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春语录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王晓春语录(通用5篇)

王晓春语录 篇1

王晓春 男。1943年生。北京人,祖籍沈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观念(特别是思维方式)转变,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教育,语文教学,家庭教育等。已发表的教育专著有15部。以下摘自王老师的部分言论:

1.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动。

2.我们无法改天换地,但是没有人能阻止我们为改天换地贡献一份力量,只要我们不放弃理想。

3.正是家长的溺爱,教会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4.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大家除了考试分数什么也看不见,本该家庭教育解决的品德问题推到学校,本该幼儿园、中小学解决的品德问题推给大学。难怪我们老得“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基础就没打好,学校要不断“补课”;因为学校一边“加强”某种教育,一边同时把隐患推给高一级学校,在应试的疯狂中,实际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制造”的问题往往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最后压力都加到社会„„

5.首先做研究者,其次才做管理者。

6.如今触目皆是的简单化、泛道德化教育正是以非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背景的。越是缺乏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人,越容易激发道德热情,他们是吃“道德饭”的。我在网上常看到不少情绪激昂的、云山雾罩的文章,感觉他们就像在“跳大神”,想念几句咒语解决教育问题,甚是幽默。

7.城里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自杀率高,今日的孩子比旧日的孩子自杀率高,重要原因之 一就是前者比后者多吃了几个“智慧果”,他们开始有点“哲学思考”了,又想不通,又没人指点,于是不活了。从这个角度看,有思想的孩子反而比没有思想的孩子危险。当年解决生命意义问题,用的是灌输法。如今这种办法不灵了。我们应该结合具体情况,适时地点拨孩子,帮助他们、而不是代替他们找到各自生命的意义。

8.连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都不遵守,这不是“个性”,而是“社会化障碍”。不能把与众不同都说成“个性”,要分是非,否则我就可以把闯红灯也说成“个性”了。

9.发脾气谁不会?讽刺挖苦不属于专业技术。

10.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生存,而不是代替学生生存。

11.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只在“不帮不行”之时才会插嘴、出手,他的教育言行应该是非常吝啬的。

12.抓大放小,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才是方向。

13.没摸清门在哪里,就非要进,其结果当然就是撞墙。

14.如今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普遍最缺乏的,首先不是“爱”,而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5.我们不是神仙,我们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仁至义尽,问心无愧,如此而已。或者换个说法: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眼下普遍最缺乏的,并不是已经泛滥成灾的溺爱,而是理智的爱。

16.抓大放小,宏观调控。节约出时间来读书、思考、策划,做一些科技含量更高的事情。

17.包办友谊与包办婚姻一样,是一种好心的侵犯。

18.想培养学生自觉性而不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选择,那是缘木求鱼。学生找不到自主的感觉,将来就只能是臣民而不是公民。

19.有时候人只需要一个提醒。这灵机一动的智慧可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此之谓素质。

20.高中教师,尤其是私立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教师,没有一点“嘴上功夫”恐怕是不行的。我甚至觉得辩驳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应该进行专题培训,应该进行专门研究。我见过很多教师说不过学生,败下阵来,躲到一个角落里去哭。这是师范教育的失败。哪有教师说不过学生的道理!

21.这是管理者的思路,不是研究者的思路。

22.热爱生活是热爱学习的前提。

23.保持好奇式的探究心态,是制怒的最好办法之一。

24.这可能是特点而非缺点。

25.我不赞成教师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因为到底什么样的“灵魂”最有利于他将来在社会上发展,你并不一定清楚。再说,你对自己的“灵魂”就那么自信吗?

26.反对“王熙凤主义”。

27.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这是国家授权的。只要他不做违法之事,不做违规之事,不做违反教育原则之事,则她的言行就不能轻易称之为“不民主”。否则警察纠正行人违反交通规则也可以说成“不民主”了。

27.所以我若是一个班主任,遇到我确实转变不了的差生,而校长还向我唱师德高调,我就会极其谦恭地对他说:“您的师德非我能比。您能不能把我们班的某某差生转变一下我看看?”

王晓春

我很遗憾,不得不这样说:许多人教书教了很多年,却没有找到当老师的感觉。更有甚者,有些人辛辛苦苦一直干到退休,被评为优秀教师 N 次,奖状摞起来高达 X 厘米,到头来还是没找到当老师应有的感觉。

当老师的职业找起来不算难,当老师的感觉找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您对学生的个性、优点并不留心,只对他们的违章行为特别敏感;您以纠正学生的各种错误为己任,以至于每当班里未见异常,天下太平的时候,您会若有所失,不知所措,颇似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此,您找到的是当警察的感觉。

比如,您迷信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狠字”,使学生24小时处在您的监视和遥控之下,不给他们一点偷懒耍滑的余地,好像他们即使只有一根神经稍稍放松,也逃不过您警惕的眼睛和高悬的皮鞭(精神的皮鞭)„„如此,您找到的是当监工的感觉。

比如,您不断出台各项土政策,督促检查,落实评比,言出法随,令行禁止,搞得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井井有条,上级布置的任务都出色完成,在各项评比中均名列前茅,学生见到您的第一感觉是面对一位尊敬的领导„„如此,您找到的是当官员的感觉。

比如,您把要完成的任务层层分解并加以量化,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使其考试分数和各方面的表现与入队、入团、当干部、评三好生、推荐上重点学校挂钩,甚至采用经济手段,达标者发奖金,否则罚款„„如此,您找到的是当经理的感觉。比如,您对学生急了真骂,骂完了又真心疼,恨铁不成钢,期望值特高,只许自己说,不许别人说,像母鸡孵蛋一样护着、焐着学生„„如此,您找到的是当妈的感觉。

比如,您奉行“以体力换质量”的原则,迷信补课,迷信题海战术,自己经常加班加点,也迫使学生加班加点,自己不断重复自己,也迫使学生不断重复自己„„如此,即使您取得了诱人的“成功”,您找到的也不过是一个熟练的教育技术工人的感觉。

比如,您片面理解“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真的视自己为桶,学生为杯,竭力把辛辛苦苦喝到肚子里的墨水倒给学生,却发现学生总是热情不高,嘴张得不够大„„如此,您找到的是教书匠的感觉。

这些都不是真正当老师的感觉。作为老师,虽然这些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是需要的,但它们不应成为主旋律。

那么,当老师的感觉,其主旋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1、学的意识强于教的意识

这是一种对信息的开放态度。谁都知道“要想当先生,先要当学生”。但许多人以为,所谓教师当学生,是指当教师之前,或者是在进修的时候;而一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就俨然一副“传道、授业、解惑”的神态了。这不全面。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终生是学生,对谁都是学生,他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和不间断的。原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得好:“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作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我将教他们读书和写字、计算和加减乘除、图画和唱歌,而他们将给予我最高水平的师范教育。”可惜,许多人都把这类话看成是一种谦虚的姿态,而不知 这是只有真正找到当老师的感觉的人才能说得出的老实话。教育,如果不以自我教育为龙头,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如果只记得自己是教育者而忘记了自己是个学习者(这是“学者”的本义),他就永远找不到当老师的感觉。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一个教师养成了一种对信息的开放态度,总是以好奇的、学习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他就会发现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都是新鲜的,教育的学问是奇妙无穷的;他没有“重复自己”的厌倦感,也没“占山为王”的孤独感。这时候,他才算找到了当老师的感觉。

2、交流意识强于传达意识

有人也许要问,既然老师主要是学习者,学生也是学习者,那么大家都学习吧,还要老师干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传统地位确实已经动摇了。您再也当不成知识的垄断者了。您到全球联网中去稍稍漫游一下,就会明白现在信息共享已经到了何种程度。简而言之,只要你想学习,知识就像超级市场上的廉价商品一样摆在那里,任君取舍,取之不尽。在这种形式下,还要摆出一副“学问只在本人肚子里”的架式,岂不太可笑、太迂腐了吗?学生知道的东西,老师不知道,这在20年前还比较少见,在今天可就司空见惯了。因此,老师的任务就从知识的单向传递逐步向师

生交流的方向转化。学生要逐渐成为主体,教师也要真正确立自己对知识的主体地位——做知识的二传手其实并不是主体的。

但是,学生毕竟是孩子,师生毕竟有区别。在师生的交流中,教师不能放弃自己担负的指导者、启发者、管理者的任务,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以教师为主导。”面对学生,做一个主导型的学习者,您就找到当老师的感觉了。

3、帮的意识强于管的意识

帮与管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帮是以被帮者为主体的,我要帮助你,大主意得你拿,事情得你干。我可以推你一下,拉你一把,至于走向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标准,那是你的事。管就不一样了,管是以管理者为主体的,你得听我的,大主意我来拿,走向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标准,都由我来安排,你要对我负责,而我要对上级负责。可见,帮助者更倾向于替对方着想,而管理者更容易为自己着想。

教师的角色比较复杂,既不是单纯的帮助者,也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是以哪个为主。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新型教师,帮的意识应该强于管的意识。前面我们说的教师没找到当老师的感觉,却找到了当警察、当监工、当官员、当经理的感觉,都是因为管的意识远远超过帮的意识造成的。 帮和管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教师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还不能生硬结合,而要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这还不够,还要使二者分出主次。难怪当老师的感觉这么不好找了。古人云:“相反者,实相成也。”优秀教师恰好善于在这看似矛盾的要求中找到某种和谐,而当老师的感觉就在这和谐中。

4、长远意识强于短期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本质上与短期行为势不两立,教育队伍应该由眼光最远的人组成。可惜,现在事情并不如此。官员希望在任期内出政绩,校长希望一个学期就上 一个新台阶,教师要求学生赶快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家长们则睁大眼睛盯着孩子的名次„„立竿见影的心态严重地侵蚀着教育界,考试分数已经成了生产指标一类的东西。现在大家都在讲可持续发展,教育界的短期行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危险的敌人,搞短期行为的人找不到当老师的感觉。

一个优秀的名副其实的教师,当然也很注意学生的眼前成绩。但是,他更注意学生的“后劲”,因为他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是在为国家培育人才。他明知道用强化训练的方式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他会尽量避免这样做,因为那会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使学生厌学,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他知道,当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最能看出一个教师的精神境界。为了孩子的明天,他不怕奖金少得一点,职称晚评几年。他也许会失去若干眼前利益,但是他真正找到了当老师的感觉,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

老师应有的感觉到底是什么?

他应该是学习意识强于教书意识,交流意识强于传达意识,帮的意识强于管的意识,长远意识强于短期意识。

这种感觉只能自己去找到。别人既无法硬塞给你,也无法赠送给你。

关于“走进学生的心灵”

我不知道国外的老师是不是也强调走进学生的心灵?我相信不是这样子的。其实师生之间本来就有许多难以填平的鸿沟,几乎是两代人,有时候彼此理解起来都有困难。而且一个班上那么多学生,各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一个老师要花多少时间才可以走进心灵?

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心灵在我看来只是个案,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有什么资格闯入别人的领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与其强调走进心灵,不如强调树立规则,明确职责,哪些是分内的,哪些可以不做,哪些是老师的责任,哪些要由家长或者学生自己来负。

从来没患过牙痛的牙科医生,绝对不能完全理解牙痛的感觉,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他从来没有走进过病人的心灵,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治疗病人,使病人摆脱痛苦。反过来说,我已经有十年的牙痛史,对其他牙痛病人一百个理解,随时都能走进他们的“牙痛心灵”,然而我很可能还是一点也帮不了他们的忙。

王立群经典语录 篇2

2、细节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完美,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的就是比对手多走一步。

3、伟人的五个特质:智力、监督力、自信、主动(积极)、果决。

4、帮助你成长的都是你的敌人。

5、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6、一个人能否成气候,不在于表相是否柔弱,而在于有没有一颗强悍的内心。

7、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8、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就看怎么用。

9、第一次犯错是不知道,第二次是不小心、第三次一定是你故意的!

10、强大的民族和强大的企业都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11、一流企业定规格,二流企业拼品牌,三流企业搞服务,四流企业杀价格!

12、执行力是从上贯彻到下,手不要总往下面指。

13、先管住,再理顺!主要是管人——给人以足够的认可(面子),自主发挥潜力。

14、故事的荒谬可以是滑稽,但人生的荒谬往往是残酷。

15、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

16、聪明的人是从人家的眼泪中吸取教训。

17、只注意小事,就会失去创造力。只看问题,不看目标。

18、逆境帮助生存,危机提高警觉,困境刺激思维。

19、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超隐隐于网。

20、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21、凡是你想不到,没有做的事情,你的敌人都告诉你。

22、一个人只会独善其身是不行的,应该把底下的人也搞得很好。

23、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才。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24、中央电视台选“百家讲坛”讲师有两个标准,一是要年纪老,一是要长得丑。像我一张脸惨不忍睹,不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听众(观众)注意的是我讲的内容。

25、一个主管如果只会压制自己,这个叫做怕(怕事);如果只会纠正自己,叫做乱(乱了天下);只会节省自己,叫做贱。伟大的韩非子讲的。

26、管理就是让大家知道你的规划,理解你的规划,理解你的实施计划和要求,同时让利益联系你我他。

27、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障碍最小的曲线。

28、小人和君子,只是对人才的一种道德的判断,并非是对人才能力的一种判断,小人不一定无才,君子不一定有才,而且一人之身,既有小人的基因,也有君子的基因。

29、麻雀木油变成凤凰,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人们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悬在别人头上的利剑,也许有一天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术的。

30、人生3大悲哀:读一个没有兴趣的科系;做一个没有兴趣的工作;嫁一个没有兴趣的男人。

31、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就像老鼠一样,关键看他在什么平台上。这就是李斯非常有名的“老鼠哲学”。

32、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让人生有些光彩,必须具备四个行,第一自己要行,第二要有人说你行,第三说你行的人得行,第四你的身体得行。

33、一个人不会听话,通常都不会讲话。一个人只会讲话不会听话,叫做强辩。一个人会听话才会讲话,叫做善于思考。

34、麻雀没有变成凤凰,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人们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悬在别人头上的利剑,也许有一天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35、赞扬本身是一门大学问:赞扬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是胸怀宽广;赞扬不值得赞扬的人,是借力打力;赞扬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是勇敢无畏。

36、我把老年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年不如一年;第二个阶段:一月不如一月;第三个阶段:一天不如一天。

37、世上有5种人: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这种人为的是事业。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的人,这种人为当官。只琢磨钱的人。这种人为了发财。既琢磨事又琢磨人的人,这种人能成大事。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还琢磨钱的人,这种人了不得了。

38、人一但飞黄腾达,你是睚眦必报,还是既往不咎,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气量,但是在冥冥之中,似乎也牵引着个体的轨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命运之环,总是如此,相成又相悖,这就是历史的规律。

39、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时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

41、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让人生有些光彩,必须要具备四个“行”:第一,自己要“行”;第二,要有人说你“行”;第三,说你“行”的人得“行”,第四,你的身体得“行”。

42、其实人啊,是一个既健忘又善记的,人是这样一种动物。有的时候非常健忘,什么时候健忘呢?有恩于己健忘。什么时候记得可清啊?有恩于人记得可清。这是人的天性。其实人要做好一个社会的人恰恰应该颠倒过来,有恩于人忘记他,有恩于己一辈子记住它。这是违背人性的,但是恰恰这样做了你就能够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了。

【人物经历】

1965年,王立群参加高考,感觉考得很好,报的志愿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但由于政审的原因,他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在小学教书的7年时光中,他教过语文、数学、书法、美术,甚至还教过音乐。为了教音乐,他用一星期时间学会了脚踏风琴。此后,他又在中学教了7年书。

1977年恢复高考时,王立群已经32岁。按当时的规定,超过30岁的考生必须是1966、1967、1968三届的高中生,因为这三届没有参加过高考。王立群是1965年毕业的高中生,参加过高考,不符合报考条件,错失了高考机会。 1978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当即下了考研的决心,并决定就近报考河南师范大学(今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难很多,一是没有教材,二是没学过大学课程,三是工作繁忙。“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我高中时代学的是俄语,丢了,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王立群说,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过关了。提起当年的政治考试,王立群有点兴奋:“当时没有政治经济学教材,刚好开封市委组织部发了3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子,很薄,我一天啃一本。第四天,我看了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课一共复习了四天,考了91.5分,是我考得分数最高的一门课。”

北京青年王越语录 篇3

应该趁我们年轻的时候 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 不要过早的把自己框起来

想走出去 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不过 也不能抛下一切 为了走而走

我努力得做好每一分工作 赚我该赚的钱 再用这些钱去旅行 接粗不同的人不同的事 让我的心胸变得更开阔 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宽广 再当你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 你的心态变了

你所有的一切就都变了 王越台词精选:

对我来说,感情是随缘的,我不会刻意去坚守,缘分到了,就在一起,即使人各一方,心也会连着,缘分尽了,就分开,继续上路。人只有受过伤害,才会成长。

弄伤自己很容易,可从伤口中走出来,却很难。

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有具体的目标,对我而言,追求内心的幸福感,不断充实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我并非像你所说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我也是个普通的女孩,也爱逛街、睡懒觉、吃零食,工作太忙一样会抓狂,会抱怨,我只是忽然明白:趁我还年轻„„只要活着就行了,活着真好。

只要还对生活充满希望,就不算失败。

人嘛,总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有理想,也得有实现理想的能力,否则就是空想。能力强了,运气自然会来,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如果太想成功,太想挣大钱,人的欲望就会膨胀,会让自己变得不切实际,当人的能力无法满足人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怀疑人生,甚至自暴自弃,其实,只要你放平心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的成长,人生就是另外一番局面。其实,有些仅仅是简单的话语,简单的道理,只是,我们只顾各自前行,追求着我们所执迷的追求,或许是金钱、权势,或许是一段纠葛的感情,就这样,身心疲惫,忘却了我们原本最简单的初衷,而从未细细体会身边这样的简单,听到越姐的这些话,也许你会忽然顿悟,原来,生活竟是这样简单。

刻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一块墓碑上的一段话 :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篇二:《北京青年》王越语录

北京青年

王越台词精选:

对我来说,感情是随缘的,我不会刻意去坚守,缘分到了,就在一起,即使人各一方,心也会连着,缘分尽了,就分开,继续上路。人只有受过伤害,才会成长。

弄伤自己很容易,可从伤口中走出来,却很难。

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有具体的目标,对我而言,追求内心的幸福感,不断充实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我并非像你所说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我也是个普通的女孩,也爱逛街、睡懒觉、吃零食,工作太忙一样会抓狂,会抱怨,我只是忽然明白:趁我还年轻?? 只要还对生活充满希望,就不算失败。

人嘛,总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有理想,也得有实现理想的能力,否则就是空想。能力强了,运气自然会来,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如果太想成功,太想挣大钱,人的欲望就会膨胀,会让自己变得不切实际,当人的能力无法满足人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怀疑人生,甚至自暴自弃,其实,只要你放平心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的成长,人生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其实,有些仅仅是简单的话语,简单的道理,只是,我们只顾各自前行,追求着我们所执迷的追求,或许是金钱、权势,或许是一段纠葛的感情,就这样,身心疲惫,忘却了我们原本最简单的初衷,而从未细细体会身边这样的简单,听到越姐的这些话,也许你会忽然顿悟,原来,生活竟是这样简单。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可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将目光缩短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可当我到了暮年的时候,我发现我根本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国家,于是,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可是这也是不可能的,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如果当初,我仅仅是从改变自己开始,也许我就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也许我就能为我的国家做一点事情,然后谁知道呢!说不定我能改变这个世界,所以,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改变自己!

这个世界是一个很物质,特别容易迷失的世界,我们年轻人,特别容易在物质里迷失。你见过大山大水,你有一个高山的胸怀,你就会在这个世界上,知道我内心想要的东西:一方面,就是我们自己更适应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也更快乐,也会把更好的东西带给身边的人

何东】咱们虽说锻炼了能力,却几乎没有好好享受过生活。虽说离开了北京,却并没真正离开过城市。我们还年轻,为什么不暂时把这一切都放下,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见识一下大山大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到那时候,我们的眼界开阔了,心胸宽广了,再回到工作岗位,心态肯定会不一样。

【何东】“这些东西在死亡面前忽然变得不堪一击,在那一刻,我只是觉得,能活着真好。”活着,真好!

【王越】“你到了某个地方,暂时安顿下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只有一个人,衣服脏了,自己去洗。生活拮据,没钱下馆子,只能自己做饭,这基本的生存能力,是慢慢积累的。等你走完这一圈,凭你的眼界、阅历,知识,结合你的生存能力,挣不回这八万块么?”

【王越】“人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你这一路走过来,外部环境确实发生了变化,但人际关系其实并没有变。你在北京的交际圈就是这些人,出来了,还是这些人,跟外界的接触反而更少了,所以才会不断地产生矛盾、发生冲突。”所以要跳出自己固有的生活圈子,走出去看世界。

唐娇】“谈恋爱其实得掌握一分寸,走得太近,容易相互厌倦,走得太远,感情又会变淡,最高境界就是——若即若离。

【叶舟】“再美好的爱情也要依附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好比再美丽的鲜花,也需要阳光和露水的滋润。所以有句话说得更好,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王越】“人不受伤害怎么能成长呢?人要把自己弄伤很容易,可是从伤口里走出来却很难。

【丁香】“你要是想让他真正爱上你,你必须放弃让他爱你这个念头。所谓放弃,不为取悦别人,只为自己,换一种心态,换 一种活法,真正地改变!” 【叶舟】“你们能想到从方框里跳出来,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当你们真正跳出后却发现,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可离开了方框的你们,反而感到无所适从了

【叶舟】“男人要想成功,真正依靠的,还是他的智慧。【叶舟】“为什么你们这一代人这么受到社会的关注,受到各方面的质疑,归根结底就是“能力”这两个字。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你们的错?? 【叶舟】“上班,迈入方形的大楼,踏入方形的电梯,走入方形的办公室,坐在方形的格子间里面对着一台方形的电脑,这就是今天大多数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规范,标准,但是乏味。

何东】“年轻的时候栽些跟头,对你未来的一生都有好处,人的成长有时候就需要摔打摔打。

【何东】“其实我们都一样,永远在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之间徘徊。

【何东】“任何纠缠我们的人生困境在死亡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更多的是反思,而不是抱怨。更多的是爱,而不是恨。当时我就想,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生命,我一定会更加积极地去面对人生。”

【重走青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面对死亡,才想起很多事情没有去做,空留一生遗憾。我们要珍惜活着的时光,将想做的事情做了,将感恩都送出,等到我们离世的那一天,我们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家庭大碰撞】现实中,在父母而言,“经验论”之所以行得通,在于父母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不想让你浪费时间去重复错误”,他们总见不惯子女在错误中盘桓挣扎,却忘了错误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忘了自己的成长恰恰也从曾经的错误而来。

【那些说到你心坎里的台词】世俗对男人的期望是事业有成,对女人的期望是贤妻良母。如果我们女人,想获得他们男人同样的成功,就得付出双倍的努力,同时还得兼顾家庭,否则就要遭到社会的谴责。

1.大家好,我叫张丽珍,来自北京,平常我是一个非常宅,非常安静,也很普通的女孩,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我上路以后会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疯狂的背包客,旅行已经有十年了。2.我是深深的被世界所能呈现出的那些不同还有我们生活中所能呈现出的那些张力所吸引。3.高处我去过一个海拔6000多米的雪山,然后登顶了,然后地处我去过海拔负400多米的死海,在死海里漂浮着看书。

4.其实相对旅行中所能看到的这些风光,我更加迷恋的是旅行中所能遇到的那些人和事,这些旅行中遇到的人和事,在我们回忆的时候,就好像剥洋葱一样,经常让人泪流满面。5.我也喜欢分享,喜欢在网上用我的经历,去忽悠更多的人上路.6.人呢,你如果见识过更多的东西,见识过大山大水,然后就是像我说的,你如果吃过苦,享过福,这样你的人的张力就非常大,这样你的胸怀也会非常大,然后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是越来越,就是,是一个很物质的世界,是一个特别容易迷失的一个世界,像我们年轻人,特别容易在物质里迷失,然后你见过大山大水,你有一个高山的胸怀,你就会在这个世界上,知道我内心想要的东西,这个一方面是我们自己更适应世界,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也会更快乐,也会把更好的东西带给身边的人.7.市井之思维不适用于高远之欲。

刻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一块墓碑上的一段话 :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何东】“我既然不想伤害我的亲人,又不想给身边的人添麻烦,我就不让他们知道我在干嘛,不让他们因为我的所作所为而感到焦虑或痛苦。我会请他们放心的,将来有一天我回来,在他们面前亲自告诉他们,我长大了,我能用自己的能力、智慧在这个社会当中生存,而且比原来过得更好!”

为什么你们这一代人这么受到社会的关注,受到各方面的质疑,归根结底就是 能力 这两字。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你们的错。从你们这代人开始,中国传统的家庭格局变了,一家一孩,人物关系单一,你们成了整个家庭的核心,承载了父母,甚至是家族的全部希望。所以自你们一出生就被装进了一个方盒子里,呵护着、封闭着,小学、中学、大学,知道工作,完全一样的方盒模式,只看学习成绩,只讲分,分数成了家长要求孩子的唯一标准。这种只注重文化的学习,不关心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使你们的眼界、思想、激情先被家长的要求束缚住,然后被世俗的要求界定了,最后自己都跨不出名利这坎了。所以很多的你们虽然干着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不是自己喜欢的日子,却没有能力改变和冲突自己,只能像个麻木的橡胶人,熬日子。篇三:《北京青年》王越语录 2 《北京青年》王越语录走红网络 经典台词大盘点 从《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富有时代感的台词成为赵宝刚“青春”系列的一大亮点,在《北京青年》中,思想前卫,见多识广的背包客王越成为四兄弟的“知心姐姐”,她的台词也总是富有哲理,让人触动,戏里戏外点悟着众人,很多王越的经典台词被网友纷纷转发,盘点“越姐”的经典台词。王越台词精选:

对我来说,感情是随缘的,我不会刻意去坚守,缘分到了,就在一起,即使人各一方,心也会连着,缘分尽了,就分开,继续上路。人只有受过伤害,才会成长。

弄伤自己很容易,可从伤口中走出来,却很难。

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有具体的目标,对我而言,追求内心的幸福感,不断充实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我并非像你所说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我也是个普通的女孩,也爱逛街、睡懒觉、吃零食,工作太忙一样会抓狂,会抱怨,我只是忽然明白:趁我还年轻??只要活着就行了,活着真好。

只要还对生活充满希望,就不算失败。

人嘛,总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有理想,也得有实现理想的能力,否则就是空想。能力强了,运气自然会来,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如果太想成功,太想挣大钱,人的欲望就会膨胀,会让自己变得不切实际,当人的能力无法满足人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怀疑人生,甚至自暴自弃,其实,只要你放平心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的成长,人生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其实,有些仅仅是简单的话语,简单的道理,只是,我们只顾各自前行,追求着我们所执迷的追求,或许是金钱、权势,或许是一段纠葛的感情,就这样,身心疲惫,忘却了我们原本最简单的初衷,而从未细细体会身边这样的简单,听到越姐的这些话,也许你会忽然顿悟,原来,生活竟是这样简单。

刻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一块墓碑上的一段话 :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胡晓春) 篇4

---安义县住建局局长胡晓春抗洪抢险工作介绍 胡晓春同志,男,45岁,共产党员,安义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班子成员的帮助下,团结带领全局同志,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三县一园、打造三个一流、塑造四张品牌,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职能,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坦荡处事,谨慎行事,推动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单位先后获得 “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先进单位”、“全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市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全市村庄规划编制一等奖”、“文明南昌行动先进集体”、“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一等奖”、“全县开放型经济突出贡献奖”等三十多项荣誉。个人,全县社会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个人。在担当政协科技专委会委员近两届以来,科技专委会年年获得一等奖。

一、冲锋陷阵,抗洪抢险第一线不退缩

由于近日来的连续降雨,受此影响,我县潦河水位不断上涨。今年6月19日晚6时,东阳镇乌龟山段堤坝出现渗漏现象,情况十分危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晓春同志立即组织安排部署,启动应急方案,迅速带领局30名应急抢险队员十五分钟内到达指

定地点集合,亲自指挥,科学统一调度,在进行简短的紧急动员后,带领抢险队员疾驰险地。

雨越下越大,胡晓春同志在危险地带察看险情。根据汛情实际做好正确、合理的指挥,雨水汗水全身都湿透了,寒冷和疲劳一并袭来。但胡晓春同志顾不上这些,始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身先士卒,和抗洪抢险队员一样,渴了就喝几口矿泉水,累了就席地而坐,大家轮番上阵奋力与洪水拼搏。经过一夜奋战,至20日上午8时许,抢险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一夜没合眼的胡晓春同志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没来得及休息,面对未来持续的暴雨天气,及时安排下一步抗洪防汛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是体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实干务实的作风。在他带领下,全局应急抗洪抢险队员经过英勇奋战,圆满完成了此次抗洪抢险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学习为先,自身素质得到新提高

始终把学习作为自己工作和人生的大事,不断提高品格素养,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精神以及时政、法律法规,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认识事物、化解矛盾、解决

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专业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学习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并先后参加南昌大学、江西师大、上海城市规划进修学院培训班学习,积极“充电”,去年年底参加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取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一级项目管理师”资格。三是注重实践学习。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积极组织到青岛、大连、宜春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考察,利用到基层单位督导工作和到乡镇督导工作之便,经常性就城乡规划建设进行调研,在实际工作中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先后在中国建设报、光华时报发表《独具魅力的都市后花园——江西省安义县快速推进城镇化见闻》。

三、事业为重,城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是城乡规划立足高远。通过自主测量、自主编制,仅投入200多万元,节省资金1000万元以上,完成了109个行政村体系布点规划和1113个自然村建设规划,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规划全覆盖。二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为主攻方向,完成了规划二路、向阳路延伸等路网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新城区功能布局。启动了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我局与中油中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在城市管道天然气项目上的签约,填补我县在此项目上的空白。三是市政设施夯实巩固。新增自来水管网6200米,新增自来水

网户7000余户。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0亩。修缮街道路面20余处,清理污水井600余个。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四是新农村建设服务优化。在全省第一个开设县级村镇建设管理网,实现村镇规划全公开、办事流程全公开。投入近20万元收集1000余套欧式和赣派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设计方案及式样效果图,精选了200多套;其中100套在完成房屋建筑设计方案、式样效果图基础上,编制了建筑施工图。

四、实干为本,作风形象实现新提升

一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在端正自身形象的同时,我十分重视局系统行业作风建设,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致力内强素质、外树形

王晓春语录 篇5

师魂铸就民族团结情

------玛纳斯县二中教师周晓春民族团结模范事迹

周晓春老师,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玛纳斯县二中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熟悉他的人和同事都称赞他是一位学习上求实,工作上踏实,为人处事诚实,民族团结的好老师。

作为教师,他凭着对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从事教育工作20年,曾被学校评为工会积极分子,被教育局评为优秀指导老师、被团县委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并多次获得了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园丁奖”。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周晓春老师就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通过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教活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牢固树立了马列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在工作中、生活中他都积极向学生、向身边的同事及亲友宣传党的民族团结政策。

玛纳斯县二中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周晓春同志不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上,时刻关心着他人,关心着本校的民族同事、民族学生他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首位,民族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民族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难题,尤其是思想方面有了想不开的事,都会去找他倾诉,周晓春老师不管工作有多忙、不管事情有多少,他总是耐心倾听,并能以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使民族教师思想上的疙瘩解开、心中的疑问消除、郁积的疑虑迎刃而解。

他和各民族老师相互信任,友好相处。“7.5”事件后,所认识的个别民族同志接受不了现实,表现出与汉族干部隔阂的苗头,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与他们谈心:他说暴力事件是别有用心的人策划,少数不明真相的人所为,这也改变不了新疆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大气候。他朴实的话语,坦诚的心扉,打消了个别民族老师的顾虑,思想上的隔阂消失。他要求自己也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亲友不传谣、不信谣,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擦亮眼睛,明辨是非,珍惜民族团结的好局面。

自民汉合校以来,县二中每年都有一批从南疆学校来的少数民族实习教师,为了尽快提高少数民族老师的汉语水平,学校领导动员汉族老师帮带一个南疆民族教师,在教学上跟踪指导,周晓春老师主动请战,他先后与4名南疆维吾尔族教师结对子,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多少个8小时之外的时间,他自己也无法统计,但他从未抱怨过一声,发过一声牢骚,他主动邀请南疆民族教师听课之外,还经常去听南疆民族教师的双语课,他耐心的与所指导的民族老师沟通,共同探讨“双语”教学的技巧、教案的规范书写,帮助她们学习课件的制作,课堂教学的艺术。手把手的指导南疆民族教师备课、修改教案、上课、写教学反思。经过耐心、细心的跟踪指导,他所帮教的南疆民族教师的汉语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好几位南疆民族教师都说我进步的这么快,多亏遇到了一位热心的指导老师。在他热心真城的帮助下,他所帮教过的“双语”民族教师有的被评为县级优秀实习生,有的被评为校级优秀实习生,2010年他本人也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从2009年至今,在校党支部的安排下,周晓春老师还承担着对本校维语教师古丽巴哈的汉语培训工作。古丽巴哈尔老师汉语基础不太好。两年来,周晓春老师从汉语识字着手,鼓励她多写、多读、多练、多听汉语老师讲课,经过周晓春老师两年多耐心的指导,勤奋努力的古丽巴哈终于走上了双语教学的讲台,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他了解到班里一位叫胡阿尼西的哈萨克族学生父亲早逝,仅靠母亲买早餐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时,周晓春为这位学生免费发了两套校服,并时常和这位学生谈心、交流、鼓励这位学生好好学习。

2010年,周晓春老师担任着民语班的化学课,为了与民族学生融洽地相处,周晓春老师还特意学了几句维语。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倾听维吾尔学生的意见、建议,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他是一位耐心、细心、富有爱心的老师。

他热爱教育这片土地,他用真诚开启了学生们的心灵,他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用爱心、责任心浇灌他们成长、成才。

周晓春老师时刻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时刻把民族团结落实到行动上,他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地为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添砖加瓦的一位普通老师,他把心中所有的温情化作无数份爱心奉献给各族教职工和学生,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上,用师魂铸就民族团结情,使民族团结之花在玛纳斯县二中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彩。

县级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评选推荐材料

师魂铸就民族团结情

------玛纳斯县二中教师周晓春民族团结模范事迹演讲稿

玛纳斯县二中党支部

上一篇:民工劳动合同下一篇:学校校本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