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拓展教学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古诗词拓展教学

小学古诗词拓展教学 篇1

地址:浣江小学教育集团安平小学

电话:***

姓名:卞一飞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

单位:浣江小学教育集团安平小学 卞一飞

邮编:311800 地址:诸暨市安平小学

联系电话:*** [摘要]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一般形式短小,内涵丰富。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学生要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就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注意了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课本以外教学资源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求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同主题

同题材

同诗人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古诗文教学与一般阅读文章教学比较,有其特殊性。古诗文富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点,博大精深,灿若星河,语言精炼,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

而小学古诗词教学却长期以来处在误区之中,表现主要有三:一是重现代汉语的对译,轻对诗句的品味和体悟;二是重理性分析,轻对意境的想象和体验;三是重课堂上的背诵,轻对已学诗词的反刍和涵咏。而所有这一切在教学中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课堂容量小。不管是律诗、绝句,还是词曲;一般一节课只学习一首。如果是背景比较复杂,用典比较多,意思比较深的篇章,往往一节课还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是联系拓展少。总习惯于就诗论诗,忽略了文本之间必要和可能的纵横联系,以及向课外的拓展。

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我认为古诗词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我在古诗词教学中注意了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课本以外教学资源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求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抓住“同主题”作品拓展延伸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以暨阳小学金萍老师在领雁工程中教学《忆江南》古词示范课为例: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读读——江南,读着江南两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美丽的风景。

师:那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美丽的风景呢? 生1:五彩缤纷 生2:万紫千红

师:江南是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还有吗? 生3:莺歌燕舞 生4:百花盛开

师:百花盛开,如诗如画。孩子们,因为咱们江南美,所以许多大诗人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赞美江南的诗歌。

师相继出示杜牧的《江南春》,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出晴后雨》三首赞美江南的诗句,师生共读。

师:孩子们,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水乡——(江南)

金老师新课第一个环节,就运用“一篇带多篇”的迁移法进行延伸性阅读。用“咏江南”的同主题进行拓展,让孩子们领略各大诗人眼中的万般美丽的江南。一方面了解了诗文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拓展了课文,为学习《忆江南》做了情感铺垫,使学生的解读有一种广阔感和纵深感。

二、抓住“同诗人”作品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再以金萍老师的课《忆江南》为例: 片段一:

教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你看,红,绿,大红,大绿,孩子们,春日来临,阳光普照,红花绿水相互辉映,朝霞与江水枕夜,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么美的画面,诗人竟把它浓缩成了短短的十四个字。理解诗人思念、赞叹、感慨之情。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诗人当时所在的洛阳又是怎样的春天呢?(出示《魏王堤》)师范读。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师:大概读懂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吗? 生1:是一个一点都不美丽的春天。生2:是一个很寒冷的春天。师:你是从哪里感觉到它的寒冷啊? 生3:我从花懒的开放了,鸟也不想啼了,柳枝一点力气也没有,信马也很闲。

师小结:信马闲行到日西,是诗人漫步在堤边。是啊,花儿懒得开放,鸟儿懒得慵啼,就连柳条也是无力的,多么寒冷洛阳的春天啊!而诗人“旧曾谙”的江南,却已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诗人身在遥远的,寒冷的洛阳,想着如诗如画的江南,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到——(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师:从这几句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江南很好,风景很美,我要回忆江南。

师:我要回忆,我怎能不回忆?这是诗人的什么之情? 生1:怀念。生2:想念。

生3: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师:喜爱?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3:我从能不忆江南。师:还有吗?

师:江南好,一个“好”字能体会到什么啊,孩子们? 生1:江南的美。

师:诗人的什么之情?一开口就用一个通俗的“好”字,多妙啊!有人说,咱们中国的汉字啊,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而诗词是汉字中的精华,值得我们细细的去品味。生2:写出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诗歌合为事而发”。古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观。因此,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金萍老师让学生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引入了一首诗人迟暮之年在洛阳写的一首春诗。通过在洛阳时写下的寒春与江南的姹紫嫣红的春天前后对比冲突,形成强烈反差,学生通过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涵和情感,顺理成章地感悟到了诗人思念,赞叹,感慨之情,此时学生情之深,意之切。片段二:

师:这是在思念中赞叹,在赞叹中思念啊,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深深地思念,于是乎,他又写了另外两首忆江南,请同学们从时间、地点、心情将三首古诗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一下。▲幻灯片出示两首《江南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生自由读。

师:咱们分工合作一下,女孩子读第一首,男孩子读第二首。▲男女配乐读

师:孩子们,这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最后,让我们在《忆江南》的歌声中来结束这堂课吧。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时,金老师设计这样一个课外延伸:自学两首《江南忆》,引导学生从描写的时间、地点、心情将三首古诗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但心情一样,都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往事的无限追忆之情。实现“教为了不教”,“语文课本只是一个范本”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比较性学习,加深了对文本《忆江南》的理解,感悟,实现了文本与超文本的有机结合,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抓住“同题材”作品拓展延伸

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以浣江小学袁莎莎老师送教下乡教学古词《渔歌子》为例:

师:在蒙蒙烟雨中,在春天美景的映衬下,渔夫悠闲自得地在河里垂钓。

师: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如此的悠闲自在,而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垂钓却是另一副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幻灯片出示《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范读

师:《江雪》中描写的是怎样一个渔夫?现在,你们轻声自由读一下《江雪》,看看谁找的最快?

生:惨淡,孤独,冷冷清清……

生:“绝,灭,孤,独”都体现出了一副惨淡的景象。

师:我们中国的语言真是奇妙。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我们的,可以是不一样的画面。

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后,出示的柳宗元的《江雪》对比起来学习,更便于学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一个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一个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是垂钓图,意境相去甚远。学生通过比较,更能体会《江雪》那种孤独的心情。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综上所述,在教学中适度拓展学生学习诗文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它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言志,诗传情,古诗的凝炼、意韵、其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有益于培养文学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咀嚼其意,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之《精讲.体会.熟读》----读“叶圣陶先生谈古诗教学”有感

小学古诗词拓展教学 篇2

【误区一】拓展的内容难——学生不知所云

古诗词语浅情深, 含蓄凝练, 学生想要真正把握其主旨, 教学中进行资源拓展是不可少的。然而, 不少资料是古文, 生僻古奥, 佶屈聱牙, 学生读正确尚且有难度, 更不用说理解意思了。如果教师对拓展的资料不进行加工, 直接采取拿来主义, 势必会让学生接受不了, 这就失去了拓展的应有之义。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渔歌子》。在学生初步感知词意后, 为了让学生理解“不须归”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作者的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哥哥张松龄怕张志和不回家而作的一首词, 之后师生开始了三环叠唱式的对读。

我们知道, 资料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拐杖, 补充链接资料旨在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诗词, 理解文本表达的情感。上述教学, 教者忘记了拓展资源的作用和目的, 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笔者为自己无法理解“草堂松径已胜攀”而深感汗颜, 其他听课教师也一脸茫然。试问, 教师理解起来都有困难, 何况学生呢?如果学生不能读懂理解资料, 又怎能使其去理解《渔歌子》所表达的主旨呢?笔者以为, 此环节不应该引用古文, 而应采用通俗易懂、简洁直白的话语将该首词的意思向学生娓娓道来:钓鱼只是一种休闲, 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乐趣所在。走在咱家门口种满松树的小路上比起攀登更让人流连。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 但是狂风吹起大浪的时候, 你就应该回家了。这样学生才容易读懂张松龄怕弟弟不回家、呼唤他回去的关切心情, 更容易理解张志和陶醉山水之间, 怡然自乐的情怀。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 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完全读懂古文的能力, 拓展内容的难易度要切合其感受认知水平和诵读解构古诗词的能力, 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背景和理解能力, 在难易度上的把握要力图做到内容看得懂, 读得进, 想得通, 进而为理解文本、感悟主旨作铺垫, 否则, 引入的资料会成为学生新的阅读障碍, 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误区二】拓展的内容多——学生游离文本

课改以来, 教师们都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利用得好, 会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相反, 如果资料过多, 拓展过度,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会挤掉学生研读文本这个主体活动, 致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相关资料里目迷五色, 少了对诗词的静思默想和诵读感悟, 减少了对文本的涵泳体味, 造成本末倒置, 不利于达成教学的有效度。一节课下来, 学生还不能有感情地朗读, 该理解的内容理解不到, 该体会的情感体会不上。

如一位教师教学《七律·长征》时, 为帮助学生更好了地走进文本, 学习新课前链接了毛泽东的生平、长征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在急急忙忙地朗读了两遍诗句后, 教师便又拓展了诗人有关长征题材的《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诗歌, 接着出示“五岭”“乌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等图片, 教师点击一幅图片, 学生就读一遍相关诗句, 最后还配上了背景音乐《长征》让学生朗读。粗略一看, 这样的拓展似乎贴近教学, 能促进学生理解文本, 但仔细思考后却发现, 上述拓展内容过杂, 有喧宾夺主之嫌, 学生原本应该咬定文本不放松, 现在却把时间用在其他与长征有关的诗词和图片上, 导致文本与拓展本末倒置。拓展的量要适度, 要适合包含于文本课时的教学单位量内, 否则过犹不及。过度的拓展必将导致学生走马观花, 目迷五色, 反而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涵泳、品味, 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的效度。笔者以为, 上述教学不妨这样处理, 让学生粗略了解作者和长征背景资料是可以的, 有条件的话, 此环节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更好, 以便在课堂上腾出时间更好地咀嚼朗读文本。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先根据诗句展开联想, 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再出示两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让学生看一看, 说一说, 读一读, 就能走进文本, 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误区三】拓展的时间短——学生跑马观花

每一首古诗词看起来似乎是独立成篇的, 其实很多古诗词都是有某种联系的。教学中补充其他古诗词, 可以实现多种意义的互照互证, 丰富意象, 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深化主题。平时教学中, 教师都注重引入关联密切的诗词, 以帮助学生打通理解的通道, 但是为了赶时间, 往往拓展资料在屏幕上“虚晃一枪”, 就匆匆谢幕, 学生根本没看清楚, 更来不及思考, 就滑过去了。

如某教师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 在进行“主题拓展、互为比照”环节时, 准备从写作角度出发, 引入后人仿《渔歌子》的体式、意境或词句而翻写出的新作。教师问:《渔歌子》文笔清新, 后代文人墨客对此词推崇之至,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苏东坡的《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黄山谷的《浣溪沙》, 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聚精会神地默读, 不少学生还未看完一遍, 教师就抽学生回答, 学生支支吾吾, 教师简单小结, 进入结课环节。

毫无疑问, 对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词进行对照阅读,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 感悟模仿的魅力。让人颇为遗憾的是, 上述教学中由于课堂容量过大过多, 时间太紧张, 教师没有预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材料, 拓展内容在屏幕上“虚晃一枪”, 就匆匆谢幕。此环节, 教师应沉住气, 出示资料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思考、交流, 从而多角度体悟《渔歌子》的诗情和主旨, 感受其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试想, 当学生吟诵着苏东坡的“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又怎会感受不到模仿对写作的重要性呢?这既是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 也使这首词美的意蕴得到了延续。

【误区四】拓展的课件“艳”——学生乐不思蜀

很多教师知道资源是个好东西, 懂得充分挖掘资源、利用资源。然而, 不少教师把课件资源搞得华丽多姿, 五光十色, 错误地认为这样既能体现自己的多媒体技术, 又表明自己在践行新课程理念, 这就有了为拓展而拓展之嫌。事实上, 声光色电的轮番轰炸, 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 除了给学生一顿视觉盛宴, 更多的是搅乱了学生的心绪, 使其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品味文本的意蕴。

如一位教师执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课伊始, 教师简介作者辛弃疾, 引入新课, 学生自由读词后, 教师出示幻灯片:深蓝夜空, 金黄圆月, 天外几颗星, 两三株树, 飞出一只鹊, 树上鸣蝉, 几点雨, 两间茅舍, 透出灯火, 秧苗碧绿, 田边青蛙鸣叫, 可谓声光色电配动画, 整个画面美轮美奂。学生“哇”声一片, 不住赞叹, 其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接着, 教师关掉多媒体, 让学生朗读。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怔在那里, 半天没回过神来。学生读了几遍还是读不出味来, 甚至有的学生哀求:“老师, 让我们再看一遍幻灯片嘛!”显然, 学生们还沉浸在刚才五光十色的画面里, 陶醉于炫彩的课件中, 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 而且剥夺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权利, 窒息了学生的思维。

诗词是想象的产物, 想象是诗词的灵魂, 作者没有想象写不出优秀的作品, 而读者没有了想象走不进作品, 更无法理解诗词的意蕴主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浅显, 六年级的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就能够读懂。然而, 要真正走进《夜行黄沙道中》所营造的乡村夏夜幽美的意境, 不是靠教师直接呈现图像声音, 让学生看看听听, 而是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这个媒介, 融合朗读才能进入, 并深刻体会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古诗词拓展阅读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拓展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上,古诗词内容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做古诗词拓展阅读,进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小学古诗词的拓展阅读需多种方式并用,但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有两种较为实用的方法:第一,以教材中某一首诗为蓝本,找一些同其风格相似,或者内容相似的诗词做延伸阅读;第二,以教材某一首诗的作者为出发点,拓展阅读同一名作者的不同诗歌。

一、以诗歌类型为分类的拓展阅读

中国诗词自《诗经》开始,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不同类型的诗词,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山水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刺诗、记行诗、咏史诗、咏怀诗,不同类型的诗词在中国诗坛上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首都有一些风格相近的诗词,把这些归纳到一起,便于统一记忆。例如,四年级上苏轼的一首《题西林壁》有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由此推荐学生阅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其中有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题西林壁》的那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根据诗词作者做延伸阅读

中国的骚人墨客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每一名诗人的诗都有其典型的特点,我们按照诗人的写作特点、写作风格去拓展阅读,自然事半功倍。例如,五年级下《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作为一名军人出身的词人,他的词是豪放派的典型代表,我们根据辛弃疾这样的写作风格,去拓展阅读他的一些其他著名作品,例如《南乡·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多么英雄豪迈,而其末尾一句“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更是被很多影视作品所借用,五年级的学生也有很多听过。再比如《青玉案·元夕》,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来形容烟花的景象,这在今天依旧适用,而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千古名句,学生提前阅读这些,学习这些,能不但增加文化底蕴与文化知识,更提升自己的做人涵养。

总之,通过同一类别诗以及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两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古诗词诗歌阅读,不仅学习效果好,更增加了学生相应的诗词流派知识与作者背景知识。

二年级古诗拓展教案 篇4

《竹枝词》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将古诗读准、读通、读熟,大致理解诗句意思。

2、能够根据平仄关系读出古诗的韵律,感受古诗文特有的韵律之美。

3、能够跟随音乐唱诗词,并能够配合手语表达。

4、通过音乐及手语表达,加深对诗词内容所表达意境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根据平仄关系读出诗的韵律,感受诗文的韵律之美。

2、通过音乐及手语表达,加深对诗词内容所表达意境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能够根据平仄关系读出古诗的韵律,感受古诗文特有的韵律之美。

2、通过音乐及手语表达,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出示插图(江南堤岸)

(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2、听堤岸上传来了美妙的歌声,想知道他们在唱什么么?让我们去看一看!

3、出示古诗

(二)读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吟诗

1、诗有诗的意境,诗有诗的韵律。那么这首诗的韵律是怎样的呢?请你按照平仄关系标注过的这首古诗,并按照它的韵律读一读。

2、读出了它的韵律,就能体会到诗中的意境,体会到了诗中的意境才能读出它的韵律谁来带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你的意境。(指名读)

(四)唱诗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配伴奏音乐)

夏天的午后常有一边出太阳一边下雨的奇妙天气,俗称“太阳雨”。正是一场太阳雨后,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高涨,平如镜面。突然从江上传来一阵歌声…..2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交流 3 老师简单介绍歌声的主要内容

小伙子的歌儿是唱给自己喜欢的姑娘的,岸边的姑娘好久没有他的音讯,以为他已忘记了自己,听到歌声,才知道他就像夏日晴雨不定的天气,以为没情,原来却是有情的。这里的“晴”是“情”的双关语,由上面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引出,写出姑娘的心理活动。3让我们带着这种轻松、活泼的心情唱一唱。学唱诗词

(五)舞诗

小学语文回顾拓展的教学方法 篇5

关于这两部分内容的预习要求比较高,交流平台是列表格归纳整理学到的说明方法,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和课外书、习作中的例句。要求同学们在大一些的纸上绘制填写图表,补充说明方法。日积月累要求背诵,理解诗歌《四时之风》。

要求看似挺高,但是我们的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已经逐渐形成,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如果再向从前在课堂上领着一遍一遍地读背就没时间完成更高的训练了。所以要求高一点儿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关键。

检查预习发现大部分同学完成非常好,表格有4名同学没有单独画,只填写了书中表格。背诵有5名同学不熟练不过关,他们都利用课间及时弥补了漏洞。

2、“交流平台”真正的交流起来。

交流平台部分首先同学们各自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说明方法和找到的例句写到各自的板面上,然后全部围在教室四周板面前,自由交流的场就形成了,喜欢同一种说明方法的同学交流不同例句,不同的说明方法轮流展示,发现问题互相纠正,相互提问。

交流中发现几个问题:同学们仿写的例句有不准确的现象,有的同学区分不清举例子和作比较,引用说明与修辞里的引用混淆,打比方与比喻的关系不理解········这些真实暴露的问题为我提供了教的资源,以学定教就是这样实现的。

在20分钟的充分交流后同学们对说明方法了解得更深入了,清晰了,再一次整理预习时绘制的表格,纠正错误,补充出色例句,为写说明文习作奠定基础。虽然耗时较长,但学习过程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就足够肯定了。

3、“日积月累”创编的惊喜。

对于像日积月累这类内容的学习展示我们班同学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不需要我都说,今天展示过程依旧自然流程。而四个女生的集体仿写创编让大家眼前一亮,预习没有要求,纯粹是她们自主性行为,而且编写的内容非常好,不仅对四季自然的变化描写准确,还加入了人文特色,如秋天赏菊,冬日里过春节。

小学古诗词拓展教学 篇6

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笔者觉得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可从文人性格、历史背景、民族精神3个方面来展开,这些文本深处及外延的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追寻历史文化的踪迹,与古人对话,增加学生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累,回归语文课堂的人文意义。

一、那些人:文人性格解读的拓展

古典诗文是先哲意志理想的承载,他们不同的性格精神就像多姿多彩的画卷洋溢于文本中。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对文本的感知、细读,却忽略对其作者的了解,而认知作者恰恰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视角。作品是作者精神人格的凝聚,跳过作者读文本,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内容之一是以课文为基础来解读其文人的性格理想,从而理解作品内涵。因此,拓展可从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与课外相关文本的纵向延伸两方面展开。

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有部分文人的作品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比如陶渊明。因此,品读他的诗文就需要从其诗文的核心“归隐生活”与“田园诗意”入手,解读蕴含其中的文人性格。

完成八年级的古诗文教学后,笔者尝试将书中的陶渊明诗作进行了整合,让学生进行横向的拓展阅读。将《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社会的描写与《归园田居》《饮酒》两诗内容相参照,其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与“桃花源”的和谐美好相呼应。但这样诗意地生活在《五柳先生传》里又是另一番光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建立在清贫的物质基础之上的。那么,他如何应对这种矛盾?这是横向拓展后可抛给学生的一个主问题。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从诗文中找出能体现他生活态度的语句来回应上面这个问题。《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五柳先生传》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驻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等语句值得继续深入揣摩、思考:“愿无违”是“无违”什么?“心远”又是远离什么?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困境凭什么还能“晏如也”?“忘怀得失”是哪些得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查找作者生活的年代资料、有关的典故。通过展示和交流,总结出:东晋时代的社会环境动荡,王权更迭频繁;许多文人对现实失望,选择归隐;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所以“愿无违”是“无违”独立人格;“心远”是远离官场纷争;清贫生活中的“晏如也”是因为灵魂的自由;“忘怀得失”更是其安贫乐道、淡泊世俗名利的写照。经此拓展,学生对陶渊明的文人性格理想及其形成的原因有了了解,从而理解了诗文中其乱世文人遗世独立的风范。

课文本是独立的,在学习中,将同类文本整合拓展,融会贯通,指导学生重读文本,将平时的零星感悟进行归纳,这是古诗文文人性格解读的拓展的一种方式。

关于课外相关文本的纵向延伸,除了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结合课外的相关文本作纵向延伸,是文人性格解读拓展的另一种方式。比如苏轼的作品。“人教版”中苏轼的诗文包括《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名篇。诵读它们,能让我们走近苏轼,但真正走进他,还是远远不够,需要教学中结合课外的相关作品来补充拓展。

读苏轼,就不能忽略他的贬谪经历。教材所收录的诗文多为其贬官外放时所作。《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贬谪黄州期间,《水调歌头》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外放密州期间。十几年的贬谪生涯是他生命的主题,他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贬谪让他对人生意义的哲思体会更为深刻,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所以解读苏轼,可以收集部分他贬谪期间的作品作课外的纵向延伸。

与《记承天寺夜游》同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经典词作,都是其“乌台诗案”以后之作。引入这两首词,品读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也无情”等句子,并与《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一句比照、细品,其中的人生无奈感慨,仕途起落的坦荡就更显厚重、更有意味。但苏轼的洒脱不同于陶渊明,他身上有文人士大夫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责任,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便可感知,但两者又不矛盾,因他生性豁达,能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得失、起落。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

当然,除了联系苏轼本人的其他作品,拓展也可推荐学生读其他名家对他的介绍、评论。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对其人解读的经典文本之一。林语堂先生评价:“苏轼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在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与诗文中读到的苏轼是相通的。相信这些课外文本的阅读拓展,能让学生更完整,也更深度地认知苏轼,更好地领会其诗文的精华所在。

总之,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文人性格形象是多姿多彩的,古诗文教学内容不应只拘泥于当前文本,课内外的联系、拓展,能让古诗文的赏析更有文化的厚度,学起来也更有回味的余地。

二、那些事:历史背景再现的拓展

任何文学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其历史文化背景,古诗文是历史记忆的片段再现,文本背景的拓展能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感知每一段往事的人文情怀。那么,对古诗文的历史背景拓展,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

1. 文本显性历史事件的拓展广度

教材中部分古诗文具有明显的史书特点,其内容就是对某段历史的记录。如《陈涉世家》,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过程。学生从文中能获取起义的起因、经过及阶段性成果等信息,对陈胜、吴广两个人物形象也会有初步感知,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时代背景知识的拓展,这种感知会非常有限。孙绍振先生说:“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做出深刻的分析,只用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因此,秦朝短暂的历史及其严苛残酷的法制是教学拓展的必要内容。这些资料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文中“失期,法皆斩”的绝望之境以及“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抵死抗争意识。同时,“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的缘由也迎刃而解。

2. 文本背后隐性时代变迁的拓展深度

除了历史事件显性于字面的文本外,古诗文中还有一类文本,其内容虽不直接涉及历史背景,但背后隐含着历史时代变迁的深度。教学中,文字背后的历史大环境也是教学拓展不容忽视的内容。周密的《观潮》就是这样的作品。

《观潮》通篇写的是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水上表演精彩纷呈,观潮场面宏大,文中风景画与风俗画相融,再现了南宋时期钱塘观潮的盛况。“庐山烟雨浙江潮”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标举的两种美的极致,后者豪迈激荡。文中有“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21个字,值得细细品味。而江上水军演习的浩大声势及吴中健儿的弄潮英姿,“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的繁华景象,更是南宋时代市民丰富富庶生活的写照。这番壮观与繁华是文字表象,其背后还有深远的历史时代变迁的创痛,文本背后隐性的时代背景拓展会让文本学习更有深思的空间。

讲课文之前,笔者在课堂上引入周密《武林旧事》的成书及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所谓“旧事”,言下之意是逝去的往事。《武林旧事》成书于元代,身为南宋遗民,追思前朝,怀念故国的哀伤浸润于文本深处。这种感悟自然是不能脱离文本背后隐藏的背景资料的。只有力透纸背,重读蒙古铁骑灭宋的历史变迁,才能体会异族统治下的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创伤。周密在宋亡后隐居杭州,潜心著作,将亡国之痛寄托于文字之中。带着这样的背景读《观潮》,更像解构一个繁华旧梦,文字的外延是沧海桑田般的感慨。可见,古诗文阅读要连同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作者的身处环境来感知,这样会让学生读到更为厚重的文学味与历史感。

综上所述,对古诗文文本历史背景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都有助于更好地挖掘与感知古人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内涵。这是古诗文教学拓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那些情:民族精神诠释的拓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样态,是指民族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古典文学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学习古诗文所要汲取的宝贵财富。古诗文教学拓展的深层境界就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结成的历史文化精神,这是古诗文最精髓的魂魄所在。笔者仔细研究“人教版”教材,发现编写者对不同年级段的古诗文编排的一番苦心:初一选文多为生活小故事,初二则偏重山水景物记,初三推出的多为历史故事与先哲治国思想,3个年级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3个方面来实践古诗文中的人文教育意义。这是不是启示我们,其实古诗文教学可以寻找角度,在单个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串联,然后沿着相关线索去追寻其中对民族文化精神诠释的内容。

初三学生进行古诗文综合复习时,笔者让学生首先按不同的历史时段给作品分类,然后依据每一个历史时段中的多样文本,共同探究并归纳时代生成下的民族精神。整理中大体可分为: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几个大的历史时代。

从先秦时代开始,史书类文本,如《战国策》《左传》中塑造了像唐雎、曹刿、邹忌这样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士”,教给学生的是最质朴、最珍贵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使命感;诸子散文重现了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孟子》中儒家的忠孝仁义、《公输》里墨家的兼爱非攻,还有《庄子》内道家的逍遥无为,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到中国思想文化的第二个黄金期———魏晋南北朝,那些典雅精致的山水小品文又让学生窥见不可复制的“魏晋风流”: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些文字是魏晋时代一股崇尚自然、鄙弃功名的精神清流,从而教给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眼光和率性的生活态度。这股清流到了大唐则演变为奔腾汹涌的大河。唐代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营造出雄健、阳光、尚武、进取的精神核心,李白的狂放浪漫、天马行空,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韩愈的怀才不遇却以“千里马”自居的骄傲,刘禹锡身居陋室的自得,这都是唐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唐人的大气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胸怀。而作为中国历史最特殊的朝代———宋代,一方面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军事上前所未有的羸弱,外患不断,加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在这一时期的诗文中,更多地表现了文人们高度的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理想、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因而相比唐人,宋人赋予学生的又是一种责任。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先秦的“贵族精神”也好,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度”也罢,无论是唐人的胸怀还是宋人的责任,都是历史时空中不会磨灭的精神符号。古诗文教学洋溢着我们民族最优秀、最丰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这些熠熠生辉的精神内涵是学生思想的启明灯。用一种全局的眼光,按时间的线索对这些历史文本片段进行整理与归纳,引领学生深入咀嚼体会,发挥“余音绕梁”的效果,让民族精神的诠释成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深度拓展,这种尝试也是有意义的。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常规教学往往难逃这样的程式: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结构———主旨思想,虽说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却只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背诵,对于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及其人文精神自然不能感知与领悟。古诗文教学需要摆脱这样尴尬的处境,呼唤教学内容的革新,将被忽略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精神重新提炼,作为教学必需内容进行大胆拓展与认真解读,让学生真正走入古诗文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

钱钟书先生说:“一切典籍都可以当做史书来读,真正的历史不是具体的事实记录,而是文字记载下来的人类精神和心理蜕化的痕迹。”文人性格解读、历史背景再现、民族精神诠释,这几方面的教学内容拓展或许只是一个出发点,然而在学习古诗文的漫漫长路上,重拾这些珍贵的历史文本碎片,穿越遥远的时空去认识那些人、感知那些事、体悟那些情,获得有益的阅读体验与文化积淀,相信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生动,让我们的教学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3]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7).

小学古诗词拓展教学 篇7

一、深化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

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都有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的意思,弄懂这些词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让学生透彻理解文言语句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意境才能够有所感知。为此,帮助学生深化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是教学中最为基本也是十分关键的。

白居易的《池上》是一首十分精致且别有韵味的小诗: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短短20字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十分生动活泼的画面。要想让学生能够真的看到并且看懂这幅美丽图画,则需要透彻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在这首诗中“不解”是什么意思,“一道开”在诗中又是指什么?如果学生仅仅按照现代汉语从字面上理解这些词句,就会越来越迷惑。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字词进行准确的理解,尤其要通晓那些和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的词汇,进而对诗作有更多的感知。

二、强化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无论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还是学生今后会接触到的各类古文,这些文言文中往往都蕴涵着一定的情感及意境,这也是文言文中最值得挖掘、最有价值的部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感受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韵味。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而且也是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良好途径。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思乡诗作,“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的绝唱。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诗歌中描述的是怎样的意境以及怎样的心绪,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作者远在他乡的孤独心情,体会佳节到来时作者心中涌起的那份浓浓的乡愁。诗歌是表情达意的最好途径,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因素。这不仅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发展与锻炼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的良好途径。

三、深化学生对文言文背景的认知

文言文或古诗词创作年代通常都非常久远,经典的文章或者诗句大多都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因此,想要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及认知,多了解文言文相关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文言文的背景知识非常丰富且十分庞杂,初学时只需要学生对文言文有感性的认识,明白古诗文中的情感要素是非常丰富且非常深厚的就可以了。随着学生接触到的诗词越来越多,可以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几大基本类型有初步的了解,这不仅对学生今后学习古诗文有很好的帮助,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语文能力。

边塞诗在古诗词中占有较大比重。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边塞诗,诗人以一个特殊的视角描绘了远眺黄河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气,悲而不失其壮,作者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感情,却丝毫没有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博大胸怀。在学习这首诗时,除了要让学生对诗歌的字面含义有准确的认识,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诗作者的那种情怀,进而理解边塞诗的含义。通过学习,能够有效地深化与拓展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总之,要想巩固小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应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古诗词有准确的理解,并对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意蕴有深刻的体会。此外,还应当不断丰富与拓展学生对文言文背景知识的认知。如是,强化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小学古诗词拓展教学 篇8

【摘 要】小学生语文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创新了才会发展,只有教学方法发展了,教学质量才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积极拓展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正是在这种新的教育环境下,蕴育出来的新型教学形式,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学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才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活动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78-02

一、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课外活动方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教育中也逐渐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拓展课外活动,采用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大作用。

1.教材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承

引入的课外活动形式,最好采用与教材有一定联系的,较为直观易于感知的,不要搞环节较多的。因为小学教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大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对景物、事情、人物的描写也不复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所以采用的课外活动形式,也一定与这些生活场景相接近,以此来加深小学生的印象,更好的利于小学生的学习。

2.转换思路,开展多元化教学

教学方式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给小学生带来新鲜感。在活动的内容方面,可以拓宽一下思路,不单单局限在课文内容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往往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例如学习书信方面的课文时,可以在学生学习了书信基本要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给妈妈写一封信活动,并在课堂上朗读,老师对此进行指导,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写信,还表达了对妈妈的爱,这样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飞跃。

3.如何拓展语文课外活动

(1)明确教学内容,开展竞赛型教学

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作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由教学配套设施出发,完善并补充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进行多类型的学科竞赛。如写字竞赛、朗读比赛等,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一些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可在每单元结束后,开展识字游戏或是默写的比赛,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进行朗读等,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把握教学基准,开展情境化教学

为了可以切实提升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不可单单依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在教学组织内容与环节当中,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则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对于这种现象,在课外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应该要主动创设情境,对过程进行理解、深化。

二、分析课外拓展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积极意义

1.引入课外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

开展课外活动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的完全以课堂内书本内容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的要求,所以要积极引入课外活动,进行育教娱乐一体式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易于接受,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有效对课堂内容进行延深,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知识,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2.引入课外活动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经之路

由于旧有教学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式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语文的学习谈不上兴趣,只是当做一个任务来学习。引入课外活动后,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会在实践中逐渐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把学习的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并能够提出一些问题,锻炼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加强对事物的探究能力,从各方面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真正把被动性语文教育变成主动性语文教育。

3.引入课外活动是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谓的知识有很多,除了课本内的知识,走出课本放眼看去很多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增加课外学习体验,可以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然后,再与课本内的知识相对照和联系,互相可以相辅相承,互相补充,让学生认识问题更加全面。增长见识的同时,对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也会起到很大作用,更利于培养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小学生。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 篇9

古诗词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品位,培养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诗句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机械式地让学生生搬硬套,背背记记而已,要充分借鉴“古诗词教学”中的教法与学法,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寄“感”与“情”于教学之中,这样,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对如何开展好古诗词教学的问题,我从个人切身体会上浅谈几点看法:

一、课前充分准备是上好古诗词的基础

课前教师对自身、对学生充分地做好“教”与“学”的准备,是上好任何课程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我认为,教师的教案设计不但要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要安排妥当、井井有条,而且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且又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比如有学生学新知前的准备活动安排,有根据文中插图来引导学生互动的过程,有教学反思时的学生自由讨论与总结„„上课前,教师只有充分地挖掘文本资源,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充分地统筹好文本资源、学生特点、教学手段这三者的关系,课堂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教学效果才能“如愿以偿”。知已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二、科学的教学手段是上好古诗词的“指挥棒”

一场美妙动听的音乐会,离不开一位高超的音乐指挥家,古诗词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教学时只有运用科学适当的教学手段,灵活地指挥着与教学有关的各因素互相协调、互相合作,互相融为一体,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1)、融“读”、“看”、“想”于教学之中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拿起“指引”这根指挥棒,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诗人的情感,感悟古诗词中的形象。例如,在教学《清平乐·乐居》一诗词时,可以先采用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再指引学生结合文本插图谈读后感受: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一家人其乐融融——“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这样指导学生融“读”“看”“想”三者于一体进行自主学习,诗词的大意及诗词中的情趣自然而然地就呈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深刻,教学效果可谓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2)、抓住诗眼知诗意悟诗情

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建立在知诗意、懂诗情、入诗境的基础之上的,而掌握诗意是前提。那么又怎样使学生快速自主地体会诗意呢?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我认为,快速地解读诗意最关键的是指导学生抓准“诗眼”,紧扣“诗眼”细读全诗,诗意就自然不言而喻了。比如,在教学《秋思》一诗时,先引导学生抓住题中之“思”为诗眼加以设问:同学们,诗题目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作者把这个“思”藏在哪儿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学生在细读全诗之后,分别找出了“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等处,读懂了这是作者触景生情,思绪绵绵,心中有万语千言诉不尽,从细节描写中知道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这样一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学生有迹可循,就可以很快地掌握古诗词大意。再比如,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我打破了传统古诗词串讲串问、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而是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汇报,再及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眼,如抓住“一水间”“只”“数重山”体会诗人“思家近——很想还”,抓住“又”字体会诗人“离家久——早想还”,抓住“何时”体会诗人“思家切——不能还”。并通过课前制作的贴画图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此时学生情不自禁地猜测诗人不能还的原因,我便就此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感悟并想象,不难体会到作者王安石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的那种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从而深深地体会到诗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

三、及时恰当的学后反思是上好古诗词的“推进剂”

“学后反思”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是否改进学习方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没有“反思”,就没有学生的学习自信和自我认同,也就没有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教学完古诗词后,教师可及时向学生们发问“你从这节课中学会了什么?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等相关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式,自悟适合自己学习古诗词的技能技巧。只有及时充分地进行学后反思,才能真正完美地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真正目标——育学生掌握诗意的方法,育学生净化心灵的技巧,育学生提升审美的能力。

上一篇:科学教育的内涵下一篇:高中生物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