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教学法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教学法(精选9篇)

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教学法 篇1

六合中学吴新峰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会学”,四环节教学法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体现了以下优势:通过自学引导,把方法教给学生;精讲启发把时间还给学生;讨论发言把欢乐带给学生;德育渗透把思想传授给学生。学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能让学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现把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四环节教学法”进行总结,以便与同仁商榷。

一、读

“读”是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教材内容。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阅读并不是泛泛地读,阅读前最好由教师对教材的内容作一个简要介绍说明,并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同时传授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阅读时有的放矢。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对课文的要点或难点加以标注,要求有能力的同学阅读过程中构建好知识框架,这样学生阅读的过程,也就是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猎取知识的过程。如在讲《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时,学生阅读完了会疑问:隋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呢?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注意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是单一的。有哪些动机和目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揣摸、领会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于是就做出这样的分析:隋朝既有贪恋江南美景的动机,又有搜刮江南财富的目的,既有耀兵江南,显示霸气的动机,又有攻打高丽的目的;而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则在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总之,在“读”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教师的职责上是当好引导者,让学生明白读什么,怎样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有所获,达到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议

“议”是让学生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讨论的方式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以两名学生为单位,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疑。不论采取何种讨论方式,都应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探求思维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例如讲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如何恰当符合史实地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教师可以设疑:武则天是否是一位很有做为的皇帝?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知、所学的知识,对武则天进行全面的评价,学生可以各抒已见。多数同学会通过电视剧、小说和评书中知道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玩弄权术,为达目的而

不顾一切,滥杀无辜,甚至处死自己的亲骨肉,从而判定武则天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也有的同学持相反的意见。此时,可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最后由教师做出评价和总结。向学生阐明: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并且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吏唐朝的社会经济向前进一步发展,国力不加强。但她为达到统治目的时常用兵滥杀无辜,也使人民蒙受一定的苦难,武则天有功有过,总起来说功大于过,武则天是一位可以值得肯定的女皇帝。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认识,往往带有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不能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在质疑、解疑、讨论中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还要让学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既看到对历史发展,对经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出其消极、反动的一面。

三、练

“练”是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作口头回答或作的练习,这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巩固记忆的教学形式。应该不拘形式,注意难易得当,并且题目的设置应体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力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习初一历史《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教师可设计“文成公主入吐蕃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进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纵向知识比较归纳能力。最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如下:文成公主入吐蕃和昭君出塞都是汉族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都有利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友好相处;都有利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通过该思考题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对纵向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讲

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教学法 篇2

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是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之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 很多情境都需要运用语言进行营造。运用语言创设情境不需要繁琐的道具, 更不需要激情的角色表演, 是一种简单依靠语言就能描绘出的情境。例如, 在执教中日甲午战争相关内容的时候, 在一开始就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渲染情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炎黄子孙曾经创造过多项奇迹, 拥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 中华民族的历史又是多灾多难的, 多少次的战争让中华儿女血洒疆土。回眸历史的长河, 在1894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岁月, 日本侵略者用那坚船利炮踢开了我们的国门, 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甲午战争……”这样的语言描述充满深情, 立刻把课堂融入那段屈辱的历史当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很快与课本融合, 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运用语言创设情境虽然简单易行,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把握住语言的“度”, 不能过分渲染也不能渲染不到位, 否则都不能起到理想的情境创设效果。

二、运用图片创设情境

中华民族的历史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但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基于此种情境, 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一些图片来创设情境、讲述历史。例如, 在执教《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的时候, 就可以把历史上很多著名的青铜器展示给学生看。比如毛公鼎、鸮尊、龙虎尊、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以及羊父丁方鼎等。通过观看这些著名的青铜器图片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领略中华民族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运用图片创设情境, 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的相关图片搜集, 这就要求教师不辞辛苦, 才有可能达到情境创设的最佳效果。

三、运用视频创设情境

运用视频创设情境是最为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之一。视频那声画结合的特点很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亲身经历历史事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我经常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 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 学习《红军长征》一课的时候, 我从电视剧《长征》中截取了部分视频播放给大家看。看到视频中老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横渡大渡河的场景, 同学们都被震撼了。回顾过去、看看现在, 才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依靠多少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四、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由于初中生的年纪普遍较小, 因此他们的表现欲望较强。基于这种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角色扮演, 用这些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情境。例如, 在学习《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的时候, 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批斗知识分子的场景:只见那名知识分子被五花大绑, 身上贴满了批斗标语。旁边的看热闹的人还纷纷砸鸡蛋扔果皮, 场面让人不堪入目。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 却能真实反映中国历史上那段扭曲的历史, 给学生的触动颇多。

总之,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已经被广泛运用, 且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 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情境创设方法。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激起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情境创设的研究中来, 不断提高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春茂.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侯君虎, 吴崇兰.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J].湖北教育, 2013 (1) .

[3]陈莎莎.浅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广西教育, 2012 (5) .

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教学法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知识正迁移 学科内迁移 学科间迁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90-02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所谓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对现在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产生影响,或者说他们现在正在学习的知识会对他们之前掌握的知识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两种,凡是正面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正迁移,凡是负面的影响我们称之为负迁移。笔者在这里谈的是正迁移,因为只有正迁移才是学生能力形成所需要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防止负迁移,努力实现正迁移。

一、历史学科内的正迁移

(一)历史知识间相似性内容的正迁移

历史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有一致性和相似性的,即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越多越容易产生正迁移。我们在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多回忆旧知识,引导学生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样对新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笔者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外,还让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知道,两次鸦片战争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西方殖民者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西方侵略者在中国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同时也明白了两次战争的不同点:(1)前者是英国一个国家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国联合法国一起发动的,美俄则是帮凶。(2)前者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他们的产品;后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3)侵略地区。前者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后者占领了广州,进入了天津、北京等地。(4)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影响不同。前者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通过这样比较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让学生既能快速地掌握了历史知识又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又如,笔者在教学“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引导学生努力挖掘它与大化改新、俄国1861年改革、中国百日维新这些知识之间在背景、目的、领导者、内容、结果、性质、局限性等方面的异同。还进一步提出质疑:“19世纪末中日面临着相似的背景(民族危机),为何中国失败了而日本却成功了?”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认识了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受到帝国主义国家和以慈禧太后为主的保守派的强烈抵制。当时的中国如果变法成功的话,那么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政权就会受到削弱,甚至会产生无权利的情况,从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况且以慈禧太后为主的保守派既希望帝国主义国家不侵犯中国,又希望能够安稳地控制住国家政权,所以就联合帝国主义对革命进行镇压,使变法失败;明治维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得到了全国人民支持。当美国闯进日本勒令日本开放通商时,导致了原本民族精神极强的日本人民的不满。于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互相斗争的同时,日本开始实行明治维新。并且日本人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使得天皇家族仍然具有一定的威信,所以日本与英国一样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这既保证了国家的发展,又使天皇家族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不受到大的影响,所以成功了。通过这样引导,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探究产生不同结果的根源。挖掘了历史表象下隐性的历史知识,同时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让学生学会从纵横方面,从深度方面去学习历史,掌握历史。

(二)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的正迁移

历史知识是静止的稳定的,时事热点是流动的、变动的,实现两者的有效迁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当今时事热点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历史、体验历史。通过实际应用,实现“知识 ——热点,热点——知识”间的正迁移。例如,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全国放假一天以庆祝这个伟大的胜利。这一天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纪念活动。在进行专题复习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时,笔者有意识地播放了阅兵式视频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结合正在热播的有关抗日战争的电视剧,如《敌后兵工厂》《孤胆英雄》《兄弟连》等,以及有关与此相关的电视内容,也播放一些相关的电视新闻,如日本进行的“夺岛”行动等,从这些热点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把学到的课本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去,从而使认识得到不断深入和发展,做到学以致用,并得心应手。这样既能丰富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功能,让历史课堂更具魅力。

二、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迁移

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各科知识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彼此渗透、融合、贯通。历史也一样,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联系这些学科的知识来学历史会更易学。重视跨学科知识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

(一)利用语文知识优化历史课堂

中国素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古人喜欢以诗咏史。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找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关联点,恰当地运用诗词等语文知识促进历史教学,增强历史教学的艺术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例如,笔者讲“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时,让学生联系语文中毛泽东写的《长征·七律》,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语文知识来说说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翻越了哪些大山大河?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和无比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畏艰难、不怕吃苦、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如,讲到孔子时,学生语文课中正好同期出现《论语十则》,笔者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语》的内容来加深对孔子的了解,使学生的记忆深刻。再如,讲郦道元的《水经注》时,结合语文中的《三峡》这篇课文进行讲解。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和李白、杜甫等所写的诗,苏轼、李清照等所写的词及明清的小说等结合起来。只要历史老师用心寻找,都不难发现语文中的历史,历史中的语文。

(二)利用地图来辅助教学

历史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就反映了这一现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增广、增强知识面,要明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中学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地理知识比较多,很多需要地图来配合教学,才使抽象的知识明白化。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内容,挖掘历史课中的地理知识,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地理知识进行迁移教学。梁启超先生说过:“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可见运用地理知识,尤其是用好用活地图,可使历史教学事半功倍。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接触最多的是历史地图,历史地图能提供直观的地域图像,把图文结合起来能形成明确的空间图像,使抽象的历史知识空间化,具体化,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例如笔者在教学“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时,笔者让学生拿出历史地图册,通过世界地图来有效地结合课本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试着分别找出达迦马、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线,他们最远到达了哪里,向东还是向西出发,都有什么发现,并在地图上标出来。最后通过多媒体演示了他们的航线,让抽象的历史空间概念变具体化,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让学生的思维从已有的历史知识转向了学过的地理知识,实现了地理历史知识的有效的迁移教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拓展延伸,找一下中国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异同点。

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教学法 篇4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 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本文拟就作为一 种文学载体的诗歌,它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内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的作用;如何运用“史诗” 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等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因而通过诗歌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 个方面:

1.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发展的某种趋势及规律。

《诗经·小雅·北山》中“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就准确地反映了奴隶制 高度发展的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度——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周朝的一切土地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周王 将其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同时周王还占有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因素的劳动 者——奴隶本身,并把他们大量地赏赐给诸侯臣属。

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则形象 地反映了唐朝前夕,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致使唐开元年间(712—741年),社 会经济高度发展,地主阶级财富迅速积累,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焚书是秦始皇晚年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使“递三世以至万世为君。”可仅隔四年,齐楚大地就响起了一片“伐无道、诛暴秦”的呐喊。原因何在?唐人章碣的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 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焚书坑》)在焚书的团团黑烟中,嬴政的帝业化为灰 烬,函谷关和黄河的险峻未能阻挡住刘项的军队,焚书的坑灰尚未冷却,“不读书”的刘项就灭亡了“焚书” 之秦。全诗词藻清丽、义理深邃,于嬉怒笑骂之中揭示了书未必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不是巩固“子孙帝王万 世之业”的有效措施,对于文化思想领域中的问题,用专制强暴的办法只能适得其反这一规律性的主题。

2.揭露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和对人民的掠夺,以及社会的腐败、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 的悲残生活。

这类题材的诗歌,从《诗经·魏风·伐檀》中“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 ①兮”始,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隋末的《挽舟者歌》、杜甫的《三吏》、《三别》,宋梅 尧臣的《陶者》、王安石的《河北民》,直到明薛论道的《不平》,钦权阳的《税官谣》、清魏源的《江南吟 》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些歌谣等等,举不胜举,比比皆是。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典型具体的艺术形象,揭露了剥削阶级对奴隶和农民政治经济上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以及他们的反动性和腐朽性;表现了人民群众“ 卖牛纳税拆屋炊”(苏轼《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十有八九死,当路横其尸”(苏舜臣《城南感怀呈永 权》)的悲残生活。

3.表现了被统治阶级不堪压迫和奴役,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

用心爱心专心 1

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和地主阶级,千方百计地在经济上对奴隶和农民进行 敲骨吸髓的剥削和政治上残暴的压迫。而“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 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在汉族的数千年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 统治”。[1]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暴精神和壮举,在中国历代诗歌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这类题材的诗歌,又可分为两类。

其一,表现了积蕴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对统治阶级的仇恨、愤怒和诅咒,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在《诗经·魏风·硕鼠》中,诗人把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表达了奴隶对剥削者不劳而食的憎恨,和对“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东汉末年,流传于民间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歌谣,采用拆字谜语的形式,隐含了“ 董卓死”的寓意,表达了人民对专权祸国、制造战乱的奸臣贼子的仇恨。其二,反映了被压迫者揭竿起义,用革命的手段反抗统治阶级、推翻和改造反动统治的事迹,歌颂了大无 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谁 可论。”(屈大均《读陈胜传》)这首诗不但概括了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被征戍边,鱼腹丹书,夜半狐叫等 主要史实,并盛赞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英雄气概,和“驱除功第一”的历史功绩。这类题材的诗歌 还有表现隋末首义的《隋大业长白山谣》、唐黄巢的《菊花诗》、元末的《松江谣》、明末的《税官谣》、洪 秀全的《述志诗》等等。

4.表现了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反抗外族统治者的压迫和侵略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国殖民 侵略前赴后继,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各民族间长期和睦相处,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但在汉 族和其它民族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在某段历史时期、或部分地区,不同民族间,也曾进行过激烈的战争。这就 出现了许多反抗民族压迫,抵抗外来进攻的民族英雄;在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为反抗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保护 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人民更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南宋时,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抵抗金军的进攻;韩世忠、梁 红玉夫妇“归师独遏当强寇”(清赵翼《黄天荡怀古》)的抗金业绩;元末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 祥《过零汀洋》)为国捐躯的爱国行为;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为抵御满清进攻“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 月氏头”(夏完淳《鱼服》)的壮举等,都表现了在民族危难的紧急关头,许多民族英雄捐躯赴国难的爱国壮 举和民族精神。“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 罗势萧然。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首义和团揭帖,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除教灭洋”保卫国家的爱国壮举;真 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藐视敌人,敢于同其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这类题材的诗歌还有表现中国军民剿除倭寇的《舟师》、《登盘山绝顶》,表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复台诗 》,表现抗英斗争的《三元里》等等。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有许多诗歌反映了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艰苦探索、甚正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行为和献身精神。如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柳亚子的《吊鉴湖秋女士》、章炳麟 的《狱中赠邹容》等。尤其是在反抗国民党法西斯统治中,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更为我们 留下了一首首令人回肠荡气、气贯长虹的革命诗篇。

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还有一些诗歌表现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有的诗歌表现了劳

动人民的勤劳 勇敢和不畏劳苦,如表现大禹治水的“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人海流 ”。(苏辙《涂山》);有表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密切关系的,如反映昭君和亲,促进民族团结 的“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张仲素《王昭君》);有表现我国人民的聪明 才智和大智大勇的,如反映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汪遵《西河》等等。

“舞是诗兮诗是史”(谢觉哉《再看东方红》)诗歌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 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如果我们能够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些反映某一时期历史的“史诗”,无论对于充实历史课教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增 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以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拓宽其知识面,都 是大有裨益的。首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些“史诗”,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 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历史教材所反映的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是通过对记录历史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 断等抽象思维的形式,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诗歌所反映的同一历史则是通过对丰 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构成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在真实的图画里面显示社会中某一阶 级底状况”。[2]它可以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

如对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连年混战,百姓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曹操的“铠甲生 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既形象又具体,使学生仿 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遍地狼烟,百姓流离失所、客死异乡,田园荒芜、了无人烟的悲残场景。若将教 材的讲述和这首诗歌结合起来,使枯躁的史实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历 史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 解。

有些诗歌本身就是“诗化”的历史,由于其语言精炼,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易记易唱,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如第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第二次反“围剿”中,二十万敌军,在从 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八百里战线上,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进逼中央根据地。三万红军在毛泽 东、朱德的率领下,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各个歼灭”的方针,首先打垮侵入富田、东固的较弱的 敌军两个师,然后从赣江东岸的富田向东横扫,十五天,转战七百余里,一直打到福建建宁,五战五捷,歼敌 三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对这段历史,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作了真实的记载: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精炼的语言,概括了第 二次反“围剿”的全过程,和谐悦耳的诗句也便于学生的记忆。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的有 效方法。

两千多年来,封建主义对中国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掠夺和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一次次的激烈反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一首首记载中国人民反压迫、反侵略地惊天地、泣 鬼神的壮丽诗篇。其中有反映农民起义和仁人志士反抗封建统治的“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隋大业 长白山谣》)、洪秀全的“斩邪留正解民悬”,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反映中国人 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表现先

驱们 的救国济世、为国赴难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 轩辕”„„等。这些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为国赴难、取义成仁的献身精神。诗中所凝含的思想,揭示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仍顽强不屈的根源,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 为后人为国效力为民族献身的动力和座右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这些令人回肠荡气的诗歌,对于激发学生的 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其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三:那些蕴含着丰富历史内容的“史诗”中,有许多更是诗中之佳品、千古之绝唱。在课堂教学中,恰 当地引入这些诗歌,对于加强“文”与“史”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修养,也是大有帮助的。

需要说明的是诗歌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但其反映和表现历史的形式,同历史教材是有明显区别 的。它毕竟是通过典型,夸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表现历史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真 实性上,与历史教材是有差距的。同时有些“史诗”中流露出明显的阶级偏见和不健康的思想情调。因此,我 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诗歌时,要摆正“史”与“诗”的关系,要对其进行精心的选择,并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进行恰当的处理。

1.把握好诗歌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历史教材基本上体现了学生应掌握的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诗史”只 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增强学习兴趣的有益补充,处于辅助地位。况且,从《诗经》算起,从古至今,保存下 来的诗歌可算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这其中的多数诗歌,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某 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前,按照“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宁精宁短,切忌滥长”的原则。对庞杂的 诗歌进行认真的甄别,仔细的筛选,选取那些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能对教材起到注解、补充、深化的“点 睛”之句,揉进课堂教学中,这样才不致于喧宾夺主,使历史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2.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正确认识、分析、处理“史诗”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表 现形式,诗歌也表现着一定阶级的意识,明显地带有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因此,对引入课堂的诗歌,除要对 其丰富的内容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外,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阶级分析,鉴别其表现 出来的阶级性和思想倾向,在吸收、借鉴其反映和表现历史的同时,摒弃其思想倾向上的消极性、腐朽性和反 动性。在唐末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后,有人在尚书省门上贴了一首诗歌:“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贱出泥。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齑。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对这首诗,要在肯定其真实反映了农民取得政权后,贵族老爷被打翻在地,农民扬眉吐气的阶级关系大变 动的同时,对其代表没落贵族阶级思想,仇恨和蔑视农民政权的反动思想进行批判和摒弃。在丰富学生历史知 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要注意诗歌的文学性史实的关系,区别诗歌反映历史时所表现出的文学色彩,使其再现历史的真实。

由于诗歌是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和表现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因此,通过诗歌所透视出来的历史,会不可避免地因为诗歌本身浓厚的文学色彩,而和真实的历史有所差异。这就要 求我们在将诗歌引入课堂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将诗歌和反映同一历史的多种史料进行反复的,多方位的比较,认真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剔除“史诗”中所表现出的夸张的文学成份,从诗歌中去寻求 和再现历史的真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5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未来成长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的情感教育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篇文章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对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育因素;初中历史教学

对于初中来讲,正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关键时刻,同时,能保证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当对教材当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不断挖掘,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良好的培养。

一、高尚的道德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高尚的情感,道德感十分重要,同时,道德感能对人类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情感体验。而道德感对于学生能如何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如果,道德感偏低,或是道德感不正确,则会导致日后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对社会产生危害,而在如今的社会当中,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并且,人类对道德标准形成了共识,比方说,义务感,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等等。而在历史教材当中,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丁洋,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以及戚继光沿海抗击倭寇等等都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从古至今,无数的爱国先驱者闪烁强大的光辉,引导着更多中国人民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而历史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在外国也有众多诸如此类的优秀事件,如奥林匹克的长跑运动,美国的独立战争,虽然,不出自于一个民族,但是其性质都是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伟人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对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不一样的震撼,同时培养学生朝着该方向不断努力前进。

二、积极的理智感

理智感就是人类在进行智力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真理而产生的满足。青少年是人类发展的未来,而对于真理,新鲜事物会充满好奇感,探索感,一个积极的理智感是热爱社会,热爱生活,乐于探索新鲜事物,而对于谬论,偏见等,会产生厌恶的行为。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目前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从原始社会不断进步到最终成为共产主义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坚持自身信念,坚定共产党的领导。而在历史教材当中,如孙中山,毛润之,岳飞,希特勒等等,可以进一步进行描绘,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什么人是对世界产生影响,什么人是对祖国,对民族产生影响。从而有一个正确的理智观念,为学生日后的成才,志向打下正确的基础。

三、正确的美感

所说的美感就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对于历史遗迹,遗物等等,比方说,青铜器、长城、北京故宫以及达芬奇的画像、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等等让学生进行观赏,体会,从中体会出古人的智慧以及对艺术的赞美。而通过的李大钊,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的人格魅力,精神魅力,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正确审美。

四、改善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根本路径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在知识上让学生能够学会,学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进行培养,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而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进一步学习,紧跟时代步伐,现如今,各种媒体层出不穷,影视作品的质量也是各有千秋,对于学生的学习一定会产生影响,会导致学生误认为是正确的历史,因此,教师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树立正确的思想,将知识面不断扩大,利用最准确的历史事实来教育学生,同时,在教学当中贯穿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成才之前先学会如何做人。除此之外,还需要赋予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情景,对历史知识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进行介绍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体验其中所内在的民族情感,让学生能从根本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在历史当中穿插扮演历史角色,或是欣赏历史人物,寻访历史古迹,写相关小论文等等,来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对于有些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或是消极的生活态度,应当在对学生积极情感进行培养的同时,对学生更耐心的教育工作。

五、结束语

教学,其主体是学生,而在历史教学当中,需要以学生为根本,秉着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所有的教学,如果脱离了情感,则会显得虚伪。因此,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展,让学生能有健全的人格,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情感互相结合。并且通过这种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展示出自身的学习状况,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以及思维等互相产生摩擦,让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格,性格等不断完善,进一步升华。同时,情感教育也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加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对于学生来讲,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最根本培养方式,只有学生有正确的美感,积极的理智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感,才能让社会的发展更具活力,而教学依照这种方向发展,才能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翁家城.初中历史融入情感教育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15):147-147.[2]

陈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10):139-139.[3]

例谈图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6

首先, 在《解放战争》一课教学伊始, 教师可展示下列图示, 并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 教师再加以简明扼要的讲解, 也可由学生进行讲解, 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列图示反映了解放战争四个阶段敌我态势的变化, 揭示了国民党迅速败亡、人民解放军迅速取胜的历史性过程。其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 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然后, 在讲战略决战中的三大战役时, 教师可设计三大战役简况表格, 并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填写表格或者回答表格中涉及到的问题。

在学生了解表格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 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所采用的战术——“关门打狗”、“中间突破, 分段歼敌”、“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进行简明、生动的讲解, 这样会使其中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既有利于学生记忆,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最后, 在讲1949年国共两党举行的最后一次谈判——北平谈判时, 教师可把其与重庆谈判进行对比讲解, 并设计如下表格。

把“北平谈判”与“重庆谈判”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两大史实的理解, 避免了史实混淆。同时, 也让学生明白国民党之所以迅速败亡、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迅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失民心者失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抗战胜利后,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但国民党却违背民意发动内战, 实行一党专政, 这遭到广大人民的一致反对;中国共产党则时时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 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 赢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例谈初中历史比较教学的特征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比较教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87-1

一、相近性

相近性指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比较,历史人物和历史人物比较,同一时期性质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也可以做比较,这就是相近性。通过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这些事物与现象的普遍性(共性)下的特殊性(个性)或特殊性(个性)中的普遍性(共性)。

如亚、非、拉许多国家,有的成为殖民地,有的成为半殖民地,情况相差甚远,这是特殊性(个性)。但它们独立的途径却有相通之处,如一般都建立了广泛的联合阵线,武装斗争等等,这是普遍性(共性)。反过来如19世纪下半期,亚洲的封建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印度等,都遭受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这是共性(相近性)。但面对列强的侵略,各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相应就出现不同的结果。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强国;朝鲜和印度分别沦为日本和英国的殖民地。这是它们的个性特征,其结果是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国情不同而决定的。

通过这样的比较,既体现了同一事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差异,又集中了学生对发生在同一阶段历史事件的看法,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强化了学生的理解。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也可以进行比较,这对认识历史时间或历史现象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历史地图,比较法兰西第一帝国强盛时期的欧洲和1815年的欧洲,我们看到了不同时期法国疆域和势力范围不同,呈现了法国这两个时期在欧洲所处的地位。这两个时期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也反映了欧洲当时的政治格局。

二、针对性

进行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必须有对应的比较点,即比较项。如对中国历史上两次典型的资产阶级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从运动存在的背景、领导的阶级、革命纲领、斗争方式,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先后代表近代社会进步潮流的两次资产阶级运动,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强和政治革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出路,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造成这种相同结局的原因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客观上的敌强我弱,主观上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软弱性。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条件,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三、侧重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8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尽管古有“教学相长”之说,但我国长期的封建伦理过于强调师之权威和学生在课堂上对师长的绝对尊从,使得“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向授课的“独角戏”,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成分很少,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根据教材、考纲设计出一堂内容充实的课,一节课讲了40分钟,学生则“马不停蹄”地记了40分钟的笔记;每次考试结束,教师总要按大纲要求制定一份标准答案,然后按标准来裁定学生成绩的高低;虽然大多数教师会在授课结束时,追问学生一句“大家还有问题吗?”但鲜有学生站起来问个“?”„„这样的教育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得“勤奋”但不会思考、“谦逊”但缺乏创新。于是,我们的学生成了“工厂生产线上出产的标准零件”。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地投入课堂、与教师进行互动呢?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联的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互动氛围的前提。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指导者和铺路人,教师的最大智慧和最佳艺术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和表达。

中学生的认识往往带有各种情感色彩,常常表现出的不是用理智来支配情感,而是用情感支配理智,有时甚至用自己的好恶来决定一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这种体会:一位学生喜爱某位老师,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也会特别喜欢,就会努力学习这门学科,学习成绩也会相应地提高;反之,该学生不喜欢某老师,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一般也不感兴趣,上课时,往往不能认真听课,成绩也会出现退步。可见情感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光彩。

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紧张、沉闷的课堂教学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往往会产生害怕、烦闷、厌恶、紧张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相反,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会使学生产生满意、愉快、互助的态度和体验,从而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教学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永远是第一教学原则,具体做法有:

1、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

2、教师要放开眼界,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在课堂评价时,不要只评价学生对问题解答正确与否,更要关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勇敢的表达,并对此给以鼓励性的评价。

3、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感到课堂是自由的。

4、教师要延迟判断,给学生提供机会,即使学生回答得不正确,也不批评、不讥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安全的。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如果知识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把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为“会学”,还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要使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学”。因此教学要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怦然心动”,在活动中“百感交集”,感知“豁然开朗”,觉察到“妙不可言”,进而于不知不觉地爱上初中历史课。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上,我尝试了几种方法:

1、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研究证明,青少年学生听觉敏锐,善于模仿,具有音乐的潜能。听歌会促进知识的输入;唱歌还可以增强语感和语言文化的熏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如果在历史学习中配合音乐教学会使记忆过程变得轻松。如在讲《九一八事变》时,一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悲壮深情的歌声立刻激起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自然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讲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时,一曲《爱我中华》定能让学生为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繁荣而努力!

2、用语言浸润历史,使学生感受历史。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方法中,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历史课堂语言应当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在历史课堂里,我们应该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看得见万里之外法国马赛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感受得到无数民族精英金子般的思想品德„„要把历史讲“活”,就是要把历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外貌、行为、思想,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就是要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对历史课而言,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是一条“基本要求”。如果我们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去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3、用影视回顾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但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样也应该重视,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运用多媒体,插播一段影视剧,定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悟历史,开辟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将学生引领到声情并茂的境地,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体现“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本质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课,讲到鸦片战争的背景,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晚清风云》的内容,随之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吸引,思绪完全融进影片之中,学生可以从影片的镜头中,了解中国当时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社会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与学生一起学习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便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发言,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毫无保留地说出来,课堂也就充满了活力。

4、用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扩展知识,让学生畅游历史海洋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利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像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积极参与课堂。

中国的文学在世界上也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国的古代文学,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去回味和理解,也有助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如讲到唐朝安史之乱的影响时,教材中只讲到它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怎样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认识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并能够清晰地凸现当时历史的某些场景呢?我引用了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从“战争中亲人的离别”角度再现了动荡的社会现实,深刻诠释了唐朝盛极而衰的历史场景。这些诗词读来琅琅上口,学生都很爱听、爱读,自然会投入到课堂中来了。

三、讲究方法,让互动落到实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用简单明了和通俗的语言,巧妙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研究。在研究问题的课堂教学中,应先少一些知识再现性问题,多一些思考性问题。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多一些时间和空间,多一些领悟的过程,少一些死记硬背,只有沿着科学的思路,提炼出方法,课堂才会充满着探究的氛围,才会生机勃勃。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纵观各种新的科研成果的开发、创新思想的提出,都不是一个人想出来的,都是在一个团体中,各种想法相互交流、碰撞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需要这种交流。而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到这种交流中来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学生“动口权”

人生来就有求知欲望,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产生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的接受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殊不知,“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未必是“学生的问题”,这样表面看是学生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有其真正从释疑到训练思维的效果。孔子日:“疑,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也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贵有疑,疑是探索知识的起点,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在疑问时创造和更新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这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课文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曹操接到黄盖的诈降信,信以为真、欣喜若狂的部分时,有学生问:“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当时如果他头脑冷静,识破黄盖用的计策,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一场大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种答案汇集课堂。这时老师再略作点评,让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一一主动质疑一一讨论一一老师评点”的学习模式,让质疑成为他们深入思考的引线。这样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语言的探索者、实践者。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2、给学生“动手权”

荷兰著名历史教育家费赖登塔尔强调:学习历史唯一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动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如在七年级《同为一家》的教学中,涉及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关系,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就必须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在这个课例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去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图片。又在课外交流的基础上,课堂上由每个学习小组推荐大家感兴趣又比较重要的资料,通过投影展示,并且筛选出重要资料,如:“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的历史与风土人情”,“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示意图”,“西藏风光资料片片断”等三则材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给学生“动脑权”

学生敢提、会提问题正是智慧火花的闪现。但是如何激疑、科学设问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教学效果? 教师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以及为了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往往会导致“启”而不“发”。这就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第一,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女皇武则天内容时,我就把对“女皇武则天的认识和评价”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去处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对女皇武则天进行评价,有人认为她确实是个治学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也有人认为她一生大搞阴谋诡计,从而夺取政权,其政治经济措施都是倒退而非进步的。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4、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观反映了这个教师的教学观如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分展的必要条件。有的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研究匆匆而过。有的教师把互动合作当成一种点缀,只用了两三分钟时间,还没有等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或者为了赶时间忽视部分学生的言论。据统计,有80%以上的教师会提前结束原定给学生互动的时间,马上进入总结反馈的环节,这样会使学生刚刚投入思考的状态瞬间被打破,刚刚萌芽的智慧火花、生生被掐灭,学生的创造力、深层次的潜能受到打击。同时,教师也忽视了对活动的评价,或只是简单地给予“好”、“不错”等语言表扬。

情感体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篇9

惠州一中 张小梅

【关键词】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 课本历史剧 群体角色体验

到目前为止,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广东已经开展六年多了。在这六年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性、发展性的学业评价理念已经普遍为教师理解和接受。但是,学生的学习观念、方式并没有明显改变。去年笔者曾对本校初

一、初二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学生而言,历史学习更多的仍是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调查发现:影视、网络媒体等是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历史学习方式,这说明具体、形象和富有情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最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兴趣。经过几年课改尝试,笔者认为情感体验教学不失为一种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切实可行而又颇见成效的好方法。

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初中历史课堂引入“情感体验教学”的尝试。第一阶段: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还希望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以引起师生的关注和激励,角色扮演为他们提供了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舞台。角色扮演是根据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收集、阅读材料,分配角色演练,而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体验和感受历史,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

在具体实践中,笔者采用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角色扮演:第一,了解学生的初始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确立角色扮演的对象和具体内容;第二,提供相关人物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使其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第三,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由于笔者在2004年的《角色扮演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具体论述了其主要做法和实例,在此不再详述。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实验,自己在活动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这样才可能在心灵上获得种种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角色扮演的形式,正是通过“由做事而学习”,使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改变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特征。但在上述第一阶段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教师在操作。从选择学生角色和确定扮演对象,了解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分析人物个性体征,甚至搜集、整理相关人物资料等几乎都是教师一人操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资料和角色,故而他们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感受是单薄的,看似“热闹”的场面也是比较肤浅的。如何真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使他们更加主动而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全貌?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后,笔者带领学生进入第二阶段的尝试。第二阶段:课本历史剧的编辑和演绎

历史知识是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由于学生扮演的历史人物,往往是局部的、片段的,因而常使学生的认识局限在个体或局部。为使学生形成对历史史实的完整认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第二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编辑和演绎课本剧。其基本思路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以“活动促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在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主要过程有五步:

第一: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喜好,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剧本和自己喜欢的角色,组成表演组。在教材的每一单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取一课作为剧本的蓝本,并由学生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第二:资料组的学生课下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信息,并对其作进一步的联想、思考、推断和验证,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给表演组成员;第三:编辑组成员编辑和修改历史剧本、制作课件、准备道具;第四:通过课堂阅读和探究,资料组成员和表演组成员之间的分析交流,体验和感受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第五:导演组组织演绎者排练剧本到最后的正式演出。第六:反思组成员总结反思整个过程的成败得失。

这一阶段事实上把学生分配成五组:表演组、资料组、编辑组、导演组和反思组。学生参加哪一组活动或者每一组的具体活动的时间、内容,完全由学生综合各种因素后自己决定,教师只负责落实每组活动的结果、协调各组之间的进度、解决学生遇到的又实在不能不能解决的问题。

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主要有两点不同。一它是通过完整的课本历史剧的编辑和演绎,使学生在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整个历史场景,建构比 较完整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而不是单纯的角色扮演而感知的局部的、零碎的历史知识和情感体验;另外,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就使学生由被动依赖和接受学习转向相对独立,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转变,从而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过程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阶段。

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内容时,组织学生编演短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秦孝公”、“甘龙”、“杜挚”、“商鞅”……这些由学生扮演的这些“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汇聚在教室里,进行一场激烈的舌战。再现了二千多年前“廷议”的场景。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课堂剧的演绎,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人物秦孝公和商鞅,感受到了变法的重要性。体验秦孝公的知人善任,商鞅的决心和胆识,感悟改革、变法之路自古以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荆棘和艰难,进而增强对今日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场的师生对这段历史有了最直观最深切的体会,师生共同参与,一起走进历史,感受和体验历史,创造性的实现了主动学习,主动建构历史的全过程。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表现欲、好胜心强、大胆热情、长于感性思维等年龄和心理特点,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在初一阶段大量展开。对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考过度的八年级学生,则比较适用具有一定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课本历史剧演绎的方法。但二者也有不足之处,前者所习得的往往是局部的、片段的知识和经验,而后者则需要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编写剧本、排练演出,花去学生较多的时间,而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又直接影响到体验的效果。此外,两者最大的不足则在于:只有少数的表演者能深入地体验和感悟历史,大部分学生仍是旁观者,不能自觉而主动地融入课堂。怎样让更多甚至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的情感体验呢? 第三阶段:群体角色体验

初三学生的思维大多已过度到理性思维,他们没有时间也不再满足于活跃和热闹的各种表演,他们更适用较为简便的、操作性强的、人人都能参与的群体角色体验的教学方式。群体角色体验不同于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也不是课本历史剧,不需要学生上台表演历史角色和历史剧本。它是借助语言、文字、音乐、歌曲、图画等媒介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积极开展历史想象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通过联想、探究、思考、推断和验证等自主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找问题、觅方法、得结论,形成历史概念,从 而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具体课例说明之。

加拿大相当于我们高一年级历史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角色体验的活动:如果你是这次战役的一个战士,从他的角度来写一首诗描写这次战役;还可以画一系列图片来表现这场战役;请想象:在这次战役中,这个角色经历过什么;如果这个战士最后战死,你是战士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或是妻子,请你为你的最爱的死写一首诗。

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首先以这个战士的身份进行描述,描述的过程,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同时也是学生融入角色的过程,由此学生也就开始了情感的体验;接着,用图片来表现战役的场面,使学生更深入地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最后,角色转换,以战士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或是妻子,为自己的最爱的死写一首诗,而诗是情感凝聚的语言,画是最具直观冲击力的视觉语言,这是两种在情感教育方面最有力的工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战争经历及其家人失去亲人的体验,来表现战争给普通人家带来的苦难。这个活动,通篇没有任何的说教,但所有教育的目的,都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得到了贯彻。

再如很多教师用过的一个例子: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教师在课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小纸片(大小相当于A4纸的四分之一)。在进行课前复习测试时,教师规定不能用原有的测试本,必须用教师提供的一元钱一张的小纸片。学生议论纷纷,有惊异、有不满、有气愤。这时教师特别强调:如果不使用小纸片测试,在课业评价里本次测试成绩将以零分计算!出人意料的是,课室的嘈杂声反倒逐渐减弱了,到最后竟没有一点声音,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明显感觉对立、对抗、愤怒的情绪在教室里扩散,历史老师的高大形象此时大打折扣了。但教师丝毫没有让步,继续强调测试规则,这时几个听话的学生开始走上来买小纸片了。在教师“零分”的 “威胁”下,又有一些学生“就范”了。当大多数学生手上都拿到小纸片的时候,教师郑重其实地宣布:今后每节历史课大家都必须使用这种小纸片测试,否则课业评价成绩以零分计算,请备好零钱。“不!”、“抗议!”、“暴利!”、“投诉!”、“欺压!”“下课!”……酝酿多时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学生的情绪非常激动,整个课室一片沸腾。看到这一场景,教师一改严厉冷漠的面孔露出胜利的笑容,对着一张张愤怒又惊锷的面孔轻轻说了句:“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 这个例子中,教师没有特殊准备,没有出示资料,没有小组讨论,没有制作课件,唯一的 “道具”就是小纸片。教师就是利用这张小纸片引导学生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的进入了角色状态,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和知识传输的过程,达成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充分而巧妙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群体角色体验法不但简单易行效率高,而且它更利于调动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积极性,在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集体中所有成员不约而同地一起联想、探究、推断,群体感受和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完成有意义的主动建构。

角色扮演—课本历史剧—群体角色扮演,这是笔者在情感体验教学中尝试的几个形式。它们所适合的年龄阶段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递进关系不是绝对的,三种教学法可以根据具体学情穿插适用。但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法,其目的都是试图使学生以“当事者”的身份动手实践、亲自体会,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的有意义建构。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并利用情境、协作、会话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正是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讲授——被动接受”的课堂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静听、静思的知识接受者,也不是机械地接受课本提供的现成结论,而是呈现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及师生共同研究、探寻规律的主体活动,是值得尝试和进一步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

附参考书目:

1、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亚夫主编《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复习区域地理的几大方法下一篇:gdp增长与就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