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培训心得体会(推荐12篇)
2016年7月13日~7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赴江西师范大学的培训。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拓宽工作思维。在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此次集训将紧紧围绕职业教育这个专题展开,针对职业教育理念、政策法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国学文化、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创新等方面开设课程。
7月13日上午,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在江西师大田家炳教育学院4楼会议室,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班仪式,江西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彭长庚副院长主持开班仪式,江西师大继续教育学院饶文华副院长,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李勇处长、周学军副处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开班仪式结束后,就开始了第一天紧张的学习,观看教师职业发展影片《我的教师生涯》。电影讲诉了陈玉老师跨越四十多年的爱恋和执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到了一所名叫月亮湾的乡村小学任教。走过了大跃进、文革、新时期、新世纪等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初恋,到结婚生子,直到成为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头。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贯穿始终,轻声诉说着陈玉老师那敬业奉献,平凡却又伟大的一生。
影片的结尾更是意味深长,值得咀嚼,在风景秀丽的小溪旁,陈玉老师支起三角架,架好相机,把摄像机设置成自拍,他颤巍巍的走到镜头前,准备给自己和这里的风景合影。但当他走到镜头前的时候,相机没有按下快门,而他刚走开的时候,相机却咔嚓一声,拍下的只是小溪边的风景,与他刚来月亮湾的乡村小学时拍照鲜明的形成对比。这部电影拍得真实、感人,陈玉老师在教师生涯上默默无闻的一生奉献,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有的只是一颗爱心,一种责任,一辈子的清贫,但在这普通的后面确有一种大山一般的厚重。在主人翁陈玉的身上,咱们可以看到优良的师德师风,可以看到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高贵风范。
下午,江西师范大学杜华平教授做了题为《国学热与国学修养》的精彩讲座。杜教授课前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内容丰富,例证详实,旁征博引,气氛热烈。从文学、哲学与现实的角度,杜教授缜密的思维与独特的学术见解,使人能够清晰地理解与把握中国古代经典的精神实质并领略到经典实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宽阔的学术视野、深邃的思想境界、扎实的问学功力、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7月14日上午,根据培训计划,江西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万文涛进行了技能、技能训练与职教模式创新的讲座。万教授从技能究竟是什么、技能发展有规律吗,技能训练应该怎么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如何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精彩的讲解。他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职业院校教师如何通过创新职业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技能。
下午由于罗教授临时有事,万教授给我们上了《精品课程建设与学科团队培育》 讲座,他从精品课程的背景、建设展开了讲解,还讲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难点,如目标定位、方法改革、团队培育等。
万教授讲了两堂课,都是站着授课,而且没有用麦克风,声音洪亮,很有激情,全场80位学员都被他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
7月15日,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讲座,由华东交大教授涂晓斌老师授课。涂教授有丰富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他从国内MOOC的发展及现状,MOOC的明显特征,MOOC,mini-course,SPOC的关系,高职院校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思路、政策、做法,课程主讲教师在具体建设工作中需要把握的关键要素、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课程结束后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题目是你所教的课程是否可以采用MOOC的形式教学,以此来展开讨论,学院教务处李勇处长和周学军副处长一起参与了讨论。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外集中培训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培训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认识了很多非常有讲课经验的教授,听他们的课,真是一种享受,他们用自己的魅力感染了我们,在场的老师都认认真真地做着笔记,认认真真地听着教授们讲述他们的观点,看法,通过这样的学习也必将会促我实现新的成长。
最后,感谢那些为本次培训付出辛勤劳动的班务组和教务处的老师们,正因为是他们在背后默默的付出,才使我专心地静下心来学习。我次学习利用学期末,学生都已离校,放假期间,没有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干扰,可以静下心来学习,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这类培训。
一、江西省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农机化发展现状
2006-2012年,中央和省财政累计投入27.2亿元的农机购置补贴,拉动了112万农民近100亿元的农机投入,2012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4600万千瓦,农机化水平顺利进入中级发展阶段,其中水稻机械收获水平江西已达60%,水稻栽插机械化从2005年的几乎为零增加到12%,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5%,油菜、花生、茶叶、果蔬等特色农作物和畜牧、水产的生产机械化也有了长足进步。
2. 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内现有的农机从业人员,大多毕业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其知识结构与日益发展的农机形势和发展目标相比,越来越不适应。据调查,从业机手和农机技术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农机培训机构受教学条件和经费所限,农机化专业知识培训严重缺失。绝大多数机手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均存在很大问题,已影响到农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机具技术状态和寿命。
虽然近几年,随着农机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江西省农机局又连续举办了多次农机修理工培训,上述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农机化新技术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保护性耕作等)、安全生产、维修服务等方面仍缺乏大量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3.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农业机械与其他通用机械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工作对象复杂,农业机械的工作对象为生物及与生物活动有关的环境条件———土壤、水、肥料、气候等;季节性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往往是在时间比较集中的高强度条件下进行作业;工作环境差,许多农业机械是在田间、露天和高速行走状态下工作的。
由于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取代务农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家种粮由传统的农家主业变成了副业。现在农村种田的绝大部分是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务工,在家务农被认为是没出息的表现。农民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断层”。
二、农业机械综合型人才培训模式
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必须改变传统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加强农机从业人员对农业机械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也要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为此,农机从业人员的培养目标应由单一的农机操作提升拓展为培养集农机操作和农机维修,农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型、实用型人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培训农机手多种农机操作能力
近年来,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不断出现,随着农机补贴产品范围的延伸,江西省在果业、蔬菜、畜牧、水产养殖、茶叶加工等方面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专业技术人才还比较匮乏。对农机从业人员进行综合培训,由原来单一的机械操作转变为集多种实用技术于一身,克服农机季节性制约,将大大拉长其工作时间,增加劳动收入。
2. 将农机操作与农机维修结合起来
应把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工作与农机手培训工作同等对待,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结合起来;与职业技能考试考核结合起来;与农机科技进村入户工作结合起来,使农民能就地就近学习农机维修新技术,既方便农民,又可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3. 增加农机与农艺、信息技术等综合培训
不断提高对农机农艺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两张皮”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只有农机农艺融合,才能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劳动过程机械化,才能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不但要培训农机从业人员农业机械知识,还要培训生物、信息等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农作物品种和生长规律,完善知识结构;要改变思维定势,突破专业分工的局限,多接触多沟通,按照农艺要求推广农机化新技术,组织机械化生产,促进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突破和发展。
以水稻生产为例,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瓶颈—育插秧关键技术问题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已逐渐成为现实,结合农艺生产规范,培养造就一批水稻机械化全程技术人才,不但可以增加农机技术人员的收入,还可以推进江西省粮食安全生产建设。
三、农业机械综合型人才培训实施措施
截至2011年底,江西省已设立农机培训机构51个,专职教师158人,每年农机化培训达11万人次,其中农机操作人员培训达9万人次。但这些培训普遍存在时间短、技术单一、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不太紧密等问题。因此改变传统农机培训方式,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建设一批农机培训基地,提高农机化培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有效缓解目前农机人才匮乏的现状。
1. 培训机构
除了目前已经存在的培训机构外,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一批农机化培训基地,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新机制,拓展范围,全面培养农机从业人员的农机操作维修、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综合生产能力,还能及时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2011年底江西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已有近1.2万个、5.6万人,农机户达97万个、130余万人,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将农机培训机构与这些服务组织有效结合,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培训与农业生产实践有效融合,还将增强他们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农机培训工作高效、有序、健康运转。
2.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本保证,没有综合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很难培养出综合型的农业机械化人才。目前农机培训部门的教师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整个教师队伍将面临青黄不接的状态,并且缺乏必要的知识更新,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促使现有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掌握新理论,提高自身农机化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并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教师素质。要积极鼓励、引导农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农机培训教师队伍中来。同时,要从教育、科研、推广和专业协会等部门聘请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兼职教师,充实农机化师资力量,努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保证农机培训的实效性。
3. 培训范围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机化技术应用和推广领域的拓宽,农机科技教育培训,不能仅停留于产中的实用农机技术范围,还需要向产前的农机化新技术和产后的储藏、加工、流通等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培训扩展延伸;不仅需要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培训,还需要对农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等多学科、多门类的新知识进行培训。培训对象也要从对农机推广人员、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向农民、农产品机加工、生产经营等企业的从业人员延伸,才能进一步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本身需要贯穿于农业机械化的全过程。
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坐落在素有“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之称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目前在校生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和地区的学子3000余人,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国内先进的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厅、多功能实习厅、样品展示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习中心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供学员每天亲自动手实习!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办学2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员实行素质、技能、学历一体化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果,荣获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和无数的桂冠!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是全国烹饪爱好者最理想的厨师学校。
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91-88441119
在线QQ咨询:800015423
访问网址:http://www.jxxdf.com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379号
邮政编码:330001
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乘车路线:
南昌八一广场:88路
昌南客运站:88路
老福山:1路、88路、201路、203路内线
火车站:89路
乘以上公交车到[南缆集团(新溪桥)]站下即到。
(联系的时候请说明信息来源于《农村百事通》杂志)
心
得
体
会
安徽省阜南一中
数学教研室(徐和丰)
2016-8-8
华东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8月1日到6日,我有幸参加我们学校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暑期教师研修班。虽然本次学习天气是炽热的,但抵挡不住我们高昂的学习的热情。在整个培训中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专家教授们每一次的讲座总是把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用朴实风趣的话语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的同时,每一次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专家教授们对教育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深厚的教育素养令人折服。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本次培训学习本人产生了颇多感悟。本次学习的特点是:时间紧——六天听了十场报告;水平高——主讲人全是教授博士学历;实效性强——绝大多数报告的主旨都指向具体的教学实践。特别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报告重点探涉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比如:朱益明教授的课题 《新形式下的高考改革》的报告;沈章明教授的课题《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报告;邓志伟教授的课题《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黄向阳教授的课题《班主任工作---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报告;彭正梅教授的课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生涯发展》的报告;郑太年教授的课题《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的报告;等等,无不高度关注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之前,2014年我参加过安徽省骨干教师培训,当时是由安徽省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记得那次培训对我影响很大。经过那次培训我增长了很大见识,扩展了视野,使我的教育理念上升的一个新的台阶,本来我带的那个班成绩不太理想,在年级排到二十多名,自从参加了那次培训,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的班级成绩突飞猛进的,已跃排名年级前列,今年高考一本达线二十五,二本十六的好成绩,其中985、211院校七人,在普通班位居第一。我觉得这些都归功于2014年我参加的安徽省骨干班主任培训。因此,参加这次华师大培训,我内心觉得我的教育教学又会再一次得到飞跃,通过这次培训,又激发了我的豪情壮志,相信新学期我的教学成绩会再一次飞跃。
下面,我来谈谈我本次学习心得体会,从三个方面介绍。
一、做个会学习的教师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今天的教育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今天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影响力巨大,提升教育质量必须提升教师。所以,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永恒的,教师有时候也是学生,教师也要学习,特别是暑假要参加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平时要外出学习和学术交流。相对这一点,我做的不太好,我以前总以为只要自己把课上好就行了,现在看远远不够,因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教育改革的年代,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模式是必要的。希望学校以后多给我提供学习的机会,多出去看看,长长见识。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习和提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才能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奔流不息的溪流”。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钻研业务,更新教学理念,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提升和发展。
第二、注重素质教育
华东师大二附中党委书记、副校长,华东师大副教授李志聪,介绍二中学校创建近60年来,逐渐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精神。二附中长期坚持“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兴校,以改革创新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按照“追求卓越,培养创造未来的人”的办学思想和“优秀加特长”的目标要求,二附中深入开展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世纪之交在全国首创“首席教师制”,逐步构建了“六个百分百”素质教育育人模式,实现了创建德育金牌学校的目的。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推出了以提升中学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的学校课程,建立了“卓越学院”,不仅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二附中的教育改革始终走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前列,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英才辈出。据中国科协统计,二附中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总共获25枚金牌,4枚银牌和1枚铜牌,金牌总数名列全国前茅;二附中学生连续参加国际中学生科学与工程大赛,共荣获20多个奖项位居全国第一,顾宇洲、白雪霏两位同学为此还获得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学校获评“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特别“六个百分百”素质教育育人模式,一、100个研究课题;
二、100个实验(90个指定的,10个自主的);
三、选修课(300多个,学生一般选有80多个);
四、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社团;
五、游泳课必选;
六、做100个学时志愿者。
澳大利亚教育理念,就是让每一个人尽可能成为一个人。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天天喊素质教育,但真正素质教育在哪?湖北教育局长因为教育改革,群众不支持,迫于压力自己辞职了。我觉得李志聪校长说的对,好成绩都到外面发展了,留下的都在本地发展,本地的经济水平就有他们决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多关注班级中成绩靠后的同学。
三、做个会反思的教师。
叶澜语录: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难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邓志伟教授引用著名教育家洛克《人类理解论》,反思是人们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应自照,在这种反观自照中,心灵获得不同于感觉得来的观念的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反思。教师反思是通过一种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及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师反思是为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为了教学品味与境界的提升。可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一些教师不知道要反思些什么?在一本杂志中我看到一位著名教授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思维观、学生观、教学方法观。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方法一:学会写课后记,课后记应该包括学生和自己在教学中各自的表现;方法二:观摩教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听课;方法三:观看优秀课的录像,可以自我观看,同事共看,专家帮看;方法四:记录上课中的关键事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最成功的做法及其背后的道理”。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学会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
现在,从上到下普遍公认,“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的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模式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
而博客又可以成为教师“反思”的一种最佳平台,“博客这个平台不仅能够将教师的潜能发挥出来,更能够让教师充分享受团队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学习和工作上的愉悦心情和无穷动力。博客让我们变化最大的是思想的火花不再一闪而过,而是可以和无数的火花一起碰撞出绚烂的火焰,从而改变我们的思想、生活,甚至生存观念。”即便是将实践叙事化、智慧显现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提炼和升华。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若教学效果比预期的好或差就可以进行反思;若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原来设计的流程也可以进行反思;还可以在存在的不足、让人不安的现象、最失败的经历、值得关注的(重要的)事实、至今无法确定对与错的行动等方面进行反思。
——陕西师范大学培训心得
郑州市郑东新区心怡路小学 花春丽
2014年3月28日——4月3日在教育局领导和校长的支持下,能有机会参加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的郑东新区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倍加珍惜。在不知不觉中,为期六天的培训结束了。回顾这几天的学习经历,品味这几天的学习内容,感悟颇多、受益颇多。
当我们一步入校园,大家就被这里清静幽雅、绿树成荫、建筑古朴典雅的环境所吸引,这边亭台上是心无旁骛抱书研读的身影,那边走廊上是三五成群追根朔源唇枪舌战的讨论,身边间或有莘莘学子匆匆擦过,置身于这种自然典雅的美景和浓郁高雅的学术氛围,我又怎么不被这种儒雅的气度和对真理的执着所感染和激励呢?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和思考:
一、了解和学习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知识
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信息,开阔了视野。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认识了理解教育教学新的动向,学到了教育科研的新方法。衣新发老师的《中小学教师反思能力训练》,吴积军老师的《校本研修与教师职业幸福》,还有王海燕老师的《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让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对课堂如何才能实现高效找到了途径。各位老师用我们身边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案例出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我们认为比较难于理解的理论观点进行剖析,引起我们学员的反思,达成心灵共鸣。
王淑兰教授的《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从心理学的角度上为大家剖析了做为老师的我们应拥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才能够更深入的走进学生内心,那就是放低自己的姿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淡化问题的色彩,王教授以幽默轻松地语言呈现给我们身心极大的喜悦,我们要把这中健康、快乐的心态带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幸福的畅游。
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在培训过程中,我看到一些教授在讲授过程中谈古论今,案例信手拈来,这些表象都离不开他们深厚的知识储备。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告诫“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友谊。” 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们进行精神对话。因此,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而且还要博览群书;不仅要接受教学新思想、新观念,还要扩充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够继承担起促进学校与学生发展的重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阅读是教师建构精神家园的重要方式。沉下心来,静心读书。向书本学习,因书本而智慧;向他人学习,因他人而智慧;向万物学习,因万物而智慧。
三、参观交流激起思索的火花
在这六天的学习中,陕师大的老师们给我们安排了两天的参观学习,我曾先后参观了四所陕西省比较优秀的学校,其中陕西省直属小学西安小学给我印象尤为深刻,在那里我们到处能感受到西安悠久的文化底蕴,在那里我到处都能看见孩子们稚嫩但充满自信的作品,在那里我们能体会到学校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制度井然、规划合理,有太多太多的期许和向往,但给我震撼的是他们学校独有的学科整合,例如:美术+英语;体育+美术;体育+美术+英语;在学科整合中,分工明确,小组合作,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一张张的笑脸中我们不难感受得到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思考中领悟知识的真谛。
四、在反思中成长
本来应该在暑假进行的教师培训,由于各种原因拖到了10月份。暑假的时候,心心念念着教师培训,现在也终于要告一个段落了。而这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个意义上的开始。在培训学习完所有的课程之后,我们应该反思以及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更有兴趣更有热情的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华南师范大学教师远程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平台,感谢我们的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通过这次学习,我在教育教学思想上有了新的觉悟以及认识,确实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把教师培训改革放在了首位,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教育改革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性。紧接着是课程2教师专业发展,着重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了深度讲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我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事业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感知他们心中所想,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爱学生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只会是一片空白,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把关爱学生与尊重学生结合起来,哪怕是所谓的“差生”“后进生”,我们也应该平等相待,甚至付出更多的关怀,我们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
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课程3是班级管理及学生辅导,这一课程的学习,让我收获良多。初为人师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些彷徨,特别是担任班主任这一工作之后,越发感觉到不知所措,不知该从哪里做起,带着这些拥有着不同性格的孩子,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心分成了几十份,每天除了想着怎样教授他们知识,还要心系着他们的生活及心理变化。班级内有不同种类的孩子,有调皮的、散漫的、家庭离异的、住校的、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渐渐的我就是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来从事我的工作,觉得只要我凡事都尽力了就不会留下遗憾了。学习了这一课程后,我才知道在处理很多班级事务时,不仅要讲究方法还要讲究策略。我们还年轻,拥有朝气和旺盛的精气神,就应该在这个时期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给自己树立更高的切合实际的目标,然后调整好自己全力以赴的去追求最完美。
课程4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技能。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改变着我们的教学。走进信息化时代,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注重培养学习者运用新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一个人在剧变时代生存发展的护生符,是行走于世的通行证。只有深刻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站在信息社会到来的战略高度,才能搞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觉得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比老教师占据了更多的优
势。因为,我们更应该担负起对学生学习的责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学习更高技术的课堂教学技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一个愉悦自主的学习氛围。
江西省中小企业培训的意义
培训是指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而促进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提高。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江西省新增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089家,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90家,新增缴税超2000万元企业56家。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08年,全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 125万元用于6个重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改造,完善技术服务手段。至2008年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为1 1 17家企业提供共性、关键性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收入1384.5万元。全省已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规模产业。
由此可见,在江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所以实施合理正确的培训方法对企业和员工来说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企业来说,加强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是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其适应市场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技术,系统地掌握现代同一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对员工来说,通过培训可以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使员工有一种与企业一起不断成长的感觉,使其对企业更有感情;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可提高个人岗位工作能力,对工作更有信心,加强了对工作的理解;培训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紧张的工作到气氛活跃的研讨会,有利于心态的健康调整。
江西省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
1.多数企业的培训成本偏低。调查显示,在江西省有41.30%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以下;虽然多数企业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上并不是很大方。
2.江西省中小企业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很大。65%的企业需求和培训脱节,对培训的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培训时间少。调查结果显示,在江西省有70.3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目前企业为其安排的培训时间太少,27.6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企业为其安排的培训时候正合适,只有2.3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目前的培训时间太多。
4.培训实践效果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正确的观念和认识;(2)忽视员工培训的潜在价值,投资不足;(3)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根据调查表明:有30.2%的员工认为当前的培训内容与培训者联系不紧,有34%的员工认为培训师水平不高,师资力量有限,有35.8%的员工认为没有培训考核机制。所调查的企业大多反映,培训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聘请企业内部工作经验丰富的技师、工程师、管理者讲课,他们一般没有教学经验,因而导致培训效果欠佳;如果请专职教师,他们又往往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相脱节。而在实际教学中,请到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培训师是不容易的;(4)轻视培训后期评估,缺乏完善的培训激励机制。
江西省中小企业有效培训的对策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下,在新技术日新月异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情况下,我国的企业特别是江西省的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真正把人看做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江西省中小企业要更加重视员工的培训,努力提高培训的水平,努力探索员工培训的新方法,因此就如何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下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
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只有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都在思想意识深处对员工培训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并且通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明确应该怎样为企业有效地工作,很好地解决各职能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和收益。
事实上良好的培训对企业好处有以下几点:
(1)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2)培训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3)培训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2.选择科学经济的培训方法
由于中小企业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金、人员等方面的不足,往往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因而可以考虑“搭便车”理论。奥尔森搭便车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公共物品一旦存在,每个社会成员不管是否对这一物品的产生做过贡献,都能享受这一物品所带来的好处。而在奥尔森所定义的公共物品中,就包含了“公共教育”这一项。这些“便车”有以下一些类型:
(1)由政府买单的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种培训课程。为提升中小企业员工素质,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资金启动了各种各样的“培训工程”。中小企业应充分重视并参与到这种培训中去,使这种培训工程不仅成为政府的形象工程,更能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实在工程,中小企业应善加利用;
(2)高等院校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各高校院系为加强学术的交流,提升办学质量,要求每个学科每年都必须邀请一定数量的名家到校进行讲学。这一规定,为政府、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里那些卓有建树的社会精英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平时请不到也请不起的名家们对话的机会。而这一培训“便车”是无须付费的,非但不用付费,相反,由于有企业的参与,此种活动更能显示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对于江西省的中小企业可以参加如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每年举办的学术交流会;
(3)各种行业协会、工商联、高校牵头主办的跨企业培训中心。这种培训根据中小企业没能力也没必要举办专门培训的特点,将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培训职责承担了下来。它一般会考虑按行业、类别、层级等因素分门别类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培训产品,因为是跨企业进行,所以费用也低廉,而且由于是专门的培训机构,并带有一定意义上的官方性质,所以质量不会太差;
(4)内部讲师队伍。由企业优秀员工所组成,他们熟悉企业情况,通过授课能将个体资源转变成企业资源,传承企业知识。由于是企业自身的员工,因而无须付费或少付费,但可能授课技巧不高,课程开发能力不强;
(5)培训影像光碟资料。这是培训市场深度延伸的培训产品,具有课程种类繁多、授课师资质量高、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以及费用低廉等特点,但缺点就是学习时师生无法互动,比较适合于学习能力强并有一定基础的员工。
3.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激励机制
(1)完善培训评估机制
培训评估是一次培训工作的结束,也是另一次培训的开始。江西省中小民营企业首先可通过培训满意度调查来考查学员对培训项目结构、内容和方法的反应,然后通过对员工、直线领导的访谈来评估培训后学员在工作行为和表现上所产生的变化,最后通过部门绩效考核来评估培训对组织的发展是否产生良好的作用。江西省中小民营企业在对培训进行评估后,还要根据评估的结果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培训的效果与员工的薪酬、福利、晋升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对培训的积极性,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尽快运用学习到的新技能与新知识。另外,在培训前企业应事先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员工接受培训后的服务年限与违约赔偿金,避免企业花费大量的成本而只为他人做嫁衣,也可以逐步消除江西省中小民营企业不敢投资培训的误区。
(2)完善激励机制
实行择优使用和奖惩制度,对学习成绩优异和学有所成的员工,除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外,还要记录在案,在今后的岗位工资、奖金、晋升等方面给予优惠,实现“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的运行机制,从而引导和激励全体职工自觉更新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要注意一下几点:
①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②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③打破平均主义,建立起员工之间有效的竞争机制。
结语
此次培训首次通过考核的方式将一级裁判员晋升为国家级裁判员,目的是进一步充实国家级裁判员队伍,更好的发挥健身气功项目的竞赛杠杆作用,为健身气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积蓄人才。此次培训班内容丰富,在短短3天时间里,有理论学习,也有裁判员走场实践,最后还要进行理论(闭卷)、技术和模拟打分考试。参训学员都非常珍惜机会,没有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大家都充分利用课中和课后休息时间,积极向老师请教有关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加培训班的82名学员中,有近一半的学员曾经参加过全国或国际健身气功竞赛执裁工作,对临场执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他们普遍反映通过这次培训,对四种竞赛功法和普及功法的扣分要领的掌握有了进一步提高,收获最大的是对5种新功法的扣分要领也有了了解,这对于明年将5种新功法纳入比赛项目的临场执裁有了信心。其余学员也都在本省参加过省内组织的执裁工作,能参加这次的国家级裁判员培训和考试,他们表示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有的学员进行了录像,他们表示,回去要对照录像继续学习,不辜负省里的信任,积极参加省内的健身气功竞赛执裁工作,多多积攒临场实践经验。令人欣喜的是,经过考核,有33位学员的考试成绩达到90分以上,优秀率为40.7%。
培训班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向体育总局对口支援单位江西省崇义县赠送了50套健身气功教材和光碟,得到了当地健身气功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培训心得 卢虹霖
盼望着!盼望着!经过了一年的期待和近一个月的准备,我们终于在酷暑七月,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经过20多小时的长途旅行,如期到达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东北人的憨厚和朴实,教育专家们的博学和睿智。东北师大扎实的人文底蕴和浓郁的学习氛围。为期七天的培训,我们共听取了10场专家讲座,分别是:孙立权老师的《如何成为优秀的中学教师》、王海英教授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郝淑霞老师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桓旭老师的《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郑燕林教授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黄宝国教授的《做一名有自己教育思想教师——差点教育理念生产与发展》、吴寿东教授的《以案说法——学校法律风险防控与纠纷处理》、贺庆国老师的《哲学与智慧人生》、王凌浩教授《蔡元培教育思想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启示》和王小英教授的《快乐人生,从“心”开始》。孙立权老师睿智儒雅王海英教授的从容感性;桓旭老师的洒脱稳健贺庆国老师的亲切随和黄宝国老师的幽默风趣。专家教授们的授课风格各不相同,但无一不展示着学者的大家风范,从不同的侧面给我们讲述着哲学、人生和教育。不仅使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做一名有自己教育思想的教师。
在学习中,我在每一位专家的开场白里都聆听到了两个字“分享”。当第一次听到时,让我倍感亲切,专家教授们如此谦虚,他们不是来给我们做报告,更不是来给我们做讲座,而是和我们平等相待,让我们和他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们的成长路程。难道说我们还有理由不认真聆听吗?但是当我听到最后,发现每一位专家教授都用到这个词时,我又感到这更像是一个谦虚用词,或是地域用词,象“那嘎达、俺囤、死磕等”即使这样我也想借过来以用,在一堂课的引课中,也出现“分享”二字,我的学生是否也会有我第一次听到时的感觉呢!而去认真的学习本节课呢。
让我倍感亲切的第二个细节就是,给我们讲课的十位专家教授中,其中五为都来自教学一线,或是曾经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他们用自己的教学生活实例,给我们诠释着他们的教学思想,让我们感到专家教授们讲的不就是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故事吗,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如:贺庆国老师的第一次初三毕业班的经历,班里最差的学生在中考考场里第一个交卷出场的场景。黄宝国老师如今夸耀的学生,也曾是班上最差、最闹心的学生,后来却成了一名顶级的厨师。如果用争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那么黄老师今天的厨师学生比黄老师挣的钱还要多。孙立权老师展示的20年前的一堂优质课片段,让我感到专家们的日常生活原来是和我们一样一样的,他们也是天天在上课、在批改作业、也在做班主任。整日接触的学生也是参差不齐。
但是,专家教授们又有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更注重学习,更注重读书,更注重反思,因此,他们能分辨什么是流行的,什么是传统的,他们敢于提出质疑,批判的吸收,升华出自己的教育思想。贺庆国老师提出多读书时倡导“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低也要买书,家里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黄宝国老师本人更是读书的践行者,他坚持每天起早先读书,到全国各地讲学的路上也在读书,他的教育思想——差点教育,就萌生在他讲学的路上,偶然间翻看的一本书《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为了宣传差点教育,更为了差点教育思想能够深入人心,黄老师毅然辞掉副处级领导的职务,到学校做一名普通的老师,这种做法在当今社会又需要怎样的一种勇气。
最后,让我用贺庆国老师的话来结束吧,贺老师说“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视野可以到达,视野不能到达的地方,思想可以到达”让我们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做一个有自己教育思想的教师吧!
安顺市第七小学 林为洋
作为一名从教十八年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先后亲身经历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几次重大变革,曾为自己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而倍感自豪。十八年来,我从未放弃学习和思考,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2015年8月17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组织的国培计划(2015)贵州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之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者培训项目的学习,通过聆听专家授课,与同仁们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参观教育信息化前沿的研究项目等培训活动,自我感觉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更深入,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具体如下。
1.小PPT——大学问。
自从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Mocrosoft Powerpoint以其强大的多媒体组织能力和简便的操作而成为多数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首选。十余年来,我自己制作了很多PPT课件,也在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中看到许多优秀的PPT课件,实践积累的经验让我总结出了一些PPT课件成功的原则和要领,2014年区教研室组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时,还安排我主讲了《多媒体课件制作》这一内容。
本次培训中,有幸聆听了吴军其博士的《教学PPT设计与制作》这一课程。吴教授从元素呈现、版面设计、结构设计、导航设计、播放设计、技术要求等几个方面向我们讲授了PPT制作的要领和规范。之前我自己总结的“课件必须从教学设计出发,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课件制作‘大道至简’,忌用不必要的元素和效果”、“课件必须设置导航,交互和跳转方便”等,虽然在吴教授的讲座中得到了一定的印证和支持,但充其量只能算是自己零散的经验之谈,不成体系且浅薄得很。我觉得吴教授谈到的“结构化思考”不仅仅是对制作课件而言,撰写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撰写教研论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吴教授的讲座中还提到飞鼠翻页器、Smart mouse等新事物、新软件,让我们大开眼界。短短三个小时的培训,吴教授让我们明白了小小的PPT包含如此大的学问,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学习、爱思考的可爱老专家形象,实为受益匪浅。
2.小微课——大教学。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终端设备的普及,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作为一线教师,长期从事班级授课,对微课这一新兴事物不是很了解。虽曾众里问它千百度,得到的结果总是雾里看花、雨中望树。本次培训的主办方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特别安排了杨九民博士讲授课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杨教授从微课的概述、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开发、微课的应用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让我们明白了微课的内涵和外延,清晰了微课和微视频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对微课的特点和制作及应用前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杨老师的讲座以大量实际案例为参照,鼓励我们进行思维的碰撞,专家的讲解和同仁的交流都让我获益良多。
3.大培训——小细节。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书记吴伦敦教授。吴教授是高校的管理者和国家级的教师培训专家,讲授的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高、大、上,与我的教学实际八竿子打不着。刚巧赴武汉参加培训以来一直睡眠不足,当天是准备在教室打瞌睡的。令我意外的是在炎热的下午听完吴教授的讲座全程,全班竟无一人有瞌睡感——包括我自己。吴教授的讲座是在培训“培训师”,也是在培训教师,他以自身为例,要求我们要关心学习者、要有创造性、要有勇气,要锻炼自己的信息转化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吴教授的讲座可谓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关键点到即止,留下思考空间,虽然教授的内容的确高大上,但整节课却十分的接地气,是不多得的“干货”。吴教授从自身做起,强调细节,作为一名培训者或教师应向吴教授学习,把每个细节都尽可能的考虑好,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以自信阳光的心态去影响学习者,方可能取得好的培训效果。
信息化本身不是生产力,它只有和传统业务相结合才能产生效益;信息化本身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意识和观念的问题。只有信息化的技术人员找到信息化与传统业务的结合点并有机地融合进去,才能解决好信息化本身的发展问题。对于省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将是省级教育管理中心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基于上述认识,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了江西省省域职成教师培训并对其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探索。2007年4月,江西省下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其中的一条是: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3400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采用“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模式进行。同时远程培训已经逐步成为教师继续培训的重要手段,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意义上培训中所存在的不足。由于参与培训的教师水平有差异,因此,教师培训应该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并采用多元的培训方式,其中主要利用网络来帮助解决传统培训方式的不足。
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网络对于参与培训师生的教与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平台选择了BlackBoard网络进行辅助,该网络优势在于以学生和教学为中心,很适合现代远程教学。江西中等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网络的使用不仅配合脱产培训提高了教学质量,更促进部分优秀网络教学课程涌现。
这次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的创新在于:把该网络应用到了中职教师培训,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了部分资源的共享。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正在努力探索和创新信息化发展之路。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等重点战略的实施, 大量新设备、新技术将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 电网运行和管理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对电网各专业生产人员的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中心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各级培训中心的培训质量和服务效率直接影响着“三集五大“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一直致力于突破传统培训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开创全新的培训模式。随着网络培训中心、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等信息平台的投入使用, 培训中心实现了“工学结合”, 消除了培训资源“孤岛”, 共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打造出了更快捷、更多元、更开放、更智能、更高效的培训体系。
1 LED彩屏实现工作信息远程发布
1.1 LED彩屏功能
办公楼广场电子屏采用了LED三色电子屏, 工作性能稳点, 配备远程节目编辑软件以及智能继电器控制开关控制软件, 可设置播放计划, 定时显示内容, 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控摄像头检查屏幕内容并观察内容更改效果, 实现屏幕控制远程化、自动化。电子屏主要用于发布各种培训班、调考、竞赛等重要工作信息, 也可发布宣传标语。工作信息主要包含:报到地点、住宿地点、考场安排等指示信息。当培训学员或者相关工作人员进入培训中心时, 电子屏能清晰、直观地提供指引服务。培训中心一直努力将培训工作做到每一个细节, 只有重视细节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2 LED彩屏使用成效
LED彩屏清晰地显示相关的工作信息, 为培训学员指示下一个目的地的准确位置。中心多个部门均已通过电子屏发布关于培训、调考、竞赛等相关工作信息。电子屏与以往公告牌的指引方式相比, 屏幕更大, 字体更清楚, 指示信息简练、明确, 更方便;电子屏的投入使用赢得了学员的广泛好评, 截止到2014年12月电子屏已顺利发布数百条工作信息。
2 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实现“网络直播”
为全面落实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在2013年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行理论培训网络化、实践培训现场化”要求, 培训中心在2013年2月25日举办的公司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中, 首次启用了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 并通过校园网对中层干部进行了网络直播。
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可以完整地直播或者记录培训教师授课中的活动, 不仅包含教学现场的实况, 还包含教学过程中培训教师使用的任何课件, 并把它们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流畅拼接, 自动剪辑, 生成很有价值的授课实况课件, 供广大师生、管理者课后点播观研。该系统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扩大了教学、培训的辐射范围, 可实时直播培训教学过程, 实现全程无死角;
(2) 鼓励培训教师间相互学习和观摩, 促进其培训业务能力的提升;
(3) 同时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一线教学状况, 直接帮助管理者提高培训教学质量, 从根本上掌握培训服务开展的动向。
2.1 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的功能
(1) 培训全程自动录制
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实现了培训全过程自动录制。录制时形体表达与师生互动不受拍摄机位的限制。系统可依据动作、声音及其它因素, 完成教师、学生、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等多场景之间的自动切换, 多角度、无死角拍摄, 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切换录制和自动编辑, 录制音视频质量校高, 能较好地满足培训需求。
(2) 培训实时网络直播
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实现了培训教学网络直播。借助教学视频, 通过对培训课堂进行网络直播, 突破传统培训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性, 借助网络培训服务平台, 实现分时、分地远程培训, 解决工学矛盾。培训班每次录播前, 在工作平台提前发布通知, 各部门联网视频终端都可实时收看。
(3) 培训资源后台管理
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实现了视频资源管理有序。自动录播系统同时具备手动录播功能, 运用“导播”功能编辑视频, 使课件资源更加生动, 并通过对视频资源分门别类、建立名师专辑, 让更多的学员有机会受益于名师, 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 使优秀的培训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和共享。
(4) 视频点播, 网络互动
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具备点播、关键字搜索等功能。学员和培训教师可以快速查找教学视频资源库中的相关信息, 并收藏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资料, 还可以对视频资料加以点评, 实现了网上学员培训、教师培训、网上教研和远程音视频会议多种功能, 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培训效率和教科研水平, 将名师课堂进一步存储和辐射, 提高了培训教学的效果。
2.2 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的使用效果
培训中心是江西省首家建成这种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单位, 其全新的模式与强大的功能深受业内好评, 东华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先后到中心观摩学习。该录播系统可通过中心网络培训服务平台同步播放, 实现各部门办公室联网的视频终端实时转播。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系统所有外网电脑培训平台同步播放, 通过用户确认的互联网终端均可实时收听收看。从2013年年初该录播系统上线使用至今, 培训中心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院内部转型升级培训班等8期培训中, 共录播名师现场教学21场次, 上传网络培训平台优秀课件14个, 组织中心员工实时收看3千多人次。
3 网络培训中心—信息化智能培训平台
网络培训中心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发适用于电力行业培训的云平台, 该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满足了我国电网重要专业人员的知识、技术、技能、安全培训要求。本项目所构建的电力系统云培训平台是标准、可开发、可扩展、可进化的智能平台。培训管理系统是对整个培训系统内培训业务、课程等各类数据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实现培训过程有序、完整的跟踪, 自动化、智能化的培训管理与评估等功能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3.1 创新网络培训模式
网络培训中心在培训模式上采用学—练—考的阶梯培训方式, 受训人员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各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 完成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安全的培训。
当受训人员进入系统中, 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在线学习、仿真练习、仿真比武、考试鉴定等培训。全面再现多工种的基础理论、技能基础、工作技能、安全的网络化培训。在培训过程中, 受训人员不但能在场景中漫游、可视化学习、可视化操作体验, 还能在其系统中在线练习、在线考核, 了解和学习设备名称、岗位工作生产流程, 并按照自己的需要对学习环境进行个性化定制, 控制学习进程, 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
该系统还能够将网上教学与教员监护有机结合起来, 并对受训人员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动跟踪, 便于管理员管理、测试、考核、统计和分析, 可以满足“分散培训, 集中考核”的需求。系统对整个阶段培训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应用健全的评估模型, 生成完整的培训分析和培训评估结果, 有效指导培训工作, 使培训工作更加完善和持续发展。
3.2 实现知识全覆盖
本项目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可视化数字化虚拟环境, 能够针对电力系统“六大环节”的各专业人员开展各工种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基本技能、工作技能、安全培训等。为满足网络培训平台推广应用的需求, 该项目建立了典型数字化三维仿真场景和分析平台, 实现系统首页、学习园地、竞技比武、考试中心、技能鉴定、学习交流、培训管理、快乐园地等八大功能模块。同时该系统也可根据培训需要实现单独培训、分组培训、远程培训、多级联合培训的组合模式, 还可以实现大型的联合反事故演习。
3.3 网络培训成效显著
网络培训中心提供了开放的、自主的、自由的网络学习空间, 为竞赛、调考搭建一个坚强的网络平台。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参加国家电网组织的各项竞赛取得了非常优异的突破性成绩, 参赛选手使用网络培训中心进行备战训练, 选手表示, 这种训练模式有别于以往的死记硬背, 训练效果非常好。截止2014年11月网络培训中心已经顺利完成10万余人次、近百个科目的调考, 这种高效、安全、公平的考试方式受到考评部门和学员的一致好评。网络培训中心深化推广, 以培训中心为核心, 市级公司为二级应用, 县级公司为三级应用, 成功实现了三级应用, 给市、县级公司开展调考、培训、学习工作提供了信息化平台的保障。
4 立体化培训新模式的效益分析
4.1 节约人、财、物
线下的实体培训教学会使员工所在单位产生差旅费用、培训费用以及员工离岗导致工作停滞等负面影响, 而且中心也将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到培训工作中, 必将会影响其它工作的开展。信息化、远程化的培训模式既能节约各单位的培训开销, 也能缓解中心开展现场培训的工作压力。
4.2 节约时间成本
员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登陆录播系统或者网络培训中, 可以观看录制视频, 可以自主学习、自由练习, 平台中丰富的培训资源能够满足学员的需求, 县市级单位无需前往学院也能组织相关员工在本单位利用平台进行学习或者考试, 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4.3 创新培训手段, 提升培训效率
通过网络培训的技术手段创新, 实现了网络培训、网络调考、网络课堂、仿真比武、电力知识库、网上教研和远程音视频会议功能, 提供了全方位、全覆盖的学习内容, 提供了更生动、更贴近工作的训练场景, 提供了更安全、更公平、更有保障的网络考试, 这些都显著提高了培训效率以及培训质量。
5 结束语
【江西师大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湖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09-13
陕师大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1-25
参加北师大校长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10-28
北师大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06-24
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网络培训心得12-05
华师大培训总结07-02
安师大附中学习心得体会07-02
赴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06-03
赴华东师大学习交流心得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