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人何处有感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美人何处有感(精选6篇)

读美人何处有感 篇1

美人何处?一个疑问引出多少美人嗟叹,不论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金盘轻舞的赵飞燕,还是苦守寒窑的王宝钏、大观园葬花的黛玉,已别康桥的林徽因,美人一生不论曲折顺畅都在追寻一种成功那就是幸福那就是自己。命运是苛刻的,容不得人多做选择;但命运又是仁慈的,你想成为什么,就成全你成为什么。

通过作者安如意对这些女子的分析,会帮助我们看清自己,辨清一些事情。一切要从自身去寻找,去发现问题,就像身边有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幸福,而相同境况的人却生活的如意美满,这是为何?

我一直秉承的就是认可自己,认可我们所处的环境,但并不是说就可以不努力,不争取,不上进,而是在你这个环境中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到最好,就做到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只要你追求卓越,成功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兴趣才是驱使人奋发图强的动力,而不是金钱和名誉。只要你用心去找,别人看似枯燥的学习于你就会是快乐的源泉。

就像我现在的文控工作,这是一个和文字朝夕相处携伴同行的工作,有些人看似枯燥,不知如何下笔,觉得难度超过干体力活。但是我却不会,文控是一个可以看到全局并上通下达的工作,我可以首先领会领导的要求、上级传达的精神,活动开展的意义、工作下达的指令,把它传递到站队,使站队有针对性的及时高效的开展基层工作,;还可以把站队员工所做的工作、上交的建议、面临的困难反映给相关领导,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规程,使公司运转更加顺畅。

读美人何处有感 篇2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作者寓居黄州三年时所作, 写于元丰五年 (公元1082年) 三月七日, 深刻体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胸襟。苏轼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 他总是能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是封建士大夫传统精神的写照, 苏轼在其中融入“佛”“道”的精义, 使它成为后世士人栖息的精神家园。要深刻理解这首词, 我们就不能不从作者的政治遭遇说起。

几千年的中国文坛, 群星闪耀, 棋琴书画样样精通的苏轼绝对是其中最闪亮的星辰之一, 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苏轼一生磊落豪侠, 对人从不设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闲录》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 无贤不肖, 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 (其弟苏辙, 人称‘小苏学士’) 晦默少许可, 尝诫子瞻择友, 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此乃一病。’”“磊落豪侠, 对人不设防”“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在封建专制下的中国官场, 不是“小病”, 乃“大病”, 没有城府, 在中国官场是注定要吃亏, 苏辙还有一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优秀, 在文人自古相轻的中国文坛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 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外, 这一时期的北宋, 政治危机加剧, 社会矛盾尖锐, 苏轼不是顽固的保守派, 他是主张变革的, 但是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 再加上他亲见了新法对劳苦大众的侵害, 他接受不了这种激进的大刀阔斧的变革, 站在了司马光的一边。在这种种背景下, “乌台诗案”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 这几乎要了他的命, 事后, 历经磨难、几经风雨的苏东坡终于大彻大悟, 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 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 佛和道帮了他的忙, 淡泊和静定成为这一时期诗词思想的主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 所谓“穿林打叶”, 意指雨凶猛, 雨点穿过树林, 在叶子上发出沙沙声响, 风雨来临时, 作者正在野外出游, 这当然是相当狼狈了。但是, 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 他从容不迫、悠然自得,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自岿然不动”, 并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是指吟诗长啸, 徐行就是慢慢行走, 风风雨雨雨雨风风, 能奈我何, 或者是我奈他何?作我的诗走我的路, 潇潇洒洒, 无拘无束, 岂不快哉。人这一生又有几人是一帆风顺的?既然大自然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不能改变, 那就在困境中, 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 用平静悠闲的心态, 去从容面对。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 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 “平常心是道”, 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在黄州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 并乐在其中。如《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罪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 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三年的黄州生活终于让他看得开、看得淡了:既然兼济不了天下, 那就穷则独善其身吧。“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从字面上看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走过来的, 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说得轻松、自然、旷达, 不是阿Q, 不是投巧取乖, “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 这是一种看山还是山的至高境界。想想苏东坡的才华, 想想乌台诗案, 想想他带着一身枷锁, 一身泥水蹁跹踟蹰着向黄州走来, 怨恨早已没有, 锋芒早已消尽, 他对各方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 还有什么不能任其自然、泰然处之的。人生如梦,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尔有何怨乎。”“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这是大彻大悟的苏东坡, 是看破红尘的苏东坡。李白有“且寄白鹿青崖间”, 柳宗元有“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但他们不是真正的逍遥, 骨子里都透着一股怨气, 一有机会就又是“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妄不堪, 或者是“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的哀怨及一辈子的愤愤不平, 绝不如苏轼来得潇洒自然纯粹。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 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 这时自然界情况发生了变化,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有人这样解释:“从‘吹酒醒’三个字中, 可以看出, 苏轼是在带有醉意的下出情况下出游的, 在被贬黄州期间, 苏轼处境艰难, 内心苦闷, 因此借酒消愁成了常事……“这样的解释当然也不失一家之言, 但似乎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所表现的情绪, 以及苏轼其人一贯的气质不合。旷达豪放的苏轼会借酒消愁吗?我觉得这与下文“山头斜照却相迎”构成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刚刚还是在风雨中前进, 令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紧接着来的是“山头斜照却相迎”, 作者又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 又是表达政治风雨的变幻不定及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一瞬”。在寒冷中有温暖, 在逆境中有希望, 在忧患中有喜悦。既知人生如此, 面对痛苦面对失败, 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 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 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 是一种通观, 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 在灵魂上的升华。他的自解是如此的彻底。以上三句表达的如果说是一种道家的境界, 在此基础上, 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去之后, 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 哪里有什么雨, 哪里有什么晴。没有风雨何所谓晴天, 没有晴天何谓风雨, 或者是有风雨有晴天又如何, “雨”和“晴”, 不过都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自然的风雨也罢, 人生的风雨也好, 好像就没存在过, 庄周化蝶, 还是蝶化庄周?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 “万法唯心所现”, 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心静自然凉。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 故一世之雄的曹操, 与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我们也是一样, 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 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正可谓:“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 (可理解心灵的皈依) , 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 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 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 又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 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 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 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 韵味无穷, 令人深思。

总之, 这首《定风波》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 借题发挥, 表现了作者旷达潇洒的胸襟, 给人以多方面的联想, 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

摘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轼因“乌台诗案”寓居黄州三年时所作, 深刻体现了苏轼豁达开阔的胸襟。苏轼才高八斗、磊落豪侠, 在“乌台诗案”后, 大彻大悟, 淡泊和静定成为这一时期诗歌思想的主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读《乡关何处》有感:离殇 篇3

——读《乡关何处》有感

八(6)班 武文骢

日暮里尽染了离殇,江如旧,人空瘦。

——题记

送离、告别、感伤,这是离殇。

夜未央,灯初上,雨打得落花伶仃,曾经的岁月,都成了泛黄的胶卷,生命轻轻的在觥筹交错间,已成为彼此离殇的悲凉。

“不用述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离殇从来都是用酒、泪、血书写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轼这么用酒祭奠与杨公的离殇。

多少年后的野夫,在村居阒寂似旷古墓园的怒夜里,他开始写作,就着风和雨、酒和泪写他心目中凄凉的离殇:“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的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失踪了十年的“不知暴尸在哪片月光下的母亲”,一直是他最痛楚的回忆;“一个被组织彻底编织了命运的理想主义者,饮恨长眠”,在大伯已然成灰十八年之后,他依然被这一些故事压迫得艰于呼吸;二伯服刑二十九年后,“老得忘了自己的罪名,已失去了土地,也没有房子,放羊维持风烛残年直至死去……”夜为他降下了雨,点亮了一夜孤灯。

作者用心中渗透的血心力交瘁地叙下故乡·故人一生一世的离殇……

【坟灯·情殇】

薄暮里,曲折的小路,掩映着坟头的小灯,在渐暗的天色中摇曳,次第点燃小城里的隔岸烟火,小小的烛焰,仿佛那伶仃的魂,无力度过异乡长夜……

作者为他的外婆点亮了坟灯,照亮异乡的漫漫长夜。他的外婆,这个缺恃无故的少女,因祖辈的童年之谊,被托付给了这个负心汉。外祖父是个士兵,担任过蒋公的侍卫官,一身荣誉加于己身。他在外参军,她不离不弃;他锦衣玉食,她拾棉纺纱;他寡情薄意,她一笑而过。

十八年的坚贞相守,只盼河清海晏后的团圆幸福。可惜啊,东风不与周郎便,最后倚门守靠留下的,只有一纸休书,但她不怨不弃。

与母亲的刚烈如山相比,外婆仿佛温婉如水。在外祖父被击毙后,早已被休的外婆却迎着他的棺材,一脚一步地迈进了鄂西深山,将一切的爱恨情仇都付之流水。隐约觉得她与卓文君有几分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无力的女人,都在期盼着早归。她隔了一整片的苍茫,思念跨过神州寸土记挂着他,卓文君呢?有人说她用一点一点的心意,织成一缕一缕的红线,牵扯着他的回眸一笑。她们的梦,她们的诉说都是一般的,他们扯不断的痴情,是一般的。

但她们不是同样的人。

外婆选择了隐忍,倚门守候待郎归。为了这个红头纱外的人穷尽了一生,她为了他而含辛茹苦,她为了他不舍坚贞。

卓文君呢?被一曲《凤求凰》私定了终身,患难与共。她却不是水雾中的女子,他背信弃义,寡凉无情,喜新厌旧,她写一首《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禅诗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聪慧的她,又怎是风尘女子所能比拟?

她们终究还不是相同的人。

在这段婚姻的围城里,卓文君是圆满的、幸福的,外婆是殇情的,她在终身的守候里没有等到外公的回心转意,她太温婉了,不懂得也不会写诗述衷肠。但外婆比起卓文君的心思缜密、机警聪慧,则多了一份大度与宽容,她注定能参悟生死,在一个生死的高度俯瞰众生,在与外公的离殇中获得内心的豁达与平静。

【坟灯·天命】

古话说:“上帝为你关掉一扇门时,同时也为你开了一扇窗”,饱受情感折磨和世事沧桑的外婆,总算是在汪营雨纷纷的青石小街上,得到了她摇摇欲坠的幸福。

没电的小镇中,木楼上的小油灯摇曳着唐诗宋词般的慰藉,作者的古典文艺---据他来说,完全来自外婆如歌如泣的早期教育。民间的戏曲话本,仿佛折射出她的悲欢离合。

我们是不请自来的异乡人,但是外婆的善良让我们很快融入了这个社会,并赢得周遭人的尊重。她的善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品质,天生具有佛性。她是一个没有仇恨的人,她不记恨负心的男人,也不记恨架上机枪的“造反派”。她不求人,却从来不回绝向她寻求帮助的人。

小的时候,作者曾不止一次拉着乞丐往家里跑,当然,作者家也不是有钱的,而外婆总能想办法满足他的乐善好施,呵护着他的自尊,外婆的善换来了整个家庭的美满,无论是“我”的结核穿孔,还是对于父母的“批斗”,都随着外婆而逐渐好转。

只是可惜了,好人无好命,我去临县开会,外婆坚持着要为我送行。在反复读到这一段时,总能隐隐预感死神突如其来的脚步,拿捏不准什么时候挥起索命的链锁。

外婆还是没熬过这个关口,在十五天后的早上,她就慢慢地,慢慢地,静静地睡了过去。

每次看到这里,总不由得想起我与外公的最后一次见面。那次,我们从千里之外的温州回到故乡宜宾,当时,外公家住在5楼,我和妈妈本想一起将笨重的行李抬上去的,外公却执意要自己一人提。看着外公提着沉重的箱子,少说也有十五公斤吧,慢慢喘息着,一步一步往楼上挪。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被风打残的树叶,寂寞中浮出一丝凄凉以及一丝不祥。

那个场景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外公花白的头发是地上的雪一般,茂茂密密的。但仍有几根不肯服老的,仍似黑色的身躯挺拔着,竟没有一丝杂质。沧桑的脸庞如叶脉般,密密麻麻的皱纹似运河一般深浅不一,如同七十年来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人生经历。依然纤瘦的胳膊,用力提着沉重的行李箱,也不知是靠多大的毅力完成的……没想到,那次一别竟是永别,再次见到外公时已阴阳相隔……

每个墓碑都有一个故事,悲伤的作者为她至亲的外婆书写了碑文,然后用很牢固的水泥修成了一所佳城。四十九天的夜近黄昏,四十九夜的殇别,作者始终按照土家族的风俗,在外婆坟前点上一盏悠悠地小灯,然后跪在外婆的坟前烧纸鸣鞭,以此来寄托内心的悔恨与哀思吧,对于一个来不及报答的人,最后都是用守灵的方式来圆满的。

我的思绪又飞回去年,听闻外公去世的消息,我们连夜赶回老家,来到外公的灵堂里,灰色的地板有些杂乱,素净的灵牌上方,悬挂着几个具有吊唁意义的大字。清一色的绿,清一色的红,绿色是幽幽的,红是淡淡的,有一种不张扬的哀思。案几后面,颜色暗淡了,烧纸钱用的大火盆积满了厚厚的纸灰,火苗跳动着,越发显得狰狞。空灵的灵柩凄凄凉凉,单调的花卉,有点叫人可怕,似乎使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阴阳相隔时的悲伤,无奈,彷徨,后悔又挽留。外公那黑白色的照片被装订在墙上,惨白的笑容,似乎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寂寞在扩散,逐渐感染了每一个人。

已经一天一夜了,灵堂里各路的亲戚都在以守灵的方式悼念着外公,几乎彻夜未眠,真的不知道是因为睡眠不足还是哭肿了的双眼,一副憔悴相。去年的我还难以理解大家为什么都不肯睡,读到这里,内心才明白:人总是这样去爱一个人,总认为自己还有足够的机会去报答养育之恩,但当厄运骤然降临之时,才发现一切为时已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即使你在这个过程中已不可挽回结局,但一个最亲爱的人在你怀里呼出最后一口气时,你还是难以接受,人的弱小不堪一击,有谁能躲过无常的勾魂幡呢?

照亮异乡长夜的坟灯哟!

【畸人·桀骜】

畸人,“畸于人而侔于天”,在人世间孤独无匹的他们,却与天道完美契合。

刘镇西老刘,就是这样一个畸人。圆睁着双眼像怒目金刚,拒绝策杖旁若无人地横行于闹市通衢。

初见老刘时,我确实被作者放荡不羁的文笔所震慑了。作者写他初遇老刘时,他近乎无理地夺走了作者手中的《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在与他谈论《牡丹亭》后,这个孤僻的人,竟紧紧握住我们的双手,强拉着我们进了一个歪斜的小车门,眼见老妻不在,乃取斧头一柄,口中念念有词:幸有嘉宾至,何妨破门入?一斧头劈开大门,杯茶订交,成了头颅相许的朋友。初次看来,不免疯癫,谈笑之间就忽而杯茶定交,劈开家门。

真是妩媚。

每看到这里,我就不由得想起竹林七贤,他们在竹林里杯酒定交,放荡形骸,抒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老刘实在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人,阮籍一样用青白眼看人,青少白多的眼珠,好像是对这个社会的蔑视与不满,在这个不同于竹林的鄂西山中,他的桀骜,屡屡在一番慷慨陈词中将他送入桎梏,像嵇康在桀骜看世中,逝在了广陵散的曲调中。

文中作者对他的一段描写:约略四十多岁,皮肤黝黑,额上皱纹深刻如横写的川字。绝对看的出的一种悲苦。早在1958年,他因同情右派乱说“反动言论”被劳教三年。1976年打倒“四人帮”,他被叫去谈这件事的看法,老刘总是一生耿介磊落,带了一床薄被,在衙门里侃侃而谈,自然获得刑八年。

出狱后,他在搪瓷碗盆上烧字养活妻女。一个单位在烧过后就不会再烧,这种手工艺者自是到处流浪。老刘的箱子与众不同,青灯夜雨的日子里,屈子的《楚辞》一直伴随着他艰辛的自我放逐。他的生活就是这样越走越远的,倦游,归来,小坐,倦游。

社会分为俗人和畸人,俗人则是维护现实,在风里像麦子一样点头哈腰,俯仰随人,排挤异类。畸人则是不随和于世俗,在他人奇怪甚至鄙夷的眼光下抬头傲然活着,活出自己的色彩,存留着魏晋风骨。在《世说新语》中:北边的阮家很富,南边的阮家很穷,北阮晒绸缎,南阮晒大鼻禈。北阮于是嘲笑南阮,北阮乃是俗人,南阮则是畸人。俗人嘲讽畸人,畸人只能隐于市井,林中纵情度日。

老刘的一生几乎没有摆脱过贫困,底层人民的一切苦难他都尝尽,但他从未自怨自艾,艰难却又艰苦地活着,始终面对一切厄运。

就像苏东坡一样,他用笔叙述着一生流放的经历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是以为他做好了准备,其实不然,他一次次站起,一次次被打得更痛更狠,他却一直笑个不停。

真是乐观。

而今,他每天长歌穿过闹市,在世人眼中像个疯子一样自得其乐……

这是这个世界与畸人的离殇,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楼林立、科技在不断更新,但这样的世界却容不下畸人,畸人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发少了,周围都是嘲讽的俗人。纵有千里马,却再无伯乐;纵有伯牙,却无子期;纵有夷吾,却再无叔牙。世上还有多少畸人在叙着离殇?

【畸人·咏歌别】

与畸人的每一次离殇,都充满凄风苦雨:

第一次,武大毕业作者去海南,老刘像初见一般硬拉着我去他家作别,像头犟牛一般,为了回报我对他的恩,他拮据,自己不吃为我饯行。一曲二胡,一间陋室,一首缠绵回环的长歌,我们就这样涕泗地低泣。

真是酸涩。

第二次,作者出牢后两手空空,老刘生意不顺,被迫改行做肥猪增大剂,两人布衣一场,还得各奔东西,恰值我要轻身远行,便带了外婆的遗骨一同去。拾骨迁坟这些事,又找了老刘,毕竟十年岁月一场,老刘瞎着老眼,在那里一点一点刨土,轻轻背着骨殖,再次挥泪而别。

第三次,老刘的孩子分别工作成家,每月寄些钱回来,攒够了几千元,总算买了一个破房子,第二年就可以搬进自己的房子了。这对苦难夫妻,总算熬到了尽头。这就是所谓的“苦尽甘来”吧,好人在一生劳累过多,唯一的奖赏就是晚年平安无事。只是啊,命运与他们,实在太过薄幸了。

次年,老刘鼓盆而歌,送走了他失足摔逝的荆妻。而他的日子愈发不能自理了,骤临老境的他,也无奈地搬进了福利院。时年我在大理,其女儿在西双版纳,他就决定暮年游滇。与我在夜雨寒窗下检点往事,二人再次泪满青衿。

咀嚼着作者与老刘的三次别离,充斥着诗酒与二胡的凄凉悲苦,文人之间的心心相惜,每一别似乎都是生离死别,忧伤得仿佛挽歌,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的挽歌?

我不仅想起了刘禹锡与柳宗元的离别,二人同时被贬官,刘禹锡在好友“以播易柳”的鼎力相助下,改授连州。二人遂结伴南行,一路上遍游诸景,诗酒相依。从江陵下长江,入洞庭,逆湘江,至衡阳,二人即将分道扬镳,故彼此依依不舍,几度诗酒唱和。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岁晚当为邻舍翁”柳宗元在这首《重别梦得》中深情回忆二十年来两人的默契与亲密无间,对未来携手相伴田间充满几多期许。“歧路”两字无比辛酸地写出两人虽然不舍却不得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难以相见的事实,憧憬中夹杂着几许凄凉。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相伴田间,互为邻舍的期望将再也无法实现。

古代文人为我们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离殇,他们是高适与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是孟浩然与朱大离别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赠送宝剑的深情;还是王实甫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凉……这种挚友之情,在离别的衬托下,有如夜空中的明月,又如黑暗中的烛光,千百年来照亮了那些颠沛流离的文人们的一片天空。

朋友即将远别,一曲二胡,一杯酒,此情此景的凄苦枯索景象,不禁为之黯然垂泪。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野夫用崔颢的长叹作为书的题目。崔颢郁郁不得志,终生落拓,对故乡有种渴求,仿佛这就是极乐世界,任何人归家都可以补足一些失去的东西,一些得不到的东西。

但野夫永远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的世界从一出生就笼罩着离殇的悲情。他曾经有妻有女,家庭美满。他干过四年刑警,做过六年牢;干过摆书摊的正事,也干过泄露国家机密罪的恶事。一切灯红酒绿散去之后,却只有一个破碎的,辛酸的故乡——父亲逝世了,母亲尊严完满的投进了东流的大江,故友如波,那个不拘泥与世俗的奇人,也被暴涨的洪流吞噬……故乡变了,不再是那个靠山的小城,从前的日色已成过往,夕阳西下日渐黄昏,小城的宁静被喧嚣取代,铜臭溅满了夕阳能照到的地方,畸人渐行渐远,俗人坐拥江山。或许只有山上的点点古墓,还在唠叨着昨日的风华。这样的故乡,野夫还抱着同样的感情想要投身于怀抱吗?真是玩笑。

我想作者取名《乡关何处》,并不是真的想回到故乡,多半是一种祭奠,一种缅怀。记叙下故乡的前世今生,用酒来祭奠刚烈者,用剑来祭奠仗义者,用诗来祭奠多情者。我很佩服李白的这一点,用酒,用剑,用诗来祭奠那失落的故乡。作者用文来祭奠故乡,他并不想怎么去转变那极难逆转的事实,求个心安吧,正如苏轼曾言“吾心安处便是吾乡。”叙完了,心安了,从此以后即使旅居他乡,也不再为故乡悲伤。于是野夫成为了那个在离别的痛苦中得到滋养的人,在与故乡·故人一次次的离殇中日渐心安,并昂首走向未来,用自己的笔在激情驱使下完成一篇又一篇震撼着人们心灵的佳作。他给自己取的笔名,出自唐代诗人刘叉的《偶书》:“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用以表明自己希望通过写作来对抗外界的恶,也对抗自己内心的黑暗,从而寻找到内心的安定与满足。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世界都存在着离殇,生老病死,远走他乡,悲欢离合一次次在心灵里告别,又一次次重生,让每一个人都在轮回中昂首走向未来,这就是离殇的态度。

离殇是心痛而又洒脱的,心痛在于这是一道对于故乡的故人、故事的一种告别;洒脱则是挥泪斩过去,仗剑走天涯,这就是离殇的心境。

看《美人心计》有感 篇4

每回看完一部小说或者电视剧我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难受的是看的过程,入迷之后心情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同步。但是,却是很享受看完一整部故事之后的那种畅快淋漓。

受改篇后的历史剧总会是会赢得很多影迷的青睐,因为在陈述整个故事的时候有历史做背景会让人感觉故事发生更加的真实。

对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我并不是十分的通晓,但是我却一直都为汉代的吕后应该是历史上最历害的三个女人之一。其余两人是武则天和慈禧(此乃个人拙见)。

而《美人心计》所述的内容就是在吕后成为最有权力的皇后之后,发生在大汉宫廷之中的为争夺权力而骨肉相残的故事。当然,也是历代帝王之家常发生的事。故事情节确实有些引人入胜,看完之后,对那个时代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但是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发生在故事中的一切,只能当成茶余饭后的闲扯,在现实的生活中,可能很难有那样的例子。

《美人心计》中对爱情的诠释,我认为可以用唯美来形容。要美人不要江山,或者说要江山更要美人,历来都是编剧对故事大做文章的题材。

《美人心计》似乎也不例外。虽然有些失真,但做为电视剧这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我还是觉得赏心悦目。

刘盈和杜云汐之间的爱情,可能只会出现在虚拟的故事中,崇高自由的刘盈并不知道杜云汐还活着,抛弃皇位,比之那些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皇帝来,境界似乎更高一筹。当他知道杜云汐成为了皇后,却不顾危险,重返皇宫,干愿做杜云汐的哥哥,为他化解了不少的危难,最后为了她,用生命捍卫他的承诺。对于杜云汐,他没有奢求任何的回报,他们之间的种种,说不清也道不明。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近距离的相处,如此的深情,他们却没有发生过性关系,这样的感情,可能只会出现在小说或电视中吧。

雪鸢和周亚夫之间的爱情就显得有些扑逆迷离了,两位都是武将,却在情感方面着手得如此的细腻。雪鸢这个人物的塑造我个人觉得非常的成功,她的光茫,我觉得不应该是在爱情方面,应该是对窦漪房的忠心。一个细作随着另一个细作的背叛而跟着背叛,更应该更能突出她的忠义。

而窦漪房和刘恒之间的爱情,感觉有些平淡如水,但往往真挚的感情都是在平淡中体现出来的。本来是吕后派来的一个细作,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了刘恒。只能用自己的智慧,在吕后和刘恒之间周旋。其实,没有一个是很笨的。很多的事情,只是不说开而已,在心里,早就有了答案。而刘恒和窦漪房的约定,发生任何事得都不要问对方原因。这样的爱情既使不会惊心动魄,仍然可以刻骨铭心。刘恒的死的确很感人,这样的结局让他们之间的感情显得更加美丽。

我一直怀疑,世上真会有像聂慎儿这样的女人吗?坏得有些莫名奇妙,吕禄如此对她,她居然还会想着杀他。不知道吕禄临死时她是否真的醒悟?而以后发生的种种,已让我感觉她真的无可救药了。而最终被她的姐姐所杀,到也是情理之中了。

张太后是一个最情得同情的人,从小就当了皇后,却不懂这是为什么。也许在没有嫁给周亚夫之前,可能一直都是清白之身吧。二十几岁的女人,遇到一个像男人的男人,芳心动漾,倒也是合情合理,所以,张太后想和周亚夫私奔,虽然有违宫规,但让人觉得可以原谅。

刘启有三个女人,前两个我觉得就是在为第三个作铺垫,或者可以说,在为第三个作衬托。因为刘启的王志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结下情种。而进宫成为美人,最终成为皇后早在孩提时已埋下伏笔。而其间的种种误会与纠缠就无多大可看之处了。

薄太后一直都看不惯窦皇后,但在临终时却成够和窦皇后共舞,最终说出也她的想法,不是不知道你是好人,只是你得到了皇帝全部的爱,恨你,只是出于一个女人的忌妒。这样一想,好像倒是合情合理了。

奇怪的是,在汉朝,难道皇帝的寿命老是敌不上皇后吗?在这个剧中,无论是吕后,还是薄太后,到后来的窦漪房,都是成为了太后,或者太皇太后,而皇帝老是短命。

林心如比较适合演年轻人,演老年时总觉得看上去很别扭。王丽坤其实应该算是上面最漂亮的主角了,虽然此剧美女云集,但美得能让人印象深刻的,倒也没有几个。

此剧看完了,但是觉得该剧有好多的迷一直都未解开,像王志儿其实就是聂慎儿的女儿,但在整个故事结束时,这个答案也从未揭晓。而周亚夫和雪鸢,可能到最后,周亚夫也未必知道当初在悬崖边上刺他一剑的女人就是雪鸢吧!

美人树有感500字初中 篇5

暑假,我的书架上又增添了很多书,其中,《美人树》这本书映入我的眼帘。咦,我只听过童话故事中美人鱼的存在,怎么会有“美人树”呢?我的脑袋思来想去,事不迟疑,还是决定打开书来读一读。

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叫“南霞村”的村子里,里面有十三棵高大的树。无论是老少,心中都隐藏着一个梦想——拥有一双能自由行走的腿。年轻气盛的名叫“冬小青”的冬青树更是这样。她在心底深处蕴藏着一个可以远行的梦想。为了获得双腿,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她不择手段地欺骗了一个叫“小美”的女孩。而桑桑被小美骗到了。美丽的谎言一个接着一个……在二十年后的一个夜晚,一个叫土豆的顽皮小女孩,偷偷跑出来捉知了。土豆也被桑桑那自称为“朋友”的谎言给欺骗了。于是善良的她不假思索地脱掉了鞋,爬在了树根上。一开始,土豆甚是兴奋,欢快的气息从树叶流动到树根。后来,在大树们的谈话中得知自己被桑桑深深地给欺骗了。尽管她愤怒、悲伤,但她宁愿永远成为一棵树,也不愿意去欺骗别人。她日渐消沉起来。幸亏,身边的伙伴们给了她慰籍,也帮助她脱离危险,重获自由。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朋友家做客,她们大人在聊天看电视,我们小伙伴则玩起了捉迷藏游戏。我们东躲西藏甚是开心,当我躲在窗帘后面,小伙伴发现了我,我们便抓着窗帘嬉戏打闹起来。突然,窗帘连同杆子一块掉了下来,吓呆了我们,便失声尖叫起来。妈妈和阿姨急忙跑了进来,着急地问:“怎么回事”?我内心很矛盾,是骗她们说是突发意外,还是承认是我们不小心拉下来的?我们低着头,扯着衣服,不敢回答。最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向阿姨承认错误:“阿姨,对不起!我们不该拉着窗帘玩。”她拿起杆子往墙上钉,一边和我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于是我们便一起帮忙把窗帘安装好。看着安装好的窗帘,我悬着的心总算是放松下来了。

读美人何处有感 篇6

“鸳鸯小字,尤记手生疏。”窗外风声瑟瑟,舒卷纳兰情怀入梦。风也萧萧,晚也萧萧。“胭脂泪,留人醉。”半迷半醉,一词一曲长萦耳畔,抽丝断肠泪,灯影红烛烁。绝世出尘,风流倜傥衣袖飘,卷着笛声声,雨中太息着丁香色,悠长悠长的水墨一卷卷翻开,多情纳兰公子

1

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心事有谁知?

翩翩公子华丽身,衔金汤勺皇亲贵。却偏偏“虽履盛世丰,抑然不自多。于是无所芳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身。”华服羡煞众门第,红墙戚戚一身病。博深汉书融满学,小荷才露尖尖角,儒家汇编,满汉《通志堂经解》赢头彩。大显身手欲报国,高洁品行世难容。功名利禄淡然心,月下谈情赋诗逍遥游。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宿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忆当初,挑红绸,羞花面。脉脉共剪西窗烛,琴瑟相合曲韵长。卢妻娇颜情款款,诗词唱和妒鸳鸯。溪弦悠悠,碧水楼台,盏盏花开并蒂莲。月下亭台水榭,红墙绿柳露清香。情浓蜜意款款琴瑟醉春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醉才情。曲幽深处执手相看,笑靥生花春

2

宵醉。

算来好景只如斯,唯许有情知,孤灯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不再高灯红妆,唯有灯影残照。几度孤负心凉,淡月疏灵梦一场。檀痕约枕双心字,只隔花枝不隔香。怅然若失闺阁凉,阴阳相隔凄断肠。 有情无?勿泪浸篆香。

五百年前一回眸,三生石上血顷注。有心再待来生缘,忘喝奈何桥上忘魂汤。

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心事有谁知?

身世悠悠何足问?纳兰飘逸脱俗志,笔墨才情自由身。只望千古风流同月落,尽享春宵梦一生。一生一代一双人。无奈,当时只当是寻常,而今才道当时错,幽怨从前何处诉?

3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欲结雨中愁。”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时光如水,就让昨夜月照窗。 浅唱低吟寻常风月,等闲谈笑心上花。江南河畔蹴鞠柳,絮乱花摆并蒂花。如梦凄婉迷茫间,恍如爱人飘然入雨巷。默默走近,青鸟传信。脉脉相看心灵犀,才女沈宛身带香。比之才情,比之花颜,淡妆浓抹总相宜,音尘勿断,佳人如丁香。不求锦衣玉荣,只求眉间心上一个懂,植于彼心。山水笔墨间,三分谈笑,二分思念,一分微痴,如影随形山水间。

沁着丁香凄婉迷茫,若有如无的渴望。勿心本有五瓣香,一瓣容颜娇自开,二瓣才情笔墨香,三瓣相思枕惆怅,四瓣有望庭前伺,五瓣留待谱写并蒂香。孤单消弭,女儿红酒酿更凉,醇浓霜掺味淡淡。 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是人间富贵花,哪只步维艰? 为怜流去落花香,衔将归画梁。外庭深深锁院墙,小园香径幽仃凉。外妾泪眼忆当初,公瑾雄姿英发,两重心字罗衣。恍惚间,他的她,半倚琵琶羞答答,娇花照水妒水中花。而今秀眉微蹙,风乱云髻,飘飘可闻琵琶弦上相思泪,斑斑驳驳落红随空留。问花花不语,乱红也过秋千去。罢,罢,罢,花落留余香。

无情?错,错,错,只因人间帝王花。东风恶,欢情薄,纸鸢飘摇黄花瘦,黯然情留殇。

红酥手,黄藤酒,病里常似秋千索。模糊芳香曲成约,山盟海誓情空待,知我心者,痴恋销魂成昨日。依稀伊人斜倚,朝朝暮暮忆当初。春燕回彩云归,天涯一隔,细雨深处桃花泪,泪眼望花,花亦无语。寒 4

夜阑珊病西窗。才知好景难常在,过眼韶华似箭流。

我是红楼宝玉身,本是世间情浓物,我是黛玉落花飞絮葬花魂。前世欠你玉露恩,今生情愫还你饮水平仄声。 绝笔泪填《夜合花》,“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疏密共晴雨,卷舒阴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消忿,旋移迎小楹。”

清樽满酌谁为伴?花下提壶前,愁容不上春风面。多情总被无情扰,想必解脱才是纳兰的心愿? 眼前杨花处处,飞燕双双。芸芸众生他和她,云间回眸笑靥花。化作春泥又护花,伊人也乘黄鹤去,芳华流逝情生香。

我是人间惆怅客,红尘情拈香留痕。纳兰啊,不知我可读懂你,愿做你烛前烁灯花,韶华情染墨汁香。此时合上《饮水词》,情韵化为纸鸢随空留,此情,此景,春浅,红怨。琴音流淌间曼妙身姿脚灵动,醉舞当歌慢挪,婉约如风心生香。

上一篇:劳动节活动详细策划方案下一篇:五年制大专学生教育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