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辩论赛新闻稿
本届大赛历时近一个月,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共有15支代表队、60名辩手参加,经过各学院层层筛选,从初赛到决赛,辩手们在赛场上宏辞论道、以辩会友,辩出了高度,辩出了风采。
决赛上,经过激烈角逐进入决赛的正方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表队和反方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代表队,围绕“是否应当通过抵制国外商品来保护国产同类商品”这一辩题展开激烈辩论。双方按照开篇立论、攻辩、自由辩论、观众提问、总结陈词五个环节依次进行。辩论中,双方互相辩驳,言辞犀利,不分伯仲,辩手们机智而有趣的语言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经过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和法学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评委组的严格评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代表队摘得本次大赛桂冠,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二号辩手李煜涵荣获“最佳辩手”称号。赛后,法学院副院长王芹萼对辩手们在决赛中的优秀表现做了精彩点评。
独立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社科的变革, 独立学院的办学、发展也呈现出一些困难和问题。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 教育部也于2008年颁布第26号令, 就新形势下加快独立学院科学发展提出规范要求, 要求独立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范设置工作, 可以按照继续办学、转设为民办高校和撤并三种形式进行规范设置。国家同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就民办教育如何更好发展提出了方向, 要求独立学院要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 提高质量, 办出特色。
为了规范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 全国范围内的独立学院围绕教育部26号令的要求, 纷纷立足地方、办学母体和学院实际, 开始寻求自我新发展的路子。通过不断的校内论证、同地方接触沟通等路径, 包括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在内的部分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选择了迁址办学的规范道路。
二、迁址办学背景下独立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从原有相对稳定的办学环境下, 迁址到新的环境中办学, 这一过程中, 独立学院将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新闻媒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宣传工作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在迁址办学过程中, 独立学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愈发突出, 是实现安全、平稳迁址的重要舆论保障, 是加快社会重新认知高校的重要传播窗口, 是高校迅速融入办学所在地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宣传工具。
三、迁址办学背景下暨阳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探索实践
迁址办学以来, 独立学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增加。基于此,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中开展的探索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 加强顶层设计, 强化制度保障。迁址办学以后, 学院成为单独的办学机构开展工作, 使得原本依托母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成为发展的阻力, 依法独立全方位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成为必然。暨阳学院从迁址办学一开始, 就确立了学院独立自主主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定位,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紧紧围绕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总目标, 第一时间设立独立的新闻宣传专门机构, 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顶层设计, 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安排人员编制, 设立专职人员, 从学院战略意图的角度对新闻宣传工作做了总规划、总部署。
(二) 创新宣传载体, 注重平台建设。基于发展现状和特点, 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 独立学院需充分运用校内多级宣传队伍资源, 开展全媒体宣传, 扩大新闻宣传面和覆盖面。在实践过程中,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紧扣学院发展中心工作, 基于年度新闻宣传工作重点, 精准围绕新闻宣传需求侧, 与时俱进创新宣传载体, 不断强化平台建设, 切实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构建了“院报、院网、广播电台、电子屏、宣传橱窗、新媒体”六位一体的大宣传格局, 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生宣传员队伍, 推进宣传内容和形式创新, 着力讲好学院的故事, 讲好师生的故事, 讲好校友的故事, 呈现的效果较为明显, 学院的新闻宣传力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主流媒体上刊发新闻宣传报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 有效提升了学院社会知名度。
(三) 重视校地协同, 开创宣传阵地。校地协同, 是迁址办学独立学院顺利开展工作、快速融入地方的必要选择。迁址办学以后, 暨阳学院着眼于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引领者, 着眼于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除主动加强同社会各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 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策划实施系列新闻宣传报道外, 还十分重视校地协同, 充分运用地方社会资源, 开创宣传阵地, 开展社会合作化新闻宣传, 深入实施大学文化进诸暨“五个一工程”, 全力打造“一辆文化直通车、一支高水平篮球队、一个暨阳红论坛、一批地域特色文化精品、一套志愿服务体系”, 为推动校地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学院影响力和美誉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迁址办学背景下独立学院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的思考
迁址办学背景下, 独立学院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翻篇归零再出发、人少事多责任大、实际工作任务重的现状与挑战, 为更好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独立学院应主动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机制, 精准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一) 借力用力, 合力做宣传。新的办学所在地, 一切都是崭新的, 是陌生的, 是需要重新去认知的。要及时对接地方资源, 充分运用办学所在地的政府新闻宣传机构和新闻宣传传媒公司的有效资源, 主动加强同校外新媒体的交流互动, 借力用力开展学校宣传, 使双方能在最短时间内相互熟知, 并借助地方宣传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新闻。
(二) 借势用势, 乘势做宣传。新的办学所在地对高校的期盼值很高, 关注度也相应较大, 高校要充分运用学校优势特色资源, 主动对接地方需求,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以务实的姿态, 搭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展示平台,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展示和宣传学校教学、科研和文化活动, 在潜移默化中乘势开展新闻宣传。
(三) 精致精确, 精准做宣传。相较于母体学校, 独立学院可宣传的素材和可用资源会相对较少, 专业宣传员队伍规模也相对较小。基于此, 独立学院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 精致精确地开展新闻宣传, 要树立全媒体新闻宣传意识, 打造大宣传格局, 做好学院新闻宣传顶层设计工作, 加强新闻宣传业务培训, 整合校内新闻宣传队伍资源, 善于抓住机遇, 挖深新闻背景, 做精新闻价值, 开展分层立体式新闻宣传。
迁址办学背景下独立学院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有其特色和难点, 独立学院新闻宣传工作者需要不断适应工作新常态, 不断去创新工作机制, 要善于借力借势, 精准宣传, 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视角反映大变化、以小故事承载大内涵, 去全面记录学校改革探索和发展轨迹, 讲述学校故事, 展示学校风貌。
摘要:基于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第26号令的要求, 独立学院开始寻求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迁址办学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条路子。在此背景下, 独立学院如何更好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例, 探索并提出迁址办学背景下独立学院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创新实践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迁址办学,独立学院,新闻宣传,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关键词】新闻听力 微课 翻转课堂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72-02
一、研究背景
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既是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历了新一轮改革。改革后,老题型短对话和复合听写被去掉,增加了短篇新闻听力,分值约占听力部分的23%。改革后的听力题型更注重实用,能更全面有效地检测学生英语的交际运用能力,难度也有所提升,增加了本来基础就薄弱的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难度。
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知识的系统性相对较差,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加之现行英语听力教材内容陈旧,没涉及四、六级新改革后的新闻听力题型,导致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减弱。听力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式的信息传授式教学模式,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听力课堂的有效开展。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首先应了解英语新闻的文体特征。
二、英语新闻的文体特征
不同于其他听力材料,英语新闻听力的文体自成风格,是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具有语速快、词汇精炼、内容广泛等特点(陈晓,2003)。由于新闻的听众范围非常广,新闻报道又必须适应广大受众的语言水平,因此英语新闻在措辞上具有言简意赅、平实的特点。
在词汇方面,英语新闻使用很多缩略词、简短小词、专业性强的词。比如缩写U.N. (United Nations),用简短词axe代替reduce表达“裁减”,财政经济类新闻常用到austerity, bilateral, credit, curtail, futures, invoice, plummet, stagnate等专业性强的词。
在结构方面,英语新闻多用“倒三角形”的叙述手法。即开篇一两句话把整个新闻的核心内容概括出来,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将新闻最重要的信息呈现给听众,然后再具体阐述细节,呈现更多相关信息,使新闻更加丰满。比如下面这个新闻首句:Smartphones are likely to replaces wallets in the near future as about 65 percent of the online payment deals last year were done with mobile devices, a new study said. 这个首句中包含了三个新闻要素:what(smartphone)、how(replace wallets)、why(about 65 percent of the online payment deals last year were done with mobile devices),我们就可以得出这篇新闻的主旨。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新闻听力中的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知识的传授变得越来越便捷,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越来越普及。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出现,正顺应了这一趋势。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新闻听力中的教学设计如下:
1.课前教师先把新闻听力分成政治、经济、灾难、科技、环境保护、教育等类型,并归纳整理每一类型新闻中常出现的词汇。在微课视频中先以短语或句子的形式讲解某一类型新闻中常出现的生词,包括常用的专有名词,附带讲解短语或句子中出现的连读、爆破等语音规则。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新闻词汇量,也能让学生弄明白这些词的搭配方式和使用习惯,避免孤立地记忆单词,还可以让学生熟悉单词间的语音影响,从而养成组词成句的思维习惯。这是考虑到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的,这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词汇量不足,而且是刚接触新闻这种体裁,比较陌生,如果直接进行整篇新闻听力训练对学生来说会很困难,甚至完全听不懂,其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在视频中还可以适时增加新闻听力技巧、新闻背景与文化的讲解,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增强学生听力积极性,也能进一步扫清学生新闻听力中的心理障碍。
接着是精听一篇筛选自CNN、BBC或VOA的适合学生程度的、有代表性的此类型新闻,并设置相关题目。精听第一遍时先让学生快速阅读题目选项,选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预测新闻内容及问题设置,然后听、记录要点,并选择;听第二遍,在涉及到选项的地方暂停,让学生检查更正,修正记录的要点;第三遍,展示答案及听力文本,分析导语的主要句型结构,分析其中的从句、修饰语等,抓住导语中心意思及其与新闻要素5个W一个H的关系;一般来说,新闻导语至少包含三个新闻要素。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正文的具体细节和补充成分,详细了解所听内容,在此过程中复习相关新闻词汇及其搭配。最后一遍通听全文,达到完全理解的程度。
在视频最后,提供一到两篇设置题目的新闻供学生练习,并自主完成测试。
2.学生在课前进行了视频自主学习并做了相应测试,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听力技巧进行详细讲解,之后采用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相关类型新闻泛听,反复复习巩固新闻单词,训练学生眼耳兼顾、利用播报direction的时间和答题间隙快速浏览题目和选项的能力。最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相关新闻管用词汇、这些词汇的搭配规律及新闻听力技巧在这些泛听材料中的运用。对独立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培养眼耳兼顾、提高快速阅读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基础很差的学生可以从听短语、句子、阅读新闻导语开始,再到听整篇新闻,逐步深入进行听力训练。
3.经过课堂上的答疑、练习、讨论之后,学生如果还有疑惑可以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在线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要总结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疑难点较多的地方,反思教学过程的不足,并进一步完善、修正视频内容和教学内容。还可以多多提供给学生收听和观看新闻英语的网站,供其泛听使用。
四、结语
考虑到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及听力课时比较少的情况,新闻英语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其优势。一则仅仅依靠课上的几个课时无法达到听力训练的量;二则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观看视频能培养其自主支配时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能够切实有效地自主学习是保证此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相关的教学因素,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晓. 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策略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6): 79-83.
[2] 陈玉琨,田爱丽.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3] 程月芳、马广惠、董娟. 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 [J]. 外语界, 2003 (2): 47-54.
[4] 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
[5] 李梵. 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中记忆策略使用调查 [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 (3): 23-25.
[6] 王璐. 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探索 [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 (9): 108-110.
[7]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8):46-51.
5月10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辩论赛初赛于12号教学楼201会议室举行,由该院13级各团支部组建的十二支队伍参加了此次辩论比赛,该校“晏子杯”辩论赛三位优秀辩手担任此次辩论赛的评委。
十二支参赛队伍围绕“诚信更应该靠法律维护还是更应该靠道德维护”这一辩题,展开了激烈辩论。“用法律维护诚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道德则具有不稳定性。” 正方一辩以简练、严谨的开场立论陈词阐明己方的观点,迅速进入比赛状态。“道德是诚信的内因,更具有广泛性,法律却具有滞后性。”面对对方辩友激昂的立论陈词,反方不甘示弱,旁征博引,以出色的口才、有力的论证进行激烈的攻辩。
在最精彩的自由辩论环节中,双方辩手交替发言,互不相让,立足己方观点,针对对方的漏洞进行反驳。总结陈词阶段,双方四辩重申己方观点并以简洁深刻的语言总结陈词。辩论赛场上唇枪舌剑,双方辩手妙语连珠,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辩论结束后,评委对各参赛队伍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详细点评,并从辩论仪态、论证技巧、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
----记物院12级学生辩论赛
2012年10月13日下午,物理学院12级学生辩论赛预决赛在理工楼A208隆重举行。比赛由物院学生会张孝元主席主持。物院学生会多名主席、部长以及10级辩队队长张人文作为评委也观摩了比赛。
14点10分,第一场对决开始。由正方光信专业对阵反方信显专业,本场辩题为:人生道路上机遇和奋斗谁更重要。首先是双方的立论陈词,正方一辩陈述了正方的“机遇为先”的观点,而反方则认为奋斗才是基础,人生价值不以成败而论,是建立在奋斗之上。紧接着是补充立论环节,双方辩手在两分钟的时间内对己方观点做了更为详细严谨的补充。在接下来的二辩对攻环节中,双方辩手引经据典,互不相让,精彩的对决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将近1小时的比赛后,由10级的周洋同学做总结评论。他分别阐述了双方表现出的长处与不足,最后他强调了立论的重要性,指出立论对于比赛结果有很大影响。
经过短暂的休息,第二场比赛的烽火由材物专业和应物专业点燃。立论陈词环节,正方材物专业将己方“大学生做兼职弊大于利的观点”分为三点来论述:
一、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而非花父母的钱来挣钱即所谓的“钱滚钱”;
二、做兼职占用大量时间且容易使学生迷失了三观;
三、做兼职缺乏法律保护。而反方则从获得就业经验,解决经济困难问题等方面层层剖析,论证己方“大学生做兼职利大于弊”的观点。在接下来的双方二辩陈词中正方再次强调了学习才是首要任务,并通过调查数据证实己方观点。反方辩手也毫不示弱,称大学生迟早要面对社会,而兼职是合理分配时间的表现,更是一种历练。进入二辩对攻及半场总结环节,双方辩手通过大量的事实及数据论证己方观点,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在场的评委和同学不时点头表示赞许,场上气氛紧张而热烈,比赛达到白热化阶段。
辩论赛继续进行,进入了自由辩论环节,反方辩手指出兼职可以克服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存在的眼高手低的问题,而正方则以学校有各类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品质、有奖学金助学金可以解决经济问题等论据进行了有力的反驳。随后的总结陈词环节,正反双方辩手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陈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接着,10级辩队队长张人文以大量的数据及他本人的见闻对本场比赛坐了精彩的总结。最后,光信专业的四辩及材物专业的二辩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信显专业和材物专业进入了最后的决赛。
11月4日晚18:30,新闻传播学院记者节系列活动之传媒类主题辩论赛初赛的第三、四场圆满落幕。
出席此次辩论赛的评委有演艺学院学生会主席李德龙,新传院辩论队队长王茜以及新传院现任学生会副主席邵伟里。
第三场由作为正方的传播一班对阵反方的新闻五班,两方就红领巾与绿领巾之分是种鼓励还是歧视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认为红领巾与绿领巾之分是一种鼓励。辩论中,正方重点阐释红绿领巾的定义与意义,强调对方不要以偏概全。而反方的一辩更是以其激昂的语气一次次提升了辩论赛的气氛。在最激烈的自由辩论中,正反两方毫不示弱,沉着应对。
初赛第四场的选手分别是正方新闻四班和反方传播三班,他们的辩题则是在当今中国,快餐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两方选手针对当今中国的现状、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南广学生自身的情况等方面展开了辩论。在盘问环节中正方三辩的幽默回答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同时也巧妙地规避了对方的咄咄逼人。
在辩论结束,评委进行打分时,两方观众也与选手进行了很好的互动,问出了犀利的问题。而评委点评环节中,新传辩论队队长王茜和新传院学生会副主席邵伟里也作出了细致的点评,不仅指出了参赛选手着装、礼仪上的不到位,也对辩题的解读和正反两方的每位辩手进行了分析点评。
最后,由演艺学院学生会主席李德龙宣布了比赛结果。第三场中,反方新闻五班以1175的高分晋级了复赛,而正方一辩则获得“最佳辩手”称号。而初赛第四场中,则是正方新闻四班以微弱的优势赢得比赛,反方一辩夺得“最佳辩手”。
可以想象, 假如没有下放时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毅然决然不辞而别备战高考;假如没有留校时坚持己见, 选择进入校党委宣传部自此由中文与新闻结缘;假如没有其后果断告别行政岗位, 以教师身份投入安徽大学新闻系的筹建;假如没有一以贯之独具一格的行事风格与学术性情;假如没有博览群书另辟蹊径的学术志向与研究旨趣, 他或许就不是今天的芮必峰。但是, 眼前这位嬉笑怒骂的皖籍学者就这样行云流水地将自己的成长心路坦诚铺展, 他的人生故事中所流露出来的主体性意识, 与他在学术研究中所关注的主体性问题一样, 果决鲜明, 深邃犀利。
独立的学术思想往往离不开独特的学术个性, “言人所未言, 见人所未见”, 这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开始。当面对关于学术人生的终极追问时, 芮必峰不假思索:“我不喜欢做人云亦云的研究, 这就是我的追求。”
“我的高考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星期”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 父亲是一位基层干部, 部队转业后在工厂做书记,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工人。家里一共兄弟姐妹三人, 我是老大, 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从小父亲对我要求就很严格, 比如我每天都要练字, 没写完就得挨揍。”芮必峰开门见山, 笑着聊起了自己的童年。“另外, 因为父母都要上班, 所以小时候, 弟弟妹妹的吃饭和学习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做主, 甚至从很小起我的被子都是自己洗, 这也是我印象比较深的。”芮必峰在历练中养成的独立与主见, 自小可见一斑。他继续聊道,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在部队里喜欢抄写一些诗歌、文章, 那些笔记本在家里都是公开的, 我们可以随便翻看, 所以我从小也养成了抄写各种东西的习惯, 直到现在我这样的笔记本还有很多。后来教书时我总会随口引用一些东西, 学生们说我记忆力好, 实际上不是记忆力好, 是因为小时候记下来的东西总是忘不掉。所以, 凭着小聪明, 从小学到高中, 我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在班上没有落下过前三名。”说到这儿, 芮必峰不无得意。
“可是‘文化大革命’当中遇到了波折, 大家普遍都不学习了, 我也一样。”芮必峰感慨, “现在回想起来, 那个时候还是得益于我父亲的严厉管教, 我这个性格如果不是他的严厉管教, 现在是什么样都很难说。”他笑道, “我父亲其实从来也没有说过对我有什么期待, 就是要我好好读书。我小学念了六年半, 初中念了三年, 高中念了两年, 直到1975年高中毕业后, 我就下放了。”
谈起下放这段经历, 芮必峰饶有兴致, “实际上, 下乡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就在马鞍山郊区, 当时叫红旗公社、蔡村大队、杨桥生产三队。我们生产队的情况还不错, 只是知青和社员是同工不同酬, 男知青七分工, 女知青五分工。虽然刚下去的知青确实干不过社员, 但是我总觉得有些不公平。我原来是理科成绩不错的学生, 后来为什么慢慢转向文学了呢, 就跟这段经历有些关系”。芮必峰解释道, “下放时, 我们虽然干农活同工不同酬, 但是如果我给大队写的稿子能在广播站播发, 生产队就给我记十分全工。那都是贫下中农干不了的活儿。”芮必峰笑称。“我最得意的就是不仅公社经常播我写的广播稿, 郊区广播站也播过我的稿子, 郊区是当时农村最高的行政直管单位, 当时那真是轰动。”就这样, 年底分红时, 芮必峰用辛苦赚来的工分换到了700多元钱, 而除了这笔巨款之外, 能说会写的芮必峰很快就当上了当地的小学教师。
“1976年, 我在蔡村大队杨桥村小学教书。当时我们是一个人承包一个班, 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全教。恢复高考的消息传下来以后, 我们村上的20多个知青, 成绩稍微好一点的都请假回去复习了, 有的提前两个多月, 有的提前一个多月。我因为做小学老师, 走不了, 生产队也不让我走, 结果一直坚持到临考试前的最后一个星期。”芮必峰回忆道, “我当时觉得自己期望值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从小学到高中, 平均水平在那里, 因此我特别想回去复习。看到别人都回家了, 心里面更是非常的着急。所以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星期时, 我毅然决然, 不辞而别就走了。”正是这个大胆的不辞而别, 给芮必峰惹下了意料之中的麻烦。“高考结束后当晚我就赶回了生产队, 希望能把这个印象给慢慢扭转过来。可回去之后就立马被告知, 教师不给当了, 还给我派了最脏最重的活儿———挖塘泥”, 芮必峰苦笑道, “我们马鞍山有个老火车站, 火车站旁边有个池塘, 多个公厕通到这个池塘。冬天水枯的时候, 我们就下去把塘泥挖出来用拖拉机运回去肥田。奇臭无比。我就干了几个月这个活儿。”
关于参加高考的这段经历, 芮必峰最念念不忘的还是父亲对自己的鼓励, “我的高考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星期, 当时压力很大, 我考前给自己弄了一张表安排这一个礼拜的复习时间。可是第一门数学就把我考蒙了, 一道微积分的题目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本来打算放弃不考了, 可父亲对我说, ‘你干个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管干得好干得坏, 都得干下去。’就这样, 坚持下来以后, 后面语文、史地、政治也就越考越顺手了。”芮必峰说, “我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就是在挖塘泥的地方收到的。当时我穿着父亲抗美援朝时留下来的一件破棉袄, 腰间扎着草绳, 脚上是一双大胶鞋。有人给我送来了通知书, 我打开一看, 是安徽大学!当时真是欣喜若狂, 把锹一甩, 走了, 我不干了!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经历。”说到这里, 芮必峰爽朗大笑。
77级大学生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不仅是一届大学生的指称, 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符号与时代拐点。芮必峰在30多年后不禁感慨, “就是结构体制决定了你, 运作机制决定了你, 没有什么选择”。回首往昔, 这喟叹中又何止是他一个人的命运缩影。
“留校办报纸是我接触新闻的起步”
1978年春季 (注:77级是1977年冬季考试, 1978年春季入学) , 芮必峰如愿进入了安徽大学中文系就读, 他说, “上了大学之后,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志向, 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当时非常真实的想法。我在班上算不上刻苦的, 我们寝室其他同学天天到图书馆占座位学习, 我因为在下乡时养成了抽烟的坏习惯, 所以就在寝室里看书。我们班有一个同学, 入学时连英语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 等到毕业的时候, 他已经可以翻译英文小说了, 这四年里他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午觉, 就是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同学们相比, 我是非常惭愧的。”尽管如此, 芮必峰的才气在那个年代已经崭露头角, 1981年他就在安徽省知名刊物《江淮论坛》上发表了《也谈〈女神〉与“泛神论”》一文, 初出茅庐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与时见不同的文学评论观点。
“我大学论文做的就是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文集》我从头到尾翻读了几遍, 郭沫若的很多诗我都能背诵, 他的历史剧和散文我也读了很多”, 芮必峰说道, “我一直都非常感谢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老师刘元树教授, 这位老先生对我的帮助比较大, 我的毕业论文就是他指导的, 也是他帮我把文章推荐给《江淮论坛》的。”让芮必峰念念不忘的这位刘元树老师正是当年川西军阀刘文辉之子、大地主刘文彩的亲侄, 因为家庭成分的缘故, 他从安徽师大辗转调往安徽大学, 并且和芮必峰成为忘年交。“我们毕业的时候, 刘老师建议我留校搞现代汉语, 因为当时中文系最缺现代汉语老师, 但是我拒绝了。”激情澎湃的郭沫若研究让芮必峰对看似平淡的现代汉语毫无兴趣, 他最终被分配到安徽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校报出版。“这就是我接触新闻的起步。”芮必峰不忘强调。
1982年, 从校报工作开始, 芮必峰懵懵懂懂地走上了最初的新闻工作之路。“我们校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尽管一个星期只出一期, 但是从组稿、改稿、划版、排版、校对直到最后的发放稿费, 我全都干过。正是这一年让我对‘新闻生产’的全过程有了了解”, 芮必峰笑道, “尽管当初还没有‘新闻生产’这个概念, 但我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熟悉这些的。”
值得一提的是,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安徽大学在新中国新闻教育逐渐复苏的大环境下也悄然开始了重整河山的大计。1980年, 经安徽省教委 (现教育厅) 批准, 早在1958年重建时就计划开设新闻系的安徽大学, 在历经政治动荡的止滞之后被获准重新开办新闻专业, 并于1984年经国家教委 (现教育部) 批准正式招收本科生。就在这百业待兴求贤若渴之际, 芮必峰的人生轨迹再次被改变了。
“当时我们中文系的系主任徐文玉老师, 专门找到学校行政楼三楼的党委宣传部, 就在办公室里直接跟我谈, 问我愿不愿意回来帮他一起办新闻专业。我犹豫再三:一方面, ‘新闻无学’的思想已经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另一方面, 既然留在高校就要‘搞教学不搞行政’的思想也一直影响着我。最终, 我还是决定回去了。”芮必峰说, “当时学校宣传部部长是不同意我走的, 但是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你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如果我是你的孩子, 在这个关键的选择当口上, 你是会把我留在这里, 还是会放我走?’他大概被我这句话打动了, 结果放我走了。”
然而, 离开了宣传部, 面对接下来的事业, 芮必峰却用了“筚路蓝缕, 惨淡经营”八个字来形容。“1983年, 我们那里基本上还没有专业教师, 当时从安徽青年报调过来一位老师, 叫王中义, 他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 也是第一任的新闻专业主任, 后来又陆续调来了两位教师。我刚到新闻专业就被派出去进修了, 1983年到198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进修班学习, 1985年到1986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学习。”
谈及最早接触新闻学的感受, 爽直的芮必峰连吐苦水, “那时的新闻学根本谈不上知识体系, 我在人大进修时托朋友去北大图书馆借了几本书, 还都是新闻业界人士写的那种文集。甘惜分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拿的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 给我们布置的课外参考书都是《马克思传》《联共党史》《列宁传》等等。‘新闻无学’这个观点我一直坚持着, 直到1986年从复旦进修回来以后才慢慢发生了改变。”
“两个原因促使我重回复旦读博士”
一提及复旦, 芮必峰的情感溢于言表,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我跟复旦的联系就比较紧密, 这里的批判意识和学术气氛很浓, 跟我的研究取向也很接近。”而在几十年千丝万缕的联系中, 有两段经历和一个人尤其令芮必峰满怀感念, 这两段经历分别是1985年至1986年在复旦大学的进修学习以及2006年至2009年在复旦大学的读博生涯;而那个人, 就是与芮必峰亦师亦友的李良荣教授。
“我最早跟李良荣老师打交道是很有意思的。当时我在复旦进修, 李良荣还是个讲师, 戴着副眼镜, 一头的浓发, 非常潇洒”, 芮必峰谈笑风生地回忆起这位与他情谊甚笃的师友, 仿佛其人就在眼前。“我第一次跟李老师谈话就是批他那本《新闻学概论》, 我跟他说这本书的逻辑框架哪些地方有问题”, 芮必峰笑道, “我是带有挑衅性的, 结果李良荣有时跟我解释, 有时就笑一笑。我以为自己会给他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结果我们却越走越近了。”芮必峰提到的这本书就是由李良荣执笔、福建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的《新闻学概论》, 当年这本书被作为国家教委指定教材在五年内再版了十余次, 而芮必峰也因此与李良荣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时光荏苒, 2006年的秋天, 曾经执拗地坚持“新闻无学”的芮必峰在30年后再次回到复旦大学并正式师从李良荣攻读博士学位。而此时的他, 不仅年近半百, 并且身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一职。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中抽身而出全心读博, 他坦言, 这样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做了这么多年的行政, 感觉自己基本上没有时间看书, 所以特别希望能有一段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另一个原因就是, 我觉得既然从事新闻学研究, 就要把学位拿到头, 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就是这两个原因, 此外无他。”
事实上, 在芮必峰云淡风轻的描述中, 真要做到身居要职却甘守寂寞也绝非易事, 个中甘苦恐怕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我就住在复旦大学北区学生宿舍, 基本上一年半的时间都在那里。我的博士论文写到6万字的时候推倒重来, 当时心里急得要命, 但最后我还是比其他人都要早交一些。为了完成毕业论文, 2009年我大年初六就赶回了复旦, 当时北区清静得只剩下猫了”, 回忆起那段清苦的日子, 芮必峰无怨无悔。“如果说1986年在复旦进修时, 我完成的只是从中文到新闻的转折, 读书也像只没头苍蝇一样, 那么2006年再次回到复旦以后, 我读书就开始变得有计划了, 一些之前想读而没有时间读的书, 像帕森斯、莫顿、斯宾格勒等这些, 我都是带着问题有系统地去阅读了。”
从1987年接任安徽大学新闻专业主任, 到1998年担任新闻系系主任, 再到2003年出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一任院长, 直至2013年主动向学校请辞院长一职转任学院党委书记, 芮必峰对安徽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建设可谓功不可没, 但是, 他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却是满腔的书生情怀。“很多人都不明白, 其实做院长这个工作, 是相当程度上的牺牲, 尽管在学术资源的调配权力方面可以让我去实现一些专业理念或者个人价值, 但是也占用了我大量的科研时间。我现在的成果相对而言并不算多, 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行政工作中牺牲了。”芮必峰不无遗憾。
正因为如此, 当年复旦读博的三年时光令芮必峰倍加珍惜。2009年, 他在那篇最终完成于复旦北区研究生公寓7号楼402室的博士论文后记中这样写道,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无论拿出的文字留下了多少遗憾, 写作中的酸甜苦辣想来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有深切体会, 那是一种值得珍藏并细细品尝的滋味。对于我来说, 这种品尝除了能加强对学问的尊敬, 还能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进而促进对别人的理解。”可以看出, 写下这段话的芮必峰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笃定“新闻无学”的狂傲青年, 而在他静水深流的文字中间, 中国新闻传播学的飞速发展也在斗转星移中倏忽翻阅, 甚至让人无法分辨究竟是时代映衬了个体, 还是个体成就了时代。
“我是国内最早研究芝加哥学派的人”
从1983年开始从事新闻理论研究至今, 30多年来, 芮必峰的研究兴趣及成果主要集中于中西方新闻传播思想、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生产等几大领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芮必峰还是国内研究芝加哥学派的第一人。
“1989年之前, 我基本上都是处于摸索阶段, 厘清一些核心概念, 梳理一些理论脉络, 所以说,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研究成果很少。1989年‘六·四’风波带给我的影响比较大, 我差点准备改行了, 直到有一次我们在兰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李良荣领着我去拜访甘惜分先生, 那次拜访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芮必峰回忆道, “当时甘老师兴致勃勃地给我谈了他的‘多声一向论’, 并且告诉我他专门给胡乔木写了封信, 提出能否在中国一两个大城市中办一张不代表任何党派, 允许发表不同声音但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报纸, 可是胡乔木告诉他现在还不行。我清楚地记得, 甘先生操着他的四川话说, ‘你们看, 这么点的一道门缝他们也不让钻’。我在甘老的惊人转变中看到了他反思地力量, 于是回来以后我也增加了动力, 开始有意识的接触社会学, 并且注意到了芝加哥学派, 后来对传统传播学流派的奠基学说提出了质疑。”
的确如此,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芮必峰陆续发表了《人类社会与人际传播———试论米德和库利对传播研究的贡献》 (1995) 、《传播观:从“自然主义”到“人文主义”———传播研究的回顾》 (1995) 、《西方“媒介哲学”评介》 (1996) 、《人类理解与人际传播———从“情境定义”看托马斯的传播思想》 (1997) 、《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 (2003) 、《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 (2004) 、《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 (2006) 、《传播学的视野———读E.M.罗杰斯〈传播学史〉札记》 (2006) 等一系列学术论文, 从米德、库利、托马斯到弗洛姆、戈夫曼、齐美尔, 从符号互动论、社会互动论到拟剧理论、情境定义, 再到社会几何学、形式社会学, 芮必峰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从人际传播的内涵入手, 开始了一条不同于经验学派的传播学治学之路。
“施拉姆自从1982年向中国介绍了他认为的传播学四位奠基者之后, 国内绝大多数学者都沿袭了施拉姆的观点, 但我觉得这是有欠公允的。我认为米德和库利的研究相比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更贴近传播学的研究问题本身, 我们对于传播学的思想应该重新认识。”正因如此, 芮必峰说道, “我从1994年前后就开始陆续发表文章阐述我的观点, 在国内关注芝加哥学派的, 我应该是最早的一个。”
作者与芮必峰 (左) 合影
除了对芝加哥学派情有独钟之外, 芮必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兴趣还包括新闻理论的基础核心课题。“我后面做的都是些非常基础的理论研究, 主体间性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 我就是想把新闻学研究引向一个更具理论深度的基础性研究领域, 比如我1994年发表的《试论新闻传播接受者的主体性》, 我和陆晔去采访宁树藩老师, 整理出来的《关于新闻学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对话》 (1997) , 还有在那之后写的一篇1.8万字的《新闻本体论纲》 (1998) , 包括2004年发表在《新闻大学》上的《新闻与新闻报道》, 这些都是我非常愿意做的基础性研究。”
进入新世纪, 芮必峰的研究兴趣又从早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转向了视野更为开阔的新闻生产、媒介权力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等领域, 这其中既有着他个人学术旨趣的转变, 也与他求学复旦的经历有关。2009年博士毕业以后, 芮必峰陆续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包括《新闻生产与新闻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以“宣传通知”及其执行情况为例》 (2010) 、《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 (2010) 、《媒体与宣传管理部门的权力关系———以“命题作文”为例》 (2011) 、《新闻专业主义:一种职业权力的意识形态———再论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 (2011) 、《新闻学研究中功能主义取向和方法之思考———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例》 (2012) 等等, 这些文章基于跨学科的宏观视野对媒介权力及新闻生产所进行的深入探讨, 也显示了芮必峰学术研究功力的再一次升华。
2013年, 芮必峰从院长职位上卸任, 他说, “现在的我已经完全进入了另一个境界。我并不是有意识地去做些什么, 无功利地读书, 无功利地写文章, 这本身就很快乐。”
“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承上启下”
三十一年弹指一挥间, 在被问及贯穿始终的学术追求究竟是什么时, 芮必峰不假思索地答道, “我不喜欢做别人做过的东西, 我不喜欢做人云亦云的东西, 我觉得每一个研究成果总要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没有自己的思想就不要写文章。这就是我的追求。”他补充道, “其实做学问呢, 并不是要求大家都有一样的共识, 或者都有一样的孜孜以求, 我觉得在这个群体里面一个时代能有三五个有学术领悟力的领军人物就很不错了。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是如此。”
在谈及育人理念时, 芮必峰毫不犹豫, “新闻教育就是要培养‘顶天立地’的专业精神。所谓‘顶天’, 就是要有新闻理想, 要有比较高的理论素质和人文素养。所谓‘立地’, 就是要把理论用到实处。中国的新闻教育长期以来总是悬在这两者中间, 要么讲理论把实践丢掉了, 要么讲实践又忽视了理论。所以我提出来要‘顶天立地’, 理论要有理论的高度, 应用要落到应用的实处, 这也是我长期以来从事新闻教育所追求的东西。”
他继续说道, “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恐怕就是做到了承上启下, 其他也根本没做什么。所谓承上, 就是纠正过去新闻传播学的那一套左的, 完全无学的, 拍脑袋的, 没有经过任何学术训练就可以进来胡说八道的学科历史;所谓启下, 就是希望你们这一代人能够从我们留下的这些东西当中受到一点点启发。”
如今的芮必峰每天都活跃在微博上, 积极地与外界保持着联系。他说, “开微博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遇, 我的一位研究生帮我注册维护之后, 有人说这微博语言不像是老芮的风格, 我就干脆自己接手了。慢慢的我也觉得微博很有意思:第一, 你可以不经过其他人对大家直接发言;第二, 你可以了解很多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信息;第三, 既然是研究媒体, 你必须有所介入才能有所体验。”芮必峰优哉游哉, 神情自若。
时至今日, 芮必峰几乎每天保持着晚上看书, 白天休息的生活习惯, 我行我素地享受着读书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以及远离尘嚣的思考状态。这位特立独行的学者一度被中华传媒网评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学者”之一。而在被问及对这一评价的看法时, 他说, “那都是民间的讲法, 我也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微小的力量, 做的时间长了一点, 年纪大了一点, 其他也没有什么。我是有自知之明的, 这不是谦虚, 我自己也没有做出些什么, 只是比有些人更加清楚, 不敢胡乱去说, 如此而已。”他笑了笑, 便不再置评。
【芮必峰简介】
芮必峰, 1957年出生,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 安徽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安徽省记协常务理事。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和安徽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10年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课题组首席专家;2012年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3年12月获首届全国微课大赛二等奖, 并获安徽省“十佳教学能手”称号。
【关键词】英语演讲 英语辩论 第二课堂 创新能力
一、独立学院开设英语演讲和辩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教育部网站的资料显示,全国共有283所独立学院,在校本科生达到62.5万,占了全国本科人数的18%。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讨。
国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最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而多项研究已经表明,英语演讲和辩论对创新型和思辨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应该注重实践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极有必要开展英语演讲和辩论活动。
英语演讲和辩论是以英语语言逻辑为基础,以实用性交互性为导向,以思辨性和逻辑性为内核,以团结协作、自主学习为内在精神。复旦大学英语辩论队教练何静认为,“英语辩论的意义是辩手在长期训练、赛前准备、赛场发挥、赛后反思的过程中储备知识、拓宽眼界、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开展英语演讲和辩论活动势在必行。
二、开展英语演讲和辩论的模式探讨
1.开设专门的英语演讲和辩论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英语演讲和辩论》,并纳入教学考核,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锻炼实战能力。
课程的授课方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演练和学生互评三者相结合。教学内容包括英语演讲理论与实践、演讲赏析、演讲写作、英语辩论等部分。教学的具体内容可分为:(1)演讲的理论知识——演讲的基本概念、英语演讲简史、交际要素、演讲的基本类型(介绍性演讲,解说性演讲,说服性演讲,特殊场合演讲)。(2)优秀演讲的赏析——选取不同类型和题材的演讲,从选题、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等多角度进行评析,并要求学生模仿和背诵经典部分。(3)演讲稿的撰写——准备阶段的选题、听众分析、材料收集、论据分类方法;同时分析演讲的语言特点、不同类型演讲稿写作角度、开篇及结尾模式、遣词用句技巧、支撑材料选取方法等。(4)演讲实战——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锻炼公共演讲能力,包括提前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并做出点评,要求学生自评和互评。
2.英语演讲和辩论模式融入英语综合课程的教学。除了专门开设英语演讲和辩论的专业课程,教师还可以在其他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融入英语演讲和辩论活动,比如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中都可以增加相关活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相比专门的课程《英语演讲与辩论》,该教学模式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1)实战练习次数相对较少,通常一个学期开展5-6次活动。(2)辩论形式灵活性大。为了动员全班同学,主要采取即兴演讲和自由辩论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挑战对方的观点。每次辩论后,教师引导大家依据评价标准对辩手的表现给出评价。(3)演讲和辩论的选题需结合课本的主题,让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真正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3.成立英语演讲和辩论中心,关联第二课堂活动。鉴于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第二课堂的开展在这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独立学院成立英语演讲和辩论中心,由一线的教师进行组织和安排,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第二课堂。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英语演讲和辩论中心具有以下特点:(1)参与性广,持续时间长。过去的培养模式往往是临时推荐优秀选手进行个别辅导;而英语演讲和辩论中心面向全校所有学生,给第二课堂学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参与的所有学生中,选出核心梯队、中心梯队和候补梯队成员,核心梯队的队员可以优先推荐参加大中型的比赛活动,而中心和候补梯队队员通过考核也能进入核心梯队。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参赛选手的训练也兼顾了后备力量的培养。同时,这种方式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而且辩论中心可以贯穿学生的大学四年时间,可以从大一的新生开始培养兴趣,慢慢的成长为优秀的英语演讲和辩论者。(2)组织和参与辩论联赛,开展丰富的活动。积极开展校内英语演讲和辩论比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选出优秀代表参加省市和全国的比赛。(3)加强校内校外的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整合校内资源,聘请教授法律、国际政治经济等课程的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辅导;和学校的演讲和辩论协会等相关社团合作,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加强校级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和其他兄弟院校的英语演讲和辩论队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水平。
三、结语
英语演讲和辩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
【大学学院辩论赛新闻稿】推荐阅读:
2018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09-26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十年校庆新闻发布会07-12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07-08
伦敦大学学院专业11-04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11-05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11-07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简介05-2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本科06-04
大学学院活动策划书06-20
东华大学时尚设计学院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