+数量 (+X) ”﹥“上/下+数量 (+X) ”。
第三, 比较分析了一组表示部分量意义且具有相近标量形式的词语:有时—有时候—有的时候。三者分属于词—类词短语—短语这三个层面, 在单用、多项并举使用时, 意义和功能有差异。另外, “有时候、有的时候”具有篇章管界的功能, 在恒常句中, “有的时候”已经发展出降低概率, 表达可能语气以及缓和语气的作用, 类似于插入语。
1880年他们回到德国,在汉堡的赏春大街建立了施坦威工厂。这座声名显赫的工厂在二战中被毁之后便被放弃公司在科隆那顿大街的施坦威大楼重新开张。1988年施坦威生产了第50万架钢琴美国家具设计大师温德尔·卡斯特勒为此设计了一款外形独特的钢琴琴身上刻有800多位著名钢琴家的亲笔签名。
2004年,施坦威钢琴(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亚洲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家施坦威子公司,从此在国内也能直接购买到令人羡慕的施坦威钢琴。
施坦威公司被视为现代钢琴业奠基者,世界上有2000多家著名的音乐厅拥有施坦威钢琴,并且90%以上的著名钢琴演奏家只使用施坦威钢琴演奏,这一点是任何品牌都不能企及的。正因为如此,该品牌的钢琴售出之后价格往往反而会增长一架二十五年历史的施坦威钢琴零售价比其原始价格高出3.3倍。
施坦威对木材的选用十分严格。制作音板的北美云杉木,采自北美纬度在40~60度之间日照不充分且降水量极低的地区,拥有极其密实的纹理,在外界条件下不易发生变形。这些昂贵木料经过经验丰富的德国师傅精心的挑选,在高,低音区每英寸所含的纹理数都有极其苛刻的规定。当然制造过程也是极为细致,每架钢琴的制作过程,需要将近三年的时间。同时,施坦威钢琴的发明专利占据了几乎所有现代钢琴的制造专利。
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外国在华享有的这种域外的管辖权,不仅由在中国的领事组成的法庭行使,而且还由专门设立的法院行使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可以说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
租界: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中国最早的租界在上海建立,租界最主要的特点是内部自治管理,成立市政管理机构。
租借地:一国根据条约在一定期限内为条约所规定的目的租借给另一国的领土。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领土的使用权。租借期内租借国在租借地内拥有并行使排它的主权,因此租借地具有殖民地性质。这些地区不但允许外国军队驻扎,还由外国人完全掌握当地的行政权。《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大五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在林则徐的影响下,后来产生出一批研究外国史地的著作。此书实为开风气之死的创举;而作者林则徐也被后人雀为开始睁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辛酉政变: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或北京政变。慈禧、奕等人于1861年(咸丰十一年,农历辛酉年)发动的宫廷政变。“辛酉政变”是君权与相权的一次大的冲突,它的重大结果是清朝体制的一大改变。经过“辛酉政变”,否定“赞襄政务”大臣,而由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这是重大的改制。这个体制最大的特征是皇太后与奕联合主政,后来逐渐演变为慈禧独揽朝政的局面。《原道醒世训》:是拜上帝会早期重要文献之一。洪秀全撰。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后改称《原道醒世诏》。作者根据“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提出“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进而号召“天下兄弟姊妹”,“相与作中流之底(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努力奋斗,变“乖漓浇薄之世”为“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智不诈愚、勇不苦怯之世”,以求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原道觉世训》:是拜上帝会早期重要文献之一。洪秀全撰。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後改称《原道觉世诏》。作者把农民与封建统治者的对立概括为正与邪、神与妖的对立。作者把农民与封建统治者的对立概括为正与邪、神与妖的对立。谴责“佛老之徒”“造出无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说明崇拜偶像,“正是惹鬼”。指出所有牛鬼蛇神,皆“阎罗妖之妖徒鬼卒”。所谓阎罗妖,即指封建皇帝。“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强调上帝才是“帝”,他人不得以此妄称,进而指责清朝皇帝说,“他是何人,敢腼称帝者乎?只见其妄自尊大,自干永远地狱之灾也”。《原道救世歌》:原道救世歌》 是拜上帝会早期重要文献之一。洪秀全撰。用诗歌体裁宣传天父上帝为独一真神,所有人等应只拜上帝,不拜邪神,并针对社会上颓风日
甚,劝告人们要作正人,要求建立新的社会风尚。
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厘金制度出现之初,不但可以代替当时因太平天国起义而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的职能,而且还使厘金具有随战区的变化“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但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土货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
江南大营:江南大营是清文宗咸丰皇帝督令绿营官兵在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城外,驻军围困的正规军大部队;分别驻军两次,皆被太平天国派兵消灭;另有两次驻军称江北大营。与驻扬州城外的江北大营相呼应,围攻天京,阻止太平军东下苏杭。1856年被太平军击溃。次年大营重建,1860年又被太平军摧毁。
江北大营:清廷为了阻击太平军北进在江北扬州建立的军营。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4月攻占扬州,清钦差大臣琦善赶到城外建立此军营,堵击太平军,收回扬州。次年琦善死,托明阿继任钦差。1856年为秦日纲所破。清廷随即命德兴阿为钦差,复攻克扬州,重建江北大营。1858年9月,陈玉成、李秀成击破江北大营,10月破扬州,江北大营最终溃散。百工衙:太平天国管理百工技艺的生产机构。设在军中的共九种,负责军需工业生产。设在天京的百工衙种类名目较繁,可考者计有九类39种。各类下属衙多少不等,编制不按军制,人数多寡不一,只设两司马和卒长,其职掌除所典守主管的工作外,兼司收发分配。设在天京的中央各典官,并可统辖各军典官。官督商办: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清末洋务派官僚委托商人招募民间资金,采用机器进行民用工业生产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最初是适应“求富”的目的,或为解决军用企业的资金和对原料、燃料、交通运输等的需要创办的。资金来自民间招募的商股,有时政府也预先垫款以做资本.企业已基本属于资本主义性质,但封建因素浓厚。
汉阳铁厂: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它的规模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1]。汉阳铁厂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建。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为筹措战争赔偿,于1896年4月11日将铁厂改为官督商办,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天津都统衙门:。义和团运动中八国联军对天津人民进行军事殖民统治的机构。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7月,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经过几次内部争吵,于7月30日正式设立此衙门,疯狂搜捕屠杀义和团。后来又下令拆毁天津城墙、天津至大沽口及山海关的炮台等,破坏焚毁天津的兵工厂、军火库等。另外,它还向天津人民发号施令、征税、判刑、罚劳役等,命居民悬挂所在地段占领国国旗。同文馆: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清末自强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其主要目的一之是为回应天津条约中未来条约需以英语、法语为正本的规定,因此必须培育足够的外语人才来应付外交事务。
黑旗军:十九世纪末的一支地方武装,以七星黑旗为战旗,因以得名。前期主要军事行动为抗击清朝统治。後在中法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甲午战争中黑旗军奉清政府命令重新编组,仍由刘永福率领,进驻台湾岛。後日军侵台,因战局受困,将士大多战死。
天津教案:1870年6月21日,天津天主堂发生虐死婴儿案,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射击天津知县刘杰,引起民教冲突。事发后,法国军舰开到天津进行威胁,英、美、德、意等六国军舰亦结集天津一带示威。曾国藩、李鸿章赴津查办,力主委曲求全,避战求和。结果地方官被处分两人,民众被判死刑二十人,徒刑二十五人,赔银49.7285万两,北洋通商大臣崇厚赴法国道歉谢罪。这个交涉结果,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产生对于西方传教士不好的谣传及不信任.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的战役。清光绪十一年(1885)初,法军攻击镇南关。老将冯子材受命驰赴镇南关整顿部队,部署战守。终将法军击退。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振奋了民族精神。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
马嘉理案:马嘉理案又称“云南事件”或“滇案”。1875年2月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擅自带领一支英军由缅甸闯入云南,开枪打死中国居民。当地人民奋起抵抗,打死马嘉理,把侵略军赶出云南。英国借此事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中外纪闻》: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早期政治团体的机关刊物,它除选登“阁抄”、译载新闻外,又载“格致有用之书”,探讨“万国强弱之原”,提出言政敷治的建议,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新闻史上有一定地位。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仁学》:1896年底谭嗣同抵南京,开始写《仁学》。《仁学》是一部融合儒、释、道、墨等各家学术的哲学典籍。《仁学》指斥二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为“大盗”,并猛烈抨击三纲五常“钳制天下。
《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请求光绪帝决定发起戊戌变法。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认为明治维新的要义有三个方面: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南学会:中国戊戌变法时期成立于湖南讲求新学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等开明官吏的支持。主要活动是讲演,它既与时务学堂相表里,又有《湘报》配合宣传,思想甚为活跃,影响也相当广泛,对促进湖南推行新政,转变社会风气,起了重要作用。
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京师大学堂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受到举国关注,但由于清廷的腐败,政府并没有对大学堂给予充分的投入。京师大学堂成为中国唯一官方最高学府和官方教育行政机构。
红灯照:义和团运动中的女性组织之一。一般说法是她们全身穿著红色装束,手提红灯笼,故称作红灯照。在义和团运动中,妇女的主要参与包括医疗救护、情报的搜集、实际作战、以及在宣传和团员心理上的支持等。红灯照女子虽努力于爱国反帝的运动,但毕竟其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所倚仗的也是迷信的法术,随者义和团和清军的失败而瓦解 廊坊大捷:发生在庚子年初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廊坊大捷,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在这次战斗中,中国人民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震惊了世界。近百年来,“廊坊大捷”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一直鼓舞着廊坊人民。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政闻社: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成立的一个立宪团体。在立宪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梁 启超决定成立立宪团体------政闻社。梁启超创办了《政论》,作为政闻社的机 关报。由于慈禧对康梁的痛恨,所以许多热衷立宪的官员不敢接近政闻社。这种 情况严重影响了政闻社的发展。
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是晚清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曾主持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轻工业。他创办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堂,预备立宪: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置。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抵制革命,展开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立宪运动,并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最终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集权、镇压民主革命的目的完全暴露,立宪派的幻想随之破灭,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皇族内阁: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它的成立表明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革命。
自强军:在新建陆军成立的同时,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编练了一支名叫自强军的新军。这支军队也依照西式军队编练,后来自强军由刘坤一接办,到最后被袁世凯所收,被编进其武卫右军。
劝学篇: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其基本思想,张之洞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军国民教育会:清末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拒俄义勇队被日本政府解放后,中国留日学生会员共计二百余人。以“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为宗旨鼓吹,起义,暗杀三种方式进行革命活动。军国民教育会成立后,即分派会员回国开展革命活动,策动反清起义。保路运动: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也称作“铁路风潮”,是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这次保路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而且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为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洪宪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袁帝制自为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
筹安会:1915年杨度串联严复等人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他们打着“学术团体”的招牌,实则是伪造民意,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组织各省旅京人士以“公民请愿团”的名义,向参政院请愿,筹安会鼓吹帝制,罪恶昭著,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共进会:清末由一部分长江中下游和南方几省的同盟会会员组织的革命团体。以参与武昌起义的发动而著名。其自称要以较激进与实际的方式来推动革命,并试图影响同盟会的行事,并仍尊重同盟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共进会与文学社合并增加了在新军下层士兵中的影响力,促成了其后武昌起义的成功。《江楚会奏三疏》:清末新政的重要文献,是两江总督刘坤
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1年应慈禧改革上谕所奏。庚子事变后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献计献策。由刘坤一领衔与张之洞一起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张之洞是该奏折的主稿者,但《三折》稳健、不宜过激的基调则是由刘坤一确定的。
1.1.文学研究会
1.2.创造社
1.3.语丝社
1.4.美文
1.5.语丝文体
1.6.小诗
1.7.新月诗派
1.8.象征诗派
1.9.春柳社
1.10.《终身大事》
1.11.爱美剧
1.12.湖畔诗社
1.13.南囤社
1.14.乡土文学
2.1.左联
2.2.社会剖析派小说
2.3.东北作家群
2.4.京派作家群
2.5.新感觉派
2.6.中国诗歌会
2.7.上海艺术剧社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2.9.国防戏剧
3.1.七月诗派
3.2.九叶诗派
3.3.荷花淀派 4.1.“三突出”创作原则
4.2.“根本任务论”
4.3.“黑八论”
4.4.“主题先行论” 5.1.“朦胧诗”
5.2.新写实小说
5.3.“四川诗群”
5.4.“上海诗群”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致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1.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
1.3.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4.美文: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1.5.语丝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1.6.小诗: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徐玉诺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小诗多是以简短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以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
1.7.新月诗派: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诗歌创作的“三美”主张,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
1.8.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诗派的创作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1.9.春柳社:1906年底由李叔同、陆镜若和欧阳予倩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1907年他们演出的《茶花女》获得很大成功,在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同年6月他们又演出了自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这次公演不仅轰动了留学生界,而且引起了日本文艺界的高度重视,被看做是中国早期话剧的开端。此后,春柳社的成员继续增加,他们又陆续创作或改编、演出过《画家与其妹》等剧目,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1.10.《终身大事》:独幕剧《终身大事》描写了田亚梅与陈先生自由恋爱,因不满于父母的阻挠而离家出走的故事。剧作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反对封建迷信与传统礼教习俗的勇敢姿态。
1.11.爱美剧:1921年3月,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等发起成立民众戏剧社,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戏剧反映时代,提倡“写实的社会剧”,针对堕落了的文明戏,他们提倡“爱关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1.12.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1.13.南国社:1927年冬成立于上海,领导人为田汉,南国社前身为南国电影剧社。设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以戏剧活动为主。主要成员有田汉、欧阳予倩、徐志摩、徐悲鸿、周信芳等。其宗旨是“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创办的刊物有《南国半月刊》、《南国周刊》。
1.14.乡土文学: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亲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等。
2.1.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鲁迅等四十余人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从事无产阶级艺术”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左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活动,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推进了文艺大众化运动,并积极开展创作,培养了大批新作家。
2.2.社会剖析派小说:在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主要作家有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多为左翼作家。其特点是,运用阶级观点,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以期其创作能从本质上解释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20世纪30年代伊始,茅盾、吴组缃、沙汀、艾芜等“社会剖析派”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对社会人生世相加以冷峻剖析的作品。在意识形态话语的笼罩中,他们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及“异域情调”的风景画、风俗画的多种艺术方法的描写,既是对早期“乡土写实派”的历史回应,又开创了新的乡土小说范式,为20世纪40年代乃至新中国建立后的乡土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资源和发展路径的启示。
2.3.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希望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2.4.京派作家群: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其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创作的基本原则。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群的第一人。
2.5.新感觉派: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梅雨之夕》是施蛰存的代表作。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的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显示出典型的现代派风格。
2.6.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在“左联”领导下,“中国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他们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随后在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会,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除发起人外,王亚平、温流、曼睛、柳倩等都是中坚分子。“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特点:一是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二是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三是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2.7.上海艺术剧社: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由共产党员和进步的知识分子郑伯奇、沈端先(夏衍)、冯乃超、叶沉(沈西苓)发起,1929年秋在上海成立。社长为郑伯奇,沈端先和冯乃超负责宣传,叶沉负责导演,许幸之负责美工。成员还有钱杏邨(阿英)、孟超等。1930年4月,被国民党当局查禁。上海艺术剧社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要求革命的戏剧工作者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而推动了新兴戏剧运动的发展。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召开成立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以田汉为首的执行委员会,刘保罗负责总务,赵铭彝负责组织、郑君里负责宣传。参加剧联的盟员还有洪深、应云卫、郑伯奇等。剧联成立后,起草并通过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剧联的主要任务是在白色区域开展工人、学生和农民的演剧活动,采取剧联独立演出、辅导工人和学生表演以及联合演出方式,开创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剧联以秘密盟员为核心,团结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成了50多个左翼剧团,演出了大量进步剧作家创作的剧目。剧联冲破国民党当局的破坏和阻挠,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学生演剧和工人演剧活动,有力地扩大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
2.9.国防戏剧:是在国防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革命戏剧,是左翼戏剧运动在中华民族革命新高潮来临后的扩大和发展。1936年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解散,并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后,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也宣布解散,转而组织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一~上海戏剧界联谊会和上海剧作者协会,提出国防戏剧口号,以广泛团结爱国剧人,开展救亡戏剧活动。同年2月,上海剧作者协会制定并发表《国防剧作纲领》,规定国防戏剧创作应以揭露日寇的残暴、批评一切不利于抗日的思想和言论、歌颂群众的抗日情绪和行为作为主要任务。嗣后,协会成员创作出大量国防剧作,分别刊登在《光明》、《妇女生活》等杂志上,有力地推动了国防戏剧的演出活动。国防戏剧作品有于伶的《回声》,洪深的《走私》,夏衍的《都会的一角》、《赛金花》等。
3.1.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诗人艾青和田间也曾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诗作。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性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七月诗派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同时也重视抒情的形象化,注意意象的新颖明确,想象的丰富奇丽,象征的确切深刻。在诗形上,有大体整齐押韵的小诗,有鼓点式短句的“田间体”,有抒情议论的长句诗行体,有随诗情起伏而变化多样、句式长短交错的“艾青体”。在语言上,他们重视运用灵活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简洁有力。色彩强烈。七月诗派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造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绿原的诗集《童话》、《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鲁藜的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阿垅的《纤夫》.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都是足以显示七月诗派风格的代表作。
3.2.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1947年7月创刊)和《中国新诗》(1948年6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浞、袁可嘉、穆旦(查良铮)等一群诗人。该诗派主要有九位代表诗人,1980年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因而被称为“九叶诗派”。九叶诗派一方面“扎根现实”,用诗歌形式传达了中国人民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时代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厌倦现实政治纷争,渴望宁静与和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艺术上,他们深受20世纪西方文化与诗歌的熏陶和影响。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他们把诗歌的审美原则建构在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重叠点上,完成了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超越,蕴涵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诗歌因素。
3.3.荷花淀派: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以他为首,后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韩映山、丛维熙等,追随其创作风格,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被称之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4.1.“三突出”创作原则:就是“在所有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是从“根本任务论”出发制定的形式主义的创作模式,完全违背了文艺创作的规律,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公式化,使文艺丧失了独创性。
4.2.“根本任务论”: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它规定“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文学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形象塑造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与途径。“根本任务论”服从灭“资”兴“无”的政治需要,偷梁换柱,本末倒置.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而且践踏了“双百”方针,否定了英雄形象塑造以外的其他文学,取消了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导致了“文革”时期阴谋文学的一体化。
4.3.“黑八论”:“文艺黑线专政论”是《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核心。它首先把1949年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即“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
4.4.“主题先行论”:就是说文学创作必须从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主题出发,设置作品的构架,然后再到生活中找素材编故事。这不仅颠倒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过程,取消了作家的主体性.而且无论哪种体裁的创作,都要表现他们早已确定的“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要打倒”的主题.把文学直接用来图解政治阴谋.煽动造反派与走资派进行斗争。
5.1.“朦胧诗”:主要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如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等诗歌流派的表现技巧,注重象征、暗示、联想、变形、意象等手法的运用,在美学特征上更加朦胧、多义,表达了这批诗人对人的本质的现代思考和对人的自我价值、心灵自由的追求,也表现了对于现实的严峻批判、怀疑及对美好境界的朦胧向往。“朦胧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他们在1980年前后分别发表的《回答》(北岛);《致橡树》(舒婷);《远与近》(顾城);《纪念碑》(江河);《大雁塔》、《诺日朗》(杨炼)等诗作,因为诗意情愫和表现方式的特别,引起了诗坛的广泛注意,这些也是“朦胧诗”中较早产生影响的代表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成立最早,影响最大)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在创造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体现其“为 人生”的宗旨。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的成员是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畅、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人。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要倾向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初期主张“文艺而文艺”,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后期提倡“表同期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1929年2月创造社被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是“五四”文学革命前后出现的新诗团体,1922年成立于杭州。以短小清新的情诗创作为主,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精炼”为特色,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学峰、汪静之等人。具有浪漫抒情倾向,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出版诗集《湖畔》、《春的歌集》等。湖畔诗人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勇于创作情诗,帅直坦城,绝无世俗的顾及,也少见艺术的雕琢,以为青春期青年诗人的热情和真挚,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以及现代新诗的勃勃生机,“五卅”运动后,诗社活动停止。《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形象最大的特征,是剧烈的内心矛盾和斗争。《莎菲》的价值,也在于莎菲内心矛盾冲突的独特性、新颖性和深度。女性的内心深度,女性身上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女性身上的文化积淀和世代相传的信息,挖掘得相当独特、新颖而深入。
莎菲的典型意义在于反映了五四之后,青年女性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后,无路可走的苦闷和挣扎,作品塑造了莎菲孤独的灵魂。莎菲是属于一个始终局限于个人生活范围之内,努力挣扎追求的女性,为了追求个性的自由而寻不到出路的女性。
作品深入而独到地表现了女性寻找爱情的种种在内心深处的困难以至困境,表现了女性的血泪和忏悔,写出了女性的时代苦闷。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处女作《幻灭》)
作品表现的是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⑴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⑵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⑶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幻灭》:通过静女士在爱情和革命上的追求与幻灭,表现了小 资产阶级走向革命和在革命中的幻灭过程。
《动摇》:展示的是的革命时代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斗争时期 的现实。方罗兰的形象反映了在政治和爱情上动摇、妥协、软弱 者的精神特质。
《追求》:表现的是一群知识分子的心灵挣扎、精神自我拯救以 及掩饰不住的幻灭感。以章秋柳为代表。京派小说
指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等,他们追求艺术的健康与纯正,多在乡村与都市的对照中构建自己的审美天地,具有乡野的平和质朴之美。
二、解答题□
新感觉派
20年代末期30年代前半期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初期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过度的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新感觉派的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化的都市文学,极力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分裂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世英的《夜总会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也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背景:在横光利
一、片冈铁兵等位代表的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
喜爱下发展起来的,又被称为“都会主义小说”.发展:萌芽期:1928年9月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至同年年底该刊被查禁;
成熟期: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现代》创刊,为新感觉派提供了最重要的发表阵地。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已经形成。
解散期:1935年初施蛰存因故辞去《现代》编辑一职,标志着这一流派的解体。其主要特点有:
第一:从题材看,用快节奏和五彩缤纷的色调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和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第二:从艺术表现看,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新感觉派“刻意捕捉新奇、独特的感觉和印象中去,并把主体感觉投诸客体,使感觉外话,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
第三;在人物刻画上,新感觉派运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识和变态心理。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运用意识流、心理分析等技巧,描写现代都市人迷茫心灵和精神失落所造成的双重人格。
闻一多
《死水》
“三美理论”
闻一多;原名家骅,湖北人
三美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从
《红烛》
自由体
浪漫主义
唯美主义
到
《死水》 新格律体
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
1;音乐美
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死水》全诗20行,一行9字,由2232,2322,或3222都以双音节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一致,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加上“沦”与“羹”,“花”与“霞”,“沫”与“破”,“明”与“声”,“在”与“界”相协,每节换韵、富于变化,节奏感、韵律感很强,确有音乐般的美感。
2:绘画美:指词的辞藻要力求美丽、富于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诗中常出现红、黄、蓝、白、黑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带有鲜丽色彩感的物象,注重色彩对比,使诗画相通。《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罗绮”都是闻一多诗绘画美的表现。3:建筑美:指从诗的整体外形来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的限定每行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死水》每行四节,互相之间字数相同,整齐呈建筑状,具有外形整齐之美。
=》从五四初期白话诗到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中国新诗经历了一个从外在形式摸索到诗本体艺术追求的过程。
以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的特点
一,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喜欢用第一人称叙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染上浓厚的自我表现的色彩。真实表现作者的内心。
二,不注重外部事件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苦恼),以此作为小说的线索,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 三,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
分析祥子的悲剧命运
1、从客观方面来说,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并且成为这个病态的社会的牺牲品。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存在着尖锐的冲突。
2、从客观方面来说,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他没有意识到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穷的求生之道。他自以为只要埋头苦干就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二,个人性格心理上的弱点。比如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缺乏足够的自制力,以至于生活态度受虎妞的改变。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他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骆驼祥子》中祥子、虎妞的艺术形象?
答:①祥子是从乡下来北京的人力车夫。他年青健壮,勤劳朴实,坚韧顽强,体面要强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穷人。他坚韧顽强,风里雨里地咬牙,饭里茶里地自苦,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他自尊自信,鄙弃一班洋车夫的
堕落。这时候的祥子,事业是红火的,形象是可爱的。
②在小说的展开部分,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祥子在命运的捉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抗争。至此,祥子的形象仍然使人同情,甚至令人起敬,作者抱的也是悲悯的态度。
③祥子遭受最后的沉重一击后,再也没能站起来。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他和他赌他拦他狡猾他掏坏、打架、占便宜,而且讨厌拉车。形容猥琐,举止肮脏,如同行尸走肉。
①虎妞在小说里兼有双重身份:车场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她是剥削者的女儿与被剥削者的妻子。这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两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他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积怨,直至闹翻。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里也因之变态,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
《子夜》中赵伯韬和吴荪甫的艺术形象?
答:《子夜》的中心人物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人物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他在几重挤压的环境下为求生存而形成的性格的多重性,使得形象有多侧面的立体感。
①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战败了的英雄形象。为实现他的宏大计划,在他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法兰西资产阶级式的性格。他的沉着干练、刚愎自用,似乎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振兴带来了希望。
②吴荪甫既有被压迫的一面,又有压迫者的一面。ⅰ将经济危机转嫁给工人时,他采取的是残酷的手段;ⅱ在对待双桥镇的农民暴动的态度上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另一面;ⅲ在家庭生活中,他采用的是独断专横的封建家长作风。
③吴荪甫的性格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运动和革命武装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当局实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这种两重性使他处于夹缝中,也决定了其命运必然的悲剧结局。
④《子夜》刻画了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导致的必然结局,这一形象艺术的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吴荪甫的形象塑造,精确的概括出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必然的历史命运。
①作为吴荪甫的对立面,赵伯韬这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也塑造得较为成功。他是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走狗,并与反动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他淫荡腐朽、性格骄奢。玩弄各式各样的女人,并以此为荣。从中可以看出他带有流氓习性的洋奴精神世界的卑鄙肮脏,那种强烈的私语渴求与满足,正是剥削阶级本性的流露。
问题:
一“不+名词”的种类
1. 俗语
黄伯荣和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指出: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 但不能单用, “不人”“不山”不能单说, 只有在“人不人, 鬼不鬼的”“什么山不山的”等句子里成对用或连着说。按照此种句式, 引申出比较常见的例子有: (1) 他打扮得不男不女。 (2) 什么星期天不星期天。 (3) 什么厂长不厂长。
2. 名词具有描述属性
否定副词“不”和具有描述属性的名词搭配时, 其用法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很相似, 其中的名词具有形容词特性。此时的“不+NP”前面常常会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出现, 如 (1) 他一点儿不男人。 (2) 她太不淑女了。
黄伯荣版的《现代汉语》指出, 近年来, 在书面中出现一些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 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等。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上, 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与此同时, 一些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也应运而生, 表示否定。如 (1) “我干吗在这关头如此虚弱, 我太不男人了?” (2) 同时, 她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己从来就是个非常不现代的女人。 (3) 我的舞蹈也是这样, 从不担心它不中国, 只担心它不现代。
在句法上, (1) 中的“男人”做谓语; (2) 中的“现代”做定语; (3) 中的“中国”和“现代”做补语。有学者认为, 副词修饰名词, 这是一种名词和形容词兼类现象。但是需记住: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虽然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但不能修饰做主宾语的名词 (这一点区别于形容词) 。所以, 否定副词修饰名词中的名词仍是名词性的。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研究成果表明:“很+NP”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当“不+NP”做状语时, NP属于下面所讲的一类, 即具有动作属性的一类。在这个结构中名词意义体现出形容词的特点, 但名词仍然是名词。当“不+NP”的结构中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质的时候, 其功能与“很+NP”的功能相似, 并且NP仍是名词性的, 其形式上常会出现否定词前出现程度副词的现象。
3. 名词具有动作属性
否定副词“不”和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搭配时, “不+NP”结构在整体上具有谓词性质, 并且否定副词“不”后面多有出现名词性短语的情况。这一点, 区别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如 (1) 我说, 你爸你妈才耍流氓, 他们不流氓能有你? (2) 余新江默默地按着龙光华的手, 他的脉搏是这样微弱而又不规律地跳动着。 (3) 一个不宣传、不公关、不上电视作秀的企业就不是好企业了? (4) 十日半月不营养思想, 人还不一定能感觉到。 (5) 这样的个人, 若非道士, 而是小说家, 即使本心并不忧患什么, 也让瞧着的人, 能硬瞧出点儿忧患着什么的意思的。
在句法上, (1) 中的“不流氓”做谓语, 是“不耍流氓”的省略; (2) 中的“不规律”做状语, 是“不按照规律”的省略; (3) 中的“不公关”做定语, 是“不做公关”的省略。 (4) 中的“营养思想”和 (5) 中的“忧患什么”都是名词性短语, 其中的“营养”和“忧患”都是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 后面又加了名词性成分做宾语。
二“不+NP”中NP的选用条件
从语义看, “不+NP”结构的中心意思体现在“NP”上, 其中名词性成分对表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不+NP”中, NP仍然是名词性的, 但并不是所有名词都可以被否定副词“不”来修饰。其中的名词性成分应具有以下特征:
1. 表意明确性
“不+NP”中的名词性成分应有明确的区别意义和典型特征的语义指向。我们说“不淑女”“不中国”, 因为其中的“淑女”指非常典型的一类女性, 美好而文静, 区别于“女汉子”的形象;“中国”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形象, 在国际上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区别于其他国家。
同样, “桌子”“水杯”“房子”等名词却不可用于“不+NP”句式。因为它们不具有表意明确性, 世上有很多种类似于“桌子”的方方正正的事物, 如茶几、写字台等, 而且桌子种类很多, 如果说“不桌子”, 说话人到底要表达哪个语义指向呢?这是不好解释的。
2. 形象性
当说话人使用“不+NP”句型时, 所选用的名词性成分应使听者在脑海中形成概念, 并清楚准确地明白说话者所描述的事物和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如钱钟书的《围城》中说:丈人丈母重男轻女, 并不宝贝你, 可是你也够难服侍。这个句子中, 名词“宝贝”表达出像对待宝贝似的那样珍爱之意, 从具体名词出发, 使读者通过联想, 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人们对于珍宝的态度。
3. 简短性
“不+NP”句型中的名词不会很长, 双音节名词占了较大的比重。如当名词具有描述属性时的“不淑女”“不爷们”“不中国”“不洋气”等;当名词具有动作属性时的“不流氓”“不公关”等, 如果名词性成分是短语, 此时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也是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如“不宝贝你”“不忧患什么”等。
三“不+NP”的表达功效
从语用看, 说话人在使用“不+NP”结构时, 常常能使听话人有效地理解他所要表达的内容, 其表达效果具有以下两点功效。
1. 言简义丰
“不+NP”的语表形式简单, 语里表达的信息量却非常大。因为名词所包含的性质意义是复杂、深刻的, 外延很大, 所以有的时候, 很难找到合适的形容词将其确切表达出来, 如果使用形容词描述还会显得啰唆而意蕴不足。如果用“不淑女”形容一个女子, 很容易让人想到其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不像一个女人一样贤淑、文静、美好、温婉。
2. 形象生动
“不+NP”的表达效果非常生动。当名词充当形容词用时, 它就像一个形容词一样, 在人们的脑海中描述出一幅具有该名词性质的或抽象或具体的人和事物, 如“不青春”中的“青春”具有“年轻、有活力、积极向上”等特点;“不宝贝你”中的“宝贝”就会让人感受到把人捧在手心里, 像是对宝贝一样疼爱的那样的动作和神情。这些句子的使用都会使听者产生“如见其人”或“身临其境”之感。
四结论
本文以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语法现象为研究对象, 分析总结出“不+NP”结构的种类、NP的选用条件以及此句式的表达效果, 认为其中除了俗语外, NP有形容性的, 也有动作性的, 但NP仍是名词。还有, 并不是所有名词都适用此结构, 只有表意明确、形象而简短的名词才有资格。最后, 分析了这一语法现象具有言简义丰和形象生动的表达功效。
摘要:本文以“不+NP”为例, 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现象,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不+NP”的种类、“不+NP”的名词选用条件和表达功效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不+NP”,种类,选用条件,表达功效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3]徐洁.“副词+名词”的排列不等于副词修饰名词[J].陕西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2)
[4]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 (4)
[5]邢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语言研究, 1997 (2)
摘 要: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要获得正确的适用,法官或相关司法部门必须、也必然要对法律文本进行解释。由此,法律文本中存有疑义的文字及意义,才会变得易于理解,进而融会贯通,实现真正的“有法可依”。恰如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王泽鉴提出的认知:“凡法律均须解释,盖法律用语多取诸日常生活,须加阐明;不确定之法律概念,须加具体化;法规之冲突,更须加以调和。”因此,相关法律解释的行为已成为当前法律适用和司法实务中的基本问题。法律必须经由解释,始能适用。所以,立足于全面深入“依法治国”理念的背景下,基于法律解释的价值,一众学者及法律人必须对此给予高度关注,正视其实践难题,从而不断完善,共建完善的法治体系。
关键词:司法解释;法理学;法哲学;解释活动
一、法律解释的渊源概述
尼采曾言:“没有自身历史的东西,才能被定义”。按照这一观点,鉴于法律解释有着与法律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悠久的历史,其概念是难以界定清楚。也正因此,法律解释一直是一个意义丰富又不太确定的概念。具体地说,法律解释实质即是为明确法律规范的含义,而对该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含义进行界定、解析、阐释或说明的一种实践性活动。以笔者观点来看,要理解这一概念,应当把握三个要点:第一,要明确法律规范的含义,特别是“明确法律规范应有的含义”,此举是法律解释活动的根本目的,任何“法律解释”都必须以弄清法律规范的意思为其最终目的。第二,要明确法律解释具体操作过程或是实现途径,在于“对该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含义进行界定、解析、阐释或说明”,只有弄清楚一条法律规范的全部构成要素的含义,才能把握到这条法律规范的完整含义。第三,要明确法律解释所针对的具体对象是“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即解释的法律规范必须针对法律条文的各个句法成分进行。
二、基于本质的法律解释形成因素
在法治实践中,只要是运用法律规范的过程,就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法律解释活动。换言之,法律规范只要被运用,就必然会被解释。而法律之所以必需“解释”,也与法律的明确性与模糊性存在不可分离的关联性。具体成因如下:一是法律规范与司法实践的关系。法律规范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其决定了法律不可能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法律规范与司法实践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在成文法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从立法者的角度来说,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多变性,即要求法律规范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概括能力。也正因为社会关系的这种复杂多变性,才造就了法律规范与司法实践之间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所以,为了使法律规范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实践,法律解释就成为了司法实务中的必需存在。二是法律语言自身特点的关系。基于对明确性的必然追求,法律语言很少使用文学上夸张、模糊等修辞手法。同时,司法经验亦表明,法律要更好地规范人们的生活,调整好社会关系的明确性或准确性,是法律语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然而,即便如此,法律语言仍然无法摆脱模糊性的存在。这也让人们知道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并非是由于所谓修辞方式的使用不当所致,而是主要因其自身的语言特点。
三、法律解释的要求维度
法律解释在司法活动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法治体系的完善不能脱离于法律解释实践活动。与立法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相似,但法律解释价值要充分体现,即要求法律解释必须满足一些基本条件。首先,从哲学层面来看,其基本要求涵盖了认识实践合理性、道德实践合理性与审美实践合理性三个维度。将此对应到现实生活中,即与人类活动中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审美性三个方面相呼应。显然,这也就构成了实践法律解释的一个基本点。其次,从实践层面来说,法律解释实践须满足以下要件:一是应符合解释活动中所包含的基本规律性;二是在遵循规律性的同时,必须与具体案件相结合,必须考虑一个时代下目的性价值;三是在满足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基础上,应当具备一定的审美合理性。
四、法律解释在法治体系中的困难
(一)存在服从与创造的矛盾
基于上述可知,法律解释实践满足实践合理性,其价值便可得以彰显。但司法实务过程是复杂的。因而,法律解释工作绝非易事。作为一种复杂的法律方法,解释过程也会遇到很多难题。即法律解释主体在面对法律本身存在的问题时,是该严格服从“法律本身”,还是应当创造性地“解释法律”?实质上,法律解释中“服從”与“创造”矛盾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二)存在安定与灵活的矛盾
站在法律发展的维度与历史层面来看,无论是成文法还是判例法,都无法避开法律的安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矛盾。要实现法律的安定性,法律解释主体就应当严格遵守法律,使法律具有稳定的预期。但要实现法律的灵活性,就必须保证法律能够通过某种途径不断获得新的充实和成长。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法律解释主体就应当通过创造性的解释方法积极地进行填补。于是,如何协调法律的安定性与灵活性,也就成为了法律解释实践所必须正视的问题。而这一矛盾与障碍不仅在我国存在,同样也是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两大法系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五、结语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的确定性为法律价值的彰显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同时,法律文本的模糊性却为其应有价值的充分体现设置了诸多难题。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在于法律解释的缺位。本文通过概述法律解释,指出法律解释存在的重要价值,进而阐述了法律解释活动的基本要求及其实践难题,以求进一步提升法律解释研究的热度。
参考文献:
[1]熊伟.法律理性化悖论的现代性批判——一个正当性论证的视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赵艳静.和谐视野下的法治建设解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7)
[3]朱靖利.试析法律悖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4]伍杰,赵欣.对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思考与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