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精选6篇)
一、气象灾害:
(一)干旱:
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
产生原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危害:①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②河塘、湖泊干涸;③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粮食减产;④局部地区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治理措施: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
减轻或避免干旱的威胁;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改进耕作制度;⑥跨流域调水。
我国干旱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干旱在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春旱主要发生在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华北地区发生春旱的几率在70%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有的年份春旱可持续到6,7月份,形成春夏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如1962,1972,1997年等。1965年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更为严重。
夏旱通常分为初夏旱和伏旱。初夏旱多发生在北方。伏旱是盛夏“三伏”期间的干旱,多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南到华南北部地区,以长江中下游多见。伏旱一般影响不很严重,只有旱情持续到9,10月或11月,即出现夏秋连旱时危害才比较重。
秋旱多发生在华中、华南地区,对南方晚稻生长影响较大。北方秋旱对作物影响较小,但会对冬小麦播种、出苗不利。
冬旱主要发生在华南和西南东部地区。因为这里冬季仍有作物生长,需水较多,如遇少雨年就会发生冬旱。有的年份干旱持续时间长,冬旱可持续至第二年初春,如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持续秋冬春三季的连旱,对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影响很大。西南地区冬春发生连旱时亦可持续4~5个月,有时也发生秋、冬、春三季的连旱。如1959年11月至1960年5月持续了7个月。
(二)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世界主要发生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自然原因:
(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
(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
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
危害:①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湖;③修建水利工程;④修建分洪区;
⑤裁弯取直,加固大堤;⑥开挖入海河道(淮河);⑦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三)台风——热带气旋
发生时间:多发生夏秋季节。
世界上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有三个: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灾害:台风灾害由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造成。引发洪涝,冲毁农田和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通信和输电线路。引起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影响:利: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减小损失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四)沙尘暴现象:
共4页第1页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③地表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
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②控制载畜量;③营造“三北防护林;
④退耕还林、还牧;⑤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⑥禁止采挖发菜等。
(五)寒潮:
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季节:主要发生在冬半年。
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六)暴雪的危害:交通受阻、房屋倒塌、牲畜冻死饿死、野生动植物死亡。
暴雪后的次生灾害:洪灾、滑坡、泥石流。
雪灾后洪灾的原因: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量大增;地形坡度大,山地河流水流急促。
(七)其他气象灾害: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连阴雨、冻雨、雾等。
二、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1、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基本概念:震级、烈度、等震线、震源、震中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浅源地震;
③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④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⑤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⑥加强国际合作等。
危害:①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地面裂缝,喷沙冒水,山石滚落崩塌;②诱发其他灾害,如
水灾、火灾;毒害气体排放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③引发瘟疫。
我国分布广、多发成因:①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②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分布规律:山区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我国多发地区:云南四川两省西部(即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
3、火山:
危害:①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安全;②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天气、气候。
(二)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分析:
自然原因:①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
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
共4页第2页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三)地质灾害的防御: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④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西南地区的主要灾害是:山地地质灾害、地震、干旱洪涝、水土流失等。)
(四)其他地质灾害: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三、海洋灾害:
(一)风暴潮:
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危害: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多发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二)海啸:
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三)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自然原因:①温度高;②海域封闭;③静水;④静风。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
③海洋开发程度高、养殖规模扩大,饵料+养殖对象排泄物严重污染了水域;
④国际交流促成赤潮传播:赤潮生物运输者。
――水体富营养化;
危害:①海水发粘,堵塞鱼、虾、贝、蟹的呼吸器官,使其死亡;
②赤潮生物死亡分解,消耗溶解氧,鱼、虾、贝、蟹等缺氧窒息死亡。
③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鱼虾等中毒死亡。
(四)其他海洋灾害:海浪、海冰等。
四、生物灾害:
(一)农林牧生物灾害:
表现: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危害: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害
(二)森林、草原火灾
原因: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危害:烧毁大量林木、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正确应灾方法: Ⅰ、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
1、防洪准备:①听汛期天气预报;②准备救生包(药品、食品等)、预备木制家具;
③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
⑤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⑥学会游泳、划船。
2、洪水应急: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共4页第3页
②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洪水中的救助:
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②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Ⅱ、应对地震灾害:①平时要注意防震知识学习和防震技能训练;②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做出避险抉择;③适当进行自救并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1、震前——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
(6)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2、震中——避震: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①在行驶的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后再下车; ②在百货商场时,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橱窗或柜台; ③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烟囱、水塔,避开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等。
3、震后自救与互救:
①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②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③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 :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③)先救“生”,后救“人”;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Ⅲ、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风灾: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大雾: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沙尘暴: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Ⅳ、注意:
1、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2、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3、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1. 地理原理、规律的运用是自然地理的基础
自然地理中很多内容较为枯燥, 难懂。很多地理学得不太好的学生普遍怕这一部分的学习, 究其原因, 是缘于其对自然地理原理、规律缺乏细致、深入的学习, 导致对这部分知识一知半解。地理规律和原理是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础, 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征、成因及其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等。地理规律主要分为空间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和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三类。理解运用基本规律和原理, 要求学生首先识别简单的规律和原理, 主要是单要素的变化规律。如气温垂直递减率 (在对流层内每升高1千米, 温度降低6℃) ;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越往高气压越低) ;经度和纬度分布规律 (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 向南递增的为南纬;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 向西递增的为西经度) 等。规律的掌握要经常借助地图来实现。理解运用基本规律和原理, 要求学生会归纳概括出规律和并能利用规律分析地理事物趋势, 预测地理现象等。
地理规律和原理很多, 学生在学习中要会总结, 主要包括时区和区时、经度纬度判别、地图及方向、地球自转及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及自然带、海水的温度及盐度、河流的补给、洋流的分布等。
2. 地图识别是自然地理的核心内容
在地理和地图的知识网络中, 应该掌握的知识有:首先是地球的宇宙环境, 其次是地球及其运动, 最后是地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经纬网和地球运动是地球知识部分的重中之重。在这部分知识中, 有一些基本技能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地图是地理的拐杖, 可以这样说, 没有地图, 地理学习将无法进行。高考是考能力的, 地理知识的能力测试最好的就是地图考试。地理是文科综合考试中最难的部分, 之所以说地理难就难在地图上。在高考所有的科目中, 以地理考试卷面上的图形最多。通过最近几年的高考可以发现, 有关图形的设问比重很大, 赋分很高, 而学生恰恰在图形考试中失分最多。在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 学生不要一一去死记某张图。在平时的地理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地图中的那些平面图, 图形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和转化。除了平面图, 还有那些剖面图、立体图、局部图、整体图、表格图、曲线图、扇形图、柱状图等。这些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解读, 如果学生会了, 理解了, 那学生对地理的掌握也就差不多了, 然后运用地图去解决地理中的问题,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事半功倍。
3. 地图绘制是自然地理的基本技能
现在高考对学生空间思维和读图能力的要求正在日渐提高, 而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其他文字无法替代的。由于高考改革后注重的是能力选拔, 大量教材外的内容将会成为命题的依据, 不少内容在课本里完全找不到, 高考试题更不可能在教材里找出原词原句原图的内容, 这就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粗略地看, 地图只有两根“筋”, 一根经, 一根纬。因此, 考生在复习阶段, 必须在12条线上下功夫, 这12条经纬线是:纬线五条:0° (赤道) 、23°26′N (S) 、66°34′N (S) 。还有20°W、160°E、0°、20°E、150°E、180°、70°W这七条经线。掌握了这些经纬线, 世界轮廓图大致框架已确定, 像在2014年高考试卷中, 第五组题 (14-17题) 中, 根据图5的 (42°N-50°N、120°E-132°E) 地形剖面图, 如果大框架已定, 那么就比较容易看出这在我国东北地区, “三山围绕, 平原中开”是其地形特点, 图中 (1) (2) 分别是大、小兴安岭, (3) 是长白山, (4) 是内蒙古高原, (5) 是东北平原, 下面的题目就好解决了, 至少14和17题可迎刃而解。另外, 题中要求必须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同时必须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 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 “心”中有“理”了, 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如,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行星、卫星、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徽行等。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级别:
由上图可知,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为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4)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2)结构特征:可从质量、体积、距日远近来描述行星的结构特征。
(3)距日由近到远歌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4)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
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
(1)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2)有液态水。
(3)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因而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提供矿物燃料:煤、石油。
④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
①黑子:发生在光球层,黑子的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②耀斑: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③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等等。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运动。
(2)地轴的方向: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4)自转的周期:1日: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5)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同,都约为15°/时。
(6)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7)公转的轨道(近日点和远日点、快慢):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
(8)公转周期:1年: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23°26′。
(4)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3.昼夜交替与时差
(1)晨昏线(圈):昼半球和也半球的分界线。
(2)地方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
(3)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4)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
(5)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
(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
3.地球的公转与季节
(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2)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太阳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中红线为太阳直射线)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4)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春分(秋分):
①侧视图:
②日期:春分在3月21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
③该日太阳直射赤道。
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⑤地轴和晨昏线重合。
⑥全球昼夜等长。
⑦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7)夏至:
①侧视图:
②日期:6月22日前后。
③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⑤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南半球夜长昼短,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赤道昼夜等长。
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冬至:
①日期:12月22日前后。
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③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④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夜短昼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赤道昼夜等长。
⑤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9)夏半年与冬半年: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冬半年夜长大于昼长。
(10)四季划分: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获得太阳辐射最多;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获得太阳辐射最少;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
(1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的特性: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①莫霍界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上,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古登堡界面:在地面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由岩石组成。
(4)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5)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包含地壳。
(6)地核:以古登堡界面与地幔分界,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2)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知识梳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能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部分太阳辐射能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2.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它存在于水平面上,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3.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
4.理想状态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等压线。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平行等压线。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
2.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在这一地区就形成了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3.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聚集,气压升高,大气向南、北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半球同样也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4.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流动的气流偏转成东北风,向北流动的气流偏转成西南风。
5.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东北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高气压中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低压中心。
2.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3.东亚位于亚洲东部,面临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差异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的气温差异和季节变化比较明显。
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气候形成与西风带有很大关系;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七、锋与天气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
3.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4.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锋过境前,天气温暖晴朗;过境时,常有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5.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过境前,天气低温晴朗;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八、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天气
1.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反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
九、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2.近百年全球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
十、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长远而巨大的,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2.全球变暖的后果有:
(1)海平面上升。
(2)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的产量有可能增加。
(3)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十一、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对策
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
2.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十二、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十三、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小结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渗。
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最为重要——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2)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3)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的更新。
(2)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交换。
(3)通过径流促进物质的迁移。
(4)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又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三、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海水运动的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2.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3.洋流的分类:(1)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2)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4.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对气候的影响: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如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狭长的热带沙漠。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可形成渔场,如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凌兰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弯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是由于离岸风引起上升流补偿流形成的。
4.影响航海: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5.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范围扩大。
五、水资源的含义及分布
1.水资源的含义。广义: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1)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影响因素:降水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规律。① 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② 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州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分析径流量时,不仅要看总量多少,还要看人均径流量)③从我国看: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六、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如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
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效益(如酒厂、饮料厂的分布)。
3.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七、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利用现状。(1) 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求量增长速度
(2) 浪费与水污染严重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
(2)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
2.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在水、温度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等。
(3)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流水堆积:形成冲击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风力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蚀湖等。海浪堆积:形成沙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1)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2)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岩的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3)变质岩: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大理岩、板岩等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4.褶皱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5.断块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6.火山。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五、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2.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由于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因此线路选择时应避开陡坡和沼泽地,而是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对交通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如在陡坡上往往是“之”字形弯曲。
六、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1.河流侵蚀的三种类型。
七、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1.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颗粒由扇顶到扇缘越来越小。
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3.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八、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
1.概念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一、台风
在温暖的海洋上,当水汽冷凝,能量的释放启动正反馈迥圈,热带气旋得以形成。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英语: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的科学家估计一个热带气旋每天释放5×10^13至2×10^14焦耳的能量,比所有人类的发电机加起来高二百倍,或等于每20分钟引爆一颗1000万吨的核弹。
结构上来说,热带气旋是一个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巨型的旋转系统,它的基本能量来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时汽化热的释放。所以,热带气旋可以被视为由地球的自转和引力支持的一个巨型的热力发动机,另一方面,热带气旋也可被看成一种特别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英语:MesoscaleConvectiveComplex),不断在广阔的暖湿气流来源上发展。因为当水冷凝时有一小部分释放出来的能量被转化为动能,水的冷凝是热带气旋附近高风速的原因。高风速和其导致的低气压令蒸发增加,继而使更多的水汽冷凝。大部分释放出的能量驱动上升气流,使风暴云层的高度上升,进一步加快冷凝。
飓风卡特里娜和飓风丽塔经过墨西哥湾,该区的水温下降。热带气旋因此能够取得足够的能量自给自足,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迥圈,使得只要暖湿气流和较高的水温可以维持,越来越多的能量便会被热带气旋吸收。其他因素例如空气持续地不均衡分布也会给予热带气旋能量。地球的自转使热带气旋旋转并影响其路径,这就是科里奥利力的作用。综合以上叙述,使热带气旋形成的因素包括一个预先存在的天气扰动、高水温、湿润的空气和在高空中相对较低的风速。如果适合的环境持续,使热带气旋正反馈的机制藉著大量的能量吸收被启动,热带气旋就可能形成。
深层对流作为一种驱动力是热带气旋与其他气旋系统的主要分别,因为深层对流在热带气候地区中最强,所以热带气旋大多在热带地区生成。相对地,中纬度气旋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大气中的已存在的水平温度梯度。如果热带气旋要维持强度,就必须留在温暖的海面上,使正反馈机制得以持续。因此,当热带气旋移入内陆,强度便会迅速减弱。
当热带气旋经过一片海洋,该处海域的表面温度会下降,从而影响热带气旋后来的发展。温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热带气旋带来的大风使海水翻滚,海底较冷的海水涌上。较凉的雨水的下降、云层的遮蔽使海洋减少吸收太阳的辐射,也是表面海水温度下降的原因。
总结:以上因素相辅相成,会使一大片海洋的表面温度在几天内戏剧性地下降。大西洋信风带的波动——在盛行风路径上移动的辐合气流使大气变得不稳定,热带气旋因而有机会形成。
二、台风生成条件
生成的条件
要有广阔的高温洋面。海水温度要高于26.5℃,而且深度要有60米深。台风是一种十分猛烈的天气系统,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能供应。另外,台风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60米深的海水发生翻腾,为了确保海水翻腾中海面温度始终高于26.5℃,暖水层的厚度必须达60米。
要有合适的流场。台风的形成需要强烈的上升运动。合适的流场(如东**,赤道辐合带)易产生热带弱气旋,热带弱气旋气压中间低外围高,促使气流不断向气旋中心辐合并作上升运动;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潜热,形成暖心补给台风能量,并使上升运动越来越强。
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如果辐合气流直达气旋中心发生空气堆积阻塞,则台风不能形成。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使辐合气流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中心,而是沿着中心旋转,使气旋性环流加强。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距以上,在5~20度之间。
气流铅直切变要小。即高低空风向风速相差不大。
总结:如果高低空风速相差过大,潜热会迅速平流出去,不利于台风暖心形成和维持。纬度大于20度的地区,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三、台风生成地点
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风暴的形成主要被热带辐合带和季风槽的季度变化影响,相对于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东**形成热带气旋的比例较小。
生成地点
1~4月:这时的台风生成地点比较靠南,大多数在北纬3~10度,东经110~120度的南中国海。
5~7月:这时台风形成的地点向北移,大多数在北纬10~20度,东经130~150度的菲律宾以东洋面。
8~9月:这时台风生成地点到达最北,大多数在北纬20~35度,东经130~160度的琉球群岛附近和马里亚纳群岛附近。
10~12月:这时台风生成地点南移,靠东,大多数在北纬10~20度,东经140~170度的马绍尔群岛附近。
由温带气旋或亚热带气旋转成若果温带气旋能够成功脱离锋面,并获得部分热带气旋的特性,可以被分类为亚热带气旋。若拥有更多热带气旋的特性,可以被分类为热带气旋。
例子:台风白海豚
总结:在北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热带波动会被信风从非洲西岸引导至加勒比海及北美洲,最终到达太平洋中部直至引导气流减弱,这些波动(称为东**)是这区域很多热带气旋的前身。
四、双台风
热带气旋所造成的人命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热带气旋亦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雨水。不少地区的每年雨量中的重要部分都是来自热带气旋。
成因
双台风现象示意图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w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
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cyclone)。
互旋
二个气旋范围强度都要相当,绕着一中心互旋,直到一方减弱或离开(二个若都为大型气旋就会自相残杀,若为中小型或许能维持强度)。不过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台风互旋时间持续不长,很容易演变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总结:热带气旋亦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量平衡分布的一个重要机制。热带气旋把太阳投射到热带,转化成海水热量的能量,带到中纬度及接近极地的地区。
五、气旋消散
在风眼结构形成的初期向其丢下大量冰块以吸收热带气旋放出的潜热,阻止潜热转化为动能。以巨大的冰块降低热带气旋所经过海面的海水温度。
消散原因
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热带风暴法兰克林。该风暴的强对流被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切离。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珊珊,该风暴在移入高纬度后转变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一般在以下情况减弱消散,或丧失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副热带气旋或者温带气旋。
移入陆地后,台风因为失去维持能量的温暖海水,而迅速减弱消散。绝大部分的强烈热带气旋登陆后一至两天即剧烈减弱,变成结构松散的热带低压区。但是若果能够重新移到温暖的洋面上,它们可能会重新发展。移经山区的热带气旋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减弱。
如果台风在同一海面上滞留过久,翻起海平面30米以下较凉海水,使表面水温下降,热带气旋也会减弱。
移入水温低于26℃的海洋,这会使热带气旋失去其特性(中心附近的雷暴和暖心结构),减弱为热带低压。这是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消散的主因。
台风遇上强烈垂直风切变,对流组织也会受破坏。(如台风遇到冷锋时,将会迅速减弱)
与西风带的作用,例如与邻近的锋面融合,这使热带气旋转化为温带气旋,这个过程会持续一至三日。[33]但就算热带气旋完成转化,很多时候它们仍能维持热带风暴的风力和一定程度的降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由热带气旋转化而成的温带气旋有时风力会达到飓风的水平,严重影响美国西岸或欧洲。2006年的台风伊欧凯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弱的热带气旋被另一低压区影响,受破坏而成为非气旋性雷暴,或被另一个较强的热带气旋吸收。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
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重点基础研究专项,是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科学技术前沿、我省优势领域和战略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统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实施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我省原始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2018年,重点在现代农业、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6个优先主题,择优选择20项左右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提供储备,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新途径新方法研究(指南代码1000108)
面向农业丰产、高效、高品质的发展需求,以农作物、蔬菜、林果为重点,加强功能基因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和重要基因分离克隆研究,阐明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分离影响产量、品质、抗病、抗逆、营养高效等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 为农林作物品种改良提供科学基础和基因资源;加强遗传多样性、种间互相作用研究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发掘新基因,筛选新种质,创造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快强优势组合的选育与利用;发展基因组育种新技术、转基因新技术, 实现农作物定向培育和规模化育种。
优先主题二:脑科学基础研究与干细胞应用基础研究(指南代码1000109)
面向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结合我省医学基础和优势,围绕认知原理,研究神经信号转导和突触传递机制、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睡眠觉醒调节和呼吸睡眠疾病的分子和中枢机制;开展脑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脑疾病的基础研究,揭示相关的遗传基础、信号途径和治疗新靶点;开展不同类别的干细胞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技术研究和诱导后的分子生物学评价标准研究,经诱导干细胞的功能特性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为脑疾病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优先主题三: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生态保护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指南代码1000110)
围绕改进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开展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水资源科学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工业高盐废水脱盐、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技术原理研究;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灰霾和臭氧形成的气象条件、发生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消除方法研究。
优先主题四:智能绿色服务制造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指南代码1000111)
针对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的需求,研究制造业绿色化设计改造、绿色工艺、再制造和再资源化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发展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复杂制造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工业传感器和光电器件,为开发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和发展光电子制造装备、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提供基础支撑;研究物联网系统框架、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理论和系统、工业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学习与认知、人机自然交互与协作等前沿技术。
优先主题五: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与化学基础(指南代码1000112)
面向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高效利用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太阳能高效低成本光热和光电转换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高效热功转换机制及节能储能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研究;研究太阳能、浅层地能与生物质能耦合利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风电高效转换及利用的关键技术等,为常规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
优先主题六:新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原理和新方法(指南代码1000113)
4完成网上提交。网上提交后,在线打印申请书及附件纸质材料一式5份,签字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和归口管理部门专用章。纸质材料应与电子版材料完全一致。
2.申请书附件包括:符合申报条件要求的中文核心期刊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不需提交论文全文);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正文首页和具有检索资质机构开具的国际三大索引收录检索证明复印件。
3.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任务,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文本。
八、受理与咨询电话
科技平台建设与基础研究处 0311-85885556、0311-85813206
九、申报受理时间和地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体系结构: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第三部分: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第四部分: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五部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科学的分类是以研究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主要依据,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力学。
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桥梁。
3.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简述)[答到八卦、五行]
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
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时,坚持以物为基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世界状况时,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八卦”“五行”学说。
4.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八卦、五行分别是什么+例如….)八卦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八卦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五行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古代自然观按自然界本来面目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出来的景象加以认识,从而实现了本原与状况的统一。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5.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1.先把两种原子论的内容列出来;2.找出相同点;3.找出相异点] ①两种原子论②相同相异③相同相异在哪里
L-D原子论:(1)原子和虚空。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虚无,虚空也是一种实存,是原子的存在场所。
(2)原子的特性:A.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C.原子只有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本质相同。
(3)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灭亡,原子由于偶然的偏斜运动发生碰撞,聚合则事物形成;离散则事物消失。
伊氏原子论:1.始原原子与结构原子。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2.原子特性:A.看不见摸不到的实物粒子 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
C.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不同。(L-D的发展)3.原子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不同。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L-D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伊氏对前人的继承,差异点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
6.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o
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时,坚持以物为基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世界状况时,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古代自然观按自然界本来面目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出来的景象加以认识,从而实现了本原与状况的统一。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3)猜测性: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填补事实空白。
(4)思辨性;(哲学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
7.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
《天体运行论》从天文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1)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发表了《天体运行论》。(2)日心说的内容:
①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② 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365天6小时24分转一周。地球在自转,24小时转一周;
③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29.5天; ④ 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3)日心说的意义:
①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体运行论,“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日心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公开勇敢的向宗教神学挑战,动摇了宗教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 将颠倒了近2000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其它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纷纷独立、建立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8.简述笛卡尔对方法论所做的贡献。
笛卡尔完善了演绎推理方法,提出了演绎推理四法则:
①清晰明白法则:演绎推理的前提是清晰明白的真知识,并且推理者对其精确把握;
②分解法则: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直至推理者对复杂问题的各个部分都清楚,不留疑点;
③秩序法则:要用秩序引导推理,对于那些难以判定顺序关系的问题,要先根据研究需要假定顺序关系以保证推理的进行; ④完整性法则:演绎推理的结论必须与事实的整体相印证。9.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1)特性:
① 机械性:用力学观点解释一切,甚至把人也比作机器。
②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③ 不彻底性: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2)产生原因:
① 科学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力学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其它学科仍处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由此产生了“泛力学”的分析方法。
② 方法局限: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将完整的自然界人为的划分成了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无视其它领域的进展及取得的成就,甚至排斥其它领域的成就,久而久之,形成了孤立、片面的思维方式。
③ 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需要寻找哲学依据,形而上学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得其青睐,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评价 ① 贡献:
第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推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为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禁锢,脱离自然哲学的束缚得以独立,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三,大力推进了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各门学科均取得成就,建立起自身体系。② 弊端:
第一,对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严重阻碍作用,学科间成果难以相互借鉴,研究方法的创新变得异常艰难,直接影响了科学的整体发展。
第二,疏远了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科技成果难以运用于生产,割裂了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统一。第三,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作辩护,反对社会制度变革,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0.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1)发现过程:19世纪40年代,十几位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该定律。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了该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电学、力学、热力学角度提出该定律;德国霍尔姆赫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热力学等领域证明了该定律。还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该定律。
恩格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概括界定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力’,即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热、放射(光和其它辐射)、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因此当一种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然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无限转化过程”。(2)贡献:
①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② 更深刻、全面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一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③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
11.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六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力学与热力学的有关原理,解释了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2)维勒的有机化学成就: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一书,论述了用无机物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获得有机物——尿素,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念给予致命打击,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内在联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根据。(3)赖尔的地质渐变论:1833年,赖尔发表《地质学原理》一书,运用地球内力(火山、地震等)和外力(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合理揭示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思想,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增添新的基石。(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需要全部写?)
①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② 更深刻、全面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一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③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
(5)细胞学说:两位德国生物学家先后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和适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实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揭示了不同生物间的内在联系,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再一次给予了重大打击o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运用生物界所固有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等矛盾,解释了生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解决了当时哲学界、科学界、生物学界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列宁称赞:达尔文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批判了物种神创论、偶然论、不变论的观点,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面对如此之多的重大科学发现,恩格斯概括:新自然观的基本点已经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凝固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是永恒不变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无限的循环中发展着的。
12.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一.社会生产是科技的基础
1.社会生产是科技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 ①最早的科学技术主要来源于社会生产。②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出新课题,促进其发展。2.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是检验科技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二.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的影响
1.社会制度的影响(科技自身没有阶级性)
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新的科技成果出现,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其带来利益,相应学科就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资助和支持,从而推进和加速其发展,反之则不然。
②科技政策对科技发展有重大的制约作用。先进的、合理的、良好的科技政策能充分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进和加速科技发展。反之,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科技政策,严重压抑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阻碍和延缓科技发展。2.军事战争的影响:总体而言,弊大于利 ①主要表现在巨额投资刺激科技发展。
②军事战争向科学技术提出急需解决的课题,促进科技发展。③能够带动相关科学的发展。三.哲学的影响
1.为研究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有利于研究者沿着正确途径探讨,避免走弯路,加速研究进程。
2.对研究成果加以分析。面对相同的研究结果,正确哲学思维指导,就能进行全面、准确的解释,获得相应的发现或发明。反之,就会丧失活动发现或发明的良机。
13.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
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科技探索,会出现新事实、新现象,用原有理论难以解释,暴露出旧理论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根据新事实、新现象补充完善原有理论或提出新理论取代旧理论,从而把科技推向前进。二.不同观点、不同理论、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
1.产生原因:人们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会得出不同结论,相互订正,产生争论。2.作用:
①活跃学术气氛,加速科学发展。特别有利于年轻学者脱颖而出,造就年轻人才。
②促使人们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正确的观点,加速科技发展。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理论,实现理论创新。三.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1.原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途径与作用:
①基础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多种科学理论共同运用,使获得的成果更加可靠、可信,以此为指导改造世界,能提高成功率。
②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获得的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③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如系统科学)、综合学科的出现有利于科学整体突破,全面发展。四.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既包括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和方法,也包括继承前人留下的难题,吸取前人经受挫折所留下的教训。创新是研究者的最高追求,创新是分层次的。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的新定律、新原理,称为科技突破;取得的成果使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达到了完善的程度,称为重大科技突破;取得的成就使整个科学领域发生重大飞跃或创建了一种普遍使用的新方法,称为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使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飞跃,称为重大科技革命。
14.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全面深刻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当今科学技术所发挥重大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将发挥更为关键作用的科学预见。科学技术是当今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为:
(1)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者素质,保障劳动者健康,在生产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2)通过技术革新或发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物化到生产工具中,研制出新的机器设备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3)通过新工艺新发明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合理节约使用已有资源,不断开发新资源,增加生产力的物质内涵,转化为直接生产力。(4)管理科学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协调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降低内耗,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发挥各自功能。
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推动力,对于政治而言是影响力,对于军事而言是威慑力。综合国力如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
15.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论述科研选题所必须遵循的有关原则。一.需要性原则——目的
1.含义:体现了选题的目的,包括社会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要选择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课题以及科技发展过程中矛盾尖锐焦点突出领域中的课题。2.如何贯彻:
① 选题应看是否有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选择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较大的课题会得到社会的公认和支持,选择了较大学术价值的课题,获得成果就能为多个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
②长期需要与近期需要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统筹兼顾,有关科研力量的分配,应保持合理结构,人力、物力也应合理分配,比例适当。
二.创造性原则——价值
1.含义:指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可以获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既包括在科学领域获得新发现新见解新理论,也包括在技术领域获得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等。2.如何贯彻:
①到学科前沿阵地选择课题,以保证研究工作的高起点高水平,一旦获得成功就可实现超越。
②到矛盾尖锐、焦点突出的领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学术价值突出,一旦获得成果就可为多个学科领域巩固基础、提供指导,应用广泛。③到学科交叉区域或被人忽视的无人区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难度较大,涉及学科广泛,获得成果能有效推进科技整体发展。三.科学性原则——根据
1.含义:选题要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或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2.如何贯彻:
① 基础理论研究必须以丰富可靠的事实为依据,以提高理论成果的可信程度和可靠程度。
② 技术、应用类选题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加速研究进程。
四.可行性原则(现实可能性问题)——条件
1.含义:科研选题应从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可得的条件出发加以确定。2.如何贯彻:
① 考察已具备的主观条件:选题必须从已经具备的主观条件出发,包括: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语知识等)、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创造/新能力、表达能力等)、个人特长、兴趣及其对所涉及的学科发展状况与趋势的把握等。
②客观条件: 应从已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包括资料(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设备、人力、资金、时间、相关学科进展,前期研究成果等。
【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推荐阅读:
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01-0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06-10
逻辑辩证法12-19
自然拼读培训总结10-06
自然拼读规律总结12-06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总结10-15
自然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0-19
大自然地板活动总结11-07
人与自然征文活动总结10-05
汛期自然灾害防范工作总结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