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共15篇)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1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肇庆身材:170 cm 64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6 岁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市场销售/营销类:销售技工类 机械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工作年限:4职称:无职称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月薪要求:XX--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深圳个人工作经历:XX年5月-12 在肇庆平安保险分公司 做业务经纪

XX年12月--XX/XX年在肇庆永成机械厂模具工人 对机械模具行业很熟.XX年-XX年1月在聚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担任职任;业务助理(主要业务范围;建材/室内污染治理)

职责:

市场分析及销售预测,根椐品牌定位组合确定销售目标策略,品牌宣传,制定销售计划及相关规规章制度、市场管理条例、营运及店铺管理培训手册、人员的招募、选择、培训和调配、代理商、特许加盟店的管理及销售业绩考核,销售渠道及客户管理、营销内部的监督协调、开发重点市场。

业绩;开发的广州建材市场的经销商 与家庭空气污染工程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肇庆技工学校 最高学历:中专毕业-XX-07-01所学专业一:模具设计与制造所学专业二:市场营销受教育培训经历:XX.9-XX.7 肇庆技工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XX年到四川峨眉山服役 武警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2

关键词:综合实训,课程改革,项目课程,岗位能力

高职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是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专业。该专业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产品设计能力、高级CAD/CAM软件的使用能力及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能力等。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机械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的编程、数控设备的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质量检验等。

高职教育强调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开展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1]。因此,在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训课程中,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提高其综合应用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本文对机械类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方案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建议。

1 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

综合性课程模式是指包含2种或2种以上学科的课程要素,并将这些要素组成新课程的模式[2]。改革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及实训方式是对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一种强化训练。该课程一般安排在高职教学的第五学期,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以往的技能实训往往只是综合了1~2门课程的内容,没有达到全面训练学生的目的,所以综合实训应该包括学生所学全部专业知识的应用及操作技能训练,并把最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其中。

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想是:以项目课程的形式,把机械产品设计、数控加工、CAD/CAM技术、模具设计与加工、快速成型等综合起来并划分为相应项目课程,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把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综合起来,并灵活运用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

2 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总体实施方案是:学生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理解,设计一种机电产品,对其中一个零件进行模具设计,并应用快速成形技术加工出该零件,最后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其中的一个模具型腔(型芯),完成产品设计到加工的全部过程。具体实施过程分4个项目课程进行。

2.1 产品设计项目课程

产品设计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机械设计、工程力学、产品结构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产品设计。同时,应用PRO/E、UG、CATIA等其中一种三维CAD设计软件完成产品的三维实体设计及工程图设计,并应用运动仿真知识展示产品的工作过程。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学生从了解所要设计的产品功能开始,分析同类产品的结构特点、设计要点、设计方法及步骤,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产品设计。要求学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既要体现产品创新性,又要对关键的零件进行严谨的科学验算,从而设计出合格的产品。同时采用三维CAD技术进行产品实体建模,并根据设计需要,灵活采用自顶而下或自底向下的设计方法,对产品进行总体设计,通过参数化方法修改产品与零件的结构,然后生成加工工程图,最后制作产品的工作动画,展示产品的工作过程。

通过产品设计训练,学生系统地复习了所学专业知识,并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让学生学会了查找资料及产品结构分析、设计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

产品设计项目课程的训练,培养了学生作为机械产品设计员的岗位能力。

2.2 模具设计项目课程

模具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模具设计相关知识,进行模具的型腔、型芯设计及完成整个模具其他零件设计的全过程。

学生从本文2.1所述课程中设计的产品中选择一个具有复杂曲面的零件进行模具设计。首先,根据零件的材料选择收缩率,确定工件尺寸及布局。然后,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并确定其分模线,创建分模面进行分模,切割后得到型芯、型腔。最后,调用模架,并进行浇道系统、冷却系统、顶杆等设计,开模运动仿真模拟,由此得到一套完整的模具。

本项目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应用三维CAD软件中的模具模块功能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法、技能,同时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模具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为学生成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快速成形加工项目课程

快速成形加工项目要求学生在快速成形机上应用快速成形技术完成本文2.2所述课程中用来设计模具零件的造型。

学生在完成零件设计后,把其另存为.stl文件,然后导入快速成形机。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零件加工特点,选择合理的加工参数,建立零件的支撑,生成加工程序,对工件加工位置进行定位,最后喷塑成形。

要求学生在加工过程中要解决2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工件定位不准确引起零件在工作台上黏结不牢,二是零件发生变形、支撑坍塌现象。要解决这2个问题,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快速成形机上的操作技能,对工件定位特别是Z轴上的定位做反复的试验,以纸张与喷嘴间的距离作为参考点,试验两者间的松紧程度对工件定位的影响,找到最佳方案。同时,为了解决零件变形的问题,学生必须反复调整加工参数,以寻求解决方案。

通过训练,学生学会了对快速成形新技术的应用,掌握了快速成形机的操作技能。

2.4 数控加工项目课程

数控加工项目要求学生利用数控机床独立完成本文2.2所述项目课程中设计出来的型芯或型腔的加工。

型芯或型腔设计完成后,学生首先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类型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然后应用三维CAD技术中的后置处理模块,设计零件加工的刀具路径。在选择相关加工参数时,要注意考虑工件材料、加工性质,粗、精加工分开。选择刀具时,应考虑加工表面的形状、加工要求、加工性质等,选择合理的刀具材料和刀具类型,并确定其切削参数。完成以上步骤后,生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根据编制的零件加工工艺,学生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在加工中,学生需要自己准备毛坯,选择合适的刀具、夹具,并对刀及安装调试。同时,学生必须熟练机床的操作规程,解决加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完成零件的加工。

加工后的型芯或型腔,还应与本文2.3所述项目课程中快速成形加工出来的零件实体进行比对,如果有误差,须对模具型腔进行补充加工,直至零件与型腔相配为止。

通过本项目的训练,学生具备了数控程序的编制的能力,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也得到进一强化。最关键的是学生学会了解决现场加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成为工艺设计员、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的编程员、数控设备的操作员提供了岗位能力的强化训练。

3 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评估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系统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项目课程训练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综合实训课程改革在选择项目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训练。课程内容包括了从产品设计到加工成形的全部过程;产品设计、CAD技术能力应用、模具设计与加工、数控加工艺编制、数控机床操作等。这种整体的实训过程使学生通过对项目工作任务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工作过程,尤其是统筹安排、协调工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重要的职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是通过学习过于零碎的、单一的工作任务所无法获得的,只有整体地对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才可能习得。

3.2 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

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统一的人才[3]。高职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人才。安排综合实训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区域的企业需求及工作岗位的设定,概括出基本覆盖工作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以此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同时,实训场所应在不同程度上模拟实际生产过程,环境更接近于企业的生产车间或工作场所。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生产实用产品或提供真实服务,其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将得到综合发展,改革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成为企业所需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感知对象具有多样性和生动性的特点[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配角”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主角”是值得高职院校探讨的一个问题。以往的单一课程实训方法,相当于让学生零碎地进行学习,学生难以体验到每一个项目课程工作任务的终极意义,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而采用综合课程实训,既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每一个项目课程时获得专项实训的训练,又可以使学生把整个机械设计与加工过程的各项目课程联系起来,了解各个环节之间必然联系,在完成最终产品后获得最大的成功感。学生显然对能获得具体结果的完整工作过程更感兴趣。

4 结论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一直是高职院校的培养方针,项目化、系统化地训练学生,是达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经过综合实训的强化训练后,其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将来的就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顶岗实习中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环境,使得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都比较高。

参考文献

[1]吴志峰.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评价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10(73):28-29.

[2]张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 2009(25):42-46.

[3]徐永辉.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热点探析[J].教育探索,2009,222(12):18-19.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各门控制类课程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部分内容在某些课程中甚至是重复进行,因此可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与电力拖动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控制类课程进行整合。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将课程归纳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进行教学活动。由于课程部分内容不成系统。因此,在工作任务中未涉及到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可通过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完成。

一、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结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在本专业的控制类课程设计时,分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与电力拖动技术》《机电一体化》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分析所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业趋势与职业技能,使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十个左右的能基本涵盖课程教学内容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为单元,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

二、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设计案例

1.典型工作任务选取原则

学习单元中的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或生活实际的典型案例,通过归纳、提炼,找出适合学生的学习型的工作任务。同时,课程模块的设计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地设计学习单元。

2.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设计

(1)“控制门”案例包含的知识点

通过对“控制门”整个装置的研究,可发现“控制门”这个案例中包含有气动和电动元件知识,包含有能实施控制的继电器,同时应包含有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

细分各部分知识可知,整个“控制门”装置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传动器、阀、气缸、控制器、气动装置、气动管线、压力测量、电力元件、电压源、电路图、安全知识、PLC、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分类和归纳后整理出如下几类知识:控制方面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元件、阀、空气过滤器、气缸、气动装置、控制器、控制系统基本组成;气动液压参数,包括参数计算、编程;动力源,包括电压源、气动管线、空压机;电气气动控制图,包括电路图、气动图、编程;信号及压力值,包括压力测量、传感器;安全知识包括安全知识、门以及经济学及环保知识。

(2)课堂教学设计

①课堂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应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课堂理论教学设计时同时应分阶段、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订实施及巩固计划的能力以及检查、判断能力,同时还应学会将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教学内容也不能仅限于工作任务涉及的知识点,针对这些知识点所辐射的部分知识点,也应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进行学习。如“控制门”中虽仅涉及气动方面的知识,但与气动相关联的液压的基本知识、液压参数的计算也应进行相应学习。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②课堂教学设计举例

本文以安全知识为例说明通过阶段目标的完成来进行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3.考核方式设计

为了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过程考核,同时将学生的工作与职业操守、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及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作为工作任务的公共考核评价纳入考核项目,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在工作任务的实施中,项目采用了专业知识占30%,专业技能占30%,职业素质占30%及总体评估占10%的评价权重。

三、教材建设

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与传统的大专、本科教材是有所区别的。在教材建设的思路上,绝不能套用本科教材的思路。因此,从项目实施至今,笔者与同事们一直致力于校本教材的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将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的行动和教师有效的组织、合理引导实施教学进程,以此来满足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的需要。

四、总结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典型工作的任务的选取又保证了基本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的诸多模式许多吸取了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的经验进行的创新与试验。只有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考虑我国学生的真实文化水平、学习态度及学习现状,才能完成符合各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改革,才能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新课程,2010,(8):152-153.

[2]李翔,黄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机械职业教育,2009,(6):16-18.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简历 篇4

教育经历

2004 /9--2008 /7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 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模具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1/2—至今: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年4个月]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模具部    模具工程师

1、负责制定公司模具生产标准和规范;

2、负责确认模具方案,审核模具图,制定模具开发计划;

3、负责验收模具,为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4、负责新产品的导入,保证产品品质规范;

5、负责与客户及供应商联系,保证物料符合标准。

---------------------------------------------------------------------

2009/5--2011 /1:XX机械有限公司 [ 1年9个月]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工程部    模具项目工程师

1、负责模具分析,模具方案设计;

2、负责选择合适的.工艺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3、负责模具的试生产,改进模具的生产技术问题;

4、负责跟踪、掌控模具生产进度和品质;

5、负责为试产、量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

2008/7--2009 /4:XX原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 10个月]

所属行业:原材料和加工

设计部    模具工程师

1、主要负责*****模具的设计规划和审图;

2、负责工艺分析及工艺图纸的设计;

3、负责解决模具设计、加工、调试中涉及到的所有问题;

4、负责制定模具使用寿命的预防性、预测性保养计划;

5、负责新模具报价、修模报价的确认。

自我评价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个人简历 篇5

2010-05 2010-06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态度诚恳认真,富有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接受能力强,有较高的求知欲与社交能力,脚踏实地,能吃苦耐劳。酷爱乒乓球、网毽等 体育运动,是位羽毛球健将。

详细个人自传

机械设计制造类简历 篇6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 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安徽 身材: 175 cm?58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机械/设备维修类:机械设计制造类,、机械设计/制图/制造、机械工程师:助理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花都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浙江三门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起止年月:-03 ~ 2009-07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机械制造与设备
担任职务: 一线操作工
工作描述: 负责电机的装配及在师傅指导下对部分产品调试。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浙江三门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起止年月:-03 ~ 2009-07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机械制造与设备
担任职务: 一线操作工
工作描述: 负责电机的装配及在师傅指导下对部分产品调试。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学士学位 毕业日期: 2009-07-01
所学专业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7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士学位 1036342009000108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7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士学位 1036342009000108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较差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练操作CAD、 UG、PRO-E等绘图软件;熟练操作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7

“校中厂”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可使学校的专业产业化, 教师可根据“校中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组建集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于一体的教学队伍, 指导学生学习实践,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零距离”对接。在“校中厂”内, 学生身处真实企业之中, 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从而使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很好地有机融合起来。同时,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校还能整合资源节省大量设备投入及实践教学费用。关于“校中厂”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宏观层面的研究比较多, 但具体到运行机制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多。笔者着重探讨基于“校中厂”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内涵

通过将院办机械工厂和制造类专业的实习、实训场地、设备等资源进行整合, 构建生产型教学平台, 即组建按市场机制运营, 独立管理, 独立财务, 生产真实的产品, 具有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技术推广与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校中厂”。通过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 在“校中厂”实施融教学与生产于一体的现场教学, 其主要特点: (1) 生产任务贯穿教学内容。在全部专业课程中, 将生产任务进行分解, 归纳不同的项目单元, 按照每一项目单元所解决问题的性质, 分布到各课程之中。 (2) 利用生产环境开展现场教学。利用“校中厂”的生产环境, 引导学生学和做, 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逐步成长发展。使学生能在学校亲身体验生产, 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3) 学生在各职能部门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 在各职能部门担任一定的角色, 通过角色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岗位, 明白岗位责任, 保证学生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轮岗、定岗实习。

“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实施

“校中厂”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之处是如何将教学与生产任务结合起来, 即如何在“校中厂”所承担的真实任务中全面落实教学计划, 通过对某项目的实施全面落实教学内容, 使实施过程中的分项任务与学生岗位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为完善“校中厂”教学模式体系及内容, 使之成为实用性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校中厂”教学模式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 又要根据“校中厂”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 使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能阶梯递进。制造类专业可以采用“321”培养方案, 其中的“3”指前三个学期, 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 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2”指第四、第五两学期, 即在“校中厂”实施工学交替, 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而其中的“1”指第六学期, 进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教学工作, 培养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能力。其关键是在“校中厂”中工学交替的实施, 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适应性实习阶段、生产性定岗实习阶段和技能考证阶段。适应性实习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适应“校中厂”工作环境和现场管理制度, 对产品生产制造的各个主要岗位进行适应性操作, 了解产品制造工艺流程, 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在指导教师和“校中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任务。生产性定岗实习阶段主要目标是:对某个工种进行专门技能操作训练及全面的了解, 能在指导教师和“校中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能独立处理本工种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技能考证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取得高校毕业证的同时, 获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 (技能) 证书。

课程设置优化与整合“校中厂”教学模式主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教学情境, 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展开教学, 因此要根据岗位能力要求, 重组课程体系, 进行课程优化整合, 形成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原教学模式中课程门数较多, 课程之间相互独立, 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融合在一起, 学生很难形成综合应用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制造类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可以整合为机械制图基础、机械工程基础、机械控制基础、机械加工基础共4门课程。机械制图基础除制图内容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绘图 (Auto CAD) 内容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有关内容;机械工程基础主要是将原来的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进行整合;机械控制基础包含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器控制PLC、液压与气压传动内容, 使机械中常用的电、液、气控制有机组合在一起;机械加工基础包含金属切削机床、刀具与切削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内容。专业核心课方面通过典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等这条全过程主线, 把相应的各种岗位能力进行分解重构, 以典型产品为载体,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与内容“校中厂”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 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应该变注入式为参与式, 变继承式为探索式, 变主教式为主导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实践和“校中厂”的生产情况, 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问题讨论、情境模拟、直接操作 (制作) 等方法。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以“项目”为主体。按照具体的产品从“成品、装配 (检验) 与调试、数控加工、选材、设计”这一生产流程进行逆向推演, 将生产过程解构成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重构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框架中。

模具专业“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地处湖南省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的株洲。目前株洲已经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 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 以制造工业为主体, 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工业体系。同时, 根据我院现有专业设置及院办工厂和制造类专业实习实训人员、设备、场地等实际情况, 可以建设一个符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需要的工厂———“校中厂”。“校中厂”按市场机制运作, 接受模具设计制造任务, 同时负责模具专业全部教学实训任务, 提供实训教学资源, 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 保证融“教、学、做、考”于一体。

模具专业采用“321”培养方案, 在“校中厂”期间要结合“校中厂”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 将培养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 让“校中厂”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各个阶段的实训内容、目标, 有效地解决实践教学随意性等问题, 确保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可控性。

模具企业的生产过程一般为:制品测绘→产品造型→产品成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过程 (普通加工、数控加工及电加工等) →装配调试→试模验收。根据模具企业的生产过程, 高职模具人才岗位群能力主要分为: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包括制品测绘与测量能力、产品造型能力及快速成型、快速制模和反求工程应用能力, 以及冲塑模具等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包括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模具装配工艺的编制能力, 普通机床加工模具结构零件的能力,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能力, 一般冲塑模具装配调试能力, 产品零件的检测及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包括计算模具成本、估算模具价格及经营销售等能力。根据以上岗位群能力要求设计项目载体, 将相关的项目载体组成一门课程, 可将模具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制品成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装配与调试工艺和模具企业管理。

在“校中厂”产教结合阶段, 学生就是工厂员工, 按工厂要求开展活动。学生按工作岗位或工种分组, 在指导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每一个工种或岗位上每名学生完成3~4项任务后轮换到其他工种或岗位。在学生到每一个工种或岗位实践前, 首先把同组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讲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及所要求的相关知识等。所有岗位轮完后,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确定一个工种或岗位进行定岗实习和学习, 最终学生必须考取该工种或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如从事模具设计, 要考取模具设计师三级证书。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实施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一是结合具体工种或岗位, 以学生职业素质、实训过程评价、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作为评价指标;二是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融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三是将专业技能认证考试纳入考核指标。

结语

“校中厂”教学模式是将专业系部、校中厂和校外企业合作应用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进而使学校资源系统化整合并合理利用的教学模式, 体现了“职业能力阶梯递进”, 可使学生的专业能力逐步拓展, 职业素养逐步提高, 社会能力逐步增强。

第一, 教学与生产链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与“校中厂”保持密切广泛的联系, 教学与生产实现无缝对接。专业教师对“校中厂”的生产任务、技术、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与“校中厂”技术人员一起对生产任务制定详细方案。教学内容与生产紧密结合, 培训目标更符合企业的需要。学生在“校中厂”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 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生产体验, 增强学习的兴趣。

第二, “校中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管理、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等, 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 提前体验职业生涯, 努力成长为优秀职业人才。

第三, “校中厂”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与生产实现无缝对接, 有利于学校管理。学生的学习和实习都可在校园完成, 而且时间安排灵活。当任务多时, 可以多安排学生上岗。在校进行实习, 可以避免外出实习安全隐患, 也便于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志国, 陈剑鹤.高职院校建立“校中厂”意义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 :125-127.

[2]刘余印, 雷萍.运用产教结合模式加快职教发展[J].江西教育, 2011 (3) :33-34.

[3]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7) :45-47.

[4]唐秀兰.高职模具专业“基于生产过程”的毕业设计模式改革[J].科技资讯, 2008 (11) :154.

[5]戴勇.高职教育中产教结合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 :6-10.

[6]张小冰, 刘杰.产教结合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6) :160-162.

[7]杨进生.充裕的时间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是实现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必要条件[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12) :96-97.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8

【关键词】教学 团队 建设 构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与社会的发展有较大差距,已经不适应高职教学目标要求。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淡化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师教师所占比例较低,教学团队建设重视不够。就教学而言,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团体合作,单靠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职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工学结合,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那么,教学团队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要依据专业内涵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现有教师结构现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双师教师培养,结合企业实际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为适应学校教学教改的需要,适应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学生群体需求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革新,需要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才能适应专业建设的发展要求。

(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质量。通过团队内部的交流、整合以及共同完成教学工作,相互取长补短,技能技巧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相互之间更加信任,气氛更加活跃,合作意识更强,教学团队整体实力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企业化办学、开放式育人”的办学理念和“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以校企合作全程共育人才“3×1”培养模式为指引,结合模具制造行业发展需要,新技术、新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培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为纽带,建设一支互信型、双师型、创新型、学习型、专兼职型、服务型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彰显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共同目标

依据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研室全体一起确定了共同目标。长远目标是按照省级特色专业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在5到10年内完善专业建设,彰显省级特色专业的魅力,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中期目标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影响;短期目标是自身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构想

(一)互信型团队。信任是合作的开始,一个不能相互信任的团队,是一支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也是一支没有战斗力的团队。创建互信型团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能满足团队成员渴望公平的心理需求,起到公平的激励作用。第二合理分工。所谓合理分工就是将团队任务进行合理分解,让团队成员以满腔热情去完成特定任务。第三有效沟通。沟通是团队精神的精合剂,有效的沟通能及时消除人们之间的分岐和误会,促进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

(二)创新型团队。在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在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教改等方面大胆创新、敢作敢为,推进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三)学习型团队。倡导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广泛参与学校、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学习。定期撰写学习心得,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四)双师型团队。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校企培训为切入点,从模具设计、制造两个方面出发,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的专业团队,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五)专兼职型团队。在本专业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引入行业、企业的专家、技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指导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开发教材,革新教学教法,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企业生产标准为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企业生产实际实现无缝对接。

(六)服务型团队。与校企共同培育学生,实施基于生产性实践环节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师生的加工能力,为企业提供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咨询的一体化服务,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总之,教学团队建设,应以专业建设目标为指引,结合行业、企业,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拓展团队成员构成,增强教学团队整体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辉,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73.

[2]梁盛祥,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导刊,2006(5):42.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9

④对外注商进行管理评价

⑤制作整套模具的加工流程

⑥定制相关的加工工艺

⑦作成相关的模具、电极、治具模型

离职原因: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最高学历:本科毕业日期:2005-07-01所学专业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2007-022007-03日本阿雷斯提总部产品开发技术语言能力外语:日语良好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精通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内容:

1.具有扎实的读图能力

2.熟悉大型压铸模具构造、加工流程、加工工艺

3.熟悉绘图设计软件如:CATIA,CAD,pRO-E,MASTERCAM

4.有一定的日语会话能力,能与日方进行基本的会话交流

5.能熟练运用三次元测量仪和其它测量仪器把握产品情况

6.擅长对材料入库到产品出荷以及售后质量保证的整个过程的品质管理

7.能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简历 篇10

1988.10-2000.9   广东某市第一机械厂厂长兼书记

1976.1-1988.10   广东某农机一厂工程师、生产技术副厂长

先后当选某市第三届政协委员,中共某市第八次和第九次党代表,某市第十届和某市第七届、广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1976-01-01
所学专业一:机械设计制造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1972.9-1976.1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    本科,机械高级工程师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领导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调整产品结构、改善生产条件、降代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营销等,使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年年上新台阶。主持研究多项省(部)级科技项目,4项获国家专利,2项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并纳入“国家星火计划”和“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

先后30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厂长和优秀共产党员,某市第三批优秀中青年专家,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先进生产工作者(劳模)、广东省山区建设优秀人才和广东省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详细个人自传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机械制造业25年,任国有企业厂长兼书记,任外资电子线材企业总经理2年。一直对企业的人事、财会、技术、业务、生产、品质、物流及行政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出色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熟悉ISO标准和国家政策法规。完全胜任企业厂长或行政、人事、生产经理或相关职位。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11

关键词:机械制造类;顶岗实习;分散式;管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6-0091-02

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部分时间进行实习和实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企业由“师傅”指导下完成操作能力的学习形式,也是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完成顶岗实习,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分散式顶岗实习是比较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实习方式,这种实习方式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在运行分散实习过程中也暴露出较多问题,如由于学生实习地点过于分散,学校监管难以到位;学生换岗频繁,实习过程指导难度大等。因此,合理执行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1 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在县级市没有产业、行业和大型企业聚集,为了实现高职高专面向中小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采用适合现阶段特色的实习方式。学院自2005年便开始实行“2+1”的教学模式,即在第三学年实施分散式顶岗实习。通过几年的运行发现,这种实习方式有利于学徒制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等。但分散式顶岗实习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为此,采用在网络环境下校企协同管理分散式顶岗实习的方法,以提高企业、学院对顶岗实习管理的透明化、智能化,实时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分散式顶岗实习的凸显问题,从而规范实习管理机制,提高顶岗实习质量。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把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顶岗实习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教学质量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但很多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相对薄弱。顶岗实习质量是衡量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顶岗实习评价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鉴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完全离开了学校,因此,进一步从制度上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进行研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进行监控和教学效果评价,充分反映学生的岗位能力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是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乃至各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2 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的措施

通过进一步采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相关制度等措施,保障顶岗实习质量,规范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有效跟踪,科学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效果。

2.1 完善顶岗实习监督机制

通过小组指导督导、任务督导、企业督导、学校巡访督导、区域督导等方式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监督,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共同完成实习过程监督,保障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使学生顶岗实习取得实效。

2.2 构建技能培养教学体系

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设计进行创新。现阶段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学年实施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有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2项,存在顶岗实习内容广泛、毕业设计往往与学生顶岗实践联系甚少、针对实际工作的专业课程缺失等问题。因此,创新教学体系,合理设置顶岗教学实习内容,是实现学生培养规格的关键。

2.3 建立三方评价体系

改革原有的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建立多方位、多层次、能反映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企业、学院和学生三方评价体系,确立多方位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标准。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实现企业、学院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评价,学生同样可对企业和学院进行评价。

3 具有学院特色的顶岗实习方案

多年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探讨如何让顶岗实习效果达到最优的方法,并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学院特色的顶岗实习方案。

3.1 顶岗实习前期准备

在顶岗实习前期,针对企业需要设置合理的实习内容、制定实习计划,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制定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安排顶岗实习任务,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指导、管理与考核,保障顶岗实习工作有效开展。

3.2 顶岗实习中期考核

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实习评价机制和考核体系,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参加,对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和最终实习结果进行评价。按学期或季度轮回派遣带队教师,每个顶岗实习区域派遣1~2名学校指导教师到企业一线工作,对该区域的学生进行定期巡回管理监督,并收集、汇编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既增加了指导教师的经验,又强化了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

3.3 顶岗实习后期总结

在学生顶岗实习后期,企业、学院和学生将进行三方评价。企业积极探寻校企合作的共赢点,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共赢机制;学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达到学生培训、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目的,使学生顶岗实习具有实效性。

4 结语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执行及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加强校企协同创新的同时,可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方法,构建现代化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实现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保障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nlc202309041801

参考文献

[1] 吴建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学业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圈,2007(10X):110-111.

[2] 傅运春.“2+1”模式与“双元制”模式比较探索[J].科教文汇,2008(25):2-3.

[3] 揭平英.基于协同理论的多元平台校企协同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1):39-42.

[4] 戴裕崴,杨玉兰,胡如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7):28-30.

[5] 张永革,陈春侠,毛雷.高职教育“2+1”模式中顶岗实习阶段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纺织经济,2010(4):64-66.

[6] 王琳.高职院校“2+1”教学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7] 龚江南.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3):49-51.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Dispersion Covering Internship in the

Major of Manufacturing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L? Ying, ZHANG Jing, XIN Qingxu

(Luoding Polytechnic, Yunfu Guangzhou 527200, China)

Abstract: Covering inter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article, it studi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covering internship in the major of manufacturing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presented to fulfill practice process supervision by the particip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and build up the dispersion practice management mechanism by establish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perfecting operation conditions, provided the guarantee for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vering internship.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covering internship; dispersion; management; teaching quality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12

1. 学科综合的“绿色制造”技术

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绿色制造技术正在迅猛的发展中, 并且与多种学科出现了交叉。这就要求师生必须掌握更多的概念和技能, 以便更好的学习与体会课程中设计到的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问题。在我国现在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中, 往往还没有开设具体的相关课程, 通常只是借由部分概念的论述和专题、报告的讲演来稍加引入[2], 而并没有对诸多问题作出更加深入的探索。如何将“绿色制造”的理念深刻的传达到课堂之上, 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的活动中真正了解其内涵, 并结合现代技术“新”的领域来实现研究与发展, 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2. 引导高职制造类专业教学的具体做法

2.1设计方面。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确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其生命周期内要确保其具体性能的实现与优质的质量, 同时注意成本, 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但同时更应该注意其能否满足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硬性指标。在使用的材料和资源方面, 要尽可能减少产生的废弃物和不必要的消耗。为此我们可以先通过虚拟设计的标准化方法, 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副作用。2.2材料方面。在绿色制造技术中, 材料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无毒无害、不会对环境带来不可逆性的影响的材料。要保障其再循环利用的效率, 有效的减少污染。这对于金属材料的工艺选择要求甚高, 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载体, 向学生全面传达具体的概念, 以对各种具体的工艺制作做出更好更深的探索。2.3机械加工方面。在对具体零件的使用上, 也要优化工业设备, 如焊接时尽可能的选择切削少、生产废料少的使用技术, 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力度与频率来提高功效, 减少消耗的电气能源和保障维修。这样可以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 积少成多中, 总的节省力度将非常可观。2.4研究方面。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每个人获取知识的手段与能力都大幅度的提高, 授课也变得不再仅仅是单向的传输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传达重要的理念, 而学生也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实习、训练的具体生产活动中, 研究和探索存在的问题。绿色制造技术需要大量的尖端人才和新的具有建设性的设计方案, 这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努力。为了鼓励学生, 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完备的资源和相应的帮助, 甚至可以让这种设计创新体现在学分与成绩评判中, 考察他们解决具体和实际问题的能力[3]。

3. 教学安排

现阶段国内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 虽然各个高校的开办与设计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 但在生产与实践中, 它的教育与意识还不够深入人心。企业往往不注重这一技术层面的研究, 对其重要性预估不足。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首先就要从教育做起。3.1提高意识, 传达概念。想要缩短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就必须重视培养高级人才的相关教育。除去普及保护环境的理念外, 公民与教学的意识也更需要提高和重视。授课时, 首先要注重对具体设计概念的传达, 明确绿色制造技术与传统技术在方法与意义上的根本不同, 介绍世界各国的具体发展状况, 概述主要的内容。3.2建立模型, 完善流程。各种使用方法与具体技术都在日益更新, 要在充分了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加工的要点做出阐释。选择绿色材料, 采用合理的手段, 制定有效的路线, 满足实际的需求。在完备的规划中, 让方法更加可行。实际教学中可以建立各种具体的模型, 让学生找到改善性能和技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结束语

绿色制造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很多方面依旧不够完善。但它又是减少消耗、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树立意识, 明确方法, 鼓励学生的思考, 教师自身也要发挥充分的经验优势进行调查研究。只有经过这样双方的努力, 才能让绿色制造的意识深入人心, 才能在未来更好的实现对环境的保护。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正是为了培养能够胜任各行各业的高技术人才。他们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 独立设计与创作的能力, 和迅速适应工作的技能。同时, 也必须具有主动学习、获取新知的进取心, 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中不能仅仅是理论化的传输, 更要传达出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绿色制造在科技制造中的重要意义, 使他们明确这一技术与高新技术相互融合后的巨大前景, 知晓其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发挥更加无穷的潜力。

摘要:“绿色制造”是二十一世纪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它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 时至今日,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传统制造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 “绿色制造”以其资源消耗少、利用率高、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在我国, 高等职业院校的意义正在于培养高技术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它们担负着发展绿色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本文从高职制造类专业入手, 探讨如何以“绿色制造”引导其教学。

关键词:绿色制造,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桂花, 孙绍彬.关于绿色制造技术与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融合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2) .

[2]陈晋晋.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系统任务优化调度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 2013:123-124.

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课程 篇13

2. 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结构、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机械设计中所需的原理和分析方法。

3. 机械设计:介绍机械设计的步骤、设计方法、设计原则,以及机械零部件、机械结构的设计。

4. 计算机辅助设计:介绍CAD、CAM、CAE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设计流程。

5. 制造自动化:介绍机器人、自动化装备、自动化生产线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制造自动化的技术和应用。

6. 机械加工工艺:介绍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切削力分析等知识。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14

个人信息

yjbys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8年2月13日

婚姻状况: 已婚

身 高: 163cm 体 重: 66kg

户 籍: 福建莆田 现所在地: 福建莆田荔城区

毕业学校: 厦门理工学院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年份:

工作经验: 五年以上 最高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职位名称: 自动化机械设计,工装,夹具,治具 ;

工作地区: 福建-莆田城厢区,福建-莆田涵江区,福建-莆田荔城区 ;

待遇要求: 5000-6000元/月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一个月内

技能专长

电脑水平: 精通电脑,office办公软件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7月 厦门理工学院 本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11年8月 - 4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汽车、摩托车

担任职位: 质量/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测试工程师(QA/QC工程师)

工作描述: 负责汽车发动机部件管理和质量检测,图纸审核。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5月 - 4月

公司性质: 中外合营(合资.合作)

所属行业: 电子、微电子技术

担任职位: 工程/机械/能源-机械工程师

工作描述: 从事汽车电子配件(倒车雷达,倒车摄像头,后视镜,汽车钥匙)的自动/半自动设备的开发和设计,包括组装机,灌胶,点胶,焊接等设备的设计。流水线上的工装设计,精通气动元器件和电机,单轴机械手的使用。熟练掌握Solidworks CAD pro/e 的3D设计和2D工程图。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厦门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4月 - 2016年12月

公司性质: 民营/私营公司

所属行业: 电子、微电子技术

担任职位: 工程/机械/能源-机械工程师

工作描述: 开发用于生产的非标机械设备,包含测试设备、喷码设备等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从事非标自动设计(组装机,点胶)和工装设计,

精通气动元器件,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滑轨和丝杠等设计不同要求的设备。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15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单元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单元教学的理念是:让学生动脑和动手同时进行, 首先获得感性认识, 再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顺序, 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 使之融会贯通, 达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型技术人才的目的。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单元教学的内涵是:将冲压工艺和与之相关的冲压设备、冷冲压模具拆装、测绘、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冲压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塑料成型工艺和与之相关的塑料成型设备、塑料模具拆装、测绘、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模具的制造工艺等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分别集中在两个单元时间和固定的专业教室中, 使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模具拆装、测绘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工作全部在专业教室中, 再按照课程内容分成各个单元分别组织教学。

在专业教室的单元教学中,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相同的。现以冲压工艺及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的教学实施过程来阐述模具单元教学的具体方法。由于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 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单元。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设计单元教学采取的方法:首先进行一周的模具拆装、测绘, 在冲裁模具的拆装中, 教师既给学生进行模具拆装演示, 又与学生共同探讨冲裁模的结构特点, 零件名称、作用和零件之间的相互联接关系及模具拆装的注意事项。在模具拆装期间要求学生完成冲裁模的拆装任务, 并测绘出冲裁模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在此基础上,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冲裁模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场合。学生掌握了冲裁模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场合后, 再将冲裁模的课程设计题目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顺序, 研讨和学习冲裁工艺过程的编制和冲裁模的设计方法。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设计单元教学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是:首先要求学生按照冲裁件工艺性分析的步骤和要求, 结合课程设计题目的结构形状、尺寸精度和技术要求, 逐条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若被冲压零件的冲裁工艺性好, 则可以进行冲裁加工。第二步是根据被冲压零件的结构形状和精度要求, 确定冲裁基本工序。再结合冲裁模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场合, 确定冲裁模具结构和冲裁工艺方案。第三步是按照确定的冲裁工艺方案, 结合排样、搭边、条料宽度的确定, 画出排样图。由于工艺性分析、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选择和排样图的画法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 必须认真分析探讨。笔者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题目, 由3-5名学生讲述冲裁工艺性分析、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和排样图的确定过程和方法, 由其他同学共同讨论, 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使其更加合理和完善, 以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并使其他同学得到启发和提高。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和排样图确定了, 课程设计的关键问题都解决了。第四步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冲裁力、压力中心方法, 进行冲裁力、压力中心的计算、确定凹模外形尺寸和典型组合、选择冲压设备、填写工艺过程卡片。第五步是学生按照确定的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 结合国家标准, 画出装配草图, 再分组由学生互相检查, 修正错误。由教师检查确认之后, 学生再画出零件图和正式装配图。第六步是进行冲裁过程分析、确定凸凹模间隙、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并且标注在凸模和凹模零件图上。第七步是学生归纳总结, 写出设计说明书。由于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顺序, 进行了七步的研讨、学习和设计, 冲裁工艺过程的编制及冲裁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冲裁模具的课程设计全部顺利完成。完成一种模具的设计就是完成了一个基本单元的教学, 其他基本单元的模具设计可以参照以上方法进行。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常见冲压模具的设计方法。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单元教学取得的成果

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单元教学的实施证明, 单元教学取得了如下成果。

1. 使学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氛围中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为了搞好模具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投资建立了模具专业教室。所谓模具专业教室, 就是在专用教室中设置了陈列柜, 陈列柜中陈放有模具实物、模具模型及实物样件;有对应的模具工作原理及冲压和塑压各种零件成型过程的动画;有能够进行模具拆装的工作台和绘图空间;墙上挂有模具拆装过程和方法及模具课程设计顺序和方法的挂图;还配有模具设计参考图。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从单一的课本信息来源变为多渠道、全方位的感知、领悟。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2. 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和感性知识欠缺的问题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知识、感性认识、动手能力、立体概念不足的问题, 单元教学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动态教学方式。例如, 利用模具拆装期间利用模具的结构特点, 模具零件的名称、作用、零件之间的联接关系及零件的成型过程进行共同探讨, 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己动手拆装的模具进行比较对照, 学生既容易理解老师拆装模具结构的特点, 工作原理及产品零件的成型过程, 又能掌握自己拆装的模具结构及各零件的名称, 作用及相互关系和产品的成型过程, 以防止和减少模具拆装和测绘中的错误。

3. 有利于模具结构设计与加工及装配工艺的有机结合

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工艺分别开设课程时, 由于学生考虑不到模具的装配关系, 学生设计的模具零件工艺及装配工艺性差, 甚至有的零件无法加工或无法装配。将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工艺融合在一起后, 学生懂得了模具总体结构与装配关系、模具零件结构与加工工艺的相互关系。设计模具时就能比较全面地考虑这些关系, 学生设计出来的模具总体结构和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都比以前合理。课程设计质量也相应地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4. 采用单元教学可以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经过一个基本单元的教学后, 学生对一种类型的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掌握得较好的前题下, 到其他基本单元学习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时, 主要讲清不同类型零件加工工艺的不同点及基本模具结构到其它模具结构的演变过程, 学生就可以在比较的基础上学习, 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由于学生对不同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模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有着清楚的认识, 学生进行不同的零件工艺编制和模具结构设计、计算及模具零件加工方法的能力要强很多, 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5. 体现了由启发式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模具拆装后, 将选好的课程设计题目发给学生, 将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题目发给学生, 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设计顺序, 研讨冲压和塑压两门课程基础知识及工艺方案和模具设计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与之同步的课程设计计算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再编写设计说明书并画出模具全套图纸。待一种类型的模具设计内容讲完之后, 学生对这一种类型模具的设计计算, 装配及加工工艺都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 基本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由于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同一零件的模具设计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并且考虑得也不会很全面。再由设计同一零件的学生讨论、分析优缺点, 提出改进方案, 使设计的模具及工艺方案更为合理, 更加完善。既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又使学生由教师领着走, 再由学生自己走, 完全符合由启发式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单元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课程有机融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之后, 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既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 又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解决了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实训环节很少, 感性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很差的问题。使本专业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受到学生的好评, 也受到学校和教育厅的肯定, 也得到了湖北地区乃至全国不少高职院校同行的好评。

摘要:本文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两门专业核心课程, 集中在两个单元时间内完成。根据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基本单元, 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在加强学生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快又好的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高职模具,单元教学,课程融合,工作过程导向

参考文献

[1]廖兆光, 陈俊.基于质量工程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 .

上一篇:县地方税务局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先进材料下一篇: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