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 篇1

赵翠萍

【摘 要】 留置尿管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操作,特别是应用于老年髋部手术或因体位改变而排尿困难的患者,是一项侵入性操作,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留置尿管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现对老年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选择,留置尿管的时机,置入方法和技巧,留置尿管的护理,导尿管的拔除时机选择及技巧等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 老年手术患者

导尿管 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医院内的老龄患者日趋增多,骨折或基础疾病病人增多,因手术或卧位不适或小便失禁疾病引起尿潴留的现象多发,留置导尿管成了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留置尿管后,通过观察尿量及尿液性质能及时了解患者全身血容量,决定输液速度、输液量,术中避免误伤膀胱、污染手术视野,术后可防止尿潴留。查阅大量老年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进展,现综述如下: 1 尿管的选择

1.1材料的选择

目前临床常用导尿管有三类: ①橡胶导尿管;②乳胶导尿管;③硅胶导尿管。因导尿管材质不同,对尿道粘膜的刺激,分泌物的增加、细菌的繁殖扩散及尿路感染的发生也不相同。黄位耀等[1]张杨等[2]将硅胶导尿管和乳胶导尿管进行临床比较,证实使用硅胶导尿管在插管过程中对黏膜损伤小,血尿发生率低,能避免患者留置尿管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和疼痛,可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降低;应用全硅橡胶导尿管尿道炎发生率极低,仅为2%,气囊导尿管又称Foley′s管,因其具有固定方便、不易滑脱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1.2导尿管大小的选择

根据老年患者性别选择粗细合适的尿管,尽可能降低

[3]尿管对膀胱及尿道内膜的刺激,减少漏尿机率。在郑莉斯等的研究中,对成年男性一般采用F16-F18尿管,女性F18-F22尿管,以减少漏尿的发生。对于初次留置尿管的患者,不宜选用过粗的导尿管。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可使尿管通畅。对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的患者,应选择型号相对较小的导尿管。尿管过粗会损伤尿道黏膜,尿管过细尿液会自尿道口漏出,达不到导尿的目的,还会因床单潮湿而引起压疮[4]。留置尿管的时机

对于老年骨折病人因体位改变引起尿潴留,要遵医嘱及时留置尿管;对于手术的患者,梁翠婵[5]研究结果证实,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插管成功率。3 留置尿管的方法和技巧

3.1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告知配合方法;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检查双腔气囊尿管是否通畅。

3.2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因尿潴留需导尿时,由于尿道粘膜弹性差,比较薄脆,稍有不慎就容易就容易引起尿道粘膜破裂,此时应选择相对较小型号的导尿管为佳。此类病人选择导尿管的插管应充分润滑尿管,自外尿道口用5ML注射器注入石蜡油再插管;或尿管尾端接润滑剂注射器,边插管便注射润滑剂,当插入有阻力时用手指轻顶导尿管顶端以引导向上方插入尿道和膀胱,避免反复插入,刺激尿道。利多卡因粘膜麻醉可减少疼痛反射所致的尿道括约肌痉挛,以利插管[6]。

3.3老年女患者插入尿管时,持尿管的右手略上抬,约与尿道口水平面成15°角,轻柔插入尿道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7]。还可以用5cm~10cm的软枕垫高臀部,再垫上导尿包的外包装,接好尿袋后再行消毒导尿,能防止消毒液、尿液污染床单元[8],插入尿管后予“OK”手法用左手小指、无名指与小鱼际肌将尿管与外阴部固定,再用拇指、食指握住尿管气囊注水端,右手注水,固定尿管于膀胱颈部。

3.4传统插入长度:女性4~6cm,现插入10~12cm,传统男性插入20~22cm,现插入26~28cm[9]

4留置尿管的护理

4.1控制首次排尿量,尿潴留病人导尿后首次放尿应控制尿量<1000ml,夹管15-30分钟后再引流,以防大量放尿导致腹压突然降低,也可防止因膀胱突然减压导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引起血尿[10]。

4.2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位置,国内各医院[11]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月更换导尿管1次, 林薇[12]等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集尿袋以每周更换2 次的效果最佳。每天用0.05%碘伏棉球消毒会阴部及尿管2次/日[13],避免粪便及分泌物的污染。间歇放尿,训练膀胱功能及骨盆底肌的锻炼,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香港伊利沙伯医院在留置导尿的护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14]:主张①持续开放尿管。②尽快拔除尿管,一般术后2d内拔管。③不做膀胱冲洗。④每周更换尿袋。认为频繁更换集尿袋会造成密闭引流系统的开放,增加尿路感染机会。

4.3 加强固定 通常在气囊内注入 10 ~ 15 ml 注射用水,尿管气囊内注入液体最好选择灭菌用水,而注入生理盐水易析出结晶出现堵管,使气囊内的液体抽不尽致拔管困难[15],研究[16]表明外固定能够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因此用尿管固定装置固定尿管外端于大腿内侧,防止因牵拉引起尿管的滑脱。尿管从大腿上侧走,在床边悬挂低于膀胱位置,距离地面大于20cm。4 拔管的时机和技巧

留置尿管的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呈正比。留置时间时越长,则并发尿路感染越高[17]。因反复插管易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因此拔尿管前采取早期护理措施: ①采取间断开放尿管,每 3 ~4 小时放尿一次,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②做好心理疏导,留置尿管是手术的需要。特别是留置尿管 1~ 2 d,并不影响排尿,在拔管后即可自行排尿,③拔管应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并热敷下腹以诱导排尿[18]。双腔气囊尿管为硅胶尿管,气囊注入 15 ~20 ml 蒸馏水(注射用水)后呈球形,抽尽气囊内的水后气囊弹性降低不能复原而成四菱形,此时拔出尿管对尿道黏膜损伤较大。若将尿管气囊内水抽尽后(与导尿时注入的水约相同)再顺势注入 1 ml 液体于气囊内,此时气囊呈纺锤形,对尿道黏膜损伤较小。抽气囊内液体时避免用力过快过猛,防止气道前端忽然负压吸扁形成梗阻而吸不出气囊内液体造成拔管困难[19]。由于膀胱充盈,患者有排尿冲动,拔管后立即排尿既对尿道有一的冲刷作用又减轻了尿道疼痛感。讨论:护理人员在术前留置导尿管时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预先检测气囊质量、注水量;把握合适的置管时机,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留置尿管可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痛苦;置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根据情况定时更换引流袋;选择导尿管的最佳拔除时机,将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寻求更简单有效的方法防范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探求更人性化的方法,减轻留置导尿管的不适,提高患者满意度。参考文献: [1]黄位耀,韦莉萍,纪玉桂.全硅橡胶和乳胶导尿管留置导尿的临床比较[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8):1026~l028 [2]张 杨,李 钢,尹 婷 等.硅胶导尿管与乳胶导尿管在尿路相关性感染中的调查分析[R],中外医疗,2013,14,67-68 [3] 郑莉斯,林金玲,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国实用医药[J],2010,10(5):214-215 [4] 丁素云,牛爱霞,国内成人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齐鲁护理杂志[J].2010,16(9)42-44 [5]梁翠婵,手术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临床观察,现代医院[J].2012.7(12),45-46 [6]顾青,周红艳,顾硕 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国医学装备[A],2014,8(11)489-490 [7] 范秀丽,女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吉林医学,2014,1(35)627-628 [8] 颜玉贤,改良留置尿管护理流程在神经内科病人的效果分析,全科护理,2013,11(3)820—821 [9] 刘欣 留置尿管的护理改进体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A],2010,5(16)129 [10] 胡敏,祝敏,徐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B],2014,36,114 [11] 丁素云,牛爱霞,国内成人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齐鲁护理杂志[J],2010,16(9)42-44 [12] 林薇,李道快,王陈莲.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的更换时间[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473~474 [13]吴善凤,张营,蒋云飞,家庭随访对留置尿管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护士进修杂志[J],2011,4(26)637-639 [14] 罗翱翔,张广清,付秀珍,香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的启示,中华护理杂志 [J]2011,1(46)35-36 [15]崔秋景,留置导尿患者心理不适原因探讨及相关护理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6): 599 -600.[16]张继红,张旭媛 尿管外固定对神经科危重病人留置导尿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8): 1577 -1578.[17] 蔡秋荣,留置尿管并发的尿路感染原因及预防,[B]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77-2678 [18] 孙英,术后老年男性留置尿管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3(6)188-190 [19] 王艳芬,唐 波老年卧床患者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吉林医学,2012,4(33)2231-2232

[20] 谷 波,赵万华,成翼娟,四川省各级医院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调查,[C]护理研究,2012,2(26)407-408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 篇2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85例, 年龄62岁~86岁, 平均7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9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0例;合并有糖尿病17例, 脑梗死11例, 高血压12例, 冠心病9例, 帕金森综合征3例。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均治愈出院。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由于适应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 加上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对其所患疾病的不了解, 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在护理过程中, 应注意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 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并向病人讲明牵引或手术的目的, 治疗原则, 恢复时间及治疗效果, 同时介绍主管医生的情况, 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 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从而消除顾虑、恐惧心理,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2 病情观察

术后回房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详细了解术中失血及补液等情况, 严密观察尿量及伤口渗血情况, 发生异常立即处理。准确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引流量, 及时补充液量,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生理平衡。对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给予心电监护, 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 制订护理计划, 床边交接病人。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1 预防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的发生与术后体位不正确、搬运、翻身时手法不正确以及不当的功能锻炼有关。病人手术回房后, 一定要将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放置, 穿“丁”字鞋, 两腿间置一软枕, 以免导致患肢外旋及内收。抬高患肢15°~30°, 有利于静脉回流, 防止肢体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不宜过早负重及做大幅度髋部活动和外旋内收动作。本组术后无1例髋关节脱位的病例发生。

3.2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老龄髋部疾病病人由于长期卧床, 术后制动, 且大部分病人合并有心肺功能的减退, 血流缓慢, 加上手术创伤致机体凝血因子释放增加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应注意严密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情况, 如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潮红青紫并伴浅静脉充盈, 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立即处理。在护理过程中, 应将患肢抬高30度, 做主动或被动运动时, 呈向心性按摩肢体以促进肢体静脉回流,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指导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也可使用下肢关节锻炼器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尽量避免使用止血药物, 6 h后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皮下注射, 每日1次, 防止血栓形成。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静脉血栓。

3.3 预防坠积性肺炎

老年病人由于长期卧床, 导致呼吸肌无力, 应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 定时协助病人叩胸叩背, 并给予雾化吸入, 每日3次, 防止分泌物在肺内淤积。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通风, 防止呼吸道感染。

3.4 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 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时, 应警惕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密切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 发现黑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长期卧床病人易出现腹胀、便秘情况, 应多饮水并进食富含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 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

3.5 预防压疮的发生

由于长期卧床, 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弹性减弱, 易发生压疮。病人入院后应使用气垫床, 注意保护病人床铺平整、干净、无皱褶, 床单污染后要及时更换。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 定时给予翻身, 以解除局部受压, 改善血液循环, 翻身后以50%的乙醇按摩受压部位。注意加强营养, 补充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 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预防压疮的发生。

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有助于患肢功能恢复, 防止肌肉萎缩, 关节强直, 瘢痕粘连。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开始做踝关节主动伸屈练习, 进行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1,2]。指导病人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患肢股四头肌、臀大肌静止性等长收缩练习, 然后逐渐进行髋关节练习, 5 d后配合CPM活动关节。卧床2周左右可开始下地行走, 扶拐负重, 循序渐进进行锻炼。

5 小结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 只有掌握其临床特点, 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 才能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治愈成功率,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胡艳君, 姜劲松, 张玉华.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12C) :3342-3343.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对策 篇3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是老年人较常见的骨折。患者由于年龄偏高,卧床时间长,若缺乏精心的护理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67例,股骨颈骨折45例,股骨粗隆骨折22例。男26例,女41例,年龄60~90岁,平均66岁。住院时间15~50天,平均28天。手术治疗55例,牵引治疗12例。

2 护理对策

2.1心理护理 因突然的损伤,长期的卧床,为老年患者带来了沉重思想压力。对此,要耐心细致地照顾患者,告诉他们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多与患者交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2.2失眠护理 (1)疼痛是影响睡眠最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如果疼痛影响睡眠,即予心理疏导,对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创伤疼痛,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定时给药,而不是待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给药。(2)不适应体位是影响睡眠的又一原因。在患者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为患者取得舒适的体位、听轻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3)环境因素:加强病房管理,病房温度、湿度、光线应适宜,夜间治疗护理操作过程做到“四轻”,并尽量集中完成,巡视病房开地灯,不可随便惊醒熟睡的患者。

2.3便秘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弱,尤其是采用牵引治疗,牵引时需抬高床尾来维持反牵引力。这种头低脚高位及卧床排便是便秘高发的主要因素。患者宜清淡味鲜、易消化流质或软食,多食蔬菜、粗粮等含纤维的食物和香蕉、芝麻、蜂蜜等具有通便作用的水果和饮料。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蠕动,改善肠管血流循环,也有利于大便排出。必要时使用润肠通便药物。

2.4呼吸道护理 长期卧床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应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还可采用预防性雾化吸入,有效清除隐匿的呼吸道炎症,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控制减少探视人员,定时开窗流通空气,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2.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髋部手术患者因手术中刺激损伤深静脉,术后卧床时间较久、局部组织水肿积血压迫和老年人血流慢、血黏度高等原因,致使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升高。护理措施:早期肌肉舒缩锻炼和下肢被动活动,下肢采用分级加压衬套,间隙充气,对高危患者要及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

2.6泌尿系統护理 老年患者因膀胱逼尿肌松弛,长时间卧床,麻醉影响,容易发生尿潴留、尿路感染。术后男性患者可使用接尿袋,女性患者可自制接尿器具,如将空塑料瓶剪成45°斜口,边缘用胶布包裹即成,接尿效果好。留置导尿时间不应过长,每天用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2次,会阴1次,4h放尿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定期尿培养,鼓励患者多饮开水,如有感染应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

2.7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病情许可时应定时翻身,叩背并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骨隆突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并定时清洗及按摩,局部红外线、频谱理疗等。可采用气圈软垫保持,尽可能使用气垫床。

2.8功能锻炼 尽早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是防止关节肿胀、僵硬、强直、韧带挛缩等后遗症的有利保证。患者因疼痛,害怕骨折移位,经常不愿主动活动,这时应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顾虑,根据医嘱制订康复锻炼计划,循序渐进定时活动,并给予患者家属适当的护理指导。

3 体会

老年人骨折的症状 篇4

这骨折多半是因为外物的冲击或者走路不稳摔倒所致,当然也有例外的,就是过于劳累,远距离的行走也会导致骨折,这骨折有什么症状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骨折的症状吧。

1.全身表现

(1)休克 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2.局部表现

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特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3.骨折的特有体征

(1)畸形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延长。

(2)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撞击,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 篇5

关键词:髋部骨折,保守治疗,康复护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会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 尤其是髋部骨折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有些老年患者本身就患有内科疾病,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 容易合并很多并发症如压疮、水电解质紊乱、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创伤后精神障碍等。我区在2010年1月-2010年06月共收治150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的老年髋部骨折病历, 其中90例因体弱并存在严重的糖尿病, 心肺功能极差, 而无法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打击, 或其他原因, 最终采取保守治疗。经过针对性护理,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90例中男31例, 女59例, 年龄60~103岁, 伤前伴高血压、冠心病27例, 糖尿病35例, 伤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 入院时带入褥疮5例。通过住院期间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密切观察病情, 积极预防并发症, 8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均好转出院。3例因病情变化转入外院继续治疗。

2 并发症的原因

2.1 感染

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差, 免疫功能低, 对外界微生物防御功能差, 易造成各种感染[1]。老年髋部骨折后, 卧床时间长, 易合并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牵引部位感染等。

2.2 压疮

老年人皮肤松弛, 对各种刺激的耐受性下降。长期卧床, 皮肤受到持续性的压迫, 血运不佳, 表皮易受损, 若不采取措施, 可导致压疮发生。

2.3 水电解质紊乱

老年人组织和脏器的重量减少, 呈萎缩状态, 中枢神经和肝、肾功能的降低, 对体液调节功能也降低, 故骨折后卧床易造成水和电解质的紊乱。

2.4 下肢静脉栓塞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后大多卧床休息, 由于骨质疏松明显, 骨痂形成慢、愈合慢或者不愈合, 延长了卧床时间, 且老年人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增高,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血液粘度增高, 血流缓慢, 栓子容易堵塞下肢静脉造成下肢肿胀、疼痛。

2.5 创伤后精神障碍

老年患者创伤后机体内分泌紊乱, 体液及神经递质传导发生变化, 易合并创伤后精神障碍, 表现为躁动、瞻望、幻视、幻听等, 对患者危害极大。

2.6 废用综合征

由于老年人肌纤维的萎缩, 肌肉变硬, 肌力减弱 , 再加上骨折后疼痛及长期卧床忽视早期的功能锻炼, 造成肌肉无力、萎缩, 产生废用综合征。

3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3.1 心理护理

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有计划地进行护理。他们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 有的表现烦躁、忧郁、恐惧、悲观、失眠等, 上述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 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的不同、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 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 与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 护患之间相互沟通, 信任我们并对自己的伤病有所认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 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

3.2 感染的预防

3.2.1 加强皮肤感染的预防

老年人因为皮肤干燥, 外周血运差, 骨折后疼痛, 加之牵引固定, 给更换体位带来一定的困难, 很容易发生褥疮。所以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勤翻身的好处, 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在工作中, 一定要保持床单位平整无屑和皮肤清洁, 还要建立翻身记录卡, 每2小时翻身一次, 并进行床头交接班。对于因病情限制不能翻身的患者,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动气垫床防止褥疮, 无条件的在骶尾部垫气圈、棉圈。同时在骨骼隆突处用50%红花酒精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

3.2.2 预防肺部感染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疼痛, 引起胸部活动受限, 咳嗽无力痰液坠积而引起肺部感染, 所以护士应该鼓励患者利用牵引床上的拉手、健肢蹬抬起上身和臀部, 指导患者深呼吸后咳嗽, 练习吹气球, 以增加肺活量, 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

3.2.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牵引患者卧床排尿不便, 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所以要加强泌尿道的护理。老年人怕麻烦别人不愿饮水,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日2 000mL左右。每日尿量在1 500mL以上, 达到生理性冲洗, 促进细菌排出。对于对留置导尿管者, 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长期留置尿管者, 用抗菌素溶液冲洗膀胱, 每日1次, 每天更换尿袋1次。女病人用0.3%碘伏溶液消毒外阴每日1次。

3.2.4 便秘的预防

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 活动量小, 肠蠕动减少, 容易产生便泌。因此护士要教会患者及家属以脐为中心, 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 促进肠蠕动, 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以高营养, 畗含多种维生素的粗纤维食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进保持二便通。

3.2.5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应激反应有时也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入院3~5天, 发现患者咳血或柏油样大便, 伴有腹痛, 应立即禁食, 插胃管, 以雷尼替丁等药物治疗。

3.2.6 下肢静脉栓塞预防

患者入院后, 指导患者及家属给予清淡、易消化、低脂低钠高维生素高钙优质蛋白饮食。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进水2 000~3 000 mL, 以稀释血液, 减少血栓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以防止肌肉萎缩和肢体制动后血流缓慢产生栓子, 导致栓塞的发生。对患者讲清栓塞的症状与体征, 以便及时发现栓塞的发生。 如果患肢出现肿胀、疼痛, 立即做下肢多普勒检查, 如确诊患肢制动, 禁忌热敷、按摩及活动, 并给予溶栓药物治疗。若患者出现无原因的呼吸困难、惊恐、胸痛、咯血、晕厥、血压下降, 应高度怀疑肺栓塞。

3.2.7 废用综合征预防

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肌肉萎缩。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在牵引期间, 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早期进行主动和被动按摩。练习足趾和踝关节活动即足背伸运动, 每日活动髌骨, 髌骨被动运动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 (一般人用右手) 固定髌骨两侧并向左右推动髌骨, 每次推动1min, 每日3次。此项活动可防止髌骨僵硬, 减轻膝关节疼痛。指导练习正确的股四头肌的活动, 锻炼股四头肌的方法:患肢足跟用力向前蹬使小腿肌肉绷紧, 大腿的肌肉也会绷紧, 在绷紧的状态下静止半分钟, 再放松肌肉。如此反复进行, 每日3次, 每次10min。随着病情的好转和疼痛的减轻逐渐加大活动量, 每日至少500次。牵引4~6周, 带牵引练习膝关节活动, 也不能忽视健侧的功能锻炼, 否则健侧肢体也会萎缩无力[2]。对老年人还不能忽视上肢肩关节活动, 否则可造成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指导患者练习抬臀, 抬臀运动方法:健肢屈膝、屈髋, 足蹬床面挺腰抬臀, 以绷紧下肢、臀和腰部肌肉, 这对卧床病人使用便盆也很重要。

4 出院指导

保持良好的心态, 饮食清淡易消化, 活动适度。3个月内不能侧卧, 不能盘腿, 不能过早下地负重, 继续有效的功能锻炼。出院后4周返院检查。

5 结论

通过对90例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进行预防感染、压疮、水电解质紊乱、废用综合征等并发症防治的护理, 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 及早地进行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本组96%的患者好转出院, 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是促使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1.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 篇6

【关键词】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皮肤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82-02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因跌倒损伤导致髋部骨折比例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行动不便、长期卧床,极易滋生皮肤问题和压疮,影响手术进程,增加治愈髋部骨折的难度。我院如今选取5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进行预防性的皮肤护理和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比较分析效果和作用。

1 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52例髋部骨折患者,男25例.女27例,年龄段在68-96岁,平均年龄76.2岁;均为围手术期患者,术前37例患者坚持行骨牵引术,26例患者行皮套牵引。入院前压疮患者8例,入院后患者出现压疮1例,术前其余患者的皮肤都完整无缺。

2 护理

2.1 预防性皮肤管理

2.1.1开展护理工作前进行护理人员全员培训,根据压疮类型及其风险评估的检查事项,结合个案培训全科护士,把握风险评估测量准确度,以保证风险评估表具有参考价值,以便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1.2老年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使用Braden量表,将压疮严重的患者归为预防性皮肤护理中。

2.1.3建立严谨的皮肤护理工作交接班秩序,要求护理人员积极记录书面交班情况外,必须在病房内交接护理工作和任务,保证患者和家属及时了解交接班情况。

2.1.4检查短时间瘫痪患者骶尾部皮肤,可以使用“镜子反射法”。运用健肢撑床让患者离床抬臀,偏瘫、体力不支患者无法抬臀、抬臀,请两位护理人员协助抬臀,护理人员面对患者将镜子移到其臀部下方,使用照明光线将其臀部皮肤状况反射到眼前进行检查。为了防止患者皮肤出现问题,每天每2h更换一次其骶尾处的凉液垫,使用宽度同凉液垫的柔软棉毛巾隔离骶尾和凉液垫,避免汗液浸渍皮肤组织。

2.1.5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认真讲述压疮预防措施。在髋部骨折治疗期间,患者和家属注重病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忽视预防性的皮肤护理措施。有的患者和家属存在错误的认识和偏激心理,以为治好骨折才是最大的事,不管治疗前后压疮情况的变化,或者以为短期卧床不会影响皮肤产生皮肤疾病。在52例子患者中有4例压疮由于家属不配合护理造成皮肤病情恶化,由此可见,在护理前必须做好病患家属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宣教工作中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压疮的危害,转变家属的思想观念,使其配合患者的皮肤护理工作,降低压疮引发率。

2.1.6每天检查行皮套牵引术患者的受压皮肤,小腿下部的皮套不宜扎得过紧,并给患者使用棉垫保护背部受压皮肤。疑有轻度压疮的患者,运用泡沫敷料保护受压皮肤,缓解局部压力影响皮肤健康。

2.1.7能够半坐卧位的患者,注意患者半坐时间,逐渐减少其半坐时间,增加半坐次数,避免长期受压皮肤过度承受剪切力损害,也有利于改善全身上下的血液循环。

2.1.8加强皮肤护理工作管理,每日严格检查护理措施的进行程度和效果。也要时刻注意患者入院前后的情绪变化,跟踪了解其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针对其性格特点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缓解躁动不安、焦虑等消极情绪和消极配合护理工作、逃避药物治疗等不良心理,减少髋部骨折术后病痛带来的精神痛苦,缓解长期卧床引起的心理压力,及时向主治医生和专家组反映情绪激动、心理消极的个别患者得护理情况,必要时共同商讨应对措施[1]。患者情绪失控时,要配合主治医生给予镇静药调整和治疗,针对个别病例调整护理措施。

2.2 压疮护理

2.2.1护理人员每天必须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书面记录、压疮评估工作,抱着严谨的心态积极完善护理记录和压疮评估表的测量内容,制订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

2.2.2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和日常护理指导,根据压疮的发展情况选择有效的外用药和敷料,由主管护士教育指导,并及时做好伤口评估表测试工作,交由护士长仔细检查。

2.2.3以辨证方法搭配患者的日常饮食,根据其消化系统变化和疮面变化,合理调配三餐饮食,以健康的饮食调整其身体素质,消除病体毒素、增强肌肤再生能力,加强营养补给,加快压疮愈合速度。

2.2.5不进行牵引术的患者,令其采取、保持侧卧60度体位,减少自身重力转化的压力,给予10cm软垫隔开两腿,稍微保持健肢弯曲度,伸直损伤的肢体,在给予柔软的腰枕隔垫其背部。

2.2.6护理愈合不久的压疮皮肤,外贴泡沫或者水胶体材质的敷料来保护。

2.2.7给予皮肤干燥患者润肤露并外涂,冬季使用这个方法可以避免伤口瘙痒抓破皮肤。

3结果

52例患者中带入压疮8例,经过治疗控制管理、合理搭配施食、针对性施教等护理,均在19d前后不久时间内全部治愈。骨折部位按照治疗进度进行了手术治疗;1例入院压疮患者,针对个别情况施以合理性的处理和护理,均在4d前后不久时间内治愈;其余经过预防性皮肤护理的43例患者如期行髋部骨折手术,在围手术期均能保持皮肤完整性和健康状况。52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都康复出院。

4讨论

5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带入压疮和院内压疮都对髋部骨折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使手术延期进行,延长了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加重了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大幅度降低在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显示,预防性皮肤护理能有效抑制压疮产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愈率。研究证明,压疮护理应以预防为主、从整体治疗入手,注重局部护理[2]。预防性皮肤护理可以阻断压疮引发的条件,大大减少皮肤所受的压力,保证病患皮肤健康,加快髋部骨折术后康复速度。

本次研究也表明,压疮患者和皮肤健康患者以及家属对压疮的危害并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极力抗拒预防性皮肤护理措施。经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有所改观,积极配合和参与日常的皮肤护理工作,可见,对病患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具有十分关键的重要作用[3]。

参考文献

[1]苗玉琴.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综合分析与评[J].中国卫生产业,2011,48(19):326-327.

[2]姜凤丽.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789-792.

老人髋部骨折术后护理 篇7

1.基础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活动受限,卧床时间较长,合并症较多,应加强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定时测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定时测定血糖情况,在血糖控制后才可以实施手术治疗。训练床上进行大小便,同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咳嗽、咳痰练习,以及功能锻炼,为手术做准备。

2.体位护理。患者活动少,卧床久,易出现压疮、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每2小时翻身或变换一次肢体位置,以减少局部受压。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翻身时应根据具体的手术方式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都采取向对侧翻身的方法。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保持患肢一定的外展,防止内收导致假体脱位。

3.饮食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卧床,易产生便秘等问题,加上生理代谢降低,合成蛋白少,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做到营养齐全,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并适当补充钙质。应考虑个人口味喜好,饭菜要可口、易消化,注意少食多餐,以利于消化吸收,防止便秘发生。

4.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术后恢复患肢功能最重要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老年患者防止并发症最有效的措施。功能锻炼应根据不同时期和功能需要进行,同时顾及健肢。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应以耐心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并协助其进行锻炼,时刻留意观察患者的康复进度和随时调整锻炼时间。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并对康复训练中不成功的动作耐心进行纠正,对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赞扬,以增加患者的信心。功能锻炼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由于老年患者有思想陈旧的特点,导致许多患者术后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疼痛等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及时予以解释说明并鼓励他们。护理人员在此阶段应经常到病房进行巡视和监督,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

5.康复护理。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教育。症状较轻时,应指导患者适度运动。在发作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尽量避免行走和关节活动,还应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睡眠。在日常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关节部位或病变关节,注意避免关节的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指导症状较轻的患者经常变换肢体位置,做一些不使关节肿痛加重的活动,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和肌萎缩,活动量由小到大,以在翌日晨关节肿痛、乏力消失为度。慢性或恢复期患者应以主动活动为主,依病情制订活动计划,以改善或防止关节功能不全和残疾。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陈蓓蓓转自《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病人60例, 男16例, 女44例;年龄63岁~92岁, 平均72.5岁;受伤前伴高血压病17例, 糖尿病8例, 冠心病4例。

2 循证护理

2.1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首先明确护理工作中将要解决的问题:①老年人顺应性差, 不能完全配合治疗;②病人卧床后容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腹胀、便秘等并发症;③病人常合并有1种或多种内科疾病, 骨折后容易并发或加重。

2.2 寻找实证

检索相关文献, 寻找循证支持, 根据提出的问题, 检索出关键词, 找出相关资料, 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做出评价, 确定结论。

2.3 运用实证

2.3.1 压疮

2.3.1.1 问题的提出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2]。由于病人骨折后长期卧床, 机体抵抗力下降, 皮肤营养及弹性随之下降, 加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潮湿等物理刺激, 很容易发生压疮。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骶尾部。

2.3.1.2 循证支持

分析了引起压疮的相关因素, 在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的解决中, 分散垂直压力, 避免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 减少受压时间是关键。

2.3.1.3 护理干预

①保持清洁, 防止潮湿。床单要洁净、平整、柔软。经常擦洗皮肤。夏季出汗多, 更要经常擦洗。②入院后即予气垫床, 2 h翻身1次, 以缓解骶尾部皮肤的压力;同时按摩骶尾部皮肤, 促进血液循环恢复。③减少摩擦力和剪力。为病人翻身或移动时, 避免拖、拉、推, 应抬起来再移动。

2.3.2 腹胀、便秘

2.3.2.1 问题的提出

腹胀、便秘是骨科卧床病人发生概率很高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50%~70%[3], 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机能减退, 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致肠蠕动减弱、排便体位改变、膳食结构不合理等, 常引起腹胀、便秘。

2.3.2.2 循证支持

查阅文献发现, 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情绪影响:骨折后病人产生焦虑、紧张、悲观等情绪, 可能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 出现胃肠蠕动减弱从而导致便秘。而老年病人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加明显。②生活习惯的改变:卧床后活动量减少, 使病人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 导致张力减退性便秘, 是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主要原因。③饮食的影响:病人食欲下降, 摄入的食物及水分较少, 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的肠蠕动, 大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 水分吸收过多, 大便干结而发生便秘。

2.3.2.3 护理干预

①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减轻病人紧张情绪, 并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排便环境。②合理的饮食结构, 适量的蛋白质、脂肪, 以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少食甜食、奶制品, 以免引起腹胀。③每日饮水2 000 mL以上, 晨起可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以促进肠蠕动;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日可行腹部按摩1次或2次, 每次10 min~15 min, 以脐部为中心, 按顺时针方向从右下腹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作环形按摩, 以促进肠蠕动。④3 d~5 d未排大便者, 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用开塞露塞肛或开塞露、大承气汤灌肠, 以保护大便通畅。

2.3.2.4 效果

本组4例病人入院时或术前出现腹胀、便秘, 对症处理后均恢复良好。

2.3.3 肺部感染

2.3.3.1 问题的提出

老年病人肺活量降低, 加之骨折后需卧床、病人疼痛不愿活动、翻身困难、肺部呼吸运动减弱, 呼吸道分泌物排不出来, 坠积于肺内, 极易并发肺部感染。

2.3.3.2 循证支持

仔细分析了髋部骨折病人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①卧床后血液流速变慢, 易淤血或微血栓形成, 尤以老人肺部。②因为长期卧床, 抗病能力下降, 尤以老人, 卧床后使呼吸功能降低, 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不易排出或咳出, 容易坠入气管、支气管而产生肺炎。经查阅文献, 卧床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率是10%[4], 而且是危及髋部骨折病人的主要并发症。

2.3.3.3 护理干预

①指导病人做深呼吸, 并进行有效咳嗽的训练;②定时给予翻身、叩背, 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天多做深呼吸训练, 有助于增加肺活量, 排出痰液;③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 可作扩胸运动及双手拉吊环, 挺胸抬臀动作;④病房定时通风、消毒。

2.3.3.4 效果

所有病人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

2.3.4 深静脉血栓形成

2.3.4.1 问题的提出

老年病人自身血管弹性降低, 血液黏稠度较高, 血液流动缓慢, 极易形成静脉血栓。而骨折卧床后, 血液流动更加缓慢, 加之下肢创伤后, 造成血管壁损伤, 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2.3.4.2 循证支持

深静脉血栓的病因为静脉血流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内膜损伤, 前两者为主要原因, 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病因是综合性的, 除手术创伤血液高凝状态、麻醉使血液缓慢、血液淤滞外, 肥胖、输入库存血、血液黏稠度改变等, 均是病因, 术后由于疼痛, 不能活动均为发病的高危因素。

2.3.4.3 护理干预

①指导病人对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 提高肌肉的肌力, 防止静脉血液淤滞;②协助病人定时更换体位, 1 h~2 h更换1次为宜, 患肢抬高, 经常按摩病人下肢可增加血流;避免肢体受压。③注意观察下肢的肿胀、疼痛, 观察皮肤的温度、颜色及末梢循环血运情况, 注意及早发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④下肢气压泵治疗及低分子肝素钙针、利伐沙班片预防应用。

2.3.4.4 效果

本组病人未发生深静脉血栓。

3 讨论

通过对60例髋部骨折病人实施循证护理, 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 取得了满意效果。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5], 使护士在决策中将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应用在实践中,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科学性,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王文文, 李春芳.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1, 25 (9B) :2351-2353.

[2]董晓江, 吕巧芸.压疮防治新进展[J].护理研究, 2010, 24 (6B) :1516-1518.

[3]阳世伟, 罗静, 殷磊, 等.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5) :331-332.

[4]胥少汀.骨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8.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 篇9

保守治疗是一种患者行卧位辅以胫骨结节骨牵引、皮肤牵引、丁字鞋的治疗方法, 现将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间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7例, 其中男22例, 女45例, 年龄65-87岁之间, 平均年龄78岁, 股骨颈骨折28例, 股骨粗降间骨折37例, 髋臼骨折2例, 67例患者在伤前均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依次是: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 脑卒中后遗症, 冠心病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突然因创伤而入院, 骨折后活动障碍需卧床休息, 不习惯卧床大小便, 对预后的状况和对死亡的恐惧, 家庭及子女的经济能力, 基础疾患对骨折治疗的影响, 外在表现为紧张, 恐惧, 情绪低落, 脾气暴躁, 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及护理, 在此时护士应首先根据老年患者不良的心理特点及文化程度, 社会及家庭背景等, 因人制宜地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积极安慰患者, 用关心体贴的语言, 真诚的态度, 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 稳定患者的情绪, 通过交谈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所认识。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能有任何厌烦情绪, 使患者精神上受到安慰, 生活上受到照顾。

2.2 疼痛护理

(1) 对老年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应慎重, 对于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禁用双氯芬酸钠栓剂,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 以免其呼吸抑制作用而加重哮喘, 引起呼吸困难。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2) 早期局部可用冷敷以减轻出血肿胀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而老年人耐受力差, 反应迟钝, 描述不准确, 在使用过程中还须密切观察全身与局部情况及反应。

2.3 一般护理

(1)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 全面评估患者, 拟定护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遇到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治疗处理。 (2) 指导患者饮食, 如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糖类及高脂饮食, 控制摄入量, 合理搭配高蛋白及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高血压患者应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2.4 牵引护理

(1) 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情况酌情使用胫骨结节下牵引及皮肤牵引, 行骨牵引时应注意观察针眼处有无红肿, 渗血等针眼感染现象。 (2) 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 以免影响牵引力。告知患者和家属牵引期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 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1]。 (3) 皮牵引时应注意胶布绷带有无松脱, 扩张板位置是否正确。皮牵引处有无水泡。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髋部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便秘、压疮、血栓性静脉炎等。 (1) 坠积性肺炎:老年患者的肺功能较差, 加之长时间卧床, 极易发生肺部感染, 肺不张。因此, 早期进行有效咳嗽, 做深呼吸运动和翻身拍背很重要, 可促使痰夜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2) 泌尿系感染、便秘: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后, 长期卧床, 肠蠕动减慢, 害怕饮水后小便量多。易导致泌尿系感染及便秘,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新鲜水果和蔬菜, 指导或协助患者在餐后30min做腹部按摩。从右到左, 沿大肠行走的方向, 以刺激肠蠕动, 如已发生便秘, 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3) 压疮:由于持续牵引和长期卧床, 骨隆突部位易形成压疮, 故应用棉垫、软枕、棉圈、气垫等加以保护, 保持床铺清洁, 干燥、平整、无皱折, 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大小便后及时擦洗, 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以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静脉回流, 预防压疮的发生。 (4) 下肢深静脉血栓:行有效牵引后,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情况, 及时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措施。

2.6 加强用药管理

老年患者记忆力差, 住院期间所服用的药物需要在医师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不能私自服用药物, 避免重复服药带来的不良后果, 并看服到口。

3 讨论

高龄髋部骨折的患者存在着由于多种疾病并存, 长期卧床所带来的一系列护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 联合内科和康复综合治疗的系统过程, 加强责任心, 落实预见性护理措施, 从而达到防止并发症, 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后行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对67例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后行保守治疗、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精神及身体健康状况、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保守治疗时, 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正确评估患者的情况,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显效病例,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增加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下一篇:幼儿园区角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