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1

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会计档案管理

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的一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海关统计,在2005年——2007年间**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值172.1亿美元,其中,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分别累计进出口48.8亿美元、66.3亿美元、57亿美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34.5%、34.4%,对于出口,民营企业近两年已占据**市出口的半壁江山。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外贸出口的“领头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自主创新的“先行者”。记载和反映民营企业产生、发展过程及生产销售管理、技术等活动的企业档案也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资源,而会计档案则是民营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民营企业管理者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必要依据。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它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然而现实中,民营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状况却不乐观!

一、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1、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档案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那些有一定规模,企业效益较好,科技含量较高或者取得某种资质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比较规范,如上海申茂铜材有限公司、上海公元建材发展有限公司等;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民营企业,大多沿用国有企业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也相对规范。而那些规模小,效益差的个体企业,或从无到有的新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几乎成为企业的一大死角,基础工作薄弱,有些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档案意识。

2、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极少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较差,建档率较低。由于资金规模的影响,企业的员工较少,且一半都是身兼数职。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职会计,每月的账务到了月底就聘用兼职会计人员匆匆做账,以便应付税务机关或者投资者及银行等。对于会计档案也就粗略的简单整理,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整理。会计工作不规范,进而会计档案工作也无从做起,对于人为加工的财务资料随意堆放,企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予以规范,而企业主或者管理者也无暇建制。

3、企业主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较弱。

大多数民营企业偏重于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与销售活动,而忽略了会计档案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流动的凭证与反映信息作用,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投入较少,甚至没有。对于有些企业主来说,企业的账本、报表等都是为应付税务机关或工商行政部门或者投资者而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充分性值得推敲,没有保存的价值,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须开展。以致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很多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中仍然是混乱不堪。

4、会计档案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利于保管与利用。

很多企业,财务资料随处堆放,散乱于各个部门。从财务室借出的会计资料也不按时归还。大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没有专职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对之进行整理与保管,随处散乱的会计档案没有被集中统一管理,这容易导致会计档案的遗失与毁坏,也不利于保管与后期的查询利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空白滞后。

5、会计档案人员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

与同行交流会计档案管理经验,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决策、运营服务。有些企业会计档案人员通常是由企业主或领导的亲属或其他办公人员担当。对于他们来说,档案管理只是简单的收存工作,没有必要倾注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财力与外界沟通交流;再者,为了节约资金,企业主也会减少档案人员外出学习的机会,这也使得会计档案人员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进而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

6、保管条件普遍较差,会计档案资源流失、毁损严重。

对于部分民营企业主来说,档案管理工作与生产销售相比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无形的、微小的,没有动力去关注,投入很少,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呈“无意识”、“无制度”、“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的“六无”状态。企业的会计凭证、账本、报表等随处堆放,没有专门的保管设备,有的甚至直接堆放在废弃的纸箱内,置于办公室一角,无人问津,更不用说去除湿除尘除虫了,时间长了,会计档案大多霉烂、损毁,数据资源丢失严重。

7、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不完善,归档不规范。

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专职会计档案员,通常是会计人员在空余时间简单整理,然后找地方堆放,或者是出纳人员予以整理、装订、保管会计档案。有些企业,由于人员更换频繁,对档案的交接工作没有做好,权责不明确,造成很多会计档案没能被及时归整。有的企业干脆就不对其进行归档整理,直接将会计档案胡乱堆放到大

文件柜中,然后锁上或贴上封条,长期不予理会。

8、会计档案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档案专业知识,一般情况下,最好应由懂得档案知识的会计人员来担当,对会计档案进行专职管理。而很多民营企业为了节约资金,聘用一些文化素质较低,毫无档案知识的人来管理,或者是让文秘等办公人员兼职管理档案,这些人通常是缺乏档案专业培训,也很少能按照规范进行档案收集和整理。

9、会计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会计档案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料,充分利用好会计资料,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利益,而现实是多数民营企业只重视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而缺乏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变化的会计档案的利用,很少利用会计档案来分析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档案资源的浪费;再者,民营企业私有性的特点,过分强调保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档案利用人员的身份,这也使得会计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10、没有开展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利用工作。

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除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外的原始凭证及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的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外),可以按规定程序予以鉴定、销毁。这样既可以体现会计档案的储存价值,将有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予以重新归整、利用,又可以节省会计档案的储存空间,提高会计档案保管质量。而实践中的情况却不如人意,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会计档案一经归档后,就被长年累月地存放在档案部门,很少予以鉴定、销毁。由于企业主不重视,档案管理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对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难以开展,大量堆放的未能及时清理的会计档案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

1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存在较大问题。

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会计管理水平等有所不同,会计电算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进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存在不同问题。规模较大、管理较为完善的大型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较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工作进行得比较好。而那些规模较小,管理较为粗放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于有价值的会计凭证,没能及时打印出来,很多到期末一并打印,一旦电算化系统出现问题,数据丢失,电子档案将无法打印成纸质予以保存。有些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数据没有及时备份,或是即使备份了,所储存的硬盘或u盘等载体随处存放于相关部门,归档不及时,或即使归档了,也会由于没有完善的保管条件而使得磁盘、硬盘等储存载体损坏以致系统不能识别原始数据,进而导致电子档案数据丢失。

二、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分为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民营企业等,它们都有着民营企业共同的特点,而这些企业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会计档案的管理。

1、中国民营企业主大多具有冒险、自主创业精神,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抓住机遇,勇于冒险。企业管理的重心着眼于企业的发展,企业主的主要精力在于寻找企业发展的机遇,对于企业的其他内部管理如档案管理,就有所忽略,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就更无暇顾及了。

2、民营企业的市场性很强,其经营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有将利润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进一步增值的内在投资欲望。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来经营管理企业,一切以盈利增值为主,企业主关注的大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市场机遇。对于档案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这种投资不少,见效不快即很难见到直接经济效益的内部管理更是无心关注,企业的档案工作得不到重视,档案工作也难以开展。

3、家族制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据调查,我国70%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采用家族制管理,企业以血缘为纽带,企业内员工大多与企业主是亲友关系,从上到下,人合成分大于资合成分。企业会计档案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较多,私有性很强,企业主一般都让自己的亲戚或者熟人来管理,而这些人往往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对会计档案也谈不上专业化管理,只是被动的接收,堆放,更谈不上鉴定、利用、编研了。

4、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这一特点也影响着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来说,资金来源渠道较少,银行放贷少,入市门槛高等导致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企业的发展大多靠企业的自有资金或利润再投资,市场性、盈利性的特点引导民营企业主将较少的资金投入到投资报酬率较高的项目上,而不会把资金较多地投到他们看似“无利可图”的档案管理上,企业的档案管理出现“六无”状态也不足为奇了。

5、管理不完善也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特点,企业内部组织关系不明确,管理层次不清楚,计划性不强,会计档案管理也就缺乏统一的管理安排,会计凭证、报表多个部门散乱堆放,权责不明确,归档保管工作实施困难。

三、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对策

1、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在遵循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制定与企业自身相符合的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并逐步健全立卷、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制度,规范企业会计档案工作。会计部门按规定编制会计档案移交保管清册,将会计档案移交档案部门管理。未设档案部门的企业,可以设专人保管。

2、强化宣传,增强企业主档案意识。

国家档案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机构应加强民营企业的档案宣传工作,采取典型示范宣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从实践上理论上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强企业主的会计档案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特别是会计档案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调动企业主的建档或者完善档案管理的积极性。

3、将会计档案管理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会计知识的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将会计档案管理纳入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使得会计人员认识到档案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其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起做好会计档案工作。

4、提高会计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领导应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关心会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多提供会计档案人员外出培训或学习交流的机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会计档案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企业内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会计档案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5、完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权责。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2

市场调研是针对某企业特定的营销问题,采用最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目的、系统、客观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有关本企业市场营销各个方面的信息,提供研究发现及其隐含的信息,使企业了解和掌握市场现状和市场发展趋势,为企业营销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提供各种真实的、正确的资料和数据。

市场调研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能够让消费者把自己意见和想法表述出来,并及时反馈给企业或供应商。通过市场调研,能够让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基本成熟。很多企业在竞争中逐渐意识到了解消费者需求、市场动态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企业管理者只有通过实际市场调查所得到的真实信息和数据,才能更做出更有效的营销方案。市场调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市场需求调研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的核心。市场需求调研是市场调研的重要内容,包括市场需求数量、品种、款式、质量及服务等的调研。

1.2 产品调研

不同的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包括地域差异、季节性差异、习惯性差异等。

1.3 价格调研

价格是最敏感的消费者异议,直接影响销售额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价格调研对企业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格调研内容包括国际产品销售的趋势调研、产品市场需求的调研、主要竞争对手产品价格调研,同类行业产品价格的调研、消费者心理承受价格调研,以及国家税务政策对价格的影响的调研等。

1.4 分销渠道调研

分销渠道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的储存、运输及其相应运输成本的预算,包括对批发商、代理商和连锁零售商的销售能力和经营状况的调研,配送中心运营状况的调研、物流优化情况的调研及如何降低运输成本的调研等都是不可忽视的。

1.5 大营销环境的调研

大营销环境的调研指的是对国家法律法规、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国际产品市场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技术创新及替代产品的优势等的调研。

在实践的调研工作中,任何市场调研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市场,弄清本企业策略的失败原因和不足之处,收集市场规模、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确切数据,并经过科学分析和讨论,再根据市场变化来调节营销管理策略方案。

2 市场调研对营销管理的作用

2.1 为营销管理提供作为决策基础的信息

市场调研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并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总结,合理调整营销决策。市场调研能够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使企业了解大部分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需求情况。作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产品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技术水平和设备上的不足之处,时刻注意市场的竞争状况,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调整现有的营销策略,才能制定出更适应当前市场的营销策略。

2.2 企业开发新产品依赖于市场调研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的产品不断的被新的产品替代,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具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例如:现有市场上的产品有哪些消费者不满意的、有哪些是消费者想要的,通过市场调研就可以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只有了解消费者需求,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新产品开发必须依赖于市场调研。例如:研发一部新手机,通过市场调研,企业要了解潜在客户对新手机的需求和定位,以及现有手机的不足之处,然后分析总结这些数据信息,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从而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2.3 掌握竞争市场的环境变化

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多端,国内也是如此,市场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化因素,市场环境调查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环境、科学环境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市场调研具体的内容包括市场的购买力、社会经济结构、当地风俗习惯、当地气候、消费者需求情况等各种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

2.4 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市场调研还包括对竞争企业产品的调查和分析,可深入了解同类企业的产品、规格、性能、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竞争企业采用的营销管理策略、消费者对他们产品的满意程度等。

3 结语

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市场调研更具科学性和创造性,市场调研以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各种需要和期望为目的,同时,也是提供这些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可见,市场调查是营销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营销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市场调研工作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越发无可替代。在企业营销管理中,市场调查就是为了解市场、认知市场,最后制定出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从而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市场调研,营销管理,消费者需求

参考文献

[1]薛坤朋.市场调研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J].企业文化,2013(9).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3

近年来,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管理的不断规范,烟草商业企业市级公司对基层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近年来县级分公司财务管理职能弱化,管理基础薄弱,人员素质欠缺等原因,致使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本文对宝鸡市烟草公司下属县级分公司进行调研,提出改进措施,为推进全市系统财务管理上水平提供支持。

烟草商业企业县级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陕西省烟草公司宝鸡市公司下辖10个区县分公司,其中,2个烟叶县公司,8个纯卷烟销售公司。按照行业统一部署,县级分公司法人资格2015年被取消,从2006年开始实行财务报账制,县级分公司只管经营不管“算账”,财务管理职能弱化,原财务管理机构被撤并,财务人员统一划归县级分公司综合办公室统一管理。

问题调研

财务管理职能弱化。现行财务报账机制下,县级分公司财务监督、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等全部由市级公司承担,县级分公司财务管理职能被弱化,财务岗位人员归属综合办公室统一管理,虽然机构比较精简,但属于外行管内行,容易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

经营成果掌握不及时。县级分公司报账人员只满足于日常报账,不介入具体会计核算,因此,不能及时对预算执行、经营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掌握和分析,也就不能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预算管理不到位。县级分公司管理层对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负责编制人员预算知识不足,导致预算编制准确度不高,直接影响到费用预算的精准性。如车辆燃油、水电费支出,必须按照节能减排和降本减耗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实地考察后编制,不能只凭经验对比同期费用编制。

资产管理不规范。个别单位不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率,盲目追求各种办公条件和时尚,对尚能使用的资产提前更新,导致了尚能使用的资产处于闲置状态。资产合理流动机制还不健全,跨单位调拨资产很难实现,资产短缺单位无法通过调剂手段得到所需资产,降低了资产配置的效率。

财务报账效率不高。县级分公司各项业务比较具体,内容繁杂,对口市级公司职能部门较多,相关单据报销时审核流程也较多,对于需要市局相关部门审签的单据,因外出等因素导致无法及时审签,致使报账延误,工作效率不高。

财务人员素质不过硬。县级分公司大多数报账员身兼多职,财务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有所下降;还有一些基层财务人员不是财会专业科班出身,都是先上岗边接受师傅业务指导边操作实务,凭工作经验生搬硬套,对于新的财经法律法规没有学、懂、用,处理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提高县级分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对策

强化基层财务管理职能

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市级公司人劳部门牵头,在县级分公司设置财务管理股,与综合办公室单列,各行其职,在市公司财务科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财务机构配备1名财务负责人,1-2名专职财务人员,财务负责人向协管、主管领导负责,做好财务管理相关工作。财务部门和岗位职责要明晰,符合财务内部控制原则中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建立会计委派制。对全市系统财务管理工作实行垂直管理,对会计人员实行统管统派。县级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员由市公司直接聘任或委派,直接对市公司负责,使市、县两级在财务管理方面达到统一,有利于确立县级财务部门相对独立的监督地位,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建立会计信息反馈制度。加强财务信息反馈,按月对各单位业务经营情况及经营成果进行通报,督促各单位掌握其各项经济指标数据,有利于各基层单位明确自身差距,确定追赶目标,对比分析,持续改进。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一方面加强预算编制培训,每年在财务预算编制前、中期预算调整时,组织各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开展集中培训,明确编制原则、要求、标准,为预算编制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结合对标指标,按照两烟经营目标任务,深入调研,对比数据,坚持以预算保决算,决算不突破预算,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率和完整性。

强化预算硬性约束。严格按照市级公司下达的年度预算指标,按进度分解、执行各项预算,重点加强对费用预算支出的管控,杜绝无预算、超预算现象,切实维护预算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实行资产动管理态。资产管理部门每半年对资产管理登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定期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对国有资产进行盘点,并监督做好交接工作。建立有序的資产流动体制,打破现况,合理调配调剂使用存量资产,加大对富余资产调整力度,做到物尽其用。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和知识更新。

提高财务报账效率

优化财务票据审签机制。加强费用审批流程中的服务意识,在人员外出等因素无法审签时,安排有关人员收集基层单据统一审签,加快县级公司报账签字进度。建立单据定期反馈制度,让县级公司及时掌握所办事项的进展情况。

对于不同种类的费用,分别建立明确统一的从县局到市局的签批权限划分流程图,细化审批权限,使得县级公司对审批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企业会计监督调研报告 篇4

亿豪房产有限亿豪房产公司是一家在省内高速公路两侧制作与发布亿豪房产的亿豪房产公司。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方针和政策,该亿豪房产公司也不例外,虽然亿豪房产公司内部人员不多,但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内部岗位分工是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的,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该亿豪房产公司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1名,会计3名,出纳1名,保管2名,其主要是核算亿豪房产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亿豪房产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调研内容

我们将单位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作为主要调研内容,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设有会计、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三、调研结果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该亿豪房产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均取得了专业证书,都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腐、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亿豪房产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还发现该亿豪房产公司有几点好的做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虽然该亿豪房产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合理的设置了会计工作岗位,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了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基本做到了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相分离;数据录入与审核记账相分离;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分工,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票据管理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空白票据是由专人去保管,保管票据的人员没有参与银行的全部印鉴章的保管,这也遵循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票据保管人员对票据的领用和使用上严格遵守了票据管理条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使用,对因填写错误而作废的票据,做到了全部联次保存。记账人员在会计账簿的摘要中对已使用的票据号码作了记录,以便随时检查已使票据号码的连续性。另外,未经批准亿豪房产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发现擅自将票据背书转让、擅自签发空白支票,对已经开出的银行本票、汇票等,做到了随时关注使用情况,期满后立即进行了使用余额的核对和记录。每月还由专人将银行对账单与账簿记录进行核对,还将票据的使用情况与银行对账单有关记录一一核对,做到了账证相符。加强票据管理是亿豪房产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该亿豪房产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票据保管制度,做到了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账保管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三)资金管理一是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对现金收入,如:银行提取的现金、职工归还的各种借款、其他收入等,按银行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超出限额部分及时的送存银行,禁止挪用现金和白条抵库等现象发生。二是出纳办理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以会计审核确认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的。职工个人预借的现金都是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后,才予以支付的。三是出纳员对已办理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都分别加盖了收讫和付讫戳记。同时还及时的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了日清月结,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四)经费管理加强财务审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核制度,对于办公费、印刷费、宣传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按规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给予了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给予报销。加强资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严格按照支出计划执行,坚持按制度办事,抵制了不合理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

四、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为了促进亿豪房产公司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亿豪房产公司的经济效益,规范财务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亿豪房产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结合亿豪房产公司实际情况,严格制定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亿豪房产公司会计核算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电力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分析论文 篇5

一、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虽然我国电力企业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相应的财务会计基础的管理制度,在形式上遵守了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一方面,虽然电力企业的大部分会计人员都是经过国家会计从业考试合格后才上岗的,但是,会计人员之间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整体偏低,导致对账务管理不规范,企业的财务统计数据不准确,数据不完善,进而造成会计数据失真,无法真实有效的为企业提供经营活动决策的支持;另一方便,会计工作人员只是按照流程办事,按照管理层和领导的意愿对账进行务处理,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也不能完全遵守国家相关的法规规定,对会计基础进行规范化处理,同样造成企业会计信息错误的现象。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自身特点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电力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将财务会计基础管理当做是企业组织管理的一部分,一贯的认为会计基础仅仅是处理一些日常的账务工作,导致不重视财务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制度的建设,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这种理念不但不在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会造成电力企业会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失真,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三)会计基础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首先,由于会计企业制度的不健全,人事行政权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这就导致,会计行为受到管理者权利的影响而偏离原本的会计精神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现财务报表弄虚作假的现象,影响了电企的健康发展;其次,会计监督管理不到位,一是上级领导部门缺乏对下级部门的监督管理执行的力度,使得无人过问其会计基础工作是否合乎规范;二是虽然有些电力企业单位设置了监督管理部门,但是缺乏配套的保证制度执行的措施,导致对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监督流于形式,对检查工作予以应付;三是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监督管理人员应变能能力较差,对所要检查、监督的内容不明确,不能及时发现会计账务的问题,即使发现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或提出改进意见,导致会计基础工作效率低、质量差。最后,岗位设置不明确,一方面由于领导对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在岗位设计时没有将其列入到企业的考核机制中,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无人督促的局面;另一方面,设置岗位的职责不明确,在制度上也没有根据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和电企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范化,导致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混乱,只要是上级领导都可以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干涉。

二、强化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策略

针对上述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强化管理的措施:

(一)加深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加强对电企基础工作人员的培训

首先,电力企业的领导要加深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不断地提高思想层面的认识,提高对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电力企业要经常组织必要的会计基础工作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最后加强会计规范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企业从上到下树立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气氛,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制度的执行力

一是通过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将会计基础工作列入考核机制,加大对其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操作;二是,领导者要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专业技能,以方便对基础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三)加大会计基础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也应当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会计基础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独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三、结束语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6

一、问题引入

ERP系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地快速发展,被国内大中小型企业广泛应用于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极大方便了诸如企业财务数据整合,差错漏洞审核等工作,且精确性高,不仅提高了企业会计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也为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政策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技术。然而ERP系统的应用潜力尚未被完全发掘,近年来也在不断丰富之中,将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工作发挥极大建设性作用。本文就将在对ERP系统做简要说明的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为企业对ERP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经验指导。

二、ERP系统介绍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上世纪90年代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具体来讲ERP是企业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集成一体的企业管理软件。它由客户构架、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组成,此外它还具有品质、过程运作管理等其他特性。

三、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ERP有助于企业各种资源数据的有效整合。现代化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是具有完整组织结构的系统化单位。企业良好的发展运作离不开各个子系统间间协作与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诸如企业人才的引进需要企业财务资源提供成本支持更需要与企业岗位空缺相匹配,而子系统合作的第一步便是对企业各种资源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数据不仅总量巨大,而且类别复杂,诸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流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在传统人工环境下,仅仅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统计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更不必说不同类型资源之间衡量指标不同,涉及不同部门合作,整合难度巨大。特别是在现代企业内部资源数据更新速度更快的背景下,传统效率低下且易出错的人工数据统计更是难以满足要求。

(二)ERP有助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及动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能否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动态是企业能否把握机遇,规避风险的关键,直接关系企业成败。EPR可以及时统计市场各项基本数据,帮助企业分析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金融市场涨落变化,从而更加及时合理的制定对策,减少因企业与市场信息不畅所造成的机会成本与风险。例如在我国2013年大蒜价格猛涨之后,不少农民纷纷选择种植大蒜,而忽视了大蒜市场基本稳定的需求,从而导致自2014年起大量大蒜积压,不少种蒜大户纷纷破产……近年来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农产品领域也很常见。这都是由于农业规模扩大与农民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对称所造成的。

(三)ERP对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和科学性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机会稍纵即逝,企业能否根据自身能力以及市场变化,快速进行科学化决策,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已经对企业成败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资源流动速度加快,金融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而对于企业特别是大型上市企业,内部资源流动速度也明显加快。这对于如何根据外部市场信息变化进行快速科学决策,合理配置资源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也对企业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传统紧靠人工的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EPR强大的数据搜集、整合、分析、共享能力正是企业所需要的。例如当年太子龙股份有限公司和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英国坦峡公司合作就是企业运用EPR把握市场机遇的成功案例。综上所述,EPR对我国企业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从而做出快速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国内企业要积极做好相关技术引进以及相关人员培训,为EPR在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条件。同时对EPR的运用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状况进行灵活调整,如此企业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7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转型,核心竞争力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 已于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企业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该制度是对现行成本核算办法的继承和发展, 以及具体会计准则的有机协调, 具有管理会计的色彩, 体现了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思想, 可以说是财政部门探索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重大举措。从一定意义上也表明, 财政部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 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会计相关制度建设。由此可见, 企业内部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原因分析

(一) 从企业的价值角度分析

企业的使命是创造价值, 而股东追求的是价值最大化, 对于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会工作人员而言, 必须围绕着价值的增长规律, 整合各种因素和技术手段, 建立科学的计量、评价和财会报告方法, 实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科学、准确计量, 发现和评估企业价值实现的各种模式, 以期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 从财务人员职业角度分析

财务总监, 这个作为企业财会专业人员向往的职业追求, 其职责定位也是出自管理会计的角度, 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会计量、反映等基础性要素上。笔者非常认同《再造财务总裁》一书中的观点, 企业经营中的财务已越来越趋向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财务管理的结合, 公司的财务总监也就必须在公司的战略规划及内部控制中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战略、价值管理的财报体系和内控制度, 既能用常用的会计标准出具符合股东要求的财务管理报告, 又能制定符合各项业务需求、实现价值再造的业绩衡量标准。从这个角度而言, 这就是对管理会计的定位, 从企业的各个角度考虑问题, 基于富有洞察力的财务数据和经济规律, 为推动企业整体绩效提供决策信息和切实建议。从外贸行业的财务要求来看, 外贸行业的管理会计就是要在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协调实现业务和财务信息共享, 并完成基于集成和流程优化思想的工作流程, 真正实现外贸财务人员的职业价值。

(三) 从管理会计实现的技术角度分析

会计电算化等会计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日益成熟, 为会计人员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也成为传统财务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计算机在中国企业中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 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 其应用也已不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 而是已具备了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能力。从笔者从事的外贸行业看, 外贸行业是较早应用电脑及会计电算化的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已日益成熟, 使得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在管理会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 在实践中,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融合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 并使得这种转变更加便捷, 并趋向必然。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传统的财务会计是会计人员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 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式, 为关心企业情况的各个方面提供企业的相关信息, 并能全面了解及介入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 它采用灵活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 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最优化管理决策, 提供各类有用的信息资料。

管理会计是随着传统财务会计发展变革而来的, 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质上讲是在传统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融合了数学等多种综合计量手段, 使企业经营中的各种信息最快、最直接、最全面地得以反映。如从笔者从事的外贸行业来看, 要求财会管理人员在熟悉进出口综合业务的基础上, 从企业经营的事后总结提前到事中和事前, 真正深入到企业业务管理的综合处理与控制中, 构建并成功整合系统业务与财务系统, 完成数据接口, 实现信息共享。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 侧重点的差异

从价值的侧重点看,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 这就决定了其更重视决策的有效性, 要求体现和评估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大限度地披露企业承载的信息, 如外贸行业中退税情况的分析、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分析等, 都能很好地反映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价值。而传统的财务会计更侧重于从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来汇编, 注重报告的合法性及可靠性, 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 正确地计量和编制财务报表,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基本财务信息。

从管理的集成度看。管理会计更能体现集成管理的思想, 在流通型外贸企业中, 正是因为这类企业没有生产成本的核算, 使得企业的业务和财务集成度比一般的生产型外贸企业更明显, 这就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财务会计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思维, 更符合现代管理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让财务和业务相辅相成, 围绕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管理活动的自动化。

(二) 时效性的差异

传统的财务会计由于更注重信息的可靠性, 所以其信息的披露是事后的, 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经营年度的财务信息等经营状况。但是, 随着现代管理学的发展, 企业的管理层更加注重从企业战略的高度, 收集加工企业的各类相关信息, 以便管理层更好地战略决策, 这就需要管理会计人员更注重前瞻性的分析, 将相应的会计信息能尽早、全面地提供给决策者用于管理分析与战略决策, 协调企业管理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对外贸行业而言, 更能体会出这种差别, 外贸行业中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分析, 如何最大限度地锁定汇率变动, 保障企业利润, 这些都能很好地反映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时效价值。具体地, 外贸企业的管理会计就是要求时刻关注外贸企业经营中各项业务开展的汇率个体差异, 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进行汇率的锁定、套期等业务操作, 为管理层及时提供信息支持。而传统的财务会计就不需要涉及这方面的考虑, 相对而言, 更注重的是对某项业务的事后总结。

综上分析,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管理会计的优越性。一方面, 针对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对企业人力、客户、核心技术信息缺乏披露等局限性, 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已日益高涨, 更有甚者提议增加如募资投向、未来公司经营风险、盈利等财务预测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的构成原理、分析方法也恰恰由管理会计来完成。另一方面,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会[2008]7号) 也明确指出管理层应当赋予财务部门及其负责人参与决策的权力, 并支持其关注经营管理的更广范畴, 局限财务负责人的关注领域和知悉范围, 会削弱、制约单位的管理能力。所有这些主张的聚集必然导致财务会计传统特征的逐步丧失, 其结果就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参考文献

[1]MichaelHammer and James Champy.Reengineering The Coporation[M]Harperbusiness, 1999

[2]毛华杨, 陈泳伶.中国会计电算化回顾与展望一财务软件[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5.

[3]余恕莲.重视管理会计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国际商务财会, 2014 (2) .

[4]中国纺织品进口总公司, 外贸出口实务单证大全[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6.

[5]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 (财务管理) 2014.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8

关键词:双转移;珠三角中小企业;管理人才

一、 前言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风暴,对以外向型经济和加工贸易为主导的珠三角地区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这复杂动荡的经济环境中,“危”“机”共存。众多中小企业为生计举步维艰的同时,也迎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绝佳时机。“双转移”主要是指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即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而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经过技能培训后,一部分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一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双转移”战略是广东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广东先行先试,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率先实现调结构和保增长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双转移”战略自2008年实施至今已有4年多时间,“双转移”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联动,实现了产业转入地与转出地互利共赢、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为了解“双转移”战略政策实施以来,珠三角地区现有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课题组历时半年时间,对珠三角地区九个市的中小型企业进行抽样调研。目的在于了解“双转移”背景下,企业内部管理的现状以及企业未来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 研究方法及程序

1. 被试。课题组2011年8月~2012年5月,分别对珠三角地区九地市的中小企业进行实地问卷调查。中小企业的界定按照2011年工信部等四部委下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进行操作。课题组首先通过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黄页、展览会、招聘会等渠道,确定本研究的样本框。然后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了500家企业作为研究总体。最后课题组分成4个团队开展实地调研。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共实地调研了477家中小企业,收回有效问卷465份。调研样本企业的地域分布情况见表1。在这465个样本中,家族企业378家,占总样本的81.29%,非家族企业87家,占总样本的18.71%。OEM(原始设备生产)企业162家,占34.83%,ODM(原始设计制造)企业197家,OBM(原始品牌制造)占42.37%,企业106家,占22.80%。

2. 研究问卷。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所在地、成立时间、资产规模、产权性质、员工人数等。第二部分为双转移政策实施之前企业的内部管理状况及管理岗位供求状况。第三部分为双转移政策实施至今以及未来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问卷均由企业负责人填写。

调查问卷中涉及的管理岗位,课题组共提供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类(如企业文化管理、知识管理等)7个模块。每个模块的管理人才供求状况,采用五点计分法,依照严重紧缺、紧缺、平衡、充裕、严重充裕分别给予1分、2分、3分、4分、5分。

3. 研究程序。所有问卷调查均在企业完成。问卷调查均由课题组成员主持,并在现场对如何回答问卷进行了详尽的指导,对个别问题也进行了解释。在调查之前,告诉参与调查者所有调查结果将完全予以保密,且调查结果仅用于科学研究。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参与调查者填完问卷后当场回收。在所有问卷回收后,进行废卷处理工作。首先将空白过多、反映倾向过于明显的问卷剔除,问卷的有效率为97.48%。然后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复核。最后利用SPSS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三、 调研结果分析

1. 双转移政策实施前后的企业内部管理情况对比。在被调研的企业当中,“没有听说过”双转移政策的仅占1.59%,其余98.41%的企业则对双转移政策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这说明在关注和把握宏观政策方面,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已具备较强意识。

在“双转移政策对所在企业的影响”问题上,30.43%的企业回答“影响深远”,60.87%的企业回答“影响较小”。这说明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双转移政策的洗礼后,目前尚在珠三角地区运营的中小企业,

在“双转移政策实施后,企业内部管理的变化”问题上,98.32%的企业回答相比双转移政策实施前,企业更加重视内部管理。并且,70.62%的企业已通过聘请外部专门机构制定企业战略规划,23.18%的企业自己来进行战略规划。这说明,双转移政策实施后,企业更加注重自身长远规划和内部精细化管理。

2. 双转移政策实施前后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对比。在2008年双转移政策实施之前,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最强烈的(前3位)分别是供应链管理(22.75%)、生产运营管理(17.80%)和人力资源管理(15.05%)。双转移实施至今,企业主要补充的管理人才(前3位)分别是供应链管理(18.72%)、人力资源管理(18.23%)和生产运营管理(17.08%)。上述两组数据相互验证,充分说明问卷所获取的信息具备较为可靠的信度。

3. 企业未来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预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465家中小企业在未来1年~5年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查,将统计数据绘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未来1年~5年时间里,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是珠三角中小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的重要缺口。但这三类岗位的需求变动趋势又是不一样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的趋势是逐渐下降的(从29.8%到13.29%),而市场营销管理人才的趋势则是逐年上升的(10.5%到24.07%)。生产运营管理人才的趋势比较稳定,稳定在25%左右。另外,图中有一点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其他类管理模块的人才需求趋势也是逐渐上升的,而其他类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文化管理、知识管理等管理职能。

4. 不同类型企业未来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对比。通过对未来1年~5年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管理人才需求趋势的对比,可以发现,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未来管理人才需求中比例较大的均是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运营管理类人才,两者虽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差别不大。而在市场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方面,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需求均呈上升趋势,且家族企业对这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趋势要明显高于非家族企业。

通过对未来1年~5年OEM和OBM企业管理人才需求趋势的对比,可以发现,OEM企业未来需求最多的是生产运营管理(24.52%)和人力资源管理(21.74%),而OBM企业未来需求最多的是市场营销管理(28.92%)和生产运营管理(25.29%)。上述数据充分说明,珠三角地区的OEM企业正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生产效率,而OBM企业则在尝试提升自有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可以说,目前来看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从OEM到OBM的道路还充满荆棘。

四、 结论与启示

1. “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双转移”战略实施的不断加深,对应的高能耗、低科技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珠三角,而珠三角不断引进高新企业,以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对于留在珠三角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在企业实地访谈中发现,大部分企业表示目前经营的难度相对以前更加难,一方面是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是土地价格、人力成本等不断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下降。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显得相对以前更加困难,尤其对于以规模经济为主的制造业。随着现代新型的劳工关系的兴起,企业在近几年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由过去简单的注重机械带来的效率,开始转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试图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营造企业文化,激励鼓舞员工,激发员工的潜能,使企业价值观得到员工的一致认可,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几乎达成一致共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尤其是提高对人的管理效率。

从企业对内部管理的重视程度上来看,内部管理在企业中已提升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双转移之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很好开发到管理效率上的优势,人力资源的潜力也没有通过管理的优化而得以释放。而现在,珠三角企业日趋重视于管理,重视人力资源潜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优化管理效率来为企业增加效益。因此,未来企业的竞争方向不仅仅是产品竞争,同时也是优秀人才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文化的竞争,管理的竞争。同时,文化、人才、管理这三个因素作用将更加明显,往往能够激发企业更大的潜能,同时也是企业的活力来源。

2. 与生产运营有关的管理人才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珠三角中小企业需求的重中之重。从调研中样本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不难看出,未来的主要人才缺口还是涉及生产活动的管理人才,包括生产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双转移”之后,大部分企业借机进行了规模扩张和产能扩大,有些还加大力度实施了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以产业链的形式增强整体的实力。在实地调研与企业交流中,我们发现,企业在人才的使用情况上仍不容乐观,尤其是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往往企业在使用管理人才的时候,第一选择是企业内部培养。这种方式的人才选拔,不存在人才与企业由于不熟悉等原因产生的“兼容”问题,短期内能够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从长远看,管理上的创新可能会有所欠缺,不能够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应该拓宽用人的渠道,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双管齐下”的方式,解决企业未来在管理人才上的用人瓶颈。

3. 未来珠三角中小制造企业普遍面临从OEM向OBM的转型升级之路。从珠三角中小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未来1年~5年的变化趋势来看,未来1年,企业急需的是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相关岗位,包括供应链、生产管理、资金筹措方面。由此可见,企业强化的重点是生产扩张或者产能提升。从未来3年的需求情况来看,企业重点是加强市场营销以及供应链模块。当企业已经属于行业的上游企业,供应链的优化与市场营销应是相辅相成的,供应链的优化能够给企业在营销能力上面有较大的帮助。企业将专注生产,同时兼顾市场。从未来5年的情况来看,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基本呈持平状,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现象。

总的来看,双转移之后存留在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普遍面临着“产能扩张——营销扩大——经营稳定”这一发展过程。企业在成本竞争上获得优势后,在一定程度上有向产业链下游发展,乃至最终走向OBM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汪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创科学发展优势.求是,2010,(14):5-7.

2. 王佳佳,侯艳艳,梁云,左小德.广东省双转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价值工程,2010,(8):215-216.

3. 罗明忠.”双转移“的新形势新问题与新对策.岭南学刊,2009,(2):19-22.

4. 高怡冰,张建武.广东“双转移”过程中的人才流动分析.广东经济,2012,(5):40-43.

5. 万建民, 庞彩霞.广东“双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经济日报,2011-12-05.

基金项目:广东工业大学合生珠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号:HSZJ2011062)。

作者简介:晋琳琳,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博士后;唐国雄,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9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改善措施

1.关于会计成本核算的介绍

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包含着很多的重要内容,有关企业在生产或经营管理方面的资金流入、支出等记录,帮助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产品的价格以及各种费用的消耗上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经营模式和在人员管理上的策略,体现出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低成本,在销售方面高收入的经济利益。根据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计算出企业当天的生产和销售情况,算出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成本和销售后的利润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该企业是否盈利,根据当前数据判断是否在企业财务记录的范围之内,为企业在资金方面加强了戒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为企业带来当前状况的收入、资金的流动、发展计划等重要信息,还能在人员管理和经营状态上提供良好的条件。

2.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成本核算缺少知识理论

我国科技发展和有关的知识理论都在逐步发展中,为了使各种行业能够科学有效的发展,为了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得到有效的支持,科学理论已经慢慢地走进了这些企业,为企业实现在生产质量上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企业在生产质量和企业运营方面的服务质量,加大企业的管理模式。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对会计成本核算有着重要的认识,还是通过财务记录和管理,对企业的销售业绩进行掌控,对目前的市场信息以及市场上原材料价格的变化等状况,没有做出合理的规划,导致企业在生产中的成本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所以企业必须要让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成本核算有高度重视。

2.2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不足

在大多数的企业看来,财务管理对于领导来说,就是简单地将企业的经济费用和收入支出费用等进行统计,将这些费用的计算放在重点,没有对企业成本的流动资金进行完全掌控,也没有对企业的流动资金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导致财务在成本核算的时候出现一个巨大漏洞,有的企业在成本计算时的标准和核算结果,与企业财务管理费用的支出存在着巨大差异,使企业出现会计成本核算与财务记录两者不符,这种情况通常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部门没有规划出明确的管理权限,导致企业成本核算无人看管,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太松懈,最后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3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认为,只要记录好每一笔的收入与支出就是完成了企业交给的任务,对于个人素质完全不在乎,大多数企业存在着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没有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差,技术水平差等一系列问题。有的员工在记账方面还使用比较落后的方法,员工在思想上极为落后,再加上企业没有对这些人员进行统一的素质培训,没有对他们严格要求,才会使这些会计人员出现许多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该企业的形象问题,对企业来说,有素质低下的人是对该企业形象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解决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

3.1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理论知识

企业在逐渐发展的同时,也要将会计成本核算的理论知识让员工学习,要让这些员工树立起新的核算目标,告别老套的核算理念,积极地向我国其他优秀企业学习,将科学的管理理念带到自己的企业中,并将企业中的两种资产统一管理,并且对员工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使企业在进行核算的时候,还能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实施监督,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前期的资产还是后期的资产,都要进行合理的运算,在实施监管的同时,也要对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员工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逐步完善会计成本核算理论知识。

3.2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和专利权等这些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上起到重大作用,有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和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不重视,给企业带来人才的流失,也为企业的经营增加困难,还会给企业管理上造成影响,为企业成本核算带来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企业要不断地改善当前企业存在的负面管理,加强企业对人力的重视,企业在加强人力的同时,还要对每位员工进行考核,不仅避免了人才流失,还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工作效益,间接让企业员工热爱这份工作,企业应该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逐步完善企业对无形资产老一套封建的制度,同时员工还能对工作更好的完善,使得企业自身的压力减小,对那些有着不良影响的员工,企业也应加大打击力度,并让全体员工进行互相监督,对企业的管理起到很大作用。

3.3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企业在招募会计人员时应从每个人员的各个方面入手,进行多次考核,经考核合格的人才有机会被选入,对于那些企业老员工来说,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个人素质的培养,并且也对这些老员工进行综合素质考核。企业还要进行严格的约束有关会计人员,对会计人员进行加强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工作的质量,减少工作时的各种坏毛病,企业应让会计人员通过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和学习积累,对自己专业能力有重新的认知,企业还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让会计人员认识到核算方法和工作的核心。在工作中这些人员要充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以此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

4总结

通过文章的讲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工作效益,还在企业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但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还能为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总结,提高企业的管理,建立科学的会计成本核算以及企业的管理能力,使其本能作用更好发挥出来,提高服务质量,使企业在市场中建立更大的优势。

作者:陈瑞敏 单位:驻马店移动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小莹,刘凯,张锋等.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251.

[2]王彩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16):180.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10

【摘要】会计核算工作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与重点。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改善与发展,对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本文简要阐述了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关键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1.前言

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录入帐目,还包括内部审计、会计监督、会计管理等工作,对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而规范化管理会计核算工作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现代企业应当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科学设置会计机构、强化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以此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推动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远发展。

2.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机构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在现代企业的会计机构中,部分企业的岗位设置十分混乱,这样的局面致使财务管理部门无法良好地发挥其工作职能。部分私营企业、中小型企业中,决策权在老板一人手中,即便设置了财务管理部门,会计工作人员也无法正式的参与企业的财务评判,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现状,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管理部门的设置如同虚无,会计工作人员也不能发挥作用。此外,还有部分会计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胡乱做账,这样的会计核算方式并不能反应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2.2建账不规范,缺乏控制制度

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不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执行,企业领导人为掌控企业的支出与收入,为了偷税漏税,所有的营业额数据按老板个人的意愿进行录入,对国家财政部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企业没有建帐的流程,而是以各种发票来替代企业的账目;某些企业的账目混乱,不能清晰的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有部分企业为应对领导的监督与视察,建立多套账目,这些情况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模糊不清,会计工作的实施严重脱轨。2.3缺乏健全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的任务主要是现代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本身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实施监督与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某些企业领导层随意干涉这项工作,会计工作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遵循领导的意见,无法按照正确的程序执行工作,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无法落到实处。另外,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比较随意,某些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不要发票价格会较低,企业为了降低进货成本就选择不要发票,这样的行为使得企业无法获得合法的凭证,于是导致企业会计核算不合理[1]。

2.4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会计工作人员不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将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某些会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也难以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在会计核算的实际工作中,部分会计工作人员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无法胜任专业要求较高的会计核算工作,还有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在工作中不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核算,严重制约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行。同时,某些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不具备财务管理的理念,对会计核算的新技术缺乏研究与学习,这些均不利于现代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

3.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3.1科学设置会计机构

现代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管理的同时,应当设立单独的会计机构,配置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以此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其他部门以及无关人员的插手,减少外部影响。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对于会计这一岗位的核算人员,应当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途径进行选拔,实行专人专岗制,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上做到公正、认真,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2]。3.2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管理措施是企业健康持久发展的前提。一方面,现代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会计工作的制度,应当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的归类,建立符合原则的建帐流程,整改与完善不标准的制度等,由此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性。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应当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制度,建立可操作性强的成本核算制度、计量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核制度、财务监督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牵制制度等,对会计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约束,以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执行。3.3强化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否能正确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关系到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合理性、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也关系到现代企业会计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对会计核算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现代企业可以建设严格的监督制度,以此保证企业行为的合理化与合法化。对于内部监督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通过监督来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外部监督管理,企业可以引入外来机构监督企业的相关税务、大小财务事项,以此来确保现代企业不出现违纪违法的情况。此外,税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会计核算账目,以此保证工作人员认真、仔细的投入工作。在保证内部监管的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外部监管,使其能够更高效、更快速地推进会计核算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3]。3.4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加强其会计核算的观念,对会计核算工作深入了解,培养其形成认真敬业的思想意识,并且提高其综合素质。企业还应当全面建设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风尚,合理引导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观与职业观,使会计工作人员明确的区分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进而达到会计核算结果准确与真实的目的。同时,企业应当抬高招聘的门槛,对其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进行严格的筛选,以此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当然,企业也可以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定期的奖励与考核来激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4.结束语

上一篇:读书先读人下一篇: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