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共8篇)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提高乡党员干部队伍和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让群众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以远程教育工作站为平台,整合本乡现有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同时,注重专业知识培训,法律法规的学习使综合效能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教学内容

根据我乡实际情况,本着系统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主要安排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城市建设、就业技能、典型经验、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和影视戏剧欣赏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具体设置如下:

1、政治理论。主要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辅导、党的基本知识、组织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社区组织为核心的组织配套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党的群众工作、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等。

2、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资源与环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集体资产管理、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等。

3、就业技能。主要包括:建筑工人操作技能;居室装饰装修技能;刺绣、剪纸、结艺等手工制作技能;非机动车、机动车(摩托车、农用机动三轮、货车等)驾驶、保养与维修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4、科普知识。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基本知识,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科学常识,当代科学技术成就与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反对邪教、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5、卫生保健。主要包括:艾滋病、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生活卫生习惯、健身体育、远离毒品(包括烟草)等健康常识,食物营养、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畜禽卫生管理等环境卫生常识,地方病预防,用药常识,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外伤骨折、呼吸(心跳)骤停、意外伤害等急救常识,针灸、推拿、按摩、食疗食补和中药煎熬、服用、存放等中医中药知识。

6、计划生育。主要包括: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知识,两性生殖健康和性病防治知识,避孕方法和知情选择指导,儿童保健与优教,新型生育文化和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等。

7、文化体育。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名胜古迹、乡俗民情、民间艺术,体育健身常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文化旅游和文化娱乐等。

8、影视欣赏。主要包括名人伟人的影片、先进共产党员的故事、传统影视戏曲、歌曲、及音乐欣赏等。

三、培训方式

采取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培训主要是借助会议、党员大会等进行培训,不定期采取个性化学习培训,主要是借助党员和群众有时间组织学习。

1、学习对象:需要个别辅导的党员、群众

2、活动方式:按个人要求适时安排

3、学习地点:各远程教育站点

4、学习内容:种养技术、市场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经营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划生育、农村卫生、政策法规及公共道德等。

四、工作目的

通过现代远程教学活动,达到以下基本目的:

1、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素质。

2、让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适时了解党和国家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

3、让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掌握一定的科技技术,以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4、通过各方面的培训,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习活动能够持续进行。

5、突出重点,培养典型,并对经济大户进行培训,让其能够自己上网查找所需的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教育

文摘编号:1005-913X (2011) 05-0013-CA

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又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膨胀、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文化变迁、地域差异等都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 它不仅对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对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促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讲究的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 教师讲、学生听, 以考试成绩定学生的优劣, “学而优则士”考试成绩决定一切, 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 它所带来的“高分低能”等弊端是人所共知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现代教育思想明确提出了“以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的观点,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教育的宗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 教育的全体性

现代教育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的教育。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二) 教育的主题性

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三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 教育的发展性

发展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更要重视学生科研、潜能和个性的发展;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 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所及的领域, 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应试教育最为人们所批评的一个突出的方面就是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 而素质教育就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促进条件。

目前, “合格加特长”已成为一种公认的素质教育模式, 它的理论依据就是MI (multi--intelligerce) 理论, 即多重智力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人的智力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即创造新成果的潜力。每个人都至少有7种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 这七种基本智力既彼此联系, 又相对独立, 每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这七种智力, 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 因而,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是否聪明, 而在于他在哪方面聪明。因此, 教育者要首先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然后采取多种措施去发展它强化它。这需要教师做到, “以学为本、以学行教”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指导学习方法, 引导思维, 加强训练。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生, 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方面哪怕极小方面的特长生。

(四) 教育的全面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教育者必须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的教育, 注重点应当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主张“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个个成才”。拥有全面素质为基础, 无论做什么, 都能成就自己, 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

(五) 教育的开放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育涉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内容要宽, 应有相应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二是教育要突破校内、课堂内和书本内的局限, 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使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 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要依赖具体的教学活动来执行, 凡是能在教育过程中, 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的教学活动, 都可以说是一种现代教育方式。素质教育, 实际就是现代教育方式的具体体现。素质教学活动的实质, 就是构建一个与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的教学活动即管理体系, 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的情景中, 自觉地将人类社会文化的精华内化为自我发展的精神养料, 促使他们的个性潜能、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素质教学模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教育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教学目标着眼发展整体素质;三是教学关系为民主合作互助;四是教学过程要主动生动活泼;五是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内化转化;六是教学环境提倡和谐愉快共振。所以教育思想应当尽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使教师的教学能够体现素质教学的实质, 所以, 应以素质教学的特征内涵为参照, 自觉地改革教学教法, 使之能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宗旨。

二、现代教育技术要为素质教育服务

根据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AECT) 的定义:所谓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运用:一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两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资源;二是优化教学过程, 探索如何为教学构建有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与学习空间, 探索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 融现代教学技术媒体与其中的教学方法、结构或模式。

由此可见, 对教育技术媒体的应用是现在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现在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当前, 对教育技术媒体正朝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 多媒体技术方向发展, 利用计算机把包括图文、声像的各种教学内容以联想的方式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 使学习者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 从而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 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 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并非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 它更重要的是指设计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现代思想观念和方式, 离开了恰当的思想或方法, 技术的运用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反会带来比不用更为消极的后果, 例如, 如果仅仅把现在教育技术嫁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那么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是必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应试教育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样教育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 反而成为强化传统教育模式的手段, 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教育现代化点缀。因此确立教育技术包括物质技术和思想方法的观念, 特别是强调教育技术运用的思想方法, 具有很大的意义。

教学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应当是系统教学设计思想, 也就是说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 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的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 充分开发、组合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或学习的弓箭, 使教育摆脱课本中心、学校中心和教师中心的约束, 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徜徉在丰富的学习资源海洋里, 拥有一片自由的学习空间。

其次, 突破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 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文字、图像、数字、声音或者多种表现形式混合味一体的形式。这将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 教材表现力的提高将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加有效。

第三, 有利于个别化教学, 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在媒体创设的个别教学的环境下, 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地努力都有可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第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媒体能起到“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第五, 改善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 这主要在于多媒体能以自己的信息表现优势化小为大, 化大为小, 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 用“时间”跳接技术显现事物或时间发展变化过程, 有效的提示事物或事件的实质。

第六, 充分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 纠正传统教育中偏左脑的教育倾向, 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的发展。因此, 在进行教学技术实践时, 首先拥有系统的教学观念, 把教育技术媒体当做一个要素纳入到整体的教学系统中来考虑, 彻底摒弃教学技术就是单纯考虑使用媒体的狭窄的教学技术观念;其次是必须实行教学设计, 即事先周密的考虑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过程展开或运作的操作程序, 使教学活动有章可循。

总之, 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探索和教育技术的实践, 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活动, 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新世纪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服务。探索教育现代化、探索教学改革,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和使命,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 篇3

作为为数不多的,活跃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纪实摄影师之一,托尼·雷-琼斯的摄影题材多取材于英国人在海滨的度假场景及北方工业市镇的民俗节庆。“致力记录现代性的错乱”,正如他在笔记本上所写下的这句创作动机,雷-琼斯以其轻松古怪地反映英国社会风景的影像,和他的开拓精神而闻名。虽然英年早逝,但雷-琼斯无疑成为英国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其独具特色的视野影响到了后来的摄影师们,并对英国社会纪实摄影产生了着深远的影响。

从伦敦到耶鲁大学

在与展览同名的画册中,马丁·帕尔开门见山:“在我的摄影职业生涯中,曾遇到很多里程碑的时刻与启发……但最受影响的时刻则是1971年,当我在曼彻斯特理工学院读摄影课程的第一年时,比尔·杰(Bill Jay)向我们分享英国摄影师托尼·雷-琼斯的作品。虽然雷-琼斯在1960年代中期基本生活在美国,但他却在1966年至1969年间,于英格兰拍摄了许多标志性的照片。这些照片对于年轻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雷-琼斯的能力在于构建出复杂的图片,而被拍摄的每个人都完美地被置于具有独特的英国氛围和环境中,这激起了我在识别上的共鸣,同样,还有嫉妒。”

1970年代中期,受到托尼·雷-琼斯的启发之后,刚从大学毕业的帕尔并没有选择伦敦,而是毅然来到约克郡西部的小镇赫布登布里奇生活和工作,拍摄这座同工业化决裂的小镇的世俗民情和社区生活。在将近30年后,帕尔把那些早期拍摄的黑白照片命名为《我行我素的英国人》(The Non Conformists),与托尼·雷-琼斯的作品平行而置,以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英国摄影师。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托尼·雷-琼斯(1941-1972)身前的故事知之甚少,而在他所留给世人的为数不多的个人肖像照中,一张接触印相黑白样片尤为人们所熟知。1969年,摄影评论人安斯利·埃利斯(Ainslie Ellis)在室内拍摄了一组雷-琼斯坐立的肖像照,照片中抹着两撇胡子的托尼不停变换的手部动作,看得出作为被拍摄者的他在当时显得十分拘谨,只在底片的最后四张里,他将相机对准镜头,判若两人。

雷-琼斯于1941年出生在英格兰萨默塞特郡的威尔斯(Wells),这是座典型的英格兰中世纪古城,一直以来都以“英国最小城市”的而闻名。雷-琼斯的父亲是一名出色的油画家兼蚀刻师,却过早去世,留下年仅八个月大的雷-琼斯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依靠艺术家孤儿基金的财力支持而生活。

1957年,托尼·雷-琼斯在伦敦印刷学院(现伦敦传媒学院)开始了一段为期四年的平面设计课程,而正是这段特殊的学习经历为他打开了一道人生的大门。先是师从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之一的汤姆·埃克斯利(Tom Eckersley)及德里克·伯兹奥尔(Derek Birdsall),雷-琼斯接着又接触到了摄影课程,而他的摄影老师正是罗夫·布兰特(Rolf Brandt),大名鼎鼎的英国摄影师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的哥哥。

在雷-琼斯一生短暂却又富有传奇的摄影生涯中,比尔·布兰特始终占据了他心中最重要的位置。20世纪30年代,被称作英国摄影之父的比尔·布兰特在完成本职的摄影工作之外,曾多次前往英格兰中部和北部,用镜头记录大萧条时期中产阶级的生活,于1936年出版了名为《在家的英国人》(English at Home)的作品。然而,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布兰特对英国世袭社会的阶级系统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两年后他出版了《伦敦的一个晚上》(A Night at London),描绘了伦敦城贫富之间的强烈对比。或许正是受到布兰特的影响,雷-琼斯开始进行了摄影的尝试,而在他日后在英格兰拍摄的重要作品中,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他对英国阶级性的考察和思考。

在受到20世纪早期摄影先锋如比尔·布兰特、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以及电影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影响后,雷-琼斯在大学的第四年拿起一台禄莱可德(Rolleicord)相机,按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快门,并将其标注为:“第一台相机所拍摄的第一张照片,伦敦皮革巷市场,1960”。随后的几个月里,雷-琼斯将镜头对准伦敦的一些公共活动或场域,比如海军日,伦敦的市集、公园等等。不过,这个时期的雷-琼斯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摄影风格,更多地只是记录着他在街头巷尾所见所闻。临近毕业,他出发去西班牙、法国及北非旅行、创作。这一年,19岁的雷-琼斯在提交了他在阿尔及尔旅行时,从一辆出租车窗里取景拍摄的作品集后,成功地申请到耶鲁大学为期两年的奖学金,并随后进入耶鲁大学攻读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课程。

美国彩色——捕捉街头的奇异符号

在耶鲁大学的两年学习经历使得托尼·雷-琼斯对平面设计和摄影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当时的导师包括瑞士杰出摄影师赫伯特·玛特(Herbert Matter),美国抽象派画家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诺曼·艾夫斯(Norman Ives)以及杰出平面设计师保罗·兰德(Paul Rand)。1962年,雷-琼斯决定休学一年,并孤身来到纽约,依然凭借着他过人的天赋和学习能力,他得到了数家纽约杂志和报社的兼职工作。

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日子里,雷-琼斯透过当时《哈泼时尚》杂志首席摄影师亚历克赛·布罗多维奇(Alexey Brodovitch)的圈子,结识了一批活跃在美国摄影圈中的年轻摄影师们,其中包括乔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加里·维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以及里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等人。从60年代初期开始,这群将纽约街头视为战地和影棚的年轻摄影师们经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发展出一种具有美国传统的街头摄影风格,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的雷-琼斯。

作为一名来自英国小城的男孩,纽约街头的视觉观感无疑给雷-琼斯带来了无穷的冲击力,在日常工作的时间外,他始终在城市中寻找和期待那些新鲜的和不同的事物。“我发现美国是一个色彩意识很强的国家。”雷-琼斯说,“色彩是他们的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他们使用色彩的方式非常疯狂。你要是在午餐时间俯瞰看麦迪逊大道,那里的色彩在颤动。”从橱窗中的美国国旗和可口可乐海报到纽约快餐店的霓虹灯夜景、从游行的小丑到摇滚乐手和机车男,再到穿着海军服的孩童,在托尼·雷-琼斯于1962年至1965年拍摄的大量美国街头彩色照片中,他的镜头一次次对准这些具有文化象征意涵的符号。

正如社会学家约翰·尤瑞(John Urry)所指出的那样,凝视是通过标志和差异被建构起来的,而雷-琼斯的美国色彩正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观察和记录方式。除了截取那些街头的标志之外,雷-琼斯还在这三年中创作了大量同美国社区文化、底层阶级和亚文化的纪实。在1964年至1965年期间,雷-琼斯将他的拍摄重心集中在纽约的各种节庆上,包括中国新年、国庆、圣帕特里克日游行和示威活动中,然而他的镜头更多聚焦在参加仪式的观众,而不是活动本身。

只在英格兰——考察英国阶级性的纪实摄影

1965年的冬天对于刚刚硕士毕业回到英国的托尼·雷-琼斯来说,正是他摄影生涯的一次全新转折。同当时美国繁荣的摄影生态相比,除了繁荣的商业和时尚摄影市场,英国的纪实及艺术摄影产业完全是一片空白。这一年,在没有布罗多维奇社交圈的伦敦,雷-琼斯开始以独立摄影师的身份为广告商和杂志拍摄照片。

在一次和朋友们去爱尔兰旅行的途中,作家亚特莉亚·康特(Artelia Court)借给他一本名为《英格兰传统仪式》的画册,上面那些纪录了英国各地传统民俗庆典的黑白照片勾起了他的兴趣。作为土生土长的英国人,雷-琼斯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在他从美国回来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英国迎来了“摇摆的60年代”:旧的传统开始消失,而新的文化正在冲击着传统的英国社会,摇滚乐、时尚和设计产业成为自由和抗拒的代名词,而这些都构建了摄影师眼中正在经历“现代性”的英格兰。于是雷-琼斯开始有意图地购买有关英格兰民俗的著作、明信片、宣传单,并作了大量的调研。雷-琼斯用红色的圆珠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英格兰从圣诞到年末每个月的节日,以及计划的行程。1966年,雷-琼斯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下了所感兴趣的拍摄内容:海滨、传统和旧习俗,移民(西印第安人等)、伦敦(城市、公园、夜店、市集)、北部工业地区、郊区。

在托尼·雷-琼斯所聚焦的上述英格兰社会风景中,那些不合时宜,匪夷所思的场景才是摄影师所极力想去捕捉的。用雷-琼斯自己的话说:“在我离开英格兰五年又再次回来之后,我开始用一种异地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片土地。这使得我决定全心全意地未完成我这个拍摄项目。我认为从非商业角度上来说,英格兰的摄影上还未被开发。而比尔·布兰特是唯一一个用真实和自我地眼光去记录了英格兰摄影师。”

雷-琼斯的摄影题材多取材于英国人在海滨的度假场景,用帕尔的话说,这是因为:“英国人只有在海滨和聚会中,才会抛下固有的保守,充分展示他们的天性”。诚然,我们眼中稀松平常的海滩文化在英国却见证了其工业社会、大众旅游和阶级度假文化的变迁,在这里,英国的“现代性”表露无遗。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中,那些为王室及贵族阶级所建立的东南部医疗海滩逐渐变成了工人阶级休闲娱乐的娱乐海滩,社会学家罗伯·希尔兹(Rob Shields)将英格兰最知名的布莱顿海滩视为了一个阈限带,使得人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模式和节奏中脱离出来,约翰·尤瑞补充道:“这样的地带有更深层的特征,在狂欢节时,这里变的嘈杂和拥挤,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多元化社交,以及社会阶级和道德符号的颠倒。”休憩的老人,玩耍的孩童和宠物,无所事事的团队旅行者,亲热的情侣,独自远眺的修女,在雷-琼斯跨越英格兰各地的海滨旅行中,他将游客作为凝视的对象,而非景点本身。同那些在异域记录“他者”社会的维多利亚摄影师来说,托尼·雷-琼斯则将凝视转化为一种内观。在一张雷-琼斯于1966年拍摄于英格兰东部布赖顿海滩的照片上,一群老人坐在离码头不远的鹅卵石滩上,尽管海风强劲,她们依然自顾自地喝着下午茶,吃着点心。在另外一张拍摄于布莱克浦(Blackpool)海滩的照片中,沙滩椅上的一位西装革履的老先生将叠好的纸巾夹在眼镜下,既幽默又令人匪夷所思。而在林肯郡梅布尔索普(Mablethorpe)度假海滩边,两对年轻的情侣坐在一个车库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毫无疑问,雷-琼斯的海滨照片直接影响到马丁帕尔在19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期的摄影主题,然而不同的是,帕尔采用了彩色,而非黑白的纪实摄影。

除了海滨度假区之外,那些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现代性”赛事也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了雷-琼斯的镜头中,选美竞赛、宠物秀、赛马会、狂欢都是他镜头中荒谬的场景的发生地,仿佛英国人只有在这些抽离于日常生活的节日中才能展现真实的自我。作为一名充满抱负的年轻摄影师来说,雷-琼斯的目标是从英国人的传统以及他们生活环境出发,试图通过照片与英国人的精神上建立某种沟通,去了解他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行事时的一些讽刺行为。他接着解释道:“我曾尝试用诚实地和描述性地方式去表现英国人地这些不合时代地行为,对我来说,‘英国人的生活方式(English way of life)中有一些非常特别且幽默的地方,并且变得越来越美国化。”正是这种带着这种揭示英国人“现代性错乱”的决心,雷-琼斯用无数精心构造的黑白影像向人们去证明了他的独到眼光。

英国摄影评论人肖恩·欧哈根将雷-琼斯被称作是“带着相机的社会人类学家”,而这种判断,则源自于雷-琼斯对英国阶级标志的“符号学式”观察。英国社会结构在历史上深受社会阶级的观念影响,即使是到了21世纪初的今天,这个观念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仍然存在。社会的阶级性伴随着英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语言到着装、饮食,从工作到休闲娱乐,乃至人生仪式。简单地说,出生在不同阶级的英国人过着迥然不同的生活,他们会出现在城市不同的地点,到不同的地方旅游,参加不同的文化活动和风俗节庆。而正是这些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地点、文化活动和风俗节庆,成为了雷-琼斯所聚焦和观察的重点。如同社会人类学家一般,雷-琼斯通过对体现英国阶级标志进行分类和拍摄,展开了“符号学式”的观察:例如他的镜头代表了贵族阶级的伊顿公学:代表了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乡村野营:以及代表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海滩度假文化以及英格兰北部所存留的风俗等等。

英格兰城镇的民俗节庆是托尼·雷-琼斯最喜爱的题材之一,他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的传统庆典和民俗上,试图从中去解析英国工人阶级独特的社会风情与行为准则。“巴卡普椰舞者”记录了英格兰兰卡斯尔东南部巴卡普一年一度的椰果舞仪式,四个穿着传统服装的男子将自己抹成黑人,在两个孩子的陪伴下在小镇中游行。而雷-琼斯镜头中的埃塞克斯的莫里森舞者是一种最能代表和让人联想到英格兰乡村的民俗舞蹈,由一群穿着具有鲜明风格服饰的男人在街上或田园里表演,他们还会在小腿处绑上铃铛,跳舞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托尼·雷-琼斯最常去的还有伦敦及周边的市集,这些遍布于不同城区的集市往往带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正是去观察阶级性社会的切入点。在雷-琼斯于1966年至1969年所创作的丰富多样的作品中,大多凸显了人物戏剧性的天性,将他对英国人同情、好奇和讽刺通过自己个性的摄影语言融合了起来。正如摄影评论家格里·巴杰总结道的那样:“雷-琼斯在这方面的探索中,不仅带有些幽默,还略微显示出从琼·维戈(Jean Vigo)的电影以及布尔·布兰特的摄影中学来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他还意在从加里·维诺格兰德和罗伯特·弗兰克等街头摄影家那里学到形式上的技巧。他把美国摄影风格大师主观纪实的拍摄方法融入他的新摄影题材中,和大卫·赫恩(David Hurn)、伊恩·贝里(Jan Berry)以及约翰·本顿·哈里斯(John Benton Harris)等人一道,给英国摄影注入了新的气息。”

偷得浮生半日闲

1968年,英国《创意照相机》(Creative Camera)杂志第一次刊登了雷-琼斯的摄影作品,题为《来自美国与英格兰的照片》。作为英国第一本现代的艺术摄影杂志,《创意照相机》在早期多刊登来自美国和欧洲摄影师的作品,如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等。然而,先后在英国和美国接受过摄影教育的雷-琼斯则认为杂志离他理想中差距还很大,他将自己介绍给杂志编辑彼得·特纳(Peter Turner)时说,“你们的杂志就是垃圾,但我能看出你们在尝试改变。只是你们不明方向,所以我来帮你。”

1971年,雷-琼斯计划将英格兰系列作品出版成册的尝试一次次地落空了,这无疑增加了他对英国摄影圈的失望之情。于是,年轻气盛的雷-琼斯选择再一次离开英国,回到美国发展。很快,他在旧金山艺术学院谋到一个职位,虽然他并不喜欢学校中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学生,却也在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忙着帮英国和美国的报社拍摄照片。直到1972年初,雷-琼斯被诊断出白血病,在回到英国三天后就离世了。

两年后,英国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将托尼·雷-琼斯所拍摄的英国照片整理成册,出版了名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画册。然而逝者已矣,虽然雷-琼斯并没能看到这本自己投入了太多感情和精力的画册,但《偷得浮生半日闲》无疑是英国社会纪实摄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出版对马丁·帕尔以及其他成长于1970年代的英国纪实摄影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英国社会纪实摄影的复兴作出了贡献。

诚然,在雷-琼斯离世后的几十年中,英国学者和摄影师针对他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英格兰黑白影像中展开。直到近些年,英国摄影圈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他的彩色作品中,尝试去挖掘这位在当年紧跟美国风的弄潮儿,使得观众对雷-琼斯彩色摄影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在托尼·雷-琼斯短暂且富有传奇的摄影生涯中,他留下了超过10000张的彩色正片,其中大多来自于他早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时期拍摄的富有街头符号的作品,也有他在去世前一两年在接受媒体的任务时,分别在英国和美国拍摄专题故事、摇滚音乐节和其他节庆时的照片。然而相对于早期的街拍作品,雷-琼斯晚期的彩色片则更贴近生活和日常记录。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 篇4

一、公需课申报

1、进入单位管理系统,点击“法人单位业务”——“继续教育记录申报”,输入身份证号码,点击“获取个人信息”;

2、科目类型选择“公需课”,学习形式选择“培训班”;

3、课程名称: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学习时间:2011-06-08,结束时间:2011-06-10;参训天数:3天;拟申报学时:18;审核学时:18;

5、施教机构名称:恩平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6、学习地点:恩平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7、学习内容: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专业课申报

1、进入单位管理系统,点击“法人单位业务”——“继续教育记录申报”,输入身份证号码,点击“获取个人信息”;

2、科目类型选择“专业课”,学习形式选择“培训班”;

3、课程名称:教育技术

4、学习时间:2011-06-13,结束时间:2011-06-21;参训天数:7天;拟申报学时:42;审核学时:42;

5、施教机构名称:恩平市教育局;

6、学习地点: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

7、学习内容:教育技术。

三、选修课申报

1、进入单位管理系统,点击“法人单位业务”——“继续教育记录申报”,输入身份证号码,点击“获取个人信息”;

2、科目类型选择“个人选修课目”,学习形式选择学校自选;

3、课程名称:学校自定

4、学习时间:2011-06-24,结束时间:2011-06-25;参训天数:2天;拟申报学时:12;审核学时:12;

5、施教机构名称:恩平市教育局;

6、学习地点:本单位名称;

7、学习内容:与课程名称一致。

注:

1、三个科目申报完成后,进行继续教育课时审核、送审,并按要求出具学习证明,附学员名单交人社局职建股。

党员学习教育培训记录内容 篇5

【学习进行时】日前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4次会议时强调,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落实摆到重要位置,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开启以来,习就一直高度重视督察工作。为何督察工作对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如此重要?为何习在这次会议上专门强调抓督察?各地各部门又该如何用好督察手段促进改革落实?今天,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改革方法论·用“督察”“督”出改革实效》,为您解读。

近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4次会议上强调,要通过抓好改革督察促进改革落实。

在中央深改组已经召开的34次会议的消息中,“督察”一词共出现了69次,而20__年以来的15次会议就出现了44次,可见中央对于改革督察越来越重视。而“实效”二字,正是习如此高度强调抓改革督察工作的要义所在。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到今天,抓落实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作为推进改革落实的重要举措和机制,改革督察工作同样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正如所强调的,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落实摆到重要位置,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加强和改进督察工作,拓展督察工作广度和深度,点面结合,多管齐下,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效。

如何才能通过督察工作“督”出改革的实效?

关键在于做好“三个善于”。

其一,善于统筹点面“督”出改革实效。督察工作要根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的进程“与时俱进”,改革越到了着力抓落实的阶段,督察工作也就越需要在“督”落实上加大力度。一方面,要继续抓好重点改革方案的落实情况,尤其是一些核心的改革方案落实情况要紧抓不放;另一方面,也要督察改革的机制建设、工作部署、推进力度等面上的情况。这就要把抓重点改革任务和抓面上改革工作结合起来。尤其是抓面上的改革工作,就是要通过督察看一看推动改革的动力是不是存在不足、推进改革落实的机制是不是不够健全、完成改革落实的各项任务是不是不折不扣等,尤其是要督察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共性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督察也要注重树正面典型。既要举鞭子,也要有正向激励。一个成功的改革案例,其示范带动作用往往胜于一堆文件,要及时发现总结基层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加以推广,激励带动更多的地方、单位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其二,善于抓住问题“督”出改革实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督察工作的重点。抓不到问题、停留于形式,改革督察也就成了走过场。怎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察和改革一样,也要注意方法。首先,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以来,督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机制,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开展督察工作“听听汇报、收收材料”就算完事,搞一些“来料加工”式的改革督察,这显然不符合要求。抓改革督察,不仅要掌握面上的情况,也需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一竿子插到底,直至探到真问题、找到真方法,真正“督”出改革的实效。其次,要做好“回头看”。推进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尤其是很多问题会相继出现、重复出现,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地解决。因此,做好“回头看”,一是要看看此前遇到的问题是否彻底化解了、是否出现“死灰复燃”,二就是要看看解决了旧的问题是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以此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推动改革落实“保驾护航”。再次,要列出问题和责任清单。从各地各部门的实践看,一些抓改革成效显著的地方和部门,工作都做得非常细:对督察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人、明确分工、明确落实的时间表,就像建立改革督察落实情况的台账,把任务细化到人头。这样,成效自然就会更好。与此同时,改革督察工作,也要学会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既看看在同一个地方类似的问题有没有,也看看此一处出现的问题在其他地方其他部门是否也存在,通过这样的方式统筹把握,从面上推动一并解决。

其三,善于盯住责任主体“督”出改革实效。目前,从中央到各地方各部门,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督察的工作大格局已经形成,建立了有效的机制。现在,就是要使之形成合力,形成既能各司其职又能相互配合的有效架构。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任务。

谁是责任主体?此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也明确指出了,牵头部门和地方是抓改革的责任主体。这个责任主体,既是抓改革推进落实的责任主体,也是抓改革督察的责任主体。所以,作为最清楚方方面面情况的牵头部门和地方,就要担负起这个双重责任,统筹好各方面的工作,既要一抓到底、负责到底,也要加强改革自查和督察,要定期跟踪并报告改革落实情况。为什么很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向上级部门乃至中央报告,延误了应对、调整的时机。因此,作为责任主体,改革督察工作不能到了一定阶段才来一次“总攻”,平时则轻描淡写,而是需要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开展,形成常态机制,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及时亮红灯,这样才能起到预警监督的作用。

当然,抓改革督察,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也要合理地调动群众、媒体等多方力量,形成内外监督的合力,促使改革收到更好的实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到今天,愈加需要在抓改革落实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个时候,各地各部门尤其需要以钉钉子精神把改革督察作为经常性工作长期抓下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真正让改革部署结出更多让人民群众有满满获得感的果实。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及学习记录 篇6

一、学习县教育局文件《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学习《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三、学习《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培训规划》

四、组织学习《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管理措施》

五、讨论成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

金满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及学习记录 时间:2011年12月16日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全体教师 主持人;韦明伟 内容:

一、培训科目:《教育技术培训教程》

二、培训内容; 模块一:培训准备

1、了解你的学习伙伴;

2、明确培训的方式和成果。

三、作业布置: 学发电子邮件

金满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及学习记录 时间:2012年4月6日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语文科全体教师 主持人;银映标 内容:

一、培训科目:《新课程教学法》(语文)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语文课程标准概述

第一节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三、作业布置:

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金满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及学习记录 时间:2012年6月11日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 全体教师 主持人;文志新 内容:

一、培训科目:《校本研修面对面》

二、培训内容:

话题1 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 对话1 校本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校本与教师专业发展取向

二、教师的专业生活特点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三、从“校本”到“师本”

四、从“培训”到“研修”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 篇7

在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时, 能否也可以进行“翻转”呢?我们在对教师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时进行了尝试。

一、变革教师培训方式的设想

2013年, 我们江苏省如东县实施“班班通”互动教学设备工程, 由县财政出资给全县所有学校的所有教室都安装了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电子白板的同时, 教师的使用培训也开始同步实施。

一般而言, 对教师的培训方式大多沿用传统的课堂授课制模式, 即将老师们集中起来, 邀请相关领导专家、专业人员通过现场讲座教学形式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然而多年来的培训结果表明, 这样的培训效果不是很好, 很多教师培训结束后许多内容就忘掉了。怎样提高培训效率, 使所有教师都能通过培训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呢?我们通过反复研究讨论, 决定借助于先进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变革教师的培训方式, 采用自学 (观看视频) 与实践 (尝试使用) 后, 再集中研讨的培训方式, 实现教师培训的“翻转”。

二、电子白板使用培训的实施

1. 尝试使用, 收集问题

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安装后, 我们与电子白板的专业培训人员进行沟通, 请他们先期制作了几个微视频放在我校的FTP上, 供老师们下载学习。这几个微视频的内容分别是:讲解电子白板与电脑的连接方法, 电子白板驱动的安装讲解, 电子白板的启动与关闭讲解, 简单电子白板课件的制作讲解, 电子白板注意事项讲解等。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内容下载观看学习, 然后进行简单的尝试使用。

使用了一段时间后, 老师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通过校园网论坛收集老师们的问题, 进行归纳梳理, 整理出了近二十个问题。

2. 聘请专家, 制作视频

我们将老师们的问题提交给电子白板专业培训人员, 请他们根据这些问题制作教学讲解微视频, 每个问题一个相应的视频文件。另外, 请这些专业培训人员根据自己的培训经验给我们分析一下:除我们老师提出的使用问题外, 还有哪些内容是制作电子白板课件时常常会用到?请他们将这些内容整理一下, 也制作成一个个教学讲解微视频。

经过多次沟通协商, 电子白板专业培训人员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 先后制作了三十多个电子白板使用的培训视频文件, 解决电子白板使用中的三十多个问题, 基本涵盖了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以及课件制作的相关内容。

3. 自主学习, 同伴互助

我们将这三十多个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微视频文件放在我校的FTP上, 供老师们下载学习。由于这些培训视频能帮助各位老师解决电子白板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老师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大部分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掌握了电子白板的基本使用方法, 从而使电子白板的使用迅速得到普及。

学校有一些五十多岁的老教师, 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较差, 连电脑的基本操作都不会, 更不用说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了。即使是一个个讲解示范很清楚的短小视频, 他们也不能完全看懂。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很好学, 一方面向一些青年教师请教, 恶补电脑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反复观看这些培训视频, 边看边操作。通过不懈努力, 他们基本都能进行一些电子白板的简单操作了。

4. 集中培训, 研讨交流

由于培训的微视频是一个个的问题讲解, 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内容, 虽然能解决教师在电子白板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但培训内容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因此, 在全体教师基本都能使用电子白板后, 我们在2014年暑假组织教师进行电子白板使用的集中培训, 请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专业培训人员给全体教师系统培训电子白板的相关知识。

集中培训给广大教师一种眼界大开的感觉。由于前期老师们通过微视频进行培训学习, 虽然能够进行一些相应的操作, 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知道这样操作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经过专业培训人员的系统讲解后, 大家豁然开朗, 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更加激发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

在集中培训中进行交流研讨, 老师们将平时使用电子白板的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思考在培训中进行了交流, 专业培训人员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讲解, 使得大家加深了对电子白板的认识。还有一些老师在培训中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电子白板课件, 培训人员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 使大家觉得受益匪浅。

5. 课堂实践, 提升能力

在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后, 我们组织开展电子白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要求老师们不仅会使用电子白板, 还要用好电子白板,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子白板, 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学校各教研组通过开展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分工制作电子白板课件、组内相互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 针对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使用方法、使用时机、使用效果等进行交流研讨, 使老师们应用电子白板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翻转”培训的思考与感悟

经过一年多的培训, 目前我校的一百多位任课教师基本上都会使用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 (部分体育学科教师除外) , 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 有部分教师还能够制作比较复杂的教学课件。有十多位教师在县级以上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竞赛中获等级奖, 二十多个电子白板课件在各级教学软件评比中获奖。反思我们“翻转”式教师培训过程, 我们觉得有以下一些感悟:

1. 培训内容要具有较强针对性, 才能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意愿

学校每个班级都安装了电子白板, 如何尽快地学会使用它, 是每一位老师迫切的心愿。针对老师们的现实需要, 提供相应的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微视频, 帮助他们解决不会使用电子白板的实际困难, 老师们都非常乐意地学习, 主动下载视频去自主学习, 因而具有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培训的基础:“先学”的自觉性。

相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是成年人, 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只要有合适的学习内容, 老师们都可以在没有他人的指导下自己自主地学习。即使是一些内容较为复杂的知识, 只有老师们愿意下功夫, 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因此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培训, 让老师们先自主看微视频学习, 是完全可以的。

2. 教师间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 适宜采用“翻转”培训模式

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模式进行整齐划一的集中培训, 对于年龄跨度在三十多岁的教师群体而言无疑是不适用的。一百多位教师知识结构不同、接受知识能力不同、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 对他们培训相同的内容效果肯定很差。

对于电子白板使用培训而言, 如果培训时从最基本的电脑操作讲起, 对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来说太简单了, 他们不愿听;如果不讲的话老年教师又跟不上, 因而很难权衡适合所有老师的培训内容。采用“翻转”的培训模式, 提供由简到繁的电子白板使用各种操作讲解视频文件, 供老师们自主选择培训学习内容, 这样不同能力层次的教师各取所需, 从而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

3. 微视频满足教师的碎片化学习要求, 能够提升教师培训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改变, 广大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 除了寒暑假外老师们很少有大段自由支配的时间用来集中学习, 因而培训必须适应教师的碎片化学习方式。

“翻转”培训的微视频每个文件仅6~8分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老师们完全可以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学习一个内容。这样日积月累, 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培训学习的任务了。最后再通过寒暑假, 集中教师进行系统讲解培训, 使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相结合, 从而提高教师培训效果。可以说, “翻转”式培训是一种高效的教师培训方式。

4. 制作培训学习微视频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 篇8

——鲁 昕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是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把握脉搏,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国家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指出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了信息化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教学呢?“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在更深层面上,它还涉及到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晏兴耀给出了定义。

在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闭幕式讲话中站在全国的高度,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力量,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二选择,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鲁昕提出六点要求:第一,树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基础建设,加快部署推进,使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全过程。第二,全面加强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开发整合、征集评选、质量认证等多种形式,汇聚和共享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分级分阶段建立标准,推进分段达标。第四,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建立平台、开发资源、优化管理、完善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第五,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建设开放灵活的网络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和学校之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社会。第六,不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现代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职教模式,搭建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中国职教模式走向世界。

骄人成绩,彰显广东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长足进步

从职业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大力推动职业教信息化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使职业教育管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管理转变;二是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扩充教育资源,开阔视野,培养更全面的人才;三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通过人机对话,可获取所需要的更多信息,减少实训设备的基础性投入;四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广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五是能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职业教育信息化不仅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更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职业教育的实训和实习环节,一些专业由于实训设备昂贵、经费限制难以一时开展真刀实枪上机操作,而通过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的仿真模拟操作则一样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信息化教学设计图文并茂的画面、动画的模拟实操、动态的视频展演,配以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则让原本艰深的专业知识浅显易懂、易于掌握。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近几年来,广东省开始注重加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010年,广东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职业教育大省之后,全省的职业教育进入了稳定规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服务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学校与时俱进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技术。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如今举行了两届,全省各中等职业学校踊跃参加。据悉,今年 “金智杯”2012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多媒体教学软件170件、信息化教学设计301件,2个项目共收到参赛作品471 件,经过第一阶段组织专家评审,《蛋白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共99个作品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最终,在决出了10个一等奖、20 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39 个优秀奖。

而在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广东选派的11名参赛选手取得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广东省教育厅获教育部颁发的最佳组织奖。

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表明了广东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长足进步。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广东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两年来,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全省中职学校生机比达到5.2:1,远高于全国10:1平均水平,计算机的台数约占全国中职学校的1/4,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同程度实现了电子政务办公,全省100%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成了校园网,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学校广泛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软件水平明显提高,在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从2011年开始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通过展示成果,交流经验,培训提升,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使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渗透到教育教学、培训、实习、实训及管理等各个环节。

通过比赛,有教师深刻认识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积极意义,并给予大赛十分肯定的评价:“在参加本次大赛之前,很多教师对于‘信息化’这个名词甚至觉得陌生。但是参加大赛之后发现,每位教师都可以去开发和设计,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原来的PPT,简单意义的理解变为了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的运用。”

上一篇:九班2013-2014上期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职工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