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中顿悟的脑机制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思维中顿悟的脑机制(精选3篇)

创新思维中顿悟的脑机制 篇1

哲学社会学院 应用心理学 11110424 孔秋怡

1913年,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通过“摘香蕉”实验观察到了猩猩学习过程中的顿悟现象,发现了除条件反射、错误尝试以外的全新的学习方法,成为了心理学的经典。众所周知,猩猩与人类具有着相近的血缘,研究和了解猩猩的顿悟脑机制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将结合生理心理学所学研究方法,提出几种研究猩猩顿悟脑机制的方案。1 神经活动的记录法:寻找与顿悟相关的脑区

创设一个与“摘香蕉”实验相同的实验情景,将猩猩安排在一间屋顶上悬挂着一串够不到的香蕉,地上只有几个箱子的屋子里,让猩猩试图得到香蕉。在猩猩进行学习、顿悟的过程中,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的技术,对猩猩的这一认知过程进行直接的观察和研究, 以初步了解顿悟的脑内时程特点和大脑激活情况,寻找与顿悟有关的特定脑区。实验损毁法

设定以上研究中结果为,当猩猩进来顿悟学习时,A脑区出现明显的激活现象,则为确定此脑区对顿悟思维的作用,接下来可采用实验损毁法进行下一步的研究。首先通过立体定位手术对猩猩的A脑区进行破坏使其失活,然后观察猩猩的行为,看其是否能出现顿悟学习过程。然后进行组织行为学鉴定,对猩猩大脑进行切片观察。最后,利用束路追踪法,通过注射特定的化合物以探索出猩猩与顿悟有关的其他脑区。设定研究中,发现上行的B脑区和下行的C脑区都与A脑区有联系,则可再一次采用实验损毁法,通过观察B脑区或C脑区损毁后的猩猩是否出现顿悟行为来确定B、C脑区与顿悟的相关性。3 神经化学方法

设定先前的研究结果为:A脑区损毁能破坏猩猩的顿悟行为,C脑区损毁后顿悟行为也同样消失,且电刺激或化学刺激C脑区可以重新激发顿悟学习,则可提出假设:A脑区的神经细胞分泌的a神经递质可能作用于C脑区。为验证这一假设,可将a神经递质注入到A脑区损伤后的猩猩C脑区中,观察顿悟学习是否恢复;并利用放射自显影术,将脑片暴露在具有放射性的a神经递质中,漂洗后进行放射自显影,观察C脑区中是否具有放射性的相关受体,或者利用其他化学技术,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去寻找a神经递质的受体。4遗传学研究方法

创新思维中顿悟的脑机制 篇2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克服惯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即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设想和新方法。创新思维的运用目的,就是用新眼光看旧问题,克服思维定式,从而打破常规求得创新。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者都是看似不同实则一致。因为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这些的基础都是新思想的产生,就是打破原有思维上的新思维,新主意。因此可以说创新思维引领着科技创新。

二、创新思维的类型

1. 创新思维的新异性。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的改变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完全不存在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的,这就需要人们的思想也在时时刻刻跟进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创新思维的新异性就表现在这里,“新”是指创新思维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会有一种新的思考方法来处理事情,从而产生新的解决方法,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成果。“异”是指创新思维也是一种求异思维,“积极的求异性是指在认识过程中,着力发觉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现象于本质的不一致性,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已有权威性理论持分析、怀疑、批判的态度、奇异的实质在于创新。”[1]

2. 创新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主要特征。发散性是指人们的思维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敢于打破常规,用新颖的思路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发散可以使人们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的闪光点,让思维尽量扩展。

3. 创新思维的开放性。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是指,要突破

狭隘封闭的思维,避免把事物独立、割裂起来看。“所谓开发型思维方式,就是指人们在观察、分析客观事物时,使自己的思维超越既定的时空界限,以天下之长补己之短的一种思维方式。”[2]

三、创新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形成需要以下因素:良好的文化环境、较强的基础条件以及有效的制度支持,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理念。人类社会中,完成一件事需要人、财、物三者的结合。因此,可以说,科技创新能力需要的是创新理念,而理念的创造者是人。科技创新就是人、财、物三者的自然有效结合,实现理念的商品化,而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作用。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

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式。所谓思维定式,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式所支配。思维定式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式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式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式,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创新性思维不是离开一般思维的“天启”思维,而是一般思维形式的共组。首先,创新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没有漫长而且有耐心的演绎推论,就没有丰富的直觉。”“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

在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通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架起“逻辑的桥梁”。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于创新同等重要。只运用发散思维,不重视收敛思维,就会胡思乱想,一事无成。只运用收敛思维不重视发散思维,则会因于成见,难干创新。在思维活动过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靠运用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它要求有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的思想方法,这就必然要打破现成的框架,冲破传统的约束,而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价值所在,而这也是科技创新的需求。

四、创新思维培养路径

创新是学习,而学习是依照个体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兴趣、动机、能力等特征而加以展开的。从这个角度说,创新者的学习是出自本身,而不是强迫,这是培养的关键。因为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的承担着;课题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的对象。主体性关键是主体需要实践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本身就意味对旧观念、旧思维的抛弃,是新的思维过程和实践过程的有机集合,在这个活动中主体必须是主动的,这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培养创新思维就是思维重塑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学习阶段。

创新思维首先必须针对一定的问题而展开。如果人们的认识中没有出现问题,或者说,如果人们的认识中没有出现矛盾和障碍那么创新思维便无从谈起。波普尔曾说:科学发现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创新思维必须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只有遇到常规思路和办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推动者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产生。因此,在思维创新活动前,必须积累有关知识的积累,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为创造做准备。

2. 酝酿阶段。

酝酿是孕育新思想的必要环节。创新思维对于原有思维方式的突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思维者进行多方面的艰苦探索。因此,当人们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后,创新思维就进入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思维者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借助已有材料,开始对问题做各种试探性解决,提出新假设和新方案。由于问题是非常规,因此以往的思路办法难以解决,而各种新假设和方案也可能被不断搁置或抛弃。

3. 顿悟阶段。

所谓豁朗就是豁然开朗,也叫顿悟。在经过多次的失败,思维过程出现飞跃,超越以往的新构想和新方案开始涌现,于是问题开始有了解决的手段。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因为思维的参与者不仅是逻辑方法,更多还需借助联想、打破惯性思维等方法。什么叫惯性思维?即指思维定式,习惯性思维,指人们在考虑研究问题时,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去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的倾向。惯性的存在一直存在,因为人基本上是一种由惯性铸成的动物。所以惯性不可避免,关键是注意超越,可以说打破惯性思维就是不停革新固化的思维,及时清除脑海中陈旧过时的观念。惯性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惰性思维,浅表的认识和思想的懒惰是根源。如何去除,需要学习,需要创新。创新思维是不受常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是创造力发挥的基本前提,要摒弃从众心理,不钻牛角尖,善于采取多项思维方法,学会创造性、建设性的思考。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唯有接受创新思想运用创新思维打破惯性思维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法。

4. 验证阶段。

出现的新思想新火花只是初步,并不是很成熟很完善,这个阶段需要的是对已产生的假设和构想进行逻辑上的论证、修改、加工、完善,使之成为成熟的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验证可以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逻辑上的验证,另一种则是实践上的检验。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有了假设就开始试图解决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需要不断的检验、修改、完善,直到解决问题。

创新的时代需要科技的创新,科技创新求新、求异、求变、求奇、求巧,要实现科技创新的诸多要求唯有打破常规思维模式运用创新思维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要求。可以说,创新思维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反作用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摘要: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的改变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完全不存在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的,这就需要人们的思想也在时时刻刻跟进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强化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因为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作为人有目的地控制和调节的活动,其实质是创新思维而科技创新就是创新思维的提出和检验。换句话说,创新思维引领科技创新。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技创新,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颜学俊.创新思维的特征及激发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2).

创新思维中顿悟的脑机制 篇3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4], 科学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中国古语有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既说出了广闻博览的价值, 更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属于应试型教育, 各层次教育总体上都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训练。近些年来, 我国的大学教育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 但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弱仍然是目前中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5]。因此, 变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创新教育, 是中国大学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实践中, 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 广泛意义上的知识包括思想、理论、技能、方法、工具等。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 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发现、创造与积累的过程。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够进行知识的总结、创造、积累并能加以传承。

知识是对已知世界的了解, 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古人云, “知愈博则思愈远”, 创造需要知识原料, 创新的前提是继承, 创新才能的培育离不开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因为知识可以让人学会如何实践, 让人了解未知的事物, 从而激发好奇心, 然后才会衍生实践与创新。而且, 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成功经验往往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快速取得成就。

知识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新成果应该是知识树上开出来的鲜花。然而有了知识, 拥有很丰富的知识, 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创新, 创新能力与知识是不能简单画等号的。创新往往要在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基础上才能进行, 这种学习和积累既包含了知识方面的东西, 也包含技能和思维等方面的东西。创新不仅需要掌握知识, 更需要掌握创新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此外, 开展创新工作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充沛的体力、精力和智力、好奇心, 以及坚忍不拔的品质等, 这些, 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的创新思维能力。传统的大学教育只注重知识学习, 而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造成我国大学生普遍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差。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知识与创新之间的桥梁就是实践。知识是一种高效益的创新资源, 知识通过给予新的模型、方法、观念等方式参与创新, 但知识的创新功能只有借助于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知识和理论, 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同时, 知识积累既是知识创新的活水源头又是其归宿。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知识的创新, 而任何创新成果最终都必将汇入人类知识积累的海洋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

中国古训中有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心中悟出始知深, 绝知此事要躬行”。“悟”强调的是个体经验激活在理解、吸收、构建和掌握知识过程的意义, 丰富的想象力、探索问题的敏锐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知识拥有活力的前提;“躬行”是通过指活动、实践, 实现知识的领会、掌握与应用。可见, 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存在着必然的、有机的内在关系, 见图1。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而实践既是知识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桥梁, 也是人类创新知识的源泉, 还是人类知识积累的目的所在。

二、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

缺少了创新实践锻炼,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途径有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创新活动、创新基地实习等, 此外, 金工实习、毕业设计、拓展训练的等其它方式也是大学生很重要的实践方式。

(一)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是指大学生深入现实社会, 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以此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完善人生观, 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 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 到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 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在接近社会和自然中认识事物特征, 分析现象本质, 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 是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然路径。因此,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意义。

社会实践的形式很多, 如教学、科研、生产的校外实习基地锻炼, 社会调查活动, 社区活动, 义务劳动, 参观学习, 自愿者活动, 等等。校外实习基地锻炼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 往往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让大学生认知事物、了解社会基本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社会调查活动是了解社会问题, 提升大学生认识社会及其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 它可以是学生自主进行的, 也可以是社团、学校、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活动。社区是城市的基层单位, 是与百姓生活可以密切接触的地方。社区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如参加各种社区体育、文化、娱乐活动, 社区公益活动、社区送温暖活动, 社区科技环保活动, 社区宣传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 等等。走进社区, 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 体验生活, 丰富阅历, 积累经验, 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促进大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此外, 参观学习, 参加义务劳动与自愿者活动等对于完善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社会服务精神、创新精神与专业实践能力, 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是指以学生个体兴趣为导向, 学校有组织地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训练与研究实践, 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通过开展学术研究, 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式学习习惯, 提高其观察想象能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论证, 可以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研制过程, 可以改善其动手操作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撰写科研报告、论文, 可提高其文字写作水平、科学表达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 可以促进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观念的形成, 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其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创新活动, 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改善, 有利于增强其沟通交往能力, 培养其团队的合作精神, 培养其面向未来职业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品质和经验。

科技创新活动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并在大学里将其建设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基本的、常规的机制。科技创新活动是全面综合性的活动, 是一项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活动, 其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1. 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5年基础上, 于2011年正式启动的, 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 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 在导师指导下, 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 (学术) 交流等工作。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本科生申报, 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

2.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该项目于2007年全面启动, 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推进创新性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主要面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大学。资助这些学校的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 共资助15000个学生项目, 每个项目资助1万元。这一项目注重探索性、创新性, 旨在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在项目实践中逐渐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

3. 省、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这是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背景下, 由省级教育部门、各高等院校配套实施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其每个项目资助资金没有国家级多, 但项目数量大大增加。

4.“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这项赛事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 不仅各高等院校重视, 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挑战杯”竞赛有两个并列项目, 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旨在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了解创业知识, 培养创业意识, 树立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能力。

5.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创办于1992年, 每年一届, 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 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该赛事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开拓知识面, 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

6. 其它赛事

由有关部门、地方、协会等组织的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各种科技竞赛, 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产品创意设计大赛, 等等。

7. 校园内的科技创新活动

例如, 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专业设计大赛、科技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假期科技体验活动等, 还有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发表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的活动等。

(三) 实验创新活动

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开展, 是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 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 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引导下, 大学里普遍建立起了校、院级的遵循“兴趣导向、自主实验”原则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或创新教育基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空间、场所和物质支撑。创新实验课题可以包括:结合学校有关重大研究项目或与行业结合紧密的课题;开放实验室或创新教育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自主寻找的相关项目;从课程学习和学科竞赛中引申出的研究课题;社会调查及其它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实际运作中, 许多高校通过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 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有机结合, 以创新实验为主线逐渐建立起了完整的实验实践教育体系, 见图2, 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培养进程。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因为基础实验侧重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认知能力培养, 专业实验重视专业素质与应用技能培养, 而创新实验专业实验强调专业素质与应用技能培养, 三者的有机融合更加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使大学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系统训练, 从而更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 创新基地实习

创新基地实习是由学校自己创建或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创办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实习基地, 它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真实、前沿性的认知训练场所, 为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综合性实践平台。

学校自建创新基地实习是开展实训教学的稳定场所, 甚至可以成为大学生创新成果技术转化与创业孵化的平台。大学生可在此进行生产实习, 完成一些创新性专业设计, 或开展科技制作与研发活动。从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在实训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

校外创新实习基地一般由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 他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可以将学生与社会、市场、就业创业和社会报务实现有效的沟通。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也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提高在真实的工程训练背景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 通过产品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真实的生产性过程, 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专业素养、职业技能, 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 这种“产学研”有机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对培养创新型, 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教育体制、企业、政府、社会等多层面综合思考, 构建与完善系统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见图3。

从个人层面看,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牢固树立“实践出真知”的理念, 不仅重视书本、课堂的知识学习, 更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通过实践验证理论, 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刻理解各种科学原理、巩固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大学生要追求的自尊、自强、自立、自律人生境界, 要以为人类、社会、国家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引导自己的行为。为此, 大学生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探究的精神、不怕困难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科学献身的精神, 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家庭层面看,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非常重视子女的知识学习, 但对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较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发生着重大影响。子女升入大学后, 仍与家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长的思想、言行, 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对子女仍有很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也有心理上、思想上的很大依赖性。就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而言, 学生家长应转变观念, 积极支持大学开展实践性教学、创造性教育。要鼓励子女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支持子女参与科研、科技竞赛、科技制作的活动, 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子女帮助, 还要从思想上、情感上乃至从创造环境条件上支持子女的创新实践活动。

从学校层面看, 现代大学要以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为战略导向, 以面向社会需求、服务于国家发展要求培养“崇真求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办学理念, 遵循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教研结合、传承与创新的原则构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大学创新型教育体系。大学校园里要形成学术自由、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教学方式上提倡探究式教学、实践创新式教学。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 提升研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通过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在产学结合中增强动手能力。

从教育体制层面看, 长期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重传授知识轻知识探究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 重应试轻应用, 使得我国大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弊端特别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教育体制已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教育体制转轨, 但知识型、应试型教育的状况还未得到彻底改观。因此, 只有不断进行观念的创新, 制度的创新, 继续深化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 才能消除不利于创造人才培养的各种障碍。

从企业层面看, 要积极变革育人、用人观念, 不能只把企业理解为一个用人单位, 而认为没有承担育人的责任。我国的许多企业总是抱怨大学生创新意识差、动手能力弱, 但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上却很不积极。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 他们不仅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场所, 许多企业甚至在大学生入学时就签订了就业意向书。相比之下, 我国企业在培养大学生的态度和做法上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学生要走出校门, 企业要敞开大门, 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实践性教学需要企业的支持。企业是大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训场所, 企业创新实习基地是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因此, 提供实习与考察机会、建设创新实习基地是我国企业支持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

从政府层面看, 要牢固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在全民中倡导崇尚科学、创新为魂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观念, 以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政策引导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 并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激发全民族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层面看, 要摒弃诸如“学而优则仕”“惟有读书高”等不良传统文化思想, 将尊重科学、实践出真知、科技强国等思想理念融入当代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教育中, 在高层次教育中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文化氛围。同时, 社会的各阶层、各种力量要从民族兴旺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 从舆论宣传、价值观引导、资金资助、条件支持等各方面, 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摘要: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而实践既是知识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桥梁, 也是人类创新知识的源泉, 还是人类知识积累的目的所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包括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创新活动及创新基地实习等实践途径。应从个人、家庭、学校、教育体制、企业、政府、社会等多层面综合思考, 构建与完善系统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关键词:创新教育,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践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J.P.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3]JI.B.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上一篇:魔方社团招新活动方案下一篇:晋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