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_钢铁长城导学案(精选10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建立;人民空军的诞生; 导弹部队的组建。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
情感目标: 增强国防观念,从而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学习重点: 是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学习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理解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学习过程:预习: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成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成立了舰队。3、20世纪70年代,海军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4、人民空军是在是。
5、20世纪50年代,我国制造了各种型号的、6、改革开放后,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7、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8、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陆续装备了弹核武器。展示
1、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建国初期的陆军装备如何?
2、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民海军又有那些提高?
3、我国的导弹部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主要担任什么任务?反馈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
①华东军区海军②北海舰队③东海舰队④南海舰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A.1970年B.1972年C.1974年D.1976年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海军兵种的是()
A.潜艇部队 B.海军航空兵C.海军陆战队D.野战部队 4.我国第一架国产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是在()A.1954年B.1955年C.1956年D.1957年
5.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6.我国导弹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B.海上巡逻C.空中侦察D.两栖作战7.最能体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兵种是()
A.潜艇部队B.海军陆战队C.空军D.导弹部队
8.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在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是()
A.歼5型运输机B.歼5型强击机C.歼5型歼击机D.歼5型轰炸机 9.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方向是:()
A.增加人数 B.武器强军 C.数字强军 D.科技强军 拓展
材料一 1949年,我国的炮兵部队刚刚成立不久,使用的主要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炮,还有些土炮,只能打击地面目标。
材料二 1999年,导弹部队被称为“第二炮兵”部队,已有相当规模。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军和海上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②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③导弹部队发展的表现和发展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2.增强民族自豪感,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
二、知识准备(复习上节课内容和与本节课知识有关联的历史知识)
三、学习内容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6-27,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记忆。)
1、青铜制造业
(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_______。
(2)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_______。
(3)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
(4)西周①特点:_______ 更加丰富。
②用途:大量用于 _______。
(5)“三星堆”文化
①时间:与_______同期。
②地区:_______平原。
③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_______ 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_______ 水平很高.二、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7,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记忆。)
夏、商、西周三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
夏、商、西周是以___________为主的社会,___________已相当发达。
农业
{1}作物: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___________时期已经齐备.{2}技术:已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3}农具: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 ___________ 农具进行农业生产.畜牧业
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___________都已经有了,还建有_________________,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___________.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___________。
(4)既然此时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8,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记忆。)
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__________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
1、奴隶被强迫在 ______________劳动,在______________做工,2、没有人身_______。
3、被奴隶主随意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4、被杀死当作_______ 祭祀.5、被杀死或活埋做_______。
四、合作探究
(1)讨论: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学生1我认为考古学家说得很对。这是祖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代。
学生2不对,那时候多么黑暗,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什么好?你怎么看?
五、达标检测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的高度发展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3、在奴隶社会中,从事经济生产的主要是()
A、奴隶主B、奴隶C、平民D、诸侯
4、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5、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包括()
①农业②手工业③畜牧业④商业
A、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六、搏击中考
1.我国青铜制造业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晚期B、商朝时期
C、周朝时期D、西周时期
2.举世文明的三星堆文化位于
A、黄淮平原B、渭河平原
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
3.(2010·湖南株洲)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A、编钟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编制 唐苏北 5/6/201
1★★学习目标:时代的主题
一.基础知识
(一)和平问题
1、含义: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
3、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含义:
是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可能性,求和平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
4、和平问题没有解决的表现:当今世界仍很不
5、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有:
第一,第二,第三。
(二)发展问题
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含义:是指发展具有的可能性。
3、发展问题没有解决的表现:
世界仍是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落后、贫团、危机、债务挥之不去。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
(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
二.提升能力
(一)判断题
1、和平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
2、在一些国家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发生,这说明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3、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4、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世界环境日益恶化()
(二)选择题
6、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这两个问题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主要障碍是
A.宗教和领土争端B.民族矛盾
C.恐怖主义的发展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三)分析题
7.材料一 当今世界,美国单边主义凸现;国际恐怖主义猖獗;中东局势不断恶化;印巴关系紧张;朝核危机未解……
材料二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开支不到2美元,其中12亿人被认为 是赤贫者,他们每天的收入相当于1美元,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如何解决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十分艰巨。
材料二反映了问题不容忽视。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
(2)第一,反对、,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第二,反对战争、反对武力,国家间的矛盾、争端应通过谈判来解决。
第三,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逐步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不利地位。
9-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力量中心
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
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的充满斗争的过程
4、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的影响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越来越激烈。
5、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意义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符合的利益。
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又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的(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国际竞争的内容
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2)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和作为重点(基础)的的较量。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是基础。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如何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
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
二.能力提升
(一)判断:
1、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唯一特点。()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二)选择: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两极格局,两强争霸B.美国一极独霸世界
C.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危害上升,世界各国纷纷谴责并携手打击各种恐怖活动。这表明()
①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恐怖主义是和平的主要障碍
③国际社会在反恐上存在共同利益④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日趋重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和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①经济实力②国防实力③科技实力④民族凝聚力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①③
4.21世纪刚刚过去的十年,是世界发生深刻而复杂变化的十年,新华网以《新世纪头十年西方“十个没料到”》为题进行报道。文章指出,西方“没料到新兴大国如此快速进入世界舞台中心”,巴西、中国、印度等日益崛起的大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并成为世界格局的重建者,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得不与这些新兴大国进行合作。这说明()
①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②发展中国家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国际格局的变化使国家呈现合作的局面
④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已基本形成A.①②B.①④C.①③ D.②③
5.2011 年l 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是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 周年之际的一次重要访问。两国发表《 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立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以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可见
①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② 中美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③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④ 互不干涉内政是中美的共识
A .① ②B .③ ④C .② ③D .② ④
(三)分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
(1)材料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的什么特点?
(2)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对世界的发展及我国有什么影响?
(3)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材料反映了国际局势向发展
(2)
a伴随着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
b世界走向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
c世界走向多极化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末有的。
(3)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冲突的根源
9-3《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展》导学案
一.基础理解
1.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及制定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重点理解: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提升能力
1、稀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当前中国以占世界30%的稀土储量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需求,从长远来看难以为继。2010年我国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稀土出口加强管控。这表明:
①我国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②维护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④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维护国际新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材料:2010年2月5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动成立了1200亿美元的亚洲外汇储备库,中国免除了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累计向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上万人次。杨洁篪强调,中国发展了,对世界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发展了,仍将坚持平等待人,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发展了,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绝不会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情。
问题:我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
(1)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
③中国发展了,仍将坚持平等待人,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发展了,绝不会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情,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
④杨洁篪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阐述中国对世界安全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资政策的。
3、2010年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韩国期间与韩国总统李明博进行了会谈。双方就朝鲜半岛局势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温家宝强调,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我们重视韩方和其他国家进行的联合调查及各方的反应。中方将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客观、公正作出判断,决定立场。中方一贯主张并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反对和谴责任何破坏半岛和平稳定的行为。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学习目标:
1、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交流总结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学习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学习重点:
1、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 情感教学法、朗读法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情境导入: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二、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徨()..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3、《四书》指:、、、。《五经》指:、、、、。
4、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合作交流: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探究质疑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2、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6、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拓展延伸:
1、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3、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八年级历史编写人:张瑞红审核组长: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二.学习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三.学习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四.学习过程:㈠ 自主学习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2.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㈡ 合作探究
1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2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3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960年3月在1959年6月组建的某一战略导弹战斗营在西北某市的一所炮兵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导弹第一营”,也是亚洲各国中最早的一支战略导弹队。
1967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一支掌握现代化尖端武器的特种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序列中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定:第二炮兵,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五.课堂小结:
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我们不但要自觉履行这一任务,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五.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57B.56C.55D.50
2.中共中央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什么政策
()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繁荣 3.我国第二橡胶基地是()A.西藏地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4.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
A.科教兴国B.西部大开发C.人才强国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5.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A.焦裕禄B.任长霞C.孔繁森
D.王庆喜
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7、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享有独立主权
③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④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中的杰出干部是()
A 雷锋B 焦裕禄C 孔繁森D 徐虎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请回答:
⑴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⑵中国共产党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有什么意义?
⑶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原则?有什么意义?
三〃连线: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起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藏族 《阿拉木汗》朝鲜族 《阿诗玛》蒙古族 《弦子舞曲》维吾尔族 《道拉基》彝族
四〃简答题
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教学内容:《故宫博物院》 教学课时:2课时 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说明顺序、本文结构。
2、整体感知本文内容。预习导学 1. 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
在古老的都城北京有一个同样古老的城池,学名紫禁城,俗名故宫(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在中华民族绵延悠长的历史中,它无异是封建王朝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华夏子孙,你是否了解它呢?(生各抒己见)2.作者链接
黄传惕(193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笔名黄羽,湖南平江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一直从事广播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代表作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北京,我心中的城》、《故宫博物院》等。3.知识链接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 1 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4、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鳌.头()湛.蓝()琉.璃(金銮.殿()击磬.()檀.木()攒.(坤.宁宫()肃.穆()奏.极()额枋.(5、需要掌握的词语: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井然有序: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6、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
合作·探究·展示
一、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并思考: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从文中找出)?)蟠龙())乾.清宫()藻.井().线()2
中轴)
2、.文章是怎样介绍故宫的 ? 再次读文,请根据课文在课后练习一图中方框内标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称。
①.根据课文及图表,你能分析出作者带领读者参观故宫是沿着怎样的路线,按着怎样的方向进行的吗?
②.他又是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介绍的?(文中有一过渡段)③.聪明的你,能从本文中看到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顺序?
④.根据说明顺序理请本文结构
⑤.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研读赏析,揣摩品味 合作·探究·展示
一、研读赏析,揣摩品味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 为什么?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 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观察还是移步观察?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4.在介绍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内部装饰要突出“龙”?
5、从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词,确定立足点。6.为何把三大殿建在中轴线上?
7.文中作者在介绍“前朝”、“内廷”是如何安排文章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8.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9、“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10、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二、总结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故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如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
4、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
三、拓展:相信你能行:
1、文中多处写到威武庄严的龙,美丽典雅的凤。相信你对“龙”“凤”也很了解吧?请写出含有“龙”、“凤”的成语各两个。
龙:()()凤:()()
2、请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所熟悉的建筑物,要求抓住事物特征,重点突出。
3、我来当导游
假设现在是2008年,你将作为“奥运友情导游”,带领千千万万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故宫,你将怎样设计旅游路线呢?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自己的创意。(字数:200左右,写在小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对象的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说明语言:准确 说明类别:事物说明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做好以下几点
1、能够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教学重、难点得到合理的体现和突破。
2、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
3、能够学生自己弄懂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弄懂。
4、巧妙利用教具,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5、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6、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中轴()线 金銮()殿 檀()木 击罄()妃嫔()额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A.弯弯的金水河像-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B.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庞大奇巧的角楼。C,龙头、珠宝正对下面的金銮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D.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3.改正下面文字中的错别字。
在湛篮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梁枋梁柱,装饰着青篮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十二根红色大园柱.金锁窗,朱漆木,同台基相互印衬,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4.下列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矫(强壮)健 迥然(显然)不同 B.井然(整齐)有序 庄严肃穆(恭敬)C.栩栩(生动的样子)如生 挥(舞动)霍
D.御(对皇帝所作所为及所用器物的敬称)道 端(端正)坐
5.“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句中括号处填上的字是()A.垒 B.堆 C.填 D.修
6.“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500多年了。” ①句中“现存”一词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②“最大最完整”分别说明了什么?
7.“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句中“衬托”一词表明“龙”和“流云火焰”之间是什么关系?
8.“花”的义项有A.植物的器官; B.模糊不清; C.用掉: D.混杂,不单 纯。给下列各句 5 中的“花”选出恰当的解释。
①光是储秀宫、翊坤宫两处的装修和给仆人的赏赐,就花了100多万两银子。()②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③老眼昏花,眼前的一片景致似乎毫无感觉。()9.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风朝阳、龙凤呈祥彩画,还有飞风、舞凤、凤凰牡丹图案。
这段文字是对后三宫的总体介绍,第一句介绍 ;第二句说明 ;第三句具体说明后三宫的。
10.为什么前三殿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多?
毛泽东
一预习准备
1、背景了解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
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稍逊.()今朝.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借此读懂全诗
惟余:莽莽:
大河:顿:
须:妖娆:
折腰:惜:
输、逊:文采、风骚:一代天骄:俱往矣:风流人物: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4、上阕以,饱含着作者
5、下阕以的表达方式为主,纵论了了。
(二)理解分析
6、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它描写出、的景象。
7、“望”字统领的内容有:
8、“惟余”强调“顿失”表明。
9、“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描绘出子,化静为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10、文中虚写的景象是 这句话的效果是。
1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
12、“惜”字统领的内容是
13、作者用“惜”字的目的是
14、本文的主旨句是
三课堂检测
15、本词上阕写景,融入了颂扬之情。
16、对北方雪景的描写逼真传神,其中既有静景描写,如”,又有动景描写,如“”,还有化静为动的,如“”。这样动静结合的作用是
17、“莽莽”“滔滔”都用叠词,作用是
18、作者评价五位帝王时的语气有何不同?四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两首小诗,回答问题。
(一)(二)墙角的花,空中的鸟,你孤芳自赏时,何必和笼中的同伴争噪呢? 天地便小了。你自有你的天地。
19、这两首诗的作者是 20、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5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有一定含义的句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会用“是„„是„„还是„„”造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有一定含义的句子。(4)通过造句练习,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与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人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体会友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理解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
学习难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它属于大海”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具准备:
搜集有关海鸥的资料。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并通过反复有感情地读去理解和感悟。学习过程:
一、说说你对海鸥的了解(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做好记号并多读几遍。
2、学生小组交流难读的词句,互相学习。
3、学生各自认读带有拼音的字(同桌互相读、比赛读、去掉拼音读。)
4、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5、自己分析字形,熟记生字,小组交流方法,互相学习。
我知道“乖”的最后一笔是,“佛”的第三笔是,“截”字共有 笔。我用 方法,记住了 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2、填空:
课文写了()和()交上朋友,并结下了()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熟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合作交流先自行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再到全班交流。)
2、从外形体会海鸥的可爱。
(1)看海鸥图片,说说海鸥是什么样子的。(2)找出课文中描写海鸥外形的句子。
(3)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句子,可以读一读,也可以画一画。
(4)学生汇报。提示画海鸥时注意:浑身雪白,翼尖灰黑。
3、理解友人和小海鸥结下的友情。
问题提示:
(1)友人怎样喂小海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有着一种默契”?
(2)友人怎样欣赏飞翔时的小海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友人和小海鸥有着深厚的情感?
(3)当小海鸥远离友人的时候,友人是怎样牵挂与惦念它的?
(4)文中“是„„是„„还是„„”一句说明了什么?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话吗?
(5)“我”为什么会那样劝说友人?友人为什么不把海鸥养起来,而是说“它属于大海”?你怎样理解友人的话?
课后反思: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是,今后
还
要
在
方面继续努力,我对自己的评价星级是(☆☆☆☆☆)。
当堂检测:
1、读拼音,写汉字。
miàn lín mǒ hēi ɡuāi qiǎo hǎi xiá()()()()dòng hâ tiào wàng jiū chán cāi câ()()()()
2、辨字组词。
愉()谈()偏()抹()偷()淡()遍()末()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窗台上,常常飞来一只小海鸥,浑身,翼尖,一对,瞧人,那神情。
(2)海鸥悄悄飞来,飞到。友人工作累了的时候,常常,望着那海鸥在透明的天空中悠悠回旋,时而,时而。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4课 钢铁长城
1、了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
2、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1、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
2、讨论探索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
国防观念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部队,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中国人民海军》出访路线图,感受人民军队的军威。根据67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和导弹部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5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A.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提升了现代化装备水平。)
导弹部队的发展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导弹射程示意图”和《导弹小知识》,结合课本70页“自由阅读卡·百万大裁军”,了解“科技强军”的涵义:在新时代里,军队强大主要靠的是科技含量。
1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57年)2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核反击)
·教师组织学生提前了解课本有关我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情况,指出: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向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3.我过在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是?
学
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
2、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
3、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
4、讨论探索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爱国情感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
5、国防观念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合作交流学习
1、我国海军建立和发展简况?
2、我我问什么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3、人民空军建立和发展?
4、人民空军的建立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5、我国为何要研制导弹?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有关知识,掌握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报道的特点。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3、记住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特点;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完成预习自测题。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
(一)预习案
一、了解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二、文体常识:
1、新闻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言论、调查报告,以及各种新兴的新闻体裁(如新闻评论)。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三、整体感知:
1、本文的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分别是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主体部分叙述了哪几个时间发生的事情?
3、为什么要将事件具体到“分”?
4、、温馨提示: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案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①从字面上看,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②从象征意义上说:“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强调作用:标题是倒装句式,将“别了”提前。有突出和强调作用,引人注意。
2、找出文中属于背景材料的内容,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将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式”。
4、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深刻内涵?
既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三)训练案
一、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新闻内容。(不超过15个字)
本报莫斯科今晚6时12分急电(特派记者:王学忠、郑迅)令人紧张得几乎窒息的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投票仪式于北京时间今晚10时12分结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庄重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首都北京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102张有效票中的56票,以明显超过半数的比分胜出,成功赢得主办权!
北京申奥成功。(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二、请根据提供的资料,写一则消息。媒体:新华社 地点:北京 时间:7月25日上午9时
事件: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成立,成员名单正式公布 人物:总人数1099人,运动员639人,团长刘鹏 其他:中国历届奥运参赛人数之最,超过美国。
(新华社 北京7月26日电)中国奥委会今天公布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全部名单。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于7月25日上午9时在北京成立,代表团共由109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639人,运动员人数不但创了中国历届奥运参赛人数之最,而且超过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美国体育代表团。
【14课_钢铁长城导学案】推荐阅读:
17.《长城》导学案06-08
用安全责任筑起生命的钢铁长城07-18
长城(公开课教案)07-02
《长城》说课指导10-30
钢铁10-30
钢铁行业振兴计划05-31
钢铁贸易融资风险07-23
钢铁企业节能技术09-17
钢铁物流优化体系10-27
长城习题答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