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精选8篇)

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 篇1

专题研讨活动由金凤老师主持,主要围绕“习惯”、“内容”、“方法”三个关键词展开。习惯是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低年级语文学习习惯应该是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陪伴他们一生,影响他们的命运。语文课堂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主阵地,语文老师更是肩负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的重要使命。习惯的内容很多,包括课前准备、读写姿势、整理书包、勤查字典、不懂就问、善于倾听、准确表达、勤于背诵、动脑多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方面。本次研讨,老师们主要围绕 “听说读写” 四个最核心的语文素养来研讨习惯培养的策略,即怎样培养孩子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良好习惯。

八位老师围绕四个方面结合自己执教的课例,畅谈了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也提出了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思考与共鸣。

关于“会听”良好习惯的培养,张巧林老师谈了自己的做法,她认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时间不长,不知道什么叫认真听讲,课上老师只是告诉他们“你们要认真听讲啊”,有时根本起不到效果,或者前面还能坐好,后面又放松了。课上经常出现提出要求,仅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别的学生不举手的场面。所以善于倾听的习惯要在潜移默化中训练指导。一是要学会听老师的话语,二是要学会听同学的发言。课上提出学习要求时,不急着找同学回答,而是先提问一个认真听的同学重复一遍老师刚刚的话,这就给别的同学一个暗示,要听清楚别人说,确定大部分学生听懂要求了,再根据班级实际学情,学生重复一遍。开学以来一直这样反复训练,表面看可能要浪费两三分钟的时间,却能达到高效的效果。同时,对老师的语言要求也更高些,尽量做到语速不要过快,语言要简洁、明了,指示性要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回答问题时,有的同学回答很精彩,不会急着让下一个同学接着回答,而是请没举手的同学重复刚刚的内容,一遍不行就两遍,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听、说训练中。一节课下来,能记住几个词,也是有所得。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别人发言时会把手举得高高的,发言时却要求他重复前一个人的句子,明白告诉他,当别人发言时也要认真听、记,再发表自己见解。学生每节课上听得认真了,会听了,同学发言的面也就广了。周元平老师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倾听,会听课的良好习惯是一切习惯的重中之重。一个同学发言结束,要问学生:他说得对吗?谁还想说?你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要举手发言。作为教师要一边注意孩子的发言,一边关注全班,观察其他孩子是否注意倾听。周明明老师作了补充:要让孩子明白,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教学即是倾听,就是强调师生倾听,生生倾听,并真诚地回应。一年级孩子模仿能力较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发言时,老师应带头倾听,无论孩子说的对还是错,都要耐心地去听。只有老师自己学会倾听,才能在孩子心中起到表率作用。

关于“会说”良好习惯的培养,徐亚芹老师认为:听得好才能说得好,读得好才能说到位,说到点上,才能有话可说。因此培养“会说”的习惯,先从听读开始训练。其次,善于联系学生生活练习说话。如在上《家》这一课时,她问学生:“还有谁是谁的家?”引导孩子联系自己生活的环境,孩子都有去过海边,他们自然会想到沙滩上有些什么,很快有孩子想到“沙滩是贝壳的家”。而有些情境离孩子太遥远,如沙漠、草原,孩子都没有见过,可以借助图片引导孩子说话。同时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说响亮话,说通顺话。周明明老师也介绍了她的经验:在看图说话时,她会教给孩子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什么)时间,(谁)在(哪)干什么,来帮助他们说简洁而完整的句子。平时从小处入手,来让学生养成说话完整、清楚的习惯。如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漂亮,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已经能用较长的一句话来说明自己的方法了。对于能够说完整、声音响亮的学生我常常加以表扬,他们有了进步就赞赏,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关于“会读”良好习惯的培养,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两个多月的方培培老师,从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起,她认为:课文要读正确,读流利,这样才能为有感情地朗读做好铺垫。教师做一些形象化的课件,因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生动形象的图片可以让他更容易理解;另外可以再配些背景音乐,这样来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的

激发要联系上下文,并且结合生活实际,如今天汤老师执教《秋姑娘的信》一课中,“让青蛙别着凉生病了”,让学生联系平时父母怎么关心自己的,以此体会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需要教师的范读的必须范读,给学生情感表达和朗读技巧方面进行示范。周元平老师结合执教《家》一课谈了自己的做法:她主要通过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朗读效果。对朗读得好的或朗读有进步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课堂上她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时注意强调一个“准”字,要求学生发音准,不添字、丢字,声音要响亮、清楚,句子要读连贯。学生读书时,她让学生坐端正,拿好书,专心地看着书上的每一个字。课外,她还要求学生每天借助拼音读课外书20分钟,要响亮地读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听。读的书多了,知识面广了,学生就逐渐地对朗读产生了兴趣,越来越喜欢读书。每天晨读也可以有效利用。她要求孩子进教室立刻放下书包,拿出课本读书,读书姿势正确、声音响亮。

关于“会写”良好习惯的培养,徐亚芹老师总结了自己的成功做法:她在写字教学中这样来指导孩子练写:一看,即先观察,观察字的结构、笔画安排,然后说一说,可以培养孩子说得专业一点,这样不会太空洞。低年级孩子正是语言形成的好时期,老师可以做好示范,一句一句教孩子说。比如汤老师在教“好”字时,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的横不出头的原因是为了“避让”,而右边的“子”横比较长就是“穿插”,她觉得可以告诉孩子专业语言,只有教他们说,他们才能有说的意识,才知道要怎么说,日积月累形成写字教学的语言系统。二描,要求孩子要把描红的笔画描满。描满是孩子对笔画的起笔、行笔到收笔的一个感受过程,也是对看的一个反馈结果。因此要孩子一定要描满格。三写,边写边想,边想边写。她不提倡看一笔写一笔,这样学生容易失去了对整个字间架结构的感觉。汤爱华老师则认为:培养孩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也非常重要。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因此,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少做了习题。最好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通过研讨,大家逐渐达成了共识:“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必须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培养习惯和语文学习是浑然一体的,习惯的培养需要借助语文学习活动来完成,语文学习活动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有习惯培养的意识,立足课堂,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马建明主任围绕习惯培养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教师脑中要装满习惯的内容。在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希望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场景,教师就要努力让课堂达到并呈现出这样的场景。如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时候,老师期待学生坐端正,两手捧着书,表情专注,放开声音朗读课文。如果有些学生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老师就应该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要求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要求。二是习惯培养的本身就是教学的一部分。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良好习惯,也就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把习惯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三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相结合。比如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不是简单地给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就可以的,老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就要具体指导预习的学习方法,方法掌握了才能形成习惯,习惯养成了才能促进学习方法的提高。四是习惯的养成也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早读习惯、作业书写习惯等都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涉及到学生更多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自主学习的习惯、交流展示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希望广大一线教师高度认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好扎实的基础。

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 篇2

首先,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

好的课堂导语要精心设计, 使之灵活多样, 为学生喜闻乐见。教师走进课堂的第一句话, 发出的第一个信号, 做的第一个动作, 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兴趣的激发。新颖的事物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和谐的氛围能使师生入情入境, 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稳定, 比较笼统、模糊, 易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满足, 任何新颖的、形象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 课堂教学应该注意导语方式的灵活多样, 导语内容的生动活泼, 以及导语本身的新颖和谐。对低年级学生宜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的形式导入新课, 从而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 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学, 有滋有味地学。

新颖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需要教师恰到好处地激趣和引导, 让学生在导语的导引下创造良好的心境, 尽快融入学习。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一课时, 可以提出这样一则谜语让学生猜:“一位老公公, 面孔红彤彤, 晴天早早起, 按时来上工。”学生会兴趣盎然, 较快地启动自身的思维, 带着对谜语的浓厚兴趣和愉快心境投入学习, 课堂达到和谐的至高境界。这说明经过精心设计的导语, 易被学生接受并激起学习兴趣。

其次, 创设学生的乐学情景。

1.用多种媒体培养兴趣。低年级学生情感易变, 自控能力较差。他们的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无意注意占优势。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 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教学中, 可以利用投影、录像、录音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创设情景, 激活学生想象, 丰富其感性认识,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i、u、ü”时, 运用多媒体出示小屋, 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屋子。”出示u, 说那个小尾巴就是屋子的台阶。学生记住了音, 也记住了形, 在此基础上, 演示下雨的情景, 雨点打在屋上, 就是“ü”的三声“ǚ”。

一个戴帽子的小女孩穿着花衣服来避雨, 穿花“衣”, 戴红“帽”, 就念“i”。在这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习的效率就自然提高了。

2.用情境表演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表现自己。抓住学生这一心理, 运用多种形式的对话表演、讲故事、课本剧表演、朗诵表演, 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 在教“木马、划船、转椅、火车、滑梯”这些词时, 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里尽情表演怎样玩这些项目, 展开想象的翅膀, 人人参与, 个个开心。又如在教一年级下册选学课文《小猴子下山》时,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小猴子“抱着西瓜”、“扛着玉米”、“捧着桃子”的教学图, 并进行相应的动作模仿表演, 加深学生对动词“抱”、“扛”、“捧”的感性认识, 深化了学生对这些动词的准确理解, 使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生动活泼。这样的情境表演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 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 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体验成功是发展兴趣的最佳方式。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差, 成功的机会很少。但是他们喜欢表扬、鼓励, 愿意成功。因此教师面对学生微小的进步时, 哪怕是他们勇敢地要求发言的举动, 也要做出肯定和表扬, 同时表达出自己喜欢他的心情, 或者通过明示或暗示让学生做出正确回答, 让其体会成功。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地促使他们学会、弄懂, 从成功的学习开始, 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成功的学习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增强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尤其是在学生没有取得真正成功之前, 教师应充分利用人为的表扬、鼓励等措施, 对学生取得的小小的进步, 表现出极大热情与及时回应。通过让学生鼓掌、夺红旗、戴红花等手段, 多用“拇指”启迪学生, 少用“食指”教训学生, 多给学生些表扬、鼓励, 无条件地关注他们、赏识他们, 让他们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最后,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针对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 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去观察、去了解、去感知要学习的东西, 这样既开阔视野, 又能学到知识, 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 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恐龙的相关知识, 学生不但了解了恐龙, 同时也对恐龙的灭绝原因充满了好奇。课前的学习拓展为课堂教学作了绝佳的铺垫。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 但持久性差, 要让他们保持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状态, 难度很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托文本, 让学生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去体验感受, 这样能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 兴趣得到保持。

如何认识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 篇3

一、要对语文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有些家长急于求成,在孩子刚上小学时就让孩子做现代文阅读题,力图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试想,刚上小学的孩子也就七八岁,他们认识的字都极其有限,更不用说理解它的意思了,况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词多义现象很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义有不同的理解,孩子连一个词最基本的意思都不甚了解,怎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辨析词义呢?学知识犹如盖房子,要使房子牢固,建成后不走形,不坍塌,首先得将地基打牢固。学语文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基礎。什么才是语文的基础呢?无非是字、词。所以说,小学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学习,还是应该以字词为主,做到字词的灵活运用。这个学习过程不会影响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当他们积累了足够多的字、词并能准确理解字义、词义后,用词写句子,写短文就水到渠成了。对于一个能准确用词造句,进而连缀成篇的学习者来说,再去理解短文是不难的,这时让它们再去阅读文章就不会有障碍了。

二、要掌握正确、恰当的学习方法

1. 最基本的“字”的学习。单纯的“字”是语言的基本单元,是组成语言的一个重要成分,所以要让孩子打好基础、学好语文,认字的过程是最关键的。但是,单纯的认字,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来说,起到的作用是事倍功半的,所以说,学“字”也要掌握方法。

(1)运用比较的方法。当学到一个字后,同时展示和它形近的字,让学习者加以比较、辨析,进而掌握更多的汉字。例如,学到了“干”,同时展示出“千”字,让学习者找出二字的不同,从而准确掌握二字;学到“自己”的“己”字,展示出和它形近的“已经”的“已”和表示时辰的“巳”字,让学习者在比较中学会这三个字。

(2)运用联想的方法,加强识记。在学习生字中运用联想,能够有效地记忆生字。我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很多字都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的。例如,打人得用手;种地叫播种,也需要人用手去劳作;抓东西也离不开手。所以,以上几个字在组成上都是“扌”旁。可以再拿出其它“扌”旁的字,“扒手”的“扒”、“待人接物”的“接”、“扔东西”的“扔”等等,让学生去学习,这样既能认识更多的字,也能掌握这些字的运用。

2 .词的学习也很重要。要引导学习者在生活中积累词汇,激发兴趣。开始学习的时候,孩子掌握的词是非常有限的,但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事物很多,他们在大人的交谈中、在动画片中、在电脑游戏中等等很多地方都会接触到新词语,只是不能理解词义,也不会准确运用。所以,在引导孩子学习时,就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描述词语意思引导他们说出这个词语或者是一句话来。另外,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如和孩子玩接龙游戏,可以是词语接龙,也可以是成语接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她喜欢的游戏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对话,让孩子学会运用更多的词语,这样在娱乐中就积累了大量的词汇。

3. 在上述字、词学习基础上引导孩子系统地阅读一些中外读物,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字,也能理解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对句子、段落、文章的理解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同时,读得多了,优秀语句积累多了,对于今后的写作也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 篇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未来社会信息飞速发展,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但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却并未摆到应有的位置。其实,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际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口语,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课题的界定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单提听话、说话,而是综合起来提“口语交际”。它不仅要求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语)、读写(书面语)两大类。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

三、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1、消除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敢于交际,善于交际,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2、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评价体系。

(二)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引导学生用千变万化的语言来表达五彩缤纷的生活,观察学生的反应,分析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设计。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条件、方法和成效,指导教学。

2、调查研究法:我们将在搞好定点试验的基础上,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讨论,逐步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收集资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体系的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四)研究的原则

1、情境性原则 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最后应该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交际情境,浓缩生活场景,把生活搬入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想交际,乐于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2、全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过程。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是不是自己主动参与过程,是不是全体参与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创设有利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面向全体力争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

3、互动性原则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设合作互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在互动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自主性原则 在整个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是兴趣盎然的,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没有任何被迫的感觉,完全是出于一种自我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交流的需要。六)研究的周期及阶段划分 实验周期:四年 第一阶段:2004 年11 月——2005 年1 月,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材料,收集有关资料,并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第二阶段:2005 年2 月——2005 年12 月,对研究的班级学生进行试验前期的测试,然后采用跟踪研究法,按计划边实施边积累经验,如学习理论,摘录卡片,进行个案分析、阶段性小结,细化并调整研究方案。第三阶段:2006 年 1 月----2007 年 6 月 继续学习、研究,记好课题研究日记,搜集研究活动的相关资料,并根据实施研究情况,对方案做进一步的调整。第四阶段:研究总结 2007 年7 月——2008 年10 月 对研究的班级学生进行试验后期的测试,整理、分析资料,形成综合报告,结题验收。

(四)研究的策略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交际的畏惧心理。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建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需要适时转换角色,对交际的话题亲自示范或直接参与角色活动,消除学生不良心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老师提出再简单的问题,只要是知识性的,学生都低下了头,不敢正视老师,没有进行积极的思考,而是在心理默默地祷告:千万别叫我。经过老师的再三启发、再三鼓励,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纵有几位同学举手,那也是经常回答问题的同学。课后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他们都流露出畏惧心理。反复试过多次,老师专门请没举手的同学回答,他们虽面红耳赤,但基本都能正确回答。当抽到一位同学回答时,其余的同学马上脸色突变,神情轻松,如释重负,低下的头也抬起来了,紧张焦虑的目光也轻松了许多。造成学生口语交际中畏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没有真正理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盲目地崇拜、迷信教师。太注重教师的评价,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更重视行成性评价,逐步消除学生的对老师的敬畏心理,让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轻松交流。

2、培养自信心,让学生敢说、乐说。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所作事情抱有成功把握的一种心理预测反应。是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要素。是口语交际成功的第一秘诀。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敢于、乐于交往。对于羞怯、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说话的冲动,引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敢说、愿说。对于胆大、敢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具体,有效的指导,使他们会说,善说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学生自我感受、真实感受,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听自己愿听的话,使学生想说,勇于交往,充分展示个性。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乐趣和自信。七·五班有一个从广州转回来的学生,名叫刘俊汐,由于这个学生从小就出生在广州,又因种种原因,从小胆子小,不敢说话。又特别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更是不敢说话。看着他一天形单影只,当老师的心理也不好受。于是,老师除了在课余时找他谈心,还让同学们主动和他交往,更多的时候是上课时多给他一些答问的机会,让他觉得新到一个环境,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他,尤其是觉得教师对他很亲切。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找到了自信,能主动和同学交往,上课能主动回答问题。

3、口语交际方法、技巧的针对性训练。(1)针对学生普通话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开展规范语音训练。说话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吐词清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话者的理解质量。我校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民工家的子女,普通话水平普遍较低,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的普通话语音的训练。学校开展起了“人人学普通话,人人讲普通话”活动,形成较好的语言环境。同时各班开展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如f 与h 不分、平翘不清等进行矫正性训练。

(2)针对学生口语表达的随意性,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由于大部分学生缺少系统的思维能力训练,表现出说话无中心、无条理、无重点、不规范等问题,为克服学生的这一随意性,应重视思维能力训练。从心理学原理来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着的,语言表达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在思维训练中要循序渐进,首先要求学生有准备地说话,根据话题写好稿子,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层次,再是进行脱稿说话的训练,克服学生对稿子的依赖性,然后进行即兴说话训练,学会在头脑里整理说话的思路,这样通过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台阶式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多种多样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因为与实际生活相类似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促使他们进人“交际情境”。(1)创设互动情境 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如

我们可设计击鼓传花游戏,要求是:做击鼓传花游戏。在传递过程中,如果鼓声在谁面前停止谁就表演一个节目。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哪个的节目表演得好,好在哪儿?可以是学生说,学生补充;学生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说,教师补充,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是教师说,学生补充,教师问,学生答。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流。这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使课堂上充盈着轻松愉悦的气氛和双向互动的语言交流活动(2)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无穷无尽的交际情境。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尽力融于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活动范围,潜心发掘和提炼生活中有价值的、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交际话题来创设交际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譬如:①你的一位同学病了,你去看望他,你如何对他说?②你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而此时又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这时如何得体地做好小主人?③你在街上碰到了一位你几年未见的小学老师,你如何和他交流?④你乘公交车回家,售票员认为你没投币,你怎么解释?⑤你到商店买文具,怎样和店主讨价还价我们尽可能地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小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关注力极高。因为学生都有生活中的切身的感受,所以都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而且有部分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小情景 “无言以对”的情形给了一个引导或某种形式上的示范,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4、立足课堂教学环节,加强口语交际训练。(1)利用课前“三分钟”说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讲讲当天的趣事或者见闻,每天一到三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好几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并且事先有准备,学生基本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的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随着了解的加深,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时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三分钟说话法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找准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契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如朗读、复述、讨论、讲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注重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锻炼说话能力,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去“议”,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的“美”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中的“春之五图”时,教师先和学生共同学习“春花图”,其它四幅图交给小组进行阅读交流,先在组内交流,交流好后再选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每个学生不但积极参与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还很好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既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伤仲永》一文时,教师给学生正反两个论题:“成才主要靠他人约束” 和“成才主要靠自我约束”两个论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个组,进行辩论。要求学生发言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听人发言要听出讨论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发表个人见解时要真诚、谦虚,反驳别人意见时要委婉,不能一言不发、人云亦云,也不要固执己见,相互攻击,无谓争吵。学生兴趣很高,旁征博引,用大量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效果很好。这样不但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而且培养了学生辩证的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还很好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3)编演课本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一是利用语文教材中现成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不但对提高说话能力有作特殊作用,还可以提高应对能力,磨练学生表情、手势、动作、语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上《智取生辰纲》一课时,为了搞清楚人物

之间的矛盾冲突,常常让学生将其编排成课本剧。

5、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五四”、“六一”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平台。除此以外,各班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在语文综合课让学生上讲台朗诵诗歌,讲个笑话,或者说一句名言,读自己最好的作文,又或者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等。这样的做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6、抓有效的评价,促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些许成绩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定信心,不怕困难,改正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需求。在评价中,一要针对前期训练中学生的不足,为学生指出如何改进和完善的意见。二要充分肯定前期训练所得,随即引出新的训练任务、目标、方法和思路,便于学生围绕新的任务、目标,方法、思路展开新的交际能力训练。三是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学生表达的结果上,还需通过结果去分析学生表达得失的原因。四是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见解后,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启发他们自我纠正错误,想一想自己在表达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鼓励他们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学会质疑,提出建议。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提高。

六、主要成果

(一)认识成果

1、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认知规律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的训练对象是我们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中学生在年龄和心理都处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阶段,教师要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不强迫学生表述自己不想说的事情;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苛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完美状态。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允许学生在认识上存在不足。

2、课堂教学环节是进行口语交际的的最有效环节 学生的学习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环节,因此,应该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从语文课程的整体性提出的要求。我们应在合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通过各种训练方法,将口语交际教学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增加口语交际材料的积累,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并恰当表达的能力,从而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3、不断积累口语交际的素材是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关键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进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盲目的追求表面的成功。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进行阅读,多读好的文章,多读与口语交际有关的书刊杂志,多分析好的口语交际的案例,从成功的例子中吸取经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很多的资料和素材,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同时,他们也会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和方法,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就会厚积而薄发,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二)操作成果

1、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模式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构建了一种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感受拟说——自由表达——合作交流——反馈点评——拓展创新

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 篇5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和前提。低年级儿童理解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擅长记忆形象、具体的实物。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成长。

一、关爱每一个孩子 老一辈小学语文教学大师斯霞常说“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战士爱武器那么教师就应该爱学生。”只有爱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语文课。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引导后进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要动不动就训斥乃至辱骂应该用爱心去教育、感化孩子帮他们重树信心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其不断进步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于优等生俗语说“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就会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但道德 品质恶劣。热爱不等于溺爱、娇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宽严有度。总的来说老师应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新教育形势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习上得到全面发展让教师的关爱播散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二、创设情境、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涉猎新知识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先准备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在旁边放上吸管、石子、沙等材料然后设问“不能用手将瓶子拿起来你可以用哪些方法帮乌鸦喝到水”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导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营造宽松氛围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体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只有让学生处于一个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这需要教师相信并尊重每一个孩子为其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我根 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荐出了六名小组长。有需要时就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无论对错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不直接批评、训斥学生。有的孩子一时回答不上问题我会先给一定时间让他“好好想一想”若仍不会我就让他请同学帮助自己。正因如此班上的学生从来不害怕回答问题。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是儿歌和手势。手势可以帮助他们形象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当插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儿歌并借助手势表演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又能帮助他们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编很多的儿歌来帮助孩子识记如“张大嘴巴aaa扁扁嘴巴iii”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

四、拥有先进的语文教学观 语文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语文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语文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型人才。老一辈小学语文大师霍懋徵老师说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十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乐群学会健身学 会生活学会劳动‟。”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这种引导、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全面负责。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应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给学生打下做人的基础。这都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语文教学观。综上所述小学低段的教学工作是烦琐的它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更

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 篇6

——浅谈低段语文教学

西充太平小学:杨小艳(***)

新课改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教师不再一味以灌输的方式授课,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得到重视。在语文课堂中各种有益的教学方法不断被尝试。其中,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所获。

一、游戏,启发孩子的识字能力

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识字是他们首先面对的重要学习任务。由于孩子年龄普遍偏小,精神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对字的记忆能力也不是很强。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识字教学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还容易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厌烦、枯燥、畏惧等不良情绪。游戏教学针对孩子的贪玩天性,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比如,在学习“人、口,手,足”等常用汉字时,教师可以让孩子说一说,摸一摸去感知这些字表示的意思,还可以让孩子组成一个词组或说一句话,让学生通过上下语境的联系记住生字,“人”字可以用“好人,坏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手”可以用“手指”“手机”等,“口”可以用“口袋”“衣服上有两个口袋”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比赛或用字造句,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外,可以让学生互相指认生字,这种方法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不会让学生望字却步。

二、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长时间阅读,用传统方法强行约束学生阅读并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适得其反。而阅读是学生今后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适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集中精神读书。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字后,分配给学生扮演课文中角色的任务。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对扮演充满期待,在课后对照课文反复演练,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熟悉,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在课后对照课文,分别扮演角色,并按照角色要求设计台词。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能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领会课文的内在含义,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三.寓教于乐,寓情于景

低年级孩子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他们只对讲故事、做游戏这些内容感兴趣,教师必须设法把干瘪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容易接受,而且要不断变换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才会更好。例如:在教“j、q、x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两点”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j、q、x家住在南方,那里天气很热,ü住在遥远的北方,那里天气很冷,要戴帽子。有一次ü到j、q、x家里做客,那里天气太热了,ü就把帽子脱掉了,所以j、q、x和ü在一起玩(相拼)时,ü头上的帽子就不见了,但小朋友们要记住,ü脱掉帽子后他的名字并没有变,还是读ü,不能念u。这样一来,学生既喜欢听,又学到了知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拼音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教学中不分重难点,一律由老师教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再由学生机械抄写的老式教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汉字知识和识字方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分析记忆生字的字形,结合课文词句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词义,教师只对重点、难点做指导和讲解,在教学中我还发现,有些生字在它的音、形、义上总会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规律,如:

“闪”:门内有一人;

“坐”:二人土上坐;

“长”:先撇后横,竖提加捺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生字,这比直接告诉他们“这个字念什么,该怎样写”的效果好多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而且在形式上也活泼有趣,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表演、竞赛、游戏和野外参观等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六.和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 篇7

要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 应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 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语文。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形式的活动, 如背诵古诗、朗读课文以及写字比赛等, 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 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 加以表扬和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如有一位女同学语文成绩不理想, 但是字写得非常的棒, 针对这位同学的情况, 我在班上举行了一次写字比赛, 这位女同学取得了全班第一名, 她的脸上露着胜利的喜悦, 从此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语文成绩也步步上升了。

其次,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形象化的语言、色彩丰富的挂图以及表演等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一年级汉语拼音ɑ的教学中, 首先出示色彩丰富的挂图吸引学生, 教师再根据图形中小女孩张开的嘴形说出ɑ的发音:“张大嘴巴ɑ、ɑ、ɑ”, 再引导学生看图得出ɑ的形象:“圆圆脸蛋羊角辫”。又如在《小猴子下山》中对“扛、扔、摘、捧、抱”五个字之间的理解, 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充分体会它们的含义, 再由教师进行解释, 学生就能理解透彻, 记忆深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充分培养学生直接兴趣, 而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稳定组成部分, 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低年级语文学习论文 篇8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 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为以后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要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背诵古诗、朗读课文以及写字比赛等,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如有一位女同学语文成绩不理想,但是字写得非常的棒,针对这位同学的情况,我在班上举行了一次写字比赛,这位女同学取得了全班第一名,她的脸上露着胜利的喜悦,从此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语文成绩也步步上升了。

其次,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形象化的语言、色彩丰富的挂图以及表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一年级汉语拼音ɑ的教学中,首先出示色彩丰富的挂图吸引学生,教师再根据图形中小女孩张开的嘴形说出ɑ的发音:“张大嘴巴ɑ、ɑ、ɑ”,再引导学生看图得出ɑ的形象:“圆圆脸蛋羊角辫”。又如在《小猴子下山》中对“扛、扔、摘、捧、抱”五个字之间的理解,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充分体会它们的含义,再由教师进行解释,学生就能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稳定组成部分,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心情宽松愉快,那么他们的视觉、听觉就特别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加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根据小学生向师性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向学生倾注自己大量的爱。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使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会很自然的进入角色,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切记仅依据一次听写、一次测验的失败就批评甚至惩罚学生,这样只会让学生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教师要善于应用表扬的武器,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学习效果明显。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下一篇:热爱生命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