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共9篇)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篇1

无锡市东北塘中学 许 永

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在学校的整体规模不断壮大,事业不断跨越发展的动态教育背景之下,针对新形式下德育发展变化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我们的学校德育建设应该树立为孩子奠基一生的宗旨,以规范教育为基础,以自主教育为核心,注重德育活动实效,创新德育活动形式。积极探索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积极转变,努力构建富有现代气息和学校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的德育

动起来,更精彩。学校德育活动的主体是一个个鲜活差异的学生,德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活动与课程中培养习惯和沉淀品德,怎样才能收到学校德育工作润物无声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主体功能。精心组织德育活动,高度重视德育活动的细节和实效。

实践活动是德育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现在的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已不再满足校园里的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区,深入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认真挖掘德育社会实践的因素,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德育实践、德育体验的机会。

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

德育实践活动主要是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多种复杂具体的现实的道德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学校德育活动就是要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近大自然,突出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德育活动中要善于反思,勇于探索,要不断研究和发现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学校德育的规律。在活动的形式、方法到活动的内容方面不断突破和创新。学校德育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德育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开掘利用当地的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里许多的德育实践组织活动,都已经成为了我们地校园文化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朗朗书声的早晨,安静阅读的午后,多彩活动的傍晚,车水马龙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身影,这就是我们学生主体参与积极体验的活动的学校德育。其实很多的时候,德育并不仅仅是空洞的图解说教,它应该是具体的,鲜活的,是需要让每一个孩子去用心去体验的。

体验的德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面对着思想越来越开放,视野越来越开阔的学生,我们在学校在德育社会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有益探索,不断强化德育社会实践的体验教

育。例如参观科学机构,去感受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寻梦革命故居,体验红色岁月的情怀;自然之旅,一起去追寻祖国山河地美丽与文明;参观戒毒所,感受毒品的危害和罪恶;登山夏令营,是耐挫和奋斗的心路历程……

体验教育应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本体,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方法往往缺乏体验教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形成将课内所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德育体验体制,从而难以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不利于学生知行统一的实现,从而降低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广大学生在体验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文明道德规范。

体验教育更要反对简单、粗暴的德育教育行为,提倡设计实际的、新颖性的德育教育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实践不同情感体验,逐步认识基础文明道德的内在价值,并通过反思、讨论,形成学生自律性的道德规范。体验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校德育教育反思的过程中提出的,必将促进学校德育由粗放的实践活动向科学、精致的现代教育发展。在体验德育中,也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当看到德育活动结束时家长和孩子充实与欣喜的笑容的时候,那就会告诉我们,学校的德育是体验的,也是开放的。

开放的德育

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观多元的种种困惑,我们的学校德育如果仍沿用较为封闭的教育模式来运作,将学生置于校园的单一环境之中,那在解决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时,就会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功能的重要条件是坚持德育的开放性,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及与社会的联系。德育目标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应具有时代性。德育目标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它的时代性,学校德育应致力于促进入的德性现代化。它力求培养的是富于时代精神,勇于开拓,具有创造性的人。应致力于培养人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特征主要指事业心、进取心、独立性、兴趣、勤奋、意志等因素。应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耐挫能力等现代人应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

学校德育内容应向社会开放,应密切联系现代社会道德实际。还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成长的实际要求,不断地更新充实德育内容,使其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使他们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现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使学生学会尊重自然环境,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还应重视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精神品质,如主体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时效意识、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制意识等。

在德育方法、途径上应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学校德育应突破课堂教学的范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各种校内外活动中,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 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强,学生不欢迎那种

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喜欢参加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情与理的相互渗透,知与行相互促进,从而能够较全面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我们的德育评价主体具有多样性。德育评价应该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同时,要吸收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活动。学校德育评价的过程也要在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开放的学校德育空间,会让广大学生在一个更深更广的层面上,认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认同社会共同价值。从而来唤起他们对未来和理想渴望的成长快乐。

快乐的德育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在践行道德的时候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感来自于道德成功感与道德境界的美感。当前,我们正在构建和谐教育、和谐德育。我们的校德育讲究心灵内部的和谐,追求内外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的学校德育倡导的规范没有化为学生的内在的自觉,反而成为学生外在的强制,而强制的东西是最容易被抗拒的,处在对自由的自我保护中,而不是翱翔在道德自由中,这时,道德意味着不快乐。

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快乐感受,取决于学生对道德行为本身的价值判断,因为如果学生认为道德行为是有价值的,他就会从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否则道德要求就是勉为其难。学校德育就是强化我们的学生对道德本身有个正确的价值判断,而要建立这个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前提是:我们的学校德育的过程也必须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包括两

种情况,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使德育主体在德育实践行为中体验到快乐,这样能使学生更乐于去践行道德,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去体验一些向上的道德行为,然后对学生进行成功感与幸福感的引导和教育。

我们的学校道德的方法要进行转变,让它变成一种愉快的认知体验过程。教师要对学生采取鼓励、信任、宽容的态度,力求避免过多道德上的指责与否定,切忌对学生的一点小错抓住不放。学习上的焦虑,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价值取向的偏差等诸多方面,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学生的心态结构。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很想知道自己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里,你快乐吗?我们需要用高超的思想教育的艺术化解心结,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校园里都能够抬起头来健康的成长。

成长的德育

学校德育要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去理解学生所想、了解学生所需,构建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德育实践模式,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创造条件。布贝尔说过,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的关系。我们必须以情感沟通为桥梁,让学生在各种关系中产生、积累、内化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因为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人格尊严、有思维、有情感的学生,他们需要情感雨露的滋润,需要理解和真诚的思想交流。融入了情感的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才会碰撞出最灿烂的火花。

学校的德育是伴随着广大学生一起成长的。我们应当不断坚持将

德育建设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弘志笃行,奠基一生。以德育科研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发展,并以此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升学校的工作品位,从而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积极尝试全面推进学校的德育现代化工程,坚持德育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这种对每一个学生发展负责,为每一个学生成长奠基的理念,更是我们学校德育发展与创新的源头活水。

学校德育是培养广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是唤起美好事物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感动。体验德育活动的内涵,感受美好心灵的向往。从活动和体验中成长起来的学校德育建设,带给广大学生的应该是爱和尊重,应该是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快乐地歌唱。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篇2

1 当代中部地区欠发达小城镇发展的“新三化”背景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物质基础, 也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忽视最大、矛盾最深、问题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传统的“三农”问题在一系列国际国内形势和重大事件的影响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老三农”逐步转为“新三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新三化”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发展的客观现实和重要公关领域, 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见图1) 。

1.1 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表现和时代要求。农村城镇化与西方的郊区化有本质区别, 后者是人口、产业、服务设施、办公和商业职能的外迁造成的空间和社会现象, 自发性和引导性十分强烈。而在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集体观念和物质需求下的城镇化一方面表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具有典型的向心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村职能的削弱, 农村长期通过“剪刀差”等形式对外输出, 社会转变远大于空间。新时期,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理念逐步深入农村, 地方政府逐步开始通过扶持农村产业、回流农村人口、建设农村社区、配套公共服务等手段实现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城镇化虽然标榜“城镇化”, 但不能忽视和否认其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农业生产和生态保育职能, 其目标不是将农村建设成为城市, 而是用城镇的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衡量农村现状, 探索缩小城乡差距的途径与方法, 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1.2 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建立在两个非常重要的客观事实上:一是长期以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在城镇中无法享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生活待遇, 从而导致其虽然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但始终缺乏幸福感、归属感和市民价值。二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必然会引发未来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其在城镇中的基本生活服务和物质精神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决定城镇的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质量优劣。

1.3 农业现代化

2012年1月, 国务院正式下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 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1) 。农业现代化自此作为全国“转经济、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成为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包括对传统农业耕作与收割等具体劳动行为方式的现代化革新, 另一方面也指对其所“捆绑”的劳动力进行逐步释放的过程。

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不是孤立的概念, 在彼此因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人口和产业又是其中特别核心的两个因素, 因此对中部地区的欠发达小城镇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2 当前中部欠发达小城镇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2.1 异地城镇化突出, 人口流失严重

对于当前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而言, 异地城镇化主要是指人口伴随就业地变化而发生的生活生产活动转移过程。就人口的转移来源而言, 异地城镇化既包括所在小城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外输出, 也包括因本地就业岗位或就业要求不符合而发生的外部迁移, 其结果可能是本地农民的外地农民化, 也有可能造成本地农民的外地农民工化, 后者相对于前者而言身份转换的更为彻底。但无论是哪种类型, 这种以人口流失为结果的流动现象直接造成当地各类需求市场的低迷和社会问题的频出, 也导致迁入地出现大量农民工非市民化难题。

2.2 城镇产业与农村农业的发展动力普遍不强

一面是人口的大量流失, 另一面是当下中部欠发达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也普遍缺乏动力, 农业发展亦是如此。究其原因, 一是全球生产网络下小城镇成为低端产业的集聚地, 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 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高且吸纳就业人口能力低。二是对于本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水平不高,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 传统采掘和初级加工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城镇转型尚没有找到有效途径。三是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村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地理格局和传统种植观念难以动摇。

2.3 城乡差异下人口与产业的城镇化质量不高

伴随异地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滞后问题, 城乡差异逐渐扩大并引发了更为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城乡居民在收入、保障水平、住房、子女入学和落户等方面的较大差距对社会公平和稳定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 人口的城镇化意愿被消极化, 农村居民甚至本地弱势群体更加希望通过异地城镇化途径快速提高物质水平, 导致本地的人口城镇化几近停滞。而相对于人口的产业发展也不容乐观, 中部地区因无法接收类似珠三角地区的外资驱动作用, 自身亦无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原动力支撑, 始终无法实现二产突破。整个省域 (如湖北省) 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域内, 欠发达县市很难获得发展机遇, 国家相关环境区划对生态敏感地区的控制开发又进一步限制了其发展的基础要素, 从而使得此类乡镇出现“城乡差距持续拉大, 城乡发展水平同步下滑”的现象。

3 城乡统筹理念下中部欠发达小城镇发展目标的三层转变

3.1 思想层面转变:从城乡二元走向区域统筹

3.1.1 从增长极化到区域平衡

城乡统筹理念下中部欠发达小城镇发展目标的第一项转变即思想层面的转变。城乡统筹注重区域的相对平衡发展, 其前提是整个区域层面必须首先形成或具备一个发展动力较为强大的中心, 也就是县市或城镇的镇区。其次, 是镇区以外的周边乡镇的强大中心的引导下形成相对稳定的“城—镇—村”体系和空间结构。再者, 在区域平衡的过程中, 必须主动引导和设立重点、优先发展地区, 通过经济区划、重点镇和村庄规划等方式实现对全域功能及空间进行有序配置。

3.1.2 从城市速度到城乡质量

传统的城镇化发展奉行速度至上, GDP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以能源和资源的过量、超前消费为前提。地方政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 过分依赖“土地财政”, 造成城镇建设与其工业化水平相背离, 进而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严重滞后。大量的城镇负债和施工场地反映出自身矛盾的发展模式。在城乡统筹的理念下, 未来欠发达小城镇发展必须从城市速度导向转变为城乡速度与质量并重, 必须逐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民生对于当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在产业发展方式、人口集聚途径、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实施新策略。

3.1.3 从千篇一律到差异互补

传统的欠发达小城镇发展极其容易造成千篇一律的发展态势。生态资源的良好容易诱导生态旅游型村镇的同质化;优势能源的发现将导致大量度假景区和低端农家产业的兴起;更有甚者, 依托相关生态资源修建公路、开发地产, 严重破坏了原本的自然基底, 同时造成乡村特色的消失和风貌的趋同。城乡统筹思路下的未来小城镇建设必须更加注重职能分工和差异互补, 在优势评估的基础上, 利用政策倾斜和空间管制手段对乡村的建设规模、建设类型、景观风貌和生态保育等均作出适度引导和详细规定。同时, 通过在全域实施交通信息网络连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等行动,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 实现整个城镇的产业发展一体化。

3.1.4 从以利为先到人本为先

均质化的生产方式和速度至上的发展目标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人本关怀。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提出, “人的城镇化”这一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从“以利为先”到“人本为先”是中部地区欠发达小城镇发展转型的必然之路, 它从思想上更加推崇从人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发展的目标和问题, 从单纯注重经济建设向更加关注社会营造转变, 从仅仅在意速度和发展指标向更加注重居民感受和民生建设转变。

3.2 实践层面转变:从传统城镇化迈向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第二项转变是实践层面的转变。未来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层面必须面临四大任务:城乡一体任务、质量提升任务、特色彰显和以人为本任务。

3.2.1 城乡一体任务

要在实践中突出城乡一体, 包括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产业发展的有序化和城乡功能职能的体系化三点。其中, 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配置与均衡布局, 例如文化、教育、卫生和医疗等设施的布点、规模、服务范围、建设等级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落实;城乡产业发展的有序化主要体现在农村产业规模化、产业的园区化、集聚化和大型产业镇区集中三点;城乡功能职能的体系化主要体现在全域村镇体系的完善和重点发展地区的选择。

3.2.2 质量提升任务

在实践中提高城镇化质量, 具体做法包括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品质化三点。其中, 农村城镇化既是当下全国城镇建设的客观趋势, 也是未来欠发达小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现代化是有效支撑农村城镇化且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与小城镇科学技术的普及、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紧密相关;城乡品质化既包括提升全域居民的住房和就业水平, 也包括塑造文化氛围和完善绿地景观等。

3.2.3 特色彰显任务

在实践中做到特色彰显, 具体包括民俗多样化、文脉凝聚化和风貌典型化三个方面。其中, 民俗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民俗、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脉凝聚化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维护、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城镇精神的挖掘;风貌典型化则更多地要求欠发达小城镇在城市建设和空间塑造过程中注重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历史与当下相互呼应, 特别要关注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2.4 以人为本任务

要在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 具体做法包括农民市民化、市民健康化和环境生态化。其中, 农民市民化的过程除了通过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外, 还必须营造吸纳农民进城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市民健康化则更多的要求欠发达小城镇更加关注城市建设中的医疗系统、水和空气质量、污染排放情况等等;环境生态化主要体现在农村的环境整治、镇区的环境美化和区域生态格局的修复。

3.3 制度层面转变:从单一排斥迈向多元包容

第三项转变是制度层面的转变。制度即规则, 是统一和规范特定地域范围内相关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方式的一套准则体系。传统的小城镇发展中, 准则体系更加偏重于自上而下的单一模式, 行政力量远大于民间力量, 导致小城镇发展过分依赖地方政府, 缺乏灵活性和能动性。城乡统筹理念下, 制度建设的目标将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促互补, 制度应更加开放包容、执行手段应更加多元, 民间组织和小范围的村民自治将成为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特征, 实际上也是以人为本目标在制度层面的特定表现 (见表1) 。

4 新时期中部地区欠发达小城镇人口与产业发展的响应策略

以“新三化”为背景, 以“三大转变”为目标, 针对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笔者归纳提出新时期中部地区欠发达小城镇的四大响应策略——产业的多轮驱动策略、公共服务再提升策略、社区特色与美化策略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策略。

4.1 产业的多轮驱动策略

4.1.1 农业的规模化与多样化经营

所谓多轮驱动, 即不单单依靠某一项产业的发展, 而是采取多种产业类型协调同步的发展模式。人口与产业发展涉及城镇的不同归属、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技能素质的群体,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整体的产业结构, 才能实现各个产业的人口与就业平衡, 以及产业需求与市场供给的良性循环。为此, 农业的发展必须努力做到两点:一是努力实现规模化;二是努力开展多样化经营。其中, 农业的规模化将有效地提高农村地区的劳动生产率, 从而在节约土地的基础上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通过进城务工、自我创业等多种途径实现的“重就业”将极大地带动各项功能的集聚。而多样化经营将有助于产业的分工协作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同时也能够塑造更加丰富的社会和空间结构。对于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 大力促进农业、工业和城镇化的“三化”协调与农工互助对提升城镇化质量更为有效。

4.1.2 第二产业集聚发展与园区化

相对于农业的规模化和多样化, 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则必须坚持园区化和集群化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将快速提高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并通过降低交易和风险提高产品的产出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 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有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管理和培训劳动力, 有利于传统重工业和大型制造企业的流水线更新。而对于城市的环境保护而言, 这种空间上的相对集中非常有利于污染控制和集中治理, 从而在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环卫建设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此外, 众多学者的分析研究均肯定了乡村经济, 尤其是乡村工业对城镇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作用。欠发达小城镇的二产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全域的中心城区, 还要依托农村现有的产业基础, 适时适度的构建城乡一体的产业体系结构。

4.1.3 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双重提升

短时间内,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因各地发展基础而有所差异, 产业的集中集聚又必须建立在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和一定的分工协作水平基础上。这对于发展速度慢、优势不明确的小城镇往往比较困难。实际上, 对于大多数中部地区的欠发达小城镇而言, 服务业正是其长期忽视的补涨动力。一方面, 传统的小城镇发展大多倾向于通过工业体系的建立来带动增长, 因而对于商业休闲、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投入较少;另一方面, 产业发展所必需的部分现代服务业职能培育不当, 导致金融、商务、信息、物流等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因此, 未来必须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重提升, 在服务本地和流动居民消费和休闲需要的同时, 要着重培育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现代服务业, 促使两者形成双赢的互动格局。

4.2 公共服务再提升策略

4.2.1 合理确定配置标准, 提高覆盖与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在中部地区欠发达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先天劣势, 一方面归咎于区域宏观政策的失误, 另一方面也说明城镇的“人本”职能尚未形成。在未来的小城镇公共服务配置中, 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其配置标准的特色化与本土化问题。传统的采用小城市甚至特大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标准的做法被证明既浪费财政资金, 又难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严格来说, 每一个欠发达小城镇的公共服务配置都有其独特之处, 公共服务的规划始终要建立在城镇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目标引导下。例如在我国学龄儿童数量整体下降的趋势下, 部分中部地区的小城镇仍然坚持每村配置一个小学则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学校的运转困难。因此, 对于发展基础薄弱、城镇资源和财政相对困难的中部地区欠发达小城镇而言, 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既是一项民生议题, 也是一项关乎政府决策与行动能力的大事。

4.2.2 强化交通设施建设, 带动人口与产业集聚

某种程度上说, 中部地区欠发达小城镇的交通网络构建是决定其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要素的流动不断加快, 信息化不断压缩城镇间的时空距离, 城镇间的功能联系变得日益紧密。但是, 实体要素的流动大多依赖交通网络完成, 交通系统越发达, 其城镇要素的流入和流出越便捷, 能量的交换也会越频繁。因此, 人口的流动、产业的集聚、物流的输配送、原材料的引入等等环节对交通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异地城镇化的回流、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都要求未来的中部地区欠发达小城镇不断完善对外、对内的交通系统, 一方面通过各层次铁路、各级公路等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提升开放程度;另一方面在镇区与农村地区通过道路系统的完善、慢行系统和静态交通的倡导、大型交通设施的更新来强化区域的交通接驳效率, 从而带动人口和产业要素的流动与集聚发展。

4.3 社区特色与重构策略

4.3.1 合村并城, 重构新型社区

合村并城, 是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为了改革落后结构和体制, 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更加集约的利用土地而进行的“临近自然村整合—建立农村社区”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在中部地区的广大欠发达小城镇发展过程中, 合村并城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社区重构方法。对于某些人口已相当稀少的村庄而言, 其基本的服务职能和居住环境已经无法改善或满足需求, 或部分村镇的人口和用地发展已经与相邻地区连成一体, 这种情况下的行政架构和空间边界重组可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农民下山与村民进城前提下的新型社区构建将一方面有助于解决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有效配置, 另一方面对于提高部分村镇的生活气息、发展活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3.2 特别关注老龄化社区建设

现阶段, 老龄化问题正逐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这一境况在广大中部地区的欠发达小城镇中则更为突出。异地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为这些人群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成为基层政府关心的重点。笔者认为, 相较于大城市的“适老住区”, 在欠发达小城镇统筹规划“老龄化社区”更为紧迫和恰当。一方面, 这一地区的老龄化人口集中, 且劳动能力和受教育水平不高, 对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更为强烈。另一方面, 小城镇老龄化人口的集中更有社会结构基础和空间条件, 老人间彼此长期相伴的主观需求更高, 外出子女对老龄化社区的客观需求更为迫切。

此外, 小城镇公益性老龄服务机构的缺乏也要求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养老服务。老龄化社区的建立将有可能探索出一条“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方式, 变“政府责任养老”为“社区互助养老”, 政府则主要负责建设和维护那些生产生活空间和公益服务, 如卫生医疗、再教育、再就业、网络技术普及、日用品买卖代送、急救中心、护理志愿服务、法律顾问中心、社区活动组织等。国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尝试建立“医务特区”, 在服务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 带动相关教育科研和器械行业的发展, 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4.4 体制机制的创新策略

一是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人口集聚。如通过放宽户籍管制、降低落户门槛引导农民进城, 鼓励农民进城定居。又如通过计划地解决就业和生活问题, 落实其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同等待遇来吸引外地农民工回流。二是要创新土地流转制度, 保障土地供应。流转制度改革对有效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极其重大的保障作用。但同时必须注意, 土地对多数农民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保障意义, 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必须坚持“广泛调研、局地试点、实时反馈”的原则, 以确保制度决策、农民意愿与实施途径的相互耦合。三是完善投融资体制, 保障资金链稳定。鼓励来自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投资, 扩大投资规模。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的社会投资领域, 鼓励并引导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等形式, 广泛参与城镇各项项目建设 (见表2) 。

5 结语

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为背景, 探讨了中部欠发达小城镇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目标转变与响应策略, 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时期, 中部欠发达小城镇的发展面临“新三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 (2) 此类小城镇的发展普遍存在三大问题——异地城镇化突出, 人口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城镇产业与农村农业的发展动力普遍不强;城乡差异下人口与产业的城镇化质量不高。 (3) 城乡统筹背景下, 未来中部欠发达小城镇的发展目标面临三个层面的转变——思想层面转变、实践层面转变和制度层面转变。其中, 思想层面总体上从城乡二元走向区域统筹, 实践层面总体上从传统城镇化迈向新型城镇化, 制度层面总体上从单一排斥迈向多元包容。 (4) 未来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需要调整四大策略——产业的多轮驱动策略、公共服务再提升策略、社区特色与重构策略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策略。

摘要: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为背景, 探讨了中部欠发达小城镇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目标转变与响应策略。首先, 认为新时期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发展面临“新三化”现象——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其次, 总结了现状此类小城镇发展的共性问题——异地城镇化突出, 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城镇产业与农村农业的发展动力普遍不强;城乡差异下人口与产业的城镇化质量不高。再次, 指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发展目标的三大转变——思想层面转变、实践层面转变和制度层面转变。其中, 认为思想层面总体上从城乡二元走向区域统筹;实践层面总体上从传统城镇化迈向新型城镇化;制度层面总体上从单一排斥迈向多元包容, 并提出了各个层面的具体转变内涵。最后, 主张未来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需要进行四大策略调整——产业的多轮驱动策略调整、公共服务再提升策略调整、社区特色与重构策略调整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策略调整, 并阐述了各项策略的具体行动手段。

关键词:欠发达小城镇,新三化,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目标转变,策略响应

参考文献

[1]石忆邵, 王云才.异地城镇化: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旋律[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29-35.

[2]张立.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1) :23-32.

[3]单卓然, 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2) :16-22.

[4]杜锐.城乡统筹视角下农业发达地区城镇化路径探索[J].小城镇建设, 2013 (4) :48-52.

[5]刘瑞强, 张沛.国内外城镇化进程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 2013 (3) :62-66.

[6]张庭伟.全球化2.0时期的城市发展——2008年后西方城市的转型及对中国城市的影响[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4) :5-11.

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漫谈 篇3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学;意识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这既是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挑战,又是对教研工作的挑战。因此教学管理者强化人本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是新时期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学校管理是多因素整合而成的。管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在于它的管理对象中“人”的因素是否积极上进,能否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强化人本意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民主化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校领导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作为管理工作者,是学校管理者队伍中的重要角色,理应具有而且必须强化这种意识,来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教学管理实现“教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将是实现教学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一)学会换位思考。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考虑学校领导意图多,注重教学任务分配多,重视教学活动开展多,却很少考虑教师究竟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任务,他们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如果我们在布置或检查工作时作一番换位思考,就会避免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会使教师乐意接受任务,并愉快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学会尊重与信任。“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充分强调了人们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由此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学校中,教师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管理氛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互相发生积极的影响。其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三)满足成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成就需要。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都尝到成功的甜头;要善于搭台子、铺路子,使每位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

当然,教学管理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必须以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为前提,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二、强化科研意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课题化

学校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管理工作者承担着管理网络的角色和目标实施角色,因为如何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管理质量的高低。

在学校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一条必由之路。首先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用心去研究管理工作,向科研要质量;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去引导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要有较强的感召力,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的教研工作,朝着课题化、科研化方向发展。其次,作为管理者要努力实行常规管理工作的课题化,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运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1.拓宽常规管理的视野和范围;

2.在严把静态要求关的基础上强化动态管理;

3.在工作进程中要逐步实施多层次分类别管理。

由此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创新意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是知识创新水平,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校教学工作要参与激烈的竞争,并且要取得竞争的胜利,作为管理者必须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管理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意识和管理两个层面上。首先是意识创新。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管理工作者就必须从长远的、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认识和理解新时期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是管理创新。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对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进行认识与思考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新时期教师素质的要求、学生素质的评价、学校德育社会化、青年教师的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提高办学质量的关系、学校网络化管理等,都将成为我们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阵地,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去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四、注重情感意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激励化

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约束固然重要,要想使教师释放能量,情感管理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好途径。

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愉悦的情绪能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使教师受到温暖、感化和激励,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否则,消极的情感,则抑制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教书育人,要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在学校管理中,作为一校之长也需要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化激励教师。可以说,学校管理是“三分管理七分情”。

“欲知心腹事,需从口中言”。作为领导者,可以根据需要,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个别谈话,向群众讲明学校工作情况和实际困难,倾听群众意见,就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给予认真解答。有的教师教学认真负责,能力强,成绩好,但毛病也不少,有的甚至牢骚满腹。作为校长,要着重看他们的长处,注重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肯定。

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发生的,校长要宽容大度,耐心听取反对自己的话,严肃认真地检查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同时要正确对待反对过自己而且证明反对错了的人,不计冤仇,不图报复,主动亲近。这样,校长的容人之量,会使教师产生内疚之心,感激之情,“报答”之行。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篇4

1创新德育观念

我国在素质教育中倡导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中德在五育中占着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学校要认识到德育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德育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德育教育作为指导学生今后做人重要标准,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学校的教育中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重视德育的重要性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中职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德育的重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有了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就会十分的顺利。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应的德育教学计划,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为德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全面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德育教育在学校中的教育成效。中职学校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可以是无处不在的,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施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将德育的教育渗透到课堂内容的讲解中,在政治思想道德课中、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都蕴含了关于道德教育的文章,其中大量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教师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分析,将文化课中的道德情感教授给学生;教师可以在活动课上对学生开展道德素质教育在活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新闻素材、道德故事去感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启迪的作用,使学生在活动课程的体验中得到成长。学校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墙壁上展示一些名言警句。提示学生良好行为的准则,使学校的每一堵墙都能够“开口说话”,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优美的学习环境中受到无声的感化和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自觉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2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的创新首先要构建新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树立新的德育理念,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意志和品德培养,使学生在对德育的学习中逐渐形成坚强的学习品质,了解努力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中职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为学生的智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中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调动学生在教育中的积极性,不能只是单调地举行德育活动,教师要坚持将德育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除此之外,德育的内容也是德育创新的一部分,在学生的学习时期加强学生爱国爱党的`基本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还要重视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的创新就是将抽象的德育教育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在这些创新的基础上还要不断与时代的步伐相结合,完善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的培养。最后,要重视德育的载体。传统形式中的德育载体是思想品德课、活动课,或者是一些先锋模范人物。创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够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一定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做到以身作则的作用,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去感化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做出表率,用自身美好的言行、亲和的态度去感化学生的,用最真实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加强社会和家庭对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作用。学校的德育教育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于细微之处感化学生,考虑到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差异,对学生实施引导的方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学校针对社会上的现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解释和揭示,帮助他们吸取社会上的道德精华,择去其中的糟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学校中的良好表现进行观摩,使更多的家庭真实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得到的进步。

3创新德育机制

在中职学校道德教育中实行一定的激励的机制,使道德教育真实地在课堂中得到体现,学校对道德教育结果优秀的班级进行一些奖励,实现激励优秀道德班集体的作用。班级中可以开展道德小模范的评比,激励学生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光荣的道德认知。学校要经常在校园中进行道德调查,帮助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在道德教育中要促进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使这些优良的道德品质得到传承和延续。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不是一朝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配合,更需要国家对德育工作的重视。需要社会各界重视,也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不要将目光只关注到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要将教育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张洪彬.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8):48-49.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篇5

一、弘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树立自己的“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我们坚持做到突出“一个主题”,开展好“十种活动”。

“一个主题”――中国梦教育梦:在校园的布局中有意识随处突出爱国主义主题,校园建筑中有“知恩亭”“德馨亭”“万里长城浮雕”“汉白玉方形旗台”“伟人雕像”“校园爱国书简”“唐风宋韵诗词路”“诗书小品”等,处处营造和谐、积极、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时时构建文明、洁净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

“十种活动”:讲一个感恩的故事,说一个感恩的理由,看一部感恩的电影,唱一首感恩的歌曲,诵一首感恩的诗文,荐一篇感恩的美文,献一句感恩的话语,写一篇感恩的文章,做一件感恩的事情,寄一份感恩的书信。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方位的活动,使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情感、认知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二、实现课内课外的联动,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突出课堂德育工作主渠道的地位,一要尽快纠正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抓学生的成绩,不管学生的思想,甚至认为教好学生成绩是自己的事,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那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的事的错误认识;二要实现课内课外的联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文、理、活动类的多个学科,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作为学科教学中的应有之义。三要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各个活动之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演讲教育;“清明节扫墓”,在烈士墓前进行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教育;“感恩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感恩、知恩、报恩的教育;观看大型体育比赛赛事,金牌举起,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时,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以及为国争光的教育。通过各项活动,使他们懂得做一个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拓宽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开展德育骨干培训,注重德育工作交流。我们坚持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例会制度,进行德育工作布置反馈,开展德育理论学习、研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他们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政教处经常发布德育工作通讯,通报学校德育工作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德育工作中的好人好事,评选优秀德育论文,提高德育队伍的工作水平。

2.完善班主任的量化考核和年级组长德育工作评比制度。我们修定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在中小学实行德育评比,星级班级、文明班级、诚信班级,德育处进行评估验收,从而调动各班级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加强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的考核,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改进。

3.做好传帮带工作,加强对新班主任的培养。平时注重和加强对新班主任的培养和指导,指导年轻班主任逐步熟悉班级德育工作,并且要求新班主任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做法,使新班主任尽快适应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

4.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撰写。学校每期要求全体教师写一篇德育工作经验交流的心得论文。学校组织进行报告交流,评选优秀的德育论文,年终编入学校论文集,进行表彰奖励,并且作为年终考评的加分内容,以此调动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篇6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论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被认为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在这一新形势下下,国家制定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财政支出与固定资产的投资等都会

逐步增加,并形成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这对基层乡镇财政部门工作转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财政部门在推动新农村建设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我认为基层财政工作应当由过去的“要钱型”转变现在的“送钱型”;这“一要一送”把党的三农政策通过基层财政部门落实到位。近年来,我们xx财政局紧紧围绕公共财政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践由“要”到“送”的转变,更好地履行财政职能职责,推进县乡财政深化改革,助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由“要”变“送”是新时期对财政部门工作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乡镇基层财政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要的主要任务是“要钱”,一大批涉农税种由基层财政部门收缴,随着农村深化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与完善,我省率先取销了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乡镇财政部门过去主要精力用于农税征收管理,如今,涉农税种的取消,耕、契两税划归地税部门征收,乡镇财政部门在计划体制下的“要钱”的职能基本全部被取消,但新的任务接踵而来,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特别是良种补贴等各项支农资金、补贴和困难群众补助款等,要落实到千家万户,主要靠财政部门将党的温暖、政策实惠送到群众心坎上。这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维护群众利益的送钱活动财政部门义不容辞。同时,还要建设好公共财政、农村财源,监督管理各项支农资金使用。因此,转变财政职能,首先必须转换理财观念,不仅要当好政府的金库保管员,又当好用财的参谋和助手,还要拓展服务领域,开展“项目兴镇、产业富民”等项服务,把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协调发展视为财政部门的新职能。充分发挥财政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积极作用。

二、实现工作职能转变,在创新中求发展

县乡财政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我们执政党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财政部门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相适应进,实现理财观念上的转变,有利于稳固发展“三农”这个根基,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生态财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县财政部门在改革探索中,积极实践理财观念的两个转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强化财政监督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一是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审批程序。二是认真贯彻执行近期国务院出台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完善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优化发展环境。三是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增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透明度。四是全面落实《会计法》,认真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狠抓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严厉查处和打击会计违法行为。五是进一步巩固村账站管成果,全面推行村级财务代管工作。六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通过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全面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益。

在积极服务区域经济方面。财政部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党委、政府“产业兴镇、项目兴镇”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参与论证、筛选和审核产业项目,将以工代赈、财政扶贫、老区建设等财政专项支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支持以农产品加工等骨干项目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生产。同时,积极争取农发项目资金,重点支持项目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项目事业及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们针对我镇特色产业组织向省市申报科技扶贫、农科推广、农业产业化等项目27个,其中一批重点项目和3大板块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纳入了《安徽省财政支农项目库》,得到了国家和省财政的重点支持。

在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方面。财政干部通过效能建设、创建学习型机关、加强干部教育与管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创新凝聚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把力量和热情奉献到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积极主动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想群众之所想,急发展之所急。牢固树立创新和服务意识,积极沟通,主动协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部门服务。

新的理财观念的转变,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齐头并进,促使一批财源建设项目和重点农产品龙头加工项目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们财政所……………………文明称号。

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策略 篇7

一、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的现状与特点

1. 各级纵向项目立项竞争激烈, 项目主管部门的过程管理日益严格和规范。

从近年来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公布的项目申报与立项结果等数据来看, 尽管各部门用于科研项目立项的经费逐年增长, 但所资助的项目数却没有显著增加, 经费的增长主要用于加强科研项目的投入强度。同时, 申请的项目数却成倍增加, 因此, 立项竞争日益激烈。另外, 由于各部门之间计划沟通不畅或相互覆盖, 导致一些项目重复申报, 一题多立。这样更加剧了高校科研项目申报与立项间的竞争。从项目管理方面来看, 各部门从接受科研项目申报一直到结题验收整个过程的管理明显比过去规范和严格, 尤其是加强了对资金投入方向和效率的监控力度。如明确规定项目的资助范围与额度, 采用限额申报, 加强项目的年度与中期检查, 甚至把结题验收与新项目的申报与评审挂钩。

2. 横向项目前景广阔, 但随机性较大, 难以把握。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高效运行的条件下, 社会各界对科研的需求越来越大, 投入经费日渐增多。其中,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咨询研究、各类科研院所借助高等院校智力优势的合作研究, 以及大中型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已成为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但是此类项目往往是各部门单位随时根据自身遇到的实际问题或重大需求而提出的科技研究计划和科技攻关课题, 因此随机性比较大, 其特点与前述的每年有固定申报时间和程序的纵向项目不同。这就需要及时获取各类需求信息及高校自身丰厚的技术储备, 才有机会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经费。

3. 新时期高校科研工作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两大职能是科研和教学, 二者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高等学校开展科研项目研究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对提高科研效率、促进高校教学、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新时期的高校科研工作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一是学科门类综合齐全, 容易产生新的研究方向, 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成果;二是学术氛围宽松, 市场压力较小, 非常适合开展原始性创新的基础研究工作;三是年轻人才不断, 科学思想活跃, 利于源头创新;四是信息通畅灵便, 学术交流频繁, 拥有广泛的校友等社会资源, 有着获取各类科研信息及国内外合作交流的便利条件。

尽管高校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对我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在面临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时,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科研人员信息不灵。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了解不足, 导致在项目申报中经常出现低水平的重复。二是研究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之间沟通不足。研究人员缺少主动咨询, 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的建设性指导不够, 双方多是程序性地进行项目申报工作, 从而使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选题、人员组合与发挥学校科研优势等方面结合不紧密。三是缺乏有效整合科技队伍的有效凝聚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 使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 以及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 研究力量分散, 队伍整合比较困难, 学科交叉合作困难, 争取并承担各类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较差。四是科研项目的结项率和成果质量有待提高。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申请轻结项”的现象, 缺乏有效的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机制与制度, 未能很好地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约了高校巨大人才优势的发挥, 从而影响了科研项目的结项率和成果质量的提高。五是重大科研成果产生难、转化难。高校科研人员往往具有重学术, 轻效益的观念, 大批科研成果只能束之高阁。另外, 由于缺乏相应的投入机制, 相当一部分具有良好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得不到产业化前期中试的投入而无法转化。

二、新时期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应采取的积极对策

尽管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受校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学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1. 深化相关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为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的需要, 应加大对目前的管理制度, 对于机制创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转变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观念, 尝试建立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以更加灵活有效的分配奖励机制、更加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等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保护好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加强内外联合, 增强科研实力。

强化高校内部院系之间、学科之间, 高校之间、高校与各级主管部门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联合, 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根据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产生重大成果, 必须实行优势互补、学科交叉, 共同攻关, 才有能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3. 加强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 解决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随着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科研管理水平在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性也会愈发显现。科研管理人员应当是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水平, 熟悉科研工作,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同时还具有科研管理知识与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科研工作的要领, 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其实就是直接对人的管理, 如果仅靠条条框框来实施, 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应尽可能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 简化各类办事手续和工作程序。充分认识到科研管理工作首先是服务, 其次才是管理。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4. 加强产学研合作, 加速成果转化。

高校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社会研究单位、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建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研究成果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强调科研成果不能仅停留在论文、学术报告、专利等形式上, 而是尽可能地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可交换的产品, 最终在市场上取得各类收益。

摘要: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作为我国科技活动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部分, 不仅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有力地推动着高校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尽管我国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在科研管理平台建设、管理观念的更新、资金投入与运行机制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实践出发, 分析了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项目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徐芳.高校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7) :38-39.

[2]刘明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大众科技, 2006, (3)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篇8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10-000-01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国有企业自身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国有企业想要抓住机遇赢得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让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发挥最大作用。下面我们就针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建工作 策略

一、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僵化、工作缺少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想要发展就需要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中的党建工作也要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创新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与活动的方式、方法。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党组织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缺少必要的创新。从工作的内容上看,党建工作仅仅只是做收党费、发文件这种没有针对性的工作。从工作的形式上看,受定向思维与经验主义的束缚,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固定的工作模式,这就造成了企业党建工作效率不高。

(二)党建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观念不断出现,国家与企业都非常重视经济建设,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党建工作人员的地位在企业中不断下滑,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降低,愿意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少。有的党建工作人员甚至身兼数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经历从事党建工作。

(三)党建工作缺少统一的行为标准

党建工作是一项要求非常严肃且严谨的工作,它还需要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以前企业中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人员的创新是在此基础上的再创造,同时,这种创新仅仅局限于党建工作人员的自身职责规范内。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其他的业务工作都制定了统一的工作标准和制度流程,但是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行为标准。党建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统一行为标准的束缚,很容易做出超出党建工作的事情,甚至还会做出违背党建工作原则的事情,这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四)不重视企业文化和党建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想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够让企业的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充分激发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还能够为企业创造无法估计的价值与财富,是一个企业想要作大作强的必备条件。然而,很多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中没有重视文化的建设,片面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了企业缺乏团队意识与主人翁意识,严重阻碍了企业党建工作的进行,同时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深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解放思想,鼓励创新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要改变企业固有的思想,因为这种传统的工作思想不仅单调、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这种工作方法很容易导致员工的反感。因此,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党建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进取,努力创新,无论是从工作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紧跟时代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党建工作顺利完成,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对党建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国有企业在进行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不仅要加强业务能力的提高,还要强化思想领域的学习,使国有企业各级党委不仅知识充实,而且也要提高思想境界。国有企业中还应该改变对党建领导人员选拔标准,想要晋升为领导必须要德才兼备,而且品德必须放在第一位,让党建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成为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标准。加强对新一代党建工作人员的培养机制,让党建工作重新焕发其自身活力,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三)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缺乏统一的行为标准,因此,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为制度体系。因此,想要快速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工作成效,就需要建立高效统一的工作机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党建工作的稳定发展,还能提高党建工作的工作质量。国有企业制定统一的工作制度的同时,还必须要确保其政策的有效落实,坚持与具体的党建工作形成和谐的统一,保证党建工作人员按照制度办事,对违规作业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保证制度的有效施行。

(四)加强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的建设

国有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与政治觉悟,让企业党建工作人员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团结一致,为企业发展尽一份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党建工作也必须紧跟企业步伐,融会贯通企业文化的精髓。在新时期,国有企业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同时还要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党建人员的法制观念,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作理念,严肃党纪。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篇9

1 尽快完善反偷漏电的法律法规, 依法治理偷漏电行为

偷漏电行为是一种偷窃、盗取国家电力资源的行为, 同时也对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首先, 偷窃电力资源是对国家电能资源的非法占有, 严重损害了集体、人民的利益, 必须坚决反对;其次, 漏电现象的频发其实反映了地方电力设施的不健全以及电力保护设备的不完善。将偷窃电力资源的行为与漏电现象统筹起来综合对待, 找寻合理的破解路径与方案, 不仅是电力企业的职责, 更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话题。针对偷漏电现象的层出不穷的现实, 各地各部门应该尽快达成一致意见, 提送上级主管单位, 报由政府部门, 督促立法机关尽快研究、出台专门防治偷漏电行为的法律法规。将防治偷漏电行为与刑法、民法、治安法规等结合起来, 形成一张严密、广泛的治理网络, 切实将偷漏电行为的苗头掐灭在萌芽阶段。

如, 根据偷窃电力资源的常见手法及形式, 电力主管单位要开展调查研究, 形成可行性的研究报告, 使之作为立法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 出台的治理性法律法规要以惩处违法犯罪行为为主要诉求, 坚决保护地方电力资源的安全和电力设施的完整。对于触犯现行法律法规的偷窃电力资源的行为及个人, 要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公开、公证的查处, 绝不姑息。对于存在包庇甚至参与行为的企业、集体, 也要根据法规给予有效的处理, 切实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安全。此外, 漏电现象的防护也可以通过立法与执法来完成, 这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总之, 防范和管理偷漏电行为, 需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2 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加强针对偷漏电的巡查、监督与查处

电力资源以及电力基础设施是隶属于国家电力单位的全民所有的资产, 理应受到保护。所以, 防范偷漏电的各种行为, 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的健全来完成, 这毕竟只是后期的管理举措。真正降低偷漏电现象的频发, 还是要从日常的管理细节着手, 不断提升日常管理的水平。比如, 电力主要管理单位要设立专人负责的防偷漏电机构, 形成完整有效的工作机制, 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此外, 可以根据区域偷漏电行为发生的频率及形式, 设立临时的工作小组, 专门负责排查区域范围内偷漏电的行为、单位及个人。工作小组要加强定期、定点的巡查、排查、监督与管理, 对于发现的行为现场处理、现场办公, 提升防范、管理的整体效率。

另外, 对于漏电的防范与管理, 要从人力保障与设备完善两个方向入手。具体的, 前者的着重点是加强人员的指派与巡查, 针对老花、破损、陈旧的电力设施、电线线路以及电力基站等, 要加强定期的技术检查与检测, 排除漏电的隐患;后者是指防范漏电要采用漏电的保护装置与反馈设备, 比如漏电保护器的应用, 以及漏电开关、漏电插座的使用等。此外, 对于触漏电的责任事故, 要查处第一责任人, 坚决依照法律法规与制度进行处理, “以儆效尤”, 杜绝触漏电的事故与隐患。总之, 在防范与管理偷漏电行为的执行过程中, 设立专业化机构、工作小组, 开展日常的定期、定性的巡查、排查与监督, 是很有效的方法, 也是最科学的途径。坚持日常的落实与执行, 是当心防范偷漏电行为发生的基本精神, 这一点应该得到重视。

3 积极发动人民群众, 铺设防范偷漏电网络, 形成综合保护

防范偷漏电行为, 不仅仅是电力主管单位的一家职责, 更不是公安机关的独立使命。要想彻底杜绝偷漏电现象, 必须千方百计的发动人民群众, 激发群众的力量, 使之成为防范偷窃电、排查漏电的核心力量。首先, 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偷电、窃电与盗取电力资源的行为、个人, 要在群众中开展广泛的宣传、引导, 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使偷窃电的行为人成为“人人见而喊打”的“过街老鼠”, 进而降低偷盗电力资源、设施的发生率。

针对漏电现象的频发, 电力部门要开展宣讲、教育和讲座, 宣传漏电方面的知识、技术规范等内容, 让全体群众都了解漏电的原理、防范方法。要在社区中张贴宣传海报, 发放漏电防范手册等, 让更多的基层群众认识并掌握漏电防范、管理的技巧。将人民群众发动起来, 形成一个“大网”, 这才是防范偷漏电行为的核心策略, 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群众路线, 依靠群众的力量, 才能开展针对偷漏电的综合保护, 也才能保护电力资源与电力设施的安全, 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

综上所述, 防范偷漏电现象的多发、频发, 必须从源头入手、多措并举, 切实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综合运用法律、制度、基层等多种策略, 不断提升管理的水平, 降低事件发生的频率与密度。

参考文献

[1]侯晓君, 汤光泽.窃电分析及防窃电技术措施[J].天津电力技术.2007 (01)

[2]姚晓微.反窃电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07 (05)

[3]陈昌格.刍议供电企业如何判断窃电行为与反窃电方法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 (05)

上一篇:描写枫树作文600字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抢椅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