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真快乐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元宵节真快乐(精选17篇)

元宵节真快乐 篇1

书洋中心小学三年级(2)赖磊鑫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的天气非常好,阳光明媚,如同阳春三月,我脱下厚厚的衣服,顿时轻松了许多。

傍晚,夜色渐渐地织上天空。我正坐在房间里看电视,突然一声巨响,有人在自己家门前放烟花。我赶紧走出房间,只见一朵朵烟花直冲上云霄,一下子就炸开了,形成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结成彩,一下子就消失了。此时,大街上这边的烟花刚放完,另一边又响了起来。鞭炮声、烟花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我也不甘寂寞,和爸爸一起上街买烟花。我买了富贵雷、玩具砂炮、开心宝贝。我最喜欢富贵雷。我用打火机点燃引线,扔在地上,只见富贵雷在地上直打滚,接着 “嘭”的发出一声巨响,快把我的耳朵震聋了。玩富贵雷真危险,爸爸大嚷着叫我离远点。玩“玩具砂炮”可就安全多了。我拿出一小个砂炮往地上一摔,“啪”的一声炸开了。我抓了一大把往地上一扔,“啪、啪„„”犹如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有趣极了。“开心宝贝”最好看,简直是小型的烟花。只见它不断地喷出火焰,夹杂着许许多多红色的小珠子,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八点,我又开始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元宵晚会。

元宵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元宵节真快乐 篇2

星期六的下午,妈妈出去办事, 把我一个人扔在了家里。

我慢慢腾腾地写完了作业,便津津有味地看起了课外书。 “丁零零、丁零零……”门铃发出了“警报”,我拿起对话机问道:“喂,请问是妈妈回来了吗? ”他答道:“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现在有事走不开, 让我来带你去见她。 ”陌生的声音,引起了我的警觉,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对门外的叔叔说:“请回答我三个问题和一个安全密码,答对了我就跟你走。”他有一些不耐烦地说: “小朋友,你的问题还真多,让你妈妈等久了她会不放心的。”我心想:居然畏惧我提问题,肯定有鬼,不会真是不法分子吧! 我有一些胆怯了,为了掩饰心中的恐惧,我大声地对门外的叔叔说:“请问我和妈妈的安全密码是什么? 你要是说不上来我就报警了。 ” 他坚定地说:“刚刚来的时候, 你妈妈和我说了个密码,由于我来得太匆忙忘用笔记下来, 现在还真想不起来了。 ”没安全密码,肯定是个骗子,休想让我上当。

见门外的叔叔纠缠不休, 我灵机一动, 大声喊道:“爸爸,我把您吵醒了,妈妈的朋友来了,您来看看呀!”我一个劲地对着对话机喊着,不一会儿, 对话机那头安静了下来, 半天没了回音,看来是“爸爸” 把他吓得逃之夭夭了。

我像上前线打了场漂亮胜仗的将军,快乐得无法用言语表达。

点评:

快乐的元宵节 篇3

傍晚,天空中响起了炸雷般的响声,“嘭,嘭,嘭!”家家户户放起了烟火。我赶忙停下手中的事情,冲出大厅,跑到门外观赏烟火。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漫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花一般。最好看的要数“大礼花”了,犹如火山爆发,又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最耐人寻味的要数“导弹”了,只见一串白色的烟火蹿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消声匿迹了……

看完了别家的烟火,我们也把自家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冲天炮”点燃,它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点燃了“圣诞树”,它喷出了火花,颜色各种各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来时又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我们还放了“雨花”,它真的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花”中还绽开了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烟火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花就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稀奇……

看到这美丽的烟花,我不禁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真热闹作文 篇4

瞧!老家的街道就与往常不一样:路灯杆上挂着火红的灯笼,路旁的小树上挂满了小灯笼和霓虹灯,大红的拱门上写着“欢度元宵”,到处一片喜庆。

小朋友们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四处奔跑、嬉戏,留下了一串铜铃般的欢声笑语。公园里到处灯火通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城堡,只不过这座城堡是用许多小灯泡组成的,从远处看去就像夜幕中的颗颗明珠,让人赞不绝口,吸引了许多前来观赏的人。再往里走,头顶是一排排灯笼,每个还上面写着各种字谜,只需在底部一拉,那写着答案的纸条就会弹出来,来往的人都忍不住想碰碰运气。

今天的月亮特别圆,穿过那个灯泡城堡就来到了观月区,男男女女,人头攒动,纷纷想感受一下这个美好的时刻。

远处传来了吆喝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只需35元,就可以领走一个元宵抱枕哦!”软软的一个个小动物抱枕,很是吸引人。看着如此可爱的抱枕我忍不住拿了一个。脚边的草丛上有许多的灯,熊猫形的,兔子形的,山羊形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恐龙灯,它很大,用绿色的灯泡装饰,还能灵活地动起来,那摇动的尾巴,嘴巴里发出来的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真的恐龙呢!这炫酷的造型,使许多人驻足观赏。小河的旁边还有人在舞狮,不时传来吆喝声,真精彩啊!

快乐元宵节 篇5

正月十五闹元宵,欢欢乐乐猜灯谜。元宵节已经过了几天了,至今我还难以忘怀呢!

元宵节这天,我、爸爸、妈妈都很兴奋,刚吃完晚饭,就坐着车子准备去翠竹路看隆重的元宵节灯会。来到翠竹路,只见人山人海,整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挤了进来,但我还是看不见。于是我爬到了铁栏上,也只能从夹缝中看到一点亮光,这是我真恨不得现在就长高点儿!

元宵晚会结束了,人们就开始放礼炮。突然,只听“轰”的一声,空中绽放出了五彩缤纷的礼花,美不胜收,就如同为这黑色的星空绣上了一朵绚丽的花儿。接着,连放了几十个漂亮的礼花。有的像红色的花儿一样,露出红扑扑的脸蛋;有的像碧绿的柳枝一样,长长的,绿绿的,美丽极了!我身边的一个小弟弟,拿着荧光棒不停地欢呼着:“哇,太漂亮了!妈妈,你快看!”我也情不自禁的跟着欢呼:“哇,太美啦!”

回到家,我们一边猜灯谜一边看元宵晚会。我开了个头:“龙凤胎打一字!”爸爸笑嘻嘻地说:“这个太简单了!不就是‘好’嘛!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加起来不久是‘好’嘛!”老爸真聪明!该老爸来出题了:“喜上眉梢打一字!”妈妈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我冥思苦想,抓耳挠腮,经过一阵思考,我灵机一动:“是不是‘声’字!上面一个‘喜’字的部首,下面一个‘眉’字的部首!是不是?”老爸点了点头,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还自夸道:“我真是太有才了!”爸爸妈妈也夸我这个小不点聪明。

快乐的元宵节 篇6

人家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我们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舞龙、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山路都变成了人行道,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有些寒冷,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观灯的热情。两旁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到处一片沸腾。

哇!好漂亮啊!这条龙全长约200米,一个龙头就有一个小孩那么重,可想而之,举龙头的人是多么的辛苦!哇塞!龙头还会“喷火”呢!开始舞龙了,师傅们还在凳子上舞龙的,厉害吧!这龙的身子舞起来一圈一圈的,哇,真好看。我们还看到了最精彩的盘龙,舞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龙,才放烟花。

开始放烟花。我和小庄哥哥也拿出所有的烟花,我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哥哥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元宵节可少不了观花灯。这里的花灯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还有在“游动”的鱼儿。真是五花八门!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兔子花灯。只要一按按纽。兔儿便会唱起欢乐的歌。我连忙拿起我的兔子灯加入闹花灯的行列。

过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的名子还有个故事呢!很久以前人们把汤圆叫元宵。袁世凯知道了觉得很不吉利。“元宵”不就是“袁消”吗?于是他下令把元宵改做汤圆。从此元宵又名汤圆。元宵的馅有很多。有红豆的。芝麻的。还有绿豆的„„

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妈妈大叫:“小心点,别烫着。”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元宵节真有趣!节目丰富多彩。

元宵节真快乐 篇7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数学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要把数学教育提高到应有的水平, 学生抱有什么样的学习心态, 对于能否实现目标, 至关重要.就数学教育教学而论, 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中的数学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好的数学问题可以让人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不好的数学问题足以扼杀学生的数学兴趣, 甚至让学生讨厌数学和惧怕数学.譬如有这样考题:

-12的绝对值是 () .

稍学一点绝对值概念, 对于-12的绝对值是什么?马上就可答上.但是把这么简单的概念问题出了4个答案, 就把人似乎引入了“迷宫”, 让人非得看完后, 再思量, 最后选出答案, “好不费思”.

类似这样的别人编造的纸面试题和“标准答案”, 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绕人化、“磨练化”, 对数学学习有何积极意义和价值呢?只能令人生厌, 别无它益.因为在学习如战场的应试生活中, 稍有不慎选错了项, 苦思量、恨无边, 积极的心态也会发生扭曲.我们太注重教学的一招一式,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态.30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心态太重要了.学习生活状态与学习心态息息相关, 相辅相成.让阳光洒向学生心田, 把学生引入到喜悦、自信、向上、专注、自强、学而不厌的积极的学习心态场, 用心培育学生良好的心态, 创设适切而真实灵动的数学问题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追求真教育、真学习、真问题、真思考、真种子是新时期非常值得关注之举.

1 创设真情的数学问题, 让提升生命价值之阳光洒向学生心田

目前, 我们的数学教育还没有摆脱生硬、呆板的面孔, 又陷入了泛化、僵化、“移植化”、功利化、“标准化”、“分数化”和“减负减负, 负担不减反增”的“怪圈”.大量的数学问题是人为编造, 答案标准化、霸道化, 问题泛化、异化、虚化, 本来实际而简洁的数学问题, 经过“精心”的改造而变的复杂化、空泛化和绕人化.结果, 学生起早贪黑, 挑灯夜战, 题做了千千万万, 而能沉淀下来的东西实在不多.只有在教育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真正创设真的数学问题, 才能使学生认识真数学、学真数学、做真数学, 从而真正走近真数学, 走进真数学, 爱真数学.

1.1 创设意义的计算问题, 触动灵魂, 点化生命

现在中国人都意识到了保护生态,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欲建节约型社会, 得先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家庭, 归根结底是从个人的节约做起.到中学生中去, 到大学生中去, 剩饭剩菜、随意丢弃纸张的现象不是很普遍吗?笔者几年来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 在学习数列和数学教育教学研究中, 都要求学生亲笔计算两道题:

例1我国人口约13亿,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 (100粒大米约2克) , 则一年下来我国可节约多少吨大米?

例2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约3000万, 如果每生每天节约一张纸 (双面用) , 则一年节约下来的纸张重叠起来有多高 (100张纸厚约0.6cm) ?和珠穆朗玛峰比一比高.

每一个学生亲手计算得知:一年节约的大米近万吨, 普通的大卡车近千辆才能装完;一年大学生节约的纸厚达657000米, 约是珠穆朗玛峰高 (8844.43米) 的74.3倍.

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 “有血有肉”的“科学女王”走进了心灵, “数学文化”的魅力让人明白“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从心底里唤醒了勤俭节约的意识.

1.2 创设意义的实践活动, 开启心智, 润化心田

节能减排, 从我做起.在学习函数与方程中, 我们给学生出的题目是:自己找一张30×20 (cm2) 的硬纸板, 并亲手做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无盖盒子, 要求最大限度的用料 (可粘贴) 且使容积最大;然后作出数学解答.值得注意是答案不要求标准化、统一化.

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既动手制作又进行数学计算, 以真正实现数学应用的问题解决:在纸板一侧的两个角处分别截下一个小正方形 (边长5cm) , 再拼接在另一侧的中间位置上, 折起来正是个“最大化”的模型, 既充分利用了材料又增加了容积.此外还有其他做法和解答.

1.3 创设意义的问题思考, 积累智慧, 开化心灵

数学就在你的身边, 人生离不开数学.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 数学地去审视身边的事物.

例3有一位官员发布消息:去年某地高收入的人在原来月工资9800元的基础上增长了5%, 低收入的人在月工资890元的基础上增长了10%, 低收入的增长率高于高收入的增长率, 说明贫富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

例4有一应届师范大学的毕业生, 到某补习学校去应聘, 校长对他说, 这里的教师月均工资4000多元, 只要你好好干, 待遇是不会低的.他很高兴地应聘了, 结果开资后, 每月只领到1500元.他非常不愉快的问校长怎么回事, 校长拿出了一张工资额表 (表1) 给他看.

值得注意的是, 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要学会思考和正确地运用.例3, 仅仅看增长率, 收入的差距真的缩小了吗?显然不是, 贫富差距依然在增大.例4, 这里的月均工资对新教师来说有实际意义吗?显然, 在当今贫富不均的现实里, 平均数还有什么意义呢?数学是有边界的, 数学问题有好与不好之分.数学中的数据被“一些人”用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形态里, 需我们用谨慎的眼光去审视、评判, 唤醒正义的力量以减少在“公平”的话语下, 给人以不公平的待遇.明白了, 多思才可能产生智慧, 学知识更要“学”智慧, 提升生命之价值离不开智慧.

2 创设真切的数学问题, 意义地开启学生学习乐趣的心扉

乐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耐动力, 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教师应把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放在首要地位, 通过用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不断地激发学习乐趣和学习动机, 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究数学的奥秘, 循着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

例5创设问题“向量走进三角形的心, 心心相印”: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 请每个同学运用向量自主探究, 作出自己的成果来 (不受时限) .

向量作为新课程内容之一, 开辟了数学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以“向量走进三角形的心, 心心相印”为课题进行探究, 兴趣倍增、成果丰硕:

G是△ABC的重心

这样, 对于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学是结构”、“数学是文化”的认识和体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活生生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引进来、导起来, 学数学沐浴在自然、平和、顺畅、慢慢生成的雨露中, 春风春雨润无声.

例6在立体几何教学中, 笔者展示自制的、可分合的正方体模型进行教学, 让学生充分认识其几何结构: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拓展:12条面对角线、12条体对角线、6个对角面;8个顶点可构成直角三角形48个、正三角形8个;把它可分割为4个全等的直角三棱锥和一个正四面体 (合起来是一个正方体) ;任意相邻面的两条异面对角线公垂线段以及它们的距离等涉及一切位置关系、角度、距离等, 来个全方位的“慢慢看”、“细细想”, 一件教具的分与合, 看个清清楚楚, 弄个明明白白.这才是引人入胜的数学问题, 把学生真正引进立体几何的殿堂, 其乐无穷, 乐在其中.

3 创设真实的数学问题, 灵动地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旋钮

学生的数学思维从何而来, 很大程度取自于教师所创设的数学问题.

例7已知外观完全一样的8个乒乓球中有一个是次品, 它较其他球轻, 如何用天平找到那个次品球呢?若只称两次, 能否找出那个次品球?

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地思考并作出回答.小问题大道理.这样看起来简单的数学问题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类讨论思想和解数学问题的目标意识等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样的问题, 可真正促进“学有本能、学以本事”教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循着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中, 去感受、体验、从而了解数学, 产生数学意识, 掌握科学方法, 生长数学智慧.

例8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时, 教师可创设问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意义是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都垂直, 而平面内的直线能摸得清吗?可见用定义来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实际是行不通的, 如何办呢?请看老师做的这个“教具”:一杆小旗帜.演示:单根旗杆无法直立 (红旗飘不起来) ;丁字脚也不可立 (红旗依然不飘) ;但安上交叉脚, 就直立在桌面上了 (红旗飘飘) .眼前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跳出数学看数学, 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噢!只要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垂直了.体验、感受、EQ的太阳照耀着心底, 可不断地积累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 创设真正的数学问题, 自然地打开学生心灵的内在通道

针对数学教学中的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 创设经验真切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做数学和感受数学.做是尝试性的探究活动, 在做中感悟、反思、纠错.通过针对性的学与做, 自然而然来打通心灵的内在通道.

例9棱长都相等的一个三棱锥和一个四棱锥, 如果将它们一个侧面重叠起来, 这时有几个暴露面?

这样的问题,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制作模型, 自己去想象、验证、修正、证明, 直致得出正确的结果是5个暴露面 (而不是7个) .这里, 不是教师直接教, 学生直接接受、记住, 过不了多久就“流失”.而是改变心态从改变“教承包学, 学跟着教”, 大家“忙不胜忙”, 但老实而言, 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的教学生活做起.毛泽东的《实践论》告诉我们,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真知从真实的问题开始, 由思考、实践而自然生成.当真知光芒照耀心底, 发现了自我, 心态自然会越来越好.

目前, 我们的学生学来学去, 数学问题越来越“绕人化”, 越学越感到痛苦, 越学越心力不足, 越学越失去了精气神.小学一二年级, 数学成绩100分不在少数, 此后逐年下滑, 到了五六年级大多还能争取个八九十分, 上了初中、高中就不尽如人意了, 不少学生开始出现不及格, “考来考去”, 分数越来越低, 感受越来越不妙, 心里享受到的阳光也越来越少.他们内心深处在呐喊:“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数学, 做了这么多的题, 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数学, 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呢?”“数学太难了.”据《青岛晚报》报道:山东2012年高考数学压轴题, 是一道立体几何题, 高考阅卷一半时, 就有5万多考生得零分;据《中国之声》报道:2013年高考的第一天, 青岛市下午考数学临阵脱逃就有600多人;据《南京晨报》报道:2012年江苏高考零分者达万人, 在立体几何题上更是“难堪”.难道这不正是我们要反思的问题吗?审视起来, 学生学习数学的境遇和心态不容忽视, 有多少学生深深地陷入逼学、抢学、死记、苦练、再练、厌学、恐惧, 挣扎着、应试着, 一次次上考场, 一次次排名, 得意的不多、失意的不少的焦虑境地.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 我们常常感到汗颜和窘迫, 并伴随着许多普遍的关于教育, 尤其是数学教育的困惑和忧愁.这样由来已久的困惑和忧愁就是, 许多数学教育行为在主观上被想当然地以为是在培育英才、教书育人, 而客观上其实是造成了伤害.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辛辛苦苦所做的事情, 但在实际效果上, 造成的却是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或多或少的、或明显或潜在的智力损害、心理创伤以及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泯灭.”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绝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是那样的从抽象到抽象、从“一传”到“二传”、从“移植”到“搬运”、从主观臆造到“标准答案”再到一霸到底, 僵化而生硬、泛化而无味.甚至有人用尽心机来设置“陷阱”, 在易错点“挖坑”, 再来个选填题+标准答案和没完没了的操练.这样子, 大家都奔忙于“照着做”, 使得一大批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热情、激情和原动力, 大有可能摧毁了自信心.

笔者从恢复高考至今, 作为一直搏杀于初中、高中和大学数学教学的第一线, 用双眼审视、过滤现行的数学教育, 内心充满了无数敏感而细微的教育感受.数学教育要回归原生态.数学问题也要讲究绿色、生态和文明.而用心创设好的数学问题正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灯光, 是打破我们行走在数学教辅书堆积如山而学生没什么胃口;数学题千做万做却没什么兴趣, 也没多大意义的“隧道”里的灯光, 也是使学生心里亮起来的灯光.

总的说来, 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中, 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课题.而在努力提升数学教育质量的进程中, 如何从泛化的、固化的、绕人化的、应试化的、僵化的、大量而繁杂的数学问题中走出来, 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文化的、灵动的、实践的数学问题, 特别是创设有精神、有思想含量的且具有人文关照的数学问题, 给学生种植下一棵快乐学习的心态树, 是新时期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新课题.改变教育, 从改变人心做起, 意义可谓莫大耶.

参考文献

[1]张英伯, 黄秦安, 曹一鸣, 等.数学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夏玉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大要领[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12) :52-57.

劳动真快乐 篇8

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看见邻居家的小弟弟在吃豆子,我也想吃,便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炒。但是,妈妈已经累得睡着了,我只好自己到厨房炒豆子吃。

我先打开煤气灶,然后把豆子放进去炒,火苗舔着锅底,锅中飘出了阵阵诱人的香味,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不一会儿,豆子炒熟了。它们都咧着小嘴,好像在对我微笑,一阵阵香味伴着一缕缕青烟,从厨房里飘出去。我闭着眼睛,伸长脖子,使劲地吸着这诱人的香味。啊!不好,豆子要炒煳了,我急忙关掉煤气灶。焦黄焦黄的豆子十分诱人,我尝了尝,真好吃。

大概是我炒的豆子太香了,居然把妈妈“香”醒了。妈妈走进厨房,疑惑地问我:“咦?这豆子是谁炒的呀?怎么会这么香呢?”我笑眯眯地说:“是我炒的。”妈妈尝了一颗,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这时,我心中乐开了花,第一次尝到了劳动的甜头,那滋味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快乐元宵节日记 篇9

我看到了好多花车,花车上挂着小红灯笼和彩色的气球,可漂亮了。有个节目是小朋友站在大人的胳膊上,妈妈告诉我那些小朋友要站几个小时可辛苦了。

还有踩高跷的,表演的人要踩在棍子上走路,但他们都不会摔跤。还有舞龙表演,有好多人拿着棍子举起大龙,那龙好长好长,一扭一扭的真好看,妈妈还给我照了张照片。还有的人扮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人拿着扇子扭秧歌、打腰鼓。表演的队伍可长了,看表演的人也可多了,差点没把我挤倒。

快乐元宵节作文 篇10

火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咚咚的锣鼓声响起来了;喜庆的陕北大秧歌扭起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人们的期盼中到了。

正月十五一大早,街上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我顾不上吃早饭,拉着哥哥就往街上跑。街上人山人海的好热闹啊!看!秧歌队来了!人群中有人大声的喊道。我应声往前一看,哇!那些化了妆的阿姨有的拿着大扇子,有的拿着花纸伞,正随着花车上的音乐扭着好看的大秧歌呢!她们跳着轻快的舞步,仿佛美丽的春天跟在她们身后,也一起向我们走来了。秧歌队后面是民俗表演队,你看,拉毛驴中那个白胡子老爷爷多像太上老君啊!还有那七个挑花灯的漂亮姐姐,应该是七仙女吧!表演队刚过去,安塞腰鼓队就来了。腰鼓队的叔叔们个个年轻力壮,精神气十足。他们在大冷天光着膀子,用尽全身力气击打着腰鼓。浑厚的的锣鼓声好似阵阵的春雷,一阵又一阵,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我的心也不由的跟着鼓声跳动了起来。看完街上精彩的表演,我们又兴致勃勃的去河滨公园看灯展。

节日的河滨公园,被五颜六色的花灯装扮的分外美丽。西瓜灯红红的瓤子让人看了馋的直流口水;熊猫灯做的的栩栩如生让人觉得他们真是可爱的家伙;小白兔灯更是做的精致,两只耳朵向上竖着好像在听游人们的欢声笑语。哇!这儿有个名叫双龙戏珠的大型灯盏,你看,那两条龙栩栩如生,嘴巴一张一合,龙爪时而向前,时而向后,仿佛一转身就要腾空而起,直冲云霄。龙灯旁边有一盏更大的灯,它的外型是一排整齐的楼房,房子的周围是青翠欲滴的瓜果蔬菜。这盏灯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还展现的我们新农村的新面貌呢!

中秋节真快乐 篇11

关键词:中秋节;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77-0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

3、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且各种各样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

2、制作投影片或挂图

3、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

4、录像带:中秋赏月

5、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6、音乐磁带《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三、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在美工区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运用材料创造月亮和月饼。

2、在图书区提供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让幼儿看月亮图片读有关月亮的诗歌。

3、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4、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

5、幼儿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6、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投影片或挂图

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四张图片上的月亮形状一样吗?

小朋友:不一样。

教师:它们分别像什么呢?

小丽小朋友:有的像一块西瓜。

小刚小朋友:有的像咬了一口的月饼。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得太好了。月亮真漂亮啊。

2、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习惯在这一天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还可以玩花灯、放焰火,温馨又快乐,人们把月饼做的像月亮一样圆,所以古时人们也叫月饼做“团圆饼”,中秋节也被叫做“团圆节”。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所以也可叫做“丰收节”。

3、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服药后,身子突然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一直飞到了月宫……天上的嫦娥日夜思念人间。她叫玉兔为她捣药,希望回到羿的身边。可是玉兔失败了,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嫦娥便成了月神和古时候人们中秋拜月的对象。

4、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教师: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月饼里面有馅儿,特别好吃。

教师:你们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吗?说说它是什么味道?

小朋友:金桔的、草莓的、蜜枣的……我们喜欢吃月饼。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教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它讲述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故事,其中包含了爷爷对宝宝的关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宝宝对爷爷的敬爱之情。小朋友们要认真体会这份珍贵的亲情,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家人,尤其是爷爷听。

心妍小朋友:我喜欢这首歌,我也喜欢爷爷。

俊超小朋友:我也喜欢爷爷,他给我买玩具,还陪我玩儿。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2001年5月)

[2] 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M].中华书局出版社

快乐元宵节作文 篇12

到了晚上到处都在放烟花。我们全家一边看烟花一边吃汤圆,汤圆真好吃软软的,吃到嘴里有种幸福的味道。

吃完汤圆我们去大街上看花灯。 大街上人山人海、灯火通明。花灯数不胜数非常热闹。有各种形状的花灯,有圆形的、心形的、长方形的、菱形的、正方形的、五角形的等等。我们就好像迈步在灯的海洋里。看那边有可爱的白兔灯、明亮的走马灯、孔雀开屏灯、调皮的小狗灯、双牛灯、洁白的天鹅灯、特别是在那池塘边的荷花灯十分亮丽,就像活的一样。

元宵节快乐作文 篇13

为什么要在元宵节吃汤圆呢?因为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家和美满的意思。每年我都要吃汤圆,但这不是我自己做的,而是买的现成的,我还真想好好做一回汤圆,这个小愿望终于在前年元宵节实现了。记得在前年元宵节,我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十分简朴,但每天总能飘出阵阵饭菜香。我一来到外婆家,只见外婆正在为晚上吃的汤圆做准备工作,她小心翼翼地。我跟她打了声招呼,坐了下来,正巧看见表姐也在,便一起吃了午饭。

吃过午饭,外婆要开始做元宵了,我也十分兴奋,高兴地说:“需要我帮忙吗?”只见她微笑着点了点头。于是,我便兴致勃勃地去洗手了。洗完手,外婆叫我帮忙把糯米粉和水和起来,她说完后,便开始去拿要用的工具了。于是,我连忙把糯米粉倒在一个盆子里,戴上“手套”,再拿起热水瓶往里面倒进适量的热水,然后拿起筷子来回的转圈圈似的搅拌了几十下,最后把它揉成了一个大面团。这时,外婆走过来说了声干得不错,顿时我心中心中喜滋滋的,没想到一下子就能和这么好的面。紧接着,我们共同捏出了一个又一个黄豆大小般的小汤圆……

“完工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不知道味道如何啊!到了晚上,外婆下了小汤圆,还在里面放了一点桂花精,我吃着自己做的汤圆,心中有多少说不出的快乐啊!

从“学习数学真快乐”谈起 篇14

一、数学是有趣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由学习的动机去激励他们、推动他们,这种动机可能是外部动机,但更重要的是内部动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向往和对数学所产生的乐趣等等。特别是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重要。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如何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呢?这就需要我们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挑选他们乐于接受和思考的学习素材,去创设一个个令他们心动的情境。

教学“0的认识”,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描述: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4只非常要好的小兔一起到野外采蘑菇,你们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电脑出示例题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对应写出3、2、1,当学生说到提空篮子的小兔时,电脑播出小兔的话:“唉!一个蘑菇也没采到。”小兔垂头丧气的样子以及无可奈何的话语吸引了小朋友,这时学生对“0”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欣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二、数学是有意思的——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如何获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是为了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快乐,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教学片段:认识平行四边形。

创设“变魔术”的情境,教师变出两个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重叠,学生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提问:“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指名一人拼,拼出(图6),说出是怎样拼的。师介绍:对了,把三角形的一样长的两条边背靠背地紧紧靠在一起,就拼出了这样的图形。“我也能拼!”“我还能拼出其他不一样的图形呢!”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下面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己拼一拼,把拼出的图形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比一比哪组拼出的图形多。学生饶有兴趣地拼着,拼出后兴奋地告诉小组里别的小朋友。小组汇报,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图形。

在小组回报的过程中,每出示一种图形,别的小组的学生就喊起来:“我们也拼出了这个图形。”“我们还拼出了别的图形。”……这时学生是多么开心自豪呀!因为这些美丽的图形是他们灵巧的双手拼出来的。

教材把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的位置。我想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的脑海里一定十分清晰。这正应了一句话:“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三、数学是有用的——用于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生命力就在于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理解数学,探索其应用价值。”

例如,一年级上册“分一分”的教学。

师:你们还想把什么分一分呢?

生:我想把我们班的学生分成男生和女生。

受到这位小朋友的启发,别的学生也睁大了眼睛,动起了脑筋。

生:我把我们班的学生分成高的和矮的。

生:我把我们班的学生分成胖的和瘦的。

生:分扎辫子的和没有扎辫子的。

生:分穿的衣服上有拉链的和没有拉链的。

…………

虽然他们说的话可能并不完整,但是他们用不熟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证明自己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也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在相互交流中,他们深切地体验到数学原来就这样多姿多彩地存在于生活中。这样的数学学习又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只有将数学与跟它有关的现实背景联系在一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生动具体、美丽鲜活的。学生才会真正理解生活就是数学知识的不竭源泉,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数学好玩。”的确,我们应努力让学生“玩好数学”,做他们学习数学的欢乐使者,引领他们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

快乐元宵节祝福短信 篇15

正月十五盼团圆,送你四个同心圆:心圆梦圆,圆圆满满;财源福源,左右逢源;情缘友缘,相逢有缘;心愿祝愿,愿愿随心!龙年元霄快乐!

正月十五月儿圆,不管怎样还是年,先祝你元宵佳节快乐,再拜个晚年!愿你新的一年有新的突破,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圆月当空照,阖家闹元宵:放鞭炮,踩高跷,唱歌谣,煮热饺。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共话团圆到,时时处处歌舞升平齐颂盛世好。祝您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就到了,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用花瓣做馅,春风包裹,春雨烧煮。在今年第一个月圆日到来之前把这只好运汤圆送到你的手机,预祝你元宵快乐!

遥望天庭那光辉的月光,赶走生活的琐碎与忧伤,送你真情的温馨与欢畅,元宵的祝福给你的最激荡,祝愿你节日愉快,身体强壮,心情舒爽,元宵快乐!

快乐过元宵节作文 篇16

开始包汤圆了,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先取了一团糯米,接着像搓橡皮泥一样把它捏成厚厚的一张皮,然后再夹了一点馅放在皮中央,最后把皮子边缘慢慢捏在一起搓圆。好不容易一个大汤圆包好了。就这样我和外婆包好了所有的汤圆。

吃饭啦!美酒佳肴都上桌了,全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开心极了。菜都吃得差不多了,外婆开始下汤圆喽!只见外婆小心翼翼地把汤圆放进锅里,然后盖上盖子。外婆和我说让我站在旁边看好,汤圆漂起来,就把汤圆盛进碗里。于是我目不转睛地顶着汤圆看。不一会儿,又白又大的汤圆漂起来了,我揭开锅盖,热气弄糊了我的眼镜。我取下眼镜,急忙用勺子把汤圆盛进每个碗里,每人两个。

吃着自己包的、热气腾腾的汤圆,我想到了刚上过的。课文《啊,汤圆》。文章里告诉我们:汤圆是含有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意思。吃汤圆真是件快乐的事。

小班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真快乐 篇17

《幼儿园里真快乐》主题活动,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它带领着幼儿逐渐认识集体,走入集体生活,并渐渐地喜欢集体生活,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使我们的活动能顺利地开展。我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幼儿信任我们老师,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各种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幼儿园里的人、事、物,感受幼儿园的集体气氛。

2.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熟悉集体生活,逐渐习得规则,树立集体意识。

3.幼儿愿意与人交流,建立同伴友谊,体验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情感。

三、主题环境创设

1.室内布置主题环境《幼儿园里真快乐》,供幼儿欣赏。

2.在区角活动中提供各种图书供幼儿交流看书,把幼儿实践操作活动的过程和作品以版面进行展示。

四、主题前期准备

1.对孩子进行了解和做前期的经验准备,发放调查表。

2.教师向家长介绍主题情况及网络图。

五、区域材料投放

1.美工区:提供各种材料的纸让幼儿粘贴蔬菜和米饭。

2.科学区:提供各种蔬菜和鞋子的自制拼图,提供影子和动物匹配。

3.生活区:提供各种大鞋。

4.游戏:指导幼儿玩“加工厂”的游戏,用报纸粘贴米饭。

六、主题活动网络图

七、主要活动教案

活动一:一起睡着了(重点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丰富相应的动词:“蹲、咬、趴”。

2.通过观看桌面教具的表演、参加集体的讨论和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内容。

3.体验作品中温馨、美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2.森林背景图1幅。

3.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1.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分别认识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教师:这是谁呀?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幼儿了解和熟悉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小老鼠在森林里散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教师边演示桌面教具,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教师讲到“小老鼠咬咬大象的细尾巴”时,引导幼儿学做“咬”的动作,边做边说“咬咬大象的细尾巴”。

2.教师讲到“小老鼠觉得很有趣,就蹲在大象面前看它睡觉”时,引导幼儿学做“蹲”的动作,边做边说“蹲在大象面前看大象睡觉”。

3.教师讲到“看着,看着,大家看累了,都趴在大象身边,一起睡着了”时,引导幼儿学做“趴”的动作,边做边说“都趴在大象身边,一起睡着了”。

(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听说表演

1.教师带领5个幼儿示范表演。教师扮演大象,其他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2.师幼边讲故事边表演。教师讲述故事的叙述部分;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幼儿分角色进行对话。

(四)幼儿分小组表演

1.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等角色,佩戴相应的动物胸饰。

2.教师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

(五)幼儿交换角色再次表演

活动二:小瓶子带帽子(重点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根据瓶口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寻找相应的瓶盖。

2.能将瓶盖盖在瓶子上并拧紧。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干净卫生的塑料瓶子、铁罐子,数量为每人3-4个。

2.每组桌上各有一筐瓶和盖。

活动过程:

(一)挑选瓶子

1.幼儿自由从筐中取出一个瓶子。

教师:请你说说你找到的瓶子是什么样的?

2.讨论:什么样的瓶子是透明的?

(二)给瓶子找盖

1.根据瓶子外形寻找相应的瓶盖。

教师:请你给小瓶子找一个适合的盖子。

2.幼儿自由寻找相应的瓶盖,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寻找瓶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3.小结。

教师:你找到合适的帽子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三)操作游戏:给瓶子戴帽子

教师:一个小瓶子真孤单,我们给它找些朋友。看谁能多找一些瓶子并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帽子。

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瓶子和瓶盖。

教师:请你数一数找到了几个瓶子?你用什么方法把瓶盖盖上的?请你来做一做。

教师:你把瓶盖拧紧了吗?你是怎么拧紧的?打开时要怎么拧呢?

师幼一起小结操作方法,梳理找瓶盖、拧紧盖子的经验。

活动三:小手动起来(重点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愿意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了解小手的本领。

2.知道爱护自己的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根据活动需要,准备一些可供幼儿进行自我服务的材料。如一组桌上放没叠好的衣服,一组是给布娃娃喂饭,一组是油泥,一组是玩具。

经验准备:幼儿已看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小小手》,引出活动

教师:请翻开书,看看书上说了些什么?(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教师:我们的小手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把书上的内容变成一首儿歌念给幼儿听(儿歌附后)。

教师:你的小手会做些什么事?

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尝试做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知道自己的手很能干

教师:看看桌上有什么?(一组桌上放没叠好的衣服,一组是给布娃娃喂饭,一组是油泥,一组放玩具。)你们去做做、玩玩。

nlc202309031920

教师:你刚才做了哪些事情?是用什么做的?

教师:你们有双能干的手,会自己穿衣、吃饭、会画画……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孩子。

(三)讨论:我们有双能干的手,应该如何保护它呢?

教师:我们的手这么能干,谁知道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手,会做许多事情。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小手,让小手保持干净,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让小手受伤。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四:大鼓和小铃(重点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能感受大鼓的声音是重重的、小鼓的声音是轻轻的,模仿教师用较有力的声音和较轻的声音分别表现大鼓和小铃。

2.在教师动作的提示下,能用大小不同幅度来表现大鼓和小铃。

3.在教师身体动作的提示下,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和同伴轮流演唱。

活动准备:

1.座位排成面对面的“八”字形。

2.大鼓和小铃各一面。

3.录音机、磁带。

4.幼儿用书:《大鼓和小铃》。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走步》

幼儿听进行曲音乐走步或做拍手动作。

(二)教师出示大鼓,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并聆听其声音的特点

教师:这是什么?大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敲击大鼓,请幼儿用声音模仿。

(三)教师出示小铃,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并聆听其声音的特点

教师:这是什么?小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敲击小铃,请幼儿用声音模仿。

(四)幼儿看幼儿用书《大鼓和小铃》,并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铃》,理解歌词的内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铃》。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内容,并能感受出大鼓和小铃不同的声音特点。

3.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大小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鼓和小铃。

(五)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大鼓和小铃

教师:敲大鼓的动作幅度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教师示范边唱边用较大的动作幅度来模仿敲击的动作,幼儿模仿练习。

教师: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可以做大鼓呢?什么地方可以做小铃呢?(引导幼儿自己用其他身体部位来分别替换大鼓和小铃原来的部位。)

(六)幼儿学唱歌曲中“咚咚、叮叮叮”部位

教师: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小铃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这次教师来敲鼓和小铃,你们做大鼓和小铃发出“咚咚”、“叮叮叮”的声音。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模仿教师有控制地演唱“咚咚、叮叮叮”部分。

在教师的动作指挥下,幼儿有控制地演唱“咚咚、叮叮叮”部分。

(七)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做大鼓和小铃,在教师的动作指挥下,学习轮流演唱歌曲

活动五:香喷喷的大米饭(重点领域:美术)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纸屑、泡沫均匀地洒在涂有糨糊的地方,制作大米饭。

2.在活动中能够大胆操作,体会运用独特方法进行制作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画好碗状图形的有色粉画纸。

2.白色蜡笔、糨糊若干;碎纸屑、泡沫屑若干。

3.小动物若干(玩具或图卡)和一碗白米饭(可用泡沫屑做)。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动物幼儿园开学了,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哪几位朋友?有几个?

幼儿回答后,教师边提问边出示白米饭。

教师:噢,有那么多新朋友上幼儿园。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幼儿园里只有一碗饭了,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刚才想了很多好办法,有的小朋友还想做一碗白米饭送给它们呢,你们想不想啊?

(二)出示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活动要求

教师:白米饭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加以语言提示和形象描述。

教师:在碗里堆得高高的,一粒一粒的。

出示活动材料和画好的小碗,引导幼儿思考: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大米饭装进碗里不掉出来呢?

按照幼儿想出的办法进行尝试后引出新方法。

教师讲述活动要求:用白色蜡笔画出满满的大米饭的外轮廓线,然后在线里面涂上糨糊,把纸屑、泡沫洒在糨糊上,要让每个地方都均匀洒到。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画上和别人不同的米饭轮廓线。(有的高高的,有的平平的,也可以是被吃掉一大口的)

2.引导幼儿在线里面涂满糨糊,均匀地将纸屑和泡沫洒在有糨糊的地方。

3.教师提醒:尽量不把材料弄到地上和自己的身上。

4.在自由参观交流、游戏中活动结束。

5.幼儿拿着自己做的“大米饭”喂给小动物吃,并学习说:“×××,我请你吃大米饭!”

6.作品展览,幼儿互相参观,比一比谁做的“大米饭”最好。

活动六:好看的窗帘(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两种物品(或一种物品有大小或颜色等差异)有规律地进行交替排序。

2.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两种物品排列的规律。

3.能愉快地参与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窗帘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商场或家中的窗帘。

2.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

3.幼儿用书第18页《做窗帘啦》及不干胶材料上的树叶贴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窗帘,激发幼儿的兴趣

1.看窗帘,说窗帘。

教师呈现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瞧,这是什么?这幅窗帘上面有什么?说一说,窗帘上面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窗帘上花纹的排列规律,如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

nlc202309031920

(二)了解、学习交替排序的方法

教师:窗帘上的树叶排列很整齐,真漂亮呀!你们喜欢吗?谁来试试做一幅美丽的窗帘呢?

请3—4名幼儿尝试粘贴树叶。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其粘贴树叶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交替排序的方法装饰画面

1.师幼共同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幼儿完成操作活动。

3.幼儿制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粘贴树叶并讲述。

(四)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1.展示幼儿用书上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2.教师小结。

教师:这么多窗帘真美丽,你们真能干,为自己鼓鼓掌。

八、实践活动实例

活动一:鞋子兄弟

活动过程:

1.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

2.学会正确穿鞋子,并且尝试穿上大鞋走路。

3.学习给拖鞋涂上漂亮的颜色。

活动二:香香的饭菜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食堂,知道食堂叔叔阿姨的辛苦。

2.带领幼儿参观菜地,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3.尝试将报纸撕碎进行粘贴蔬菜和米饭。

活动三:游戏真快乐

活动过程:

1.和孩子一起到户外找影子。

2.带领幼儿学会玩网小鱼、丢手绢等传统的游戏。

3.对幼儿进行游戏规则的培养。

活动四:叠衣服比赛

活动要求:

1.每班两名小朋友参加年级组比赛。

2.看谁叠得又整齐又快。

家长工作:

1.请家长配合老师提醒孩子在家中也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家长和孩子谈谈他的同伴和好朋友。

3.家长和孩子一起填“早餐吃什么”的调查表。

九、主题活动反思

《幼儿园里真快乐》主题活动在12月2日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提高孩子上幼儿园的兴趣和积极情感,让孩子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爱上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从而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特别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交往伙伴的对象,使幼儿在集体中能积极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这样不但使他们与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经验,促进了发展。如:早晨幼儿入园时,锋锋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盆盛开的桃花,放在自然角中供小朋友欣赏,小朋友们争相观看,并问老师是什么花呀,在哪买的,明天也让妈妈买一盆给小朋友们看。于是,我让小朋友们去问锋锋,锋锋很高兴地一一解答。在区角活动时,幼儿在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后,教师可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人为干预他们的活动,让表演区部分已表演的幼儿去娃娃家做客或去餐厅就餐,让娃娃家的幼儿去超市购物或去餐厅就餐,这样给幼儿创设了互相交往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幼儿礼貌待人,要求幼儿和老师、同伴、家长之间见面时说“您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或打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说“没关系”。孩子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爱上了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孩子们从依赖性逐步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他们作为独立活动的主体,逐渐迈出“自我中心”的圈子。但对各种活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不能主动与人交往;有交往的愿望但没有掌握交往的技能,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交往的过程。教师要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方法,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玩具、图书等物品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把家中喜欢看的动画片与小朋友交换着看,喜欢小朋友可以与他拉拉手、抱一抱以表示友好,在游戏中与别人商量如何玩或轮流玩等。在班级开展的玩具区中,鼓励幼儿将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带来与小朋友一起玩。

上一篇:关于雪的好句子下一篇: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策略