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精选8篇)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 篇1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 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 篇2

职业教育是岗位教育、就业教育, 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既是对护生就业基本能力的检验, 也是对卫生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统一验收。为此, 各中职卫校为应考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如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调整教学计划、订购辅导资料、统一辅导、集中做题等。

笔者亲历护生在校理论学习、临床实习、复习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全过程, 认为应对护生应试作系统规划, 尤其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

1 资料

2008年12月对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护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 收回有效问卷127份。

2 结果 (见表1~3)

由表1可知, 大部分护生复习时无从下手, 考试时表现出紧张心理, 说明护生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感到迷茫。

由表2可知, 大部分护生在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阶段缺乏自我学习意识。

由表3可知, 护生缺乏归纳、总结能力。

3 讨论

3.1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目前, 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操作技能, 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技术等工作, 能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一种考核、是对护生职业能力的检验。

3.2 护生状况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根据调查, 大部分护生在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阶段缺乏自我学习意识, 阶段性考试时缺乏归纳总结能力, 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感到迷茫。而护生又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能从业, 这就需要中职卫校对护生应考复习作统一规划, 引领护生有效学习和复习, 顺利通过考试。

3.3 阶段性考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阶段性考试在中职卫校中不外乎期中和期末考试。阶段性考试是对教师某一阶段教学质量的评估, 也是对护生某一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对护生理论和实践学习的整体检验, 是对护生就业能力的全面考核。

3.4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题与知识点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 题量大且涉及知识面广, 但试题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

4 对策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及对护生应试经验的总结, 认为中职卫校在组织护生备考时应注重以下环节。

4.1 促使护生主动学习

针对护生具体情况, 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贯穿职业教育和道德教育, 让护生明确护理专业的崇高性、科学性、严密性、危急性特点。使护生明确护理专业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应付阶段性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就业考试等, 而要认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使护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护生学习兴趣有着密切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适应目前中职教育形势,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2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

护理专业教师是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 具有护理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 担任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明确各章节知识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 使护生系统掌握临床基础知识。

4.3 发挥阶段性考试的作用

阶段性考试是强化护生记忆的最好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标记重点内容, 阶段性考试复习时让护生独立归纳、总结重点知识。这样, 既能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 又能加深护生对知识的记忆。

4.4 强化临床实习, 使理论联系实际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契机, 教师应注重临床实习, 提倡护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要进行护理实习, 同时要学习书写医疗文书, 即护理病志和医疗病志。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使护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4.5 系统复习, 积极备考

理论总复习之初应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性。首先, 提倡护生通看全书。其次, 针对大纲要求细看、记忆书本内容。最后, 强化辅导书中的知识点、考点。理论知识复习结束后有计划地做题。冲刺阶段做题可以检验护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从而查缺补漏。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 篇3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

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

C.推断统计D.应用统计

2.下列选项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服务满意度B.员工人数

C.籍贯D.利润

3.在抽样调查中,样本量是指()。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

C.抽样框的大小

D.样本的可能数目

4.在抽样框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样本单位的调查方式是

()。

A.整理抽样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

5.在某一特定类别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均值B.众数

C.标准差D.频数

6.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接受正确原假设

B.拒绝正确原假设

C.接受错误原假设

D.假设设立不正确

7.当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量为40,此时进行均值检验,应采用()统计量进行检验。

A.卡方B.t

C.FD.Z

8.下列四个相关系数中反映变量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数值是

()。

A.0.6B.0.91

C.-0.8D.-0.95

9.度量了因变量与k个自变量的总体相关程度的指标为()。

A.相关系数B.多重相关系数

C.多重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

10.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 ()。

A.逐期增长量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D.增长速度

11.某企业2008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是2004年的3倍,比2007年增长20%,那么,2007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04年增长()。

A.250%B.300%

C.150%D.60%

12.时间序列中在一年之内的周期性波动为()。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产量指数B.价格指数

C.员工人数指数D.销售量指数

14.用基期作为权数的指数为()。

A.拉氏指数B.派氏指数

C.综合指数D.平均指数

1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为()。

A.贫困B.温饱

C.小康D.富裕

16.国民总收入(GNI)的计算公式为()。

A.GNI=GDP

B.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C.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D.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17.在一个经济体中,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是()。

A.可支配收入B.利率水平

C.价格水平D.节俭程度

18.记消费为C,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G,税收为T,政府转移支付为Tr,则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

A.Y=C+IB.Y=C+I+G+T+Tr

C.Y=C+I+GD.Y=C+I+G-T+Tr

19.利率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杠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的提高会使国民收入()。

A.降低B.提高

C.不变D.不确定

20.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缺口之间存在一种()变动的关系。

A.正向B.反向

C.不相关D.不确定

21.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主要目标,平衡国际收支目标与其他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A.一致的B.矛盾的

C.既有一致又有矛盾D.不相关的

22.下列各种财政政策工具中,不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是

()。

A.累进税收制度B.转移支付

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D.政府投资支出

23.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

A.公债与政府贷款B.法定准备金率

C.再贴现率D.公开市场业务

2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是()。

A.货物和服务贸易B.收益分配

C.经常转移D.专利权交易

25.假定一国非充分就业,拥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资源,则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会使当期贸易收支()。

A.改善B.恶化

C.不变D.不确定

26.下列各项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中不属于新凯恩斯主义的是()。

A.货币供应量增加

B.需求拉动

C.成本推动

D.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

2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是()。

A.刺激资本形成的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C.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

D.增加劳动供给的政策

28.经济波动的最直接原因是()。

A.经济体制存在某种缺陷

B.经济结构的变动

C.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D.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

29.以下会计假设中,对会计工作空间范围进行限定的是()。

A.持续经营B.会计主体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30.企业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A.可比性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D.谨慎性

31.按照经济内容分类,以下属于“损益类”的会计科目是

()。

A.应收账款B.存货

C.银行存款D.主营业务收入

32.会计账户有四个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B.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33.“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其中“借贷必相等”的含义是()。

A.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B.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C.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数量和记入贷方账户的数量必须相等

D.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和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34.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3 400元,发生运费1 000元,则计入固定资产的金额为()元。

A.23 400B.22 400

C.24 400D.21 000

35.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收进业务的记账凭证。

A.现金和金融资产

B.现金和银行存款

C.银行存款和金融资产

D.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

36.以下方法中不属于更正错账的方法有()。

A.直接涂改法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37.某公司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材料盘亏1 800元,经查明,一般经营损失1 000元,能理赔的洪水灾害损失500元,不能理赔的洪水灾害损失300元,则最终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是()元。

A.1 800B.300

C.500D.1 000

38.以下属于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项目的是()。

A.货币资金

B.固定资产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D.未分配利润

39.利润表是依据()这一平衡公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的。

A.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B.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

C.利润=收入-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D.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40.以下财务指标中,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是()。

A.总资产报酬率B.净资产收益率

C.流动比率D.销售净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有()。

A.统计调查

B.文献检索

C.实验

D.调查机构发布的调查结果

E.图书中数据

42.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统计表是组织数据的一种有效形式

B.表头放在统计表的上方

C.行标题放在统计表的第二行

D.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能封口

E.统计表可用来支持使用者的观点

43.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为()。

A.一致性B.无偏性

C.显著性D.有效性

E.综合性

44.相关关系按其变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

A.完全相关B.负相关

C.非线性相关D.不完全相关

E.正相关

45.下面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指数可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B.该指数能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C.该指数可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D.该指数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

E.该指数大于100,说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综合物价水平下降

46.一般来说,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

C.厂商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D.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E.相关商品的价格

47.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政府干预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性D.垄断

E.公共物品

48.从收入法来测量,GDP包括()。

A.劳动报酬B.营业盈余

C.生产税净额D.固定资产折旧

E.净出口

49.下列各项中没有被计入中国GDP的是()。

A.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破坏

B.海尔公司当前生产但未能销售出去的空调

C.某房地产公司购买一块土地

D.某饭店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E.中石油设在外国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

50.货币有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M1的有()。

A.纸币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D.货币市场存款

E.法定准备金

51.《会计法》规定的会计基本职能是()。

A.会计控制B.会计检查

C.会计核算D.会计监督

E.参与决策

52.以下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B.固定资产

C.银行存款D.累计折旧

E.预收账款

53.某企业购入原材料200 000元,收到了销售方开出的发票账单,企业已经开出转账支票200 000元支付料款,材料尚未到达企业。记录以上业务需要使用的账户是()。

A.原材料B.在途物资

C.应收票据D.现金

E.银行存款

54.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账证核对B.账账核对

C.账实核对D.过账与结账核对

E.账表核对

55.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时,可能使用的表单是()。

A.往来账款清查表B.盘存单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D.实存账存对比表

E.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属于抽样调查的范畴,是非全面调查。

57.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

5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显著性水平有关。

59.假设检验的结果能证明原假设成立。

60.相关系数的大小与数据的计量尺度无关。

61.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62.若时间序列存在自然周期,在对其移动平均时,应根据周期确定移动步长。

63.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64.负外部性使得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正外部性则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65.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最核心的指标。在GDP核算中,净出口应该计入当年的GDP总量。

66.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这一比值以经济体中全部的商品作为计算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67.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

68.根据IS-LM模型,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的效应就大。

69.汇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其中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对应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反比。

70.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71.企业应该统一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不允许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设置会计科目。

72.在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变化的增减性质是固定的,不随账户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73.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74.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如果发现现金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将短款或溢余记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固定资产损益”,待查明原因后处理。

75.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目的金额,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选对其中的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一)2008~2009年间某超市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以2009为报告期,以2008年为基期。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76.经过计算2008年三种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A.11.4元/千克B.19.2元/千克

C.15.8元/千克D.16.8元/千克

77.2009年的销售额指数为()。

A.87.66%B.125.83%

C.97.85%D.135.94%

78.经过计算2009年的派氏价格指数是()。

A.95.25%B.105.68%

C.116.8%D.120.46%

79.经过计算三种商品的拉氏物量指数为116.4%,其含义为()。

A.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三种商品的销售额综合提高了116.4%

B.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提高了16.4%

C.以基期价格为准,该超市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多收入

14 380元

D.以报告期价格为准,该超市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多收入

14 380元

80.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的区别在于()。

A.两者计算时采取的基期不同

B.在编制长期连续性指数数列时用派氏指数较方便

C.拉氏物量指数的解释更符合现实意义

D.派氏物量指数的解释更符合现实意义

(二)为预测我国居民家庭对电力的需求量,建立了我国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单位:千瓦小时)与可支配收入(X1,单位:百元)、居住面积(X2,单位:平方米)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Y=124.3086+0.5464X1+0.2562X2

请根据上述结果,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81.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下假设中正确的有()。

A.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B.随机误差项的均值为1

C.随机误差项之间是不独立的

D.随机误差项的方差是常数

82.回归系数2=0.2562的经济意义为()。

A.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B.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C.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减少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D.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减少0.2562千瓦小时

83.根据计算上述回归方程式的多重判定系数为0.9235,其正确的含义是()。

A.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1和X2解释

B.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1解释

C.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2解释

D.在Y的变化中,有92.35%是由解释变量X1和X2决定的

84.根据样本观测值和估计值计算回归系数 2的 t 统计量,其值为 t=8.925,根据显著性水平(α=0.05)与自由度,由 t 分布表查得 t 分布的右侧临界值为2.431,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接受原假设,拒绝备择假设

B.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C.在95%的置信水平下,2是由2=0这样的总体产生的

D.在95%的置信水平下,居住面积对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85.检验回归方程是否显著,正确的假设是()。

A. H0 ∶1=2=0; H1 ∶1≠2≠0

B. H0 ∶1=2≠0; H1 ∶1≠2=0

C. H0 ∶1≠2≠0; H1 ∶1=2≠0

D. H0 ∶1=2=0; H1 ∶i 至少有一个不为零

(三)某企业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年初数和期末数如下(单位:元):

该企业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4 000 000元,利润总额400 000元,应交所得税100 000元,利息支出15 000元。本年1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企业销售A产品10吨,账面单位成本600元/吨,单位售价800元/吨,企业开出发票账单,货已发出,销售货款尚未收到。

(2)向希望小学捐款5 850元。

(3)购入不需安装的新机器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及其他费用125 000元。

(4)结算本月应付工资总额86 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52 5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9 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4 500元。

86.发生经济事项(1)时,企业在销售实现和结转成本时需要编制会计分录有()。

A.借记“应收账款”8 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 000元

B.借记“主营业务成本”6 000元,贷记“库存商品”6 000元

C.借记“银行存款”8 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 000元

D.借记“其他业务成本”6 000元,贷记“库存商品”6 000元

87.上述经济事项(4)发生后,影响利润报表项目()。

A.“主营业务成本”增加52 500元

B.“主营业务成本”增加61 500元

C.“管理费用”增加24 500元

D.“主营业务成本”增加86 000元

88.上述经济事项(2)发生后,会对利润表()项目产生影响。

A.主营业务支出B.其他业务支出

C.管理费用D.营业外支出

89.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发生上述经济事项(3)后,与年初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相同比率比较,则本年()。

A.流动比率下降B.速动比率下降

C.资产负债率下降D.负债与权益比率下降

90.运用上年有关资料计算上年期末的以下比率,其中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率=43.33%

B.总资产报酬率=12.31%

C.销售利润率=7.5%

D.净资产收益率=15.79%

二○一○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标准答案(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C2.C3.B 4.B 5.D6.C

7.D8.D9.B10.C 11.C 12.B

13.B14.A15.C 16.B 17.A 18.C

19.A20.B 21.C22.D 23.A 24.D

25.D26.A27.B28.D29.B30.D

31.D32.D33.D34.C35.B36.A

37.D38.B39.D40.C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AC42.ABDE 43.ABD 44.BE45.ABCD

46.ABDE47.BCDE 48.ABCD49.CDE50.AB

51.CD52.ABCD 53.BE 54.ABCE55.BD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57.√58.√59.×60.√ 61.√62.√

63.×64.×65.√66.√67.× 68.×69.√

70.√71.×72.×73.√74.× 75.√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选对其中的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76.B77.D78.C79.BC80.AD81.AD82.B

83.A84.BD85.D86.AB87.BC88.D89.AB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 篇4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2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2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2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 篇5

(三)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A.6 B.2 C.3 D.4 2.()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A.教育 B.文字 C.交流 D.生存

3.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何时()。A.福禄倍尔创设幼儿园后 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4.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5.《爱弥尔》这部著作明确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观,其作者是()。A.裴斯泰洛奇 B.洛克 C.卢梭

D.福禄贝尔 6.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教师的教学任务有三个,分别为()。A.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B.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 C.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范 D.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范

7.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黄炎培 D.梁漱溟

8.教育家()在勃兰根堡创设了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A.杜威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福禄倍尔

9.幼儿园一词是()诞生的。A.1837年 B.1840年 C.1842年 D.1903年

10.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创立。A.武昌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1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福禄倍尔 D.卢梭 12.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13.()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福禄倍尔

14.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何时开始实行()。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 15.“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话出自()。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陶行知 D.蒙台梭利

16.1928年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试验,创办乡农学校的是()。A.陶行矢 B.晏阳初 C.叶圣陶 D.梁漱溟 17.()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18.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19.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二、名词解释 1.杜威

2.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 3.幼儿园 4.整个教学法 5.白板说 6.恩物

三、判断题

1.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2.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规程》是在1996年正式实施的。3.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4.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5.我国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四、简答题

1.简述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2.简述福禄倍尔的“教学即生活”。3.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生命”。

4.要成为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蒙台梭利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训练的作用及内容。

6.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主张的“六解放”包含哪些内容? 7.简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8.简述张雪门的基本教育思想。9.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10.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五、论述题 1.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及其教育方法。

2.试述我国三位现代著名学前教育家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特点。3.试述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4.试述张雪门的自由教学法。5.试述陈鹤琴的教学方法及原则。

六、案例分析

某报报道:湖南湘潭市一位幼儿家长写信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被保育员体罚,脸上和身上都有明显伤痕,而且弄得大小便失禁。他们向幼儿园投诉,对方虽然道了歉,但态度很不诚恳。李先生的孙子今年3岁,名叫小浩(化名),3月4日进入湘潭某幼儿园,这是当地一家十分有名的民办幼儿园,收费比一般幼儿园高,被人们称为“贵族幼儿园”。陈先生在信中写道:“小浩入园的头两周,虽有些不适应,尚未感觉有太大变化。第三周起,我们逐渐发现孩子回家后时而埋头不语、时而大喊大叫,一提幼儿园就恐惧万分,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并且大小便失禁。4月9日,我们去幼儿园看孩子,发现孩子两边脸颊各紫了一大块„„4月12日,我们到幼儿园接孩子,小浩脸上伤痕依旧。恰此时孩子要小便,我帮他脱下裤子,竞发现大腿两边各有青、紫几块,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有一处深深的、特别显眼的指甲印„„校长张某还告诉我们说,前两天查夜时,晚上10点半发现小浩一个人坐在床边的痰盂上,很可怜的样子。原来是保育员怕他半夜解手解在床上,所以让他坐痰盂直到解出来为止,是她给孩子穿好裤子抱上床。该园幼儿正常休息时间是8点,可10点多还让孩子坐痰盂,不知道这些‘园丁’良心何在?”

请你结合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谈谈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如何看待教师的体罚行为?

。答案

8.D.福禄倍尔建立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幼儿教育机构b 9.B.1840年由福禄倍尔提出。10.A.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11.C.福禄倍尔建立了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命名为幼儿园。12.D.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13.B.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和谐教育,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14.C.1994年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5.A.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观点。16.D.梁漱溟创办了乡农学校。17.B.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实施。18.B.“感、前、具、形”四个阶段。19.D.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

二、名词解释

1.杜威:1859年生于美国的柏林顿,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884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896年创立了第一所实验学校,开始在学校中实施其教育思想。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

2.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蒙台梭利认为,建立合乎科学的儿童教育,就是让儿童获得自由,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现。这就是自由的原则。

3.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4.整个教学法:是指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5.白板说:是指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6.恩物:是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恩物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三、判断题

1.×。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段儿童实施的教育。2.√。3.×。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

4.×。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5.√。

四、简答题 1.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主要是:

(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他认为,人同自然界中的万物是一样的,在发展中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本性。

(2)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福禄倍尔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前一个阶段并不阻碍后一个阶段,而是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

(3)儿童发展三段论。儿童的发展则是由“自然儿童”出发,经由“人类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

(4)儿童的四种本能。福禄倍尔认为,儿童共有四种本能:第一为活动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第四为宗教的本能。

(5)教学即生活。对待家庭与教学科目时,福禄倍尔认为“教学即生活”,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6)福禄倍尔的教育方法。在游戏中获得发展。他认为,儿童的游戏,其意义和价值就在游戏的本身,只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活动过程即是目的,同时也是动机。通过恩物(一种玩具)教学训练儿童的感觉,让儿童形成整体和统一的观念。2.福禄倍尔在对待家庭与教学科目时,认为“教学即生活”,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在课程与教育目的问题上,福禄倍尔有一段话至今仍发人深思,他认为,幼儿时期的生活方向未完全确定,如幼儿绘画并不是为未来成为画家做准备,教幼儿音乐并非以将来成为音乐家为目的,这些活动仍然为发展幼儿时期多方面人性所需,如个体需食物来补充营养一般。

3.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

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她对于儿童有新的认识。她不把儿童看作是未长成的“小大人”,而是把他们看成是与成人互为相反的两极:“儿童是成人之父,而且是现代人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只是为儿童预备一个适当的工作环境、活动场所。”

4.要成为蒙台梭利学校的老师有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教师自己的专业修养要高,教学技术要精;第二,教师要细心地照管每一个儿童;第三,教师准备的教具教材要多,让儿童自由玩弄、自由试验;第四,教师要尽职尽责,热爱儿童。

5.蒙台梭利认为,自己的学校是一种家庭式的学校,因此一切家务和自我服务都应该让儿童自己进行料理。蒙台梭利这些活动不仅使儿童掌握日常生活的技能和技巧,而且还可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合作精神与独立性。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穿脱衣服、清洗室内用具、饲养小动物、儿童自己动手分食物给其他的小朋友等活动。

6.陶行知认为,应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提出“六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让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让儿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允许儿童发问,让儿童在自由发问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去赶考。幼儿园要给儿童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不要把儿童全部的时间占去,让儿童有学习人生的机会。(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让儿童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要解放他们活动的空间,从而扩大儿童的眼界,以发挥儿童的创造力。7.陶行知反对教师“教死书,死读书”的教学形式,更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从而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教、学、做合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怎样教就要怎样训练教师。也就是说,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二是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三是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做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可见,“教、学、做合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8.张雪门的基本教育思想: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相统一。张雪门先生认为,儿童身心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身心并不能自己单独发展,全靠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这里所说的环境并不单指自然的环境,除自然环境外,还包括人群的社会环境。他认为,“有了母子关系,就有了同情的发展;有了社会的关系,就有了思考、道德的发展;有了生产与消费者相依赖的关系,就有了发展谋生的欲望。”所以,在穷兵黩武的社会里,畏惧的情绪自然要受压抑;在冷酷残忍的社会里,怜悯的情绪自然不容易发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感受的反应力当然是极灵敏。以此类推,个人固有的性质如何发展,常常受社会无形中的暗示。

⑥开办师资培训。使幼稚园教师具有:奉献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身作则,白化化人的精神;不断开拓,勇于创造的精神。(2)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①基本教育思想: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相统一。张雪门先生认为,儿童身心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身心并不能自己单独发展,全靠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②幼稚园课程。张雪门先生指出,课程的范围是很大的,包括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及种种经验。

③幼稚园教材教育方法。幼稚园的教材应取材于儿童的生活,而且要适应社会生活,能充实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在脑力上劳心,手脑并用,热爱劳动,有互相合作及有自理能力。④幼稚园教学法。张雪门对于如何进行幼稚园的教学,主要有三点意见:一是教、学、做合一;二是教材与教法融为一体;三是自由自动教学。(3)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①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并反复强调幼稚教育不仅是一种正式的教育,而且是人生的一种最基础的教育。②陈鹤琴的教育方法。陈鹤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几个特点,那就是儿童有“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儿童是易暗示的”。因此,他要求教师要以“做”为主,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③教育内容。陈鹤琴认为,要根据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陈鹤琴制定了幼稚园教育内容: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的社会活动;儿童的科学活动;儿童的艺术活动;儿童的文学活动。3.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有:(1)政治思想方面。要认识新中国文化教育建设的方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培养儿童的“五爱”精神,为国家建设而努力。

(2)业务修养方面。要深切认识幼儿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增强幼教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要了解和精通幼教业务,如音乐、自然、故事、游戏、舞蹈、手工、图画等教学技能和方法;同时,要具有优良品质,处处以身作则;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的健康,注意儿童智力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3)教学技术方面。幼儿教师要掌握教学技术的原则;能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的活教材进行教学;能运用多种方式,如不仅能运用语言、文字讲故事,而且能以图画、唱歌等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地说,一个幼儿园教师,应当掌握的教学技术包括:能讲生动的故事,能编歌谣、谜语,能画图、做手工,能唱歌、演奏一种乐器,能种花种菜,能玩简单的科学游戏,能布置教室,能做点心和烧菜,能做初步的急救工作。

(4)优良品质方面。一个幼儿教师,对人,应该和蔼可亲,不发脾气,帮助别人,乐于合作;对己,能掌握自我批评武器,不自私,注意健康;对儿童,要热爱,要公平对待;对工作,有高度热情,富有创造性,决不灰心。4.张雪门的自由教学法如下:

张雪门认为,蒙台梭利的自由自动教学法,在中国可以应用。实施自由教学法的五个步骤如下。步骤一:引起动机。利用自然变化、设备的改变来引起幼儿对活动感兴趣。可由教师安排,但也可以是儿童自发的。

步骤二:课前准备。做好一切材料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具的使用以及教学的心理准备等。

步骤三:决定目的。是教师帮助儿童确定活动目的,从而使教师在指导儿童时就有了一定的标准。步骤四:制定计划。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要有周密的计划。这些计划要有教学进度内容、地点及过程。、步骤五:评论。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完毕后,教师就要对自己以及儿童进行评价工作。在评论中,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和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以后的教学做参考。

5.陈鹤琴的教育方法及原则如下:

陈鹤琴的教育方法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几个特点,那就是儿童有“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儿童是易暗示的”。因此,他要求教师要以“做”为主,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为此,他提出了以下的教学原则: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做;鼓励儿童去发现他们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较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制裁;替代教学原则;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分组学习共同研究;教学要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要精密地观察。

六、案例分析

著名幼儿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都体现出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到知识,切忌以教师的观点去控制幼儿的发展。比如:陈鹤琴先生提到过,对待幼儿的过失,如果用训斥、讥讽或变相惩罚甚至体罚来对待,就可能使幼儿为逃避灾难而说谎,这势必影响到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

幼儿园事故中有一项是指由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导致的后果。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幼儿人体损害的一种行为。广义的体罚还包括变相体罚,如罚蹲下起立、罚站、罚跪等。老师体罚幼儿园幼儿,无论从良心、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讲,都是不允许的。教师因故意行为造成幼儿伤害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责任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幼儿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2条进一步指出:“对体罚幼儿情节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惩罚事件不仅对儿童的身体有伤害,同时更伤害了他们的心理,儿童的家长有通过法律讨回公道的权利。从理论上说,学校如果办得完美,自然就用不到惩罚;因为学校不容易办得完美,惩罚也就不能废除了。惩罚应有原则:教儿童明了规则的意义;使儿童了解规则是公共应遵守的纪律;惩罚不得妨害儿童身体;惩罚不得侮辱儿童的人格;惩罚不得妨害儿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须尽力顾全名誉;须鼓励儿童勇于改过,引起他们的自爱;履行步骤:友谊式劝导--命令式的警告--提示姓名--分座

2016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理论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A.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学前儿童的需求

2.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3.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7.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是以()为出发点的。A.儿童中心 B.儿童生命 C.适应自然 D.反对成人化

8.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A.幼教领导 B.幼儿教师 C.幼教设施 D.幼儿家长

9.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10.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A.幼儿园生活环境 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11.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A.福禄倍尔 B.蒙台梭利 C.德可乐利 D.凯米

12.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13.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幼儿园工作规程》

14.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小时。A.1~2 B.2~3 C.3~4 D.4~5 1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儿童人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C.儿童的早期经验 D.学校的教育方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儿童观 2.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3.间接教学 4.幼儿园课程 5.幼小衔接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9分)1.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幼儿美育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教育。3.教育与幼儿的沟通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2.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3.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4.为什么说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1.教师应如何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

2.如何认识幼小衔接工作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

六、案例分析题(共10分)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成人往往不能从幼儿角度出发思考幼儿教育,忽视幼儿特定年龄阶段的需求。2.C.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个性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3.D.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与游戏等活动是融为一体的。4.D.儿童经过动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5.B.环境,特别是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6.C.在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比较欠缺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性起着决定性作用。7.C.蒙台梭利受裴斯泰洛齐等教育家思想影响,认为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8.B.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思想、教学组织形式等直接决定幼儿园教育质量。9.C.幼儿园月、周计划属于近期计划。

10.D.狭义的幼儿环境指幼儿园内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环境。11.B.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从事教育实验。

12.B.1923年,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创立了“活教育”理论。13.C.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用法律保护儿童的权利。14.B.幼儿需要有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时间。

15.D.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二、名词解释 1.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2.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3.间接教学:指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方式中的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游戏伙伴、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教育影响力不直接由教师而是通过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幼儿。

4.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5.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直接过渡的特定阶段。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存在不同的教学特点,主导活动、作息制度、师生关系、环境布置、社会期望等都存在差异,导致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状态。幼小衔接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三、判断题

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才是指学校教育。2.√。3.√。

4.×。幼儿园以活动为主要内容,只涉及简单的读、写、算,大量的文化知识学习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需要。5.√。

6.×。幼儿园的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才是指幼儿园校舍等。7.×。对游戏的指导应有启发性,不能盲目地干涉。

8.×。教师与幼儿的沟通除了言语沟通外,还有非言语的形式,如身体接触等。9.×。幼儿的游戏以间接指导为主,但是效果的好坏不是以直接和间接为区分。

四、简答题 1.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4)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精神世界的。(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

(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2.幼儿教师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必须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也要热爱幼儿,把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

(2)健康的身心素质。幼儿教师应该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洞察每个幼儿的内心世界、因人施教的技能和能力等。从知识结构上说,需要涉及一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宽广的能力结构。观察力是幼儿教师首要的能力,这种观察可以是有计划地进行,同时也渗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沟通能力也是幼儿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包括非言语的沟通和言语的沟通、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组织分组能力也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方面,教师需要有能力组织教学活动、分组和指导小组活动。

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并且要随着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对环境进行调整。

(3)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幼儿园需要与家庭、社区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

(5)经济性原则。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4.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其原因是: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幼儿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

(2)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就不佳。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将倍增。具体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五、论述题

1.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最根本的是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并真正地面向全体幼儿。在此基础上,具体的技能是必要的。

(1)引发交谈的技能。善于敏锐地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地引入交谈之中,或者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2)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我说”、“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可以交谈的对象。

(3)扩展谈话的技能。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幼儿提供适宜的信息、词汇或问题,引导幼儿把谈话延续、深入下去。

(4)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例如,注意激发那些沉默寡言或说话不清的幼儿的说话积极性,耐心倾听,尽量多鼓励;根据幼儿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话题、方式、词汇、语速等有效地刺激幼儿交谈。(5)结束交谈的技能。适时地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即使由于时间或别的原因必须要结束谈话,也要让幼儿感到,老师很想听他讲,可惜没时间了,回头还有机会的。

2.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整体的工作,其表现在: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不应当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应当看到,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只是幼儿园教育的近期目标,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对幼儿园来讲,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准备;在人员上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有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老师。对小学来讲,也不能仅仅把衔接工作看成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小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比较严重。有的教师一谈到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研究表明: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充足的自信心与自我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入学后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对新环境所需的身体、心理素质、独立自理能力等准备不足。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不仅仅是在“智”的方面,更多的是由于身体、态度、习惯、意志、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独立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不足而造成的。要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须的各种基本素质。在衔接中仅偏重某一方面是错误的,而在某一方面中又偏重某些因素则更片面了。

六、案例分析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 篇6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0题。共20分)

1.《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具体()。

A.机构形式

B.组成形式

C.表现形式

D.结构形式

2.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_管理为主的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3.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D.班主任

5.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A.三年

B.三至五年

C.两年

D.四年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 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7.如果要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A.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高等师范院校专科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中等职业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条例

9.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 发展()。

A.教育工作

B.教师教育

C.教育事业

D.教育活动

10.弄虚作假、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资格撤销后,()不能参加考试。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1.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

A.上下级关系

B.行政管理关系

C.教育教学关系

D.监护与被监护关系

12.()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13.未成年人的()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A.父母或监护人

B.班主任

C.就读学校

D.当地教育机构

14.《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1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 满()。

A.16周岁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的未成年人

C.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15周岁的未成年人

16.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17.根据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18.学校应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应对不法侵害。

A.安全保护知识

B.自我保护技能

C.安全知识

D.自我保护意识

19.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20.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

A.动手能力

B.热爱劳动能力

C.热爱生活的习惯

论坛交流在线模考考友录课程咨询考试保过

2010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政策法规》真题

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13-2-1 9:40:42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7天申论81分,行测83.2分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寒假班开始报名 1月25前报名有优惠,详情点击

百度推广

第 1 页:单选题

第 2 页:双选题

第 3 页:双选题

第 4 页:参考答案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

1.教育立法的目的在于教育法的实施。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

A.教育法的适用

B.教育法的执行

C.教育法的遵守

D.教育法的宣传

2.因追查犯罪的需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有权利依法进行检查的机 关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部门

3.《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实施义务九年制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

A.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B.实施初级义务教育

C.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D.在实施初级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中等义务教育

5.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

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治

D.靠制度

7.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8.侮辱、殴打教师造成侵害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

A.责令赔偿损失

B.赔礼道歉

C.追究刑事责任

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

A.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B.惩罚、教育、挽救的方针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10.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A.让1一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来源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

1.教育立法的目的在于教育法的实施。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

A.教育法的适用

B.教育法的执行

C.教育法的遵守

D.教育法的宣传

2.因追查犯罪的需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有权利依法进行检查的机 关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部门

3.《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实施义务九年制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

A.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B.实施初级义务教育

C.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D.在实施初级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中等义务教育

5.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

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治

D.靠制度

7.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8.侮辱、殴打教师造成侵害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

A.责令赔偿损失

B.赔礼道歉

C.追究刑事责任

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

A.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B.惩罚、教育、挽救的方针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10.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A.让1一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来源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 ”,错误的请打“×”)

1.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物。()

2.教育行政法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3.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是指构成教育法律规范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4.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终身的。()

5.学校意外事故不是由违法行为引起,所以不具备法律责任的条件。()

6.用学生成绩优劣排队的方法,既可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学生成绩及相关情况 提供便利,又可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后,要取消其学籍。()

8.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取得联系。()

9.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任选3题.共18分)

1.简要回答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简要回答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

4.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五、论述题(12分)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什么法律关系?试论述教师应怎样处理与学生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20分)

谢某是初一女生,一天下午课间,因与同学吵架而私自离开学校。晚自习时班主任检查发现谢某不在教室,同桌报告说谢某与同学吵架,可能回家了,班主任信以为真,未予追查。原想等谢某回校后再予以批评教育。第二天下午,班主任上课发现其仍未返校,这才与家长联系,但家长说谢某昨晚并未回家,经家长与亲友联系,仍无下落。无奈中家长报案,但至今仍无其下落。家长最后到法院状告学校,要求学校赔偿10万元。问题:

(1)谢某失踪,学校和谢某班主任是否承担责任?如果承担,学校和谢某班主任可能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 篇7

“知识管理”一词正式出现于1989年。从1990年开始,美国、日本和欧洲数家有名的公司在特定业务领域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对知识管理的宣传和普及贡献最大的要数Ikujiro Nonaka和Hirotaka Takeuchi于1995年出版的名著《知识创造型公司:日本公司如何建立创新动力机制》,该书被认为是知识管理正式产生的标志。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各种知识的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创造和应用的管理。按照协作和信任的原则建立起开放的集团内外部交流环境,通过知识共享和应用集体的智慧提高集团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1]

2 大学英语教师的隐性知识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最早对隐性知识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的著作。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表述,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结构化知识。如事实、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等。隐性知识不仅包括那些非正式且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还包括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等。[2]

根据迈克尔·波兰尼的观点,我们把大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分为两种,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和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规律、教学心得、经验、特色、口碑等。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是指将隐含在科学技术中的知识编码化并发展成为公共知识,人们在研究开发中就可利用这些公共知识来促进经济增长。

如何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竞争力,改变英语教学“费事较多,收效低”的尴尬局面,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而知识管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把利器。

3 大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障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知识管理系统的不断涌现,为显性知识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形知识的发展就不是那么的乐观,在它的管理方面的研究几乎属于未涉足的领域。

隐性知识管理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能够把教师的隐性知识都识别出来,无论是基于教学团队的知识管理方法还是知识地图,中国人都喜欢非正式的直接交流形式,而不喜欢书面的间接的交流方式,人们通常以口头交流来传播知识。这就使得大量的隐性知识没有被挖掘和表现为显性知识渐渐损失掉,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显性知识都是很少的。我们都知道,隐性知识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这种现象,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次,如何让教师心甘情愿地将他们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其他教师共享,成为一大难题。基于教学团队的知识管理需要这个团队的成员知识共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知识是一种资产,特别是个体的隐性知识更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4]因此,很多教师把知识共享看作个体优势的丧失,导致隐性知识的明示和传播受到很大影响。在中国高校内部,知识共享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十分薄弱。知识传授者既得不到奖励又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最终阻碍了教学改革步伐和大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

再者,构建知识地图,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知识挖掘系统和专家系统在中国还是起步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持,隐性知识管理将成为空谈。[2]对隐性知识而言,无论是明示或是传播同样需要强大的技术工具和良好的交流平台。但由于受到隐性知识自身特点的限制,真正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可谓寥寥无几。

最后,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际关系复杂,领导机制层级化鲜明,使得知识的交流和传播受阻。[1]另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很多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教师为学校出谋划策提建议的很少。这样就导致很多隐性知识难以挖掘。

4 大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对策

4.1 提高英语教师的认识

多数高校教师不明白隐性知识是什么,不知道自身隐性知识的存在,也未必能清晰意识到自己隐性知识的重要性。[5]事实上,教师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他们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仅把自己作为显性知识的传授者,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应该是居于主动地位,不断反思、不断发展的人。教师若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自己缄默知识的重要性,就容易循规蹈矩,其教学活动也会变得机械死板,容易墨守成规,陷入教学的习俗和惯例中不能自拔,没有生机,缺乏创新。一个教师理智地开展教学行为的前提,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缄默知识的存在。教师不仅要能明白学生由于不同背景而形成的不同的隐性知识,还要意识到自身隐性知识的存在,最终能够基于隐性知识对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4.2 构建大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交流氛围

在学习交流和协作过程中,有些现象是不利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例如教师之间存在着知识垄断、互不信任及利己主义等劣性现象,要营造教师愿意与他人共享隐性知识的氛围。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提供一些管理策略,为其创造氛围提供相应的条件:承认知识的来源,建立知识贡献评价体系,做好隐性知识交流的激励工作,建立知识共享奖励机制;打破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及教研组织之间的知识垄断壁垒,营造良好交流氛围,树立互惠观和整体观,鼓励隐性知识交流,修正教师学习评价指标,将教师与他人分享隐性知识的质和量纳入多元学习评价体系中等;对教研交流方式进行必要调整,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平台。

4.3 利用知识可视化技术,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知识可视化技术是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其实质是将人们的个体知识以图解的手段表示出来。知识可视化的目标在于传递和表达见解、经验、态度、价值观、期望、观点、意见和预测等,并以这种方式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这种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运用认知科学,把教师的那些通常难以想象和不易获取的经验以动态和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关键在于为教师隐形知识的转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工具。这些常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三类:概念地图、认知地图和思维导图。

4.4 建立教师网络研究共同体来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转换

教师网络研究共同体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它是教师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协作、探究和讨论,主要进行于一定的网络活动空间中。建立教师网络研究共同体的优势在于规模效应,从传统研究的知识转化发生场所来看,主要的知识转化场所就是教研室,即在教研室环境中,教师们通过简单的交流实现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转换。但是,在教师网络教研共同体中,我们将这一模式改变了,它同时扩展了隐性知识发生的场所,使人们具有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这样,可以促进知识共享,更为广泛的空间内为实现隐性知识转化创造条件。它真正实现了人与社会间,人与信息间的关系互动。在同一个教研共同体内聚集的教师越多,不但通过这个共同体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增多,而且在共同体内所集聚的资源越多,有效挖掘的隐性知识也越多。所以,教师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存在拓展了隐性知识的挖掘空间,真正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共用。

4.5 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

为了有效激发教师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在高校中,必须要有一套强有力的激励制度,无论是知识共享过程还是组织学习过程,都要使知识管理活动与教师的利益挂钩。例如规定隐性知识可作为教师的年终考核以及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奖励条件;教师的绩效考核与隐性知识分享挂钩。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

5 结语

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及其实践的丰富将会为知识进步扫除障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运用将成为高校生存的决定因素,它可以最终使知识管理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摘要: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入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隐性知识,管理,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潘巧明.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式[J].远程教育杂志,2008,(6).

[2]侯莜蓉,郭吉安.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概述[J].现代情报,2007,(4).

[3]柳曼曼.企业隐性知识挖掘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6).

[4]罗吉文.试论商业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与方法[J].商场现代化,2006,(12).

对于知识自由基本理论的思考 篇8

关键词:自由;知识自由;思想自由

一、从“自由”谈起

自由(Freedom)是人类永恒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是衡量个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社会领域内获得按其各自意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权利。对人类来说,追求自由已被证明为无须证明的人之本性,是人性固有的一种内心需求和外在社会诉求。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概念之一,自由几乎成为一种真理、一种理念、一种原则和一种制度被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论证、描述和歌颂过。康德曾经说过,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自由的历史,人类“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按此逻辑,我们可以说,没有自由的人生更不值得活。马克思也曾指出:“自由确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也在反对实现自由的同时实现着自由。……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帕克理特·亨利“无自由,毋宁死”,这句话表达了人类对自由价值的无限崇敬。对人来说,“成为人和成为自由是一回事”。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认为,自由是人类共同的第一自然权利,其他权利均由这一权利派生。由此,卢梭(Jean Rousseau)就曾经指出自由是人生与生俱来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由于自由是人类固有本性的追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状态,而人又是社会中的人,活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各领域特有的自由诉求,如政治活动领域中的政治自由,经济活动领域中的经济自由,学术活动领域中的学术自由,私人活动领域中的私人自由,文化活动中的表达自由等。每个人都生存于特定的领域,所以,人所追求的自由都表现为特定的“领域自由”。这也证明,人所追求的自由都是具体的自由,而不是抽象的自由。知识自由也是一种“领域自由”,它是政治及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人类的自由理想与诉求在图书馆活动领域中的表现。

二、知识自由的内涵

“知识自由”一词是舶来品,其英文对应词是“Intellec-tual Freedom”。“Intellectual Freedom”一词,在《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里,被翻译成“知识自由”,这与“intel-lectual”这个词的本义有关,译为“知识分子(名词),智力的(形容词)”。因此,“intellectual freedom”又可译为“智力自由”,我国台湾学者们又普遍将其译为“智识自由”、“智性自由”和“资讯自由”。《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里写道:“知识自由既非图书馆史具来的传统,也没有一定的条文或说法,乃是源自19世纪以来,美国图书馆学会陆续对相关情况所做的各种探讨与声明;可见知识自由乃是源于美国的《图书馆权利法案》(Library Bill of Rights)……最基本的或是:人人有表达自己意见与接触(未必即接纳)他人所表达意见的自由;也就是被知与获知的自由。”图书馆学是研究客观知识与信息的获取、整理与提供的学问,在图书馆服务中广泛涉及知识和信息的自由获取与提供的问题,因此在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中关注知识自由问题是一件自然和必然的事情。

对于知识自由的内涵,东西方学者理解及感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图书馆协会知识自由办公室(OIF)从知识或是信息的获取层面把知识自由定义为:“每个人都享有不受限制地寻求与接收各种观点的权利,应自由获取各种思想的所有表达,从而挖掘或深究某个问题、事由或运动的任何或所有方面。”知识自由在Online Diction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图书馆学情报学在线词典)里的定义为:“美国宪法所赋予之的权利,在不涉及诽谤之前提下,每人皆可阅读或表达意见,即使这些读物或意见不为大众所接受或是违反主流价值。”国际图联信息自由获取与表达自由委员会(IFLA/FAIFE)对知识自由的表述为:知识自由是指每个人都享有持有与表达意见、寻求与接收信息的权利。知识自由是民主的基础。知识自由是图书馆概念的核心。我国学者蒋永福教授从知识运动发展的角度定义知识自由,认为所谓知识自由,亦可称智力自由、知识平等,与其相近词汇有求知平等、求知自由等,是指知识的自由生产、自由接受、自由传播(交流)、自由管理(利用)的状态。或者说,知识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下,不受限制或少受限制地被生产、接受、传播和管理的过程或状态,就叫知识自由。笔者认为,所谓知识自由是指在自由、平等、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在合理合法范围内,公民在自愿情况下,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获取、传播及利用任何载体形式的信息(包括此信息的所有方面)及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思想的自由权利。

三、知识自由的表现类型

关于知识自由类型的分类多种多样。美国图书馆协会将知识自由分为以下3个部分:知识持有自由,知识接收自由与知识发布(传播)自由。台湾世新大学的阮明淑教授认为,知识自由与身体自由、经济自由和精神自由(包括思想自由、良知自由、信仰自由、学术自由)一起构成人权自由的表现类型,而知识自由又有图书馆自由、阅读自由、观赏自由、出版自由等类型。台湾学者王明玲更加较为系统严谨地把知识自由分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即表意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和接触(未必接纳)他人意见的自由即资讯自由(Freedom of Information)。表意自由又称意见自由或表现自由,即通过语言、文字(包括图形等)或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包括说话自由、演讲自由、讲学自由等)、出版自由(包括刊行自由、广播自由、著作自由等)、集会游行权(包括狭义的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等)、请愿权等。资讯自由也称信息自由即经由任何方法,不分国界,寻求和接触他人意见的自由。包括取用资讯、传播资讯以及合理使用传媒的自由权利等。资讯自由与表意自由是知识自由的一体两面,二者互相依存,循环作用。资讯自由为表意自由之源头,从资讯生产之流程来看,如果没有一段汇集资讯、思考分析、综合判断的思想形成过程,如何形成自我意见,表达于外?从资讯宣布之效果来看,如果失去资讯接受对象,意见表达者无法将意见公开传布给他人,表意自由就变得毫无意义。资讯自由可以酝酿多元的资讯市场,而表达自由则保障多元资讯的产生回馈到资讯市场。笔者基本赞同此种观点,并据此进一步认为按照知识运动发展的序

列过程可以把知识自由分为知识生产自由、知识传播自由和知识接受自由三大类。

(一)知识生产自由

知识生产自由是指人们不受限制地进行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或创新活动的自由,即平等享有以无形或有形方式发表或出版自己的知识成果和以正式及非正式的形式进行知识生产的权利。其具体形式有言论自由(如会议发言、讲座或讲课发言、演讲发言、面对面交谈等)、写作自由(如发表文章)、公共出版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物、印刷出版物、传媒与因特网等现代形式的出版物)及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自由等。

(二)知识传播自由

知识传播自由是指不受限制地传递各种意见、看法、观点或是主观知识客观化后所形成的各种知识成果的自由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已客观化的知识不受限制地加以传播的自由,如对知识或信息内容的讲授、对知识或信息载体的发行或传递自由,等等。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必然包含对知识的收集、加工、整序和提供的过程,这就引入了知识管理自由这一概念。知识管理自由是指人们或相关部门平等享有以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进步为目的的对知识产品进行收集、加工、整序和提供有关服务的自由权利,其前提是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法)。知识传播自由与知识管理自由密不可分。

(三)知识接受自由

知识接受的自由是指人们以合法方式平等享有接受知识的自由权利,主要包括被动接受知识的自由和主动接受知识的自由两种形式。接受教育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阅读各種期刊书籍、自主学习各类知识、上网查询信息、搜索资料是主动的知识接受过程。知识接受过程(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其实质是客观知识的主观化过程。知识获取自由要求图书馆对所有社会成员不论其种族、年龄、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一律平等地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服务。现在民主社会普遍注重“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建设阅读社会”等理念,就是知识接受自由的理念表现。

知识生产自由、知识传播自由与知识接受自由三者相互循环、互为前提,某一方面不能得到保证,整体循环就无法建立,其中知识生产、创造自由可归为表意自由(表达自由),作家、记者、知识分子和出版商,比较注意表意自由。知识传播自由与知识接受自由属于资讯自由范畴,保存知识的图书馆、资料中心、档案馆等,则较注意资讯自由。资讯自由中的“取用资讯自由权”与“散布资讯自由权”与图书馆事业密切相关,“取用资讯自由权”与读者权益相关,“散布资讯自由权”与图书馆员相关。

四、知识自由的基础

(一)知识自由的思想基础——思想自由

思想自由权是一种背景性权利。它是公民某些其他人身权、政治权的基础,其他一些权利被承认、被规范必须以思想自由权的存在作为前提。这些权利包括知情权、隐私权、沉默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表达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等。而知情自由、表达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及学术自由又是知识自由所包含的方面,因此现代民权理论中的思想自由就成为了知识自由的理论基础。“知识自由”是思想自由在图书馆领域中表现的一种特称术语。

1、思想自由的内涵。现代英国历史学家伯里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一书中称:希腊人之所以使我们永远铭感难忘,乃是因为他们最初发现了“思想自由”。思想自由,通常也称为思想自由权。作为一项概念的提出则始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封建专制制度压制人民思想自由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以思想自由为一项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人权口号。《中国人权百科全书》认为思想自由是指“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与信仰自由、表达自由、宗教自由、学术自由、出版自由等权利有密切的联系。思想自由强调个人内心活动的自主性,它是保证公民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做出各种自主性行为的基础。”

2、思想自由与表达自由及资讯自由的关系。(1)思想自由与表达自由。表达自由和思想自由两者存在必然联系,思想自由是表达自由的基础,表达自由是思想自由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一,表达自由是以人的思想自由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表达自由,不可能有表达自由的方式和内容,思想自由是表达自由的必然要求。第二,思想自由要以表达自由来保障和体现。因为人的思想如果不能表达出来,不能为他人知道,这种思想毫无价值可言,而思想要表达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或借助于一定的媒体。可以说,一个社会表达自由的实际程度,正是人们思想自由实现的程度,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另外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思想自由与资讯自由。思想自由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20世纪由“表达自由”向“资讯自由”的拓展。思想自由与资讯自由密切相关。思想自由本质上是思想交流的自由。从“交流”的视角看,既得有思想的表达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表达的接受者,思想自由实际上连接着表达者和接受者两端。情报信息获取自由、思想观点接受自由等是接受者的自由,也称资讯自由。接受者的自由,就是“认知自由”,即认识和了解的自由,通俗地说,就是读的自由,听的自由,看的自由,查的自由;(3)思想自由与图书馆的关系。思想自由作为“一切自由的根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图书馆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信息传播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寻求、接受信息的需求,公民拥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也就拥有了寻求、接受信息的自由,而寻求、接受信息的自由,是其他所有层次的思想自由权利实现的基础。所以,伴随着图书馆真正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文化,伴随着图书馆活动真正成为科学、教育、学术、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自由原则在其中的延伸是必然的。为了满足信息利用者的权利,图书馆必须具有收集提供资料的自由,从而使图书馆在整体上具有回答民众所有资料信息需求的能力。思想自由作为一项普遍原则,是人人享有的权利,由此派生的知识自由权自然也是一项普世的权利。因此,现代图书馆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为所有人服务。

(二)知识自由的理论基础——人权理论

人权是人应有权利,是每个现代人维持正常生活所应拥有的条件。知识自由与人权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自由是人权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人的身体自由、经济自由、精神自由一起,共同构成人权自由体系。任何人都不能维持无食物的生存,也不能维持无信息的生存。对现代人来说,无信息的生存甚至比无食物的生存更难以为继。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文化人类学家们说人是文化的存在,符号学家们说人是符号的动物,……在这些有关人之定义中,其实都包含着“人是信息的动物”这样一种含义。人之为人就必须从事、参与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符号活

动等,而这些活动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过程。因此,可以看出人类作为一种群体性生物相互依存,知识与信息在这个群体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今人类社会是由知识与信息构建而成的,一个人所获知识与信息的多与寡将决定这个人的生存地位和社会地位。我們把一个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定义为人的最基本权利,而知识与信息的多与寡又影响着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获取知识和信息就自然成为人们获取生存、追求发展的途径与手段。自由的获取知识与信息所体现的即是人们平等追求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所以,信息获取的自由权利(知识自由)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行使民主权利、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

作为基本人权的知识自由,由于其不受限制、不可剥夺、不可放弃的特点,表明它本身是一种人身人格权利,在人权的分类中,是“人作为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先天已存的价值”,属于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权,是一项享有的人权。对享有的人权,国家的态度只能是立法上为其划定应受保护的范围,并“依据这一范围向它提供支持并抑制自己不去侵犯它”。任何基本人权在本质上都是人类作为一个普遍性的主体无例外地应该享有的人权。知识自由应当为全体人类所共有,而不单单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权和专利。

参考文献

[1]杨海蛟,王冠群.何谓自由[J].思想战线,2007,(4).

[2]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阿伦特著,田立年译,贺照田编.什么是自由[M].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5]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毕红秋.信息自由:图书馆价值的核心概念[J].图书馆论坛,2005,(4).

[7]胡述兆.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M].台北:汉美出版社,1995.

[8]Intelleetual freedom[EB/OL].2011-03—15.

[9]ODLIS:Online Diction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ee.Intellectual Freedom[EB/OL].2010—12-02.

[10]原文为Intellectual freedom is the right of every individualto both hold and express opinions and to seek and reeeiveinformation.Intellectual freedom is the basis of democracy.Intellectual freedom is the COre of the librarycon—eept.http://www.ifla.org/faife/.2011-03—15.

[11]蒋永福,李集.知识自由与图书馆制度——关于图书馆的制度视角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4,(1).

[12]原文为Intellectual freedom encompasses the freedom tohold,receive and disseminate ideas,htto://www.ala.org/ala/oif/basica/intellectual.htm2011-03-02.

[13]阮明淑.知识自由——浅谈图书馆的几种相关自由及其相互关系[J].世新大学图书馆学刊,1991,(5).

[14]王明玲.知识自由在国际图书馆界的新近发展与其省思[J].大学图书馆,2000,(2).

[15]伯里著,宋桂煌译.思想自由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6]中国人权百科全书“思想自由”词条[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上一篇:07-08年个人业务工作总结下一篇:余弦定理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