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安静,定组定位,按规定就座,不得随意换位。
(二)实验开始前,要检查核对所有仪器、器材、试剂是否齐全,名称规格是否一致,如有不符应及时报告老师。实验台要始终保持清洁,各物品应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三)学生要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录,不得随意更改实验内容,不得随意动用室内其它实验器材。
(四)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有疑难时应请老师帮助,不得在实验室内随意走动或大声喧哗。遇有偶发事故时,应保持镇定,迅速报告老师处理。
(五)用过的火柴梗、废渣、废纸等不得随意丢弃,须放入指定容器中,如仪器损坏,应主动报告老师,以便妥善处理。
(六)公用仪器用过后,要立即放回原处。规定在原地使用的仪器,不得任意移动。
(七)实验完毕,应将仪器擦拭干净,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面,仔细检查酒精灯、煤气、水龙头、电源是否关闭,不得将实验用品及设备带出实验室。
当全社会都在倡导安全稳定、环保、可持续建设的大环境下,推广一种新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每个人的安全素质,树立起深入人心的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健康、有序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显得意义重大[1 - 2]。
1 认识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1. 1 实验室安全文化阐释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实验室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发挥着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注重通过提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来实现管理[3]。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教育所无法比拟的[4]。
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定位是引领、规范、科学。它是校园的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高校逐步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路上,必须要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先进的实验室设备、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实验室; 它也是校园的行为文化,促使全体师生具有明确的科研学术行为规范,实验室人才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更是校园的观念文化,培养和体现群体意志、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5 - 6]。
1. 2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实验室安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是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工作素养的标尺,更是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容之一。高校的安全管理者们正力求通过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一种安全氛围,让师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更深层次地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打造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
2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措施
下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为例,阐述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2. 1 完善实验室安全工作队伍
2. 1. 1 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
学院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根据 “学院- 研究所( 实验中心) - 实验室” 三级管理体制,确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
2. 1. 2 成立安全工作小组
学院成立了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督导组。并于每月月底,组织由实验室主任、研究所安全员、学院实验室秘书组成的安全督导组进行实验室安全卫生的常规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并积极督促落实整改。
2. 1. 3 明确各实验室房间责任人和安全员
学院确定各实验室房间责任人和安全员,并通过门牌固定在实验室门口,做到 “谁使用,谁负责”。
2. 2 健全实验室安全相关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实验室人员的日常行为,学院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守则、学生守则、大型仪器操作规程等,并张贴上墙。部分实验室以个性化桌签、安全小贴士等形式宣传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为实验室人员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操作指南,强化了安全意识,培养了良好的安全习惯。
此外,学院了相继制定了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验室异常情况应急方案、实验室安全员岗位职责、实验大楼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安全教育方案等。让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通过管理制度分层次建设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最终约束全院所有管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学生的各种不安全行为。
2. 3 开展针对性强、有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
材料学院在学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保卫处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以 “安全实验、品质科研”为主题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
2. 3. 1 做好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
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月期间,学院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及知识学习考核。系统开展了以研究所、团队为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集中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参观、现场讲解药品、仪器、安全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组织学生通过安全教育网站学习安全知识并进行上机测试,考试通过后颁发由学院、研究所和导师共同签发的实验室准入证,推行实验室准入制。
同时,有针对性地邀请安全专家进行实验室安全、消防讲座,宣讲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技术安全要点、消防安全事故防范、多发事故分析、灭火逃生和应急救援知识等内容。
2. 3. 2 培养师生的安全文化意识
学院组织师生参与消防紧急疏散演习和消防安全技能大赛。按照实验室突发状况处理的预案,模拟了火灾发生、现场报警、关闭水电气、灭火、人员疏散和救援等情景。让师生在“真实化”的场景中掌握灭火要点和灭火技能,提升自救逃生本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2. 3. 3 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学院将实验室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倡导安全文化,提高体师生兴趣,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如举办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让全院学生更加重视实验室安全,加强防患意识。开展实验室安全文化评比活动,综合考察卫生、安全、氛围、文化特色等,评出 “十佳实验室”,并张贴荣誉牌,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了争创文明、整洁、安全、和谐的科研环境的良好氛围。通过实验室图片展,集中展示 “十佳实验室风采”、“导师安全寄语”、 “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以及 “实验室安全小常识”等四个板块,以形象、鲜活的表现形式对安全文化元素起到良好的灌输作用。
实验室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得在实验室刚性的管理制度下,丰富了柔性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利用刚柔并用的灵性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师生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和强大的自我防控力[7]。
2. 4 搭建多种形式的实验室安全交流平台
学院通过学院网站、QQ群、微信群等载体及时发布实验室安全相关事项和通知,并在群中交流实验室存在的各种问题,互相监督,引起重视; 通过搭建青年教师论坛的交流平台,邀请海外学习归来的老师畅谈国外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有效举措,引起大家热议和交流; 通过两月一期的 《学院实验室安全简报》,借助 “重要文件、会议通讯、安全隐患通报、经验交流、安全提醒”等板块,为全院教师提供安全理念宣传与分享的平台。
3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探究
3. 1 将安全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采用广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活泼、灵活、轻松、互动的形式,借助学生会及社团开展一些趣味横生的实验室安全专题活动。将安全教育融合在活动当中,让安全理念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家自觉行动的一部分,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3. 2 建立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沟通教育机制
规范化操作是避免事故发生和环境污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8]。在实验室中,研究生和本科生是与实验室安全联系数量最多的人群,因此在日常的实验中,导师责任重大,要经常引导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安全隐患的操作行为,共同探讨安全有效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并合乎环保原则。
此外,实验室要在定期的科研组会中融入安全教育的元素,会上除了探讨科研学术,还要总结一个阶段以来的安全工作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提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师生交流达成共识、解决安全问题。形成既要重视科研质量和成果,更要倡导安全与环保的双赢理念。
3. 3 重视 “走出去与请进来”
重视实验室之间( 校内、校际) 的安全经验交流,提倡“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互动交流文化,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可以借鉴先进,对周边高校院所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其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也可以邀请安全专家来校讲座,邀请相关老师来院参加论坛交流,不断更新安全文化理念,在互访交流中推进实验室安全化建设。
4 结语
一、强化安全意识
在实心球教学中,学生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教师在发放实心球前,就要告知学生如何拿球、停球、捡球;告诉学生听信号进行投球和捡球。并且告诉学生实心球练习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情况。比如不按要求进行练习,不听信号捡球,不按规定动作拿球、停球,投球时球没有握紧等等,这些情况会导致的后果要告知学生。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实心球的数量,放置位置,场地布置等。我在进行实心球教学时,会划好练习场地,标好明确的投掷线等,每节课都将实心球归还到器材室。教师还要和其他教师共同好场地使用,选择干扰较少的场地,并与其他教师做好沟通。教师必须要处处考虑周全,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二、细化教学要求
1.如何拿球不可小视。很多老师在发放教学器材时,往往会忽略拿器材时的要求,从而课还没开始上,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发现,在没有强调拿球要求是,很多学生拿到实心球多会好奇的把玩,拿到手就上抛实心球等危险的动作。于是我在课上强调拿球方法(双手拿住球不能抛),并告知学生不按要求拿会导致砸伤自己或者是同学。学生排好队有序的按要求拿球到达指定的位置,这样有效的避免了在发放实心球的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投球安全是关键。投掷实心球是一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学生在投掷实心球前,教师规定预备动作。要求让学生双手将球平稳的移到头顶的后方做好准备动作,放置学生用力过猛后脱手,球砸到后面的学生。学生在投掷实心球时,必须听信号投掷。准备好后,必须听到教师哨音后才可将球掷出。如果没有投出,不可急急忙忙将球投出,把球放置在脚前,等待下次投掷信号。
教师的讲解示范一定要规范明确,握球方法、用力部位、用力顺序等细化到每一个步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徒手练习,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后,再持球练习,循序渐进的投球练习可以让学生对动作要领得以掌握,从而预防投头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
教师在投掷实心球练习时,队形的组织是预防教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很多老师公开课教学时,为了教学更有新意,往往采用的队形也花样繁多。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在练习过程中很难保持好队形,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我觉得四列横队对掷,这样的练习队形比较实用。
3.怎样停球很重要。我在实心球教学时,问学生怎么让滚动的实心球停下来安全,很多学生告诉我用手、用脚背等等飞,方法多种多样。而滚动中的实心球,容易让手和脚趾受伤。教师要示范讲解停球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用前脚掌停球。要求只要学生左右移动停好滚到自己身边的球,不要前后移动停球。学生能够安全的停球,有效的杜绝停球引发的安全事故。
4.捡球同样要有序。学生停好球以后,要听教师的哨音进行捡球。教师看学生都将球投出后再吹哨捡球,要求学生就近捡球,不抢球。捡到球后,不抛球,双手握球,回到指定地点,将捡到的球放在脚前。我在进行实心球的教学时,是让第一组学生投,再由投的同学听指挥捡球捡回,交至下一位学生的手里。这样就预防了第一组学生还没投完,第二组不听指挥的学生就冲出去捡球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但这样组织时,教师一定要强调传递实心球的安全,要求学生传递实心球时要手把手的传,不能抛球。
三、硬化教学管理
要预防实心球教学中的安全事故,硬化教学管理非常重要。有句古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充分说明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安全实施的重要前提。教师在进行实心球教学中,要强调学生一切听教师的指挥练习,遵守课堂纪律,不嬉戏打闹。同时要对学生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还是会发现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出现抢掷、抢捡等危险的行为,所以,教师不单单只是对学生在课前进行课堂纪律的强化,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上的行为表现,不断地强调课堂组织纪律,强化安全的重要性,杜绝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生的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只要我们做好体育课的安全预防工作,注重教与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从思想上重视,细节上抓起,就能上好体育课,学生能够安全健康的学习成长。
(一)危险剧毒药品使用和管理制度
1、实验室危险剧毒药品的管理:
(1)实验室对危险剧毒药品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实行“双本帐、双把锁、双人保管、双人领用”制度,剧毒药品、公安管制类药品及其它危险有毒药品,必须在符合规定的专柜内存放。
(2)因教学需要时,有关人员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填写上虞市公安局制的《危险剧毒药品使用记录》,写明用途、取用时间、用量、规格等。
(3)分管校长及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核对危险有毒药品的帐目和流向。
(4)除教学实验必需外,管理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动用危险有毒药品。
(5)如发现危险剧毒药品存放专柜,存放室异常或在教学实验中发生异常,管理人员或教师应立即向分管校长、校长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教师演示实验危险剧毒药品的使用:
(1)教师演示实验,需用危险剧毒药品,应提前3天通知实验室。
(2)教师领取危险剧毒药品时,须填写《危险剧毒药品领用单》,并在领用单上签名。
(3)教师实验完毕,必须将药品与仪器及时归还实验室,不得在办公室等不适合的地方长期存放。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当面点清数量,同时记载消耗量,双方签名。
(4)危险剧毒药品使用实行谁领用、谁负责、谁归还制度,不得由学生等代为归还。
(5)教师在使用危险剧毒药品过程中,应严格按规范操作,注意师生安全,下课时间应放置于不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
3、学生实验危险剧毒药品的使用:
(1)学生实验需使用危险剧毒药品,任课教师应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室。
(2)实验前任课教师必须提醒学生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加强安全教育,告知发生意外应急预案。
(3)学生实验过程中,任课教师必须全程管理,密切关注,明确任课教师为第一事故责任人。
(4)任课教师密切注意,严禁学生把危险剧毒药品带出实验室。
(5)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实验结束后,废弃物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置,剩余药品,移入存放专柜。
(二)危险剧毒药品事故处理预案
各类具有易燃、易爆、氧化、剧毒、放射性物质,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稍有不慎,能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和对社会造成危害。
为此,除了对储藏室进行必要的技术防范,对实验人员思想动态的掌握之外,必须对因危险剧毒药品引发的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学校发生危险剧毒药品事故时,立即启动此预案,全力投入事故的处理工作:
1、校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要迅速赶赴现场。
2、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严重拨打110、119、120电话。
3、组织有关人员,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抑制火势和有害气体的蔓延,疏散无关人员,避免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4、组织有关人员把重病号送往医院抢救。
5、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勘察,对所获得材料、物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判明事故性质。
6、事故查清后,要写出定性结案处理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和人员伤亡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事故情况,报上级有关部门。
附1:具体事件的应急处理
1、发现危险剧毒药品缺少:
储藏室发现危险剧毒药品缺少或实验员(老师)领取后发现危险剧毒药品缺少,必须马上上报,并迅速查明缺少的药品的去向,及时追回。
2、低、中闪点易燃物体着火:
如遇到易燃物体着火,组织学生迅速撤离现场,由专业教师等相关人员负责处理[①先期处理:用湿布覆盖明火、用灭火器或水枪灭火②必要的拨打119电话。]
3、易燃固体(遇水易燃)着火:
如遇到易燃固体着火,学生迅速撤离现场,红磷硫粉黄磷、磷化钙、镁条、铝粉、钾、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用量少和范围小的马上用沙覆盖,范围大的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更严重的要拨打119电话。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4、氧化剂爆炸
氧化剂是助燃剂,发现结块,取用时不能用硬物敲击,否则会爆炸,如爆炸发生,伤者马上送医务室进行应急处理,严重者送医院处理。
5、毒害品、腐蚀品的伤害
重金属中毒,吞服大量的鸡蛋清(或喝牛奶),并立即送医院。腐蚀品沾到人身上,立即用布拭去,后用大量的水冲洗。酸液溅到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大面积污染皮肤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
水冲洗皮肤,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再送医院进行规范医治。
6、有毒气体中毒
实验室常见有毒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氮的氧化物和有机气体,如发现有毒气体中毒,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医务室医生负责]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发现吸入较多量有机有毒气体时,送医院治疗。
7、其它意外:
如遇温度计和气压机破损,而使水银泄漏,须立即打开门窗,并向实验室领取硫磺粉泼洒上面。防止汞蒸气中毒。
附
2、中学化学品中列为有毒危险品的编号和名称
1、低、中闪点易燃物体:
7203 二硫化碳 7303 汽油 7304 乙醛 7305 丙酮 7311 苯 7312 乙酸乙酯 7313 甲苯 7314 无水乙醇 7321 二甲苯 7315 酒精 7322 原油
2、易燃固体(遇水易燃):
7351 *红磷 7361 硫粉 7362 镁条 7363 铝粉 7401 黄磷 7451 钾 7452 钠 7461 *磷化钙
3、氧化剂
7501 过氧化钠 7502 *氯酸钾 7503 高锰酸钾 7504 硝酸铵 7505 硝酸钾 7506 硝酸钠 7513 *硝酸汞 硝酸钡 硝酸锶
4、毒害品
7551*氯化钡 7552 氢氧化钡 7561 四氯化碳 7562 *三氯甲烷 7563 乙酸铅 7564 硝酸铅 *氰化物 *砷化物 汞
5、腐蚀品
7601 硝酸 7602 发烟硫酸 7603(7604)硫酸 7805 过氧化氢7606 *溴 7621 甲酸 7631 氢氧化钾 7632(7633)氢氧化钠 发烟硝酸 *氢氟酸
6、其它腐蚀品
7651 苯酚 7652 甲醛
说明:
1、前有*号表示目前是公安管制的。
2、有关品种调整以安监局、公安局公布为准。
(三)实验准备制度
1、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在开学初要有实验计划和实验进度表。
2、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课,明确实验要求和所用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3、任课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一周前、演示实验三天前将实验预约通知单填交实验教师;实验教师在器材准备完毕后,和任课教师一起进行检查,防止器材缺少而影响实验课的正常开课。
4、任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做一遍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掌握仪器的性能及实验中的注意要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5、学生实验所用器材、药品应事先定价,定量配放在实验桌上。
6、易损(耗)品、有腐蚀、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有明显标记,并嘱咐学生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手。
(四)仪器出借领用制度
1、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借(领)用的仪器应先填写好借(领)用单,注明借出和归还日期,并由原借人归还。
2、仪器借用应按时归还。借前和收回时应对仪器质量、性能状况进行检查,并交待清楚注意事项。
3、仪器应妥善保管,不移作他用,杜绝教学仪器的流失。
4、外借单借用仪器,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并按时收回。
5、仪器管理人员应做好每年一次的帐物核实工作,如发现缺损应查明原因,及时追回。
(五)体育活动课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为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 ,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
1、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3、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5、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妥善安排见习生活动;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校医和班主任。
6、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
(1)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年级组包年级领导)和学校领导。
(2)校医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或年级教育处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相关部门。
(5)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7、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六)学校网络使用安全制度
1、为了保护新民中学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用户的使用权益,制定本安全管理制
2、本管理制度所称的校园网络系统,是指由项目上配备,包括微机室、远程室、多媒体教室等在内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配套的网络线缆设施,及所有的软、硬件的集成系统。
3、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系统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由远程室管理员负责,由教导处代为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擅自安装、拆卸或改变网络设备。
4、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校园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及国家安全的活动,不得危害或侵入的服务器、工作站。
5、除网管中心,其它部门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试图登录校园网的主、辅节点及服务器等设备,进行修改、设置、删除等操作;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盗窃、破坏网络设施,这些行为被视为对校园网安全运行的破坏行为。
6、校园网公布的信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由指定人员发布。
7、校园网各类服务器开设的帐户和口令(如:个人帐号)为个人用户所拥有,网管中心对用户口令进行加密并保密,不得向除本人以外的任何部门和个人提供这些信息。任何对密码进行的猜解、逆向破解被视为对校园网安全运行的破坏行为。
8、未经允许,严禁接入其它网络设备(如集线器等)搭建局域网。
9、校园内从事施工、建设,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10、严禁在校园网上使用来历不明,可能引发病毒传染的软件,应事先使用相应的杀毒软件进行检
查和杀毒。
11、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在校园网内及其联网计算机上传送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传送淫秽、色情资料。
12、不得制造或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不得扫描端口,不得发送邮件炸弹,导致网络系统或联网计算机系统发生诸如阻塞、溢出、处理机忙、资源异常消耗、死锁、瘫痪等运行异常。未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不得切断他人的网络连接。
13、网管中心必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监控、封堵、清除网上有害信息。
14、网管中心机房钥匙应严格管理,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15、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重要设备应由专人进行管理,注意维护和保养,要定期对重要仪器设备进行核查,并随时登记设备使用状态和维修纪录。
16、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在网管中心动用机器设备,因工作需要使用时,必须进行登记,经管理员允许并指导或协同下进行操作。
17、网管中心和安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做好防火、防水和安全保卫工作。
18、及时下载相应病毒升级和系统补丁文件,严禁下载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19、根据《电脑使用管理协议书》,电脑为学校集体财产,个人仅有使用权和保管权;管理员应科学使用和妥善保管电脑,凡发生机器故障损坏,由管理员及时予以修理,一旦遗失,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新堡子中学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总则
1、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科学管理,切实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临床样本、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确保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科室的财产安全,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法规,结合学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实验室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由医院领导主管,科主任负责制,3、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并应悬挂公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危险生化物品安全及治安防盗等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到室,责任落实到人的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各制度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4、各安全制度负责人可设置各实验室兼职的安全员,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安全员应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员对该室的安全负有检查、监督的责任,有权制止有碍安全的操作,纠正违章行为。
5、实验室应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发生事故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蔓延,并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人员安全制度
1、所有在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一认识,确保人身安全。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救助知识。对首次进行实验操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掌握各项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和基本知识,熟悉各项操作规程后,方可开始实验操作。
2、实验室应积极宣传、普及一般急救知识和技能,如:烧伤、创伤、中毒、触电等急救处理办法。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形成制度,积极表彰先进,严肃查处事故。
3、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蔓延,同时应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4、未经批准,无关人员严禁入内。如需进入实验室参观,必须有人陪同。任何人在实验室工作都应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和实验室规则。严禁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抽烟、吃食物和乱丢果皮
5、实验室钥匙或门禁开通由实验室负责人和技术平台共同管理,钥匙的配、发要向实验室负责人和技术平台备案,不得私自配制钥匙或给他人使用。
(二)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
1、实验室的防火工作应以防为主,坚决杜绝火灾隐患,进入实验室的各类人员应了解各类有关易燃易爆危险品知识及消防安全知识,严格遵守各项消防法规,并接受医院保卫部门的监督。
2、实验室人员要做到三懂: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措施,懂得救火方法,同时做到三会: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级火灾。
3、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物品要摆放整齐,布局合理。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电源和热源。实验室内不得存放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任何物品,废旧物品应及时清理,不得乱堆乱放,要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
4、实验室内必须配备适用足量的灭火器材,有专人保管,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1、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专柜存放保管,领用时应符合审批手续,并详细登记领用日期、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字备案,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物品应两人保管,双锁控制,存放于保险箱内。建立易燃、易爆、剧毒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2、普通化学品存放在各室制定部位,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使用时详细登记领用日期、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字备案,(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为了加强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校内凡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教学、研究等活动的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11月12日)。本办法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第四十七条实验室的设立应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批复材料交由实验室所在学院报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及相关职能部门备案。
第四十八条学校接受国家相关主管机构按照批准的实验室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并配合做好相关的督促和检查工作。
第四十九条实验室及所在学院应负责承担建立健全科学、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十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坚决杜绝超范围、超标准从事实验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违者将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实验室信息安全制度
第三条
所有在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一认识,确保人身安全。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救助知识。对首次进行实验操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掌握各项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和基本知识,熟悉各项操作规程后,方可开始实验操作。
第四条
实验室应积极宣传、普及一般急救知识和技能,如:烧伤、创伤、中毒、触电等急救处理办法。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形成制度,积极表彰先进,严肃查处事故。
第五条
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蔓延,同时应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第六条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检查坚持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定期(每6个月最少进行一次)检查实验室的安全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并做好技术安全工作档案。
第七条
实验室在承揽校外教学、科研、实验任务时,应明确安全责任。
第二章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
实验室是科研的重要基地,未经批准,无关人员严禁入内。如需进入实验室参观,必须有人陪同。任何人在实验室工作都应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和实验室规则。严禁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抽烟、吃食物和乱丢果皮
第九条
实验室钥匙或门禁开通由实验室负责人和技术平台共同管理,钥匙的配、发要向实验室负责人和技术平台备案,不得私自配制钥匙或给他人使用。
第十条
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物品要摆放整齐,布局合理。各实验室应及时清理废旧物品,不堆放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物品,保证安全通道畅通,严格做到四防、四关、一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关门、窗、水、气;查仪器设备)。
第十一条
实验室防火工作应以防为主,了解各类有关易燃易爆知识及消防知识,各实验室必须配备适用足量的消防器材,置于明显、方便取用之处,并指定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各种安全设施不准借用或挪用,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严禁走廊堆放物品阻挡消防安全通道。严格杜绝火灾隐患。
第十二条
实验室要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严禁超负荷用电;不得擅自改装、拆修电器设施;不得乱接乱拉电线,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电源开关箱内不得堆放物品,以免触电或燃烧;如需改装用电,请按流程向技术平台申请。
第十三条
实验室在使用易燃、易爆、剧毒及细菌疫苗等危险品时,要严格按相关管理规定使用和保管,同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作好详细记录。第十四条
实验室在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应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和污染身体;尽量减少人体接受外部辐射的剂量;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扩散造成的危害;对放射性废物要储存在专用污物筒中并定期按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实验室对于环境安全管理工作要有充分认识,各实验室不得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渣和噪声,对三废要妥善处理,对噪声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污染环境。
第十六条
新建、改造、扩建实验室时必须将有害物质、有毒气体的处理列入工程计划一起施工,并坚持竣工合格验收制度。
第十七条
对实验动物、植物,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实验动植物管理措施。妥善处理实验动植物的尸体、器官和组织,对实验样品应集中存放,定期统一销毁,严禁随意丢弃。
第十八条
对细菌、病毒疫苗,要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领取、储存、发放登记制度,领用时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对实验剩余的要立即做好妥善保管、存储处理,并作好详细记录;绝不允许乱扔乱放、随意倾倒或自行销毁处理。
第十九条
细菌处理前应先消毒再集中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销毁处理。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严格消毒、灭菌处理,并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才能排放。
第二十条
各实验室或使用部门必须将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固废生物样品、医疗废弃物等分类收集存放,标记主要成分运送到指定位置,做好记录,由技术平台定期交由环保公司处理。第二十一条
废液桶、利器盒等存放包装或容器由技术平台有偿提供,桶内废液存放至五分之四时,请置换新桶。针头、刀片、玻璃制品等锐器必须放置于利器盒内,避免造成医疗废物的外泄和感染。所有的医疗废物均使用外表面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专用黄色包装或容器,袋装3/4时严密封闭袋口。
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在涉及压力容器、电工、焊接、振动、噪声、高温、高压、辐射、强光闪烁、细菌疫苗及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和实验时,要严格制定相关操作规程,落实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第三章 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要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提供安装使用仪器设备的场所,做好水、电供应,并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情况落实防火、防潮、防热、防冻、防尘、防震、防磁、防腐蚀、防辐射等技术措施。
第二十四条
各部门必须配合技术平台制定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校验和标定。
第二十六条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组织修复,并做好维修记录。一般仪器设备的维修、拆卸需由具备维修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主要依靠生产厂家及专门维修公司,一般不准自行拆卸。第二十七条
要注意大型仪器设备的停水停电保护,防止因电压波动或突然停电、停水造成仪器设备损坏。
第二十八条
各部门要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质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与器材,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学会正确使用,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第二十九条
仪器设备安全工作要责任到人,仪器设备的具体负责人是该仪器设备的安全负责人。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有人管理,仪器设备负责人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向技术平台报告并及时解决。
第三十条
个人领用或借用并由个人保管的仪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等),领用人或借用人要妥善保管,避免损坏或丢失。
第三十一条 因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的部门或个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赔偿。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三十二条
发生事故时,要积极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发生较大险情,应立即报警。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实验室和个人,院方有权停止其实验和作业,令其限期整改。凡被责令整改的实验室,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经各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工作。
第三十四条
对玩忽职守,违章操作,忽视安全而造成了被盗、火灾、中毒、人身重大损伤、污染、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损坏等重大事故,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技术平台主管领导,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对隐瞒或歪曲事故真相者,将予从严处理。
第三十五条 技术平台及相关部门对安全事故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做出处理意见。对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追究肇事者、主管人员和主管领导责任;情节严重者,要给予纪律处分,追究刑事责任,触犯法律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奖惩措施
第三十六条
对于一贯遵纪守法,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及文明操作实验中有显著成绩者;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补救、排除险情,避免伤亡事故发生或使国家财产免遭重大损失者;事故发生时,奋力抢救生命和国家财产有突出贡献者,院方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七条
安全卫生考核范围包含先进院全部实验室。安全卫生考核指标作为实验室管理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季度总结、年终总评制。检查包括:技术平台巡查组、技术平台主任、院领导三个方面的检查。
第三十八条
安全卫生管理实行检查扣分(加分)制,对存在集中性、代表性或突出性问题的实验室,出具《实验室安全卫生隐患整改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下发实验室,一份交由技术平台存档,并做跟踪处理,直至解决问题。通知书上责令整改时间,如在限期内不作任何整改,将出具罚款通知书,每扣1分罚运营经费10000元。
第三十九条
一、目的
规范各类实验操作,保证化验员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不受损失,确保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各类操作的安全管理。
三、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对安全操作的监督;化验员负责安全操作规范的贯彻实施。
四、内容(一)一般要求
1、严禁化验人员将与检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化验室(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凡从事各种产品检验的工作人员,都应熟悉所使用的药品的性能,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和安全事项;
3、进行检验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掌握对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
4、实验室内要有充足的照明和通风设施;
5、进行检验时,劳动保护用具必须穿戴整齐;
6、所有药品、样品必须贴有醒目的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时间以及有效日期等,标签字迹要清楚;
7、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和危险性物质,禁止用口或鼻嗅的方法去鉴别物质。如工作需要,必须嗅闻时,用右手微微扇风,头部应在侧面,并保持一定距离。严禁用烧杯等器具作餐具或饮水,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
8、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或腐蚀性液体时,管尖必须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夹带空气使液体冲出,用橡皮吸球吸取,禁止用嘴代替吸球;
9、易挥发性或易燃的液体储瓶,在温度较高的场所或当瓶的温度较高时,应经冷却后方可开启;
10、凡参加实验项目的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物质的性质,操作规程、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11、在进行有危险性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参加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12、在器具中放加热药品时,必须放置平稳,瓶口或管口禁止对着别人和自己;
13、加热试管内的溶液时,管口不得对着面部,加热时要不停地摇晃,以防止因上下温度不均发生沸腾而引起的烫伤,加热蒸馏结束后应先拿出冷凝管后移开酒精灯以防产生倒吸使仪器破裂;
14、在移动热的液体时,应使用隔热护具轻拿轻放,稳定可靠;
15、工作服一旦被酸、碱、有毒物质及致病菌等玷污时必须及时处理;
16、停电停水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关闭水阀;
17、废酸废碱,有机溶剂以及易燃物质,必须经过中和处理后,方可倾倒指定地点,禁止直接倾入水槽中;
18、化验工作结束后,所有仪器设备要清洗干净,切断电源,关闭水、电、气阀门,溶液、试剂和仪器应放回规定地点;
19、下班时,应检查电源是否切断,水、气阀门是否关闭;
20、实验室内应设置砂箱、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当室内发生易燃易爆气体大量泄露的危险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动用明火及能产生火花的工作,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加快通风。
(二)玻璃仪器的安全使用
1、玻璃仪器在使用前要详细检查,有裂纹或损坏的不得使用;
2、搬取有液体(1升以上)的瓶子时,必须一手握住瓶颈部,一手托瓶底,不准单独握住颈部以防负荷大、重而崩裂脱落,较大的瓶子宜放在瓶架上搬取;
3、在常压下使用的玻璃器皿,温度不得超过500℃(指硬玻璃),下压或负压操作时,不得超过400℃,温度的升降应缓慢进行;
4、装碱性溶液的瓶子,宜使用胶皮塞,以免腐蚀粘住;
5、清洗装有腐蚀性、危险性物质的器具时,必须将危险物质除净后,再用水清洗干净;
6、非耐热器皿和广口瓶、量筒、表面皿、称量瓶等,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不得在器皿内进行放热的操作,如器皿内有水珠应放在烘箱中烘干;
7、注意勿使玻璃和瓷器局部受热、受冷。例如在加热、冷却设备的操作过程中,防止器皿局部急剧的温度变化而破裂。
(三)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1、严格遵守电器作业安全规定,非电工严禁从事电器作业。检修电器设备、线路、开关照明、安装临时电源作业,均应由电工作业;
2、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接地,推上电闸时要扣紧,拉下电闸时要彻底,推进必须快速;
3、在同一电源上,不能同时使用过多仪器设备,以免造成负荷过大;
4、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使用设备的电压相符;
5、绝缘不合格,导线裸露或破裂,发现漏电的电器设备仪器,不准使用,要尽快修理;
6、如电器设备的线路一旦发热或温度超过规定,而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由电工检修;
7、电器设备应严防受潮,禁止用湿布擦拭电源开关。如有水珠附上,禁止拉、合电闸;
8、在加热电器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当用电炉加热的容器破裂时,必须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处理;
9、所有电热设备,必须放在石棉板上,发热量大的设备还应架空,并采取隔热措施;
10、当室内有易燃易爆气体和蒸汽时,必须确认合格后,方可给电器设备和仪器送电;
11、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室内,所用的电器设备和照明应符合防爆要求;
12、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并立即进行抢救。
(四)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与使用 A、管理
1、盛装有毒物质的容器,在标签应注明“有毒”或“剧毒”字样和醒目的危险标志;
2、凡毒性化学品应分类贮存,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及气化腐蚀性等化学品贮存在统一库房;
3、凡剧毒化学品应用专门铁柜单独存放,坚持双人两锁两本帐制度;
4、建立健全的毒药品管理制度,入库、发放时必须认真检查记录,定期清点,帐物必须一致,发现数量不符时应立即认真追查原因,及时报告,毒品应配备两名专人进行管理,坚持双人两锁两本帐制度;
5、有毒药品库严禁非保管人员入库,保证有毒药品库绝对安全;
6、各部门领取有毒药品必须由两名可靠的专人负责,并填写领料单,登记数量;
7、有毒药品的发放与领取应加强计划管理,使用部门(单位)领导应严格履行有毒药品领用审批手续;
8、使用部门按生产、检验的需要定期编制计划送相应部门。
B、使用
1、有毒药品库贮存量不得过多,一般不许超过一个月的使用量;
2、使用有毒药品时,必须当日使用,当日领取,用多少领多少,严加保管,不准无关人员接触,如使用有剩余,必须立即退回有毒药品库,不准在使用地方存放;
3、使用过的设备工具一定要清洗干净,使用过的废水一定要进行处理,并定期取样化验分析,沉淀的废渣要埋在指定的地点;
4、凡装放有毒药品的工具如铁罐、麻袋、玻璃瓶、塑料袋等不许乱放、随意处理,必须经过消毒,化验无毒才能使用或处理;
5、在使用有腐蚀性、刺激性及剧毒物品时,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氢化物、三氧化二砷、碘等必须戴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且须有人监护;
6、禁止将有毒物质或致病菌擅自挪用或带出实验室,发现丢失或被盗窃,应及时报告;
7、从事微生物检验的人员,工作结束后应洗手消毒,下班时应脱下工作服。
(五)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使用
1、凡使用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的混合物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2、严禁在火源附近进行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酸、苯、甲苯、丙酮、汽油等易燃物质,其附近不得有明火;
3、进行有爆炸性的操作,所用的玻璃容器,必须使用软木或胶皮塞,禁止使用磨口瓶塞;
4、禁止将易燃物质(如苯、甲醇、乙醇等)进行明火蒸馏或加热。其沸点低于100℃者,应在水浴上加热,沸点高于100℃者,应在油浴上加热。水浴和油浴应使用闭式电炉,禁止油浴加热到接近油的着火温度;
5、加热易燃液体时,必须在冷却回流器的烧瓶中进行;
6、蒸发可燃液体时,禁止将蒸汽直接排在室内空间;
7、熔融石蜡时,应放在砂浴上进行,切莫过热,以免着火;
8、禁止将氧化剂与可燃物品一起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氢氧化钠;
9、使用爆炸性物品(如:高氯酸、过氧化氢等)禁止振动、碰撞和磨擦;
10、易发生爆炸危险的操作,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具有特别危险的操作(如使用放射性物质)应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在符合规定的隔离室内进行;
11、加热操作或实验过程中,如发生着火爆炸,应立即切断电源,热源和汽源进行灭火;
12、取用钾、钠、钙、黄磷时必须使用专用钳子,禁止用手接触。钾、钠、钙存放在煤油中,禁止与水或蒸汽接触,黄磷应放在水中,均应浸没于液体下面与空气隔离;
13、挥发性有机药品,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冰箱或铁柜内,低燃点的易燃品,不能放在火源附近,若室温过高时,应备有冷却装置。
(六)腐蚀性、刺激性物质的安全使用
1、稀释浓酸时,必须将酸注放水中,用玻璃棒缓慢不停地进行搅拌,禁止将水直接注入酸中,稀释时,应缓慢进行,若温度过高应待冷却后再进行;
2、溶解化学物品和稀释浓溶液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和硬质玻璃器具中进行;
3、在处理发烟酸和强腐蚀性物品时,要特别谨慎,防止中毒或灼伤;
4、当酸、碱溶液、化学试剂灼伤皮肤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救护,情节严重的急送医院;
5、开启盛溴、过氧化氢、盐酸、氢氟酸、发烟酸等物质的瓶塞时,瓶口不得对着人;
6、溶解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时,要严防沸腾溅出,酸碱中和时应缓慢进行,严禁液体飞溅;
7、禁止浓硝酸与可燃物接触;
8、如需将浓酸或碱中和时,应先行稀释,绝不许将浓酸、浓碱直接中和。
(七)防火安全
1、实验室内严禁抽烟,不准乱抛火柴或其它火种;
2、实验室必须设置防火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和补充,灭火器材应放在固定地点。化验人员每人都必须熟悉防火知识,并能操作;
3、使用易燃挥易挥发试剂时,附近必须没有火源或远离火种;
4、酒精灯或喷灯必须在火种熄灭的情况下,才能添加酒精;
5、加热可燃液体时,不能直接用火加热,必须在水浴上加热或加垫石棉网;
6、要经常检查电线是否有漏电现象;
1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一些高校建立了严格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 设立了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 任何人员必须经过强制性的入门培训才可进入实验室, 且入门培训按实验室性质设立不同级别[4]。阿德莱德大学构建了学校EHS管理体系[5], 实行严格安全 (资格) 准入制度[6], 并对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行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牛津大学对实验室的准入要求也非常严格, 所有实验人员在经相关安全培训后, 还需导师和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才可进入实验室[7]。
在我国,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研究起步较晚, 清华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研究生范围内开展“实验室安全学”必修课, 未通过学生不得进入实验室从事研究活动;江南大学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设置了严格的实验室准入条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香港理工大学设置了强制性的安全必修课程, 学生须接受学校安排的安全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9]。
2 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研究
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 但学生和个别实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缺乏, 且安全意识淡薄,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因此,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势在必行, 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2.1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使安全制度标准化
当前, 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零散、制度不完善, 且同一院校内各个院系实验室管理制度不统一, 安全制度无严格标准, “人治”多于“法治”, 管理效果不佳。
标准化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实验室各种标准化台账、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 (SOP) 、实验室安全文化环境的建设、实验室指导教师守则、实验室学生守则等, 完整标准的制度是高职院校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根本。
2.2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校实验室安全多由保卫部门牵头负责, 实验室直接管理者多为相关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 缺乏完备的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培训, 对于实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措施不甚了解。
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 包括实验室设计、人员管理、记录管理、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实验室6S管理、实验室内部审核、实验室管理评审等, 尤其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 掌握消防、紧急救护、危险品使用等技能, 才能更好落实学生的安全要求, 进一步设立学生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2.3 分层次设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
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比例高, 尤其高职院校实践比例不低于50%, 学生进入实验室频率高, 可研究在学生中分层次设立安全准入制。
对于初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 要求通过初级安全入门培训, 了解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仪器设备安全知识、基本化学品处理方法、应急处理方法、环境保护等知识, 方可准许进入实验室, 并有资格参加专业实验室培训。
对于仪器设备操作复杂的专业实验室, 学生须经过专业实验室培训, 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不同专业的安全要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急救等知识, 才有资格进入相关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和研究。
按照实验室的功能性、专业性、重要性等差异, 对其准入要求进行细分, 形成不同级别的层次, 从而进行人员管理, 是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基本方法。
3 结语
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经验,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 对实验室安全准入进行初步的研究, 有助于加强高职院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知识, 对于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社会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要:近年来, 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 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秩序, 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安全制度不完善导致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该文在借鉴国内外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现状的基础上, 对高校建立安全准入制度进行了初探, 提出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而分层次设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 对于降低实验室事故发生、保障社会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制度,分层次,安全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1]赵文武, 李桂桃.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3) :27-28.
[2]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31 (1) :210-214.
[3]罗一帆, 汤又文, 孙峰, 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4) :147-150.
[4]俞丹亚, 樊冰, 姜周曙, 等.澳大利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考察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11) :212-215.
[5]熊顺子, 门妍萍.阿德莱德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 (8) :126-129.
[6]黄炳辉, 李勇, 卜建.安全准入制度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举措[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4) :151-152.
[7]刘浴辉, 向东, 陈少才.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8) :181-185.
[8]李丁, 曹沛, 王萍, 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 (7) :156-158.
【摘 要】普通磨床设结构计能提供基本可靠的安全保护手段,但当实习学生出现违章和违规操作时,极易导致恶性事故。本校工程训练中心大力开展创建特色工种活动。磨工实习教师把实际生产中的零件作为实习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加工工艺和安全操作易出现的同题,最终解决同题。有效降低了实习教学安全隐患,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磨床;安全操作;问题
对高等理工科院校而言,对于工程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强化实践教学。要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实践,强化动手和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大学生在校参加工业培训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校内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可以集中展现现代工业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大规模、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工程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时又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的现代化公共教学实践支撑平台。
本校工程训练中心大力开展创建特色工种活动。鼓励每一个工种都有自己的特色。磨削加工教学团队以教学改革为理念、创新为导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在长期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并全面落实到教学计划中。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安全操作方面做得十分突出。
一、磨削加工实习教学的特点
(一)磨削加工的特点
在机床上用砂轮作为刀具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过程称为磨削加工。
(1)磨削属多刃、微刃切削 磨削用的砂轮是由许多细小坚硬的磨粒用结合剂黏结在一起经焙烧而成的疏松多孔体,在砂轮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切入零件表面,故磨削是一种多刃、微刃切削过程。
(2)加工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低 磨削的切削厚度极薄,每个磨粒的切削厚度可小到微米,磨削加工应用广泛,可以磨削外圆、内圆、平面、成型面及齿轮等。
(3)磨削速度高 外圆磨床的磨削速度一般是30~35m/s。
磨削加工实习教学开设有磨床操作及砂轮、外圆磨削加工、内圆磨削加工等课题。通过磨削加工实习,近机类专业本科学生可以熟悉砂轮的静平衡方法、熟悉磨削加工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初步掌握外圆磨削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磨削加工实习教学的特点
1.磨削加工实习教学的特点.
磨削加工本质上就是高速旋转的疏松多孔刀具加工,普通磨床设结构计能提供基本可靠的安全保护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但不能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误动作而发生危险,当实习学生出现违章和违规操作时,外人极难及时制止,极易导致恶性事故。目前的情况,一般的高校磨工实习教学都是普通磨床。不确定性极大。
高校的磨削加工实习教学历来是难题,非高职类工科院校多以操作演示为主,学生并不动手操作。三位磨削加工指导教师在各个关键环节精心组织,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指导学生学习安全技能,保证每名学生安全独立地操作。
2.磨削加工实习安全技术规程。
安全技术规程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磨削加工实习教学中,要求学生遵守的磨削安全技术规程包括:
(1)启动磨床前,要了解、熟悉磨床各操纵手柄的作用及操纵方法。
(2)磨削前要检查磨床机械液压等系统是否正常。启动磨床时,人不可正对砂轮站立。砂轮应经过2min的空运转试验,并确定砂轮运转正常时才能开始磨削。
(3)安装、测量工件时,要将砂轮退后工件。
(4)磨床的挡块位置要调整得当,防止砂轮与顶尖、卡盘、轴肩等部位发生撞击。当所磨出工件凹槽宽度与砂轮宽度之差小于30mm时,禁止使用纵向进给。
(5)发现磨床异常,立即停车并切断电源。
磨削安全技术规程不多,但是对于刚接触磨削实习,又不会实习超过两周时间的学生来讲,很难不出错。
二、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方法
(一)实际生产情境作为组织实习的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最初应用于西方国家医学教育领域,其直指知识的应用和未来职业技能,注重创新思维、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思想。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无序的、结构不清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解决者,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和收集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1.磨削加工实习教师把实际生产中的零件作为实习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加工工艺和安全操作易出现的同题,最终解决同题。
实际教学中,强调实际生产情境的真实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把实际生产情境作为组织实习的中心,要求学生小组不仅要拥有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使用实习资源的能力。
2.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组织过程。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方法是,由实习教师布置或提出除工艺问题以外,还提出安全问题.针对问题,实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常几个人为一组)进行下一步工作,包括查资料、讨论、模拟等,目的是为解决工艺问题外,也要解决实际安全问题。这样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实习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使用实习资源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实习和研讨热情,从而锻炼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创新结合。實习学生接触很多指导教师,大量各类机械设备和生产情境,采用各种工艺方法,手脑并用,安全完成实习产品。
实习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方案不同,得到的最终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根据学生实习的过程细节,包括讨论问题、推理判断、归纳总结、充分考虑到工艺先进性、质量可靠性、刀具使用合理性、加工成本、安全操作等因素,进行总结、评定,
3.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实习报告。
为了使每名实习学生明确所承担任务,较好地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实习学生认真填写实习报告,以便实习教师及时参与和跟踪学生的实习状态。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实习问题题目。包括名称、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目的等。
(2) 实习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小组、学生姓名、学号等。
(3) 实习指导教师信息。
(4)解决实习问题方案。
(5)主要参考依据。主要指收集的参考资料。
(6)实习结果。包括实习过程、实习记录与检测。
(7)学生实习总结。包括对实验结果做出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指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需要改进的意见。
(8) 实习教师评。实习结束,根据实习结果对实习学生实习成绩进行评估 。
以问题为基础的安全实习教学模式,有效降低了实习教学安全隐患,有助于帮助实习学生了解工厂和生产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 傅水根,严绍华,李双寿,李鸿儒,王天曦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4期.
[2]PBL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4期 刘春城.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模式与思考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3期 胡大超 程奕鸣 黄云明 朱慧婷.
[5]综合性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发展模式设计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4期 朱瑞富 孙康宁 贺业建 刘新 宋思利.
[6]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9期杨宏亮.
【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制度07-24
生物实验教学安全09-22
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01-02
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01-07
实验室管理员和实验教师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06-02
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06-17
大王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07-24
实验室安全及卫生制度06-25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07-28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范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