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生信(精选8篇)
我的学生XXXXXXX年毕业于XX师范大学法学院,并取得法学学士学位,我很高兴为她写这封推荐信。
XXXX年XXX通过激烈的全国性高等统一考试,进入本校法学院。
作为学院的教授,在她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我担当了她的刑法老师,看得到她在学习以及精神道德方面都很优秀。
据我所知,XXX希望继续在法律方面进行学习研究,我相信她已经具备继续学习的基础知识,并有能力承担一定相关项目的研究任务。我以及学院的同学和老师,都看得到XXX乐观而又随和的性格,以及不寻常的决心和毅力,她不畏惧任何学习上的困难,她坚信学习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我毫无保留的向你推荐XXX,并对你关于她的申请作出的一切有利考虑而致谢。
XX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键词:专利法,数据分析,热点评析
一、引言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 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大幅提高, 其中专利在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激励创业创新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我国专利法的研究动态, 笔者以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创新网”认定的16种法学类重点核心期刊 (CLSCI) (1) 发表的知识产权法学成果和“2011—2014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趋势分析”为根据撰写2015年度年终热点评析。笔者在统计数据和分析热点评析时运用了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以及基本的归纳法, 得出2015年度知识产权法学论文共45篇, 而2011—2014年在CLSCI上发表的知识产权法学论文总量仅分别为52篇、55篇、42篇、63篇。当然知识产权法学论文主要包括著作权法论文、商标权法论文、专利权法论文以及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论文四部分, 本文侧重于专利法数据和热点分析。
二、专利法数据分析
2015年度, 中国法学创新网的16种CLSCI法学期刊发表知识产权法论文45篇, 其中, 涉及专利法内容的论文共9篇, 占知识产权法学论文发表总量的20%, 仅次于著作权法。
在专利法论文数量上, 中国法学创新网16种CLSCI法学期刊于2011—2014年发表专利法论文的数量分别为5篇、9篇、4篇、13篇, (2) 相较2014年的13篇专利法论文, 2015年的专利法论文数量明显下降, 分析数据可知, 专利法论文的数量呈现“一低一高、大小年发展态势”。
在专利法占知识产权法论文总量的比重上, 中国法学创新网16种CLSCI法学期刊于2011—2014年发表专利法论文的数量分别占当年知识产权法学论文发表总量的9.6%、16.7%、9.5%和20.6%, (3) 从数据结果可知, 2015年专利法占知识产权法论文总量的20%明显高于前三年专利法论文所占比重, 但略微低于2014年专利法论文所占比重。
从2011—2015年的专利法数据统计来看, 专利法论文发表数量和所占知识产权论文总量的比例时高时低, 但平均每年发表8篇专利法论文, 所占比例均在15.28%。
三、专利法学研究热点及评述
2015年涉及专利法内容的CLSCI论文共计9篇, 具体如下:湖南大学法学院王晓晔的《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诉讼问题研究》、清华大学法学院蒋舸的《著作权法与专利法中“惩罚性赔偿”之非惩罚性》、德国慕尼黑大学魏立舟的《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禁令救济的反垄断法规制——从“橘皮书标准”到“华为诉中兴”》、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王先林的《涉及专利的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反垄断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罗娇的《论标准必要专利诉讼的“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内涵、费率与适用》、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李黎明的《专利侵权法定赔偿中的主体特征和产业属性研究——基于2002—2010年专利侵权案件的实证分析》、中南大学法学院刘强的《自我复制专利侵权问题研究——以3D打印等自我复制技术为视角》、武汉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宁立志和周围的合作作品《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反垄断法分析》以及《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条款探究》, 仔细研究9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便知, 2015年度的专利法论文以热点案例和司法动态为导向, 关注焦点相对密集而且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明显, 主要集中在标准必要专利与反垄断的关系、专利侵权的认定以及赔偿方式和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用率。
根据现有统计数据和专利法文章的内容归纳其特点:
(一) 以热点案例为视角, 研究领域学科交叉
研读2015年度的专利法文章, 我们发现此年度的文章多以热点案例为视角, 深入剖析案例争议焦点, 将复杂案例的疑难点与专利法的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 既解决公司或企业的实际难题, 亦推动理论知识的应用化, 如以华为公司诉中兴案为例解析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禁令救济的反垄断法规制、以华为诉IDC案为例研究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诉讼等等。
当然, 这些案例大多发生于公司企业之间, 且该类案件的争议焦点与国际化的专利知识接轨, 同时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 如专利法与反垄断法的交叉、专利法与著作权法的交叉、专利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交叉等等, 体现了2015年度的专利法文章学科交叉特点, 同时彰显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性。
(二) 标准必要专利与反垄断法备受瞩目
如上所言, 2015年度的专利法文章学科交叉明显, 以专利法与反垄断法的交叉最受瞩目。如王晓晔在《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诉讼问题研究》文中论述, 标准必要专利与一般专利相比具有特殊性, 必要专利权人在其专利许可市场占支配地位, 权利人收取过高的专利许可费或者请求法院制止专利侵权的行为可能被视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因此协调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院显得尤为重要。魏立舟在《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禁令救济的反垄断法规制——从“橘皮书标准”到“华为诉中兴”》文中梳理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反垄断抗辩在欧盟以及德国司法体系的历史演变, 同时对反垄断抗辩的成立要件进行了重构, 提出了“五步骤+三保留”的规则。王先林在《涉及专利的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反垄断问题》文中提出了在涉及专利的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容易发生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问题, 以及如何在反垄断法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合理性分析。
为了确保专利权人继续参与标准的制定, 又要确保标准实施者能够使用该标准, 罗娇在《论标准必要专利诉讼的“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内涵、费率与适用》一文设定了FRAND许可费率的计算方式, 同时说明FRAND许可与强制许可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间的关系及程序衔接问题。宁立志和周围在其合作的《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反垄断法分析》文中提出, 为了避免延展性许可费条款被滥用并对市场竞争造成实质性损害, 对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内在法律机理进行剖析, 以明确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合理适用界限、违法特征以及规制手段。
(三) 关注司法动态, 引入新的赔偿机制
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方面, 我国一直遵循补偿性赔偿原则, 但20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修订草案送审稿) 》第7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65条引入了新的惩罚性赔偿机制, 针对惩罚机制的惩罚性以及惩罚的计算方法, 学者和专家们各抒己见。
蒋舸在《著作权法与专利法中“惩罚性赔偿”之非惩罚性》一文, 指出著作权法与专利法应引入加重赔偿, 但不应追求惩罚目的, “惩罚性赔偿”的术语在创新规则体系中有误导性。诚然, 在著作权与专利法领域, 加重赔偿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个案中的完全补偿, 特殊情况下也可追求宏观层面的最佳预防, 但不应超出预防之需追求非功利的惩罚效果。加重赔偿之“非惩罚性”能够缓解其与填平原则的冲突, 有助于降低主观要件给损害赔偿带来的不确定性。李黎明的《专利侵权法定赔偿中的主体特征和产业属性研究——基于2002—2010年专利侵权案件的实证分析》一文则根据不同产业区分的特征, 设计了多种赔偿计算方法。
(四) 恒久焦点问题之专利侵权认定
为了保护和鼓励发明创造, 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 我国建立了专利法的保护制度, 但要区分哪些属于侵权行为, 哪些属于抗辩事由, 因此专利侵权的认定和抗辩事由一直属于专利法的焦点问题。
在专利侵权认定方面, 如刘强以3D打印等自我复制技术为视角, 在《自我复制的专利侵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3D打印等技术领域进行专利侵权认定时, 应当在专利权用尽规则中适用“制造和使用”二分法, 将自我复制视为制造行为并认定其构成专利侵权, 以满足专利权人合理的利益预期。
在专利侵权的抗辩事由上, 宁立志和周围合作的《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条款探究》一文揭露:设置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条款的初衷旨在鼓励科学研究和发明, 但是我国现行《专利法》对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条款的规定尚不完善, 因此我国应针对非营利性实施专利行为的正负效应以及法律要素等内容做进一步解析, 建立一套清晰、可操作的适用标准。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2015年度中国法学创新网的16种CLSCI法学期刊知识产权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剖析发现, 专利法的研究在注重永恒焦点话题的同时, 也在关注其他方向, 如国际化视野、理论结合的分析方法等。
我国专利法现阶段还处于不完善状态, 但为了能够使得我国专利法越来越科学和完善, 我国应在两方面做好准备:一方面, 强化理论实践分析, 用体系化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案例难题;另一方面, 放眼国际化, 积极借鉴域外国家在专利法方面的科学且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或者合理做法, 以推动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
注释
1 全称“China Leg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译为“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 目前CLSCI仅指《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学》《法律科学》《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等15种重要刊物, 外加中国法学创新网的“刊海纵览”栏目的《政治与法律》。
2 本数据参见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的“2014年度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热点评析”, http://www.iprcn.com/IL_Zxjs_Show.aspx?News_PI=5355。
关键词:规范法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02-02
一 引言
德国著名法学家拉伦茨在其代表作《法学方法论》中说道:“法学之成为科学, 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其固有之方法。”[1]法学理论的创新,依赖于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变革。法律本身就是一系列规则、制度等法律规范的有机结合,这一特点决定了法学研究必须以这些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因此,以法律条文的制定、修改以及实施为研究目的,以对策法学、法解释学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规范法学”在传统的法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实践中,也为我国的立法完善和司法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貢献。然而,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由于“规范法学”更注重对法律条文本身的研究,此种单一的视角势必会存在一定局限性。正如法国著名法学家勒内·达维所说:“立法者要改造法律条文本身很容易,但是法律条文背后的东西却是很难改变的。”[2]法律条文是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相联系的,我们只有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其他社会学科的不同视角,才能看清法律条文背后的东西,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法学理论的发展。
二 “规范法学”及其局限性
陈瑞华教授认为,传统的法学研究无非在做两件事情:一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从而为立法或司法改革作出贡献;二是对法律规则的立法原意和立法宗旨进行解释,以保证法律制度得到较好的实施。前者称为“对策法学”,后者则视为“法解释学”。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统称为“规范法学”[3]。
不可否认,“规范法学”对于法学研究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急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之下,“规范法学”更能够快速促进法律制度的更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国才能在改革开放后的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框架。然而,这种追求实效的做法必然会或多或少忽略其他一些社会因素,导致其他方面的社会矛盾。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的脱节问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规范法学”视角的单一性,注定其存在一定的局限。
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历来缺乏对理论的重视度,更加看重实际效果。我国的法学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西方已有的先进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法学家们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运用“对策法学”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立法建议。这种“对策法学”研究方法“往往采取教科书体例的研究模式,从概念到性质,从历史沿革到发展趋势,从比较法的考察到中国问题,提出对中国立法的建议和对策”,“以讨论立法对策、改革建议和制度变革为目的,喜欢'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4]“对策法学”看似有条有理、逻辑清晰,但受其研究目的的限制,这种“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的研究方法很难有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也未必能够提出真正有效的对策。
“对策法学”的逻辑推理大致是这样的:大前提是西方的先进制度和理论,小前提是中国的现实问题,结论是借鉴西方理论提出针对中国的立法建议。而后,作为结论的立法建议又可以构成一个新的三段论,立法建议是“良法”,制度改革和实践作为小前提,又能够得出“良法美治”的结论。这种理论用于实践的“实用主义”做法无可厚非,因为我们需要认识到与法治发达国家的差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将先进经验“拿来”,为我所用。然而,这两个看似合理的三段论却忽视了因果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首先,受不同政治、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国的经验是不一样的,西方的理论在中国并不必然具有适合其生存的土壤,未必能够结出成熟的立法建议“果实”。其次,由于各国不同的发展模式,即使在相同的制度下也会存在不同的实际效果,作为“良法”的立法建议在中国背景下也并不必然就会带来“美治”。上述逻辑推理至多只能说存在某种可能性,但“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如果忽略了理论应用带来的其他可能性(负面影响),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麻烦。
另一个方面,由于法学研究者往往本身并不是法律条文的制定者,他们在解释立法原意的过程中不仅会分析立法者的立法宗旨,也会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解释,这使得“法解释学”不仅是对条文的解释,更是法学家们的创造性法学研究。然而,由于不同的人对于法律有不同的理解,法律解释必然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色彩,这使得法律的稳定和权威受到了挑战。首先,由于立法者与法律解释者的不同,可能会造成解释者对立法原意的曲解。其次,针对变化的实际,通过法律解释对立法进行修正,也只能解决形式问题。更何况在中国的实践中,连这些仅有的形式也往往都被架空,因之这些所谓的“解释”也就无法解释中国真正的现实问题。
总之,以对策法学、法解释学为主的“规范法学”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性,它忽视了法律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因素,将可能的因果关系当成必然,注重形式上的改变,仅仅治标,而不能不治本。
三 多元化的法学研究方法
“法律研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如果对解释一部分法律现象有帮助和价值,都可以加以利用。”[5]如果将法律现象置于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就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
梁治平先生在其学术论文集《在边缘处思考》中,展示了他“边缘化”的学术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梁先生从法学走向史学,又从史学走向社会学、人类学,从“大传统”走向“小传统”,从“庙宇”走向“田园”。[6]他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概念地不断相对化,抽丝剥茧地分析性研究,使其在复杂的中国语境中尽量的清晰。这种法学研究方法是多元化的,它没有局限于传统的“规范法学”研究思路,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法律这一社会现象。
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都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正是由于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才使得这些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在某些时候可能是对同一社会现象的不同角度的分析,因此,它们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如果将其他社会科学不同的研究视角引入到法学研究当中,形成多元化的法学研究方法,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法律问题,真正了解“规范法学”所无法改变的法律条文背后的东西。
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社会学重视人的因素,研究人类的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法律作为社会现象的一种,也可以从社会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例如,在现代法治理念中,“法治”与“人治”应该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治理方式,“法治”意味着公平正义,法律至高无上,而“人治”则代表个人的特权,往往带有贬义。但在社会学家看来,它们之间并没有无法逾越的鸿沟,也不存在好与坏的区别。正如费孝通所说:“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即使在乡土社会这样的“无法”的社会中,“无法”也不会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7]可见,从社会学角度,“人治”或者“礼治”不再带有那么多的贬义色彩,对于社会学者而言,无论“法治”,还是“人治”都是在不同社会情态中的起作用的社会秩序,都具有其相应的社会基础。
经济学研究方法在法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学是运用数学语言和模型进行逻辑推理、论证,从而得出某些结论。在法学家看来,法律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公平正义,而在经济学家看来,法律的首要功能是保证效率,提供一种激励机制,诱導当事人事前采取从社会角度看最优的行动。张维迎教授对“杀人偿命”规则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两种研究视角的区别。从法治角度看,杀人者侵害了他人的生命权,以命抵命可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但从效率角度讲,“杀人偿命”的合理性并不是因为它在事后为受害人提供了补偿,而是因为它提供了最有效的事前防范激励。[8]经济学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很多的研究方法,如成本收益理论、博弈论、激励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可以帮助法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解释法律现象。
除此之外,人类学、历史学、哲学这些社会学科的某些研究方法都可以引入到法学研究中来,这种多元化的法学研究方法也必然能够发现更多新的问题,推动理论的创新。当然,无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最终都应该落到中国的实际问题上,我们要从不同的视角考察法律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因素,“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而不是简单地以西方学者的关于法治的表述和标准来否认中国社会中规范人们社会生活的习惯、惯例和法律。” [9]这样在中国背景下,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社会学科研究方法,某些在西方观念看来无法理解的规则、制度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诠释。
四 结语
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传统的“规范法学”为我们“观赏”法律这座“大山”提供了一种角度,而其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又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当我们局限于法律条文本身的研究而举步维艰之时,不防跳出来,考察法律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法学研究领域,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同西方国家的差距,我们还需要长时间的资源积累和沉淀,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但不是要盲目立法,不是要一味的照搬照抄,也不是仅靠所谓的“对策法学”立法建议就能解决的。
法律不只有一种形态,法学研究方法也不只有一种范式。多元化的法学研究方法不是要否定“规范法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是要弥补其固有的缺陷,为法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注入新的血液,创造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2] 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3] 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4] 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7页
[5] 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6] 梁治平著.《在边缘处思考》,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26页
[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8]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9页
[9]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22页
项目管理办法
(2014年6月修订)
第一章 总则
《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课题》(以下简称“市级课题”)是经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批准、市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列入本市级法学研究课题、由北京市法学会负责组织实施的重大法学研究项目。为保障“市级课题”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1条 “市级课题”的实施,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实现“法治中国、法治北京”为目标,围绕首都改革发展大局,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学理论支持和法律服务。
第2条 “市级课题”的实施,应突出服务首都法治建设的特色,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计划,着眼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重视跨学科、跨院校、跨部门联合攻关,力争取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及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精品成果。
第3条 “市级课题”实行项目委托与项目招标相结合的办法。委托项目由北京市法学会另行确定;招标项目公开招标,由“市级课题”评审委员会择优立项。
第4条 “市级课题”由主持人负责,并由主持人所在单位作为信誉保证单位。主持人负责项目组成员的聘任、项目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项目研究经费的使用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并承担相应责任。信誉保证单位负责监督管理项目研究经费使用情况、提供研究条件、协助市法学会进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5条 “市级课题”研究期限由北京市法学会确定。
第二章 项目申报与立项评审
第6条 “市级课题”的委托项目由北京市法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负责人。招标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负责人。
第7条 “市级课题”应严格按照招标公告有关参加人员资历要求组成课题组。
第8条 项目申请人应严格按照招标公告要求认真填写申请书,并在申报期限内提交北京市法学会研究部。逾期不予受理。
第9条 项目申请人应负责申请材料中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取消申报资格;获准立项的,撤销立项,项目经费一并追回。
第10条 “市级课题”项目立项实行专家评审制。由北京市法学会遴选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所报项目通过匿名、集中等方式评审。
第11条 北京市法学会研究部对申请书进行资格审查;北京市法学会组织的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预期目标完成的可能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及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审,提出立项建议,报北京市法学会审查批准。
第12条 经北京市法学会批准的项目,在首都法学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对批准的项目有异议的,可向北京市法学会研究部反映。
第13条 经北京市法学会批准立项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向北京市法学会提交项目承诺书,北京市法学会向项目负责人颁发立项通知书。立项通知书所列日期为项目正式启动日期。
未提交项目承诺书的,视为放弃该项目。
第14条 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性,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评审纪律:
1.评审阶段不得以任何理由查询或泄露项目论证的相关信息; 2.项目申请人或项目组成员,不得参加立项评审工作; 3.不得参与有违公平的活动。
第三章 项目的过程管理
第15条 北京市法学会对”市级课题”研究进度、质量、成果转化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16条
检查采取开题会、座谈会、书面审查等方式进行。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提交《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课题检查表》、经费使用情况说明及有关课题进度及阶段性成果转化的资料。检查结果与经费是否继续拨付、使用挂钩。
第17条 项目批准后,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北京市法学会视情况分别做出中止拨款或撤销项目处理:
1、检查情况表明,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已不具备按原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和能力,或难以取得预期的重大研究成果;
2、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主要成员长期出国或因工作变动、健康等原因不能正常开展研究工作;
3、明显不能按计划保质完成项目研究任务。
决定中止拨款的,书面通知项目负责人,并限期作出整改。如未在期限内作出整改使项目顺利进行,即作出撤销项目的决定。撤销项目的决定在首都法学网公布,并通知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被撤销项目的主持人在五年内不得申请北京市法学会课题。未完成的项目将视情况决定是否另行招标。
第18条 项目批准后,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由项目组报北
京市法学会审批:
1、需要变更项目负责人及子课题主持人;
2、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
3、需要变更项目管理单位;
4、改变成果形式;
5、推迟完成时间;
6、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如未获批准,该项目中止。
第四章 项目验收和结项
第19条 项目验收采取专家评审方式。由北京市法学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
第20条 项目验收评审实行回避制。项目组成员不得作为评审委员会成员参与项目验收评审。
第21条 评审委员会应严格按照招标公告及承诺书内容进行项目验收,对项目预期目标完成情况、成果质量及应用转化情况、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审,提出结项建议,报北京市法学会审查批准。
第22条 成果结项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结项情况在首都法学网公布。
第23条 完成项目约定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标注“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课题资助”字样,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请免予鉴定:
(1)专著类成果已正式出版;
(2)在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2篇以上;
(3)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或国家一级行业学会三等奖以上奖励;
(4)研究报告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相关党政领导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采纳并取得实际效果;
(5)成果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宜公开,而质量和水平已得到有关部门认可。
满足(4)或(5)项条件的,需提交相关材料由北京市法学会认定。未经北京市法学会认定的需要按照评审程序进行鉴定。
第24条 结项等级为优秀、合格的,视为通过验收,由北京市法学会颁发结项证书。结项等级为不合格的,项目组应当按照项目验收意见限期进行修改。修改后的项目成果再次验收仍不合格的,由北京市法学会作出验收不合格的决定,并通报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项目负责人在三年内不得申请北京市法学会课题。
第25条 未按期提交项目成果的,视为验收不合格,由北京市法学会通报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项目负责人在三年内不得申请北京市法学会课题。
第五章 经费资助
第26条 “市级课题”项目资助经费拨付方式分一次拨付和分期拨付两种。具体方式由北京市法学会确定。一次拨付的,一次核定,一次拨付,分期使用,专款专用、超支不补。项目负责人应当严格按照项目承诺书中承诺的时间使用经费。所在信誉保证单位应当对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分期拨付的,一次核定,分次拨付,专款专用,超支不补。立项后拨付资助经费的40%;项目期中检查合格的,拨付资助经费的30%,项目结项验收为优秀、合格的,拨付30%。
第27条 项目验收不合格、项目中止的,项目剩余经费不再拨
付,并追回已拨付经费。
第28条 项目进行过程中,凡本办法规定的项目重要事项有变更的,暂停拨款。变更事项经审批同意后,恢复拨款。
第29条 项目负责人因工作调动等原因需更换信誉保证单位及财务管理部门的,应经调出、调入单位同意并签署意见,报北京市法学会批准。
第30条 鼓励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单位及其他机构申请课题研究配套经费。
第31条 项目经费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规定,严格按照相关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 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32条 项目成果归北京市法学会所有,以北京市法学会名义对外发布和使用;项目负责人在使用项目研究成果时须注明该成果受“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课题资助”。
第33条 鼓励项目成果向决策咨询转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向社会转化,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为首都法治建设服务。
第七章 附则
十几年来,法学一直都是热门专业,但是这些年却出现了就业困难的情况,这说明法律人才相对过剩。法学毕业生就业难一方面因为法学毕业生供求不合理。另一方面,从事法律职业的门槛有所提高,法官、检察官、律师都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而实际通过率又较低,如此就业严峻形势造成很多法学硕士就业不理想。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法学硕士就业前景会更广阔。
主要就业领域与薪酬:
一、公务员。
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应该是进入公、检、法机关。但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同学们会发现“毕业证”绝对不是“职业准入证”,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以外还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
二、律师。
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人的主要选择。律师的收入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是有很大差别。按北京的情况来看,顶尖的律师每年的收入是很可观的,一年收入1000万不成问题。但大部分小律师和见习律师每年可能只有1万―2万元左右的收入。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三、公司法务人员。
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公司内部都会设有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物。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物部门。
四、其他相关领域。
除了以上的主要就业方向,社会其他领域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也是需要的。如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对既有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生会做会计师、审计师、证券业人员、法制宣传等工作。
人大法学院参加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年
年会
12月5日至6日,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第23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我院经济法教研室徐教授、朱教授、姚副教授、徐副教授、胡副教授、李博士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台湾大学、东吴大学等海峡两岸数十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名专家学者一同围绕 “依法治国与财税法定原则”、“财税法的性质、功能与体系”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
在本次会议中,我院经济法教研室徐孟洲教授与台湾司法院优遇大法官、台湾中华法学会理事长蔡清游大法官共同主持了开幕式上的大会主题演讲,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我院经济法教研室朱大旗教授代表学会介绍了2015年学术年会“中税咨询”青年优秀论文奖的评奖工作。姚海放副教授在会议上做了“对违法建筑征收房产税的法律逻辑证成”的主题发言,胡天龙副教授作为点评嘉宾点评了财税法实务问题分会场的嘉宾发言,徐阳光副教授也参加了会议讨论。
在本次会议中,我院胡天龙副教授当选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
一、法学教学适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一) 多媒体教学对法学理论教学环节的促进。
我国立法体系是成文法系, 这就决定了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多媒体教学模式完全符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现状。独立学院属于第三批次本科录取院校, 分数比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低, 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打牢。而多媒体教学的特殊性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性, 从而提高积极性。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分为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 自有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虽然无论从教学能力、教学经验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提升, 但中青年教师易于接受新事物, 这为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二) 多媒体教学对法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促进。
近年来, 独立学院相继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 以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多层次人才, 如组织模拟法庭、辩论赛、送法进社区、法律事务与技能培训等。然而在实践中,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往往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若应用多媒体技术, 则有利于促进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实践中, 学校一般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自行联系实习单位,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过于分散, 老师很难集中指导。而且大多数学生只是见习, 或被安排一些业务性不强的事务, 如整理卷宗、打印复印资料等, 很少能真正实质性地参与案情的分析、讨论、取证和解决等活动, 这都大大削弱了实习的功效。在实习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改善此种情形。如, 学校可建立一个实习指导网站, 开辟网上答疑板块, 领队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分散的实习生进行跟踪及指导;也可开辟经验交流板块, 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交流心得、讨论和切磋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时,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模拟法庭、辩论赛的开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中, 受专业知识、场地等条件限制, 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次数有限, 有的学校在一届学生中只组织一次,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庭实战。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 可以在网络上设立虚拟法庭, 每个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以各种诉讼角色参与到法庭辩论中, 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二、独立学院多媒体法学教学现状
据2012年教育事业统计, 全国有独立学院303所, 在校生278万人。但是独立学院由于发展时间较短, 教学资源比较紧张, 师资力量不足, 多媒体运用水平仍处在一个较低水平。
(一)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法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 因为法学教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必须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让学生掌握司法实践的能力。然而, 法学课堂教学中, 有些老师喜欢把自己上课的所有内容都放到多媒体课件上, 对着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 缺乏激情, 和学生互动较少。
(二) 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 自始至终不用粉笔板书, 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为了操作多媒体, 整节课不离开三尺讲台;并且, 多媒体使用过程中如若发生故障, 如投影仪损坏、图像不清、电脑死机, 部分年轻教师由于准备不充分, 容易手忙脚乱, 甚至让学生自习。也有部分教师, 把课件设计得太过生动, 课件中有大量的动画、声视效果, 最终造成学生注意力被分散。笔者认为, 法学是门非常严肃的学科, 课件制作不应过于花里胡哨, 课件制作仅是也应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实践中, 多媒体课件的背景图案可以选取经典的图案, 比如天秤等。要促进教学相长, 引导学生, 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独立学院法学教师流动性较强, 师资力量不稳定。不少法学院老师以独立学院的工作为跳板, 时机成熟后考公检法系统、做律师或者考入其他带编制的高校, 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从而也就没把主要心思放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有些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简陋, 错字别字较多,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独立学院师资除了自有教师之外, 大多来源于外聘教师, 外聘教师中大多从母校聘请, 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在母校授课使用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 也有些外聘教师同时在多家学校兼职代课, 却使用同一课件, 不能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因材施教, 脱离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
(四) 学生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法学课堂教学中, 虽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非常重要, 但由于中国是成文法制国家, 大量的法律条文浩如烟海, 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学习。独立学院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往往开始较多专业必修课、选修课。课时的紧张导致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边播放幻灯片边讲授, 学生忙着记笔记, 注意力没放在老师对课件的讲解上, 笔记虽记满了, 却什么也没听懂。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做到边听边记, 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三、独立学院多媒体法学教学创新
(一) 更新教学观念, 加强互动性教学。
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过度依赖多媒体, 这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应当避免的地方。实际上, 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语言、眼神沟通。在讲课中, 学生总是会有一些疑问, 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 既有学习的兴趣又相对比较敏感。教师应当时时注意尊重、关爱、激励学生。在授课的时候, 要随时观察学生听课的反应, 时常问问他们听懂了没有, 对于他们做对的题目, 教师要不吝啬表扬, 对于大部分同学没听懂的知识, 要反复讲解, 这样才会使得他们更愿意去学习。
(二) 注重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
1、案例教学的运用。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内容,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 如何选择恰当的案例, 如何准确地表述案例发生的背景是关键所在。法学案例要与时俱进, 切忌多年教学适用同一案例不变化。如笔者早期在讲述故意杀人法律行为时运用的是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 去年在讲述同一个知识点时运用的是药家鑫案件。选择案例时, 要选择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案例, 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笔者在讲述辩证推理时, 就引用了美国著名的“罗伊诉韦德案”。法学案例课件制作时, 应尽量配以相关联的图片和视频。
2、司法考试真题的运用。
现行的法学教育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别,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口工作比较难找。如何让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是个很好的方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只能通过口授或板书或复印资料的方式来讲解司法考试真题, 口授可能导致听不真切, 板书可能效率太低, 复印资料会增加教学成本, 都会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 使司法考试真题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不仅能够节约时间, 增大做题量, 并且对于促进学生的思考, 提高司法考试应试能力都大有裨益。
(三) 加强师资培训, 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多媒体教学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应该加强教师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同时, 教师自身应加强学习, 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和电脑操作水平, 对于一些必备的应用程序, 教师应熟练的掌握和应用。正所谓,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实践中, 有些教师, 一遇到停电等突发事件时就手足无措, 打不开多媒体, 干脆让学生自习, 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了多媒体, 教学更得心应手;没了多媒体, 教学应当也能持续下去。
课堂上,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对课件的利用要有度。笔者认为, 一是对于重要的法律概念、制度、法律条文的重点内容, 要在屏幕上滞留相对较长时间, 反复强调, 并用着重号予以标注, 必要时可以配合相关联的图片, 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点;二是多使用超链接功能, 体现知识点的层次性;三是在切换幻灯片后即时提问, 以调动学生短期记忆;四是对上一次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提问, 温故而知新, 以调动学生长期记忆。
(四) 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制作过程, 实际上包含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的形式与顺序、教学情景的设置等。首先, 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程度的运用能力, 比如Powerpoint软件等, 要能够熟练运用;其次, 对教学内容应该足够熟悉。要明确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制作;再次, 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尤其在制作案例教学的相关内容时, 更要收集详尽的背景资料。笔者认为, 独立学院法学教学可以定期开展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比工作, 对比较优秀的课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
(五) 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规律, 尽快制度化和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许多方面都亟须探讨和总结。应积极探索总结法学多媒体教学的规律, 尽快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是推广多媒体教学的必经之路。
独立学院要制定适合自身的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及多媒体教学的监督机制, 完善教学督导队伍, 加强多媒体教学评估机制与激励机制的运行。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已经在高校课堂中得到充分运用。实践证明, 在法律课教学中这是最佳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能将抽象的法学理论和枯燥的法律条文具体化和生活化;它能把课堂教学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它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 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法律课教学中如何应用好多媒体技术, 仍然是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去探索, 吸取经验, 总结教训, 不断地加以完善,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涌, 张道林.独立学院多媒体教学现状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 2012.12.
[2]冯玥.独立学院多媒体法学教学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3.
[3]孙杨, 辛林.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法学课程中的应用[J].集美大学学报, 2004.12.
[4]王迪, 孙虹宇.多媒体技术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6.
关键词:教学;实践;改革
法学是门应用性极强的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的法律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641所大专院校开设法学专业,本专科法学专业在校生已达到710 173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每年近20万的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理论教学,使得这些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对应用能力的要求,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导致“毕业就失业,毕业就改专业”的就业率低的问题。改变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改革目前的实践教学方法。
一、我国法学教育现状
1.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首先,受大陆法系学院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法学院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时代接受的教育方法仍被使用,即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有限的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法。这种案例教学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通常出于方便法律概念及法律原理的讲解、法律条文的分析、法学理论的探讨等,虽然也有真实案例,但大多数都是为课堂教学而编写的。显然这种方法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学生是在一种虚拟环境中,在教师提供的一套固定的、简单的案例基础上决定如何适用法律或更“武断”地说是如何适用法条。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实践能力,而且给予学生独立思索的空间也很小。
其次,在我国目前法学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比较落后的,主要是教师课堂板书,学生课堂笔记,而多媒体、录像机的电化教学方式则很少采用。这种方法使得课堂的很多时间被浪费,教师和学生的良性沟通减少,课堂讨论被压缩,知识容量变少,教学质量变差。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问题,使学生缺少演绎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2.实践基地少,实习流于形式。
自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扩大招生以来,法学专业的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据笔者调查,在1997年,综合性大学每个年级的法学学生最多大多为200人,实践基地为学校所在地的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而随着学生的增加和实践经费的紧张,这些基地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各学校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时间大多从毕业最后一年的两个学期中选择,而这个时间要么与考研时间冲突,要么与择业时间冲突,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在实习和就业中选择了后者,实习仅靠一纸证明应付了事。少数在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实习的学生,获得的实践经验也与期望值相差甚远,有的是因为案件的周期长,学生很难跟进全程;有的是因为实习单位安排学生打字、接电话等杂事,削弱了实习的真正意义。
3.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差。
目前我国的法学专业教师大多的时间是在学校,知识结构偏于理论化而缺少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培养的学生当然不可能符合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由于高校注重理论研究和重视科研成果,职称评定也与科研挂钩,很多教师把业余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无暇分身于律师工作或人民陪审员工作,虽然也有部分教师兼职从事律师工作,但数量很少,没有一大批能实际从事法律实践工作并始终紧跟法律实践步伐的法学教师,实践性教学必然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针对案例教学而言,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将课堂使用的案例提前告知学生,组织学习小组,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前讨论与分析,每次推荐不同的代表进行课堂发言,保障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充分参与,在充分听取了学生意见之后,应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点评以鼓励和发现亮点为主。这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应当被广泛采用,因为它不仅可以节省板书时间,还可以插入一些教学图片或教学视频(如庭审、刑侦、法鉴等),这些都可以提高授课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目前大多数法学院都配有模拟法庭,模拟法庭可以使学生通过分配角色加强学生的参与感,通过提前的分组讨论重点突出案件审理过程的辩论环节,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熟悉、掌握具体的审判程序,复习诉讼法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模拟审判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实体法中的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的运用,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运用实体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巩固已学的实体法知识。
另外,教学还可以走出课堂,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或者“五五”普法活动等机会,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进行法制宣传或法律咨询,让学生了解真正的案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工作者的自豪感,从而促进课堂教学。
2.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注重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专业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对实习基地的设置上应考虑多层次、多类型。多层次是实习基地涵盖从基层司法机关到省级司法机关,多类型是实习基地从原来的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扩展加入公安机关、法律事务所等,如清华大学法学院就与北京市海淀区消费者协会合作开设以保护消费者为主的“法律诊所”,这也是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新的尝试。同时学院也可以将所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选派专家为公检法等校外基地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实现真正的双赢。
对实习基地要加强组织与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以防止实习走过场、形式化。目前各学校允许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地点,由于这些地点很多分散在外地,院系进行管理会有很多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国外法学院对学生实习通过加强学生的实习申请和实习效果评定进行,在对学生申请的审核方面,着重于实习单位的选择和实习计划安排。例如,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明确要求实习单位须与专业紧密结合,同时要求学生提出计划详尽的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3.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学生对法律实务的了解。
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新型的师资队伍与之相适应,也就是需要一支既有丰富的法学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还不能满足应用型法学教学的需要,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国家司法考试,通过司法考试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案件的办理,将法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这种“双师型”教师,不仅能够传授学生最基本的法律知识、还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目前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尚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情况下可通过聘请具有司法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来担任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者举办讲座来培养学生法律实务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不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法学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法律的理论、原理、原则、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法学理论知识进行法律实践的能力,通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激发自我潜在的能力,做到学用结合,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世娟,刘永宝.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4):87~89.
[2]蒋人文.应用法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高教论坛,2008(10):42~44.
[3]雷雯.中西方法学教育理念的比较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53~54.
(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协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之子课题“转变学生工作理念,通过社会实践加强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D203006。)
【法学研究生信】推荐阅读:
法学规范研究方法07-16
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10-19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10-08
研究方法学习心得11-22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年会议程11-13
研究生专家信09-30
免试研究生信经典06-10
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信标准格式12-01
法学诊所教学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