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初探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初探(精选4篇)

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初探 篇1

摘 要:自2000年开始至今,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财政支付政策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随着中央对少数民族转移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覆盖的面越来越广泛,也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偏低,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影响了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财政转移支付缺乏法律的保障,容易因漏洞而被挥霍浪费,不利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规范使用;财政转移支付缺乏监督机制,容易滋生腐败,等等。所以,建立合理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完善的制度是确保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得以长期稳定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而且,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法律制度也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得以有效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本文将从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财政转移支付 少数民族地区 现状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较为有效地平衡地方地方财政收支,增强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联系,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亦来源于此。自2000年中央开始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转移支付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及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财政支付预算机制尚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有效运行。因此,建立一个有制度保障的、监督性强的、具有完整预算机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为重要。

一、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现状

自2000年以来,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转移财政支付的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灵活多样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占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比例也在扩大,对平衡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收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缩小区域差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财政转移支付数额逐年增加且增幅较大

图1.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状况(2000-2008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上以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0年中央开始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来,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额逐年不断增大,特别是从2005年到2006年,和2007年到2008年这两个阶段,增幅较大,特别是2005年到2006年,增幅更是达到了100%以上。财政转移支付数额从2000年的25.2亿元到2008年的275.8亿元,8年间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幅达到50%以上,有力地支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对平衡少数民族地方财政收支,协调区域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财政转移方式灵活且多样化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除了直接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以外,中央在其他的财政和税费补贴方面,也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很多的优惠。

比如,在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对调整工资及离退休费的增加,在财政困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自行解决。即为了保证西部地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中央财政根据1999年和2001年出台的调整工资政策,按一定比例对西部地区给予的专项补助,并且自2001年起对西部11个省区的592个县(市、区)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特别是对西藏特殊津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所需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2002年、2003年、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补助分别为245亿元、305亿元和523亿元,大部分用于弥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财政缺口。

(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占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收入比例在增大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都是一个分水岭,而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也不例外,地方大部分的财税收归中央,再由中央以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返还给地方,以平衡地方财政收支,有利于中央对全国范围的宏观调控,也利于国家筹集更多资金投入到完善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去,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差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分税制以来,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在财政中所占得比例从1993年的34.52%上升到1994年的61.02%,民族地区的财政支出对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很多少数民族地方财政几乎一半以上需要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意义很重大,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地区的财政困难。

从以上的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在逐年快速增长。而且,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占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比重很大,对平衡少数民族地方财政收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许多制度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出现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逐年也增加,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也在逐年增加,由于旧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加上国家对财政体制的改革尚在探索阶段。所以,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比重仍然偏小

虽然自2000年以来,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逐年成倍的上升,但是由于本身的基数就小,所以其数额也十分有限,而随着我国财政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越来越多,财政支出也越来越大,每年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增加的数额尚不够抵消地方政府增加的公共事务所消耗的财政资金,而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财政收支大部分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所以,其财政资金的紧张可想而知。2009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4934.19亿元,民族地区占8%。2011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总额为37310亿元,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仅安排370亿元,不到10%。虽然中央用于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资金逐年增加,但规模过小,与民族地区政府收支缺口的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二)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式不合理

中国现行转移支付主要采取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方式,这两种资金分配方式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既不合理又不规范。

1、税收返还的不合理

就税收返还而言,改革开放后,国家对特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制定了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则仍然采取与其他地区无差别的统一的税收制度,这样的税收政策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越来越拉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税收返还是以地区税收数量作为标准的,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在税收上就比沿海发达地区的要少,因此得到的税收返还也就少,而沿海发达地区得到的税收返还要多。长此以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得到的税收返还越来越多,经济发展的资金也就越充裕,而少数民族地区地区得到的税收返还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也就越大,财政资金也就越吃紧,这种趋势十分不利于缩小地区的差异。

2、专项转移支付的不合理

就专项转移支付而言,专项转移支付设立的目的是中央财政为了实现国家特定的宏观政策和事业发展战略目标,委托地方政府代理具体事项而支付的费用。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不规范,自由裁量权相对较大,凭一定的主观因素确定补助地区和补助金额,地方因此不惜花费人力物力和中央进行讨价还价,以获得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那些叫得响、跑得快、与中央关系密切的地区因此能获得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此必会产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而且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要求的配套资金过高,对地方财政构成了很大压力,这也导致有的地方临时挪用其他资金或借债配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项目要求的配套资金跟不上,得到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少,发达地区由于配套资金充足,获得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多。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原有差距。

(三)财政转移支付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完善

1、发达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窥探

发达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功实施的经验就在于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障,从政策的制定到财政转移支付具体数额的规定,都有严格完备的法律规范进行约束。德国先后制定了包括《基本法》《财政预算法》《财政平衡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从转移支付的政府支出责任、收入划分,到转移支付原则、均等化拨款计算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整个转移支付制度公平而透明,理清了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以及财政平衡制度。

2、中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中国财政部在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于1995年出台了《过渡性财政转移支付办法》,2002年修改为《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办法》,这两部管理办法均属政府规章,不是专门或相关的法律。有学者认为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预算法》和《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为法律基础,但实际上这些法律法规并不是针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只是有财政转移支付相关内容而已。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因为缺乏专门立法,大大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决策及运作的民主性和规范性。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由于很多民族自治地区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的自治权利,因此,其对财政资金的利用也显得相对自主,在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资金被挪用和浪费的情况,所以,完善的法律机制有利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防止贪腐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财政转移支付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关系到转移支付的实施效果和目标实现,关系到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廉洁政府的建设,还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等特殊领域外,西方多数政府通过公开充分的信息来确保转移支付目标制定和转移支付实施的透明度,让公众拥有充分的知情权,从而能够有效监督政府的财政管理工作。

中国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统一安排和管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造成来自不同口径和不同名目的财政转移支付之间目标不统一,标准不合理,政策功能之间相互冲突,难以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而且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作为地方财力补助纳入地方预算,进入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其他各种形式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由于未编入地方预算而必然会脱离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查和监督。这使得各级政府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地方财政赤字或用于“政绩工程”建设,“拆东墙补西墙”,挪用与挤占情况严重,这种“专款不专用”的管理模式限制了转移支付功效的发挥。

三、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问题的办法

(一)完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转移支付制度的均衡作用,保障民族地区的财政自治权,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政部、国家民委应当制定专门的《民族自治地区转移支付条例》,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设计出合理的转移支付形式和制度,整顿和规范转移支付的各项工作机制和程序,增强转移支付管理工作的约束力度和透明度,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

(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法以合理分配转移支付资金

美德日等国均采用“因素法”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财政需求和调整系数进行测定。采用因素法来测定收支,确定转移支付办法和数额,公平透明,科学合理,不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

所以,我国也应规范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采用因素法和公式法分配转移支付资金。与“基数法”相比,“因素法”更加科学、合理。在采用“因素法”测算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数额时,除应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人均GDP、税源、税基、交通、公共服务水平等影响该地区财政收入支出的因素外,还应把民族因素纳入其中,并且占有相当比重,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确定合理的转移支付资金数额,更有利于实现均衡地区财力的目标。公平分配同时体现激励性,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对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可以采取中央确定资金使用方向,地方确定具体项目,把现行的项目审批制改为项目备案制。

(三)加快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专项信息管理系统以完善 相关基础数据的统计机制

信息不对称可造成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过程中的政府间博弈,各级政府在博弈过程中所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共财政改革的目标相违背。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中国由于长期采用“基数法”分配转移支付资金,缺乏采用“因素法”核定财政收支和分配资金所需要的数据,今后应加大投入和完善转移支付专项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相关基础性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科学测算各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激励导向同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并发展地区特色经济

解决少数民地区财政问题的根本,是大力发展少数民地区的经济。

政府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确定各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引导,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竞争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逐步实现调整主体和调整方式的转变,要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优胜劣汰和结构优化。

(五)优化资金使用结构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以及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关注公共财政支出的使用结果,尤其不能容忍政府资金浪费和效率低下。

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缺乏,更应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短缺和资金浪费同时存在。公共财政建设强调财政支出必须重视支出结果,确立以“结果”及“追踪问效”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管理模式,提高财政支出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申报和使用中,强调绩效的理念,注重结果导向,改掉过去“重资金申报,轻资金管理”的做法。依法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把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下次资金申报的依据,从而达到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研究[J],朱四畅,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3月第35卷第2期

[2]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研究一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M],曹晓姣,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3]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支持情况[J],财政部预算司 郑涌,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3期

[4]贾 鸿.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第 12 期 [5]宋瑾篱,谭金可.外国经验对我国转移支付立法的借鉴[J].财政 理论与实践,2008,(03).

[6]广西财政厅课题组.完善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2,(47).

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初探 篇2

(一) 中央对西部民族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回顾

中国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以1963年12月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改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报告》和《关于改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 (草案) 》为雏形, 经历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 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到2001年的“兴边富民行动, 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可以看到:国家为了维护边疆稳定, 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很多的关切。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 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范围在不断扩大:实施范围从2000年公布的民族八省区以及吉林省延边州, 湖北省恩施州, 湖南省湘西州, 四川省凉山、阿坝、甘孜三州, 甘肃省甘南、临夏两州及海南省原黎族苗族自治州;发展到2006年将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非民族省区、非民族自治州管辖的民族自治县纳入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范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国家民委为了进一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发展而实施了“兴边富民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该规划将实施范围界定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9个省、自治区的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发展目标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边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睦邻友好;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 和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和边防稳固;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通过以上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 已经在全国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的财政转移支付网络。

(二) 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分为财力性、体制性和专项三类。其中, 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性转移支付等。从2009年起, 随着国家进一步规范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原财力性转移支付更名为一般性转移支付, 并将补助数额相对稳定。原列入专项转移支付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原一般性转移支付改名为均衡性转移支付。2000—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由25.5亿元增加到275.88亿元, 年均增长44.2%。

1. 根据转移支付的不同形式分析。

(1) 税收返还。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数额, 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 当年中央财政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全额返还给地方;1994年以后, 税收返还额在基期年基础上逐年递增, 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平均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 即增值税和消费税每增加1%, 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就增长0.3%;所得税返还为固定数额。2009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4 934.19亿元, 其中西部地区占20%, 中部地区占23%, 东部地区占57%;民族地区为:8%。 (2) 专项补助。专项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中能够体现国家政策意愿的一种方式, 具有的规模效应, 主要功能是解决西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诸如交通、通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问题。2009年中央专项补助为12 579.88亿元, 其中东、中、西依次所占比例为14%、52%、34%;民族地区为:27%。 (3) 财力性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是均衡地方财政能力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2009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达到11 374.93亿元, 比2008年增长30.8%。其中民族地区为280亿元, 占2.46%;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例高达90%以上。

一般性转移支付。就全国而言, 从1995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9年11 317.2亿元, 年均增长105%;就西部而言, 其规模是逐年增加, 从2000年的5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 918亿元, 比2008年增长11.6%, 年均增长114.4%。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统计数据显示, 1978—2008年, 中央财政向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20 889.4亿元, 年均增长15.6%。其中, 2008年为4 253亿元, 占全国转移支付总额的23.8%。转移支付逐年增加, 2000年25.5亿元, 2001年33亿元, 2002年39亿元, 2003年55亿元, 2004年达76.9亿元, 2009年民族地区享受均衡性转移支付1 200亿元, 2009年中央对民族省区补助达607.46亿元,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 特点。

(1) 转移支付规模的绝对增长。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规模, 从2000年的1 08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 933亿元, 年均增长28.2%;2000—2008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累计30 338亿元, 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的43.6%。特别是《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实施以来, 中央不仅在转移支付系数中额外增加了民族因素, 而且还从2000年起专门单独列出一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款项, 这些举措都极大地加大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规模, 各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均呈现绝对增长趋势。民族八省区财政转移支付总额从2003年的1 612.46亿元增加到2008年4 749.93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为275.88亿元。 (1) 具体情况 (见图1) 。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4—2009》整理。

(2) 人均转移支付额相对增长。观察2000—2008年间民族八省区整体人均转移支付额, 2000年民族八省区人均转移支付额为744.9元, 高出全国人均转移支付额 (471.2元) 273.7元, 与全国人均转移支付额的比例为1.58∶1;这一比例到2008年提高为1.87∶1, 民族八省区人均转移支付额为4 210.9元, 高出全国人均转移支付额 (2 252.6元) 1 958.3元。可见, 近些年来, 民族八省区的人均转移支付额不仅获得了绝对增长, 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具体 (见表1和下页图2) 。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4—2009》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4—2009》整理。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 民族八省区转移支付后人均财政支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财政收入明显低于全国人均转移支付额, 这两者之间的差就是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所起的作用。

转移后, 人均财政支出有了较大改善, 最为显著的是西藏, 如2008年, 其人均财政收入为第三十一位, 但人均财政支出却是全国第二位;青海也从人均财政收入第二十一位, 变为人均财政支出第五位, 可见中央对以上两省的转移支付力度之大。具体 (见表2) 。 (3)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有所改善。自分税制改革以来, 财力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大, 而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等虽然仍占较大比重, 但比重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统计年鉴》2009年。

观察民族地区内部各省, 各项转移支付所占本省财政转移支付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以2005年为例, 税收返还比例最高的是云南, 占中央对云南财政转移支付总额的36.02%, 税收返还额度为160.24亿元, 其次是广西、贵州、内蒙古, 而最少是西藏, 仅为4.49亿元, 税收返还额仅占财政转移支付总额的2.61%。税收返还是以地区经济为基数, 具有保护地区既得利益的性质, 因此云南、广西、贵州等旅游业较为发达、经济能力相对较强的省区, 其税收返还额和所占比例都比较高。财力性转移支付额除云南和西藏之外, 其他民族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占财政转移支付总额的比例大体一致, 均在43%~50%, 但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49%。而专项转移支付则是对西藏、青海等自然地理条件更为恶劣、公共服务发展成本更高的省区给予了较大的倾斜。

二、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1.税制设计的缺陷, 使得地区间差距有日益扩大之势。以“基数法”为主的转移支付所采用的是“基数”和“增长率”的分配方法, 转移支付的数额和增长率均以来源地的税收为依据, 不考虑地区差别, 实质上一种带有激励性质的税收收入分配法, 对于收入能力强的地区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虽然自2000年以来, 转移支付总额增加, 税收返还比重也有所降低, 但仍然很高, 2009年中央对地方总的转移支付金额:28 653.79亿元, 其中, 税收返还为4 934.19亿元, 占总额的17%;一般性转移支付为275.88亿元, 仅占1.17%,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由于税制的设计上依然存在着某些缺陷, 如税收返还 (按上交税收比例返还) 制度, 造成了越发达地区返还越多的状况, 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上事实上的不平等, 扩大了地区差距, 有违转移支付的初衷。

2.对民族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份额少, 重视程度不高。在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中,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是最能体现对民族地区财政支持的政策, 它带有一定的优惠性和照顾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显得力度不够, 实效不明显。2009年中央对地方总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金额:11 317.2亿元, 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275.88亿元, 仅占当年转移支付总额的2.4%。 (1)

3.专项转移支付比例大, 随意性大。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 中央财政对地方的专项补助资金安排规模接近, 甚至超过了作为财力补助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 降低了中央财政对地区间财力差距的均衡能力。以2009年为例, 据财政部统计, 中央对地方总的转移支付金额为28 563.79亿元, 其中, 专项转移支付金额为12 359.89亿元, 占总额的43.27%;当年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11 317.2亿元, 两者比例接近1∶1。并且存在分配办法不合理、不规范,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

4.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 基层政府配套资金困难。分税制改革以来,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源,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的下移和财权的上移, 形成了一对矛盾, 地方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职责大大增加了, 相应地行政费用支出增加。一些如调整工资等的转移支付资金, 大多具有专项用途, 这类资金下达后, 通常需要地方政府额外增加配套资金, 可以说, 这使得地方财力更加捉襟见肘, 民族地区情况更甚。

5.缺少法律依据。没有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转移支付的规模数量界限, 规定转移支付的方式和程序。《民族区域自治法》虽然对转移支付有一些规定, 但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资金的使用人为因素影响大, 随意性较大, 缺乏法律的约束和保障。另外, 对于资金的使用和分配也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标准, 在立项审批、项目的确定和范围的选择上都存在不合理现象, 往往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使用效益的低下。

6.没有很好发挥专项转移支付对西部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现有的转移支付制度多带有补贴、救济的性质, 这对于特困民族地区较为适用。但对于经过前一轮西部大开发, 在基础设施方面已经有所改善的西部地区, 就应考虑如何培育其经济结构的内生增长机制, 这是在以前的转移支付当中很少考虑的。在新一轮的西部开发的工作会议上, 中央明确提出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 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 如何利用财政专项转移资金的杠杆作用, 带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应是民族地区转移支付重点考虑的问题。

7.纵向转移支付缺少横向转移支付的配合。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结合运用, 是国际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办法。目前在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安排中, 只有自上而下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纵向转移支付, 没有发达的东部地区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

三、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创新措施

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改“基数法”为主为“因素法”为主, 降低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的比例。采用“因素法”是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主要标志, 可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增加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性与透明度, 逐步降低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的比例, 直至最终取消。总之, 要逐年扩大对民族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 使其成为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

2.酌情减免民族地区专款专项项目的配套资金, 尽量发挥专项资金在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诱导和推动作用。《民族区域自治法》第56条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资金的, 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因此, 在进行专款专项支付时, 可根据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等指标, 充分考虑民族地区财政承受能力弱的事实, 酌情减免配套经费的种类、比例要求, 切实减轻民族地区的负担, 更好地发挥本项转移支付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诱导和推动作用。

3.完善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财政转移支付平衡各地方财力只是实现各地方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手段, 目前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进行立法的民族省区, 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

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 增加透明度, 减少专款专项的随意性。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范围, 大量使用规范化的公式法进行分配。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

5.将民族地区承担的特殊事权, 作为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所承担的特殊事权和较高的行政成本, 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额度, 以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保证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 维护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稳定。

6.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中的杠杆作用。将财政转移支付功能从原来平衡各地支出的单一目标, 转为包括为西部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带动的多目标功能,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药引的作用, 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民族地区, 带动民族地区发展。

7.改单一的中央政府纵向转移支付模式为纵向与横向交错模式。除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外, 横向转移支付在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资金瓶颈方面应发挥更好的作用。对于横向转移支付, 支援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诸如设备转让、股权转让、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转让、资金补贴等, 这不仅能够满足东部发达地区开发市场和产业转移的需要, 而且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转移支付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杠杆作用, 缩小区域差距。

摘要:民族地区大多集中在西部, 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区域差距, 使民族地区在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的同时, 获得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缩小区域差距的角度, 用历史与实证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现状, 并提出降低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的比例, 利用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改单一的中央政府纵向转移支付模式为纵向与横向交错模式等制度创新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区域差距,财政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的设置[EB/OL].http://www.nxnews.net/hz/system/2011/08/13/010027129.shtml.

[2]完善民族地区等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办法[EB/OL].财政部, http://www.gov.cn/ztzl/czsy/content_646796.htm, 2007-06-13.

[3]关于2009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的说明[EB/OL].财政部, http://yss.mof.gov.cn/2009nianquanguojuesuan/201007/t20100709_327136.html.

[4]吴旭东, 王建聪.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11, (6) .

[5]雷振扬, 成艾华, 李俊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效应研究[J].民族研究, 2008, (1) .

[6]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Z].

[7]中国财政年鉴[K].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初探 篇3

【摘要】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热点。因此,为了平衡地区间差距,使得各地区居民权利均等,中央政府就需要制定政策、运用方法来达到目标。而这最有力的制度工具就是转移支付。

【关键词】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我国中央对省级政府均衡性转移支付情况的现实考察

1.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现状分析。(1)均衡性转移支付总额分析。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中最能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方式,也是对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最明显的方式。

由下图知,从中央政策走向来看,近年,中央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在不断扩大,从2000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12年858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49.23%。

(2)均衡支付资金来源。按照现行规定:均衡性转移支付来源包括:一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从2002年的153亿起,每年增加10亿元,2003年与2002年保持相等水平,至2008年达到203亿元,占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比重从55%下降到6%;二是与所得税收入增量挂钩部分。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有关规定,中央因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均衡性转移支付。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资金高度依赖所得税收入,会造成来源不稳定,进而影响支付规模,最终影响地方财力的结果。

如图所示,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增长率极其不稳定,2002年曾达到102%,而到了2009年,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所得税收入锐减,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率也随之大幅减少。2009年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还从2008年15%降到14%。同时,该项支付占转移支付的总额比重也一直偏低,多年来都保持在20%以下,即使2011年和2012年也仅是接近19%的水平。所以,对于真正实现转移支付的目标之一:实现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的结构需要改善。

2.区域间差别分析。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较大。2010年,东部人均GDP是西部的2.06倍,是中部的1.91倍,是东北三省的1.35倍。西部和东北三省的人均转移支付基本持平,是东部人均转移支付的2.15倍。

如若以一般预算收入作为地方财力的衡量指标,转移支付占其的比重表明了地方政府收入的来源结构:西部比重最高,达到154.10%,东部最低,仅为34.31%,可见西部12省的财政收入能力较差,对中央的转移资金依赖性很强。从一般支出角度衡量,转移支付对一般预算支出的支持强度上,中部、西部略高于东北部,三者基本持平,而东部仅为其他三个区域的一半。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支出考虑,西部、中部、还有东北部,尤其是前两者,对转移支付都有很大的需求,从边际收益递减原理分析,对西部、中部、东北部、东部的转移支付效益依次递减。

转移支付占财力缺口的比重却与经济实力呈反向关系:东部最高,西部最低。一个原因经济发达省份的税收收入高,税收返还规模大;同时,中央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小,比重低,整体提升了东部的转移支付总体规模。另一个原因则是经济发展快速的省份财力缺口也相对小。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则出现了目前的结果。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中央转移支付的缺陷:原则上,西部不发达省份为了补足财力缺口,所需的转移支付应该更多,比重应该更大,但是现实情况却相反。为了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能够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央政府还需在转移支付上做出区域间的调整。

二、基于现实考察提出的改进建议

1.渐进式重塑转移支付体系,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基于国情,我国适于渐进式改革,因此对于转移支付的重塑也要逐步进行。首先,应该剔除税收返还,分别单独列示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突出转移支付的作用。其次,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尤其是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比例。

2.尽快建立起纵向、横向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模式。我国目前还未实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使得中央政府财政压力大且会因资金不充分而影响效果。鉴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局面,我国应该在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的基础上,实现横向转移支付,即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落后地区。

3.转移支付要突出重点。为了解决支付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可以将最落后地区的总体转移支付额度从如今的各单项中分离出来并加总,合并为一大类,甚至可以与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并列,不仅能够加强中央政策的支持力度,还有利于简化转移支付体系,清理结构内部的细小科目。

4.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薄弱的法律保障,是我国各项制度运行的通病。单就转移支付来说,没有法律监管,随意性较强,人为因素明显,资金使用方向不明确,使用效率不高,这些都制约着转移支付制度作用的发挥。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使该制度能真正发挥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财力差距,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差距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财政体制简明图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1版

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初探 篇4

广州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

(2016年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转移支付制度与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相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广东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转移支付是指市财政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对区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转移。转移支付资金包括市本级财政安排,以及中央、省下达的资金。

第三条 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转移支付方式包括:返还性支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一)返还性支出包括对区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其他税费返还等,由区财政统筹使用。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指为均衡地区间财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的财力性补助资金。主要包括:体制性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补助、企业迁移预算划转补助、结算补助等,以及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专门领域未指定具体使用项目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对有指定使用范围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应按规定使用。

(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指市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无偿给予区政府,由接受转移支付的区政府按照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的资金。

第四条 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专项转移支付分为委托类、共担类、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等五类。

(一)委托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省或市政府事权,上一级政府委托区实施而相应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二)共担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省或市与区共同事权,中央、省或市将应分担部分委托区实施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三)引导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区事权,上一级政府为鼓励和引导地方按照上一级政府的政策意图办理事务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四)救济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区事权,上一级政府为帮助区应对因自然灾害等发生的增支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五)应急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区事权,上一级政府为帮助区应对和处理影响区域大、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第五条 对区的转移支付方式,按以下原则确定:

(一)对中央、省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按中央、省规定的转移支付方式转下达区。

(二)返还性支出由市财政部门负责纳入对区的转移支付预算,并按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下达区。

(三)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对各区转移支付数额或标准固定的,以及以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为资金分配依据,原则上采用因素法、公式法分配的经常性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市财政部门按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下达区。

第二章 管理责任

第六条 市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我市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审核转移支付资金的设立和调整,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清理、整合转移支付资金,审核转移支付项目预算及资金分配方案,办理转移支付资金拨付,组织实施转移支付资金财政监督检查和总体绩效评价等。

第七条 市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申请转移支付资金的设立和调整,编制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使用方案,申报转移支付资金预算,负责监督转移支付资金的预算执行,审核指导及监督转移支付资金具体项目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等。

第八条 区财政部门负责贯彻落实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拨付,对转移支付资金定期开展自查,负责转移支付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等。

第九条 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转移支付资金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包括组织、指导和监督项目的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

第十条 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单位应对资金的使用安全和管理全过程负责,包括项目的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

第三章 设立、调整和撤销

第十一条 转移支付资金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立、调整、分配、拨付、使用、管理资金。

(二)明晰责任。属于市级事权和委托区的市级事权项目,由市财政负担资金;属于市与区共同事权的项目,由市财政按相应事权的市区两级政府支出责任划分比例分担;对属于区事权的项目,由区财政负担资金。结合各区完成经市、区人大通过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市政府分解目标情况,可以给予区一定的扶持或奖励。

(三)注重绩效。市对区转移支付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对以落实具体政策为资金使用目标的,将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适当挂钩。

(四)公开透明。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分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管、绩效评价等按规定公开和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纳入年初市本级预算支出的项目,执行中如需转移支付至区,市业务主管部门必须报市政府审批。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市级财力安排的转移支付项目无需报批:

(一)现行法律法规要求设立且明确管理规定的项目;

(二)按国家、省、市规定和要求设立且明确管理规定的项目;

(三)现行财政体制已明确规定计算或清算方法的项目;

(四)根据国家、省、市现行专项政策设立且按因素法、公式法安排用于个人或单位补助的项目。

第十三条 专项转移支付经批准设立后,市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该专项转移支付政策目标,部门职责分工,资金用途,补助对象,分配方法,资金申报指南、条件,资金申报、审批和下达程序,实施期限,绩效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做到政策目标明确、分配主体统一、分配方法一致、审批程序唯

一、资金投向协调。需要发布申报指南或者其他与资金申报有关文件的,应当予以明确。

第十四条 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预算实行“一年一定”,不再固化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有明确的实施期限,且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拟长期实施的委托类和共担类专项除外。

第十五条 市财政部门每年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对现有的转移支付项目资金进行清理和整合,对到期项目、一次性项目、按照新形势不再需要设立的项目予以撤销;对重复交叉、方向类同的转移支付项目,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投入的方式进行整合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转移支付方式,不断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定期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市级财政部门每年编制年度预算前,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评估,区分情形分别处理:

(一)不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予以取消。

(二)因政策到期、政策调整、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等已无必要继续实施的,予以取消。

(三)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予以取消;可由市场竞争机制逐步调节的,规定一定实施期限实行退出政策,到期予以取消。

(四)绩效目标已经实现且项目不再产生持续性效果、绩效低下、绩效目标发生变动或者实际绩效与目标差距较大的,予以取消或者调整。

(五)委托类专项具备由市级直接实施条件的,调整列入市本级支出。

(六)属于区事权的专项转移支付,可以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区统筹安排的,适时调整列入市级一般性转移支付。

(七)政策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予以整合。

第四章 预决算管理

第十七条 转移支付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市级财政部门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省、市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编制转移支付三年滚动规划。

第十八条 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按照中央、省和市规定的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编制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项目、分地区编制预算,准确列入收支分类科目。市业务主管部门应按年度预算编制管理的要求,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一并编制转移支付预算随同部门预算报送市财政部门。

第十九条 一般性转移支付原则上采取因素法、公式法分配,科学设置分配的因素及权重,充分考虑转移支付性质和各区实际情况,促进实现地区间财力分布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十条 专项转移支付可以采取因素法、项目法、因素法与项目法相结合等方法分配。

因素法是指根据与支出相关的因素并赋予相应的权重或标准,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分配的方法。

项目法是指根据相关规划、竞争性评审等方式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到特定项目的方法。

市本级向区级分配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当以因素法为主,涉及国家重大工程、跨地区跨流域的投资项目以及外部性强的重点项目除外。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采取因素法的,应当主要选取自然、经济、社会、绩效等客观因素,并明确相应的权重或标准。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采取项目法的,应当主要采取竞争性评审的方式,通过发布公告、第三方评审、集体决策等程序择优分配资金。采取第三方评审的,要对第三方进行规范,明确第三方应当具备的资质、选择程序、评审内容等。第三方应当遵循公正诚信原则,独立客观发表意见。

第二十一条 除委托类专项有明确规定外,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

第二十二条 对部分转移支付资金实行提前下达、年中(终)清算制度。清算时间根据年度预算编制时间或决算时间具体确定。

(一)返还性资金由市财政部门按全额提前告知区;涉及市与区财政年终结算的项目,由市财政部门按预计数提前告知区,年度终了后清算,清算资金通过批复决算下达。

(二)对市财政审核确定纳入预算的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如预算资金已细化分配至各区,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按100%的预算金额提前下达区;对预算资金虽已细化分配至各区,但需在年终(中)清算的项目资金,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按不低于预算70%的比例提前下达区,执行中再根据清算情况追加下达剩余的转移支付资金。其中按因素法分配且金额相对固定的转移支付提前下达的比例达到90%以上,区应将提前下达资金编入区级预算。

(三)提前下达时,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明确下一年度拟实施的具体项目;对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可不规定具体的项目,但应规定任务目标及绩效考核目标。

(四)市财政部门每年应于12月31日前完成提前下达区的下一年度转移支付项目资金指标工作,资金在下一年度拨付。

第二十三条 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原则上在预算编制时应细化至各区,对确无法细化的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市业务主管部门应在市人大批复预算之日起60日内,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下达预算。

市财政部门自发文下达区转移支付项目指标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拨付资金。

第二十四条 对省提前下达我市的转移支付资金,涉及到转移支付区的,中央、省对资金拨付时间有明确规定的,按中央、省的规定执行;中央、省没有规定的,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对省已明确安排补助区金额的,市财政部门应在收到省下达指标7个工作日内转下达区。

(二)需由我市制定分配方案的,市财政部门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省下达指标的30日内制定分配方案并转下达区。

(三)省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如下达时间较迟导致市财政无法在当年列支的,由市财政部门统一办理结转,并参照第(一)、(二)款的规定将项目资金转下达区。

第二十五条 区财政部门应将市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报同级人大审批,将市追加的转移支付资金列入本级年度决算并报同级人大审批。

第五章 资金使用

第二十六条 转移支付区的资金由市财政部门统一拨付,市业务主管部门不得自行对区的各部门拨付资金。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违规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从国库转入财政专户,或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付到预算单位实有资金银行账户。

第二十七条 除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可以分期下达预算或者先预付后结算外,市对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市人大批准预算后30日内下达到区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60日内下达到区级财政。区级财政接到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后,应在30日内正式下达到相关业务部门使用。

第二十八条 对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或具体项目的转移支付资金,区应按规定使用;对没有规定使用范围或具体项目的转移支付资金,由区统筹安排支出,但应优先用于关系社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底线民生项目以及其他民生实事支出。

第二十九条 对市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如区已先动用本级财力预安排了该领域或该项目的支出,下达的资金由区统筹使用。第三十条 对市补助给企业的转移支付资金,如被补助企业已注销或搬迁至外市或经各区资金主管部门确定无法发放资金的,区财政部门应将该项资金上缴市财政。

第三十一条 区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清理盘活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预算尚未分配到区业务部门的,由区财政部门将资金缴回市财政部门;已分配到区业务部门的,由区级财政部门在年度终了后90日内收回统筹使用,并在下一年度3月31日前将使用情况汇总报市财政部门和市业务主管部门备案。未满两年的结转资金,区级财政可在不改变资金类级科目用途的基础上,调整用于同一类级科目下的其他项目。对被统筹使用的转移支付项目资金,若该项目需继续开展的,区财政部门应在以后年度预算中用本级财力重新安排支出。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三十二条 除涉密项目不予公开外,区财政部门应按规定将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的情况向社会公开。第三十三条 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市财政部门负责对区财政部门实施不定期巡查监督和重点抽查;区财政部门负责定期开展自查,并向市财政部门报送自查情况。

第三十四条 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预决算管理。包括提前下达资金编入预算的完整性、年度追加资金编入决算的完整性。

(二)资金分配。包括资金分配的及时性、合理性和公开性,以及对上级资金分配方案的执行情况。

(三)资金使用。包括资金的使用范围及方向,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拨付资金情况,以及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资金使用绩效。包括指定使用范围的投入保障情况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五)是否虚报项目以骗取转移支付资金,或故意拖延项目进度以回收结转资金供区本级财政使用。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对违反上述第(五)条的,应责令区财政部门将转移支付资金退回市财政。违反上述第(一)、(二)、(三)、(四)、(六)条的,应责令区财政部门予以整改。

第三十五条 市财政部门每年对区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资金到位率、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资金使用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效益等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通报,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六条 市审计、监察、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年度计划安排,每年有重点的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实施审计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对中央、省已制定专门管理办法的专项资金,按照中央、省的规定执行。在执行中,如本办法与中央、省新出台的关于转移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则按中央、省的规定执行。

上一篇:临武县人口计生委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下一篇:小班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