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精选10篇)
总 学 时:100 理论:60 实践:40 适用专业:广告专业 装潢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二、先修课程:
素描、色彩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构成理论教学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
(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2)理解: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
(3)掌握: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要求学生(1)了解: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
(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基本设计方法。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强调训练与图例相结合的讲解,循序渐进。就每一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作针对性的练习,重点在指导和讲评,逐步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能力,为今后创造性课程打好基础。
五、教学内容:
平面构成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概述 21.了解构成的概念 2.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 3.了解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41.理解点的性质和作用 2.理解线的性质和作用 3.理解面的性质和作用
(三)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61.掌握律动、节奏规律 2.掌握均衡规律 3.掌握调和规律 4.掌握统一规律
(四)平面构成的形式 41.掌握重复构成形式 2.掌握渐变构成形式 3.掌握空间构成形式 4.掌握特异构成形式
色彩构成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色彩理论的沿革
1.了解内容色彩构成总述各个时代色彩理论研究成果
2.要求了解和掌握色彩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重要代
表人物,能达到何种设计。
3.重点与难点色彩理论发展史重要的代表人物。
4.了解什么是色立体以及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二)色彩理论
色彩的形成——认识色彩、色与光、色彩的产生、光源色 色彩的属性——无彩色和有彩色、色相环与色立体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2学时
4学时
色彩的混合——原色、光学三原色、色料三原色、色彩混合
色彩的表述与色彩体系——古代色彩科学的研究、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现代色彩科学发展(显色系统和混色系统)、色立体的基本骨架(明度色阶表、纯度色阶表、色相环、等色相面、等明度面)。
(三)色彩知觉与色彩对比 4学时
色彩知觉现象——视觉适应性、视觉惰性、色彩的错觉、色彩易见度 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
其他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色彩的肌理对比
(四)色彩的调和 4学时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类似调和、对比调和、面积调和、色彩的间隔调和 色彩的调性表达
(五)色彩的心理效应 4学时
色彩心理的表现类型——等级制度的色彩象征、宗教信仰的色彩象征、色彩的通感——色彩的音乐感、味觉感、轻重感、柔软与坚硬感、亲切舒适感、色彩的表情
立体构成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2学时
基本要素:形态的基本要素,形态的分类,形态的创造。
2.立体构成的基本法
2学时
基本法:线材的构成方法,面材的构成方法,块材的构成方法,材料的综合处理方法。
3.立体感、空间感
2学时
立体感、空间感:量感,空间感,肌理,错视。
4.美感要素形式法则 4学时
形式法则:尺度与比例,稳定与均衡,秩序与混乱,单纯与模糊,形象与意境。
5.立体构成 2学时
立体构成的技术意识, 立体构成的结构分析, 立体构成的机能造, 立体构成的技术美。
6.立体构成设计制作 8学时
软质线材设计构成 硬质线材设计构成 半立体设计构成 面材设计构成 块材设计构成 综合设计构成 肌理设计构成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1.《环境艺术设计手册》 马克辛、吴成槐 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立体构成》 辛华泉 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3.《立体·构成材料》
4、《装潢设计构成基础》.
5、《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陈钦、陈赞蔚 编著 冯罗铮编著何 洁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状况分析
1. 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模式僵化
就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 在平面设计教学专业中, 《三大构成》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都仍然在延续陈旧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讲授的依然还是传统的教育理论内容。体现不出抽象性和创造性和新颖性的专业特色。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是很重要的, 观念陈旧会对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后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1]。因此许多学生在学完《三大构成》之后并不清楚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如何应用, 这也发映出不少学生在头脑中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授课过程中,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老套, 过于程式化, 自然而然的就会使学生以为《三大构成》的学习只是一种形式, 这极大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审美天性的塑造。
2.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衔接性差
三大构成的课程理论在平面设计专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差, 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长期得不到深化, 讲授, 互动和动手这三个环节衔接不够好。知识内容缺乏实用性, 知识全面深入, 课程系统完整, 但这却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任务, 使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作业有应付的心理, 单纯地为了完成作业而训练, 不重视实践内容和目的, 长此以往, 就会产生厌烦心理。
3. 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
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测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知识尤其是重点概念原理的理解都是被动的, 对知识和理论的含义一知半解, 知识点的理解不深入, 回答问题时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说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缺乏主动吸收, 独立思考和质疑求解的精神, 这种不求甚解现象的产生也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点播和引导有莫大关联。
二、教学改革措施
1. 教学观念新颖化, 教学模式多样化
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 推陈出新,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单一身份, 由师生共同讨论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三大构成》的知识点虽然比较多, 但是并不是很难, 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开发自身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 然后课上先自学讨论, 再推荐学生讲解, 教师在必要时可以给他们一些提点和建议。最后由教师整合专业和有用的。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行项目化教学难度较大, 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必不可少;同时, 对于初入大学校门, 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 进行项目教学化教学难以到达预期效果。
知识重点和难点集中讲解。这样, 学生自己在自学、探讨、思考的过程中既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又锻炼了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理解能力, 而且还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专业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师生互动, 改变“教师讲, 学生听”的方式, 剥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感, 改变了学生单方面学习的被动局面, 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路, 同时也使教师得以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到学生的自学水平和存在的不足, 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2]。
2. 整合理论实践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既要做好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学习, 又要顾及到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衔接。
在知识学习中, 把握好概念的重点难点, 对知识点进行透彻的理解, 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要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教师在其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把握那些实用性的知识, 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一股脑的把所有知识全面系统的讲授给学生, 避免学生因知识的冗杂而产生厌烦情绪。在平面设计专业中, 把《三大构成》定为基础必修课程并不意味着课程教授过程中课程内容一点也不能少, 知识过于面面俱到, 而是应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授课内容的适用性, 这样做既连接了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而且还能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紧跟实际需求节省教学资源, 方便实际操作[3]。
3. 深化知识理解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发挥学习自主性, 主动观察和思考, 对于教师讲授的课程理论知识, 不懂就要问, 究其根源, 真正理解所学概念和定义的实际意义和深层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自己就要把握好实用性的理论知识, 把握好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 在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时, 明确学生知识不足的地方, 以便引导学生查缺补漏。要让学生明白, 《三大构成》无论是哪一部分的学习, 研究重点归根结底都是集中在“构成”这一概念上。避免让学生生硬的理解这些知识和概念, 在理解知识时, 切不可生搬硬套现有的知识理论, 死记硬背, 要引导他们从实验和作业中利用自身的视觉和心理体验感知前人的出的“法则”和“定理”。
总结:终上所述, 学习和掌握《三大构成》所包含的理论和原理并不是最终目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塑造学生的美学内涵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要把握好如何在平面设计中进行三大构成的教与学这一命题, 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紧跟课程改革的时代的步伐, 对教学模式进行整改。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修养, 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开拓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吕焕琴.艺术设计专业中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思考[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1, (10) .
[2]黄晋烨.三大构成在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8, (05) .
【关键词】三大构成 辅助教学 课程改革 重要性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城市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基于环境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42)4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8-01
一、三大构成的来源与意义
三大构成的产生起源于20世纪前苏联构成主义运动,这次构成主义运动阐述设计教育内容使我们联想到包豪斯,包豪斯作为艺术教育革命推动者,对于现代美术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强调了造型艺术融合,提出使用新材料的作用以及艺术和技术两者之间新的统一,阐述新材料、新技术以及实际功能对于现代抽象形式的决定作用。其作为著名的美术家、建筑学者以及美术理论学者,创建了纯美术与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纳入大批量大规模生产模式,符合规范化思维以及标准化内容的艺术教育理论的开设,使得三大构成课程的产生和发展。随之在80年代,日本三大构成基础教育课程和方法传入到香港地区,使得这种基于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成为规范化的教育体系,但是三大构成的设计教育在本质上理解较为机械,但是其意义还是能够促进教学效率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校设计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改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依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以及教育所处的地区特色,建设理想的、全面的、科学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三大构成课程核心内容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注重学生思维和动作的结合,在学生训练中能够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以及新的工具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
(一)课时分配缺乏合理性
三大构成课程在最初时期,主干课程逐渐被忽略,成为边缘课程。学时分配也有最初的平面、立体以及色彩构成等方面各为48学时,到当前发展成为一门课程的48学时,学时的变化使得细节性质的实践环节和基础知识难以在课堂上实现,从而导致有限的课堂难以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二)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三大构成教学手段简单,无法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例如,色彩和平面构成威力,在艺术设计专业基本技能是手绘,但是部分的平面和色彩设计却主要以手绘作为核心,难以利用信息时代的手段或者工具,使得辅助教学角色变成主要的教角色,不能够发挥信息时代教学工具的作用。
三、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艺术设计教育倡导的是创造性教育,设计专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成为重要任务。教学方法需要加强培养艺术人才,将基本的节能与基础知识有效结合,促进理论课程和技术课程的衔接和融合。
(二)建设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的联系
三大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的联系,需要明确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这种联系的建设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的将优秀的作品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深层次多角度的欣赏到与课程教学相联系的作品,传到教学设计的信息和内涵,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统一和结合;二是需要加强学生在课程训练中的主动思考能力,主动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在作业完成后对自己的作用的创意和制作进行阐述,从而得到更多学生的看法和意见。
(三)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在三大构成教学改革中,后半部分的课程主要是以学生在设计公司的学习实践为主,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设计公司的文化和氛围,提升自身学习兴趣,能够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和社会实践过程去进一步了解所学内容具体的应用,锻炼自身的能力,从而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社会化实践找到自身在学校学习中难以学到的内容,找出自身的不足与社会实践的差距。
四、结束语
三大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转变的必然趋势,对于启迪学生的设计灵感,促进学生设计运用能力增强,改变学生传统、单一、死板的学习方式,从而突破教师教学的局面性,促进三大构成教学改革成为适应当前新环境发展的一门实用的课程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砚组.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2、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使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性单位特征,也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3、和谐就是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也就是各种因素存在某种共性,似性或调和性。4、5、6、7、发射的类型有中心点发射、螺旋式发射和同心式发射等。8、9、10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C)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被充分认识和用于表达的手段。
A、艺术美B、造型美C、形式美D、创新美
2、均衡时有变化的美,其结构特点为(D)
A、生动活泼B、富于变化C、有动的感觉D、ABC3、中国银行用古代铜钱和汉字“中”为元素,对称的结构山体现了(A)的理念。
A、和平B、活泼C、生动D、美丽
4、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B)
A、卢浮宫B、国立包豪斯学院C、红楔子攻打白军雕像D、唐仕女
5、以下不属于硬线材构成方法的是(D)
A、积垒构成法B、线织面构成法C、框架构成法D、变形创新构成法
6、除了五种柏拉图式多面体外,还有一种多面体被称为(B)
A、雨果式多面体B、阿基米德式多面体C、变异多面体D、几米式多面体
7、在单位面材上进行结构的穿插、衔接,把多个单个实体互相插接。称为(C)插接
A、平面B、变化C、立体D、多层
8、伟大的艺术大师三宅一生所设计的服装极具创造力等特点。三宅一生是(A)人。
A、日本B、法国C、意大利D、德国
9、在色彩构成中,明度统调调和,在混入(B)时,色彩之间的不和谐会被削弱。
A、灰色和白色B、黑色和白色C、灰色和黑色D、白色和红色
10、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称为(C)
A、光源色B、收缩色C、物体色D、固有色
11、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称为(B)
A、中心点发射B、同心式发射C、旋转式发射D、螺旋式发射
12、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创作的《萨平妇女》的构图中,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比例为
(D)
A、1:1.35B、0.28:1.2C、1:1D、1:1.61813、传统的中国门栓为(A)图形。
A、对称B、均衡C、相似D、装饰
14、平面构成的基本特点是(B)
A、实践性B、基础性C、趋理性D、整体性
15、具象具备(A)特性
A、明显的可识别性B、独一无二C、相似性D、创新性
四、简答题(共55分)
1、简述近似构成应注意的问题:(15分)
答:基本形态在变化时,可以有秩序地改变自身的形态特征,处理手法不要发生很大的变动,最好骨格不变,只是基本形发生微妙的变化。作品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如利用直线、弧线、块面、肌理等变形重组等,但同一副作品中要有一个主题,不要用太多的处理手法,因为这样会使人觉得杂乱无章。
2、简述基本形的组合主要体现的几种方式。(20分)
答:在平面构成中,由于基本形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① 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② 相接:一个形的边缘与另一个形的边缘接触
③ 重合:一个形重叠在另一个形之上,产生上下、前后关系
④ 覆盖:两形重叠,后面的形被前面的形所遮挡
⑤ 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相交
⑥ 合并:两形交叠,彼此联合形成一个新的形
⑦ 剪切:两形相交,剪去了其中一个图形的影像成分
3、简述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的关系:(20分)
答: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态向三维立体空间进行的构成转换,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它们都属于一种艺术训练形式,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具备造型的观念意识,把握抽象语言的情感要领,培养现代风尚的审美情趣,这均是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教案要在创新中与时俱进。
新课程教学备课的重点已经由备教材、备板书、备教法转变为备教师、备学生、备课后反思。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教案的构成要素既包括教材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又包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讲授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思想,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方法;既包括课堂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又包括课后的辅导练习和教学反思;既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又包括学生的课堂生成。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新课程中的教案要重点突出人的因素,既要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又要强化学生的学法指导;既要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又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优秀的教案总是既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总是在教师的高超的“导”的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演”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自由探究,掌握获取知识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备课就是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研究透了再教给学生。传统的教学对于重点、难点问题仔细分析,反复琢磨,直到“嚼烂”了以后才肯“喂”给学生,生怕学生消化不良。长此以往,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剥夺了学生自己思考、探索、求证的过程,这种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的精神。这种“授之以鱼”的错误做法,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大纲在改,教材在改,教法也在改,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随之改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演技高超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好的教师不但要自己演技高超,还要教给学生演出的技巧,不但“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由“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研究学生、探索教法、优化教学过程上。上课前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不但知道教什么,更要知道怎么教,不但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更要知道学生该怎么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先备自己,既要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备心理、备情绪,因为教师的心理和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只要教材不变,一本教案可以连续教好几届学生。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也许教师面对的教材年年一样,但是我们的学生却是个个不同,我们怎么能用年年一样的教案来教不同的学生呢?新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与时俱进,及时去除陈旧过时的东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指导自己。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不求合乎规范,但求创新实用;不求形式完美,但求操作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备学生上。教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体现出课堂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实际教学中,教案在实效性的基础上,还要有灵活的机动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次上完课后,都要认真地进行课后反思。好好地想一想这节课的成功所在和不足之处,并详细地记录在教案上。备好课后反思,并在闲暇之余,常看看自己的课后反思,必将促进自己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作者单位系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
摘要:平面构成是三大基础课程之一,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实用的设计有着本质的不同,重点研究在二维空间内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平面构成的概念,进而引申到探讨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详细阐述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平面构成;创造性;基础教学
平面构成概念
“平面”是针对我们的三维生活空间而言的二维空间的概念。“构成”是与视觉艺术形式相关的造型活动。平面构成,指在二维的平面中将具象形态或点、线、面抽象形态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分解、组合,形成一个理想化的纯粹形态的构成方法。
平面构成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课程,不同的专业之间的侧重点应该发生变化。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不同专业在授课的过程中会出现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图形创作,并未从本专业的角度结合平面构成中的知识点做相应的练习。平面构成课是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做出有目的性构成的作业是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构成类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形创造能力,不被模仿左右或循规蹈矩地去进行创作。平面构成教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弊端:
1、表现手法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主张用传统的手绘去完成平面构成作业,使学生没有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推敲、构思作品内容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有意识地贬低电脑工具的作用;二是,对电脑设计有盲目崇拜,有电脑万能的错误认识,从而轻视手绘课程的训练。这两种观念都是非常片面的,只有手绘和电脑二者结合运用,相辅相成,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先讲理论,后做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讲理论课,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做相应的构成练习,学生做完作业后教师进行讲评。然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能熟练地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适应本课程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也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3、教材的局限性。受编者个人知识局限性影响,每一本教材的优势与不足都各不相同;有的教材重视图例,对理论方面却常一带而过;有的教材理论强,但内容精炼;有的教材知识陈旧,缺乏对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的把握,虽对设计构成的演变和形成过程有一定的阐述,但缺乏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阐述。
4、教学内容与其它专业课程没有连续性。平面构成课程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同时它还与现代设计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常常不注意本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联系,造成学生学习后不知道与其专业的联系,且学习过后不知道将平面构成知识运用到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措施
1、结合所学专业。自然之神是伟大的,神奇的,造物主在创造万物之时也创造了人类,自然界中的形态是神奇的,被观察的对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人的眼睛像是一架相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把从自然中看到的画面记录下来,从而使具象的形态进行提炼和概括,转化成抽象形态,所以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师艺术的呈现。
2、注重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平面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由于平面构成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再加上理论概念的理性化,往往给初学者带来迷乱和困惑。学生对点线面这些抽象概念的认识比较肤浅,看不到这些抽象概念背后蕴含的真正意义及其与应用设计的密切联系,学习兴趣不高,即使是学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就结合专业而言,在注重单纯的基础构成训练中有必要对今后可能应用的范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的设计创作中把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活学活用,而不是完全割裂,所以在基础练习中要加上部分与专业设计接轨的训练内容。
3、教与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平面构成基础教学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那些抽象的点线面知识得不到感性的认识,只能凭教师的“纸上谈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贯彻实施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不能简单划一,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注意构成课程和其它专业课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本课程的知识以外,还要重视本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平面构成研究的是在长、宽二维空间内点、线、面等造型因素的构成问题,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按照美学形式法则进行组合的规律。
5、重视教材的选编。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材,并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在对教材的编写和补充时,要主语在讲清形态要素、形式美法则基础上,注重把握时代的节奏,将最新的理念、最新的内容、最新的资料和实例介绍给学生,体现平面构成设计的现代特点和国际化趋势。与此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收集些前言资讯,既进一步补充完善教材,也实现了互动。只有学会自主收集学习资料,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6、重视草图的设计。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因教师强调作业工整细致性,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制作上,而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研究,造成了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所学知识还是一知半解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制作前的草图设计。
平面构成形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也给设计带来的全新的元素和灵感。平面构成作为一门造型基础课,适合于所有美术专业,特别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对平面构成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艺术潜能。
参考文献
在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体系中,三大构成被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它是学生在专业初步课中所学到的关于设计的基本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教改后的三大构成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紧密地和城市规划专业相联系,让学生深刻理解构成训练作为专业基础的必要性;在作业设置上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思维方法的同时,培养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以及对专业的敏感度。
1、“三大构成”课程设置的目的和任务
三大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以及对形式美规律的掌握与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启发其创造力。三大构成的学习能让学生在后续的设计中对形态的合理组织与要素构成有所思考与创造,并在感性审美中能够找到理论依据与规律。三大构成课程属于美学基础的范畴,它为学生今后进行规划设计创作进行了理论准备,它能培养设计者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设计的多种可能性,还能培养一种对形式的敏锐观察力,这对未来的规划师或建筑师都是重要且必不可缺的。
2、“三大构成”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作为城市规划站点下的“三大构成”的教学,针对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强调设计思维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同时,作为设计思维与技能训练并重的专业初步课中的重要环节,在设计思维方法训练的同时,强化不同表达技能在构成成果中的运用,在构成作业的设计过程重“创造与思维”,在作业呈现过程重“技能与表现”,从思维与表达两方面训练视觉审美与形式创造。将技能训练融入于设计方法的学习,也是三大构成教学改革一个特色。
2.1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学习设计的基础,主要研究的是视觉形象在平面上的组合形式,即通过理解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各自特性及相互间的关系,依照美的形式法则再创造新的形象及新的组合秩序,形成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客观情境的新视觉形象,从而达到设计的要求。
平面构成课程是以平面形式的创造和变化训练为主,将平面视觉元素的组织、平面形式的规律和变化、平面创意的实践等作为设计内容,按照个体元素到整体构成,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再到设计探索和应用这样几个步骤,由浅到深地进行。
城市规划站点下的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包括:以实例的形式来分析平面构成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以及其他设计行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优秀的案例点评;进行平面构成多种变化的实践练习;讨论与尝试多种成果的表达技巧和方法。最后以生活中“城市印象”、“街道表情”或自己喜欢的“音乐CD封面设计”作为平面构成环节的作业,并最终以“述标”的形式将设计思路和作品成果展现给老师与同学。(图1)
2.2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寻找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色彩构成作业能够丰富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审美的判断能力和倡导创新的变革精神,色彩构成的学习和感悟直接关系到日后设计作品中设计者色彩修养和创意水平的高低。
基于城市规划站点下的色彩构成教学,以色彩理论系统知识的讲授为基础,同时增加了城市规划色彩原理和城市、建筑色彩实例解析。此外作为附加教学内容,讲授色彩构成作业表达技法。以“色轮”、“色彩表情”、“色彩采集重构”等作业做为结题,并结合竞赛等教学方法及手段,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表达的技法,同时使学生了解色彩在城市中的应用及色彩的社会属性。(图2~图3)
2.3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探讨更合理、更完美的纯形态构成。它把感性和理性统一结合起来,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并构成理想的形态。
对于立体构成的学习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并重新组合。其原理和思维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为从中选优创造条件。其学习讲究眼睛(观察)、头脑(理解、构思)、和手(表现)协调并用,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了解多维空间形态美和创造美的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城市规划站点下的立体构成教学,以立体构成基本技能和手法为主要内容,并在讲授基本构成理论之外,增加了“现代艺术绘画雕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和“有关城市背景下的立体构成”等教学内容。以平立转换——“变幻的蒙德里安”和“抽象城市雕塑”为作业,将前面所学习做一个完整的总结,使学生们初步建立专业设计思维,培养对城市空间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图4~图6)
3、城市规划站点下的“三大构成”教学创新点
作为城市规划站点下的“三大构成”教学,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3.1 教学观念创新
每一个“构成”环节的教学均立足于城市规划专业,针对现实的城市规划中的某个点或相关基础进行教学。
3.2 教学手段的创新
“三大构成”的教学采用了公开竞赛、公众参与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每次三大构成课程结束之后,都会有一次总结性的公众参与性质的设计竞赛,以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社会属性进行思考,并培养学生的公众参与意识。(图7~图8)
3.3 教学模式的创新
每一个“构成”环节的学习均采用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公众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图9)
3.4 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的创新
改变以往的仅教师针对学生作业打分的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公众参与、教师讲评三者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让学生体会公众参与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加深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学会自我评价。(图10~图11)
4、城市规划站点下的“三大构成”的教学意义
1、“三大构成”设计理论是人们在长期艺术创造中对造型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对现代设计影响深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设计领域诸如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的构成元素在这些设计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甚至完全控制着整个设计的创意思想和形式。
鉴于此,在课程内容上,我们以城市规划为专业站点,侧重了构成与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且注入了与其他设计领域的相关联系,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中以及以后学生的从业设计中都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专业技能的教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不仅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更是今后学生在从业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修养;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三大构成”在本专业、本领域内的作用,更是加强了本专业与相关设计专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找到了一种通晓其他设计的途径,这一点反过来又可以提升学生本身的设计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从而促进本专业的学习。
2、“三大构成”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很明显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保证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学的及时有效的反馈;我们采用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以及教学成果的提升。以上这些对于接下来的专业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的教学处于一种公开的、透明的、相互竞争的、促进健康的环境之中,对于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以及教学成果的检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三大构成;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061-02
三大构成作为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创造意识培养具有开发性效应,对艺术设计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与专业潜能的训练具有独特作用,并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先行性及对专业设计课程的影响力,取得了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位置。
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不难发现关于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整合中的理论课程问题的研究也不多见,因而有必要对艺术设计教育基础课程体系和模式建构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尤其有必要针对高职类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体系的建立,进行较为全面、具体的整合性研究。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设计基础课程教材和课程安排的考察可以发现,现今的设计基础课基本以三大构成为主,这几门课程基本上以构成规律的学习练习为主.基本上摒除了绘画性和主观性练习,是以“规律性”传授为主的教学。并且对三大构成的学习还是在各自独立的状态进行,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将色彩、平面、立体结构分离开来,而且教师讲授一些规律,提供一些范例,然后学生根据这些例子依样做类似的例子。这就导致了学生更多是模仿而不是体验和创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思维锻炼极其有限。
从课程开发模式来看,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课程目标的实现,忽略了课程实施的过程性:从课程目标的确立来看,没有注重素质教育与艺术设计教育基础课程体系的关系,从而不能确立正确的课程培养目标,使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重要的培养标准在学生学习中得以贯彻和实现:从课程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划分来看,没有考虑到基础课程内部的有机整合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承接关系,导致课程核心内容被不合理的分割和组合。课题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几个独立学科作为基础课程主体内容;②各基础课程自成相对封闭的系统,与专业设计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③课题资源贫乏、简单重复,缺乏设计创意的课题设计;④课程局限于技艺技巧的训练,忽视将创造性思维培养贯穿于这一设计素质塑造的初始阶段。
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可以知道,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集中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在知识结构上确立学生以递进式的训练来完成设计基础课程的训练,重点突出对学生造型技能和设计思路训练的同时,挖掘学生个性思维,提升创造能力,加强审美修养,提高视觉表达方法,调动学生对设计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后续职业技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一系列的课题设计,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创新能力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首要任务。具体方案是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整合为构成与设计,重新整合和构建教学内容,使设计造型基础和传统三大构成的学习更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从而让学生掌握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基本视觉语言,启发学生丰富的构想、敏锐的观察力及较好的创造力,更好地实现将学生从必备的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向设计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边改革改摸索.整合后的构成与设计的课程被设计成以下教学情境:
1 构成的形态基础。本学习情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培养学生丰富的构想、敏锐的观察力,学会提取和概括的表达。
2 基本设计造型的要素与情感表达。本学习情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掌握其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和构成要素,感受视觉形态的力感、动感、节奏感,感受视觉形态的情感表现,认识和体会艺术造型的本质规律培养对形态和形象的感悟能力,训练造型感觉。
3 设计形式美惑的对比研究。本学习情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掌握和理解艺术表现的形式语言,理解分析艺术设计的基本视觉要素,如形态、线条、体积、空间、光影、肌理、色彩和比例、节奏、装饰构成等。
4 平面媒介。本学习情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画面构成的基本规律,掌握其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和构成要素,将大小、方向、明暗、对称、平衡、重复、对比、特异、夸张等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研究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图形。
5 色彩媒介。本学习情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装饰色彩理论知识和色彩的审美感觉,了解色彩属性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培养学生色彩组合、色彩运用的能力,应用色彩的特性和科学的色彩理论来指导实践。
6 立体媒介。本学习情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对形体和空间的美的感应能力更加敏锐,通过智慧和情感的开发,丰富学生对空间的构想,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感受能力及创造力。
这6个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按照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三门课共性与个性的原则,重新整合和构建教学内容,这样三大构成的学习更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并表现出以下创新点:①根据高职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创新意识为基本建设理念,把提高技能、训练思维、发展能力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思想,重点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②通过分析以往的三大构成的共性和个性,将其整合为构成与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构成规律,通过课题训练运用到具体的设计中去;③在课程内容上,结合设计基础能力培养的特点.在每一个能力训练点上加入相应的实际项目案例,突出学生对所学能力的实际应用。在结构上以学生的能力训练为核心,完整而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设计基础能力与素养。
课程设置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对艺术人才的全面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通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精神,进一步明确基础课程的目标。确立课程意识,使教师能自觉地运用课程理论指导和组织基础课程教学,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切实有效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的改革,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稳步、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国强.设计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J].装饰,2004.(9)
时间过得真快,四周的综合材料课程已经结束,在这门专业课中让我受益匪浅,不紧欣赏到了各种材料的艺术,同时也感受到了艺术的能量。艺术就是这样,简单而优美
在立体构成中,对材质的感受是触觉、视觉的综合体验,因而,在立体构成中,对材质的感受是触觉、视觉的综合体验,因而,材料的使用重点不 在于对物质原有的形的利用,而在于使物体的表面状态让人通过视觉和触觉产生美在于对物质原有的形的利用,也就是说,对材质感的理解和使材料构成有生命力的造型是材料在立体构成中的运用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除了要研究材料本身的特性之外,还要研究材料的加工手段和方法,从而使材料在立体构成中发挥更好的效果。根据材料的来源分类 根据材料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种。自然材料是指天然存在的各种 材料,如木头、石头、泥土、沙子等,它能给人天然、野趣、质朴的感受,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人工材料是指人工合成或制造的各种材料,如纸张、塑料、石膏、玻璃、金属等等,人工材料能给人规整、新颖的感受。根据材料的质地分根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木材、石材、金属、玻璃、塑料、纸材、陶瓷等等。不同 的材质,可表现不同的意境。如木材能表现质朴、幽静、雅致、原始的意境,的材质,玻璃 能表现明亮、通透、活跃、现代的意境,陶瓷能表现浑厚、古朴、沉稳的意境等等。
综合构成更强调通过点、线、面、块的衬托、对比、联合、分离、接 触、叠加、透显、覆盖、倍增、剪损、放射、聚敛、渐变、突变、过 渡、转换等关系组合变化形式创造符合不同需求的立体形态。或满足功能需要,或强调形式美感,或注入感情,或强调材料,或强 调技术,或强调参与,或塑造动感,或是以上几方面的有机结合,综 合构成因为全面调动了形式要素,因此形态与内涵都显得极为丰富。
材料不仅是设计的物质保证,还是一种积极交流感情的媒介。
材料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纳米材料、信息材料、能源功能 材料、生物材料和环境材料,对于每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都将把 人类文明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设计中强调材料的构成原则通常需要注意: 1)注重材料自然特性,注重顺应或突破材料自身的美感,注重新材 料的开发和旧材料的再利用。强调意象的构成是指给形态注入情感、情绪与情态。构成设计不仅满 足人们物质层面的需要(使用功能的舒适感),还必须满足心理层次 的需要(造型与人的亲和力)。a 情态表现构成:欣喜、兴奋、畅快、悠闲、严谨。
[摘要]商务外语云课程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由“管、台、云、端”四大要素及其关系构成,它具有数据信息集中、设施成本低、教学方式灵活和课程资源共享的特点。商务外语云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学生需求为本和泛在学习,其课程实践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的参与。 [关键词]云课程;特点;理念;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01-0101-03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革命通常会引发教育领域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课程领域正在发生一次全球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纸书本、三尺讲台”的课堂形式受到电子书、电子书包、网络课程、虚拟交互课堂、远程教学等新的课程教学形态的冲击。[1]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不断成熟,借助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在“云端”授课、互动、游戏、实验、作业、考试的“云课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云课程是云计算、移动新技术和课程整合后产生的新课程形态。它是以育人为目的、以云平台为课程媒介、整合学科知识和课程资源、以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集中学习或分散学习为课程实施方式、在线测试、考试为主要评估手段的新课程形态。[2] 一、商务外语云课程的构成 云课程是由“管、台、云、端”四大要素及其关系构成的系统。[3]“管”即各种信息传输的通道,如有线网络技术(10G、40G、100G以太网)、无线网络技术(Wi-Fi lin、3G LTE、4GTD-LTE/FDD-LTE)。“台”即资源库运行的平台,当前的云计算2.0技术使云平台的重心转向业务基础设施、业务平台和业务软件,形成了个性化、人性化的使用体验。“云”即资源提供者的资源库。“端”即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基本构成就是上述四大要素和商务学科各门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如图1)。商务外语云课程开发并不是将各种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简单相加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考虑整体的策划、设计,考虑课程开发过程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包括如何把云技术融合到商务外语学科课程之中,如何利用云技术支持改变学校商务外语教学和学习方式,如何利用云技术来设计、开发、管理和应用各种课程资源,如何基于信息化环境整合商务外语类课程资源,如何在云课程一体化设计中兼顾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等问题。 图1商务外语云课程基本构成二、商务外语云课程的特点 商务外语云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必然会呈现出各种云课程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信息数据集中化,设施简化、成本降低,接入方式多样、教学形式灵活和课程资源共享等。 第一,信息数据的集中化使得商务外语云课程的管理变得高效、安全。商务外语云课程是包含该学科各类课程在内的大规模的课程集群,其中有大量的课程知识信息数据和事关云课程运行的核心数据库。虚拟化的网络服务使得这些资源的调用、维护与管理都可以由专业人员负责,提高其运行效率。商务外语云课程的“云端”为这些信息数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还可以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更能针对黑客入侵及时启动防护系统保护数据安全,教师和学生不必担心因个人终端(电脑、智能手机等)中毒或遭遇黑客入侵致使课程数据损坏或丢失。 第二,设施简化、成本降低为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商务外语云课程对学习者的终端设备要求不高,只要学生持有连接网络的设备并在设备上安装网页浏览器即可。学校不必投入大批资金购入各种硬件设备和担心设备维护、维修与升级等问题。另一方面,商务外语云课程的云计算技术也降低了对师生终端计算能力的要求,师生不必担心自己的电脑或智能手机的.配置与性能低而影响云课程的学习。总之,从云课程的建设和实用来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资金投入都不高,这为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 第三,接入方式多样、教学形式灵活为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进行在线查看电子讲义和教学视频、提问、互动、提交作业和参加考试等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学习活动。教师则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在线更新课程讲义、答疑、同学生互动、评阅作业和评阅试卷等。以上全部与教学相关的数据存储于云端,学生和教师可以很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源,这对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四,课程资源共享让商务外语类课程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资源共享是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理念之一。云计算技术的开放性、互动性为商务外语云课程的资源共享提供了适宜的技术条件。云技术与商务外语课程的整合摒弃了单一的“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它所承载的合作、共享、革新等理念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云计算对商务外语云课程资源建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课程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上,它使商务外语云课程的资源形态和运营得以网络化、协同化和服务化,这些都促进了商务外语类课程资源得以有效利用。[4] 三、商务外语云课程的理念 第一,以学生需求为本是商务外语云课程的首要理念。从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基本构成图可以看出,在“管、台、云、端”四大要素中,“端”是最终归旨所在。换句话说,商务外语云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的需求是课程设计与开发首先需要考虑的。商务外语云课程对学生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在课程群的广度、学科知识的难易度和课程资源的有效性三个方面。商务外语云课程面向的学生群体复杂多样。选择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既可以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也可能是国际贸易专业的,甚至是经济学专业或其他学科专业的,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云课程的课程群具有较广的涵盖面,不仅要有商务英语类的课程,还要有国际贸易类的课程,更要开设一些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群体的知识、技能基础不同,这就要求商务外语云课程的课程设置照顾学生的这一特点,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最后,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源,必须具有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是指课程资源要与各类、各门课程不同学习阶段的内容密切相关,否则起不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第二,泛在学习(Ubiquitous)是商务外语云课程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的重要理念。商务外语云课程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泛在教育平台。这一平台是通过将传统讲授、基于互联网学习(E-learning)、基于移动设备学习(M-learning)和云计算技术整合起来的开放的、即时交互的教育平台。有了这一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在线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者复习巩固已学课程,或者同教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互动、交流。这种学习形式就属于泛在学习,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学习,是一种无时不可、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可以按照学习者的需求获取相关信息的学习。总之,泛在学习是商务外语云课程的重要理念,它是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有机融合,是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的结合,是大规模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实现形式。 四、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实践 商务外语云课程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信息边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让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进入这个平台,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角色职权完成不同的工作或任务,开创了课程信息化开发的新模式。[5] 第一,学校在商务外语云课程开发中主要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学校可以向教育云服务提供商申请开通信息化中心,但不用购买相关硬件,也不用维护设备和升级系统。学校教务部门在商务外语云课程平台上主要做教务管理工作,管理师生的登录权限、教师的考核、学生的成绩统计等,同时按照需要存储师生上传到云平台的文件和数据。学校也负责公开和共享部分课程资源和信息,与同类院校进行相关课程沟通交流的事务。 第二,教师在商务外语云课程开发中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根据学校赋予的权限可以选择云平台提供的样式或自定义样式开通自己的主页,以便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云平台提供的软件和工具在线写博客、指导学生、发布作业、在线批改、在线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上传课程资料,与同行分享资源和在线交流教学经验。而做到这一切,教师无需首先成为一个网页设计师,因为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免费的、“傻瓜”式的网站建设模板,教师可以轻轻松松地创建自己的教学网站。 第三,学生是商务外语云课程的自主学习主体。学生在这一云教育平台上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通过云平台搜索到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以在线观看教师的授课视频和电子教案。为了方便交流,学生可以创建博客、发表学习心得、发布学习笔记、发表生活感想等与同学和教师在线互动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参加考试,并能及时得到教师对作业和考试的反馈信息。 第四,家长是学生在线学习的督促者和反馈者。家长可以在云平台开通账户并使用相应的功能,随时进入孩子的学习空间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心情变化等。当然,家长也可以同孩子一起参与到师生互动交流中。通过查看学校管理部门的网页和教师网页,家长还可以看到相关课程的通知、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与评价、学生成绩等,也可以在学校管理部门网页和教师网页留言与之交流。 五、小结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教育与信息化产业整合的指导方针,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使云课程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也象征着我国高校云课程建设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实践探索需要理论先行。但是目前国内有关云课程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应用研究更是鲜见。本文结合云课程的基本理论尝试探讨其在商务外语学科的应用的一些基本问题。目前,云课程的建设尚缺乏科学的开发、运用和运行机制,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还需政府部门、云平台运营商、高校等的通力合作,以便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婧.“云课程”解析:背景、理念与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12):13. [2]潘新民.“云课程”:特征、意义与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8. [3]王本陆.关于加强云课程研究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5. [4]陈学军,王利华.基于云计算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13(1):84. [5]杜积西,严小芳.云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78.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新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06-22
音乐三大教学法论文05-28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07-17
构成设计作业09-25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06-16
中国国防力量的构成07-20
铁路通信网构成10-25
人力资源的成本构成06-08
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07-04
象形文字与色彩构成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