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优秀教案设计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设计(共8篇)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设计 篇1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面对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2. 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结构,作者是按照“赞故都的秋—绘故都的秋—恋故都的秋”的顺序来写的。

二、文本解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

合作探究

学生齐读1、2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的?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学习第二部分

研习描绘故都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提问:

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明确:具体写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五幅画面。

合作探究

(1)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2)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3)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

色: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清)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味:破墙 疏疏落落 落寞 衰弱 凉风 微叹 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

小结:声色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

(4)讨论: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外诗人甚至常人对秋都有深情呢?(提示:联系记叙描写中的议论的作用思考)

明确: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本段从对故都的秋的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

(三)学习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

1.学生齐读最后两段,教师提问: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通过对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之情。

2.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明确:句中的四个比喻,分别从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秋的特征,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拓展探究

1.如何理解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花色“以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明确:因为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能体现作者悲凉的心境,而淡红色为暖色。

2.枣子为红色,作者为什么选来作为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特点之景物?

明确:因为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的枣子颜色为“淡绿微黄”,表现了故都秋的特点和作者的心境。

3.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但作者不展开写北平的名胜,只选取上述平常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明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围绕“清、静、悲凉”的特点选取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的,秋声是寂静与落寞的,秋味是悲凉的,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答:颂秋。但是,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却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三、课堂小结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设计 篇2

知识目标:掌握如何赏析写景。

能力目标:培养朗读及品味语言的能力, 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文化韵味, 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品味悲凉美景, 感悟沧桑生命。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天净沙·秋思》通过景物叠合展现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借苍凉的景物传达了天涯游子无限的寂寞和悲愁。情与景在这首曲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一片自然景物就是一个心灵世界, 今天我们就借着《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

(二) 整体感知

1、听配乐, 自由朗读, 感受意境。

2、尝试美读, 触发语感, 体会情感。

让学生朗读第一段, 点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引导:“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一抑一扬一顿, 平平仄仄的韵味, 要读出喜滋滋、乐陶陶的喜悦。

3、略读把握。

请全班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最后一段, 设问: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三) 探究、品读课文

1、选点美读

选取第3段至第11段中的段落自由朗读、研读, 感受作者笔下的写景与抒情, 感受文章中意境与意味。朗读的方式要雅致且要有一定的变化, 要去涵咏其中的韵味。

例如在朗读“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 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 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 (这“了”字念得很高, 拖得很长) , 怕也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那么我们让学生去涵咏这“了”字的情韵, 假设我们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 呼唤得越响, 回荡得越远, 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感慨悲凉的味道出来了。

2、课文欣赏

(1) 作者在南方的时候, 最怀念故都的什么?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作者怀念这些景物呢?

老师在此部分可以引导、点拨, 带着学生一起来赏析, 并且也可以适时让学生探讨。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芦花:非常朴素、雅致, 在风中摇曳多姿, 具有情韵。让学生联想有哪些作品中也出现过“芦花”, 比如《诗经》中的蒹葭。

陶然亭的芦花处于幽静的郊外, 更具有一种情韵, 让人产生联想。

潭柘寺的钟声给人一种悠远、古老、宁静之感。

虫唱给人一种野趣。

从作者怀念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 作者营造的故都之美在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 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作者怀念这些就是怀念故都秋的深沉、宁静、厚重、悠远。而且, 这“深沉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名胜古迹, 而是普遍到存在于自然界里不为人关注的普通生命里。

(2) 作者最欣赏北平的什么景色?你最欣赏作者哪一处的写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部分,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老师适时点拨, 最后总结。

明确:写景状物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作者景物描写、动作描写非常细致, 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 融入了深沉、细腻的情思。

(3) 为何作者要选择“秋草、落蕊、秋蝉”这些意象呢?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欣赏的?

作者为何喜欢落蕊?为何还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种?让学生去想象落蕊的特点。它并不是生机勃勃的花, 但它的生命还没有完全消逝, “脚踏上去”, 感觉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产生出一种沧桑的生命感受。

明确:这些生命经历了风雨、经历了沧桑, 这样的生命也是深沉的、厚重的, 作者直面生命的衰败, 产生出一种沧桑的生命感受, 但也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故都的秋, 深沉而静谧, 散发出一种阅尽人间沧桑的厚重。

(4) 问题探究。为何要租人家破屋来饱尝故都的秋味呢?为何要泡一碗浓茶来体会呢?为何题目叫“故都的秋”而不叫“北平的秋”“古都的秋”呢?

明确:破屋有沧桑感。故都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 也含有深切的怀念, 有一种亲切感。浓茶入口是苦的, 但慢慢品味, 让人回味, 就像作者赞赏生命的沧桑和凝重。

总结:作者沉浸在清、静、悲凉的秋色之中, 并不感觉到什么悲苦, 反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赞美沧桑的的生命。散文的生命就是审美的, 而审美的特点就是表达出作者特有的感情。希望同学们平时多一点观察, 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去“欣赏自然”“感悟自然”。

课后作业

1、积累文中描写景的语句, 写一段二百字左右描写校园秋景的文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3

在我教授这一课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体味和鉴赏上面。本文是较典型的抒情散文,所以整个教学环节应与“情”相联系。通过教师的解读、学生的品读,总结一些赏析文章的文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之共喜共忧,与此同时,学习到郁达夫独特的散文笔法,并注重其富于灵性的语言特征。

下面就是我对课堂的设计,教辅工具利用课件来进行。共分为课文引入、教学目标、作者介绍、文章背景、品味欣赏、整体感知、拓展思维、课堂练习、知识小结、课外练兵等十个环节。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特色。春天,繁花似锦,莺歌燕舞,春意盎然;夏天,骄阳似火,五彩斑斓,热情洋溢;秋天,金色烂漫,红叶传情,令人神清气爽;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红装素裹,景色蔚为壮观。四季之美,是大自然所赐;心灵所悟,却因各人而不同,尤其对于秋的感怀,感情尤为集中。

教师可在优美的钢琴曲中展示一幅秋意款款的风景图片,把学生带进秋的遐想之中。再展示一些有关秋的名句的古诗文并配以图片。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落。

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二、展示本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此让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对祖国的热爱和心的忧思与落寞的情怀。

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作者介绍

郁达夫原名郁文(1896——1945),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1912年考入三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1921年六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了创造社。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深远影响。1923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同年12月发表小说《迟桂花》。1933年4月隐居杭州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其中游记尤为出色,1938 年12月举家赴新加坡发表了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论、短评和诗词声援抗日斗争,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作家,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侧重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形成感情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四、时代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难于杭州,这期间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寄予了眷恋古都自然风貌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五、品味欣赏

让同学们跟随课件一起听读美文。

六、整体感知

分为:看标题、找主旨、理结构、赏语言四个环节。

1.看标题:

故都的秋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

2.找主旨:

可是啊,北国的秋天却特别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清:清爽清凉清淡

静:清静闲静幽静

悲凉:衰竭凄凉落寞

3.理结构:这是全文的重点,帮助同学们梳理作者的思路。

(一)怀想秋景

北国之秋

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的润

天的颜色显得淡

时常多雨少风

(二)感受秋意

泡浓茶

看碧绿的天色

看不饱 尝不透 赏玩不够

听驯鸽的飞声

“清”“静”“悲凉”

潭柘寺的钟声

南国之秋

二十四桥的明月

钱塘江的秋潮

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

(三)品尝秋味

槐树花蕊触觉

秋蝉残声听觉

秋风秋雨视觉

都市闲人“凉”

果树成熟

(四)赏析语言

1.韵律美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层层递进的语意和长短交替的整齐和谐的句式,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典雅洒脱的创作个性。

2.音乐美

“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蝉衰弱的残声 )

“都市闲人的京腔京味的对白 ”

“息列索落的秋雨声 ”

以鸽哨、虫鸣、钟声、蝉唱等来以动衬静,赋予秋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这是生命的旋律,也是大自然最美的声音。

3.画面美

通过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构成多彩的故都秋景。他没有写故都的气势恢宏的宫廷楼阁,而是以细微敏感的目光追寻平常的人和物,甚至小到扫帚的丝纹、草丛中的虫鸣、墙角无人欣赏的牵牛花,可见作者细腻、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此脆弱、平凡的生命在他的笔下却充满了色彩和神韵。作者身处寻常百姓的民居,倾听都市闲人悠闲的对答,以自己真、善、美的心灵诠释着他内心中的秋景图,并赋予了它浓厚的文化气息。

4.意境美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扫帚的丝纹也衬托出作者感觉的细腻,丝纹与前面静观树上漏下来一丝丝的日光相映成趣,也透露出环境的闲静与作者心境的落寞。秋风扫落叶,远逝的生命真的只能留下这一点点的痕迹么?岁月这把扫帚能把人内心中的种种情愫毫不留情地清除掉么?这丝纹不正是作者静思时的思想轨迹么?

七、拓展思维,疑难探究

1.作者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的优美自然风光,如香山红叶,只写破旧四合院旧墙脚下的牵牛花、树影下扫帚的丝纹、都市的闲人,这些都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明确: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的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说明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中外赏秋文化的珍爱,以真善美的心灵诠释着他内心中的秋景图,读来自然增添了“厚重” 感。

2.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对喻体的本体有何不同?

明确:a.说明浓烈程度不同

b.说明充实程度不同

c.说明肥美程度不同

d.说明厚重程度不同

八、课堂练习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一幅秋景图,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示例:天高云淡,远处的碧空间或飞过一群灰色白色的驯鸽,传来长笛般的辽远的哨声。坐在破落的四合院中,手捧茶碗,时而仰视天空,时而静对墙腰上的牵牛,纷纷落下的槐树花蕊飘落一地,透过枝叶可见丝丝缕缕的日光,草丛间的蟋蟀也插空鸣叫一番,以示他们落寞的存在。是否人生中所感悟到的清静悲凉也会和拿扫帚留下的丝纹一样细腻而长久令人不能忘怀?

九、知识小结

鉴赏抒情散文要深入体会作者内在的情愁。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心灵有感于事物,叙事状物以表心意,是散文创作的宗旨;“披文以入情”是阅读的原理。即通过解读文字感知作品中的物象,从而感受作者思想感情,有感而悟,感得充分,悟得透彻。《故都的秋》就是这样的经典作品,通过点染几处故都的秋景,寄寓了无限深意,而我们通过他清新、灵气的文笔也深入其内心,体会到作者的一片情意。

十、课外练兵

1.阅读书目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写一篇写景散文,字数600字。

通过二课时的教学,教学效果较理想,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也情不自禁地自己想写点什么,在赏景的同时还感受到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增添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故都的秋》课文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爷爷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读成诵

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背出来。

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读懂客观现实

郁达夫体会思想感情

秋院

(主观、客观)----清、静秋槐

秋蝉

(主观)----悲凉秋雨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设计 篇5

东北师大附中鄢霏

第二课时

分析郁达夫的秋天与秋天里的郁达夫。

一宏观:

1、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比较:

(1)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士卒。

(2)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2、不同文化之间的秋的共同性: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趣味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因其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二微观:

1、写景

(1)清晨院中的破屋残墙------------有一点孤独,有一点安逸

(2)细数漏下来的日光-------------有一点闲适,有一点落寞

(3)碧绿的天色----------------有一点希冀,有一点压抑

(4)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枯黄的秋草------有一点旷达,有一点颓败

(5)蓝、白,紫黑,淡红的牵牛花--------有一点清雅,有一点冷艳

(6)清秋佳日枣子初成与尘沙灰土的世界-----有一点惬意。有一点迷茫

2、听声

(1)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一种“家”的味道,但是消逝,与心境同构;

(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生命走向衰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形成同构关系;

(秋蝉“衰弱”象征生命走向尽头,“残声”象征一种抗争与坚持,与有意识的抗争、摆脱但却无法抗争摆脱的迷惘的郁达夫的心理形成同构)

(3)息利索落的风雨声----风雨飘摇的秋声与动荡的时局同构;

(4)缓慢悠长闲话天凉----寒秋无法回避的叹惋与人生起伏的同构;

(5)落蕊微细柔软的触觉---美好事物被秋摧残与众生为时代动荡摧残命运的同构。

3、品味

(1)江南的.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以对比示选择;

(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以醉示秋意;

(3)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以色示心境;

(4)缓慢悠长的声调,微叹互答-----以调示况味;

(5)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以比较示倾向。

三、分析

1作者的行踪是从杭州--青岛--故都,从南方逆上北方,人们的做法是从北方逃向南方;

比较可得:人们是为了寻求活着而寻求活的空间,

作者是为了寻求活的意义而选择生存的方式;

2作者是“租”一椽破屋,时人是弃家南迁;

比较可得:时局动荡之下,人们无家可归,作者的“租”,写出了心的流浪漂泊的现实无依之感;

3作者说秋不是名花、美酒,而传统文化中秋日赏菊饮酒;

比较可得:文人雅士赏秋品花移情于酒寄兴感怀,昭示高洁人格修身以备入世治世之需;

迁客逐人读秋观草寄怀于醉遣悲悟离,抒发前路黯淡迷惘以示浊世乱世之感。

所以,作者是一个反传统的人,一个边缘化的人。他从青岛到北平的过程就是一个给自己的心寻找一个归宿与寄托的“家”的过程,是一次心的寻根之旅,所以笔下的秋景是破败、凋零、黯淡的,而作者要寻求的不只是秋景,更是要品一品秋的“清、静、悲凉”的秋味。而一个“租”暗示出了这种寻根的尝试的悲剧性结局,心的流浪无法终结。照应了拥有就是失去的哲学命题,也符合了即将失去而珍视的心理认知。

因此,说“故都的秋”是只属于郁达夫的秋天,是因为和他的经理、心境有关,即“清、静、悲凉”,他的矛盾与迷惘使得他选择这样一个“孤独的秋”,同时,在这样一个“孤独的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一个追求清静,对秋充满眷恋,心中溢着淡淡的悲凉的孤独迷惘的郁达夫。

《故都的秋》课堂优秀教案 篇6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与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与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与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与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与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与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xx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与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八)教学反思:

囿于比赛纪律,课前不得与学生接触,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

《故都的秋》美文片段赏析 篇7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三节“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有孩童似的“朝东细数”的动作?作者为什么要“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调动以往的知识储备,展开联想与想象,回答说:作者当时在杭州过着一种隐逸的生活。为再次饱尝故都的秋色秋味,作者特意不远千里赶到北平,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清晨起来,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槐树的落蕊,让他立刻就感受到浓浓的秋意和秋味。那寥廓旷远、魂牵梦绕的故都的秋的美景,让作者欣喜若狂,忍不住像个孩童似的“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种对秋的近乎狂热的喜爱,与文章的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遥相照应,作者简直把故都的秋当做自己深深眷念的恋人,情愿减寿来挽留她,有这种孩童的举动就不足为怪了。

至于为什么要“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呢?学生受到前一个问题的启发,很快就展开了想象:牵牛花是秋天田野随处可见的一种花儿,朴实无华,毫不张扬。细细长长的花茎,喇叭似的花形,有蓝色、白色、紫黑色、淡红色等颜色。它们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楚楚可怜,容易引发人们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作者尤爱静对着蓝朵,那是因为蓝是冷色调,更饱含秋的意境与姿态,与作者彷徨落寞的心境相契合,同时也与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的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相照应。

通过艺术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体会到了故都的秋色与作者的主观感情已合二为一,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课文倒数第二节写到“南国之秋……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这里用了一连串新鲜奇特的比喻,来说明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不同。可初读此句,有的学生忍不住笑出声来,表示很不理解,明明在写秋景秋色,可怎么又扯上了美酒、菜肴、动物呢?这不是离题万里吗?该如何激活这段文字,让学生体味到这串比喻的绝妙之处呢?

首先我让学生找出作比的前后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再细细体味文字中隐藏的奥秘。很快,学生就找出了第一个比喻前后事物之间的不同:黄酒是江南盛产的一种低度水酒,色淡、味醇,犹如小家碧玉的江南女子;而白干是北方人招待好友的一种高度烈酒,清冽、味浓,好比豪气干云的北方汉子。黄酒虽醇美馥郁,可哪有白干的浓烈威狂更让人沉醉?同样,江南之秋虽温婉多情,可哪有北国之秋的热烈豪放更令人心醉?经此一分析,学生立刻领会到了这新奇比喻的妙处,也更能理解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爱恋之情。

接下来的三个比喻的分析就容易多了:南方人爱吃的稀饭虽绵软爽口,可哪有北方的馍馍更实在香甜?鲈鱼虽肥嫩鲜美,怎能比得上大蟹的酥脆可口?黄犬虽忠实勤勇,焉能及骆驼的大度宽容?经此一比,北国之秋的无比魅力尽在不言中了。师生在创造性的想象中所获得的愉悦也是难以形容的。

比是喻存在的前提,喻又为比括宽了意义。这几个比喻,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随着想象的驰骋,我们走进了郁达夫笔下的秋色秋景秋姿秋味中,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看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之深、眷念之切。在这里,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故都的秋》教案 篇8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进一步体会散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面对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三、题解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四、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朗读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五、再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第一部分(1—2):赞秋

北国秋感:“清”“静”“悲凉” 江南秋感:慢、润、淡 第二部分(3—12):绘秋 “小院秋晨” 色 冷色调。“秋槐落蕊” 声 寂静与落寞 “闲话秋凉” 味 悲凉 “秋果胜景”

第三部分(13—14):恋秋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

总结: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 抒发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思考、讨论练习题一和二。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研究探讨。

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二、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

1、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提问: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3、提问: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

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小结:概括得好,这就是北国之秋的神韵。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这种对故都之秋的情感就是文

章的“神”。

三、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1、那么,北国之秋为什么让作者魂牵梦绕呢?是故都的哪些秋景使作者难以割舍呢?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故都秋景。(学生阅读,圈点)

明确:(1)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

(2)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

2、提问: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哪几幅“秋景图”?

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3、提问:那么,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明确:(1)写秋花侧重颜色(冷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落寞)形状的角度。

(2)写秋蝉是侧重写(残)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秋凉),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青涩)。

小结: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这就是秋之“形”,也是这篇散文的“形”。

四、情境引领点拨:讨论取材,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状况。

1、提问:你认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象;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忧愁、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

趣有关。

2、朗读课文,品味了文章的“形散神聚”,再体会一下“景人合一”的特点。(1)、提问:那么,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在这里既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这是一篇散

文,“形散而神不散”。

追问:请具体谈谈你们的意见。

明确: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2)、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

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提问:那么,这五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明确:(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板书: 形散神聚

三、课堂小结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景使人感伤。《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温婉地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在选景时,作者以情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四、作业设计

上一篇:2022年文员一季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影评:放牛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