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公司应急方案
--2018年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的报告
一、主办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吴忠分公司
二、演练参与单位:中通服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长讯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西微波通信通达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南方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工程建设第五工程局、中移建设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三、演练地点:吴忠市第二生产中心旁
四、演练时间:2018年8月31日 9:00至10:30
五、演练内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操作演练
六、各单位点名:
七、演练程序:
1、领导讲话
2、安全规范操作演练
3、演练总结
八、责任人员安排:
1、指挥员(组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吴忠分公司 严涛 中通服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马巧军 长讯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丁金强
2、由项目经理 童圣 冶帅 冯立胜 杜黎明 富春 对现场演练的施工单位进行考核打分。考核打分依据有限空间技术要点施工单位对通信器材使用的熟练度,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演练过程施工单位熟练程度。
3、检查现场:安全帽、安全绳、反光背心、安全带、绝缘鞋、安全警示带、施工警示牌(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或前方施工减速慢行等)、有毒气体检测仪、井上三角架、防护绳、防触电等工具、通风机、现场安全员(带证上岗)。
九、演练过程(演练参与单位逐一进行演练)
1、以吴忠分公司有限空间现安全操作场演练:施工单位人员6名,监理单位1人(施工队长1人 安全员1人 施工队员4人 现场监理1人)演练过程中明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
1、一通:作业前先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施工安全员和现场监理旁站监督)
2、二检: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查和监测,未经监测的通信管道、地下室等有限空间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安全员和现场监理旁站监督查看检测结果是否达标)
3、三持续: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持续通风,持续监测;(施工安全员和现场监理旁站监督查看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否持续通风,持续监测数据)
4、四防护: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设备。(施工队长、施工安全员和现场监理旁站检查工器具,检查相关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5、施工队长汇报演练情况及存在问题
本次演练以现场安全规范演练为重点,演练应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吴忠分公司有限空间的安全规范演练。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应让参演职工充分领会到,深入了解、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中的规范和防护知识,提高施工人员有限空间安全规范的作业能力。
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考试2018年8月31日 11:00至11:45(演练参与单位参加人员携带身份证、黑色中性笔)
十一、演练总结
一、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1、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实到实处,中通服监理公司部署演练工作,首先我们从思想上引起了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如何保障措施必须到位。
2、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简要分析---从事故发生的特点看
(1)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多发生在下井作业过程中;
(2)在人手孔作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多会发生硫化氢中毒;(3)在长时间积水人手孔作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多会发生混合气体中毒;
(4)在其它井作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多会发生缺氧窒息。
三、各施工单位不足的地方
(1)中移建设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安全员未佩带证件,未穿绝缘鞋,在演练的过程中三角架未固定牢固。
(2)长讯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有限空间人井演练过程中施工单位未持续通风,持续监测。
(3)广东南方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对全身式安全带使用不熟练,现场安全帽佩戴不规范。
(4)山西微波通信通达技术有限公司:施工单位着装未统一,对通信器材使用不熟练,上下人井时使用竹梯不规范。
四、参加施工单位人员考试情况
共计5个施工单位参加考试,考试人员共计29人,其中山西微波通信通达技术有限公司参加人数7人全部合格,广东南方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参加人数6人全部合格,中国通信工程建设第五工程局参加人数5人全部合格,中移建设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参加人数6人全部合格,长讯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参加人数5人,其中崔英杰考试不合格,禁止此人员参加后续通信建设工作。
总结演练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对施工工具不熟悉,部分人员对待特殊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不够熟悉,有待进一步提高,各施工单位演练之后必须下功夫强化施工人员对特殊劳保用品使用教育培训。在各单位演练结束后其他单位只出本单位实际演练的不足之处,提高施工人员的有限空间的基础规范操作。
施工单位参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考试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照片
附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吴忠分公司
--2018年通信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考试试卷
姓名: 身份证号: 得分: 施工单位:
一、填空题(每空2分,52分)
1、通信工程中有限空间一般包括通信管道、、、、、地下室、废井等。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有:、、、。
3、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履行、、的原则。
4、在有限空间作业时,首先在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等有害有毒气体的顺序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实施作业。
5、作业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佩带、、、等防护用品。
6、在人手孔作业时照明工具应采用,使用的照明灯具电压应不大于。
7、安全带使用期为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8、每天工作完毕离开现场前,必须清理作业现场,切断、及其他不安全因素,确认安全后才能离开工作现场。
9、上下人孔时必须使用梯子,严禁把梯子搭在 上,严禁踩踏线缆和托架。
10、人孔抽水使用油机时,排气管不得靠近人空口,应放在人孔的。
11、使用电力潜水泵抽水时,确保绝缘性良好,严禁。
二、简答题
1、简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18分)
2、简述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救援(15分)
由于能源企业的施工现场多处于野外, 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现场施工复杂, 安全风险因素大, 作业现场往往缺乏通信基础设施, 通常没有固定视频监控系统, 很难及时了解事发现场的实际情况。即便有视频监控和通信系统, 一旦发生事故, 也极可能遭受损坏, 难发挥及时观察事发现场情况的作用。移动应急通信系统是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时的主要指挥工具, 须满足移动指挥决策、现场应急处置和现场信息采集等应急需要。“平时”服务于日常生产经营和应急管理需要;“战时”根据总部、企业的指挥调度, 开赴事发现场, 采集现场多媒体信息, 传送现场音视频、数据资料, 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
在技术实现上, 遵照经济、实用的建设原则, 力求功能突出, 特别是多种通信手段必须互为补充 (其中, 卫星通信手段必须配置) , 确保平台能够应对最恶劣自然条件, 能够处置最严重的突发事件。根据实际需求, 我们设计了应急通信车和BGAN单兵通信系统两种接入措施。
2 应急系统架构和接入措施
2.1 系统构成
该套系统有现场的应急通信车、BGAN系统、无线传输设备, 本地的有线通信系统将从现场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通信卫星、第四代海事卫星和光/电缆等传输介质传送到集团的应急平台 (见图1) 。
在企业配备移动应急通信系统, 一方面采集现场多媒体信息, 并将现场各种音视频、数据资料传送至后方, 为领导及专家进行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另一方面, 为领导对应急现场的指挥提供通信手段, 可使集团公司领导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与事发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通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会商、应急指挥,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具有电话功能, 具有固定电话、无线对讲、现场扩音等手段, 集团总部应急平台和企业指挥机构可与现场进行语音通信, 并能在现场进行语音指挥;具有现场声音和图像的采集、音视频信号的接入和传输功能, 现场人员可在事发现场附近进行摄像, 利用无线图像传输设备, 将视频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至1~3公里内的现场指挥部, 也可利用车载升降云台进行视频采集。配置多种通信终端, 接受后方应急中心指挥调度;具有视频会议功能, 可接入集团公司应急平台视频会议系统, 进行异地会商。
具有现场有线或无线局域网接入功能。访问企业网络、Internet, 收发传真、电子邮件, 传送现场数据信息, 访问集团公司应急管理系统。另外, 应急现场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 因此要求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适应高低温、降雨、粉尘、震动等影响, 在现场的设备还应具备防爆性能。
在技术实现上, 遵照经济、实用的建设原则, 力求功能突出, 特别是多种通信手段必须互为补充, 考虑到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等发生时, 当地通信基础设施可能损坏, 必须配置卫星通信手段, 确保平台能够应对最恶劣自然条件, 能够处置最严重的突发事件。
2.2 移动应急接入措施
(1) 应急通信车。应急通信车以越野车和中型客车作为装载平台, 集成各种通信设备, 具备多种通信手段, 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 可在现场快速开展各项业务, 同时具备应急信息接入功能, 从而实现“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的移动应急目标。它适用于交通相对便利, 车辆可以直接到达事发现场, 且对带宽要求高的场合。
(2) BGAN单兵通信系统。BGAN单兵通信系统可以到突发事件现场移动采集信息, 与应急通信车结合, 临时构成现场应急指挥中心。BGAN单兵通信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可单兵背负、不受雨雪等天气影响, 但带宽较小, 最大492k, 最高支持256k保障带宽业务。适用于需长距离背负, 业务传输量小的场合。
3 应急保障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应急通信车设计
应急通信车以越野车和中型客车作为装载平台, 集成各种通信设备, 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 确保平台满足快速启动的移动应急需求, 其组成见图2。
设备配置:卫星通信系统、视频系统、语音接入、讲系统、扩音广播、视频会议系统、辅助设备及车载配电系统和应急通信车企业接入系统组成。卫星通信系统选用“静中通”设备。满足移动情况下图像高质量实时传送需求。卫星传输链路按照2M b/s速率设计 (6 4k b/s~2M b/s可调) , 实现“静中通”通信车与指挥中心的语音、图像、数据的双向传输。
3.2 视频系统
为了全方位的反应抢险救灾现场及工程施工现场, 需配备高质量的摄像机系统, 多角度, 多方位的反应现场实情。配置视频会议终端, 可以实现集团与现场的视频会商。视频系统为应急通信车视频业务功能的实现提供硬件支持, 用于实现会议电视、图像采集与切换、无线图传系统图像的采集及接收等, 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根据技术规范和实际使用需求, 需配备两台摄像机, 车顶摄像和便携式三防摄像机。
(1) 车顶摄像机。装在升降杆上, 用于抢险救灾现场及工程施工现场多方位、多角度的图像采集, 采用室外一体化夜视变速云台摄像机, 36 0°无限位连续旋转;全天候环境设计, IP66防护等级。
(2) 防爆摄像机。采用安防爆技术, 安全可靠, 通过防爆认证, 符合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等危险场合使用。传感器像素:不少于500万像素;静态有效像素:不少于1 020万像素;
3.3 语音接入系统设计
具备双向话音通信功能, 可实现应急通信车与企业接入系统双向通话。车载电话、传真机、无线对讲系统、现场广播的语音信号经Vo IP语音网关进行编码后输出IP流, 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到主站, 通过企业内外进入应急通信保障中心, 转换电话语音送入电话网 (见图4) 。
3.4 现场扩音广播系统
在应急通信车中需配备扩音广播系统, 进行现场指挥。应急通信车配备有线麦克风、无线麦克风、AV功放、高音喇叭等设备, 可用于现场的指挥调度;声音通过编码器编码后, 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到应急通信车后由解码器进行解码, 解码后的话音信号接入AV功放, 由高音喇叭进行广播。
3.5 无线对讲系统
在应急抢险现场及工程施工现场, 可以通过无线对讲系统进行现场通话和指挥, 应急通信保障中心也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将声音传到应急通信车后, 利用通过无线对讲系统进行现场通话。无线对讲系统包括中转台、接驳器和无线对讲机, 它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讲机与对讲机、对讲机与车载电话、对讲机与公网电话之间的相互呼叫通话。
3.6 BGAN单兵通信系统
B G A N单兵通信系统是应急通信车的功能补充, 也可单独使用。系统实现图像传输、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及GPS定位等功能, 可以临时构成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系统采用第四代海事卫星, 用于事发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建立一个高效通信链路, 将应急救援现场的语音、视频、数据实时传回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根据现场状况, 组织多方进行电话、电视会商, 实时发出相应指令, 确保应急过程的信息交流全面、及时、稳定、高效、安全, 满足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等通信服务需求。
BGAN单兵通信系统设备力求小型化、轻重量, 设备需集成性高, 可由单兵背负, 实现基本通信等功能。由BGAN终端作为接入与传输手段, 接入便携电脑、电话、GPS、摄像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图像传输、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及GPS定位等功能。便携电脑配备无线网卡和视频采集卡, 可进行视频采集, 在公众移动通信网覆盖条件下, 低速率数据业务的传送, 通过公用通信网接入集团公司应急平台。
使用BGAN关口站专线通道, 现场信息通过卫星落地后经过专线 (公网) 接入应急通信保障中心 (见图6) ;紧急情况下, 使用具有固定IP地址的BGA N单兵终端, 可建立BGA N-BGA N通道, 将事故现场信息不落地直接传输到后方指挥中心。
4 系统应用实践
4.1 功能架构描述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是应急平台的功能扩展和延伸, 其功能架构见图1。将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迅速反馈到指挥中心和企业应急机构, 并将现场各种音视频、数据资料传送至后方, 可使集团公司和企业领导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与事发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通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会商, 为领导及专家进行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另一方面, 为领导对应急现场的指挥提供通信手段, 有效解决现场信息采集、传输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为领导应急决策、指挥调度和现场各专业组应急通信提供支撑。
4.2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总体功能
⊙具有现场声音和图像的采集、接入和传送功能;
⊙具备定位功能, 能在地理信息系统显示位置信息;
⊙具备应急通信与应急指挥功能;
⊙支持包括卫星通信在内的多种通信方式, 并具有针对实时图像和话音传输的Qo S功能;
⊙支持使用固定电话、无线电话完成现场指挥通信;
⊙能够接受后方应急接入, 具有视频会议功能, 可接入集团视频会议系统, 进行异地会商。
4.3 覆盖组织范围和业务范围
覆盖能源企业及施工队伍的野外作业场所, 应急管理业务部门及支撑机构、应急现场指挥调度机构和应急抢险人员。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平时”主要服务于应急演练、应急监测, 以及生产经营、安全监察、生产管理等。“战时”根据调度要求, 开赴现场, 建立现场通信和指挥通信;采集现场多媒体信息, 并传送到后方, 为分析、决策提供支撑;利用各种通信终端和设备, 下达处置指令, 进行人员指挥和资源调度。
5 结束语
本系统根据能源企业的现场作业的风险源的分析评估, 设计应用一套完整、稳定的通信保障系统。综合利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车) 、BGA N系统、现场视频采集和无线电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 为现场的图像、声音和数据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 为企业总部和行业专家的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为能源企业的提供宝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并且保障现场应急事件处理中的通信传输通道。
参考文献
[1]陈兆海.应急通信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供电公司;应急物资;调拨
一、工作描述
为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业务,提高应急物资供应及调拨能力,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试行)》(辽电物资〔2010〕764号)以及有关规定,供电公司制订了周密的应急物资供应及调拨方案,并是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明显,有效的保障了供电公司抗灾抢修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应急物资储备分为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动态周转等方式。
(二)实物储备是指应急物资采购后存放在仓库内的一种储备方式。实物储备的应急物资按照相关仓储管理制度进行库存管理,并定期组织检验或轮换,保证应急物资质量完好,随时可用。
(三)协议储备是指应急物资存放在协议供应商工厂内的一种储备方式。供应商负责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应急物资随时可调。
(四)动态周转是指在建项目工程物资、大修技改物资、生产备品备件和应急设备等作为应急物资使用的一种方式,有利于节约资金和降低库存。动态周转物资信息应实时更新,保证信息准确。
(四)物资供应公司负责按照应急储备定额对应急物资进行保管。应急物资台账清单应录入省公司应急管理系统,便于随时查看调用。
(五)专业部门根据本专业物资特点分别提出物资保管要求,包括储存条件,检验周期等。物资供应公司按照物资保管要求定期向专业部门提报,专业部门负责安排定期检验试验等。
(六)应急物资调入、调出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台账,对库存物资定期检查盘点,保证账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以便快速修复和及时补充。
(七)物资部分定期向上级提交一次应急物资的保管台账和物资保管使用情况。根据需要和产品特点定期更换,保证所储备的物资性能良好,随时可用。
(八)当发生区域性自然灾害造成电网事故时,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可利用储存应急物资储备资源保障应急救援抢险工作的开展。
(九)物资部门、协议储备供应商及动态周转物资所属单位在接到上级调拨指令后,迅速启动,及时配送,物资部门要对运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信息反馈。
(十)应急物资需求单位负责对应急物资进行接收,并做好验收记录作为结算依据。
(十一)物资部门应保证应急救援抢险过程中应急物资调配、采购、运输,交货等信息的准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三、特色亮点
(一)建立组织体系
1、成立公司应急物资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分管物资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生产副总工程师担任;成员分别由各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负责人担任。
2、应急物资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物资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物资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开展。
(二)明确物资部门职责
物资部门既是公司应急物资工作的归口管理机构,又是应急物资配送、储备的具体实施机构,其主要职责是:1、按照上级要求负责制定公司应急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办法;2、按照上级要求负责建立公司应急物资储备体系;3、负责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的建设和维护;4、负责实物储备应急物资库存管理;5、负责实时维护动态周转物资信息;6、负责实物储备物资的催交催运、收货验收工作;
(三)建立应急物资供应及调拨通讯网络,制定应急物资相关人员通讯录。
(四)制定应急物资供应及调拨工作流程图
后附。
四、工作流程
1、物资供应公司在接收应急物资需求信息后,立即确定应急物资存放区域。对于存放于市区的物资,由物资供应公司从保管单位提取物资,并配送到应急物资需求单位;对于存放在各县(区)的应急物资,由物资供应公司向各县(区)责任单位下达调配指令,由各县(区)责任单位负责将物资配送到应急物资需求单位,物资供应公司对运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信息反馈。需要调用协议储备的物资,立即向省公司物资部汇报,请求协议储备供应商提供协议储备物资。
2、配送单位要做好应急物资的交接和检验工作,留存交接记录作为结算依据。
五、实践效果
供电公司通过切实有效的开展应急物资供应及调拨工作,成功为抵御台风达维和布拉万的侵袭,为地区电力抢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在台风侵袭期间,供电公司有效的保障了当地的供电和抢险救灾工作,为当地人民成功战胜两次台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消防演习的目的:
组织本次火灾事故应急演习,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熟练使用各类消防灭火器材,提高对火灾扑救工作的组织能力和处理能力,做到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把事故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火灾事故应急演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拟定于2013年10月28日下午15点30分 地点:公司五车间北边道路
三、参加人员:
安委会全体成员、各车间班组长、专职安全员及义务消防队。观摩人员:各生产车间,科室人员。
三、现场分工及职责
(一)指挥人员及职责 现场总指挥:郭元华
职责:全权负责、指挥、调度、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演练的准备和演练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为防止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和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开创新局面。现场副总指挥:蒋继凯
职责:配合协助总指挥做好现场调度、协调指挥工作。现场协调:王宝
宋芳
职责:负责协调好有关部门做好演练的准备工作及现场协调、调度工作。
(二)人员分工职责
林建礼:车间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发生事故后在接到火灾事故报告后第一时间上报公司领导生产副总,并负责事故现场场的应急指挥。
张伟:公司车间安全员,发生事故后,作为应急疏散组组长,负责指挥应急疏散员工按照车间应急逃生路线及疏散指示标志进行逃生至车间外安全地点(发电机房处)。成员:
张峰:公司安全员,发生事故后,作为应急抢险组组长,负责组织应急抢险组组员对火灾进行扑救。(第一批10个人用灭火器,每次1 人;第二批10个人用水带,每次2人。)成员:
赵高峰:公司物流主管,发生事故后,作为应急物资保障组组长,负责组织应急物资保障组准备应急物资包括备用的消防器材、消防水带、应急防护用品等。(包括切断车间总电源)成员 :
郑付军:公司机电车间作业班长,负责消防演练时火盆点火,并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宋芳:负责应急演习过程中过程的拍照
宋书友:负责演练区域的警戒和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演练区。成员:保安队
四、应急演习的项目
1、火灾事故发生后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
2、火灾事故发生时车间人员应急疏散逃生
3、火灾事故发生后车间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火灾扑救
4、消防器材灭火演练
五、应急演习的背景: 此次火灾事故演习背景如下:
五车间停产检修作业,电焊作业过程中,掉落的火花溅到地面边上存放的甲醇桶,发生起火,引起易燃物燃烧。
六、消防演习的程序:
1、人员应急疏散
2、火灾事故发生
3、火灾事故逐级上报
4、应急物资保障
5、应急抢险火灾扑救
6、消防器材灭火演练
7、演习现场总结
七、演习详细步骤: 火灾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
1)林建礼在接到现场人员———事故报告后,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报告给公司副总周鹏。
2)赵高峰接到事故报告后,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报告给公司领导,并要求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组长进行紧急会议。
3)由赵高峰组织应急会议,要求杨江为应急抢险组组长,带领组员手持灭火器材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火灾扑救。要求郑付军为物资保障组组长,带领组员准备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枪等应急物资赶赴现场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张伟立即进入车间切断车间电源,要求赵高峰为应急疏散组组长带领车间剩余人员立即按照车间应急逃生图及疏散指示标志进行应急逃生至车间外安全地点(发电机房处)。保安对事故区域进行警戒。火灾事故应急疏散: 接到应急指挥命令后,应急疏散组组长带领车间内作业的所有人员立即按照车间应急逃生图及疏散指示标志进行应急逃生至车间后安全地点。火灾应急抢险火灾扑救:
接到应急指挥命令后,应急抢险组组长张峰立即带领组员手持消防器材赶赴火灾现场对火灾进行扑救。火灾应急物资保障:
接到应急指挥命令后,物资保障组组长张伟立即组织组员携带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枪等应急物资赶赴现场支援应急抢险工作,同时第一时间将车间内电源拉闸切断,并及时向应急抢险组组长报告。
宋芳:事先准备好相机在合适位置进行整个过程的拍摄工作。火灾事故现场保护及检查:
火灾扑灭后,应急抢险组组长组织对现场进行保护,使用隔离带进行现场隔离,并进行拍摄处理,同时对现场进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火灾事故应急演习现场总结:
1、演习结束后全体集合。
2、徐总对演习进行现场总结。
3、公司领导对演习进行现场总结。消防器材灭火演练:
1、现场安全监督对灭火演练做好安全要求。
2、人员进行灭火演练。
八、火灾事故应急演习器材:
甲醇20公斤、铁桶1个、火把1个、灭火器材若干、消防水带2卷、水枪1 个、板手1 把,戴安全帽、穿工作、照相机和喇叭各1个等.九、火灾事故演习注意事项:
1、广大员工要清醒地认识到本次演习的重要性
2、为避免发生意外,参加演习人员必须统一听从指挥
3、参加演习女员工不允许穿高跟鞋,演习全体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工作服。
4、爱护消防灭火器材,尽量避免器材损坏,演习人员注意选择风向喷射,以免人员受伤。
5、严肃认真,确保演习真实感。
6、公司人员参加灭火演练人员要按时到场。
2014年道路运输应急救援联动演习方案
一、演习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对道路运输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发生全国各地道路交通事故等等都有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上述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如何快速响应、果断处置、妥善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的政治和社会影响,降低经济损失,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交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道路运输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公司拟在****开展一次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道路运输综合应急救援联动演习,检验在发生道路运输安全事故时,我公司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及实用性,检验各分公司协同配合,共同开展社会救援的应急反应能力,切实提高社会及公众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变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演习目的
(一)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清醒认识当前道路运输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道路运输安全工作,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爱生命、综合治理的原则,为****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定稳定的环境。
(二)检验《****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焉耆分公司,***分公司,***分公司,***分公司应对突发事件救援应急预案》的合理性,通过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检验事故预案、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事故处理流程和处理措施合理性,以便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三)进一步提高司乘人员的道路运输安全意识和素质,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处置初期道路运输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演习从实战出发,演练结合,通过各分公司人员的参加,强化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协作,促进应急事故处理机制的形成,更要通过演习使社会公众提高对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认识和公众应对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参演单位应对道路运输事故的处置能力。
三、演习依据
《****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分公司,****分公司,****分公司,****分公司应对突发事件救援应急预案》实施。
四、演习组织机构
总指挥:XXX(政府副县长 ;电话;)主要职责: 负责演练的总体安排、部署,对整个应急救援反应组织的救援和控制行动的指挥。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规定演练的时
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负责有关医院、保险公司、交通警察、火警119、交通局、公安局、武警队、运管局的工作组织及****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司乘人员的参与救助。
副总指挥: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有关医院、保险公司、交通警察、火警119、交通局、公安局、武警队、运管局的工作组织,及公司司乘人员的参与救助。
检查和指导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类演练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负责安排备用运力疏散旅客。
****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组: 35名道路运输从业及参演人员。交警大队组:20名干警 运管组: 6名运政人员 119组: 8名消防官兵 120组: 5名救护人员 保险公司组5名勘验人员 武警队:**名武警队员 公安局:**名公安民警
五、演习时间地点
(一)演习时间:2014年*月*日下午17:30分
(二)演习场地设置:
(三)演习器材:模拟车辆2辆,灭火器4个,119车2辆,110车2辆,120车1辆。各分公司各派一辆救援车,铁锹、烟雾弹4个、医疗箱等器材。
六、演习内容
(一)演习模拟事故概况
**月**日下午17:30时许,一辆载有13名旅客的福田客车被恐怖分子劫持,行驶到指定路段时与一辆载有10吨普通货物的大货车相撞,由于货车车速过快,转弯操作不当,造成福田客车起火, 司机头部受重伤,两名旅客受轻伤,货车受损。公司立即启动《****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相关单位参与演习。
(二)参演单位
****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各分公司、****运管局、****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公安局、****武警部队、*****消防队、****县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
观摩单位:****安监局、****交通局、****公路段、*****汽车运输公司****分公司、****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
(三)演习形式
为保证演习效果并尽量减少对参演单位正常工作的影响和保证社会公共秩序安全,演习采用模拟和实战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演习程序 1、2014年**月**日下午17:30分,由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
开始;
2、启动《****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由总指挥指挥道路运输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由各单位向总指挥报告,领取任务,由总指挥发布命令。
4、由报案人通知公安局,医院、火警119、及有关公司司应急人员的参与救助;
5、由交通警察大队开展交通管制、现场警戒,秩序维护;
6、由公安局、武警部队处置现场恐怖分子;
7、由火警119进行灭火,处理险情;
8、由医院“120”急救中心开展现场急救,转送伤员;
9、由保险公司勘查现场,拍摄照片
10、由公司组织人员清理现场,做好善后工作;
11、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事故被成功处置。随着现场总指挥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圆满结束的宣布,整个“事故演练”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七)演习议程
1、由总指挥介绍参会领导及本次演习的目的、意义、背景;
2、演习总指挥宣布演习开始;
3、进行现场演习;
4、各单位到位后向总指挥报告人数及到达情况,总指挥发布命令,展开救援。
5、救援结束各单位向总指挥报告情况。
6、由总指挥就演习作点评。
7、演练结束。
****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演习
具
体
步
骤
主办单位:****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分公司,****分公司,****分公司,****分公司。
参演单位:****公安交警大队
****消防中队
****公安局 ****武警部队
****医院120急救中心
****中保财险公司
一、演练地点:
二、演练时间:2014年**月**日下午17点30分
三、具体步骤:
1、****汽车运输公司各分公司布置现场,安排模拟车辆进入现场,维护观摩人员秩序。
2、下午17点30分总指挥到达现场,进入总指挥位置,并作讲话。
3、****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总指挥报告:
****:报告总指挥,****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参演人员准备完
毕,是否可以进入现场,请指示。
总指挥:可以进入现场,立即做好演练准备。****:是,立即进入现场。
四、****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各分公司参演人员、乘客、司机到位,准备完毕。
总指挥:可以开始演练。****;演练开始。
5、指定人员点燃可燃物,现场周围群众向110报警。
群众:公安局吗?在****迎宾路口恐怖分子劫持的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相撞,伤亡人员不明,请求救援。
七、公安局与交警大队人员赶到现场
公安局演练负责人:报告总指挥,****公安局与交警大队**名干警到达现场,请指示。
总指挥:做好周边道路管制,疏散分流车辆,维护现场秩序,勘察事故现场。
公安局演练负责人:是。
公安局封锁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公安局演练负责人:报告总指挥,现场车辆被恐怖分子劫持,请求武警支援。
八、武警部队人员赶到现场
武警部队演练负责人:报告总指挥,****武警部队**名干警到达现场,请指示。
总指挥:迅速处置现场恐怖分子,保护人质安全。武警部队演练负责人:是。武警部队人员进场处置恐怖分子。
武警部队演练负责人:恐怖分子已被制服,客车上除有一名重伤员和两名轻伤员以外,其他人质已安全离开,现场车辆起火,请求消防队支援。
九、119赶到现场
119:报告总指挥,****消防中队参站官兵前来报到,请指示。
总指挥:按原计划进行。119:是
119进入现场勘验。
119:报告总指挥,现场车辆发现火情,并有一名重伤员和两名轻伤员,是否可以开始灭火救助,请指示。
总指挥:立即灭火,救助伤员。119:是。
十、120赶到现场。
120:报告总指挥,120救护人员赶到现场,请指示。总指挥:立即开展救护,抢救伤员。120;是。
十一、公司应急人员在现场调配救援车辆,将未伤旅客疏散运送离开,按照先人后物的顺序协助救助并保护好现场做好标记。
十二、大火被扑灭,伤员送往医院救治,交警、保险现场勘验完毕。
十三、119向总指挥报告
119:报告总指挥,大火已扑灭,伤员救助完毕,是否可以撤离现场,请指示。
总指挥:带领官兵撤离现场。
119:是
十四、公安局演练负责人向总指挥报告。
公安局演练负责人:报告总指挥,现场勘验完毕,恐怖分子已被控制,是否可以解除道路管制,撤离现场,请指示。
总指挥:解除管制,撤离现场。
公安局演练负责人:是。
十五、****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总指挥报告。
****:报告总指挥,****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演习完毕,是否可以清理现场,请指示。
总指挥:注意安全,立即清理现场。****:是,清理现场。
十六、****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演习结束。
十七、组织参与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讲评
****汽车运输有限公各分公司
集装箱运输市场受着诸多突发因素的影响,如世界政治经济和贸易环境的变化、政策法规的改变、港口码头的建设、自然灾害的侵袭等等,这些因素给班轮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增加了风险和困难。为了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大班轮公司主要的做法是合理安排船舶和航线,尽量使有限的船舶运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船舶与航线网络的优化配置就成为航运界最关注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家开辟并经营集装箱班轮航线的船公司而言,每条航线的经营效果都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效益。而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市场环境、企业经营战略、竞争对手情况等各方面因素的不断变化,班轮公司必须对航线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不断保持航线的竞争力,以谋求最大的经营效益。
本文重点讨论了集装箱班轮运输的特点,对集装箱班轮航线的设计因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在面临突发状况导致航线部分损毁的情况下,班轮公司采取的应对方案。提出根据事故引发的后果的严重性,在既有航线的基础上对港口挂靠顺序进行调整,从而承揽更多的货量,保证航运公司的收益状况。
文章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将影响航线收益的航期、航次运费收入和航次成本分别考虑在内,并利用微粒群算法对其进行解答。在微粒群算法中定义换位算子,对算法进行简化,提高运算效率,并引入算例对结果进行验证
当今社会中,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屡有发生且日益频繁,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1,2]。为此, 许多国家和城市都在建设应急联动体系和应急联动系统, 以提升紧急救援的成功率, 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一般的应急联动系统, 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和GPS传感器对应急资源 (人员、车辆与物资等) 进行实时位置监控, 建设接警与处警中心对警情进行统一分析和决策, 对应急资源进行快速调度。这是典型的固定型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与运行模式[3,4]。
在应急联动系统中, 准确定位报警者、事发现场和应急资源至关重要, 是实现联动救助的基础。因此, 各种定位与通信终端被广泛应用于应急联动系统中。然而, 现有应急终端一般用于应急资源自身定位与导航, 以及通过无线网络向指挥中心报告位置。这种单向传输机制导致应急信息无法在应急人员之间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 应急人员难以掌握其他应急资源的实时位置与状况, 并使得应急处置过度依赖应急指挥中心, 最终使得团队协作能力和现场指挥的灵活性与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现场应急人员的协作能力和调度效率, 移动通信系统、数字集群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被应用于应急通信, 以实现个人移动通信服务及个人与群体间的通信[5,6,7]。移动通信系统覆盖和应用广泛, 携带方便, 但不能直接用于群体间的位置交换, 主要通过语音和短信进行相互联络和协作。新一代350兆数字集群系统终端内置GPS模块, 可向指挥中心报告位置, 但终端间未能实现位置共享, 团队协作依然需要通过语音通信。“动中通”可在运动过程中不间断地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但造价昂贵, 不适合基层和应急单兵应用, 且覆盖面有限, 无法满足应急终端间的位置与信息交换需要。
由于语音通信在某些应用场合 (如设伏、跟踪等) 容易直接暴露应急人员的位置、身份和任务, 口述位置也不够准确。因此, 通过数据链路实现现场应急资源间位置、信息和文件的快速交换、表达和应用, 显得异常重要。
近年来, 智能PDA已逐渐应用于应急处置[8]。智能PDA具有卫星定位、语音通话、多媒体信息采集、数据传输等功能,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移动应急智能终端PDA、无线通信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 针对目前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共享、团队协作和移动指挥等应用需求, 提出移动应急友邻互视技术框架, 探索移动应急终端间的位置共享和信息交互方法, 研究其关键技术。
2 友邻互视技术框架
移动应急友邻互视, 即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应急人员利用移动应急终端、无线通信网络、嵌入式GIS等, 组建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 实现网内位置、信息与文件共享和友邻位置可视化表达的方法。移动应急友邻互视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2.1 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结构
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 (移动应急协同定位网) 包括移动应急终端、无线通信网络、中心服务器、监控终端和管理终端等组成部分。
(1) 移动应急终端:
实时监控应急资源的位置, 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上报至中心服务器。常用的终端类型有:手持/车载北斗终端、智能PDA (内置GPS) 、车载GPS监控终端、车载GPS导航通信终端等。应急处置时, 应急人员配备智能PDA或手持北斗终端, 应急车辆和救助物资运输车辆则安装车载GPS终端或车载GPS终端。
(2) 无线通信网络:
主要包括北斗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 进行数据双向传输。北斗通信以短报文形式, 可实现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区域的应急资源监控与调度。
(3) 中心服务器:
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地图服务器等, 实现数据与信息交换、存储与管理, 一般采用网络数据库, 是系统的中枢。
(4) 监控终端:
为固定或移动指挥中心提供监控与调度界面, 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监控、应急资源调度、突发事件处置记录、围栏报警、轨迹回放、图层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5) 管理终端:
实现用户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终端注册及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组网规则制定与权限分配, 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
2.2 友邻互视技术实现
友邻互视技术实现如下:
(1) 终端组网:相关应急终端编入同一个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 并设定相应的组网规则。
(2) 信息报告:应急终端获取自身位置、多媒体信息和自定义文字信息,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 与中心服务器建立连接, 上传至中心服务器。
(3) 信息推送:中心服务器依据事先设定的组网规则, 向网内相关智能终端PDA推送其它应急资源的位置和信息以及中心调度指令。
(4) 友邻表达:基于嵌入式GIS, 智能PDA对其它应急资源的位置进行定位显示, 对相互间的方位和距离进行量测, 并显示接收到的文件、消息和指令。
(5) 移动监控与指挥:由此, 初步构建了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络, 可实现网内信息共享、友邻位置互视和移动指挥等功能。
3 协同组网方法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 应急人员需要承担救灾、抢险、围捕、追逃等紧急任务, 其生命安全也时刻面临威胁。实现应急人员之间的友邻互视与协同作战, 可以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有利于保障应急人员的安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对相关度较高的应急资源进行组网, 组成一个临时性的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 在网内实现信息交互和共享。组网方法可分为距离组网、机构组网及中心组网等三类[9]。
3.1 组网原则
对应急资源进行合理地组网和管理, 可提高移动指挥和团队协作的效率。为避免组网造成逻辑上的混乱, 每个成员在同一时间段内不能归属于多类分组。在三类组网方法中, 组网的优先次序为:中心组网、机构组网、距离组网依次递减。
3.2 组网方法
(1) 中心组网法:
即应急指挥中心调用不同机构的应急人员和车辆, 混合编入同一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针对性, 适用于大型、综合性的突发事件处置。
(2) 机构组网法:
即同一机构内的应急资源编入同一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的方法。该模式适用于小规模、任务简明的突发事件处置。
(3) 距离组网法:
即以申请友邻互视的应急人员所在位置为圆心, 将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应急资源编入同一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的方法。该模式适用于公安、消防等部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4 友邻互视网络传输协议设计
北斗终端、GPS终端均具有各自卫星定位数据的传输协议,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 可与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但智能PDA与通信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需要自定义, 以实现位置、消息和指令传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1 基本传输格式
表1所示格式中, 所有消息均以消息头“&”开始, 以回车换行符“”结束。各数据域间以半角逗号隔开。消息类型由大写英文字符组成。各种消息类型的参数种类及数量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确定。
每条消息除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即消息类型和参数外, 冗余数据仅为消息头、消息尾和分割数据域的逗号。所有消息均具有相同的消息头和消息尾, 以便于区分各条消息并确定其完整性。由于各数据域均以半角逗号隔开, 并且消息类型位于数据头后的第一个数据域, 而各参数紧随其后, 容易解析出消息类型和各个参数。
4.2 位置、消息与指令交互协议
智能PDA基于UDP传输方式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向服务器端Socket发送定位信息。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 根据协议进行解析, 并存储到数据库中。与TCP协议相比, UDP协议下的数据传输所需开销较小、传输效率较高、无需通信双方建立连接, 满足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位置和消息、指令交互协议如表2和表3所示。
5 友邻数据交互与表达
5.1 友邻位置与信息交互
图2所示, 各种应急资源编入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后, 其定位通信终端通过GPRS或北斗通信方式与中心服务器建立数据链路。终端向中心服务器报告自身位置和信息, 向中心服务器提出友邻互视申请、从中心服务器获取或更新友邻列表, 中心服务器依据友邻规则, 根据申请时段、定位频率向智能PDA推送网内其它应急资源的位置和信息。
PDA与中心服务器建立心跳连接, 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向服务器报告自身位置。心跳程序根据GPS卫星可视状况、应急工作时段等, 制定卫星搜索与程序运行策略, 对PDA的电源消耗进行有效管理。
北斗终端获取自身位置后, 通过北斗通信网络, 向与中心服务器通过串口相连接的北斗车载机进行位置报告, 经由通信服务器进入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对于中小应急部门, 车载北斗终端可替代指挥型北斗终端使用, 有效节约建设成本。
应急指挥中心可通过GPRS或北斗通信链路向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中持有智能PDA的应急人员发送位置和短信息。而持有智能PDA的应急人员也可通过移动应急友邻互视通用软件与友邻建立语音联系和短信联系。此外, 基于友邻列表, 小组成员可以选择向多个友邻群发消息。
5.2 友邻位置表达
基于嵌入式GIS组件, 开发移动应急友邻互视软件, 以对应急终端自身位置和友邻位置、友邻信息进行定位和显示。友邻位置表达的关键技术是电源节电管理, 以及在高频率位置刷新下如何有效地管理PDA的有限内存, 以防止内存溢出[10,11]。
6 原型系统开发
针对新疆兵团某师处置突发事件时对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 为提高现场处置的团队效率, 基于北斗终端、GPS终端和智能PDA, 开发了移动应急友邻互视原型系统。
原型系统如图3所示, 警员执行应急处置任务时, 手持智能PDA, 通过友邻互视软件, 即可查询和可视化表达友邻的位置和基本信息, 对友邻的方位和距离进行量测, 并可对指定的友邻进行持续跟踪。
原型系统验证了移动应急友邻互视技术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为移动监控和移动指挥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7 结论
(1) 针对应急管理中对信息共享、团队协作和移动指挥的应用需求, 初步构建了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提出一种基于智能PDA和移动通信网络、北斗通信网络的移动应急位置共享技术框架, 研究了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组网方法。
(2) 开发了移动应急友邻互视通用软件, 可实现应急终端的按需组网、网内信息交互、友邻位置共享以及电子地图显示等功能, 系统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范维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 2007, (2) :71-76FAN Wei-cheng.Advisement and Suggestion to ScientificProblem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for Public Incidents[J].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China, 2007, (2) :71-76
[2]张佰成, 谭伟贤.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李湖生, 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研究进展及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6) :5-10LI Hu-sheng, LIUTie-min.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Key Scientific Problems on Emergency Preparedness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6) :5-10
[4]J.M.Zagami, S.A.Parl and J.J.Bussgang, et al.Providing Universal Location Services Using a WirelessE911 Location Network[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1998, 36 (4) :66-71
[5]Manoj, B.S.and Hubenko Baker, A.CommunicationChallenges in Emergency Response.Communications ofthe ACM, 2007, 50 (3) :51-53
[6]蒋文荣.警用无线通信系统上实现GPS定位功能的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65 (3) :35-38.JIANG Wen-rong.Discussion on the GPS function reali-zation for the police u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J].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0, 65 (3) :35-38
[7]Huber and Josef Franz.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Telcom Report (English Edition) .1994, 17 (6) :8-11
[8]孙名奎, 王直杰, 张珏.基于PDA—GPRS/GPS/GIS的移动查询监控导航警务系统的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 28 (5) :70-73SUNMing-kui, WANG Zhi-jie, ZHANG Jue.The Designof the Moving, Inquiring, Monitoring and Navigating Sys-tem Based on PDA—GPRS/GPS/GIS[J].Geomatics&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5, 28 (5) :70-73
[9]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指挥系统 (ICS) 框架与功能[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3 (2) :3-7LIU Tie-min.The Framework and Functions of the MajorIncident Command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 2007, 3 (2) :3-7
[10]熊庆文, 边馥苓.基于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移动GIS应用体系结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 2006, 31 (1) :86-89XIONG Qing-wen, BIAN Fu-ling.Study on the Archi-tecture of Mobile GIS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EmbededDatabase System[J].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06, 31 (1) :86-89
【移动公司应急方案】推荐阅读:
中国移动公司简介-中国移动终端公司12-26
移动公司公司看望省劳模11-28
移动公司心得范文05-25
移动公司工作思路01-27
移动公司企业文化标语07-20
移动公司服务明星班组01-01
在移动公司的实习总结05-27
中国移动公司个人述职06-27
移动公司招聘笔试试题07-14
移动公司保安表扬信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