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定位(精选5篇)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阐述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背景以及总体要求,分析我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明确我县的目标任务,使广大干部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背景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2005、2006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的是“三农”问题。解决农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解决农村问题,必须推进城镇化,促进小城镇建设;解决农民问题,必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鼓励农民进城。但当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去,城镇化进程加速,非农产业发展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如何发展?中国的农业如何更具竞争力,既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能使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在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乡村治理结构应如何改革与完善,以保证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应如何加速农村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使农民的权益更好地得到维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更好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战略部署。
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我们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又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这个“新农村”相对的是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是针对在新世纪里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面对的是新世纪和新要求。这个新要求或者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就是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虽然只有五句话,20个字,但讲到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讲到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讲到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从具体的工作上讲,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经济建设,使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二是政治建设,使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科学民主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文化建设,使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四是社会建设,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五是政权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能够让农村基层的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导力量,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我县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实施,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对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县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经济亟待破题。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比例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链条联结机制不健全。二是农村工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层次低,大部分以粗加工、初加工为主,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三产”档次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商业流通业停留在传统集市阶段,群众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四是农民增收困难,增收渠道不宽。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收入逐步增长,农村拆旧房、盖新房的现象到处可见。但由于村镇规划滞后、建设无序、管理松懈,导致“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现象严重,“脏乱差”问题突出。养老、医疗、扶贫、助困等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仍非常突出。
(三)资金严重不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目前多数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情况不容乐观,村级经济实力薄弱,有些村村级收入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上级财政支持十分有限,县级财政面对如此庞大的投资也力不从心。
(四)思想认识容易出现偏差。由于目前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完成时限。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极易使一些干部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忽视农民增收,不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庄建设,一味搞大拆大建;过分依赖国家投入等。
四、我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调研,明晰思路,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一)以振兴农村经济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发展新产业。在我们武陟这样一个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太强的地方,不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建设新农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一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发展优质小麦、工业原料林、畜牧养殖和四大怀药、食用菌等特色主导产业;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出台政策,重点培育,着力壮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巩固“龙头+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真正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三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四要围绕食品、造纸、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发展乡村配套工业,主动承接城镇二三产业项目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五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以城镇化为动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新村镇。建设新村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形象,也是广大农民最关注、最企盼的事情之一。要重点加强农村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络、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农户住宅、中小学校、医疗所、农村“三室”(广播室、图书阅览室、综合活动室)、“一校”(现代农民学校)、“一场”(体育活动场)、“一台”(文艺演出舞台)等社会事业整体规划布局。在搞好村镇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空心村”治理,节约土地。要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整村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要重点建立“四有一落实”(有卫生组织、有管理制度、有保洁员、有垃圾掩埋场、落实保洁员待遇)的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加大“村村通”工程建设力度,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改变农村庙会、集市等传统商品交易方式,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大力实施“三线三区”开发,加速推进西陶、三阳、詹店等乡镇所在地超前发展,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依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要增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能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中小学教育水平。依托职业教育、农民夜校、绿色证书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等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农民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八荣八耻”教育,提高农民道德文化素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农民遵纪守法意识。
(四)以班子建设为关键,以建立健全制度为保证,树立新形象。树立新形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转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推进农村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坚持村务公开,完善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程序,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非法宗教组织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创建“平安乡镇”、“平安村”。开展以革除陋习、抵制迷信、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观念更新教育,树立勤俭、节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几方面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而繁重,各乡镇、村街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有关部署,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双向互动,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实施者,两者是配角与主角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必须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发挥政府行政力,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应由主导变成引导,通过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最终使新农村建设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但自始至终应突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工作重点放在调动调动、保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积极引导农民把建设新农村的热切期望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不断激发农民干事创业的巨大潜能,大力倡导崇尚创业、自主创业、争创大业的创业精神,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
(二)处理好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任务,既不能因为经济基础差而滞后建设,也不能因为有一定基础一轰而上、急于求成。应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思路,坚持从农民目前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围绕“突出乡镇特色,突出产业集聚,服务龙头企业,形成一村一品区域特色”的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并把总体规划与阶段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进行,既要让群众充满信心,又要让群众得到实惠。在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贪大求洋的原则;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体现当地特色,反映乡村文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在建设过程
中,应根据各地的经济实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可以从基础建设上起步,也可以在产业发展上先行。条件好的,一年可以做几件事;基础差的,一年可以做成一两件事。但无论是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都应从基础抓起,从环境卫生整治、乡规民约完善等环节抓起,逐步来填平补齐、稳步推进。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艺术类院校广告专业学生培养的启示
对世界设计史了解的话,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并不陌生, 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把人作为尺度”, “平衡的全面发展”等教育理念,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理念:紧随社会进步, 不断更新观念, 积极创立新思维。 (2)
一方面, 这些理念让高校的广告专业教师认真思考, 专业要求学生的实践性强, 老师能起到指导作用, 就得对现时代的环境与市场发展趋势有整体的把握, 在专业教学外,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在市场中有核心竞争力的教师相对会培养出适应市场要求的学生;另一方面, 引进社会项目或者与校外广告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 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对广告专业毕业生的再培养, 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包豪斯的教学、研究、创造 (生产) 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启发性, 是一种典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 (3)
我国高校广告教育的现状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自1983年厦门大学设立广告学专业招收本科生以来, 20余年间, 我国高校的广告教育, 从星星之火发展到了今日2000余所高校设立广告专业的繁荣景象。不仅在新闻院系、经济院系, 而且艺术院系、师范类也设有广告专业。这些学校的广告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广告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广告教育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研究生、双学位、本科生、专科生、函授生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教育层次得到提高。
广告作为新兴的学科, 由于时间所限, 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教学方式的探索上需要一定的时间, 到今天广告教育已经发展成为包含理论、历史和应用广告学等领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理论发展成熟的独立学科, 所取得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广告是操作性极强的专业, 又是发展变化快速的行业, 市场是检验广告教育的唯一场所。“企业招聘首先选快手, 上手慢了肯定不行。上手慢的后劲也不会大, 连位置都抢不上, 也就没有机会发挥后劲了。” (4) 广告业界普遍认为:国内广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水平一般, 无专业经验, 教学严重落后于实践, 应加强专业技能课, 重视案例教学。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求职就业非常困难, 感到在校期间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专业知识, 不少学生甚至后悔选择这一专业, 很多急需高素质广告专业人才的单位又招聘不到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
以上的市场反馈说明我国广告教育在适应市场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此, 业界人士都做了许多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中国广告教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课题组这几年的调查分析, 认为我国广告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专业设置无序, 培养目标模糊”;“师资堪忧, 课程设置随意”;“经费不足, 设备匮乏”, “广告教育普遍存在专业理想黯淡、专业精神失落的现象, 专业形象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扭曲, 广告教育界的专业使命出现弱化”。 (5) 由此可见, 培养目标清晰, 找准专业定位是改进广告教育的突破口。
广告专业细分, 体现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
专业的细分化是立足于现实, 对未来有前瞻性预测的体现。今天,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资丰富导致行业间竞争的激烈, 而消费者的社会价值观亦是丰富、多元的, 广告在有效挖掘消费者需求和有效传递信息方面的功能尤为重要。另一方面, 近年来各国企业纷纷从多元化经营转向专业化经营战略。所谓专业化经营战略, 即企业集中力量生产 (提供) 一种主导产品 (服务) , 在市场战略上采取在本行业主导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战略。认清市场发展的趋势对广告人才的要求, 这也是中国高校广告类本科教学定位的重要前提。
对科技飞速发展下所产生的各种形式广告载体及了解消费者心里目前所思所想的调研给高校广告专业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比如说:目前业界讨论的热点之一———3G技术, 由此它会衍生多少广告模式?会给广告主带来什么商机?会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冲击?广告专业的细分化让教师能更细致思考市场变化的动态, 让学生跟进时代发展脚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专业方向设置上除了广告设计与广告策划外, 还可增设媒体经营与管理、客户主管、网络传播和广告营销等。
依托所处高校的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的广告教育是培养社会广告人才的中坚力量, 面对开设广告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的现状, 如何依据自身资源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对依托不同类型高校开设的广告专业, 在人才培养上是多元化, 而要发挥所处高校优势,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从每年众多广告公司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出发, 设定了依托自身外语优势“为4A公司培养AE (客户主管) 人才”的专业定位, 把外语和广告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培养既懂外语又懂广告的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以广告专业基础为主, 全部采用双语教学, 在厚实的英语基础上培养专门的客户服务人才;华中科技大学认为, 作为较晚开设广告专业的院校, 从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各方面来讲“走综合性的路, 肯定是永远处于别人的后面”。于是, 其依托工科院校优势设置了“网络广告”的专业定位, 在课程设置上, “强调在一般的广告基础上进行部分基础课程的合并, 腾出一点时间把网络广告上的优势加强。一增一减, 就显出了特色, 学生的就业能力自然也得到提升”。 (6) 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上应考虑学生毕业是否适合市场需要设置才更为科学。以上两所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托了本身的资源优势, 在课程设置上独具匠心, 使学校的培养特色突出, 学生较强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也获得了市场的欢迎和认同。
找准定位, 树立高校自身培养人才的品牌特色
一位学者型的广告人曾经说过, 一个优秀的广告人才, 应该是观念系统与经验系统平衡的人才。观念系统的建立, 应该是由多个基础学科的知识整合而成。广告人的观念系统包括营销学、传播学、心理学;广告人的经验系统, 则应表现为熟练的业务技能、快速的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职业敏感。在一些高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的广告专业存在着重实务、轻素养的培养模式, 会培养出一些匠人型的“广告人”———知识结构单一狭窄、重知识而轻素养、忽视人文素养与学术研究能力。这种模式导致毕业生在“上手快”的假象下, 缺乏广告作业中的全局意识而无法管理广告流程。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丁俊杰教授认为, 广告课程体系可包含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公共基础课约占35%;2.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课约占20%;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约占30%;4.专业前沿课及特色课约占15%;5.实践教学环节 (外出教学、见习、实习等) 不少于30周。 (7) 近年来作者所在的艺术类高校在广告教学探讨中意识到实务与素养并重的重要性, 探索专业水平与专业素养上并驾齐驱的课程设置模式, 并能依托优势, 发展专业特色, 在西南片区的广告教育中形成独树一帜、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抓好基础教育, 增强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类的考生由于专业需求的不同, 在人文素养上相对综合类院校较弱, 但学生的思维活跃, 创意性思维较强,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快, 在广告教育课程上, 在大学的大一、大二时期, 设置艺术类基础需求课程———三大构成、色彩等, 加上中外广告史、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等构建广告学的基础理论, 在大一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后期的广告专业学习做准备, 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上达到了36%。
突出特色, 树立自身品牌。首先, 实行“项目式课题教学法”。作者所处的设计学院, 设计教育为优势与强项, 师资力量雄厚, 主打广告设计特色品牌, 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采用了“项目式课题教学法”。所谓“项目式课题教学法”, 就是在课程教学中把社会项目引进课堂, 让学生在项目中与社会形成互动, 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适应广告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如2005年, 柒万里教授承接的社会实践课题“广西建设银行礼品方案设计与制作”作为教学项目引进课堂, 与2003级广告班学生进行市场考察分析, 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作品, 直接与社会接触, 让学生提前接轨市场, 让学生有了现实的成就感,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其次, 把广告大赛引进课堂。广西艺术学院从2002年开始, 把每年的台湾华文时报金犊奖比赛与每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引进课堂教学, 以《广告创意》课程为主导, 成立专门教师指导小组, 把大赛参赛内容作为课程内容, 从创意到执行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并始终贯穿参赛过程。经多年实践, 发现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加强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磨炼。自2002年参赛金犊奖共获等级奖、佳作奖、入围奖等200多人次;两届大学生广告大赛获全国等级奖为60多人次, 广东赛区等级奖及入围奖为100多人次, 大部分获奖学生在社会求职上一是有了实力的证明, 二是在参赛中得到了锻炼, 都能较好较快地胜任工作, 学生毕业后任职4A公司, 如麦肯·光明广告公司的不乏其人。由于专业成绩突出, 培养的学生受到市场欢迎, 广西艺术学院广告专业于2008年获批为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的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结语
广告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广告教育应与市场需要相结合, 学生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能够很快接受市场的检验体现广告教育成功之所在。这也是包豪斯教育理念“紧随社会进步, 不断更新观念, 积极创立新思维”的体现。现有存在的广告教育与市场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很大程度上与专业定位不明确有关, 在课程设置上出现因人而设的情况, 不符合以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参考的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广告教育不仅是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更要培养能推动行业发展的前瞻性人才, 素养与实务的双向进行使整体素质提高, 才不被社会所诟病, 培养发展和引领广告市场潮流的人才是广告教育的责任所在。 (本文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
参考文献
[1]《2006年中国广告业统计数据报告》, 《现代广告》, 2007 (4) 。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新世纪出版社, 1999年版, 第42页。
[3]乌美娜:《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版, 第16~22页。
[4]周玉:《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光明日报》, 2005.7.19。
[5][6]张树庭:《广告教育定位与品牌塑造》,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43页, 第144页。
**镇党委书记 *** 2018年8月 日
在全县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我们基层干部而言“下了一场及时雨”。学先进,明确了差距和不足;促转变,激发了工作热情和发展动力。经过“大讨论”的沉淀,**形成了以党建工作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共识,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承担起城关镇的责任与担当。
一、以党建工作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党建统领全局的理念,为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让我们明晰了“不抓党建抓什么都是舍本逐末,抓不好党建,发展也无从谈起”的思想共识。一要坚持在思想认识上有提升。实践中我们感到,在全镇工作的大格局中,党建工作更具根本性、基础性,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镇党委既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执行者,又是组织者,为此,在“大讨论”活动中,镇党委班子确立了“党建无时不抓、党组织无处不有、党员无处不在”的目标取向,通过引导基层支部和广大党员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营造出全镇上下齐抓党建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坚持与经济发展同行。要摒弃以往重经济、轻党建的思维模式,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融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一并作为每月班子例会
的重点内容,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三要坚持用发展成果检验。发展是党建工作的“晴雨表”。我们这届党委班子要坚持抓党建不动摇、不懈怠,引导基层支部转作风、树形象,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出发,推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引领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以党建工作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党员干部队伍这个核心,为发展强化组织保障
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实现党建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突出龙头带动,加强班子建设。高度重视党委班子的自身建设,这是**未来发展的根基。要时刻强化团结意识,打造“包容和谐型班子”;强化责任意识,打造“干事创业型班子”;强化廉政意识,打造“阳光施政型”班子;强化宗旨意识,打造“亲民爱民型”班子。二是注重素质提升,增强干事能力。巩固“班子成员上讲台”、“站办所长讲业务”、“普通党员谈心得”等好做法,让学习成为新常态、让干部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学习深圳宝安发展模式,让深刻感受到了干部的执行力和敬业精神,要求我们干部即使做不到“午夜狂奔”,但至少要按时、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不推脱、不抱怨、不懈怠。三是树立正确导向,激发干事热情。要坚持以发展评价干部、用实绩选用干部,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基层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严格执行乡镇目标管理考
核办法,把机关干部考严考准,对招商引资、精准扶贫、维护稳定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贡献突出的干部,同等条件下,普通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后备干部优先向县委推荐。四要抓干部储备,积攒发展后劲。目前,**镇有5名后备干部,我们要针对不同干部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建立后备干部队伍梯队,加快培养使用步伐,注重在推进城市化步伐的实践中发现干部、选拔干部。鼓励安排后备干部到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一线锻炼,提升后备干部能力素质,形成围绕发展育干部、基层一线出干部的良好导向。
三、以党建工作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把党建渗透到牵动全局的中心工作,为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我们感到,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只有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实效。一要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发展之中。**特殊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产业的有力条件,产业支撑是**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年,发展千亩土豆、千亩大葱、千亩白菜、千亩粘玉米、千亩瓜果为明年发展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要把党建和产业结合起来,以党支部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探索打造“党建+产业发展”模式,依托龙湖、三丰合作社,打造英杰沿线蔬菜旅游观光采摘项目;依托树君农机合作社,打造和顺一线千亩陆地菜产业,拓展二龙山采摘项目,发展温室蔬菜产业,打造万亩蔬菜园区,拓宽产业结构调整渠道。二要把党建工作融入精准扶贫之中。引导机关干部和村级党组织深刻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镇党委站在全局谋划脱贫攻坚工作,继续强化产业脱贫措施,充分利用金额资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输血”和“造血”作用,前期利用贫困户贷款资金,购买可繁母牛118头,全部在鑫华泰有限公司进行集中养殖,按照“风险共担、利润分红”的形式,逐年返利于贫困户,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养殖力度,计划扩大养殖**头,实现全镇117户贫困户,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为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要把党建工作融入环境整治之中。在镇党委的带领下,村级党组织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6月份,全镇14个村投入资金**万元,出动钩机**台次、机车**辆,对村屯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清理。7月份,针对**河上游养殖户环境污染问题,全镇派出机关党员44人,包保养殖户**个,宣传政策、监督直排,在宣传和施压之下,建立分散储粪池**个。在“大讨论”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深刻反思,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的主体是群众,下一步,我们要推行“支委包屯”、“党员包户”的模式,充分利用“文明户”、“美丽庭院”评比活动,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让群众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良好习惯,发挥人居环境治理群众的主体作用。
某位演员曾说自己的变化是:从前上台面对观众会说“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会说“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种变化就是她对自己定位的变化。身为一名演员,观众是她的衣食父母,只有赢得观众的认可,她才能够在演艺事业中发展得越来越好。其实,做人本该如此,我们应该找准人生的定位。演员找准了人生的定位便会真正知道自己面对观众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科学家找准了人生的定位便会获得“生也有限,知也有限”的认识,理解牛顿“在沙滩偶拾贝壳”的谦逊态度……
找准人生的定位是需要付出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摧眉事权贵,找准了田园诗人的定位,获得了“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为此他付出的是功名、利禄,但同时赢得了后人的尊重。文天祥不为金的威逼利诱动摇,找准了“南宋人”的定位,为了保持坚贞的气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IT界传奇人物乔布斯坚持将公司的生产产品定位为“智能手机”,使得苹果公司最终成为了IT界的龙头,他付出了勇气与毅力,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然而,并非只要付出我们就会找准人生的定位。有时候,找准人生的定位需要我们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没有经过奋斗就死死地给自己定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表现。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他在外出远行住旅店的时候总会在自己签名下方写道“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在书信、收据上也不例外。公司的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后邀他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这位小职员成了第二任董事长。小职员一开始并没有把人生定位在公司的董事长,可是却在努力地尽着一位小职员的力量去宣传自己的公司,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帮助他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只安于小职员的位置就不会取得成功。因而,人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不等于安于自己的现状。相反,人生的定位应是你前进过程中的动力。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职能作用
市纪委驻政府办纪检组
2007年7月,大庆市纪委监察局从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需要出发,对派驻机构的领导体制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往的双重管理模式,实行市纪委监察局统一派驻管理。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和深入思考,我们对派驻机构的各项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管的必要性
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党中央针对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体制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纪检监察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完善。派驻机构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纪检监察机关和驻在部门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体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派驻机构所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派驻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重新审视派驻机构的职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变双重领导为纪检监察机关直接领导,既是派驻机构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完善。
(二)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有力措施。派驻机构在双重管理时期,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很难独立开展工作,容易造成有效监督不力,甚至缺位。实行统一管理后,有利于派驻机构保持相对独立性,增强权威性,强化监督检查职能。特别是把监督的关口前移,能够及早发现一些苗头性问题,最大限度的防止和减少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三)实行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是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任务日趋繁重,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的领域不断拓展,涉及面越来越宽,政策性越来越强。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后,驻在部门反腐倡廉的责任更加明确,有利于促进驻在部门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有利于派驻机构从纷繁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研究和处理驻在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发挥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派驻机构通过积极开展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有利于促进驻在部门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
二、关于当前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职责定位
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再受驻在部门的领导。所以,必须进一步规范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的各自权限,准确定位职能,科学界定派驻机构的职责“边界”,既要体现“派”的特点,又要体现“驻”的优势。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主要职责是代表纪检监察机关在驻在部门行使各项职能,监督检查驻在部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市委、市政府决定、命令的情况;监督检查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情况;受理对驻在部门党组织及其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经市纪委监察局批准,初步核实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参与调查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调查驻在部门其他党员、干部和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协助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派驻机构实施监督和查办案件等业务工作,直接受市纪委监察局领导和统一管理,重要情况和问题直接向市纪委监察局报告,与驻在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派驻机构按照规定职责予以协助配合,有关情况及时与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沟通,促进驻在部门正确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派驻机构负责人原则上不分管驻在部门行政业务工作,不直接负责驻在部门人、财、物等具体行政事项,做到“参加党组会议但不参与业务分工、有建议权但不参与决策”。这一职责的科学界定与明确,是派驻机构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基础。
三、关于当前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职能作用
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后,从宏观上讲,其基本职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核心依然是实现有效监督,但从微观上讲,职责定位、监督方式、协调服务等方面却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就要求派驻机构必须结合驻在部门特点,准确把握新体制下的工作规律和发展趋势,切实发挥好应有的各项职能作用。经过对一年工作的深入总结和思考,我们认为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继续加强。
(一)服务大局,认真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能,当好“监督员”。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既要立足本职,又要善于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更高的层面上谋划工作,与派出机关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继续把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作为第一位的、最重要的职责。
一要明确监督重点。从对象讲,应把驻在部门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作为重点;从事项讲,应把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情况作为重点,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促进权力正确行使。
二要找准监督切入点。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部门中心任务,找准工作着力点,准确把握职能定位,正确履行职责,可以通过参与、协调、服务切入,寓监督于协调、服务之中。协调、配合驻在部门健全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协助驻在部门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掌握驻在部门工作流程、熟悉驻在部门各项权力运行轨迹,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监督“盲点”等,制定针对性强的预防腐败制度,协助驻在部门尽快建立符合实际的惩防体系。
三要确保监督实效。衡量派驻机构的监督能力和水平,最终要体现在“三个有效”上:即是否有效增强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是否有效发挥驻在部门党组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是否有效提高了驻在部门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的水平。驻在部门应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促进监督更加有力有效。
(二)找准定位,积极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当好“服务员”。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要根据自身的职责定位,与驻在部门搞好协调,理顺好与派出机关、驻在部门、驻在部门干部群众的关系,实现监督与服务相协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一要摆正自身位置。要与驻在部门党组建立一种总体协调、和而不同的关系,在尊重理解中监督,在沟通协调中监督,在参与服务中监督。坚持驻在部门党领导班子对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派驻机构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同时,要把握好与驻在部门干部群众的关系,畅通驻在部门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建立定期征求驻在部门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制度、定期谈心制度,最大限度争取驻在部门干部群众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二要强化主动协调。积极协助驻在部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好驻在部门领导班子的参谋助手,围绕驻在部门一个时期的反腐倡廉工作要抓什么、怎么抓,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和促进驻在部门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积极协助驻在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任务分解、检查考核。按照领导班子正职负总责、其他成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的总体要求,认真了解和掌握驻在部门班子成员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班子成员沟通、共同研究解决。督促和协助驻在部门加强对本部门权力运行和制度建设的整体研究,帮助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三要加强信息反馈。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要与派出机关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对驻在部门不能以“钦差”自居,对派出机关不能成为断了线的“风筝”,要定期向派出机关汇报工作思路、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反馈有关信息,及时报告驻在部门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情况、重大决策事项、领导个人重大事项、重要案件线索、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确保信息畅通。
(三)注重实效,切实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当好“研究员”。
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后,工作上的要求更加严格,标准更高,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特点和规律,坚持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深入研究新措施、新对策,不断实现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突破,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富于创造性。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变“钦差”监督为驻在部门自我监督,充分调动驻在部门抓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经常向驻在部门党政领导传达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指示、重要会议精神;汇报在本部门贯彻落实的建议和实施方案,把上级要求变为驻在部门的决定、决议,形成组织抓、抓组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氛围。变“单枪匹马”为齐抓共管,构筑“立体”防腐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抓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重担”。
二要创新监督方法。作为统一管理后的派驻机构,只有讲究工作方法,才能避免“水土不服”。充分利用熟悉部门业务工作的优势,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寓监督于部门业务工作和改革措施之中,推进部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抓住权力运行这个关键,从完善监督制度入手,通过参与重要工作,参加重要会议,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提高监督工作水平。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工作规律,认真排查权力运行的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深层次原因,帮助驻在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要按照“业务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的工作方针,把纪检监察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富有成效。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既坚持原则,又赋原则以情,经常深入干部职工中谈心交心,在维护“包公”形象的同时,树立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亲民”形象。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政纪、国法防线,防止发生违纪违法问题。
三要改进工作措施。认真落实派出机关的有关规定和制度,结合驻在部门特点,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依靠制度和机制规范驻在部门党员干部行为。坚持从工作大局出发,从战略和宏观角度谋划反腐倡廉工作,坚持关口前移、注重预防,加强事前、事中监督,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执纪时要注重运用组织、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特别是注重创新和运用一些简单管用、易于操作的措施,本着立足监督、重在预防、健全机制、注重实效的原则,不断进行制度、内容和载体创新,按照上级要求,结合驻在部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从严律己,牢固树立廉政表率的思想,当好“领航员”。按照“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加强派驻机构队伍建设。处处以身作则,遵章守纪,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在廉政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维护纪检监察机关的整体形象。
一要带头加强能力建设。抓好学习,除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外,还要注重自学。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熟悉驻在部门的各项业务工作,了解掌握驻在部门业务工作的范围、特点和流程,刻苦钻研纪检监察业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实现有效监督奠定基础。
二要带头做到忠于职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本职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驻在部门的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秉公办事,不屈从压力,不畏权势,不怕得罪人,职责内的工作主动抓、经常查,有布置、有落实。
【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定位】推荐阅读:
X镇工作作风突出问题自查报告11-16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工作进展情况汇报10-31
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突出重点10-11
突出重点以党组学习带动队伍建设11-10
突出重点 狠抓监管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