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共8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篇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切实推进社区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的有效整合,实现单位社区、家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互动,进一步促进单位职工子女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工作有序开展,切实起到点上重点突破,面上整体带动的示范作用,为此计划并制定以下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针对单位社区内未成年人身心成艮的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规律,发挥本单位优势,突出本单位特色,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广人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建设和谐社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重点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形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要成立社区未成年人思想建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领导机制,明确单位工作人员,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

标任务,并将职工未成年子女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同奖惩,确保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制定职工未成年子女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活动制度,促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二)选准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拓宽单位社区教育渠道。一是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广泛开腱小公民“四德”教育活动,争做“文明小公民”、“小小公德之星”、争当“诚实守信好少年”等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进社区活动。二是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单位社区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学习历史人物、做新时代栋梁”和“知荣明耻、我与祖国共奋进”及唱响“八荣八耻”主题活动,并在 “六一”、“三八”举办各类踩气球、猜谜语、乒乓接力等有意义文娱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单位社区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四)动员社会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是净化朱成年人学习生活环境。积极联系公安、文化等部门集中开展的整治单位区域周边环境整治活动,对周边的歌舞厅、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合力推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是积极组建职工志愿者队伍。逐步探索组建单位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志愿办公室,开展面向术成年人教育的志愿服务工

作。

3、是充分发挥单位退休干部、职工队作用。单位社区内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是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力量。充分利用我社在职人员父母大多是信用社退休职工的特点,积极组织祖孙参与的各类活动,让他们在颐养天年的同时老有所为,在保重身体的前提下发挥余热。

4、足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制定一些法律宣传漫画、刊物等分发给职工子女。

5、是充分调动积极因素,为未成年人做好事、办实事。从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入手,在单位辖区开展“献爱心助学”活动,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工作措施

l、加强领导,逐步规划。组成立单位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办公室,确定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

2、高度重视,尽快开展。按照“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目标要求,把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工作来抓、加快和谐单位社区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

襄州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篇2

日趋多元化的台湾游市场, 线路越来越多, 价格继续走低, 在福建老年人市场上日益走俏。针对福建老年人普遍有着较深的台湾情结, 福建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赴台游银发团。

另外, 台湾旅游业界也十分看好内地老年人市场。将针对内地退休人士规划夕阳红行程, 为让60岁以上的内地游客更轻松悠闲地领略台湾之美, 精心设计了东、西两条线路, 安排了林语堂故居、张学良故居等适合老年人旅游的景点。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74-01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今社会转型变迁的环境条件,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谈点本人初浅的看法。

1、要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奖励教师,教师评价学生不能单以升学率和学习成绩为单一标尺,而要同时考察评估一所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大德育考核比重,调动校长、德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积极性,使德育首位思想深入人心。

2、教育部门要加大力度,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老师是学生的楷模,学生对老师通常都有一种天然的崇敬,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师的道德情操,教师的胸怀气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品行端正的典范,是正义正气的化身,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老师处事不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言行不一,他们的道德信念就会因此动摇,甚至坍塌,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广大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正面效应。

3、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要引导教师以宽容之心,仁爱之心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要有耐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计划和目标要求,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和学生坐下来,听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师道尊严的影响,职业责任的淡化,拉大了师生距离,隔膜了师生情感,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有心里话不愿和老师讲,对老师的批评教导听不进去,甚至厌烦,以至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紧张的师生关系导致部分教师意气用事,言语态度失当,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只有在尊重学生,爱学生的前提下,思想教育才能收到效果。

4、多开展一些寓教于乐有收益性的德育活动。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的确是当代青少年急需补充的营养,但是,仅靠空洞的说教是灌不进去的,即便是灌进去了,也不能很好的吸收。“热爱劳动”,只有在劳动快乐的过程中、劳动光荣的感受中加以培养;“明礼诚信”、“团结友爱”也只有在接人待物的实践中体验到荣誉、尊敬和爱,才能形成一种品质。因此,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没有形式主义色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或艰苦、或快乐、或感动的活动中培养品质,养成道德,体验真理。

5、开设家长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多数时间里孩子与家长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长此以往便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在缺少必要指导的情况下,家长的各种言行就会内化为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家长学校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同家长进行沟通的有效载体,是家长补充育儿知识的“加油站”、是了解家庭教育动态的“情报站”、是家长了解社会动态、家庭教育知识、家长教育方法和子女心理状况的“交换站”,有助于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有必要担负起指导和培训家长正确施教的责任,要联系社会、家庭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采取专题讲座、材料宣传、给家长致信、家访、校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主动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监护,提高家长“重视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意识。

6、着力加强引导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觉抵御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古人讲做人难在“慎独”。独处的时候处于监督的真空状态,“他律”失效,这时关键就要靠“自律”。未成年人是主体、内因,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不通过未成年人的内因起作用,还是难以从根本上奏效。从未成年人个体角度而言,最好的保护就是“自护”。①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力。②运用多种形式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辩析力。道德辩析力是针对具体社会道德现象的自主辨别的能力。书本上条条框框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具体生动的事例是有距离的。我们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辩论、校园实话实说等,让他们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通过讨论明荣辩耻,不断提高道德辩析力。③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未成人道德自律的意志力。知道,关键还要做到。从知到行,是诱惑与反诱惑的斗争过程,知行统一是一个人道德意志力的表现。只有不断锤炼道德意志力,才能真正把知道的变成自觉的行为。为此,我们要锲而不舍地加强养成教育,用社会实践的基本途径、体验教育的基本方法,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自我教育中顿悟,不断增强道德自律的意志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篇4

2010-12-09 05:44:55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彭怡霏 跟帖: 0 条

今年,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全国测评中得分名列全国之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昨召开,李春城代表成都市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今年,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得分名列全国117个城市之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昨日在京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代表成都市作了题为《知行统一 重在实践 扎实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经验交流发言。

李春城在发言中说,近年来,成都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文明城市建设的始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秉承知行统一、实践育人,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有效衔接,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春城介绍,近年来我市主要从三个方面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健全机制,引导未成年人在学校品德教育中动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和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品德教育,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网上签名寄语等活动,不断拓宽品德教育实践平台,加强品德塑造和行为养成教育,着力形成中小学生实现价值观养成和道德成长的长效机制。二是创新载体,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动起来。坚持把握规律、分段施教,以感恩教育和构建和谐家庭为着力点,充分运用抗震救灾生动典型,普及爱国爱家教育,提升自理自立自强能力,引导未成年人感恩父母、回馈社会、珍惜生活。关爱未成年人特殊群体,让城乡未成年人都在亲情沐浴下健康成长。三是强化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在社会公德活动中动起来。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引导未成年人在社会公德实践中成长进步,争做“文明小公民”。

李春城表示,一代又一代未成年人茁壮成长,是一座城市永葆时代精神的基础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下一步,我们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按照这次会议要求,遵循未成年人成长成才规律,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践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出席会议。

关于组织开展2008年度“多彩年华 快乐假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的通知

为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以优异成绩迎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根据省文明委《关于开展2008年度“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的通知》(苏文明委[2008]5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2008年度“多彩年华 快乐假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抗震救灾、迎接和举办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等为契机,以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为主线,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深受未成年人喜爱的暑期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暑期活动中拓宽视野、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快乐成长,努力培养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徐州人。

二、主要活动

今年全市开展“多彩年华 快乐假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主要围绕“红领巾与道德模范同行”等“8项活动”展开(见附件),各地各单位要根据8项活动的总体安排和工作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推动各项活动有序地进行,取得应有的成效。

三、工作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暑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1、加强宣传,吸引参与。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要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宣传集中开展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单位在组织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系列活动中涌现的新鲜经验、特色做法、先进典型和实际成效。市广电局要组织各级广播电视特别是县级电视台面向农村开设丰富多彩、适于未成年人收听、收看的广播电视节目。同时,要组织开展舆论监督,对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及时予以揭露批评,推动改进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暑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2、创新创优,务求实效。在暑期集中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是持续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动员全社会力量为未成年人办实事,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徐州”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平台。各地、各部门都要以创新创优的精神,策划安排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立足基层,努力使活动贴近未成年人暑期生活的实际,贴近家长、社会的需求,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孩子们欢迎,赢得广大群众支持。

3、以人为本,确保安全。各级各类社会实践、体验等活动的主办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责任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参加活动的未成年人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围绕交通出行安全、户外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以及暑期未成年人易见易发的疾病等各个环节,周密细致地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参加活动孩子的安全,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警示教育,扎实开展好假前假中的安全教育。公安、消防、安全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部门应把未成年人暑期安全纳入监管范围,对末成年人暑期可能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要加大安全查处力度,堵塞漏洞,杜绝安全隐患。要坚持不懈地做好社会文化环境整治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努力为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

4、精心组织,落实到位。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通知要求,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上加以保障;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充分调动教师、少先队辅导员、社会志愿者、城乡“五老”人员、科普和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活动阵地的应有作用,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拓展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各县(市)区文明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各专项活动的责任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制,推进活动顺利开展。要注意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报活动信息,并提供相关新闻线索,以便组织采访报道活动。市文明委将适时组织对未成年人暑期活动进行检查督导,对积极参与、工作成效明显、社会反响良好的部门和单位给予表彰。

徐州市“多彩年华 快乐假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计划

徐州市“多彩年华 快乐假日

――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计划

根据各县(市)区文明办、市有关单位上报的活动计划,2008年度未成年人暑期活动主要围绕八个方面开展,各项活动责任单位,要认真加以落实。其他单位也可参照计划组织实施。

一、红领巾与道德模范同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活动宗旨:

学习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使自强上进、助人为乐、热心公益、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成为广大未成年人的自觉追求。

活动安排:

1、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红领巾小楼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推行红领巾社区实践记录卡。(责任单位:云龙区文明办)

2、开展“社区小义工”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到社区参与社区卫生、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责任单位:泉山区文明办)

3、开展做“爱心小天使”活动,组织未成年人走进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龄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一件好事、帮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谈心、读书读报。(责任单位:鼓楼区文明办)

4、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我做爸妈小帮手”体验、担任“一日小家长”、为父母制作“一个小礼物”。(责任单位:市妇联)

5、开展“红领巾小社团行动日”。(责任单位:团市委)

二、开展“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未成年人体育健身活动。

活动宗旨:

围绕迎接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暑期体育健身活动。积极动员学校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工作者、高校青年志愿者等深入城乡社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走进运动场馆,走向大自然,掀起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潮。

活动安排:

1、开展未成年人健身游戏推广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亲子健身、欢乐家庭、社区同乐小游戏、小竞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2、开展“文明小使者”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到社区宣传奥运知识,宣传礼仪知识,文明出行,文明观赛,文明上网,礼貌待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文明办)

3、举办“奥运大游园”活动,组织2008名小记者开展健身游戏竞赛活动。(责任单位:徐州日报社)

4、举办迎奥运儿童绘画比赛。(责任单位:团市委 徐州市青少年宫)

三、“爱心飞越---情系灾区儿童”书信传递、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活动

活动宗旨:

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先进事迹和优秀品德活动,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通过书信交流,传递爱心。活动安排:

1、给灾区少年儿童写一封结识慰问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开展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致敬”征文比赛。(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徐州日报社)

3、把心爱的学习用品、学习资料寄给灾区的小朋友。(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团市委)

四、“书韵墨香飘彭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活动宗旨:

培养未成年人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鼓励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读书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快乐。

活动安排:

1、举办“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举办“诵读经典,陶冶心灵”古诗文欣赏活动,开展“少儿朗读会”快乐阅读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局 徐州市少儿图书馆)

3、开展“文化共享奥运行”活动,举办奥运知识专题讲座、播放相关影视专题片、设立奥运图书专柜,开展奥运知识问答等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局 市广播电视台 徐州市少儿图书馆 徐州新华书店)

五、开展“城乡未成年人手拉手结对”活动

活动宗旨: “倡导文明关爱,共沐和谐春风”,通过结对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助学和关爱活动,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使广大未成年人“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

活动安排:

1、举办文明单位(行业)与乡村学校、千名城乡未成年人结对仪式。(责任单位:市文明办 市教育局)

2、组织“幸福快车---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同乐夏令营”。(责任单位:市妇联)

3、开展“科学家教乡村行”活动。(责任单位:市妇联)

六、“我学、我做、我行”民间艺术小制作培训班

活动宗旨: 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让未成年人学习制作、艺术培训,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传承民间艺术。

活动安排:

举办四期民间艺术培训班。邀请“面塑、布艺、彩带编织、刺绣、剪纸、石膏绘画”等方面民间艺术家,免费传授民间艺术。(责任单位:市文化局 徐州民俗博物馆)

七、童眼看徐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徐州解放60周年活动

活动宗旨:

改革开放三十年、徐州解放六十年,徐州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未成年人眼中的徐州更为可爱,组织未成年人利用手中笔、相机记录美好新徐州新形象,并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安排:

1、开展“红领巾与改革开放同行”千名小记者采访行动。(责任单位:徐州日报社)

2、“童眼看徐州”社会实践调查。(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团市委)

八、暑期德育骨干培训班---未成年人教育者素质提升活动

活动宗旨:

推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增强工作实效性。

活动安排:

举办全市未成年人德育骨干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德育工作者,对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示范点负责人进行培训。(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05―2010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结合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05-2010年)》。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以培养符合“四有”新人标准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体要求;以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具有基础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世界眼光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新时代首都青少年为目标;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工作出发点,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目标:落实首都教育发展战略,构建与首都教育相匹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其标志为: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意识和氛围进一步增强;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家庭、社区教育功能,广泛吸收国内外有益教育经验,德育资源实现有效整合;依法管理,立足建设,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要努力打造五个平台,搞好四个结合,构建三个体系,坚持四重一突出。五个平台是:学科课程德育平台;德育课程教学平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行为规范教育平台;社会综合环境育人平台。四个结合是:教育与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管理、服务相结合。三个体系是:相互衔接的学校德育工作和评价体系;以广大教师、德育工作者队伍和领导体制为重点的组织领导体系;学校德育工作投入和保障体系。四重一突出是:重在建设;重在基础;重在创新;重在实效;突出特色。

一、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

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规则、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把“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构建北京“首善之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为营造奥运会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落实“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制度,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在中小学校唱响国歌,把升旗仪式、唱响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2.培养中小学生十个文明形象

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围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每年选择一个专题和重点内容作为突破口,力求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年年有突破,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年年有进步。经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让唱响国歌;尊敬师长;主动问好;不随地吐痰;把纸屑扔进垃圾桶;不说脏话;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行礼让;乘车购物,不拥不挤;观看演出、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等十个文明习惯伴随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实施学校课程的全员德育和全过程德育

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全部教学活动都是德育的实施过程。充分发挥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是落实全员德育和全过程德育的关键环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5.落实每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做到全员育人

每位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身言行的道德影响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学习交流及跨学科研究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等专业水平,促进学科德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体现各学科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健康意识、环境意识等教育内容。

每位教师都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抓住学生成长中的入学、升学、青春期、成人期等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幼儿要注重道德启蒙教育;对小学生要注重基本言行的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中学生要注重爱祖国、爱首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坐标;职业学校还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6.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做到全过程育人

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美育、体育、科技、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年组织学生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公益劳动。落实每个中学生在中学毕业前累计完成一个月的社会公益服务的要求。

7.加快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进和建设

加强对德育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开发资源,研究解决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课程之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按照国家颁布的德育课程标准,加强德育课程建设,鼓励区县和学校立足校本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总结推广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首都特色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8.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创设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选修课。

9.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育人优势,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统筹安排好共青团活动时间。通过共青团组织活动、中学生业余团校和业余党校等途径,培养共青团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10.建立促进课程德育功能有效实现的研究与评价机制

积极开展促进课程德育功能有效实现方式的研究,逐步建立促进课程德育功能有效实现的评价、监控、激励、反馈机制。力争每年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和案例交流活动。

三、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对学生品行、素质的形成具有深层次影响和教育意义。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前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体验和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功能的影响。

11.培育先进的学校文化理念

校长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以师生为主体,通过理念铸造、行为反思,逐步形成学校团结向上的核心价值观。重视校训、校歌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加强校风建设和班集体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学校的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及历史发展为基础,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校风。

12.创造具有学习型组织特征的学校氛围

创造师生主动学习、共同发展、有创新精神为特征的学校氛围。校长努力成为师生相互沟通和思想交流的促进者,使学校的干部教师通过行为反思、问题发现等方法不断改善学校的和谐关系。

13.加强学校环境建设与文化资源建设

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建设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绿色校园环境。利用铭言、人物、故事、文物和景观布局、建筑装饰等,形成学校健康向上的人文生态景观。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爱国主义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

运用网络、动漫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把网络、动漫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增加交流、培养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手段,提高对网络、动漫信息的是非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创建学校社区新型协作体制

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在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体制。

14.开展家长教师协会试点

逐步试点建立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由家长自荐或选举、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组成的新型家长教师协会,增进家长间的团结互助,促进家长与教师的相互交流,让家长主动参与班级的教育管理,协助班级开展教育活动。

继续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校长信箱、家访、联系簿、网络等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家庭教育研究会和其他有关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研究与咨询活动,为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服务。

15.创建学校社区协作机制

结合区域和学校、幼儿园特点,把学校教育、幼儿教育延伸到社区。鼓励区县建立多种形式的学校、幼儿园与社区共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提倡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学校教师资源,选派教师走进社区担任辅导员,沟通学校、幼儿园与社区教育的联系。

16.关爱特殊背景的学生

学校和社区共同开展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子女以及失学失管少年、流浪乞讨儿童情况的调研,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保障他们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权利,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

17.完善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系

加强法制教育,认真贯彻《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落实《北京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提高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利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的能力。

做好不良行为特别是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治和转化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情况年度报告制度。根据新形势、新特点,继续办好工读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五、推进德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德育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是改进德育管理方式、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抓住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契机,提高德育工作应用信息化的能力,创造中小学健康、安全、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和尊重的网络虚拟环境。

18.建设中小学网络德育平台

逐步建成集德育管理、信息资源、德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以为学生服务为主的网络德育平台。通过网上教育活动、游戏竞赛、名师指点、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德育辅导,创新德育方式。

增强信息技术课程在提高学生信息基本素养和网络道德意识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19.组织开发高质量德育软件

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开发一批德育软件资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开展数字德育实验,逐步建立德育工作网站或网页,丰富网上德育内容。

六、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新时期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改进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德高为范的教育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完善人格,提高境界,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20.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员育人能力

修订《北京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继续教育中设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等内容并记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大力表彰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风尚。

21.实施德育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培训、选拔、提高工作。将德育管理干部、团队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等纳入干训、师训系列。在评特级教师、表彰优秀人民教师、学科带头人奖项中,德育教师、班主任要占有一定比例。经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在全市培养十名左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德育工作专家、百名左右市级德育带头人、千名德育工作骨干。

制定班主任工作规程,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中改善班主任待遇。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在有条件的区县组织班主任职级制试点,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

加强校外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德育工作。

22.完善教师实施德育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考核其教学能力,还要考核其育人能力、考核完成德育任务的情况。将教师的师德表现、做学生德育工作的情况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之一。发现先进思想、优秀典型,学习和宣传优秀教师的师德精神和育人经验。23.发挥首都历史文化地域资源优势

将首都丰富的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纪念馆及其他文化场所,首都的历史、地理、文物,大自然的山川、草木等,现实社会中的人物、事件、机构等纳入德育资源的视野,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北京、爱祖国的教育。

24.发挥首都科技人文媒体资源优势

发挥北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技信息、高科技企业密集的人文资源优势,促进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发挥大学团委、学生会、社团的优势,组织优秀的大学生进入中小学,开展“学长式”、“同伴式”教育活动等。

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的优势,支持关工委组织“五老”报告团,聘请老同志担任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校外(社区)辅导员、失足青少年帮教员、学生社团指导员、网吧义务监督员等。

积极争取新闻单位、广播影视和出版等部门的合作与支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综合治理、公安、司法等部门的优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

八、完善德育创新与保障体系

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德育领导体制、研究体系、管理制度的创新,是落实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要建设和完善有效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25.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型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

市、区县教委都要成立一把手负总责、主管主任专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教育系统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德育工作的重大问题,统筹规划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的德育工作。

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长负责,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德育管理干部、团队干部、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为主体力量,家长、社区代表参加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管理机制。

选派思想素质好、奉献精神强、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优秀教师从事德育管理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26.建设市、区县、学校三级德育研究网络

加强德育研究机构建设,配备具有较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制定德育研究计划,加大对德育热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力度。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进,学术交流与经验传播同行,不断提高德育研究质量与水平。

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活动,把德育列为重要研究内容,开发校本德育资源。

加强国内、国际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广泛交流,适时举办研讨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 27.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德育工作的保障条件

建立德育创新成果奖评选制度,建立20个左右德育实验研究基地。总结教育成功案例,做好成功经验的传播工作,鼓励和支持富有实效的德育创新。

建立每三年一次的全市德育工作会议制度、表彰制度,每年一次的德育工作交流制度、年度工作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优秀学生的奖励和问题学生的教育、矫治、转化制度;逐步建立学生道德发展状态和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状况监控评估制度。成立北京市中小学德育专家指导组,逐步形成专家指导、政府督导、制度完善的德育工作保障体系。各区县也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制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教育、基本素质教育,坚持把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把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网络作为重要保障,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基本道德规范。

2.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原则。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为重点,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示范,以榜样引路,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4.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特别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中小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三、内容和途径

㈠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扎实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九月份紧紧围绕“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了不起的中国人”这一主题,开展“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主题班会、队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览;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片;开展革命先辈和各行业的英雄模范报告会或故事会;搞好“讲革命传统,颂中华美德”国旗下系列演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资料、有记录,中学有影像资料。

2.认真组织爱国主义“十个十”教育活动。即:读十本革命传统故事书;学唱十首爱国歌曲;知道十个祖国世界之最;看十部革命传统教育影视片;记住十个中国少年英雄的名字并了解他们的事迹;了解十件国内外大事;完成十件有利于他人的好事;学会十件家务活;结交十个贫困家庭的小朋友;完成十件手工制作、小试验或小发明。利用晨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通过年级与年级、班与班、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评比,作为学生评比爱国爱党星、团结友爱星、文体艺术星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品格。做到有书面测评,有活动资料。

3.全面深入开展中小学师生“呼唤诚信,共铸诚信”教育活动。以“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学习”为教育重点,积极创新载体,创设氛围,通过开展诚信宣誓承诺践行活动,设立“诚信考场”,进行“诚信班级”、“诚信学生”的评比表彰等,引导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诚信品质,争取经过不懈努力,使学生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诚实为荣、失信为耻”的诚信观初步形成。

4.捕捉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抢抓诸如“神舟”飞船发射、奥运会举办等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及时收听、观看,一学期不少于一次,通过举办征文比赛、演讲大赛、主题班、团队会等,使学生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

㈡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1.推出一批具有远大志向的典型人物。各年级都要有目的的选择一批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伟人、英雄或模范作为本校学生学习的榜样。认真提炼富有见解、引领学生前行的一两句话,加大宣传力度,展现在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中。精心设计振奋人心、鼓舞学生斗志的一日常规活动,郑重提出要求,用榜样的事迹激励人,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人,让学生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学校要每学期组织一次“文明标兵”、“星级学生”、“百

(十)名进步生”等评选活动,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努力营造“人人争做标兵,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形成良好校风、班风、学风。2.搞好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利用“地球日”、“环境日”、“五一”、“六一”、“七一”、“七七”、“十一”等重大纪念日和未成年人入队、入团、十八岁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节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一次主题突出的文艺演出或歌咏比赛。引导广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激励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伟大复兴、家乡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㈢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1.开展新发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集中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要组织中小学生认真背诵,每学期开展一次“守则规范知行”竞赛或抽测,学生参与率、知晓率不低于90%和95%,力争使所有小学生熟记《守则》和《规范》,做到入耳入脑,形成人人遵守的良好风尚。2.依据《守则》、《规范》制定学生行为细则。学校要结合学生行为实际和心理特点,按照社会、家庭对学生未来工作、生活习惯的标准,进一步细化《守则》、《规范》的内容,丰富内涵,从小事抓起,围绕“习惯在„„”,制定“习惯在厕所”、“习惯在餐厅”、“习惯在课桌”、“习惯在宿舍”等的具体要求,出台本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常规》,并以此作为制度规范学生言行,针对学生中知而不行的行为持之以恒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文明校园“十无”活动。即:要求做到墙上无脚印、污迹;地上无杂物痰迹;水电无透漏浪费;进餐无插队取闹;就寝无谈笑喧哗;校园无酗酒打架;交往无出格违规;公物无流失损坏;课间无追逐打闹;师生无违法犯罪。学校要通过设立“校园文明示范岗”和“校园文明监督岗”,以检查督促上述要求的落实,并做到“文明班级”流动红旗一周一评比,周周颁发。

㈣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上好一堂《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校要以《人民教育》(2005年3-4期)中《如何面对“最质朴的爱”的教育》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为蓝本,结合《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针对学生道德成长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精心准备,认真施教。2.搞好模拟演练,培养学生基本生存素质。结合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重点开展好“八防”(防震、防火、防盗、防空、防触电、防中毒、防传染病、防走失)教育。

3.开展师生交心活动,培养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主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和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开辟咨询室、聊天室,开设咨询电话、意见箱,召开座谈会,进行个别访谈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收集意见建议,听取信息反馈,做好疏通工作。每个教师都要有与学生谈心的个案记录本,学期谈话交心不得少于15人次。切实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心理压力和苦恼,增强学生承受挫折、战胜自我的能力。

4.开展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入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素质。各校要积极邀请聘请的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到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大型法制教育讲座,法律知识要与典型案例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少先队队等部门每学期至少要开展2次适合学生特点的法制教育活动,通过法律知识竞赛、遵纪守法演讲赛、法律辩论会、模拟法庭、禁毒知识宣传、采访司法人员、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图片展览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结合典型案例,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意识。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篇6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祖国的兴衰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更是学校的重要职责。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作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建设

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直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宣部、文化部等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文件下发后,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由专人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

近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学习领会 “三个代表”精神,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全体教师爱生如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使每个学生都有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健康的体魄,活泼的个性而努力工作。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了重要日程。学校行政领导与各班级齐抓共管,亲自参与、策划,及时检查、督促落实,教导处、少先大队部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使得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我校的学生初步具有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学校、爱艺术、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养成了文明好学的习惯;还初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好自己、乐于帮助别人、为集体及他人着想以及辨别是非等能力,为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跨世纪的新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齐抓共管,积极采取措施为未成年人服务

为了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有成效,在每次活动中,学校教导处精心安排,周密筹划,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安排主讲教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采取提问和反问互动的方式,形象生动的故事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采用征文评选比赛等,加强加深参观印象和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让他们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启发他们刻苦学习,为建设美好家园和祖国而努力奋斗。具体措施是:

1、形成共识,齐抓共管,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自觉参与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

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争做师德标兵。

2、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全面抓,教导处人员具体抓,大队辅导员协助抓,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协同抓,家长、社会配合抓,加强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3、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工作序列化,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家庭及思品大纲的具体要求,向学生抓好“五个五”教育,即:①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学校、爱劳动;②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③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热心献给社会、爱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④五旗: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⑤五种精神: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培养自己特长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4、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渠道,坚持每周国旗下讲话和每日红领巾广播制度。国旗下讲话有专题和主讲人,红领巾广播稿由各班小记者提供。

5、认真上好思品课,抓好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确保德育工作落实到每堂课、每门学科中。

6、治理好育人环境。学校通道两旁,每个教室墙上要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校园及班级黑板报刊中,每月要更换一次德育内容。

7、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和主题班会。学校根据重大纪念性节日每期开展

一、两次大型活动;少先队大队部每期至少开展两次以上为社会或他人的献爱心活动,各班每期开展一次为本班特困生献爱心活动,三年级以上班级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

8、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学校经常指导、检查大队部和班主任的德育研究工作,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验,各科教师积极探索如何搞好学科的德育渗透问题,多实践、多总结,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管理水平。目前学校发表或获奖的德育论文共计12篇。仅今年就有数篇德育管理论文在市级获奖或被《教师》杂志、《发明与创新》杂志、《科学课堂》杂志刊载。

三、开拓创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领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沿阵地,是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课堂。让广大青少年得到快乐、熏陶、感染、启迪、教益,使学校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是学校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是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

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方法,先后多次举办“爱我家乡、知我家乡”的主题班队活动。教导处还到县总工会等单位联系参观“红军墙”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事宜,在确保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初探 篇7

一、未成年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笔者曾以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形式,就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关心他人和社会、遵守公德、遵纪守法等方面,对我市部分地区未成年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诚实守信、遵守公德、遵纪守法等是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这一主流是健康的,总体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审美取向倾向感官刺激;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为普遍;情感荒漠化现象开始显现;责任感缺乏;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突出,等等。

二、未成年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追根溯源,我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道德教育的偏差、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和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不足。

1. 学校教育的缺失。

表现在:一是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目标制定得过高、过全、过空,忽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实际,缺乏层次性,与学校受教育者存在较大的“坡度”,致使学生不能区分什么是道德要求,什么是道德追求,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而无法落实。二是德育内容失落了人文教育。小学阶段便把“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理论”、“共产主义理想”等理想道德和人格当作德育的主要内容,而恰恰忽视了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对人类和自然都怀有关怀、慈爱之心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三是德育方式存在弊端。德育活动规划缺少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关注,往往随意性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接受能力和需要,因此效益极小;不少德育活动往往是在教师、学校、家长与社会的“要求”下,被动地“被人塑造”或“被人模造”的活动,缺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德育活动往往囿于课堂、学校,很少有机会到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亲身实践,去感悟生活,在亲身体验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四是教育者的素质有待提高。现实生活中,教师急于求成,喜欢好成绩,喜欢好学生,当学生成绩很差或教育不听时,教育就显得简单粗暴,甚至不惜伤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2. 家庭道德教育在观念、方法和言传身教等方面都存在着偏差。

在观念上主要有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轻精神;重身体、轻心理;重脑力、轻体力等。在方法上多是简单、粗暴的说教,缺乏心灵的沟通等。这些观念和方法违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难以做到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因而不可能收到积极的家教效果。

3. 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

不良的影视、录像、文学作品、广告等在消磨未成年人的意志;校园周边部分网吧、游戏厅经营者违规经营,使不少孩子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并引发学生畸形消费。

4. 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不足。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由于身体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出现反差,极易引起青少年学生思想迷失和行为失范,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构建三结合德育网络。

首先,学校要创新德育内容和方法。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避免假、大、空,充实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人文精神认识的内容;要加强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以情育情,以艺育情,以行育情。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要注重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助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境界。比如,采取“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自己到社会上做调查,向老师、家长请教,到图书馆找资料等,也可以让学生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亲身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让他们在实践中去理解“德”的含义,体会“德”的要求,履行“德”的规范,内化“德”的准则。

其次,家长要营造民主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个性。家庭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摇篮,是塑造孩子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场所。每个孩子的心理都烙有家庭的印记,有这样一段话:生活在批评环境中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责备别人;生活在民主和谐环境中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了宽以待人……这就要求家长在关心孩子生活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苦衷,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多注意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品德行为的培养。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忆母亲说:“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个生命的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最后,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媒介环境,发挥媒介对少年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作用。要积极扶持和发展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媒介节目和内容。对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及其创作、表演者实行扶持、优惠和奖励,对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者的予以打击和惩治;要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限制未成年人的邮件通讯对象和网上聊天对象,设定能够访问的站点,限定上网时间,对浏览器进行实时监控,拦截网址和过滤内容,可自动升级反黄数据库等。

参考文献

[1]许洪请.认清现状明晰理念从容应对——刍议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 (3) .

[2]郑永奎.学校德育工作的困惑与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 (12) .

[3]张丰.现代学校德育改革的内容与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 (3) .

论孝道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篇8

关键词:孝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全面进入转型期,传统道德体系逐步瓦解,新的道德体系尚未确立。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一系列新课题。笔者以为,作为儒家传统道德体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道,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发掘、推陈出新。

一、孝道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石

长期以来,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强调“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党”为主导的政治化的德育目标,实践证明,这样的目标难以取得应有的德育实效。我们教导未成年人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少有敬爱双亲等贴近人性需求的教育内容,这使得我们的德育不切实际,缺乏根基。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

儒家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孝经·圣治章》)。子女在接受父母养育和教诲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亲情,并由此产生了反哺回报之心,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本性。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造就了人类最基本的孝意识。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因此,开启人们最朴素的天性之爱——孝心,培养人们的孝行,并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教以孝,所以孝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那么社会的道德规范就会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良好的道德品质便得以产生。不教孝,其他的美德便无从培养。是故,《孝经·开宗明义》宣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更是强调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总之,“儒家以《孝经》为培养民德伦常的基本教育,而成感化之功能,是以‘教’字从孝。‘教’,就是由孝字而生的。”删儒家的这一德育思想和方法,在现代社会同样彰显着重要的价值,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由此,将孝道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石,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此外,道德培养有一个由根底到支干、由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过程,而孝育也符合德育这一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规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首先,要从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生命开始,自爱自重,修身向善。这是行孝的第一阶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此,要防止因纵欲而使父母痛心,防止逞凶斗狠而连累父母,防止作奸犯科而使父母受辱等等。其次,要修德学道,增长才能,忠于“事君”。也即移孝于忠,忠君爱民,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甚至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是第二阶段的孝。再次,要立身行道,令父母尽显荣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以孝悌为修身之本,以忠恕为处世之方,以仁义为救世之旨。”在家行孝悌,在外行忠恕,就能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境界——仁義之大道。这是行孝的最高阶段。可见,儒家提倡的孝道,以个人自爱自强,入孝出悌,履行做子女的职责,为行孝之“始”;以尽忠职守,服务社会,忠于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为行孝之“中”;以道德教化天下百姓,济世匡时,垂范后世,光宗耀祖,扬名天下,为行孝之“终”。这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提升个人道德素质的正确途径。因此,只要未成年人从孝敬父母、关爱亲人起始,爱的视野逐步拓展,逐渐升华,就能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境界。

二、未成年人孝道教育的内容

如上所述,孝道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孝道毕竟是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本身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并存,精华和糟粕共生。孝道的糟粕要彻底肃清,孝道的精华也不能抹杀和抛弃。我们在评价传统孝道时,一定要采取历史、辨证的态度,对此有清醒而足够的认识。同时,孝道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轨迹。先秦儒家孝道自孔子创立,曾子继承和完善,孟子、荀子等人的进一步补充后,成为儒家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信条。到了汉代,由于统治阶层对其加以改造利用并逐渐法律化,其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异,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原始初衷。至宋明清时期,孝道在理论上更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的新特点,最终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后世愚孝的根源。可见,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认识。我们应该大力发掘和弘扬孝道(特别是先秦孝道)的精华,适应时代的要求推陈出新,并以社会主义新孝道来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目前,对于新孝道的内涵和构建,学者们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主要观点简单综述如下。肖群忠认为,必须厘清传统之孝与现代之孝的区别,新孝道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亲子平等。陈秀鸿认为,新孝道应该: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养亲的合理内核;尊亲敬亲;树立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和为父母争光相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实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的和谐统一。丁成际认为,新孝道要从三个方面来重塑:第一,“新孝道”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原则性关系——体现义务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提倡互益性;第二,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观;第三,营造家庭内部良好的伦理。程向阳认为,孝道内涵应该作适应时代的转化——1从片面强调物质到物质与精神的全面重视:赡养老人内涵的转变。2.从专制到民主:代际关系的转变。3.从同一到多元:代际价值观的转变。4.从依附到独立:老人人格类型的转变。5.从血缘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

总的来看,尽管学者们对新孝道内涵和构建的研究着眼点不同,对新孝道具体的内涵和构建思路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共识,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所有观点皆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新孝道,它都应具有传统孝道的精髓,是传统孝道的回归与升华。

三、未成年人孝道教育的实施

虽然孝的伦理观念具有自然或血缘的基础,孝的意识在一定意义上来自人的天性,但作为孝心和孝行相统一的孝道却不是自发产生的,它还需要后天的教育与培养、陶冶与锻炼。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努力实现家庭关系的代际和谐。孝是一种真诚的、深层次的和本质的情感行为,“孝”的源泉出自于

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同时,现代亲子关系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均是人格平等。因此,现代新孝道重视基于亲子之间平等的“孝”,强调将子女对父母的“孝”与父母对子女的“慈”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使自身值得“孝”。然而,当前在我国家庭中,家庭关系恶化等代际不和谐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无原则地溺爱、“棍棒政策”、放任自由等不当的管教方式,造成未成年人“孝”观念的缺失,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与叛逆心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做到:1、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好未成年人。2、推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是教育内容要全面。既要注重智力培养与心理健康,又要注重道德教化特别是孝道培养。二是教育方法要科学。即“爱而不溺、严而不格、一贯要求”。三是教育时机要得当。3、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成员之间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充满温馨亲情。当然,为人父母者更要言传身教,以身示范,通过潜移默化使未成年人形成孝亲敬老的优良品质。

其次,要重新构建学校德育的目标体系。我国基础教育应该吸取古代教育的成功经验,重新构建学校德育中的目标体系。为此,除了要彻底改变“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观念外,还应积极探索传统孝道与当代德育整合的新模式、新思路,把现代孝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开设孝道课程,引导未成年人学习阅读《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著作,了解传统孝道,吸取孝道精华。同时,要把传授孝道知识同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使未成年人最终形成现代孝道观。当前,一些学校围绕“讲孝道”这一主题,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例如编写《中华传统美德一孝心篇》學习活动文选;要求未成年人读写孝道文章,收集整理孝道名言、诗词、故事;开展孝道演讲比赛、书画比赛;举行孝道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朝晖映夕阳”老少共学共乐的系列文化活动和“我行我孝”——重阳节敬老侍老活动;举办“体验亲情,孝心伴我成长”少先队主题队会、中学生主题团课,以及推荐评选“最佳孝星”等”,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有力推动了各地的孝道教育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第三,要积极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褒贬功能,加大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对强化未成年人的孝德意识、培养孝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一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工具,认真宣传遵循孝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人们尊敬父母的自觉意识,使人们逐渐明确尊老爱老的社会意义,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光荣、“啃老”“虐老”可耻的风气。当前,还可以用孝道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达到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目的。二要树立敬老孝亲的先进典型,使广大未成年人有赶学目标。比如实施以“比孝心、讲孝道、树孝德”为主要内容的“德孝工程”,评选“孝亲敬老之星”等。这些先进典型都是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未成年人真正地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三要利用各种健康活泼的文艺表演形式,热情讴歌尊敬父母、照顾老人的好人好事,鞭策谴责违背孝道的不良行为,以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把新孝道观念灌输到未成年人的生活之中,鼓励人们正确处理子女与父母长辈之间的关系。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使尊敬、关心、爱护老人蔚然成风,使孝道由社会规范转化为未成年人的自觉意识。

上一篇:亲友户口挂靠协议书下一篇:《做事先做人》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