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业评价学习心得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科学业评价学习心得(推荐12篇)

学科学业评价学习心得 篇1

如题,在小学数学学科五的第一个专题视频的文本中就说的很清楚,小学数学学科学业成就评价的指导思想是:

(1)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服务。

(2)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细致化、具体化,力求体现客观的、可测量的学习结果。

(3)充分发挥工具的诊查功能。

在新课标已经实践了几年后,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给予的评价对学生不论是肯定,还是赞扬,还是勉励,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得到肯定,学生会继续努力;获得赞扬,学生会找到成就感;教师给予勉励,学生学习起来才有动力和方向。

当下教育教学日新月异,但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为了一切学生,更是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的评价也不仅仅局限于作业的对错上面,也就是知识与技能方面,更要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思考问题的策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作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维目标的第一个重点——知识与技能;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有思考问题的策略,这些一班都体现在新的三维目标中第二格重点——过程与方法;而情感态度也是我们评价的重点,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或者个人情操,都体现在第三个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学业评价学习心得 篇2

美术成绩评定应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和发展性原理, 合理的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往往陷入误区,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误区一:主观评价。 教师单凭主观意识便给出一个等级评价, 不给予讲解, 画得好的不知好在哪里, 差的不知差在哪里。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 极大压制学生的绘画兴趣与积极性, 长此以往造成对绘画的迷惑及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 教师以传统眼光看待作品, 只要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 就能得高分, 忽视对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的培养, 极大限制学生想象力发挥, 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培养。

误区三: 单一评价。 教师除了只重视学生平时作业评价外, 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 不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 忽视评价的全面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 教师不仅应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指导者、引路人, 更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激励者。 好的教师不仅要会“教”, 更要会“评”。 但评定时为避免进入误区应遵循一些原则:

第一, 全面性原则。 力求做到全面检测、整体衡量, 避免一次、一卷定“生死”的情况, 使评价客观公正、素质化, 令人信服。

第二, 科学性原则。 力求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 把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良好的品德意志和本学科知识技能融为一体。

第三, 指导性原则。 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 依“法”治教、依“法”治学, 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真正以素质教育为正确导向。

第四, 发展性原则。 注重学生潜能发掘, 注重能力培养, 为培养学生创造力、适应未来社会服务。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合理、公正的评价,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思考, 并做了如下尝试。

一、避免单一评价, 进行全方位评价

美术教育评价应当逐步从单纯测试活动向多样化活动过渡。 如果总带着滤色镜评价学生的作品, 那么学生作品中许多闪光点就会被我们滤掉。 因此, 我在教学中对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总会特别给予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在评价形式上, 不仅打上分数或等级, 而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哪一方面好。 往往还要加上一两句简单的评语, 上新课之前, 展示前一堂课上的优秀作业并口头讲解它的成功之处。

二、不能只重视结果, 更要重视创作过程

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技能的掌握、素质的培养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如果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只凭最后完成的美术作品决定, 而不考虑学生的创作过程, 我认为这种评价是不全面的, 某些情况下, 我觉得创作过程比最后作品更重要。 巡视学生的创作活动时, 只要一发现闪光的思想火花、艺术灵气, 就在全班给予肯定、表扬, 给其他同学以启发。这种评估是不打分数、不打等级的评估, 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它的反馈及时、评估具体、导向明确, 都是最后对成品作业的评估难以达到的。

三、不能只以“像不像”评定作品

人们常以画得“像不像”评价学生的绘画作业, 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美术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以教授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与创造力为特点的, 单纯以“像不像”作为标准评判学生的美术作业, 势必将学生禁锢于刻板、枯燥的描摹之中, 长此以往将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当然, 专业画家必须要有画得“像”的基本功, 但小学美术课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画家, 而是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全面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 如果只追求“像”, 还不如让学生学摄影。 因此, 我评价学生作业的标准是“好不好”, 凡是画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想象丰富奇特、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或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或者具有某种创造性的作品, 不管“像”还是“不像”, 我都认为是好作品。

学科学业评价学习心得 篇3

一、研制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1.国际趋势: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对学业标准的研究日趋规范

当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如何稳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探索,其中,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革,基于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1994年,美国社会科协会研制的《卓越的期望:社会科课程标准》,强调整体课程设计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社会科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对学生知识、过程和态度方面的能力表现提出期望,为课程决策者提供指导;为教师提供课堂活动案例,指导他们设计教学,帮助学生达到能力表现期望。[1]英国虽然实行分科课程,但在1991年公布的历史、地理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学生应获得的知识、理解和技能,并提出每个关键阶段应该具有的知识、理解和技能,以不同水平的方式描述具体要求与内容。

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成立了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进行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数学和科学成就比较研究(TIMSS)和美国教育进展评价(NAEP)。尽管这些大规模评价项目只与一些学科直接相关,但其中体现的理念、结构与特点都带给我们许多借鉴和启示:指向学生的发展;注重评价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关注评价方式的系统性、现实性、开放性、生活性;多样化的评价技术运用其中。

2.学科需求:课程标准的高度概括无法满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评价要求

2009年,北京市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使用情况调研结果表明,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理念、性质、目标高度认同,但是课程标准对引导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实际操作还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意见认为,“评价理念很好,但如何操作和实施没有明确说明”“建议标准能对各年级应该达到的内容标准予以说明”“希望在内容上有更细致、明确的标准,说明学生应该掌握和达到的程度”“建议增加相应的教学案例,便于指导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可见,学业标准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理解与应用,在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实现理念与行为的对接。为此,本标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获,具备扎实的学力基础为目的,旨在进一步深化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内容的研制

在前期文献研究和日常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整体方案。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框架的研制、内容标准及学业成就水平描述在标准研制中非常重要,决定了整体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而这些内容将会影响后期评价方式的选择、样题的编制及教学案例的实施。

1.核心概念的界定

学业标准是指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对学生在不同学段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学习结果)进行描述,明确指出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

学业标准包括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内容标准就是明确规定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成就标准就是要清楚地表明学生在达成内容标准时应具有的水平和程度。

2.框架的制定

北京市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业标准框架包括内容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三个部分。内容领域与课程标准所划分的六大内容领域保持一致;能力领域则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划分;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则主要从整个课程的角度提出学生在此领域的要求,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有渗透,但并没有具体到每一条进行表述(见表1)。

3.内容标准的研制

在内容标准的研制过程中,我们既依据课程标准,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细化与拓展。与课程标准相比,其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的条目进行了整合,梳理了学习主题,便于更好地理解内容。

(2)对每一个内容标准进行了细化,用行为动词来描述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

(3)对每一个内容标准的细目进行合格、良好、优秀不同学业水平层次的划分。

(4)对每一个内容标准提出相应的评价方式,更有针对性。

4.学业成就水平的描述

品德与社会学业成就水平的描述是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在合格、良好、优秀不同水平层次上能够知道什么和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是对课程标准的细化、补充。以“行为动词”加“具体内容”的表述方式描述学科学业成就水平,既有总体描述,同时也对不同内容领域、维度进行详细的表述(见表5)。

处于合格水平的五年级学生在“我的健康成长”内容领域,能够初步了解和认识自我,初步学习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具有提高自我意识、交往意识及能力等。在“我的家庭生活”内容领域,能够初步学习与家人沟通、在他人引导下能参与家庭事务、形成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能够初步提高自理能力,初步懂得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规范,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学校”内容领域,能够初步认识和适应学校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参与集体生活需要遵循的平等、民主等原则。在“我们的社区”内容领域,能够通过(社区)家乡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个社会成员在生活必需掌握的常识、基本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初步提高一些社会生活技能,尝试认识和了解本地区,产生热爱本地区和家乡的情感。在“我们的祖国”内容领域,能够简单了解一些祖国的基本概况,初步知道一些我国的历史常识,初步了解解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能够认同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形成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我们共同的世界”内容领域,能够初步了解世界的一些基本概况和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懂得我们与世界的联系。

nlc202309040826

学生学业标准的研制必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实际情况。因此,此次学业标准的研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按不同等级水平(合格、良好、优秀)具体描述每个年级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标准的研制要详细、显性,具有可操作性。

三、对品德与社会学业评价方式的探索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提倡多样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因此,除纸笔测验外,日常教学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表现性评定,如建立学生档案袋方式、评价学生作品、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观察评价等。现以学生作品评价为例,说明我们的初步探索。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学看平面图》后完成的作品。从这张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的两个关键要素:方向和图例,并能够达到学业标准的要求“3.1.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或局域平面图”。通过学生作品分析,教师了解了学生对所学内容——平面图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有助于后续教学的调控与指导。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日新月异北京城》后完成的作品。从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工具的基本要求,并能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将北京的变化分成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并由此展开一家三代人的变化,从而体现北京的变化与发展。思维导图虽然简单,却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评价方式。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农业工具的演变》后完成的作品。从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报制作的基本要求,并能利用小报梳理所学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过程,提高学科能力。

在标准试用阶段,我们还尝试利用标准进行实际教学设计与指导。教师利用标准来评价、反思教学,借此也是对标准本身的检验与评判,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研究使我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业标准等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加强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使得课程标准、学业标准、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评的一体化;初步探索了小学综合性学科如何进行学业标准的研制及实践中评价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推进教学评价的改革;进一步指导了一线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深感标准本身的科学性、可行性等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标准是否会阻碍教师主动性、创造性教学的发挥,都是我们进一步实验所要重点关注的。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社会科协会研制.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M].高峡,杨莉娟,宋时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

[2]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品德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学科学业评价学习心得 篇4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根据教学目标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技能形成的情况,以及课堂练习情况,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评价。如对学生阅读、板演、讨论发言、回答问题,从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分偏重知识与技能,发展为一要评价知识与技能,二要评价、动手操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的评价及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是形成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它既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新的技能的形成情况,又能让学生得到评价反馈,验证自己得出的信息和结果是否准确。

二、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数学教学中的口算,不单要说出结果,还要说出怎样想;应用题教学及计算教学中不但要看结果是否正确,而且要看学生计算和思维的过程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有创新性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方法是否科学简便。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三、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不受重视的一项评价。对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没有积极的情感就很难谈到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端正的态度也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关注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1、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教师用赏识的评语给学生以反馈,会诱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激活思维的细胞,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可采取描述性评价,也可采取会意性评价。描述性评价即是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的语言描述,如用激励性的语言,赏识性的语言,既肯定成绩又指出发展方向的语言等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会意性评价即是教师用表情、眼神或某种表示赞许肯定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肯定的评价形式。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用点头,伸拇指等动作来表示对学生回答的回应等。

《有效学业评价》心得体会 篇5

----学习《有效学业评价》有感

如 何 对 小 学 生 进 行 课 堂 评 价

胡恩海 马官镇二官小学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学习《有效学业评价》有感

马官镇二官小学 胡恩海

教学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句名言这样说到: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多彩的世界。在孩子每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乐学、愿学。

1、改变课堂用语

①当学生发言正确时,应使用“即时评价”肯定他的成绩

“即时评价”能及时地将学生正确的信息、探索的成果反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其他同学用掌声夸奖他;或是告诉他:你真行、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你的进步很大;或是对他点头赞许——用激励性的语言、行动充分肯定他的成绩。

②当学生发言不够准确、语言缺乏逻辑时,应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延时评价”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有时间,有余地重新组织语言,扩展思路,实现再思考、再创造。这时,我们应带着肯定的眼神看着学生,耐心地引导他把话说完:请你接着往下说好吗?请你再想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好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美好的创新灵感。

③当学生的回答错误时,应妥善运用“包容性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包容性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探索的兴趣。我们可以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安慰他,肯定他爱动脑筋,鼓励他再思考,甚至可以鼓动全班小朋友学习他那种敢想敢为的精神。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平等、尊重,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增强,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学生平等对话,及时肯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每一处闪光点,在这种平等、尊重的理念下,学生思维的触角才会多角度地伸展,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2、突出奖励机制

由于学生本身的差异,学生入学后的发展存在着差异,一部分学生已体现出一定的学科知识素养。如何使这些学习上走在前列的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励学习后进的学生向他们看齐,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①口头奖励

当学生发言很精彩时,除了老师充分肯定以外,如: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等;还可以鼓动学生向他祝贺,如:掌声送给他,让全班同学向他鼓掌祝贺;或全班同学对他竖起大拇指说:棒、棒、棒、你真棒!

②感官刺激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评比的办法,如:在黑板上画红旗、画笑脸娃娃、在黑板上画上花篮,再贴上五颜六色的花,或画上孩子们喜爱的水果、动物图案等。再比如一些美术老师,在每次上课之初,都要把上节课选出的作品进行展览,来促进孩子们互相学习。

③实物奖励

如语文课上广泛采用的给孩子们送老师亲手剪的红花、苹果、枫叶、卡通图案,甚至生字卡片等,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再比如说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采用的在作业本、教科书上盖五星、盖红花的方式,奖励孩子们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

④充分运用体态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调动无意识的有效手段,充分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暗示。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与之握握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利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有效地促进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前进,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价的即时性优势和激励作用。

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我们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师评价,更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来评价。因为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有利于增强评价的亲和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①自我评价

即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行为导行。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发展下的“能学”,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如作业做完以后,请你给自己评一评,你觉得自己做得很认真的,请你给自己的作业本上画五星;你觉得哪个字写得最漂亮,请你在那个字下面加一面小红旗。再如一些数学老师使用的上课情况评价表:对学生在课前准备、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合作学习、认真书写等行为,每节课进行自我评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努力的方向。

②小组协作评价

小组协作是以“小组合作”为切入点,实现不同层面的变革和优化。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组,采用小组讨论、辩论、交流等形式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他以小组学习为突破口,引发各个教学层面的变革。如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索;强化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使学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环境,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③集体参与式典型活动评价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交流、表达等探索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体参与能调动集体的智慧,使知识体系更完整、更深入,学生对文本中反映的材料有了新的看法,可以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评价只有内化为学生所接受,老师所选用的评价标准只有为学生所认同,评价才有意义。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评价效应和评价效果,才能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学科培训学习心得 篇6

10月21号在店子镇中学,我有幸参加了全县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一天的培训时间安排的很充实,上午安排了3节公开课,下午首先各位与会教师点评3位教师执教的公开课,然后教研员李老师一起学习了上好信息技术课的注意事项,自己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总结如下:

上午的公开课,三位执教的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展示了信息技术课的走向。第一节是李孝强老师执教的《逐帧动画》,李老师先安排学生动画的制作原理——视觉暂留。在讲述图片添加时,先让学生动手导入图片,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自然而然的开始了探究之路。学生制作完成后,大家欣赏作品时,引导学生看看动画有何不完美之处?引出插入普通帧的方法。第二节刘艳梅老师执教的《分类存储》。有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引出本课课题,情景创设好。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个性。任务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分类存储图片,并且所有的图片都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的。很好的展示了学生们的风采,可以说整堂课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节课是郭泉州老师执教的《形状补间动画》,课由复习开始,然后安排学生观赏动画圆变正方形,引出本课主题。师生一起制作动画,而后学生自制。学生很好的理解了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课堂任务是让学生合作探究制作动画圆月变成镰刀月很好的体现了课标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理念。

下午,与会的各位老师点评三节观摩课,谈自己的收获,最后县教研员李明生老师做了总结。通过本次会议,我认识到了导课是一整堂课的事,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教师首先是倾听,而后是肯定。好学生展示的过程是所有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教学素材一定要重新设计,首先是教师最熟的,其次是避开传统话题,最后是教育性和典型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力求是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高一数学科学习心得 篇7

学好数学四步曲:方法,思路,准确率及速度。

第一步,方法。解任何一道数学题,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只不过是繁与简,通法与特法之分。这些解法都是解题者灵活而成功地运用数学基本解题方法的结果。接下来介绍几种基本解题方法:

1、探索法:例如本次月考中22题b=-a/(2a^2+1)=-1/(2a+1/a)的转化,集合问题优先讨论空集,存在性问题转化作最值问题等都用了探索法。注意从熟悉、特殊、改变问题表述等方面思考,把陌生化为熟悉。

2、数形结合法:包括三个方面:以形助数、以数助形、数形互助。

3、设想法:比如逆推,或者根据问题的特殊性、存在性作出某种设想,再尝试去推导。

4、其它:反证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待定常数法等。

这些方法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只不过我们可能仅局限于在某种题型中使用。当题型改变,思维受干扰,就可能漏掉某些方法,也就是说,仅凭记忆做题。

第二步,思路。解决较难的数学问题,思路要开阔,灵敏。如果思路狭窄,只想到用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用某种方法解决,视野仅限于一隅、无形中给自己“画地为牢”。这样,在求解过程中要么举步维艰,要么步骤繁琐如入山水重复之境。而更多的思路,来自平时的听课与做题的日积月累。应当记忆一些题目的思路,记忆帮助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另外,做题时,不要仅局限于一个思路,尝试思考:是否有其他解法,如果题目稍作改变应该怎么做。思路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扩宽了。

第三步,准确率。个人保证准确率的方法:做一题检验一题,计算题算两到三次,尤其是第一次计算要稳,如遇方程,解出后再代回去检验,还有可以根据多种思路去验算一个结果。

第四步,速度。做题速度一般要依赖于记忆,而记忆要靠理解。有了先前思路的铺垫,再加上对题型的熟悉,速度自然而然就提升了。切忌精神紧张,放松才能保证准确率和速度。

学习地理学科的心得体会 篇8

是的,我也是一个向往自由自在,游山玩水的生活,渴望去游览旅游胜地,观光名胜古迹。所以我很喜欢学习地理,为我以后有能力时去实现我的愿望奠定基础。因为它可以帮助我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有地图东东西南北也不会迷失方向,可以让我知道天下一步的名胜古迹,那个国家在那个洲。要去的地方要往那个方向出发。

从初中到高中学习地理以来,我发现自己本身就在游览天下的名胜古迹。而且不用等到有能力更不用费力和花钱,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地理科目就像在周游天下,游山玩水游览旅游胜地,观光天下的名胜古迹。我没去过广西的桂林山水,可我知道那里的山水风光很美丽没;没到过安徽的黄山,可我知道那里有迎客松树;没去过青藏高原可我知道那里有洁白的冰天雪地;没去过北京可我知道那里有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没到过黄土高原可我知道那里的水土流失后形成的壮观;没去过法国的巴黎可我知道那里有圣母院和埃菲尔铁塔。

乡村教师学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9

这次学习培训我收获很大,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下面我来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和学习是硬道理。

教师自己要不断的学习和进取才能保证活水的`源头。一切都是动态的,教师也要跟踪动态,不断进取,才能更新原有的知识观念和知识体系,将最新最好的资源带给学生。

二、向优秀教师学习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

没比较没有鉴别,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这次听了语文专家李小茹老师的讲座,明白了如何打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及打造的策略。另外两位优秀的老师,何海波老师和刘凯老师的同课异构,让我的教学思路也打开了不少,对于今后文言文教学的理解更深刻更准确。何老师的稳重、清晰、扎实很让我佩服。刘老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更是让我明白了教师不能只是局限课本,局限现有的资源,而应该多思考多挖掘更真实更本质的东西。还有刘老师亲切、干练、丰富的神情、灵动的授课方式等都值得我学习。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课文很多,试题也很多,教师应该具有抛砖引玉的能力,通过经典文章的讲解将正确的方法交给学生,不能只是为了讲课而讲课,如果那样则只能算得上低层次的教学。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实际相结合,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教学才算是成功的。

下午的总结点评及交流更让我感受颇深。这些年大家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步着,提升着。优秀之人还如此地努力奋斗,我自己更没有理由后退。

学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10

胡家露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成为一个关键词,培养具有哪些核心素养的人,怎样培养这些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2015年12月8日,附中地理组教研组织学习了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改革中的新指向,就此次学习,我浅谈几点心得体会。

什么是核心素养?既然是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我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素养和能力,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核心”体现在时代特点和年龄特点两个方面。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目前需要加强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五大方面。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地理新课程提出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即“地理核心素养”。国际社会已出现了关于此方面的若干典型案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五大支柱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关键能力说,欧盟提出了八大素养说。综合来看,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地理核心素养的特征,华中师范大学李家清教授从三个方面来描述:第一、关键性。地理核心素养应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对学生而言就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例如地图学知识素养。第二、动态性。地理核心素养必然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接轨,体现出不断更新、动态发展的特征。例如地理信息素养。第三、生长性。核心素养总是在特定的情景和需要中反映并生长的。无论是从纵向的不同教育阶段来看还是从横向的学生的发展方向来看,都体现了生长特征。

当我们要探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什么样子时,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张家辉教授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方式有多种,从两个方面或者从两个视角来看,第一,基于地理教育学理论从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中选取居于核心地位的成分,从而构建体系。那么,哪些地理素养居于地理素养的核心地位呢?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质。这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基于地理学理论和重要教育文件,从地理学任务中选取应当突出培养学生的主题内容,从而构建体系。这一种构建视角打破了地理素养的系统划分,探寻的结果为地理教学中应突出的几大主题。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需要深度跟进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成为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导向和根本动力。作为地理教师,应明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地理课程的基本任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与承担的任务密切联系,能秉承核心素养培育观念,能将地理教学内容中的素养价值充分挖掘,能以空间观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感知空间、分析空间、领悟空间的基础上促进人地观念、国际理解、全球意识等地理核心素养的知识构成。所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还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学科学业评价学习心得 篇11

这几天,仔细地阅读了《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意见》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针对第三项课堂教学建议的问题思考如下:

理念与适时、适度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

用,教师不是仅仅给学生传递知识,更多的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自主不等于自学;自主不等于自流;个性不等于任性;合作不等于分组、讨论、结论;探究不等于查资料、搞调查、探究思维;活动不等于智慧、经验不等于知识的基本观点。

教师起到支架的作用,我们的教学更切合学生的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是适时、适量、适当的支持与帮助,在教学支架中,支架的状态是变化的,这就说明我们的支持要根据学生的生成。老师不仅要思考怎么给支架,还要思考怎么把支架最快地撤出,达成搭建支架与撤出支架的统一。

教师应该转变自我角色,作为一个支架,引导学生发展,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使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最终教师从支架角色退出,学生有能力自由发展,而且会更好的发展。我认识到,教师的“教”一定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上开展教学。只有这样关注学生兴趣的教学才能产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

结合自己的工作,我所任教的是一年级数学,一年级学生有年龄

学科学业评价学习心得 篇12

学习心得

肇庆市第一中学

吴桂雄

我于5月22日至6月9日学习了“ 2013年肇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学科全员培训”的学习,通过十多天的认真学习,我从授课专家的视频讲座中,学会了不少义务教育美术教师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让我对初中美术的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提升。

在这近十多天的网络培训,我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宏观与微观: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览(专题一: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过程;专题二:美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专题三:美术课程目标与内容呈现;专题四:美术课程的实施)。

二、造型与表现: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专题一:“造型·表现”的学习目标,专题二:“造型·表现”的内容说明,专题三:“造型·表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专题四:“造型·表现”的评价要点)。

三、欣赏与评述: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专题一:“欣赏·评述”的学习目标,专题二:“欣赏·评述”的内容说明,专题三:“欣赏·评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专题四:案例分析)。

四、设计与应用: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专题一:“设计·应用”的学习目标,专题二:“设计·应用”的内容说明,专题三:“设计·应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专题四:案例分析)。

五、综合与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专题一:“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专题二:“综合·探索”的主要学习内容,专题三:“综合·探索”课程的教学策略,专题四:案例分析)。总共593分钟的视频学习。

我认为专家们从宏观与微观: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览,造型与表现: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欣赏与评述: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设计与应用: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设计与应用: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综合与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等5个课题内容,详细地讲述了各类的知识,把复杂的教学方法运用简单、形象,讲得通俗易明,生动而有趣,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一切是为了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是美术教学方法的关键。了解学生的动向,认真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多想一想学生学习的处境、基础、压力,学生出现兴趣下滑和厌学情绪时,需要我们有耐心去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分散,可和学生做游戏、谈话等,不要产生急躁和厌烦的情绪。坚持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生动又有趣的课,让学生在活跃而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上好美术教学的课堂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得多一点趣味,把课变成师生心灵沟通的过程,发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展示教师个人魅力的过程,让学生以教师为模范,学习教师的优点。学生若喜欢你和你的课,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觉得老师身上很多优点和知识可学,那你的美术教学就成功了。

在这次网络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初中美术教师专业学科知识,并将会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创造性性地进行美术教学,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和设计及欣赏的能力,在新时代的美术课程改革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宝典专题下一篇:规矩的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