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精选7篇)
一、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下发的重要文件。
二、学习时间:职工学习外采工作人员每1-2月学习1天,具体根据血液库存情况临时确定;站内上班人员每个月学习1天,原则上为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党员学习原则上安排在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二或与职工学习同期进行;党支部理论中心学习组,每季度1天,在季度最后一月安排一次。
三、参加人员:职工学习为全站工作人员(包括临聘人员);党员学习为全体党员;站支部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参加人员包括:站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各科室负责人,站工会、妇委会负责人以及中心学习组秘书列席。
四、学习计划制定: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由站办公室起草,经站分管领导审核,报站主任审批后执行。站党员学习和站支部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计划由站支部宣传委员负责起草,副书记审核,报书记批准后执行。
五、学习方式:学习原文,观看影片视频,座谈讨论等方式,保证学习效果。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 作为重点抓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位教师积极探索和强力推荐的。在学校主推组际合作中团队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方式的基础上, 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探索组内合作中学生个体的发展, 特别是利用组内合作评价制度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一、在实践中探索前行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 我把重点主要放在如何制订组内评价制度并使其日趋适合本班学生实际上。
1.评价方式———制度运行的奠基石。我制定了详尽的组内评价表, 包括评价标准、评价人、评价日期、评价等级、评价反馈等内容。评价人为各组小组长, 评价等级分ABCD四个等级:A:有效提问, 主动答疑, 积极代表小组发言;B:主动提问, 认真倾听, 积极代表小组发言;C:能参与小组合作, 服从小组长安排, 能有效提问或主动答疑或代表小组发言;D:基本不参与小组合作, 不能主动答疑, 不能代表小组发言。评价反馈坚持一周一评议, 两周一总结, 即每个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小评, 对C、D等级的组员予以提醒和警告, 每两周进行一次总结, 此时必须评选出本组表现最好的2位组员和表现最差的1位组员。若等级得分相同, 则本组成员实行不记名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确定。
2.奖惩制度———课堂参与的助推器。我设计了明确的奖惩制度, 用看得见、行得通、可操作的奖惩办法来推动组员真正参与课堂。对于组内最好的2位组员, 奖励: (1) 优胜照片上墙作为年终自信基金组成部分 (期末奖励的一部分) ; (2) 组内其他组员必须为他们写赞赏评语, 并张贴到班级文化墙上; (3) 每次家长会由我带领家长共同观摩赞赏评语, 给优秀组员精神嘉奖。对于组内最差的1位组员, 惩罚: (1) 被确定最差等级的1位组员必须写出不少于500字的自我反思, 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张贴上墙; (2) 本组其他组员每人必须对被淘汰的那1位组员提出书面的批评意见和诚恳的希望, 也要张贴上墙; (3) 及时通过校讯通将本次被淘汰组员的情况通知给相关家长, 请家长配合教育和鼓励。
3.优秀组长———合作学习的掌舵人。我挑选了7名优秀组长, 他们都是组织能力相对较强且政治成绩相对突出的学生。因为我知道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评价制度能否有效贯彻和落实, 关键在于课内合作学习的掌舵人———组长, 能否认真组织、积极而为。为此, 我首先明确组长的职责: (1) 组织领导小组合作学习; (2) 分配任务并督促执行 (讲解、记录、展示、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 ; (3) 客观记录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 每周的小评、每两周的总结都必须对全体组员公开公示; (4) 为保证每个组员都有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 规定各组长不是第一发言人, 而是替补展示人员。
二、在反思中教学相长
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中, 主动有效提问的次数和质量明显上升。如:在学习必修1第八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 学生问我:我国实行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对于不诚信依法申报的人来说是否有具体的惩罚措施?如何对他们的收入所得进行有效监管?特别是个体劳动者的收入?又如在学习必修2第七课“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时, 学生问我:教材上不是讲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吗?那为什么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中可以加分, 而我们汉族学生却不可以?这不是明显的“不平等”吗?……诸如此类问题的提出, 一方面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钻研教材、学习主体意识觉醒、个人思考能力提高的现实表现, 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我备课的广度, 以及教学思维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教师在引领合作学习实践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和实际困难尚待破解。例如:如何在非班主任带班的班级有效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前所述, 我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 自己既是班主任又是政治任课教师, 这样具有一定的实施优势, 基本上不用过多考虑怎样分组、怎样评价、怎样督促检查等实际问题, 但如果是在非班主任带班的班级中, 则需要更多地考虑怎样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的合作协调, 这里面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多了。如:不同课型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从我的实践来看, 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适合在复习课中应用, 无论是实施条件还是实施效果都比较好。但问题是对于高一新生来讲, 政治复习课占所有课时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如果仅仅是在复习课中实施的话, 学生的能力很难真正提高, 所以政治新授课和讲评课怎样有效组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仍然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又如: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组员是合作学习的主体, 组长是合作学习的灵魂, 那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是什么?如果是“主导者”, 那么该怎样主导?如果是“设计师”, 那么该设计什么?如果是“参与者”, 那么该如何参与?
关键词:现代薪酬理论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启示
1 我国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薪酬体制由中央统一制定,各事业单位遵照执行。薪酬体制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由于在各个行业中都存在事业单位,且工种繁杂,因此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包括相当广泛,涵盖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制度、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和工人的薪酬制度。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制度又包括: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薪酬制、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薪酬制、艺术结构薪酬制、体育津贴、奖金制、行员等级薪酬制。当前的薪酬体系中普遍存在薪酬组合中绩效薪酬的比重偏低;对内在薪酬或精神需求关注不够;经营者与组织间的风险共享机制尚不完备等缺陷。这都将成为即将启动的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现代主流薪酬理论概述
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需求基本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从低往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考虑高层次的需求。前3个层次的基本需求可以靠提升物质条件来满足,而后两个高层次需求靠提升物质条件已无法满足,往往要靠内在的提升才能获取一定的满足。[1]
2.2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HCM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他们指出,人力资本是人力投资的结果,人力资本的构成包括个体的知识、技能等。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个体的劳动效率与个体的人力资本含量成正相关,产品边际价值又与个体的劳动效率成正相关,因而个体的知识、技能越高其薪酬水平也就越高[2]。
2.3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如果雇员的生产效率高就可以获得高薪水,工人的生产率与其薪酬水平成正相关,而另一方面工人的生产效率也受薪酬水平的影响,高的薪酬水平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益。当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经济时,手工作坊式地完全监督每个工人的行为成本太高,工作的效益很难用时间来界定,此时薪酬就成为工人因懈怠而失去工作的机会成本,薪酬越高,代价越大,所以,较高的薪酬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懈怠倾向。[3]
2.4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由翰·斯塔希·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1965年提出。他认为,雇员对薪酬的满意度往往不取决于其绝对收入,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和雇员对公平的认知。当雇员将付出和所得的比率和其他人进行对比时,如果感觉不公平,那么他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情绪。[4]公平理论对现阶段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改革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3.5 共享经济理论
马丁·魏茨曼在1984年提出共享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分配的不公是市场经济的最大弊端,而分配的不公是源于雇员薪酬制度。他主张把薪酬制度改革为共享制度,将员工的所得与厂商经营成果挂钩,工人与企业主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通过协商确定双方在利润分享中的比例。
3.6 双因素理论
1959年,赫兹伯格在他的著作《工作与人性》中发表了双因素理论,他认为,保健和激励是影响雇员积极性的两大因素。他指出:一方面,保健因素可以有效降低雇员的负面情绪,所以赋予雇员保健因素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激励因素可以充分激发雇员的工作热情,所以在充分保证保健因素的前提下,应当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去调动雇员的工作热情。[5]
3.7 期望理论
1964年维克托·弗鲁姆于提出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薪酬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对雇员期望值的管理,每一个雇员对自己从事的岗位都有一个期望的工资水准。期望理论认为领导层在设计薪酬方案时,不仅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利润,还应充分考虑雇员期望的报酬。
3 现代薪酬理论对我国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的启示
目前中央配套措施已经出台,尤以薪酬为切入点加快改革的方法令人注目。针对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薪酬理论,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其薪酬管理。
3.1 合理加大薪酬组合中绩效薪酬的比例
在事业单位薪酬制度中引入绩效薪酬,通过调节绩效不同的员工的收入,以刺激员工行为,同时调节绩优员工的心理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薪酬对员工的激励机制。绩效薪酬的类别可以依据各种员工群体加以区分,一般分为基层员工、行政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等类别,不同类别员工的绩效薪酬采取不同的策略。
3.2 以内在薪酬管理为改革重点
一方面内在薪酬制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感,另一方面内在薪酬制不需要单位付出很高的成本就可以达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效果。因此,事业单位薪酬管理改革中,优化员工内在薪酬设计是重点。
为了加强工作的激励效应,可以实行工作轮换。在现有分工架构不变的情况下,周期性的将员工在各种相近的岗位之间轮换,可以舒缓因单调的例行公事带来的倦怠感,扩大工作的内容,使工作相对丰富化。可以通过弹性工作时间计划、情感关注和改善工作环境等方法提高员工的内在薪酬。使员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更大的工作弹性,人情味和感情投入,使员工体会到家庭般的情感抚慰,从而提高责任感。
3.3 经营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本股权化
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来说,一个重要的矛盾就是,既要解决经营管理者拥有巨大的在位控制权问题、同时又没有剩余价值索取权。人力资本股权化则可以化解这个矛盾。通过适当的机制设计,让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持有本单位恰当份额的股权,以优化他们的收入结构,赋予其剩余价值索取权,从而激励其采取对本单位长期经营业绩有利的行为,使经营者与事业单位之间建立起以股权为纽带的风险利益共享的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顾建平.战略薪酬——知识员工薪酬激励理论与实证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95,2-3.
[4]苏列英.薪酬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李宪伦.双因素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若干应用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
作者简介:
刘彦伯(1982—),男,广西桂平人,广西大学商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硕士,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方向。
2015理论学习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现根据我中心形势任务要求,2015年我中心理论学习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切实起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为建设文明单位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二、学习方式
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采取轮训轮讲的方式,进行集中学习辅导,同时还要专题讨论交流,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和优良传统教育专题片,中心领导班子授课等方式开展学习,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三、学习内容
1、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体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带头学习,真正做到学深学透,学精学实,融会贯通。通过学习,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着力解决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2、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真正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实现我中心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真正做到在思想上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在行动上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自觉性,在工作上进一步增强求实开拓的创造性。
3、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产生背景、科学内涵以及如何贯彻落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主要观点,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和不足,研究解决本单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新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提出发展措施,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
4、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学习。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以党纪条例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学习,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把我中心打造成为一个清正廉洁的文明单位。
5、努力推动干部职工的专业知识学习。要把深入理论学习同学习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单位和个人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6、学习习主席来陕考察是的讲话精神。要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的讲话内涵,把习主席的讲话要求贯穿到我中心平时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四、学习要求
1、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形成干部职工自觉学习的长效机制,使学习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2、要有每次的学习体会,学习体会不少于1000字。
3、确保学习时间,原则上每二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每次学习实行签到制度,确保学习落到实处。
4、要安排专人负责理论学习,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学习专题,力争学习一个专题都要掌握一个理论观点或者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学习要同指导实践相结合。
5、各单位领导要带头参加学习,发挥领导干部在学习中的模范作用,在集中学习的同时还要坚持自学。
王朝敏
最近学习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我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这内容颇有感触,从中了解了许多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及它的主要内容。
现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体制环境,推进人才战略,激发人才活力,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完成了破旧立新的任务,新的人事治理机制框架基本建立,但改革还是初级的、浅层次的。从总体上讲,需要全面深化,进一步完善。
一、要在提高思想熟悉上进一步深化。
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熟悉。改革对于解决传统人事治理制度下出现的人员流动难、激励约束乏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打破机关、事业、企业之间人事壁垒,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要正确看待改革中的困难,切实增强主动抓好改革工作的信心。因改革滞后,现在事业单位人员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改革越早越主动。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熟悉,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还要充分熟悉改革的着力点不是削减人员,而是理顺人事治理关系,激发人事治理活力。改革使单位能够有更大的用人自主权,使个人有更大的择业自主权,但改革的目是形成有效激励的机制,激发人事治理的活力,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要在加强岗位治理上进一步深化。
签订聘用合同和加强岗位治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聘用合同为岗位治理提供依据,签订聘用合同是加强岗位治理的基础。因事设岗、因岗择人、按岗定酬是科学人事治理的必然要求,由身份治理变为岗位治理是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加强岗位治理,首先要规范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事业单位非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数和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任职条件和聘用期限,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要不断充实聘用合同的内容,使聘用合同成为各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治理的根本依据。要严格实行按岗定责、按岗考核、按岗定酬,岗变薪变,从而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三、要在抓好合同续签上进一步深化。及时抓好合同续签,是巩固改革成果的要害环节,也是事业单位规范人事治理,规避人事争议风险的基本要求。聘用合同期满前30日内,双方人事主体就应该协商办理合同续签手续。用人单位提出续签,而受聘方无正当理由拒签的,可以按规定予以解聘。用人单位没有及时办理终止聘用合同手续而存在事实聘用工作关系的,将视为延续聘用合同,若出现人事争议,用人单位将处于被动位置。必须强调凡合同到期了的,都要按规定和程序及时续签。同时要把是否存在规范的人事聘用关系作为办理职称评聘、工资审核的依据。
四、要在推行公开招聘上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扩大公开招聘的实施范围。按国家人事部第6号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规定》要求,对所有事业单位进人都要进行公开招聘。进一步规范公开招聘的程序。对招聘条件、程序、招考计划、信息发布、资格审查、考试考核、聘用手续等要严格把关,对地市和县级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认真核准把关。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进人的纪律约束。认真落实各项纪律要求和责任追究条款,对违反规定招聘的受聘人员,一经查实,解除聘用合同,予以清退。
五、要在搞活内部分配上进一步深化。要在继续扩大分配制度改革面上下功夫。除了参照公务员治理的事业单位外,要力争全市所有事业单位都要启动分配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注重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改革典型,指导和促进改革的深入开展。要在搞活分配的形式上下功夫。在坚持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同时,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可实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鼓励探索采取各种有效形式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要在搞活分配的幅度上下功夫。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拉开收入差距,对一些要害或非凡岗位、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的
六、要在完善配套工作上进一步深化。要加强人事计划宏观管理。在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的同时,相应加强人事宏观监管调控工作。建立有效的人员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分配秩序控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宏观管理、政策监管和个案争议处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要加强人事争议调解与仲裁工作。注意培养相关的专业人员,收集整理相关案例,组建人事争议调解员和仲裁员队伍,学习和熟悉人事争议调解与仲裁的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积极开展人事争议调解与仲裁工作。
我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如下:
二、政治理论学习要根据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以及当前政治形势的需要,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按照院党委中心组政治理论计划的安排,结合本总支部、支部的实际,精心安排好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
三、各党总支部、支部书记是本总支部、支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制定年初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政治理论学习要做到每次学习有专题,有时间过程安排,有中心发言人,有学习记录,有考勤登记,有学习小结。年末,要撰写学习总结。
四、学习时间可根据各总支部、支部的实际,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三次。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写心得体会与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
五、每个党员要有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本,自觉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年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政治理论学习论文或理论调研报告。各总支部、支部要定期检查。党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
六、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应纳入党员个人年度考核的范围。各总支部、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对总支部、支部的考核范围。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待处置资产损溢”账务处理例析
[例1]A事业单位按规定报经批准予以核销应收款项1000000元、预付款项100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0元 (该无形资产已摊销500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
[例2]A事业单位盘亏存货1000000元, 报废固定资产1000000元 (已折旧500000元) , 收到存货过失人现金赔偿200000元, 存货保险理赔100000元 (银行转账) , 处置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300000元 (银行转账) 。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0元 (现金支付50000元, 银行转账50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报经批准予以处置时:
(3) 收到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以及残值变价收入时:
(4) 发生相关费用时:
(5) 处置完毕时:
[例3]A事业单位对外捐赠价值存货100000元、固定资产100000元 (已折旧50000元) 、无形资产100000元 (已摊销50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实际捐出时:
[例4]A事业单位转让固定资产100000元 (已折旧50000元) 、无形资产100000元 (已摊销50000元) 。收到转让收入30000元 (现金支付10000元, 银行转账20000) 。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元 (现金支付5000元, 银行转账5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实际转让时:
(3) 收到转让收入时:
(4) 发生相关费用时:
(5) 处置完毕时: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待处理财产损溢”账务处理例析
[例5]承接例1:B行政单位本月月底按规定报经批准予以核销应收款项1000000元、其他应收款1000000元、预付款项100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0元 (该无形资产已摊销500000元) 。
(1) 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时:
(2) 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
[例6]承接例2:B行政单位盘亏存货1000000元, 报废固定资产1000000元 (已折旧500000元) , 收到存货过失人现金赔偿200000元, 存货保险理赔100000元 (银行转账) , 处置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300000元 (银行转账) 。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0元 (现金支付50000元, 银行转账50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报经批准予以处置时:
(3) 收到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以及残值变价收入时:
(4) 发生相关费用时:
(5) 处置完毕时:
[例7]承接例4:B行政单位转让固定资产100000元 (已折旧50000元) 、无形资产100000元 (已摊销50000元) 。收到转让收入30000元 (现金支付10000元, 银行转账20000) 。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元 (现金支付5000元, 银行转账5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实际转让时:
(3) 收到转让收入时:
(4) 发生相关费用时:
(5) 处置完毕时:
[例8]B行政单位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处理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10000元, 现金溢余10000元。
(1) 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报经批准核销时:
(2) 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报经批准核销时:
[例9]B行政单位按照规定报经批准核销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成本1000000元。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实际转让时:
三、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比较
(一) 相同点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都用于核算单位财产的处理, 主要核算包括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盘盈、盘亏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两者的核算范围和账务处理方式大致相同。
(二) 不同点
(1)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核销“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时, 借方对应科目分别为“其他应付款”和“经费支出”, 而在核销“预付账款”和“无形资产”时, 借方对应科目为“资产基金”。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在核销“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时, 借方对应科目为“其他支出”, 核销“无形资产”时, 借方对应科目为“非流动资产基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其他应收款”的核销账务处理并未说明, 但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该会计科目中是存在的, 可见,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于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的规定更为全面。
(2)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如何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销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和溢余的账务处理方法, 并且在账务处理方面与其他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相比有所简化, 即报经批准核销的现金短缺或溢余, 直接借记或者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不用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说明中并未提及现金方面的核销方法。由此可以看出,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在核算范围上囊括得更全面, 而且在账务处理方式上也有所创新。
(3)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如何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销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则将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与其他实物资产的核销单独列出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可见《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考虑到了在建工程的特殊情况, 从而更加贴合实际。反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其在“在建工程”和“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中对于此类情况却并未提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财库[2013]218号) 。
[2]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财会[2012]22号) 。
【单位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推荐阅读:
事业单位政治理论题库12-20
事业单位考试2014时事政治热点汇总12-01
2024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1月2日时事政治热点11-18
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制度10-31
科协党支部政治学习制度12-08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政治觉悟10-15
企业单位工资制度07-07
单位民主议事制度10-03
事业单位考试复习 邓小平理论知识点11-23
党员学习政治理论总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