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精选8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1

王晓礽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的稳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都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究竟如何?笔者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大学生要找个工作并不难,但要找到预期的工作很难。同时,由于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向不均衡,导致行业间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既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又存在人才短缺的状况。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不断攀升。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万,到2006年就增至413万,增幅高达28%,但就业率却由82%降至为71.9%。据 统 计 数 字 显 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由2008年的532万人增至610万人。除去10%考研、考博、专升本学生以及出国留学学生,再加上上一年待就业的 70万至80万人,2009年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近700万。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必须完成从天之骄子向普通就业者的转变,而这个转变非常不易。而去年全球性的经济震荡,又使国内发展速度减缓,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目前,如何找到一条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之路,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乃当务之急。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扩招、人才过剩所致。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突出表现在:一是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已经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高校的专业、课程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深刻变化,这些都预示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将面临很大的困难。二是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相比较,不仅是量的变化,也是质的变化,有许多新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深入地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改革。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总量不足的条件下,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也不可能把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作为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而现在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业率必然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明确了这个标准,就明确了当前就业问题不仅事关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而是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狭隘。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在人才引进上要求十分苛刻,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又一原因。首先,用人“高消费”,追求高学历。中专生可以做的宁可要专科生,专科生可以做的宁可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觅研究生。这就造成学历层次低的中专生和专科生就业困难程度加大。其次,竞购名牌产品,不屑大众产品。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名牌高校毕业生,对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90%以上,而一般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仅达到20%到 30%。校际档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的价值不同。再次,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最缺乏的是实践经验,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华。但有不少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第三,毕业生素质有所欠缺。一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我国的就业体制已从“统包统分”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很多毕业生仍不能适应这一趋势,贪“高”工资高、待遇高)求“好”区域好、环境好、岗位好),使毕业生就业难与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的现象同时存在。二是毕业生团队、职业、责任、行为、品格等意识不强。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有些毕业生在校期间不思上进,认为大学就是“混”个毕业文凭,以致在应聘时因无真才实学而不被用人单位认可。三是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绝大部分企业提到,现代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急需一批可以很快派上用场的人才,这既可以节约培训时间,还可以节省培训费用。然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上手慢。浙江理工大学的社会实践小分队针对500 名杭州高校大三 学 生 开 展 的 一 份 调 查 显 示,37.98%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占各个选项之最。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人才市场机制。首先,有关政府部门首先应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作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就业率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前景一般、就业率普遍低的专业应停止招生,只有从招生源头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的矛盾。其次,应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要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制度,放宽人事和户籍管理政策,加大毕业生自由择业空间,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完整的供求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打通供求双方择业和择人的渠道,使双方距离缩短、环节减少、手续简化,达到择人择业便捷高效。

2.建立信息网络,全面收集就业信息。信息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极为重要。对此,高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注意通过报刊、网络收集信息,主动与当地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了解就业的方针、政策、人才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开展调查研究,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归纳、整理,为学校决策提供建议,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相应指导。

3.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区域偏好明显、过于注重个人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忽视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因此,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力度。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功利思想。其次,要对他们进行择业观教育,把思想教育和整个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消除可能出现的择业偏差。

4.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很少有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形成了自身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有关政府部门应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专业实践,引导其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学校也应针对这一问题,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力度,为大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使之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深入了解社会。同时可以组织大学生前往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到一些部门、企业,为他们学以致用地解决这些部门存在的若干问题提供帮助。这样不仅能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业实干精神。

总之,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合理有效配置,不仅对国家、对高校还是对毕业生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个人各方面的努力与协作。

参考文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2

1. 我校2014年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去向统计

我校2014年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人数共计53人, 分油画、国画两个专业。截止到2014年6月20日统计显示:签约人数38人, 未签约11人, 考研并已录取2人, 预参军1人, 出国1人。百分比统计:签约率71%, 未签约率20%, 考研率3.7%, 参军出国各占1.8%。其中已签约同学中, 签约单位与美术专业相关的达到23人, 占总人数的45%, 签约单位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人数为15人, 占总人数的28%。

所有数据为网上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 作为高校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难获得精确的统计。例如毕业生到没有注册的美术培训机构去上班, 就得不到正规的劳动合同与签约手续, 而学生实际上得到的薪酬可能比正规签约的毕业生还要丰厚。那么这种情况下, 该生的官方数据显示为:未签约或待业, 成为隐形职业。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做自由画家或独立艺术家, 不与任何画廊或机构签约, 这种自由职业也是官方数据上的未签约或待业。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毕业生签约在某单位, 而毕业后从事其他行业、不去该单位的假签约。

2. 对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2.1 绘画专业的对口专业岗位有限, 毕业生供大于求

绘画专业区别于设计类专业, 其对口单位可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比较少。与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家居装饰公司需要数量巨大的设计从业人员不同, 与绘画专业相对口的单位, 如美术馆、博物馆、出版社、报社、中小学、画廊等, 可以为绘画专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少之又少。

2.2 公务员、事业单位可供艺术类毕业生报考的岗位稀缺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每年的招考通知都有专业限制, 一些年份中无专业限制的工作岗位也不允许艺术类毕业生报考。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文化课学习水平普遍低于一般文理生的艺术类毕业生, 更是望尘莫及。

2.3 中小学教师编制基本饱

事业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 退休一人进一人或教师队伍超编严重。应届毕业生想从事教师一职, 要么一边教学一边在编制外等编, 要么只能去私立学校和艺术培训机构。

2.4 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半转行就业

绘画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广告公司、家居装饰公司或服装公司从事设计工作, 但是一般的设计公司都不愿聘用设计软件操作能力低、专业知识不熟练并且没有职场经验的员工, 所以绘画专业转行到设计专业虽然是半转行, 也要重新学起, 付出大量的努力与时间。

2.5 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用人单位往往对应届毕业生有一些综合能力上的硬性要求, 比如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二级、第二学历、中共党员、学生干部、在校期间奖励或实习经历等。一些绘画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注意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积累, 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应变能力等软性要求, 一些有个性的艺术类毕业生也不愿意受到此类办公室生存法则的束缚。

3. 学校面对当前绘画专业就业现状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3.1 学校应积极组织疏导毕业生的消极就业心理

部分未签约或待业中的应届毕业生经历过多次失败的求职经历, 对于这部分学生要鼓励学生去尝试多元化的就业方式。事业单位的考试失败, 可以尝试应聘企业;企业的专业要求达不到, 可以短时间去充电补习专业知识, 也可以鼓励学生从低起点相对容易掌握的职位开始。例如无法胜任不到服装设计师的职位, 可以做设计师助理, 如果助理门槛也达不到, 可以从店员开始。杜绝学生一时找不到满意的职业便产生消极或抵触心理, 进而拒绝就业。

3.2 学校与院系应尽早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应当对其开展就业创业教育, 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校内外对口专业的兼职工作, 提早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面对工作竞聘挑战的能力。引导学生就业定位从传统的企事业单位向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转换。

3.3 艺术院系应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提高专业技能

转变“人人成名成家成大师”的传统观念, 走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 减少人物头像半身像人体等基础课时, 相应增设与市场接轨的行画、手绘墙、装饰画、刀笔油画、插画等课程,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未来就业的本领, 而不是等走出校门再去学习。

3.4 学校与教师应为学生开启“跨界”思路, 打开专业界限

摈弃“专而精”的一贯原则, 培养学生多专业相结合来应对社会与市场的多方面需求, 学习并熟练运用设计软件, 绘画与电脑设计相结合。例如绘画专业学生的手绘能力较强, 如果与手绘板相结合, 就能在电脑插画领域展现一技之长, 从而轻松就业。

3.5 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与文化素质

加强一般就业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画比赛, 演讲比赛, 外语口语大赛等, 并且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社团、根据爱好学习各类型的职业培训班、报考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

3.6 尝试打破学生心中的求职地域界限

鼓励学生去南方、西部、村镇、偏远地区或生源所在地寻求职业发展。多数学生毕业后愿意去一、二线城市发展, 认为大城市机会多, 其实大中城市很多资源趋于饱和, 相反三线城市和偏远城市和地区反而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在大城市, 美术培训已经饱和, 但是在乡县等地区, 还有相当大的艺术教育市场等待开发。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概念

就业歧视是指劳动力在求职就业中,由于用人单位设定的种种限定条件而导致求职人员不能够平等就业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是就业歧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毕业生走进社会所面临的第一个阻碍,多年来,这种就业歧视问题始终困扰着高校毕业生。具体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是指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由于招聘单位的各种不合情理的苛刻条件而不能够顺利得到本应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的现象。这种歧视现象严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阻碍了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就业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表现

第一,性别歧视。虽然国家针对高考生在报考专业上没有性别上的限制,但是高校毕业生在现实求职应聘中却始终受性别歧视问题的困扰,男、女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并没有受到同等的对待,女大学生经常是性别歧视的主要对象。尽管企业在招聘岗位时并没有提出对性别的特殊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企业却遵循“男士优先”的原则。当求职者条件基本相同时,由于存在性别歧视,用人单位往往会优先选择男性应聘者,这种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在应聘中成为了弱势群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第二,户籍歧视。自从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实施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户籍问题便成为了毕业生求职应聘中的真正问题。一份关于广东、四川、陕西、河南、安徽、北京、上海、辽宁共八省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44.52%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因户籍要求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经历,这个数据足以说明户籍歧视给求职毕业生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在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中,部分地区为了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为了保证当地的就业率,会限制非本地户籍的毕业生人数的招聘,规定只招本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或增加对外地户籍毕业生的限定条件。

第三,毕业院校歧视。我国的高校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以管理型为主的本科高校,另一种是以技术性为主的专科院校。前者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后者更为重视专业技术的养成;在学历区分上,前者高于后者。从分工的角度分析,各行各业是应该平等对待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让合适的人在适合的岗位上工作才会使社会分工实现合理配置,达到最优效果。然而在实际应聘中,各企业单位并不是单纯地招聘适合本岗位的人才,很多企业盲目地附加对高学历或知名高校的限定条件,根本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第四,社会资本歧视。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有学者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关系网络。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社会资本歧视主要反映为“代际效应”。 所谓代际效应是指两代人中,前一代人向后一代人传递信息和资源,为后一代人取得更多的社会机会提供便利。在当今这样一个“拼爹”的时代,“代际效应”现象屡见不鲜,它势必造成形式上的公平,而事实上的机会不公,进而导致毕业生消极心理的累积。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成因

1.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

从古至今,性别歧视问题一直存在,古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对女性求知权利的剥夺。在传统的等级观念中,人们始终认同“男主内、女主外”的真理,“男强女弱”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心里。在这种社会偏见的环境中,男性与女性被赋予不同的价值色彩。男性的特征是“勇猛、独立、理性、主外”,而女性的特征和男性正相反,归于“温柔、依赖、感性、主内”,正是这种对男女不同特征的人为界定,误导人们尊崇男性优于女性的错思想,使男性理所当然的站在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位置上,认为男性更适合社会方面的工作,而女性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家庭上,做好相夫教子、处理家庭事物方面的事情。在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细腻、认真等更适应社会的优点被忽视,社会看不到女性的优点和能力,使得女性在求职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2.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体制性障碍

二元经济结构是城市与农村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而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在这种二元结构制度下,城市与乡村对户籍的管理采取的是两套不同的管理方法,农村人到城市发展、定居,往往会因为户籍问题受到各种限制。对于高校毕业生也在面对同样的问题,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通常会因为农村户籍而受到招聘单位的种种限制,造成农村户籍的毕业生委屈接受不合意的岗位甚至是应聘失败。这种城乡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实行造成了农村与城市的两极分化,严重制约了城乡间的共同发展。

3.招聘单位用工权力的放大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不同的是,现在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的是买卖双方双选制度,这种双选制度规避了分配制度的弊端,使就业更具灵活性与合理性。但是这种双选制度同样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国家高校政策扩招后,大量人才涌入社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供远远大于求的现象发生,这种买方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同时也无形中放大了用工单位的招聘权力。由于招聘单位用工权力的放大,导致在实际招聘环节中人为地添加对求职人员的应聘附加条件,例如:在学历上对名牌高校的要求,在性别上对男性、女性的区别对待及在外貌上的歧视,无形中提高了毕业生的应聘门槛,用人单位并没有做到给应聘者提供一个的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4.毕业生的生活环境、人际圈子有差异

每个毕业生的家庭出身、社会背景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往往会对学生性格的养成以及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父母交友广泛、工作性质活跃,孩子也往往表现为外向,乐于交朋友;而那些父母工作性质稳定、性格内向的毕业生,通常是交际圈子狭窄,朋友也不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职业、性格、人际圈子同时也会对子女的就业造成直接的影响。不同职业的父母,其子女在择业时的选择是不同的,父母是管理阶层和工薪阶层的社会环境是不同的,信息来源广泛的父母会提供给子女更多更准确的就业信息,利于子女及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对于那些人际交往比较匮乏的家庭来说,要想得到准确的信息就显得尤为困难。

nlc202309042148

四、思考与对策

1.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机制

在我国的法律中,虽然《宪法》和《劳动法》中都涉及到了有关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文,但是这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于整顿就业市场中存在的歧视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根据就业市场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台一整套、全面科学的《反就业歧视法》,在赋予用人单位用工权力的同时要有节制有限制的约束用人单位的权力放大,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要虚心借鉴国外的创新思想,建立审查机构,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牵桥引线,做好调解、调节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严惩不贷。

2.加强政府在就业市场中的职能作用

良好的就业率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就业率却不容乐观,失、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政府作为就业市场买卖双方的桥梁应该加强其职能作用,完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劳动力市场各部门的组织建设,消除制度壁垒。劳动力市场组织发展滞后,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应该加强市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公布市场的政策及相关求职信息,做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为毕业生创造一个信息畅通的就业市场环境。

3.健全完善高校培养体制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变化的高素质人才,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人大代表朱友林说“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是9名工程师,1名科学家,而高等教育培养的是9名科学家,1名工程师。不少高校在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盲目求大、求全,造成了毕业生和社会需求的错位”。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根据社会上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 培养有助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课余时间,适当增加学生的拓展训练,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4.转变企业用人观念、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主要依靠的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对于选人用人不能主观歧视,要公平对待,要对每一个高素质人才具有责任感。企业应该树立健康的招聘观念,改变以往对高校毕业生学历、性别、户籍等差异的歧视,要避免“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现象的发生,要改变以往招聘中的苛刻条件,根据应聘者的自身能力分配工作岗位。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 雷西合.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思考[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2] 刘瑞萍, 谢丹. “代际效应”对大学生就业机会平等的影响及建议[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6).

[3] 黄敬宝. 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因素[J]. 经济导刊,2011,(10).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4

唐瑾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1)

摘要:在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各个高校都正在积极摸索和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文章基于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提示性的作用,能够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效就业及大学生培养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毕业生;成效与问题;保障性机制;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科规划课题“湖南职教集团组建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XJK013BZY01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瑾(1970-),男(汉族),湖南邵阳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院长,在职博士,副教授,从事高教管理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由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数以千万地涌入到社会中去就业,造成了各行各业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用人单位面向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的时候也日趋理性,“文凭”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当褪去昔日“天之骄子”光环的大学生在就业中难以凭借文凭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时,怎么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这个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不仅是高校面临的严峻考验,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校企合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由企业和高校共同承担大学生培养的责任,各自运用不同领域的资源,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机制,这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还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毕业后短时间内适应其工作岗位。因此,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就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者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就业现状

(一)初步成效

1.立足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就业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具有显著的效果。从企业的角度来思考,企业想要的职员不仅要具备强大的实际操纵能力,此外,它还对员工的职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说,要培育企业想要的人才,就必须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着手进行。职业素质是一种综合全面的素养,它是很多素养一同培育而成的结果,这些素养具有互相制衡和相得益彰的联系,它们中间,不管是专业素质的获得,又或是身心素质、人文素质、道德素养的获得,全部都是建立在对足够知识的掌握之上才能获得,大部分知识都是靠深入的学习获得的。所以说,想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支持,就需要企业以及学校的齐心协力,来激励学子在深入学习掌握知识之后,不断锤炼自己,使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促使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更多的磨炼,进而慢慢培养了自身很多优秀的品格,例如团队合作意识、对工作的尽职尽责等品质,这些品格在学校的教育模式中获取是比较困难的。

2.立足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就业对提高和完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品质具有很大影响力。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都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教育方式不符合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实情。相反,公司期望的教育是具备职业教育特征的教育方式,所以,具备校企合作模式的就业指导教育迎合了公司的需求,大学生毕业了就能够立即在校企合作的公司就业,提高了大学生上岗后的适应能力,使就业和实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效率,使其对于就业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对于学校来说,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人数,提升了就业的稳定率。

3.立足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就业,对增强师资力量、提升师资水平具有极大的影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教育和指点,可以促使高校便捷、有效地进行专业结构的整改,以此来迎合企业的需要。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对于岗位技术的真正需求来完善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师资水平,也使高校教育方向进一步明确。由于这样类型的教学模式一般是由教师来编写课程教材的`,之后再根据教材来明确培训审核的办法,这样就会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有很大的提升。另外,高校也会派出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师去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教师队伍会在实地操纵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理解和领悟企业运用的新设备、新技能和新工艺。

(二)现阶段有很大难题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就业教育以及指导,是学校和企业为了谋求双方的共有权益和同步发展而实行的具有互补作用的合作,它是建立在校企两者的利益之上的。这对于学生、高校以及企业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因为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中,一方面两者目标权益、思想观念、权利体制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国家的相关战略比较落后,不够完善,所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校企合作带来很多难题。

1.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对于政策方面的引导性影响不大。主管部门引导,高校自愿是我国校企合作目前的状况。因为缺乏有效的策略和规则,校企对于人才技术能力的培育方面没有清晰的权利和义务的界定。有关政府部门对于承担校企合作的职能功效也未积极展现出来,造成了在保证机制和协商机制方面没有发挥出强大的表现力,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以及支持举措不够完善。由此看来,如果政府缺乏强制性的请求,就不能完全提高校企双方合作的兴趣,也会对校企合作的模式失去积极性,会变得很被动。能够肯定的说,截止现在,政府没有给予参加合作的企业经济上的补助和政策上的扶持,也没有依据国家教育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来执行准则。由此,造成了许多企业有了这样的认识:培育人才所需要的技能和企业自身关联很小,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仅仅是学校的义务。然而实际的状况却是,就算不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企业也能寻找到对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专门人才。

2.企业的要求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教育教学计划一般都会出现无法同步的问题。高校在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时会有严格的规划性,一定时期内不会出现变化,然而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往往表现的非常灵活,它会伴随市场规划的改变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说,校企合作模式难以同步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假如,急需完成的企业生产任务与学生的学习发生冲突时,学生也许会以他们的学业还没有结束为由而不到企业里去实习,一旦他们需要去企业完成实习的时候,企业可能会因为任务量不够而无法安排学生实习。这种现象造成了教师没有足够的操作时间,且无法完成教育部对于“专业课教师每隔两年就要去企业实习两个月”的相关要求和部分规定。

3.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出现了双方投入的资源不平等的局面。因为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为了得到优秀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通常会给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供应充足的学习安排和规划,然而高校的学生由于不能通过实习直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所以就出现了学生对于企业实习兴致降低的情况。如此看来,如果高校无法为企业供应它所需求的人才或者是政府没有提供给企业足够的支持和鼓舞性的办法,校企合作模式中出现的不平等性必定会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产生阻力。

4. 高校以及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没有沟通性,合作层面不深。我国目前的真实现状是这样的:由于很多高校开设的专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不相符,比如会计、财务、文学等类型的专业,所以使大部分企业对于和高校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旦进行了校企合作,安顿全部或者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企业来说相对比较困难,企业需求的人才可能仅仅是学生当中的个别或者是少部分。因为高校能和企业产生合作的区域非常的单一,所以说就算高校有了合作的企业,其对于企业处理生产困难问题、技术创新、项目攻克等过程影响很小,也没有有用的科研活动来协助,这种校企之间的合作是很难维持长久的,大多会有长期合作少于短期合作的情况,无法达到更高层面的进步。

二、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目前的就业状况制定相应策略

1.各高校必须确立并且努力践行校企合作新的教育观念。要想得到双方的肯定,就必须推行具备新的教育观念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企业和学校合作的稳定进行。高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优秀的办学观念,革新合作的方式,学校只要做到了把培育目标转向市场,办学的方式迎合市场的需求,将学校的专业设立转向市场,才能够提高在校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企业的信服和社会的扶持,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奠定基石。

2.提升人才培育的品质十分重要,高校必须努力执行好这项任务。培育的人才好还是不好直接关系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它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培育人才的品质,另一方面又影响着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品质。因此,大学不仅要踏踏实实的提高人才培育的品质,给予学生一个强大的技艺和观点支持,而且要积极深入地探究有关企业,激发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影响力,增加学校和企业合作区域的广泛性,提高学校培育人才的可信度与效率,这些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例如科学研究、技艺提升等。3.我们要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构建一个完善的合作体制,用来保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顺利进行。这个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最重要的部分。大学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依靠发展和创新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正常合作,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企业工作。只有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交流才能更好地开展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让合作项目既能够顺利开展又能够有所创新,最终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符合实际的体制,保障学校和企业合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结果

校企合作时,企业和高校有义务共同肩负起培育大学生的职责,有效利用企业和高校的各种资源,积极建立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育机制,这是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培育方式。立足于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探索,期待可以对实际操纵带来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不同的研究小组进行深入地讨论、交流,进而为校企合作这个命题的探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5):10-13.

[2]希琼。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多赢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09,(2):172-173.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 篇5

来源:作者:时间:2007-09-06 点击: 3601 摘要:分析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列举了影响就业的五种现象,指出毕业生应该采取的态度及对策,民办高校应采取的几项应对措施。关键词:民办高校;毕业社姑爷;择业观念;营销观念

自从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大幅度扩招。高校扩招是国家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对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升学深造的渴望、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压力乃至推动经济内需,促进社会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急剧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将达到252万,大批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必然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迅速发展,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统计,2001年全国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6274所,比1996年翻了一倍,在校生总数923万人,占同期全国学生总数近5%。截至目前全国民办高校1600余所,其中具备颁发国家认可毕业证书的民办高校就达到160余所,每年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就达到100多万,几乎与国办普通高校各占半壁江山。一种国办与民办并存的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来源及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进程中认真研究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并探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应民办高校就业工作需要的路子是当前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民办高校学生现状

1、生源结构多元化

民办高校目前的生源可分为两类三部分:一类是计划外招生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类学生;一类是国家计划内录取的统招生。从陕西民办高校生源结构来看,第一类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第二类仅占不到50%。这两类三部分学生由于其入学渠道不同其就业渠道及就业体制,就业方式也不同;这部分学生由于其入学后考试及获取毕业证的方式不同导致这些学生的就业心态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都会有所不同。

2、生源基础参差不齐

民办高校受招生录取体制的影响,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同等层次的公办普通高校,加之生源的区域性差异致使民办高校生源基础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造成民办高校生源的“先天不足“,这就给后续的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一定的困难。

3、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目前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的学生,受各种传统教育观念及用人观念的影响专科往往不是学生的首选,专科层次的学生就业往往受到冷遇。

4.毕业生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一次性就业率的高低除了自身因素之外更多取决于毕业生所在学校对就业工作的努力程度及投入力度;2)毕业生就业的层次普遍较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3)毕业生就业缺乏稳定性;4)隐性就业与显性就业的状况同时存在。5.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择业心态存在一定的问题。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对高学历、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用人单位之间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单位都想尽早到学校招聘一些优秀学生;另一方面单位招聘人才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各地人事部门对人才引进的政策进一步放宽,致使用人单位尽早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再者,普通高校也怕失去就业市场致使就业洽谈会举办时间越来越提前,在教育部开禁第一天(11月20日)就开始纷纷举办各类招聘会,以往高校招聘高峰在3、4月份,而现在逐步提前到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末11月、12月份,针对这种情况,学制仅仅三年制的大专无意中就压缩成了二年;另外在目前眼花缭乱的招聘会上,许多单位仍然打着“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招专科生”的旗号,许多学生压力重重,忧虑多多,无法安心完成学业,特别是民办高校毕业生更是如此,从而在就业择业中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自卑和急于求成心理。许多同学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特别是民办学校毕业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两手空空,萎靡不振,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洽谈;或是在“双向选择”中未被看中就情绪一落千丈,悲观失望;或是经受了几番择业的挫折后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所学专业不抢手,责怪没赶上好机会等等。许多同学功利思想严重,连正常的上课也无法坚持,整天穿梭于各类招聘会中,为了找工作不惜代价,制作精美的个人自荐材料,进行个人包装,各类人才市场每场必去,几个月来将大量精力用在找工作上,而且浪费了巨额的就业经费,就业成本居高不下,择业的效果却并不显著。

2)、择业定位盲目,期望值偏高。许多同学认为大学毕业就该找一个工作环境好、待遇高、职位高、出力少的单位。在去年对陕西某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地域问卷调查中显示:有55%的学生选择去经济发达地区,40%的学生选择去城市,愿去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只有5%。在校园招聘会上有许多同学面对名目繁多的就业单位情绪多变,一会儿满意,一会儿感到不理想,稍微遇到挫折就退缩回来。有的同学盲目攀比,与同班同学攀比,比同学差的单位不想去。有的同学挑三捡四,没有达到自己理想就发牢骚,情绪低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集中反映出就业的期望值偏高。

3)、择业观念陈旧。受精英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许多同学仍留恋干部身份,愿意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存在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错误观念。有的同学留恋户口关系,愿意到大城市就业,不愿到中小城市就业等等。

4)、消极依赖心理。许多同学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人才市场及用人趋势缺乏了解,自身定位模糊,不了解自己的优势、特长和能力,择业信心不足,三心二意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听天由命。有的同学在职业选择上依赖父母或亲朋好友,依赖学校,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要凭关系就业等,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

5)、思想保守,缺乏择业技巧。有的同学“满肚子的蝴蝶飞不出来”,可谓“书呆子”,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表现出语言结巴,不能应变,更不用说礼仪礼节,也许在校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在“双选”会上只能名落孙山。

:时间:2007-09-06 点击: 3602

以上五种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及就业观念是当前许多同学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然而作为民办高校毕业生难道真的就无路可走吗?

从宏观角度来看,有数据表明,美国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而我国这个比例只有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承办世博会等都会促进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中国未来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可见,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人才资源如此紧缺的国家,怎能出现人才过剩呢?

从中国近二十多年民办教育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地位在不断提高,2003年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入学、就业等各方面享有与国办普通高校同等层次学生同等待遇。

从民办高校自身来讲更有许多优势,专业设置紧跟人才市场需求,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如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对学生就业的服务意识及热情都很高。另外,民办高校学生还有能吃苦,市场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等许多不同于国办高校学生的优势。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民办高校还有很多优势。那么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应该凭借这些优势鼓起勇气,从自身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正视扩招,准确定位。

高校扩招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人类及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即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表现在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上就是同样的工作岗位在高校扩招后要由更高学历、更具文化素养的人去替代,使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普及化,然而我们的毕业生仍然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就业问题,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当白领,认为大学本科毕业就不应该干基层工作,专科生毕业不应该干过去高中生所能从事的事情。这恰恰与国家实施扩招的战略性决策背道而驰。今年上半年曾经被许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北大毕业的陕西籍高材生陆步轩在长安街头卖肉”一事充分说明了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位,我们没有必要为之感到惊奇和同情,高材生卖肉总比没有文化的人更具经营和服务意识,知识总会转化为生产力的。当今大学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自己准确定位。自身定位包括按需求定位和竞争力定位。按需求定位就要充分了解人才市场趋势,随行就市,找准自己的位置,也许找准的位置在几年前属于比自己学历低的人从事的职业,然而切莫感到自卑,要相信你所创造的价值一定比你所认为比你低的人高,这就是你,这就是你的合适位置。竞争力定位,是根据与你同时寻找职业的同学的就业竞争力来为自己定位,找出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根据竞争对手的力量强弱找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层干起,这就是你的位置。

2、练好内功,从容面对。

面临就业,千万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就业,“强扭的瓜不甜”。在毕业之前,学习始终是要完成的首要任务,要处理好就业与教学的矛盾,只有学到真本领才是就业的根本保证。未完成学业提前就业,看起来就业率在提高,但更可怕的是违约率和失业率在急剧上升,等到意识到违约及失业的危害时为时已晚,黄金的学习时光已不在属于自己,最终必然是半途而废。面对就业,更重要的是掌握就业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就业前要做好以下准备:a、知识的准备。知识的准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毕业前夕要做的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即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能力。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要有社会知识,包括人文的、社会的知识。b、能力准备。就业既是大学学习的终点,也是走向社会的人生的起点,毕业前夕应具备就业所应具备的就业能力,特别是21世纪智能型市民应具备的基本生存技能,即“三会”,会“说话”、会“写字”、会“走路”,这些基本技能大学生理应具备。除此之外,毕业生应具备择业的决策能力,即对所获取的就业信息进行识别并做出果断决策的能力,还有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这些能力除了平时的积累之外应在毕业前夕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培养,往往这些能力决定着走入社会后就业工作的质量。c、心理的准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要经历许多心理考验,择业之初的盲目自信会失去许多机会,择业过程中的自卑、缺乏勇气可能会导致失败,就业后的攀比心理,在工作上一次次的碰壁后产生的挫折感、焦虑感等都会影响就业的稳固性。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长期,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冲动,当面临压力时容易情绪波动,在毕业前夕要调整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作好自我调整。

3、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

精英教育对应的是精英化就业,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必然对应的是大众化就业。随着人才供需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越来越大,许多企业在人才使用上逐渐克服了过去“人才高消费”的弊病,注意到人才的使用成本问题,即越来越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及人才使用的效益来选聘人才。毕业生也要克服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让社会选择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事”,“从基层干起,面向中小企业、中小城市、中等岗位”等新的就业观念。作为民办高校毕业生更应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打破“吃稳定饭”,“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旧观念,去除“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盲目清高思想。树立多元化多渠道就业的思想,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采取直接就业、继续读本再就业、出国深造再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避免走一条死胡同。在就业求职的征途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经历、经验,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给你就业机会或给你提供发展空间的就业单位,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树立创业意识,敬业爱岗,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永远在求职的生涯中你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4、精心规划职业生涯,正确面对现实生活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进行职业规划就是要了解在不同阶段职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便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职业变化。大量实践表明一般情况下的职业生涯要经历五个阶段:即:①探索期(0—25岁)、②建立期(25—35岁)、③职业中期(35—50岁)、④职业后期(50—70岁)、⑤衰退期(70岁以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表明学生时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期,需要不断了解社会的生存结构,领略现实社会各种各样的职业,不断积累社会工作的经验,探索期后需要对自己从事职业做出关键性的决策,所以大学毕业生刚步入社会,会遇到许多与理想有差距的事情,这个阶段一定要有耐心,要能够承受委屈,对工作岗位或职业的变动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吸取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生存技能,坦然面对现实生活。

面对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面对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客观情况,民办高校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实践表明,学校在就业工作上的努力程度与学生的就业状况是高度正相关的。(如下图所示)

公办大学:学校提供的平均面试数0.56 自己联系的平均面试数1.73 200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9.27% 民办公助学校:学校提供的平均面试数2.16 自己联系的平均面试数1.41 200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以上

民办学历文凭试点学校:学校提供的平均面试数0.47 自己联系的平均面试数1.79 200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3%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就业的竞争日显激烈。一向处于竞争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民办教育的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1.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民办教育发展观,确立就业工作在民办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民办高校的基本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办高校目前的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学术型”人才。

近年来民办高校发展的经验证明,“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发展就快。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民办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求民办高校做好以下工作:

A、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以行业及岗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专业设置涉及未来毕业生就业的出路,所以在进行专业设置之前必须对未来几年人才市场需求进项认真的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的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B、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为用户服务的诚心态度、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努力学习,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要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以及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其次是要同时遵循教育规率和市场运作规率,加强学校与企业及社会的联系,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开课程,真正把专业办在企业的需求点上,企业把学校作为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其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及社会服务基地;第三是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举,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在学生培养的最后阶段进一步淡化专业,强化课程,根据用人单位需要随时调整课程设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灵活的授课方式,努力为社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C.以就业为中心就是要求民办高校要把就业工作摆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家知道民办高校每年用于招生的费用大约是1000万元左右,生均招生成本大约为2000元。同样,就业工作也需要成本,民办高校要保证就业工作开展所需要的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经费。去年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普通高校必须保证就业专职辅导人员与毕业生数的比例不少于1:500,就业经费不少于毕业生学费收入的1%。民办高校要想更好地做好就业工作我认为投入的经费和人力要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有利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有利于高等教育功能目标的充分实现,于节约教育成本,降低企业每年用于员工培训的巨大的再教育成本,缩短学生的见习期;有利于推动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从而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强化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功能,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毕业生就业的数量、质量及就业层次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就业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就业工作好坏已成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强化就业指导功能,即加强对毕业生价值观、择业观的指导,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及就业心理的调适,本着“指导为先,服务至上”的原则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指导工作到位了,学生观念转变了,自然就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就业自然就落到实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有: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举办就业论文竞赛、举办就业知识讲座、建立就业辅导员制度、群体指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指导与业余辅导相结合、学生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技巧指导与观念指导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在这一方面西安欧亚学院已积累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他们用“三率”即一次性就业推荐率、就业服务满意率、就业巩固率来考核就业辅导员,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包干辅导和推荐。

3、以营销理论为指导,广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就业推广体系。

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是一项“产品”的营销工作。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引入市场营销观念,通过产品策略加强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毕业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通过价格策略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通过渠道策略拓展毕业生推荐的各种门路,建立稳定、便捷、高效的毕业生营销网络系统,积极培育毕业生推荐的网络市场,对毕业生推荐去向按照行业需求及专业进行市场细分,按照不同区域人才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在毕业生推荐就业阶段,根据不同类别的毕业生,不同程度就业能力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推荐;通过促销策略向用人单位推荐宣传毕业生的优势,提供毕业生供应信息,激发用人单位用人欲望,为毕业生走向市场树立良好形象。在运用营销理论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还要为此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建立专门的营销队伍,拨出专门资金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西安欧亚学院毕业生推广模式:

A.模式一:直接式。学校——→企业

①品牌推广→②目标定位(人才需求预测、调研;人才推广目标定位;目标市场细分)→③推广网点确定(推广人员的组织与培训)→④广告宣传及公关活动

B.模式二:间接式。学校——→人才中介公司——→企业

4、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①定期召开各种类型校园招聘洽谈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择业信息。校园招聘会是目前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组织校园招聘会,充分发挥就业辅导员在校园招聘会中的作用,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分班级的做好与相应行业、相应企业、相应岗位的有针对性地指导、推荐与服务,真正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效益。②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开展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培训、素质拓展训练等;③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参谋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人事顾问服务;④为学生多渠道、多元化主体就业提供方便。在毕业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渠道的分流:对于有条件继读深造的同学鼓励其晋升本科提高学历或赴国外留学;对于有望通过努力取得毕业证书的同学重点培养其顺利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书》准备就业;对于学习较吃力无望取得毕业证书的同学重点加强其技能的培养争取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先就业然后边工作边加强继续进修,同时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方便;⑤帮助毕业生办理人事档案代理、落户等手续;⑥做好历届毕业生重新就业的后续及跟踪服务,加强毕业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办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及就业市场的情况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协调各方关系,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针对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努力开拓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6

校为例

摘要:韩国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先于中国的亚洲国家,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面出现的问题和遭遇的挑战与中国较为相似。因此,本文以韩国三所高校——首尔大学、延世大学、成均馆大学为例来分析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介绍韩国政府在此方面采取的就业服务措施,希望以此为中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韩国;高效毕业生;就业服务;现状及启示

一、韩国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服务现状

(一)韩国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韩国也带来了巨大冲击,进出口额急剧下降,国内消费萎靡不振,失业率剧增,波及整个国家经济下滑,2008年初李明博总统上任时年均创造出60万个工作岗位的允诺也难以兑现。据2009年初统计,个体经营者数已经骤减40万个,另外新增失业人数超出10万人,目前已接近100万人。高达83.8%的大学入学率为世界之最,使韩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如何变就业压力为创业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克服当前的金融危机,保持社会、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成为韩国政府和全社会当前一直急于探索和破解的社会难题。

(二)韩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观念的转变

评述韩国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观念,还要追溯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年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韩国多数大学生并不愿意创业,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最渴望的是进入一家大公司。即使到国家经济大为好转的2004年愿意到大企业或政府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仍然占被访问者人数的68.0%,考研或留学的占14.7%,立志独立创业者只有11.1%。为解决这些大学生就业观问题,韩国政府和民间都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创新创业”4个字逐渐深入韩国大学生的心中,成为力行的社会实践。

经过多年努力,韩国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据2009年初对2 917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占28%的814人回答将放弃直接就业而选择创业。根据韩国一家风险企业对10 664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其中38.9%的人回答想以创业代替就业,41.9%的人回答因收入高而首选创业,因就业难选择创业的人占20.7%,看到成功人士受到激励而想创业的占15.9%,只是为了生计而创业的人仅占5.4%。

韩国大学生对创业开始有信心,与韩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逐步提高有直接关系。自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的创业以每年1倍的速度迅猛增长,他们不仅深入到IT、BT、NT、ET等尖端领域,还活跃在传统制造业和农业等多种领域。韩国大学生转变观念不仅在生意经上,而且还体现在认识到世界发展大趋势,即世上没有永恒的职业和岗位,一个人每周工作时间越来越变短,不受时间和场所所限的弹性工作制,业余发展和第二职业并不新鲜,重新发现自己和人生意义也是一种成功,年轻人精力旺盛、时间充沛、适应能力和求变心切,被动就业越来越困难等因素,创业已经变得不是简单、被动的选择,而是大学生自主选择人生发展的机遇和必须。

(三)韩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及教育的扶持政策

1.加大扶持基金投入

为了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韩国政府采取了不少保护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韩国政府中小企业厅筹集创业基金奖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基金由2008年的2.5亿韩元(100韩元约合0.579元人民币,2011)增加到2009年的6亿韩元,增长2倍多,准备扶持120多个被评选出的优秀大学生创业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可获得800万韩元。相当于中国省级政府的全罗南道政府筹集2.2亿韩元也将奖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比2008年增加12%,平均每个创业项目将获得1 000万韩元的支持。2.开展创业培训课程

韩国雇佣信息院开设了题为“大学生发展方向” 的网络教育课程,除了提供与创业相关的信息服务外,还举办与创业有关的专题、专业培训班。韩国京畿道龙仁(音译)技术信用保证基金人力开发院自2006年起积极举办大学生创业学校,开展对本道内居住的大学生或道内大学在校学生的创业培训。讲课内容有:创业基础、创业计划、市场经营策略、财务会计等,邀请企业执行董事、企业会计师、中小企业成功人上和大学教授讲课。培训班还通过深化学习、现场观摩、专题讨论等形式,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此外,还提供网络服务、会员服务和跟踪服务。3.建立大学创业支援中心

在韩国各种鼓励措施中,效果最直接的就是成立以各大学为中心的创业支援中心,这里实行“严进宽出”政策。几乎在韩国的每一所大学里面,都有创业支援中心,对大学生要求进入创业中心的申请,韩国政府和学校要进行严格筛选。寻求创业的大学生需要提供详细的创业计划,然后根据创业的方向,由大学教授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组成的评价团来评审决定。如果韩国大学生能够通过筛选,顺利进入创业支援中心,接下来的路就变得顺畅。在创业支援中心,大学生可以得到人性化“一条龙” 的便捷服务。为使大学生的优秀创业想法和项目变成真正按企业模式运作的公司,韩国政府提供了与商业企业同样的金融和政策支持,甚至大学生创业企业在贷款方面要比商业性企业享受更加优惠的条件。韩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对高科技创新企业进行投资,个人对创新项目进行投资时,政府会采取返还其中30% 的优惠政策,这对大学生创业也是一种激励。4.奖励大学生创业

2006年9~10月,首尔产业通商振兴院为在首尔学习的大学生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奖”。经过专家评审最终选出了10个优秀的创业项目,每个项目奖励800万韩元,分2次兑现。该院还通过组织参观国内优秀企业、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传授和交流成功的创业经验,提供相关的技术与信息服务,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创业初期的挫折与失败。5.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务农

韩国庆尚北道政府作为回乡创业务农扶持政策的重要一环,对回乡务农创业的大学生最多奖励2亿韩元。该道政府还奖励每个大学生农业创业小组1 000万韩元,并在道、市、郡成立回乡创业咨询服务中心,提供相关服务。对回乡务农的大学生分成初期(回乡一年者)、定着者(安家落户者,回乡创业务农2-3年以上)、安稳者(回乡创业务农4年以上者)分别施以不同的奖励政策。对定着者提供l 000万韩元奖励和2 000万~2亿韩元的年息1.5%~2.0%的低息贷款。此外,还有1 000万韩元的定着者支援项目,2009年将扶持150户,2010年将扶持范围扩大到200户。对安稳者作为创业农业经营人培养政策,提供年息3%、额度为2 000万~2亿韩元的农渔村结构改善资金。该道农民士官学校(农民领军人才培养学校)还将对这些创业农业经营人根据他们的种养业种类按需求进行专业化教育培。

二、韩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及教育的评价

(一)对大学生创业挫折和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韩国学者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时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归纳为:资质不符的人、没有准备的人、对创业没有深入调查分析和了解的人、从原来想就业受到挫折后转而想创业的人、没有毅力的人、经验不足的人、不善于总结教训的人,把创业看得过于简单的人,在创业过程中将遇到比别人更大的困惑。① 资质不符:据300多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72.7% 的学生对创业关心,但50.7%的人还不具备创业资质。② 准备工作不充分:很多仓促开始创业的大学生都是凭据网络上搜集的点滴知识,没有实践阅历与经验,在资金、创意、策划、分析、搜集等工作都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导致失败后半途而废。③ 大学生只强调适应性和趣味性,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坚韧意志也是重要原因。在美国创业成功的韩裔企业家白中英指出:意志薄弱、推动力不足,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些大学生只凭借强壮身体和好的创意就仓促上阵,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学生可以失败,把创业当打工、实习,因此对自己要求不严,策划不严谨、准备不充分、遇到困难容易灰心常常因小的挫折和失败轻易撒手放弃而退出。④ 创业知识与经验不足:创业需要专业化知识,需要相应阅历、适应能力、一定资金、周围软环境等,还要搜集与分析商品特性、消费者需求变化、价格竞争力、创业成本最小化等相关资料、信息,认真精选创业种类、场地,制订创业计划,再付诸实施。水原女子大学一位学生因推销的商品不够时尚而积压,只好保本“挥泪甩卖”,关掉了经营6个月的卖店。高丽大学的一名学生因网站设计不合理,最终经营困难而关闭。不懂相关法律知识,企业经营手续不全,把创业看得过于简单、容易,大学生创业者十有八九倒闭,而且开张时间不足6个月。⑤ 资金不足:庆北大学一位22岁的大学生筹资销售首饰,但无力偿还贷款而倒闭。⑥ 有些风险企业只注重投资与回报,缺乏长远眼光,一见大学生创业效益不佳,就停止扶持和合作,也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受挫失败的原因。

(二)学者对大学生创业及教育提出宝贵建议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韩国学者们多视觉分析其共性问题和发展规律后提出:①在大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开展创业活动小组活动。② 政府要积极扶持和重奖大学生创业。③ 不仅奖励优秀的创业创意和设计,而且,更要奖励技术研发和推销有成绩的学生。④ 大学生要学会如何搜集、积累和掌握创业知识和经验,参加创业活动小组,长年坚持,必有好处。⑤ 从开办自己的网站开始,从兴趣开始,逐步涉足、适应创业经营,最终要学会独立运作和取得经营利润。⑥ 利用大学的信息、设施等资源,学会降低创业成本并最小化。⑦ 和学友、朋友合作创办企业,从每人出资10万韩元、50万韩元的小本起家或经营开始创业,逐步学习和掌握合作和经营精神。

三、韩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对中国的启示

(一)创业课堂与实践活动要进入大学校园与课堂

韩国大学实训基地众多。韩国几乎每所大学均设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基地,这就像一个大规模的实训场地,基地主要由企业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基地两部分组成。企业实践基地——也就是目前我国提出的“校企合作”,但韩国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并不是一句空口号,韩国高校真正的与企业签订相关合同,学校有义务向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及人才输送,企业也有责任为学校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学生。企业就是学生实现经验积累的“训练场”,不需要学校花大笔资金为学生构建模拟的实践地点,而是真正融入到企业工作中去接受真正意义的训练。而校内实践基地是在校园内部,学校建立的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实验室、工作室,韩国的校内实践基地相对灵活,不是单一的教师在教室或实验室为学生讲授某种仪器设备的应用,韩国大学更看重 学生本身的动手能力。

(二)政府应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与创业基金

创业基地和创业基金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平台、途径和保障。各级政府协同各高校和企业建立创业基地和基金,大力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积极倡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通过创业基地与基金的搭桥、支撑、扶持和服务,使大学生在创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践机会,经历反复的实践环节,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和教训,在创业实战实习和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掌握创业技巧、提升创业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激励与导向机制,简化手续

各级政府定期组织开展评选和奖励大学生创业的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和科技研发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导向与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奖励大学生创业活动,重奖突出的创业成果和人才,积极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的激励与导向作用。简化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各种手续通过政府职能改革和机关作风的转变,简化与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相关的各种纷繁手续和程序,为大学生到民营、私人企业就业或个体创业创造有利、便捷条件,开设和提供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

(四)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服务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社会纵向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就业平台大都集中在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私人企业、中小企业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敞开,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基层单位的大门虽然敞开,但大学生动心者、应征者和实践者并不是很多。各级政府尤其是农村基层政府和部门,包括教育、科技、农业部门积极采取科学对策,制定扶持和奖励政策,动员和激励大学生踊跃到农村基层和农业部门就业或创业,如到农村创业务农的大学生给予低息、无息贷款、无偿支援创业资金和现有资源、减免各种税收、优先录用或奖励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等,促成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服务和“大学生村官”相辅相成、比翼双飞,成为一项制度创新和保障

(五)政府和企业为大学生创业营造宽松的环境并提供跟踪服务

随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逐步深入,既要营造大学生创业光荣的社会风气,也要营造平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允许大学生创业在短期内没有显赫成就甚至失败,即大学生创业虽败犹荣的新观念。政府和企业既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更重要的是提供跟踪服务,对那些屡受挫折而失败的大学生更要给予关心、指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有突出成就和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或遭遇挫折失败的大学生的帮助更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激励后者和全员勇于尝试或践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毕竟是渐进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7

一、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 就业能力较弱

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学生学习的专业和教育的投入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 陕西省的民办高校相对公办院校起步较晚, 教师队伍建设也不先进, 资金上的缺乏更加导致学校建设的匮乏, 民办学校的社会反响没有公办高校高。其次, 民办高校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一般成绩优秀的学生会优先选择公办高校或者是出国深造, 成绩较差的学生才会选择民办高校, 所以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没有公办高校学生素质高。[1]

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 使得高校毕业人数不断上升, 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因为素质上的劣势导致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对于同一岗位, 公办高校的毕业生比民办高校毕业生更具有就业优势。

(二) 民办高校毕业生容易受到就业歧视

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仍然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 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加上社会上存在对民办高校的教学能力质疑, 认为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比不上公办高校培养的学生。[2]社会上一些岗位都将优秀的岗位专门设立给重点名校的毕业生, 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容易受到就业歧视, 甚至民办高校毕业生自己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也不高, 无形中增加了就业压力。

(三) 民办高校就业质量低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往往只是停留在能找到工作就可以了, 对薪资的要求相对较低和匮乏, 所以我国众多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的薪资较低, 岗位选择的余地也较少。毕业生很少积极主动学习, 又加上学历和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之后上升的空间也很小, 就业质量相对较低。

二、改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 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素质的高低, 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情况。因此, 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地位。[3]除此之外, 教师应该完善课程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知识, 为日后毕业生能找到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学校要积极与企业相联系,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减小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 政府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管

对比公办高校, 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并不十分显著, 当今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能对民办高校的资金费用进行拨款支付。但是国家和政府应该要重视民办高校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必须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管。首先可以放宽松对民办高校人才的选择, 禁止企业设立学历门槛限制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4]同时还要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资格还有招生设置进行严格把关, 以此保证民办高校的就业质量, 对于民办高校办学不合格或者是违反办学条例的学校设立专门的专业检查制度, 培养专业人才, 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素质。

(三) 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

1. 建立网络就业指导平台

民办高校在学生入校之前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就业目标, 提高学生的就业认识, 有一个整体的职业规划。民办高校要建立系统的网络就业指导平台, 定期发布不同专业之间的市场就业信息, 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同时,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展示就业平台, 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就业合作, 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2. 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训

教师要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 培养学生的着装还有行为举止的培训, 培养学生说话的艺术, 在学习中逐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结语

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必须从实际出发, 借助经济学还有制度经济学等理论, 结合国内外成熟的就业理论, 对陕西省的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加以研究。对民办高校的就业效果和就业政策进行研究比较, 积极构建能促进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制, 提出具体的解决政策。通过对民办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的不断创新, 能够增加就业指导的内容, 提高学生实训的能力, 减小民办高校毕业生与公办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压力, 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丽芳.地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22:81-83.

[2]王平.基于SWOT理论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8:16-17.

[3]吴亚强, 赵广, 王杰, 赵宏伟, 朱德轩, 麻彦双.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1, 09:70-73.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8

从1999年我国高校普遍实施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2005-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38、413、495、559、611、630、660、68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上述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当今的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就业市场中长期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就业歧视问题也渐渐突显出来。在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就业歧视问题比比皆是。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问题尤为突出。据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5000名大学毕业生中,约有85%的大学生曾遭受到就业歧视。由此可见,有效地预防和防止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的产生已经迫在眉睫。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尤为盛行。女性的地位处于男性之下,女性要具备“三从”,即从父、从夫、从子,女性没有读书和工作的权利,其任务仅仅是在家中相夫教子。尽管建国以后,国家开始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人们还是习惯性地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 除此之外,女性还担负着生儿育女和操持家务的重任,势必导致其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正因如此,在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中,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明文规定“只限男性”。由此可见,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传统思想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我国尚未有一部专门反就业歧视的基本法律,为反就业歧视明确概念、范围,提供实施的制度措施和路径,其他专门法和法律法规也难以有效地实施。其次,我国现有法律中禁止就业歧视的范围相对狭隘,且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应中国就业歧视的严重状况。

目前,我国现有立法禁止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歧视,以及对残疾人、传染病病原体携带者、农村进城就业的劳动者的7种歧视,但现实中还有相当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如相貌歧视、身高歧视以及地域歧视等,都没有被明确列入禁止的范围。最后,由于缺少有效的保障和实施机制,使得我国现有的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三)用人单位对利益的最大化追求

用人单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其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坚持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的最大化是用人单位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用人单位就会想尽一切方法减少其成本的投入。在当前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很多用人单位不愿甚至拒绝录用女大学生就是基于对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录用女大学生会消耗更多的成本。

(四)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的薄弱

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也是导致其就业遭受歧视的重要原因。所谓就业和创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和创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普及人权平等意识

平等权是贯穿于所有人权的基础性权利,是现代人权法的支柱。现如今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国民众普遍缺乏人权平等意识。我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人们长期受传统的等级制和宗法制的影响,习惯性地对社会人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即便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日,社会也未普遍形成人权平等的观念和意识。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民众的平等教育,普及平等意识。

(二)完善反就业歧视的立法

首先,拓宽适用范围。凡是我国劳动者的合法劳动就业行为都应受到该法的保护,任何形式的区别、排斥、限制或者给予优惠,其后果导致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的行为都被视为就业歧视。其次,明确禁止间接歧视。《反就业歧视法》应对形式上看似平等但事实上导致歧视行为的间接歧视加以禁止。再次,扩大歧视领域。禁止就业和从业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中的歧视行为,即禁止获得职业、取得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环节中的所有歧视。最后,明确歧视例外。对于为纠正已经存在的歧视行为,而故意给予某一人群优惠,或基于保护某特定人群而采取的差别对待的行为,《反就业歧视法》不将其视为就业歧视。

(三)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

首先,用人单位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招聘。其次,用人单位应摘下“有色眼镜”,不要因为大学生应聘者的性别、外貌、身高、地域等因素对其进行不平等对待,要真正做到任人唯贤。最后,用人单位要善于发现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和优势,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均受过高等教育,其学历和文化层次都处在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高校毕业生刚刚走出校门,思维简单,思想单纯,具有较强的塑造性。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年轻有活力,一旦步入工作岗位就会投入全部热情和精力。

用人单位应该善于发现高校毕业生上述特点和优势并使其有效地发挥,使高校毕业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四)高校毕业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上一篇:申请规划设计条件下一篇:初二下册语文作文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