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理教案-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精选7篇)

物理教案-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篇1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课题 第三节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执教   教学 目标 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重点 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难点 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教具 学生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1.  什么叫电功率?电功率有哪些单位?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有什么区别? 二.新课讲授。 1.实验目的:学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不在额定电压时的.实际功率,并加以比较。 2.实验原理:P=UI 3.实验电路图。 4.介绍实验器材,学生讲述。 5.简单介绍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6.学生实验: (1) 测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所需物理量如下表所示。 小灯泡两端电压情况 电压U (伏) 电流I (安) 小灯泡的明亮程度 电功率P (瓦) 等于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高于额定电压       实际功率   低于额定电压       实际功率   (2) 比较额定率和实际电功率大小问题。 (3) 比较灯泡的暗亮程度与电功率间的关系。 7讨论和思考   使用用电器时,为什么应让它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超过或低于额定电压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8小结。 9练习评析。 回答问题                 完成实验  

 

物理教案-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篇2

正确解答相关考题, 需从整体上把握该实验的完整环节。

一、整体把握实验环节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实验原理】P=U·I

【实验步骤】

1.设计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实际电路。注意选择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合适量程, 滑动变阻器规格参数要合适;

2.使滑动变阻器一开始阻值最大, 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 观察到V表的示数U逐渐增大而小灯泡逐渐明亮起来, 在U

3.继续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 注意观察V表示数变化, 待其示数增至U=U额时, 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 读记此时V表和A表的示数;

4.继续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 使U>U额 (为防止小灯泡烧坏, U一般不得超过120%U额) , 此时灯泡过亮, 读记此时V表和A表的示数;

5.根据实验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小灯泡I-U图像, 并分析总结小灯泡功率的变化规律, 由P=U·I求出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结论】

1P额=U额I 额=0.75W;

2U实U额时, P实>P额;

3小灯泡的亮度由其实际功率决定。

(以上数据来源:2011年江苏宿迁中考第36题)

在掌握完整实验环节的基础上, 我们来分析以下中考试题。

二、中考典型试题分析:

例1. (2013·扬州·第26题) 在测“3.8V”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甲图实物连接完整。 (答案如下图)

(2) 电路正确连接后, 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发现灯泡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则故障可能是小灯泡断路。

(3) 排除故障后,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为0.3A, 灯泡额定功率为1.14W。

分析: (1) 先将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形成完整回路, 再将电压表与小电灯并联, 即“先串联后并联”, 另外因U额=3.8V, 电压表应选0~15V;

(2) 小灯泡发生断路时, 电流为零, 灯泡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3) 从b图上直接读出I额=0.3A, 所以P额=U额·I额 =3.8V×0.3A=1.14W。

例2 (.2011年·淮安·第23题)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电阻约为10Ω。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A。

(2)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连接完整如图a所示的实物电路。 (答案如下图)

(3) 闭合开关前, 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A (选填“A”或“B”) 端。

(4) 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灯丝断了 (或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写出一种即可) 。

(5) 排除故障后,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 其读数为2.2V;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 滑片P应向B (选填“A”或“B”) 移动。

(6) 改变滑片P的位置, 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 绘制得如图c所示的I-U图像。由图像可知, 小灯泡两端电压是1.5V时, 其电阻是10Ω, 额定功率是0.5W。

分析:与例1不同, 此题增加了以下考点:

1.滑动变阻器的状态。为防止开关闭合后电流过大烧毁用电器, 开关闭合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一端, 这是保护电路的需要;

2.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此题选择小量程“0~0.6A”, 原因有三:一是根据2.5V/10Ω估算出I≈0.25A, 二是I-U图线显示所测电流并未达到0.3A, 三是市场上小灯泡I额一般为0.3A;

3.读图确定额定电流。例1中P额由电流表直接读出, 而本题要求考生从I-U图线上查找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坐标点 (U额, I额) 即 (2.5V, 0.2A) , 从而确定I额, 算出P额=U额I额 =2.5V×0.2A=0.5W, 难度有所提高。

4“.伏安法”测电阻。从小灯泡I-U图线查出点 (1.5V, 0.15A) , 得R=U/I=1.5V/0.15A=10Ω。可见据I-U图线既可以求功率 (P=UI) , 也可以求电阻 (R=U/I)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考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电表量程。

市面上销售的小灯泡有“1.5V, 0.3A”、“2.5V, 0.3A”、“3.8V, 0.3A”三种规格, 实验时应结合小灯泡的规格参数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1) 双量程电流表有“0~0.6A”、“0~3A”两个量程, 而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一般为0.3A, 因此选择“0 ~0.6A”小量程。这样既能满足电流变化范围, 又可保证读数准确。

(2) 双量程电压表有“0~3V”、“0~15V”两个量程, 量程选择取决于小灯泡额定电压。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控制作用下, 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最大不得超过1.2U额。若小灯泡U额=2.5V, 则选择“0~3V”小量程;若小灯泡U额=3.8V, 则选择“0~15V”大量程。

2.正确连接电路。

(1) 电路连接技巧:一般采取“先串联后并联”的顺序连接和检查电路。“先串联”是指沿着电流方向依次串联“电源正极→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电源负极”等电路元件, 以构成完整电流回路;“后并联”是指最后再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 以备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用笔画线表示导线作图时, 线条不要遮盖电路元件, 更不得交叉。

(2) 滑动变阻器:“一下一上”接入电路,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接入阻值最大一端, 目的是防止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

(3) 电表: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 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

(4) 开关: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待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 以防止连接有误的电路被接通而损毁电路元件。

3.分析电路故障。

(1) 通过观察现象分析。

a.小灯泡不亮, 有电压无电流→小灯泡断路 (“小灯泡灯丝烧断”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

b.小灯泡不亮, 有电流无电压→小灯泡短路;

c.小灯泡不亮, 无电压无电流→小灯泡以外的电路发生断路。

(2) 借用导线短路分析。

若用导线短接小电灯以后, 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则故障为小灯泡断路。

4.正确计算功率。

计算额定功率用公式P额=U额·I额。U额一般都是直接给出的已知量, 关键是找出I额。

若题中给出表头图片, 则直接读出I额, 此时务必注意所选量程。

若题中给出的是I-U图像, 则需从图中查出I额。由于小灯泡是变值电阻, 电流增大不及电压增大, 其伏安曲线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 线上各点的功率都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计算几组不同电压下功率平均值作为“额定功率”的做法, 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当然也是不合理的。 (同样也不可用求平均值的办法来求灯泡电阻)

5.滑动变阻器及其调节范围。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最大允许电流应不小于小灯泡的I额, 以保证小电灯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不会被烧坏。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起控制作用,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 改变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这要从测量需要和电路元件安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此处不做赘述。

显而易见,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一个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电学实验, 但是, 只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原理、遵守操作要领、科学处理数据, 就不难正确解答此类考题, 变失分点为得分点。

摘要:电学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系中考重要考点, 相关考题难度大、失分率高。本文结合有关中考试题, 从实验原理、电路连接、数据处理、功率计算及故障分析等方面对该实验做了详尽分析, 力求指导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该实验、深化对该实验的认识, 以正确答题。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 篇3

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式

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与

媒体

三个人为一组,每组配有:电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如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呢?上课我们学过了哪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根据什么公式进行测量、计算的?

【提出问题】怎么测电功率?

【方案1】可以利用电能表和钟表测。

【方案2】也可以利用公式P=IU测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功率。

如果我们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哪种方法呢?小灯泡不能接在家庭电路上,应该用第二种办法测。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师〗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如果小灯泡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它的电功率叫什么功率,你想要测量的是什么功率?

(一)【测量要求】(3min)

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多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大小。

测哪些功率有代表性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

师生讨论

类比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对电功率的测量

为测量什么做好铺垫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即可: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其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二)【设计实验】(6min)

1.要使小灯泡发光,该如何连接?

2.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该如何设计电路图?

3.要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电源电压应该是多大,需要几节干电池串联?

4.要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该在电路中连入一个什么器材?

5.怎样知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和不在额定电压下发光?看谁?通过谁来调节?

(三)【进行实验】(25min)

强调几个问题: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法。

3.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位置并调整。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四)【分析论证】(3min)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小灯泡发光的功率分别是多大?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评估】(3min)

1.你的实验数据和现象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在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

2.你通过实验,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六)【交流】(2min)

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

物理教案-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篇4

知识点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测量电功率的原理

方法1:P=w/t

从能量转化的观点w=Q,但电流通过灯丝放出的热量不易计算而且又没有电能表,因此,该方法不可行。

方法2:P=U/R

由于灯丝的电阻未知,所以此方法也不可行。

方法3:P=I2R

同理,灯丝的电阻未知,因此此方法也不可行。

方法4:P=UI

根据此方法,我们只要测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课后习题

1.下列关于电功和电功率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电功率越大

B.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D.千瓦时是电功的单位,千瓦是电功率的单位

2.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电能0.3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A.空调器

B.电冰箱

c.电视机

D.白炽灯

3.一只“10V

5w”的甲灯和一只“6V1.8w”的乙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两灯均能发光,比较它们的实际功率,则

A.甲灯大些

B.乙灯大

c.两灯一样大

D.无法判断

4.把标有“12V,12w”的灯L1和“12V,6w”的灯L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A.L1、L2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2灯较亮

c.L1、L2两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1灯较亮

D.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L1、L2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5.有三盏白炽灯,甲标有“PZ220-15”,乙标有“PZ220-40”,丙标有“PZ220-100”,将它们并联接在家庭电路中,则它们正常工作时的发光情况是

A.甲灯最亮

B.乙灯最亮

c.丙灯最亮

D.一样亮

答案:

1.A

2.A

3.c

4.B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5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进行定量测量综合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完成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本节重点: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方法,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本节实验与前面做过的探究实验相比较,更突出了实验探究过程及实验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实际功率的理解,从实验角度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如何影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由于试验器材缺乏,学生试验没开展好;学生没有连接过电路,对电路图的设计也很欠缺;而且教学进度上,学生还没有学习前一节电功率,学生不知道用伏安法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还没有建立起公式P=UI的认识,这就给教学增添了很大的难度。要让本节实验探究顺利展开,在与学生见面时,我大略地介绍了电功率的定义及公式;并让学生接触试验器材,知道看电路图连接电路的顺序。在课堂教学中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新课引入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创设问题情景,从学生思维冲突中引出本课题。让学生看灯泡,说出它们的瓦数并用生活体验判断60w的灯泡与25w的相比较,哪个会更亮?并出示两个台灯,通过让学生对比两灯泡的亮度,质疑: 60w的灯泡一定比25w的灯泡亮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功率。

2.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时,我先给学生回顾了电阻的公式R=U/I,再复习了电功率的公式P=UI,分析了两个公式的相同点是都有U与I;不同点是计算方式的不同。测量灯泡的电阻可用伏安法,那么测量电功率也可用伏安法。它们的试验器材,电路图,连接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样通过对测量灯泡电阻试验的回顾来展开测量电功率试验教学。

3.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

4.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篇6

1、学习测量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掌握测量方法、基本电路;

2、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3、验证公式UKI的正确性,并计算出K和n的值;

4、学会对非线性关系的线性化处理。

5、掌握用变量代换法把曲线改直线进行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

6、掌握建立经验公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6~10V直流),小灯泡(“6。3V 0。15A”),电流表(内阻较小),电压表(内阻很大),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

三、实验原理

(1)测量伏安特性曲线

电学元件的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不同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同。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非线性,二极管(正向和反向)的伏安特性曲线――非线性。

I UR I1R

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得U,即在U~I坐标系中,图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但由于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小n灯泡在一定电流范围内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UKI,K和n是灯泡的有关系数。

表示非线性元件的电阻有两种方法,一种叫静态电阻(或叫直流电阻),用RD表示;另一种叫动态电阻(或叫微变电阻),用rD表示,它等于工作点附近的电压改变量与电流改变量之比。动态电阻可以通过伏安曲线求出,如图1所示,图中Q点的静态电阻rD dUdI RDUQIQ,动态电阻rD为n1 dkIdxnknI。 IQ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 篇7

在进行“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主要想体现这几个基本理念:

1、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指导学生探究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时,“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的问题是在学生“玩”了小电珠等材料后根据“玩”的结果自发提出来的。提出这一问题后,按照两个研究方向展开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学生小组交流、进行充分猜测设想后自然归纳出来的。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向导、引领者,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起到点拨的作用。

2、体现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这一环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玩弄”,这种“玩弄”其实是一种探究,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让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亲身去经历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点亮”与“点不亮”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进而逐步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3、体现教学设计的动机情感原则。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如:在开始部分,从“介绍材料”到提问“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再到“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充分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急于动手的心理,迎合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当顺利。避免了这类课引入时很容易出现的“学生不顾教师反应,却急于动手玩弄材料”的现象。在教学观察小灯泡内部秘密时,抓住学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灯泡的关键结构:两根金属柱下端到底连接到哪里?)适时提供材料,使学生带着强烈探究欲进行观察,而这种观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情感之上。在课的结束部分,点亮小灯泡的环节安排,其实是想再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总之,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应及时引导、鼓励和启发,从而创立一个更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环境。

(二)、学习目标:

1、经历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用笔画出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三)、学习重点:

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懂得小灯泡点亮的道理,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四)、学习难点:

画出电的流动路线。

(五)、学习准备:

学生材料:放大镜、电线、电池、小灯泡、剪刀、红蓝黑水彩笔各1份、小灯泡电池实物图和白纸各6份。

教师材料:课件(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图)

(六)、学习过程:

1、引入: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谁能来介绍一下?(指名回答)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师揭题:这节课的任务就是点亮小灯泡(师板书课题“点亮我的小灯泡”)。

2、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

(1)、师:好,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玩一玩,要求是:①用一根电线将电池、小灯泡组装起来,②无论会亮、还是不亮都用实物图画出来。注意:会亮的打“√”,不亮的打“×”。

(2)、师巡视,选取典型图例请学生按“亮”与“不亮”两类分别张贴到黑板上,师标号。

(3)、全班讨论张贴的图例,发表个人意见。(师不作具体评议,只适当鼓励)

(4)、师板书:为什么亮不亮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

(1)、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猜测性发言。

(2)、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研究要点。

师板书:A、材料结构B、连接方法

(3)、按照以上两个要点展开研究

A、材料结构:

①(板书:电线)观察电线,你有什么发现?(内部是金属,两端去除了包皮),想一想电线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②(板书:电池)观察电池,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电池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③(板书:小灯泡)用放大镜观察小灯泡,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师张贴小灯泡实物图,与学生共同给各部分取名,并板书)

④以上这些部分可以直接看到,哪个部分我们却没法看清?(两根金属架的下部)你想不想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了解这一部分?为什么?

⑤师提供剖开的小灯泡(每组1个),让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后在自己实物图上画出两根金属架下端的走向。(指名一生板画)

⑥画一画,电流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指名一生板画)

⑦想一想,小灯泡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B、连接方法:

①师补贴电池,组成放大的典型电路。小组讨论流动路线,然后指名一生用粉笔画出电的流动路线。(师课件演示)

②选几个代表性图例,指名多生同时上台,用黑笔画出板示图例中的电的流动路线。全班评议纠正,调整张贴位置。

③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哪些图例中电是流过灯丝的?哪些没流过?)(板书:正确――亮不正确――不亮)

④从不正确的电路中挑选典型图例认识短路与断路两种现象。并说明短路的危害。(师板书:短路断路)

断路:将放大图中的电线切断,小灯泡会怎样?从而引出断路。

短路:选一典型错图,观察电线的连接特点,从而引出短路,指出注意点。

⑤改一改,错在哪里?(a、b同时进行)

a、指名将张贴的不正确的电路用红笔纠正错误。

b、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图纸上画一画电的流动路线,不正确的改正。(师巡视指导)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谁来解释一下小灯泡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

4、说一说,你的最大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大收获是什么?

上一篇:人物介绍汪丽下一篇:学习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