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心得体会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老子》心得体会(精选4篇)

读《老子》心得体会 篇1

—读《老子》心得体会

摘记:孔子向老子请教古礼或前圣古训,老子有些不耐烦,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去掉你身上的骄气、贪心、自我表现和一切妄想,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孔子感叹地说:“鸟,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但是龙,我不知道它如何乘风驾云上青天。老子就像龙一样啊!”孟子也曾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登山途中,总能见到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神清气爽,青衣素裹,拾阶而上,步履坚定而沉稳。一旁却也不乏未老先衰的中青年,大腹便便,锦衣玉佩,倚着拐杖,气喘吁吁。“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放纵嗜欲,追逐名利财货,声色犬马,以图一时之快。却不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即便是一时得逞,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只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此取彼。”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方能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做人有所求亦有所节制,为官少欲不贪,“可以长久”。另有几岁孩童,初时兴起,连蹦带跳,一马当先。不一会,就败下阵来,或耍赖不走,或摊开双臂大嚷“抱抱”。也有少数孩童,虽累得口干舌燥,仍一言不发,咬着嘴唇前行。孰能登顶,一目了然。故老子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登山如此,做事亦如此。

登顶之后,始知汉将韩信曾于此山设伏、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其用兵之神,令人叹为观止。而当站在道教著名道观金阙宫前,想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学说,更教人拍案称奇。“无为”不是不为,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仅“要为”,更要按客观规律“积极地去为”,但不妄为,以求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但老子清醒地知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何为?皆因当政掌权得势者,“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虛;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针对这些既得利益者,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振聋发聩的诘问:“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老子同样给出了答案“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欲得天下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谨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离开百姓的拥护,不能长久。施行暴政者,倘使民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结果必是天下倾覆,“强梁者不得其死”。皆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登山,有上就有下。这也体现了老子思想里最宝贵的朴素的辩证法。他认为事物都是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相对的概念,只有相比较时才能产生。且可以互相转化,而老子更看重它反面的价值。如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从而告诫我们,对于一切相对的事物,即便是荣辱生死得失,都要淡然处之,不要庸人自扰。

《道德经》中的每一句都充满着智慧哲理。老子思想之幽深,境界之高远,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读之也只能用其原文来表达感悟,多一字都是画蛇添足。读《道德经》吧,放慢节奏,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所谓仁者见之而为仁,智者见之而为智。读吧,诸如“上善若水”、“宠辱若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等。用心去感悟,总有一处让你受益匪浅。篇二:《老子》心得体会

《老子》与《庄子》

读《老子》心得体会 虽然《老子》只有短短五千字,但就像刘勰讲的那样“五千精要”,读《老子》,发现老子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对他的思想人们历来争议颇多,各种见解不绝于书,细细研读老子的思想,其思想价值确实是无法估量的,就是五十万字也不能将老子的思想道尽,我只能浅谈一下老子的无为思想。

一、“无为”的涵义 “无为”是《老子》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一直是见仁见智,各圆其说的,历代学者在解释它时,提到了“因任自然”,“无所作为”,“不妄为”等意义,这些解释都是单从字面上去解释老子“无为”思想的,认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干,不要什么作为,“无为”就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在我上《老子》与《庄子》这门课之前,我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认为的。

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正如 “为无为,而无不治”(第三章)

“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上轨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从“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

“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第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要贪、不要争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之道的核心,他的一整套治国方略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百姓。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第1页,共3页 《老子》与《庄子》

五十七章)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可妄为,不可强为,要顺其自然、“自然无为”。做君王的须知民意、顺民心,让百姓自然发展。“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极端的、偏激的、奢侈的为政态度,也就是要求君王为政不要对百姓太苛刻,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百姓。“圣人”就是得“道”的君王,他是没有固定意志的,他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百姓意志好的要善待,不好的也要善待,这样就得到了大善;百姓意志可信的要待以诚信,不可信的也要待以诚信,这样就得到大信。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通过“无为”而达到了最积极的“有为”。“无为而治”是一种高明的治国艺术。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太上不知有之”,不知道有你的存在,是: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好的统治者是悠闲地治理自己的国家,很少向百姓发号施令,事情成功了,百姓未受任何侵扰,百姓都说自己本来就是这样。这样的帝王便可“无为而无不为”了。

老子的“无为而治”也是古代帝王术的总结。他指出: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国家是非常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勉强去治理的,谁去人为地治理天下,谁就会把天下搞乱;谁要用心地把持天下,谁就会失去天下,帝王应“以无事取天下”。

三、无为与自然

无为是道的表现,不可避免的需要有自然的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无为即自然,无为的一个特点就是行事符合自然的状态。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自然的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自然一定要是真的,只有真的才有可能是合理的,是美的。从环境的角度看,远古甚至更早,一切物质没有意识,宇宙寂静没有欺骗,没有谎言,没有任何的不真实,它存在着,无数岁月,真实的存在。即便是到如今,环境被严重破坏的今天,你依旧可以 欣喜的发现,自然环境中仍有一些单纯的真实的存在着的美,驿外断桥边的野梅花,山谷中的野百合,诸如此类。另一方面,从人的个体来讲,虚伪做作的人永远不可能是自然的,只有情动于内,声发于外,一切顺从自己的内心才是自然,伤心时哭泣,高兴时微笑,心中所想即所为,就如刚出生的婴孩一般。即使不做到这样,也不必时时刻刻戴着面具,整日勾心斗角。可悲的是当今社会,太多的人活的很凄凉,为名为利为了那些身外之物虚荣之物而抛弃了自己的自然本心,早已忘记了赤子之心。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

《老子》与《庄子》 为。”(第三十八章)真正的自然不会被注意,真正的自然不必什么荣誉与表扬,真正的自然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了,悲哀的是越大越少,厉害的甚至利欲熏心,良知泯灭。自然渗透到无为方方面面,无为即自然。

四、结语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艾鹏程

2010年4月20日

附:

看过《老子》八十一章之后,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各章是: 1,2,5,7,8,10,16,27,29,37,43,44,57,63,78.所读书目 [1]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商务印书馆,2004年 [2] 《张其成讲读<老子>:大道之门》,张其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3] 《老子的智慧》,林语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解析<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莫纯玉,《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篇三:大学语文读老子写心得

大智若水

——读《老子》有感

老子云: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性柔弱,任顺自然,公而

无私,造福天下;处下处卑,不争居后。水最能体现道的品质,即不

争之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以功成名就,志得意满总结之;有人

以完全落败,晚景悲凉总结之。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踽踽独行。

但为何有如此不同的人生境遇?究其根本,是我们追求成功的方式不

同,故结局也是天壤之别。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一个人太汲汲于成功时,反而会被

其深深束缚,不能自拔。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举个简单的例

子。当我在玩拼图时,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装着一幅完整的图画。但

是,当我们一心想着原因时,就会被眼前一堆杂乱无章的碎片搅乱心

绪,变得茫然而不知所措。然而,当我们抛开原因,从眼前的一堆碎

片开始,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你已经接近胜

利的终点。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立告见影,而应当按照客观规矩办事,即老

子强调的顺任自然,水到渠成。欲速则不达,不争而成大争,这是事

物的辩证运动。以退为进,古人的智慧何其精妙!难怪古人云:“智者 乐水”,这一泓灵物中蕴含了多少哲思!

构思过度一直是中国人的通病,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人

情太险,世故太深,这一切都让我们在迈向成功的路上诚惶诚恐,却

只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人生在世,我们每天都游

走在偶然性的罅隙与庇护中,其险象环生有如横穿闹市区一个交通信

号灯失灵的十字路口。我们无法预计结果,哪怕是下一分钟的结果,我们能享受的只能是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只做眼前事。父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可现实中,这种圣贤气象,智士风骨,又为多少人所拥有呢? 人生在世,总是想解释点什么,殊不知,说的越多,越是显出自

身的无知,解释的越多,却反倒越抹越黑。

罗伯特·胡克,英国科学家,他和牛顿在同一时期发现了万有引

力,因为牛盾的抢先发表,让这一伟大的历史性的成就签上了牛顿的大名。胡克得知这一消息后暴跳如雷。从此以后,他辗转于各地法庭,被告当然是牛顿,试图用法律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正名。以至于人生地

宝贵时间都浪费在了打官司上,最终仅留下一个关于弹簧的胡克定

理,就匆匆的离开了人世。当然,结果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在人们心目

中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而胡克因为成就较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

野。胡克从小便是人们公认的神童,在当时的科学界也算是颇有名气,假如他少一些争论,将精力放在下一轮的研究工作中,或许他可以在其他方面拥有卓著的贡献,至少不至于郁郁而终。相比之下对于胡克的狂风骤雨,牛顿采取不作任何解释,因为他知道,解释,实则反映的是自身的心虚,自己的历史地位已经确定,那就让胡克一个人去自

娱自乐吧,最终,人们也的确淡忘了他的存在。以退为进,以攻为守,中国古人的智慧在这异国他乡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甲,乙两家公司是美国最著名的两家饮料巨头,两家公司均以可乐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甲公司为了加大自身产品的销售量,打出了买一送一的销售方针,很快,甲公司的销售量青云直上,远远超过了乙公司。针对甲公司的强烈攻势,乙公司也作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乙公司竟爆出该公司的产品中存在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并公开向大家道歉。而接下来的一幕则更令人惊叹,人们开始思考为什么甲公司的产品为什么如此便宜,会不会是以牺牲产品的品质为代价,人们对甲公司的质疑越来越多,读其负面的猜测更是铺天盖地。相反,越来越多的人被乙公司那种坦诚的态度所吸引,于是,市场上出现了极为有趣的现象。甲公司的销售量急转直下,而乙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扭亏为盈,远远超过甲公司。乙公司没有发布有关甲公司的任何负面消息,也没有付出降价促销的代价,就打赢了这场商战,真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甲公司欲速而不达乙公司不争而成大争,看似忍让的背后是精心策划的反击策略,两家公司给了我们关于争与不争的人生哲理。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风云变幻,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确立了和平外交的政策。有人质疑,现在中国已经强大了,眼看着自己的领土,资源被他国侵略却只想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实则是中国软弱的表现。殊不知,正是中国这种相对温和的决策,让世界接纳了中国,使中国的经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对全球经济乃至政

治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正在想方设法孤立,遏制中国,这对美国是一个完全的负面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亚洲大国能够容纳美国这么大的出口量,除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外,没有任何市场能够帮助美国把它的对外出口翻一番。欧洲又要加强出口,不然走不出经济困境,日本本身也是出口大国而不是进口大国,世界已然离不开中国,世界需要中国,而这都得益于我们持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经济,国防实力才能在战略机遇期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仍然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保持并尽可能延长战略机遇期,使我们包括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从个人到企业,再从企业到国家,成功者每走一步都向着成功,只是我们旁观者无法参透其中的妙处罢了。正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敝旧才能更新,少精才能得要,漫多导致迷误,现实生活不是如此吗?在事业上,为他人,为社会,不争私利,不争名声,这样的人是得道者,为凡夫俗子不可企及,这难道不是大争吗?对个人而言,一个人不表现自己,所以头脑清醒;不自以为是,故容易为众人接纳;不夸耀自己,所以得到众人的赞赏;不傲慢无礼,所以得到众人的拥戴,有威信,有德行,有业绩,荣誉和地位自然归向于他,这难道不是以不争而达到大争的目的吗?正所谓不自现,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天下最为柔弱的事物,无度形,无硬度,但是洪水一来,可以淹

没城镇,冲毁堤坝,表现出巨大的能量,没有什么其他事物能够胜过它,取代它。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长年累月,它可以穿透巨石,湿透钢板,这些都是生活的事实,所以柔性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比坚硬的东西更大的能量。我想,这也是水德之一吧。针对到我们大学生的现实中来,所谓“大盈若冲,其用不容”,真有学问者必须虚怀若谷,这样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越是深入知识的海洋,越感到自己之所知之甚少。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凡是自吹老子天下第一的人,都是心理装态不健全的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最高的智慧总是好像没有智慧,因为人们习惯了小智慧。不懂得大智慧不是没有智慧,而使超越了普通智慧,一般人不理解而已。也唯有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拥有了为人处世,求学求知的智慧之道,才能拥有大智若水的智慧人生。

(一)自然

“自然”是老子哲学,也是道家哲学的中心价值。我们现在说的“自然”,常常指自然界或大自然,但老子哲学中关心的焦点并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老子所提倡的是一种因任自然的态度,也就是让世界万物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而不去订立一个所谓的标准去干扰、加以约束。在《老子》五千言中,提到“自然”的地方很多,譬如十七章的“大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以及六十一章的“是以圣人欲不欲??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等篇四:老子学习心得

老子学习心得

一、《老子》的微言大义:

道和无为,并由此衍生出新的概念――和谐。

道,这个哲学概念,具有对宇宙人生独到见解的悟解和深刻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无为的含义有六重。其一是不做,不是随便,而是绝对的坚持。拒绝一切的智慧高姿态。其二是“勿为”,指不要去做。其三是“无以为”,指条件不具备,以致无法下手,无从开展。其四是“以无为之”,指不受约束地做事,用无所谓或无所顾忌、甚或无法无天的态度、方法做事。其五是“为无”,指做事情追求零结果、零效果,不求得失均衡,不求胜负而求和谐。其六是“自为”,指自己规定自身,让外力失效。老子的和谐思想 1.道是和谐的 道是本原,所以道生万物,它能够包容一切,统摄一切,一切事务统一于道。道的运动是和谐的循环运动。2.矛盾双方是和谐的 矛盾方面的对立和冲突必然发展为和谐与统一。“充气以为和”,一切事务包含着矛盾,阴与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

3.和谐的原则适度 根据和谐规律,老子提出了和谐的原则,即适度。4.和谐的政治观 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关键是实行平等原则。5.和谐的自然观

二、快乐生存的智慧

人为乏趣,天机自然 老子认为婴儿不懂得伪饰,一切随性而为,天机自然,最接近于“道”,他主张向婴儿学习,做个纯真自然的人。老子最出名的观点就是“无为”,“无为”的核心就是顺其自然,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万物之自然”。自然就是指人的本性,也就人的真性情、真思想,与虚伪相对,自然是人性真诚的极至。正所谓物贵天然,人贵自然。

屏弃诱惑 人不能纵情声色,糜烂生活令人盲目、令人耳聋、令人心 发狂,物欲横流让人精神腐蚀。

越简单就越自由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迪纳已经证明,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快乐。在大多数国家,收入和快乐的相关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在最贫穷的国家里,收入才是适宜的标准。

知足长乐 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挣脱心灵的枷锁 老子说,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其含义是人应该突破种种限制,尤其是心灵的限制,让灵魂自由飞翔,象“道”一样无形无象,无拘无束。1.“别人会怎样想”的枷锁,“别人将会有什么看法呢?”这的确是一种最普遍而且最具自我毁灭性的心理状态。2.“注定会失败”的枷锁,一旦失败,便将自己初始的动机统统的扼杀。3.“已为时太晚”的枷锁,成功与年龄无关,重新开始永远为时不晚。4.“过去错误”的枷锁 不要因为失败过就害怕再次尝试。莫为名利舍弃一切.算计得失者永远不快乐

不追求完美 老子说,大的成就就仍像有缺陷,仍显得不完美,可见世间没有终极的完美。完美只是一种假设,存在于想象中。所以极力追求完美就会被完美所累,就不会快乐。正确的方式是不追求完美。追求快乐但不追求享乐 快乐是精神适意、安宁、自足,享乐则从来没有安宁和满足感。

三、做立身敦厚的大丈夫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在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挑战自己,打败心中的魔鬼 能够战胜别人的只能叫有力,而能够战胜自己的才算是强者。

大丈夫为人厚道,朴实无华 为人要仁慈大度,多为他人着想,对诚实上进者报以激励之心,对消极后进者也给予关怀和帮助,以诚信之心去感化他人,从而创造出一种同心同德的群体气氛。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做人要有同情心 对于无辜、弱者充满仁爱,用爱熔化怨恨,用爱展

示出伟大的人性和宽容。

学会宽容 心善渊《老子.第八章》意思是,心胸如水一样虚静深远。老子认为,人应该宽容,让心胸如水一般虚静深远,包容一切,也能化解一切。“谁想在厄运时候得到援助,就应该在平时宽以待人。” 抱怨以德 用恩德报答怨恨,化干戈为玉帛。

谦逊是美德 真正伟大的人不自以为自己伟大,谦逊是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在待人接物时能温和有理、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对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在缺点和错误面前不文过饰非,能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改正。谦逊永远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

勇于承担责任 人应该有勇于承担责任的魄力,这样的人才能有所作为。负责是一种正视自己的理性,也是敢于担当的勇气。

四、高人一筹的做事法则

不要非第一不可 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

不可锋芒太露 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妒恨和非议。莫与强者争锋 老子主张“守弱”以全身。

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实是深知事物转换之理的极高智慧。忍让绝非怯懦,能人所不能忍,才是最刚强的。

忍耐功夫实在可贵 忍耐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支配与调遣,不是消极颓废,不是悄然降下信念的帆,而是考验意志、毅力,检验成功的一种方式。

不逞匹夫之勇

以柔克刚 “天下柔弱莫若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但善于变化,最后能取得胜利。柔可克刚,弱可以胜强。

抑制浮躁情绪 对于成功报有一种急切的心情,会导致一种浮躁的心态,这样反而会阻碍你的成功,因为任何事情的完成都有一个过程。应该做到:不好高骛远,拒绝诱惑,消除贪欲,不心烦意乱

从细微之处做起 做事情不能仰头向天,而应该脚踏实地。“天下之大

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坚持精神能让你取得成功 坚持努力的才是有志。坚持也是一种挑战自己的精神。

把困境转化顺境 灾祸中有幸运,困境中孕育着顺境。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把困境转化为顺境。

善始善终方成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若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失败,所以当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候那样慎重,就没有不成功的。正所谓“夫功者,难成易败;夫时者,难得易失。”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对有些事情执着是没有必要的,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富贵不骄,功成身退 做人要做事情要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篇五: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

中原一中 于岩岩

《老子》世称《道德经》,《老子道德经》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县人,大约生活于战国春秋时期。

《老子》已经流传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学习和研究〈老子〉的人古今中外不计其数,诸家百言,对于《老子》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哲学的主根,有认为它是一篇长篇哲理诗,还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帝王之学的政治书,更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智谋奇术的兵书。在我看来〈老子道德经〉就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全书,其内容既飘渺又实际,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而且常读常新。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我的理解也很简单;有所为,就是叫人有点事干。有事干,人才能活的充实。无事的人就容易“生非“。有所不为(无为)也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事事的人是成了废物的人。有所为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是放弃,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固然可以去想,但是一定不要去做,它还是淘汰,想做而又力不从心的事

最好还是不做,它也是退让,鸡蛋碰石头的事就应该悄悄绕开,是拒绝诱惑,看出美丽面纱下的危险,糖衣炮弹的实质,不为表象所迷惑„„为与不为,不仅是对某些具体目标的选择而且是对整个人生方向的把握。有所为,是人生的希望所在。有了这种希望再难的路我们会奋勇向前,有所不为,不是为自己啥也不做找借口,也不是为自己没做出什么成绩而找托词,更不是为自己没有本事做辩护。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要想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得抛弃低级趣味。为所不为是只有上帝才有资格产生的想法,俗人还是别有那样愚蠢的念头。有哲人忠告: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我们只有一双手,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头。有时候我们两只手不能都伸出去,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因为不能什么都抓住。所以我们应该去抓该抓的,值得抓的东西,这就是要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上面讲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写消极的意味。有人回提出疑问;要是都这样,这个社会还会进步吗?其实不然。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们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静无为的人新中无过都的名利,虚荣。因此他不回利欲熏心,不回因为虚荣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清静无为要求我们不将责任看成负担,就像我们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我们不能把学习看作痛苦的事不能因为某科内容无趣而拒绝学习。只有清静无为才会有所作为。

基于对于以上两点的理解,我在看待生活的态度上有很大改变。生于世界上,存在与宇宙间,人——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也许是为了掩饰心理上的这种自卑感,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为自己攫取更多的东西;房子,票子,车子„„似乎只有从别人仰视自己的目光中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与满足。随之而来的是人性的虚伪,自私,贪婪„„于是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一些人巧取豪夺的借口;“人性

本恶”成了某些哲学家对现实不满而有无可奈何的解释;而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也只能抱着“人之信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条无奈地注视着整个世界。

伟人读《老子》 篇2

我们都知道,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没有带过兵,更没有打过仗,甚至连服过兵役的记载都没有,其著作《老子》中与用兵有关的论述也是寥寥数语。那么,毛泽东为何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呢?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读过《老子》。据他的同学萧子升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中回忆说,他与毛泽东在“游学”过程中与拜访的刘翰林和山寺方丈都谈及了孔子和老子,可见毛泽东早年对老子就很熟悉。在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

“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

这里,毛泽东就是运用了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丧失是为了取得,退却是为了前进,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的运用已臻于化境。《老子》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致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老子对战争辩证法阐述得确实非常深刻。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说: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取胜的”。老子欣赏水的品性,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如同水的性格一样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避其锋芒、迂回曲折、后发制人。老子又云“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这种心静意专、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观点,亦是毛泽东这样的兵家所看重的。如毛泽东推崇的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军队即是以静逸待疲惫之敌,“齐人三鼓”后已是“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鲁国军队一鼓作气大胜齐国军队。

1945年,毛泽东在为“七大”作总结时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付的方针,说:“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 这里的意思也就是先弃后取、先退后进、先让后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决策是非常富有远见的。

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针对当时美国企图对刚诞生的新中国搞封锁,义正辞严地说:“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在过去三年内,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難,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

毛泽东在这里引用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的豪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以面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确实起到了“一言可当十万兵”的作用。

建国后,毛泽东还常读《老子》一书,并评注说:“其中有辩证法。”他在外出时,曾指名带上《老子》。毛泽东最感兴趣的就是其中的辩证法。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政局经常处于巨大变革之中,老子从“社记无常寿、君臣无常位”的现实中,认识到运动与变化是世界的永恒主题。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宇宙间万物万事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1957年2月,毛泽东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说:

“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人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

在这里,毛泽东引用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观点,教导人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所谓全面地看问题,就是对一件事情不光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以增强危机感,保持头脑清醒。

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当然,阴谋也是智谋。”

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美国《纽约时报》曾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老子》全书约五千字,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又押韵脚,特别便于记诵。它的语言无所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转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的规则,以及从反面取胜的途径,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

读《老子》的感悟 篇3

一开始我是一知半解、有些根本看不懂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助下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一点点,让我领略了他的辩证的哲学思想。

读完《道德经》,使我对这位古代贤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人文知识、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释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与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躁胜寒,靓胜炅”则说明事物的对立面常常互相制约,特别是对立面的主导方面作用更大。

在《道德经》第七章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说出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而说明在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也说出了“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韧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的学识,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它真是获益匪浅。老子的《道德经》从一开始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铭刻名也,非恒名也。”到最后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亦责于人。故有德思介,无德思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都是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哲学。如果从开始你不认真体会,你就没有办法领会到这些深刻的观点。他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哲学中辩证的方法写出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读《老子》的时代价值 篇4

如今,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范围里各种思想、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的激烈碰撞,造成了人类发展史上空前规模的文化对比:一方面,由于各国、各种思想之间社会制度主张、行为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别,积极地看待其他文化并与之深入交流、对话探讨成为了最大趋势;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还有价值观念扩张到全世界,这也为各种文化之间的激烈交锋创造了政治上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全世界的文化交锋,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冷静地思考:中华文化中有哪些经典可以在世界上得以弘扬?用中华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可以与西方世界交融交锋?通读道家经典《老子》与儒家经典《论语》是我们最先想到的选择,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世界,《老子》比《论语》的影响要更为广泛,因此,从现代化的视角感悟老子智慧的时代价值就显得弥足珍贵与重要。

(一)从个人人生发展看《老子》

在老子的思想里,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精神根基在支撑,这种支撑,指的是一种精神意识、精神状态,是人生命活动的统帅。就像一颗参天大树,需要有深扎入土壤的根系,才能够吸收土中的营养和水分,才能够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老子认为,人的精神来自大自然,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他这样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就是说,这个东西在混沌之中有了形象,并进而有了真实的存在,自古至今都不会消失,这就是老子所倡导的人的精神力量。而要使这种精神力量保持下去的力量则是与人的道德修养有关,一个如婴儿纯洁之人必然会保持充沛的精力。老子同时提倡把人的精神与形体结合起来,形体是人生命的依托,而精神却是人生命的寄托,生命的活力来源于人的精神。“形求其安,气求其动,神求其宜”,三者皆宜,才可谓身心健康。

老子认为,天、地、道、人是一个四元的结构,人乃宇宙万物之一成员。也是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有这样说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在这四者的逻辑关系中,道即规律,处于中心与支配的地位上,也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人应当与自然中的天地万物按照道德规律形成“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人应该尊重这个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这就是老子所提倡的“乐天知命”。人应该充分调动大自然中的能量与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状况,提高并巩固自己的精神力量,增强生命的活力。除此之外,老子还提到,要以知足之心对待人生中的功名利禄与得失成败,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在《老子》第四十四章中这样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第四十六章中也曾提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有了知足之心,才能够消除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顺心,才能够实现心理与生理的和谐,体会到人生本应该有的快乐与幸福。如果不具有这样一颗知足之心,那么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痛苦与失望就来源于此,来源于我们过高的需求与欲望,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了不快乐与不幸福。而老子“知足常乐”的观念告诉我们,如果抱有知足的心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追求不必需的包袱,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从而使生命焕发新的活力。在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老子的“乐天知命”与“知足常乐”显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与价值。

理性对待生死也是老子人生观中的重要内容,在封建年代,老子提倡理性对待生与死,提倡一种“贵生而不惧死”的精神在现在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子》第五十章中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在这里,老子认为人的生与死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既不要贪生怕死,去研究长生不老,也应该正确对待生命,不应该轻生。自然地面对生,坦然地面对死,才是人应该有的生死观,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精神,活得有价值。老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过程,并不等同于不热爱生命,更不是把生命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相反应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更加热爱生命,活出人生的意义。针对轻生重物的现象,老子在《老子》第四十四章中提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够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与物质和名利相比,生命才是最宝贵的,刻意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名誉上的地位,而伤害自己的身体与生命,是不值得的。十三章中说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认为,人生在世,应该为天下苍生所服务,应该对国家社会发展有所贡献,应该为自然生命谋求幸福,这也是老子生死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后人对这样的思想也极其推崇,司马迁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如老子的幸福观、生死观一样,他其他的思想与智慧,也随着时代发展持续不断地散发着精神。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现

代化社会,这样的精神力量也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老子思想可谓集人生智慧之大成,是人类文化史上宝贵的资源。

(二)从国家社会发展看《老子》

老子除了对个人的性格与发展有所探究之外,还针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思想与观点,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老子认为爱民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之策。当今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被重新估量,我国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以以人为本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老子的思想和观念,会看到许多其现代的价值。老子从治国的高度,以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视野,把人作为主体讲述了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老子》四十九章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老子看来,圣人没有自己固定的意志,而是把百姓的心愿和意志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老子认为,治国理政的人要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必须首先做到“无常心”,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与偏见,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出自为人民着想,而且要与时俱进,一直紧跟着人民的意愿前进。

老子所说的“百姓心”,就是指民心。民心,既有基本稳定的内涵,也有随历史发展变化的内涵。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应该细心洞察民情民意,把握好民心上述两方面的内容。老子从人的最基本需要出发,把百姓安居乐业当作民心之本,当作执政者当权之本。在《老子》七十五章中有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在战乱无数民不聊生的春秋战国时代,老子如是剖析了社会矛盾,分析了人民与统治者关系紧张的原因,从中也体现出老子的思想:他希望治国的当政者能够从老百姓的温饱来入手治理好国家。抓住民生的最基本问题,也就是温饱问题,才能够使民心不乱,才是真的“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第六十六章中提到:“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认为,一个好的治国者能够位居于人民之上,但是却让民众感觉不到有沉重的负担和伤害,因此天下百姓对当政者推崇而不与之斗争。《老子》第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所谓的“为天下先”正是当时社会各诸侯国为一己私利而事事争先的写照。老子提出的这“三宝”在当今社会仍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老百姓向来对一些不慈不俭、贪污腐败的现象深恶痛绝,而老子提出的这“三宝”,也是现在政府凝

聚人心的重要方面。

除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对治国方略也有所研究。老子提倡用大智慧治理大的国家,真正的大国,不仅要给予它的人民物质上的财富,还要为天下提供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等,这必须依靠大智慧,而不是耍小聪明。而老子认为的大智慧包括有两个方面:正与奇。以正治国,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善于以奇用兵,以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胜利。老子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把以正治国与以奇用兵结合了起来,在当今社会,老子的思想得以延续,这两项分别被解读为国家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对我国目前的大国方略,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此外,老子在对治国的解读中渗透着他“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认为,治国理政犹如无声春雨,要坚持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方式。《老子》第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为”是为“有为”,“有为”又是为“无为”。两者相互依存,“无为”蕴含着“大为”,“有为”不可妄为。“有为”和“无为”可交替使用,该“无为”时就无为,该“有为”时则有为,坚持有为而无不为的理政方式,才能达到以无事治天下。

2000多年的历史证明,《老子》蕴涵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财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老子的思想做新的研究,要从新视角全方位进行探索。而且《老子》不止提出了人生活的智慧,还提出了治国主张,更是有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智慧,体现了集大成的本质特色。因此,读《老子》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还有着“尊重传统,创造未来”的现实意义。

参考书目:

[1]林语堂,2006年:《老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一冉,2008年:《老子之人生十大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李程,2008年:《近代老子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应聘助理经理简历范文下一篇:莲花湖的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