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通用8篇)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1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本文就是在认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首先,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活动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其次,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然后,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总之,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不可分割。

关键词: 人 自然 生态自然观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1)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生态科学、生态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等的讨论和重复,而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哲学概括形成的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生态自然界。第三,生态自然观是出于对自然观的历史研究的理性思考提出的,是对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长期、充分发展之后的一种理论总结,它产生于生态自然进入实践领域之初,因此,生态自然观对于生态自然的创建实践来说具有超前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自然观的理论研究对生态自然的实践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正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是来源于我们对人工自然的反思及对天然自然价值的重新认识;从实践角度看,是来源于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类自然矛盾的凸现;从人文角度看,是来源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延伸,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历史必然。

三、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 3.1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

(1)确立生态自然观是把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的发展放在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的地位,弘扬与发展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意识基础,生态自然观使人们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高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 的观点;认识到了以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的无节制的索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是多么的愚蠢;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这种意识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它是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础。

(2)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因素,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探讨人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条合乎逻辑的思维路线。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这一发展巨系统的主动者、推动者,同时,人本身也是发展的结果。人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存在物,其生活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活动,还包括各种生物需要、社会参与、自由时间的支配等多种方面,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人不仅要生存,还需要发展、享受等等,所有这些方面不仅要有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要有质量上的提高。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从广义上说$是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略,其根本就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种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与世界构成的一种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虑人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点。

3.2 生态自然观要求

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把自然也作为人类道德的对象,这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

传统的伦理观只考虑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以人的利益或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只把人作为道德的对象,只承认人的道德地位和权利。正因为如此,这种传统的伦理观也就无视自然界中其他的生命现象和生命体的存在:人只要需要,就可以恣意地砍伐和采挖#疯狂地掠杀和灭绝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其实,既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环境伦理学也就是人类伦理学的基础。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它认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对于整个地球生命的存在是必要的、有利的,人类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尊重和维护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担负起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道德责任,破除自我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不能以高消费的方式对自然界进行贪婪的掠夺,破坏了自己和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那样就是最大的不道德行为。

3.3 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导向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4.1 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致使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极大地钳制了经济发展。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的情况下展开的,除了引进少量的资金与技术以外,主要的建设资金和近乎全部的资源是靠自己积累、自己生产的,而且所有的工业污染物都必须自己处理,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从殖民地大量掠夺资源,而把污染物质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或是把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有限性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大气质量、酸雨问题、水系污染、水土流失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人口素质较低,它将给人力资源开发带来许多困难,反过来又将影响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这必将给有限的耕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另外,许多先进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不平等的贸易交换或生产转移,变相地掠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污染我们的环境,不难看出中国环境的承受能力正在经受着极大的挑战。根治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成了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4.3 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了经济发展在量上的有限性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显然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我们的关注对象,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趋势的发展,我们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垄断的强大壁垒,在技术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对外贸易等方面遇到种种阻力。同时,世界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化、严重化、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普及化,竞争的激烈化以及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们这样一个在经济、科学发展水平上与少数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人口大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承担比发达国家更多,更重的任务。因此,面对世界绿色市场的巨大冲击与压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是高质量的、可持续的。

五、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同点

5.1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相近

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模式在现代人类意识形态领域萌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成为学术界共同的心声。具体的讲,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还要考虑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5.2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相同 5.2.1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问题;人口问题。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5.2.2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对大自然干预的程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亦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亦愈深,而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又成为社会发展新的制约。尤其是近现代,这个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各国、各级政府纷纷加大了环境保护投资,制定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的工艺技术,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人类正是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才终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

5.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5.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指经济发展,它包含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第三,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平等的发展权。

(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代际公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进行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不给予子孙更多的财富也要留下一片蓝天碧水,我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过度开发资源、滥用环境权利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而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利益。二是代内公平———即所有的当代人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个层面的理解,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4)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以上四条基本原则的内容正是生态自然观所持的基本思想。

5.3.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因为在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中,生态文明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而生态文明包含的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层面恰恰是可持续发展构成的要素。

5.4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在理论上殊途同归 5.4.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对生态系统特征的解释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一定时空范围、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并且整体、开放、动态平衡的系统。正是基于生态系统以上的特点,生态自然观理论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统一体,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因子,人类与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更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5.4.2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用实际行动来打破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环境效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而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概念中提出,不是不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实行,才能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样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正确规范两个基本关系: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要求人类应以高度民主的科学认识与道德责任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应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发展、公平、合作、协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2

一、马克思自然力思想的硬核

自然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马克思也广泛地运用自然力思想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可以说, 马克思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力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力, 它将会为人类造福;无节制地滥用自然力, 我们也将受到自然力的报复。

自然力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多重含义, 不同的学者对于什么是自然力也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从马克思的原文出发, 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大致可以总结和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 即由分工和协作产生的自然力。“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自然力, 不费资本分文。它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二是人类自身的自然力或者是劳动的自然力。“劳动的自然力表现为保存物化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 从而将交换价值也保存下来。”三是“单纯的自然力”或者称为纯粹的自然力。就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不用人工而自然生成的, 比如山川、河流、湖泊等, 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以外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本文所论述的生态环境就是纯粹自然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生态环境内含于自然力的原因。

二、自然力是生产力的自然基础

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这三者都内在的包含于自然力之中, “自然力是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生态源。”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充当了劳动的自然力和纯粹自然力的介质, 但单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和纯粹自然力的关系来看, 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 社会分工和协作更加合理, 这样就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纯粹自然力的质量和存量, 而质量和存量的提升, 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和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上文已经论述自然力的组成部分对于生产力的影响和制约关系, 可见, 纯粹的自然力是生产力的自然基础, 劳动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间接或直接地作用于纯粹自然力, 也促使生产力的极大改善, 这就是自然力系统对于生产力系统的决定性作用之所在。因此, 更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力就是更好地改善和发展生产力, 这样就为我们从自然力着手寻找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创建了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党中央已经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我们就应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建设美丽中国,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与马克思主义持续合理的利用自然力的思想不谋而合, 能否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力就是能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

从纯粹的自然力的角度入手, 保持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为经济的发展规定出自然力可自行恢复的生态系数。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把节约使用资源作为根本之策,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全面升级, 大幅度的降低对于土地、能源、资源的消耗程度, 对于自然力的消耗要控制在我们可以人为掌握的程度, 也就是要为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嵌入一个生态指标。

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角度, 更加注重内涵式地利用自然力, 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对于自然力我们“可以从外延方面或内涵方面, 加强对这种自然物质的利用”。所谓外延就是扩大自然力的应用规模, 这是从广度着眼的;而内涵则是强调进一步挖掘自然力的内生力量, 提高对于自然力利用的充分程度, 也就是高效集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科学技术上下功夫, 对于生产过程进行研究, 利用先进的技术排除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比如, 把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无污染可以利用的资源, 进而实现资源的循环生产和利用。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和劳动的自然力的综合角度出发, 来思考生态文明的问题。前文已经指出, 劳动者通过分工协作来进行生产, 这是一种无偿的为生产服务的自然力。那么, 我们就要从劳动者入手, 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认识水平, 环保意识, 使这种意识内化为生产因素, 自然带到生产中, 使生产过程都符合生态逻辑。现在要做到这一点, 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强法制, 以强制带动自觉。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核心议题, 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贯彻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逐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充分运用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和劳动的自然力, 使生产力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生态环境的优化。

三、我们的再思考——生产力中的自然向度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更愿意把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 不断提高人们掌握各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这被看作现代文明的标志。有的学者甚至把马克思的生产力直接理解为“征服和改变自然的能力”。马克思没有给生产力下过明确的定义, 对生产力这样的一种解释只能是误读。因为他忽略了生产力中的自然向度, 即是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要保持自然资源的内在平衡和可再生性。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 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 异化为独立的部分又与自然相对立。它的独立使自然界成为生产力的环境部分, 但是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的, 相互影响和作用。”这里就告诉我们自然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它作为自然财富和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共同构成了生产力的体系。自然作为生产力的一个向度, 有它自身的独特性, “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 (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 的源泉”。它在为人们的物质生产提供助力的同时, 也为生产力的永续发展提供了平台, 这个平台的健康与否, 完全取决于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它的利用, 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的利用方式才能使自然成为一种用之不竭的财富, 才能促进生态环境和生产力的和谐共存, 相互促进。不生产公害我们可以说就是生产公益, 这样就赋予了生产力具有提供自然财富的功能或生产力保护和建设自然力系统的功能, 这是生产力理论发展的新角度。当今, 我们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作为我们的目标, 正是对生产力定义的重新诠释。这是从生产力的内在含义论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126.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443.

[3]王朝科.技术进步的生态逻辑[J].教学与研究, 2014 (8) .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98.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3

摘 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多次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应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及社区共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16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1]。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管辖系统(部门)级别的不同,我国自然保护区又分为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州)级和县级等4个不同的等级。尽管如此,长期以来,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能否给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带来惠益,能否对和谐社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2-3]。

1 木论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自然环境状况

木论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地处东经107°53′29″~108°05′42″,北纬25°06′09″~25°12′25″,东西宽20.6 km,南北长11.6 km,面积10 829.7 hm2,属于我国生物区系相汇交接过渡的中心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主要保护对象为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具有全球意义的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区幸存的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强的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植被之一[4]。2014年6月23日,由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及广西环江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被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从此,木论自然保护区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拓展,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1.2 物种多样性

木论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已知的维管束植物有207科682属1 446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66属192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4种、被子植物165科604属1 240种),陆生脊椎动物276种(其中两栖类18种、爬行类47种、鸟类163种、哺乳类48种),昆虫408种[5]。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众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云南穗花杉(Amentotaxus yunnanensis)、单性木兰、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单座苣苔(Metabriggsia ovalifolia)等5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有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短叶黄杉(Pseudotsuga brevifoli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润楠(Machilus pingii)、香木莲(Manglietia aromatic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四药门花(Tetrathyrium subcordatum)等13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Panthera pardus)、蟒蛇(Python moluru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等3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Macaca mulatta)、藏酋猴(M. thibetana)、黑熊(Ursus thibetanus)、苏门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虎纹蛙(Rana rugulosa)等26种[6]。因此,木论自然保护区无愧为南亚热带北回归线附近的一颗绿色明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重要作用。

1.3 生态旅游资源

木论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和旖旎的自然风光,拥有随处可见的碧树蓝天、雄关奇隘、流泉飞瀑、苍茫林海、奇花异卉、纷飞彩蝶、鸟唱虫鸣,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物种资源,还拥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比较丰厚的历史文化,保存完好的黔桂古道穿越整个自然保护区林区长达25 km,是我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7]。因此,根据保护区建设规划和功能拓展的需要,可开展科普宣传、科考探险、健身远足、观鸟赏花、森林沐浴、漂流体验、古道寻幽、洞穴探奇、原野踏歌、风光揽胜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寓教于乐,对参观游览者进行亲历式的环境教育,倡导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4 木论自然保护区已有多年的工作积累

在木论林区综合考察和大量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对木论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部分重要保护物种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监测,并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近年来,区内外学者对木论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植被调查、固定样地观测、大样地监测、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分析、喀斯特森林土壤理化特性及空间异质性、生物多样性调查、珍稀物种生物学保育、社区共管(参与式管理)、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管理和重要物种监测中的应用、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8-11]。为了充分发挥木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经济效益,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参与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带动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2006年12月,自治区林业勘察设计院组织编制了《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拟在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和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适度开展富有民族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活动。次年2月,该规划获得国家林业局同意的批复,木论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以古宾河漂流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活动,不仅带动周边社区群众参与其中,还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1.5 木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首先是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理念的认识。许多人(包括部分自然保护区管理者)通常认为自然保护区应当是一个需要受到严格保护、严禁人为扰动的区域,保护区内的物种只能按照其自身的生存法则,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生自灭。然而,国内外诸多自然保护区长期的管理实践经验表明,这种管理理念并不能有效促进保护区生物物种的增长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相反,由于主管部门和管理者在政策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当地居民的心理感受和文化认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他们的经济利益,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存环境,或者降低了原住民的生活水准,从而引发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恶化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损害了双方的利益。过去,在人口稀少的年代,土著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刀耕火种,虽然生活方式非常原始,但由于人类活动没有超出环境的承载力和容纳量,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没有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实际上,按照生态学的中度干扰理论,适当的人为干扰反而有利于生物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的提高[12],关键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所以,资源环境保护不应该是盲目僵化的死保,自然保护区管理也不应该停留在消极被动的应对层面上。

其次是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为了缓和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寻求一种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途径,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策略,国内外一些自然保护区相继进行了实践探索[13-16]。所谓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从生态旅游的定义来看,其重点强调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受损害。由此可见,生态旅游具有不同于一般旅游的特点,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旅游、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目标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必须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突出对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使自然保护具有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参与性。

第三是像广西木论这种喀斯特地质背景的自然保护区要不要搞生态旅游,能不能搞生态旅游?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生态旅游的目标与保护区管理的目标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木论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一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保护区周边群众家庭的生计问题,部分弥补其因自然保护区的设立而造成的收入损失,缓和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二通过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和服务,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了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自觉性;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护传统的历史文化,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所以,不是要不要搞生态旅游,而是怎样搞好生态旅游的问题。

2 木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木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原生性、多样性、独特性和脆弱性等特点。所谓原生性,是指该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原生态的,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破坏比较少,因此基本上还保留其原来的面貌;所谓多样性,是指该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物件种类繁多,复杂多样(如古桥古道、历史文化遗迹、风俗习惯、自然景观、物种数量等),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高[木论自然保护区仅兰科植物就有48属122种,其中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有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m)、带叶兜兰(P. hirsutissimum)、硬叶兜兰(P. micranthum)、白花兜兰(P. emersonii)和麻栗坡兜兰(P. malipoense)5种[17]];所谓独特性,是指该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岩溶发育,特殊的地质构造使其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因而物种分布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所谓脆弱性,是指由于喀斯特地质背景的脆弱性,使得该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不能受到过度的人为干扰,否则就会使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的破坏,甚至无法恢复。

为了使木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该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及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 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

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内大兴土木修建楼堂馆所,但在贴近自然、维护生态、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可适量建设一些生态建筑物。在旅游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和遵循“3R”(reuse,reduce,recycle)原则,充分考虑环境承载量,对游客人数进行控制,并对旅游线路进行合理规划;严格实行功能分区,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形式的旅游活动,仅可作为科学研究之用;缓冲区允许作为教学和参观之用,但不能进行游乐;实验区可以进行适度开发,开展生态旅游有关活动,但必须采用生态工艺和环境友好的技术方法,严格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尽量减少旅游对保护区环境的不良影响。

2.2 科学规划,崇尚自然原则

因为木论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具有原始性、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木论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喀斯特地质背景的绿洲,是一个被众多人工、半人工生态系统斑块包围的“小岛”,周边环境的变化对其生物物种保育及环境保护均有重大影响。所以,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必须进行严格论证、科学规划,否则会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破坏。令人担忧的是,与木论自然保护区连接的某些片区,速生桉漫山遍野,其生态效应及对保护区的影响无法预测。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木论自然保护区相邻区域优质水资源的商业性开发(修建天然矿泉水厂),为了解决其交通问题,部分通往村屯的古道路段、古寨墙和古寨门等历史文化遗迹被彻底损毁,造成保护区周边珍贵的生态旅游资源无法挽回的损失。更有甚者,个别村民盲目开发,如在与保护区相邻的某片区的一个天然瀑布和湿地旁,人工开挖游泳池,使天然瀑布的落差变小,水上森林景观遭受严重破坏,旅游价值和景观价值几乎损失殆尽。

2.3 显隐结合,寓教于乐原则

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不仅是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旅游活动,使旅游者增强环境意识,更加热爱自然和珍爱资源,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因此,在木论保护区,应根据不同的旅游物件、旅游者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尽量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知识宣传和旅游服务,从业者应当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使其服务更加专业和规范。同时,将显性的教育有机地融入到隐性的服务之中,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

2.4 尊重历史,弘扬文化原则

木论自然保护区拥有较多的人文资源,蕴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黔桂古道曾是贵州和广西两省的重要交通要道,宽约1 m有余,蜿蜒弯曲,穿行在密林之中,难得有长距离笔直的路段,素有陆上丝绸之路之美称。古道上的九道关隘中,垌平关和黎明关至今仍保留比较完整,其余关隘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遗迹尚存,可供游人凭吊,发思古之幽情。据记载,红军长征时,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率部穿越古道进攻贵州,夺下黎明关后,与李明瑞率领的部队在贵州板寨屯胜利会师。1944年11月,日军第3师团步兵第34联队2 000多人由广西进犯贵州抵达黎明关,国民革命军97军199师587团1 800多名将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在此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战诗篇[18]。

成立自然保护区后,木论自然保护区内的大部分居民均已外迁,保护区内许多地方现已人迹罕至,但古道两旁仍保存有许多古村寨落和人类活动的遗迹。很难想象,在过去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年代,在古代崇山峻岭之中,修筑几十(甚至上百)公里长的沟通黔桂两省的交通要道是何等之艰辛!古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生机。茶马古道,商贾往来,这是何等的热闹!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赖这片森林和大自然的馈赠维持生存,可以说,古道上的每一块石板都铭刻有令人难忘的故事。因此,黔桂古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抹不去的记忆,是黔桂两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见证,是十分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因此,保持古道的完整性应当是木论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失去古道,木论自然保护区就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其生态旅游也黯然失色!

木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要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要重视人文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目前,对后者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主要原因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对文化资源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因此,缺少了关注人文历史及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

2.5 社区参与,利益兼顾原则

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资源,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保护区周边的群众在国家设立自然保护区时做出了较大的牺牲,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当地自然资源的拥有者、利用者和维护者,他们有权利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收益中分享一部分合理的经济利益。所以,在木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时,应当充分考虑周边社区群众的利益诉求,正确引导,主动吸纳群众参与,发挥当地居民在生态旅游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实行利益共享,合理均分。没有社区参与的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是不完美的管理,没有社区参与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也不是成功和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2,19]。

2.6 注重特色,推陈出新原则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和旅游品牌,方兴未艾。但是,如何挖掘潜力,提炼主题,打造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木论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独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长期的管理工作基础,以及“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拓展地的吸引力,只要完善机制、善于创新、科学规划、弘扬特色、推陈出新,一定能够促进保护区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结 论

木论自然保护区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其美丽的身姿吸引着无数渴望亲近自然的各方游客,其神秘的面纱正逐步被人们揭开,但喀斯特地质景观和森林保护的许多科学问题还有待人们去深入探究。当然,木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人们有正确的心态,还需要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进行科学的论证,需要项目执行者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有效的运作及科学的经营管理,严格坚守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统筹兼顾、社区共管、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原则,才能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福当地百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 [J].环境保护,1995(1):1-4.

[2] 刘静,苗鸿,欧阳志云,等.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的典型模式[J].生态学杂志,2008,27(9):1612-1619.

[3] 庞振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生态旅游[J].生态经济,2001(5):20-23.

[4] 郑颖吾.木论林区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彭日成.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6] 谭卫宁.木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对策[C]//马克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218-225.

[7] 环江县政府办,环江县旅游局.环江黔桂茶马古道[EB/OL]. (2011-04-29)http://www.hjzf. gov.cn/index/show.php?post_id=1333.

[8] 谭卫宁.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状况及其特点[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6):75-80.

[9] 覃勇荣.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04,24(4):69-75.

[10] 刘璐,曾馥平,宋同清,等.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 667-1 673.

[11] 韦国富,黄承标,覃文更,等.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的理化特性[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9,5(3):180-183.

[12]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 [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2-174.

[13] 孙俊华,张洪海.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66-67.

[14] 魏遐.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57-162.

[15] 韦原莲,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5(4):21-23.

[16] 刘玮,王昕,陈修学.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探讨——以广丰铜钹山为例[J].生态环境保护,2013(16):175-176.

[17] 谭卫宁.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兜兰属(兰科)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9,38(3):187-189,196.

[18] 谢铭.环江古道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开发[J].河池学院学报,2006,26(1): 119-121.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4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几次演替,原始文明:索取于自然,消费,废弃于自然;农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消费,废弃; 工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流通,消费,废弃;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索取,加工,流通,消费,回收再利用,废弃,无害化处理。

生态文明有时候又被称为后工业文明,刚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人类的过度强大已经影响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才从人的利益角度被提出来的,后来随着反思的深入逐渐有人提出生态伦理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唯人的利益至上的传统思维模式。

所说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但生态文明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不管是在哪种语境任何情况下,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都是环境友好型的文明形态,都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索取于自然并无害化废弃于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在儒家、道家、佛家都有不同但相近的表述。

儒家: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道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佛教: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由于我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即使采用各种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说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还要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挑战是巨大的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和能力。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5

论池州生态林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本文分析了林业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从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池州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加以初步探讨.

作 者:何来友 作者单位:池州市贵池区林业局,247100刊 名:池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5(3)分类号:F1关键词:池州 生态林业发展 对策 生态经济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6

——访沐川县委常委、副县长严勇

来源:

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森林覆盖率71.5%。享有“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等多项殊荣,被誉为“绿色明珠”和“天然氧吧”。近年来,该县在探索发展生态经济工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此,记者特地对沐川县委常委、副县长严勇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简单谈谈沐川县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

严勇:多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成了以林浆纸、竹木板、电磷矿、种养加等为主的工业支柱产业,以林、茶、果、药、畜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42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6亿元,增长30.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22.1%;农民人均纯收入5323元,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94元,增长14.8%。

记者:沐川县今年以来在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严勇:我们坚持“两化”互动、生态发展,“三化”联动、全域布局,统筹城乡、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全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归纳起来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抢抓机遇增强发展后劲。紧紧围绕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狠抓项目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目前,已编制完成《乌蒙山片区(沐川部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共规划项目1390个,估算总投资324亿元;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编制和建设项目论证、储备工作,目前已初步规划未来5年建设项目109个,估算总投资63.5亿元。

二是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一园四小区”初具规模,生态工业小区、化工循环小区控制性详规通过评审,“两化”互动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永丰浆纸烟气脱硫技改项目全面完工,火谷电站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60万吨焦化项目有序推进,焦炉尾气综合利用、乐山沐川鞋业工业园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新型城镇化有序拓展。聘请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初步完成我县城市新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相继建成梨园街棚户区改造一期、碧水丹霞景观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生态廊桥、213国道绕城线建设,积极打造永福“休闲养生绿镇”、舟坝“水乡风情新镇”、箭板“历

史文化古镇”等特色乡镇,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房风貌改造,打造一批新农村综合体、新村聚居点。

四是农业现代化创新发展。完成《沐川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2012—2016年)》,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6大类30个产业规模较大、技术标准较高、生产设施较齐、农民增收较快、示范效果较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今年已启动茶叶、猕猴桃、魔芋、生态鸡、生态兔等25个示范园区建设,完成投资1.26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县GDP实现10.84亿元,同比增长14%;今年1—5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率19%;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4.52亿元,同比增长29.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469万元、同比增长19.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亿元、同比增长15.2%。

记者:沐川提出,未来五年将继续围绕“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三个转变”,实现“五个翻番”,完成“两个跨越”,努力实现经济大发展,区位大提升,城乡大建设,民生大改善,发展可持续的远景规划,具体内容和做法是什么?

严勇:具体内容就是全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传统工业向新型生态工业、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到2016年,全县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实现翻番;从而实现从生态资源大县向生态经济强县的跨越,同时,打通仁沐高速,彻底改变区位条件,实现由乐山一小时经济圈迈入成都天府新区一小时经济圈的历史性跨越。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7

1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江西省的西南陲, 刚好位于湖南江西两省相接的罗霄山脉万阳山中部。该自然保护区从1981年开始建设, 直到2000年4月, 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全区内面积为21499hm2。属于森林生态型的保护区, 保护的针对对象为珍惜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森林与山地混合的生态系统。园区内地势复杂、地形封闭, 有50多座海拔超过1000m的山峰。各种气候、土壤、植物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态势。年降水量达到1865mm, 年平均气温为14℃~17℃, 无霜期为250d左右。

2 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价值评估

2.1 直接经济价值评估

井冈山的森林资源是最为直观的直接经济价值, 但是由于井冈山属于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所以其林木产品和林副产品的开发和使用都受到了限制。现保护区内共有珍惜蕨类236种、昆虫3000多种、脊椎动物260种、各类高等植物3400多种。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如果根据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中森林资源的价值进行估算,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年均竹产品、林产品可以达到4330.22万元/a。

2.2 间接资源评估

2.2.1 水土保持评估

森林本身就具备水土保持的功能, 蒸腾作用对当地的气候起着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2]。而且在涵养水分方面, 更是有非常强大的截留能力,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内处于两江的汇集之处, 因此雨量充沛。森林中的乔木、灌木、枯枝落叶、土壤层等对于降水的分配进行了复杂的处理。起到了很好的水分涵养的作用, 同时森林系统的存在, 对于冈山保护区内水分涵养的总价值达到了4.1012亿元/a。

2.2.2 固碳产氧评估

森林资源通过吸收CO2, 释放出大量的新鲜O2, 对于维持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和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有莫大的好处。对于维持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充足氧气[4]。井冈山属于亚热带的多种树木混合林区, 其空气的净化能力较强, 能够产生巨大的固碳效益。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2.2.3 旅游资源评估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价值可以划分为2个部分的价值, 森林的自然景观价值;人文景观价值。森林资源价值可以用于开发为各类型的自然景观的旅游热点。而人文景观则由于其具备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 可以作为开发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回顾调查的学习基地。

3 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措施

3.1 加大保护区的管理力度

对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强化, 要建立起一个完整而强大的管理机构, 并相应通过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准则, 增加现有的管理人员和加大对于园区的宣传力度, 对于园区内的破坏行为和不法盗取采取严厉的处罚和监管措施。

3.2 加大对珍稀植被和物种的保护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是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其中已知的资源有植物280余科, 800余属, 340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190余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 既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银杏与资源冷杉。脊椎动物267个种和亚种、还有昆虫30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云豹、豹、和华南虎。加强对这些资源的保护, 有利于保持井冈地区的生态多样性。

3.3 加强森林防火、虫害措施

森林的火灾和虫害, 都会给保护区内林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对于森林防火和虫害方面应该定时定点展开巡查, 一旦发现灾情必须及时处理, 提高保护的风险意识。

4 结语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环境丰富, 资源种类庞多特点, 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科学保护的同时, 也需要注重其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典型的自然生态森林区域, 具有多种濒危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于此, 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科学保护的同时, 也需要注重其可持续的发展。当前, 采取有效的措施, 促进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 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针对井冈山的各种自然资源价值进行评估, 并对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

参考文献

[1]张豪杰, 潘建勇, 徐为民.仙居县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08) .

[2]周桂娇, 姚春妹.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0) .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8

摘要: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生态主义伦理观的提出,要求中国的自然资源法必须进行理论创新。文章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生态文明与法学理论为契合点,分析了中国自然资源立法的现状,并充分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以资源型社会为基础,提出了完善自然资源法的相关措施,从理论上为自然资源立法在困境中寻找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资源法;立法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1-0074-07

21世纪以来,资源、人口、环境被视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与人类进步的三大重要因素。而人类现在正面临着资源枯竭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三大危险因素。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首次以行动纲领的方式提出来,是继提出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同时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它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一、生态文明的释义与特点

(一)生态文明的释义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其中“生”有生命、生存的含义;“态”则含状态之义,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文明”是与野蛮相对应的,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改造能力,以及人类的自身解放和自我完善的程度。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作为主体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它表现为人类能够依据规律建立和保证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使人类在这种和谐的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总体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和政治成果。生态文明所表征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新的社会发展状态,它本身应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人类遵循自然生态(即除人以外的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依赖关系与生存状态)规律,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明;二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改变了自然生态的自然规律,将自然生态纳入到实践范围之中,人化自然年形成的文明,是主观作用于客观所寻求的和谐之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理性反思的产物。从文明的历史演进来看,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古代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它们都是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发展起来的,可统称为传统文明,具有物质、理性与进攻性的特征。传统文明没有限制地索取生态资源,追求无限增大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把战胜征服自然作为张扬人类价值力量的途径。这样的文明已经导致极其严峻而且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文明视阈下的发展观。人类为了避免迅速地毁掉整个地球,必须变革原有的文明。生态文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它主张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强调感性、平衡、协调与稳定,它是人类对防止和减轻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必然表现。生态文明也是对传统文明的摒弃和超越。生态文明是在传统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它消除了传统文明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促进新旧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它注重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发展关系,避免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时给自然界带来负面效益。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高级形式出现,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因此,生态文明有以下四种特征。

第一,整体性。生态文明以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为基本观念,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强调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社会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内部活动必将影响生态系统,但并不能主宰整个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生态系统大家庭的成员,各种生命之间不仅相互影响,而且还与地球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第二,阶段性。生态文明具有阶段性。随着人类的发展,反映人类进步状态的生态文明也将一同发展,显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现在生态文明主要表现为社会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全面和谐与统一,但是,生态文明的分布会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变化而变化,当人类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后,生态文明又将被冠以其他内涵。

第三,有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转型首先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发生重要变革的结果。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正是基于自然观的转变而发生的。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对自然认识的缺陷和人类控制能力的高估,导致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它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人类不应该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制约性。人类无限扩大的物质需求与自然资源有限的承载能力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如果再不制约对资源的大肆掠夺行为,结果只能是加速自身的灭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它要求人类根据生态限度限制自身的发展,把物质生产、物质消费、资源消耗和污染水平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当然,生态对人类的制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人类在开发替代资源、治理污染、重建生态平衡和外层空间探索等方面的进展程度,而不断地调节制约限度。制约是必需的、绝对的。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自然资源法的理论创新

从哲学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体到实践时,必然集中体现在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资源法必须从被动的生态危机应对者转变为主动的生态社会主导者,这就要求自然资源法在基础理论上进行更新。自然资源法学不仅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同样应该强调法治即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待物(这里的治指治理和善治即英语中的govemance和good governance,物泛指自然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资源法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是伦理基础和法律价值。

(一)伦理基础的转向

早期法律大多是建立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伦

理基础之上的,自然资源法也同样如此。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尽情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种种物质财富、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然生态的日益恶化,甚至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从而危及到人类生存的根基。当代生态危机的步步紧逼,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的危机其实并不仅仅是自然的危机,而是人的危机、人类价值观的危机。因此,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摒弃和超越传统的价值观,取而代之以生态主义伦理观便成为人类寻求破解危机的必然之道。从历史与现实来看,面对现代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全球性的环境灾难,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已陷入了困境。同时,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虽超越了以人为中心,却又纷纷滑入了各种各样的自然中心境地。而无论坚持以什么为中心,都难以说明世界整体的存在意义,难以达到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当代只有消解各种中心论,转变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承认人与其他物种都是生态系统链条上的一环,才能对环境伦理做出科学合理的诠释。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强调的是整体及其内部联系,并从根本上反对将整体内部的某一部分当作整体的中心来看待。显然,生态整体主义既不同于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又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从而颠覆和修正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因此,自然资源法也应当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的生态主义伦理观作为伦理基础,只有内涵了生态主义的价值伦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制度效率和激励作用,也才能够有效地运行并得以普遍的遵守。

(二)价值取向的转变

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法的秩序价值应当优先于自由价值。法理学意义上的秩序是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秩序包括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思维秩序。其中,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状态为特征的自然秩序是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物质基础之一,也是自然资源法存在的基础之一,更是自然资源法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业文明时期一直是以经济的发达作为判定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人类只追求如何自由地利用自然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当时的法律也都是在服务于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这一总体目标下制定出来的。也就是说,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然资源法是把保障人类的自由为首要的价值追求。然而,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有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但人不能违背自然生态规律而控制自然,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社会”即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和生态价值,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自然一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要求热爱自然、尊敬生命和保护环境,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又要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惠共利的价值取向,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自然资源法应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人与自然秩序的和谐。自然资源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作为其首要的价值追求。

三、生态文明与中国自然资源法的完善

(一)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自然资源法之现状考察

中国的资源立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制定第一部自然资源单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来,资源立法工作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85年的《草原法》、1986年1月的《渔业法》、1986年6月的《土地管理法》和1988年1月《水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土地管理法》为突破口,再次带动了中国资源立法的革命,199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1994年修改了《矿产资源法》、1995年12月28日通过了《电力法》,1997年11月1日制定了《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出台了《节约能源法》,1998年修改了《森林法》、1998年8月修改了《土地管理法》;随后,《渔业法》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进行了2次修改、《草原法》也在2002年进行了修改,200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2002年6月29日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200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这些年所颁布和修改的资源法进行考量,中国的资源立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生态文明指导理念

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部科学的自然资源法必须维护自然资源的永久持续利用,反映生态规律和科学,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最根本的原则。因此,在资源立法时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体系。可持续发展已经被普遍作为资源法的指导思想。然而,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资源问题起着关键指导作用的生态文明理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的各单项自然资源立法都没有突显出这一指导思想。许多资源法律条例都不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原则、任务和要求。

生态文明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中国学者提出,其科学的价值取向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且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人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的《宪法》仅规定了国家有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则,并没有对其指导思想做出细致的规定。正因如此。目前所颁布的各个资源单行法律中也普遍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的问题。国家在《21世纪议程》中已经明确地指出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紧调整生态建设的政策导向,加大在资源立法中对生态文明的倾斜。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2、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

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部分相关的资源法律体系,但自然资源立法中相当一部分是1992年之前制定的。这些带有计划经济特征的法律规定尽管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但总的来说,对于当今生态文明的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立法模式不科学。基于各国的法律文化背景以及具体国情的不同,各个国家在资源立法的模式方面各有不同,可以归纳为两大模式:一是由若干个单项自然资源法律构成的集合体,称为法群模

仅有经修改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这种指导思想上的偏差,表现在法律内容上重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轻资源的保护,重资源的经济效益保护而轻生态效益的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方略为资源保护法律观念实现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持。人类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三重转变。生态文明作为世界新潮流思想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树立全球生态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要尊重自身、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自然界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现行《宪法》还没有关于生态文明的条款,应在适当的时候加以修改,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宪法层次上规定部门法,可以有力地促进部门法迅速、健康地发展。只有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位,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观在自然资源保护法中的指导作用。

2、建立科学而系统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

为保证中国自然资源立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协调性,以生态文明理念统摄全局,提高立法质量,必须重视对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立法模式。中国由于法治的历史不长,在自然资源立法方面没有更多的经验,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国情,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资源立法模式。通过对自然资源及目前自然资源立法状况的分析不难得出中国所需要的资源立法模式,那就是建立一个以自然资源基本法为中心,各个单行法律为辅助的立法模式。自然资源基本法解决整体性问题,解决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和共同性的社会关系问题,而各个单项自然资源法律单独解决、调整和处理各自领域范围内的问题。这就形成了各自分工,有枝有干的科学、合理体系。

第二,制定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自然资源基本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运用法制的手段解决自然资源问题是非常紧迫的。目前的自然资源立法基本上是在宪法总的原则指导下,按照自然资源的物理属性分别制定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这些立法有许多不足,法律的滞后已显示其被动。为了更好地推动自然资源法制建设,制定一部自然资源基本法实乃当务之急。

自然资源基本法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原则、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在立法过程中,应当时刻以生态规律衡量某项调整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在考虑保护当代人类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即生态系统,考虑人类近期或者长期利益的实现还需要有众多的环境条件作支撑,这样才能使人类的行为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才能保证人类世代的利益。自然资源基本法是负责解决自然资源基础性问题的法律,统帅和统领各单项自然资源法律,同时它又与民法、行政法等共同协调和解决物权(他益物权)及行政管理权公法与私法的关系。

第三,修改有关的资源法律,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在中国现行的资源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基本的立法目的、思想以及原则对其进行修改。一是修改各单行法法律之间出现矛盾、冲突的规则。使各单项自然资源法协调、有序。实施修改时应打破传统的就某一部法律进行修订的套路,把单项自然资源法律一起进行修订,避免各扫自家门前雪,闭门造车,不统一的状况。二是在资源立法中,运用经济手段对资源进行管理,对那些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则必须认真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自然资源立法经验,先进的自然资源立法技术、手段。

3、制定急需的自然资源单行法

通过对中国现行自然资源法进行整理归类,对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领域、新问题进行立法,对需要法律规范保护的重要资源或重要战略能源制定相应的资源单行法。如野生植物、海洋资源、湿地资源法。除制定单项法律、法规外,同时还应就单项自然资源中的特定部门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如关于重要江河流域的环境资源保护,海岸带的保护,耕地的保护,淡水资源的保护,重要矿物的保护,重要生物物种的保护等。

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管理职权

自然资源法律变革的趋势,一方面要求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势力范围”,明确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哪些主要依靠市场来完成,哪些主要依靠政府来完成。另一方面要求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权力和职责,兼顾国家和地方利益,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划分各级政府的自然资源管理职权,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将涉及自然资源宏观决策的权力上收到中央和省级政府行使,将执行性职权下放到地方政府行使。例如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就明确规定: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在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开采矿产资源以及开采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必须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批准。对违法开采的处罚权则规定由地方政府行使。

5、加强和改善执法监督体系

国际上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迫使我们对资源保护的各个环节开始审视,对于法律的执法监督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大国家权力机关对执法实施检查和监督的力度,理顺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这些都是完善监督体系的必要措施。因此。我们要建立起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动态防控监督体系,努力遏制资源恶性减化的趋势。一是努力推动建立资源监督联动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理顺部门之间关系,加强协调配合,加强综合执法,成立跨行政区资源治理协调机构,逐步建立流域、区域性的资源保障和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监察的程序和方式,形成职能部门监督、公众外部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的三元执法监督体系,从而构筑起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二是围绕群众权益推进资源保护监督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问题,坚决制止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资源浪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积极推动建立资源综合动态监督机制,强化人大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努力改变事后监督的工作机制,推动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而且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再加上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中国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迫切需要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自然资源立法,全面审视已有的法律体系特别是资源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解决建立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与实施保障问题,并推进中国自然资源法的理论研究,从根本上保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本文所设计的制度是根据中国当前国情并结合生态文明理念来完善和建立的,我们应当加强在这些方向的制度研究和探索。任何法律都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有了良好的法律制度,人类进步和自然生态发展不仅可以并行不悖,而且将相互支持与促进。

上一篇:观察小狗的作文400字下一篇:树立细节意识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