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推荐8篇)

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篇1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区域经济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区域产业化的形成机理、存在的问题和区域产业化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等角度,对我国的区域产业化现象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区域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区域产业化 形成机理 核心竞争力

区域产业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某个区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围绕着某个特定的产业而形成的企业等经济实体集聚,从而使产业的区域性特征日趋明显的现象,比如:在某地区,围绕制纱、绢织物、毛织物和棉织物的生产,而形成的纺织机械的设计开发、生产、修理和纺织机械配件生产的企业,专门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的贸易公司、专门为纺织业提供经营方便的纺织市场以及专门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的棉花种植、桑蚕养殖甚至绵羊养殖户集聚,从而使纺织产业的区域化特征在该地区越来越明显的现象。

区域产业化的形成机理

从区域产业化的形成机理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产业的区域集聚现象。

落下伞型企业集聚:该种类型的企业集聚主要是围绕着某个核心企业而形成的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现象,比如:湖北的汽车产业、东北的汽车产业和重庆的汽车、摩托车、模具产业。

域内转移型企业集聚: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进行了工厂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集聚现象,比如: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IT外围设备生产产业、上海的芯片产业。

特色产业型企业集聚:该地区本身就有历史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做大做强,而形成的企业集聚现象,比如:浙江永康的五金产业、温州的服装和皮鞋产业、湖南的有色金属产业。

产学研联带型企业集聚:在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强大科研实力的带动下,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而形成的企业集聚现象,比如:武汉的光谷、北京的中关村、美国的硅谷。

产业培育型企业集聚:当地政府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出台一系列政策上的优惠措施,刻意扶持、培育某个产业的发展,围绕该产业链而形成的企业集聚现象,比如:浙江台州的精细化工产业、塑料模具产业和汽车产业、广东的模具产业。

当前区域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担当的角色错位。区域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应该是主体,企业集聚的形成,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的责任是为企业培育一个公平、合理的适宜于该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府对企业过多的影响,可能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灵活性减弱甚至丧失,例如:日本著名的筑波科学城,其形成和发展完全靠日本政府的指令,从规划、审批、选址到科研等全部过程都由政府进行决策,最终它变成了“科技乌托邦”,因发展迟缓而日显僵化。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求大求全,片面追求热点行业的发展,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动则规划上千亩的工业园,工业园遍地开花,既毁坏了大量的良田,又贻误了经济发展的良机。

外资带动形成的产业集聚,像漂在水面的浮萍,虽然在投资区聚集,并初步形成网络,但并未真正嵌入或根植当地,这种“复制群居链”方式,减少了与当地企业的交流,可以不依赖当地供应网络,非常容易举家搬迁。复制群居链是指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一窝蜂”地相继前来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

在本土企业集聚发展起来的产业集聚中,产业集聚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提供低价格商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上,而通过提供客户独特而优异的价值,经由产品的质量、专业功能或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型竞争优势”,则明显缺乏。另一方面,专业分工和协作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产业链的前后联系不明显,纵向分工程度不高,企业陷入“小而全”的困境,而配套企业却吃不饱。虽然企业成立了行会、协会与商会,但这些组织在提供行业技术标准、自律性管理、价格协调、人员培训、与政府沟通及和外商谈判方面的职能非常欠缺。

区域产业化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当今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各区域、各企业间都充满着剧烈的竞争,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区域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如何使该区域产业的各企业在共赢的前提下,深深嵌入于整个区域的产业链中,发挥整个企业集聚群的优势,形成一个强大的联合舰队,已经越来越迫切的摆在我们的面前。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层次,构建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低层次:区域产业中的单个企业。区域产业中的个体企业,一定要在产业链中,找好自己所在的位置,做到高度的技术专业化。如果原先的技术是从外面转移、吸收过来的,那么一定要强化该种技术,引进专门人才,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做到技术的专有化、固有化,一定要做专、做强、做出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要努力追求自己产品的换代升级,积极争取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转移。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居安思危,不断地进行经营革新。

中间层次:整个区域产业。整个区域产业的生产要往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转变。各企业特别是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必须带头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引进高、中、低端的专门人才,形成整个区域产业的难以转移的核心技术,努力使整个区域产业从单一技术突破型向多种技术融合型转变。积极强化整个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关系,做强做大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一种整体优势,使个体企业深深陷入于整个产业链之中,若个体企业离开整个产业链,将很难再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高层次:整个区域系统。政府应该积极为整个区域产业创造一种公平、合理的适宜该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积极构筑该产业发展所需专门人才的教育、培训等供给体制,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共同研究开发,积极为学校和企业组建共同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政府要转变观念,减少对企业太多的行政干扰,树立人才才是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核心力量,降低人才的生活成本,形成一种适宜于人才在当地成长、发展的风土、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个产业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区域产业化的展望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取集聚的方式,某类产品往往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在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硅谷的电子产品等等。欧洲、日本也大体如此。美国哈佛大学以研究竞争战略而著名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战略》一书中,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为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展出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

区域产业化在我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在浙江,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浙江有5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在珠江三角洲,彩电、计算机外围设备、通信设备等产品的产量也占到全国的较大份额。区域产业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于我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发展和改造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于增强我国的县域经济竞争力,加快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都必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www.tt91.com

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篇2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演变

1.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他是系统提出并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第一人, 在他看来“外部经济”有以下特点:地方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获得的中间产品;可以获得的技术和信息的传播 (Marshall, 1890) 。外部经济是在集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种“外部经济”只是客观经济发展的结果, 而非集群内企业间有意识的合作的结果。

2. 韦伯集群经济理论

阿尔佛雷德·韦伯第一个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 他将区位因素分成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集聚因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 只是通过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第二阶段是高级阶段, 区域内的企业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 也就是形成了产业集群。他认为劳动力、交通运输成本和集聚效应是影响工业企业发展分布的三个要素, 三者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技术条件相同的假设下) 。

3.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克鲁格曼 (Paul·Krugman) 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的文章, 文中他从理论上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论证了工业发展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 并指出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贸易壁垒、地理因素等原因, 产业区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 特殊的历史事件会对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产生很大影响, 即在现实中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 且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一旦发展建立起来, 就具有了自我延续发展的趋势。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和不断的发展, 生产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会在某地大量聚集, 这种产业在该地区就会形成一种规模优势, 这是区域品牌得以形成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那么区域品牌的发展就缺少根基, 只有在一定的规模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品牌才能不断的强化其区域特色, 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由于集群区域内多为同类企业, 企业产品彼此相关, 通过集群企业的聚集, 形成聚集优势。具体可以体现在集群内同类企业的销售收入聚集度、产业总产值聚集度、企业数量 (规模) 聚集度、就业人员聚集度、产品利润聚集度等方面, 利用群体效应, 形成区域品牌。本文稍后将对销售收入、产业总产值、企业数量三个因素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做出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由于本文的重点是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上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分析, 因此本文只对产业集群的聚集规模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作用做出实证分析, 而其他影响因素只在理论上做出论述。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些产业集群都是在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下面来定量分析青岛市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

本文有待实证检验的理论命题在于:产业群聚集规模对形成区域品牌具有促进作用, 且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可以从集群内销售收入、产业总产值和企业数量三个方面来衡量, 所以本文提出如下有待进一步检验的研究假设:

假设1集群内的销售收入与区域品牌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2集群内的产业总产值与区域品牌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3集群内的企业数量 (规模) 与区域品牌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

以下是产业集群聚集规模与区域品牌的形成两者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以青岛市产业集群相关数据指标为依据, 论者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形成的推动作用。具体数据的选取策略如下: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年鉴1995年—2004年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年鉴1995年—2004年

为了验证产业集群聚集度与集群所在地区的区域品牌形成发展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本文用高级统计软件SPSS12对区域品牌形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变量选取如下:设区域品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值为因变量 (y) , 这一指标反映了因产业集聚而对区域品牌产生的影响程度, 自变量为体现产业集群聚集效应的3个评价指标—集群内销售收入、产业总产值和企业数量, 分别用X1, X2和X3来表示。

本文以y为被解释变量、以产业集聚指标X1、X2、X3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利用SPSS12统计软件, 计算各个自变量的偏相关系数得到如表3.3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 各自变量回归系数是显著的, 且变量系数显著性检验通过 (<0.05) , 因此X1、X2、X3与Y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 本文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模型拟合度分析。由表3.4可以看出, 所拟合的模型在整体水平上是显著的, F=88.389, Sig=0.000, 因此方程的拟合程度很好。另外, 从表3.5中也可以看出, DW=1.765由于DW的值在2左右, 数列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且R2=0.978和R2调整=0.967表明拟合的回归方程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所预测的结果非常接近真实值。

综上所述, 本文拟合的区域品牌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回归模型分析表明: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聚集度、工业总产值聚集度、企业数量聚集度分别上升一个单位, 则该区域品牌综合发展指标分别上升4.196、12.267、26.392个单位。上述检验结果表明, 随着集群内销售收入、产业总产值和企业数量聚集度的增加, 产业集群内的区域品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相应地增加, 从而揭示出产业集群对于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得到了完全的实证支持, 证实了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保胜.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浅析.产业与科技论坛[J].2006, 03期:20-22.

[2]朱煌.区域品牌如何对抗全国性品牌.创新科技[J].2006, 11期:34-36.

[3]冯年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过程与动力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2007, 01期:22-25.

[4]甘峰明.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研究[D].暨南大学, 2005年.

[5]Poter M.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 arvard Business Review, April, 6, 1998.

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篇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吴勤堂

●耦合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缺少经济聚集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中一个普遍现象

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聚集在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微电子产业集群;聚集在底特律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仅意大利就有威尼斯玻璃器具业群;比耶拉、普拉托的毛纺织;都录、皮亚琴察的自动化设备;阿雷佐、瓦伦扎的珠宝;布赖恩扎的家具;蒙特别鲁那的滑雪靴;帕尔马的食品;卡斯泰尔戈弗列多的照明设备;萨斯奥勒的瓷砖等产业集群闻名世界。至于德国的索林根刀具业群、印度北方邦阿格拉鞋业群,瑞士的制药业、斯堪的那维亚的移动电话业、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菲亚、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地区等亦是尽人皆知。

在我国,北京中关村聚集着电子产业;上海聚集了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四川西昌聚集了中国航天产业;广东佛山的陶瓷、东莞的电子和服装、惠州的制鞋、中山的灯具、顺德的家具和澄海市的玩具、工艺品业;浙江嵊州的领带业、温州的鞋、服装、眼镜;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化纤、永康的五金;海宁的皮革、服装;余姚的轻工模具;鄞县的服装;奉化的服饰;慈溪的鱼钩、长毛绒;永嘉的钮扣、泵阀;路桥的日用小商品;金乡标牌;大唐的袜业;瓯海的阀门;柳市的低压电器;台州的精细化工等在国内外都十分著名。据统计,仅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年产值达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断刷新着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靓点。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理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例如两个单摆之间连一根弹簧,它们的震动就彼此起伏,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单摆耦合。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产业聚集必然带来人口的空间集中,这在为产业聚集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使聚集区的居民和企业均能从中获益。首先,人口聚集为厂商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次,产业聚集区域居民则因之获得了择业的便利,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就业信息搜寻费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求职、工作过程中的交通费用及时间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消费决策的有效性。其三,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上升——产品畅销——产业发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之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聚集又引起生活消费、住宅、能源、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物流、咨询等基础产业的新需求与发展。所以产业集群带来了城区规模的扩大,城区规划的扩大又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的聚集功能,使城区、产业不断的高级化。产业的高级化必然要带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性与产业集群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市场需求是某个产业或企业集群的触发因子,而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互补性。一个区域区一旦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互补、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部件、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上、中、下游产业其外围支持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云集于区域的各产业、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比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位置。正是产业集群所发挥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聚集带动了城镇、城市的发展。城镇、城市的出现实质是产业聚集的结果。

3、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与区域优势的耦合。地理是国际收入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产业集群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群体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集群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源泉。

4、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发展能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提高区域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化水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农村土地从小规模向大规模集中,可以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产业的聚集提供着更大的市场,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产业集群同整合区域资源的耦合。企业资源的稀缺性赋予集聚更为重要的内涵就是产业集群中各成员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帕雷托最优。产业集群的投入要素不仅涉及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特别强调企业家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更是要求地方政府、行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将这些区域内的软、硬资源整合、优化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形态除了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外,更注重外部资源、外部市场的为其所用,积极寻求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积极开发外部市场,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产业集群的磁力和覆盖面,形成区域动态的竞争优势。外资在向本土产业聚集转移的同时,必然会带动区域内外的新企业在本土繁殖和成长,从而依赖本土产业聚集的强大吸纳力量,形成区域产业聚集和吸收外资与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即“全球一本土”双重聚集同所在区域信息业的耦合。

6、产业聚集同所在区域信息的耦合。信息畅通是产业集群的又一优势。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充分化,无论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均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或找到自己的买家,并保持较低的交易成本。产业聚集的大量形成则要得益于集群内的网络支持和伙伴关系以及知识的创新和运用,它们构成了产业聚集的高级要素,不仅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而且有助于激发技术发明与革新,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产业聚集丰富了信息资源,扩大了信息交流,提升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将为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7、产业集群区域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创新带来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存在吸引更多的企业不断学习和创新。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联系频繁,便于现场参观,面对面地聚会和交流,使他们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变化,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和技术方向的把握,有利于相关企业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既可分散创新风险,减少创新困难,而且可加快创新速度。同时企业的创新成果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扩散更快,从而促进着整个群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又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集群内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而集群机制又为创新提供着有利的条件,创新者在集群内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设备和工具等各类资源。所以,产业集群在学习与创新的动力、环境、组织等方面具有极高优势,这使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创新主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步力量。

8、产业集群同区域市场运行效率之耦合。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天然形成严格而精细的分工,因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空间聚集,经济活动竞争性增强,市场变得日趋发达和完善,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区内部的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市场运行的高效率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表明,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其国际竞争能力也较强,产业高度集聚的地方,该地方的出口能力也特别强。

9、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开放程度耦合。产业集群及集群区的形成和开放经济有着内在耦合关系。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现象就较弱,即使有也几乎完全是资源性产业。经济的开放性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开放经济环境中,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得更快、更突出,中国和外国的例证都能支持这一理论。

10、产业集群负区域经济的负效应之耦合。聚集能使企业在生产和交易成本方面得到节约,产业聚集使区域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和交通扩张。人口向区域聚集的惯性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诱惑力使区域发展呈加速度之趋势。但当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将会出现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生态环境胁迫又通过人口驱逐、资本排斥、资金争夺和政策干预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对策思考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缺少经济聚集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政府要致力于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要善于针对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本寻求型和不同规模类型的产业提供理想的差异性环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但是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认识到政府干预

经济的局限性,准确定位,避免“缺位”和“越位”,奉行支持、引导但不干预企业的理念。避免或减少行政干预,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依靠产业集群的内在运行规律,积极引导,对危及产业集群自身良性发展的行为加以规范,弥补市场缺陷。

第二,及时发现正在形成中的区域产业群,为已成雏形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妥善解决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积极促进区域产业聚集。要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育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区域落户,促使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使区域优势产业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行业协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是通过协会而能联成一个整体。集群的发展还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辅助,如市场调查、技术咨询、资产评估、会计、法律、职工培训等。

第四,促进企业认识到植根本地在其发展战略中的意义,自觉地融入当地经济活动之中,积级帮助当地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提高竞争力。各级政府要注意营造一种产业氛围,培育企业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企业在文化上的一种归属感。让企业认识到,区域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自己属于所在的区域,企业文化就应与区域文化相协调,植根本地就是立足本地、扎根本地,将企业的生产、研究、开发都置身于与周围企业的联系之中。如果一家企业完全依赖外地市场,很少与当地企业发生联系,那么聚集效应就无法产生,对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扩大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通过当地网络放大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将进入科技推动型发展时期,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在区域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区域政府应大力扶植地区性研究体系,发挥研究的知识外溢效应,促进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区域政府要鼓励同一产业的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地区性网络,通过业务衔接、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形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在信息自由交流的体制下促使创新的出现,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

第六,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它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没有诚信的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遍地、期诈行为盛行,这样的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因此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采取系统的措施以降低因败德行所付出的代价。

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篇4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14个镇(街道);一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975个行政村,人口102万,耕地141万亩。寿光市先后被山东省和国家确定为粮食、蔬菜、果品、畜牧、水产、棉花综合商品基地县(市);连续十届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在全国百名农业大县中列第三位;94年建成山东省首批小康市,同年进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95年4月被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98年被山东省确定为“农业现代化试点市”。寿光市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市”和“全国科普示范市”。寿光市连续10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

寿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148年西汉景帝时置县,至1993年8月撤县设市,有2100多年的置县历史。据史书记载,寿光是夏代斟灌国、西周纪国的建国之地。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此创造了象形文字;秦皇赢政在次筑台观海;汉武帝曾躬耕于巨淀湖畔;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北魏农学家、世界上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都是寿光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就出生在这片热土上……。

寿光市资源丰富。南部地下水源丰沛,土质肥沃;中部是半盐碱地带;北部是盐碱地,地下卤水资源储量40亿立方米,宜盐面积160万公亩,被列为全国3个重点盐业开发区之一;西北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沿海滩涂达45万亩,主要经济鱼类20多种。

寿光市把科技工作摆在全市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了农村科普网络和蔬菜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当地技术优势,狠抓技术培训。大力普及推广蔬菜优质新品种和先进的蔬菜栽培技术。寿光市先后聘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46位院士、专家、教授、担任蔬菜种植、花卉栽培、水产养殖、园艺管理、生态农业及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技术顾问。在他们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菜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研究大棚蔬菜种植新技术。总结出了大棚绿豆瓣、大棚密植香椿、大棚油桃、葡萄、杏、大棚蔬菜立体种植等40多项大棚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新技术、出现了许多年亩产值10万元以上的高效典型和亩产6万多斤的高产典型,如:2000年寒桥镇农民肖安华种植的大棚杏亩收入超过20万元。这些技术很快在全市普及推广,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有利地促进了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蔬菜总产55亿公斤,总收入48亿元。一业兴,百业旺。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寿光经济的全面发展。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16.7亿元,财政收入4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74元,各类储蓄余额332亿元,户均存款达13.6万元,人均存款达3.3万元,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蔬菜。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到寿光考察、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目前,今年到寿光参观考察者就达230多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回良玉、李鹏、朱镕基……等100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到寿光视察指导工作,并对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科学制定、实施农业区域化发展战略

寿光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从80年代中期就实施了“强化寿南,开发寿北,提高中间,进军海洋的”农业区域化发展战略。强化寿南:在寿光南部,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的生产策略。引导农民围着市场转,跟着价格变,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种植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南部11个乡镇蔬菜面积达到了耕地的80%以上,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区域化、服务社会化、产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新格局。提高中间:在寿光中部地区主要发展粮食、果树、棉花生产,目前,寿光中部已成为寿光的大粮仓,小麦、玉米两季亩产均突破了1000斤,实现了吨粮田,即“双千田”。开发寿北:主要发展盐业生产和海水养殖,目前海水养殖15万亩,发展盐场30万亩,年产食盐260万吨,占全国食盐总产量的1/8,成为全国最大的盐及盐化工生产基地。进军海洋:重点发展远洋捕捞,至去年年底发展大马力远洋捕捞鱼船220对,捕捞量36万吨,位居山东省第二位。

三、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蔬菜产业化

寿光市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79年就实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农作物。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寿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概括起来说迈过了三大步,即:“要发家种棉花、要致富种果树、要发财种蔬菜”。经过三大步调整,寿光经粮作物之比达到7:3,形成了85万亩蔬菜,8万亩果树,5万亩棉花的产业格局。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48万个,大拱棚8万个,小拱棚12万亩……。使蔬菜产业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

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搞好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突出抓了四点:

(1)坚持科学规划,正确把握方向重点。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目标,保证了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品种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统一,把基地建设纳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2)坚持适度调整,实行规模生产。

一是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路子。对蔬菜责任田实行连片大面积承包,发展规模生产,解决了插花田、零星棚现象。

二是正确处理粮、菜比例关系

(3)坚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及时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水平。近几年引进国内外新品种680多个,目前有20类、120多个蔬菜品种获得绿色证书,“乐义蔬菜”“独根红韭菜”等7个蔬菜品牌成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4)实现蔬菜标准化、国际化生产。制定了寿光蔬菜生产规划、研究编制《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规程》,严禁使用巨毒、高残农药,禁止工业废水、废渣、废气污染,限量使用化肥。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寿光蔬菜品质检测中心和19处乡镇蔬菜速测室。

(5)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科普服务体系。形成了市、乡、村三级科普服务网络。

二是信息服务体系。蔬菜信息每天都上互联网,并与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信息网络。定期把市场趋势、价格反馈给乡镇、村、菜农。

三是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体系。

五、健全市场体系,搞活蔬菜流通

寿光市从组织和培育市场抓起,积极探索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生产的有效途径。

(1)建立完善蔬菜市场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市后场、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在市区和乡镇建立了9处蔬菜批发专业市场,36处农贸市场。其中位于市区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规划面积3000亩,现占地1800亩,累计投资8.6亿多元。是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务院经济研究发展中心选入《中华荣誉大典》,誉称“中华之最”,该市场连续多次被国家工商局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95年在李鹏、李岚清的亲切关怀下,开通了寿光至北京的“绿色通道”,北京市民的菜篮子1/5来自寿光。该市场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有良好的交易秩序。信息系统与农业部信息中心、国家商务部信息中心及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联网,16路的电视监控系统昼夜为客户和菜农服务。该市场的特点是上市量大,品种齐全,常年上市的蔬菜品种有380多个,现在该市场已由产地输出型拓展为中转集散型市场,外地菜占市场总量的35%左右。可以说在这个市场上“没有买不到的菜,也没有卖不了的菜”。99年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心下。又开通了“广东湛江到寿光”和“寿光至哈尔滨”的蔬菜绿色通道。使南菜北运、北菜南调更方便快捷。

(2)建立“五渠通天下”的流通格局。坚持多种经济成分一起上,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国营商业、供销社为骨干,乡镇、村经营公司、各种协会为主体,个体、联合体为补充,加工企业、冷藏厂为龙头,形成了城乡相通、内外相连的大流通格局。

(3)大力开展蔬菜直销业务。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服务城市。

(4)建立“三条”流通渠道。形成了“绿色通道、蓝色通道、网上通道”的立体销售网络。

(5)立足参与世界竞争,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六、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科技推动、市场拉动、示范带动、利益驱动。

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篇5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XX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xx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尝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积极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积极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尝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潮,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xx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XX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文明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年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集体厂、尝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集体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积极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积极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附:行业及项目规划

行业及项目规划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三杂率达%,加工率达%;肉羊出栏万只;肉牛出栏千头,牛奶总产量吨;家禽出栏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外销菜达%。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渡、吉安、临江、河西、羊口等15个乡镇建成冬菜基地6万亩。

3、技术措施

大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良种率、杂交品种率达到92%以上。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供应。普及双膜加拱棚、大棚、遮阳网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蔬菜间套技术、光能利用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狠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水果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经果林达6万亩、1080万株,总产3.8万吨,实施果树劣改良150万株。

2、区域布局

一是建设凤垭山、大树、木老、西兴为中心的伏季水果基地片,发展伏季水果10000亩;二是改良212线曲水、河西、羊口、大树、木老等地的中华寿桃树苗,发展寿桃1.3万亩;三是建设以李渡工委和大通工委为中心的优质脐橙基地片,发展优质脐橙2万亩。

3、技术措施

建立良种引种观察圃、母本园、育苗圃。加强果树苗木的引进和管理,严把果苗质量关。进一步改革果树的常规栽植为加密定植。禁止果树行间套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可套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确保稳产高产。

(四)红薯产业

 

;

1、奋斗目标

XX年,引进红薯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建成薯类产品专业市场2个以上,薯业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税金达到1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2、区域规划

按照“规模发展、集中成片”的要求,将龙蟠、集凤、金凤、白家等乡镇作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中心乡镇。在龙蟠、集凤、里坝、金凤、白家、和平、安福、华兴等26镇,建成优质、高产红薯基地20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同全国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南薯99、bb30—244、豫薯王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机改后的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基地乡镇农户红薯种植的培训、指导,每个基地乡镇要抓好一个优质红薯高产示范片区建设。

(五)粮油产业

1、奋斗目标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XX年粮油播面控制在万亩左右,粮油作物的优质率达85%,油料达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

2、区域布局

以318线的龙蟠、集凤、里坝一带,212线的河西、李渡、吉安一带,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通、一立、大兴一带为重点,逐步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

3、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积极发展各种优质杂粮。XX年优质稻达到万亩,占%,产量达到万吨。旱地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选育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良种,各类优质专用玉米XX年达到万亩,油料作物以优质花生和油菜为主,同时扩大高梁、大豆等杂粮播面。二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规范栽培、统防病虫、旱地改制、旱育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区农业部门重点抓好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乡镇、村要建设有队伍、有基地、有配套设备、有培训手段、有经济实力的“五有”农技服务组织。三是逐步改造劳动工具,积极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劳动机具的技术装备程度。

(六)蚕桑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桑园面积达6.2万亩,良桑率达93%,产茧520万公斤,基地乡镇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4%,专业村占48%。

2、区域规划

文峰、世阳、双店、吉安、太和五个市级基地乡镇~年桑园面积达1.8万亩,发种量6万张左右;土门、临江、龙岭、一立、大通五个区级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达2万亩,发种量4万张左右;李渡、金凤、白家、巨石、金宝、积善、三会、七宝寺、里坝9个区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达1.1万亩,发种量达2.6万张。这19个乡镇共产茧440万公斤,占全区的84%。基地乡镇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村达到50个。

3、技术措施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桑树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簇、统防统消等配套技术。同时,走集中育苗、一步成园、规模发展的路子,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成片桑园。大力修建共育室、标准蚕室、贮桑室、蚕沙坑、消毒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

(七)林业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在15个乡镇新建核桃等干果林1.4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区域布局

在李渡、龙岭、金凤、巨石、盐溪、桥龙、安平、天星、大通、龙池、蟠龙、金宝等乡镇建设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0.6万亩;在火花、文峰、西兴、木老、大树、曲水、积善、大兴、八角、大观、里坝、集凤、三会、礼乐、世阳、移山、一立建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0.8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健全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完善的护林指挥、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体系,在火花、曲水、和平、巨石、西兴、临江、安福、八角以外的40个乡镇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36公里。设立虫情预测预报站6座,五年内全区柏毛虫防治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林业新品种的选育,建成林木苗圃基地0.1万亩,加强对林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形成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八)水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2243亩,产量10178吨,产值9256万元。

2、区域布局

一是工程养殖。充分利用全区现有的水库、石河堰的有效水面,发展集约化特种养殖。二是江河养殖。利用嘉陵江水面,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箱养鱼,实现精养夺高产。三是稻田、山湾塘养殖。要在土法养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产高效。

3、技术措施

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篇6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农业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关系

1、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推动了农业区域品牌的形成

农业产业集群是基于特色的地理资源优势的特定农产品发展而来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农产品区域品牌作用的发挥,是形成、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作为在特定区域内,基于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而形成具有持续强势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借助区域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吸引了更多单位企业进一步加入和协同,它的形成和发展会保障、促进和提升区域特色内涵和区域内农产品的质量、信誉与形象,推动农业区域品牌的进一步形成,而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发展与壮大则进一步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否不断深化与沉淀内涵,决定其能否不断持久地发挥品牌效应。

2、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农产品区域品牌反映着区域内农业产业集群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体现区域内农产品整体的技术、质量、档次、形象和服务以及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信誉水平,代表区域企业集群的市场融入度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壮大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壮大的内在推动力,农业产业集群如果没有良好的区域品牌作为内核支撑,其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就难以彰显和继承,也就难以使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合力去开拓、占领和巩固市场,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二、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因素分析

1、区域性因素

农产品生产对区域性因素具有高度依赖性,区域性因素蕴含了特色的地理特征、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传承,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提升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离开了优越的区域特色条件,农业产业集群就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区域性因素主要是指综合体现区域软环境、硬环境的地理、气候、土壤等一系列自然资源和人文风貌、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知识、人才、政策等非自然资源。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应从区域性因素中科学合理地挖掘出农产品特有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传统风俗等特色区域元素,从中提炼出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将其作为区域品牌定位的根本。

2、产业性因素

产业性因素是区域品牌形象塑造和运营的基础,包括区域内特定产业所具有的生产规模、市场优势、市场占有率、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程度、农业产业集群规模和发展水平、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和合作程度,以及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水平等。产业性因素决定了产业的整体实力水平,所体现的整体实力水平越强,区域品牌的张力和影响力就越大。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应从产业性因素出发,搞好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引导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合作,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3、品牌性因素

品牌性因素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根本,品牌性因素主要指区域品牌内涵、区域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资产、区域品牌传播、区域品牌形象以及区域品牌深化等方面的经营建设性因素。农产品品牌建设应从品牌性因素出发,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设计特色适合的区域品牌名称及标识,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进行有效定位,塑造鲜明的区域品牌个性,深化内涵,制订和实施品牌传播策略,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的区域品牌管理。

三、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机理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建立在农业资源、历史文化等区域特色基础之上的,经过长期的区域历史传承、沉淀和创新之后,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了区域内企业形象和产品声誉。区域内农产品由于具有其它区域产品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具有了自己特有的市场竞争优势,这种市场优势使得该区域具有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企业不断聚集,并最终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和成长路径中位于核心和关键地位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后,带来了区域内各种资源的集聚,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促进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传播奠定物质基础,推进区域品牌的进一步传播。同时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相应的管理机构诞生,这些机构或者组织通过某种行为或规则来维护区域品牌的发展,决定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这样在竞争中该地区和相关的产品或产业就会进一步显著凸显出来,产生区域品牌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推动了区域品牌的进一步形成、发展和提升。整体而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创建和提升是在历史传承和沉淀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产业集群、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其它组织等各主体推动,依托相应的路径,借助区域特色的整合和提炼,即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区域特色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聚合而形成的,体现了一定区域的产业特色、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是地域特色和农业产业特色的有机结合。

四、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路径

1、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

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一定的文化根植性,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以及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这种历史传承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奠定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内涵。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应依托当地产品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设计和培育中,体现浓厚的人文、风土气息,塑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个性特色,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提高品牌价值,以此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区域品牌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区域特色的整合与提炼———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根本

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区域品牌是区域的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等核心价值的反映,区域特色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提供了基础,它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脱离了特定区域,农产品区域品牌会缺乏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及产品价值。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主体应该着力于区域特色的整合与提炼。

3、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主体

企业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主体,没有企业,区域经济利益就无法实现,区域品牌建设也无从谈起,区域品牌与企业紧密相关。企业应优化自身经营行为,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结合当地区域特色,有效整合本地各类资源,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及品牌,有效促进和推动自身企业品牌、农业产业集群品牌,乃至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和推广。

4、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关键与核心

农业产业集群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定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优势和协同机理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前提条件,产业集群能将集群的要素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农产品企业品牌发展的内在逻辑,农业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实力规模和产业特征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发展潜力和方向,只有在一定的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品牌才能不断强化其区域特色,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因此,强化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促进协同效应的发挥,才能进一步稳定和巩固区域品牌。

5、政府的指导与扶持— ——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保障与推动者

政府是农业集群的外源推动机制和行动主体,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政府在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把握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在产业集群基础上的企业和品牌的合理布局,真正实现区域特色农产品与区域本身的有机结合,通过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创建过程中的扶持资金投入、市场秩序维护、区域品牌发展规划、产业制度建设、服务平台搭建以及宣传推广等活动,引导、扶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和发展。

6、农业行业协会的组织与运营———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完善与支持者

行业协会是农业集群品牌形成的经营与管理者,在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拥有不可或缺的中介地位。行业协会为集群品牌的建设培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能将企业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强化行业内部协调自律,对区域内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使用进行监管,约束农产品区域品牌使用者的行为,在自律、互助的基础上形成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合力,牵头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共同担负起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工作,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健康持续发展。

7、其他组织的帮扶与协作— ——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提升和补充

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篇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之间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商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在特殊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

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产业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时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下,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

1区域之间产业的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

2区各区域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于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

域之间产业的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连接成3区域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

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产业转移更为有序、合理。

第三,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四,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面对当前产业发展地区不平衡的现况,企业跨区域发展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的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支持。

第五,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

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分险。

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地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篇8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重点从审视资源、错位发展、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塑造品牌、构建产业链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战略

21世纪以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为核心要素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世界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为加快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各省市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30号),制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文化创意产业与优势产业的结合,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改变过分依赖传统支撑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拓展新的空间,而且还可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把文化创意、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产业“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从而带动区域传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要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仅具有经济学的含义,也具有较强的文化意味。文化、艺术的要素通常即是城市品位、城市素质、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素质,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举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亦可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需求、提升城市人文素养,是打造文化高地,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抓手。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精致的艺术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创意和艺术文化顺利实现产业化的生产与流通,最大程度地在数量与质量上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的几大门类中,无论是信息服务业还是动漫游戏业的发展,还是教育培训业亦或是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均会极大地丰富区域的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城市之间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软实力正成为国家形象和城市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善谋发展、主动出击、争取资源、上下联动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与实力,繁荣文化事业,实现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谐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审视资源

审视文化创意资源是规划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文化创意资源可分为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的精神资源。

有形的物质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载体,它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如名山大川;二是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和文物,如名胜古迹;三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艺、饮食文化资源,如八大菜系;四是文化设施与设备资源,如电影院。无形的精神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一是优良的精神传统资源,如历史传说:二是通过文化艺术体现出的艺术审美资源,如昆曲越剧:三是民俗风情资源,如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对区域文化创意资源有非常深度的了解。所有战略的制定都有赖于资源基础,有什么样的资源才能确定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是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高地。中部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其走以文化资源为内涵、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西部文化资源如民族的、古朴的、文化的艺术要素和现代的、品牌的、市场的甚至是全球的开发理念结合起来,走市场化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道路。

(二)错位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以及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使我国的文化及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要在审视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错位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差异也是优势,有了差异就有了竞争力。创意就是有差异,失去了差异化,谈何创意?谈何文化创意产业?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同构化、同质化比较严重,只有实施差别性发展策略,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现象发生。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差异化的基础上,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增强集聚能力,构筑辐射高地。比如“长三角”主要城市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差异化竞争的态势:上海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区、南京的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区、杭州的动漫产业园区、无锡的工业设计园等。而“珠三角”的三个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以“广州文化,深圳设计,香港商业”的格局错位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与影响力。

(三)整合资源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坚持集聚发展、资源整合的发展思路。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以创意人才为支撑,以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

1 整合好历史文化资源。在全面了解区域资源的优势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准切入点,对文化资源盘点梳理,整体规划,深入挖掘,科学合理开发。

2 整合好资本。通过搭建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现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资本、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有机结合的资本融合。

3 整合创意人才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第一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整合得好,才能集聚起雄厚的人才资本,增强人才资源整体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环境引人、感情留人、项目聘人、投资育人,达到整合人才资源的目的。

4 整合好载体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中,要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5 资源整合市场化为基本取向。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整合不是对现有资源的简单相加,是必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办事,要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运作为支撑,通过市场运作和产权交易,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更高平台上的有机整合,让各种社会资源向高效文化创意产业流动。

(四)搭建平台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和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之外,要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必须以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系为抓手,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信息平台、技术平台、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市场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环境。

1 搭建信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面向科研人员或特定行业,提供相关文献、成果转化、专家咨询等专业性的文化信息服务。例如,数字内容产业信息平台、影视产业信息平台、出版信息平台、旅游信息平台等,都属于专业文化产业信息平台的范畴。

2 搭建技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整合企业、高校及设计机构的设计研究与技术设备。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科学的设计技术支撑。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企业几乎全是民营的,其共同特点是规模小、技术力量弱、资金人才缺乏,而动漫业是个高投入的产业,只有建立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性服务平台,才能迅速改变动漫民企“少资金一技术水平低一缺好作品一效益不高一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上一篇:大堂经理的职责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