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组织架构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产车间组织架构(精选9篇)

生产车间组织架构 篇1

标题华之业生产办车间生产组织管理制度

版本号:01文件编号:HZY—SCB—08为使车间生产组织管理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车间接受生产办的指令后组织生产,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第二条、要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生产任务和责任成本为目标,根据生产计划和内外部条件,以最佳的方式组织生产,保持生产安全、连续、稳定、高效,确保稳定高产低耗。杜绝一切浪费。

第三条、坚持状态检修和计划检修相结合,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暂时处理不了的问题,检修期间安排处理。

第四条、备用设备要真正起到备用作用。抢修设备不过夜;在线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安排停车和抢修,避免或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第五条、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指标的组织遵守《板材工艺技术规程》,生产组织遵守《板材调度作业规程》,设备检修的组织遵守《设备检修维护规程》。

第六条、稳定进料流量。根据运行周期内前后阶段生产工艺条件的变化及生产过程中的应急组织、工序服从和宏观调控原则,把握好工序间受工序服从并存的方式及物料传递的节奏。

第七条、班长在当班期间行使主任权利,组织日常生产。各岗位人员必须服从班长的指挥、调度;遇突发性事件,班长有权调度全车间各方人力、物力进行抢修。全体员工必须服从调度。班长在安排工作时,要全面细致、不留漏洞。

第八条、车间每天安排的工作,各班组原则上必须当天完成,各岗位每天工作完成情况要记录在册,并向班长汇报。

第九条、各班组对生产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向车间领导汇报。

第十条、如发生生产或设备事故,当班班长要积极组织力量处理,把损失降到最小值,并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原因和责任人,写出事故报告。

第十一条、当班出现的问题当班必须处理完毕后才能下班。

第十二条、班长要检查督促各岗位按时按规定的路线和内容进行巡检,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快速准确地反映,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生产车间组织架构 篇2

现代企业为了保持竞争能力, 提高效益, 不断地寻求管理方面的改进。开展增值审核, 可以帮助组织达到这一目的。

在90年代初期, 许多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按照标准开展的符合性审核, 为企业保证体系运行满足标准要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不断发展, 不断寻求自我完善, 单纯的符合性体系审核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增值审核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运用增值审核对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诊断, 逐渐成为组织提高管理有效性及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对企业生产车间的审核为例对增值审核的作用和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二、增值审核的作用及采用的方法

增值审核是以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为目的。在按照标准对体系进行符合性的检查和评价的基础上, 注重组织在效率及效益方面的提高改进。增值审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提出有益的建议, 使组织提高对体系建设的认识, 将追求体系运行符合ISO9001标准, 转变为在追求符合性的基础上, 更关注组织各过程相互作用的协调、效率的提高。二是能够引导组织的文化理念向提高组织绩效方面发展。三是引导组织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积极投入各项旨在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活动。

增值审核采用“过程方法”, 以组织的主要过程和管理活动为主线开展审核, 这种审核方式可以帮助组织梳理过程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有利于发现深层次问题。同时考虑从组织统计的各种数据中找出生产、质量控制等环节的弱点, 根据总体情况, 对体系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找出改进方向。

三、符合性审核方式的不足

按照符合性的审核方式对车间进行审核, 审核重点主要是车间生产管理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中的要求, 比如:产品是否按照图纸或工艺加工, 使用的设备是否完好适宜, 使用的测量器具是否在有效期内, 产品标识及防护是否恰当, 现场管理是否有序等等。按这种方式审核, 可以查找出企业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地方, 但发现的问题往往不深入, 适用于体系建立初期, 帮助车间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在新的形势下, 车间的管理者需要在原有符合性评价的结果上得到更大的帮助, 希望能够通过增值审核帮助其改进管理、促进过程优化、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增值审核应用的具体思路

对于一个生产企业, 生产车间是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关键场所。识别车间与生产运行相关的体系过程, 以PDCA循环过程为指导, 关注管理接口的薄弱环节, 关注车间管理者对车间所涉及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实施、监视和测量及改进的整体情况及效果, 使审核深入化并更有实效。

审核员可以按车间策划、生产、测量分析及改进的顺序开展审核, 使用“过程方法”检查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存在哪些不协调的问题, 已有的过程是否可以进一步优化, 提出改进的建议。具体的审核思路是这样的:

1、对车间策划过程的审核。

过程策划的好坏关系到后续生产是否可以顺利的开展, 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审核员要注意收集策划环节上的信息, 为后续审核的“实施环节”做好准备。对策划过程的审核可以按照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评价的方法提出以下问题:管理者是否对车间生产管理所涉及的过程进行了识别, 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按企业的愿景和当前的战略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工作任务的分配是否合理、人员职责是否明确、是否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接口关系是否明确等。

2、对车间生产过程的审核。

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审核, 是审核的关键环节, 也是用于评价车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审核员应将审核深入化, 不仅仅查找表象问题, 还应通过对各过程关系的梳理, 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以更好的发挥审核的作用。

(一) 审核员可以依据产品的生产顺序, 按照“过程方法”开展审核, 如:

按生产要求的获得、生产的策划、准备、实施、生产过程中的监视测量以及改进等活动的顺序正向或逆向的开展审核, 以这种方式审核, 所涉及的过程多而全面, 有利于发现过程之间衔接不畅的问题, 也有利于帮助发现哪些过程可以进一步优化。根据以往的审核经验, 在此提出一些在审核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有助于发挥审核的增值作用。

(1) 产品要求的传递。生产车间接到生产任务时, 要先了解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技术状态要求能够有效、充分的传递到生产操作人员, 是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条件, 也是审核员不可忽略的检查内容。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或技术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是否及时的传递给了相关生产人员。对于要求变化前生产出的产品是否给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产品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处理。由于要求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也是审核中要关注的。

(2) 生产过程的关注。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 审核员既要关注各项管理活动是否受控, 又要关注生产效率。在审核过程中, 可以通过检查实际的生产是否可以按生产策划的安排顺利进行, 出现了哪些没有按原计划完成的情况, 查找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查找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或原有的程序中要求不完善的地方, 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 对于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 要重点查看其批次管理的情况。根据产品各自的可追溯性要求, 检查是否可以通过唯一性标识进行追溯, 这不仅要看产品本身是否有唯一性标识, 还应该检查其投料、加工、试验、检验等过程的记录是否可以清晰反映产品的可追溯性, 对于一些铸、锻造企业, 还要关注用于试验的试片批次, 是否与产品批次保持一致。

(3)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视测量。对于产品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可以询问车间是否运用了统计技术如:SPC图、OC曲线等, 对产品的检测数值进行分析, 对其质量趋势实施监测, 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要关注车间不合格品的产生, 特别是对于批次性的不合格, 是否严格执行了首件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因, 是否进行了分析, 采取了措施。对于已报废的产品, 审核员要检查生产现场产生的废品是否进行了隔离, 废品的使用是否有借用手续。审核员还要注意, 需要返修的产品是否已按要求进行了返修。

(二) 审核员还可以从某一活动或问题入手, 开展专项审核, 同样应用“过程方法”的思路, 查找与该活动或问题相关的过程环节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这种审核方式针对性强, 易于查出管理上的漏洞, 也可以很好的发挥审核的增值作用。

3、对测量分析过程的审核。

审核员通过对车间策划和执行情况的审核, 已了解了体系的运行情况。对车间测量、分析过程的审核, 主要是检查车间是否建立了自我完善的机制, 是否通过对过程的监视, 对各类数据的统计, 分析出车间体系运行的状况, 从而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审核员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1) 车间是否对策划阶段制定的目标进行了完成情况自查;

(2) 车间是否对所涉及的主要过程设置监视和测量点, 确定监视和测量项目并进行监视和测量, 比如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合理性、执行率, 工艺差错率, 产品交检通过率, 设备利用率等, 是否对监视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找出变化的趋势加以预防和改进。

(3) 车间是否对质量成本进行了分析, 这包括对预防成本、不合格成本以及内部故障成本等的分析, 增值审核要帮助组织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因此检查车间质量成本的分析是必要的。

(4) 审核员还可以与车间领导沟通, 车间是否就制造技术、生产能力及效率等与同行业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 找出改进方向。

4、对改进过程的审核。

对于车间改进的各项活动, 审核员一方面可以了解车间在管理、技术方面是否通过对过程的投入产出比、试验数据的分析, 相关方明示的要求和反馈以及组织内人员的经验交流进行改进。还可以结合车间在测量、分析时发现的问题, 通过交谈、查阅记录、观察等方式, 检查车间是否采取了适宜的方式对问题制定了纠正和预防措施, 并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以使审核活动的增值效果得到保障。

5、审核情况的反馈。

审核员完成现场的审核工作, 应该通过交谈并编制审核报告的方式将审核情况反馈给车间领导, 一方面要就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可以进行优化的过程与车间领导沟通, 另一方面审核员可以通过对车间各种统计数据的查看, 结合审核的整体情况, 帮助车间评价质量管理水平, 帮助车间管理者识别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找出质量管理的强项、弱项, 明确质量管理的改进方向。

对于审核评价结果的反馈, 也可以在车间召开审核末次会议, 向现场人员传达审核结论和改进建议, 有助于提高现场人员的质量意识, 促进全员参与改进活动。

五、结束语

从增值审核在生产车间的具体应用可以看出, 以“过程方法”为指导的增值审核, 更多的关注生产及管理过程, 关注能力与效率的提高。通过这种审核方式, 可以客观的评价车间的质量管理水平, 更加系统、深入的反映出车间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改进点, 给车间提出更好的管理建议, 促进其不断地技术创新、质量改进, 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 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2000版9000族国际标准草案管理与实施

[2]、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成本管理

[3]、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生产车间组织架构 篇3

生产车间是卷烟生产企业的构成基础,是实现卷烟成品价值形态的直接部门,按需生产、做优质量、降低成本是生产车间的主要任务,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有效手段和保证。围绕精细化管理推行工作的必要性、推行工作误区、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产车间 管理 精细化

生产车间作为企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是实现产品输出和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目标的最直接部门,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企业关注的重心和重点。在生产车间纵深推进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能,挖掘内部潜力,同时也是契合烟草行业当前“优秀卷烟工厂”创建的有力举措。推进精细化管理,不但要在思想上重视,而且要从行动上落实,实现全员参与,有效把控各项关键目标指标,以助推企业生产管理上水平。

1.推进生产车间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顺应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卷烟加工企业生产车间是卷烟加工的产出终端,处于企业最底层,其特点为承担的目标指标多、人员密集、工作环节流程多,过去多为粗放型管理。如今,国家局明确提出了“461”、“532”的战略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做大品牌、做强企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以应对国外烟草制造大鳄的入侵。很显然这对国内卷烟生产企业,特别是卷烟制造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粗放型管理模式就显得不合行业改革发展的节拍,因此转变管理模式,改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是烟草加工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最终的落脚点必然会是卷烟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

2.推进生产车间精细化管理工作应避免三个误区

2.1认识误区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必须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与支持,在推行过程中应加强动员宣传,要及时纠正精细化管理只是管理层的事、精细化管理只是一项阶段性工作等错误认识,要形成长效机制把精细化管理工作持之以恒地推行下去。

2.2管理误区

推行精细化管理应突出重点,该精则精,该细则细,以防推行过程中陷入繁锁管理、复杂管理的误区。否则,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使车间管理呈现哪样工作都在抓,而哪样工作都抓不好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会使车间员工疲于应对而导致抵触情绪滋生。

2.3执行误区

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应着重抓好执行工作,要把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位,做到从一而终,严格按标准制度执行,要杜绝处理问题时标准不一、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否则,将会使精细化管理推行工作陷入执行不力、工作流转不畅的误区,届时再好的制度与标准都会成为摆设。

3.推进车间精细化管理工作,还应着重注意和解决以下问题

3.1着重解决岗位职责不明晰问题

工作细分、目标细化,这是精细化管理最起码的要求。因此,生产车间首先要对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要让各岗位职工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干什么、怎么干、达到怎样的目标,从而有效保障工作质量。在细化岗位目标责任时,要根据岗位特性不同而有所侧重,岗位层级高的职工理应承担更多的目标责任,同时要尽可能地对目标指标进行量化,减少定性化指标,要让每位职工都肩负目标指标,以便公平公正地对职工工作业绩进行评价考核。

3.2着重解决制度不健全问题

推行精细化管理还应结合车间生产职能特点,对车间所有活动流程进行疏理优化细分,做到工作流程明晰、管理制度条块分明。一是要对车间所有活动进行疏理归类,在保证所有业务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去繁就简,能优化就尽量优化,以减少工作的流转环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规范管理应制度先行,要着重围绕部门工作的薄弱环节与短板问题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覆盖车间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使车间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且在规范管理下动作,同时还应对车间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审修订,以确保制度的适宜性和符合性。

3.3着重解决考核不到位的问题

考核是对工作进行评价和促进的必要手段,同样精细化工作的推进也需要考核监督来加以推进。首先,要建立精细化推行工作专项考核体系,将精细化考核指标分解到各岗位,确保其覆盖车间每一岗位,让车间职工感受考核压力,从而变压为动力促进岗位工作。其次,考核要从严,要有专人负责,要定期定时段进行,而且要与岗位绩效挂钩,与职工个人利益相结合,实行奖优罚劣,体现工作干好干坏的差别,以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和抓好精细化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4着重解决治标不治本问题

对精细化工作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要从深层次剖析原因,找准问题产生症结,从而有的放矢制定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使出现的问题能得到根本性解决,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一是解决问题不能急功近利,只注重表象,要防止旧问题未解决而又引发新问题产生。二是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多征集意见,多分析原因,集众人之智探寻最为合理的解决措施。

3.5着重解决影响车间“质量、成本、效率”三项指标的突出问

生产车间精细化管理推行工作要充分结合车间的生产职能特点,着重把控“质量、成本、效率”三项关键指标控制。一要做优产品质量。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防控”机制,全过程贯穿“预防为主、控制为辅”的思路,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通过持续改进来促进车间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二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要关注生产过程每一过程,建立物耗动态预警机制,定期核算物耗情况,重点关注主要物耗指标,对消耗异常情况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应对,有效防控。三要提升效能。重点关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突出因素,及时组织车间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设备运行质量来促进车间生产效能的提升。

精细化是一项长期反复循环的管理活动,其对管理效应的追求永无止境,同样精细化目标也理应不断更新、反复修订,呈螺旋阶梯上升,当车间实现了预期目标后将又会转入对新目标的追逐实现。因此,生产车间精细化推进工作理应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以助推车间生产上水平、管理上台阶。

作者简介:

注塑车间组织与职责 篇4

2.负责工作区域的工艺调试及维护;

3.对操作工产品品质要求及操作要点的指导与培训;

4.维护工作区域工艺文件及标准化的管理;

5.做好工作区域的设备和模具工装维护保养及点检工作;

6.车间机台生产周期巡查确认,作业人员的生产效率改善及提高;

7.协助上下模人员模具更换;机台开机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8.生产异常管理及汇报;

9.生产现场环境、安全生产及5S管理;

10.车间周边设备及夹具定点放置及安全管理,

生产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提升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意识,贯彻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特细化完善对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细则。

第二条安全生产管理指消防管理、用电管理、用气管理、物料管理、装卸管理、危险工序操作管理、环境卫生管理、防护管理、文明生产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制造中心、各生产车间、设备管理、辅料管理。

第二章 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

第四条以安全管理小组为组织保证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架构

一、组长:制造部部长

二、副组长:体系支持经理、生产制造经理

三、组员:各车间主任、体系支持中心综合管理、各车间安全员

第六条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一、组长:

1、确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总则

2、组织安全检查考评

3、处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4、向公司及集团安委会汇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

二、副组长:

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细则

2、组织月度安全检查考评并通报结果

3、组织部门层面安全宣传及教育

4、组织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三、组员:

1、制订所辖区域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进行日常安全生产巡查及内部自检

3、进行车间层面日常安全培训、看板宣传

第三章 安全生产工作标准

第七条消防管理:消防设施配置充足、完好齐全、摆放合理、定期保养;消防通道通畅;员工掌握器材使用办法。

第八条用电管理:线路完好归位;电器设施完好齐整、定期保养、负荷内使用;电工持证上岗。

第九条用气管理:管道完好归位;气瓶配备防震胶圈、立式放置、定期更新;气库设施齐全、值班记录完整。

第十条物料管理:归类归位摆放、标识清晰;危险品与易潮、易锈品有保护措施;现场滞留物料。

第十一条装卸管理:不损伤产品或物料,不野蛮工作;行车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专人使用、专人负责;装卸设备专人保管。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所有设备都必须由专人使用与管理,严禁其它无关人员擅自操作,一些危险设备需做到人离机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第十三条危险工序操作管理:关键设备定期保养;冲压人员佩带耳塞、手套;焊接人员佩带面具、眼镜手套;喷粉人员佩带防毒口罩、手套、绝缘鞋;打砂及清洗人员佩带安全帽、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焊接冲压人员定期培训、持证上岗。

第十四条环境卫生管理:生产现场、办公场所、走道楼梯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无不明物品;玻璃门窗、休息桌椅、陈列设施定期擦拭、无灰尘覆盖;墙角无蜘蛛网、地面无积水;厕所无异味。

第十五条防护管理:各类门、窗、护栏无损坏;天花、墙壁、地面、管道无裂缝、损坏或渗漏;各类劳动防护定期更新。

第十六条文明生产管理:私人物品归位摆放;员工着装、举止遵守车间操作行为规范,不偷盗不祸害;无不明身份外来人员;节约用水用电;新员工入职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老员工则单数月进行培训,双月数进行测试。

车间生产安全 篇6

(一)、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二)、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三)、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负责人应按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公司规定给予处罚。2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厂内的车间、仓库、宿舍的安全出口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必须按规范设置。

(二)、所有的疏散出口、楼梯、走道必须配置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

(三)、上班时、生产车间、仓库应保证安全出口畅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锁。

(四)、车间、仓库应按规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五)、各部门负责人应按规定定期检查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消防安全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应尽职尽责,如有发生火灾事故,应按有关预案及时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

(二)、值班人员应记录下当班情况,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三)、值班人员每日应观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自检情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公司应严格实行用火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二)、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各车间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否则安全部将对责任人提出处分。

3、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三)、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4米半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之安全隔离,并准备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立即放回原处。

2、如属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

(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隔存放。

(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四)、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三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五)、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非工作人员随意入内。

(六)、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生产车间安全意识管理制度

(一)、下班前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水电气,确保所有电源都已切断后方可离开。

(二)、电气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三)、储存燃气的库房,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四)、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定点存放、定人保养、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存档。7 车间消防安全生产“十不准”

(一)、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

(二)、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三)、不准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四)、不准在生产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大门上锁或关闭。

(五)、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

(六)、非机修人员不准擅自拆装机器设备。

(七)、不准无证上岗操作危险机台。

(八)、故障设备未修好前,不准使用。

(九)、上班时间不准怠工、滋事、打架或擅离职守。

后车间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篇7

一、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解决方案包括四个方面:1、客户培训;2、现场指导;3、质量验收;4、投诉处理。这些工作由技术服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售后服务人员执行。

二、客户培训

建筑涂料生产厂商通常将客户总分为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从技术服务人员的角度来看, 内部客户主要指的是销售, 客服中心接线生。外部客户包括分销客户和工程客户。建筑涂料分销客户分为TT (传统渠道油漆店) 和MT (现代渠道大卖场) 。传统渠道包括一般油漆经销商 (包括批发商和各级经销商) 经营的店铺。现代渠道包括专卖店或形象店, 旗舰店 (提供产品和施工服务) , DDCN (色彩体验中心, 提供色彩设计, 产品和施工等服务) , 卖场超市 (有导购员的建材超市如广州的好美家, 百安居、麦德隆等) 。建筑涂料的工程客户比较单纯, 通常为具有施工资质的家装公司或挂靠建设单位的施工队伍, 有时还包括一些工程设计院。

客户培训包括客户分类和培训内容两方面。建筑涂料的客户培训, 主要针对对象包括销售人员, 客服人员;TT&MT协销员;家装公司, 工程队和设计院等。培训内容设计为涂料理论、产品介绍、施工应用、标准规范和投诉处理五大块。涂料理论具体包括涂料历史、涂料作用、配方组成、成膜机理、生产工艺、外观分类6项内容;产品介绍具体包括内墙漆系统 (经济型、中档、高档、超高档) ;外墙漆系统 (平涂、弹性、质感、高性能) 。施工应用具体包括刷涂、滚涂、喷涂 (有气和无气喷涂) 等施工方式比较和具体操作。标准规范具体包括,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2003 (附录3) 和《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 9756-2001 (附录4) ,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 9755-2001 (附录5) 。投诉处理具体包括脱粉, 色差, 气泡, 开裂。泛碱, 变色, 水印和遮盖等缺陷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培训课程与培训对象需合理匹配。

三、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内容设包括产品简介、油漆系统、基层处理、相关设计、施工工序、注意事项六方面, 以外墙漆施工指导详解。

1. 产品简介 (略)

2. 油漆系统 (略)

3. 基层处理

涂装工程的基底应该干燥、坚实、牢固, 不应有起砂、裂缝、疏松、起壳、空鼓等缺陷。修补、找平建议使用外墙聚合物水泥腻子 (推荐邦霸牌、卓能牌) , 同时需要4-7天以上养护至碱性达标。涂装工程的基底必须清洁, 无尘土、油污、溅浆等污染物。若发现有上述附着物, 应用铲刀、钢丝刷、砂纸、洗涤剂等除去, 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干透后方可进行涂装。墙面处理后应该尽快施工, 以免重新污染。涂料工程的基底不得出现泛碱发花, 若基底出现泛碱发花时, 应使用5%草酸水溶液刷洗,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干透后进行涂装。

当墙体含水率小于14%, 酸碱p H值小于10时 (国家标准JGJ/T73-91) , 则符合施工条件。墙体含水率可以用仪器测试, p H值则可用p H试纸检验。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贴于待测基面上, 根据其变色的程度则可获知墙体碱性。

4. 土建设计

水泥批荡完工后应依照施工规范养护28天, 以达到碱性、含水率要求。

外墙面批荡层依层高设计水平分隔线, 防止墙面大面积开裂。水平分隔线做好防水处理。

外墙面水泥批荡完工后, 应浇水养护一周, 防止日后墙面大面积开裂。

女儿墙顶部应做6O朝内坡面, 以避免外墙面挂灰。

外飘窗台做挡水边及滴水线, 以避免窗台以下部位挂灰造成污染。

墙脚以下墙面做30厘米以上防水处理, 墙脚做5O水泥散水坡, 以避免发生起泡、泛碱等问题。

土建阶段建议做好建筑结构缝处的防水处理。

所有开孔洞、修补工作完成并养护合格后才进行涂装。

5. 施工工序 (略)

6. 注意事项

油漆施工时必需保持环境清洁并无尘土飞扬, 环境湿度小于85%, 环境及表面温度在5-50OC之间, 为防止在施工过程基底表面水汽凝结及漆面慢干, 潮湿天气避免施工 (表面温度至少应高于露点3o C) 。施工及待干过程应保持良好通风, 避免雨淋。油漆涂装施工时, 必须使用必要的劳动保护装备, 佩戴合适的过滤式呼吸面具或口罩, 避免吸入漆雾。合理组织施工, 注意施工环境卫生。油漆涂装施工时,

施工场所禁止使用烟火, 不可同时进行打磨、切割处理, 不可使用非防爆电气及BP机、手机。如果油漆不慎溅入眼、鼻、嘴里, 立即用大量干净的温热清水冲洗, 并及时就医寻求诊治。不慎泄漏或倾倒于地面的油漆应使用砂石、木屑混合后依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正确处置。使用多余的已混合的油漆应待其固化后正确处置, 切不可倾倒入下水道, 以免发生堵塞, 污染环境。

四、质量检查和验收

质量检查内容涉及油漆体系、设计要求、环境条件、基底条件、施工控制和问题等方面, 可以使用下面表格填写。以外墙工程详解。表1

质量验收包括土建基础和涂层质量验收, 两项验收均分为普通级, 中级和高级三档涂饰级别。其中土建基础质量验收五项内容包括表面平整、阴阳角垂直、阴阳角方正、分格缝深浅一致和横平竖直。外墙涂料验收十项指标分别是1.反锈、掉粉、起皮;2. 漏刷、透底;3.泛碱、咬色;4.留坠、疙瘩;5.光泽;6.开裂;7.针孔、砂眼;8分色线平直;9.颜色刷纹;10.五金、玻璃清洁。

涂饰工程的检验批划分

室外涂饰工程每一栋楼1000m2划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1000m2也划为一个检验批。

每个检验批的检查数量

室外每100 m2应检查一处 (每处10 m2)

五、投诉处理

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处理程序包括1.客服热线电话记录, 2.投诉活动建立及分派, 3.技术部或质量部内部调查 (包括留样指标检测和现场模拟测试) , 4.现场补充调查, 5.技术商务处理, 6.客服热线电话跟踪投诉处理结果。投诉处理过程时间控制非常重要, 控制不当轻者影响客户满意度, 重则会令投诉升级。一般建议为客服热线电话及时记录, 24小时内投诉活动建立及分派, 1-2工作日完成内部调查, 1-2工作日完成现场调查, 1-2工作日完成提交投诉处理意见, 一周内完成投诉跟踪电话。流程图见下页:

投诉处理系统界面将投诉产品分成“Emulsion (乳胶漆) /Woodcare (木器漆) /HPC (高性能) 。不同类型产品套用不同投诉信息收集模版。同时投诉判定结果 (成立或不成立) 在界面中亦可反映。乳胶漆投诉基本信息包括基材状况、涂装方式、用漆量/涂

刷面积、施工温度、重涂时间、稀释比例、颜色深浅、配套底漆及其他。木器漆投诉基本信息包括板材类型、新旧板材、板材清洁、涂装方式、用漆量/涂刷面积、施工温度、重涂时间、施工工具、稀释比例、工具清洁、配套底漆、混合比例及其他。高性能漆投诉基本信息包括板材类型、新旧板材、板材清洁、表面处理方式、处理级别、涂装方式、用漆量/涂刷面积、施工温度、重涂时间、施工工具、稀释比例、工具清洁、配套底漆、混合比例及其他。

产品投诉应有明确分类。乳胶漆、木器漆和高性能产品质量投诉类型均有附着力、渗色等64类。

无论投诉“成立”或“不成立”我们都要找到根本原因 (Root Cause) 。归类“投诉成立”和“不成立”原因, 方便今后的数据分析。产品投诉成立的原因归类为:原材料质量、配方、生产控制和其他。产品投诉不成立的原因归类为:施工环境、基材状况、施工方式、产品使用、其他。

投诉数据评估, 以5万升产品的投诉量, 每月、每季度需要进行回顾评估。

投诉处理需建立在有效的沟通基础之上, 而有效的沟通需要技能或技巧, 更需要服务和取悦客户的态度。有效沟通的技能包括聆听、询问、收集线索、总结和反馈。聆听需注意保持耐心及同理心, 不要贸然打断客户;询问注意要问对问题;收集线索要详尽;总结过程要注意甄别信息的真伪;反馈需及时、明确。

缩写

[1]DDCN:Dulux Decoration Centre Network

[2]MT:Modern Trade

[3]TT:Traditional Trade

摘要:研究关注于建立系统的建筑涂料后车间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涂料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人因工程在生产车间的应用研究 篇8

关键词:人因工程;作业空间;控制器;安全色

1.引言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由“人适机”转向“机宜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作业条件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是片面的强调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而忽略了人的因素,这样就会使员工在工作中过度疲劳或者容易发生生产事故,也容易让员工对工作产生厌倦。人因工程的出现为减少这些不良状况提出了很好的方法。在我国,人因工程的应用比较好的一般都是在大企业,而中小型的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研究人因工程学在生产车间的应用對我国企业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等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成本高效率低的中小型企业,人因工程是使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因工程起源于欧洲,发展于美国,关于人因工程的研究及应用国外的研究较国内的研究起步早,但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人因工程的应用方面。在我国,关于人因工程学应用的研究在逐年上升,其中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领先于在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等方面的研究[1]。而在国外,人因工程研究的重点是工作负荷和职业健康,研究成果比例达到17.01%,在人因工程学研究中是最大的比例[2]。关于人因工程在生产车间的研究,主要偏向安全和卫生方面。于洪涛[3]提到:人们在从事受某种约束的活动时,不加检点采用姿势、占有的空间大小或不知不当,这些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作业质量,还容易产生疲劳,在特定条件下还会出现伤亡事故,这说明人因工程在生产车间中关于安全的研究,可以从设备布置、工人操作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如庞如英在基于人因工程的提高生产率模型的设计与应用中从机器布置、工人操作方法、工作环境等来阐述人因工程的应用。基于同样的思路文章将探讨人因工程在电缆生产车间的应用。

2.人因工程相关理论

2.1 人因工程的内涵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也称为工效学(Ergonomics),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这样定义人因工程: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里等特征,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的目的。

上述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决策者,也是操纵者或是使用者;机是指人所操纵或使用的一切物的总称,它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设施、工具或用具等;环境是人、机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且以人为本[4]。

人因工程研究方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测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图示模型法。

2.2 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是指人、机器设备、工装以及加工物所占的空间[5]。在工作系统中,人、机、环境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而存在的,生产中人通过机器完成某些任务,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作业空间来完成。在设计作业空间时,要符合安全距离(为了防止操作人碰到对人造成危险的东西而设计的障碍物距离作业者的尺寸范围)和最小距离(操作者在操作时所必须的最小范围)。操作姿势是影响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确的操作姿势可以减少疲劳,可以让操作者更有效率的完成任务。在作业空间中,对于不同的操作姿势,操作台的高度即工作面高度是有所不同。操作姿势一般分为三种:坐姿、站姿、坐立交替。站姿一般能进行较大范围的活动和较大力量的操作,一般操作范围大的作业且不是站立很久的工作,适合采用站姿的作业姿势。

2.3 控制器及色彩

人因工程研究人、机器、环境这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性。人是通过控制器才能把信息传递给机器,以达到控制或某特定运行状态的功能,控制器对人—机—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控制器符合人因工程的要求,为了使用者更易辨别其功能,要充分考虑控制器形状、位置、大小、颜色、标记等编码的设计。文章主要研究控制器的颜色编码和标记编码。其中,颜色编码:是利用各个颜色不同来快速分辨出控制器的方式。一般停止、关断控制器采用红色;启动控制器采用绿色。标记编码:是一种利用文字、符号在控制器的近旁做出简明表示的编码方法。当控制器数量较多时,且控制器的形状相差不大时,利用标记编码可以提高辨别控制器的效率,进而达到减少时间,对生产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结语

在利用人因工程改善生产车间存在的问题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原则。

客观性就是要求在运用人因工程进行改善时,以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以实际生产的环境出发,全面、真实、具体地记录研究所需的数据以及各种反应。在对对象做分析做结论时,要从现实出发。

系统性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对象放到系统中加以研究和认识。就是在在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时,人、机、系统这三大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关系。人—机—环境系统中,整个系统的功能不是这三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在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时,要用系统观点从整体出发分析系统中每个小系统的性能以及相关性,再通过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并认识系统的整体性。

动态性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相应地调整,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直接或是间接地对生产产生负面的影响。[6](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正文,吴超.近十年我国人机工程学应用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3):352-353.

[2]郭伏,叶秋红.国内外人因工程学研究的比例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6):118-122.

生产车间职能 篇9

部门名称:生产车间

上级部门:生产部

下属部门:生产班组 员工

部门本职:制定生产计划管理 组织管理 制度 工艺 安全等考核管理主要职能:

1.生产计划管理,在公司领导下,编制并实施月度生产物料需求计划、月度生产计划、每天车间生产作业计划; 2. 组织管理:建立和完善车间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工序合理分工,不断开展员工企业理念、宗旨、目标、精神、企业文化和不断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增强车间团队的凝聚力; 3. 制度管理:贯彻执行公司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车间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车间定额管理制度; 4. 生产管理:保证物料生产供给,合理安排员工每天的生产任务,车间作业现场的整顿,生产设备工装夹具的维护与管理,确保正常生产; 5. 质量控制管理:质量和技术工艺标准,加强原材料检验、加强生产过程工序、质控点的巡查、互检工作,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 6. 现场管理:组织车间生产宣传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习惯“6S”管理,确保良好的生产环境,提升车间的形象及现场管理水平; 7. 工艺管理:编制并执行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技术标准、工艺文件,严肃车间工艺纪律,认真开展工艺纪律检查,坚持“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组织生产,做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引进,提高工艺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8. 安全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遵守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流程做好员工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 9. 成本管理:车间生产成本统计分析,加强对车间生产产量、质量、员工工时工资、效率进度、产品合格率材料损耗率等生产成本,统计分析并形成报表; 10. 员工考核:车间班组工序、员工年月日工作业绩、考核奖惩,开展“比、学、赶、帮、超”员工技能竞赛,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1.

设备管理:做好车间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工装夹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设备器具,确保安全生产操作和正常生产。

车间主任岗位职责

岗位名称:车间主任 直接上级:生产部

岗位性质:全面主持本车间的工作

管理权限:对本车间职责范围内工作有指导、指挥、协调、监督管理权力管理责任:对所承担的工作全面负责 岗位要求:

1、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2、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 主要职责:

一、车间计划管理

(1)负责分析掌握部门下发的生产作业计划及物料需求计划和内容;

(2)负责分解下发的作业计划及将其分工到班组、员工及做好物料的配备;

(3)负责组织车间的员工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生产;

(4)负责检查作业计划任务的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二、车间组织管理

(1)负责编制和完善车间的班组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2)不断开展车间岗位职能分析,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做到精干、高效;(3)有计划地培养车间的基层管理员和技术骨干力量;

(4)负责协调好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提升车间员工工作技能和素质;

三、车间质量管理

(1)积极贯彻宣传公司质量方针及工艺标准;

(2)负责按时检查车间员工在生产操作中的质量情况,做好原始记录;

(3)负责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分析研究车间存在的质量事故问题;

(4)负责纠正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产品质量缺陷及生产质量问题并提出实施及进行预防控制方案;

四、车间制度管理

(1)严格执行公司基本规章制度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2)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结合车间的实际生产情况,负责编制和完善车间内有关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3)负责规范车间的制度管理行为,严格检查、考核,并根据规定予以奖惩,作好记录,记入员工档案;

五、车间现场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6S”现场管理制度的企业标准;(2)负责带领员工对车间内的整体现场进行清理和整顿;(3)负责对车间内出现的各种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进行有效纠正、整改;(4)时刻对车间现场管理做好检查、监督和整改,并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

六、车间安全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部门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劳动保护方针、政策与法规等;

(2)教育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规章,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及时做好上、下班及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4)加强新进员工、调岗员工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5)及时果断地处理车间意外事件的发生,避免事态扩大,做好“日清日高”、“日核日析”;

七、车间成本管理

(1)负责加强对车间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观教育,励行节约,减少浪费;

(2)不断的地研究车间生产中的工艺标准,有效缩短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负责积极开展各类创新活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资源;(4)严格车间生产过程控制,做好“日清、日高、日核、日析”工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5)树立好防患意识,杜绝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隐患;

八、车间设备管理

(1)负责对车间员工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设备管理制度》;(2)负责培训和辅导车间员工正确使用车间的各项仪表、仪器及生产设备;

(3)负责按时实行车间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养;

九、车间工艺管理

(1)根据公司工艺管理准则,制定和完善车间工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严格车间工艺管理纪律,严格要求每道工序必须合乎生产工艺标准的技术参数和指标;

(3)负责对原有不适合标准的工艺进行不断改进、完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各方面的工艺技术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增强员工的操作技巧,做到工艺管理精细化;

十、车间过程控制

(1)负责对车间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2)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及寻求解决方案;

(3)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控制、监督与纠正;

十一、车间考核管理(1)负责对车间内员工的日常行为进行考核;(2)负责对车间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3)负责对车间员工执行公司制度及《员工手册》进行考核;(4)负责对车间内员工的月度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十二、车间创新管理

(1)积极开展车间管理的各项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向公司提供更多的合理化建议;

(2)负责组织车间员工不断开展对岗位、技术、工艺、管理等各项创新活动,积极研究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车间创新管理活动,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负责贯彻宣传公司的《创新奖励规定》,并根据车间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车间奖励规定;

十三、车间信息管理

(1)负责对车间内各项统计数据、报表等的管理与上报工作;(2)负责搜集车间内每一个员工各种思想活动信息;(3)负责搜集车间内各种产品的质量信息;

(4)负责分析、反馈车间内各种有关生产、质量管理、员工思想活动的信息;

十四、车间团队建设

(1)负责加强车间团队建设、组建一支紧密合作的企业职工队伍;(2)不断地从宣传公司理念入手,以教育和理论学习为主导,使车间全体员工一致形成共同的事业目标;

(3)负责教育员工认同公司理念,遵循公司的三认同及五大职能管理,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管理目标;共同的市场意识,共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4)通过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负责纠正及统一员工的行为准则,规范员工行为,增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沟通;

(5)积极做好车间员工间的协作关系,减少摩擦,克服内耗,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内部协作环境和工作气氛;

十五、车间员工培训

(1)负责车间员工素质的提升;(2)负责车间员工培训的计划编制;(3)负责车间员工检查与总结工作;

十六、车间协作管理

(1)负责员工间的协作与配合关系;(2)负责车间间的协作与配合关系;(3)负责车间与部门间的协作关系;

十七、学习与提高(1)负责编制学习计划;

(2)负责学习过程的自我检查工作; 负责学习计划完成后的总结工作;

车间员工岗位职责

岗位名称:车间员工

直接上级:车间主任 班组长

岗位性质:按计划 按标准 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岗位要求: 服从岗位分配 热爱本职工作 爱护工作设备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 主要职能:

一、作业计划:负责岗位日常生产作业计划编排

二、工艺纪律管理:严格按工艺、按标准、按图纸操作、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三、工序质量管理:负责本岗位工序操作全过程工艺纪律的检查与监督考核工作,做好日常每道工序的质量记录与统计考核工作。

四、工艺创新管理:负责本岗位生产工艺分析和工艺改进工作推进工艺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

五、设备安全管理:保证本岗位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做好日常设备的检修与保养工作,预防设备操作事故和个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生产信息管理:确保本岗位日常产量、质量、合格率、废次品材料,定额损耗,本岗位出勤、缺勤、工作行为的记录与统计工作并上报给班组长,便于班组长制作本班组生产的日报表。

七、员工关系协调:团结员工,协调好与其他员工关系,提高本团队战斗力。

八、学习与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学习钻研岗位专业知识

九、临时性工作:协助车间班组长完成公司下达的其它临时性工作任务。

车间统计员岗位职责

岗位名称:车间统计

直接上级:车间主任

岗位性质:负责车间生产产量 成本统计核算和人事工作

岗位要求: 热爱本职工作 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

1.生产产量统计:负责车间年月日生产产量的统计并按时编制报表。

2.产品质量统计:负责车间年月日产品合格率材料损耗率的统计并按时编制报表。

3.成本核算管理:负责车间年月日生产制造成本的统计分析,包括原材料使用量、员工劳动工时工资车间费用等成本指标控制,并按时编制报表。

4.员工人事信息统计:负责车间年月日车间员工出勤、缺勤、迟到早退、早到迟走、加班加点,员工工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统计并按时编制报表。

5.车间文件资料管理:负责车间有关公司下发的文件、资料、工艺文件、技术图纸的保管与建档工作。

6.临时性工作:负责完成公司领导或其它部门车间协作性工作任务。

7.学习提高:认真开展产品知识与管理技能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拉管工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一线员工通用岗位职责标准。.熟悉和掌握内模与外模及所要拉管各道的技术要求。3.事前校好工装和模具。

4.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开机试运行下看电机是正常。

5.检查毛坯和半成品是否符合加工要求。6.协助检验人员进行抽样检查。7.搞好设备其随件的保养和保管。

9.搞好设备润滑,每周要对减速器进行一次机油的检查,及时加机油。

上一篇:护苗网络安全活动方案下一篇:《动物的翅膀》教案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