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事业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残疾人事业(精选12篇)

残疾人事业 篇1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一家人,政府还要将我们逼得走投无路。事先拆房时曾有大队书记镇政府干部在每家每户进行征求意见,是自拆自建,还是拆除后由政府支配。我家人的意见是自拆自建。当时也有签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全家同意拆房,可等房子拆完后,政府的人却说我们的宅基地已经卖给私人了,我们不能自建。让我搬走,可是搬走到哪里,事先说如果是自建的农户就不给安置房屋的。

这样政府不是在欺骗农民吗。补偿拆迁费时,全家人已经没有生活费了,再加上我母亲的病得赶紧治疗,在领钱时,只领了房屋拆迁补偿费,剩余的宅基地费和补偿费,直到现在也没有领清。事后才明白他们的合同根本就是“霸王合同”,在合同书上没有一处是对我们拆迁户有利的,更没有我们被拆迁人协商的余地,在他们事先似定好的合同书内容全都是政府说了算,我们拆迁户只能被动接受。被拆迁人享有知情权,有权知道我自己的房屋何时被暂停办理房屋及土地使

用权卖买及转让的手续,拆迁人在拆时必须将各种拆迁批准文件和资质证明在拆迁区公示。但事实却说明以上所说的一些文件材料我们被拆人都未见过,更没有见过政府要卖买及转让我们的土地使用权的通知书或土地征收决定书,都没有见过,更没有签字,一切都是政府自己编写的,我们被拆迁人都不知情。到现在政府也对这件事情没有一点的答复,事情越来越情楚,他们不按实际情况和地理要求办事,大小不等、前后不分、宽窄不管,只要对他们自己有利就干,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转门欺负我们这些弱势的人。我向当地政府反映我的实际情况,更何况被拆迁人还享有听证权,被拆迁人有权提出、发表自己的意见,拆迁人应听取被拆迁人的意见。而却他们一推了之,不但不解决,还说要对我们采取强治手段,交法院,代手铐等种种说法来威逼,用各种手段吓唬,强逼。如有不合他们意的就扣各种大帽子“钉子户”等。在一个镇上难道说有“一国多制”吗?有的可以自建,还有安置房。另有补偿款。而且,他们的实施方案中有这么一句话“对拆迁建设中符合享受低保、“五保”、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及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千方百计予以落实兑现。”为什么对我的家庭是这样的“特殊待遇”呢?

在50年未遇的大雪里我们一家残疾人,心脏病人,下岗职工,露宿街头,冰天雪地,无人问津,今年5.12地震时把剩余的房屋都震裂出大缝,成了危房,不能再住人,十分的危险,可是政府的官员说,只要房面没有倒塌,就不算、不管。这难道就是一方政府的为官做法?为老百姓办事的做法?

事到今天,公安局、土地局、县上来人,不让我们说任何理由,并叫限期让地,否则时期一到要强治执行。请问,群众由其是像我们这样一家弱势家庭在你们政府看来群众的利益是小事,拆迁事更大,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不要谈什么安居乐业。房屋是我们赖以生存之处、安身立命之所。因此,要进行房屋拆迁不能只讲地方需要,不顾群众生活,简单化的一拆了之,那会造成很多拆迁群众的流离失所。

法律上明确规定政府不能充当拆迁人。由于政府直接充当拆迁人,导致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地位不平等,从而使被拆迁人(我)的利益受到侵害。党的政策是“病有所养、住有所居”。但是现在我们全家住在帐篷里已经三年了,全镇的人都看到我这个情况后都非常同情,就连县残联、妇联的领导都非常关心我现在的状况,并在漳县新闻中播放过我一个残疾人自食其力,开打印部的事迹。我需要一个公平的待遇,对我 事业就是一切,中央强调要加强残疾人事业,各级政府也要切实努力为残疾人服务。

“公”字自在党心,党心紧连民心。发展新寺是为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绝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

杨琴琴

残疾人事业 篇2

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 弘扬自强不息、气节、仁爱、爱国等传统精神, 从而使残疾人通过体育运动展示出一种本能上的超越, 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所展示和显露出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是点燃与命运抗争的火焰。通过体育运动使残疾人保持了他们像健全人一样应有的气节, 面对不公平的人生, 作出精彩的选择, 从体育事业这一方面体现他们残缺但美好的人生。同时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都需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但由于自身的残疾弱点, 他们更多考虑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2 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社会学价值分析

2.1 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

2.1.1 自强不息精神

体育运动正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发掘自身自强不息精神的一种途径。残疾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群, 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其身体的残疾, 运动困难难度也相对增加, 这就要求他们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没有坚强的人格特征做支持, 是很难战胜和超越自我的。而残疾人体育运动所展示的是一种本能上的超越, 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所展示和显露出的人文价值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是点燃与命运抗争的火焰。

2.1.2 气节精神

残疾人在运动场上参加运动或比赛, 不仅仅是在比赛运动技术, 也是在进行勇气和意志的较量。通过体育运动, 用他们自己选择的方式, 实现自身的价值, 体现出他们不屈服于命运, 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面貌, 从另一种领域保持了他们像正常人一样应有的气节。充分诠释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中华民族经典的气节操守精神。

2.1.3 仁爱精神

残疾人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存在的群体, 同时也是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群体。我们要给予残疾人群体更多的关怀, 帮助他们从其内心世界里解放出来, 敞开自己的心怀, 勇敢的走进社会, 更多的与社会接触, 走出那种隐居式的生活, 融入到社会中。而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也为残疾人与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 使他们能与社会广泛接触, 参加集体活动, 养成时间观念, 使残疾人感受到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和地位, 使之获得满足感和自尊感。

2.1.4 爱国精神

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以其不畏艰难、百折不饶、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不仅扩大了我国在世界的影响, 激发了爱国热情, 振奋了民族精神, 而且也为动员更多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2.2 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与激励弱势群体的自我奋斗精神

残疾人都是身体上存在残疾的群体, 他们是整个社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无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不如正常人, 因此他们更加容易产生自卑、胆小、怕羞、封闭自己等各种症状, 他们心理承受的压力要比健全人大得多。残疾人通过体育锻炼, 不但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 改善和恢复其身体及心理的功能, 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自理与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2.3 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与加强对其的人文关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一个事物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是密不可分的, 残疾人的体育参与同样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其中, 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成为关键的制约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权得到重视, 残疾人作为有特殊需要的人, 他们首先也是人, 应当享受包括体育在内的人类文化成就。我们应注意加强对其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残疾人的体育参与权益日益受到重视并不断得到保护, 融合的理念正在消除残疾人在就业、受教育、参加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活动的社会排斥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残疾人同样能够参与社会财富创造, 如今, 一个强调尊重人权、提倡社会公平的国际环境逐渐形成, 残疾人观成为社会文明的晴雨表。体育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建构, 成为社会文化的放大镜, 残疾人参与体育的程度最终将成为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4 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

2.4.1 残疾人体育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 就有了残疾人。残疾人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同样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对残疾人这个脆弱群体给予帮助,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推进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4.2 残疾人体育事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报告指出,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目标, 不仅要大力发展物质文明, 而且还要实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既指明了残疾人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目标, 又指明了小康离不开健康娱乐, 健康娱乐服务于小康的内在联系, 即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小康体育”。残疾人的体育事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 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残疾人体育独特的魅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3 结论

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 在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以及我们对其的关注与支持中, 体现我们整个群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精神境界, 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我们给与残疾人的教育与文化生活的关怀, 体现了文明社会高度的人文关怀。而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 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反过来, 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基础。加速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 在全社会的关怀下, 通过体育事业这一途径来激励弱势群体的自我奋斗精神, 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 为社会作出自身的贡献, 体现他们向社会展示自身能力的精神面貌。

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辨证思维法从弘扬民族精神、人文关怀、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激励弱势群体的自我奋斗精神以及2008年残奥会对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影响等多方面, 对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事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章鸣.残疾人体育特质简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0, (4) .

[2]金梅, 陈适晖.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 (.5) :433-435.

[3]朱建伟, 李朝辉.论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8) .

残疾人事业 篇3

[关键词] 残疾人 摄影事业繁荣发展

随着市民经济状况的改善,相当一部分残疾人拥有了自己的摄影装备。虽然他们失去了常人的部分功能,在劳动能力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他们依旧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热情,他们仍然渴望能运用自己独具的慧眼来发现和记录身边的美丽与感动。他们积极开展摄影创作采风活动,优秀摄影新作叠出,形式、风格、流派之多样,题材、主题之丰富,不少紧扣时代脉搏,直面现实生活的优秀摄影作品,获得了上级领导和摄影专家的高度赞誉和重视,并在全国、省市摄影大赛和展览中先后获奖。同时,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各级政府和残联对残疾人摄影创作活动的关怀和重视也得到了加强,社会各界也涌现出许多有识之士,以各种形式有力地支撑着残疾人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明确了残疾人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繁荣残疾人文化事业的要求。全国各级残联和广大残疾人摄影爱好者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深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清醒地认识当前的形势和肩负的重大使命,振奋精神,勇于创新,努力开创残疾人摄影事业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首先,繁荣发展残疾人摄影事业要坚持“双百”方针,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推动社会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残疾人摄影工作者要在摄影创作中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研究摄影创作规律,指导摄影创作实践,努力使我们残疾人的摄影作品符合残疾人的利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不断满足残疾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优秀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必须是多样化,生动活泼,精益求精,才能够用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之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我们要积极鼓励广大残疾人摄影爱好者不断进行探索和创造,在摄影作品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以题材、形式、风格、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更好地高扬主旋律,激励残疾人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残疾人文化环境。

其次,繁荣发展我国残疾人的摄影事业要充分体现“文艺为残疾人”的原则,深入生活,使生活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创作的源泉在于群众,在于生活。从目前我国残疾人摄影作品的现状来看,真正有深度的反映残疾人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还不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做得不够。广大摄影工作者要始终置身于时代之中,多接触残疾人,多了解残疾人,把握时代精神,表现残疾人风采,去多拍一些表现他们高尚品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反映他们从事改革和建设的生活实践,赞美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聪明才智和精神风貌的优秀摄影作品。使摄影更贴近生活,为残疾人所喜闻乐见,给人民以向上的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第三,繁荣发展我国残疾人的摄影事业要多出优秀作品,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残疾人

广大残疾人摄影爱好者,要抓好优秀摄影作品的创作,将普及和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繁荣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出精品。坚持把残疾人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残疾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摄影优秀成果;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以精心的创作去赢得读者的认可。在注重摄影作品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同时注意追求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让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在摄影作品中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充分发挥广大摄影爱好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形成一个生动活泼、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第四,繁荣发展我国残疾人的摄影事业要努力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摄影人才队伍

当前残疾人摄影队伍的现状与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摄影事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人才匮乏问题十分突出。现有的残疾人摄影工作者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努力学习,发扬奉献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刻苦钻研,潜心创作,精益求情,把个人创作同繁荣中国残疾人摄影事业的崇高使命紧密结合,将个人情感融合到残疾人群众的情感中去,在社会生活的广阔舞台上施展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摄影作品。摄影专家要多关心和扶持残疾人摄影人才的成长,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下大气力多培养一批德艺双馨,品学兼优的残疾人摄影人才。残疾人摄影协会是广大残疾人摄影工作者之家,是联系广大摄影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满腔热情地为广大摄影工作者服务,为他们开展采风活动提供方便,多办定期摄影讲座,使我们残疾人摄影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

第五,进一步加强对摄影创作和工作的研究

各级摄影协会要加强各级摄影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凝聚力。积极帮助广大残疾人摄影工作者掌握科学理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信任尊重,热情帮助,正确引导,关心支持,努力为残疾人摄影事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不断加大对残疾人摄影事业的投入,为广大摄影工作者深入残疾人、深入残疾人生活,发挥摄影艺术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各级残联领导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残疾人摄影工作者多办实事,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积极创造学习条件,使残疾人摄影工作者的创造精神能得以充分发挥,艺术风格,艺术形式能得以自由发展,为多出残疾人摄影人才,尊重残疾人摄影人才,爱惜残疾人摄影人才,留住残疾人摄影人才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大力支持繁荣我国的残疾人摄影事业。

广大残疾人摄影工作者要紧密团结起来,同心同德,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紧跟时代的步伐,施展聪明才智,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残疾人群众,为繁荣发展我国的残疾人摄影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残疾人事业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亲爱的朋友:

大家好:

当吹面不寒杨柳风,碧波万里惹人醉的时候,当一切都沉浸在一种安详平和的气氛中的时候,一场声势浩大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世界的东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这条腾飞的巨龙,活跃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先进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履行着光荣而神圣的职责,他们用并不比我们强健的身躯甚至鲜血和生命,以坚定的信念,始终站在时代 的前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每个年代,在每天,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有无数的诸如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等英雄儿女在演绎着伟大的奇迹,在高天之下、厚土之上奏唱着一曲曲英雄的凯歌。

在他们的眼中,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胜过高薪厚禄的金钱利欲,勤勤恳恳舍生忘死的工作激情是对党和人民托付的最好诠释,他们的魅力为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吸引了多少中华儿女,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信仰,那就是我们伟大的党!

牛玉儒,这位人民的公仆,靠着对党的坚定信念、靠着对党的无限忠诚,谱写了一曲美的奉献之歌。他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是一座用钢铁铸成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位把党的事业高于一切,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公仆,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对事业的执著,勤政为民、鞠躬尽

瘁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公仆精神,仍然令我们感动、引我们深思。他是党和人民的骄傲,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共产党员在党旗下的誓言;看到了一个个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时代楷模。从他们的眼睛中,我们阅读到什么是忠诚;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读懂了英雄的本色。澎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在他们身上闪烁着光芒,我想这正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根本所在。

讲到这儿我心情无比激动,很不平静,我,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残疾人工作者,我要以他们为学习的楷模,为残疾人的事业燃烧激情。

如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逐步走向高潮,它是党对每个党员的关怀、爱护、激励和鞭策,也是党为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项强

有力的举措。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阳光加雨露,使每个党员能够茁壮成长,使我们的党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残疾人和残疾事业,胡锦涛曾经说:“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如今,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社会生活已得到充分体现。xx年的春节晚会上,《千手观音》一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震撼,难道这不是残疾人的风采吗?再次印证了“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然而,众所周知,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残疾人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竞争力都处于弱势,决定了他们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无论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因此迫切需要我们每个残疾人工作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为他们提供真实的、具体的、有效的服务。

如今,“全面实现小康”的号角已吹响,如何发展残疾人事业,带领身边的残疾人致富奔小康,已是我们每个残疾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个残疾人工作者,也是一个好激动的人,对生活、事业充满了诸多热情和激情,正是这股激情始终澎湃在我的胸膛里,伴随着我行进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程中,走过春夏秋冬、走过酸甜苦辣、走向成长、走到今天。身为残疾人工作者,担负着代表、管理、服务残疾人的工作职责,十几年如一日,我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开拓进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始终把实现和维护全体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从本职岗位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脚踏实地践行“三个代表”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残疾人所用、情为残疾人所系、利为残疾人所谋,密切与

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公正清廉、无私奉献,努力做一名党的好干部、残疾人的贴心人,以实现党的先进性的标准。

在我演讲将要结束的时候,我想再说几句内心的话:残疾不是某个人的错,残疾是人类繁衍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而又不得不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风吹过,雨打过,总会有残损受伤的树叶树枝,但我们同样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

我,一个共产党员,残疾人的代表,心存残疾人苦,权为残疾人所用,我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残疾人的美好明天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要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在残疾人的事业上写就最美丽的诗篇,对党忠诚,维护党的利益,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残疾人事业演讲稿相关文章:

信用社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演讲稿

农信演讲稿

供电所争创一流企业演讲稿

物业公司职工演讲稿

稿 研究所科研人员爱岗敬业演讲稿

边检警察敬业爱岗演讲稿

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标兵事迹演讲

航空人员爱岗敬业 到

残疾人事业先进事迹材料 篇5

XXX办公室作为综合协调枢纽部门,历年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参与者作用,为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连续几年在县残疾人事业目标考核中荣获一等奖,成绩显著。

20XX年,XXX办按照“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要求,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工作,既是优秀的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参与者。为扎实抓好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工作更上新台阶,XXX办公室明确了一名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联系县残联工作,强化组织协调,增强保障能力。除年初联合县残联召开全县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外,XXX办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召集、协调民政、劳动、农业、税务等县级相关部门及社会团体,专题研究残疾人事业工作,针对残疾人康复、就业、扶贫解困、教育、维权等工作,在年初制定分解目标任务,在平时加强跟踪督查、促进落实,在年底联合县残联开展年终考核评比。通过努力,促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实现了认识上进一步增强、工作上进一步细化、措施上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有序,成效明显。

一年来,XXX办公室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明确了“物质帮扶与思想帮扶相结合、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协调民政、扶贫、农业、畜牧、劳动保障、教育、卫生、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将残疾人扶贫解困工 1

作优先纳入民政救济、灾毁房重建、少数民族建房、贴息贷款等对象,在解决残疾人眼前困难的同时,为全县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开展专门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扶持残疾人脱离困境,勤劳致富。20XX年全县实现农村残疾人扶贫越温XX名,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XXX户,促进残疾人就业XXX名,招聘XX名残疾人在XXX办就业,妥善处理残疾人维权案件XX件。与此同时,积极与社会公益团体衔接,在中残联及省、市残联的关心支持下,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XXX例,复明手术XX例,聋哑残疾人康复训练XX名,提供助听器X名;通过长江新里程计划实施小腿假肢安装X例,大腿假肢安装X例;通过福利彩金项目实施聋哑人康复训练X名,配发辅助器X件,低视力器8例;整合社会各类资金建设康复站X个,由县残联组织建设康复中心1个。

一年来,办公室还安排陪同XX领导进行慰问,协助机关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春节慰问、庆“五一”、“十一”、“元旦”等活动,协调安排助残日活动,各类慰问活动中,均将残疾人对象优先安排。在今后的工作中,XXX办公室将按照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统一部署,继续发挥好平台载体作用,继续深入推进本单位残疾人事业的开展,为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XXX办公室

区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总结 篇6

3月30日下午,合肥市庐阳区全区残疾人工作会议在残联四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全区各乡镇街道的分管主任和社会事务中心主任参加会议。会上各乡镇街道汇报了过去一年的服务残疾人事业所做工作,并对的残疾人工作如何推进作了表态性发言。会上,庐阳区残联理事长赵国平就今年残疾人的创业、就业、服务、维稳等工作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有序安排。区残联副理事长张甘泉传达了合肥市20残疾人工作会议精神。残联机关工作人员就各自分工的工作在会上进行布置,责任分工包保到人。

2017年的工作思路具体是要求各乡、镇街道不断创新,上下联动。更好的服务辖区残疾人。区残联今年也即将拿出创新举措,例如;加强党建建设。准备利用合肥市残联康复中心驻庐阳分训部的有利契机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让全区的残疾儿童更好的享受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创业、就业方面区残联就业所引进早餐工程服务点,为残疾人创造就业平台。此就业举措一旦落实,见效快,回报利润高。届时欢迎全区残疾人有创业就业能力的前来报名。该早餐公司免费提供价值8000元的早餐车,供残疾人经营。下一步准备在偏远的大杨镇及工业园区进行试点。成功后可向市、区街道延伸。真正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目前的二项创新工作只是区残联今年打造新亮点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将不断挖掘有效资源,更好服务辖区残疾人,在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一个不能少。为打造首善之区、幸福庐阳再创辉煌。

残疾人事业 篇7

一、残疾人康复

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不断拓展,使各类别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启动“400-830-0580广东省学龄前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申报热线,目前已接受400多名本省户籍学龄前残疾儿童家属申请服务。

全年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9.48万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2.5万例,为1 243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238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555人。

加强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全省开展聋儿语训的机构(部、班)共83个,新收训聋儿1 269人,培训聋儿家长3 640人;完成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25人,助听器康复项目52人。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全省共有精神康复机构508家,登记在册精神残疾患者40.3万,其中,监护率68.6%,显好率44.1%,社会参与率33.5%,肇事率0.2%,减除关锁475人。年度投入精神残疾预防与康复经费6 462万元。

全省共有孤独症儿童训练机构93家,在训孤独症儿童1 507人,救助贫困孤独症儿童1 010人。

全省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5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36个,区县级64个。全年为肢体残疾进行康复训练27 560人,对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41例。

全省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9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8个,区县级70个;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机构康复训练1 897人,社区家庭康复训练1 093人。

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至2011年底,为残疾人装配矫形器1 314例,装配假肢1 524例,全年供应辅助器具供应780种,18 729件,其中免费发放10 564件。

在58个市辖区和67个县(市)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0.82万个,配备1.7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二、残疾人教育

2011年,广东全省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登记在册5 102人,其中,视力残疾268人,听力残疾336人,言语残疾288人,肢体残疾1 332人,智力残疾1 622人,精神残疾355人,多重残疾901人。

全省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班)6个,在校生108人;有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5个,在校学生698人。

2011年,全省有62人录取到高等特殊教育学院,有308人达到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录取285人,其中,本科103人,专科高职182人。

三、残疾人培训、就业与残疾人托养服务

全省有职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残联兴办40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63个,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培训9960人。

城镇新安排1.37万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0.29万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0.59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08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0.47万人。全省城镇实际在业人数18.36万人;69.25万农村残疾人稳定实现就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55.76万人。

2011年全省培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85人,培训保健按摩人员661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盲人按摩机构646家,盲人按摩师就业2 658人。

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08个,托养残疾人3 734人,其中重度残疾人316人,占8.5%。

四、残疾人扶贫与社会保障

广东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双到”扶贫,扶持残疾人家庭2.8万户;完成危房改造3 101户,受益残疾人4 993人。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9万人,扶持贫困残疾人7.9万人,脱贫3.5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80个,共安排贫困残疾人就业4 157人。

2011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1.9万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9.1万人。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9.2万人,集中供养0.5万人,其他救助救济1.1万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有24.7万人,五保供养2.4万人,其他救助救济3.6万人。

截至2011年底,共有77个区县确定为新农保试点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试点地区农村新农保参保31.3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5万人。

五、残疾人宣传文体

截至2011年底,地级以上市设有报纸专版16个,残疾人广播专题节目17个,手语电视栏目7个,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报1395件次。全年共举办残疾人文化周73场次,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36次;拥有残疾人艺术团队9个,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18个。

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14个,举办残疾人体育比赛91次,参赛残疾人运动员9703人次。2011年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广东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取得奖牌数第一,金牌数、总分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

六、残疾人维权

2011年,广东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19次,参加人数1.68万人;开办法律培训班33次,参加人数0.18万人;建立各级法律援助救助机构及工作站127个,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328件次。协助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61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67件。各级残联信访部门共处理残疾人来信2839件,来访1.27万人次,其中,集体访59批次,0.09万人次。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1万人。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1 780户。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中山、佛山6个城市成功通过“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验收。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

2011年,组织建设工作主抓《关于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粤残联[2010]21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已有16个地市出台贯彻219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全省10个地市残联配备了残疾人领导,44个县(市、区)残联配备残疾人干部;1 60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残联,其中,专职理事长533人,兼职理事长826人;建立23 332个社区残疾人协会,选聘22 396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县级以上残联专门协会建会率达到100%。第二代残疾人证核(换)发证工作进展顺利,办证数达到70多万个。志愿者登记注册总人数31.7万,7.1万残疾人得到帮助。

八、残疾人事业统计与信息化

广东省残疾人保障金年审地税代征大集中平台投入运行。广东省残疾人呼叫服务中心新设置服务席位106个。完成省残联网站无障碍建设与升级改版工作。全省残联有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170人,其中,有统计从业资格35人,占20.6%。地级以上市举办统计人员培训班23期,417人参加培训。全省共有各级残联门户网站72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1个,区县级50个;举办信息化工作培训班23期,673人参加培训;省级残联网站全年发稿量2 302篇。全省各级残联信息化建设共投入1 131.9万元,其中,硬件投入占49.65%,软件投入占41.9%,系统运行维护费占8.4%。全省各级残联共有信息化专业人才280人。

参考文献

残疾人信件提醒箱 篇8

在家做物理题时,我突发奇想,如果聋哑人或失明的人交流方式是写信,那么他们怎么接受信件、怎样知道信件什么时候来呢?于是我想到发明一个残疾人信箱。

一、准备材料

一个环保材料的信箱;一个电铃;导线;绝缘体;薄金属片;电池;一份信件;LED灯泡(节能、环保);二极管。

二、制作过程:

1.找一个废旧的防盗门,把上面的门铃拆下。

2.找一个空易拉罐瓶剪成合适的大小充当薄金属片。

3.为了稳压,在LED灯泡上安装二极管,在薄金属片上缠细铜丝以增强导电性。

4.把导线的一端接在装有电池和电铃的电路上,另一端与薄金属片连接。

5.把导线的一端与装有二极管的LED灯连接,另一端与薄金属片连接。

6.用环保材料做一个合适的信箱,把以上连接好的电路装进做好的信箱。

当信件落下时,电铃响起灯泡发亮。如果家里没人,电铃响几秒钟后就会自动停止,灯继续亮。这样如果是盲人可以听声音接受信息,如果是聋哑人或其他残疾人则可以看灯辨别。

三、项目原理

当信件落在金属片上时,电路形成回路,这时电铃便会发出响声,灯也会亮,过了几秒钟,为了节能,电铃就不响了,但灯继续亮。当你拿走信件后,电路断开,灯就灭了。

我发明的这个残疾人信件提醒箱将环保材料变废为宝,低碳节能,希望它能成为残疾人的福音,为他们的生活带去一点便利。

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9

根据省、市残联的文件要求,我区残联再次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及《甘肃省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并深入基层,全面了解了我区残疾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残疾人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生活状况

安宁区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较低,低收入残疾人达1114人,占残疾总人数的40.5%。整体来看,残疾人普遍收入偏低,在07年的调查中也反映出残疾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普遍感到不满意,认为很难满足自身生活需要。

在残疾人的收入来源中,和健全人相同的是工资、奖金等劳动收入占到了主体地位,而政府补助部分则相当稀少,许多人没有固定收入,靠亲友资助生活。残疾人在遇到困难时,65.9%的人选择自行解决,23%的人选择求救亲友,只有11.1%的人选择向残联等机构要求帮助,这充分显示了现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要。

据了解,近七成的残疾人很少或不愿出门,还有一少部分残疾人对于周边环境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特别是对于盲人来说,盲道是他们最需要的助残设

施,但事实上盲道经常被占用,甚至有些盲道本身设计就不合理,两段盲道之间会有下水道、电线杆等障碍物,对盲人的人身安全是个严重的威胁。

在对残疾人的特殊照顾问题上,14.3%表示自己出门时能经常得到特殊照顾,而有近一半的人表示没有得到照顾过。就整体而言,残疾人因其特殊的身体原因,神经较敏感,对于周围健全人对其的特殊照顾,近半数的人是很乐于接受的,而另有35%的人在感谢之余,仍表示不愿接受过多地照顾,而调查中不愿接受帮助的残疾人也有将近十分之一,另有13.5%的人表示无所谓。总体来说,残疾人对于社会和他人的照顾和帮助是持积极态度的。

(二)教育培训状况

大专或本科以上等高学历残疾人只有几十人,占总数的0.7%,上大专以上的只有0.2%,而大部分残疾人的学历偏低,只有小学、初中学历,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残疾人比例也很少,大约占总数的9%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残疾人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与他们的身体条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关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受过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残疾人只有300名左右,而大部分残疾人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而这些培训的主办机构多为政府和残联等部门。在接受过培训的人中,认为培训的实际效果是使自己更胜任现在的工作的人数达到46.8%,而接受培训是为了重新上岗的人数为38.9%,另有14.3%的人参加培训是为了便于找到更好的工作。由此看出,培训对他们的积极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问题是这些培训多数是短期和非系统的,很难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劳动就业状况

我区大部分残疾人没有固定工作,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由亲戚朋友介绍或各级残联、劳动保障、妇联等政府部门解决。在已经就业的残疾人中,我们发现工资低、待遇差、权益得不到保障等情况比较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残疾人就业状况的严峻性。

有许多残疾人不得不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劳动,这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负担,虽有福利企业为职工兴建集体宿舍,但能进这类企业的人数少之又少。身体缺陷、智力障碍、文化水平、职业技能,这些都成了他们在谋生道路上的拦路虎,残疾人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社保方面,少数人拥有医疗、养老、失业这三类保险,更多的是没有任何保险或只有一到两种,这种情况给本来就缺乏生存安全的残疾人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四)法律维权状况

我区残疾人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主要依靠上访和打官司两种途径来解决问题。通过上访维权的案件,在区残联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大部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都会得到保

护;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案件,残疾人由于受到经济、法律意识、教育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我区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区于2001年出台了《兰州市安宁区扶助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并在今年来都得以贯彻落实。同时,我区又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使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2006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贯彻意见的通知》,2007年,区委出台了《关于帮扶残困群众缩小残健差距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台,都极大的促进了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了许多生活、生产方面的问题。但在我区贯彻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有些优惠政策受到地域限制;二是有些优惠政策可操作性不强;三是有些优惠政策牵扯部门较多,在落实过程中会有困难。

三、对《甘肃省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省的残疾人优惠待遇规定,我区认为应该在优惠政策的深度和宽度上都应加大。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应享受的更多更好的优惠待遇,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和谐社会发展理念。

现就《甘肃省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第二条规定,我区认为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不应受到户籍限制,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很多残疾人由于生活、工作需要,长期在异地居住,如果有户籍限制,就会影响他享受优惠政策,这对残疾人本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针对第三条规定,我区认为残疾人的低保金额应高于健全人的20%-30%。

针对第七条规定,我区认为在残疾人接受非义务教育阶段时,应享受更好的优惠政策,各地应实行对考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给予特殊补助。

针对第九条规定,我区从事个体的残疾人反映,工商部门在执行此项规定时,没有统一标准。

针对第十一条规定,我区认为应改为医院减免20%的床位费、护理费和30%的手术费。

残疾人事业 篇10

我市共有12.5万残疾人,我们必须理清发展思路,全力促进“五做”,全面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融入大局,把事业做大。坚持重大事项向领导汇报,重大活动请领导出席,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使残疾人工作既融入大局,又独具特色。要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全市大扶贫,统筹安排,重点倾斜,使残疾人扶贫成为全市扶贫工作的重点;使残疾人就业成为全市就业工作的热点。善于整合社会资源,使康复工作成为我市卫生工作的亮点;我市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有过辉煌的历史,要继续与文体部门合作,使残疾人文体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把残疾人事业做大。

打牢根基,把事业做实。完善残疾人工作和服务网络体系。县(市)、区残联要做到“一体化的机构、一专多能的队伍、有机结合的业务、统筹安排的经费、综合利用的场所。”乡镇、街道残联要按照一体化的模式进行建设,做到“有专职干部、有办公场所、有服务载体、有联系网络”。社区、村委会要全部建立残疾人组织,市残联各专门协会做到有机构、有经费、有场所。县(市)、区专门协会积极探索民办公助的工作机制。做好残疾人体育协会工作,发挥市残疾人创业者协会的作用,为残疾人就业和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扎实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

扩充能量,把事业做强。各级残联要从为残疾人办实事出发,做好对上争取项目与经费的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财政的支持。把残联工作各项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残疾人康复、扶贫、教育培训等方面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用足用活政策,省政府已决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方税务代征并将于近期实行。市、县(市、区)两级残联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依法征缴力度。广开渠道积极筹措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强残疾人综合设施建设,市残联在“十一五”期间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wmjy.net要集中力量兴建集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就业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创新特色,把事业做精。要善于在社会上造声势,工作中创特色,同行业里争位子,残疾人中树典型。

要善于借机、借时、借节造势,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宣传热潮。各级残联要将一些新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上报中国残联和省残联。积极开展“志愿者助残”和“红领巾助残”活动。在特殊学校、福利企业、社会福利机构等残疾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组建残疾人自强模范报告团,深入机关、学校、厂矿企业巡回演讲。

要创出工作新特色。建立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实现康复工作的低投入,广覆盖。保证残疾人集中、分散和个体就业三条主渠道畅通,各级残联要开展残疾人求职登记、能力评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和跟踪维权一体化服务。在全市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创建2--3个安置100人以上的省级残疾人就业基地、二个省级和5个市级残疾人自强创业示范基地、一批公司 基地 残疾人农户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一批盲人保健按摩示范店。

要争创全省残疾人无障碍示范城。积极开展信息交流无障碍活动,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人能无障碍地获得公共传媒的信息。

要加快残疾人事业信息网络化进程。进一步建好黄石市残联网站,为全市残疾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各级残联要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为契机,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开展残疾人基本状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wmjy.net况调查,摸清全市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建立全市残疾人数据库,为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英国残疾人不怕过马路 篇11

在英国,每个路口的红绿灯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灯柱上会有一个明显的按钮,行人如果需要过马路,可先按一下这个按钮,信号灯很快就会变成绿色。除此之外,灯柱上还暗藏着一个专为残疾人设计的小机关。伸手触摸按钮盒底部,可以感受到一个明显的螺纹圆柱体。如果此时是红灯,它会保持静止;而当绿灯亮起时,它会快速旋转。要过马路的盲人通过把手放在螺纹体上感觉它是否旋转,来判断现在信号灯的颜色。同时,信号灯在变为绿色时,还会发出“滴滴滴”的提示音,提醒盲人此时可以安全过马路了。

英国通常会在车辆、行人来往较多的路口设置安全岛。安全岛是马路中间的一块安全地带,一般高于地面,像小岛一样将马路隔成两块,供行人过马路时短暂停留,尤其给行动速度较缓慢的残障人士带来了方便。他们可以在绿灯第一次亮起时先到达安全岛,然后等待下一次绿灯亮起,再从安全岛走向马路对面。

另外,英国不少路口会竖立一根持续闪烁的黄色信号灯柱,来往的行人可以在斑馬线上随时穿行,而且只要有人在过马路,司机必须让行人先行。

观察英国式过马路,可以看到英国的司机非常遵守“车让人”的规则。他们照顾到残障人过马路速度较慢,会自觉等待。不会随意鸣笛,以避免噪音过大干扰交通信号灯发出的提醒声。过马路的行人们也会自觉为残障人士让路,给他们留出充裕的空间。

(据《健康电子报》)

残疾人事业 篇12

关键词:残疾人,标本兼顾,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

我国自1990年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以来, 加强了对残疾人社会福利的重视, 除了颁布了相关法律及社会保障制度以外, 还包括: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社会保险在内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也先后在全国各省实施, 并开展了相应工作。但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残疾人沿街乞讨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对于此类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 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的。本文将通过对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陈述, 发现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不足之处, 试图勾勒、建构出一套“标本兼顾”型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 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需求, 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

一、“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分析

目前, 不论是在报纸上还是网上都能看到残疾人沿街乞讨的文章报道。如:某新闻快报曾报道过“残疾乞讨人员想租房却屡屡遭拒”;由拍客拍摄的“残疾人为供孩子上学沿街爬行乞讨”的视频等等。除此之外, 有关残疾人乞讨的报道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也会发现残疾人蹲坐在马路边、人流密集的地下通道或广场上, 放下一切尊严祈求路人的帮助。

以上社会现象真实的存在着, 有的人在面对这种现象时可能会一笑而过, 不予理会;有的人可能会同情、怜悯, 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但是, 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不是旁观者的反应, 而是存在于这种社会现实背后的问题, 上升到国家宏观层面, 反思有关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状况。我国很早就颁发了《残疾人保障法》, 有关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也在不断完善。针对于残疾人的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救助、社会服务, 也给残疾人的家庭及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和影响。但是, 在我国有关残疾人社会福利相关政策实施的情况下, 还是无法杜绝残疾人沿街乞讨的现象发生, 这是我们值得关注和反思的地方。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反思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社会支持等。我国自实施相应的服务以来,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也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这些缺陷及不足, 恰恰反应了当前社会上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无法杜绝性。

1.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现状

(1)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自1990年我国制定的《残疾人保障法》以来, 政府及社会越来越关注残疾人的生活及需求。如, 1990年颁布的《关于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的塔林行动指南》、1993年的《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2006年《残疾人权力公约》、2008年重新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从合法性的角度保护残疾人的权益, 体现了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立法目的。随后, 国务院又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具有针对性的行政性法规。进一步为残疾人提供支持与帮助。

(2) 社会保险:除了法律相关文件的支持以外, 在社会保险方面, 重点关注残疾人的医疗、养老方面的保障。例如: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险, 残疾人可以从政府和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养老保险补助, 一般规定, 政府每月至少给残疾人的养老保险补助为200元;有关医疗保险方面, 各个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完善了残疾人在参保缴费和医保待遇方面的政策, 如:兰州市政府规定一、二类残疾人低保对象个人不缴费, 持有一、二级残疾证的残疾人员住院统筹费用报销比例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再增加10个百分点等。

(3) 社会救助:根据残疾人的特殊性, 很多地方政府实施出台了残疾人生活低保水平高于健全人低保水平的相关政策;对贫困的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康复训练、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帮助;目前, 在我国城镇社区中建立残疾人集中供养的救助站, 以社区为单位帮助残疾人养老。

(4) 社会服务及社会支持:我国残疾人的社会服务体系主要集中在社区当中, 调用社区的力量为残疾人提供物质帮助及专业性的服务, 如心理健康辅导、鼓励残疾人参加社区活动、宣传残疾人的服务理念, 扩大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 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缺陷与不足

综上所述, 我国有关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体系已经基本成型, 并在各个方向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帮助残疾人提升自身的生活能力。各地方政府也及时根据当地残疾人的特殊性, 修改和完善了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相关规定与制度。但是, 当前社会生活中还是出现残疾人沿街乞讨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说明, 我国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体系只能治“标”, 不能治“本”的特性。

儒家思想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基本原则, 同时也是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目前, 社会中不乏拐骗残疾人乞讨的不法分子, 也确实存在一边享受着国家政府关于残疾人社会福利优惠政策还一边沿街乞讨的残疾人。通过媒体及学者的调查, 这些残疾人表明, “沿街乞讨一个月所得的报酬是政府和社会所提够补助的好多倍。”故而, 为了家人或者自身的利益, 他们更愿意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获得财富。从“以人为本”视角出发, 需要关注人本自身,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只关注从外部设施上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站在外人的立场去帮助残疾人, 这只是解决了短暂的问题。因此, 应借鉴儒家“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解决残疾人自身的需求、改变其自身不健康、消极的思想和价值观, 使他们真正从内而外的提升自己, 健康、乐观的面对生活, 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

三、构建“标本兼顾”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思考及建议

1. 完善“治标”型残疾人社会福利宏观项目的建议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宏观项目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等。目前, 残疾人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各地方政府最近几年根据残疾人的特殊性出台了相应的优惠、辅助政策, 为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提供了便利。因此, 本文将不再探讨有关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制度, 而是将重点对社会服务和社会支持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1) 城乡共同发展——以社区为平台的残疾人社会服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为了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的建设。在未来的社会生活模式中, 社区生活将成为主导。因此, 针对不同群体的社区服务模式中也包括残疾人社区服务。首先, 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应发挥好以社区为平台的残疾人服务与救助, 发挥社区的功能, 引进社会工作者, 融合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开展社区活动、针对残疾人的需求提供包括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服务。其次, 要做好回访调查, 及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最后, 在社区成立专门的监督组织, 及时处理歧视残疾人的现象, 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

(2) 完善多方位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社会支持与非正式社会支持。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除了政府提供的相关政策和优惠制度及社区服务等正式社会支持之外, 还应该扩大媒体的关注度, 动用网络的功能倡导保护残疾人的平台, 杜绝拐骗残疾人及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发生。

2. 关注“治本”型残疾人社会福利微观项目的思考

我国“治标”型残疾人社会福利宏观项目已经有了自身的一套发展体系。而构建“标本兼顾”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重点是对“治本”的反思。此处的“本”指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 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改变残疾人自身的观点, 帮组残疾人自助的微观项目。

作者认为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无法杜绝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残疾人自身思想、价值观上的误区, 没有认识到利用他人的同情换来不劳而获的果实对社会和自身成长带来的影响。因此, 如何转变个人思想成为了当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1) 组建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 进行一对一的个案辅导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 个案社会工作相较于心理辅导来说结合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关注案主的自身成长, 帮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 通过多次的平等交流, 采用叙事治疗等手段及理解、同理心、澄清等专业社会工作技巧使案主自我觉醒, 改变其消极、不健康的价值观和思想。因此,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建构应关注残疾人自我意识的转变, 又因为残疾人的特殊性, 选择个案社会工作更能体现其平等性。

(2) 社会工作者进社区, 开展成长教育型小组工作

目前, 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在社区中, 除了发展以社区为平台的残疾人社会服务之外, 社区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关注残疾人自身价值观的构建, 并在社区开展成长教育型小组工作。及时关注残疾人的消极思想, 提高残疾人的自我评价及认识, 帮助残疾人自我挖掘潜能, 正确面对生活。

(3) 建立社会工作为主, 心理辅导及媒体宣传为辅的圆圈型残疾人关注网

除了开展专业的个案和小组社会工作之外, 还应该结合心理辅导师, 定期开展思想教育讲座, 巩固残疾人健康自我的价值理念。并与媒体合作, 及时发现沿街乞讨的残疾人, 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地位, 使残疾人能够更好的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形成一个以社会工作为核心, 心理辅导和媒体关注、宣传为辅的圆圈型关注网, 做到对沿街乞讨或者价值观消极的残疾人能够及时发现, 及时救助, 尽早转变其不健康的思想。

基于残疾人沿街乞讨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 笔者通过对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反思得出, 不仅要完善我国现有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宏观项目 (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及社会支持) 的发展, 最主要的是关注残疾人消极价值理念的转变, 融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及方法, 帮助残疾人重构自身价值观, 健康积极面对生活。因此, 只有构建“标本兼顾”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帮助残疾人, 使残疾人享受到尊重、平等的全新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周沛.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 2010 (5) .

[3]胡建新.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建立新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 (2) .

[4]周庆行, 张新瑾.“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10) .

上一篇:校本教材开发管理制度下一篇:写孔子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