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表(精选8篇)
汇
报
根据《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漳县武阳东街小学等十家单位开展机构编制督查的通知》(漳编办发〔2018〕14号)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研究部署,按照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全面对我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机构沿革情况
漳县四族小学位于甘肃省漳县四族乡四族村二社69号,于1998年和四族中学分校后迁于此处,是一所县直六年制小学,服务区包括四族、牙下、魏下、立桥里、代家沟五个自然村。
2、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根据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重新核定漳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漳编发〔2017〕30号)文件,核定我校编制42名。现实有在册教师40人,其中:代课教师3人。专业技术人员37人(县幼儿园培训2人),占编人员29人,不占编8人。
二、职责履行情况
我校主要职责: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相关工作
通过自查,在履行上述工作职责过程中,职责落实到位,规范履行工作职责。一是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坚持依法办事;二是加强工作纪律,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三是围绕我校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全面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定。
三、机构编制管理情况
(一)机构设置规范。我校已按规定程序呈报机构设立,不存在越级上报请示的现象;不存在或发生过擅自设立、撤销、机构,不存在擅自变更机构名称、附加名称、规格、隶属关系等情况。
(二)人员编制管理规范。按规定程序呈报人员编制,部门在计划安排调整或招录人员时已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编制空编情况;按规定使用《机构编制管理手册》等规范性表册办理日常机构编制业务;不存在擅自改变人员编制使用范围;未发生过擅自超过核定的人员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和擅自超规格情况;人员编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范围。
(三)机构编制其他方面管理规范。明确领导分管机构编制工作,设有专人负责机构编制的具体工作,相关人员能熟悉机构编制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及其相关具体工作;不存在变相成立内设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不存在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同意擅自下发涉及机构编制文件的现象;对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及统计数据不存在隐瞒、谎报、拒报的情况;按规范建立本部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和档案台账。
四、存在问题
1、因我校业务职能多,但我校现在不占编人员太多,对单位管理影响较大。
2、工作人员紧张,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事关发展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难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在央视、上海、沈阳三场大火之后, 公安部相继出台了“46号文”和“65号文”, 随即出现了关于外保温系统的材料、设计、施工、验收、检测等各种标准与这两个文件之间的矛盾, 特别是与“65号文”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吉林省也不例外。
吉林省外保温的主要做法
从1991年起, 吉林省就开展了关于节能墙体的构造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并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实践, 推出了以EPS外墙外保温系统为代表的多种节能墙体构造, 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这些节能墙体构造主要是夹心保温、单一材料节能外墙, 也就是自保温墙体, 还有就是外保温系统。
在吉林省最广泛应用的是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外墙外保温系统当中, EPS薄抹灰外保温系统, 占了85%以上, 其次是挤塑板和聚氨酯硬泡外保温。
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自1991年到今年20年间, 外保温系统的民用建筑就达6000万平方米以上, 其中80%以上是居住建筑。2010年吉林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也就是我省的“暖房子”工程, 2010年的面积是980万平方米, 今年要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 全部都要采用EPS薄抹灰系统。吉林省的“暖房子”工程, 受到了中央的表彰,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有报道, 所以今年吉林省的“暖房子”工程,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由于EPS板外墙外保温技术起步是最早的, 在技术上也是最成熟, 应用也最广泛。而且国家也已经颁布了关于EPS外保温薄抹灰系统的技术标准, 吉林省也出台了相关的技术规程, 而且还有外保温的图集, 我们吉林省的外墙外保温图集还获得了行业优秀设计的二等奖。所以EPS外保温是我们吉林省最为主要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吉林省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的编制情况
规程编制的背景近几年火灾频发, 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 火势蔓延快, 人员疏散困难, 扑救难度大, 造成的损失及“后果”严重。央视火灾以后, 全社会对火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于现行的防火规范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没有具体要求, 为此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9月25日联合发布了“公通字[2009]46号”《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由于“46号文”只是一个文件, 而不是技术标准, 不能用来指导具体的工程实践, 因此, 北京、陕西、浙江、辽宁等省市相继组织编制《民用建筑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吉林省政府为了更好地执行“46号文”, 于2010年6月4日由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处组织消防、设计、施工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召开“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技术措施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尽快编制吉林省的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以指导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0年6月8日下发《关于组织编制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民用建筑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的通知》 (吉建设[2010]17号) 文, 委托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编单位, 并成立编制组。编制工作历时两个月完成, 于2010年8月19日发布, 2010年9月1日实行。吉林省《民用建筑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DB22/T496-2010是全国第一个出台的关于外保温防火的地方标准。
本规程的特点本规程的主要依据是“46号文”, 并参考了北京、陕西、浙江等省市编制《民用建筑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本规程是一个贴近实际, 可操作性很强的标准。
本规程在外墙外保温防火设计中, 在“46号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与A级等效的外保温工程防火构造要求, 即:当设置防火隔离带有困难时, 外墙外保温应采取无空腔构造、加厚防火保护层、防火分仓等措施。可解决因设置防火隔离带对外墙外保温系统整体性和耐久性、耐候性的影响, 以避免产生强度、吸水性、开裂、结露等问题。同时在附录中提供多种与A级等效的构造作法。
规程根据热固型保温材料和热塑型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不同, 在建筑外保温领域中的适用范围作了不同的规定。
特别提出了关于加气混凝土等保温砌块外墙的防火设计。加气混凝土砌块为无机不燃材料, 耐火极限较高, 保温性能较好。在吉林省这个严寒地区, 采用保温砂浆砌筑的厚度在350~400mm的B05级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 即可满足吉林省公建节能50%和居住建筑节能65%的要求。加气混凝土砌块与保温浆料相结合, 即可提高保温性能, 又可起到防水、防开裂、防透风, 找平等作用, 是很好的即保温又防火的墙体构造, 因此, 可以用于任意高度的民用建筑和幕墙建筑。为保证在混凝土梁、柱等热桥部位不产生结露等热桥问题, 本规程还提出了相应的保温措施和构造作法。
本规程在施工防火中对材料防火性能、材料堆放、施工准备、施工防火要点、成品防火保护、监理单位工地检查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本规程还对防火安全验收也作出了规定。
在附录中提供了防火隔离带的具体作法和要求。
执行情况和现状
“46号文”的出台, 使整个建筑业对外墙外保温的防火重视程度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很茫然, 因为对A级保温材料的种类、A级保温材料的外保温技术、施工验收及防火隔离带的作法等, 一无标准、二无实践经验, 无标准可循。
吉林省《民用建筑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DB22/T496-2010发布后,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分别组织全省设计、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进行了近20次的宣贯, 不仅提高了大家对外保温工程防火意义的认识, 也明确了具体的作法。对外保温工程的防火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公安部消防总局“65号文”出台后, 本规程的执行遇到了问题, 很多设计、施工单位、开发商、还有审图监理单位纷纷打电话咨询。我有的时候一个上午就能接到40多个咨询电话, 忙得不亦乐乎, 一个上午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就忙着接电话了。
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只是原文转发, 没有做任何解释, 消防部门对没有执行“65号文”不发消防设计审查合格证, 使工程不能正常地进行验收, 对原已审查合格的, 采用可燃类保温材料的项目, 全部要求改为A级的保温料, 使在建的工程外墙外保温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
吉林省今年的2000万平方米的“暖房子”工程同样受到了冲击, 因为暖房子的工程任务和计划都已经确定了, 是必须要完成的。而且我们还出台了暖房子工程技术导则, 暖房子的资金也已经限定, 如果要是采用价格很高的A级保温材料, 这个任务就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吉林省建设厅组织包括消防部门在内的有关专家进行了论证。在这个论证会之前, 我们对B1级保温材料的粘贴方式进行了火灾实验, 即采用满粘、贴砌、点框粘和点粘B1级EPS板, 表面为薄抹灰系统, 看这几种的粘贴方式在火灾的情况下, 有什么不同。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 对于薄抹灰系统来说无论哪一种粘贴方式, 贴砌或满粘、点框粘或点粘, 它的火灾情况是一样的, 即实验结果是一样的。所以依据这个实验结果, 专家们一致认为暖房子工程和保障性住房的外墙外保温, 可以采用点粘B1级EPS板薄抹灰系统, 施工验收依然执行我们省的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目前暖房子工程已经正常开始运行了, 苯板全部要求采用B1级。
几点建议
1、应尽快编制、发布外保温工程防火各种国家标准, 以取代“65号文”, 如材料标准、外保温系统标准、大型火灾实验方法标准、保温系统安全防火性能评测标准、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及火灾性能界定标准、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等。
2、各地方应根据新的国家标准编制或修编各地方的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 使建筑设计、施工及验收有章可循, 并引导保温材料的正常生产和发展, 真正落实外保温工程的防火工作。
3、在探讨“外墙外保温与建筑防火”这个命题时应明确区分施工阶段与建筑物使用阶段的防火问题, 因大量外保温工程的火灾都是发生在施工阶段, 故应重点加强施工阶段的防火安全。
4、应区分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燃烧性能。
大量防火试验证明, 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采用合理的防火构造措施, 可提高采用B1或B2级保温材料的外保温系统的燃烧性能。例如采用无空腔构造、防火分仓、加厚防火保护层等构造措施。
5、应积极推广使用B1级、限制使用B2级保温材料, 这样可降低保温材料在施工环节的可点燃性, 防止因电焊火花引燃保温材料而造成火灾。
6、新标准的编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我们急切地希望在新标准出台之前, 国家对可以采用B1级保温材料, 或者是与A级等效的保温系统, 能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样我们今年的外保温工程就可以正常地进行了。要不然东北地区施工期特别短, 我们的施工期是从4月份到11月的中旬。而在7月份就进入雨季, 雨季做外保温工程是很困难的, 做外保温工程最好的季节就是5月、6月、8月、9月, 因此时间很短。
7、应积极推广最成熟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及技术, 如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并限制非成熟系统及材料的应用范围。
8、当新的外保温工程防火标准发布后, 应加强标准的宣贯和监督执行, 并从地方建设主管及设计部门开始。
关键词:反垄断;执行机构;比较
1国外的执法机构设置
纵观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执行机构设置,可以将反垄断执行机构体系分为四种模式“(1)法院与行政主管机关并存的法院主导型;(2)两个行政主管机关并存的行政主导型;(3)国会制约下的专门化单一机关型;(4)转轨经济的行政主导型。”
1.1美国
美国是法院与行政主管机关并存的法院主导体制的国家。反托拉斯主要执法权赋予了司法部反托拉斯局(AD)、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州政府,同时私人也可以提起三部损害赔偿。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反托拉期局以及州政府的执法被称为公共执法。而私人在认为其受到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侵害时,可以向联邦法院提起私人诉讼,这也是美国独有的反托拉斯程序。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共同承担《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的执法职责,实行的是双轨制执法制度。
反托拉斯司的职责是执行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它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并对联邦反托拉斯法的刑事规定享有专属的起诉权。反托拉斯司在调查托拉期案件时享有广泛的调查权力。它不仅可以要求当事人、证人提供有关资料、证据,而且有权向有关当事人签发“民事调查令”,并由法院协助执行,还经常与联邦调查局或其他机构合作,以取得有力证据;经法院许可,它还可对经营者进行搜查,采取监听等措施。但反托拉斯司只是一个起诉机关,没有裁决的职能,无权作出具体的处罚决定。
联邦贸易委员会内部设立了三个主要职能部门:竞争局、经济局和消费者保护局。竞争局主要职责是通过收集情报对商业和贸易领域中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行政干预为消费者寻求民事救济。经济局负责调查,并为联邦贸易委员会经济方面的活动提供咨询。消费者保护局主要职责是保护消费者免遭不正当的或欺骗性的行为或损害。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制止商业或贸易领域的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联邦贸易委员会除行使行政权外,还享有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行政权主要包括:对不正当竞争及欺诈行为发布禁令的权力、广泛的调查权、询问权、与违法行为人签署“同意令”、行政指导权等。准立法权,即享有国会授权的制定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的行政规则和命令的权力。准司法权,即对具体的违法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权力,又称行政裁判权。联邦委员会在反对贸易限制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执法过程中,“它是作为一个只能宣布自己裁决的准司法机构来行使职权的”。一旦提出指控,行政法官就会处理这个案件并听取必要的陈述和审阅有关文件,然后宣布初步的裁决。
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以及州政府的执法称为公共执法,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我国的行政执法,例如司法部可以提起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但没有作出处罚决定的权力,而联邦贸易委员会享有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力,同时又有裁决反托拉斯案件的权力。在某种程序上,它代表了一种复合的、补充性的执法体制,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合并执法程序是对司法部同类权力的一个补充。
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职责划分:反托拉斯是由联邦贸易委员会与司法部共同承担经济管制制度实施职责的独有领域,联邦贸易委员会与司法部共同承担克莱顿法的执法职责,实行的是双轨执法的制度,因此,两家执行机关的职责是交叉的,实际上都可以对同类的托拉斯行为执行。
虽然这两个机构经过长期的磨合并通过内部协调机构可以很好地解决执法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相互扯皮的问题。尽管如此,对于两个机构之间职责界限的模糊性,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
1.2德国
德国是两个行政主管机关并存的行政主导体制的典型,德国反限制竞争法将反垄断执行机关统称为“卡特尔当局,包括联邦卡特尔局、联邦经济部、州卡特尔局和反垄断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联邦高级机关,隶属于经济部”。经济部也是独立的联邦机关,隶属于联邦经济部,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包括反垄断政策在内的竞争政策。州卡特尔局隶属于州政府,负责州内卡特尔事务。反垄断委员会是独立的咨询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德国企业的集中化发展以及企业合并的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评估报告通常能够影响卡特尔法的具体执行,而且还能够影响到联邦经济部的决策。联邦卡特尔局有如下权限:批准结构危机卡特尔、出口卡特尔、进口卡特尔;监督对出版物的价格约束是否受到滥用;对企业合并进行监督;当限制竞争行为、歧视行为、竞争规则等影响市场的后果越过了一个州的领域时,联邦卡特尔局行使其职权,对德意志联邦铁路和邮政行使其职权。
联邦经济部:联邦经济部可就依反限制竞争法应作出或不应作出处分向联邦卡特尔局作一般性指示,但应将这些指示在联邦公报上公布,以防止乱加干涉,增加透明度。联邦经济部部长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批准已被禁止的卡特尔或合并。
德国反垄断执法体系在特定情况下卡特尔局和经济部长可共同执行反垄断法,这是德国反垄断执法的重要特点。其特点是便于灵活协调经济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缺点是容易出现权力交叉冲突。2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
在设置的类型上,有的国家或地区由一个机关作为反垄断执法机构,如日本的公平交易委员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平交易委员会。
有的国家则实行双轨执法制度,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机关作为反垄断法执行机构,如德国的联邦卡特尔局和垄断委员会,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反托拉斯局。
这两种体制各有所长,单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便于反垄断权力集中,处理问题程序简便,效果迅速,而设置多个反垄断执法机构便于扩大反垄断执法的活动范围和权限,加强反垄断执法力度。
在设置的级次上,一般只设中央、地方两级,如美国、德国、俄罗斯的联邦和州反垄断两级体制。与只设全国性执行机构相比,两级机构可适当分散工作量,减少案件积压,提高办案效率。另一方面,与按行政级别层层设置机构相比,两级机构设置则既可以使反垄断的裁量权适当集中,且大多派出机构职能处于相对超脱的地位,不会受到地方政府的人为干预。
3对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启示
反垄断法的目的是维护自由、保护竞争,它是竞争政策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国家要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根本手段,这个国家就得反垄断,就得制定反垄断法,就得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和自由的竞争环境,而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反垄断执行机构设置的有效性。通过上述有关反垄断体制设置的比较,可以看出在确立反垄断执行机构
及其职权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司法与行政的相互制衡性、反垄断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反垄断机构运行的高效性和协调性、人员组成的专家性等这些国际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
总之,各国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设置上的做法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各国的不同做法是在各自制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决策者政策选择的结果。因此,中国在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时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移植。
3.1机构法定,运转规范
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都是由反垄断直接规定的,虽然各国有所差异,但都直接在反垄断中确立了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法律地位、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职权和保障等组织制度。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一条规定,联邦贸易委员会由五名委员组成,任期第一届为3至7年,由总统决定,继后任期均为7年,任职程序由参议院推荐和批准由总统任命,且总统从5名委员中指定1名为委员会主席,并对免职条件做了规定。第二条则对委员会的内部人员构成及薪金、委员会的费用进行了规定等。其组织机构由3局5室及地方区办事处或站构成。此后,这些通过专门法律创制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模式,无一例外地为建立和完善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国家所效仿,以保障该国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日本的《独占禁止法》对公平交易委员会的决议方法、人事管理、组织结构、职权行使程序,诉讼及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做了严格的规定,确保公平交易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和执法公正。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第二编专门规定了“联邦卡特尔局”,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第四章专门规定了“公平交易委员会”,俄罗斯《关于竞争和在商品市场中限制垄断活动的法律》总则第三条反垄断机构和第四章韩国《规则垄断与公平交易法》,第九章均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管辖事务、构成、委员的任期、身份保障等做出明确规定。执法机构设置法定化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机构设置的随意性,使执法机构的地位、组织结构和动作程序一步到位,充分适应查处垄断行为的特殊性的要求,使其不会受到政府或任何其他强制机构等干预,能够保证执行机构的超然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反垄断法切实、公正地实行。
3.2精干效能,权威独立
纵观各国的反垄断法,虽然机构设置做法不一致,但在体现精干效能上却是一致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职能的宏观性、高层次性决定了这种机构设置就不像一般行策机关那样完全按现有的政府层级从上至下层设立,而一般集中在中央一级或中央和地方两级。为加强执法机构执法的权威性,保障社会经济的公平竞争,都赋予反垄断执法机构以广泛的职权。如美、日等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也都具有相当独立的行政权。可见,虽然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拥有的权力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注重对具体的执法手段作出强有力的规定,权力涉及到制定规章、调查、查询、采用强制措施、受理、审查、决定、处罚、刑事责任专属告发等方面。正由于执法机构拥有这样广泛的职权,才使得反垄断法在国外特别突出而成为经济法的核心。同时,各国或地区也认识到,反垄断执法机构执法活动的高度独立性是确保其执法公正和有效的关键,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为保证其独立性不遗余力。一方面要确保反垄断执法机构不受行政权力的制约;另一方面都在法律中明确对反垄断执法人员规定了从业禁止条款,防止反垄断执法人员被利益集团所控制。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隶属总统,委员经参议院推荐和批准,由总统任命,但只对国会负责,不受总统监督。日本的公正交易委员会虽隶属内阁总理大臣,但委员须经议会同意任命。而德国的联邦卡特尔局虽隶属于联邦经济部长,但法律赋予其相对独立性,即对具体卡特尔案件有独立的竞争机构。即是说,联邦卡特尔局如同一个法院,可以独立地且不受外界影响地对卡特尔案件作出裁决,这些裁决是在决议处作出的,决议处于类似于法院的法庭,不管是经济部长还是其他人都不能对具体案件发出指令。
1、建立传染病报告及消毒隔离制度:(有无不全)
2、门诊日志,门诊日志登记项目完整:(是否)
3、传染病登记本及报告卡:(有无)
4、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符合规定(是否)
5、传染病救治专业队伍(有无)
6、对传染病人、疑似病人的隔离观察设施(有无)
7、传染病病人的病历记录、保存、移交规范(是否)
8、按规定对传染病病人进行转诊(是否)
9、对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是否)
10、流动水设施:(有无),石英紫外线灯:(有无)医用高压锅(有无),开展化学监测(是否),生物监测(是否)
11、消毒记录:(有无),记录项目(日期、品种、数量、操作者)齐全(是否)
12、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处理:消毒、毁形、直接丢弃、焚烧、其它消毒毁形记录:(有无)。
13、注射(输液)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用一消毒:(是否)。
14、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是否)。
15、如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具则消毒方法为:(煮沸、高压、其它)。
一、2010年度立案执行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为100件,其中征收社会抚养费47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25件,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4件,征收社会保险费14件,共执结91件,执结率为91%。2011年度立案执行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为46件,其中征收社会抚养费30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11件,药品监督管理处罚4件,水务保护处罚1件,共执结39件,执结率为84.78%。2009年受理一件司法强制拆迁执行案件。
二、执行一般的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申请期限问题。《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由此可见,在法定的起诉期限内相对人不起诉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义务的,起诉期限届满后,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一般以《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相对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三个月期限届满开始计算,在起诉期限届满后行政机关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此时,《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六十日的复议期限一般也已经届满,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应在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在理论和实 1
务中都无争议。但是,非诉行政执行主体具体何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才能更好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利益,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申请执行的时间是否可以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并将相关的处罚(处理)决定书送达被执行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不论被执行人在复议期间或起诉期间是否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都不影响申请执行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都是值得商榷的。
2、财产保全问题。为了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落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被执行人逃避执行义务。《解释》第九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有充分理由认为被执行人可能逃避执行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者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基于对行政机关及确权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实践的考察,行政机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从行政机关立案调查到做出行政处罚(处理)决定前,如确有证据认为被处罚(处理)人将有可能逃避执行的,行政机关即可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手段,切实保障将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而对于确权人,如确有证据认为被处罚(处理)人将有可能逃避执行的,确权人只有在提供了担保的情况下,才能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而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手段,切实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顺利实现。但是,这两种主体申请保全的条件应当不同,权利人申请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在执行错误而给被执行人造成损失时,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没有关于行政机关申请
财产保全时应当提供财产担保的规定。法院依行政机关的申请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保全后,认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具有可执行性,而给被执行人造成损失的,应由行政机关对其过错负行政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当对财产保全的申请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作出是否予以财产保全的裁定。
三、执行行政政拆迁案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1、案件审理和执行的难度大。多数拆迁案件事关城市建设与社会的稳定,拆迁涉及面广,人数众多,此类案件越来越被社会关注,法院审理和执行面临较大的压力。房屋拆迁案件涉及老百姓的生存居住问题,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利益难以平衡,矛盾纠纷突出。拆迁案件强制执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物力、财力,牵一发动全身,执行难度大,同时对全院其他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虽然每次强制执行前,我们都做了大量的教育疏导、矛盾排查、预案制定等工作,但每次执行过程中,就担心百密一疏,矛盾激化,面临的压力相当大。
2、法院协调工作的难度大。进入司法程序的拆迁案件一般都是社会矛盾较大、较易激化的案件,法院在审理执行过程中,要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做过细的协调工作,以平衡双方的利益。但法院在审理中所处的居中裁判的地位、在执行中所处的强制执行者的地位以及法院所承担的维护社会稳定职责等方面决定了法院协调工作的难度较大,一方面要考虑被拆迁人的利益,防止矛
盾激化,要求拆迁方作出必要的让步,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维护裁决的严肃性和同类地区补偿的平衡性等,做好被拆迁户的说服教育疏导工作,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把握好一个度,确实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拆迁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拆迁人、被拆迁人三方行政、民事法律关系纵横交叉,行政机关行政职权的行使、拆迁人商业利益的实现、被拆迁人的财产权益及对政府的合理依赖的保护之间相互博弈,如何在这种动态冲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也确实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房屋拆迁纠纷与其它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大多数被拆迁户都属于中低收入阶层,就业压力又比较大,社会又处于各种矛盾的凸现期。拆迁后安置的经济适用房、二手房、廉租房等供应不足,社会救济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到位。因此,某些被拆迁人成为“钉子户”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被拆迁人与社会方方面面的矛盾会随着法院的司法强拆而集中转化为被拆迁人与法院之间的矛盾,甚至会转化为与法院的激烈冲突。
四、执行行政执行案件的机构、人员情况
本院的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立案、执行工作都是由行政庭负责,审判人员为1名审判员,2名助理审判员,1名书记员。
五、对行政执行案件的建议:
1、建立行政机关协助法院执行的联动机制。行政机关就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审查后准予执行,而后行政机关应协助法院做好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协助执行可采取行政机关负责实施和参与实施两种方式。对于不需要采取司法强制措施的罚款类、征收社会扶养费类、有关收费类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行政机关应在法院指导下负责实施执行;对于需要采取司法强制措施的对被执行人责令拆除违法建设或构筑物类、对被执行人责令停产停业停学类、不动产没收类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行政机关应在法院组织下参与实施执行。
2、完善法院非诉行政执行程序和工作机制。如何积极稳妥地执行好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既使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有效执行,又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完善法院非诉行政执行程序和工作机制是重要一环。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申请条件、立案受理条件、司法审查标准和方式,引入调查询问程序和听证程序、先予执行制度,建立执行中的协调制度,完善结案方式,规定执行准予执行裁定的程序和对不准予执行裁定的救济权利等都是当务之急。
3、为非诉行政执行工作夯实内部保障、营造外部环境。法院应强化行政审判及非诉行政执行队伍建设和物质保障,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充足,装备优化。同时,法院要加强与行政机关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与被执行人的沟通疏导,并大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为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利、有效地完成非诉行政执行工作。
4、行政机关要规范自身行政行为。解决非诉行政执行难问题,很大程度上还要看行政机关能否切实规范行政行为,使行政行为既合法、又合理、还及时,从而使行政执法行为树立坚实权威,使行政机关自身获取广泛公信,使行政执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从源头上减轻非诉行政执行的重重压力。定期召开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联席会议,邀请法院、政府法制机构、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人大代表等参加,就法院在非诉行政执行工作中发现的行政机关执法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行政机关应改变非诉行政执行是法院一家唱“独角戏”的认识误区,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和联系,为法院非诉行政执行提供必要和有效的人力、物力支持,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共同努力降低非诉执行案件的执行难度。
5、对于行政政拆迁案件,应该就新《拆迁条例》制定符合自己管辖范围的实施细则。对此,我院制定了《昌江区人民法院关于为保障昌江“小区向大区”转变,提供优良司法环境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昌江区人民法院关于昌江区城市建设被征收房屋执行程序的意见》两份关于行政拆迁的实施细则。
***人民法院行政庭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贯彻实施,更好地维护妇女权益,提高我县妇女整体素质,构建和谐金沙。根据****《关于对全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的通知》精神,3月29至4月1日,由县人大法工委牵头组织妇联、工会、政法部门、计生局、人劳局等单位领导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县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保障妇女政治权利、劳动权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等方面情况。
执法检查组检查了城关镇、岩孔镇、回沙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乡镇和单位,听取了相关乡镇及县妇联、县总工会、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公安局关于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情况汇报,对我县《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就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作取得的成效 《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其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政府将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纳入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各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形成了“尊重妇女、爱护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社会环境。
从检查的情况看,妇女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以及人身权益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妇女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提高。
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的要求,加大妇女干部培训和选拔力度,妇女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程度显著提高。全县有副县级以上女领导干部 人;全县共有女公务员 人,村支两委中,女党员 人。
(二)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和人身权利得到较好维护。一是针对妇女自身维权能力不强的情况,完善了“维权联席会议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特邀陪审员制度”建立了保护妇女权益维权窗口。县妇联接待来信来访妇女 人次,及时协调处理 起,帮助受害妇女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起。
二、依法审理涉及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案件 件,占劳动争议案件的 %。依法保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三是切实保护女性违法犯罪人员的合法权益。县公安局对怀孕或正在哺乳违法犯罪妇女实行零羁押制度,同时按照情、理、法相结合的原则对参与一般违法犯罪的女性,罪行不重并不致发生新的社会危害的,基本予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尽量减少对妇女的羁押。
(三)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经济、受教育权利得到维护。一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劳动就业观。妇女普遍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多数企事业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基本消除性别歧视。年来,针对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举办了厨师、电脑、驾驶等专业技术培训 人,占 %。我县共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人,其中女性目前是 人,已经就业的 人,其中女性 人 年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招考了 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其中女性 人,占总人娄的 %。二是不断完善妇女社会保障体系。截止 年度以来,我县共有 人享受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其中女性 人,点总人数的 %,年我县启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共有 位职工参保,其中参保的女职工有 人,占参保人娄的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年我县首先启动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参保女职工共 人,占参保人数的 %。今年 月,全县企业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 %,设立了女职工劳动保护机制的企业占 %。三是保障妇女和女性儿童受教育权利,提升妇女综合素质。适龄女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 %。在农村全面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受训妇女达 万人,多数妇女掌握了 门以上实用技术。在城镇,广大妇女踊跃参与各种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进步。目前,我县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等观念逐步深入,民主、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逐步建立,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多数妇女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人身、家庭、财产权益。
我县共列入管理的用人单位有 户,其中女职工 人,全部都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都实行了同工同酬。在这次检查中,所有企业都按照国家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有关女职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截止 有 月 日,全县无侵害女职工权益的现象。
(四)真情开展关爱行动,关注弱势女性群体。
一是把救助“失学女童”和关爱“贫困母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确立“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项目救助为主要载体、以贫困母亲增收为最终目的”的贫困母亲救助行动指导思想,采
取资金、物资、项目、就业、医疗、信息等救助措施开展行动,全年共给予资金救助 万余元,大米、衣物合计 万元,医疗救助、精神安慰、就业、科技、法律等知识培训 余人。二是真情关爱苦难女性。县妇联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给与苦难女性尽可能的帮助,真正成为了广大妇女的“娘家人”。
二、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作中的不足
对照法律法规,我县在保障妇女政治权利、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等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一)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力度和层次仍需提高。主要表现为:妇女参政议政的层次偏低,女领导干部中副职多、虚职多、“议政”的多;妇女参政议政的领域偏窄,加上多数妇女自身参政意识不强,造成妇女在管理社会事务的力度不强。
(二)妇女人身权利、财产婚姻家庭、劳动权利等维权认识仍需提高。
在婚姻家庭财产权利方面,近年来,离婚案件不断增多,在财产分割时,多数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在执行照顾无过错方原则等方面,又存在司法取证难度大的问题,不利于有效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在维护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方面,由于部分私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由于大多数女职工自身法律素质不强和维权意识淡薄,加上就业压力大,造成妇女在怀孕期间或自愿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或采用自动放弃依法应有的权利这种权力来求得保留工作权利。
(三)维护妇女权益的保障机制仍需加强。
在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方面:一是平等协商机制难以建立。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有的还没有成立工会或妇女组织,即便成立了,工会或妇女组织与企业行政的地位仍难以平等。二是部分劳动者群体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一方面私营企业不愿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另一方面相应的监管机制尚位完全落实。三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内容不规范,造成女职工维权难度大,合同履约率低。在其他方面:一是家庭暴力依然存在。妇女上访的案件中,家庭暴力约占80%,而法律对家庭暴力中的受害妇女往往表现为无能为力,施暴人没有受到法律严惩,也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二是卖淫嫖娼、拐卖妇女等社会丑恶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三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保障体系仍需扩大和完善。企业为职工交纳社会保险的责任必须强化,困难企业交纳办法、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流动人员的交纳办法亟待解决。
三、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作中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实现法律赋予妇女的各项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构建和谐金沙,特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力度,创新宣传载体,提高宣传实效,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妇女、倡导男女平等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完善妇女维权机制,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妇女平等发展,推进社会公平公正,在实现性别和谐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党政要高度重视,要把保护妇女权益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各有
关部门要忠实的履行职责,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参与。三是切实解决好妇女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等问题。
(二)加大维权力度,营造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一是政治上公正平等。应切实加强公正平等的选拔任用机制,真正做到男女平等、一视同仁。二是就业和工作平等。在招工和录用工作人员时,要落实男女平等就业和同工同酬政策,同时加大妇女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她们的技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并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职工享受“四期”的特殊权益,解决就业妇女的后顾之忧。三是家庭平等。应根据妇女就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和谐家庭”、“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建立健全基层反家庭暴力工作网络,加强对家庭暴力的监测,提高对家庭暴力的干预介入率,及时解决家庭暴力的持续和升级。有关部门还应针对家庭暴力的特点,探索完善报警、询问、取证等办案程序,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作出处理。
(三)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妇女事业的健康向前发展。要通过培训,增强妇女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意识,培养妇女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不断提高妇女自身素质。一是政治上要关心。要加大妇女干部的培训和使用力度。要重视女干部的培训工作,积极为她们创造增长才干的机会,使妇女政治权利的保障与当前的经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二是工作上要支持。要放手大胆使用妇女同志,让妇女同志在工作中发挥才能,增长才
干,真正做到“有为有位”。三是事业上的发展。要建立健全妇女工作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同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从事妇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力推动妇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在于采掘工作面。统计资料表明, 煤矿发生的事故大多数出现在采掘工作面。究其原因, 除了特殊的作业环境、不利的安全条件及作业人员的违章外, 还与作业规程不规范、内容不完善、技术措施针对性差、执行规程不利、不能正确指导现场施工密切相关。因此, 要解决煤矿事故多发, 除了强化煤矿安全法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大力推进煤矿瓦斯治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小煤矿问题、强化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升煤矿安全科技水平、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煤矿职业危害监察等措施外, 还要推进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制定好采掘作业规程是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掘进工作面作业是采煤生产的重要环节, 必须编制掘进工作面规程, 使掘进作业按规程进行。编制内容主要包括:编制的一般要求,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巷道贯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预防煤与瓦斯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等等。
1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编制的要求和方法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 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第一, 煤矿安全生产法规的有关规定。如《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 以及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定等有关条文。
第二, 已批准的有关设计 (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 文件、资料。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按采区设计要求编制, 已批准的采区设计是编制作业规程的主要依据。通过采区设计重点了解采区地质、采区参数、巷道布置方式、采煤方法、开采工艺、生产系统及设备配置等情况。
第三, 挖掘工程图。通过该图主要了解采区巷道布置、采区生产系统、采煤工作面的位置、有关参数以及周围工作面开采准备的情况。
第四, 在工作面周围巷道都已掘出的情况下, 地质部门可以提供比较精确的地质资料, 作为编制作业规程的基础依据。
第五, 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瓦斯等级、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与发火期、水害等资料。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包括下列内容:第一,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方法和临界值。第二, 防突措施的选定、施工工艺、有关参数和安全操作要求。第三, 瓦斯抽采方法、指标参数、抽采工艺与安全要求。第四, 安全防护措施与要求。第五, 突出应急措施及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第六, 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如通风系统、风压、设备、风流控制设施、安全设施与安全监控等。这些资料是确定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形式、瓦斯管理、防尘措施、井下防火和防水的重要依据。
2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与修改补充
在采掘工程面发生变化时, 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从开工之日起, 煤矿要组织员工每月至少重新学习一次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全体作业人员每月应在生产区队长带领下熟悉一次避灾路线。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 管理人员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检查、验收与管理。施工结束后, 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 送交生产技术部门, 连同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
3 结语
我国煤矿大多依靠矿工开采, 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生产环节多, 不安全因素也很多。据统计, 绝大多数煤矿事故发生在采掘工作面。编制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 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是组织矿井规范化作业, 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煤炭院校采掘类专业毕业生在煤矿上岗后, 大多数人从事基层技术工作, 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是其应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之一。由于作业规程编制涉及地质、矿图、开采、通风、安全、机电、运输、管理等多门学科, 因此更加要在教学与训练中进行强化, 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曹超.煤炭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用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11) :98.
[2]盛振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及管理措施[J].科技信息, 2010, (9) :28.
[3]尹承水, 武加妮.作业规程的闭环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3) :76.
[4]汪理全.煤矿矿井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立法机构对预算执行及其结果的参与,使监督主要通过对预算调整的审批、预算执行报告的审查和附属审计机构(或审计代表)的审计监督等方式进行。
一、预算调整的审批
所谓预算调整,是指对原经立法机构审批过的预算进行调整,包括:总额调整,如追加拨款、超收等;动用储备金;项目之间重新配置财政资金(我国又称经费流用)等。
预算作为下一个财政年度的支出计划,在编制时不可能考虑得非常周到。用制度经济学解释:由于编制者和决策者的有限理性,预算作为一种契约不可能是完备(完全)契约,所以执行过程中很难完全按照它原来所制定的或被立法机构所批准的形式去执行。但是由于预算法案是经过立法机构审批的,具有法律地位,不管实际情况怎么变,预算法案的有效性是不应该被质疑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如何协调好预算的调整与原来的预算法案的严肃性、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国家,为了防止预算赤字和维护预算法案的严肃性和有效性,追加支出一般都是通过动用储备金和在项目之间的重新配置财政资金来解决,而不是要求国会追加拨款。
1.预算调整的审批权
在预算执行阶段动用储备金和在项目之间重新配置财政资金是否需要立法机构审批,各国情况也不一样(但各国对于通过国会追加拨款而实现的追加支出则都需要立法机构审批):
首先关于项目之间资金重新分配的审批情况,无非有两种:其一是在原经立法机构审批的级次上重新配置财政资金必须经立法机构审批,其他层次则授权财政部门或支出部门;其二是无论在哪个层次上重新配置财政资金都无需立法机构审批。在加拿大,在没有得到国会同意的情况下,支出部门不能在不同拨款项目之间改变资金的用途,但可以在同一拨款项目内部重新分配资金,即便如此各部门也不能随意改变特定的资本项目支出之间的资金配置。在土耳其,不同项目之间调配资金也需得到国会的同意,但在同一项目的不同科目之间调配资金只需得到财政部的授权,但在同一项目的不同投资支出之间调配资金需得到计委和财政部的同意。在美国不同预算账户之间调拨资金必须得到国会的同意,在同一账户内调拨资金只需得到国会相关委员会的同意。在法国拨款的项目之间转移资金,如果没有国会的授权,也是不容许的,但有两种情况除外,其一是不超过10%资金可以在同一个部门的同一支出类别下转移;其二是如果支出的性质不变,资金就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转移。但在比利时资金在不同项目之间的转移只需经财政部门同意即可。在澳大利亚日常支出计划甚至在财政部门的授权下支出部门可以自行在项目之间转移资金,而无需经立法机构或财政部门审批。
其次动用储备金是否需要立法机构审批各国也不同,储备金可以设立在中央也可以设立在各部门,但设立在中央更多见。英国财政部认为部门储备金会削弱政府在安排预算支出时评估各部门竞争性预算申请的能力。加拿大则出于简化和集中支出管理的角度设置中央储备金的。一般部门储备金都由财政部门或支出部门自行决策。而中央储备金的动用是否需要立法机构审批各国也不一样,有些需要立法机构审批,如意大利国会批准的储备金高达全年总支出的8%~10%,用于应付新增项目或现有项目的成本超支;英国国会每年通过两个或以上的追加拨款,从储备金或其他项目的减支中解决这些追加支出。而有些国家只需财政部门审批即可,如澳大利亚某部门出现未料到的紧急情况需要追加预算时,有该部门的部长向财政部长提出申请,财政部长根据程序决定是否追加及追加的金额。
其实预算调整的审批权是集中在立法机构还是授权给财政部门甚至是支出部门,主要取决于立法机构与政府部门财政权的配置,在绩效预算实行较彻底的国家,授予政府部门较多的自由裁量权,预算调整的审批权也倾向于政府部门,如澳大利亚;实行传统线性预算的国家预算调整的审批权更集中在立法机构;而正在改革中的国家如法国、英国则介于两者之间,一般只对原有立法机构审批的项目之间的资金转移需要立法机构审批,而在这个层次下的资金转移就不一定需要立法机构审批了,目前这种情况较多见。
2.我国人大预算调整审批权及其完善
在我国,按照宪法和预算法的有关条款,只有使原本预算平衡变成预算不平衡的预算调整即预算拨款的真正增加才需人大审批,动用储备金只需报政府审批,而项目之间的资金再分配则按财政部门的规定操作。这样的结果,使很多地方为了逃避立法机构的审批,故意少列预算收入,用超收收入安排超支就不用立法机构或财政部门审批了(在我国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粗糙,使政府部门很容易做到少列预算收入),因为这样的预算调整既不需动用储备金也不需动用其他项目的资金,更不会引起预算不平衡。这样,人大审批预算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除此之外,我国在预算执行阶段预算调整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立法机构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原预算法案的严肃性。因为:一方面,由于预算编制时存在着仓促和草率等问题,内容不切合实际,使预算编制的预见性、科学性不强,以致付诸实施后,难以按预算编制来执行,不得不忙于调整预算,使预算执行在总数内自由调拨,暗箱操作的现象非常多见,透明度很低。另一方面,中央新政策不断出台,使得原先编制的预算不符事宜,也就很难按照预算法案执行,预算就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整。最后,因为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转移按财政部门的规定操作,使得财政部门不必经过立法机构的审批而自主调整,本来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我国本来提交立法机构的预算分类就很粗,再容许不用立法机构的同意就可以在大类之间随意流动财政资金,使得立法机构的审批只剩一个总额,而财政部门的经费流用就司空见惯。
从预算调整审批权的具体规定来看,我国的做法与国外也大致一样,但是立法机构的监督效果却远不如其他国家。主要是因为预算编制的不科学、不透明、粗略引起的,以至于出现上文提到的少列支出、逃避预算监督和约束,预算调整经常发生等现象。所以要加强立法机构在预算执行阶段的监督,首先必须编制科学、透明、详细的预算,这样才能按照预算执行监督了。当然上文提到的政策多变性也严重影响了预算法案的有效性,因此,改变政策的多变性,也是强化立法机构预算监督的配套措施。另外,实行绩效预算也是加强立法机构预算执行监督效果的手段之一,因为如果按照我国现行的预算调整审批权的配置,政府部门拥有相对较大的权力,有权力就应该有责任制约,否则就会滥用权力,而制约政府部门较好的办法就是实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业绩考核政府部门。
二、预算执行报告的审查
立法机构对预算执行以及结果的监督除了审批预算调整外,听取和审查预算执行报告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预算执行报告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在财政年度期间报告的,即预算执行阶段的报告,这种报告又可分为两种即正式需经立法机构审批的报告和只要公开即可的报告;其二是在财政年度结束后政府向立法机构报告的,即决算阶段的报告。
1.财政年度期间报告的审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透明度》建议政府部门应向立法当局提供有关预算发展情况的年中报告,还应更频繁地(至少每季度)公布报告。年中的预算执行报告应包含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分析,包括对所有主要收入、支出和融资项目上一年的年中数据和对预算的年中估计数据的比较。还应包括对目前财政年度的预算执行结果的最新预测,说明引起预算偏离预计的预算执行结果的主要原因,例如经济假设的变化、新政策、偶然事件、收入或支出的时间的变化等[1]。年中报告的提交也应该及时,否则一些最新的预测都没有意义。经合组织建议在年中结束后六周之内向立法机构提交年中报告,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建议3个月内提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都主张除了向立法机构提交年中报告外,政府部门还应定期向公众和立法机构公布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前者主张至少每季公布一次,而后者则主张按月公布一次月度预算报告,时滞不超过一个月;按季公布中央政府债务季偿债预测,时滞不超过一个季度。
实际上,各国政府在财政年度期间即预算执行阶段向立法机构提交预算执行报告的次数也是各不相同的。瑞典要求政府每年至少两次向议会报告预计的预算执行结果、国家债务以及执行结果与原预算预测之间的差异,并要求国家财政管理当局在网上公布有关财政业绩的详细的月度报告;在法国每年的11月或12月(法国的财政年度与日历年一致),财政部都要向国会提交关于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在德国政府会每三个月一次告知国会所有预算计划中的重要事项的超支和额外支出,议会还要求财政审计院每月必须向议会报告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在意大利,政府部门在预算执行阶段除了有时会向国会提交要求预算调整的报告外,在6月30日之前(意大利的财政年度与日历年一致),政府有义务向国会提交预算执行法案,其中至少包括从上一财政年度转来的资金的变化,同时每季度向国会提交资金状况报告,国会由此可以及时了解每季度国库借款需求和现金的管理状况。
在我国,《预算法》 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年度内至少二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但对于日常的执行报告的公开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事实上各地财政部门报送人大及人大财经委有关预算执行的报告和报表,做法并不规范,详略不一;而日常的执行报告更没有向公众公开,即便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开也往往不是一月一次或一季一次,许多情况一年只向人大报告一次或两次,日常难以监督。所以要形成政府及有关部门日常预算执行报表报告向人大报送和向社会公开的制度,主要包括本级预算收支计划的月份、季度和年度执行情况及有关分析资料。对报表报告要统一名称,规范内容范围和程序。同时要明确人大与政府部门日常工作联系的形式,使之程序化、制度化。这样就可以在我国建立起人大在预算执行阶段的完善监督制度 (既包括每年二次以上的正式报告审查监督又有日常监督)。
2.决算报告的审查
一般各国都在财政年度结束后的一年内向立法当局提供决算报告。在此报告中一般都应说明预算法案执行的情况;并与原预算拨款项目做详细的核对,说明与原预算偏离的原因;采用与原预算报告相同的格式,并反映与立法机构批准的原预算相比的任何年内变化;在此报告中还应该提供前两个财政年度的信息以有利于比较。另外,还应该提交一份以项目为主体的预算执行结果报告,该报告应提供预算项目的原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并应在财政年度结束的12个月之内向立法机构报告并评估与项目原目标相比的实际执行结果,同时提供该项目前两个财政年度的真实信息,理想的做法是项目的相关信息能够接受独立审计部门的审计,并由独立审计部门向立法机构及时提供审计报告。通过前两份报告,立法机构就可以了解各部门和各预算项目在财政年度中的真实运行状况,并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评估(例如美国国会委员会有权运用调查、费用分析、效率研究等方法,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在实际运行中评估结果往往会影响到有关机构、项目下一财政年度是否能够继续获得拨款。立法机构可以按照评估结果削减业绩不好的部门和效率低下的项目的下一年度预算拨款,而增加业绩好的部门和效率高的项目的下一年度的预算拨款,从而进一步加强立法机构对预算的监督。
在我国,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预算法》规定:“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但实际工作中,人大审批决算报告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地方的决算草案先经上级财政部门批复后才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使得真正的决算审批权归属模糊,实际上本级人大审批往往流于形式。第二,报送人大审批的决算草案往往非常简单,只有表示收支平衡的几类大数,人大代表很难审议,从而影响有效的事后监督。而作为财政部门,对究竟要向人大报告什么样的决算内容也不清楚,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第三,在我国是先由人大审批未经审计的决算报告,再有审计部门审计政府部门的决算,这与国外先审计后提交国会的做法不一样,由于人大审批的是未经审计的决算报告(因为未经审计的决算报告不能保证其真实性),人大的审批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也就更谈不上监督了。第四,各地决算收支平衡表中“其他及专项支出”数额巨大,缺乏项目明细和必要的说明。决算收支平衡表中“其他及专项支出”有些高达几十亿元,而具体包括哪些项目,没有明细表和说明,透明度很低,代表们难以进行审议[2]。针对前面提到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我国人大在决算阶段的监督效率,首先应该详细说明预算执行情况(尤其是对其他及专项支出的详细说明),这要求预算报告也应该详细,从而才可以详细对照比较,有利于发现问题实行监督;其次应该强调地方人大的决算审批权;最重要的是应该先审计后报告,这样的报告才是真实的,在真实的报告基础上实行监督也是有效的;最后,结合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进程,适时推出以项目为主体的项目执行结果报告,以加强对项目的考核和监督。
三、附属审计机构(或审计代表)的审计监督
附属审计机构可以是附属的相对独立的国家审计机构,也可以是独立性较差的审计代表。相对独立的国家审计机构一般是指立法型国家审计机构模式下的国家审计机构。世界上有四种国家审计机构模式: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
立法型国家审计机构都是向议会负责和报告的,为议会自身的监督提供它所需要的信息和依据;国家审计机构在整个财政监督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财政部门却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如英国中央财政)或弱化财政部门的专职监督的权力;在立法型审计模式下立法机构拥有监督的终极权力,国家审计机构是为立法机构服务的,其审计结果都向立法机构汇报,对于审计结果的处理意见大部分掌握在立法机构手中。更进一步说,立法型国家审计机构的职权是随着立法机构的意志和利益而设立或行使的。所以这种模式下审计机构独立性强,有很好的灵活性,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
行政型模式下国家审计机构是国家行政的组成部分,具有国家行政的性质。一般隶属于总统或内阁,例如韩国的监察院隶属于总统,我国的审计总署则隶属于国务院,地方审计机构隶属于地方政府。行政型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其独立性较差。从政府系统看,行政型国家审计就是自己审自己,没有别的权力制衡,一方面行政首长既要对整个公共收支运行负责又要对国家审计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寻找平衡;另一方面国家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对象即用款部门都是行政首长(或政府)的代理人,这时,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很容易串谋。并且国家审计机构只是行政系列中的一员,其他行政机关的地位或职权都有可能比审计机构大,这就影响了国家审计机构开展有效的审计监督,同时也很难落实审计的惩罚。
笔者认为,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适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因为该模式能够反映公意,人大代表是公众的初始代理人,委托链短,公意的扭曲程度低,所以立法型国家审计比行政型国家审计更能代表人民的公共利益;且立法型审计模式能为国家审计机关提供权力支持,从而使其具有强制性;立法型国家审计比行政型审计独立性强,对于审计而言,独立性就是其生命,没有独立性审计就不能真实地反映问题,也就成了花瓶。在我国行政权力较其他权力更加集中的情况下,更需要有独立的审计机关来审计。
除此之外,立法机构附属审计机构还可以是审计代表或者审计委员会,例如立法机构派驻政府部门的监察代表或立法机构内部的审计委员会等。美国国会就向各个行政部门派驻监察代表,对所驻部门实施国会授权项目的情况和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监督,全面、经常地检查政府使用国会拨款的效益,每半年向国会送交一份监察报告,列举所驻部门工作中严重的舞弊、浪费、低效和滥用职权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发现异常情况,监察代表随时向国会提交特别报告[3]。在德国,议会预算委员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其做法主要是根据财政审计院的审计结论,召集财政部、审计院及有关部门的代表进行审核,并提出决议草案提交议会审议。在我国,改革审计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可以先加强审计代表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尹中卿:《当代美国国会的财政监督程序》,载《人大研究》2002年第3期。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比较预算》,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3]甘肃省人大制度研究会预算监督课题组:《预算监督问题探讨(三):预算执行监督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载《人大研究》2000年第12期。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透明度》,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5]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阐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7]A.普雷姆詹德:《预算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6月版。
注释: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透明度》,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76页。
[2]甘肃省人大制度研究会预算监督课题组:《预算监督问题探讨(三):预算执行监督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载《人大研究》2006年第12期。
[3]尹中卿:《当代美国国会的财政监督程序》,载《人大研究》2002年第3期。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表】推荐阅读:
机构编制编制备案制11-15
机构编制09-24
机构编制信息07-19
机构编制管理试卷10-11
××机构编制工作简报05-24
机构编制法制化06-21
机构编制管理现有问题初探12-11
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五策06-04
武夷山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10-0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