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精选10篇)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篇1

一、基础指标(40分)1.课程学习(20分)

(1)出勤率(6分)

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情况。

(2)参与度(6分)

对参与艺术课程学习的态度(包括兴趣、情感等)和投入的情况(包括投入时间、频度和广度等)。

(3)任务完成(8分)

对艺术课程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2.课外活动(20)

(1)美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8分)

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的情况。

(2)其他艺术活动(12分)

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节、联欢会等艺术活动的情况。

二、发展指标 1.校外学习(8分)

(1)校外艺术学习(4分)

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不包括艺术培训班),如中国传统特色艺术、本土特色艺术。

1.主动参加校外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学习2.教育部公布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内学生参加的本校传承艺术项目学习。

3.市区文化局与教育局建立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学校内学生参加的传承艺术项目的学习。

4.学校自行组织并邀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在校内授课和通过多媒体、同步课堂、远程学习等方式,学生在学校内参加的传统艺术项目和本土艺术特色的学习参加以上一种项目学习均得4分

(2)校外艺术实践(4分)

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例如博物馆、美术馆。

参加全国、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节、舞蹈和器乐大赛、书画摄影比赛(展览)等,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区敬老院福利院慰问演出、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等艺术活动。

以上活动每学期参加一次均得4分

(3)艺术特长(加分项12分)

参加校级及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比赛(展演)的情况。

1.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奖(12分)2.市级比赛获奖(10分)3.区级比赛获奖(8分)4.校级比赛获奖(5分)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篇2

一、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定义

作为一个非常规装备项目和新生事物,课堂教学录播系统的出现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并且从最初的微格研训发展到现在全自动跟踪及完善的后期点播评估体系,这个系统的功能也在不停地进步。但是在中小学教学中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及其在学校应用中的定位大部分用户可能并不明确甚至根本不了解。在第一章里,我们对此系统在南京中小学中的具体定位做了明确的定义,为现有的和未装备的以及将来有装备意向的用户解释了此系统的作用。

二、教室基础环境建设标准

对于一个对图像和声音的录制有特殊要求的教室,演播级的录制环境是设备能发挥出最好效能的必要条件。

1. 选址

在教室选址上要求选址合理,主观上避开嘈杂环境。

2. 布局

在教室布局上,由于各学校校舍条件不同观摩室不是必须具备的,但能满足分组讨论需要自由排列是此系统必须能实现的功能,必须能满足上课教师各种灵活的授课方式。

3. 教室环境指标

参考演播标准对温度和噪音等提出最低要求,允许高于此标准。

4. 教室环境装修建议

在环境装修方面比较好的选择是由系统供应商根据自己的建设方案设计出满足指标的综合装修方案。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需要由用户自己解决装修问题。我们从吸音隔音、材料、灯光、电路改造等方面提出了8条合理建议,供用户在制定装修方案时参考。

三、数字化课堂教学录播系统技术标准

以现有的产品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课堂录播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把课堂教学录制下来再播放出去的简单系统了。与学校网站的无缝对接、备课平台(课前准备)、资源平台、发布平台等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厂商的重视。

所以在技术标准上我们对软件功能和硬件功能分别提出要求:

1. 硬件功能部分

在操作上,录播专用教室必须能满足教学常态化和操作简单化的要求,即此系统是为所有学科服务,任何学科的教师都能独立操作此系统,所以自然要求系统能够易于使用。在这个前提下,系统必须具有一键式上下课功能。

视频信号输入上我们提出了N+2 (N≥3)标准,即:教师特写、学生特写、全景,另有VGA加一路预留(可做实验特写等)。对于录制分辨率提出能达到不低于DVD画质,直播时声画必须同步(同步误差在100毫秒以内)。

拍摄模式主要以全自动跟踪定位为主,具备手动导播功能。在自动跟踪技术应用已经比较成熟的现在,我们不去强调使用哪种跟踪技术,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环境和使用要求下各有优缺点,对于授课教师是否需要佩戴发射设备也褒贬不一,因此在标准里面我们主要对跟踪效果提出要求,不管用哪种跟踪技术,连续、跟踪主题时刻在画面中央作为硬性要求。

经过这几年录播教室的装备,我们认为虽然自动跟踪技术能降低使用门槛,方便日常使用,但如果作为精品课程上报,自动跟踪定位在流畅度和准确度方面还达不到精品课程的要求,必须要有人工参与导播。另外在一些无法预见的情况下,跟丢目标,跟踪故障也会偶尔发生,为应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系统必须具有人工控制的导播模式,并且能和全自动模式无缝切换。

音频采集使用鹅颈话筒还是分区定向话筒不做明确约定以防止出现技术壁垒的嫌疑,但是所采用的音频采集方式首先要达到优秀的拾音效果,其次要能满足课程分组讨论的需要。

录制人性化措施提出了能在录制完毕后自动加入片头片尾、画面切换要有过渡效果等提高录制品质的措施,在对电子文档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上,着重提出了要对主流格式的视频文件有比较好的录制效果。

2. 软件功能部分

软件功能分为课前准备和视频发布部分。

“课前准备”更像是一个资源库,可以对学校服务器中现有的音视频、教案等资料按照学科和年级分类整理,当教师准备在录播专用教室上课的备课过程中可以便利地从资源库中调用需要的资料,加入到课件或者在上课时播放,当然不限于针对录播教室的课程,资料合理调用功能还应延伸到日常备课工作中。“课前准备”功能有部分企业的产品还没有具备此功能或者正在研发,但此项功能的具备必将成为今后录播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视频发布”既是视频的直播平台、点播平台也是资源的管理平台。各厂家在此部分都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标准里只对几个必须具有的功能做了约定,如视频分类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审核功能、后期编辑、打点标注微格评估功能等,同时考虑到此系统将来的发展趋势必定要和教育城域网对接,进行全市资源共享,提出必须针对此目标预留上层接口,并在将来能对不同厂商的平台和录制的视频格式提供兼容。

四、培训与服务

考虑到尽量减少装备后的维护费用,在一定的时间内能降低校方的使用成本,新装备的录播教室设备必须具有5年的原厂质保和软件升级服务。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篇3

【关键词】中小学; 装备标准; 研究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教育的论述中提出: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开门上课,必须得具备三个条件,有校舍,有老师,再还要有教学设备,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就可以开学上课。因此,学校建设的标准化,首先得有教育装备的标准化。因此早在2014年,我们都已经将修订装备标准列入我们的工作计划。为了能更好的将我省标准修订好,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一是我们收集了国内外的教育装备标准,同时做了大量的调研,收集了很多这方面好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我们也对许多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教育装备升级换代的频率大大加快了,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等等,特别是一些新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对我们的装备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项目的由来

我国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78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1984年、1985年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配备目录》,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对这两个标准进行了修订(教备[1993]19号),1995年又根据新的情况下发了补充目录,同时发布的还有《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教备[1995]36号),2000年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又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进行了调整。经过多年的调研和调查,2006年7月,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正式编制发布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备标准》。

我省装备标准:2006年教育部四个教育行业标准发布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根据多年调查了解的我省情况,制定了于2006年10月由省教育厅正式发布实施《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教技装[2006])706号)。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个结合本地实际需求而制定的标准。也是多年来我省正式发布的第一部教育技术装备标准。2006年标准一直是指导全省中小学校进行配备的规范性文件。近年来,我们又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根据教育部文件印发《中小学实验室规程》、《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河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备配置标准(试行)》、《河南省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使用制度》等。

我省装备标准从发布至今刚好10年,这些年来《标准》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对支撑课程改革,推动实验教学,保障办学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本地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室建设工作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轨道。但是,随着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技术装备投入的不断增加,原来的装备标准已经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和标准化学校的建设全面启动,因此重新制订和修订我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已迫在眉睫。

二、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教育装备是中小学三大基本建设之一,是办学的必备条件,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保障。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要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实现4%的。这个目标在2012年已顺利实现。特别是从2010年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全面改薄项目等几个国家投资项目开始,仅“十二五”期间国家就对我省教育投入就有100亿元,加上地方财政配套投入,用在教育装备上的资金约50亿。

经过这些年来全省广大装备人的不懈努力,我省的装备工作已形成了“建、配、管、用、研”比较完善体系,基本适应我省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极大的促进了我省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发展。在目前的大好局面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内涵和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定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制订符合我省中小学实际和适应未来发展的新的教育技术装备,为学校的装备建设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

通过对我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研究,要明确以下几点:

(1)教育技术装备已不是传统意义的“装备”。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要求理科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撑,而且要求各类功能教室的建设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的教育装备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实验室、图书馆两个方面,也不再分常规装备与现代技术两个层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已经从过去的理、化、生实验室建设和常规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发展为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室)、体育场馆、食堂、宿舍等涵盖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各个方面的“大装备”。

(2)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技术问题是标准涉及多个领域、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不能凭经验、想当然;教育问题是强调装备标准是有关学校、为了教育的标准,是为了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成长为根本目的。

(3)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实感。装备标准要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前瞻性,必定要超出一部分学校的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理想性;然而装备标准现实性要求则意味着装备标准的出台要以扎实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装备标准应是务实和行之有效的,而不能成为“可望而不可及”或“中看不中用”。[1]

三、研究思路

教育技术装备应立足于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引领下,为学校教育教学营造一个属于硬件范畴的条件与环境,为素质教育提供服务。

四、研究目标

根据对我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研究,制订和修订出适合我省中小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配备方案,以更好地指导、推动我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五、研究内容

包括中小学实验室、普通教室、功能教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体音美卫、书法教室、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小学图书馆(室)、幼儿园玩教具标准、课桌椅标准、食堂、宿舍、饮水、照明等。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①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我国学校装备标准的相关政策及规范性的文件,以及目前我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方向,为我省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②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学校的装备现状,发现和感知现行标准的问题;③运用行动研究完成标准的修订,并探索出我省装备工作的新路子,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装备工作机制。

具体过程:

第一步:收集整理装备标准,调研各地市学校装备现状,对我省装备标准进行修订;

第二步:组织专家对装备标准进行论证;

第三步:面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征求意见;

第四步:对各地反馈的意见进行整理,并再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第五步:由省教育厅进行公布,并提交结题报告。

七、课题预期成果

(1)將修订《标准》过程中编制依据、原则、具体做法以及推广的价值等加以整理,形成论文进行交流;

(2)提交课题结题报告;

(3)最终形成我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由教育厅发布。

参考文献: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标准 篇4

第二学段(3一4年级)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分目标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船力。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篇5

各区县(自治县、市)教研室(教科所、进修校)、市教委直属小学、教科院巴蜀实验校: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举办重庆市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的通知”已于2005年4月8日下发,现就本次竞赛的有关具体适宜补充通知如下:

一、关于美术比赛内容中动漫设计的有关要求

见附件复印件:关于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动漫设计”要求的补充通知。

二、竞赛时间

音乐:6月24——27日美术:6月27——30日

三、报到时间

各区县(市)由音乐、美术专(兼)职教研员担任本地区参赛领队。

音乐:各领队和参赛选手于6月24日下午2:00时在巴蜀小学报到,按原通知交参赛费,由参赛选手本人抽签决定参赛顺序,并召开领队、选手竞赛预备会。

美术:各领队和参赛选手于6月27日下午5:00时在重庆市人民小学报到,按原通知交参赛费,由参赛选手本人抽签决定参赛顺序,并召开领队、选手竞赛预备会。

四、参赛名额:音乐学科仍按原通知不变,美术学科各区县(市)在本地区初赛的基础上可推荐3——5名教师参赛。

五、参赛地点:音乐:巴蜀小学 ;美术:人民小学。

六、差旅和食宿

领队和参赛选手差旅费一律回原单位报销,食宿自理。需住宿者,可到重庆体育宾馆(桂花园)或其他地方自行办理住宿手续。标准为每人每天30元(三人间,带卫生间),请报名时注明。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篇6

小学音乐课程在整个小学的教育中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音乐教师不单单要具备较高的专业音乐知识,还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参与率,从而达到最终的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只有让小学生在参与中,真正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来,才能掌握好小学音乐的相关知识。

音乐是灵魂呼吸的声音,是一个人精神的完美寄托载体。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值得尊重和重视; 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们从音乐的世界里,提前生动地去了解社会, 了解生活中一切从书本中不能够直接体会和学到的情感或是知识,从而间接促进小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从各个层面上来说,小学音乐的教学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在课标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我们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足够重视,因此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虽然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为众所知,但是目前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能够适应课标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音乐课程经常成为牺牲品,考试将近的时候,经常把音乐课时间调整为数学、语文或者英语课时间,有的时候甚至把音乐课都安排到即将放学的活动课时间,音乐课基本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基本的保证。

其次,小学音乐教师群体落后,教师群体的素质偏低,达不到专业的标准要求,教学方法也不尽科学。受现代考试制度的影响,大部分的学校都十分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主科的教师群体建设,对于不占升学影响因素的音乐课程的教师,能将就就将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音乐教师的群体确实比较匮乏,在某些学校,甚至会出现其他老师兼任音乐老师的情况,好多音乐老师都是半路出家,被推到这个位置上去的,自己对于音乐的了解知之甚少,更谈不传道授业解惑了,这也是小学音乐教学要解决的问题的当务之急。

最后,小学生自身也不足够重视音乐课,对这门无助于升学考试的音乐课自动当做是放松课,上课打瞌睡、睡觉甚至淘气,不足够重视音乐知识的学习,小学音乐课从某种程度上说,成为了小学生的休息课,或者是自由活动课,小学生群体并未抱着一种学习音乐知识的心态上课,自然也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也是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 新范式探索

1.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

情境教学就是针对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具体设置情境,让小学生从音乐的物质情境、人文情境、历史情境等不同视角下进行音乐的品鉴和欣赏,从而让自己的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去。比如,教师在为学生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可以提前或者在教授期间,用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湖水上清波荡漾的画面或者是水面上儿童荡起双桨的快乐瞬间,让学生提前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创造的背景情境,从而喜欢上这首歌,加深对于歌曲的感受能力,更加喜欢这首歌曲。那么达到最后的音乐教学目标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2.剔除教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是唯一的教学主体,直接性教授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这点适应不了课标的课改要求,我们应该尝试让学生成为音乐课程的学习主体,不断冲破之前的直线式教育方式, 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互动中,快乐地学到音乐知识。比如,教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教师群体完全可以积极鼓励大家课后先去寻找一下春天,让学生自己思考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可以找到春天的问题,上课中让孩子们自己积极互动,投入到课堂教学讨论中来,不断让小学生群体产生新的想法和对于春天的好奇,然后进入到《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学习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趣味性,更好地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3.加强师资,保障学生的学习品质。

在小学音乐的授课方面,师资匮乏、 音乐资源短缺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和挑战,想要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品质, 必须要加强师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品质。小学音乐的任课教师必须是有足够的且良好的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能够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教学目标,用自身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比如以《国歌》这首歌曲教学为例,就必须从一个音乐的专业知识角度,给孩子们补充足够的知识,开阔小学生的音乐视野,真正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

小学音乐教学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在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不断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更好的实现。对于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探索,有着重要的价值。

摘要:近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要更好地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就需要在课标背景下不断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小学音乐教学意义的实现,有着巨大的不可代替的意义。

西和县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沙龙 篇7

——西和县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沙龙活动纪实

2012年12月23日下午,西和县小学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科沙龙活动在北关小学召开。县教育局副局长郭根稳、朱小丽,著名书法家郑虎林,全县三十多所学校的50余名教师,县教研室教研员及北关小学相关负责人欢聚一堂,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创造的快乐”为主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本次沙龙活动由小学美术学科沙龙负责人、北关小学副校长张鸿主持。这是县教育局第一次在小学组召开的学科沙龙活动。郭根稳副局长幽默的开场,让与会教师倍感亲切。他指出,学科沙龙可以增进教师间的相互认识,让彼此多拥有一个朋友;可以促进教育教学交流,让学生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帮助教师缓减工作压力,消除平日繁忙教学工作中的紧张和疲乏。

沙龙活动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开展了……

张鸿老师简单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观点。他认为应试教育抹杀了太多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孩子都应该上好美术课,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他总结出别具一格的课堂“四步法”——欣赏、感悟、活动、展示,也就是美术中的“听、说、读、写”,一堂课既有“形式美”也有“内容美”。十里乡中心小学赵小兰老师的教学方法新颖,她让学生根据音乐自创舞蹈,不仅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实验小学美术老师李权认为,小学老师不该用成人的

眼光禁锢儿童的思维。上届省人大代表郑虎林先生说,他曾经将小学阶段的音乐、体育、美术作为主课列入过提案,并对李老师的观点进行了画龙点睛的评价。祁家中心小学丁莹老师说,农村孩子潜在的音乐天赋需要老师很好地挖掘和培养;河口九年制学校的卢天佑老师认为,上好音体美课,要有基本的的场地和器材;“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它仅仅是食物,而从里面打破,它就是一个生命。”谈吐诙谐的南关小学张小红老师形象生动地比喻,更是赢得了不少掌声。她认为学生的学习就应该从内突破,还学生一个多彩的生命。在她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因创作而发出的欢呼声都会遭到同事和领导的不惑,因为在很多人眼中音体美是副课,语数才是正课。那么到底谁正谁副呢?学生不喜欢上音体美课吗?音体美的教学阻碍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线教师们真实的声音!

在场的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应试教育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数学知识,音体美并没有纳入考试范围。所以,部分家长老师对音体美的教学不屑一顾!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副课!还有老师说,音体美的教学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着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应该与语文、数学“平起平坐”。谁正谁副谁说了算?《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必修课”是副课吗?不是!那么究竟是谁给我们戴上了有色眼镜,让我们觉得只有语文、数学才是主课

呢?答案不得而知。

再来听听学生的心声。西峪乡中心小学的刘栋栋老师说,小学生都特喜欢上体育课,一听到要上体育课,他们一整天都乐呵着;西高山学区两寨小学的杨德龙老师说,每次上体育课之前学生都好奇地跑来问体育课上什么?马元乡九年制学校的胡玉峰老师说,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对音体美的课堂充满着无限的期待与渴望,当课程表上的音体美课被一节节所谓的主课无情地占用时,孩子们心中有多少个不情愿啊!他们的心里又会是怎样的失落?“为了不看到孩子们失望的眼神,让我们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一个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妙、运动的快乐和画画的乐趣。”来自大水街九年制学校的白雪峰老师呼吁道。原来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那是谁剥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童年应有的快乐?又是谁抢占了他们期盼已久的音体美课程?是我们!可我们并不知道!让我们把音体美的课堂还给学生吧!

音体美的教学阻碍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吗?洛峪学区曹杨小学的马艳香老师说,将美术中的简笔画带进数学课堂,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某些数学概念。如美术课上学生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数学课上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六巷乡九年制学校的马亚梅老师将音乐巧妙地融入到记英语单词中,学生唱着歌就能记很多单词;大桥学区仇池小学鲁上琦老师将优秀的体育视频带进语文课堂,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的东西,一举双得!冷漠是一种伤害,不仅是对音体美自身的伤害,更是对孩子全面发展的伤害!既然音体美课不是副课,既然孩子们喜欢上音体美课,既然音体美课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我们为何

不尝试着公平公正地“善待”它们呢?

参加本次沙龙活动的音体美专职教师仅占三分之一,其余都是边学边教的兼职教师。值得敬佩地是,这些非专业教师会绞尽脑汁地想出很多快乐的教学方法。如汉源学区任何小学的张博老师开发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找或做“能响的乐器”,令她惊讶和高兴地是,许多孩子竟然创造出“砂石瓶”、“小弹珠”之类的新奇乐器;玉明中心小学季凤琴老师“简笔画—主题画—创作画”循序渐进的教学法更是匠心独用;西峪中心小学叶小荣老师的中英文对照教儿歌也不落窠臼;十里乡中心小学的陈翠莲老师、大水街九年制学校的郭秀梅老师更注重音体美的融合,如跟着音乐青蛙跳,戴上面具做运动等。听到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郭根稳副局长插话,他给大家举了一个体育老师教英语的案例,事实证明,只要多动脑,非专业的老师也能教出专业的水平来。紧接着音乐学科沙龙活动负责人李建平老师说,用自己的爱去教学生,一切皆有可能!西峪学区杜河小学的杨颖老师说,没有专业与不专业之分,只有爱与不爱之分;何坝镇中心小学的张碑老师说,用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听着教育局领导朱小丽《亲吻祖国》美妙的歌声,看着石峡学区尹京京老师优美的舞姿,和着六巷乡九年制学校王芳霞老师《山歌好比春江好》的节拍,将沙龙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心动不如行动!来自洛峪学区古塘小学的何迟老师说,我们应研读音体美学科课程标准,真正地落实音体美的教学!白雀中心小学郭英老师和汉源学区刘金雄老师说,音体美的教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辈

子!为了孩子的一辈子,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2012年12月23日,一个平凡的日子,可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学识渊博、风趣幽默、阳光可爱的人儿聚在一起而变得不一般!也许这一天是你、我、他人生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最后,一边南关小学郭明霞老师唱着动听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一边张鸿老师发放着赠送给每位老师的《读者》,为本次沙龙活动画上了圆满快乐的句号。

沙龙活动真好!我们满心期待着:在每一所学校孩子们都能真正拥有快乐的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在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歌声!在每一个舞台都能看到孩子们矫健、柔美的身姿!在每一个作品中都能看到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篇8

(一)这几周学校组织我们综合组系统学习了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通过2022美术课程标解读的学习,我深感以后美术课将不再是单纯的美术课,而更多的是跨学科、多学科综合的艺术课、综合课,需要美术老师成为多种技能傍身的教师。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要为目的,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维度提出了艺术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这四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整体感和立体感,改变过去教师单向学生输入的做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勤于思考,初步形成探索和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身边的美,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渐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通过对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知道美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训练,更是一种文化学习。小学美术新课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了解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以及艺术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艺术传统的热爱,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将艺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水平提升到艺术文化学习的水平,使学生对美术与人、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情感的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提高文化修养。美术老师不仅应该是一个艺术人,而且应该是一个文化人。

作为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业评价,新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评价方法和内容,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育人体系中,以标准为基础,融入过程,因势而生,趋于学习,从而达到立德育人的目的。清晰的评价体系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积累和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才能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美育之路。

(二)在教育部最新颁发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中,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应试等内容,坚持“以美育美”的育人理念,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近日,成都市教育局正式发布《成都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其中就有一项重要的评价改革内容是“落实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计分”,把艺术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帮助每名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这些政策和措施都充分说明育人方向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和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的核心素养导向越来越明确,现就新课标的学习谈谈心得。

一、从美术课程到艺术课程,提升人文素养

此次新课改将以往的美术、音乐等课程统归为艺术课程,强调了艺术课程的重要性,提升了课时的比重,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国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标强调,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倾向。

遵循艺术学习规律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美术课定义为造型.美术,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造型活动把“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丰富学生感受;3-7年级以美术学科为主,融入其他姊妹学科,奠定美术学科的双基;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从感性逐渐到理性达到更高的思维,每个阶段之间要注意衔接与过渡。

二、育人导向更清晰,弘扬文化强自信

之前我们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现在综合为艺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去掉了“图像识读”,将其包含在“美术表现”里面。“美术表现”改为“艺术表现”,外延更广,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审美判断”改为了“审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课改更注重感受和体验的特点。“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保留未变。课程内容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相统一,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会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视野。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

三、目标设计更综合,促进文化理解

四大学习领域没有改变,更加清晰地确定了各阶段目标,与教学大纲笼统地确定教学目标相比,内容更充实,脉络更清晰。横向理解四个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纵向理解阶段目标的分层递进特征。

通过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感知、发现、体验和欣赏艺术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丰富想象力,运用各种艺术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发挥想象力创作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创作、表演、展示、制作等艺术实践活动,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创意实践能力。

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

四、教学内容倡综合,教学方法重创新

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优化了教学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五、优化评价机制,体现艺术学习特点

坚持创新导向,2022新课程标准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除此以外,还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综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不同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提供依据。

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要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努力向着以艺术学科为主题,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并借助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艺术视野,和学生一起成长,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以美育美,美美与共。

(三)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次学习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如下: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用真心真情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肢体语言和优美语言互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主题丰富的作品。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四)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一、美术课程的目标

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四大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和创造能力。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新的课程标准赋予了我们教师更大的操作空间,同时指导教师从人文角度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消除了胆怯,人人参与其中,真正体现了美术教育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

(五)《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主要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两个方向八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借此缘由,我通过对比学习新旧两版课标(2011年版和2022年版),认为新课标在美术学科上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核心素养内涵的“新”。

新课标提出的艺术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与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不同之处在于将“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合并,变成了“审美感知”,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回归到人本身,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提升审美情趣。

二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新”。

将以往的按学习领域的划分方式转变成按艺术实践进行划分,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美术语言始终贯穿其中。从课程内容设置的顺序可以看出,每一学段均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到以强调发展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的“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再到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之间联系的“综合·探索”。内容设定层层递进,加强了学科间相互关联,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三是,教学实施的“新”。

由以往按四大学习领域划分的单一的、独立的授课方式,转变为整体的、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篇9

发布时间: 2014-06-26 08:20:51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315 我要评论(0)日前,我局对全县各学校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教学常规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通过检查,主要优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多数学校重视对音体美教师常规管理,平时能将音体美教师教学常规检查与其他学科同步进行。做的好的学校有实小府前街校区、实小石字路校区、附小通榆路校区、香港路校区、进修学校、阜中左校区、东沟中学等,尤其是进修学校,本学期来已连续8次检查音美教师教学常规,教师备课质量较高。二是多数音乐美术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得到加强。过去许多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备课图形式、走过场,而现在无论是从备课格式来看,还是过程与内容,都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许多教师备课除确保时数足、字迹工整外,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凸现新课标理念。

问题与不足:

一、少数教师备课质量差、数量少

质量差,体现在字迹了草、项目不全、备课内容不实、无教后反思,有的一节课仅书写一二百个字;数量少,体现在备课次数未能达到要求,最少的仅备3、4课时。

备课差的有羊寨初中音乐1人,实小苏州路校区音乐1人,沟墩小学音乐1人,郭墅小学音乐1人,益北小学音乐1人,张庄初中美术1人,东沟小学美术1人,板湖初中音乐1人。备课时数严重不足的有陈良小学音乐、美术各1人,开发区小学音乐、美术各1人,附小通榆路校区音乐4人,益北小学音乐、美术各1人,杨集小学美术1人,古河小学美术1人,罗桥初中音乐1人,左校区美术2人。

二、少数学校教导处平时对音美教师教学常规检查措施不力 本学期来在音美教师备课听课笔记中未有留下检查记录痕迹的有:小学:开发区小学、益北小学、益林小学、合利小学、沟墩小学、郭墅小学、板湖小学、芦蒲小学。中学:除县一高、东沟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阜中左校区、施庄初中、板湖初中、杨集初中、罗桥初中外,其他学校在音美教师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中未有留下检查痕迹。

另,阜宁中学、沟墩中学、十灶初中、羊寨初中、芦蒲初中、硕集小学等未能按时间节点要求送交音美教师备课、听课笔记接受县局的检查。

针对上述问题,各学校在近期内必须对本校音体美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县局将在学期结束前继续跟踪督查各学校自查自纠情况。

小学音乐美术装备标准 篇10

“不拘一格”的音乐课堂与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在课改实践中,我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音乐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带着这些问题,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特长展示,激发音乐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故事、教师到位的示范、适时的鼓励都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手段。但一时之触动并不能使学生对这门课保持长久的兴趣,为了让音乐课成为学生的最爱,必须让它有优越于其他课程的地方。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而音乐本身是一门需要表现的艺术,所以二者结合立刻成为音乐课的优势。特长展示恰好体现了这一优势,很多同学在课外学习了各种音乐特长,如器乐、舞蹈、声乐等,却没有展示的机会,所以每节课拿几分钟让他们来进行特长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为有音乐特长的同学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增强学习动力。学生们盼望着一周两次的音乐课,盼望着早日轮到自己。这种迎合学生表现欲的教学手段,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利用。

二、利用兴趣小组,培养音乐兴趣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按兴趣来组成学习小组,自己组织开展活动。在这种学习形式中,学生的音乐兴趣得到提升,音乐技能得到提高,在互学实践

中个人的兴趣又得到了拓展。例如:乐器小组研究为歌曲配伴奏,同时还能研究编配技巧。课堂上他们还可以自己学着制作乐器,用各种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串铃、鼓、沙锤等,虽然这些手工品看起来很粗糙,但处处折射出他们的智慧。节奏小组在寻找歌曲中节奏难点的同时还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教会其他同学。他们从学生自己的角度考虑学习的方法,进而在同学间产生共鸣。另外,还可以组成唱歌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配乐朗诵小组等。有了这些兴趣小组的参与,音乐课堂就变成了一个立体的学习空间。

三、游戏运用,诱发音乐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乐此不疲的活动,教师应很好地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特有的对集体活动的热衷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将学习内容与多样活泼的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共同完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集体的凝聚力,分享成功的喜悦。在一个个开心的游戏中,学生们不但舒展了肢体,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并为自己融合在一个时时闪耀着创造火花的大集体中而感到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如在课上训练听觉能力时可设计“听听这是什么乐器声”的游戏:在帷幕内打击、演奏不同音色的乐器(或利用电子琴),让同学们来猜。低年级可选用音色差别较大的乐器,中高年级可选用音色差别较小的乐器,或利用电子琴音色库所包含的各种弦乐和管乐。这样,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乐器知识,了解到各种乐器表现不同情感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听觉能力。又如,学习五线谱时,可设计“跳五线谱”游戏:在地上画好五线谱,编一首简单的曲谱,让学生唱出音名的同时,用脚在地面的五线谱上,踏住这一唱名的音位。这种游

戏动口、动脚又动脑,有利于同学们快速掌握五线谱,同时诱发其音乐兴趣。

四、电教多媒体手段,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做得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才会越强烈。例如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感到乏味无趣,教师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也感到头疼无奈。那么如何使乐理知识的教学变乏味为有趣呢?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就是一个好办法。如小学音乐课本第一册的音乐欣赏《快乐的小熊猫》,就可以这样处理:边放音乐,边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熊猫的形象,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洞察深层的意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精心保护他们,和动物朋友好好相处。让学生在理解音乐概念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音乐概念的内涵。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给音乐课注入活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创造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就是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在低年级学生音乐课上,他们更是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因而,为歌曲编配动作,通过音乐形象创编故事,边唱边表演就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遇到歌曲是具体的并易于动作表现的时候,应尽量让学生自编动作来学习感受。例如:学习《洗手绢》一课时,歌词是易于用动作来表现的。像“红太阳”,许多学生都用双臂斜上举来模仿太阳的样子;唱“妈妈洗衣我也来”这一句时,学生会用挽袖的动作来表示等;当把这一系列的动作贯穿起来做时,由于学生对自己编创的动作特别有感情,以

情带声,歌曲也就会唱得特别投入,效果也特别好。这种把学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编成小故事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事半功倍之效。

上一篇:商场开业活动下一篇:创业社励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