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精选8篇)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1

摘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和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对加快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区域间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分析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体系,对山东省91个县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寻找山东省在县域层面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探询缩小山东省县域经济差距、加快山东省县域经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引言:

山东省目前有91个县市,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5.5%,2002年末县域总人口为6599.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2.7%,完成的GDP为5978.31亿元,占全省GDP总量地6.7%,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全省上下都在加快发展的新形式下,加深对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分析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并提出今后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后,积极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先后实施了强县带动、支持欠发达县进行改革开放试点以及以“东西结合”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等,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伴随“三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小城镇建设的突飞猛进,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层次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势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涌现出了一批全省经济强县和全国的经济强县,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1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从2002年度统计数据看,全省92个县市总体情况如下:平均每个县市年末总人口71.74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374.5平方公里,实现GDP64.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1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3.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81亿元,出口总额8521万元,完成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7.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95万美元,年末金融存款余额40.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1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9.4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6:46.8:32.6。从一般意义上讲,衡量一个县市的规模多数是以总人口的多少作为主要依据,据此,论人口规模当属青岛、临沂、荷泽所属的县市人口规模较大,但从主要经济总量指标上看,威海、青岛、烟台经济实力最强。具体全省各市所属的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的基本情况见表

1表 1 2002年山东省17地市县域经济主要指标的平均值

地区 名称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莱芜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全省

县市个数 5 5 3 1 3 8 8 10 4 3 2 — 9 10 7 6 8 9

2年末总人口(万人)60.2 94.8 47 156.1 32.7 59.8 88.88 69.2 97.3 64.3 53.7 — 91.2 48.8 66 50.7 91.38 72.7

4GDP(亿元)60.91 145.5 45.61 140.53 38.92 90.95 80.17 61.9 78.98 171.84 59.87 — 52.97 36.24 40.28 43.99 24.77 64.98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41 4.51 1.6 3.82 1.45 2.8 3.06 2.58 3.25 5.97 2.07 — 1.76 1.42 1.4 1.71 1.17 2.3

3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亿元)25.15 48.55 14.18 55.38 22.87 55.56 48.07 27.06 36.59 66.93 22.88 — 22.71 17.85 24.39 19.37 19.08 31.29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244.6 4054.1 3129.1 3239.4 3179.4 3800.4 3571.4 2928 3028.4 4290.5 3069 — 2543.5 2728.8 3455.7 2722.1 2278.2 2969.4

出口额(万美元)3429 64474 2784 1733 3079 12673 10752 5766 2117 24828 2107 — 2814 844 1474 6558 1181 8521

23.7:45.6:30.7 17.1:45.5:33.4 16.4:52.0:31.6 15.5:47.2:37.3 21.3:49.3:29.4 16.3:49.6:34.2 21.6:44.1:34.3 18.2:45.1:36.7 17.0:49.6:33.4 14.8:55.1:30.1 22.8:41.8:35.4

21.9:43.1:35.0 24.1:46.4:29.5 30.7:46.2:23.2 30.8:49.1:30.1 49.2:30.3:20.5 20.6:46.8:32.6 三次产业结构比

1.2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格局中的比重

从目前全省经济的总体情况看,县域经济已基本占到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2002年,山东省县域经济GDP总量5978.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56.6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30.67亿元、2800.09亿元和1947.55亿元,占全省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88.5%、53.0%和50.2%;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14.68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的35.2%;完成基建和更改投资684.2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9.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0.6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4.4%;出口总额78.39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37.1%;实际利用外资27.47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43.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88.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6.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7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2.5%;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778.5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73.9%。

从目前全省各个市所属县域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各个市的差异较大,但有一个基本规律,即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所占比重相对较小,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也就是说,越是欠发达地区其国民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的依赖性就越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越显得迫切。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占比重小,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所占比重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有的县级市改为市辖区,使县域经济转化为城市经济,迅速增加了城市经济的规模,如青岛、烟台、潍坊三市均有多个市辖区(查出具体数字);而西部地区的几个市很少有县级市变成市辖区,如德州、滨州、聊城、菏泽四市在由地改市时均只有一个县级市改成市辖区。

1.3县域经济纵向发展情况

2002年与1995年相比,七年时间全省县域平均每个县市总人口增加了0.64万人。。。

表 2 山东省17地市1995-2002年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变化情况

地区名称

GDP年地方财政金融机构贷城乡居民存农民人均纯一产比二产比三产比增长率收入年增款余额平均款余额年平收入年平均例变化例变化例变化(%)长率(%)年增长(%)均增长(%)增长(%)(%)(%)(%)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莱芜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全省

10.114.8 11.3 9.6 13.5 7.6 7.2 9.7 13 10.7 11.1 — 10.4 13.9 12.3 11.5 5.6 10.320.7 22.8 20.1 14.4 20.4 17.8 15.3 18.8 17.8 22.3 17 — 14.1 24 15.9 22.5 15.6 18.213.6 12.1 20.9 8.2 27.8 9.7 13.8 12.2 10.5 11.2 10.7 — 11.9 10.3 13.4 15 9.3 11.6

13.8 13.6 11.9 15.4 17.5 11.7 16 14.1 12.7 13.4 11.6 — 12.7 12.6 13.8 14 13.7 13.1

4.9 4.5 5.2 7.5 9.9 7.8 7 8.5 8.4 8.3 9.1 — 7.3 9.3 11.1 9.8 7.9 8

-8.7-17.9-14.4-8.8-22.5-9.1-7.5-10.1-19.2-24-14.5 —-19.1-26.2-15.1-21.5-9.9-14.1

3.6 6.4 4.2-3.2 12.3 4.2 9.1-2.6 13.4 26.1 5.5 — 6.3 20.9 10.7 14.1 8.1 9.45.1 11.5 10.2 12 10.2 4.9-1.6 12.7 5.8-2.1 9 — 12.9 5.3 4.4 7.4 1.8 4.7

县域经济在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部分县域经济已转化为城市经济,对促进全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1980年以来至2002年,全省共减少县44个,增设地级市4个(列出来日照、莱芜、。。),市辖区33个,县级市增加了24个,全省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0.3%

山东省经济之所以有现在的规模是与县域经济奠定的基础、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分不开的,全省经济之所以由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发展为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也 是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不开的。

正是由于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膨胀至一定规模后向城市经济转化,使山东经济由原来处于一般水平的省份一跃发展成为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县域经济不但在过去、现在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今后全省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实力评价

“促强扶弱带中间”是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因此,划分出哪些是经济强县、哪些是经济弱县以及哪些是经济中等水平的县是实施这一指导方针(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这就需要对各个县域的经济进行比较,而选择单一指标比较只能就其所地表的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难以做到综合和全面,也难以客观公正。所以,构建一个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2

一、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相异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在“三化”协调发展路径中, 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断裂, 即户籍及相关制度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时, 并没有同步实现城镇化,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使我国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 逐渐暴露出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内需不足、农业现代化徘徊不前等难题。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的不一致至少造成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建设用地供应不足

理论上说, 工业化与城镇化不但不应该造成耕地减少, 还会由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耕地。众所周知, 城镇单位土地所能容纳的人口远远高于农村, 单位工业用地所创造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也是农业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所以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与居住方式相比, 工业化与城镇化显然能够更集约、更高效地使用土地。现实中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不在于工业化与城镇化本身, 而在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不一致, 农民工在城镇与农村“双重占地”。特殊的国情与户籍政策使我国的农民工具有双重身份:从就业看, 他们已经在城镇实现了非农就业,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城镇就业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增加建设用地的占用;而从户籍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上看, 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 他们的户籍还在农村,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家庭人口还生活在农村, 因此所占用的农村宅基地没有减少。也就是说, 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同时, 农村建设用地 (主要是宅基地) 不但没有相应减少甚至还在增加, 以至于占用耕地成为增加建设用地供给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 不但工业化、城镇化集约使用土地的效应显现不出来, 反而单方面呈现耕地减少。所以, 造成耕地保护与增加建设用地供给这一矛盾如此突出的原因不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本身, 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在空间上的不协调, 是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的不一致。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不一致的另一面是农村空巢现象严重。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村住宅的空置现象非常普遍。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既是资金的浪费, 也是建设用地的浪费。农村住宅的空置实际上意味着其所占用的建设用地处于闲置状态, 使得农村建设用地闲置与城镇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同时存在。

2.内需不足

由于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时, 并没有同步实现城镇化, 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实现了非农就业, 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由于他们的家庭永久居住地还在农村, 所以他们在城市很少消费, 将所赚的绝大部分钱寄回农村。虽然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在农村盖了新房, 但房子里的东西与城市是显然不同的, 因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足以支持他们购买现代化的生活消费品。这样, 农村非农就业家庭的消费能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突出表现为储蓄多、消费少, 结果是出现明显的内需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 过去3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大量出口, 靠国外市场来吸纳我们生产的消费品, 并因此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当我们把全世界的需求都满足了的时候, 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出现与持续, 外部市场需求难以扩大, 这就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解决这一困难要靠扩大内需, 而扩大内需只能靠城镇化, 靠将实现了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举家迁移到城镇居住与生活, 使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趋于一致。

3.限制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城镇化滞后还限制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目前我们一方面面临广泛的用工荒, 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富余人口。就中部地区来说, 虽然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在农村基本上已经不多了, 但30岁以上的女性劳动力还很多。由于家里的男性劳动力都外出了, 这些女性劳动力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但在城市不是这样, 城市里一家两口都上班, 孩子送托儿所、幼儿园, 照顾孩子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在工作之余完成。这是因为城市里有一套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些人专职从事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的工作, 通过分工产生了规模效应, 所以城市的劳动力利用率比农村要高得多。通过城镇化就可以把农村大量30岁以上的女性劳动力释放出来, 增加劳动力的供应。

4.制约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提高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不一致, 不但造成建设用地供给不足与耕地减少, 而且还意味着大量可以转向城市的农村人口滞留在了农村, 造成农村人口没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相应减少。所以,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不一致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从整个中部地区的角度看, 在东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向务工城市永久性迁移无疑对中部地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但这不是中部地区自身能够左右与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宏观政策与其他省份尤其是发达省份吸纳务工人员融入与落户的政策。同样, 从县域的角度来看, 在县外务工人员及其家庭融入务工城市更不是县级政府能够左右与解决的问题。那么, 县域经济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要关注哪些问题呢?或者说在县域内如何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1.用“三化”协调的理念, 对县域范围内产业、人口、城镇等的空间布局通盘考虑, 科学规划

现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对“三化”协调重视不够, 或者说认识不够、认识不深刻, 往往是就工业讲工业、就城镇化讲城镇化、就农业现代化讲农业现代化。这种割裂地看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做法, 最终总会面临空间不足、无法持续的问题, 也就是土地不够用的问题。

在占用耕地必须严格保障“占补平衡”的背景下, 靠将大面积的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时代可以说已经过去了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部地区是不公平的, 但讨价还价的余地已经很小或者说基本上已经没有, 所以只能承认现实) 。从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看, 将来中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都会大幅度提高, 如城市化率要达到50%、60%, 甚至更多, 这必然也要求更多的产业支撑, 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如果不未雨绸缪, 对县域范围内产业、人口、城镇等的总体布局进行通盘考虑, 做出长远的规划, 而是今天在这儿找块地发展工业, 明天在那边找块地扩大城镇, 最终必然会走向死胡同。反过来, 如果从“三化”协调的角度, 将工业化、城镇化与人口迁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 土地制约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未来十年中部某一个县 (市) 城镇化率要提高十五个百分点, 假设这个县有100万人, 那么意味着有15万农村人口要转变为城镇人口, 这15万人口中的大部分 (比如10万) 会进入县城, 那么县城就要从现在开始对将来这10万人在哪儿居住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否则肯定是混乱不堪。除了居住以外, 这10万人还要工作 (当然是非农就业) , 那么县城及周边要有这10万人 (意味着5万劳动力) 的就业机会, 否则就支撑不起这个城市化率。为5万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当然是产业, 进而又涉及到发展什么产业、把产业摆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这既是一个工业发展的问题, 又是一个空间问题, 同样需要长远考虑与科学规划。

城镇化率提高十五个百分点的另一面是农村人口的减少 (同样按100万人的县计算农村人口要减少15万) , 不但大部分行政村的人口要减少, 部分乡镇镇区的人口同样要减少。这15万农村人口的减少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农村居民点 (宅基地) 占地要减少, 也就是说一部分农村建设用地要腾出来, 可以复耕后通过占补平衡成为县城可以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从而就可以解决城镇化率提高所需要的建设用地问题。二是大部分乡镇镇区的人口要减少。道理很简单, 县城人口增加了10万, 肯定是从各行政村与乡镇镇区转移过去的, 一些没有产业基础的乡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 在目前的情况下其人口减少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增加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没有产业基础的乡镇的人口会减少甚至在数年之后会完全消失。因此, 对县域内产业、人口、城镇布局进行规划时就要考虑发展的不平衡, 不能规划每个乡镇镇区都做大。但目前每个乡镇自己都是规划主体, 肯定每个乡镇都要做大做强, 恐怕没有哪一个乡镇做发展规划时说将来自己的镇区与人口会萎缩。但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县城要做大, 每个乡镇要做大, 城镇化率都要提高, 哪来那么多人口呢?将来在中部地区的县域结构中, 恐怕是50%以上的人口在县城, 再有30%左右的人口在几个大的乡镇镇区, 其他镇以及大部分农村都是要消失的。所以县域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到产业与人口集聚的趋势, 考虑到发展的不平衡性, 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无谓的建设、无谓的浪费。

2.壮大产业基础, 用产业发展来支撑“三化”协调战略的有效推进

产业是支撑“三化”协调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有了产业才能有收入, 有钱才能建城市, 城镇化才能推进;有了产业才能有就业, 有了就业, 人口才能向城镇转移;在非农就业与城镇化的基础上农村人口才能减少, 农业经营规模才能提高, 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所以, 要把以上描述的“三化”协调发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关键是要有产业发展作为基本支撑。

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根据本地比较优势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定位。目前不少县市对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不是很清楚, 突出表现在招商工作中, “眉毛胡子一把抓”、“挖到篮子都是菜”, 短期来看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长远来看这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成功的。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 其投资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赚钱, 如果一个县市的条件不适合他们所投资行业的发展, 或者说在他们所投资的行业没有比较优势, 企业落地后就不容易生存与发展。这样, 精明的投资者就不会来这里投资, 即使来了由于很难赚到钱最终还会走。同样的道理,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如果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不符合本地比较优势, 产业不容易生存与发展, 那么发展的速度肯定相对要慢得多, 这样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就达不到应有的效率与速度。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 如果产业发展方向很明确, 各级干部在开展招商工作时自然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如果在出去招商之前已经明确自己要引进哪些行业, 就可以搜集国内外哪些地区有自己所引进的行业, 哪些地区的先进、哪些地区的落后、哪些地区的需要转移, 自己在承接方面具备什么优势, 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要和哪些投资者沟通, 并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 招商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反过来, 如果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招商工作就很难有针对性, 陷入广泛撒网——到处参加各种各样的招商活动, 虽然很热闹, 但很难与投资者进行深入的交流, 真实的收获自然有限, 最终会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窘境。

那么, 每个县市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根据每个县市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历史传统、人口、产业基础等具体分析的, 不同的县市肯定不同。但是可能有些县市与兄弟县市相比确实找不到自己的优势, 这时可能有两种发展前途。一是虽然没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但本县市各种要素自身还是有差别的, 依托自己最有竞争力的要素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虽然比别人慢, 但还是会逐步发展起来。二是走向衰落乃至消失。前面讲了, 有些乡镇会消失就是因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 人口、产业向发展条件更好的地方集聚是一个客观规律, 如果一个地方真的不具备发展条件, 那么其人口与生产要素就会向相对有优势的地方转移, 最后成为一个单纯农业区的可能也是有的。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最后这里的人口也少了, 这小部分人口单纯依靠农业是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

3.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原则, 创造条件让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及其家庭进城安家落户

过去30年我国“三化”不协调最重要的原因是户籍及相关制度造成农民工的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分离, 造成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那么我们现在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就要解决非农就业农民工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分离, 而且在县域范围内这一问题已经具备了解决的条件。

(1) 什么样的农民进城。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进城, 这也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应有之意, 也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 实现了非农就业的农民工有没有能力进城呢?现在看来已经有了条件, 一个突出的证据是县城的房地产开始发展了, 而且势头良好, 有不少农民工已经开始在县城买房了。目前用工紧张的局面在中部地区也比较普遍了, 工资上升的趋势也已经比较明显, 大部分县城的务工工资大概也到了1000元以上, 所以, 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在县城安家落户的能力应该是有的。

(2) 农民进城要解决哪些问题。①社会保障问题。目前不少人在向转户进城农民提供城镇普通居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模糊认识, 主要是担心为转户进城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会增加财政负担。笔者调研发现, 这种看法是似是而非、是想当然的。城镇居民享受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社会保障中, 除医保外, 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其他四个保障, 城镇职工是职工与企业负担保费享受保险相关待遇, 城镇居民是自己缴费享受保险待遇, 地方政府不需要负担。只有医保政府要出资, 但地方政府新农合出资比例比城镇居民更高, 所以这些方面不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一个可能要政府出钱的是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保障标准低而且没有做到应保尽保, 城市保障标准高而且要求做到应保尽保, 但是如果规定在城镇有稳定工作 (也就是实现非农就业) 的农民能够进城的话, 那么也不一定会增加政府负担, 因为有稳定工作的人一般不应该是低保对象。②承包地与宅基地的处理问题。首先, 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处理是影响农民进城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在农民进城所享受的城镇居民权利在含金量上与过去已经有很大不同, 而且大都是自己掏钱买的, 基本不需要政府财力的支持, 所以没有理由在农民进城后把其土地经营权收回。退一步讲, 即使将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回, 收回后交给谁经营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也不一定能处理好,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在农民转户进城后将其土地经营权收回。也就是说, 收回转户进城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只是一个想当然的想法而已, 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比不收回更难, 所以既不合理也没有必要。反过来, 如果在农民进城落户后保留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那么农民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土地承包经营权就不会成为农民进城的障碍。而且, 一旦农民进入城市定居, 自己耕种的成本会增加, 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流转出去。流转虽然会造成其农业收益减少一部分, 但从土地上彻底脱离出来后也能够增加务工收入。其次, 宅基地是比土地承包经营权更重要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占用耕地必须“占卜平衡”的条件下, 属于建设用地性质的农村宅基地是工业与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最主要的来源, 升值空间较大, 如果与农民进城落户挂钩, 农民可能就不愿进城了。这时要与农民进城落户分开处理, 对其宅基地进行确权, 并建立一个能够变现的渠道, 让农民能够将之交易, 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4.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适度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目前制约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尤其是制约中部平原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经营规模, 而农业经营规模是由农村的人地关系决定的。[1]如果农村与农业人口仍很多, 那么规模经营可能性就不太大, 因为农业是一个规模收益不明显的行业, 也就是说经营规模的扩大不会对农业产出的增加产生显著影响。比如, 当1亩地由一个农户单独经营时, 单产是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当这1亩地由一个经营100亩的规模经营者来经营时, 单产仍是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 即使有增加也不会太大。在这样的情况下, 农村土地流转就会面临一些困难:由于耕地是承包到每一个农户家庭的, 他们对耕地有完全的收益权。在他们自己经营可以每亩收获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情况下, 只有放弃经营可以得到高于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收入, 他们才会将土地流转出去。按照这样的逻辑, 农户把他们所经营的土地流转出去的情况有四种。一是有人愿意提供比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更高的价格。这对于拿到土地仍然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规模经营者没有吸引力 (因为没有钱赚) , 对于种植经济作物的规模经营者可能会有吸引力, 但目前我国耕地中的绝大部分是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 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比例不可能太高, 所以种植经济作物的规模经营行为没有普遍意义。二是农户家里没有能够种地的劳动力时, 他们会把土地以低于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价格流转给别的经营者, 具体分成比例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那么就中部平原地区来说, 哪些农户家里没有能够种地的劳动力呢?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劳动时间也大大缩短, 只要家里还有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妇女或老人, 就可以把地种好, 所以那些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但家里还有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妇女或老人的家庭不符合条件, 真正符合条件的只有那些完全没有劳动力的孤寡家庭。三是农户家里还有劳动力, 但这些劳动力在本地实现了非农就业, 将种地所需时间投入非农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这样的农户也会把土地以低于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价格流转给别的经营者, 具体分成比例同样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四是已经全家迁出农村的家庭。如果他们回家种地需要付出的交通与误工成本高于种地收入的话, 他们也会把土地以低于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价格流转给别的经营主体, 具体分成比例也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

综上, 第一种情况 (土地流转后用于种植经济作物) 的比例不允许太高, 不是发展方向;第二种情况 (孤寡家庭) 所占的比例不可能太高, 不具有实质意义;第三种情况 (本地非农就业) 现在所占比例不高, 将来比例能否提高取决于本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这是一个发展方向;第四种情况 (已经全家迁出农村的家庭) 现在所占比例也不高, 将来比例能否提高取决于在外务工的劳动力及其家庭能不能彻底迁入城市, 根据以上分析这也应该是一个发展方面。由此可见, 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能不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能不能提高, 包括最终农业现代化能够发展到什么水平, 实际上取决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将多少农业与农村人口彻底迁入城镇, 这也决定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能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适度提高农业经营规模, 改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摘要:与刘易斯提出的工业化驱动下的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标准模型相比,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不同步的, 突出表现为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相异, 并由此而导致城镇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内需不足、农村劳动力利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这一系列矛盾在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的中部省份表现得尤其突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三化”协调应该以工业发展为动力, 统筹产业、城镇与人口的空间布局, 并适度推进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县域经济,三化协调,扩大内需

参考文献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3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能源需求量缺口巨大,对煤炭的依赖性高,碳排放量居全国首位。同时,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发展水平整体上自东向西逐次递减。为此,要依据省域内不同地市碳排放量,制定出差异化发展策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碳排放的山东经济定位

首先,能源供求失衡,结构滞后。2009年,山东省域一次能源消费量已达到34535.66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占比77.13%,原油占21.27%;而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仅14600.08万吨标准煤。其次,重工业化明显。山东省域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495%、54.12%、45.65%。最后,人口分布东部聚集明显。到2010年,东部地区4326.68万人,中部地区2402.23万人,西部地区2741.22万人,东部地区人口总量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区域碳排放差异研究前沿

国外学者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碳属性、行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等方面,用定量方法分析碳排放变化的原因(Leungdyc Leeyt 2000;Nobuko Yabe 2004;Lant z V 等2006)。国内学者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国外思路基本相似。基于多因素视角研究,例如,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发展等(徐国泉等,2006),能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岳超,胡雪洋等,2010),能源强度,能源资源禀赋,能效水平(景跃军,刁巍杨,2010),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能源价格、人均收入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苏方林等,2010),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能耗结构(赵欣 龙如银,2010),国民生产总值,资本存量,劳动投入量(王礼刚,2010),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特征、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等(马蓓蓓等,2010),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张雷 黄园淅,2010)等。另外,基于单一因素研究,例如,能源消费(王铮等,2008)、行业特性(徐大丰,2010)、单位GDP(彭觅等,2010)等。

综合比较,发现国内外学者研究思路很相似,只是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事实上,碳排放影响因素已在自然科学上得到了很好解释,忽视人口因素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较为普遍的现象。

山东省域碳排放分析模型构建

本文将人口因素纳入到研究中,重点探讨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强度等与碳排放的因果关系,并进行定量评估。本文构建了山东省域碳排放差异分析的理论模型:

lnI=a+blnPit+clnAit+dlnTit+eit

该式中,T指年份;P代表人口总量;A代表区域经济发达水平,用人均GDP来衡量;T是指产业或行业能源效率,用能源消耗强度来衡量;eit为随机误差项;I代表碳排放量。对1995-2009年山东省区域碳排放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用公式表示为:

lnC=-12.90+1.37*lnP+0.99*lnA+1.01*lnT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豍人口数量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豎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加,碳排放量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日益降低,两者“脱钩”将日益明显;豏碳排放量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弹性系数为1.01,影响较大。

对策建议

1、积极确立和扶持省内差异化低碳化发展道路。认真考虑区域碳排放的实际差异,从人口增长、发展水平等角度入手,积极落实由节能减排的“低碳转型”。同时,在制度建设上对中、西部低碳排放区,实行鼓励和扶持发展政策,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2、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推进以低碳化引领的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中部地区则加强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經济增长点,带动结构优化升级,避免同其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西部地区有应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植资源能源开发支柱产业。

3、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未来碳排放量的降低,要依据各地市实际情况,抓紧制定低碳经济激励机制及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转型。

4、倡导低碳消费,塑造低碳生活。政府要抓紧制定规范、合理的政策体系,激励企业低碳生产和消费者低碳消费。社会各界应该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使消费的各环节都体现低碳理念,鼓励人们的低碳行为。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问题研究及对策 篇4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问题研究及对策

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协调是实现县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金融供给滞后,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等一系列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发展不对称性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整治外部环境,发展信用平台,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对县城经济的金融服务等措施,实现县域经济与金融部门的“双赢”.

作 者:王植荔 张荔莹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商业经济英文刊名:BUSINESS ECONOMY年,卷(期):“”(2)分类号:F810.7关键词:县城经济 县域金融 中小企业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5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10月10日至19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副主任委员张帼英为组长,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骏为副组长,部分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分别到广东省云浮、肇庆市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与云浮、肇庆市人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座谈,并深入两市辖的云安、罗定、新兴、高要、广宁等5个县(市)和22个企业、基地、村镇实地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郡县治,天下安”,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广东的必备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县域经济成为一条突出的“短线”,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67个县(含县级市)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敏锐地发现了县域经济严重滞后的问题,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东西两翼和山区跨跃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实行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和激励性财政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

展。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时机,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和措施,形成了抢抓机遇、齐心实干的良好局面。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县域经济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我省县域工业发展提速,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财政和农民收入增加,初步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改善、效益提高的好势头。据统计,到2004年,我省67个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8亿元,增长11.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25.55%。其中: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的8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83亿元,增长15.73%;全省67个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的县中,有47个县综合增长率超过18%。在激励型财政机制影响下,县域财政收入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省、市共享“四税”收入增长20.7%,快于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其中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平均增长率达25.5%,有47个县超过全省平均增长率,占这些地区县数的71.2%,县域财政调控能力有所增强。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去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此后,提出《关于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性措施的意见》,出台了《广东省第一批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决定》、《关于帮助县(市)解决镇(乡)财政困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扶持、推动了本省县域经济发展。市、县级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措施,发展县域经济热情高、干劲足、氛围好,纷纷制定符合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发展战略,为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以园区经济和产业集群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各地坚持以工业化统揽县域经济全局,加快工业集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速产业集聚,全省已形成有一定规模的30多个专业产业区,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400多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等市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成为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珠江西岸则形成涵盖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广州等地,经济规模达1000多亿的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目前产业集群已经从珠三角地区向广东两翼及山区延伸,如中国竹子之乡的广宁县以鼎丰公司为龙头建设了纸业工业园,引进一批造纸、油墨、印刷等纸浆下游产业,初步形成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2004年两税已达3900万元。高要市今年9月被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授予“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称号。新兴县的日用不锈钢制品在国内具有一定 的知名度,年产值超38亿元,出口超1.9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餐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获得了“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称号。

(二)抓好中心镇规范建设,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 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镇、在集镇,加快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各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县城建设和中心镇建设,突出把县城和中心镇作为县域经济的中心和副中心,进一步增强其聚集力和辐射力,从而提升了人气,提增了财气,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基本载体,有效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云浮市组织有关部门和镇(街)主要负责人赴珠三角考察,以拓宽视野,强化“工业立镇”观念,实行镇域经济工作考核制度,对招商引资、税收和财政工作成绩突出的镇予以奖励,大大调动了镇(街)干部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市各镇(街)新上工业项目133个,总投资14多亿元。同时,积极发展专业镇,目前已有省级专业镇11个,如云城区河口石材专业镇、罗定市附城电子专业镇、新兴县新城不锈钢制品专业镇以及郁南县建城无核黄皮镇等。肇庆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完成中心镇规划修编任务,并加大城镇建设步伐,将市、县在中心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开垦费、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额返还或按比例返拨中心镇,使中心镇增加了自主支配财力,加快了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大力打造特色产业强镇,如高要金利锁具及小五金专业镇、高要白土二手机械交

易镇、德庆悦城龙母历史文化旅游镇、广宁南街纸业专业镇、怀集桥头燕岩旅游镇等,已成为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较为完善产业链的专业特色镇。

(三)着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各地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养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加速农业结构的调整。肇庆市建设了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农业生态园、国家林木良种繁育中心等农业示范区,带动了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实施“一乡一品”战略,大力发展优质水果、高附加值养殖等高效特色农业,打造了四会华贡牌沙糖桔、德庆皇妃贡柑、高要碧绿牌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农业知名品牌。新兴县把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转到产业化经营上来,把扶持农业的重点转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上来,在生产建设用地、用电、用水以及生产经营规费收取等给龙头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培植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使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在数量、规模、整体素质上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全县拥有温氏集团等5家年产值超亿元和一大批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的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一半,达3.9万户,这些农户去年在与龙头企业的挂靠经营中户均获利1.8万元。

(四)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地方

特色经济,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增强竞争力,力争在县域经济中多拿“单打冠军”。云安县的水泥、石材、化工、电力等行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的强力引擎,这几大行业上缴税收占全县税收的七成多。广宁县着力做强纸业、竹业两大特色产业,目前竹子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产品达10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去年竹业产值达6亿多元。肇庆市发挥县域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产业来抓,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资,旅游业正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五)打好“外资、民营”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县城经济的突破口,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我省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的力度,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云安县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分别与广西有关县结成友好县,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促成县域之间企业的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分别在广州、佛山南海等珠三角发达地区设立招商引资联络处、办事处;建立项目台帐,建立和完善项目跟踪责任制。高要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施选择性发展战略、坚持“五个有利于”原则,即“引进项目必须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有利于培育支柱产业和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加收益尤其是财政税收,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从而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新兴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树立“抓经济,就是要抓民营经济”的观念,努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目前拥有广东温氏集团、广东凌丰集团两家省级优秀民营企业,1-9月,全县民营工业企业产值达23.8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4.71%。

(六)加强领导,协调联动,形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合力。加强领导和帮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各地注重配强配好基层领导班子,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检查督促县域经济各项政策的落实,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简政放权,强化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肇庆市组织开展了全市所有乡镇党政一把手全面轮训工作,提高了基层组织带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斗力;在确保省下放给县的各项经济管理权限落实到位的同时,还自行制定出台了《关于下放部分市级审批事项和管理权限的实施方案》,合计共有69项审批事项和12项管理权限下给县(市),进一步增强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宁县努力构建和谐行政,以良好的作风和高效的服务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七)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决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农业、农民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各地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肇庆市通过扎实推进“十项民心工程”、进一步落实农民减负增收工作、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造农村薄弱卫生院、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公益性文体阵地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等,使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基

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三农”工作呈现新气象。云浮市为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从去年7月起,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民医疗大病统筹,即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可自愿参加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大病险)。今年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和住院补充医疗保险覆盖率已分别达82.9%和66.7%。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建成113条生态文明村,今年又规划建设300条,改善了农村的生态和农民人居环境。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广东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发展县域经济虽然出现了良好的态势,但因受经济基础薄弱,处于珠三角边缘,发展条件较差,比先发地区招商引资难等制约,县域经济在跨越式发展中仍然困难重重,尤其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总量偏小,质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县(市)相比,县域经济在规模、速度、实力、机制、效益、科技含量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2004年全省67个生产总值4192.83亿元,只占全省GDP的26.1%,县域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只相当于珠三角地区的1/5,与占81.9%的土地面积和占61.8%的人口相比极不相称。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财政普遍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差。

县域财政拮据问题突出,2004年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亿元的县(市)34个,占全省县(市)的50.75%,67个县的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7%。县域经济财政赤字、财政空转现象依然严重。相当一部分县(市)是“吃饭”财政,有的甚至是“讨饭”财政,根本没有财力搞经济建设,自我发展能力差。一些县(市)搞工业园区,由于缺少启动资金,虽有规划,却是纸上谈兵。

(三)债务包袱沉重,影响发展经济。

在全省67个县(市)中,几乎都有沉重的债务,既有老债务又有新债务。其中,老债务主要是为了各项“达标”、“普九”而形成的,而新债务则是为了发展经济而背上的。截至2003年年底,全省县政府债务余额433.3亿元,是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的4.91倍。全省县平均负债6.37亿元,偿债率(当年应归还债务/可支配财力)高达215.5%。罗定市累计债务有20多亿元,云安县11.7亿元,新兴市5亿元,广宁县8.5亿元,高要市6亿元。在当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各县(市)不仅每年要拿出大量资金还本目付息,而且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新一轮建设,压力相当大,影响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农村税费改革后,镇级政权运作受到影响.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收费管理进一步规范,取消了“三提五统”,给各镇运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如新兴市,2005年该县辖下镇级政府收入与2002年比较减少了5437.27万元,省对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517万元,全县镇级政府实际缺

口3920.27万元。收入锐减,直接导致镇级政府运作困难,原有“事权”失去财力保证,村民委员会经济尤为窘迫,无力支持和发展农村公共公益事业,严重制约了镇域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村基层的社会稳定。

(五)工业和建设用地紧张,制约了当地的招商引资。由于国家实行了新的土地审批制度,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前几年对工业用地没有预征、预留,现在工业用地出现困难,即使是山地、坡地的征用也受到严格限制。同时现行的按投资项目申报用地指标政策,由于报批手续复杂,涉及环节多、耗时费日,客观上削弱了山区低成本的优势。还有现行的征地政策“一刀切”,缺乏灵活性,也影响了山区加快发展工业的步伐。如有些县即便已规划出了工业园区,大多都碰到了因宏观调控,有土地没有指标,或有项目但用地审批时间过程长(一般流程经过都要半年以上)且收费高(每亩平均向上级交费6-7万元),常常因此错失了招商机遇。

(六)金融机构功能弱化,中小企业融资难。

随着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县城的分支机构功能逐渐弱化,贷款审批权上收,除农业银行县支行有一定额度的信贷权外,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县(市)支行均没有信贷审批权,基本上是只吸储,不放贷,资金大量流向大项目、大城市,形成了欠发达地区资金支持发达地区发展的局面。目前,相当一部分市、县支行新增贷款逐年下降,如云浮市1999年银行存款余额110亿元,当年放贷有101亿元,而至今年8月末,该市存款余额

达207.61亿元,放贷却只有97.98亿元。广宁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亿元,但贷款不到2亿元,造成本县中小企业缺乏宝贵的资金支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面对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地能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但由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体制上和现行一些政策因素,还有大部分山区县只有一些资源优势而没有区位优势等。所以基层干部强烈要求国家和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此,建议:

(一)统筹协调县域经济发展。

明年,我省将进入“十一五”规划实施阶段,当前,应当以编制“十一五”规划为契机,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指导,统筹考虑我省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要根据我省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状况,前瞻性、全方位地重构我省区域发展格局,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功能区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同时,针对我省地区之间发展条件差异很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一是区别对待不同地区。对一些限制发展的产业,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发达地区优先淘汰,而在欠发达地区可以适当给予宽限,采取逐步退出的办法。二是区别对待不同投资主体。对于政府和国有资本投资的项目,由政府审批;对于民营投资的项目,只要

不涉及环境污染和公共安全,宜由市场进行调节。

(二)以园区经济为依托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无工不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帮助欠发达地区把工业这个蛋糕做大做强。而发展工业离不开土地、园区这个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由于用地指标不足严重限制了工业的发展。发达地区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相对低一些,而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政府可考虑放宽东西两翼和山区建立工业园区的条件,为这些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建议进一步完善土地相关政策,在建设用地指标上适当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支持山区县(市)用荒坡、荒地办工业园;可考虑省里总量控制用地指标,对经济欠发达的县(市)给予适当放宽,各地根据省下达的用地指标在不违背土地政策原则的情况下掌握使用。

(三)加大对县域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大部分山区县,财政实力薄弱,财政供养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大头,还有数额不少的需要长达十多年时间在税收还中抵扣的历史欠债,因此,财政存在着一定压力和风险。建议国家和省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县域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对财政困难县增设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对财政困难县的政府债务采取豁免部分本金利息或延长还款时间等措施,使县(市)政府能够轻装上阵,积极培育财源,实现良性发展。同时,建议进一步规范完善分税制,增加欠发达地区县域税收留成比

例,使地方财政在税收增长时获得同步增长。继续落实好已经一出台的“强县新政”激励型财政机制配套政策,增强地级市对县域的帮扶责任,加大市对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投入,帮助县域解决镇(乡)财政困难。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我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债务风险的化解工作。尽快出台《加强我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逐步消化旧债,防止发生新的不合理债务,防范政府债务危机。

(四)为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搭好平台.

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这项政策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省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政府要统筹协调,当好“红娘”,帮助地区结好“对子”,避免盲目“拉郎配”和“乱点鸳鸯谱”导致一些企业外嫁后“水土不服”。欠发达地区要有条件、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来者不拒、饥不择食,甚至把愿意来的都当宝贝。要避免引进效益、低、污染大的产业。对发达地区要提倡讲风格,把有些效益好的企业转业到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帮助他们上几个高起点的项目。

(五)加大体制改革和下放管理权限力度。

尽管省委省政府依照“能放都放”的原则对县(市)进行扩权,但由于各县均有较多职能部门垂直管理,实际调控能力大大受限,县级“责权”不对等,严重挫伤了县域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建议加大改革力度,改革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弊端,彻底放权,理顺关系,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一些地方建议扩权强县,实行省直管县体制,赋予县一级更大的管理权,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把部分管理权限下放给县。而“省直管县”则是对行政架构、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事关各级政府职能的合理设定以及改革成本等重要问题,需谨慎行事,建议省里组织相应的调研、论证,进行试点。

(六)加大对产业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对于欠发达的山区县,一、两个重大生产性项目就能带动、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县域财政收入翻一番甚至几番,改变长期依靠省财政转移支付度日的现状。建议国家和省在规划大型产业投资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时,尽可能考虑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布点,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倾斜。在规划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时,应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衔接和合理的延伸。对于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一些有利于开发当地资源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并在项目审批权、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贷款利率及偿还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于直接用财政投资、政策性银行贷款新建及扩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给欠发达地区。

(七)加大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目前中小型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已严重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建议抓紧制定《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推动金融

机构组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并调整贷款利率管理办法,允许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实行更大幅度的浮动区间,以调动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八)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县镇领导及农村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领导是关键。建议省里分期分批对欠发达地区的县镇领导进行培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综合培训,更新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发展经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建议制定和实施人才振兴欠发达地区和山区计划,鼓励科技人员利用原单位设备和条件,带项目、带资金到欠发达地区和山区,结合实际开展相应的科技攻关工作,帮助地方解决一些有带动意义的项目,为当地培养一批专门人才。对欠发达地区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可由省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给予奖励。针对实施高效农业人才需求,重点抓好普及科技知识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鼓励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向基层流动,促进农村人才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

(九)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6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2010-7-23

【实施时间】2010-9-1

【正文】

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优化生态环境,规范森林公园的管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利用、管理和资源保护,以及在森林公园游览、休闲、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按照法定程序批准设立,可供人们游览、休闲、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地域。

第三条 森林公园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事业。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县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浙江省

一、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就县域经济层面来看, 影响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 如何从大量的因素中提炼出能够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因子, 用较少的维度去衡量县域经济的差异, 主成分分析法作为一种成熟的评估方法, 可以满足这种综合评估的需要。因此, 本文选取主成分分析法 (PCA) 来分析当前的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结构特征。

本文从四个方面选取了共14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首先是代表总体经济规模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总值;其次是居民生活水平指标, 本文选取人均GDP、地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是地方政府财政能力, 衡量指标包括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最后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评价指标。

建立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步骤为: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并录入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要求KMO大于0.75且方差累计贡献率不小于85%计算各主成分得分;根据各主成分得分确立主成分得分的系数表达式;按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各个主成分的得分;计算各县市综合得分。

按照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首先利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2010年浙江省各县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 得到主成分初始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方差累计贡献率不小于85%的原则。上述因子中前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3.095%, 可看出选取这三个主因子能够代表全部变量所表达的信息。

为了考察浙江省58个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状况, 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按3个主因子计算综合评价体系内各指标在主成分中的载荷选取主因子, 确立主因子的负荷矩阵, 计算各年份各县的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对各县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 (如表3) 。

表中列出的综合得分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分值, 可以从分值上进行较为直观的比较。得分大于0, 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浙江省县域经济平均水平, 分值越高则说明其发达程度越高, 得分小于零的地区, 其经济实力低于平均水平, 相对落后。

二、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等级分区

上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各县市综合得分构成的一个经济实力指数, 可以用来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经济实力等级是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强弱等级。本文把浙江省县域经济实力等级由强到弱分成七个等级类型, 归纳成4种发展水平类型。县域经济实力等级分A级、B级、C级、D级、E级、F级、G级等七个级别。浙江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等级分类 (如表3) 。

为了考察浙江省58个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状况, 按表3中列出的综合得分将58个县市分成7个档次, 采用Arcgis软件对各县市的综合得分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 (如图3) , 从空间上进行较为直观的比较分析, 分值越高颜色越深。

图1描绘了2010浙江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 各种发展水平的县市从空间分布来看, 浙东北的县域整体发展水平较高, 以稳定的和上升的发达型为主, 浙西南地区则以上升的欠发达型为主, 温台沿海稳定的欠发达型占多数;浙江省经济格局从西南向东北呈现“3+1”的空间格局, 即三大经济核心区和浙西南欠发达地区的格局。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 浙江省各县的经济综合得分存在明显的分异和集聚特征。就分异特征来说, 具体表现为东北与西南之间的差距, 浙东北地区各县的综合得分普遍高于浙西南甚至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与浙江海拔梯度差异相反,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达程度呈现出从浙西南到浙东北的由低到高的梯度差异, 丽水-金华-绍兴-宁波沿线为典型梯度分异带。而集聚特征包括两点:第一, 综合得分较高的形成一极三个组团的县域集聚, “一极”是义乌市, “三组团”分别是环杭州湾集聚区、温台沿海聚集区、浙北聚集区;第二, 综合得分处于C级的欠发达县市基本聚集于浙西南的内陆市丽水、衢州地区。

三、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结构特征

通过图1和表3可以看出, 浙江省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 两极分化明显, 多数县域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按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等级分类, 浙江省县域经济处于发达水平的有9个, 而处于欠发达及严重欠发达的县市有31个, 处于中等发达水平的县市只有18个。浙江省县域经济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多数县市处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以下, 县域人均GDP总体离散度进一步加大, 从而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扩大。

(二) 经济发达县域集中于环杭州湾地区

2010年浙江省县域经济综合得分大于零、处于中等发达水平以上的县市共27个。其中14个位于环杭州湾地区, 4个位于浙西北地区。整个环杭州地区的17个县域中仅有岱山、嵊泗、新昌等3个县市低于平均水平。如果把紧邻杭州的浙西北纳入杭州湾地区, 那么环杭州湾地区及浙北形成发达县域集聚区, 其余的中等发达水平以上的县市, 浙东南6个、浙中3个, 呈斑块状分布的空间格局。

(三) 欠发达县域分布于广大的浙西南地区

浙西南的衢州市、丽水市地区的全部县域综合得分都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在31个欠发达和严重欠发达县市中, 衢州市和丽水市占13个, 加之其他浙东南8个欠发达县市和浙中4个欠发达县市基本都紧邻衢州、丽水地区, 因此广大的浙西南地区形成了欠发达县市集聚的空间格局。

(四) 发达县域集聚在增长极和交通线周围

浙江省的发达县域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的浙北地区, 因为浙北地区是浙江省受到全国经济中心上海市辐射及省级经济中心杭州、宁波辐射最强的地区, 也是交通网最密集的地区。沪杭、浙赣、杭甬、杭宣铁路以及沪杭甬、杭宁、杭徽等高速公路在环杭州湾浙北组成密集的高速交通网。加之来自上海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 浙北地区各县人均GDP较高。相对来说, 浙西南和浙东南地区的交通网密度较低, 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为落后。

浙江省县域经济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之间的差异, 平原地区与山地地区之间的差异, 沿海平原与沿海山地及海岛地区之间的差异。因此加快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县市经济的发展, 减小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是加快浙江省山区县域经济和海岛经济的发展。

四、协调发展浙江省县域经济的政策建议

自2000年以来, 浙江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系列政策, 以加快浙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提出了“山海协作工程”、“山海经济”、“山上浙江”等以提高低收入地区居民收入为导向的系列政策。其中这些加快欠发达地区或者山区经济发展的政策都可以纳入浙江省的山海协作工程。

(一) 促进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

一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和生产主体成长;二是建立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带动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壮大;三是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促进山区循环农业加快发展;四是加快建设山区特色农业基地的基础设施, 促进山区特色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二) 促进山区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

沿海地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潮为浙江省欠发达县市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按照山区的发展定位,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大力鼓励山区农民创业发展, 推动山区二、三产业有序发展。一是大力营造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 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落户。二是大力鼓励山区农民创业发展。鼓励重点块和限制开发区块的山区农民发展家庭工业;鼓励难以外出就业的农民就地发展来料加工、休闲旅游等产业。

(三) 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和再造的政策

浙江省山区低丘缓坡面积较大, 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也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支持山区低丘缓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对可作为建设用地和可开垦为耕地的低丘缓坡做出评价。研究制定鼓励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的具体办法及相关政策, 特别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 要对山区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予以倾斜。

(四) 分类考核,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保护、谁受益”, “谁改善、谁得益”, “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原则, 逐步提高各类资源费用与生态补偿的比重, 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探索征收环境资源税和实施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 并着重向欠发达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倾斜, 重点支持水系源头、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挂钩的制度, 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饮用水源保护补偿机制。

(五) 深化陆海联动, 落实山海协作工程内容

实现浙江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内涵, 要把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扶持山海协作政策创新发展统一起来。要求发达地区既要帮助山区县市引进项目、引进资金, 同时也要帮助解决项目建成后的技术开发、市场拓展、管理营运等具体问题。进一步完善山海协作机制, 深入开展发达地区市、县、乡对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对口合作帮扶, 提高结对合作帮扶成效。重点支持对口欠发达地区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设施条件。

参考文献

[1]余鑫星, 宫少颖, 吴永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域开发与研究, 2012, 31 (3) .

[2]余建新, 祝炜平.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 2004, 23 (4) .

[3]张雪, 张广胜.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3) .

[4]张云奇.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分析——以浙江安吉县小流域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 2005.

[5]赵波.发达与欠发达地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以顺德、始兴、大理、砚山为例[D].中山大学, 2005.

[6]赵玉芝, 董平.江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人文地理, 2012 (1) .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县域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加剧和生态退化等同题,严重地影响着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设计一套评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控制县域资源与环境恶化,协调县域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问题。

一、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它追求的是在县域内保持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多因素的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其总体目标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素质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持续增长、质量明显提高。②合理利用、保护并优化配置资源。③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在传统发展观引导下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县域资源短缺与人口膨胀、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县域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人口继续较快增长的发展中国家(高入口、低消费),还是人口基本停滞增长的发达国家(低入口、高消费),由于不同的消费模式都对县域资源形成了压力,县域资源不能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②县域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县域环境污染越来越明显。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现在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亦在走此老路,这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③县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人类某些不合理的其他行动,造成县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1.系统评价方法

目前,运用系统方法对我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已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比较权威和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的县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方法的问题是指标体系比较庞杂,指标难以综合,计算量大,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很难搜集到完整的数据资料。并且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有所不同,不同的指标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从而也降低了可操作性。因此,本文在构建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考虑到指标获取的途径、指标计算难度等因素,就从经济、社会、生活质量、资源和环境等几个方面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指标,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分析。

2.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1)概念与内涵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A),或称生态空间占用,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丁1992年提出并由其博士生Wackemagel进一步完善的,是一种基于生物物理量来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其定义是:任何特定人口(从单一个人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人口)的生态足迹,就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与服务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这里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它是生态足迹分析法为各类自然资源提供的统一度量基础。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可分为6大类: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生态足迹分析法由两个部分组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所谓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为维持某一物质消费水平下的某一人口、某一区域的持续生存所必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所谓生态承载力则是指一个区域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的总和。

(2)计算方法

生态足迹分析法基于两个假设:①人类消费的大多数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是可以计算的。②这些资源和废弃物可以换算成生产这些资源和同化这些废弃物所需要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足迹模型就是通过计算人类消费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和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计算公式为:

EF=N ef=N∑r Ai:N∑r(ci/pi)(1)

Ec=∑rBi_=∑r(ei/pi)(2)

其中:

EF:生态足迹;N:区域总人口数;ef:人均生态足迹面积:Ai:第i项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r:第i项消费项目生产力权重;ci:第i项的人均年消费量:pi:第i项的年平均生产力。Ec:区域的生态承载力;Bi:第一种生物资源的生态生产性t地面积;ej:第i种生物资源的生产总量。

生态赤字=EF—Ec(3)

当EF>Ec时生态赤字为正值,发展不可持续:EF

(3)评价

与其他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法相比,生态足迹评价法所需的资料相对易获取,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分析过程中,其操作具有可重复性,可以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并且直观形象,能较好地揭示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互补关系。但此方法是一种静态的生态可持续性的分析方法,没有涉及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可持续性,没有考虑人口、技术、物质消费水平的变化性,有关污染的生态影响很少涉及,没有考虑到生产性土地及水域面积的变化。

三、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实例分析

1.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拟定如下41个具体指标作为评价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9个:(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生产总值增长率;(3)人均财政收入;(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人均固定资产投资;(6)农民人均纯收入;(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或: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二、三产业比重;(9)城市化率(非农业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②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23个:(1)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密度(或:总人口);(3)平均预期寿命;(4)学龄儿童入学率;(5)15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6)万人高中在校学生数;(7)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9)三项经费投入占财政收入比重;(10)贫困人口比重;(11)社会保障率(参加基本养老保

险职工人数比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比重等);(12)城镇登记失业率;(13)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14)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15)公路密度;(16)每百人电话机数;(17)人均邮电业务量;(18)恩格尔系数;(19)基尼系数;(20)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21)人均居民住房面积;(22)电视人口覆盖率;(23)自来水普及率。

③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9个:(1)人均水资源;(2)人均耕地;(3)森林覆盖率;(4)木材蓄积量;(5)废水处理率;(6)废气处理率;(7)固体废物处理率;(8)大气污染综合指数;(9)水质污染综合指数。

2.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实例分析

①评价方法的选择。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而要在总体上观察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情况,就必须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综合指数法较适合于综合发展水平的动态比较与评价。因此选择综合指数法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其公式为:各项指标指数=(报告期数值一基期数值)×权数×100%

綜合指数=各项指标指数之和

②评价地的基本情况。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由传统农业为主的大县逐渐向工业强县转变,初步形成了采矿业、林业、水电为主的县乡工业体系。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人口增长较快,土地压力大,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逐渐显现。汝城县地貌、区位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在全国大部分县级区域中具有典型性,以此为例开展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③可持续发展指标相关分析、权数确定与指数计算。为了观察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变化情况和探索可持续发展指标之间的联系,收集了上述指标体系2000~2009年汝城县各指标10年指标值,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以上41个指标组成相关系数矩阵,得出每个指标与其它40个指标的相关系数,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然后选择综合反映该经济现象的主分量,进而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指标的权数。

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先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综合指数分别以100分来换算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用综合指数计算出各指标指数后相加,得出汝城县2000~2009年各年度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指数及综合指数,如上表。

④结果分析。从汝城县2000~2009年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可以看出:10年问,该县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一直高于综合指数,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前5年比综合指数稍低以外,后5年也一直高于综合指数;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一直低于综合指数,且随着时间的后移,低于综合指数的值越大。表明汝城县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在逐步提高,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协调,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宗彪: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实例分析.《甘肃农业》2006年第10期

上一篇:对团组织的意见建议下一篇:班主任经验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