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产业分析报告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视剧产业分析报告(通用8篇)

电视剧产业分析报告 篇1

8月25日,全面解读全球电视剧产业最新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合性研究专著《剧领天下——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并针对目前电视剧行业发展主要4点特点进行浅析讨论。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本书主编胡占凡,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本书副主编张海潮,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分别就中外电视剧产业的生产创作、观众收视、市场运营等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专题发言。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相关领导以及众多业界、学界人士参加了发布会。

part1—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趋势

作为国内唯一的研究全球电视剧产业的专门著作,本书既有中国视角,又具国际视野;既研究传统电视剧市场,又对新兴的网络电视剧市场给予充分关照。

通过准确权威的统计数据、视角独到的深度分析以及高屋建瓴的综合评述,构建出全球电视剧产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全景图谱,是一本开放性、时效性、权威性、实用性与可读性兼具的高品质著作。

part2—网络电视剧的市场位置是啥?

《剧领天下——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将对网络电视剧的观察与考量提升到与传统电视剧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令人耳目一新的调查研究成果。比如我国当年播出电视剧的66.5%,总计262部,10013集也在通过网络视频媒体传播;又如我国有8家大型视频网站的在播剧集数均超过千部;再如,20网络自制剧生产出现“井喷”,产量由上年的205部增加到379部,增幅85%等等。

再加上对其他相关情况的综合分析,本书得出了在电视和网络媒体两股力量的竞争与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的结论,无论是剧目的数量还是质量、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用户数量与选择空间,以及在广告经营与相关产业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过往无法比拟的高度,全行业充满活力,国人尽享电视剧饕餮盛宴。

除此之外,主要统计数据都是出自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获得市场认可的调查机构,特别是一些被第一次统计归纳出来的专项数据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意义。比如我国电视剧播出总量为:电视媒体全年播出120.7万小时,网络媒体在播剧集10814部 ,海外发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又如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达到了约882亿元,其中电视广告约429亿,版权收益约222亿,海外销售约5亿,网络电视剧广告约200亿元,用户付费约25.6亿元等等。

本书的第四个特点是文风比较“接地气”,可读性较强。通过介于学术专著、杂志、研究报告、工具书等文本之间的富于变化的文本结构和生动的文字,本书将丰富的专业内容、实战案列、研究数据转换成尽可能生动的日常表达,使读者能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作为世界电视剧第一生产和播出大国,年我国电视和网络视频市场共生产了电视剧773部,21546集,平均每天生产59集;电视剧占电视收视份额的30%,互联网视频用户为电视剧贡献出了高达3771.82亿次的点击量。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电视剧在视频市场中“定海神针”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加强对电视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就愈发显得重要。

电视剧产业分析报告 篇2

一、网络效应的一般特点

20世纪70年代, 西方经济学者提出了“网络效应”这一概念。网络效应是指消费者购买某些产品所获得的效用随着使用该种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消费者数量增加而增大的现象。[1]也就是说使用该产品的老用户无须支付成本而从新用户的新加入而从中得到受益。因此, 判断某一行业或产业是否有网络效应, 就要看消费者加入该行业购买产品所支付的价格, 是否与行业的规模及现存的客户数量有关。

根据网络效应产生的原因不同, 可将其划分为直接网络效应与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是指如果一个用户对网络产品的使用直接增加了该产品的价值, 从而使现有用户获益。间接网络效应是指如果一个用户对网络产品的使用使得该网络产品的互补产品的可得性增加或成本降低, 从而间接提高了该网络产品的价值。具有网络效应的产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这种产业具有“偏向性”。在网络效应市场中, 两种或多种不互兼容的技术共同存在在状态是极不稳定的。一方面, 在具有网络效应的市场中, 原有用户基数对新用户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技术较为成熟的技术会主导市场。这种网络偏向性的结果是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

其次, 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兼容性。在网络效应的市场中, 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很注重产品的兼容性, 这意味着消费者从中获取更多的服务。比如当用户在选择某一手机品牌时, 就看其系统是否兼容, 为他提供更多的服务。

最后, 这种市场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也就是说, 某种技术或产品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拥有绝大多数用户时候, 其他的技术或产品很难替代它。一方面, 这些用户已经形成了对该产品的依赖;另一方面, 新用户在选择产品时候, 会考虑到学习成本, 即使用新的产品的学习使用成本。因此, 即使新的技术或产品在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但很难替代这一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

二、网络效应下互联网电视平台产业发展策略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互联网电视产业是最具网络效应特性的产业。近年来, 苹果、小米、亚马逊等企业纷纷进军互联网电视平台的产品开发与服务, 爱奇艺、乐视等网络企业已着手进入互联网电视机平台的顶盒市场。在网络效应市场中, 互联网平台产业要有健康、可持续发展, 应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一) 采取抢占先机的策略

在网络效应市场中, 先行者就抢得先机, 获得先发的优势。一般来说, 先行者在网络规模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即客户加入先行者的网络比加入后来网络的所获得的收益要大, 这样大部分客户就有选择先行者网络的偏好, 而网络效应又加速这种偏好。因此, 互联网电视产业的运营企业要采取抢占先机的发展策略, 率先吸引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 从而比竞争者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进而产生正反馈效应。

(二) 巩固和扩大用户基数的策略

在网络效应的市场下, 用户基数对某一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互联网电视产业的运营企业要采取巩固和扩大用户基数的策略, 其具体做法包括运用价格策略, 以价格优势来扩大用户基数;与用户订立服务合同, 锁定已经用户;加大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潜在用户加入到这个网络系统中来。

(三) 构建联盟策略

一方面, 与互联网电视企业竞争对手构建技术联盟, 共享技术与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技术更完善的产品与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 积极吸引辅助产品的供应商为这种产品提供辅助产品与服务, 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收益。通过建立互联网电视平台同盟, 互相可以彼此免费共享对方硬软件资源, 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三、结语

我国的互联网电视平台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空间广阔。因此, 在网络效应市场下, 我国的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发展, 应该遵循市场原则, 利用好网络效应的竞争策略, 采取恰当的手段让网络效应中的正反馈效应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主导者。

摘要: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电视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 并呈蓬勃发展的态势。与传统电视平台相比, 互联网电视平台产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困难, 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本文从网络效应的视角来分析我国互联网电视平台产业的发展策略, 试图对互联网电视平台产业从业人员有所启迪。

关键词:网络效应,互联网电视平台,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朝民.网络经济学[M].上海财经出版社, 2003:2.

[2]刘任重, 何明升.基于网络效应的技术标准竞争机制分析[J].中国管理学, 2007 (10) .

[3]李太勇.网络效应与竞争策略[J].企业管理纵横, 2000 (10) .

[4]方溢.浅析互联网电视平台对传统电视剧传播的影响[J].网络与信息工程, 2014 (03) .

电视剧产业分析报告 篇3

业内专家指出,3D电视实际上是在现有电视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种特殊物质并对3D视频影像进行编码处理,从而给人以立体感。3D电视的推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平面终端显示方式,成为提高产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自彩电步入平板时代后,全球彩电产业就进入了以面板为基础竞争要素的竞争方式中,谁掌握了面板技术或面板资源,谁就能掌控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板资源的控制权决定着彩电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然而,随着3D电视的兴起,原有的彩电产业链被迅速拉长,以面板资源为关键环节的竞争正在让位于3D全产业链的竞争。因为3D电视不仅仅是一个接收终端,更是覆盖3D内容制作、传输、存储以及外接设备的全方位产业链。业内人士认为,3D电视的普及意味着当前彩电产业链的整体切换。

事实上,日本企业早已通过行业内外整合,快速构建覆盖全环节的产业链,而这种产业架构具有极强的排他性,一旦建立优势将长久获益。这一优势将在3D电视的产业整体切换中得到全面释放。以索尼为例,该企业先后成功并购了哥伦比亚公司、米高梅公司,这样索尼就在全行业内率先掌握了内容制作的主导权。索尼已经宣布与探索传播和IMAX公司在美国合资建立首个专门的3D电视网,具备了3D节目内容传输的控制权。同时,索尼在蓝光3D影片、蓝光3D播放机以及游戏等方面都将推出3D内容。这样,索尼就形成了一个覆盖3D内容制作、节目传输、内容接收终端以及外接设备的清晰的全产业链战略架构。

分析人士指出,外资企业在彩电产业发展上实施的是“三步走”战略:首先通过实施LED普及战略,完成对传统平板电视的替代,这是第一步;然后通过基于LED的3D电视,颠覆现有的终端显示方式,为后期的战略实施“铺路”;最后,通过实施全产业链的3D替代,重建全球彩电业的新竞争秩序。对中国彩电业来讲,如何在跟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构建出索尼式的全产业链架构,是今后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3D立体电视加速中国彩电业变革

伴随着伦敦奥运会的到来,加之部分赛事实行3D转播,彩电市场会刮起一股3D旋风。毫无疑问,3D电视将为彩电业带来结构性变化,引发从接收终端到节目传输、设备存储,再到节目制作的整条产业链变革。

如今,日韩彩电企业已经快速进入了3D赛道,在技术标准、内容运营等所有领域展开了圈地运动,中国彩电业在3D时代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当前主导彩电产业发展的有两条主线:一是显示技术的升级,比如由传统显像管技术到平板显示技术,由平面显示到立体显示;二是播放内容的开放性,随着互联网接入电视,消费者收看的节目越来越丰富。互联网与3D是推动电视发展的双引擎,互联网的接入放大了电视节目库,而3D则改变了内容的显示方式,颠覆了原有的产业形态,3D电视的普及意味着当前彩电产业链的整体切换。

随着3D电视的兴起,单纯的硬件在产业竞争中的地位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包括技术标准、软件设计、内容制作等在内的“软实力”间的较量。全球彩电企业关于3D的竞争,绝不仅局限在电视终端上,而是聚焦在整个后台体系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成为企业获得未来话语权的关键因素。显然,日本和韩国的彩电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战略布局,如图1。

在生产要素高速流动的今天,全球彩电产业利益的分配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标准等高级要素成为竞争主体,其它要素则成为依附性的生产要素,这真真正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现在,3D电视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彩电企业的主战场,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决定制定3D影像有关标准,并准备在全世界普及,这实际上是为日本3D显示硬件及软件的发展铺路,通过设定标准让其产品在全球畅通无阻,同时也通过建立标准门槛将其他企业挡在外面。

未来彩电业必将进入以节目内容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电视硬件只能是长长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而电视的网络化也只是提供了输送电视内容的通路,关键还在于输送什么内容。在内容控制方面,日本和韩国企业已经在悄悄布局3D内容制造和运营,通过对3D内容的推广,加速显示硬件和传输设备的升级。

在日资彩电企业大力推进3D产业的同时,韩国企业也在3D电视市场的内容和自身实力建设上紧随其后。三星电子与美国的国际动画片公司梦工厂达成合作关系,之后组建了负责制作3D内容和海外宣传的专业队伍,短时间内将大量确保3D 内容供应。LG电子也同韩国国内的卫星广播企业sky life 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拓展3D内容产业。

其实,在3D产业链中,美国的角色更不容忽视,日本和韩国虽然是彩电大国,但美国是节目大国,尤其是好莱坞。3D的普及必须要有内容的配套,内容实为推动3D电视普及的核心,所以日韩这两个电视大国都不约而同地与节目大国美国的一些企业走到了一起。就像电影《阿凡达》一样,美国可以在全世界推广3D影视作品,既启蒙了全球消费者对3D的认识,又加速了显示、传输设备的升级换代,如图2。

在全球3D产业布局中,反观中国的彩电企业,还仅是将3D作为一项电视附加功能,既没有技术标准的保障,也没有内容运营的支撑。为了应对3D浪潮的到来,不仅国家要对相关3D产业进行引导,彩电企业自己也要制定3D显示相关标准,并通过标准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起来,同时还要从技术研发、运营模式上进行变革,构建覆盖内容、传输、接收终端以及外接设备的全方位产业链,只有这样,中国彩电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新一轮的产业竞争格局。

3D立体电视市场趋势

未来全球3D产业发展的八大趋势包括:

(1)全球3D产业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总体上仍将处于发展初期。

(2)欧美主导内容市场,东亚主导终端市场的产业格局更趋显性。

(3)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将成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4)以产业标准为主导的产业话语权争夺进一步加剧。

(5)3D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由个人消费领域拓展到公众行业应用领域。

(6)3D内容制作技术和显示技术将成为未来3D技术重点的突破路径。

(7)存储和传输技术的发展将为立体影视发展带来直接的技术动力。

(8)3D技术的综合应用及整体解决方案将逐渐取代单纯的3D产品,成为市场竞争焦点。

电视剧产业 痛并快乐着 篇4

编者按:中国是当今世界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经过1980年的市场导入阶段,到1990年进入高速成长期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中国电视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仍然较弱,与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的地位不匹配,创作、策划、拍摄、发行销售到播出各个环节探寻都需要提升。

精彩纷呈扮荧屏——我国电视剧产业现状扫描

黄金时段独领风骚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2005年全国中央和各省级电视台共有288个频道,其中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有233个,占总频道数的80%以上。另外,上星频道黄金时段共播电视剧1088部次、27819集次。说电视剧是电视台的台柱子,这一点都没错。它不仅占据各频道的主要时段,而且还是广告创收的大头,2005年全国中央和各省级电视台电视剧广告累计创收93亿多元。

首播剧、独播剧形成产业运作新的模式

从2004年开始,电视台加大了对独播剧、独家上星权的争夺,这种现象在2005年比较突出。2005年湖南卫视以800万元的价格独家购买了韩国电视剧《大长今》。2006年浙江台斥资5亿元购买了独播剧。

进军海外市场 博得双重成效

让更多的国产电视剧走出国门早已成为共识。2001年至2005年,共向海外发行国产电视剧近1.5万集。这其中既有历史剧《雍正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天龙八部》、《还珠格格》、《长征》、《大宅门》等,也有当代现实剧《男才女貌》、《双响炮》、《别了温哥华》等等。部分节目还在国外的许多主流频道黄金时间播出,为我国的文化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电视剧生产与播出之间形成供大于求的矛盾

2005年制作生产电视剧的播出、发行总量为445部11007集,分别占总制作量的86.6%和88.4%。如果按照35万元/集的平均价格计算,则2005年电视剧市场交易总额为38.5亿元左右,与全年电视剧投资总量的40多亿元的规模相比,电视剧市场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

直击幕后——透视电视剧产业背后的症结

公司每年拍大量的戏,却为严重积压播出无望叫苦连天;老百姓又常常抱怨打开电视沉闷得很,没有好剧可看——严重的供求矛盾正是近年国产电视剧市场的严峻现实。据统计,2006年国产电视剧制作总量13840集,而电视台最大播出量只有7000集,6000余集电视剧作品被束之高阁。

★ 收视率导向存在误区

把电视剧当成“期货”来卖,除了寻求制播目标更好达成一致,也是电视剧制作者苦于无力改变电视台播出垄断、以点论价、卖片回款难等生存现状,而做出积极适应市场的姿态调整。著名电视剧出品人马中骏认为,以点论价的方式非常不公平,很容易蜕变成播出媒体转嫁危机的方式,“目前的收视率导向存在很大误区,样本户数量少、低收入化,造成很多成本低、一味媚俗、题材陈旧的电视剧反而大行其道,对健康的电视剧行业发展是一种伤害和制约。”

★ 产业链倒置

另外,著名导演尤小刚指出,国产电视剧市场还有一个根本问题是产业链倒置。制作方

承担风险,电视台花70%的钱买100%的作品并且一再拖欠款项;同时,对整个制作群体缺乏规划管理,入行门槛低,投机成分大。财大气粗的老板只知道拍出钱来就能拍戏,这部分做“一锤子”买卖的大款对现有创作资源过度开采,“名编剧根本没时间思考创作,只能手里握着一帮枪手代写。为什么40多岁的演员仍然‘长盛不衰’?因为他们不敢用新资源,只知道这些熟脸好卖片,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多大腕演的片子卖得很差,就是剧本和制作环节出了问题。”

★ 缺乏好剧本

韩国娱乐行业的高层把“韩流”现象归功于良好的市场运作,事实上,市场运作是纯粹技术和资本层面上的问题,从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来看,中国在这方面的市场运作技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中国电视剧市场产业链的分配不均衡之所以会严重伤害电视剧制作商,根本因素是电视剧内容制作方尚无充分实力与电视台分利,坦白说,如果中国有人拍出《大长今》,其谈判能力自然要增强,利润分配自然会倒向生产方。

电视剧直指世态人心,对大众文化影响颇深。海润影视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曲光辉说,“一部电视剧造就一个‘百万编剧’,在海外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眼下国内却寥寥无几。”以每部电视剧投资1000万计算,剧本创作的投资就高达100万至200万元。而国内对前期剧本的投资比例普遍低于日本、韩国。一般说来,北京的影视剧公司对剧本投资约占总投资的6%至8%,而上海比重更低。一般成熟编剧的费用,北京在2万元至4万元/集左右,上海则只有1万元至2万元/集。与海外比较,差距十分悬殊。

★ 对版权价值的认识重视不够

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现状是对版权价值的认识重视不够。保护版权,让好作品卖出好价钱是对创作积极性的保护,我们重视播出超过了对制作的重视。例如电视剧播出前的广告时间,我们和美国一样都是十二分钟。但是在美国制片方一般拿到7分钟,而我们这里制片方能拿到2分钟就算很高了。为什么美国的制片要拿7分钟广告,因为制片方投资拍片子,风险都由制片方承担,知识产权也在制片方手里,所以理所当然地占大头。这样才能保障有更多的资金回收投入新的创作中去,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去买好剧本、建摄影棚、请大明星,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电视剧产品。

提升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对策

剧本是整个电视剧产业链的源头,是影视制作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必须实施剧本战略:首先,加强编剧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例如,海润影视公司成立的文学部的主要职能是在编剧市场寻求好的剧本、和编剧之间一对一的平等合作交易是当今影视企业应采取的有效策略。总之,在剧本重要性日益突现的今天,高水平的编剧人才是提高电视剧收视率的重要资源。

同时,我们还应该从融资入手,采取多种融资手段,从社会上吸引更多的资金,充实电视剧的前期制作成本,保证质量。在确保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探索进行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的广播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生产营销企业经批准可以上市融资。

发行公司应努力向独立的、专业化的电视剧产品的发行渠道环节的发展方向前进。其次,加快实现发行渠道的多元化,除销售给电视台之外,还可侧重海外发行以及电视剧衍生产品的销售。再次由于电视剧产品具有物质、精神、文化、经济等多重属性,不是一次性消耗产品,重视对其进行不断扩展的多轮销售,将成为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不断增值的驱动力。

美国电视剧产业运作的启示

为什么美国电视剧能够笑傲江湖?这首先要从美国相对成熟的电视分销体系说起。美国的六个全国性的无线电视网,又称六大“联播网”,其功能就如国内的综合频道;数十个有线电视频道则绝大多数是专业频道。资格“老”的“联播网”的赢利模式是使尽可能多的观众收到节目,然后把收视率卖给广告商。

它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说把重要信息告知公众,因此政府也对它有一些保护:“必须传送”法(must-carry rule)规定有线网络公司必须免费传送“联播网”的节目。“联播网”和“后起之秀”——有线频道各自针对的目标群一个大众,一个分众;赢利一个完全靠广告,一个是“双面收益”(既可从观众那里直接收钱,又可以卖广告),运作模式大相径庭。

“联播网”与其“加盟台”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实力弱小的地方“加盟台”很难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填满每天播放时间的所有节目,而“联播网”提供给它的节目不但可以填满“加盟台”大约2/3的播放时间,而且“加盟台”播出“联播网”节目时还能额外从“联播网”得到一笔“电视网补贴费”;反过来,“联播网”则通过为数众多的“加盟台”,使自己的节目迅速达到各地的观众,却不必花费精力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复杂的维护,还把照顾各地方不同口味的任务交给“加盟台”。

电视剧产业分析报告 篇5

【内容提要】传媒格局的调整与重组,一方面为电视产业提供了壮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它也带来调整重组过程中电视产业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场大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电视业面临的一大问题。笔者在对当前电视产业微宏观环境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出自己看法。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产业 创新发展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媒格局进行着新一轮的调整与重组:新的媒介形态产生;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旧媒体之间出现“竞合”的态势;传媒产业在组织结构、营销策略、业务形态、发行渠道、市场规制、产业链等方面谋求重新布局,新的传媒格局正在生成。

传媒格局的调整与重组,一方面为电视产业提供了壮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它也带来调整重组过程中电视产业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的现状

媒介融合带来了电视产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电视产业环境进行审视,我们发现当前电视产业在微宏观环境方面具有如下优劣势。

(一)优势

1.政策扶持。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推出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200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2009年,“强调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交替、文化产业跨区跨行并且做大做强、吸引社会资本以及建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①。2010年,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②。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③的发展目标。在此期间及之后,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文件,政策惠及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已有的文化产业领域。电视产业也随之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获得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2.电视市场巨大,节目生产能力极强,网络覆盖率高。据2011年的统计,全国电视覆盖率达97.82%,全社会电视机拥有量高达4亿台,以城市为主的有线电视用户也达到1.64亿户,数字电视用户从无到有,达到4527.86万户。另一方面,电视节目制作数量比10年前(2001年)大幅增长86.7%,2011年全国各机构共制作节目时长264.19万小时,播出节目时长1495.34万小时;电视剧制作由10年不到1万集增涨到2011年的14942集,年制作量成为世界第一。④

3.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电视节目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尤其在“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明确了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⑤后,传媒产业迅速成为新的朝阳产业,受到各方资本市场的青睐。国家政策对资本准入门槛的降低,将盘活传媒资本市场,为传媒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新媒体涌现,电视节目播放呈现“零时空” 特性,节目播出平台趋于多元化。节目制作水准大大提高,视听效果更加震撼,节目生产周期缩短,精细化的节目生产与差异化的定制节目成为可能。

(二)劣势

1.体制规制的约束。我国现有的电视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管办一体、政企不分的情况,政府既行使管理权,又直接参与经营,市场自主调节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政府?Φ缡雍砩喙δ艿闹厥右皇蹦岩耘ぷ?,经济功能重视不够,产业意识缺乏。电视产业按行政级别分级建制,多头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导致各利益群体无序竞争,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合作。电视台实行严格的国有,不允许民营电视机构开设电视台,传播渠道在资源配置上也存在严重的浪费。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使电视产业跨地区、跨媒介和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比较困难,电视产业还未完全导入市场,资本进入受限。

2.新媒体兴起,消费市场分流严重。随着网络市场的发展壮大,电视市场受到冲击。数字技术与网络的结合,带来新媒体的崛起,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零时空特性使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分流受众群,尤其年轻受众流失严重。传统的电视产业格局面临技术、市场、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转型。

3.电视传统产业链单一。传统电视产业主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广告收入为根本利润增长点,以家庭为主要收看模式,产业链形式单一。从产业主体来看,缺乏大型的电视产业集团;从营利模式来看,传统的广告营利仍占主流,其它增值业务有待开发,后产业链业务格局没有形成;从经营理念来看,“内容至上”仍居高位,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电视产业链需要进行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的整合,提高运作效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4.版权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节目版权得不到保护,直接影响电视产品生产、图书音像市场及衍生产品市场的开发。

二、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推动规制创新,强化产业意识,整合顶层管理机构,制定电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电视产业创新有待国家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产业意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增强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减少对产业领域的直接行政干预,通过高效、完善、规范的管理办法,把握既定的产业发展方向,达到产业发展目的。在当前,就需要促进媒介管理主体的整合,通过统一的媒介管理机构,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杜绝多头管理。2013年,国务院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是国家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对媒介管理主体进行整合的重大举措。电视产业要做大做强,需要有基于全局性的战略考虑。从电视产业来看,相关部门应会以整个国家电视产业为主体,对电视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全方位设计,并对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进行全方位管理。

(二)完善电视产业链,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横向产业链并构与纵向产业链整合,尤其重视后产业链开发,实现资源的叠加效应

媒介融合对电视产业链的重构与整合提出了要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电视产业集团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链条,寻找能够维持长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传统电视产业主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广告收入为根本利润增长点,以家庭为主要收看模式,在“碎片化”时代难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这就需要重新完善并整合产业链,一方面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横向产业链并构,另一方面整合纵向产业链,从而打造电视产业的全产业链格局。从横向产业链并构来看,就是要推进电视产业与出版业、电影、音乐、游戏、旅游、艺术、网络、新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协作以及各区域间电视节目制作、运营、播出等机构的协作,完善不同主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将竞争格局引向“共赢”为主的格局,实现价值增值。其中尤其要注意“台网”融合发展。从纵向产业链整合来看,电视产业集团应重新审视新媒介环境下电视产业链的上下游,研究制定增长型战略,实现一体化增长。这就要求以内容产品制作为核心,寻求制作、运营、平台、渠道、播出等环节的协同效应,在广告、付费电视、多平台联营、衍生品经营等利润生成部分谋求新的价值增长点。在内容生产层面,充分认识节目的周期性规律,在保证实时播出节目的同时不断策划推出新节目。在内容制作上,认识到细分市场的重要性,借助现代化的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受众信息,细分受众,为受众提供定制节目和服务,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长期的营利关系。在利润增长上,寻求与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合作,针对不同传播平台,差异化生产同一节目,提高同一内容生产在不同平台播出的叠加效应,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提高利润率。同时重视后产业链开发,开发以品牌电视节目为核心的图书、音像、服饰、玩具、旅游、主题公园等业务,实现产品的附加值,产生资源叠加的放大效果。

(三)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运作来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是电视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外电视产业扩大的重要手段就是资本运营,即“允许媒介兼并有高增长价值的企业而实现增值,允许电视业上市融资,允许电视企业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允许其他企业资本投入电视产业经营。”⑥“国外电视跨国巨头的超速扩张,无不是与资本的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缺乏资金投入和资本管理的电视业,这是最佳的出路。”⑦中国传媒业在市场化进程中,也在逐步放开资本的准入政策,传媒业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我国电视业现已打破原先的财政拨款方式,具备了初步的资本运营能力,在融资渠道上,通过吸引金融资本、吸引业外资本、成立上市公司以及创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获取资本支持。在投资方向上,实行多元化产业经营,合理分配投资,获取资本收益。但当前电视产业在资本运作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大步发展,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放开政策规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学习先进的国际媒体产业集团的经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电视产业要在网络与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获得长足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必须在政策规制的改革下进行。要建立现代新型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战略规划,以优质与高效率的内容生产打造核心竞争力,以现代营销理念进行市场开发,注重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整合,实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经营,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将电视产业做大做强。

注释:

①《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发布http://.⑥⑦文硕、张小争、李晓萍编著.《电视营销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7)第1版.作者简介:李茂华,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广播影视文艺学专业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文艺与文化

电视剧产业分析报告 篇6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数字电视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类电视节目不断增多,更好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节目需求。虽然我国电视产业处于上升状态,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旧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致使数字电视产业难以更好进步。基于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意义,其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多方面都能起到较好作。因此,如何更好发展我国数字电视产业成为有关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1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情况中,基于数字电视产业自身特性,其涉及到多个主体,所以其中会存在多种利益关系。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进行明确,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数字电视产业相关部门的认知水平以及利益问题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很难在一些问题上进行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部门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其可能会通过自己手中权利做出一些违反相关规定的事,致使数字电视产业总是保持停滞不前的状态,难以获得有效发展。基于数字电视自身特性,国家一般会制定出相关配套标准,以促进数字电视更好推广和使用,这对提高我国数字电视产业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有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配套标准在不断完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数字电视的复杂性以及综合性,相关配套标准往往不能发挥出有效作用,从而给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不利。数字电视产业涉及的产品种类及产业类型较多,我国虽然在整体上有了较好发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数字电视产业中的多项环节都处于停滞状态,难以实现数字电视产业的全方位发展。基于我国国情,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会受到地区经济水平、群众认知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目前并不能完全实现无空间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盈利情况并不理想,给其更好发展带来了极大不利。

2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方法

2.1完善相关制度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相关法律发挥不完善,版权维护成本较高。基于数字电视产业自身特性,很多相关部门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与其他部门进行配合,致使各部门在许多方面都不能达成共识,从而给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不利。因此,基于目前数字电视产业的混乱性,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细化相关条例,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利,要求其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数字电视产业更好运作。各级政府还应采取抓住内容,放开管道的原则,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及运营。

2.2优化产业环节

我国数字产业中有许多亟待发展的环节,包括演播厅设备、数字电视业务运营商、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产品等方面。这些环节不仅对数字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对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在国外的推广也有着较大作用。因此,国家必须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对数字产业中各环节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创新,鼓励有关机构加强对相关环节的研究,并加大投资力度,从而更好对数字产业中各环节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更好促进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政府应加大网络整合,通过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化零为整,逐渐从县市网到省网,再到全国一张网。

2.3提高服务质量

数字电视产业的服务对象是用户,所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使用数字电视的积极性能够较好促进我国数字电视产业更好发展。建议:①国家可采取一定的福利性措施鼓励运营商进行数字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实现三网融合,使得基于数字电视网络可提供更多服务,吸引用户从看电视到用服务;②对个电视台等内容提供商根据用户需求研发出更多种类的节目,并增强节目的感染力,提高直播节目的观赏性;③运营商积极开发节目观看者与直播节目的互动环节,增肌投票、评论等环节,改变原有被动看节目的形式,提高观看者对节目的参与度。

3结束语

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的数字电视产业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我国数字电视产业中许多环节都有待发展,而且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整体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关行政部门及各级运营商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丰富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吸引用户,促进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电视剧产业分析报告 篇7

(一) 《全民电影》的诞生

2013年12月18日, 黑龙江卫视2014年《全民电影》项目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 黑龙江卫视正式将创意之国荷兰的《娱乐体验》节目引进中国, 成为全国首个全媒体电影项目。

项目通过人们对于电影的热情, 将明星和普通人紧密连接在一起, 让他们共同完成一部电影, 不仅仅有剧本的编写, 还包括拍摄、后期、海报等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这是由无数普通人与明星导师共同完成的一场电影之旅。

(二) 《全民电影》电影部分的运作流程

《全民电影》项目主要是由电视节目、电影接龙、线下活动三个部分构成的, 而“电影接龙”则是《全民电影》中的主体部分。

根据《全民电影》官网公布的第一段官方剧本, 报名参加活动的编剧们可以为第一阶段的官方剧本添加后续, 自由决定电影主角的命运。报名参加活动的导演们则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剧组, 将第一阶段官方剧本按照自己的理解通过电影的视听语言表达出来。

在《全民电影》的节目中, 通过官方网站, 导师会和公众一起互动、选拔、比赛、交流, 带动大众一起参与到接龙活动中来。

官方剧本将分5个阶段发布, 会有5个阶段的剧本接龙和拍摄制作, 最后将生成集合大家力量的民间版电影。这5段电影接龙结束后, 导师团将借鉴优秀的剧本和电影制作者, 集结生成导师版电影, 在全国院线上映, 民间版将会同步公映。

二、《全民电影》的特点

《全民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创作模式, 与传统电影在剧本创作及制作过程相比, 《全民电影》在“全民化”、“众智化”、“全媒体化”等几个方面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 《全民电影》的“全民化”

目前有许多新晋电影工作者或电影爱好者对电影事业充满了热爱, 他们热切追逐电影梦想, 同时也同样富有极强的创造力, 对电影有着各自深刻的见解, 是中国电影业潜在的新兴力量。然而, 他们常常会因为没有人气、没有平台而错失了展现自己、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机会, 这对于中国电影事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全民电影》的出现, 降低了编剧和导演的身份门槛, 由于该项目提倡电影的“全民化”, 同时又没有了追求票房收益带来的极大压力, 所以编剧和导演的身份可以不再仅限于著名编剧和知名导演, 不论专业还是非专业, 不论来自哪个阶层, 不论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只要爱电影, 对电影有着独到的看法都可以成为编剧和导演, 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去合作、去展现、去感染他人。

这无疑给这一群新晋的电影工作者们提供了拓展发展空间的可能, 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来获取关注, 同时让大家认识并了解自己和自己的作品。

(二) 《全民电影》的“众智化”

《全民电影》将会是民间智慧和专业技巧经验的完美嫁接, 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和集体头脑风暴, 也许出现许多不俗的、内容创新的优质电影, 这将会是一场精妙绝伦的思维盛宴, 通过这种方式, 或许能创造一种新的电影制作模式。

荷兰版《全民电影》, 即《娱乐体验》项目的核心导师团成员好莱坞大导演保罗·范霍温, 在结束这场非凡的旅程时, 曾由衷地说:“我在这个项目进行的10个月里所获得的收获, 比我过去30年的电影生涯所获得的还多”。

在中国, 这个过程无疑会更加的激动人心, 过去是十几个人拍电影给十几亿人看, 现在是成千上万人拍电影给十几亿人看, 成千上万人的智慧相互结合、交融、互补, 思想相互碰撞, 注定会产生非同凡响、令人惊艳的火花。

(三) 《全民电影》的“全媒体化”

全媒体, 在今天也如同大数据、云计算等是个令人津津乐道的关键词, 在智能终端设备飞速发展的今天, 碎片化的媒体内容, 重新颠覆了观众的收视习惯。广泛意义上的观众, 则自动细分为具有不同特征属性的人群, 观众人群的分散, 势必带来广告、宣传的投放转向, 这对于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的电视台以及依靠宣传增强观影热度的电影来说, 均影响巨大。

如何充分利用所有媒体平台, 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的力量, 完善和加强整合营销项目, 是眼下媒体人非常紧迫的任务。而黑龙江卫视在《全民电影》的宣传、实施等方面都极好地与“全媒体”这一概念相融合。

《全民电影》可谓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台网全媒体互动项目, 从一开始就在“全媒体”的平台上规划布局, 针对不同的媒体宣传平台, 制作不同的内容样态, 进而更全面、有效地帮助项目宣传, 吸引到各种不同媒体接触习惯的目标人群。

三、《全民电影》的不足与改进思路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全民电影》的推出, 虽具有其鲜明创新特点,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进。

(一) 公平机制的不足与改进思路

通过《全民电影》的运作流程, 我们可以知道任何电影爱好者都可以参与, 无论专业与否, 团队资历如何, 资金是否雄厚等均可以在这项活动中展现自我, 但也正是因为每个人自身条件的差异, 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的某些方面或多或少会有所限制。例如, 能力限制, 非专业人士往往会弱于专业人士, 不能很好地、恰当的利用视听语言, 出现心中所想却不能很好表达出来的窘境;资金限制, 一部电影的制作或多或少都会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而囊中羞涩的剧组在拍摄过程往往会碰到出于经费的原因而有所取舍的情况, 使得微电影在叙述及表达上大打折扣, 最后作品所呈现的效果可能也不尽人意, 在投票及导师评选环节中亦会有所落差, 最终造成好的作品因为外在因素而被扼杀在摇篮中, 这对于电影创新产业亟待发展的今天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是故, 这个项目在电影评选环节的公平机制方面仍然有待斟酌、考量。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应当在比赛之初尽可能将参与者的各方面起点调整到同一条起跑线上, 以力求客观严谨、公平。

在能力方面, 将参与者的能力调整到同一水平线, 可以分为专业组与非专业组, 并分别在组内进行比赛、评分, 但在分组的问题是, 对于专业与否的界定不应仅仅限制在是否在专业院校学习过相关知识, 而应当更多地着重于参与者的经验以及所获得的成果, 并以此作为专业与否的主要参考标准。

资金、成本方面, 要使所有参与者从零开始, 每个团队制片人或相关负责人要发挥真正的作用, 从节目组给出的赞助商名单中争取赞助, 拍摄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资金都必须是赞助所得, 这一方面有利于电视节目为原有的赞助商的宣传;另一方面, 也相对更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一部电影形成的每一环节, 考验了各个制片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 也可以采用当下新媒体时期最流行的众筹手段, 一方面会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 假若宣传得当, 亦会有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以支持拍摄。

(二) 栏目整体性不足与改进思路

据观察, 目前《全民电影》的相关电视栏目为《全民电影梦》, 截至2015年3月30日该栏目内容更新到2015年2月27日, 纵观包括2月27日在内的之前所有节目内容, 有发人深省的奋斗史, 也有畅谈当今电影营销模式;有明星访谈, 也有热门电影影评……内容颇为丰富倒是不假, 但笔者认为内容相对较杂, 对于一个电视栏目而言还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整个电视栏目的体系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斟酌, 节目组应当制定更详尽、更严谨、更精准的电视节目流程, 明确整个电视栏目的定位:目标定位、受众定位、内容定位等, 可以是导师们对于参与者们作品的整体评价、个别评价, 以及导师们可能因意见不合而擦出的火花等, 加大相关电视栏目与线下《全民电影》活动的黏合度

(三) 活动数据利用方面的不足与改进思路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 充分利用活动数据来更好地引导活动趋势显得十分必要。《全民电影》虽然一开始就强调要在“全媒体”的平台上规划布局, 宣称要打造一个全新的, 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宣传及展示平台, 并有着名导、名嘴、明星作为导师这一层耀眼光芒, 而事实证明, 该节目实际的宣传效果欠佳, 目前在受众中的知名度不高, 大众对其的反映也并不强烈。笔者认为没有有效的利用大数据分析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缘故之一, 该栏目鲜见充分利用各个媒介终端的优势, 结合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媒介终端的活动数据进行分析, 再具有针对性地通过各大平台向相应受众群体传递相关信息。

借助网络搜索、视频播放、日志评论等海量数据, 获得全国各地区、年龄、职业的观众群体的喜好, 通过数据挖掘, 各剧组制片人就可以把相关的电影和资讯以相应的手段、媒介推荐给他们, 实现精准化的推广及营销。同时也可以把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各个剧组, 为他们在剧本编写、拍摄期间、后期剪辑等过程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意见, 力求产生更多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高质量电影。

同时也可以收集参与者的题材、叙事手法、剪辑手段等作为信息资料, 从中分析得出现今微电影或新兴电影人所热衷题材的总体趋势, 这亦可以为已有所成绩的大导演在今后的题材选择及叙述手法上提供参考意见。

四、总结

新媒体时代电影产业的“全民化”有利于众多草根电影爱好者集思广益, 挖掘新型的电影类型, 新型的电影叙事模式;有利于推动电影“全民化”、“平民化”的热潮;有利于挖掘“草根”电影人才;有利于电影走下“神坛”, 在普罗大众中更加富有亲和力, 能更爱并理解电影, 从而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进步。

与此同时, 希望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制法规, 一起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和有序的电影制作、生产环境, 为中国的电影文化产业发展拓宽更加广阔的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全民电影》如何改变营销?专访《全民电影》荷兰版权方负责人潘磊[J].声屏世界·广告人, 2014 (10) :62-64.

[2]本刊编辑部.一场转型下的修炼与颠覆专访黑龙江电视台《全民电影》商务拓展负责人王昊[J].声屏世界·广告人, 2014 (10) :59-61.

等风来,中国电视剧产业新动向 篇8

总局电视剧司、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全国各省级电视播出机构等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一剧两星”政策出台后,经历了2015年的市场风雨,业界用“巨变”来形容中国电视剧产业发生的变化。一些影视机构、行业组织认为中国电视剧陷入了困境,而2016年更是中国电视剧产业艰难度日的一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用2015年的电视剧播出成绩单对此给予了回应。

2015年电视剧播出工作看点

1、全国电视剧购播工作。认真落实习总书记问题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播出导向,有思想内涵、有艺术特色、有社会影响力,丰富了人民生活,坚守了主流媒体责任。2015年有三大背景:(1)政治背景:2015年是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会议讲话贯彻落实最关键的一年;(2)政策背景:播出政策的调整——“一剧两星”的推出;(3)资本背景:2015年资本介入力度空前;全国电视剧实现了增量到提质。

2、电视剧数据。全国生产395部,16000多集,2014年15500集,部数减少了40多部,2015年长剧变多了,所以部数减少的同时,集数却变长了。业界继续保持活力,投资热情还在;上星频道晚间黄金档总播出36个频道,共672部次,20000多集,较2014年数量减少四分之一;制作量增加、播出量减少。

3、首播新剧和独播新剧的数量更多,独播方式被更加看重。2015年“一剧一星”的方式被更多台采纳。“一剧一星”是最好的模式,由于生产、销售、利润产生的方式导致“一剧一星”之前没有顺利实施。2015年新剧有250部,占60%。2014年新剧共270部,占48%。2015年独播新剧有166部,占首轮剧的64%。整体卫视消化能力在降低,但是新剧消化能力增加;品质至上成为行业共识。购剧市场门槛得以提升,提升品质成为制播双方的共识;制播双方的风险意识加强。有很多台是做出表率的,参与电视剧的投资、制作,有源头介入、有命题作文、共同控制成本,单纯的播出行为积极地参与到了制作的全行业,播出机制正能量影响、引领了创作以及播出指导创作。

4、现实题材依旧是创作主流。现实题材剧比例较往年有所减少。这类题材剧在社会影响力、感染人、感动人等方面赢得口碑,比如2015年播出的《平凡的世界》《温州两家人》《于无声处》《嘿,老头!》《剧场》《何以笙箫默》《虎妈猫爸》《岁月如今》《大好时光》《冰与火的青春》《急诊室的故事》《孙老倔的幸福》《幸福的战国时代》。以后现实题材剧一定要高于50%的播出比例。荧屏上不能光是神魔、玄幻、大IP。2015年,现实题材剧社会影响力增大,诸如《草帽警察》《反恐特战队》《后海不是海》《神犬小七》等,这些剧的创作者们对现代警察、军旅剧等类型有着创新精神和创新思路。

5、近代革命题材不断出新。201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电视剧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在演绎革命精神、宣扬爱国主义等艺术把握上、导向上,也有了长足进步。像《伪装者》《卧底》《毕业歌》《铁在烧》《太行山上》《生死连》《东北抗日联军》等剧。

6、古装剧制作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芈月传》《琅琊榜》等历史剧、古装剧在创作品质、创作类型等方面都有提升,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等等都比较丰满,可以代表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水准。古装剧类型丰富、结构适当,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7、中国很多剧的戏剧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的矛盾是人造成的,是人与人的斗争;而反观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剧,多数优秀剧本反映的戏剧冲突是自然环境造成的,是人和客观环境的斗争。

2015年全国电视剧的播出成绩应该说十分亮丽。作为电视剧行业主管项目立项、内容审查、上星播出调控的电视剧司并不回避当前我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电视剧播出存在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1、剧目选择上的问题。最优质的平台要播出最优质的电视剧,思想导向和内容导向也必须是健康的、正确的。送审中我们审查的第一要素就是思想导向问题。部分电视剧台存在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应该要做到:第一,省局要发证;第二,购买之前要审;第三,播前也要安全审查。下面列几个报审项目:(1)青海报审的《家和万事兴之花好月圆——爱情与阴谋》,存在多个婚外情、诈骗情节等;(2)深圳报审的《幸福归来》,展示犯罪、婚外情、姐弟恋,存在明显价值偏差,这类剧发证都不对;(3)四川报审的《我是赵传奇》,情节设计离奇,包括易容术、麻将抗日、足球抗日,挑大粪抗日等,这些早就已经被诟病;(4)河南、贵州报审的《野山鹰》《女人抗战》,故事过于离奇,打情骂俏,无所不能;(5)电视剧《碧血书香梦》以家斗为导向,宣扬封建糟粕。以上这几个剧都是送审时经过大量的删改和反复审查的项目。

2、有些剧大问题没有,但具体画面、具体台词、具体存在问题。比如裤裆手榴弹、武媚娘的胸。这些画面造成管理被动、主流平台价值丧失,播出电视台是要负责任的。《武媚娘传奇》在台湾播出是大胸版,本来总局是不允许这版出口的,但是相关公司说台湾指定要这一版,而且还让国台办出来做工作。很多网民调侃:广电总局上半年管“上半身”,下半年管“下半身”。这都是审查剧目时不严格、制作时不以导向为依据造成的,最终给总局的管理带来很不好的影响,造成社会舆论的混乱。再例如,有个古装武侠剧,安全部、民委等都介入,穿着藏族衣服的僧人带刀,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引发民族问题。对特定人群、特定地域也不能调侃。再例如坏人不能说某地方言,否则省委宣传部会让总局向全省人民道歉。

nlc202309081935

3、播出宣传上要避免故意宣传炒作,不要炒作低俗话题。例如《燃烧》这个剧,加入圣斗士抗战等动漫元素;再比如《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个剧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播出之前的宣传片里,将全剧本来为数不多親吻镜头、情色内容集中播放,对观众造成这个剧导向有问题的错觉;所以宣传时绝对不能宣传被删减的内容,如果出现和总局最终审查不相符的内容,那这个剧就先不要播了。还有《花千骨》二轮宣传“我是无删减版”(有违总局精神);安徽台播出的《剑侠传奇》,在播出前宣传改为《蜀山战纪》;《春江英雄之秀才遇见兵》,江苏台、北京台播出时分别叫不同的名字,江苏叫《春江英雄》,北京叫《秀才遇见兵》。

我们要讲播出纪律,也要讲宣传纪律。主流平台不能去迎合低俗文化,不仅不能迎合,更不能主动去宣传。需要注意的是:年初电视台做活动,宣传该台去年播出的优秀剧目,表彰各单位。这个出发点是好的,鼓励制作公司做好剧、做导向正确的剧。像SMG制播年会、北京台的颁奖盛典、安徽台的国剧盛典和广东南方盛典,业界把它们当做风向标,方式好。同时要注意避免以下问题:播的电视剧在本台排名好,但社会效应不好,或在其他台播得不好,还有存在争议的,并非主流、并非我们要倡导的内容的,就不要给制作界以不好的示范。需要表扬的是SMG,现在每年把要评奖的剧和总局交换意见,确保颁奖的这些剧导向正确,社会影响力正确。

4、收视率对赌。36个台长都签字盖章,承认了“收视率对赌”协议。国家机构不能去和民营机构对赌,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社会属性。或者不签对赌,签补充协议,耍小动作,其实更不好。

5、播出要求,各台都要记住。(1)播前审查要严格,一定要在15日前报下个月的;(2)各台不能对剧目集数、名字进行更改;(3)保证各台电视剧宣传不能违背要求;(4)恪守媒体职责,不能唯收视率论,不签订以收视排名定价的合同。

所有上星台播出的电视剧都要记住:以人民创作、以品质为核心,以坚持正确导向为底线,各家各台都要有大屏幕观念,36家小屏幕组成了一个电视剧播出阵地的大屏幕。

网络剧的发展和冲击,对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生产制作和播出及整个产业的商业模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此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电视剧司会出台新政策吗?

2016年中国电视剧产业面临的新情况

1、经济力量的强势介入。资本介入后使影视超出了文化范畴,演变成资本范畴、商业范畴。例如,CCTV财经频道做了影视专题,片面地关注了经济属性;媒体深度融合,新媒体大力崛起,影视剧有了更大的扩展空间。

2、出现新的题材类型和表现手法。新的类型丰富了题材构成,满足了更多观众,百花齐放的文艺局面也会带来新的问题。玄幻、仙幻、魔幻、虚幻等题材被炒作过热,导致失真,过于夸大了其模式。要给新题材空间开拓,但是需要认真对待,这类题材是百花园的一类,但成为主体,肯定不好,我们要正确对待魔幻仙侠题材,内容导向不要有偏差。惩恶扬善、抱打不平,符合中国人传统,用神魔形式表达人间冷暖,不要有封建迷信、不要有过度暴力和情色。媒体也不要夸大他们的作用和比重,夸大他们对产业的作用。很多仙侠魔幻剧体现出制作人文化储备不够,创作思想不严肃。

3、新的制作理念。画面出奇、制作出奇,拼颜值忽视思想、拼制作忽略价值、拼产业延伸忽略精神属性,把文化内涵的东西变成工业产品。资本、产业值得鼓励,但不能本末倒置,产业、思想价值需要双重延伸。影视剧只注重做产业的话,那么就一点出路都没有。因为影视剧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之所以占据黄金档,不是因为影视剧的产业性,而是因为影视剧在传播导向上最容易得到观众认可,代入感最强。如果没有了文化价值,它还能占领黄金档吗?能占领主流媒体阵地吗?

4、新的投融资方式。上市对赌风投等资金蜂拥而至,很多影视项目纷纷上马,要业绩、要流量。各种粗制滥造、内容重复、抄袭、模仿剧比比皆是,利润率必然会降低。

5、出现新的播出方式和新的形态。网络剧2014年和2015年冲上了历史的最高峰,2014年网剧的数量是1400集,2015年是12900集,增长了7.7倍。20分钟以上的我们都视为网剧,集数上和电视剧旗鼓相当,总量上快接近了电视剧量的一半。先台后网、网台同步、先网后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总书记说: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播的传统电视剧和网剧内容应该一致,管理标准应该一致,但管理方法有别,现在没有具体管网络,是因为管理手段、行政手段相对还比较弱。付费观看让网络获得巨大业绩。新媒体和主流媒体要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要向主流看齐。

6、要对总局有信心,总局有能力发挥影视剧项目的主流价值。

在中国电视剧产业中,播出平台处于一个特殊的强势位置,因此,抓平台建设和管理是电视剧产业中重要的咽喉环节。对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对2016年中国电视剧播出工作做出了原则性的几点要求。

电视剧播出平台需要牢记以几点

1、继续坚持以人民为创作核心;

2、继续坚守文化品格;

3、继续坚守主流媒体的价值;

4、抓好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的重要宣传期。主要的8家台要选择主流剧播出,其他台可以自主选择,但是不要选择播出和大局不相干、破坏宣传环境的剧,例如古装魔幻、仙侠剧等;

5、确保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播出中的主导地位。2016年继续坚持这个方针,各台要完成50%的比例。上星剧中古装剧不能超15%。历史正剧,例如,表现屈原、李时珍、李白、司马迁等这些对中国历史有推进、对中华民族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电视剧作品,不受此指标限制。

上一篇:脱硫技术干法下一篇:深圳市寄宿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