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说课稿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田忌赛马》说课稿(精选10篇)

《田忌赛马》说课稿 篇1

桃江玉潭学校

付洪林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4,“对策问题”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杨洋老师从同学们熟悉的扑克牌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从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本节课杨洋老师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借助合作、探讨、找规律。在兴趣犹未尽之时,通过游戏,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设计新颖别致。

开课伊始,杨老师充分抓住学生好玩、爱玩的天性,带孩子们玩扑克入手引入新课。方法巧妙,课堂气氛活跃,对本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

2、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流程生动、流畅、层次感强,活动扎实有效。通过活动将知识赋予其中,突出了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新的理念,教学流程科学合理,合作学习扎实有效,交流评价充分到位,给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教师也参加到了学生小组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积极思考的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交往中,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能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互联,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了异位思考,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优化意识。

3、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田忌赛马说课稿 篇2

《田忌赛马》是聋校语文课本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全文分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获胜三部分。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做事要多动脑筋,广开思路,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使用力量。课文语言平实,情节简单,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既会被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又能借以进行思维训练。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目标:分清两次赛马的经过,探究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能力目标: 鼓励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则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及完整的情节,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课堂上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在课前让学生学会折纸马,利用模型摆出赛马的过程,以备课堂实践演示之用。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选用的教法。

1、直观演示教学法

2、重点句突破法和讨论法、提问法

3、学法——自主合作学习:课标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搀、扶、放结合,引导学生互相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五、学情分析:

本年段的聋生通过一定的语文阅读训练,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但由于聋生的听力障碍,使他们在感知上缺乏完整性,有意注意时间短,抽象思维发展缓慢,概括分析的能力较差,为此结合聋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需要尽可能调动聋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兴趣,将直观形象与语言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针对聋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以及各个问题,主要是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六、说教学过程:

1、齐读课文。复习第一段。

师抛出问题:第一次赛马,双方三匹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上等马对上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然后让学生用纸马摆摆模型,边摆边说比赛的过程。

本课是第二课时,通过朗读,回答问题,摆模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摆模型这个游戏使学生产生疑问,激起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课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2、新授

(一)这课主要是通过孙膑和田忌的对话引出第二次赛马,再讲读第二个意义段的时候,我主要采用反复朗读的方法。包括默读、分角色读,来分析孙膑和田忌两个的对话,先要求学生默读3—12自然段,讨论:孙膑看第一次赛马时,他有没有仔细观察?从哪些语句可看出来。再让同桌分别扮演孙膑和田忌,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知道了,正当田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的时候遇到了孙膑,所以由于孙膑的说服,田忌同意了第二次赛马。

二)在理解第三个意义段的时候,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第二次赛马,双方三匹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结果怎样?并让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上台摆一摆,调一调马的出场顺序。利用第一次赛马的流程请学生自己编写赛马情景,让学生在直观视觉的情感中求知,享受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思”等学习方法自主感悟。

(三)总结两次比赛内容,边读边想,画出最能说明原因的语句。

第一次比赛为什么田忌会失败?

第二次比赛田忌为什么又能转败为胜?

通过两次赛马的输赢关系推断出“转败为胜”,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后通过看课件,读课文。总结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分角色朗读。这样一个读写训练,巩固课文内容。

七、说板书:

针对聋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的板书通过简单的形象描绘,文字板书和直线标示,既再现故事经过,又让学生直观而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

《田忌赛马》说课稿 篇3

《田忌赛马》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主题单元--“智慧”篇的第一篇课文。学习本单元,可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由于田忌的马实力不够,第一次比赛失败了。孙膑看到后,只是帮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即反败为胜,表现了孙膑的聪明智慧。从教材本身看,本课有三个特点:一是课题概括了主要事情;二是全文描写生动,叙述清楚,比赛层次分明,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特点之三结尾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因此,本文是训练学生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好教材。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勇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具有一定的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合作、探究的意识较强。此前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读熟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主要来探究田忌反败为胜的奥秘,从而进一步体会孙膑的聪明智慧。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

1、探究田忌反败为胜的奥秘,从而进一步体会孙膑的聪明智慧。

2、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从教材本身的特点看,教学重点是通过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整课的设计采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读书结合”等教学方法,分四个环节来达成预设目标:

(一)质疑导学,自主阅读。

把上节课学生提出的“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马?比赛怎样?”一系列问题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问题链,鼓励学生在文中划找答案,尝试自主阅读,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适当学生读书方法。随后,采用指名同学全班汇报,用体育比赛记分的开式来说一说两次赛马的结果,并请其余的学生补充和评价。这样的学习汇报形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理解和语言重组等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文本对话、师生、生生交流的对话课堂。

(二)深入研读,分析原因。

教师通过学生的讲解以体育记分的形式板书,不仅一目了然,还为深入研读埋下了伏笔。以问促学--“这两次比赛的结果,可以用文中哪个词来概括?”质疑板书,以箭头败→胜串起了文章的主脉络,“转败为胜”一词擦燃了深入研读课文的火石。抓信“转败为胜”这一重点词,紧扣重点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主让学生来质疑“为什么同样的赛马,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鼓励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用课前准备好的可摆放的纸马(或替代物),动手摆演的方式来帮助理解,并要求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四人小组中两位同学进行纸马的模拟赛马摆演,另两位同学,一位是解说员,另一位是记分员。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口语表达和动作示范,概括记分等多种能力,,还寓教于乐,不仅让孩子们驾驭在文本的故事上,还轻轻松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文本对话,分角色朗读。

之所以将分角色朗读移到第二课时进行,设计的目的有三:1、因为第二课时教学中涉及的第二段原本集中了人物对话。2、这一对话体现了一个关键词“胸有成竹”,紧扣这个重点词来深入了解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孙膑。3、因为对话的朗读无疑带着人物的情感,所以将读好文本对话,分角色朗读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紧抓重点词“胸有成竹”进行说话训练,通过细品对话,反握故事人物,让学生自主挑选角色,进行朗读表演。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让文本中的精彩对话和人物的特点深深地驻在孩子们的心田里。

(四)评价人物,续写对话。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这个妙计是谁想出来的?(孙膑)说说孙膑是怎样想出这样的妙计的?水到渠成地阅读点拨,再次激起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故事人物的思考,从而达成阅读生长点评价人物。

续写对话,由文本而来,又高于文本。以文中对话学习为范例,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来续写故事。以一假设命题:“如果赛马结束后,齐威王遇见孙膑,写一写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以此为读写结合点,不仅对于文本中的重难点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而且达到了学习文本,使用文本和超越文本的目的。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的问题以螺旋式递进并层层深入,由第一环节中的自主阅读,整体把握文本到第二环节的深入研读,分析转败为胜的原因,再到第三环节的文本对话,自由选择角色朗读以至第四环节的评价人物,合理想象,续写对话,都体现着由问促读,由读促思,由思而读,由思而写的语文教学观。在设计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教材,活用教材,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采用的“读、划、思、演、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看课题推想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和思维的逆向推理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逻辑推理及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和学法选择是遵循以读为本的原则的。

三、说理论根据

新课标定,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堂学习目标也应从三个维度去设计。以往,教学目标的制度不否定语言的表述上带有强迫性,如:“让学生学会┉”,“使学生懂得┉”,“会用┉说话、造句”等等。而且目标的设定多数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考虑,极少考虑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言为心声,这反映了教师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观念:我教你听(记),我在教育你,谈不上师生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出发,力求做到“求实、求活、求新、求效,”人人参与训练,如一、三段的教学,我安排了通读课文,动笔练习,模拟演示,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概括性。同时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时能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非常难得。教师抓住这些意见,进一步推动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学生产生思维为花的碰撞和情感人士的交流,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使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统一在教学过程当中。

赛马说课稿 篇4

胡秀丽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课《赛马》,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对教材的分析:《赛马》是我国作曲家黄海怀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它描绘了蒙古族人民在欢庆自己的节日时,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乐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情绪热烈、奔放,刻画了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面。第二部分情绪轻快悠扬,刻画了骑手们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第三部分是第一段部分再现,情绪更为激烈,呈现了赛马的欢腾场面。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二胡独奏曲《赛马》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民族拉弦乐器二胡及其音色特点。本节课也是认识我国民族拉弦乐器的开始,因而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3、教学目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蒙古族及蒙古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②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③知识目标:认识民族拉弦乐器二胡,并初步感受二胡音色特点。

4、教学重点:认识二胡,并感受其音色特点。

5、教学难点:体会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

6、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电脑、打击乐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课堂比较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欣赏课不太感兴趣。采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的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视听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参与能力,使欣赏课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说教法:

1、教学中以视听为主,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

四、说学法:

1、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联觉现象,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利用多媒体助教手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从对乐曲听觉上的感觉升华到对乐曲的联想,联想到蒙古族人民赛马时的情景。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吉祥三宝》(播放课件),说说这首歌曲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歌曲中主要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吉祥三宝》,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歌曲中对蒙古族的歌曲、服装及演奏的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做了铺垫。

(二)创设情境,感受民风

欣赏蒙古草原美丽风光(课件演示)[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通过课件演示进行观察,对蒙古族的印象进一步加深。介绍那达幕盛会。(课件显示男儿三艺赛况)

(三)新课导入

有一首曲子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蒙古族人民在赛马场上的情景,那就是由我国作曲家

黄海怀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赛马》。介绍二胡:(教学重点)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乐器 二胡演奏法其中的三种:连弓、连顿弓、拨弦。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

(四)、分段欣赏《赛马》(播放课件)

1、细听第一段,感受音乐节奏。

(1)感受赛马比赛的音乐情绪,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 认真听音乐自由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用动作表现,部分学生用串铃或双响筒等乐器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部分学生用动作表演(通过课件展示蒙古舞蹈动作,让学生对蒙古舞中表现骑马的动作有所了解,便于动作的表演。)

2、细听第二段,把握音乐变化。(教学难点)

与第一段相比,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音乐主题,其他

3、再听第二段音乐

想想比赛环节,用LU模唱第一次旋律

4、细听第三段音乐,体会“冲刺”。

感受音乐变化及情绪,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4)这首乐曲分几段?

(五)、完整听赏(播放课件)(1)再听指出拨奏和马蹄声。

(2)用打击乐器、身体语言烘托感受音乐气氛,并为他们比赛助兴好不好?

(六)、用心倾听(播放课件)

通过听辨的测试教师了解学生对乐曲掌握的程度

(七)、创编动作表演

(八)、小结

师: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教学预测反思:

1、在教学难点的确立上,我先选择了体会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作为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在欣赏教学中的差异,我认为让学生记忆乐曲的旋律片断并进行模唱比较困难,如果学生对乐曲第二部分旋律模唱感到困难时,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相应地改变教学策略,把教学的难点进行转移,并通过教师弹奏片断让学生记忆,并解决这个难点,让学生听觉能力逐渐提高。

《田忌赛马》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出场顺序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事物原理的科学态度和辩证的思维模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事物原理的科学态度和辩证的思维模式。【教学难点】

知道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使用力量。【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两次比赛的结果怎么样?(指名反馈)

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田忌赛马>。(板书:田忌赛马)

二、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挖苦、疑惑、夸耀、讥讽、轻蔑、咱们、顺序、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

三、学习“两次赛马”的经过:

(一)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一):

1、自由读“两次赛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这两次比赛各是怎么赛的?画出两次赛马的对阵图。

2、两次赛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3、第一场比赛田忌为什么会失败?失败后,田忌是什么表现?找出文中的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讨论:

(三)小组汇报:

1、第一次赛马

第二次赛马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

田忌

下 中

上 下

2、两次赛马的相同之处:(1)二人的马没换。

(2)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3)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两次赛马的不同之处:

(1)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2)比赛结果不同。

(3)齐威王前后神态不一样。第一次齐威王胜,得意洋洋 第二次齐威王败,目瞪口呆

3、失败的原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表现是“扫兴”“垂头丧气”

田忌不懂得变通,用相同等级的马与齐威王比赛。

四、出示自学提示

(二)(一)学习“孙膑献计”的部分:

1、孙膑想出了什么办法取胜的?

2、他是怎么想出这个好主意的?(围绕哪三句话来想的?)

3、孙膑的主意“妙”在哪?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二)小组自学、讨论

(三)小组汇报

1、孙膑想出的办法是: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

2、孙膑主要是围绕以下三句话来想的:(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了。

①指名读一读,②说说你的理解。③在这三句话前面加上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虽然….但是….因此….3、孙膑的主意“妙”在它能发挥优势,合理安排,扬长避短。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

(四)小结: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当他要离开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孙膑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再赛一次,最后写了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齐威王,让我们感受到孙膑的足智多谋的形象。

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也能像孙膑那样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一定能找出解决的办法!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输)

齐威王(赢)

第一次

上 中

中 下

第二次

田忌(赢)

齐威王(输)

六、课堂检测:

(一)、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轻视,不放在眼里。

(轻蔑)

2、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得意洋洋)

3、变失败为胜利。

(转败为胜)

(二)、填空。

田忌赛马续写 篇6

第二次赛马后,田忌赢了。他在人群里找孙膑,却找不到了。

第二天,田忌去孙膑家半路遇上了齐威王。

齐威王见了田忌,脸上挂满不高兴,说:“你怎么在这?”

田忌笑呵呵地说:“其实你的马不比我的马跑得慢。”

齐威王没好气的说:“你是在讽刺我吗?”如果是的话,你可以离开了。

说完,他自己走了。

田忌赶快去了孙膑家,一见到孙膑就把刚才的问题赶快问了出来:“为什么你能想出的办法,而我却想不出呢?”

孙膑笑着说:“这就在于观察啊,我是旁观者清,你自己就骑在马上,哪能看得清楚呢?”孙膑喝了一口茶,继续说下去:“其实很多事都在与观察,你观察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

“观察,观察,孙膑说的对啊!”田忌一边说一边往家里走。

可是刚迈了两步,他就停住了,想到了他刚才看到的齐威王的脸色那么难看。糟了,得罪了皇上可不是闹着玩的,胜利的喜悦一下子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田忌赛马教案 篇7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

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标有不同颜色的六匹马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

1、出示课题。

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讨论。

3、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

a、田忌和和谁赛马?

b、一共赛了几次马?

c、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2、生答。

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部分。

4、思考:

①田忌和齐威王在比赛前做了些什么?

②第一次比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

6、提问:

a、这次比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

b、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

c、第一次比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现怎样?

d、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

e、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我们想到失败了应该怎样办?

7、指名答。

8、师过渡:田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

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

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作答。

11、师过渡:面对田忌的再次挑战,齐威王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从齐威王的话中能看出他的表现怎样?从齐威王身上我们想到,面对胜利应该怎么办?

12、指名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和结果。

13、思考:

a、第二次比赛,孙膑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学生用图演示比赛过程。

b、理解词语:目瞪口呆。

c、齐威王为什么目瞪口呆?

14、师过渡:同样三匹马,比赛结果为什么完全改变了呢?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片4)

四、体会中心,明白道理。

1、思考:

a、为什么这个办法田忌想不出来,孙膑能想出来?

b、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2、生讨论(出示投影片5,结论)

五、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1、数学游戏导入新课。

(5)<(6)?(6)

(7)<(8)()?(8)

(9)<(10)()?(10)

(转败为胜?)

六、以转败为胜为切入口,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何败?

2、田忌第二次赛马为何胜?

3、孙膑凭什么断定田忌第二次比赛一定能胜?

数学游戏提示:

(7)>(6)

(9)>(8)

(5)<(10)

七、小组讨论会,认识人物。

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八、悬念作文。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

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田忌赛马 续写 篇8

说干就干.齐威王马上叫人请田忌到宫里来.齐威王对田忌说:"田爱卿,上一次赛马你胜了我,我不服气,要不咱们再赛一次?田忌道:“好!”“上一次是我先出马,这次你先出马”,齐威王接着说。田忌摇摇手,大声说道:“那可万万使不得,您是君,我是臣,当然要您先呀!”齐威王见田忌没中计,便什么也没说,快步来到赛马场。

一声锣响,赛马开始。第一场,齐威王出下等马,田忌出中等马,败了一场。第二场开始了,齐威王出中等马,田忌出上等马。在半路中,齐威王把巴豆撒下田忌的马。姜还是老的辣。齐威王万万没有想到田忌早知他会出此诡计,就早已给自己的马隐形吃味玻璃罩。田忌的马理也没理那些巴豆,自顾自向前跑去。第二场齐威王又输了,最终田忌以2比1取胜。

齐威王回到宫里百思不解,到底是什么使自己输呢?也许是老天爷惩罚我吧,说我使诡计。从此以后,齐威王天天都到赛马场练马,终于练出了自己的下等马都比田忌的中等马强。

齐威王又和田忌比了一次,终于以2比1胜了田忌。

《田忌赛马》续写 篇9

比赛结束了,田忌笑盈盈急匆匆地从赛马场出来,站在马场门口专心等孙膑。一见孙膑出来,马上迎上去,先恭敬地鞠了个恭,然后激动地说:“先生真是神人!我原以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谁知先生不用换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柳暗花明,转败为胜。”

孙膑谦虚地说:“将军,夸奖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没看第一场比赛,我也不敢出这个计策。正因为您的马和齐王的马脚力差不多,我才会让您的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您的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您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才会胜出。如果您的马和齐王的马势力相差太远,您的上等马未必跑得过齐王的中等马,您的中等马也未必跑得过齐王的下等马,您的下等马一定跑不过齐王的上等马,还是输。”田忌听了直点头,钦佩地说:“先生分析的对,不像我脑子一根筋,不会拐弯。”田忌接着真诚地说:“先生足智多谋,又熟读兵法,不知您是否愿意在我们齐国当军师呢?让我也好随时向您讨教兵法。”孙膑欣然答应了。

此后,孙膑在实战中一次次展示自己的军事才华,帮助齐国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田忌赛马教学实录 篇10

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是借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说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懂得做事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思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方法。教学难点:

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使用力量。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1.导入: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告诉我们多读一些史书,了解一些历史小故事,可以使我们明白许多道理,受到许多启发。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到战国时期欣赏一场有趣的赛马。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4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板题,读题)

2.回顾质疑:回顾上节课,我们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预设:(1)比赛情况怎么样?(2)为什么田忌第2场比赛能够转败为胜?(3)孙膑怎么想到取胜办法的?

3.接下来,就让我们带上这些问号一起学习课文,请看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赛马的情况怎么样?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先从文中圈划相关语句,并写下自己的读书所得。)

(2)用画出描写孙膑的语句,并说说从孙膑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4.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交流。

(二)全班合探。合探一:重温比赛

1.文中写了几次赛马?分别是什么情况?哪个小组愿意展示?(汇报比赛情况,及时评价)

师:两次比赛,两种结果,各有胜负,面对不同的结果,田忌和齐威王的心情各是什么样的呢?板书:垂头丧气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2.你知道田忌用什么办法转败为胜的吗?谁能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出示句子)体会“只”。

3.这么简单有效的办法,田忌第一次为什么不用?(出示句子朗读,感受孙膑的妙计)

合探二:孙膑献计:1.感受孙膑自信。

(过渡)在孙膑的帮助下,虽然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还是被对方转败为胜,而这一切都是在孙膑的意料之中,真让人不可思议,让我们走近孙膑,去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1)要弄清原因,还得先读好课文。出示句子:

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2)读句子。

(3)“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4)说说这两句抓住了孙膑的和来表现他的自信。

(5)孙膑为什么这么自信?他怎么知道一定能取胜?

2.体会孙膑胸有成竹的原因。

(1)(过渡)为什么孙膑这么自信,让我们来读一读孙膑的话,看你能发现孙膑胸有成竹的原因吗?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找到的原因及相关语句。

(2)小组展示,出示句子:

 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认真观察,发现齐威王马虽强但差别不大。)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我觉得孙膑已经想到办法了。)

 孙膑摇摇头,说:“一匹也不用换。”(我从这句话中读出孙膑这时候已经想到了调换马的顺序这个办法了。)

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我从孙膑的神态语言中感受到他相信自己的办法一定能赢。)

(3)看来,细心观察是取胜的基础呀!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感受孙膑善于观察。

(过渡)谁来评价一下这个小组的展示?

同学们,如果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很多,这个计策就不会成功;如果只是马的原因,孙膑能这么胸有成竹吗?提示:万一齐威王的马也换了顺序怎么办?

(4)你觉得齐威王会不会调换顺序?说说你的看法。出示句子:

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5)(体会孙膑善于分析。)齐威王赢了比赛正在夸耀,在他心中自己的马,所以此时的他调换马的顺序?(夸学生:老师觉得你们和孙膑一样也很善于分析人物性格。)

梳理:是啊,孙膑正是因为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不仅找到了马的差距,还研究了齐威王的心理,才如此“胸有成竹”的。

3.小结:学了这一部分,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1)指名说,板书:细心观察、善于分析

(2)出示资料,了解孙膑。

(3)回顾妙计,感受孙膑足智多谋:从孙膑的神态语言中我们了解了他的细心观察,知道了他能通过分析窥透人心,从而帮助田忌转败为胜,这样的人堪称“足智多谋”。(板书)理解足智多谋。这一招妙计又叫知己知彼。(出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4.这部分写得这么好,我们找三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PK一下,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可以加上神态动作?其他同学读非对话部分(即旁白)。

(三)配乐重温。(课文太有趣,真想记下来,老师写了几句歌词大家哼一哼)

(四)课堂小结。

1.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细心观察真重要,日常生活不可少。善于分析勤动脑,难题统统绕道跑。学习孙膑智谋高,充满智慧乐陶陶。”

2.谈收获。

今天,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孙膑?用下列句式说一说。

出示:我认识了的孙膑,他。(仔细观察,看出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善于分析,能按齐威王的神态分析他的心理;善于思考,能合理安排马的比赛顺序;足智多谋,巧用智谋使田忌转败为胜;智慧过人,写出了《孙膑兵法》„„

三、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还有别的赛马顺序吗?齐威王输了,再见到田忌会怎么想、怎么说?

四、运用拓展。

1.学了本课,你想出一道什么题考考你的同桌?

2.展示自编题

3.补充题。(情景写话)

4.拓展小游戏。

扑克牌游戏。

5.课堂总结。这场看似普通的赛马,实则是智慧的比拼,赢的既不是田忌也不是齐威王,而是足智多谋的孙膑。古往今来,有许多智慧小故事,课下同学们可以多了解一些,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像孙膑一样细心观察,动脑分析,找出解决方法。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齐威王 垂头丧气

(足智多谋)

得意洋洋

观察仔细 善于分析

喜出望外

转败为胜

上一篇: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下一篇:医院实习心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