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工作常识(精选8篇)
1、什么是学历
学历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经历,•一般表明其具有的文化程度。
参考文件:关于贯彻人职发[1990]4号文件有关问题的解答(人职司函[1991]15号)
2、如何理解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考试)对学历的要求 专业技术职务是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因此,•各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都对学历有的基本要求。
对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考试)的学历要求,•应坚持既重视学历又不唯学历的原则。重视学历,•是因为一定的学历代表着专业技术人员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不同的学历反映着不同的培养目标。•这是保证评审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涉及到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问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不唯学历,就是对虽然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破格评审。
参考文件:关于贯彻人职发[1990]4号文件有关问题的解答(人职司函[1991]15号)
3、所具有学历的专业与所申报晋升的专业技术资格不一致是怎么办
申报晋升时申报人所具备学历的专业与申报的专业技术资格不一致或不相近时,一般应视为不具备规定学历。•这种情况可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育证明后再申报。
参考文件:关于贯彻人职发[1990]4号文件有关问题的解答(人职司函[1991]15号)
4、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有何规定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原则上,•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中青年申报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应该要求他们通过正规的成人教育取得相应的学历。对于不具备学历或具备规定学历而任职资历不足,申报高、•中级专
业技术资格的,则要根据省制定的破格条件,•通过考核其实际工作业绩,•看是否达到了拟申报资格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比如是否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在科研、•设计、•管理等方面是否取得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成就或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否出版过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是否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是否在国内外学术、技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等等。总之,•要用这些条件来严格考核,确实证明其有真才实学,就可以受理申报,•送评委会评审。
参考文件: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人职发[1991]11号)
5、“专业证书”可否作为学历依据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专业证书不等同于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因此,“专业证书”不能也不应作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学历依据。
国家人事部规定:“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必须严格坚持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能力、业绩、资历、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和相应的外语水平等基本任职条件”,“今后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应具备国家教委承认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历,•各种培训班颁发的结业证书或专业证书不再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历依据”。据此,•广东省职改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又作出相应规定: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0年期间,•经省高教局批准,统一计划、统一考试招生的教学班,•按规定完成教学计划,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专业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作为具有本专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大专、•中专学历层次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申报评聘相应的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参考文件:
(1)•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职发[1990]4号)
(2)•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人职发[1991]11号)
(3)印发《关于取得<专业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粤职改办字[1992]76号)
6、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合格证书》可否作为评审中小学教师
资格的参评条件
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是国家教委对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中小学教师经过严格统一考试合格后颁发的一种证明。持有《专业合格证书》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具备了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的基础知识。因此,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合格证书》可以视同相当学历,作为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参评条件。
参考文件:
(1)《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教人[1991]8号)
(2)《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人职发[1991]11号)
7、何谓任职资历、任职资历的计算有哪些规定
任职资历是指被任命或受聘担任某一职务的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历的计算有如下规定:
一、任职资历按受聘专业技术职务时间计算,对已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并聘任了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从受聘之月计算到申报当年年底。
结合广东省从1993年起实行评聘分开的情况,1992•年底以前经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其任职资历从评审通过之月起算;1993年1月以后经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其任职资历从其实际受聘专业技术职务之月起算。
二、•因变动工作岗位转换了职务系列的人员,需申报评审现岗位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其任职资历可按变动专业技术工作前后实际受聘任职年限累加计算。
这些演出团体多数都是在小城市或乡镇的广场搭木台演出,舞台大部分都是在广场临时搭建的,非常简陋,声学环境也相对较差,因而剧团流动演出时必须自带全套设备,音响工作人员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而扩声在戏曲演出中是一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场演出音响效果的好与差直接影响整体效果,戏曲演出是综合艺术,演员在各个部门密切配合下进行的表演的。要做好戏曲舞台扩声工作,首先必须了解该剧种与其他戏曲剧种不同的演唱特点,然后是进行构思设计,再利用舞台扩声拾音、调音技术很好处理音响效果。接下来,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来浅谈一些戏曲舞台扩声中的一些常识和调音技巧,以供参考。
一、电源、电压是扩声工作的基本保障
电源、电压是舞台扩音工作中的基本保障。大多数农村电力不足,电压不够,这就影响了舞台演出的扩声效果,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大功率调压器提高稳定电压。还有一点,切记不要让音响与灯光是共用同一路电源,灯光可控硅噪波将会对音响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为音响系统独立供电。
二、音箱摆位与声像一致性设计
戏曲演出时,演员和景物等都呈现在镜框式舞台上,为了保证演出有较好的声像效果,具有较好的方向感和一致性,舞台音箱应布置在舞台两侧,为使声场均匀,主音箱发出的声音的覆盖角要覆盖全部观众席。戏曲演出,台口一般会放有强指向话筒,很容易产生自激反馈,因而音箱也要适当地拉开与舞台的距离,这样有益于提高话筒的增益。其次,在音箱摆放的位置上也得考虑低音的重放性能,放置音箱不要直接放置于地面上,也不要紧贴墙面,这样都会产生低频驻波,使音色混浊不清。一般音箱的摆放应高于地面1.2米以上,台口两侧的音箱夹角也不要大于50°,这样可以减少自激反馈,提高声压,起到相对满意的音响效果。
三、无线话筒的使用和均衡器的调整技巧、混响的处理技巧
随着戏曲文艺事业的发展,演员的舞台调度大大改变了,活动范围也更大了,传统的拾音设备指向话筒已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必须借助于无线话筒才能解决拾音的问题。无线话筒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要选用质量优良的电池,充足的电量是无线话筒最基本保障;其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频率调试,先打开准备使用的全部无线话筒,看有无外来干扰、串频现象、接收死点和掉线等现象,最好把各个话筒间的频点调开;然后就是领夹话筒的佩带位置,拾音咪头应固定在嘴巴向下15至20厘米处为妙,否则声音将会出现灵敏度差或过载失真等情况。在广场演出中,环境声学条件极差,演出时多数靠房间均衡器来弥补和改善声场缺陷问题。频率补偿的原理是把特定频率进行提升或衰减,从而达到美化声音的目的。戏曲演出中,要求提高语音可懂度和清晰度,使频率信号尽量平坦,让观众感觉听觉舒适。一般人声中,男声频谱在100Hz到800Hz之间,女声频谱一般都在100Hz到1000Hz之间,戏曲演出最高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语音的可懂度和清晰度。例如,如果话筒干、演员觉得唱歌累,原因多数因为话筒中频能量不够,解决方法可以提升800Hz频段;如果觉得低音硬,原因可能因为超低音上限能量太强,解决方法可以衰减125-160Hz的频率;如果低音散,原因或许因为低频下限能量过大,我们尝试提高超低音下限频率;要是觉得低音混,那是因为低频中心频率能量过强,试试衰减60-80Hz;有时演唱者觉得声音单薄,或者声音干,那便是中低频能量不足,必须提升250Hz;有时出现观众觉得声音打耳朵,那就是中频过强这时你可以衰减1K-1.25KHz的频率段;觉得声音炸,原因可能是中高频能量过强,解决方法就要衰减2K-4KHz的频率段;如果觉得声音刺耳,或者是高频能量过强,马上衰减6KHz;有时出现声音有烦躁感,原因大多高频不柔顺,解决方法必然要衰减8K-1OKHz;声音一旦发毛,原因就是超高频能量过强,12K-16KHz以上频率段必须衰减;有时人声不够清晰,原因是中低频太肥,衰减300-500Hz频段可以解决问题:觉得人声不透,就是中高频不足,可以再调音台中频扫频到3K,适当提升;如果话筒声音薄,发扁,原因可能是中低频不足,将调音台均衡扫频到300Hz左右进行提升,或均衡器提升250至300Hz频段;话筒声音太硬时,可能中低频和中高频比例不对了,这时要衰减500-630Hz和1.6K-2.5KHz频段来解决问题;当话筒加入混响后,声音混时,或许是混响声的低频过多,我们可在调音台上对混响的低频进行适当衰减;当整体音响系统声音层次感不好时,原因可能是中频过强,实时将800-1.6KHz这段范围衰减;高频空间感不足时,可能是高频单元超高频段特性不好,解决方法就是全面衰减IOK以下至2KHz的频段,然后再整体提高增益。以上的情况在均衡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注意调节幅度不要过大。还得耐心、仔细对比。正确地运用均衡器能使剧场的声场得到改善,使频率曲线平坦,减少声反馈,弥补传声器的频响缺陷等等。
混响是声音结构的尾部,适量的混响,可以使语言或音乐信号厚重、丰满,增加临场感,而过度的混响则会使录音信号浑浊不清,严重破坏信号的清晰度。戏曲广场演出混响声的强度直接跟场地树木、观众衣物等密切相关,则声音吸收多、反射较差,混响声就弱,反之则强。戏曲演出扩声中的混响量的大小,以语言的清晰度、丰满度为标准依据。如果话筒加入混响效果后,清晰度下降,那就是混响尾音过长,我们必须调整混响尾音衰减旋钮DECAY,加快混响尾音衰减时间,到人声停止后半拍至1拍混响停止为准。
四、伴奏乐队的调试
各个剧种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伴奏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起烘托渲染情绪、描写环境的作用,戏曲乐队扩声调试中首先要处理好该剧种的主要乐器的效果。就白字戏而言,白字戏属于高腔剧种,白字戏的特色乐器是二弦,二弦因为共鸣腔小,显得高频很重,而中低频不足。如果调音时处理不当,会把整个乐队带入中高音刺耳尖锐、单薄的境地。其次要处理好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我们在给乐队拾音时,尽量采用灵敏度较低的话筒拾音,减少话筒的串音,这样做才能使整个乐队的声音相对和谐、平衡协调。
五、结语
关键词:铁路;政工;职称评审;思考
为了推动和造就一支适应改革发展的高素质政工专业人才队伍,近年来,太原铁路局以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在建立健全绩效优先、业内认可、公平公正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政工专业职称评审、聘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做法,政工专业评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1 严格源头审核,突出一个“真”字
1.1 “诚信承诺书”:从源头上打消了假念头。在政工专业职评工作中坚持推行诚信承诺制,参评人员参评前必须签订《专业技术人员参评诚信承诺书》,从思想根源上阻断了伪造学历、资格证书、考试成绩、成果业绩剽窃作弊途径,营造了良好学术风气。
1.2 “学术不端检测”:从源头上屏蔽了假论文。引入“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平台,实施学术打假,限定参评论文文字引用比例,对文字复制比超标论文直接取消当年参评资格,对复制比超过80%的论文给予两年内不予参评的惩罚处理。论文打假促进了学风转变,确保了参评论文质量。
1.3 “学历公开认证”:从源头上拦截了假人才。推行了学历认证制度,国民教育学历须取得《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党校学历须提供中共中央党校查询网页,对无认证报告的学历一律不予参评接收。有力打击了学历造假行为,创造了公平公正的人才选用环境。
2 规范组织程序,突出一个“细”字
2.1 量化评审指标,确保审核全面。围绕“经验和能力”、“奖励与成果”、“论文论著”等方面制定了详细、具体的量化指标,构建起了以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能力为主要因素的人才评价序列指标体系。以业绩达标为尺度,聚焦专业水平、突出成果贡献,按“业绩达标、对标模糊、不达标”划出等级,提交评委会审议。
2.2 严密答辩组织,提升评审质量。为规范评审答辩工作,答辩评审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业内认可”、和“知识与能力并重”三原则。一是严格论文阅评、答辩程序,匿名评议和命题,严格回避和保密制度。二是答辩尾数淘汰,按“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成绩等次,严控比例,不合格者淘汰。三是研发了论文网络评议和答辩系统,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有效规避了找关系、打招呼现象。
2.3 规范评审流程,健全评价体系。坚持“五规范、六公开、三公示、二认证”制度,从申报、推荐、公示,到路局审核、组织答辩、评审及结果公示,严格遵守“领导负责制、重大事项报告制、专业职务评审公示制和违纪责任追究制”,严格流程推进,严格过程把控,严格责任落实,做到“人才重在业内认可、成果重在实践检验”,彻底打破论资排辈传统。
3 灵活服务方式,突出一个“新”字
3.1 推行网络电子评审,创新服务手段。研发职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起了集学习、申报和评审为一体的强大网络阵地。实现了人员信息自动获取、资历自动计算审查和表格自动生成,方便参评人员同时,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发布、资料提报审核、论文评议答辩、评审和无线投票等功能,达到了无纸化目标。
3.2 优化三个平台,提高服务水平。搭建了远程教育培训、数字知识支持和信息化培训考试三个服务平台,构建起了以在线学习管理、网络在线考试、数字图书馆等八大系统为载体的信息化学习培训阵地,实现了工学“零矛盾”,考生“零奔波”和知识支持“零距离”。
3.3 面向基层一线,拓展服务空间。针对交流提拔、交叉任职形成的专业系列不符和人员职务津贴不能享受问题,积极组织资格套改,规范专业管理。为增强专业领域吸引力, 2013年起对职务津贴进行了大幅上调,并主动跟进服务,针对性开办了多种培训班和考试,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虽然,太原铁路局在政工职评工作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亟待去改进和完善,为此提出以下不足和建议。
4 存在的不足
4.1 部分单位对政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职评工作重视不足,政工人才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不主动,管理不规范。另外,个别领导人员存在懒惰、怕麻烦和思想守旧,不能主动适应岗位要求。
4.2 考核激励制度不健全,人才评价管理乏力。部分单位人才考核评价缺乏有效激励和考核机制,管理模式老旧,岗位竞争力不强,人才评价和考核未形成闭环管理,没有建立起一整套覆盖全员、操作性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服务、指导和业绩量化考核制度。
4.3 专业管理人员知识和素养有待提高。职评工作政策性强、文件规定多,而相当单位组织人事工作者业务不精、政策不熟,工作中把关不严,纰漏问题较多,客观上制约了职评工作水平的提升。
4.4 政工专业人才管理、待遇落实和服务工作不到位。部分單位政工专业人才管理粗放,考核聘任管理流于形式,职务津贴发放不到位,未能有效激发起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奉献、晋位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和帮教指导不到位。
5 措施和建议
5.1 加大对政工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性认识。落实好党管人才任务,从发展和进步的眼光去分析现状和思考问题,制定好人才规划和目标,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层次。
5.2 增强政工岗位工作吸引力。要强化监管指导,优化岗位编制比例,配强专业人才。要吸收大量富有经验年轻人才补充政工岗位,实现政工人才队伍梯次培养。
5.3 重视和关心政工人才成长和发展。要定期分析,掌握底数,对符合学历资历晋升职称条件人员纳入工作范畴,重点关注和培养,促进专业资格与履职岗位匹配升级。
5.4 加强政工职评和政工专业队伍的管理。要专人负责,强化培训,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政策水平,加大对职评政策的宣传力度,为政工人员在专业领域内晋升职称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和引导。
5.5 推行任职资格与履职岗位匹配升级考核。要通过考核聘任和津贴考核发放等办法,提高政工人员在专业领域晋升职称和岗位成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人才发展进取的良好氛围。
6 结束语
领导是你工作中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你的领导,一般都做过你现在的工作,都是从基层锻炼起来的,所以他比你更成熟。要善于向领导请教和学习。和领导保持好关系,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这家公司了,你原来的领导也是你的人脉,说不定还可能成为你新的客户呢。而且同事的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候领导帮你做点事会让你省很多麻烦,要学会和领导要资源,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他之所以是你的领导就是因为他比你更有能力更高明,所以向更高明更有能力的人学习没有错。你领导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字方针是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a3、“三农”问题是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_。
4、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是华西村。
5、新型农民的三个界定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6、2009年 7月 11 日—18 日 广西师范学院三农问题研究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地点是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上映乡桃永村和南宁市隆安县都结乡荣朋村.7、“希望我和一些支农同志的呐喊不再孤独,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大学生都以支农为新潮,希望整个社会都会谈农兴高采烈。最后希望我的这三个希望都不只是希望”——白亚丽8、2009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或“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四年。
9、2006年 1 月 1 日起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10.改革开放,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历史性创造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村委会和乡镇企业.为了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权利干涉农民的土地承包经验权,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用了三个不得,这三个不得是: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12.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全面免除在 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13.我国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位.14.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在 2001年 2月开始,当年获得该奖项的是袁隆平,吴文俊.15.1984年 10 月 1 日,参加国庆游行的一群北大学生打着写有“小平您好”字样的横幅走过天安门广场,成为 26世纪 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衷心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象征。
16.2009年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 10月20 日在南宁市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17、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 “三农”问题的核心,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主题:农民、农业、农村,形成了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18.“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 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19.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0.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主要政策措施如下:(1)按照多予、少取的方针,继续减轻农民负担。一是减免农业税;二是加大对农 民补贴力度。(2)完善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二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四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22.2008年 12 月22 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提到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 “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信贷担保、贷款贴息、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生产基地建设。
2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主要政策措施如下:(1)按照多予、少取的方针,继续减轻农民负担。一是减免农业税;二是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2)完善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二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四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24.三农问题成为热点问题的原因是影响社会稳定.就业压力大.25.2009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6.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7、*2005年度三农人物大奖:草鞋书记--刘银昌
28.2009年 10 月 1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当天我国在北京举行了建国以来第十四次阅兵,这也是新世纪我国的第一次阅兵29.2009年 10月4 日到8 日,来自广西大学三农学会、广西民族大学情系三农协会、广西师范学院陶行知研究会、广西师范学院三农问题研究会、广西农业职业三农问题研究会等五个广西地区涉农社团的 11名代表参加了由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组织的 “广西地区支农骨干学习班”30.2009年 7月29 日,来自全国30所高校的近60名同学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交流会”。
31.今年是广西师范学院三农问题研究会成立五周年
32.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农产品价格纷纷下跌。农民工返乡,务工收入减少,农产品收入是农民最后的保障。2009年,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对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斤分别提高 0.11元和 0.13元。
33.房子是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一旦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损毁,农民将损失惨重。”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副县长白凤芝建议,政府支持农民为房屋统一购买保险,以增强农民抗灾自救能力。34.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三农”问题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网民热议的话题。
35、农村土地政策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纠纷)
1.“三化促三农”请问三农、三化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案:三农:农村、农民、农业三化: 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村的工业化。
2.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四补贴,四减免”的支农惠农政策,请问:“四补贴,四减免” 是指?
“四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买补贴,综合直补“四减免”--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屠宰税
4、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党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5、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五个坚持是什么?答: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6、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
7、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要求是什么?
答: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自愿选择、自主兴办、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组织,这是农村改革的一大成果,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8、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有什么规定?
答:“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个“长久不变”,是全会决定的一大亮点,是送给广大农民的一颗长效“定心丸”。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稳定农民对土地经营的预期,调动广大农民增加土地投入的积极性,树立长期经营、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9、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遵循哪两个原则?
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 “三个不得”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10、支持保护农业的四项制度是什么?
答: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11、怎样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答: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12、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答: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助推器”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 “加速器”。
13、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都有哪方面的政策措施?
答: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加快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1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答案:
(一)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二)区域范围明确;
(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15、新农村建设对法制发展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一、法治建设必须关注农民权益的保障;
二、法治建设必须维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
三、法治建设必须构建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法治环境;
四、法治建设必须把国家对农业的干预纳入法治化轨道。)
16、落实农村土地政策面临三个紧迫问题是什么?
(如何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如何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17.村民委员会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答: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8.当前,为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有哪些新举措?
答: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村扶贫开发下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19.中共中央提出的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 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供应,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有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20.怎样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①按照“合理引导,公平对待,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搞好对农民外出务工的管理和服务;②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③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21.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什么要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怎样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1)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建 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济体系。(2)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意义:①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从粗放型经营转化为集约化经营;②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的程度,改变生产、加工、流通相脱节的状况;③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④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⑤有利于农产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3)怎样:第一,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第二,培育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要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第四,延长农业生产链条,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第五,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的程度;第六,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技术;第七,建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
22、2009 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意见》 共分 5 部分,约 11000字。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时期内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标志而反映出来的农村社会的一种发展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社会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基本内涵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的生存方式,主要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农民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运作方式,实现自身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境遇的改善。(2)新的居住环境,主要指新农村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3)新的社会体制,主要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农村体制改革稳步进行的基础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形成城乡统一的教育体制、就业体制、养老保障体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在农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得到有效贯彻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农民当家作主。(4)新的精神风貌,主要指农村中落后的风俗习惯逐渐消失,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农民的个体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24.解读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新亮点
(1)农民种粮支持力度再度加大;
(2)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3)农村民生建设重点投向5个领域:一是农村电网建设,大的电网建设覆盖农村人口已经达到了95%左右,还有 5%左右要通过其他措施加快覆盖或是供电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实现城乡之间用电的同网同价。二是关于乡村道路建设,目前为止全国有87%左右的行政村都已经通公共客车,今后通达率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去几年每年解决 3000 多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件要求从今年开始每年解决6000万以上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加快农村的沼气建设,过去每年沼气中央财政要投入20亿元,今年在这个水平上要进一步提高,以使每年能解决400万到600万农民家庭使用沼气。五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进行试点工作,在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等一些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地方加快推进建设。
(4)农地流转强调进一步规范:对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先强调要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进一步界定清楚,并且保障其权益;对承包地地块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让农民自愿选择,任何人不能强迫农民去流转土地,或者阻止不让农民自愿地流转土地。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所有权,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不得损害承包方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为农民土地流转服务的管理,让农民知道谁需要转让出土地来,谁有承包别人土地的愿望和要求,并且依照法律规范地签订合同,按照有关法律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
25.2009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分为哪五部分?
答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6.农村改革近30年来,我们迈出了哪三大步?
答 第一步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第二步 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第三步三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决和发展生产力.27.2009年国家涉农补贴政策有何变化?
我镇小学常识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是:认真学习新课标,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加大教改课改力度,培养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领悟新的教学思想,掌握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确保我镇教学研究工作的健康快速的发展,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常规教学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争取大面积丰收的基本环节,要坚持常抓不懈。
1、备课。不备课不准上课。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好教案。教案是备课的标志,每位教师都要做到根据本班实际,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中心校要采集活页教案,下一步对教案进行改革。
2、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要体现从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兴趣学习的培养。习惯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加强学习别人的教改经验,大胆进行自己的教学改革,要善于总结和反思,闯出一条自己教学的路子。每学期教师要写出教学改革论文。
3、作业设计与批改。作业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通过练习,可以弥补教师在教学中没能讲到知
识的漏洞,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常规批改作业,搞好讲评。
加强辅导。辅导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这学期要求教师加强蹲班辅导,建立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保证学生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加强教研组织建设,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小学常识专业队伍。
建立健全教研组织,是搞好教研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这学期,进一步完善中心教研组织,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成员的作用。建立以中心校为中心,4个教研基地为重点,18个学点分别为教研组的教研网络,形成以教研员--业务主任--骨干教师--任课教师的教学研究探讨机制。中心教研组每月活动一次,做好全镇教研工作的指导安排。学点每双周活动一次,学校每周活动一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重点要学新课标及新课改的理论,写好心得笔记,采取自学和学点集中学习的方法。
2、开展课改、教改研究,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是基础,组织合作学习。
3、中心教研组要做好导向,学点、学校组织实施,每次活动要定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每次活动要认真做好记录,不断总结经验,注意培养典型,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的作用,学期终结,要搞好总结。
4、上好示范课、公开课。组织教改力度大的教师,上好
观摩课。注意总结的经验,写好教改论文。开展教师之间互听互评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加强教师培训,这学期要对新一、二年级进行业务培训。
6、加强组织领导。业务主任要靠上去抓,每次活动要提前安排,有始有终,常抓不懈,学期结束,中心校要根据活动情况和改革的力度,评选先进教研组。
三、开展专题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要创出常识教学新路子,教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进行专题研究,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总结,为此,提出我镇专题研究的目标。
1、专题研究的内容: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开创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
2、每个教研组,要有一个教研专题和专题论文,中青年教师都要有自己的专题和专题论文。
3、各学校为有专题研究的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支持他们的工作,确保专题探究正常顺利进行。
4、学期结束中心校要对在专题研究中取得成绩的教研组或个人进行表彰。
四、开展好“四优”评选活动
中心校每学期评选一次,评选的办法是,有学校推荐,学生初评,中心校复评的办法进行。“四优”活动与教师评模、评优、晋级挂钩,教师节还要进行表彰,并纳入对学校评估
不断创新是专业高评委开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
专业高评委办公室需严格按照市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部门的要求, 在社会化评审中, 强化专家的作用和社会的监督, 并密切注意行业的动态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涉及的行业特点有所创新, 这是专业高评委做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作的基础。
1、创新思路, 适应社会化评审。社会化评审突出了个人申报、社会评审、单位聘用, 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申报的自主权回归给了个人。专业高评委办公室需根据这一特点, 加强和相关行业协会的沟通, 密切注意行业的发展动态, 注意收集行业中对人才的需求, 关注行业人才的发展, 特别是青年人才的状况, 积极参与通过行业协会对行业范围内特殊专业人才的聘任工作。并通过行业协会对专业高评委进行宣传, 使行业内外充分了解专业高评委, 扩大专业高评委在行业内外的影响。
2、专业高评委专家组成要充分考虑涉及行业的特点。社会化评审之后, 申报单位涉及科研院所、各类不同性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有的是长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有的是在实验室中从事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 在组建评委库时根据市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社会化评审的特点, 结合行业专业特点, 经行业组织推荐, 按要求严格筛选, 选择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 具有高级专业职务和一定的资历, 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在专业上有一定造诣的, 从事理论研究的教授、副教授;从事课题研究的院所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在生产一线从事项目开发、项目管理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组成了评审委员会库和专业学科组库。
3、充分发挥专家评委的作用, 形成民主氛围。专家、评委是评审工作的主角, 评审过程中专家、评委畅所欲言,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申报者专业上进行全方位的评审, 是客观、公平、公正开展评审工作的前提。特别是对破格申报的材料, 首先听取专家的意见, 以专家评鉴意见为主, 行业推荐意见作为参考, 真正从理论水平、业绩、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上把一些确有真才实学的精英人才挑选出来, 发挥他们的作用。如工程系列水产及食品专业高评委97年破格晋升的几位中青年科技人员, 在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后, 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大增, 所在单位也放手让他们承担省市级的科研课题, 在近年为主所担纲的项目中, 其中一项获得1998年上海市科技星火三等奖;另一项获得199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还有一项获得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切实发挥了专业高评委为社会、为行业, 选拔、推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4、形成三级监督、四级把关的严格的评审程序。专业高评委由上级主管部门和市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部门指导、监督评审工作, 在评审过程中注重发挥各学科组专家的作用。首先, 根据申报专业, 由各学科组专家对申报者的论文、业绩报告进行鉴定, 由主要鉴定者写出初步的鉴定意见, 再在学科组会上各专家对每位申报者充分发表意见, 融合整理, 形成学科组鉴定意见, 并进行无记名量化打分和表决。执行高评委评审时, 由专业学科组组长介绍专业学科组鉴定意见、打分和表决情况, 高评委委员对申报者逐个讨论, 自由发表意见, 各学科组长做解释, 最后各委员无记名投票表决, 形成表决结果。高评委通过发挥专家、委员的作用, 评审过程中形成了三级监督 (市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部门、专业高评委上级主管部门、社会) , 四级把关 (专业高评委办公室、市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部门、专业学科组、执行高评委) 的严格的评审程序。
通过专业评委会平台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据统计, 截止2007年, 上海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134.52万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1.6万人。其中, 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3.84万人, 具有中级职称的有47.76万人。通过专业评委会的选拔, 形成了初、中、高三个层面的人才“金字塔”。
1、建立了一个依托专业高评委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的平台。专业高评委是根据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素质进行科学评价, 按照用人单位选人的具体要求, 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职业能力倾向、发展潜力及业绩等情况进行的科学综合测评, 它是建立在测量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上的一种综合选才方法体系,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专业人员各项素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立体化的评价。为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业绩等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平台, 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企、事业单位人才聘用提供科学依据, 为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服务。
2、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人才群体队伍。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职称评委会这个平台, 上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整体素质较高的人才群体队伍。2004年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155.2万人, GDP7450.27亿元, 到2007年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到202.99万人, G D P增长到12001.16亿元, 除去历史原因和政策因素外, 人才总量和GDP呈正向发展。 (见图)
2007年, 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有61.60万人, 占30.3%, 同比上年增加8.67万人, 增长16.4%。
专业高评委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行业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动力
1、通过选拔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行业人才队伍中起到了辐射作用。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力也在企业, 专业技术人员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力军, 专业高评委正是通过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 在行业人才中形成一个辐射圈, 通过一些人影响一批人, 通过一批人辐射一个行业, 通过行业影响一个领域, 形成一个跨系统、跨所有制、跨地区的人才辐射效应, 推动专业技术人员人人努力, 个个积极向上, 形成一个良好的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格局。
2、通过选拔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行业人才队伍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专业高评委通过各行业联系着各行各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依托专业高评委这个载体, 不断培养大批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 充分发挥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这一过程中高级专业人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促进广大专业人才健康成长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他们在专业岗位上的奋斗经历和发展历程, 必然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成才, 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 会激励更多专业人才奋发向上, 健康成才, 使高级专业人才影响和带动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适应行业发展的专才。
3、通过选拔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行业人才队伍中起到了带动作用。
通过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技术能力强、具创新精神的特点, 产生“蒲公英人才现象”效应, 通过选拔一个专业, 培养带动一批人才, 带动一个产业, 搞好搞活一个行业;通过一批一流人才, 带动一批二流人才, 以高级专业人才带动整体人才队伍的素质的提高, 通过人才带动行业中生产要素的高效结合, 以行业的大发展促进人才的大开发。
上海的新一轮发展, 需要更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这为专业高评委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今后几年, 是上海各行业面临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而行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 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专业高评委提供了发挥作用的新机遇, 社会化评审又为专业高评委发挥作用构筑了新的平台。
1、上海经济跨越发展, 促进了行业人才的发展, 为高评委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上海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此, 必须走“科技兴市”的发展之路, 这就需要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人才资源是构成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实现行业由传统向现代跨越式发展, 其核心是创新, 关键是人才, 必须由人才资源作支撑。
上海“办博”, 为上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拓展了上海各行业发展的新空间, 为各个行业产品的创新发展, 升级换代, 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各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高层次的新型人才, 这为专业高评委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空间。
2、适应发展,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将促进各行业人才质量的提升, 这为专业高评委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使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由物力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 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与地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只有顺应这一世界潮流, 强化人力开发, 才能不断增强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这些年, 使上海进入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时期。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竞争。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业人才队伍, 才能不断确保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为专业高评委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
3、实现行业发展新目标, 将促进行业人才发展, 为专业高评委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了动力。随着上海人均GDP保持高位增长, 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变化、消费能级提高, 推动各行业大发展。实现行业发展新目标, 需要各类现代的、复合型的、专业型人才作支撑和保障。人才发展已经成为决定各行业发展新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这决定了专业高评委将在行业发展新目标中为行业选拔更多的高级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社会化评审打破了区域的界限、行业所有制的界限, 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职务晋升的束缚, 为专业高评委发挥作用构筑了新的平台。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将于今年全面实施,下面,我代表省教育厅讲3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015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根据中央部署和我省实际情况,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两厅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启动了我省改革的准备工作,现在改革实施方案顺利获得批准,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推动改革工作。
第一,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与教师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中央决定率先在中小学领域开展职称改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亲切关怀。通过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使他们首次拥有了和教授、研究员一样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是对现行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突破和创新,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重大举措,既符合中小学办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也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发展动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吸引高素质人才到中小学幼儿园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培养造就中小学领域的教育教学专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二,准确理解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涉及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切身利益。为了切实把这件好事办好,2009年,国务院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首先选择在潍坊、松原、宝鸡三市开展试点,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拥护。2011年,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试点,各省市在两部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扩大试点工作,为全面改革探索了路子,验证了全面推开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5年,决定在全国全面推开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又体现了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高度负责和深切关怀。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做好我省改革工作。
第三,切实增强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责任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2012年我省通过认真遴选,确定了大理、玉溪、临沧为开展改革试点的地区,经过3年实践,3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基本入轨。2015年,两厅拟定了全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过渡办法、岗位设置办法、评审条件、评审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按期报国家审批。2016年,实施方案获得批准,全省除试点地区外,各地接下来将面临人员过渡、岗位设置、申报推荐、评审聘任等诸多环节,涉及100个县区、46万余名教师,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再加上各县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教师队伍状况有差异,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会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改革相关各项工作,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做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明显成效。
二、立足实际,抓住关键,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是在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4个方面做出政策调整和制度完善。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准确理解“五项基本原则”和“四项主要内容”,牢牢把握住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这一关键环节,充分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才能真正“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第一,立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就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师职称评聘在推进教师职业发展、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方面的政策杠杆作用。各州市、县市区要准确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指导意见》和省《实施方案》的精神,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对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要认真梳理,按照对应关系,办理好过渡手续。要以评聘正高级教师和小学幼儿园新增副高级教师为契机,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支持体系。尤其要按照培养造就教育家的要求,严格把握正高级教师的标准条件,提高评聘工作的质量水平,切实把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群众公认、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选拔出来。除普通中小学外,要特别关心幼儿园、特殊教育等学校教师的成长;除基础骨干课程外,要特别注重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
第二,宽严适度,突出实绩导向,不断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发挥好教师职称评聘在中小学教师管理工作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是改革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条件,我省从符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的角度,拟定了细化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并在试点地区使用了3年,其间不断修订完善,现已基本成熟。各州市、县市区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注重师德表现、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的“四个注重”要求,将教书育人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切实改变过去在职称评聘中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工作,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在评聘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说课讲课、面试答辩等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评价方式,让教育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得到充分展示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组织评审过程中,要选好评审专家,规范评审程序,增加评审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广大教师以及社会的监督。
第三,切实落实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推动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鼓励教师长期扎根办学条件艰苦的教育教学岗位,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提出乡村教师评聘职称时不作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我省中小学教师系列评聘原来就不要求外语成绩,今后也不要求。另外,2014年省委1号文出台后,我省就及时进行了相关政策调整:一是乡镇教师评聘高级职称不受岗位数额的限制,二是取消了原来评聘高级职称必须提交论文的要求。我省新的评审条件中,还明确了乡村学校任教满3年的教师可优先申报推荐。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广大乡村教师的关心和重视。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认真遵循,严格落实,除了继落实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原则上要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规定,还要综合考虑村小和教学点的实际,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评审标准,切实落实向乡村教师倾斜的政策要求。
第四,统筹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现职称制度与岗位设置等各项改革的配套衔接。要将职称制度改革放在统筹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中去谋划、去实施,做好与编制管理、岗位设置、绩效工资等各项改革的配套衔接,尤其要做好职称制度改革与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的有效衔接。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坚持聘任制和岗位管理的改革方向,我省自2012年就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职称不再搞评聘分开,各地也不得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有的县区实行过“评聘分开”政策,可能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那些取得任职资格,但未作相应聘任的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进行妥善处理解决。改革过程中,还要做好教师职称晋升评价与绩效考核评价的有效衔接,进一步研究完善教师考核的有效办法,使职称晋升考核与绩效考核相协调、相统一。我们要把好事做好,就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工作,避免出现新的矛盾与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实施
各州市、县市区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精心谋划、稳妥实施,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推进。
第一,要学习到位,深刻领会改革工作的精神实质和政策要求。这次改革,是对实施了30年之久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重要变革和制度创新,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吃透政策精神,掌握具体操作办法。各州市、县市区要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把思想和行动自觉地统一到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化改革的文件规定和工作要求上来。
第二,要组织到位,建立健全改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各州市、县市区要抓紧完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不断完善有利于推进工作、提高效率的改革工作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各级人社、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级教育部门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联系教育教学业务,熟悉教育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的优势,充分掌握本地中小学情况和教师队伍状况,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第三,要落实到位,保证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各州市、县市区要根据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本次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教师队伍状况,认真培训好相关工作人员,层层抓好落实工作,根据改革后新的职称制度体系,做好人员过渡、岗位设置、组织评审、岗位聘用等一系列环节,确保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职称评审工作常识】推荐阅读:
职称评审专业工作总结07-22
评审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5-29
关于开展201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10-06
中级职称评审流程06-06
中级职称评审模板06-25
大学职称评审条件09-26
中级职称评审公示结果06-14
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目录06-23
中级职称评审业绩报告06-25
中学高级职称评审条件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