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验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12篇)

实验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

随着炎炎暑期的即将到来,本学期的工作也基本结束。在教科研的工作方面,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教研水平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根据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安排,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定期的业务培训、健康领域教学经验交流、集体说、讲、评课、公开课、园本特色课观摩。还面对家长开展了孩子们的才艺展示家园性的活动。多方面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技能。

一、加强学习,注重教师成长。

1、组织和鼓励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认真学习贯彻《纲要》,并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让教师学会自我反思,主动、自觉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2、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的督促与指导,坚持每周进班有针对性的听课两次以上,对于我园重点培养的三位小老师在本学期的观摩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内容 随着课程设置的改变,教师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利,幼儿也应该拥有更多适合自己的区域活动方式。因此,各班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实施班级特色课程,积极建设和开发园本课程《经典诵读》。为了把园本课程推广开来,激励孩子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在六月中旬举行的《艺术节》活动中,中班展示的经典诵读与武术相结合,取得了家长们的好评。在老师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孩子教学内容,还组织了教师健康领域观摩活动,老师们不但认真选好教育活动最适宜的切入点,把握好教育的时机,组织好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同时,在活动中,我们能根据幼儿的学习动机,及时捕捉幼儿学习的兴趣点,生成相关的教育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抓实常规管理,提高一日活动质量

1.本学期进一步加强了各类规范学习。组织教师研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一日、周、月规范性操作流程、备课要求、教学工作要求等,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要求明确于心。同时针对青年教师开展了学习《纲要》《常规》的考查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教师理解、贯彻《纲要》的能力。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细化到月考核中,使各项规范的执行过程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要求。

2.进一步加大了常态一日活动质量的监控力度。通过不定期的教研课活动、常规调研、推门听课等活动,对出现问题的班级进行管理跟踪指导,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保教能力,优化一日活动质量。

3.开展了教研组计划的交流活动与班级环境创设、晨操、晨锻器材、教育随笔等增强了保教工作的有序性、实效性、创造性。

三、优化一日活动,落实教学安排。

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教研组研讨和工作的核心,本学期,我们从优化一日生动安排,从时间的安排到各区域的安排上,增加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真正让一日活动更加合理、科学。在教学上,我们从学期计划到制定和日计划、周计划的安排上紧靠目标,用目标做为我们教学的指南,从同年级相同教材的制定和相互交流上,让教学更加规范和准确,另外,月末到各班教学情况测试和总结,也让每一个教师从目标到教学,又从教学对应到目标有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以后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施行更有了方向。

1、加强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管理

对照《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和《幼儿园教学活动常规细则》的要求,我们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健康、和谐、安全、丰富、新颖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及时挖掘生活常规的教育功能,通过常规的培养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发展他们的自理自律能力。

2、加强户外活动多样化的研究

户外活动是最适合于幼儿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全园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户外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孩子们建造了风雨操场,投放大量的体育器材。其中不乏是老师和孩子利用废旧材料一起制作的。保证孩子在户外活动中形式的多样性,功能性,趣味性。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内容,尝试新颖、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提高幼儿多通道感知学习的能力,注重幼儿知识技能获得的过程和因材施教,认真做好新课程实施全过程的信息资料积累和利用,努力使幼儿的态度、情感、求知欲、学习愿望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实验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2

一、转变教研工作职能, 努力推进《纲要》的贯彻实施

1. 转变教研工作职能, 增强服务意识

在深入贯彻《纲要》的过程中, 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能和作用, 确定新的工作机制, 变管理、评比、检查为研究、引领、指导、服务。

随着《纲要》的进一步落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越来越多, 如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怎样开发课程资源、如何作观察记录以及怎样科学地评价幼儿等。面对出现的新问题, 仅靠过去的研究经验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研员深入一线, 在实践中研究解决问题。因此, 我们采取下移工作重心, 改变行政管理式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教研制度, 增强服务意识, 由原来的指令性教研转变为指导性教研, 由原来的检查性教研转变为服务性教研, 由原来的指挥性教研转变为合作性教研, 由原来的评比性教研转变为引领性教研, 树立幼儿园是研究中心、教师教学场所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者的新的教研理念, 以便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服务。

2. 转变教研员角色, 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贯彻《纲要》中, 教研员和教师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都是新《纲要》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二者之间没有专家和权威, 有的只是相互合作、相互支持, 共同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 由过去的专家、权威转变成为平等交流、合作共建的引导者、服务者。

在贯彻《纲要》过程中, 教研员不再是教研活动的管理者、控制者、传授者、主导者, 而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教研活动不再是教研员的“一言堂”, 而是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再是教研员的“指令性”部署工作, 而是共同出谋划策的解决问题;不再是教研员“导课”、“评课”, 而是教研员和教师“研讨探究”;不再是教研员“居高临下”做教师的教师, 而是教研员与教师“入室为主”、“合作生成”。教研员要树立“倾听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研究”新的教研理念, 与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园长、教师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 构建学习共同体, 与他们平等交流、共同切磋、合作研究, 一起成长。比如在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上, 我们针对教师在贯彻《纲要》中的需求和困惑, 有针对性地组织参与式培训, 培训者和受训者、培训者和培训者之间互相交流, 共同成长;道里区开展的园与园之间的观摩研讨, 将实地观摩和网络教研结合起来。活动结束后, 教师们说, 过去是教研员告诉我们怎么做, 如今是我们和教研员共同研讨, 在教研员的引领下进行研究;过去是教研员牵着我们走, 如今是我们需要什么, 教研员就做什么。教师在活动中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创新教研工作方式, 为教师提供民主、开放、合作的研究氛围

传统的教研方式多是静态的、封闭的、传授式的、说教式的、检查评比式的, 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要想把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迫切需要创新教研方式。几年来, 我市广大教研员在教研工作实践中, 坚持教研工作“倾听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研究”新的教研理念, 坚持“按需教研、按需指导、按需服务”新的教研原则, 积极探索新的教研方式,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 观摩研讨。

我市变过去的示范课、观摩课、比赛课为观摩研讨活动。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 更是观念行为的转变。以往的观摩课、示范课, 需要准备一个星期、一个月, 然后大家看一个小时, 讨论半个小时, 教学带有表演的成分, 这种示范观摩对幼儿的发展没有意义。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具有生态效力的教学观摩研究, 把以前的模式倒过来, 不要准备, 就是平时教学, 大家看一个小时, 但却要讨论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例如我市开展的一课十讲、一课多备、观摩研讨教学、微格教研等都属于此种教研形式。观摩研讨活动拓宽了教师的思维, 教师在这种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 专题教研。

专题教研就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主题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共性问题和典型事件。例如, 我们在借鉴瑞吉欧教学方案时, 有的教师认为网络分支越多越好, 那么到底是不是网络越复杂越好、分支越多越好呢?就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研讨。此外, 还有研究型学习适不适合幼儿园、创造力能教吗、弹性课程、生成课程与预设课程的关系等专题。教师带着教学中的问题研讨, 积极性高, 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 大家集思广益, 实现了互动和合作, 有力地促进了教研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3. 课题研究。

我们在选择课题时, 本着“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不盲目去追求课题的级别、牌子的大小, 做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有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课题都是来源于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模式等课题, 都是来源于教学实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由教研员、专家和教师一起组成研究共同体, 在研究共同体中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 有效地推进了《纲要》的深入实施。

4. 网络教研。

在教育局、教研院及进修校、幼儿园的努力下, 市、区进修学校和示范性幼儿园基本上实现了网上教研, 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教研员根据教师的需要设计了相关栏目, 如信息栏、交流栏、问题栏、论坛等。香坊、道里、动力、道外等区的网上教研十分活跃。网络教研拓宽了信息沟通的渠道, 扩大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空间, 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效率。

5. 沙龙论坛。

在沙龙论坛中, 我们强调教师独立思考, 各抒己见、自圆其说;鼓励教师观点交锋、讨论争鸣。沙龙论坛最后可能是没有结论, 教师可以各取所需, 它为园长、教师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氛围, 不同的观点在这里碰撞、兼容、对接, 新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生成。

6. 案例教研。

案例研究就是围绕教师在教学中的“典型事件”, 开展反思研究, 各抒己见, 交流互动。案例教研促进了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

7.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多是以现场会、展示会和编印资料等形式进行。如我市编写的《走进新课程课例选》、《新课程实施意见》及教学引领活动、实施新课程现场会等。成果展示推广了各幼儿园的教学经验, 起到了专业引领的作用。

8. 调查研究。

每学期我们都深入幼儿园, 深入教研组, 深入活动室, 进行调查研究, 撰写调查报告。调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提高了教研的针对性。

9. 典型引路。

由于哈市农村和城市幼儿园并存, 发达地区和薄弱地区幼儿园并存, 国办、企事业办、民办、个体幼儿园并存, 带来幼儿教育各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针对此种现状, 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教研方法, 以点带面、以强带弱, 通过现场会、教学观摩、送教下乡等活动, 使广大幼教工作者普遍树立了现代教育观, 带动了薄弱地区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1 0. 园本教研。

我们以幼儿园为基础, 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确定了15所园本教研的试点园。教师们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在教学实践中研讨、反思,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上列举的常用的教研方式, 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截然分开的, 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教研目标和教师需要, 灵活运用, 为教师创设民主、开放、合作的研究氛围, 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立足园本教研,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纲要》精神能否在实践中落实, 关键在于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高低, 而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园所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几年来, 我们立足园本教研, 开展案例反思、专题研究、网络教研等园本教研活动, 努力创建学习型、研究型幼儿园,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贯彻《纲要》的深入, 教师的困惑和问题越来越多, 一些原先估计不到或者估计不足的困难与日俱增, 教师的问题和困惑渐趋个性化和专业化。仅靠几次现场会、交流会、教学观摩和研讨等形式, 只能解决一部分教师的问题及当时的问题, 如何使教师的困惑及时得到解决, 如何使所有的教师都获得专业成长, 这个问题摆到了教研工作的重要议程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立足园本教研, 建立园本教研制度, 倡导以幼儿园为基地, 以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内容, 专家引领, 全体教师参与, 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提高教师实施《纲要》的技能和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此同时, 先后参与了教育部的“贯彻纲要行动计划”和“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两大课题, 保证了园本教研正确的方向性。

在园本教研过程中, 我们本着市里搭台、区县唱戏、综合汇报、深化试点、评估推进的工作程序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首先, 我们对教研员进行了园本教研的培训, 明确了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基础,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工作体制, 认清了园本教研的“五大意义”, 园本教研的“五大要素”, 园本教研的“五种途径和方法”, 制定了园本教研的“五种研究制度”, 园本教研每学期的“五项工作”, 园本教研在《纲要》实施中的“五大举措”。

其次, 我们在各区确定的园本教研试点园的基础上, 确定了市里园本教研的试点园并下去指导。首先在尚志和靖宇幼儿园召开了园本教研现场会, 进行了示范引领, 随后提出“园本教研活动月”;同时组织我市15所幼儿园积极参加教育部的“实施《纲要》行动计划项目”课题, 邀请国家、省、市高校及科研单位教授组成课题专家组, 为研究单位作专业引领, 构建了行政、教研、科研、幼儿园学习共同体, 帮助幼儿园寻找到影响本园《纲要》实施的基本元素, 定期组织交流会、现场研讨、编写课题通讯, 为广大教师提供与专家交流对话的机会, 搭建了交流、研究的平台,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在进行园本教研过程中, 我们从教师知识自我建构和心理特点出发, 从活动步骤到讨论时间的安排都切实体现了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服务的教研理念, 体现了以下特点:研究是在实践中和教师的主动建构中进行的;研究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和行动中进行的;研究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切磋, 是合作研究;研究是对工作和碰到的问题的反思;研究是在专家指导和理论的支撑下进行的。我市园本教研经验在黑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黑龙江省幼儿教育工作会议”上, 作为教研部门的唯一代表, 作了教研工作的经验交流, 获得了领导及与会者的好评。

在园本教研过程中, 我们认为应该注意的是:第一, 在指导园本教研时, 要把握好度———到位但不越位。教师永远是研究的主体, 我们可以启发、引导, 促使其思考, 而不能代替思考, 只有教师自己认同的, 才能内化, 才能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第二, 园本教研制度不是封闭的制度, 它旨在“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因此, 园本教研要打破时空界限, 不能“画地为牢”, 要加强园际交流合作, 积极参加分片教研、区域教研。第三, 园本教研要加强专业引领。教师常常喜欢观摩、看现场, 喜欢热热闹闹, 对理论辅导不感兴趣。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理论辅导时脱离实际, 另一方面是教师固有的思维定式造成的。我们认为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参与, 研究往往不能深入, 或者停滞不前, 实践就只能在浅层次上重复。因此, 我市在园本教研时为15所《纲要》试点园配备了专家, 专家由教研、科研和大学教授组成。

实验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3

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社会事业,它使社会的发展后继有人。各级各类学校组成的人才培养链,塑造着未来一代人的灵魂和知识能力。从社会的角度看,要求学校培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从学校角度看,怎样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呢?这就必须要求学校要了解社会;不仅要了解社会的今天,还要了解、预测社会发展:在可见的未来,社会向何方向发展,行业的重组和走向,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根据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心理、思想素质的要求,也必须作可预测的了解。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学校,它是人才培养链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在校学习是整个培养过程的一个“学段”。学校把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要按“学段”的特点“分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之中。

有同志可能认为,以上这些应该是教研机构所做的事,而不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学校、老师只要遵照上级指示“办”就行了。我认为,执行者(即教育者)必须理解为什么做,在做的时候才能更深层次体会做好的目的和意义,并按实际情况以充满智慧的原则,灵活机动操作而达到培养目标。

学校的教研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

对于人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但最重要的学习区间仍是从小学到大学这十六年,年龄段约是6到22周岁之间。这是小孩刚知事到准成熟阶段。人生的这个阶段是身体发育、成长最快的阶段,生理变化很大,同时心理变化也很大。求知欲由无意求知向有意求知阶段变化,认知规律由感性存在性认知向理性分析性认知阶段变化,认知方向是由被动灌输式逐步发展为逻辑推理辩证式。

中学阶段年龄约在12—18周岁。这个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最快阶段,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主要的学习阶段,其性格、心理素质具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应该按照其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避其不利的一面,发扬其积极的一面,在极其重要的这一“学段”,将其人生观、世界观引向积极方向,并形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又有克服各种困难的韧性。所有这一切,应看成是“系统工程”,得从一砖一瓦做起,得从各条脉络做起,形成网络式模块。这样,在学生的身上,才能体现出教育的成果,而之中的做法(或称操作)怎样进行?诸如素材选择,教法选择,运用器材、载体,都是教学研究中值得认真推敲、做好文章的大事。

认真理解新课程实验基本思路,以新课程实验为教学研究的指导方向

教育和教学,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经过很多次发展变化,总是两种基本观念的互相依存和制约,即人的“社会性”和人的“自然性”,在社会发展某一特定阶段强调有倾向性的“社会性”一面,而在另一阶段又出现一种回归人的“自然性”的一面。

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教育思路是:教育教学中使两者和谐统一,“主观”和“客观”相互协调一致,“科学”和“人文”相互依存和发展。“灌输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共进,使从小出生的“自然人”在学习中成长,成为融入社会,掌握和运用“自然”和“社会”和谐性知识的“社会人”,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才”。

所有以上这一切,有一个中心原则,即必须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要对其前途負责。教师不能只顾一时的方便;要思索教学的形式。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丰富地占有资料,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要有很强的正确导向性,不能因教育、教学失误而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的教研工作,对受教育者的一生负责,是人民教师的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文鼎中学)

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4

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回顾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12位老师的工作、学习,很有感触,应该说,在每位英语老师的辛勤劳动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一些值得今后改进的地方。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

全组教师能认真领会《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课标》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强化小学英语“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实施每班每周两次的早读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会话能力。因此各位教师平时坚持做到:认真对待学生,指导学生发准每个音;全面负责,把好语音关。小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之一就是要打好语音、书写基础。各位教师在平时较注重指导正确的书写,训练学生从抄写字词向抄写句子过渡,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特别是三年级的字母教学。同时,推行听、读的检测功能,培养学生课前温习旧知的习惯,让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能够自觉地接触英语,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认真备课,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力争做到“心中有本”、“心中有生”。上课

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课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得失,以利于以后的教学。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组能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补差补缺,努力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力争做到课课通、单元清。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师生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负担轻重等诸多方面。为此,我组教师积极学好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苦练教学基本功,并注意吸收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而且都不满足已有的英语专业知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语杂志,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以切实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好英语,兴趣是关键。我们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注意让学生体现最多的成功,将失败的机会降至最低,尽量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身心愉快。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英语教研活动,不断充实自己。只要有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大家都会积极参加。

开学初,我们英语组结合校教学研究周活动和“师带徒”活动,认真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和理论知识学习——有效备课等。已经落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特别是在高校课堂的比武课时,校领导认真组织,各方面大力支持,老师们认真听课,评课,课前大家集体钻研教材,集体探讨教法,接着全组成员分头去备课;然后集体备课;之后每一位老师上课,课中听课教师认真听课、记录、思考,课后认真讨论教学得失、回顾小结。

我组还提倡平时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在教学中老师们尽量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情境,如李元萌老师的真实实物的引入和多媒体的灵活运用、王利利老师评价方式的精心设计与单词教学的稳步输入、王利红老师真实情境的创设使得单词教学与会话教学融为一体,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带着任务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学习。这些方法的引入,使得学生不会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让这种英语的氛围感染他们,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三、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在教研组长的牵头下,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我们组共有12人,全部是年轻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每年我们学校都要举行示范课,大家相互听课、评课,授课者从不保留,听课者虚心学习。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组的赵晓燕老师参加了市小学英语教师送课下乡活动,并获得好评。王利利老师的词汇教学引领课,给所有老师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使我组教师在教

学上成长了许多。这些无不体现了我们英语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独巨匠心的教学设计和魅力无穷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风采。

四.紧抓学科质量,提高全面素质。

我组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尤其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使差生缩小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同时,还能因势利导注重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在班组中开展“学习优胜小组”的评比活动和小小英语角,从学生的上课、作业、英语能力等方面加以评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积极遵守市教研室和学校的规定,做好对低年级学生口语的检测工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英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东风小学实验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5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学校、教导处的工作意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紧紧抓住“发展、提高、统筹、服务”四大要素,根据我校教育工作要求与目标,深入创建为民服务型教育,积极开拓教育教学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校科学教学工作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学校科学教育的总体水平。

2、加强教科研意识,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

3、教科研一体化,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课程整合的探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的素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青年教师崭露头角。

三、工作要点

1、提高教师素质,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加速对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组织教师

集体备课,三年内新教师上好教学汇报课。

2、定期举行教研组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每位科学教师逐步建立各自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3、切实抓好教学检查、质量分析等教学工作环节。继续实施随堂听课制度,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严格按照计划活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讲实效,不搞花架子,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和内容四落实。

4、规范教学行为。布置的作业,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兴趣;符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要求,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并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大力开展并规范教研组建设,认真进行教材研究,落实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各环节。

6、贯彻《教育管理规程》及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认真落实五认真、教学常规,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认真备课,逐步提倡书面化备课,继续加强教学反思这一环节。

7、加强对各班教学质量监控,积极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期中期末对各班的教学情况进行抽测,实行教改分离制

度,并认真分析记录,努力提高科学整体水平。

四、具体时间安排:

三月份:

1.教研组制订计划并开展活动。

2.参加备课活动。

3.教研组听课、评课活动。

4.期初教学月查和周抽查。

四月份:

1.集体备课活动。

2.优秀教案学习交流。

3、月查和周抽查。

五月份:

1.学科期中检查。

2.学科竞赛。

3.师徒结对情况交流。

4、月查和周抽查。

六月份:

1、案例交流评比

2.各年级准备资料复习迎考。

3.期末考试,做好教学质量分析。

4.教研组总结。

实验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篇6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学校紧紧围绕教育局关于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应用为依托,以构建新课堂为抓手,以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围绕教师专业化建设,大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围绕评价改革,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围绕教育科研,有效提升校本教研水平。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做到每科有备课,课课有教案。备课有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每月检查,其中调整方案、教学反思将重点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做得较好的老师有张校长、叶小领、詹春艳、肖自荣、蒋继平等。

2、上课。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践行“3143情境课堂”教学模式,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新的学习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做得突出的老师有宋晓莉、龚仕平、周校长、罗校长等。

3、作业。每次作业量适中,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学生书写工整,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仔细,红笔下无误。家庭作业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作业量适中。学校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作定期检查,要求作业字迹工整、清楚,批改及时规范,每一种作业批改有激励性评语。每位科任教师都重视学生的书写质量,把学生的书写作为重点来抓。做得好的老师有张艳、周启兰、张奎、张守新等

4、辅导。教师辅导既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辅导做到“三心”,“两性”即:细心、耐心、恒心;及时性,针对性。做得突出的有续立全、徐君等。

5、评价。改革以往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将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方式由单一的、定量的、静态的变为多元的、定性的、动态的。以课堂表现、技能测试、纸笔测试三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做得突出的有刘校长、黄银等。

二、注重多元,着眼课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以来,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突出体现“全员参与、大小结合;人人作课、个个参评;多维活动、评议展示;亦读亦书、张弛有度”的特点。学期初,依据教育局校教研室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再提升、课堂教学模式的再构建、师生教学方式的再革新”三项发展目标,制定了系列教研活动。

一、构建新课堂,主题研讨,人人思考

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依然遵循我校的学科主题研究方向,以课堂教学研讨课为载体,以“382式研究法”推进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即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为目标,课堂教学中以“自学、交流、展示、点拨、提升、总结、拓展、应用”八个环节为基本流程,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努力将新课堂的构建与研究推向纵深。因此,本学期安排密度大、节奏快、频次高,语、数、英三科采取大小教研结合的方式进行,按学科学段进行小教研活动,每科每周一节;大教研活动按学期每段推出一节研讨课,学科教师全体参与;音体美课程也达到人均一节公开课。大家在参与活动中,“看别人、思自己,以人长、补己短,共研讨、齐进步”,共推出语文课33节、数学课26节、英语课8节、品德课2节、科学课3节、音乐课5节、美术课5节、体育课4节。刘龙凤、李海燕、申令老师在校际联合体教研中,送教下乡至黄牛蹄中心校,申巧莲老师在参与教学能手评比活动中,获得潞城市教学能手称号。本学期,我们还举行了数学学科、美术学科、体育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大赛。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二、特色校课题,集体研讨,人人参与

学期初,校委会经过研究决定,以“家庭作业设计”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各学科教师更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尝试与研究,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作业面的覆盖、作业量的把握、作业题的精选,特色作业的设计、梯度把握、生活中的知识”等方面进行设计,相对于很多研究课题,我们研究更接地气,师生都体验到了“真、实、惠”,即教师在研究过程求真、课题研究结果有实效、能真正惠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目前,我们已将本学期各学科的作业设计进行收集,下学期我们一定要将课题研究继续进行下去,并希望各位教师能积累本学期的研究经验,在下学期的研究设计中能更具科学性、实用性与推广性。

三、创意新活动,个体研究,人人提升

加强学习引领,在实践中反思,坚持“工作即学习、教学即研究”的思想,综合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核心素养。通过积极撰写教育随笔、读书笔记、静心十分钟等,作为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做到:“一读”(坚持每天上网或从刊物上阅读有关教育信息、经验文章、名师教育专著,并通过读书交流内化提升;记录摘抄,写下自己的随思、随想;),“二写”(写下自己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案例、反思等、每天静心10分钟练字),“三上”(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1.读书交流,教师心灵的雕刻师。

这是一个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本学期我们尝试性地开展了“阅读吧”、“知乎”读书交流活动,效果超出我们的预估。老师们能将自己阅读到的文章与书籍进行交流与推荐,并能结合自己的阅读所感所得所思所悟与大家一起分享。除专业性的书籍与文章外,还有自己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感悟与思考,使得我们在交流中不单单是专业素养的共学,更是在活动中能静下心来真正地对人生的价值、追求与理想思考。“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每日静心十分钟,教师心绪的舒缓剂。

繁杂的教学工作,时常会将教师们带入焦躁的状态,面对大量的教学任务,教师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每日静心十分钟则很好地缓解了教师的情绪,工作闲暇,起笔静书,是情趣,也是悟道。“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3.教学随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器。

我校近年来一直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类的外出培训学习、评选活动参与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赛事活动外,专业设计的教育随笔则可为教师的创作提供方便。教师们可以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育随想记录下来,瑞士作家海塞说: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相信我校用心写作的教师应该体会到了这种美,这种心醉的感觉了!

下学期,我们基本延续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安排,对部分活动进行调整。调整内容为课堂教学研讨课的安排。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我们的课堂研讨课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密度偏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说议环节进行的不深入、效益低;二是缺乏示范性,一学期的教研课结束,部分教师的课“涛声依旧,未见改变”。

鉴于此,下学期我们将推出新的课堂教学研讨方式,以“骨干教师先示范、优化组合共研讨”为主线推行新的研讨方式,即各学科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组长先做示范课,影响和带动同学科教师共同发展。鼓励教师自荐或由校教研室优选出校内学科优秀教师承担研讨任务,与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组成教研团队,每人作课不少于2次。校优质课可在录播室进行,作课、议课可同步也可分步进行,即作课教师可提前录制好,集体教研时间则先观课后议课,以此来保证学科教师议课的质量。新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要深入推进,绝不能流于形式。

同时,我们还将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提前一周安排相关教师做好研讨课准备,也就是说下学期即便不是人人作课,但人人都要有准备,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有思考、有改变,切实将我校的新课堂构建与研究做到实处。

实验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7

一、鼓励教师通过实验增强教学效果

我发现,精彩的实验能引起教师的兴趣和共鸣。我区一些青年教师学科功底好、动手能力强、现代技术应用熟练,对实验创新有浓厚兴趣,且常有奇思妙想。我有意识地推出这些教师,鼓励他们利用公开课的机会,挖掘教材、创新实验、攻克教学难点。我通过成功的课例,反复向教师传递一个观念:只有促进教学的实验才是好实验。例如,上师大附中的管文川老师在设计《机械波的产生》一节课时,我向他提出,关于这节课的实验,目前大都是模拟波的运动,并不是真实的波,由于缺乏直观的感受,学生难以理解波的传播,如果能设计出一列真实的波,且波能根据研究的需要而运动或暂停,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管老师于是设计了“珠串模拟横波”系列实验,很好地突破了该节课的教学难点。除了改进创新实验外,我还制订了一系列围绕实验教学的教研主题:如何通过寻找适切的探究点从而让传统实验发挥更大功效,如何在学生实验中进行实验方法的教学,如何在习题教学课上运用实验等。教师们围绕这些主题进行有意向的教学设计,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二、多方合作形成实验设计新模式

2009年在指导上海中学李潞瑛老师进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时,我们在研究教材时发现,教材设计的探究实验存在理论上的缺陷,我鼓励李老师另辟蹊径,自行设计实验,经过反复修改和试验,李老师最终设计出了一套能定量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装置,突破了教学难点。巧的是,2010年初我接到了冯容士名师基地和教材编写组的研究任务,正是修改这节课教材的实验仪器。有了前面对该课研究的基础,在众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加以创新,研制出了一套全新的定量实验仪器。这种实验器材的研发成功,不仅是一个教学难点的解决,而且显示了教材编写组、实验研发中心、教学第一线三方合作所产生的巨大效益。这样一来,实验研发中心的研发内容不再盲目,而是能为教学第一线服务。

三、开展教师实验竞赛

实验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8

一、幼儿园年级组管理的利与弊

我们幼儿园设立的年级组,职责即是协调年级组内的教师的工作,起到年级组与幼儿园管理层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

(一)幼儿园年级组管理的利

1. 幼儿园年级组成员因为在一个年级组织,有着共同的目标与期待,能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协调完成,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协同工作;而且年级组在进行幼儿园的各项考核的时候,教师之间没有因为利益而有冲突,比较能够接受年级的协调。

2. 幼儿园年级组往往在活动中,在幼儿园大的框架体系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想法,不必过多关注上级部分的观点与看法,充分考虑到本年级的幼儿特点开展各项工作,保证了年级组活动的积极性与宽松性。

3. 幼儿园年级组的各项活动能够充分考虑到本年级的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开展,活动的目标比较明确,在开展活动中目标性比较强,完成的活动质量比较高。

4. 幼儿园年级组成员之间因为具有共同的目标而集体协同工作,往往会形成比较强的凝聚能力,具有比较高的执行能力与向心力,能充分调动起组内成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幼儿园年级组管理的弊

1. 幼儿园年级组的管理工作由于幼儿园性质的限制,往往会使年级组的管理不能得到提升。幼儿园年级组在管理中不缺乏新的点子,往往也能够组织或者管理起年级组的活动,但是,受到了交流的限制,不能在年级组管理层面上给予指导与提升,年级组提升得会比较慢。

2. 幼儿园年级组在管理中因体制的限制,往往会受到幼儿园管理的限制,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权,成为园方的附属品。

3. 幼儿园的年级组成员能够具有比较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这点是幼儿园年级组在活动中的优势;但同时由于凝聚力比较强,容易形成小团体,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年级组情况,在幼儿园层面的年级组交流中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阻碍幼儿园活动的正确发展,形成小团体活动。

二、幼儿园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我们幼儿园由于地处的地方幼儿园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由于竞争的存在,教育的质量是首先要提高的,因此,园管理层比较注意加强对教研组的建设。

(一)幼儿园教研组管理的利

1. 幼儿园的教研工作由于是根据每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及教师所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自主权,能够从教师的所想所需出发,收集到教师们自己想要的。如果来自于教师的需要就会使教师们抱成一团,尊重了教师的需求。

2. 幼儿园的教研组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园打造特色活动,并能够有目标地帮助能力不同、水平不同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一定的提升与提高。同时教研组也承担着幼儿园对外开放的重要活动,形成幼儿园品牌的核心力量。

3. 幼儿园的教育“更新换代”比较快,幼儿园教育理念往往比较新,能够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与需要。为此,幼儿园教研组往往是最新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推行的阵地,如2012年《3-6岁儿童发展指南》等都可以通过教研组织的活动来实施与推行。教研组的活动帮助教师了解并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思想。

4. 幼儿园的在人际关系的氛围比较融洽,这样就会教研组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管理条件。因此,在教研组的管理方面,教研组成员能够形成一股气,紧密团结在一起,为教研组的管理添砖加瓦。

(二)幼儿园教研组管理的弊

1. 幼儿园由于教研组工作往往受到园管理层的影响,跟随园管理走,没有自己的主动权,没有真正的实施权,都要经过一次次上报,园管理通过方可施行。

2. 幼儿园教研组的管理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没有主动形成活动的氛围,活动的积极性比较不够积极,组内成员将活动当成任务,质量容易受影响。

3. 幼儿园教研组有着比较强的实践能力,但理论形成方面则比较弱,往往在管理中目标比较大、空、散,不能让成员比较清晰地达成目标。

以上为笔者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所总结出的幼儿园年级组与教研组在活动中的优势与劣势,只有清晰地认识到它们的利与弊,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9

一、以课题研讨为切入点,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评课、说课的能力。

坚持园本教研立足本园、以人为本、以研为实,倡导教育反思,全园各个级段形成同伴合作,团队引领的保教队伍,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创造空间,让教师乐于教,兴于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教研活动立足本园发展,结合我园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我们开展了充满研究、真诚交流的园本教研活动,使教师通过各项活动真实的体验和深度反思、学习、交流和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每个教师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学期初,教研组结合“亲子情境体能游戏”课题开展以健康领域为重点的主题教研活动,深入领会《指南》精神,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践,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实际有效的亲子情境体能游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十月份各段老师根据班级年龄段家长及幼儿的实际运动水平,以各年龄段为一个备课小团体进行亲子情境体能游戏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究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发挥群体的智慧,有效地弥补教师个人备课过程的不足,能使教师交融彼此的教学观点,在学习研讨中更新教学理念,在交流碰撞中端正教学行为,在实践反思中提升教学水平,进而使专业素养得以提升,老师们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设计出了一个个精彩的活动法案。主备人说课是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说课,让组员充分了解活动的整个思路,以便在组内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从设计意图到活动目标的确定,再到活动的过程,周彩双老师的亲子情境游戏《丛林寻宝》、郑琼琼老师的《运送恐龙蛋》、张俏丽老师的《好玩的垫子》这三个活动,她们各自作了一个完整的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让大家进行交流,以期得到解答。接下来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大家提出自己具有创造性的见解。陈老师说:“我觉得可以设置一个游戏情境,让孩子在寻宝的过程中既能做到动静交替,又能消除幼儿消极等待,同时充分调动大班孩子的运动兴趣。周老师说:运送恐龙蛋其实是玩球游戏,老师提供运动器材是否可以更加多样性,一种气球太单一。李老师说:好玩的垫子孩子们的活动量能够体现,那我们的课题是否也要求家长的运动量也要达到呢,等等这样的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不断设疑、释疑和反复的推敲后,大家找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大家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再到教具的设计、制作和合理有效的使用,甚至包括教师语言的组织,大家初步达成了共识,让备课的老师有针对性的对游戏设计做出调整。

各班老师把各自设计的亲子情境体能游戏在十月底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展示,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和小朋友喜欢。为了使活动后老师们对自己的游动设计在实践教学后有所反思,更为了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教研组为老师们搭建了一次的园内说课比赛平台。我们邀请研训中心单琼S教师,来我园与教师们一起研讨亲子情境体能游戏的说课活动,她针对教师说课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指导教师如何把握说课的主要环节和评价健康游戏活动中的教育目标。通过说课比赛,教师们在展示自身的同时,也欣赏、借鉴了其他教师的优点,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获得了全新的知识理念。

二、以园本特色为中心,逐步转变、提升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本学期我们继续以园本特色课程创意美术为主题,在各年龄段展开教学观摩活动,教师们打破了老套的教学方法,转变成有创意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师们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利用游戏活动开展教学,充分体现了“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努力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创造空间,充分调动每位幼儿创意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幼儿巨大的学习潜能,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本次教学观摩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老师们敢于大胆选材、积极尝试。以“凡是我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我的作品,凡是我喜欢的材料都可以成为我创作的材料”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活动中教师能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尝试各种不同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培养幼儿乐于探究、想象和创造。活动中徐洁老师组织的《树叶想象画》、王秀丹老师组织的《小雪人》、季静静老师组织的《苹果树》等活动,教学效果较好。作为新教师在活动中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学习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落在“创意”二字上,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积极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出自己的想象,使幼儿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功感。

三、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带动全体教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激励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副班组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由柯晓飞、陈娇娇两位骨干教师承担。她们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中班:“会变的颜色”、“神奇的管道”, 教师们选择的教育内容都是贴近幼儿生活和具有探究价值的教育体裁,在课堂上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为教师们展示了精彩的教学活动。活动中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幼儿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幼儿参与活动的空间、材料等,在“做中学“的活动中让幼儿能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用分组活动方式进行实验操作来验证并记录信息,进行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共同寻找适宜的验证信息结果。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使每位听课老师都有很大的收获。教研组以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的开展,有效发挥骨干教师研究共同体的作用,既为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又为园内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对幼儿园年轻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从而带动全体教师一起深入实践、研究,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期末我们结合计划,为提高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和绘本教学技能,特请来专家来院讲座。最后在激烈、紧张的创意美术课堂教学及绘本阅读理论PK赛终结时本学期的教研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0

首先我组全体教师在幼儿园统一安排下,积极参与幼儿园开展的疫情防控线上、线下培训,参加线上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做好笔记,书写心得、表态发言。在幼儿园组织的各项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能带领全组成员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为幼儿园整体的清洁做出一份力。在幼儿园迎接各项检查督导工作中,在园领导的安排部署下,与全组人员积极配合,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为幼儿园整体工作贡献一份力。

本学期在园领导的支持、鼓励下,小班组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具体工作表述如下:

一、各项计划:工作开展计划在前,自开学以来,为了更好的完成园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首先召开全组会议,全组人员献计献策,制定了“小班组一组一策工作分工安排”、“小班组幼儿进餐环节安排”、“小班组过渡环节措施”、“小班组复课一日活动安排”、“小班组居家线上活动安排”等工作计划,使我组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完成。

二、各项活动:本学期虽然孩子们都在家中,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依然依照幼儿园的安排,做好幼儿的线上教育活动,小班组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利用节日、节气、幼儿需要、园长推荐等契机,组织了一系列线上教育活动:“幼儿小班组运动会”、“庆六一小班组活动”、“开学小班组预演活动”“‘粽’情端午,‘疫’意非凡”为主题的端午节线上活动、“科学小实验”、“文明礼仪”、“居家小能手”、“三伏营养膳食”、“快乐的八一活动”,“七一”宣传活动我组教师在活动中积极准备、策划、编辑完成了活动宣传片、活动方案、活动册、活动总结视频等工作。为配合大班做好毕业庆典,准备集体舞《快乐健康操》。线上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居家期间,家长能更加科学、有效的和孩子们陪伴。年级组研讨活动—— “我的经验分享、我的收获、我的思考的研讨活动”

我组年青教师较多,平均年龄27.2,有活力、有创意、是我组的优势,经验不足、业务能力不足是我组的劣势,为此我结合以往的经验,首先利用开学培训年级组组长、班长工作亮点分享活动契机,开展了:“我的经验分享、我的收获、我的思考的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出优势、不足和本学期继续努力的方向,通过此活动,大大发挥了向工作亮点学习的精神,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班级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激发了我组年青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力,使我组教师们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为后期的各项活动顺利的完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工作存在的问题:

班级管理存在工作主动性较弱,还是停留在安排作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存在惰性,缺少主动性,青年教师缺乏自我提升。

今后的思路

1、加强全组教师自我修养提升:提高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尤其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教研能力。

2、骨干教师承担做好青年教师的引领和指导:由骨干教师通过年级组教研活动,引领全组教师提升业务能力。

3、继续完善中班组户外体育器械和活动的组织。

4、完成小班组亲子阅读活动册。

5、针对我组教师教研调查,制定具体教研安排。

6、发挥我组年青教师的特色,提升专业性工作能力。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篇11

一、通过“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反思中学习

每学期班级教育总结时,我们要求教师对教材中有难于把握或有困惑的问题都写在上面,以便在来年用“一课多研”的方法解决,即“一个内容,多人讲或一个内容一人多次讲”。我们把课后的研讨作为重点,使每个教师在讨论中,找到解決的办法和对策,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的学习。

如大班的《认识日历》,在三个平行班由三名老师来上,内容目标相同,但是教育效果各不相同。我们在讨论时,孙悦老师感触最深:“时间概念对幼儿来说较为抽象,尽管我在活动中,把各种日历、月历、年历都用上了,孩子们就是难以配合,但是丁丽老师将年历进行了拟人化——年妈妈有许多日娃娃,住在大小不一的月房子里,孩子们学习兴趣很高,还发现了闰月的问题,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以前我总是认为是孩子的问题,现在看来完全是我自己的责任,这样的教研活动太有说服力了,不用大家说,我自己脸就红了”。

分析评价:“一课多研”比以前由指定教师承担的观摩课和示范课更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过去“能力强的教师机会多,能力差的教师远远躲”,现在教师在相互的学习中,激发了潜在的能力,加强自身学习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别人的事变成自己的事。后来孙悦老师在《认识时钟》的教育活动中,把分针、时针形象化,小白兔与小乌龟赛跑,孩子们学起来饶有兴趣,老师不仅体验到了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在“一课多研”中学会了寻找差距,学会了反思,找到了教师人人学习的动力。

二、通过专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在反思中研究

如果说:“一课多研”是展开教师互相之间的学习竞赛,那“专题研讨”就是体现了班与班之间进行的竞赛,如五大领域或薄弱学科方面的研讨,充分发挥了各班级教师之间的合作力量。

如我们搞的区域活动研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活动,但是由于孩子们多,需要准备的半成品、材料也多,孩子们精力较分散。所以,幼儿园里常常是有参观的、检查的,才组织孩子们玩,平常就放在玩具柜里或收起来。

案例一:大一班在开展了丰富的区域活动,孩子们见有客人来,就 “人来疯”,一会玩这,一会玩那,气的老师顾这顾不了那。大二班的孩子们在玩娃娃市场,孩子们细声细语买卖着东西,悄然无声,没有真正投入,有点闷。

“针对区域活动难组织”这一专题,我们进行了讨论分析:大一班乱的原因是不经常玩,孩子们什么都想玩玩。大二班闷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体验,像做“秀”。另外还有材料不足孩子多,不容易组织,使得有的活动玩一次就够了,孩子不能长久保持兴趣的问题。

解决对策:

1.针对孩子多,每月少开几个区域,材料让孩子们平时多收集,分梯次分阶段进行。

2.开放的时间长一些,开设的区域从幼儿意愿出发,尊重幼儿选择。

3.多开发适合幼儿的本土资源材料。

对策的实施改变了区域活动质量,大一、大二班在区域活动中有了新举措,收到了好效果。

案例一:大一班,在美术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开设以美术为基础内容的各种活动,活动内容由易到难,纸屑粘贴、彩沙拼图等精彩纷呈,孩子们井然有序,活而不乱,津津乐道。

大二班,以编织蜡染为基本材料,进行纸编、草编、线编各种简单有趣的蜡染技术,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发展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幼儿玩的乐此不疲。

分析评价:这两班的活动,既丰富又突出了特色,引起全体教师的关注。区域活动内容要围绕班级的课题研究或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对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要不断加深难度。以大一班为例面面俱到,华而不实的区域活动不能推进幼儿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教师从幼儿的能力出发,让所有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也在区域活动的组织探讨中找到了解决对策。

三、通过“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过去我园是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成立课题小组,然后根据自己的计划完成自己的子课题,也就是说写一篇“心得”或“经验”。现在我们由从教师中征集的问题入手提炼出急需解决的问题,拟定园本教研课题,由全体教师完成。

2004-2005年,我园提出“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的课题研究。各班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除了在音乐、美术的集体活动中下功夫,还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对孩子情趣的培养。大一班《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大二班《通过文学活动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大三班《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中班《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分别从这四个子课题开始研究,由于各班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有可操作性,教师研究起来有信心,课题研究较为顺畅。在2005年庆“六一”活动中,孩子们各个上阵,室内外到处是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孩子们编织、蜡染、粘贴精彩纷呈,舞蹈、歌声引人入胜,诗歌朗诵、讲故事绘声绘色。一时间,幼儿园里成了歌的海洋、画的世界。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分析评价:这样的课题研究,能够从教师的实际工作出发,既减轻了教师的为难情绪。也能使课题研究更深入更有价值,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策略 篇12

目前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问题:1.教研活动问题缺失;2教师沦为旁观者;3.活动评议流于形式;4.规模过于浩大;5.观摩活动无分析研讨。

我们针对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寻找科学有效的教研方式, 以求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幼儿园组织教研活动的策略如下:

一、幼儿园教研活动选题的策略

1. 教研活动选题必须具有真实性

宁可留下真实的遗憾, 不要追求虚假的完美。教育是一门科学, 需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神。教师不要为了追求完美的“现场”往幼儿身上“渗水分”。真实的活动情景才能反映出师幼互动过程, 真实的活动才能让研究者从中得到启迪。因为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都是难得的、可贵的, 它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不同的教和学的问题, 这些都是值得探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是观摩者最好的教研资源。通过对这样的现场进行的反思和研讨, 既启发了自己也启发了同伴, 既成长了自己也成长了同伴, 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案例:

研讨话题来自教学、真实可行。

1在《小老鼠和泡泡糖》活动最后幼儿对教师提问出现了四种不同答案, 教师会对答案做怎样的价值提升?

2《亲亲我》活动中, 教师在范唱过程中如何向幼儿进行情感传递?

2. 教研活动应具有鲜明的主题

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应有鲜明的主题, 才能使每一次教研都实现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而这个鲜明的主题应是来自于日常教师们在幼儿园课程领域的实施中普遍遇到的。

案例:

教研主题鲜明, 目的明确。

活动主题:宝宝的一天———托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的研究

活动目的:

针对托班游戏化课程研究中托班一日活动的安排的随意性及与小中大班的相同, 不适合此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 同时更加深入的完善游戏化课程内容的实施。

3. 教研活动应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教研组长在学年开始应有对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梳理出共性问题, 也可是日常教学管理中自己发现的共性问题, 制定教研计划。对每次教研活动应有预期的思考, 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如老师们提出“游戏后的讲评”、“自主活动后的讲评”等常常感到组织效果不理想,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了我们研讨的专题。于是, 我们有意通过多次活动再现此环节, 让老师透过活动反复研讨。最后老师们认为, 该环节在活动中不应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 而应该是根据活动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当时的情景, 灵活处理。有了这一层的认识后, 老师们又开始对不同的情景提出了不同的对策, 并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案例:

一次, 一位教师提出在试教过程中, 最感困惑的是教学活动提问的准确性, 于是在提前一周发布的教研活动的安排中, 我们出示了她的问题, 在观摩教学活动时, 有意安排几位老师分别记录她的提问及幼儿的反应, 尽管在后面的研讨过程中, 没有对课进行全面的评价, 由于问题的提前发布, 比较典型, 一些教师在参与研讨前, 对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进行了整理, 也有的老师阅读了相关的资料, 有备而来, 参与度有所增强, 研讨比较深入。

又如幼儿游戏活动中, 教师如何指导的问题, 我们曾让执教者与同伴重温现场———看录像, 当执教者看到自己操纵着幼儿的手与幼儿同伴玩“石头剪子布”时 (那是因为两位幼儿不分胜负时, 教师介入的行为) , 她惊奇地说:我怎么会这么做呢?由此, 我们看到老师的观念在转变, 老师的教学行为在转变, 更是看到老师的专业也在成长。

二、幼儿园教研活动组织的策略

1. 合作设计目标协作式

这种形式的教研是指某一个小组成员间密切协作, 完成一个教研目标。小组成员间是积极配合的, 既动脑、动口又动手;目标是较小而具体的, 可以是设计一个活动, 讨论一个案例, 或是解决教师教学中一个困惑的问题。它的特点是教师向教师发出邀请, 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 由教师主持, 同伴与同伴座谈、讨论或观摩等, 大家积极思维, 畅所欲言, 说自己的认识, 说自己的创意, 共同配合, 完成一个课件制作或解决一个问题等。所研讨的问题都是来自教师亲身实践中, 以教师熟悉的专业生活为原点, 共同探索未知的知识, 体验共同的创造。小组教师都可以成为主角, 人人成为主体, 呈现出和谐协作的专业氛围。

2. 智者引领亮点展示式

这种教研形式多是指富有鲜明精彩点的观摩教学活动, 也可以是活动研讨。在设计这种观摩教学活动时, 通常是教研小组与上课教师针对某个专题, 突出某几个亮点, 共同研制、设计。大家的共同研制, 一般要历经苦心智劳筋骨、共同创意、共同感到满意的设计过程, 然后再与更多的教师共同观摩、讨论。活动后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有意造就的和谐、温馨的气氛里, 让上课教师说“自己的上课故事”, 其他人饶有兴趣地聆听, 体验她讲的感受, 分享她的激动和快乐。一般来说, 这类活动教学亮点较多, 问题较少, 讨论主要说亮点, 问题不是不说, 另择其他形式。亮点展示实际上是教师专业的高层次体验, 与同伴讨论, 大家对上课教师的专业劳动进行赏识、肯定, 这是体验的又一次回放, 使大家的体验又达到一个高潮。智者引领亮点展示能培养教师的成就感, 使教师们产生幸福感, 从而获得职业信念。

3. 主动参与舞台主持式

这种教研形式是让教师以自己选定的教研问题, 亲自主持本次教研活动, 让教师走到教研的台前来。

现以一种具体的形式———“第一次约会”为例来介绍:本次主持教研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困惑, 选定题目, 或列好提纲, 以请柬的形式发给被邀请的教师, 应邀教师把自己的见解或所提供的资料依时间安排表发往主持人手里, 主持教师取出资料, 进行学习、掌握等整理后, 约定时间、地点主持研讨。这种形式的教研从迎合教师个体的需要出发, 吸引教师们参与进来, 研究问题, 研究材料, 都有研究行动, 都给予陈述机会, 解决问题不追求“标准答案”。内容就在实践的面上, 形式亲切灵活。大家在同伴的主持下, 平等对话, 体验专业生活, 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教师教研的自觉、主动参与, 使教研活动富有实效性, 幼儿园的教学研究风气也就更为浓厚。

4. 同课异构案例对比式

这种教研形式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或提供两个相同相近的案例, 激发并引导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 这样教师能够清晰地明辨一个理念或一种策略。为了能给大家创设一个宽松、亲切的心理环境, 使大家知无不言, 常见的具体形式例如有“我说案例”、“同课异构”等, 这些形式的特点是能引起教师的发言兴趣, 能让教师联系熟悉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和经验, 开拓教师的思路, 使大家都多多地受益。

5. 园际联动合作交流式

它是指两所幼儿园相互选派教师到对方幼儿园参加教研活动。我们利用总园、分园有利的资源, 以总园向分园发出邀请, 内容依据双方实际需要协商而定, 一方教师应邀前来主持。不同思维的教师、不同幼儿园、不同的地域风格的教学, 易使教师开阔视野, 打开思路。它在特点上仍然是易学好用, 追求实效。虽然是外来幼儿园的教师, 但仍然是来自一线的实践或共同面临的挑战, 是教师所需要的内容。外园教师的“独特性”, 教学的独特“风味”, 可使本园教师耳目一新。中国有一句大家都认可的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就是说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好, 别人在做的事自己也要做。请进来的教师能做好, 本园的教师就容易被调动被激发。随着这样有实用价值的教研活动的常态化, 不仅可以相互促进教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而且还增加了大家的友谊, 促进共同发展。

三、教研活动讨论的组织策略

教研组长要善于动脑筋, 改变教研活动的一成不变性, 讨论方式的多样性, 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如果每次讨论的形式都很单一, 教师难免会厌倦, 失去兴趣和参与热情。讨论的方式有很多种, 教师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境, 研究并灵活选用最为有效的讨论方式。

1. 任务分工式讨论

各个小组内再进行任务分工, 在各自完成自己分得的任务后, 再进行集体讨论, 这样可以使每个人的责任更加明确, 机会更多。

2. 滚雪球递进式讨论

先两个人讨论, 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增加为三个人、四个人……的讨论形式, 使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充。

3. 书写反思式讨论

不一定上来就用语言交流, 可以要求教师把想要发表的意见写下来, 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避免了讨论时表面热闹, 却没有实质性进展的状况。

4. 小组协作式讨论

每组根据教研活动讨论题, 小组设计图示, 专人做记录, 专人做小组交流发言,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要表达自己的看法。讨论的方法还有案例式讨论、问答式讨论、智力拼图式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形式, 可以灵活采用, 以达到讨论的最优效果。

上一篇:新颖感动的作文素材下一篇:带有鸡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