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精选8篇)
1、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5、识字教学:基本内容:汉语拼音教学、小学识字和写字教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采用的一般步骤是:提出生字------教学生字------练习巩固------指导书写。(1)提出生字。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对出示生字的方式和时机,作细致周密的安排。如:看图引出生字,讲故事提出生字,随文提出生字等。(2)教学生字。这是中心环节,要求教师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指导,但要注意突出重点,切忌平均用力。低年级应突出字形的教学。(3)练习巩固。方式有多种多样。如,读字卡、找朋友、组词语、造句子以及书写练习等等。教师要结合实际,创造性的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反复进行练习,以达到全面的目标。(4)指导书写。要按“指导----示范----练习-----点评”的顺序进行。指导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示范时要边讲边范。练习时可先进行书写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汉字的笔画笔顺德基础上,在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点评时以表扬为主,写得不规范要重复练习来纠正偏向。当然,在指导字形间架结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阅读教学;基本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阅读教学的内容,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与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原则,记叙文、说明文、诗歌体、应用体课文的教学设计。一般步骤(1)课前导入,可引导学生交流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可由教师作些说明,可观察实物、图片或放映幻灯、录像、电影等。(2)整体感知,学生通读课文,总体感知整篇课文,初知大意,了解文章结构。包括预习性阅读,解题,认识生字、扫除阅读障碍,初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等。(3)深入研读,有的采用逐段分析的方式,也有的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在加深对各段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理解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尤其是朗读和默读的训练。(4)拓展及总结,通常在深入分析之后,会进行一定的拓展,并进行相应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但也可直接进行总结,再一次梳理文章结构的特点,进一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或升华文本的主题思想。
7、教案的一般步骤: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揭示主旨,总结提升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8、课堂结构: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3、指导阅读,突出重点
4、升华主题,布置作业。
9、说课内容:
1、说教材(所处位置版本册单元内容)
2、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小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三个目标(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目标与方法)
3、说教学重难点
4、说教法学法
5、说教学准备
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及由福建师大的潘新和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问世。这两部书都站在知识更新的立场上,对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两部书自出版以来,被国内师范院校广泛采用,受到了较好的评价。
然而,这两本书对于新课标的理解、阐释,对各类语文教学的态度及在编纂的内容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这里试从两书的写作教学的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书对于写作教学观的不同态度,进而提出了对写作教学未来发展的期望。
一、写作教学过程的比较
作文教学过程,一般指一个单元(一次作文)的过程。学生作文成效如何,往往与教者对作文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有着很大的关系。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这本书将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讲评,互相沟通。这四个阶段包含师生之间的关系,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紧扣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
潘新和主编的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一套写作教学过程,但从书中列举的两个经典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十分关注写作教学过程。通过对比,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更注重写作教学过程的体系,而且偏重教学理论与原则方面,而潘新和主编的书更注重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法对写作教学过程的贡献与指导,偏重于指导实际操作。
二、写作训练方法比较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这一工程顺利进展,就一定要采用一些适当的训练方法。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这本书非常注重写作训练,认为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七种作文训练方式,有单项作文训练、命题作文训练等。
潘新和主编的书中也提到了写作训练的一些常见方法,具体归纳为讲授式、讲练式、评改式等。“讲、读、写、议、评、改”是写作教学教法的常规要素,它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写作教学宽广的可能性及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更强调多练,意在给教师们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潘新和主编的这本书则更强调写作训练的具体操作实际,意在帮教师打开思路,让教师们有更多灵活的选择。
三、写作批改的比较
写作批改亦称为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具体内容则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修改意见及努力的方向等。潘新和的这本书指出了我国传统写作教学的“精批细改”存在的弊端,即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来评价,容易误导学生,极大地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对素材的运用,损害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在阐明写作教学过程中,就叙述了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讲评,互相沟通的写作评改过程。书中指出,每一次的作文批改,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等,而且要注重写好作文批语。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王文彦、蔡明的书看重作文批改的实效性、育人性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潘新和主编的书则更看重如何用作文评改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等。
四、对写作教学的展望
新旧世纪更替之际,我国语文教学界呈现出一派争鸣迭起、理念创新的活跃的学术景观。其中,作文教学所迸发出的深层次和多侧面变化更是格外令人注目。通过这两本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书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关于写作教学过程的研究还比较片面。王文彦、蔡明的书中虽然明确提出了写作教学过程的四环节,对传统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有所改革与发展,但是依然呈现出一种直线的发展过程,没有体现各个阶段、各种因素的复杂交错的关系,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这样的教学过程由于教师指导贯穿了整个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因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次,作文训练缺乏明确的训练要求及系统的训练内容。提出的作文训练方式虽然多种多样,却都没有密切联系各个年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更没有考虑一个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训练内容,这就会给老师们带来困惑,虽然方法五花八门,却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与使用。最后,作文评改方式虽然指出了“精批细改”的弊端,认为其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是书中所提倡的方法,对教师要求都普遍过高,具体可实践操作性并不强,依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看到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更应该认真思考作文评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 学科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6-02
现如今,在我国的教学系统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已经成为各大高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核心教学课程,同时也是能够表现出小学教育特色重要课程。而小学语文课程的创建与发展质量的高低,都能够影响到师范学校毕业生走上教育岗位后表现出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与教育能力,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在教育工作领域中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系统的改革
1.主干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的培训”就是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针对不同学生发展情况、教学内容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的能力。然后通过进行微格训练,进一步的提升师范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其中训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的,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成功案例[1]。第二,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编写出相应的教材分析报告以及教学设计。
2.选修课
开设小学语文教学心理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调研方法课程、小学生师资教学研究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案研究课程等。通过上述选修课程,能够进一步的帮助学生了解并扩展与小学语文课程以及教学等方面相关的知识。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就是针对相关小课题进行研究,然后撰写论文,最后开展学术讲座。这些小学语文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能够深入的发掘学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动力与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专业的教学技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师范学生巩固知识,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1.结合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促进教学课程开放性的发展
进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力度。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很多师范学生采用的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法,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这一课程的建立就是为了增强书本中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具体来说,就是丰富知识的存在形态,从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的知识,从而达到激发师范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与此同时,鼓励师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学到的知识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培训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育体验为教学基础,以传授知识理论为教学目的,将教学实践与分析经验作为教学方式,从而深化小学语文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促使师范学生形成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观念。另外,教师需要确立学生为教学主体,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鼓励师范学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可以分析其他学校成功经验,展开教学调查与实践,引进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感悟与学习,构建更为全面与整体的知识结构[3]。
3.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就职前的专业教育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进行模拟教学。收集国内外教师比赛获奖资料,鼓励学生进行分析与模仿。在分析与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师范学生明确这一设计的意义与目的,吸取他人成功经验,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中,进一步的促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二,进行微格培训。要求师范学生独立的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然后依照自身的理解、调查以及相应的知识理论等设计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让师范学生仔细的观察教师的教学模式,找出教师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师范学生的理解、观察、模仿以及总结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促使师范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中的过程。第三,进行试讲。这一过程是学生进行实际教学之前必须进行的步骤。目的就是检查师范学生设计、考核师范学生对于教学的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科目,将这一科目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一整体重点强调的就是:全面培养以整体方法构成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且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优异的教学理念、专业的教学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技能,同时培养小学教师进行适应的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知识掌握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因此,一方面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教师自身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引导教师进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灿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215-216.
[2]辛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的改革构想[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39-42.
1.课程论是依据对社会需要,学生心理特征,学科系统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2.语文科自1904年单独设科。
3.我国古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著作有《学记》,(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读书作文谱》。西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4.孔子的教育内容根据《论语》概括出来:文、行、忠、信;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是孔子教学的主要教材。5.课程论成熟的标志就是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论》。6.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他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合,包括为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7.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2)人本主义课程论(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8.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是: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10.教学论包括:(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理论传统,代表作有苏联教学论专家达尼罗夫编著的《教学论》(2)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代表了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代表作《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3)认知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专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布鲁纳的“发现法”是认知教学的代表。(4)非指导性教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情感教学的代表。1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12.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连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变现为三个方面(1)物质性的(2)活动性的(3)关系性的 13.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变现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性的,二是活动性的,三是关系性的。14.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而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5.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管理、研制、应用三种类型。(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行政组织领导,二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的行政管理,三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
1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
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
三、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黎锦熙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
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
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
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
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8.教学法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侧重于研究教学的实践技能;教学论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追求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是运用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特定的侧面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育人任务。19.从“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质的回归。“语
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两个不同的逻辑顺序显示:“语文教育学”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从强调终极目标到强调实践过程,是自身本质的回归。
2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既要研究教又要研究学,既要研究具体操作问题又要研究基本理论问题,既要研究教学又要研究课程,既要研究现实又要研究历史和预测未来。第二章
1.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2.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3.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写字。《千字文》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百家姓》相传为北宋人所编。《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4.“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
5.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6.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有三大经验:一是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二是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三是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7.识字教学的经验: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字左右为宜,“
三、百、千”三本书结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朗诵。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三字经》是把伦理教育与识字教学结合的最成功的例子,最能显示语文的独立社会价值的是《百家姓》。4)联系日常生活。5)激发儿童的兴趣。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践,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的问题。2)教学内容问题。3)教学方法问题。
9.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又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划分为近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和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最突出的有语文单独社科、“国文”名称出现和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这三件大事。
10.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
11.蔡元培199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临时称为“国文”。12.语文教学中的变化,是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1920年该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的确立。13.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区别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根本标志,代表了语文教育发展的真确方向。
14.“国语”的基本性质就是标准的口头语言和用标准的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
15.现代文教学逐步取代文言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形式上的变化;以“传道”为主变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本质上的变化。1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第三章(全日制义务教育)
1.课程性质与地位: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他在几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的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初中》 3.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4.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5.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6.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1)人是3500个左右常用的汉字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二)阅读:背诵优秀的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写话: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1)背诵优秀诗文50篇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使用冒号、引号。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2)背诵优秀诗文60篇3)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1)背诵优秀诗文80篇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四章(普通高中)
1.课程性质: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课程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3.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4.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5.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第五章
1.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订语文教学规划。《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集中体现了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2.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3.确定教学目标:1)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4.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3)适应社会需要。
5.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可理解的。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条件。5)要有具体表现程度。6)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6.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治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7.自主学习,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8.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而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4)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
9.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习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0.单元教学的基本特点:传统语文的基本特点是文章选编,现代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是单元组合。随着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的变化,单元教学逐步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结构形式。单元教学就是把体裁、题材或表达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若干篇课文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阶段。
11.板书图示的基本功能是用简明、醒目的板书、图表和形象,勾勒出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的训练,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板书主要内容有文章结构提纲,人物形象提纲,情节发展提纲,写作方法提
纲,景物描写提纲,知识讲解提纲,训练要求。板书图示的主要形式有书写、表姐、图示等。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书写必须符合硬笔书法的基本规则。首先要做到字体规范化,工整、流利、醒目、美观等。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画能力,并逐步形成系统的教育工艺。3)版面设计的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难点、疑点等,来设计版面的形式、结构、顺序等。要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构完整。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板书图示的美感要素:1)简洁美。能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复杂课文的内容作高度概括,做到语约义丰,以简驭繁。2)含蓄美。简练和概括,使一切板书形式中都具有很多“空白”,能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含蓄美。3)缜密美。能够展示课文内容特别是繁杂课文内容的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显示出一种谨严、缜密的总体美。4)映衬美。板书常用位置排列,色彩区别等方法,将具有对比或类比性质的方法显示出来,相映成趣。
14.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第七章
1.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至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一)阅读感受力 二)阅读理解力 三)阅读欣赏力 四)阅读评价力 五)阅读迁移力 六)阅读创造力。
3.写作教学的任务:
一、育人训练
二、积累训练 一)观察与感受生活 二)广泛涉猎读物
三、思维训练 一)善于想象与联想 二)深入地思考问题 三)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四、语言训练 一)准确生动 二)简明得体
五、简明训练 一)审题的能力训练 1.准确理解文题含义 2.弄清写作的要求 二)立意能力的训练 1.正确2.深刻3.新颖 三)选材能力的训练 1.真实2.典型3.新颖 四)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 五)运用表达方式能力的训练 六)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七)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
六、文体训练
七、写作速度训练。
4.写作训练方式:一)单项作文训练 二)命题作文训练 三)供材料作文训练 四)想象作文训练 五)话题作文训练 六)研究性作文训练 七)自主作文训练。
第九章
1.口头语言主要特点是有声化和情景化,书面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符号化和规范化,书面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是更为高级的发展形式。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基础和背景,能够不断丰富和促进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口头语言的继续和提高,能够规范和指导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2.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1.口语交际的态度 1)耐心专注地倾听 2)自信负责地表达 2.语音识别力 3.话语记忆力 4.话语理解力 5.话语评判力 6.口语表达力。
3.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方法:一)听讲 二)诵读 三)复述 四)答问 五)讲述故事和见闻 六)专题演讲 七)即席发言 八)讨论或辩论 九)创设生活场景。
4.综合学习的主要特点:一)整体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最基本的层次。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立足于学生个性的整体发展,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自主性。语文教学的其他四个领域即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三)开放性。学习目标不以获得知识为唯一目标,而以语文素养和人格力量的整体发展为目标。
5.综合性学习目标的特点:一)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
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在综合性活动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一大亮点就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由过去“一把尺子”的评价变为“多把尺子的评价”。四)强调过程和方法。五)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6.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一)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二)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三)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教学资源。1)从当地文化中选取资源。2)从时事材料中选取资源。3)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源。四)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是顺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唯一途径。
7.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7.语文教师的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隐喻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二、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三、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四、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1)与学生的合作 2)与其他教师合作 3)与家长合作 4)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5)学会合作的三大技巧(倾听、交谈、沟通)
五、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1)语文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的精神 2)新课程为语文教师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得条件 3)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 4)语文教师的创新体现于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8.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1)单相交流方式 2)双向交流方式 3)多向交流方式 4)综合交流方式。
9.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升:
一、语文教师应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1)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 2)确定教学结构的能力,教学结构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指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内容的相互联系。纵向结构指教学环节的教学结构,包括学生的预习、导入讲解或讨论,作业布置、小结等各个环节,也就是主体的呈现,主题的展开、主题的完成。3)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
二、语文教师应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1)教学语言能力—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得体。2)课堂组织能力—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小组学习的正确形式。
三、语文教师应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能力。1)设计练习的能力 2)处理作业的能力 3)综合评价的能力。
四、语文教师应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五、语文教师应提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1)是它的物质形式,它的基础设施等 2)是它蕴含着的人类高级智慧。
10.导入方法:1)释题入手,步步深入(释名物、释题意、释结构)2)联系旧课,以故引新 3)制造悬念,引起注意 4)故事引入,激发情趣 5)描绘形象,引入联想 6)演示练习,激荡思维 7)精于设问,循之善诱 8)比较异同,变换角色。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
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的“实际课程”。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显性课程(有计划的学习经验)与隐性课程(非预期性学习经验)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 隐性课程特点: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隐性课程的影响无处不在,只要存在教育,就必然存在隐性课程的影响。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许多隐性课程都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入产生影响的,都是潜移默化的。这些影响一经确立,就持久地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难以改变,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隐性课程的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的。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科知识,就是“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社会生活现实,就是“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就是“经验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经验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关系:这是两类不同的课程。单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它们各有其存在价值,存在着内在联系。
首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某种程度的综合;而开发出一门综合课程并作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综合课程总是呈现出某种分科的形式。
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不同分科课程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总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新学科不断涌现出来,这些学科的支持者不断要求将新学科纳入学校(中小学和大学)课程体系之中。然而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学科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那么,所有学习者都应该学习的共同知识核心是什么? 泰勒曾指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校课程体系开始被视为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共同核心课程”,是所有学习者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另一部分为“边缘课程”,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教育目标的差异而设置的有针对性的课程。
核心课程:人们主要在两种取向上使用这一概念。
第一种是把核心课程视为学科取向的组织模式。认为核心课程即是对所有学生都必要的,因而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学科领域。泰勒也指出核心课程包含5门主要科目:语言、文学、数学、历史与科学。
第二种是把核心课程视为混合取向的组织模式。认为核心课程是谋求学习者、社会、学科彼此间平衡与整合的课程组织模式,以学习者的需要以及社会生活的问题和领域为核心,融合必要的学科知识,以使学习者共同际遇人类经验的最重要的领域,由此达到平等与优异兼得的教育理想。而不是简单地规定一些必修科目。
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为什么有些学科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有些却被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为什么有些课程盘踞于课程体系的核心成为核心课程,而有些课程总是或隐或现、时有时无,作为边缘课程而存在?要理解这些问题,必须明确影响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确立的主要因素。 首先,新学科或已有学科的新分支不断涌现出来,当这些学科进入课程体系的时候,必然引起课程体系的重组。 其次,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是影响确立核心课程和边缘课程的重要因素。 第三,社会需要和期待是影响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确立的又一重要因素。
因此,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本身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核心课程,也不存在惟一正确、永恒不变的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结构体系。中心与边缘并非对立的,也非主导与依附关系,而是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
近代学校的诞生与语文的单独设科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入侵,将其八股取土、科举选人的制度的弊病暴露无遗。于是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日趋激烈。革新教育已势在必行。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设十二门课,其中有“读经”(即读《书经》、《周礼》、《仪礼》、《周易》,)和“词章”(即学习记事、说理、章奏传记诸文体及词赋诗歌等。)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又改为“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许多封疆大臣,如袁世凯、张之洞、端方等人联名奏请立停科举。8月,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隋朝开创的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至此完全废除。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小设“中国文字”一科,“其要义在使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以为听讲能领梧,读书能自解之助,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以开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谋生应世之要需。”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设“中国文学”一科:“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读古文每日字数不宜多,止可百余字,篇幅长者分数日读之,即教以作文之法(详见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兼使学作日用浅近文字……并使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之团结。”
1.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由美国斯坦福大学()1963开发建立。2.语文课程目标包括:语文知识目标、语文能力目标、()。3.鉴别语文试卷的优劣,有三个重要的指标:()、()、()。4.语文课程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信息化资源等是根据其()。
5.在分层次阅读教学中,一般认为,阅读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直觉的阅读、理解的阅读、()和()。
6.写作教学的理念有:()、()、多元思维理念、个性化表达理念、写有对象理念。7.口语交际应遵循()、()、适合语境、和理解差异的要求。8.一般而言,完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大致过程是:()、()、()。
9.根据教育媒体作用的感觉通道不同,可将现代教育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如幻灯等;听觉媒体如广播等;()如电视等;()如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
10.()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化教学方法。11.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由()、说课、上课、()。
二、不定项选择。(每道题2分,共10分)
1.阅读能力包含内容有人文方面的,也有工具方面的。偏重人文方面的有()。A.感悟和思考能力
B.理解阅读能力
C.多角度观察能力 D.发现和创新能力
E.想象和审美能力
2.关于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那些事非智力因素对写作的影响()。A.思维
B.意志
C.动机
D.想象
E.习惯 3.下列那些属于现代教育媒体的特征()。
A.再现性
B.多样性
C.共享性
D.交互性
E.虚拟性 4.下列那些属于记叙文的写作教学的内容()。A.记叙文教学的地位
B.记叙文写作的要求 C.记叙文写作训练文法
D.记叙文的特征和功用
5.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二级课程指的是()。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三、名词解释。(每道题5分,共20分)1.语文课程评价:
2.综合性学习:
3.教案:
4.语文教学模式:
四、简答。(每道题6分,共24分)
1.你是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怎样看待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3.为了响应全民读书活动,某中学决定在全新举行一次“推荐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的比赛,要求参赛者从下列课文中选择一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推荐理由,80字以内。请你参加这次比赛。
备选课文:《范进中举》《我爱这土地》《那树》《威尼斯商人》
4.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五、论述。(每道题13分,共26分)1.论述课堂提问的艺术?
2.谈谈你对语文教学中“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的理解。
答案:
一、1.爱伦博士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效度、信度、区分度 4.物理性质和呈现方式
5.评价的阅读、创造性的阅读 6.作文即做人理念、生活本原理念 7.准备清晰、文明礼貌
8.确定主题、活动开展、交流总结 9.视听媒体、综合操作媒体 10.程序教学法 11.备课、评课
二、1.A D E 2.B C E 3.A B C D E 4.A B C 5.C
三、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评价就是对照从教育目标导出的评价标准对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语文过程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改进激励功能、研究预测功能和评定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应当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
2.综合性学习应当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综合性学习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3.教案即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书面成果,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方案。教案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备忘作用。教案的编写是教学质量效益的保证,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4.语文教学模式即语文教学的模型或范例。它是语文教学过程的标准形式,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化和抽象化。语文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四、1.(1)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意味着在语文课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即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又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2)就一般情况而言,语文在作为工具使用过程中,已渗入了人文的内容,它是吧工具性和人文性融汇在一起的。
2.(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参与、地位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对话的关系。学生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教师是配角,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
(2)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可以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3.(1)《范进中举》示例:中举前十癞蛤蟆,中举后是文曲星,《范进中举》通过一个书生中举发疯的闹剧,运用对比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现状和科举制度的腐朽。
《我爱这土地》示例:愿化为鸟儿,为暴风雨打击的土地,为悲愤的河流歌唱;死后也腐烂在泥土里。《我爱这土地》用朴实的语言,抒发了要和祖国土地融为一体的深情。
4.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是语文教育观的核心,主导着语文教育的实践,影响着语文教育理念的建设,对语文教育至关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明确定位,它将在一个时期内成为制订语文教育方针大计的依据,是我们实施语文课程的出发点。
五、论述。
1.(1)课堂提问的功能:打开学生思想闸门,获取教学效果信息,推动师生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
(2)课堂提问的形式。常用形式:直问;曲问;“泛”问;特问;激问;连问;复问;逆问;自问。深化形式:质疑性提问;发散性提问;推想性提问。
(3)课堂提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在知识关键处;把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巧设活设梯度,问在思维飞扬处;灵活应变,问在提高实效处。
(4)课堂提问的技巧:编制矛盾,架起桥梁,调适心理。
(5)指答艺术:兼顾法、搭配法、呼号法、对应法、互问法、推选法、角色法;助答艺术:察言观色,重申题意,对症下药等
2.(1)读、听和写、说之间的关系。读、听为写、说能力的发展提高提供前提条件。发展提高写、说能力需要正确的思想观点指导,正确的思想观点不只是从生活实践中来,还需要通过读、听从书本和其他方面得到。而且,通过读、听还能得到写、说的范例,使写、说有所借鉴,从而促进写、说能力的发展提高。反之,写、说也能促进读、听能力的发展提高。人们通过写、说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的加深和提高的过程。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反过来可以帮助和加深理解,提高读、听的能力。
(2)读、写和听、说之间的关系。读、写是通过书面语言进行的,听、说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在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书面语言。离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就会僵化,从而丧失生命力。书面语言一经形成,便规范、净化和优化着口头语言。人们学习语言,通常是以听、说开始,在听、说活动中逐步提高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提高听、说能力。然后学习书面语言,提高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提高读、写能力。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发展的基础,读、写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空洞抽象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上,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空洞,大部分是概念和原理的阐述,在内容上没有具体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案例做出明确的指导。对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也没有明确的介绍。课程的设置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设置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缺乏情景性。
(二)理论与实践分离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上的理论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并且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在课程安排上,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割裂。一般情况下,现在小学语文的课程编排,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理论性知识,后半部分是时间的内容。这种不合理的编排方式,使得理论与实践不结合起来。
(三)内容脱离实际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论部分为了建立知识体系,对理论知识的过度重视,这就使得课程的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课程内容的设置,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轻视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受。按照课程的内容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课程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1]
(四)内容不完整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论在课程的安排上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论的内容上不全面,安排得比较混乱。课程安排的案例内容少,实践内容也比较少,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优化的基本原则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论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遵循针对性选择和适应性原则,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就有针对性,与实际生活联系,适应未来的发展。其次,要遵循基础性和实践性原则,以实践性为前提,用理论性知识作为指导,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再次,在课程内容上具有指导性和实效性,小学语文教学论的课程在选择内容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教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景。最后,要遵循时代性和开放性原则,课程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课程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并且要选择具有前沿性的知识理念作为课程的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的解决策略
(一)对理论内容的优化
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具有应用性与实践性,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实践需求,把理论性知识分成课程论、学习论以及教学论三个部分。教学理论主要是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理论知识的优化,不仅要从宏观上进行分析,还要从微观上对理论知识内容进行优化,建构丰富的理论课内容。课程内容上的选择应该以学生为基础,要加强对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进行分析。在对理论知识仅仅改革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的内容上要突出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对案例或者教学分析,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动力。[2]
(二)对实践内容进行优化
由于传统小学教学论的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内容不完整,所以,必须要加强完善内容,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之间的联系。对教育实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要增加和完善学生日常的管理、教研活动、教育调研、教学反思。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教育实践活动。
(三)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资源
要合理对隐性课程进行开发,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的水平、能力,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设计的要求。要丰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结合实践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建立社团、开展相关的比赛,促进学生锻炼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随着我国的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逐渐开始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课程内容理论比较空洞,实践与理论的内容上有所分离,并且课程内容也较容易脱离实际,课程的内容不完整等问题。结合课程改革的原则进行分析,提出对课程内容优化的策略。在课程的内容优化,不仅要在宏观上优化,建构知识体系。在微观上也要优化相关的内容。建立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开放型课程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不仅要考虑教师教的方面,还要考虑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此外,还要注重对实践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丰富课程的内容。要学会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的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建设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汪洋.谈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的优化[J].教育探索,2015(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语文园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是孩子从文字去感知世界丰富多彩、用语言去表达交流的一门课程。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注重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其提高阅读、认知、表达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1]。语文园地教学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多次观察发现,小学生对语文园地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此篇文章中将会对语文园地在教学中的优点进行探讨。
一、语文园地的优点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每章节最后的“语文园地”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园地这一教学板块既有对前期学习知识的回顾,又通过一系列的要求提高了对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帮助小学生在相关要求下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章节要点回顾
语文园地这一模块中有对学习章节的要点回顾。要点回顾,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帮助小学生在回顾性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丰富程度。章节回顾是自身对上一章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知道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夯实自身的学习基础。同时,章节回顾又是下一段内容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教学作用。因此,语文园地对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园地对学生语文学习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在每章的语文园地中,不仅仅要求小学生通过“看”进行对知识的学习,而必须通过“读”“写”“说”三方面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展。语文园地将整体教学推向图像文化,在语文园地中,不仅包含单调的文字,还通过图片、人物图像来减轻学生对于文字教学的厌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语文园地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倾听他人想法、表达自身渴望、读出优美词句、写下真实感受。而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相得益彰。同时,语文园地对提高小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还具有重要意义。可见,语文园地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重要性。
二、语文园地的教学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多媒体教学可将单一的文字转化为色彩缤纷的图片、艺术字,满足小学生年龄段的喜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园地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无疑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语文园地本身就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此基础上使得语文园地的内容板块更趋向于丰富、活泼,帮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培养兴趣。这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是十分受用的。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视、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片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影音、文字、图片相互集合来进行教学,此种立体式教学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感官,对文章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学习,充分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点。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可让很多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可有效地节约时间和人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早已脱离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中,更注重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3]。师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使每个学生能在极大程度上被课堂氛围所感染,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对于有难以理解的问题时,积极提出,不要有遗留。并对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以带动学生敢讲敢说的风潮。让老师能够在教学中了解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进步。
(三)角色互换
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表现不活跃,回答问题时较为害羞,习惯低着头。角色互换是指让学生来当老师、老师来当学生的一类教学模式。让学生来当老师,既能使其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又能锻炼学生的胆量。让老师来当学生,可拉近师生关系,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同时,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正。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尊重教师的工作,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园地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语文园地板块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字来对小学生的章节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图文并茂,并结合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题,帮助小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园地板块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每位教师应顺应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渐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课堂生动化、意义化,以提高每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学华.“园地”教学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9).
[2] 陈秀菊.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1).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推荐阅读: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笔记10-07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重点10-27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20106-04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09-11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11-14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07-10
简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原则论文11-07
小学社会教学论课程11-15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